生态环境工作汇报(精选9篇)
一、20xx年度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一)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1.大气环境质量。截至20xx年11月24日,我市PM10平均浓度88微克/立方米,低于省定目标值8微克;PM2.5平均浓度45微克/立方米,低于省定目标值7微克;优良天数203天,距离省定目标相差14天。
2.水环境质量。1-10月份,我市10个国、省控考核断面中,6个断面水质达到国家和省政府目标要求,4个不达标,分别为人民胜利渠贾断面(Ⅳ类,目标要求为Ⅲ类)、天然渠陶北断面(Ⅳ类,目标要求为Ⅲ类)、黄庄河孔村桥断面(Ⅳ类,目标要求为Ⅲ类)、西柳青河黄塔桥断面(劣Ⅴ类,目标要求为Ⅳ类)。3个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取水水质达标率达到100%。
3.土壤环境质量。今年以来,全市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建设用地和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保持100%。
(二)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1.大气污染治理方面
一是开展重点涉气企业污染治理。完成水泥行业有组织废气深度治理项目37个、无组织废气深度治理项目37个,完成率97.37%;完成水泥行业清洁运输改造任务38项,完成率100%;完成166家企业257台工业炉窑综合治理,完成率100%;完成12家燃煤电厂22台机组综合治理,完成率100%;完成1家垃圾焚烧企业2台焚烧炉污染治理,完成率100%。二是完成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338家涉挥发性有机物企业开展源头替代,175家涉挥发性有机物企业完成高效治理工艺改造,完成率均为100%。三是开展移动源污染治理。完成26个行业634家大宗物料运输企业门禁系统建设任务,完成率97.4%。四是实施重点行业绩效分级管理。我市9家A级企业、93家B级企业、501家C级企业、17家国家绩效引领性企业、2家省级行业绩效先进性企业、5家市级行业绩效先进性企业,通过省级评审,享受不同政策管控优惠。五是调整应急减排清单。对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清单进行调整,分行业制定差异化管控措施,有效避免了“一刀切”。
2.水污染治理方面
一是项目建设。全市20个水污染防治重点工程均已开工建设;6个水污染防治项目进入国家水污染防治项目库,3个项目已获得中央水污染防治专项资金支持6305万元。二是入河排污口管理。全市58个入河排污口,已全部整治到位。三是黄河流域生态环境问题排查整治。完成省督察办反馈我市黄河流域211个问题线索整改任务(其中3个问题不属于我市管辖范围)。四是医药化工企业“三化”改造。21家医药化工企业完成“三化(管道化、自动化、密闭化)”改造审核验收,53家企业基本完成改造任务,70家企业正在实施改造,99家企业正在编制改造方案。五是水源地保护。对20xx-20xx年水源地专项行动中排查整治完成的97个环境问题进行了“回头看”;完成2个乡镇级水源地保护区区划和规范化建设工作;开展新乡市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行动,排查环境问题130个,目前已经整治到位76个,剩余问题年底前全部整治到位。
3.土壤污染治理方面
一是建设用地土壤风险管控。全市共排查出30处疑似污染地块,其中22处已完成土壤环境初步调查,4处正在开展调查,4处列入预关注地块,全部按要求采取了相应的风险防控措施,安全利用率达到100%。二是土壤污染源头管控。及时对我市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名单进行动态更新,督促54家土壤污染重点监管企业做好隐患排查工作,目前已完成45家,正在开展排查9家。三是农用地土壤风险管控。督促协调农业农村部门做好农用地分类管理工作,强化未污染耕地保护,做好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和严格管控工作,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100%。四是农业农村污染防治攻坚。完成85个村庄环境综合整治、271个村庄生活污水治理、3个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工作,完成率100%。
4.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方面
截至目前,中央第五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交办我市的391件群众举报件已全部办结;反馈我市的33项整改任务,已完成6项。省委第六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情况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专项督察组反馈我市的15项整改任务,已完成13项。20xx年省委省政府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我市的67项整改任务,已完成66项。20xx年省委“三散”污染治理专项督察反馈我市的25项整改任务,已全部完成。以上所有未完成整改事项正在全力推进中,力争按时完成整改任务。
(三)存在问题及短板
一是大气污染防治形势异常严峻。本年度PM2.5目标预期能够完成目标;因我市扬尘问题突出,PM10完成目标尚有不确定因素;完成优良天数目标尚有不确定性,截至11月底,预计我市优良天数203天,12月份要争取优良天数14天才能完成任务。数据显示:20xx年我市12月份优良天数为16天,20xx年12月份优良天数只有9天,因此完成优良天数目标尚有不确定性。我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排名处于落后状态(全省排名倒3,全国168个重点城市排名倒6),目前全国各地均处于年底攻坚冲刺阶段,依靠11-12月数据拉低全年数据,退出全国倒10的任务难以实现。此外,自20xx年1月27日起,进入冬、残奥会赛事管控期,赛事期间大气污染防治任务艰巨,空气达标保障压力很大。
二是河流断面水质难以全面达标。今年我市部分河流水质与去年同期相比有所恶化,1-10月份,10个国、省控河流断面中,有4个断面不达标,即使11-12月我市10个国、省控断面全部达标,也难以实现年度全面达标的目标。主要原因:受洪水灾情影响,为确保秋收秋种,大量农田退水排入河道;市区及各县(市)建成区基础设施严重滞后,管网不完善、雨污混流,污水处理厂能力不足,雨天部分生活污水直排入河;此外,因洪灾后的种种原因,我市部分区域生态引水无法实现。
(四)下步工作措施
大气污染防治方面:一是加大扬尘管控力度。督促城管部门要确保全市各类施工工地“八个百分之百”落实到位,渣土车运输管理到位,市区、城区道路清洁保湿到位。我局将拿出大气专项资金,支持城管部门对市区道路开展道路积尘走航检测,实施“以克论净”考核。二是加强重型柴油货车监管。继续会同公安交警、交通开展联合执法,对违法违规、超限超载、尾气不达标车辆依法进行查处;在道路联合执法卡点设置微型检测站点,对柴油货车运输扬尘实施监督考核;加强企事业单位运输车辆源头管控,确保出厂运输车辆清洁上路。三是加强企业管控。在现有管控的基础上,增加季节性调控措施和行业错峰生产,进一步减少污染物排放。四是改变污染围城现状。目前我市市区周边县(市)大气污染综合数据普遍高于市区,市区处于污染围城状态,县市治污力度和成效明显低于市区,各县市要扛牢生态环境保护主体责任,切实加大管控力度,与市区联防联控,最大限度减少对市区的污染传输。五是推动实施机动车单双号限行。提请政府启动单双号限行措施,公交车免费乘坐;同时推动公交车、出租车中新能源车的比例,推动淘汰燃油助力摩托车。六是督促有关部门落实责任。按照“三管三必须”的要求,城管部门要加强餐饮油烟排查,对未安装或未有效运行油烟净化设施的餐饮单位进行查封;市场监管部门要强化散煤监管,全面排查禁煤区散煤使用情况,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农业农村部门要对生物质燃烧问题开展巡查,严厉查处焚烧秸秆、垃圾问题;商务部门要强化油品质量监管,开展加油站(库)专项检查行动,对油品、车用尿素抽检不合格的黑加油站(库),依法从重处罚。
水污染防治方面:一是严格落实管控措施。针对污染较重河流、不能稳定达标断面,严格落实“一河一策”57项工作措施,加强重点涉水企业、污水处理厂的`环境监管,开展河流两侧入河排污口的排查治理,严厉打击违法排污行为。二是加强巡河和水质监测。坚持每天至少巡河、巡断面一次,人工监测河流水质一次,确保及时发现和处置各类突发问题,保障河流水质。三是加强生态引水。科学选择生态补水水源和调水路线,重点保障卫河、天然渠、黄庄河等河流的生态流量。积极开展南水北调生态补水工作,改善我市水生态环境质量。四是严格责任追究。对工作推进不力、河流水质持续恶化的县(市)、区,提请市政府进行约谈,实施责任追究,扣缴生态补偿款。
二、20xx年度目标和重点工作谋划情况
(一)基本思路
坚持以习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中央、省、市关于生态环境保护各项决策部署,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为重点,加快补齐生态环境短板,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努力推动全市生态环保工作再上新台阶,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二)主要目标任务
1.圆满完成省定大气环境质量改善年度目标任务,大气污染因子平均浓度进一步下降,大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完成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期间环境空气保障目标任务(开幕式当天PM2.5日均排放浓度不超过75微克每立方米,赛事期间力争保持空气质量优良)。
2.圆满完成国家和省下达的地表水环境质量目标,10个国、省控考核断面水质全部实现达标。市区及各县(市、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取水水质达标率达到98%以上。
3.加强农用地和建设用地风险管控,确保安全利用率达到100%;继续开展农业农村污染防治攻坚工作,完成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年度目标任务;完成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年度目标任务;牵头推进乡村生态振兴工作。
(三)重点工作
1.深入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
一是扎实做好冬奥会、冬残奥会空气质量保障工作。提早部署谋划,加强赛前攻坚,做好赛时管控,严格按照有关要求将管控措施落细落实落地,确保赛事期间空气质量稳定达标。二是加快推进“四大结构”调整。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调整不符合生态环境功能定位的产业布局、产业规模和产业结构,开展传统产业集群升级改造;推进能源结构调整,持续实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加强供热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清洁能源供应保障能力,严控燃煤项目建设,完成煤炭消费减量任务;推进交通运输结构调整,提升铁路货运比例,压缩大宗物料公路运输量,加快老旧车淘汰,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谋划建设市区绕城环路,减少汽车尾气对市区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推进用地结构调整,开展国土绿化行动,加强城市绿化建设,加强扬尘综合治理,加强秸秆综合利用,推进露天矿山综合整治。三是加强重型柴油货车监管。优化重型车辆绕城行驶,严格落实重型货车限行措施,强化大宗物料运输管理,强化部门属地联合执法,严厉打击超载超限、无牌无证等违法行为。四是推进工业企业污染深度治理。推动建材、石化、化工、制药、铸造、炭素、生活垃圾和危险废物焚烧、工业炉窑和燃煤锅炉等行业企业完成治污设施提效升级或清洁能源替代,推进工业涂装、包装印刷、汽修等重点行业实施源头替代。五是加大散煤治理力度。持续保持对燃煤散烧严管严控的高压态势,严禁劣质散煤生产加工和外地劣质散煤流入,严格禁止民用散煤流通和使用,坚决取缔非法煤炭营销场所和网点,严防散煤复烧。六是强化油品质量监管。持续深入开展油品质量专项检查行动,加强对炼油厂、加油站、储油库等生产、销售、储存单位的质量检查,集中清理黑加油站点、流动加油车。七是加快“智慧环保”平台建设。全面整合、共享和利用现有环境信息资源,高标准完成生态环境信息化决策指挥调度平台建设,提高科技治污水平。八是深入开展大气污染成因研究。充分利用“一市一策”驻点跟踪研究团队,进一步摸清臭氧与PM2.5时空分布特征,探索臭氧与PM2.5协同控制策略与途径,为精准治污提供支持。
2.深入打好水污染防治攻坚战
一是确保断面水质达标。坚持科学精准治污,重点抓好卫河、天然渠、文岩渠、黄庄河等河流断面水质的改善,严格落实“一河一策”达标管控措施,坚持每日巡查河流断面、每日通报河流水质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确保河流水质稳定达标,确保完成国家水质考核目标任务。二是狠抓重点工程建设。以项目建设为抓手,持续推动水环境质量改善。谋划实施东孟姜女河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长垣市文明渠水生态保护与治理项目等。重点抓好卫辉市向阳桥污水处理厂、延津县第二污水处理厂尾水湿地、城镇(产业集聚区)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等工程建设,推动城市雨污水管网建设。三是加强饮用水源保护。持续开展县级以上地表水型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和“千吨万人”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问题整治“回头看”工作,确保环境问题动态清零。切实做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保护区水质保护,探索建立与公安、应急管理、交通运输、商务部门联防联控工作机制,确保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质安全。四是提升黑臭水体治理成效。以污雨水分流改造为抓手,督促住建部门实施一批截污治理、排水管网建设以及排水管网、斜沟、暗涵清淤疏浚等项目,巩固提升黑臭水体治理成效,逐步减轻汛期河道污染和城市内涝现象。加强涉水工业企业、污水处理厂污染治理设施的监管,对不能稳定达标的开展提标整治,确保水质达标排放。五是加强水生态保护修复。结合8条主要河流以及主要支流的现状,实施水系连通和生态补水,与南水北调运行保障中心签订生态补水协议,用好用足南水北调水,进一步改善水生态环境质量。
3.扎实推进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
严格落实《新乡市贯彻落实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意见细化整改方案》《新乡市贯彻落实省委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情况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专项督察反馈意见整改方案》要求,加强督导监督,按照时序进度抓好整改任务落实。
4.优化环评审批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
严把环评审批关,确保审批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以及生态环境准入条件;强力推进污染物减排,削减污染物排放总量,确保为项目建设腾出环境容量;持续优化环评审批服务 ,赋予县(市)更多审批权限,进一步压缩审批时间,提高环评审批效率,保障项目早建设、早投产、早见效益。
5.加快推进“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
做好我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顶层设计,加快推进《新乡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经济发展规划》《新乡市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新乡市“十四五”大气污染防治规划》《新乡市“十四五”应对气候变化规划》《新乡市土壤、地下水和农业农村“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规划的编制工作,确保在省对口专项规划印发实施后2个月之内印发实施。
三、项目谋划情况
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目前已谋划了3个项目,分别为:工业园区及产业集群环境空气站点项目、交通大气环境自动监测站点项目、重型柴油车远程在线监控(OBD)系统二期建设项目;在水污染防治方面,已谋划了9个项目,其中:河道治理2个、污水处理厂及管网建设项目7个;在土壤污染防治方面,已谋划了3个项目,分别为:新乡县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项目、辉县市耕地安全利用与治理修复项目、长垣市魏庄街道办事处与南蒲街道办事处电镀作坊污染地块风险评估项目。
四、要素保障
(一)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深化“放管服”改革,开辟绿色通道,特事特办,急事急办,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确保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以及生态环境准入条件的重大建设项目早落地、早建成、早受益。
(二)严格“两高”项目准入,不符合国家和省相关规划要求、不符合“三线一单”要求的拟建“两高”项目,一律不予审批,稳步推进碳中和、碳达峰。
(三)全力推进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杜绝“一刀切”。以信息化、自动化监管为主、人工现场监管为辅,减少现场执法频次,严格落实《新乡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减轻和不予行政处罚的实施意见(试行)》,助力打造良好营商环境。
(四)结合“万人助万企”活动,持续开展“一厂一策”、“三化”改造企业帮扶活动,助力企业升级改造,推动高质量发展。
xx县位于江西南部,北连、,南接,东邻、,西毗,是江西省重点林业县之一。全县国土总面积2375平方公里,其中林业用地面积299.7万亩。境内、等8个乡(镇),以及、xx3个国营林场,共计153.4万亩的山地水域流向广东东江,最后汇入珠江,因此成为东江的源头区。区内有东江的源头、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以及赣南采茶戏的发源地嶂自然保护区。总面积260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98,中亚热带阔叶林自然生态系统保存完好,有116科2500余种木本植物、400余种动物在其中生息繁衍。
为切实保护好东江源头,让香港同胞喝上洁净的东江水,我县几十年如一日,以生态效益为重点,不惜一切代价,狠抓措施落实,努力保护东江源头的森林资源,优化美化生态环境,为东江源生态环境保驾护行。
一、主要工作措施
(一)以生态效益为重点,建设好天然林保护工程。为保护好东江源的天然森林资源,发挥天然林的天然生态屏障作用,我县以牺牲经济效益为代价,经济、社会效益服从于生态效益,全面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一是在二十世纪八十年初开始,对东江源头所在乡(镇)、场全面实施天然林禁伐措施,禁伐天然林面积达120多万亩。由此给林业部门带来巨大的损失,每年林木采伐量从7万多立方米下降至不足3万立方米,每年减少林业规费480万元。同时,县财政和林业部门每年还挤出不少于200万元的专门资金用于天然林保护的实施。二是建立了50万亩的/自然保护区和10万亩的/植被类型生态保护区,使天然林的保护走上规范化、科学化轨道。三是加强东江源头区护林队伍建设,强化资源保护,在原有8个乡(镇)林业工作站和3个国有林场的基础上,还设立了/自然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区管理站,护林队伍密度比其它重点林区增加了一倍。四是加大林政资源管理执法力度,推进源头区的依法治林,分别在/、xx乡设立了森林公安派出所,具体负责/源头区的森林资源保护和林区治安管理工作。五是积极开展“开源节流,改燃节能”工作,以源头8个乡(镇)为治理重点,全面关闭柴炭市场,积极引导广大农村居民改燃节能,推广以煤代柴、以气代柴、以电代柴等无污染燃料,在东江源区内建立了以沼气池带动生猪、果业发展的“猪-沼-果”生态农业,建立沼气池2.4万个,有效缓解了能源性消耗对森林资源造成的巨大压力,减轻了环境污染,对东江源头森林资源的有效保护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二)以社会造林为主体,建设东江源头防护林工程。为加快东江源头的生态环境建设,我县在上级没有资金投入的情况下,不等不靠,多方筹集资金,组织力量,自我启动东江源头防护林工程建设,在东江源头所在乡(镇)、场大力开展植树造林、绿化荒山荒坡活动。一方面通过广泛宣传发动,争取社会各界捐资赠资,大力开展“保护母亲河绿色行动”植树造林活动。另一方面加快林业经营机制改革,按照“谁造林,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加快“五荒”和疏林地的合理流转,大力发展股份制林场和生态林业庄园,有效调动社会造林积极性,带动公民义务植树活动深入开展,共绿化荒山荒坡10.5万亩,建立水源涵养林12万亩,固堤护岸林4.5万亩,水土保持林9万亩,建成了一个比较完备的生态体系。
(三)以林政管理为主题,保护东江源头生态环境。为巩固东江源头绿化成果,更有效地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我县狠抓林政资源管理。一是大力开展封山育林工作,制订出台了一系列的封山育林措施和乡规民约,强化制度管理,严格实施“定山场、定面积、定目标、定报酬、定奖惩”的五定管理办法,对难点和重点地区,实行领导挂点,公、检、法、司协助,林业部门分片包干的封山育林制度,每年新增封山育林面积达3万亩,从而有效地保护和发展了森林资源。二是强化企业的管理,严格审批、办证制度,严格执行企业上马加盖“绿色印章”的环境保护制度,规定凡消耗、浪费森林资源大,以及会给生态环境造成影响的林业项目,都不予审批立项。同时,加大污染源清理力度,对在东江源上游开设的任何有污染的工厂坚决要求转产或给予停产、取缔处理,共关闭松焦油厂15家、活性炭厂5家、木材加工厂20家。对有利于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的生态环保型企业给予大力支持和保护,并提供大量的优惠政策扶持和技术服务。三是加强林地管理,东江源头区域内虽有丰富的矿产资源,特别是有极其丰富的稀土资源,如果进行开采利用,不仅会给县财政增加收入,还会直接给林业部门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但为了保护东江源头区这块净土,林业部门强化保护措施,严禁征占用林地开采,取缔了稀土开采等矿点10家,避免了因开采矿产资源出现的水土流失,为净化东江水质起到了关键性的保护作用。
(四)以重点工程为纽带,加快健全东江源头森林生态体系。为丰富东江源头树种种类,增加森林面积、森林覆盖率,加快森林生态体系建设,增强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护堤固岸的能力,实现东江源头“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的生态佳境,重点对东江源头区域进行规划设计,落实三大重点林业工程建设项目。一是于20xx年、20xx年在东江流域实施了珠防林工程建设,完成造林1.35万亩,封山育林1.95万亩。二是为了更好地保护东江源头区的天然林,于20xx年重点在该区域内的8个乡(镇)、3个林场安排实施了国家重点生态公益林建设工程,规划建设国家生态公益林面积37.3万亩,占全县国家生态公益林总面积的56。三是为了进一步改善东江源头的生态环境,增加人民群众收入,调整农村经济结构,于20xx年在东江源头区内重点规划启动实施了退耕还林工程,全县3.5万亩的退耕还林任务中有1.54万亩落实在东江源头区内。特别是为了更好地净化美化东江水,按照“户有一蔸竹,村有一个点,乡有一条线”的规划要求,重点以三百山河和镇岗河沿河两岸为主营造黄竹林基地,在美化绿化村庄环境的同时,护堤固岸、净化东江水。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历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及全县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县东江源生态环境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东江源区生态环境得到了较好的保护,但与东江源所赋与的重大历史使命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东江源区内农民生活水平较低,生产力还不发达,农村面源污染特别是农药、化肥、生活污水、垃圾等污染呈加重趋势;二是农民整体素质较差,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还不高,破坏生态环境的事情时有发生;三是个别乡镇水土流失仍较为严重,有土壤酸化的现象发生;四是经济发展与源头保护之间的矛盾远未解决,特别是全面禁伐森林资源、全面关停稀土和其他采矿业,不仅制约了县域经济的发展,每要减少县财政收入近千万元,而且造成农村能源紧张,农民生活费用大幅度增加,生活困难;五是由于县财政困难,源头保护与建设投入资金不足,许多基础建设工程特别是防护林工程、防火基础设施、农村新源开发、污水治理、防洪工程等基础建设无法实施。
三、今后工作打算
围绕“让东江源更加绿化美化,让东江水更清、更净、更甜”的目标,按照“严格保护,统一管理,合理开发”的原则,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强化生态宣传教育。充分利用电视、广播、宣传标语、生态讲座、送戏下乡等宣传媒体,多形式、多角度、深层次地宣传国家林业政策、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及法律法规;宣传保护建设东江源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和措施,全面提高全社会爱林护林、爱护保护环境的生态意识,为东江源生态环境保护建设营造良好的人文社会条件。
(二)加强护林队伍建设。一是进一步发展壮大护林队伍,切实做好护林员的培训工作,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二是落实护林责任制,加强巡山护林工作;三是加大森林消防队伍建设力度,建立健全各乡(镇)专业扑火队伍和兼职扑火队伍,加强防、扑火知识培训,提高防扑火能力,全面提升东江源森林生态体系保护、防火和打击破坏森林资源违法犯罪活动的力度。
(三)推进封山育林工程。把封山育林工作作为东江源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工作来抓好抓实。在全面施行禁伐天然阔叶林,保护完好东江源区自然生态系统的基础上,严格按照自然保护区的要求,把封山育林区域不断向东江源区外围延伸,逐年增加封山育林面积。通过搞好规划设计、资源评估、落实政策措施,逐年逐级上报,争取把东江源头/和自然保护区列入国家自然保护区,更有效地保护东江源头的自然森林资源,增加林木蓄积量,提高森林覆盖率,改善生态环境。
(四)突出林政资源管理。首先,重点抓好森林资源监测站建设,加强源头区内森林资源管理的动态监测,随时掌握资源的增长情况,随时按监测结果调整培育、保护战略。其次,抓住国家加大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力度的有利时机,按照省、市建立地方性生态公益林的要求,推行森林生态效益资金补偿机制,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加速生态公益林建设,保护天然林资源。第三,继续实施企业上马先加盖“绿色印章”的环境保护制度,进一步抓好污染源的清理整顿工作,严禁创办有污染或耗资源型的企业。进一步加大低消耗、无污染、促进生态建设的生态环保型企业的引进和保护、扶持力度,全面降低森林资源消耗和生态环境污染。第四,按照“谁开发,谁绿化,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抓好果园戴帽山的造林绿化管理,严禁“剃光头”式开发,营造良好的果园生态环境。第五,强化林地管理,严格执行国家林业用地管理审批制度,严厉打击各种借产业建设破坏林地等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活动,切实保护东江源的`林地资源。
四、几点建议和要求
“众人拾柴火焰高。”一个工程、一项事业,单靠一方面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特别是东江源生态环境的保护建设工程是一个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社会公共事业,希望上级和社会各界给予更大的关心和扶持。
(一)要求把东江源头/列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充分利用国家在自然保护区管理政策、资金上的扶持,切实保护好/的原始生态系统。同时把九龙嶂列入省级自然保护区,加强该区域的森林生态体系的保护,增加源头区域生态环境的保护功能。
(二)由于xx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县财政十分困难,东江源头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设施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资金投入的制约。为此,建议上级把东江源头区建设列入国家、省、市环保重点建设项目,在基础设施建设上给予更多的资金扶持,如在防护林工程、森林防火、污水治理及资源监测系统等基础工程建设上给予更多的资金投入。
(三)经过多年来全县人民的共同努力,已经全面消灭荒山,但现有森林资源的林分结构不合理,森林资源质量不高。我县地处江南,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森林自然恢复能力强,只要加强改造和管理,就能改善林分结构,达到提高质量的目标。为此,建议上级在低产(效)林改造和封山育林项目建设上给予更大的扶持。
建设和保护东江源,绿化东江水,是林业的光荣使命。我们虽然为东江源头的森林生态建设做了很多的工作,但是森林资源的保护是生态环境保护永恒的话题。我们坚信,有上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有xx人民的无私奉献,东江源头的山将更绿,水会更清。
县政协此次召开的贯彻环保法、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专题民主协商会议,为我县不断优化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再次增添助力。会议期间,各位政协委员直抒胸臆,畅所欲言,为加快优化人居生存环境,加快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集思广义,建言献策,这既是人民政协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的充分履行与发挥,也是对县政府工作的最大帮助和支持。各位委员站在促进地区永续发展、关乎全县群众民生福祉的高度,深入调研,建计出力,问题定位准确,分析深入具体,建议切实可行,会后,我们要把大家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加以整理,认真研究,形成一套系统的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认真落实解决。同时,我们真诚的希望各位政协委员继续关心、支持县政府工作,向我们提出更多、更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我们也将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民主决策机制,充实政治协商与民主监督内容,拓宽政协参政议政渠道,努力为政协履行职能创造良好的环境。下面,围绕本次会议主题,就如何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讲三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多年来,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建设生态大县的发展战略,并通过实施“青山保护工程”、“碧水工程”、“蓝天工程”,开展综合环境卫生整治等一系列有效举措,全县生态环境质量逐年改善,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生态环境意识明显提高。农业、林业、畜牧业、旅游业开始走上效益型发展轨道,成功的经验充分证明只有改善生态环境,才能保障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此我们要充分认识保护生态环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但是,也要清醒的认识到,当前伴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生态建设和环保节能减排的任务和形势仍然十分严峻,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各别地区盗伐林木、私挖大苗、开荒种地等现象仍未杜绝,导致水土流失现象加剧。
二是水环境质量,受农业面源污染影响、生活污水、市政设施不健全等因素制约,造成了我县水环境质量不够稳定;
三是空气环境质量,由于建筑拆迁、机动车辆巨增、镇内燃煤锅炉、春秋焚烧秸秆等造成了空气环境质量不容乐观;因此,全县各级各部门必须对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工作的艰巨性、复杂性、长期性保持清醒的头脑,必须要进一步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要高度重视、认识到位,加大节能减排和重点区域环境治理力度,加快生态设施和生态文明建设步伐,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上新鲜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
二、突出重点,破解难题
(一)大力推进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要加大退耕还林、植树造林和城市绿化力度,继续增加绿地、树木覆盖率,从严治理破坏森林资源的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努力使环境敏感区生态环境切实得到保护。
(二)加大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力度。要积极对上争取,通过修建拦河闸、蓄沙池、设置拦污网、进行生物防护,开展水源地多条干流治理工程。通过加强管理、完善设施、动员群众、舆论引导等措施,坚决杜绝垃圾入河的现象。要及时清运河道两侧垃圾,及时拆除两岸违章建筑,打造高档次的景观河道。
(三)切实加大空气污染防治力度。城建、综合执法局要进一步健全扬尘污染防治联防联控机制,突出抓好拆迁、绿化、市政、建筑施工、物料储运等环节的.扬尘防治措施的落实,最大限度的把扬尘污染降下来。要抓住棚户区改造和热源厂建设扩能等有利时机,优先利用集中供热和天然气等新型能源解决群众取暖需求。要继续深入开展小燃煤锅炉、小烟囱等低空排烟设施的拆除取缔工作,减少低空污染。切实抓好春秋两季秸秆禁烧工作,积极推行秸秆综合利用,落实管理责任,切实保障群众身体健康。
(四)全面抓好镇村环境卫生整治。要以加快农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为重点,深入推行城乡一体化生活垃圾处理模式,积极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加大生态示范创建力度。
三、加强领导,狠抓落实
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各乡镇、相关部门要落实责任,加强监管,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进生态环保长效机制。
(一)明确责任。新颁布的《环境保护法》明确要求各级人民政府要对本地区环境质量负总责。要严格环境保护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对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环保监管不力等原因造成各类污染的,要严肃追究有关单位和责任人的责任。对各种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的行为,坚持“谁破坏、谁恢复,谁污染、谁治理,谁违法、谁担责”原则,确保生态环境整体改善与提升。
(二)强化监管。县林业、农发、环保、动监及各乡镇要立足全局,统筹安排,不断加大监管工作力度。要严格执法,坚持现场巡查与联网监控相结合、定期检查与突击抽查相结合,扩大监控覆盖面,提高现场执法的快速反应能力;要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实行“零容忍”,坚决依法查处违法、违规行为。
(三)密切合作。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县环保局要不断提高监测能力和执法水平,相关部门要主动作为,靠前站位,强化责任分工,加强协调配合。各乡镇、各部门必须认真做好辖区内和职责范围内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形成齐抓共管、共创生态文明的良好局面。
(四)加强宣传。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参与。要广泛宣传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大力宣传中央、省和市环境保护的大政方针,努力营造“人人参与环保、共建生态文明”的浓厚氛围。要着力提升全民文明素质,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倡导绿色消费、健康出行、低碳生活,节约能源资源,更好地凝聚各方面力量,更好地把环保事业和生态保护工作做好。
同志们,推进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任务十分艰巨。让我们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关于生态文明建设讲话精神,开拓进取,真抓实干,努力开创全县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工作新局面,为将清原打造成为美丽、幸福清原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20xx年,我局紧紧围绕协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岷县的总体目标,全面落实省委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安排部署,探索建立针对直管县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预算管理制度,开展排污权有偿使用,扎实推进环保各项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现总结如下:
一、取得的成效
(一)建立完善生态保护红线管理制度,落实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方案。按照省环保厅关于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的工作部署,严禁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内新改扩建一切对环境有影响的建设项目。将生态保护红线作为环境执法监管的重要内容,对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内环保要求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严厉打击违法建设、违法生产等环境违法行为,确保真正守住生态保护红线。
(二)全面落实“河长制”,一河一策、水陆统筹,系统推进水污染防治、水生态保护和水资源管理,围绕实施城市清洁河流行动计划,推动县城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进一步完善产业集聚区配套管网,不断提高污水收水率和集中处理率。探索、完善各乡镇(街道)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设计、建设、运行监管机制。在全县境内河道全面实行河长制,开展黑臭水体排查整治。以工业和生活污水处理厂、畜禽养殖等为重点,组织对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及重点流域河流涉水污染源专项执法检查,严厉查处各类偷排偷放、超标排放等环境违法行为,实现了县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外围40米区域内无排污口、工业企业、畜禽养殖项目。加强水环境监测预警,密切关注出境断面水质变化趋势,加大出境断面水质监测频次,采取完善污水处理管网、清除河道悬浮物、检查涉水企业,确保了出境断面水质达标。
(三)完善覆盖所有污染源的企业排污许可管理制度,探索实施“一证式”管理,推进我县屠宰场、制药厂排污许可证管理工作。目前我县已完成甘肃岷海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岷县通结污水处理厂、岷县中天生猪定点屠宰有限责任公司、岷县大兴建材厂等12家企业排污许可证的发放工作。对已核发排污许可证的.企业,环保局要将对企业废水、废气排放环境监督管理要求集成到排污许可证执行情况的统一监管上,排污许可证执行情况是环境影响后评价中污染排放相关内容的重要依据。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时,排污许可证规定的许可排放量即为企业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总量核算应当采用排污许可证执行过程中的实际排放量。经核定的企业排污许可证实际排放量是环保部门征收排污费、企业报送环境统计数据以及建立污染源排放清单的唯一依据。20xx年下半年对全县辖区内企业无证排污行为集中开展监管执法。督促企业按照排污许可证要求运行维护污染治理设施、开展自行监测、做好台账记录,按期上报排污许可证执行情况,确保按证排污。按要求公开检查结果、执法监测结果、处罚结论等监管信息,鼓励社会公众、媒体等参与监督。
(四)加快培育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市场主体。在工业园区和重点行业,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模式,积极推第三方治理经验,研究发布第三方治理合同范本。实施环保领域供给侧改革,推广基于环境绩效的整体解决方案、区域一体化服务模式。鼓励企业为流域、城镇、园区、大型企业等提供定制化的综合性整体解决方案。在生态保护领域,在划清政府与市场边界的基础上,调动社会资本参与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领域项目建设积极性。
(五)探索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健全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机制。为切实做好我县环境污染损害鉴定评估工作,实现污染者全面承担环境损害责任,受害者依法获得赔偿,生态环境科学进行恢复,根据《新环境保护法》,环境损害鉴定评估统筹考虑环境污染损害鉴定评估工作与损害赔偿、环境保险理赔、环境污染修复,以严重危害公众环境安全的水污染事故为突破口,聘请具有资质的环境污染损害鉴定评估机构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与标准开展工作,强化损害鉴定评估队伍职业道德建设,建立监督机制,防止权力寻租,确保损害鉴定结果和评估报告的独立性、科学性与公正性。
总之,过去的一年中,我局全面深化环保制度改革工作虽然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建立了一批富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强的新机制、新办法,但相关配套措施仍不完善,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们将全面深化环保制度改革,加大环保改革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力度,以环保制度改革引领环保工作新常态,为不断开创环保工作新局面提供制度保障。
治河渡镇毗邻县城东南部,全镇辖14个村,2个居委会,2个渔场,176个村(居)民小组,有人口2.8万,集雨面积45.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4.36万亩。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我镇生产生活垃圾以及周边的工业污染已严重影响了人居环境,制约了我镇各项事业的发展。
根据县委县政府的部署,我镇党政主要负责人高度统一思想,把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当做我镇的头等大事来抓,通过近两年的整治,取得了一定成效,目前我镇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已进入常态化运行阶段。
(一)主要做法
(一)抓组织领导。成立镇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指挥所,负责组织领导、规划协调工作。并从机关站所抽调了4名精干的专职人员组成督查组,负责对全镇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不间断的督查、检查。明确各村场党支部书记为第一责任人,其他村干部实行分组(片)包干,组干部包户的责任制。做到了任务层层落实,责任明确到位。
(二)抓宣传教育。
广播宣传。镇村两级在晴天每周至少两次广播宣传,雨后晴天不定期开广播进行宣传,督促、指导农户进行垃圾的清理、分类减量、焚烧。
短信宣传。年内,镇指挥所根据督查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和阶段性的任务要求,利用短信平台向群众发短信近6万条次,向群众宣传搞好环境卫生的意义,指导群众搞好家庭环境卫生。
宣传窗宣传。镇村两级投入资金近10万元,制作高标准的不锈钢宣传牌76个,喷绘宣传牌53个,用于宣传环境卫生。
资料宣传。自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开展以来,共印发公开信、三包责任书等宣传资料近1.2万份,向农户宣传环境卫生的`目的和要求。
“小手牵大手”宣传。8月份,各村场组织了300多名中小学生参与义务大扫除、卫生劝导和卫生评比等宣传活动。
(三)抓检查评比。
年内,镇整治办组织了两次全镇所有村场干部之间家庭和责任区环境卫生进行评比,评比结果在镇公示栏进行公示,并在全镇村组干部大会进行通报和奖罚。
各村场、居委会每月组织一次组与组之间的评比、组长、党员之间家庭环境卫生的评比和农户之间家庭环境卫生的评比。评比结果在村广播中宣布和在村组公示栏进行公示,并实行奖优罚劣。对环境卫生较差的家庭还要重点监控,帮助整改。
通过检查评比提高了村组干部、党员搞好环境卫生的责任意识,有效发挥示范带头作用。
(四)抓督查考评。
为确保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常态化运行,镇整治办每月对各村场居委会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定期考评与不定期的督查检查,一季一考评。
考评结果与单位和个人年度评先评优挂钩,并且镇财政预算18万元资金,从村场转移支付资金中提留18万元(村平1万元),共36万元分季度用于以奖代投,根据考评结果实行“重奖重罚”,有力促进村场搞好环境卫生的积极性。
(五)抓保洁员队伍建设。
根据保洁任务,我镇共配备了62名保洁员,明确了保洁员的职责、报酬、责任区。保洁员由村场聘用、管理,镇指挥所负责对村场保洁员的考核、监督与工资发放。农村保洁员的报酬按每人每年6000元的标准预算,由基本薪酬每月400元和奖金每月100元组成,按季打卡发放每月400元基本薪酬;对保洁员按月进行了考核,根据考核结果发放奖金。对工作责任心差,连续两个月考核不合格的及时进行调整、重新招聘。
为推进我市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工作,学习江苏南通市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工作的先进经验,5月25日至27日,我局组织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市司法局、火炬开发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环境科学学会、中能检测等共计10人,对江苏省南通市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组与南通市生态环境局及南通市人民检察院、江苏省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相关人员进行座谈交流。现报告如下:
一、南通市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工作介绍
南通市于20xx年10月主动启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改革试点,坚持“谁污染、谁治理”“谁损害、谁赔偿”原则,磋商索赔与生态修复同步推进,在环境污染、非法采砂、非法捕捞等领域积极开展案例实践,推动受损生态环境得到修复。该市签订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修复)协议254份,缴纳赔偿(修复保证)金1.4亿元,案例实践数全国地级市最高,让“环境有价、损害担责、应赔尽赔”理念得以充分体现。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推动处置、修复土壤16.9万平方米(含绿植覆盖14.15万平方米)、地表水0.6万平方米、固体废物6.35万吨。南通五山地区实施生态保护修复,新增森林面积约6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超过80%,有效恢复长江岸线生态功能,建成国家森林公园,成为长江生态损害修复典范。
南通市在细化案件办理范围、扩大赔偿实施主体、创新损害评估方法、拓展修复执行方式、完善资金管理模式、健全工作推进机制等方面形成一批可复制、可借鉴的做法。20xx年3月,江苏省政府与生态环境部签署合作框架协议,明确在南通推进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实践引领区建设。20xx年7月,生态环境部发文确定南通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基层联系点。江苏省生态环境厅连续两年在南通召开现场会,南通“不等不靠、自我加压、主动探索、先行先试”的精神和“系统化推进、制度化落实、常态化实施”经验受到高度肯定和广泛关注。具体做法如下:
(一)建章立制,确保生态损害赔偿有据可依
一是完善制度体系。结合南通实际,率先出台改革试点实施方案和磋商办法等文件,明确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范围、责任主体、索赔主体、损害赔偿解决途径等内容,建立健全鉴定评估管理和技术体系、资金保障和运行机制。二是强化组织保障。市生态文明建设领导小组统筹推进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建设和案例实践,各地各部门各司其职、尽职履责,会商解决改革难题、推广试点经验,形成改革强大合力。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纳入全市污染防治攻坚考核,压紧压实各地各部门责任。三是营造良好氛围。适时公布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典型案件,强化环境保护法制宣传,推动形成“环境有价、损害担责”的社会氛围。坚持主动出击、大胆探索,密切司法联动,强化信息互通,推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与案件查办同步推进。
(二)优化方法,破解生态损害赔偿工作困局
一是突出问题导向。加大在固废处置、水气土污染防治等领域推进力度,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在磋商流程上同步实施损害评估与磋商索赔,在磋商内容上明确损害事实不协商、修复方案可商议,进一步提升生态损害赔偿时效性,推动生态环境问题得到及时有效化解。二是实施联动推进。适度拓展磋商谈判的主体范围,鼓励基层部门开展磋商索赔,充分调动发挥基层积极性、主动性。市级部门统筹做好指导、协调和见证,抓住有利时机推动案件尽快进入程序。三是创新评估方式。对事实清楚、案情简单、损害明显的小额案件,邀请专家按照相关技术规范出具评估意见,有效解决部分案件鉴定评估与损害赔偿费用倒挂、鉴定机构不足、案件办理周期长等难题。
(三)规范管理,强化生态损害赔偿责任落实
一是严肃责任追究。在案件办理过程中,同步追究生态环境损害者的刑事和民事责任,推进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推动协议尽快达成。建立全过程监督机制,对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工作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依纪依法予以责任追究。二是规范资金管理。考虑当事人赔偿能力,允许实施分期赔付,同时引入第三方担保、司法确认,保障赔偿资金落实到位。明确赔偿资金由损害结果发生地相关单位、部门负责执收,财政部门加强监督,规范赔偿资金管理和使用。三是加强修复监督。强化生态环境损害者的主体责任,鼓励生态环境损害者以评估报告、修复方案为基础,实施“自行修复”或者“自行委托第三方修复”。设置履约保证金,由索赔部门负责对修复进程、实效等进行监督,确保修复取得实效。
二、我市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工作设想
我市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在部分地区和领域还存在认识不到位、理解不深刻、机制不完善、推进不均衡等问题。为有效解决问题、弥补不足,根据省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改革工作部署,结合南通调研情况,我市按照之前的工作计划,加快出台《关于落实20xx年广东省加快推进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工作实施办法的通知》及配套办法《中山市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工作办法(试行)》,深入推进我市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工作。另外,开展以下工作:
一是加强制度建设。出台我市《简易磋商程序规定(试行)》及组建我市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与修复效果评估专家库、《资金管理办法(试行)》等制度。
二是同步推进民、刑案件,民、行案件。各承办部门对职责范围内发现的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犯罪案件认真筛查,对事件的性质和类别作出初步认定,属于我市管辖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及时启动索赔。在案件办理过程中,同步追究生态环境损害者的刑事和民事责任,推进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推动协议尽快达成。探索在环境行政处罚案件中,对行政处罚对象开展生态环境损害索赔工作,将民事追责与行政处罚共同推进。
三是探索简易磋商程序。计划在全市环境污染、资源破坏类行政处罚案件中,开展简易磋商案件。我局尝试对事实清楚、案情简单、损害明显的小额案件,承办部门与赔偿义务人协商一致,以出具简易鉴定评估报告或委托专家评估的方式,按照相关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技术规范的要求,出具专家意见,开展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简易磋商,加快案件办理速度,修改我局环境违法案件查处工作程序,并调整我局行政处罚案件文书模板。
四是压实各部门、各镇街责任。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纳入我市20xx年度环境保护责任暨污染防治攻坚战考核,完成相关考核指标,暂时以加分为主,调动镇街的办案积极性。
目前,全县上下正在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县政协组织召开贯彻环保法、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专题民主协商会议恰如其时。县政协选题准确,通过精心组织,安排委员开展了深入调研,并形成了质量较高的的协商建议,具体措施精准到位,操作性较强。为我们切实抓好环境保护理清了思路,明确了目标,也为县委、政府找准问题、查清短板、制定方案提供了有益参考,促进了各单位在提升能力,强化认识,贯彻落实上狠下功夫,为全面提升我县环境质量,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奠定了坚实基础。下面,就本次专题协商讲三点意见。
一、提高认识,深刻领会加强生态保护的现实意义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把不损害生态环境作为发展的底线”这是关于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为此保护生态环境关系人民的根本利益更关系到民族发展的长远利益。
一是只有保护生态环境,才能助推经济发展。生态环境的好坏决定着经济发展的程度,生态环境改善的越快,地区经济发展才会越有后劲,生产力才会越发得以解放,如果生态环境恶化后且得不到有效治理和改善,必然导致生态失衡,气侯失调,土地沙化,随之而来的便是干旱、洪涝、风沙等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经济发展必然失去依托,丧失发展基础。只有保护好、利用好生态环境,才能更好地发展生产力,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要克服把保护生态与发展生产力对立起来的传统思维,下大决心、花大气力改变不合理的产业结构、资源利用方式、生产生活方式,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决不以牺牲环境、浪费资源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决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探索走出一条环境保护新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共赢。
二是只有保护生态环境,才能保障人民安居乐业。随着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干净的水、清新的空气、安全的食品、优美的.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生态环境在群众生活幸福指数中的地位不断凸显,环境问题日益成为重要的民生问题。正像人们总结的那样:老百姓过去“盼温饱”现在“盼环保”,过去“求生存”现在“求生态”。 希望生活的环境优美宜居,能喝上干净的水、呼吸上清新的空气、吃上安全放心的食品。民之所望,施政所向。我们必须下大气力解决突出的环境问题,不断改善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以实际效果取信于民。所以只有加大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才能创造更好的生存和发展条件,才能保障全县人民安居乐业。
三是只有保护生态环境,才能造福子孙后代。保护生态环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既关系民生福祉,也关系民族未来。“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我们要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把资源利用好、环境治理好、生态保护好,切实维护大自然对人类的永续供养能力,让大自然能够更好地休养生息,给子孙后代留下更大的发展空间。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这是对人类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总结,保护生态环境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在生态环境保护上要算大账、算长远账、算整体账、算综合账,不能因小失大、顾此失彼、寅吃卯粮、急功近利。只有搞好保护好生态环境,才能为子孙后代繁衍生息,过上幸福生活打下良好基础,才能为构建幸福美丽清原奠定坚实基础。
二、强化措施,全力打好环境保护工作的攻坚战
加强环境保护是一项综合性、长期性的工作,必须着眼于增强环境的承载能力,致力于解决影响社会民生发展的环境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围绕保护生态环境,构建美丽幸福清原,认真制定相关举措,切实抓好环境保护工作。
(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坚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综合决策,科学规划,突出预防为主的方针,从源头防治污染和生态破坏;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产业化道路,走清洁生产、循环经济道路,以污染治理化解环境压力、以资源节约优化经济发展、以环境友好促进社会和谐,更好地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保驾护航。
(二)全面推进,重点突破。要针对我县环保工作中目前存在的问题,全面推进环境保护工作,把整治各类污染源落到实处。一是严控企业污染。在重点项目建设中,要严把产业政策关、布局关、环境容量关、监督关,从严控制污染源,要加大环保投入、强化环保措施,定期加强督查。二是加强农村环境保护。要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切入点,以清洁家园、清洁水源、清洁田园、清洁能源为目标,积极推进农村环境保护工作。要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切实加大对农业和农村污染的整治力度,积极发展绿色农业和生态农业,有效减少农业面源污染。要积极开展村镇环境综合整治,着力解决农村环境脏、乱、差问题。同时,还要认真抓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水土保持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提高森林植被的覆盖率和水源涵养能力。三是加强城镇环境保护。要积极推进休闲、渡假、养生旅游县城建设,着力加强城镇环境保护,进一步加强机关、企事业单位、居民区和公共场所的绿化美化亮化工作,加强浑、清、柴、柳四河的综合治理。
(三)加强监管,严格执法。要在加大监管力度、严格依法治理上下功夫。要广泛发动全社会力量,唤起公众对环保工作的大力支持、监督和参与,要发挥好舆论监督作用,及时曝光环境违法及不文明现象,对存在的问题盯住不放,跟踪报道,直至解决。
三、加强领导,努力开创我县环境保护工作的新局面
环境保护是一项社会性的系统工程,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环保事业的发展,需要全县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需要全县人民群众的共同参与,全县上下都要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己任,齐心协力推进我县环保工作。
(一)落实责任,奖罚分明。要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落实分管领导和具体工作人员,完善目标管理责任制,确保人员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要建立实施环保工作奖惩、问责制度等,严肃查处各级领导干部和污染业主、损害生态环境人员的违法、渎职、失职行为。
(二)完善体制,建好队伍。生态保护及环保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专业知识要求高,要逐步完善生态保护及环保工作的体制机制,不断加强各方面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自身素质和执法水平,适应新时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需要。
(三)加大投入,提供保障。要全盘考虑,统筹安排,想方设法加大生态保护各项投入,千方百计保证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环境监管能力建设等公共领域的投入到位。
(四)齐抓共管,形成合力。相关职能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全力支持环保工作,按职责要求扎实履行应尽的责任。农、林、水、动监、旅游等部门要协调一致,依法监管,坚决防止因资源开发导致的重大人为生态破坏,各乡镇和有关企事业单位要积极投身生态环境保护,做好相应的工作。同时,要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关心生态、珍惜环境、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形成全县上下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五)认真履职,做好监管。县政协要在适当时机对今天各相关部门所做的表态后工作落实情况进行视察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意见和建议,要在狠抓落实上下好功夫。
同志们,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和根本利益,事关我县健康可持续发展和长治久安。全县各级党政要本着对人民负责、对未来负责、对子孙后代负责的态度,更加务实的工作作风,认真抓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为全力打造活力清原、魅力清原、和谐清原、美丽幸福清原作出最大的贡献。
今天,我们召开环保会议,主要任务就是分析我县的环境形势,总结经验,查找不足,安排部署环保工作。会上,我们还将与各乡(镇)和有关部门签订xx年《环境保护目标责任状》。通过这次会议,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任务,动员各族干部群众努力开创我县环境保护工作的新局面。下面,我就做好今年的环保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切实增强做好环保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所在。当前,环境保护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绿色生产、绿色消费、绿色生活已成为一种潮流,“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发展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观念逐步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人民群众对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已成为时代发展的主流。
x县地处准噶尔盆地边缘,属极地干旱荒漠地区,位列全疆十大沙漠之一的哈布吉沙漠就处于我县县城南部。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貌条件,致使我县气候干燥,风沙天气、自然灾害频繁,生态环境较为脆弱。因地制宜加强环境保护和建设,已经成为我县刻不容缓的紧要大事。近几年,为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县委、政府高度重视环保工作,在加快发展经济的同时,把环保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坚持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切实加大领导和工作力度,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全力争取生态项目,举全县之力开展造林绿化、控制水土流失等恢复性生态环境建设,切实加强环境保护工作,有效地改善了城乡环境质量,促进了我县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
去年以来,我们把环保作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以推动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为目标,把握新特点,总结新经验,认真落实环保目标责任制,较好地完成了环保各项指标,环保工作得到了地区行署嘉奖。但是,我们还应清醒地看到,我县环保工作中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县城污水、垃圾污染状况仍未得到根本改善,农业三大污染有待治理,自然草场呈退化趋势等等,这些问题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我们每一名领导要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长期性和艰巨性,切实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主动投身到保护、建设x生态环境中来。各部门要密切配合,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科学保护和改善我县的生态环境,为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环境保障。
二、狠抓落实环保责任制,加大环保宣传力度
环境保护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全县要牢固树立“环保一盘棋”的思想,城建、计委、林业、农业等相关部门,要认真负责地牵头抓好分管范围的环境保护工作,要切实加强配合协作,主动适应新形势,提出新举措,共同做好今年的环保工作。
要全面落实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今年是实施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的第三年,在去年环保目标责任制执行检查中,我们发现仍有少数单位工作不积极,领导不重视,甚至个别单位居然遗失了签订的《环保目标责任状》,这种极其不负责任的态度,必须严肃纠正。今年,各单位领导要引起高度重视,必须建立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工作机制,严格按照《环境保护目标责任状》的要求,制定本单位的环境保护工作计划、工作目标,抓紧建立健全环境工作档案,定期研究环境保护工作,加强督促检查,真正把各项任务和措施落到实处。要按照职能分工,认真履行环保职责,主动支持环保工作,努力形成密切协作、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今后,对于消极对待环保工作,逾期未完成目标任务的,我们将直接追究单位主要领导责任。
加强环保宣传工作是形成大环保格局的重要举措。在已颁布实施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明文规定把保护环境列为社会公德之一,要求全体公民遵守。这表明环境保护与建设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增强环境意识,不仅是推进环保工作的需要,也是时代进步的标志。环保局要加强对各级领导和企事业单位负责人的环境知识的培训,不断增强领导干部的环境意识。对排污单位特别是超标排污单位的负责人,不能单靠征收排污费等经济手段,还要借助宣传教育,使其从思想认识上真正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公众是推进环境保护工作的基本力量,调动群众保护环境是新的形势下加强环保工作的一个重要举措。要通过开展各类环保宣传、警示教育,让环保走入普通百姓生活,使环保法规、政策家喻户晓,不断增强全民环境意识。
今年,我县环境保护要突出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努力实现新的突破。
第一,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在源头控制上有新突破。一要把好项目建设关。要坚持环境第一审批权,抓好新上项目环评工作。所有项目的立项首先要经过环保部门把关,不符合环保要求的,坚决否决。项目实施必须坚持环保设施与生产设施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运行。二要把好生产关。要抓质量认证和标准化生产,在培育和壮大工业企业中,我们应从长远发展看问题、做决策,决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求得一时的经济发展。环保部门要加大环境监察力度,严把环评关。去年,我们果断拆毁了污染严重的珍珠岩厂,为治理污染企业开了个好头。今年,对重点污染企业,一定要监督企业达标排放;对已经达标排放的,要防止反弹;对工艺落后,能耗高的重污染企业,实行限期治理;污染严重、限期不能治理的,要果断进行关停,真正从源头上抓好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
第二,加大城镇环境整治力度,在提高城镇环境质量上有新突破。城镇环境质量好坏不仅关系到城镇形象,而且直接影响到投资环境和综合竞争实力。因此,必须把改善环境作为城镇建设的大事来抓,按照高起点、高标准、高品位的`要求,认真制订并实施城镇环境保护规划,促进城镇产业结构、燃料结构和空间布局结构的调整。要进一步加大县城污染源的治理和监察力度,积极做好城区污染物总量及功能区达标工作。要继续推行集中供热,逐步削减和停用分散小锅炉,大力推广清洁能源的使用。同时,加强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污水、垃圾处理设施,逐步提高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能力。
第三,抓好重点项目建设,在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投入上有新突破。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中之重,我们要抓住国家对西部生态建设投资倾斜的契机,切实抓好生态示范区、重点资源开发区的生态环境建设,加快改善脆弱的生态环境。今年,我县实施的涉及生态建设的项目较多,有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小流域综合治理、防风治沙实证调查等项目。要严格按照项目建设五项制度,抓好项目工作,确保项目能最大限度发挥效益。各有关部门也要积极做好城市排水改扩建、生态移民等相关项目的争取工作,抓紧建立生态项目储备库,切实保证生态环境能延续治理。要把项目建设与调动农牧民自我投入结合起来,兼顾生态与经济效益,尽快建立起政府支持、项目投入、农牧民管护的生态建设与保护机制。
第四,加强环保队伍建设,在环保执法上有新突破。高素质的干伍和过硬的工作作风是做好环保工作的前提。当前,要进一步加强对环保队伍的业务培训,推行承诺服务和政务公开制度。环保部门要坚持依法行政,要将行使环境管理权置于社会监督之下,不断提高办事效率,做到廉洁自律。环保工作者要不断增强服务意识,把群众所盼、所虑、所急的环境问题解决好,努力树立环保队伍的新形象。要把环保执法作为队伍建设的重点,切实增强执法效果。要加强执法培训,特别是环境影响评价、“三同时”管理规定以及国家产业政策等相关法规的培训,确保执法人员能依法行使职责。要依法严肃查处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城市环境规划、污染严重的建设项目和企业,打击环境违法行为,通过行政、经济、法律等手段促进环境的有效治理。
这里,要特别强调当前亟待加强的几项环境保护工作:
一是按照排污费征收规定,加大排污费的征管力度。要做到“依法、全面、足额”征收排污费,严格按照“收支两条线”规定管理和使用排污费,切实保证环保经费需求。
二是加强矿区,尤其是金矿企业的生产监管,国土、安全监督等部门和矿山企业要强化人防、技防、物防措施,加强对易燃、易泄化学品的管理,坚决预防因剧毒、危险化学品泄漏而造成农牧区牲畜和野生动物死亡的现象,切实保证生产安全。
三是依法保护动植物,严厉打击滥伐乱砍、乱捕滥猎、乱采滥挖等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要定期、不定期地开展执法检查,坚决遏制环境违法现象。
四是强化对城市建筑垃圾的管理。要确定建筑垃圾处置点,严禁在公路沿线、城西湿地乱倒垃圾,对乱倒垃圾的现象要发现一起、严惩一起。阿克齐镇和建设、环保等部门要抓紧制定具体的规定,加大处罚力度,并从罚金中拿出部分资金来奖励举报人员,广泛动员干部群众齐心协力推进城乡环境卫生建设。
同志们,今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起始年。抓好环保这项利民利县的工作,是全面完成今年各项任务的必然要求,是奔小康的基本保障。让我们按照县委、政府的部署和要求,进一步坚定信心,开拓创新,推动我县环保工作再上新台阶,为全面实现“十五”环境保护目标而努力奋斗!
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和县环保局的指导下,我乡环境保护工作始终坚持以党的十八、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全面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为重点,深入推进“碧水、蓝天、绿地、田园、宁静”环保行动,切实把环境保护工作放在突出位置,全面落实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责任,认真抓好中央环保督察反馈意见的整改落实,全乡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有力的促进了全乡经济与环境、社会协调发展。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大石乡位于垫江县东部,距县城31公里,东接忠县双桂镇和丰都县许明寺镇,南邻裴兴镇,西边、北边与杠家镇接壤,幅员面积32平方公里。辖6个行政村和1个居委、50个村(居)民小组,人口1.7万。有小学两所,卫生院1所,邮政、农商银行各1家,工业企业5家,商贸企业4家,个体餐饮服务业13家,畜禽养殖场34家。近年来,大石乡党委、政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和县环保局的指导下,始终坚持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全面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为重点,深入推进“碧水、蓝天、绿地、田园、宁静”环保行动,切实把环境保护工作放在突出位置,全面落实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责任,认真抓好中央环保督察反馈意见的整改落实,坚持标本兼治,抓住薄弱环节,下大气力整治环境污染问题,乡村环境治理有效,全乡面貌得到了极大改善。
二、推进环境保护工作情况
(一)强化领导,明确责任。近年来,大石乡党委、政府严格按照《垫江县环境保护工作责任规定(试行)的通知》(垫江委办发〔20xx〕16)要求,将环保工作纳入了乡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与中心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每年都将环保工作列入工作计划,制定环保目标任务,明确环保工作责任。为确保目标的实现,按照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要求,乡党委、政府成立了以党委书记和政府乡长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常务副组长、其他副职领导为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环境保护工作领导小组。严格落实工作责任,实行党政主要负责人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负责组织协调和综合监督管理领导责任,其他副职领导对分管工作范围内的环境保护工作负直接领导责任,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明确环保工作由乡规划建设管理环保办牵头抓总,各相关部门及村(社区)按照职能职责和属地管理原则具体抓好环保工作,确保了环保工作顺利推进。
(二)加大宣传,提高认识。乡党委、政府利用各种形式大力宣传《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放射性污染防治法》和《环境影响评价法》等,通过召开各种会议、悬挂过街宣传标语、书写岩标、在LED屏幕和广播宣传等形式,大张旗鼓宣传环保知识。每年利用“六、五”世界环境日搭建环保宣传台,开展宣传咨询活动。通过大力开展环保宣传教育,广大人民群众主动参与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极大地增强了人民群众的环保意识。
(三)齐抓共管,推进有力。乡党委、政府严格按照年初工作计划和各部门、村(社区)职责,坚持问题导向,突出问题整改,狠抓工作落实。乡规划建设管理环保办、经发办、农服中心、文服中心、综治办、畜牧站、派出所等部门密切配合,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1.认真开展污染源普查。每年年初都组织乡规划建设管理环保办、经发办、农服中心和畜牧站等部门对全乡的污染源进行详细普查,包括工业企业、商贸企业、个体餐饮服务业、畜禽养殖场、集镇及新村的污染源等,对普查出的污染源建立了台帐并适时进行更新和销号。目前,全乡有工业企业污染源5个、商贸企业污染源4个、个体餐饮污染源13个、畜禽养殖污染源34个、其他污染源2个(大石集镇和石良新村生活污水)。通过普查全面掌握了全乡污染源情况,为污染源的治理打下了基础。
2.切实抓好环境治理。深入实施“蓝天、碧水、宁静、绿地、田园”环保五大行动,以各项具体措施深度治理环境污染,加大整治力度,有效促进了全乡环境质量不断改善。一是主动配合县城管局和县环保局推进市政污水管网和污水处理厂的建设,积极协调解决项目用地和青苗补偿纠纷。建设豹山社区、高生村、大石村污水管网10.8公里,大石污水处理厂建设完工已开始试运行,基本实现了集镇生活污水达标排放。二是抓企业污染源的治理。加强对全乡各类企业的管理,不定时对企业污染物排放情况进行跟踪检查,督促企业采取防治措施,实现达标排放,杜绝偷排、漏排现象。同时强化建筑施工扬尘综合整治,规范混凝土搅拌站(场)扬尘防治措施,强化砂石、渣土运输车辆密闭管理,大力推进道路扬尘污染整治。三是开展秸杆禁止焚烧工作,明确由各村(社区)书记、主任共同负责各辖区的巡查监督,乡农服中心制定了秸杆禁烧工作方案,完善了工作措施,加大宣传和日常巡查力度,不定时组织村(社区)干部入户加强思想教育,使农民群众充分认识到了焚烧秸杆弊多利少,危害大,多数农民群众主动停止危害环境的'行为。通过各项措施的落实,全乡辖区内无大面积露天焚烧秸秆的现象发生。四是抓畜禽养殖的治理。乡规划建设管理环保办、畜牧站和农服中心通力协作,争取县农委补助资金 285.9万元对禁养区14家畜禽养殖场顺利进行了关闭取缔,督促落实其他34家畜禽养殖业主完善了污染物治理设施,确保养殖污染达标排放,严格限制新建畜禽养殖场。五是抓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从20xx年以来,大石乡按照全县建立的“户投放、村(镇)收集、企业转运、县处理”的城乡垃圾收运体系,通过强化宣传、压实责任、严格考评等措施和扎实开展“康养垫江·清洁家园”“康养垫江·清洁田园”“康养垫江·清洁水源”“康养垫江·绿色村庄”四大行动,全乡农村生活垃圾、废旧农膜等白色垃圾得到了有效治理,农村生活垃圾收集率达100%。修建垃圾转运站1个,配备了垃圾运输车1辆,规划垃圾收集点249个,投放3立方垃圾箱体66个,发放240升垃圾桶164个、手推车100辆,建立乡村资源回收站8个,确保各村社、各居住点全面覆盖,实现垃圾收集无盲区、死角。各村(社区)开展了对所辖公共区域、公路沿线、河道、田间及农户房前屋后的垃圾治理工作,严格落实保洁人员并压实保洁人员责任,督促广大农户落实“门前四包”责任,农村垃圾治理常态化保洁机制基本建立。六是抓饮用水源保护。严格执行集中式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相关规定,规范设置地理界标、警示标志、宣传栏和隔离防护设施,确保群众饮水安全。七是全面推行河长制。对我乡境内石宝河和余马河推行河长制,由乡党委书记和政府乡长分别担任总河长。各村(社区)支部书记担任村级河长,具体负责所辖区域的河长工作。乡党委、政府印发了《大石乡全面落实河长制工作方案》,制定了河长制度、确定了乡河长办设在乡农服中心办公室,明确了具体工作职责,对全乡所有河流、水库、山坪塘等的污染治理确保有人抓、有人管。同时做到了一河一策、一河一档,切实加强水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八是认真抓好中央及重庆市环保督察反馈意见的整改落实工作,对涉及全乡的环境问题分块落实了联系领导和牵头部门,明确了整改时限,各项整改工作推进顺利。九是认真开展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市、县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要求,制定了普查实施方案,建立了普查工作机构,落实了普查工作办公室、人员和经费,全面完成了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
3.严格环保执法。通过加大日常监管力度,采取日常巡查、加强突击检查、随机抽查、鼓励举报等措施,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对不按规定、不讲规矩、不投入治污设施导致环境受到污染的企业和个人,乡规划建设管理环保办严格执法,对情节严重的及时上报了县环保局进行处理。
(四)加强督查,严格考核。乡党委、政府每年将环境保护工作纳入对各部门、各村(社区)、各单位年终考核的重要内容,并作为对干部实绩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乡规划建设管理环保办切实加强对各部门、各村(社区)、各单位开展环保工作的督查,对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情况及完成年度环境保护目标任务情况进行考核。对没有完成年度环保目标的部门、单位和个人实行诫勉谈话,直至“一票否决”。对保护和改善环境作出显著成绩的部门、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
三、环境保护工作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部分群众、企业负责人和私营业主环保意识不强。在环保宣传上,虽然做了大量工作,但少数群众、企业负责人和私营业主文明素质不高,乱扔、乱倒、乱吐、乱排、焚烧秸秆等不文明现象还时有出现,有待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
(二)农村生活污染、农业面源污染特别是畜禽养殖污染整治工作面宽量大,养殖业主重经济轻环保,需投入的环境治理资金及人力较多,整治的任务还很繁重。
(三)集镇原建污水管网设计较差,管网没有实行雨汚分流,污水量收集较差,导致污水处理厂收集的污水浓度达不到,处理效果不好。
(四)环保基础设施设备投入还不够,垃圾箱体、手推车、垃圾桶等设备配置还不足。
(五)乡环保工作人员与环保工作任务矛盾突出。环保工作专业性、政策性都比较强,而乡环保工作人员少且没有环保专业人员,这与日益繁重的环保工作任务和环保工作的要求还不相适应,难以满足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
(六)村(社区)保洁人员配备不足,环境治理人员经费还很欠缺。
四、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建议
(一)进一步加大环保宣传力度。一是进一步加大《环境保护法》的宣传,深入宣传贯彻党和国家环境保护重大决策部署,充分利用会议、专栏、标语、网站等宣传形式,组织开展宣传活动,引导广大群众广泛参与环境保护;二是利用“四·二二”世界地球日,“六·五”世界环境日等重大纪念日,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并充分发挥和利用新闻媒体、微信公众平台等手段加强宣传和舆论监督作用,扩大宣传面,力争做到宣教形式多样、社会各阶层易于接受,为环保工作奠定广泛、扎实的群众基础。
(二)加大环境保护经费投入。按照相关规定和要求,结合当前环保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县财政应加大对乡镇环保经费的投入,确保乡镇有经费配备环保设施、环卫人员和改善治污基础设施,为持续改善环境提供保障。
(三)加强环保队伍建设。尽最大努力充实环保工作队伍,并积极支持环保工作人员参加各级业务培训,提高履职能力。积极筹措资金,帮助解决各村(社区)环保经费不足的问题,配强配齐各村(社区)保洁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