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2024年乡村振兴工作汇报范文(精选34篇)
近年来,我县严格按照产业繁荣、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以实现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扩大村级集体经济为突破口,以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为重点,以深化农村综合改革为基本动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质量提高、农村文明进步、农民增收致富。x年打造各种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x个,打造特色产业基地万亩,培育x品牌产品女个;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女元,增长%。现将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情况。
(一)以产业繁荣为重点,提高特色现代农业发展水平。
一是大力培育领导企业。以培育和强化为领导特色农业变革的重要线索,大力培育公、六、六、等农业领导企业,支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全县形成了领导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支持的现代农业发展新结构。
二是大力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发展。全力抓住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六生态养殖示范区、大产业(核心)示范区等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目前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有女家,培育市级农业合作示范社家,家庭农场家。
三是积极打造现代特色农业品牌。大力发展公、六、六、等特色优势农产品,鼓励领导企业和种植家大力实施标准化生产,积极开展以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为主要内容的三品一标认证和特色产品商标注册。六年我县被评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二)以生态宜居为关键,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一是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了解决农村生活垃圾问题,我县创新实施村屯环卫经费一、一工程(村民每月1元,财政每月1元),积极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村收集、镇运输、县(镇)处理模式,有效管理行政村生活垃圾的90%。
二是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升级。实施镇通二级公路计划,推进城乡基础设施联系,目前全县实现村通硬化道路。全力实施农村饮用水安全提高工程,大力发展集中供水,稳步提高全县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和集中供水复盖率。
三是加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全面开展清洁田园特别活动,全力利用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目前我县共清理田园生产废弃物面积万亩,清理农业生产废弃物吨,推广清理工艺万亩,发放宣传资料x万份。加强农村水环境管理和农村饮用水保护,完成了全县集中饮用水保护区分。
四是加强生态环境管理。全面落实河长制,截面水质稳定达到ii类标准,顺利实现管理目标,水质稳定好转。某行政村被评为自治区级生态村,县森林复盖率达到%。
(三)保障乡风文明,凝聚乡村振兴正能量。
一是强调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坚持教育引导、实践培养、制度保障三管齐下,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中国梦想的宣传教育,大力弘扬博白精神,积极引导全县市民重视家庭建设、家庭教师传承和家庭风格培养,表扬十大市民等活动。
二是深入实施各种文化技术惠民工程。通过开展文化乡村、戏剧乡村和崇尚科学、打破迷信、拒绝邪教等宣传活动,加强社会公共安全感和满意度,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农村精神文明和脱贫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良好态势。
三是深入开展移风易俗行动。发挥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等作用,坚决抑制大操大办、天价彩礼、人情比较等陈规陋习。深化农村殡葬改革,引导大众大力弘扬时代新风,自觉抵制封建迷信等腐烂文化的`侵蚀。
(四)以管理有效为基础,推进乡村和谐发展。
一是健全村务监督机制。建立健全村务监督委员会,推进村级办公阳光工程,依托村民代表会议、村民议事会、村民理事会、村民监事会等,形成民事民事民事、民事民事、民事民事管理的多层次基层协商结构。
二是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以加强村级党组织、领导队伍和党员队伍建设为重点,扎实推进党建促进乡村振兴、扶贫等工作,全面提高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全面加强。扎实推进村级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全面向贫困村、软弱分散村和集体经济薄弱村党组织派遣第一书记,全县农村基层党组织活力进一步提高。
三是创新基层管理体制机制。完善一门式处理一站式服务乡村便民服务体系。加大农村普法力度,全力提高农民法治素养,增强基层干部法治观念、法治民意。建立基层sifa调停等纠纷调整机制,基层纠纷逐年减少,访问事件发生率逐年下降,全县社会公共安全感和满意度明显提高。
四是建设平安和谐的乡村。严厉打击农村黑恶势力、宗族恶势力、严厉打击黄赌毒盗窃绑架等违法犯罪,全县乡村治安环境实现进一步好转。
(五)以生活富裕为基础,提高乡村民生保障水平。
一是大力促进农民增收。坚持以就业创业为农民增收主渠道,大力推进农民工创业园建设,全力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多渠道促进全县农村劳动力转型。就业创业。我县在全区率先举办党旗领航电商扶贫我为家乡代言活动,全县有多名贫困人员实现创业,农村电商产业链直接创造就业岗位多个,辐射带动了贫困户多户、多人脱贫致富。
二是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加快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面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强化乡镇中心学校统筹、辐射和指导作用,推动了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发展。
三是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政治责任、最大民生工程来抓,全县共实现x万贫困人口脱贫、x个贫困村摘帽,全国十佳农民被评为全国农业劳动模范,受到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四是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积极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适时适度提高养老金待遇水平。统筹推进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加快农村低保与扶贫开发政策衔接,做到了农村贫困人员应保尽保、应兜尽兜。
今年以来,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第一民生工程和头等大事,坚持常态化开展访贫问扶大走访,持续加强排查,定期监测,主动作为,努力推动乡村振兴工作开好局、起好步、见实效。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xx乡位于xx县西北部,东与xx镇接壤,南部、西部分别与dd县bb乡、xx乡交界,北与ww乡毗邻,乡政府所在地距县城17公里。全乡幅员面积159.8平方公里,辖12个行政村(其中9个脱贫村)344个村民小组8414户30595人,建档立卡脱贫户2372户10324人(其中20xx年年底精准识别贫困人口1681户7239人)。耕地面积19017.1亩,林地面积54673亩,聚居壮、瑶、汉等民族,瑶族占总人口的47.6%。乡党委下设30个基层党组织,其中基层党委1个,党总支部2个,党支部27个,全乡共有党员599人,其中贫困户党员108人。xx乡产业主要以瑶山牛和都安山羊养殖业、旱藕粉丝加工业、竹藤草芒编织业、毛葡萄种植业、核桃、桑蚕等为主。
20xx年以来,全乡切实按照贫困户脱贫“两不愁三保障”“八有一超”、贫困村摘帽“十一有一低于”的标准,举全乡之力,全力抓好脱贫攻坚各项工作。至20xx年底,全部实现所有贫困村、贫困户脱贫摘帽。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紧盯重点目标,高效推进
xx乡党委认真研究制定贯彻落实措施,确保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工作高起点谋划、高标准推进、高质量落实。一是把准方向。第一时间召开专题会议,传达学习上级党委文件和会议精神,牢牢把握总要求和瞄准“3+1”保障的具体目标,确保巩固工作出成效。二是以上率下。乡党委书记潘扛起第一责任人责任,按照一月一专题,对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统筹性和阶段性安排部署、整体推进,并带头领促防止返贫监测、深入检视问题、开展调查研究、抓整改落实;班子成员认真履行“一岗双责”,坚持做在先、走在前,以实际行动放出样子、作好示范,形成了上下联动抓巩固的良好局面。三是夯实责任。建立“书记抓、抓书记”的一把手责任制,建立乡党政班子成员、挂村干部、村委干部、驻村工作队等领导体制,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来抓实抓好,层层压实责任,层层分解任务,健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让乡村干部人人有压力,个个有任务。四是挂图作战。结合实际精心制定方案,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和任务书,细化任务,硬化措施,做到挂图作战、按表推进、环环相扣、无缝衔接。
(二)坚持动态监测,守牢底线
1、建立健全防返贫致贫动态监测。一是主动作为,早发现早纳入。开展乡、村组干部开展经常性走访,及时掌握低收入群体的生活情况,对于发现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导致基本生活严重困难的人口,按照规定程序,及时纳入重点监测户、脱贫不稳定户管理。二是充分发挥大数据作用,建立预警监测台账。结合民政、残联、医保等行业部门反馈的信息监测预警名单,建立预警监测台账,安排驻村工作队员、挂村乡干、村委干部逐户上门核实,确认脱贫户是否存在返贫风险、非贫困户各类特殊困难群体是否存在致贫风险。三是及时跟进帮扶措施,精准帮扶。今年以来新增脱贫不稳定户33户153人,新增边缘易致贫户5户18人,新增突发困难户31户100人。对于新增户,按照一对一原则同步落实帮扶责任人,“一户一策”落实精准帮扶措施,其中产业帮扶34户138人,就业帮扶19户99人,低保、五保等兜底政策56户221人。对有劳动能力的低收入人口,主要落实产业、就业、金融、扶志扶智等措施,帮助增强发展动力;对没有劳动能力的低收入人口,以现有社会保障体系为基础,落实低保、特困供养、临时救助等兜底保障政策。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签约家庭医生等健康帮扶均实现全覆盖。
2、坚决守牢“两不愁三保障”脱贫底线。义务教育保障方面:全面实施教育均衡发展,全面落实义务教育学生资助政策,严格落实“双线四包”责任制。全乡6周岁至15周岁适龄儿童少年5143人,其中残疾学生42人(其中送教上门5人,免学2人,随班就读23人,特教就读10人,学前机构1人,康复机构1人)。全乡适龄儿童少年除身体原因外无因贫失学辍学。医疗保障方面:20xx年全乡脱贫人口、特困户基本医保参保率达到100%,标准化村卫生室、乡村医生配备和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率均达到100%。目前,全乡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应参保人数28671人,已参保28232人,参保率98.47%,脱贫人口参保率100%。截至20xx年xx月,全乡已办慢性病卡在管3313人,其中安置点135人,村级脱贫人口慢性病患者1481人,普通居民患者1697人。住房保障方面:继续开展危房存量大排查,重点关注四类重点对象住房安全保障。20xx年危房改造16户(其中:脱贫户11户,低保2户,五保3户),新增一户(低保户)目前已全部完成建设,危房存量为0,发放补助资金44.66956万元。20xx年易安户旧房拆除奖励资金发放14户28万元。安全饮水方面:继续在全乡范围内开展农村饮水安全情况全面排查治理。20xx年新建集中供水2个,新建设家庭水柜68个,涉及68户349人。
(三)推进乡村振兴,巩固成果
1、继续做好帮扶机制落实。严格落实“四个不摘”的要求,继续发扬脱贫攻坚精神,保持现有的帮扶政策、资金支持和帮扶力量总体稳定。定点帮扶单位和帮扶责任人继续做好帮扶对接工作,继续坚持和完善驻村工作管理制度,加强对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教育、培训与管理。20xx年xx月选派出xx乡驻村共计27人,其中驻村第一书记9人,工作队员21人。自治区级后援单位3个,县级后援单位8个,全乡帮扶干部共计760人。
2、继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一是抓好道路项目建设。20xx年建设硬化道路项目31条,建设里程总计25.63公里,投入资金总计814.181万元。实施xx乡bb村、mm村、ll安置点农村生活垃圾中转站建设等14项为民办实事项目。维修xx村上列至弄洪、xx村古料至新明等13处屯级道路塌方共计1092.2立方米,维修xx村刁道路口至板下、xx村古外至百况2条1.7公里屯级道路水毁路面。二是专项建设3个大容积产业水柜,为全乡产业发展扎实基础。三是落实东西部协作建设项目。新建xx村弄华至弄兄、弄灵队至xx村真石队新建砂石路2.8公里,投入资金98万元。建设xx村弄全至弄下、xx村弄东至弄灵、xx村岩买至弄长等路段防护栏5.8公里,投入资金145万元。四是自治县交通局主导实施通村道路维修项目10条,投入资金119.1472万元。五是落实县委组织部村党组织服务群众基础设施提升项目12条,投入资金60万元,涉及2个村硬化道路共计0.284公里,10个村安装道路防护栏2公里。
3、继续加大产业扶持力度。一是做大做强牛羊产业。继续推行xx村“党支部+合作社+脱贫户”的“联建联养互助共养”养牛模式,推广实施“牧草银行”、“母牛银行”。助推乡村振兴投入村集体经济发展牛羊产业项目资金1523.20万元。发放自主发展牛羊养殖的97户20xx-20xx年脱贫户和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以奖代补资金45.79万元。发放20xx退出户羊代养收益金709户32.08万元。20xx年共发放牛羊代养收益金138.5万元(其中企业代养收益金1241户115.912万元,合作社代养收益金297户22.59万元),合作社退回代养本金132户84.55万元。二是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因村制宜,发挥优势,不断拓宽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子,加强农村集体固定资产管理,大力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示范带动作用,注重培养和发挥“经济能人”。20xx年全乡12个行政村村集体经济收益均达到5万元以上,其中7个村达到10万元。三是继续加大易安后续产业帮扶力度。20xx年发放213头牛代养收益金25。56万元,惠及易安搬迁农户206户,发放500只羊代养收益金15万元,惠及易安搬迁农户167户。四是继续抓好特色产业发展,实现“百花齐放”。在原有养殖规模200箱的基础上,20xx年再发展蜜蜂养殖300箱,种植油菜、荞麦、荆条、向日葵等蜜源植物300亩,覆盖全乡“三户”60户。在做大做强牛羊产业的基础上,积极发展核桃、毛葡萄、桑蚕产业,实现多种产业同台竞秀、相互补充、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20xx年全乡特色产业已实现对“三户”的全覆盖,“三户”通过自主经营和入股分红稳步实现增收。五是加强脱贫人口小额信贷宣传力度,做到“应贷尽贷”,坚持户借、户用、户还原则,精准用于贷款户发展生产和开展经营。20xx年共计发放小额信贷107户535万元。
(三)大力发展民生保障事业。一是筑牢政策兜底保障。严格落实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力排查“漏保、错保”现象,将所有符合条件的贫困家庭纳入农村低保范围,做到“应保尽保”。全面排查事实无人抚养儿童,落实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救助工作。截至20xx年xx月,在享农村低保1054户3958人,城市低保37户118人,今年新申请农村低保84户323人,发放乡级临时救助40户167人,县级临救35户162人,现享困难生活补贴426人、重度护理补贴611人,农村特困241人,城市特困22人。二是织牢社会保障网。扩大新型农村保险覆盖面,拓宽社会保障领域,提高社会保障标准,推进贫困群众全面、持续参保,巩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编织兜住贫困群众基本生活的社会安全网。目前,我乡已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16977人,其中已缴费未到龄领取11193人,缴费率65.9%,应发待遇4199人,居民基本养老待遇发放率100%,其中特殊人员应参保5551人,实参保5551人,参保率100%。三是全面落实就业政策。落实跨省外出劳务交通补助933人19.1072万元,点对点输送交通补贴217人。落实村级护林员195人,安排农村固定公益性岗位228人,惠及脱贫户及没有解除风险的“三类人员”。积极鼓励群众参与上级单位安排的各项就业技能培训,增加群众的劳务途径。四是全面落实惠民政策。按时足额发放耕地地力补贴、退耕还林补贴、生态公益林补贴、高龄补贴等。
(四)突出问题整改,确保实效
一是对照问题抓整改。对照中央巡视“回头看”和20xx年成效考核反馈问题,乡村分别建立问题整改清单,结合本部门本单位工作实际抓好落实整改,确保存在的问题改到位,改彻底。二是强化业务抓指导。由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加强业务培训力度,组建工作指导组分片指导村级如何开展整改工作,从而有效提高了村级干部的'业务能力。三是明确责任抓分工。乡党委政府将巩固拓展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任务细化分解到每一个党政班子成员和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确保整改到位。
(五)围绕核心内容,提高满意度
一是严格落实遍访制度。乡党政主要领导、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员、村党(总)支部书记按照要求遍访辖区内稳定脱贫户、三类户,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这一核心内容,摸清核实每户的家庭情况,找准每一个重点户的问题和不足,为进一步精准帮扶提供基础保障。二是倾听民声知民情。开展“一周一屯一会”交流活动,组织挂村领导、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员、村委干部每周到一屯召开屯内群众交流座谈会,进一步掌握农户情况底数,向屯内群众宣传巩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相关政策,倾听群众心声,收集群众意见和建议。三是强化措施解民忧。通过开展遍访与召开群众交流座谈会,对发现问题进行分析研判,采取针对性措施,让群众困难快速有效得到解决,不断提升群众满意度。
三、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通过近年来的精准扶贫,我乡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全面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升,但是离党中央和上级的要求还存在差距,仍需继续发力,加快补齐差距和短板。一是群众内生动力需要进一步增强。农村群众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学习运用新知识、新技术有一定难度,就业创业、产业发展等方面技能欠缺,自我发展的能力还需继续提升。二是部分脱贫户受疫情影响就业不稳定,农业产业基础薄弱,结构单一,竞争力较弱,群众稳增收难度大,风险户、边缘户基数大,存在易返贫风险。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继续压实政治责任。一是继续实行“双组长”责任制。乡党委、政府主要领导继续担任领导小组“双组长”,继续坚持以巩固脱贫成果和乡村振兴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把巩固脱贫成果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建立巩固脱贫提升长效机制,确保脱贫质量。二是继续坚持选派精兵强将。继续实行乡三家班子成员包联系村责任制,继续实行“驻村干部帮扶贫困户、联系非贫困户,帮扶干部包贫困户”的责任制,实现帮扶贫困户和联系非贫困户全覆盖。三是定期开展对各村脱贫攻坚后续巩固提升情况督促检查,确保政策落实到位、巩固提升显著、成效真实可靠。
(二)持续稳定帮扶政策。一是建立健全稳定的帮扶投入机制,用好中央、区、市、县支持资金。在巩固提升期内,原有的产业帮扶、就业帮扶、教育帮扶、健康帮扶、金融帮扶等政策继续保持不变。二是加大民生事业保障力度。进一步核准、摸清底数,对完全和部分丧失劳动能力、无法依靠产业发展和就业帮助的贫困人口,按照“应保尽保”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进一步加强困难群众医疗救助、临时救助的政策扶持,不断完善社会救助制度体系建设,提高特殊困难群体社会保障水平。三是着力完善社会帮扶机制。充分调动爱心企业、社会组织等参与帮扶的积极性,立足在公益事业上补位、社会治理中发力、乡村振兴中作为,实现社会帮扶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
(三)持续提升脱贫质量。一是持续推进产业革命。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围绕“5+N”产业布局,重点发展肉牛、山羊主导产业,毛葡萄、旱藕粉丝等特色优势产业融合发展。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引进一批龙头企业,建成一批产业基地,鼓励贫困户积极参与产业经营、管理和劳务输出,带动群众稳定增收。二是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探索实施“村社合一或村企合一”。完善贫困群众的利益联结机制,促进贫困户持续稳定增收。三是提升巩固乡村发展基础。紧扣“两不愁三保障”标准,继续巩固均衡发展农村教育事业,高度重视发展农村义务教育,推动建立以城带乡、整体推进、城乡一体、均衡发展的义务教育发展机制。健全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继续巩固提升农村公路、饮水、供电、环保、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完善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大病保险制度,做好农民重特大疾病救助工作。强化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加强慢性病综合防控防治。
(四)持续巩固基层基础。一是持续深化党建促乡村振兴,扎实开展村干部能力提升工程,拓宽村干部培养和成长渠道,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二是持续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后备干部体系建设。强化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实现基层组织建设后继有人、持续向好。三是持续强化农村思想建设。深入开展法治宣传,传递社会正能量,引导自力更生增收致富。四是持续强化农村技能培训。加大农村群众培训力度,整合职业技能培训项目,积极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创业技能等专题培训和实训,进一步提升农村群众的劳动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五是持续强化农民感恩教育。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作用,引导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自强不自卑、期待不等待、依靠不依赖,通过勤劳的双手和辛勤的劳动脱贫致富,创造更加美好的幸福生活。
一、总体概况
(一)选优配强乡村领导班子队伍。镇党委注重抓好村“两委”班子业务理论学习,充分利用党校资源开展村干部业务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帮助解决遇到的问题,调动积极性。同时用好“三会一课”,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坚持“学习强国”等网络平台的每日学习。做好传帮带,通过“老人”、“新人”结对帮扶,“一对一”、“手把手”传授基层工作经验,更多掌握使用本领,提升了队伍的战斗力。
(二)做强乡村振兴产业支撑。镇党委因村制宜发展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其中中洋花生种植已辐射带动、等村种植近1000亩。目前已申请“一品”统一商标,确保了花生质量的统一,提高经济效益。xx村“一品岗”果园按照高标准果园再次进行升级改造,套种萱草、西瓜、黄豆、葡萄并在果园内放养山鸡。把“一品岗果园”打造成“一品岗蟠桃园”,促进“果园变桃园、山区变景区”的转变。xx村优先探索出“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由村党支部负责项目策划、引进投资和业务拓展,合作社负责技术指导和质量把关、收储及加工、包装、销售,农户负责具体种养,发展“稻田养鱼”、竹林鸡养殖业和油菜、山茶籽、百香果、葡萄等种植,实行“保底+占比分红”的模式合作经营。
(三)做强乡村振兴人才支撑。各支部积极开展党员积分评星、农村党员体检等活动。同时落实好三会一课、财务公开等制度。在党员教育方面做到全覆盖,深入开展领导班子成员下基层讲党课活动,召开“支部书记联席会”,进行党建工作、意识形态工作以及党风廉政建设等业务知识培训,提升农村党员素质,增强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战斗力。
(四)深化“机关联乡村”机制。一是深入调研,理清发展思路。各机关党支部到结对共建村进行走访,了解村情民意,共商发展。市国安局政委范春、第一支部书记曾等一行在xx村党支部第一书记许引导下,实地摸排走访了xx村的民生基础设施建设、人居环境整治、村基层组织建设等工作,并在现场召开工作交流办公会。会上就xx村的各项工作同村两委主干和部分村民代表做了深入交流,并对下一步xx村深入落实区委《推行“机关联乡村、党建促振兴”机制的意见》精神和市国安局的党建帮扶工作机制,依托市国安局的优势,深度整合资源,壮大村集体经济,实现市、村“两级党建”带“乡村振兴”,同时深度发力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整治、发展乡村旅游、打造康养福地等,为xx村乡村振兴夯实基础,将机关党建的好经验、好做法带到村里,提升村党支部的“基层堡垒”战斗力。二是建立沟通协调机制,落实工作责任。各结对共建党支部通过建立沟通协调机制,将机关的资源、要素精准导入,xx村结对共建党支部区财政局机关党支部通过与xx村两委沟通,发现村里当前存在的问题困难,争取资金进行机耕路的修建,现机耕路已基本修建完工。三是助力脱贫攻坚和指导疫情防控。各结对支部通过走访贫困户,因户制宜,鼓励贫困户发展产业,通过积极沟通协调,为贫困户免费提供苗木及技术指导,引导xx村、xx村、xx村、xx村共6户贫困户种植黄金百香果22亩,目前长势良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对结对共建党支部多次进行指导,严格落实好联防联控机制,充分发挥联防站的作用,抓好网格化管理,加强巡查劝导以及重点人员的管控。
二、存在问题
(一)干部队伍活力不够强。部分村级班子年龄老化、活力不强,面对基层党建和当前各项重点工作的硬任务,办法不多,措施不硬。村级党员队伍年龄普遍老化,个别党支部党员作用发挥还不够充分。
(二)村集体经济增收渠道不够宽。以产业促振兴措施乏力,部分村对集体增收深入思考、有效规划不够,思路不清,措施单一。部分村集体增收渠道不宽,依赖上级资金补助,缺乏产业支撑,收入来源单一、不够稳定,新的增长点不多。
(三)“机关联乡村,党建促振兴”机制成效不够明显。部分支部没有充分运用“机关联乡村,党建促振兴”机制,主动性还不够,没有积极与机关支部进行沟通联系,使得部分机关支部习惯于做具体事,不能从更高层次和视野谋划、推动乡村振兴工作,对村里的各项问题困难产生的原因掌握不透不细,相关的举措针对性不够。
三、对策建议
(一)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建强“领头雁”队伍。抓好党支部书记的日常培养和锻炼,不断增强党支部书记把握大局、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发挥镇党校的作用,加大党员干部培训力度,结合20xx年村两委换届工作,注重加强班子和党员干部政治思想教育、组织纪律教育,用实际工作成果来检验党员干部素质。树立正确用人导向,大胆支持优秀年轻人才进入村级领导班子,全面夯实村“两委”班子队伍建设基础。
(二)推动全镇产业振兴。各村党支部认真吸取xx村的经验做法,从盘活闲置资产、创新经营模式、推动产业发展等方面入手,通过争取项目、招商引资、帮扶单位支持等方式,大力促进产业与项目、产业与产业间的有机结合,以项目发展带动村财壮大、村民增收,着力提升镇村发展后劲,确保乡村振兴工作取得实效。大力发展万兴笋竹专业合作社、初心农业专业合作社和恒众果蔬专业合作社,促进村财增收,带动农民致富。
(三)提高联建工作主动性。各机关支部要深入各村党支部,定期召开座谈会,将站位高、理念新、善思考的优势与村级有实践、有经验、接地气的优势相结合,推动乡村振兴发展。各村党支部要抓住机遇,主动与结对支部联系,及时将村里的最新情况进行反馈。镇党委也将不定期以电话抽查、下村抽查等方式对结对工作开展督查。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矛盾的必然要求。xx镇深入贯彻县发展思路,牢固树立“六种观念”,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全力抓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一、现有的基础条件
生态资源丰富。xx镇位于我市南部生态廊道中间位置,林地面积5。4万亩,森林覆盖率为42。6%,共有大小山头319个,山地丘陵面积占全镇三分之二,鹤河、九女河、店子河等河流横贯其间,山水相连,梯田纵横,是典型的生态乡镇,具备发展现在农业与旅游业的天然优势。
区位优势明显。xx镇西邻xx县县城20公里,东距xx市区50公里,镇内设立xx高速公路出口,335省道和旅游大道横贯镇域东西,交通十分便利。
历史文化底蕴深厚。xx镇古时因设驿站而兴,驿站文化浓郁,薄板台、段家河一带考古遗址可追溯到西周时期,任家口、黄坡等古村落遗迹依稀可寻,“九女泊”等美好传说脍炙人口。
土地流转工作开展顺利。20xx年共成功流转土地5300亩,目前已启动马山、平柳河一期及仲沟、上芦峪河二期挂钩项目,为实现乡村旅游、现代农业集约化生产奠定了重要基础。
特色农业亮点纷呈。全镇聚力打造“一万三千四大园”,即建设万亩果园、千亩菜园、千亩花园和千亩谷园。“万亩果园”以北上涧村为核心,辐射周边村庄10余个,主打经济作物为黄金蜜桃、秋风蜜桃、苹果。“千亩菜园”重点分布于薄板台村、段家河等地,主打经济作物为西葫芦、西红柿、黄瓜,并承接了我镇旅游采摘大棚建设扶贫项目。“千亩谷园”位于花崖头社区各村,重点培育鲁谷4号、金线子等优良谷子品种。“千亩花园”星罗棋布于全镇,重点分布在跃、嗡嗡乐园等地,经济作物以中草药、蜜园植物为主。成规模、效益优的特色农业产业群规模初现。
城镇化建设扎实有序。全镇以城镇精细化管理为抓手,计划投资1200万元改善驻地风貌、提升乡村环境,已拆除违法建设1100处,建设规范化集贸市场1处,圈划标准停车位300余个,同时扎实开展环卫一体化和移风易俗、道路沿线环境治理提升工程,省环卫一体化电话调查满意度名列前茅。
二、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是三产融合发展基础薄弱。农产品加工生产线未成规模,恒温库、冷链物流尚不成熟,除嗡嗡乐园田园综合体与段家河村建立的“村企共建”模式外,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三者之间的利益联结方式较少。
二是发展性用地指标稀缺。全镇“有项目、缺土地、难落实”的现象比较突出,即使旅游、现代农业项目经过层层审批获得用地指标,但配套的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如道路、卫生、游客集散等基础配套设施也因为缺乏用地指标而迟迟不能建设,影响旅游综合效益的发挥。
三是吸引工商资本下沉的能力有限。目前,我镇大量优质的旅游资源还没有真正实现深度开发、市场化运作及专业化运营,由于部分旅游企业管理基础薄弱,在产权开放化、治理规范化和管理科学化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不同程度制约着企业的融资能力。旅游资源整合不到位,点多分散,没有形成集聚效应和发展合力,致使旅游专业化发展程度不高,旅游融资难题亟待突破。
四是基层人才队伍稀缺。当前城乡二元结构尚未完全打破,读书人离开农村,青壮年进城务工,乡村精英资源流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匮乏,人才“空心化”的现象未得到根本遏制。
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现实路径
推动产业“牵一接二连三”式发展。依托“一万三千四大园”、产业扶贫项目,引导和推动更多的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向xx乡村流动。围绕蜜桃、中药材、设施蔬菜、茶叶等特色产业,培育新型农业示范合作社,兴建恒温库、蔬菜分拣配送、农产品深加工车间等,实现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形成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保持经济发展旺盛活力。
构建生态宜居小镇。深入开展城市精细化管理,对驻地基础设施进行升级提档,发挥城市管理办公室职能,将公共服务资源进一步下沉;抓好56个村主要干道绿化提升工程、户户通道路硬化工作,打造独具特色的街头(心)公园;扎实开展城乡环卫一体化、村庄绿化工作力促各村洁净、有形象、有亮点。打好“林水会战”,突出绿化效益,计划绿化面积2600亩,栽植各类苗木20万株,打造四季;突出河道治理,计划今年在清清河流行动中治理店子河、鹤河河道20公里,整治污染源4处,新建拦河坝5处。
弘扬乡风文明。充分利用文体活动广场、农家书屋、文化活动室等精神文明建设阵地,开展各类群众性文体活动,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完善“四德工程”,使孝老敬亲、邻里和睦、文明节俭、勤劳致富在蔚然成风;充分发挥各村红白理事会作用,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工作,培育形成良好社会风尚,实现经济发展与精神文明建设的互促共进。实施“新乡贤培育计划”,弘扬“好为德于乡”的乡贤精神,从农业生产能手、经营能人、能工巧匠、乡村教师、乡村医疗卫生人员、乡村科技服务人员、乡村文化工作人员等优秀人物中发现和树立现代乡贤典型,培育和保护好促进乡村文明传承发展的人才队伍。
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治理。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村民参与、法治保障的多元主体乡村治理体系。深化“党群联组”制度,切实发挥基层党员在乡村治理的模范带头作用,使社会治理延伸到基层细枝末节;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规范社区6大项服务职能,实现社会服务“零距离”。
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积极发展农业规模化经营,培育壮大生态采摘农场、北上涧村蜜桃合作社、隆海园蓝莓农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把农户带上农业现代化致富轨道;创新村集体增收方式,依托嗡嗡乐园等田园综合体与系列节庆活动,计划建立13个“创富漂流小屋”,实现集体收入“破零”“倍增”;做好产业扶贫工作,计划在段家河等地增建9个扶贫大棚,进一步增加贫困户收益;稳步做好王家山、徐家阿疃等地土地流转工作,实现乡村旅游与农业集约化生产,实现当地群众“租金”“佣金”双丰收。
一、基本情况
X村位于X镇西南部,距县城17公里,全村国土面积9。571平方公里,辖区内林业、温泉资源丰富,现有耕地面积1120亩、山地面积13275亩。下辖村小组7个,户籍人口425户1859人。设党支部1个,党小组2个,党员55人。X村为“十三五”省级贫困村,于xx年通过省级第三方评估整村脱贫退出。全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65户196人,已脱贫61户189人,xx年预脱贫4户7人。
二、工作开展情况
X村乡村振兴示范点以脐橙产业为产业基础,采取农旅结合模式,以观光、旅游、采摘为市场导向,打造生产、生活、生态同步,休闲、文旅向融合的现代化X村。
(一)持续改造人居环境,打造生态宜居新农村。X村于20xx年通过了全县的环境卫生整治验收,为进一步优化农村人居环境,提升村容村貌,建设好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X村通过组建农村五老顾问组、环境整治长效管护理事会、乡村振兴促进会等一组两会,对全村环境卫生进行长效管护,并率先在杉树下小组、西湖小组试点,通过以村民自治的形式参与改善人居环境。
(二)在产业兴旺上破难题,做大做强特色产业。一是X村地处山区,主要产业为脐橙种植,其中大多数树龄达到10年以上,符合精品果园打造模式,为进一步拓宽农户致富渠道,X村计划在山顶上打造X村西湖生态文明示范点,该点计划采取农旅结合模式,通过集观光、旅游、采摘为一体的'消费模式,致力打造乡村生态果园旅游观光业,目前该点正在规划设计阶段;二是X村还存在一部分沼泽田荒芜,为充分利用资源,进一步扩宽村民致富渠道,X村计划通过流转土地,对连片的荒芜沼泽田统一承包,根据地理条件,发展龙虾养殖业,目前已连片整理土地20多亩,下一步将对外发包。
(三)创新致富模式,不断发展壮大富民产业。为进一步壮大村集体经济收入,打造就业、休闲农业、乡村旅游融合完整的产业链,在西湖新村建设X村基层组织创业园,该创业园占地面积211。2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33。6平方米,建设三层,内设客房10套、大堂、餐饮服务中心等设施。创业园营业后可增加就业服务岗位20人,带动农村富余劳动力,保障房贫困户就近就业,加之紧邻X村包村就业脱贫车间,进一步拓宽贫困户致富渠道。目前该项目已封顶,正在进行装修。
(四)孝老食堂,打通养老最后一公里。X村西湖新村共有农户70户农户居住,目前都为老人在家带小孩,为进一步丰富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在全村营造敬老、爱老、养老、助老氛围。X村计划在农家书屋旁边新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含孝老食堂),该点占地面积248平米,内设图书屋、孝老食堂、活动室、学习强国线下学习室等设施,进一步满足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目前该项目正在招投标。
三、下一步工作
X村将继续结合实际,多点谋划,着力推进高质量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
7月11日下午,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办“走在前、开新局”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四场,介绍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情况。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一级巡视员褚瑞云介绍,近年来,山东实施乡村产业振兴“六大行动”,狠抓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供给,深入推进产业融合发展,加强要素保障和科技装备支撑,乡村产业振兴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效。
一是实施乡村产业平台构筑行动。按照“一县一园、一镇一业、一村一品”思路,累计创建国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6个、省级以上现代农业产业园100个、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强镇336个、省级乡土产业名品村2753个,县、乡、村三级产业联动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二是实施乡村产业融合推进行动。出台《山东省推进农业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五年行动方案》,建立分管省领导为链长的农业全产业链“链长制”,以滨州中裕为“链主”打造全省小麦全产业链重点链,支持栖霞、诸城、乐陵分别依托苹果、生猪、玉米等产业,建设全国农业全产业链典型县,推动农业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智慧农业,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累计培育智慧农业应用基地352个。
三是实施乡村产业绿色发展行动。实施化肥减量增效和农药减量控害工程,化肥、农药使用量逐年下降。加快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全省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狠抓质量品牌建设,3市、18县被命名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县,全省主要农产品质量监测合格率常年稳定在97%以上,省知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和企业产品品牌分别达到81个和700个。
四是实施乡村产业创新驱动行动。出台《山东省种业振兴行动实施方案》,实施农业良种工程,培育的玉米、小麦、大豆、马铃薯等作物品种多次刷新全国高产记录,“益生909小型白羽肉鸡”打破国外品种垄断。实施乡村振兴科技创新提振行动计划,着力强化27个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全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5.8%。
五是实施乡村产业主体培育行动。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提档升级行动,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能力提升项目,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不断发展壮大。截至目前,全省在市场监管部门注册登记的家庭农场达到11.1万家,农民合作社发展到24.4万户,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农业龙头企业达到1.02万家,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达到12.2万个,数量均居全国前列,成为推进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力量。
六是实施乡村产业支撑保障行动。强化财政投入,逐年加大对乡村产业振兴支持力度,今年,全省预算安排乡村振兴重大专项资金511亿元,比上年增加31亿元,增长6.46%。制定山东土地出让收入支持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今年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比例提高到7%。发挥信贷支农主力军作用,创新涉农金融服务模式,撬动引导金融资本投入“三农”领域。
近年来,成武县委、县政府紧跟上级党委、政府步伐,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力推进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建设,对九女现代农业产业园巩固提升,农业产业化上水平,实施“创森+x”工程,提升林下产业,打造省级森林村居、森林乡镇,通过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彻底改变人居环境条件,通过实施“头雁工程”,打造一支战斗力强、敢担当作为的基层党组织干部队伍的工作思路,按照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的原则,加强领导,攻坚克难,狠抓工作落实,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建设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土地规模化经营实现新突破。
土地流转主要有三种模式:一是龙头企业带动模式。通过山东省水发集团、大连君威农业科技公司、青岛昌盛日电科技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带动土地流转,建立生产基地,实现土地流转3.8万余亩。二是合作社模式。目前,九女集镇共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62家,流转土地4万余亩,其中流转土地过万亩的1家,过千亩的9家,过500亩的17家,有6个行政村的土地实现了整村流转。其中大地生金合作社流转土地2.2万亩,建成20xx亩以上的油用牡丹基地4个,3000亩以上的苗木基地3个。三是家庭农场、种粮大户模式。目前,九女集镇经营100亩以上的专业大户有53户,成方连片种植大蒜、辣椒、草莓、核桃、小麦、玉米等。农村土地的有序流转和规模化种植,在实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同时,也实现了农民的持续增收。
(二)九女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快速推进。
产业园规划面积12平方公里,计划总投资23亿元,建设八个功能区。一是以九女湖水库为依托的观光娱乐区。在九女湖南岸规划建设占地600亩的湿地公园,东岸建设大型儿童乐园和游乐场等,目前东侧正在完善基础设施。二是以华盛绿能农业产业园为依托的瓜菜观光采摘区。该区占地1000亩,由青岛昌盛日电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现已基本建成,棚内种植甜瓜、西瓜、冰草、田七、多肉花卉等。三是以酱菜文化产业园为依托的传统工艺加工展示区。由山东省水发集团公司投资建设,已经建成并投产试运营,传统工艺、农耕文化博物馆正在规划。20xx年计划投资2.5亿元,新上特色产品精深加工项目,项目包括辣椒酱加工项目、红油豆瓣加工项目和冻干果蔬项目,目前厂房已建成,生产设备已进厂,预计10月投产。四是以苗木和油用牡丹基地为依托的休闲观光区。由山东省水发公司和大地生金合作社共同投资建设,建设1.1万亩油用牡丹基地。五是以核桃、樱桃、黄桃、草莓等果树为依托的水果观光采摘区。由鑫盛源合作社投资建设,目前各类果木种植已经完成,20xx年已全面开园迎客。六是以河里王村为依托发展现代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区。已建成育雏育成种鸡养殖场、孵化室、沼气站、发电站、肥料厂和冬暖式大棚六个部分。七是以九女孝贤文化为依托的传统文化区。目前正在收集原始的祠、碑、墓等材料,为下一步孝贤文化的壮大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原始证据。八是以扶贫开发示范基地为依托的大棚展示区。利用扶贫专项资金,已建成486个日光温室,种植瓜果蔬、花卉药材等。配套建设休闲广场、文化长廊、农家乐、停车场、休憩亭等,供游客观光、采摘、体验、娱乐。同时结合扶贫开发示范基地,新建40余亩牡丹园一处。借助省派乡村振兴服务队优势,新建岳庄2500亩苗木绿化+油用牡丹间作种植基地。
(三)森林乡镇建设成效显著。
九女集镇大地生金合作社与省水发集团合作,流转土地1.8万亩,投资2.9亿元,建成九女集村4700亩的辛夷、苦楝和油用牡丹间作基地,姜庄4300亩的红枫基地,樊庄4000亩的丝棉木、白蜡基地和岳庄5000亩的油用牡丹、榆树、法桐育苗基地,年共培育各种绿化苗木500万株。绿化苗木基地的建成,可为全市创森工作提供品质优良、品种多样、数量充足的绿化苗木,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三丰收。20xx年以来,在县创森指挥部的精心指导下,九女集镇积极与省水发集团、合作社对接,一次性流转土地8385亩,不仅流转面积大、栽植树种多,同时坚持高标准栽植,快速度推进,努力打造样板工程,不仅实现了在全县路域水系重点工程区域内全覆盖、无断档,还充分发挥省派乡村振兴服务队优势,结合九女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着力打造了一条“乡村振兴示范线”,高标准规划种植方案,采取绿化苗木和蔬菜套种模式,努力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九女集镇荣获“山东省森林乡镇”荣誉称号。
(四)电商产业发展积极推进。
充分发挥阿里巴巴·成武产业带、成武电商服务中心引领作用,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战略,支持乐村淘、“e城e品”等农村电商平台建设。充分利用村综合服务中心、村信息服务站、农村商超、农资店、科技超市、农家书屋等现有基础条件,推进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站点建设,打通电商“最后一公里”,高标准构建镇、村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体系,推进乡村特色产业与电商融合发展,打造一批“电商村”“淘宝村”、农村电商示范企业。东张楼、鹿堂、张堂、侯楼先后被阿里巴巴研究院评为“中国淘宝村”,九女集镇被评为“中国淘宝镇”,截至目前,交易额突破7000万元。
根据会议安排,现就XX乡脱贫攻坚开展情况报告如下,如有不妥,敬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一、工作开展情况脱贫攻坚工作
(一)落实责任不打折扣当前,我乡结合“两联一进”和“大走访、大排查”、“两不愁,三保障”回头看大排查活动,走访群众,加强各项惠民政策宣传以及继续开展问题整改“回头看一是严格落实脱贫攻坚主体责任和帮扶责任,做到脱贫摘帽后,政策不摘、责任不摘、帮扶不摘、监管不摘;二是按照“工作到村、扶贫到户、帮扶到人”的扶贫要求,进一步压实压紧帮扶、驻村干部责任,要求帮扶责任人及时更新户档资料;三是加强驻村工作队管理力度,持续深化驻村工作队责任,严格落实驻村工作队要求。四是扎实开展“1+n”帮扶力量暨“两联一进”群众工作全覆盖工作,每月召开联席会,落实联席会责任要求,及时解决脱贫攻坚中存在的问题。
(二)驻村帮扶持续推进一是结合“两联一进”、“大走访”活动,全覆盖入户走访贫困户评定脱贫质量,对脱贫质量不高的已脱贫户做好“回头看”“回头帮”工作。二是全面落实县委政府关于“党政一把手”走遍贫困村、贫困户的方案方针,我乡8个帮扶单位主要负责人对各自负责村的贫困户进行全覆盖走访,乡党委书记对我乡149户贫困户中的120户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走访,剩余的28户进行电话交流走访,其中联合村的高小林目前联系不上,已安排帮扶责任人与村书记、主任负责联系并调查了解基本情况。
(三)就业帮扶促农增收为切实提高XX乡脱贫户、群众增收,使他们收入能够稳定、不返贫,XX乡积极动员各村组织群众和脱贫户积极参与县委、县政府主办的招聘会,同时将现场招聘会引进XX乡。我乡组织50人次到黄埔大酒店参加现场招聘会。
(四)项目建设方面目前,我乡东西部扶贫协作帮扶资金项目有2个。其中,XX乡草坡村党参加工厂项目240万,现目前已全面开工建设,完成了12.8%。城沟村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项目370万,按照县级领导的要求需要对项目规划内容进行从新编制。草坡村壮大集体经济100万项目,即札挞藏家农家乐打造,编制方案已完成并上报县上,由县上上报州上审核。涉农整合项目已全面开工,并在7月底前完成。乡村振兴工作:我乡按照县委、县政府的总体部署,按照乡村振兴战略总体部署要求,开展全域旅游环境整治村庄洁美行动,对全乡7个村村寨内外环境卫生,河道、道路沿线垃圾进行了大清理,同时将卫生保洁工作责任压实给村两委;按照村容村貌整治,对有碍观瞻,丧失功能的建筑物进行拆除,目前草坡村、斜坡村、联合村已全面按照土地增减挂钩项目要求,对房屋进行撤除,并对村内空地进行绿化。
二、存在的问题
(一)工作落实力度有所弱化。部分帮扶单位和帮扶责任人到村开展工作的次数少,一些工作流于形式,未将“大走访”、“大调研”及“两联一进”做实,落实力度较弱。
(二)个别人员内生动力还需加强。我乡群众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对政策的接受能力参差不齐。个别贫困户还存在,要钱要物,对扶贫工作产生了依赖性,还存在一定的“等靠要”思想。
(三)老龄户中收入问题亟待解决。XX乡贫困户中因年龄超过65岁而不能担任生态护林员的,在此次清理过程中共有21户38人其中五保户4户4人。这些户生态护林员岗位取消后收入骤减,从而影响脱贫质量,给我乡的脱贫攻坚造成了一定的压力,也增加了社会矛盾。
(四)项目建设进度缓慢。目前草坡村党参加工厂项目240万,已全面开工建设,完成了12.8%,但是资金未拨付无法支付前期费用和项目进度款。城沟村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项目370万,从新编制方案时间紧、难度大,对项目按期完成的进度将有所推迟。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脱贫攻坚方面一是落实政策强宣传,结合“两联一进”群众工作全覆盖,加强与联系户的沟通,了解联系户的所求所需和家庭生产生活状况,做好脱贫攻坚政策的解释,加强脱贫攻坚典型的宣传和推介,强化就业政策的宣传,积极引导脱贫户通过外出务工增加收入,确保收入稳定。二是通过“两不愁,三保障”回头看大排查活动核实贫困村“一低五有”,贫困户“一超六有”指标达标情况,对照XX年最新指标情况逐户核实,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对于不达标的情况及时梳理、因户施策、对标补短,防止出现返贫。三是定期研究脱贫攻坚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细化措施,并结合实际抓好落实,确保脱贫攻坚各项任务得到落实。四是对标省、州、县相关文件,继续做好档案资料规范整理,档案资料及时更新。
(二)乡村振兴方面一是结合我乡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和示范村建设详规,广泛动员群众参与项目实施,全力发展优势产业(花椒种植)、打造我乡的特色产业。二是结合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方案,统筹有序推进村容村貌整治。坚持科学谋划,分类指导,制定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具体行动计划,全面配套添置污水处理站、水源地保护、垃圾填埋场、垃圾池、垃圾清运车等收集设施,真正建立起户集、村收、乡运的办法,实现增点扩面。三是以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抓手,积极继续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民宿示范打造等建设工作,不断提升基础设施服务水平;推动各村突出优势发展乡村特殊产业,鼓励引导群众、特别是贫困户积极投身到乡村发展创业中,拓宽可持续增收渠道。
有时,方案的制定比执行本身更为重要。为了贯彻落实工作项目的要求,首先就应该要准备好一份方案,方案与我们的未来的行动息息相关,方案要撰写哪些相关内容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热搜报告: 自查工作情况汇报(经典版)》,但愿对您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根据石棉县财政局石棉县发展改革和经济商务局《关于转发〈关于开展涉企收费清理规范自查自纠专项行动〉的通知》(石财综〔20xx〕1号)精神,我局高度重视,安排财务、资源等相关股室安排布置此项工作。对我局收费种类、标准、范围、数额、依据进行了全面、认真的收缴自查和整改,现将清理自查的'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分局目前涉企收费项目为:森林植被恢复费。森林植被恢复费是根据《四川省财政厅四川省林业厅关于转发〈财政部国家林业局关于调整森林植被恢复费征收标准引导节约集约利用林地的通知〉的通知》(川财综〔20xx〕3号)批准的收费项目。我局没有私设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擅自扩大收费范围、提高收费标准和越权自定收费标准的现象。收取的费用全部上缴财政,征收资料、台帐、票据齐全,自查结果为良好。原育林基金在国家相关文件出台后,按照规定征收标准为零,我局严格按照规定执行。
二、自查自纠情况
一是对近年来出台清理规范涉企收费各项政策落实情况开展了自查自纠,对按照规定收取的森林植被恢复,严格按照标准收取,对征收标准为零的育林基金在国家相关文件出台后,严格按照规定执行。二是对公布的收取目录清单开展了自查自纠,对收费项目清单及时进行了公开,无清单之外巧立名目违规收费的情况。三是对中介服务收费情况进行了自查自纠,林业部门在审批过程中没有委托中介开展技术性服务活动的行为,也无服务费由审批部门支付并纳入部门预算的情况。
三、存在的问题
自20xx年育林基金征收标准为零以来,极大的方便和减少了农户和企业负担,但是该征收项目一直保留,只是标准为零,建议为进一步减轻农户和企业负担,直接取消育林基金收费项目。
四、下一步打算
通过认真清理自查,我局在今后的工作中将进一步加强管理,从严把关,严格按照排征收管理程序和标准,依法足额收缴,按规定及时缴入国库,对已经取消或标准为零的项目,加强监管,不得出现乱收多收的情况,将我局的涉企收费工作更加完善和进一步提升。
近年来,xx县深挖乡贤人才资源“富矿”,大力开展“百名乡贤建家乡”活动,着力引导广大乡贤回归乡里、反哺桑梓、振兴乡村,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一、筑巢引贤,把乡贤资源汇聚好。
注重乡贤人才的发现和挖掘,吸引乡贤人才回乡“筑巢”、回报桑梓。一是摸清底子识乡贤。通过单位推荐、基层摸排、网络收集等方式,全面收集有威望的退休干部、有影响力的经商人士、有手艺的技术人才、有知识的高学历人才、有经验的创新创业人员等籍在外优秀人才信息,建好“本土乡贤人才库”,共收集乡贤信息1500余人,实行动态管理,确保乡贤能人数据信息实时准确、及时更新。二是乡情感召引乡贤。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积极宣讲我县职业技能培训补贴、失业保险稳岗返还补贴、创业补贴、创业培训补贴等优惠政策,深入开展“引老乡、回故乡、建家乡”“智汇·鸿雁之约”系列活动,讲好家乡故事、传递好家乡声音,以家人的牵挂、乡亲的期盼、家乡的前景、党委政府的信任为牵引,感召乡贤能人返乡创业、回报桑梓,去年来共回引返乡212名青年人才回乡创新创业。三是规范程序选乡贤。按照个人自愿和组织选派相结合的原则,采取个人申请、单位推荐、组织考察的方式,从县直机关事业单位正常改任非领导职务在职干部中,试点选派8名政治上靠得住、农村工作有经验、产业指导有技术的优秀干部到村担任“名誉村主任”,助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从村里老党员、老教师、老干部等影响力强群体,以及从热心本地公益事业的发展致富能人、优秀外出人员中,按照品行优、威望高、口碑好、热心肠、有意愿的标准,通过“群众推荐、个人申请、支部审查、党员群众代表大会表决”的方式选任乡贤会成员,做好信息登记,报所在乡镇备案,由村“两委”发放上岗证,积极引导他们投身村级事务管理,促进乡村振兴发展。目前,我县共有在册乡贤人才596人。
二、固巢留贤,把乡贤人才服务好。
有贤来栖,更需要固巢留贤,让乡贤安心安居安业。一是创造良好环境。出台《xx县乡村“育才聚才行动”实施方案(20xx—20xx年)》《xx县建立健全营商环境评价指标管理机制工作方案》《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十五条》等优惠政策,设立企业服务“帮代办”中心,开展“走流程、解难题、优服务”和干部联企“送政策、解难题、优服务”行动,持续完善农村道路交通、生活设施、卫生条件等公共基础设施,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创业环境。
根据县府办《关于印发县20xx年重点项目建设“百日攻坚”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政办发电〔20xx〕7号)统一安排,分别从3月、9月起,各利用100天左右时间,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两次重点项目建设“百日攻坚”行动。现我镇结合实际,制定如下方案:
一、目标要求
深入贯彻落实县委十二届六次全会、县委经济工作会议决策部署,聚焦项目谋划、开工、建设、投产、储备等环节,突出问题导向,坚持上下联动,着眼提速提效,围绕工业类、乡村振兴类、城建及基础设施类、生态环境建设类等4大类项目开展攻坚,集中解决一批影响和制约项目建设的瓶颈,推进重点项目加快建设,以有效投资和项目建设坚定发展信心,增强发展后劲,助推生态宜居新高质量发展。力争上半年承担的16个县重点实施类建设项目快速推进,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
二、时间安排
攻坚活动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准备动员阶段(上半年:4月28日前;下半年:8月20日—8月31日)。根据“百日攻坚”目标任务,将20xx年实施类重点项目作为攻坚对象,在全面梳理每个项目情况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责任,落实具体责任人,细化阶段性目标任务,分解落实责任,明确项目精准推进的“时间表”“路线图”。
第二阶段,攻坚克难阶段(上半年:4月29日—6月30日;下半年:9月1日—11月30日)。强化服务意识,一切围绕项目转、一切盯着项目干,当好精准服务的“店小二”、要素保障的“后勤部”,发挥好政府解决企业难题直通车等作用,全力解决项目建设和项目推进中的各类问题,实行项目工期倒排、督查倒逼、责任倒查,强力推进项目前期准备、开工、竣工、投产。
第三阶段,总结验收阶段(上半年:7月1日—7月15日;下半年:12月1日—12月15日)。“百日攻坚”行动结束后,各项目责任人要将目标任务完成情况报项目建设攻坚工作办公室,办公室要进行全面检查考核,将“百日攻坚”行动完成情况作为年度目标管理考核的重要依据。
三、主要内容
(一)立足“快、精、细”,打响重点项目建设“百日攻坚”战
1、各项目责任单位要立足于“快”。重点立足还未开工的新建项目,倒排工期,督促项目建设单位加快进度,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最大程度缩短工期,确保快建设、快竣工、快达效。
2、各项目责任单位要立足于“精”。一门心思抓服务、抓效能,发扬“钉钉子”精神,一个项目一个项目盯,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啃,找准重点项目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推诿、不扯皮,制定针对性措施,确保重点项目顺利推进。
3、各项目责任单位要立足于“细”。在细节上下功夫,强化管理,各责任单位要具体抓落实,对任务再量化、再细化、再实化,项目责任人对项目进展、存在的问题、下一步工作等要了然于胸。
(二)完善项目管理体系,确保项目顺利推进
1、项目责任人要每周到项目现场督促项目进度,全面掌握项目情况,及时处理项目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向项目分管领导汇报项目情况。
2、镇督查办每月汇总项目进展情况,并到现场实地查看,将项目的形象进度、固定资产投资进度和解决问题等情况,每月以《督查通报》的形式,下发到每名项目负责人,做到项目进度一目了然。
3、每个季度末将组织全体责任人进行项目现场检查,听取现场汇报,检查情况将纳入日常考核。
四、保障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责任单位要将重点项目建设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牛鼻子”,坚持把项目“百日攻坚”行动作为当前一项重要政治任务,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高度重视,全力以赴抓好贯彻落实。切实加强“百日攻坚”行动领导,严格落实领导包抓项目制度,各责任人及责任单位要按照任务分工,进一步细化方案,强化措施,落实责任,确保重点项目建设“百日攻坚”行动取得重大突破。
(二)密切配合,主动服务。各责任单位要加强协调配合,做好项目建设各个环节的指导服务,按照“难事先办、急事特办、能快则快”的要求,创新工作思路,勇于承担责任,不断提高服务效率。对前期项目,抓紧完善项目资料,确保早开工、早建设;对在建项目,重点抓管理,严格制定时间节点,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确保项目建设按计划进度推进。各责任领导要深入一线,及时协调解决项目推进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努力为项目建设排忧解难。
(三)强化督查,严格问责。建立重点工程项目滚动督导、即时调度机制,实行“半月一调度,一月一通报”工作机制,项目建设攻坚工作办公室要严格按照每周到现场、每月出通报抓好经常性的督促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反馈,跟踪督办,确保“百日攻坚”行动期间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四)加强宣传,营造氛围。镇文化综合服务中心要加强项目宣传,充分利用播、电视、报刊、网格等媒体资源,采取多种形式,及时宣传“百日攻坚”行动成果,宣传典型经验、先进单位和个人,努力形成凝心聚力抓项目、一心一意促发展的良好氛围。
一、现有的基础条件
生态资源丰富。xx镇位于我市南部生态廊道中间位置,林地面积5。4万亩,森林覆盖率为42。6%,共有大小山头319个,山地丘陵面积占全镇三分之二,鹤河、九女河、店子河等河流横贯其间,山水相连,梯田纵横,是典型的生态乡镇,具备发展现在农业与旅游业的天然优势。
区位优势明显。xx镇西邻xx县县城20公里,东距xx市区50公里,镇内设立xx高速公路出口,335省道和旅游大道横贯镇域东西,交通十分便利。
历史文化底蕴深厚。xx镇古时因设驿站而兴,驿站文化浓郁,薄板台、段家河一带考古遗址可追溯到西周时期,任家口、黄坡等古村落遗迹依稀可寻,“九女泊”等美好传说脍炙人口。
土地流转工作开展顺利。20xx年共成功流转土地5300亩,目前已启动马山、平柳河一期及仲沟、上芦峪河二期挂钩项目,为实现乡村旅游、现代农业集约化生产奠定了重要基础。
特色农业亮点纷呈。全镇聚力打造“一万三千四大园”,即建设万亩果园、千亩菜园、千亩花园和千亩谷园。“万亩果园”以北上涧村为核心,辐射周边村庄10余个,主打经济作物为黄金蜜桃、秋风蜜桃、苹果。“千亩菜园”重点分布于薄板台村、段家河等地,主打经济作物为西葫芦、西红柿、黄瓜,并承接了我镇旅游采摘大棚建设扶贫项目。“千亩谷园”位于花崖头社区各村,重点培育鲁谷4号、金线子等优良谷子品种。“千亩花园”星罗棋布于全镇,重点分布在跃、嗡嗡乐园等地,经济作物以中草药、蜜园植物为主。成规模、效益优的特色农业产业群规模初现。
城镇化建设扎实有序。全镇以城镇精细化管理为抓手,计划投资1200万元改善驻地风貌、提升乡村环境,已拆除违法建设1100处,建设规范化集贸市场1处,圈划标准停车位300余个,同时扎实开展环卫一体化和移风易俗、道路沿线环境治理提升工程,省环卫一体化电话调查满意度名列前茅。
二、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是三产融合发展基础薄弱。农产品加工生产线未成规模,恒温库、冷链物流尚不成熟,除嗡嗡乐园田园综合体与段家河村建立的“村企共建”模式外,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三者之间的利益联结方式较少。
二是发展性用地指标稀缺。全镇“有项目、缺土地、难落实”的现象比较突出,即使旅游、现代农业项目经过层层审批获得用地指标,但配套的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如道路、卫生、游客集散等基础配套设施也因为缺乏用地指标而迟迟不能建设,影响旅游综合效益的发挥。
三是吸引工商资本下沉的能力有限。目前,我镇大量优质的旅游资源还没有真正实现深度开发、市场化运作及专业化运营,由于部分旅游企业管理基础薄弱,在产权开放化、治理规范化和管理科学化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不同程度制约着企业的融资能力。旅游资源整合不到位,点多分散,没有形成集聚效应和发展合力,致使旅游专业化发展程度不高,旅游融资难题亟待突破。
四是基层人才队伍稀缺。当前城乡二元结构尚未完全打破,读书人离开农村,青壮年进城务工,乡村精英资源流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匮乏,人才“空心化”的现象未得到根本遏制。
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现实路径
推动产业“牵一接二连三”式发展。依托“一万三千四大园”、产业扶贫项目,引导和推动更多的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向xx乡村流动。围绕蜜桃、中药材、设施蔬菜、茶叶等特色产业,培育新型农业示范合作社,兴建恒温库、蔬菜分拣配送、农产品深加工车间等,实现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形成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保持经济发展旺盛活力。
构建生态宜居小镇。深入开展城市精细化管理,对驻地基础设施进行升级提档,发挥城市管理办公室职能,将公共服务资源进一步下沉;抓好56个村主要干道绿化提升工程、户户通道路硬化工作,打造独具特色的街头(心)公园;扎实开展城乡环卫一体化、村庄绿化工作力促各村洁净、有形象、有亮点。打好“林水会战”,突出绿化效益,计划绿化面积2600亩,栽植各类苗木20万株,打造四季;突出河道治理,计划今年在清清河流行动中治理店子河、鹤河河道20公里,整治污染源4处,新建拦河坝5处。
弘扬乡风文明。充分利用文体活动广场、农家书屋、文化活动室等精神文明建设阵地,开展各类群众性文体活动,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完善“四德工程”,使孝老敬亲、邻里和睦、文明节俭、勤劳致富在蔚然成风;充分发挥各村红白理事会作用,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工作,培育形成良好社会风尚,实现经济发展与精神文明建设的互促共进。实施“新乡贤培育计划”,弘扬“好为德于乡”的乡贤精神,从农业生产能手、经营能人、能工巧匠、乡村教师、乡村医疗卫生人员、乡村科技服务人员、乡村文化工作人员等优秀人物中发现和树立现代乡贤典型,培育和保护好促进乡村文明传承发展的人才队伍。
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治理。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村民参与、法治保障的多元主体乡村治理体系。深化“党群联组”制度,切实发挥基层党员在乡村治理的模范带头作用,使社会治理延伸到基层细枝末节;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规范社区6大项服务职能,实现社会服务“零距离”。
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积极发展农业规模化经营,培育壮大生态采摘农场、北上涧村蜜桃合作社、隆海园蓝莓农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把农户带上农业现代化致富轨道;创新村集体增收方式,依托嗡嗡乐园等田园综合体与系列节庆活动,计划建立13个“创富漂流小屋”,实现集体收入“破零”“倍增”;做好产业扶贫工作,计划在段家河等地增建9个扶贫大棚,进一步增加贫困户收益;稳步做好王家山、徐家阿疃等地土地流转工作,实现乡村旅游与农业集约化生产,实现当地群众“租金”“佣金”双丰收。
一、有关重点工作推进情况
1、农业主要经济指标情况
(1)一产GDP或产值、一产固投项目入库个数及总值。
今年xx镇一产固投项目已入库个数1个,即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蓝莓种植项目,总投资8900万元。
(2)“121”计划落实数量。
稳步推进“121”计划工程,20xx年成功推荐到县工业园就业41人,成功安置脱贫户公益性岗位就业45人,持续带动农村群众不断增收。
2、重点项目推进情况
(1)产业扶贫项目推进情况。
现有乡村振兴产业衔接资金项目2个,分别为:xx镇新合村菌棒厂扩建项目和民族村特色产业种植和深加工项目,新合村项目目前已完成养菌间、冷库建设、配套道路施工等工程,工程进度已完成70%。民族村项目目前入园道路建设已完工,土地流转、清障、场地平整已完成,配套设施正在建设中,工程进度已完成35%。
(2)美丽乡村、人居环境整治、农村改厕(含问题厕所整改)情况。
美丽乡村建设:xx镇20xx年共有1个省级美丽乡村(xx村河西中心村)、2个县级美丽乡村(xx村下屋中心村、xx村株树中心村),省级美丽乡村xx村已完成工程建设进度90%以上,目前正在进行后期美化亮化提升等项目,县级美丽乡村xx村、xx村均已完成工程建设95%以上。
人居环境整治:20xx年计划新建12个人居环境点,目前已完成3个人居环境点建设,正在等待上级考核验收,4个人居环境点建设正在推进,另完成前期集资点2个。此外下发《xx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专项行动方案》,安排8个工作专班对全镇重点区域、重点领域进行全面摸排,并建立专项行动问题台账,发现各类问题336个,目前已完成整改257个。同时出台奖惩办法对问题销号快、任务完成好、整改不反弹的村每季度给予相应奖励。
农村改厕情况:今年以来xx镇建立三组专班对已验收合格的1204户厕所进行“回头看”摸排,建立了整改台账并组织整改施工班组进场施工(其中已立行立改190户,重建户37户)。
(3)其他农业项目情况。
紫薯种植:今年计划实施500亩紫薯种植(其中xx村250亩,xx村100亩,xx村100亩,xx村50亩),目前均已完成土地流转和土地平整,其中xx村100亩和xx村首批50亩正在栽种中。
蓝莓种植:在去年种植1170亩蓝莓的基础上,20xx年计划实施扩建510亩(其中日新村200亩,xx村160亩,联山村150亩),目前各村均已完成土地流转,xx村、联山村已完成地面清表工作。
3、长江禁捕退捕工作情况
目前全镇共有在册渔民12户57人(捕捞渔民39人,建档立卡贫困户1户3人),适龄有工作能力人员37人已全部实现就业,其中镇政府通过安排公益性岗位等方式解决18人就业(护渔员15人、巡护员3人),19人自主就业,今年以来组织渔民参加中式烹饪技能培训班2人。每月帮联责任人开展入户走访活动2次以上,常态化开展禁捕宣传和联合执法行动。
4、“两地”排查及信访化解工作情况
根据《xx县全面开展农村宅基地承包地纠纷排查化解专项行动工作方案》文件要求,我镇立即组织专班开展排查,农村宅基地承包地纠纷共10起(其中宅基地纠纷8起,承包地纠纷2起),目前8起纠纷已化解,剩余2起农村宅基地纠纷正在积极化解中。
5、农业安全生产(农机、自用船舶管理、拆解等)情况
共有变型拖拉机9台,已注销2台,剩余在册7台均已纳入镇村两级包保。现有收割机7台,轮式拖拉机14台,均已登记在册并安全管理到位。
现有自用船舶83条,其中渡口客运船舶1条,水上管理船舶2条,其余均为农户自用船舶共80条,均已登记编号造册纳入监管。今年以来收缴无证船舶2条,已经全部拆解。设立农户自用船舶集中停靠点2个,集中停靠船舶5条。
6、村集体经济发展情况
截止xx月份,xx镇村集体经济初步核算超120万元,主要收入来源为黑木耳、蓝莓、土地发包经营等。一村一企工作已实现全覆盖,在继续巩固扩大蓝莓、紫薯、黑木耳产业的基础上,同时拓展水稻、蔬菜、茶叶等种养殖。结合成立一村一企的契机,我们还做了以下工作:一是对各村固存资产进行摸排,建立镇村资产资源清单,为下步融资贷款做好前期准备工作。二是对面点产业上下游资源进行摸排,对外已与22名在外籍成功企业家进行对接,初步摸排1000万斤糯稻的市场需求用于面点产业,同时对内明确各村将到期土地回收至村集体,目前已回收1000余亩土地。三是对特色资源进行摸排,初步摸排出xx村1000余亩野生茶场,正在与上级部门及在外成功人士进行对接。
7、农业“双招双引”
利用模范村20xx亩农田引进霍邱老总樊纪华发展稻虾综合种养项目,目前模范村养殖的小龙虾正在上市中。
8、其他农业相关工作情况
“四中心”项目:已完成选址及土地测绘工作,目前正在进行设计。
二、存在问题和建议
存在问题:缺少农业龙头性、支柱性企业,各村自主经营的特色农业产业比例不高,村集体经济发展不平衡,“两强一增”行动仍需久久为功。
建议:
1、对于xx镇1000余亩野生茶场,请相关部门加大对千亩茶叶生产的技术及对“三品一标”认证工作的指导。
2、发展紫薯产业,顾虑较多的是销路及价格问题,建议县级层面整合资源,畅通销售,保底收购。
三、下月工作计划
一是继续强化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及美丽乡村建设,抓好后续提质增效,按照专项行动问题台账逐步推进问题整改销号,开展对各村问题销号“回头看”工作,在x月上旬将各村工作进展情况进行公开。加大彻底清除重点整治区域范围内的废弃垃圾、卫生死角及无功能建筑力度,及早及好完成问题厕所整改。
二是持续抓好重点农业项目,确保在本月底前完成新合村菌棒厂扩建项目,在x月底前全部完成民族村特色产业种植和深加工项目。下月镇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将赴广东等地开展农业项目专题招商,大力宣传推介资源优势,不断以“双招双引”激发乡村振兴新动能。
三是深入谋划一村一企主导产业,力争每个村企业主导产业明晰,并能够加速推进,谋划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性纯收益达50万元的强村超4个,力争全镇全年村级集体经营性纯收入超500万元。同时逐步推动村级企业参与市场竞争,推动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尊敬的主任、副主任,各位委员:
根据市人大常委会20xx年监督工作计划的安排,6至8月份,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方青带领由农业农村工委人员、部分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市人大代表组成的调研组,先后深入6个乡镇(街道),实地视察部分乡村振兴示范带及其建设项目。召集10个相关部门和东、中、西片12个乡镇(街道)及部分村干部、农业产业带头人进行座谈交流,台风“利奇马”过后又走访了两家农业企业,广泛收集我市乡村振兴工作情况以及对该项工作的意见建议,并进行了认真的梳理和分析。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工作成效
自去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市委书记、市长亲自挂帅,成立由50个部门组成的领导小组和7个专项工作组,出台五年实施意见,召开千人大会,保障资金要素,部门乡镇联动推进,以精品示范带打造和生态休闲产业带项目建设为抓手,全力推动乡村振兴,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示范带建设有序推进。编制完成12条示范带规划并分期实施,突出抓好24个产业带项目建设,截止8月底共完成投资11.75亿元。其中,雁山溪谷·秀丽田园示范带在去年通过温州市考核验收,山水雁楠等5条示范带建设进展顺利。二是特色产业迅速发展。市政府启动了我市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乐耕清耘”的培育工作,铁皮石斛、茶叶、笋竹、花卉苗木、中药材等主导特色农业在各示范带得到蓬勃发展,雁荡山铁皮石斛成功亮相北京世园会;成功打造了下山头石斛田园综合体项目,大荆镇被列入20xx年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建设名单。三是生态环境显著改善。300多个村开展了环境综合整治,共创成国家级美丽休闲乡村1个,省美丽乡村示范乡镇3个、特色精品村14个、达标村161个,温州美丽乡村标杆乡镇2个、样板村3个。四是农村改革全面深入。农村土地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基本完成。培育了6家温州“三位一体”典型合作组织,建立了11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积极探索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工作,并建立了农村产权交易管理制度。五是农民收入显著增长。坚持“项目为王”,依托“党建联盟”,多渠道推进村集体增收,去年和今年村集体经济总收入分别增长21.26%和21.67%。去年,示范带吸引游客30万人次,旅游消费6000万元。同时,深入实施低收入农户高水平全面小康计划,多措并举,深入开展扶贫工作。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基层对示范带建设认识存在偏差。目前乡村振兴示范带项目覆盖到的乡村较少且大部分位于乐清东部,面上其他乡村有失落感。不少村民参与乡村振兴的主动性不足,等靠要思想较严重。示范带普遍依靠财政资金支持,社会资本占比较低,乡村主体作用未得到有效发挥。示范带项目重建设轻管护现象比较突出,而且受土地指标限制,租地建设情况较为普遍,后续维护资金压力较大。
(二)农村产业仍然不大不强。一是缺少大而强的农业龙头企业,三产融合程度低。除铁皮石斛等少数产业外,各类农业主体大都仍处于低小散状态。农业种养加、农业+旅游+文化、森林康养服务、互联网+农业等产业融合发展不够。二是产业发展缺少资金支撑。不少村集体经济收入主要依靠村办公楼或者旧厂房出租,持续增收渠道少;一些山老区村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历史欠账较多,自我造血功能低下,工商资本进入受区位因素、土地指标等限制较大。三是农业抗风险能力低,超强台风“利奇马”给灾区种养业造成重创(全市合计直接经济损失35.38亿元,其中农业损失17.12亿元),非洲猪瘟使养猪业伤筋动骨。
(三)农村环境提升还需持续发力。一是规划引领不够。乡村规划操作性不强,村居规模化调整之后,规划修编未及时跟上。二是美丽乡村创建氛围不浓。美丽乡村建设进度偏慢,创成覆盖率较低。三是农村环境整治还需提升。乡镇街道建城区之外的一些村庄脏乱差现象依然存在。农村垃圾、污水、厕所整治工程缺乏专业指导,工程质量难以保障。
此外,调研中反映较多的还有:农村人才严重缺乏,农技服务队伍力量薄弱;农村文化礼堂管理运行不到位,常态化活动难以持续。
三、意见和建议
(一)进一步强化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理念。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新时期“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实施乡村振兴,必须进一步增强政治自觉,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一是在干部配备管理上优先考虑农业农村。要配齐配强乡镇干部,加强村级干部队伍建设,特别是要加快乡村年轻干部的培养,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二是在要素资源配置上优先考虑农业农村。资金投入、用地配置、金融支持等政策要素都要向“三农”倾斜。特别是对调研中反映较多的农村产业用地需求问题,建议进行专项调查、认真研究。对一些农业临时设施的搭建、自产自销农产品加工展销用地应尽量放宽政策。还应出台一些有吸引力的,支持农村产业发展、乡村旅游、工商资本下乡的配套政策,并持续发力。三是在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要优先考虑农业农村。在农业保险、农村交通、饮水住房安全、养老服务、义务教育、医疗卫生等方面加快补齐短板、完善提高;继续深入做好村集体经济消薄防滑、低收入农户脱贫防贫减贫工作,为乡村振兴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尤其是“利奇马”台风造成的惨重损失呼唤我们必须加快完善农业保险制度。要扩大农业政策性保险的品种范围,加大参保的财政补助力度。保险公司要提高保额,降低保险费率,并合理及时足额理赔,切实提高农业抗风险的能力,增强乡村振兴的信心。
(二)进一步加强示范引领推进全面振兴。示范带建设应尽量覆盖到更多的乡镇街道和村居,更好地发挥示范带动和辐射作用。如虹桥等几大集镇要设带设点,中雁绿道示范带可以延伸到城北秦垟。未覆盖到的.地方,要深入广泛宣传乡村振兴的政策和示范带成果,增强乡村主体意识,根据各自的自然禀赋和区位条件设计振兴目标。乡镇街道要克服等靠要思想,积极主动筹措资金,广泛发动社会资本参与,打造自己的示范带、示范点。有关部门要适应乡村振兴战略新要求,整合资金,联动配合,聚焦发力,把示范带建设成为乡村振兴美丽风景线,努力实现以点带面、由线到片的全面振兴。
(三)进一步引导农村产业做大做强。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重点。各级政府要像重视工业一样重视农村产业振兴。一是重点扶持优势产业。注重品牌带动,大力培育一批知名度高、影响力大的国家和省级名牌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并对同类产品进行整合提高,避免无序竞争。二是推动三产融合发展。促进农业生产由简单的种养殖模式向高效生态农业转型升级,并拉长产业链,增强农村产业竞争力。大力发展优质农产品电子商务、乡村休闲旅游、森林康养、特色民宿经济等,加快培育新业态。三是推动农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积极引入农业院校、科研单位在我市建立相关科研基地。努力打造一批产业链条全、示范带动强的现代化乡村产业园、田园综合体等产业发展平台。继续深化农村土地制度、“三位一体”合作体系和农村要素配置改革,引导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及农户开展经营合作,促进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发展“一村一品”,带动农民增收。
(四)进一步推进美丽乡村“全域美”。
一是加强规划引领。结合村(社区)规模调整和新一轮国土规划调整,及时修编村庄规划,在建设用地等方面为乡村振兴预留发展空间。按照市域乡村规划确定的特色村、重点村、一般村,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地分类建设,引导村庄个性发展。
二是继续加强农村环境治理。巩固提升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成果。认真推行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特别是建好农村垃圾分类处理终端设施;继续抓好截污纳管扫尾工作,加快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拆除一些难以改造提升的公厕,可采用嵌入式公厕替换。广泛开展“一村万树”、农家庭院绿化美化等,不断增强农村群众对美丽乡村建设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三是重视农村环境设施建设工程质量和后期维护问题。要加强对农村建设工程监管,积极探索解决公用设施后续维护资金来源问题,避免因质量问题或维护跟不上而影响使用、造成浪费。同时,示范带建设、乡村产业振兴和生态环境的改善离不开人才、文化和组织振兴的支撑。农村本土人才、职业农民的培育,乡村文化建设和乡村治理水平的提升也要不断加强,同步推进。
xx村位于xx镇东北部,国土面积7.8平方公里、村委会距圩镇4公里,距县城12公里、356国道穿境面过、辖10个村民小组,有耕地1884亩,林地9650亩、总人口584户1687人,村委干部5人,党员42名。主要产业分别是:传统蔬菜、脐橙、甘蔗、白莲等,本村集体经济收入有20.04万元,来源分别为:光伏资金、烟草返税、店面租金,早稻收入等。对口联系单位为xx银行xx县支行。截至目前,全村共有建档立卡脱贫户92户374人、“三类人员”8户21人。“三类人员”已消除风险5户17人,未消除风险3户5人。按照中央及省、市、县工作部署,20xx年第二季度,xx村继续保持政策稳定、严格落实“四个不摘”,在持续做好“三业提升”的基础上,紧扣住房保障这一重点,大力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并取得阶段性成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始终坚持“四个不摘”
(一)落实责任不敷衍。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统领全村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严格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工作要求。成立以驻村领导为组长、驻村干部、村干部为成员的乡村振兴工作组。落实“包村指挥长”制度、建立每周专题研究调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的长效机制,并将文件列入村干部例会学习的重要内容。拧紧驻村领导、对口联系单位、驻村干部、村干部多级一体责任链条。
(二)保持政策不脱节。深入贯彻中央及省市县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决策部署,保持各项帮扶政策连续稳定。结合村情实际,围绕产业、基础设施等重点积极谋划申报项目实施。
(三)结对帮扶不松劲。建立驻村领导牵头、驻村干部督导、村干部包片工作机制。选优配强村“两委”成员,实现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村委换届新进三名村后备干部。严格落实每周五帮扶日制度,推行三段式工作法。镇村及xx银行安排18名干部开展结对帮扶,实现对脱贫户及三类人员帮扶全覆盖。
(四)狠抓监管不懈怠。针对镇级每月下发的考评工作要点,及时召开会议传达学习,明确分工责任到人。村书记对村干部帮扶情况负责,帮扶单位联络人员对帮扶单位干部帮扶情况负责,驻村领导对全村帮扶工作负责。采取资料集中联审、随即上户抽查等形式,加强日常工作调度。工作不到位,驻村领导对其进行约谈提醒,造成不良影响的,上报镇级视情节轻重给予通报批评或纪律政务处分。同时,工作落实情况作为干部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充分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
二、筑牢返贫防线,密切关注“三类人员”
(一)三线并行强摸排。一是农户申报。利用村务公开群、政策宣传栏等载体,加大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农户自主申报二维码宣传力度,方便群众自主申报。二是干部摸排。加强业务技能培训,结合疫情防控、社会综治工作,镇村两级实行网格化全面排查,动态发现重点对象。三是信息比对。针对县各行业部门信息对比分析反馈的预警信息,对支出骤增或收入骤减家庭进行上户核实,积极构建群众申报、干部摸排、数据比对“三线并行”监测机制。
(二)三级聚力重研判。一是村级研判。建立定期调度机,及时上户核实,每周进行一次三类人员情况梳理与研判,拟纳入的按要求上报镇振兴办。二是镇级复核。对摸排发现对象,配合镇乡村振兴办调查组复核,通过上户调查、查阅资料、走访群众等形式,全面摸清重点人员综合情况。三是县级反馈。对县级产业、就业、低保、医保等行业比对反馈信息进行核实,及时准确掌握致贫、返贫的主要原因和变化趋势,符合条件的按程序及时上报,做到应纳尽纳、不漏一户。今年以来,全村经过多次研判,目前暂未摸排到需要纳入防返贫监测的农户。
(三)三项举措求实效。一是明确帮扶干部。村里三类人员统一由驻村领导、村书记、驻村干部具体帮扶,压实镇村主体责任。二是制定帮扶计划。对所有三类人员情况进行梳理,因户施策制定后续帮扶计划,找准帮扶着力点。三是落实帮扶举措。有劳动能力的,落实产业指导、公益性岗位、交通补贴、介绍务工信息等帮扶措施;对丧失劳动能力且无法通过产业就业获得稳定收入的,依规规定纳入农村低保或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范围,适当提高补贴标准;对内生动力不足的,持续开展扶志扶智;对突发严重困难的,落实临时救助、帮助申请防贫保险等。
三、突出“三业”提升,激发动力有温度
(一)产业帮扶强根基。巩固传统优势产业,20xx年发展烟叶40亩、白莲200余亩、早稻304亩。充分发挥创业致富带头人带动作用,全村6名创业致富带头人累计覆盖带动22户脱贫人口增收,占脱贫户的22%。其中,引导直接发展农业产业涉及脱贫户9户,占总带动数的40%。
(二)就业帮扶激活力。围绕“就业一人、巩固一户、带动一片”目标,实施技能培训、转移就业、公益性岗位就业、能人带动就业、集体经济吸纳就业五轮驱动。对此,xx村抢抓节日返乡重要时机,通过微信公众号、印发宣传单、上户动员等方式,加大务工政策及岗位宣传力度。积极组织脱贫户及三类人员参与现场招聘会、企业务工环境参观等活动,因人送岗,提升就业。今年来,全村帮扶对象在园区务工24人。并开发环境保洁员、生态护林员、就业扶贫专岗等公益性岗位,安置脱贫劳动力就业8人。全村转移就业外出务工人员约680人,其中脱贫劳动力106人,目前已申报交通补贴87人3.98万元。组织动员农户参与就业技能培训6人。
(三)鼓励创业强保障。结合脱贫户自身条件及发展意愿,做好帮扶规划,鼓励其返乡创业,通过开设店铺、发展特色种养、从事电商新经济业态等方式增加经济收入。借助县农业银行挂点联系帮扶优势,了解基层群众需求,助力银行部门完善金融帮扶政策。大力宣传推广“农业振兴信贷通”,对有发展需求的农户进行全面摸排,通过政府贴息形式,解决脱贫群众发展生产中的资金难题,帮助其增收致富。截至目前,20xx年全村累计发放农业产业振兴贷29户。
四、围绕住房安全,解决问题有速度
(一)全面开展摸排。提高政治站位,通过镇村干部例会传达上级文件精神和工作部署,从思想上高度重视住房突出问题整治工作,筑牢底线意识。同时,突出防范重点,整合地址灾害巡查员、村民小组长、妇女小组长、驻队村干部等人员力量,下沉一线进行摸排,坚持常态巡查、动态监控相结合,防止住房安全问题的发生。
(二)突出农民主体。多方位加强宣传,使广大干部群众充分认识农村房屋安全的重要性,有针对性地做好解释引导工作。不断增强农民群众的房屋安全意识,提高排查整治房屋安全隐患的积极性、主动性。通过以拆促修的方式,鼓励引导农民自主拆除存或修缮在安全隐患的季节性生产用房、杂物间,对新建房屋统一规范面积和房屋风格,突出农民群众在农村房屋整治、环境提升中的主体地位。
(三)抓实问题整改。对摸排发现的房屋因户施策制定整改举措。一是拆除一批。坚持“一户一宅”原则,对安全等级为D级且无维修加固保留价值的危旧土坯房、搬迁户应拆未拆的老旧房予以全面拆除。二是劝离一批。按照“村不漏组、组不漏户”的要求,对辖区内的“老人住老(危)房”问题进行全面排查,采取搬进自有安全房、投亲靠友、集体房屋过渡等方式,不落一人进行劝离安置,确保其住房安全。三是修缮一批。对主体结构安全、结构完整的空心房,进行维修加固,并重新进行房屋安全鉴定,确保住房安全等级达到B级以上。四是防护一批。立足赣南客家宗族习俗实际,对周边安全隐患未消除的公共宗祠、厅堂等房屋,设置安全警示牌,督促提醒宗族尽快予以修缮。
截至目前,全村共劝离老人住老房1户,拆除存在安全隐患的房屋5户,修缮并张贴标识牌35处。彻底消灭了老人住老房、农户住危房情况。
五、推进政策落实,成效巩固有力度
(一)安全饮水润民心。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和小型饮水工程,实现全村全覆盖,每年开展水质鉴定,确保水源水质安全,农户安全饮水率达100%。
(二)健康帮扶减支出。落实“四道保障线”和“3+1+X”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政策,推行重大疾病专项免费治疗和慢性病门诊审批制度。村级卫生室运转正常。
(三)教育帮扶拔穷根。落实义务教育“双线控辍保学责任制”,确保脱贫学生不辍学。全面梳理脱贫户家庭子女就学情况并建立基本信息台账,全面落实寄宿补贴、“雨露计划”等教育帮扶政策,着力解决脱贫学子家庭教育经济负担和思想负担,助推教育公平发展,阻断贫困代际传递。20xx年,全村累计落实“雨露计划”11人次3.3万元。全村无因贫辍学现象发生。
(四)兜底帮扶守底线。严格按照“村民申请、村委会评议、乡镇审核、民政审批、公示与发放”程序公平公正精准识别低保对象,推动低保与脱贫成效巩固拓展有效衔接,并建全动态管理机制,确保“应保尽保、一户不少”。xx月份,全村兜底保障农村低保人口47户85人,月发放低保金3.475万元。特困供养对象8户9人。截止xx月,发放残疾人“两项补贴”26人0.232万元。
(五)社会帮扶聚合力。健全脱贫激励机制和反向约来机制,充分发挥“五老”作用、制定村规民约、建立红白理事会、推进乡风文明建设。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依托爱心扶贫超市载体,以积分兑换形式引导脱贫户培育良好家风、参与环境整治、实现扶贫与扶志并举,截至目前,开展爱心超市积分兑换评比3次。探索推进消费帮扶、深入排查因疫情影响脱贫户及“三类人员”家庭农产品滞销情况、建立了消费扶贫目录清单,动员帮扶单位、帮扶干部、多渠道帮扶销售农产品,20xx年目前累计消费3万元,主要购买脱贫户农产品。
六、汇聚攻坚合力,有效衔接乡村振兴
(一)能人带动锻造强劲引擎。全面落实县创业致富带头人“千人铸造计划”工作部署,坚持“四个一工作机制”、积极开展“三请三回”,把外出的乡土人才请回来;把村“两委”中思路活、劲头足、办法多的干部用起来,积极开展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育工作,辐射带动农户增收致富、目前、全村培育创业政富带头人6名。
(二)“三个顾问”筑牢人才支撑。发挥好“法律、技术、财务”三个顾问作用,通过普法宣传、法律援助、纠纷调解等形式提升普法实效、促进社会和谐;通过提供农业、手工业、旅游业、电子商务等方面的技术服务和政策指导,增强群众致富本领:通过指导村里完善内部经营管理制度、规范财务核算、加强资金资源资产管理、增强基层组织内生动力。
(三)移风易俗弘扬文明乡风。深化扶志感恩教育,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作用,开展“道德讲堂”、普法宣传座谈会等系列宣讲活动,弘扬文明乡风;组织开展朗读比赛、象棋比赛,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推进移风易俗,做好“请客不收礼”后半篇文章,倡导“节俭办宴席”。贯彻落实《xx镇开展丧事简办移风易俗工作实施方案》文件精神,发挥党员干部、乡贤在治理厚葬薄养、大操大办中的模范带头作用,简化丧葬礼仪程序,反对陈规陋习和封建迷信,减轻群众负担。
(四)环境整治建设秀美乡村。全域开展人居环境综合整治、落实了环境整治经费、组建工作队伍。严格落实河长制、林长制,建立河道综合整治管理机制,加强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推进“厕所革命”,实施“清洁家园”工程,落实“门前三包”,开展“文明清洁户”、“乡风文明模范户”评比活动,建立全民参与环境整治长效机制。
尊敬的各位领导:
感谢各位领导在百忙之中到猪场乡水箐村督导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猪场乡水箐村位于纳雍县西部,距离距县城63公里。全村国土面积9.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581亩,退耕还林2273亩,辖8个村民组,总人口487户2387人。属贫困村,20__出列村,有建档立卡脱贫户209户988人,边缘易致贫户3户16人,脱贫易致贫户2户9人,该两类人员已全部解除致贫、返贫风险。
水箐村紧紧围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坚持“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政策方针,结合xx村实际情况,优化产业发展布局,以城镇化助推产业升级,全面推进农村“三治”建设,加快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着力打造实现和谐美丽新村。
二、主要做法
猪场乡水箐村根据猪场乡党委政府的指导和安排,始终坚持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同规划同实施,全面加强动态走访排查监测帮扶,切实落实“四个不摘”要求,跟踪收入变化和“两不愁三保障”动态巩固情况,定期核查,发现问题立即整改,实现问题动态清零。通过落实“不摘政策”“不摘帮扶”“不摘责任”“不摘监管”实现了水箐村脱贫对象无返贫风险,重点关注对象消除致贫风险,以此为基础全面推进全村乡村振兴建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方面
1.“不摘责任方面”。
一是组织学习省、市、县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步推进乡村振兴相关文件及会议精神,加强业务知识学习,并贯彻落实。
二是由驻村领导牵头,负责全盘工作,第一书记、支部书记具体负责,将全村划分为四个责任区,每个责任区由一名正式干部和一名村干负责,同时将各块工作分工到人,落实到人,压实责任的,出现问题直接追责到人。
三是村支两委以环境卫生整治为抓手,全力抓好巩固脱贫攻坚推进乡村振兴,每周五开展坏境卫生大整治,每个周重点突破一个自然村寨,全面推进环境卫生整治。其次是积极申报项目,发展集体经济。
四是我村省、市、县、督查中未发现问题。虽然未发现问题但是我村也不丝毫不敢放松,通过走访排查,发现问题建立台账,立查立改,有效防止返贫、致贫问题出现。
2.“不摘政策方面”。一是聚焦“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饮水、就业、人居环境等内容,组织帮扶干部29人,村两委和驻村工作组8人,对全村辖区内487户农户开展2次一户不漏全排查,根据排查情况,建立问题台账,按照“因户施策”“缺什么补什么”原则进行整改,村级不能整改的上报乡党委政府,排查现问题2个,分别为:阿尼箐组饮水工程不通水,现在已整改结束;上棚子组王伟杰户熊贵英生病,自费费用超过20__,现已帮助申请两次临时救助,现已整改结束。目前所有问题是已经全部整改到位。二是聚焦“农民增收稳定脱贫”。结合我村地理条件发展种养殖业,全村种植皂角3000亩,种植土地1300亩,玉米800亩,养牛254头,养猪320头,养羊260只。三是聚焦扶贫项目资金管理促发展。我村村有扶贫项目1个,恒大帮扶养牛场一个,400头规模,项目建设完工并已全部完工报账,项目实施不仅增加了就业岗位还有效的增加了群众收入,同时也让群众学到了先进的养殖经验,带动群众养殖的激情。
3.“不摘帮扶方面”。
一是分清责任强化帮扶。将水箐村209户脱贫户和3户边缘户分给市、县、乡29名正式干部进行包保,每个季度走访帮扶一次。
二是强化激活内生动力。帮扶干部走访前通过学习《纳雍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指导服务手册》后强化业务知识,开展走访工作。对农户通过“十联户”和“党建+积分”的乡村治理方式开展“智志”双扶提升农户内生动力。
三是强化基层组织建设。大力培养村级后备干部,将退役军人,大学毕业生和农村致富带头人纳入村后备干部进行培养,为村级换届打下坚实基础。大力发展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建立支部领办合作社一个,100%贫困人口参加合作社,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的发展模式,20__年底实现分红9万余元,有效增加群众收入。
4.“不摘监管方面”。
一是严格落实乡政府要求,加强对扶贫资产进行管理。二是加强摸底排查,每季度对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进行更新。三是建立预警台账,落实整改要求,确保无返贫致贫对象。
(二)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方面
1.产业振兴工作开展情况。通过入股异地产业20__年实现分红9万余元,覆盖全2096户贫困户和3户边缘户,村集体目前积累4万余元。
2.人才振兴工作开展情况。通过召开群众会14次和开展组织集中培训2次,培训566人次,全面提高人员群众素质,积极动员引导外出务工633人次,增加群众收入。
3.组织振兴工作开展情况。通过引导动员发展,从大学毕业生和退役军和致富带头人中选取5名优秀年轻同志作为村级后备干部进行培养,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村干部实现了全脱产上班,全身心投入到村工作中来。同时将工作分工到人,责任到人。
4.生态振兴工作开展情况。全村积极开展植树造林工作,通过退耕还林和国储林建设工作,发展皂角种植3000余亩,发放补助资金400余万元,招募护林员22人进行管理。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5.文化振兴工作开展情况。建成法治广场1个,村图书室1个和老年活动中心1个,通过群众会、讲习所等大力宣传相关政策法规,从精神上转变了群众的等、靠、要思想,丰富了群众的业余生活。
三、存在问题及下步工作打算
1.存在的问题:一是由于我村是少数民族聚居的民族村寨,受生活习惯的影响,环境卫生方面有待加强。二是村集体经济相对薄弱,村合作社发展有待加强。
2.下步工作打算:一是继续抓好“党建+积分”工作,激发群众内生动力,改善村庄环境。二是抓好村合作社建设,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
根据流域沿线定位为“康养加休闲,成渝后花园”定位,xx镇作为流域重要乡镇,按市“一核七园”乡村振兴规划,xx镇作为乡村振兴核心区域,紧扣“农业高质量发展、宜居乡村建设、生活水平提高、乡风文明善治”的总要求创新扎实开展工作。
一、基本情况
xx镇位于xx市东部,辖15个村3个居委会,户籍人口3858户9467人,农村人口2626户8262人,全镇常住人口2。5万人,气候宜人,自古以来就是贸易的主要市场所在地和折东地区的经济、交通、物流、文化的中心,S211线康丹公路贯通全境,还与国道318相连。20xx年来xx镇先后获得xx省卫生乡镇、xx市文明乡镇称号,辖区内共8个村获得省级卫生村的称号、11个村获得“美丽。宜居乡村”的称号。
二、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聚焦不断推进产业,打造“有保障”的新乡村
xx镇在全镇范围内实施整体推进,整村推进,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个中心,发展苹果、枇杷、樱桃、仙桃“四个千亩”特色产业。一是按照“一村一品,一村一规划”的产业发展模式,大力发展生态化种(养)殖,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的作用,加快推动农业经营主体多元化发展,搞活农村市场。二是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提供电商培训,借助电商等方式扩大销售、增加收益,延伸产业链条,确保农民增收。预计20xx底,xx镇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3万元以上。
(二)聚焦生态文明建设,打造“有颜值”的新乡村
1、垃圾革命全面落实。
一是以治理垃圾、污水为重点,统筹318线及211线5个村垃圾清运,新建临时垃圾中转点1处、农业废弃物回收点20个,完成集镇区150个垃圾桶的更换,街面新摆垃圾箱体16个,新增流动垃圾收集车1辆,在排污排水、绿化亮化、主干道硬化等工程也加快建设,不断完善了集镇功能。二是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治理队伍建设,完善农村环卫保洁组织构架,在各村(居)配备保洁员31名,规范保洁员管理制度,全镇生活垃圾得到有效处理的村占比为100%。
2、污水革命全面升级。
我镇共完成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项目6个:分别是集镇区1个大型集中处理厂,若吉村2个中型污水处理厂、1个深蓄池,羊厂村全村覆盖化粪池;章古村全村覆盖化粪池。到目前为止,全镇污水处理总规模为日处理能力1780吨,新建配套管网8公里,完成工程总投资2600万元,全镇污水处理总规模为日处理能力1780吨,自20xx年先后投产营运以来,累计处理污水124万吨,生活污水得到有效处理的村为100%。
3、厕所革命全面加速。
一是大力实施农村“厕所革命”民生工程,按照“政府主导、因地制宜、建管并重、长效运行”的工作思路,建设有独立干净的公共厕所;加大农村户用厕所改(新)建力度,着力解决农村户用卫生厕所数量不足、卫生较差、管理缺失等问题,引导农民群众养成良好如厕卫生习惯,不断提升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切实增强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目前xx镇农村常住户数1613户,使用卫生厕所户数1395户,普及率达86%。
4、乡村绿化全面推进。
按照市上“四片花海、五个十里”总体布局,我镇在公路沿线、乡村小道、小区绿化带等区域大力开展义务种花活动,现已完成种植三角梅10000株左右,玛格丽特小菊花20000株左右,推进了美丽乡村可持续发展。
(三)聚焦推进乡村治理,打造“有秩序”的新乡村
一是切实将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创新工作落实到位,强化基层党组织队伍建设,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通过党员民主推荐和群众信任推进选出村(社区)党组织候选人123名,先后召开党员大会18场次,走访群众1600余人次,打造稳定一支政治过硬、年富力强、扎根基层的农村干部队伍。二是坚持“5+2+1”发展模式,严格执行党员发展计划,注重从农村致富能手、返乡大学生等群体里发展和培养党员,今年转正11人,发展预备党员20人,培养入党积极分子21人。
(四)聚焦突出人才振兴,打造“有技术”的新乡村
一是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和技术培训,全年共开办“农民夜校”300余次,党员干部群众覆盖率达90%以上,组织群众文艺活动15次,各村(社区)共开展自主集中学习50余次,参与人数达280余人,二是通过“请进来”和“走出去”的方式,有针对性的邀请农业、林业、畜牧专家就作物栽培、林果管理、果树栽植及管护进行专题培训。三是开展就业服务培训,在市就业局的组织下组织开展了林下养殖、生猪养殖、经济林木种植、家政服务、传统刺绣等培训班8期,共培训技能人员近300余人。
(五)聚焦繁荣乡村文化,打造“有底蕴”的新乡村
一是积极探索“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乡村振兴”的工作模式,全镇共注册志愿者169人。二是深入挖掘传统文化、建立健全农村三留守关爱体系,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镇范围内覆盖综合文化站,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以文化振兴带动乡村振兴,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同时开展文明村、五星文明户、星际文明户评选活动,创建州(市)级以上文明村13个,州级文明家庭1户,市级“五星文明户”19户,其中州级文明村5个,市级文明村12个,文明村占比为72%。
三、下一步:
一是以产业兴旺为重点,提升特色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大力发展“合作社+农户”的产业模式,强化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的基础作用,组织和引导农户按市场需求调整农业生产。二是以生态宜居为关键,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加快推进特色行政村建设,实施人居环境改造工程,建设集休闲旅游、产业发展、民俗文化传承为一体的特色村庄。三是以生活富裕为根本,提高乡村民生保障水平。
大力调整生态农业产业结构,推动郎鼓村后期产业发展工作,盘活大坝、抗州村土地,巩固羊肚菌、中藏药发展优势,在有机水果、有机蔬菜、康养休闲等项目发展上下功夫。四是以乡风文明为保障,凝聚乡村振兴正能量。加强乡村治理,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因地制宜,依托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挖掘地域文化、乡土文化,打造乡村文化名片,努力形成“一村一品、一村一景、”的乡村文化产业发展新格局。
20xx年以来,江南区教育局扎实推进教育系统巩固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
一是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稳步提高农村教育普及水平,不断夯实农村教育高质量发展基础。
通过新建教学楼、综合楼、宿舍楼、运动场、围墙等途径,改善联英小学、佳棉小学、三津小学、延安镇初级中学、延安镇中心幼儿园、江西中学等学校办学条件。20xx年共安排1401万元用于乡镇义务教育学校开展基建项目27个(其中农村幼儿园建设项目8个,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建设项目19个),其中中央资金1212万元,自治区64万元,城区配套125万元。安排1257万元用于乡村寄宿制初中学校建设学生宿舍楼及校舍维修等15项目;安排61万元用于乡村寄宿制小学开展校舍维修项目4个;安排83万元用于乡村无寄宿制小学开展校舍维修项目8个。目前,农村幼儿园建设项目8个已经全部开工建设,开工率100%;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建设项目19个,已开工建设有17个,开工率89.5%,争取到20xx年12月31日前完成年度开工率90%的要求。
二是不断完善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教育帮扶机制。
学生资助精准施策,筛查比对建档立卡学生7256人次,为12438人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资助款573.61万元,受理大学生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1990笔,受理贷款金额约1707.38万元。此外,“一人一案”推进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工作,开展“义务教育控辍保学攻坚行动”大家访行动1256人次,全力巩固控辍保学动态“双清零”工作成果。
三是不断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缩小城乡教育差距,进一步提升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能力和水平。
落实乡村教师生活补助和乡村工作补贴,其中,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按照延安镇230元/人/月、苏圩镇210元/人/月、江西镇190元/人/月发放;乡村工作补贴,延安镇按照450元/人/月,苏圩镇、江西镇400元/人/月发放。不断加大农村教师招聘和培训力度,通过公开招聘、人才引进等渠道为农村学校招聘教师30人;通过特岗招聘教师27名、“硕师计划”招聘教师3名,确保学校开足开齐课程。岗位设置和职称评定向乡村教师倾斜,20xx年底取得中级职称36人和高级职称160人全部聘到相关岗位。组织辖区88名乡村学校中层管理干部进行为期4天专题培训,帮助乡村学校中层管理干部进一步提升活动策划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干部执行能力及个人综合素养,提高乡村学校管理质量和水平,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助力乡村教育振兴。
首先,我代表xx区委、区政府,向各位领导莅临我区开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检查指导,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下面,根据安排,我就xx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继往开来,务实笃行,以更加有力的举措推进两大战略有效衔接。今年以来,我区以“全省先行示范区”建设为目标,以巩固拓展脱贫成果为主线,以加快巩固拓展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衔接为目标,全力推进乡村振兴各项工作任务落地落实,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是聚力完善工作体系,全面加强组织领导。先后组织召开区政府常务会议、区委常委会、区委农村工作会议、乡村振兴工作推进会等乡村振兴相关会议16次,研究部署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工作。组建成立五大振兴专项行动小组,安排各牵头单位分别制定了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专项行动方案。根据《乡村振兴促进法》和《xx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办法(修订)》和《20xx年度全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结合全区实际,相继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20xx年度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指标、20xx年度区直单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指标进行了分解,明确了区直各单位的职责任务。根据省市部署,于6月8日挂牌成立区乡村振兴局,各镇村也成立了相应的乡村振兴工作机构,完成了机构和职能转换。
二是聚力加强政策衔接,全面做好顶层设计。出台《关于加快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施意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监督工作清单》,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工作进行了详细部署。优化帮扶政策,出台《农村低收入群体等重点对象住房安全保障工作实施办法》《巩固拓展民政领域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衔接的实施方案》《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兜底保障成果进一步做好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实施细则》等系列衔接政策,有序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政策衔接。
三是聚力抓好项目建设,全面推进措施落地。组织区直各单位和渠沟镇、开发区围绕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等六个方面,谋划了“十四五”时期和20xx年需要推进实施的乡村振兴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项目,建立了项目库。其中,谋划乡村振兴项目xx个,涉及资金亿元,已启动实施xx个。谋划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项目xx个,涉及资金xx万元,已全部启动实施。
四是聚力开展资产确权,全面夯实振兴基础。根据省、市扶贫资产管理工作部署,组织区直相关单位和镇街、开发区对我区在脱贫攻坚期内开展困难群众帮扶时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投入形成的扶贫资产进行梳理,建立了资产管理台账,共梳理经营类资产xx个,资产总值是xx万元,到户类资产xx个,资产总值是xx万元,夯实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基础。
五是聚力实施双基建设,全面改善人居环境。深入实施村庄清洁行动。制定《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和《农村人居环境常态化保持考核办法》,采取市场化管理模式,投放密闭式垃圾清运车辆、电动冲洗车辆、垃圾桶xx个、保洁员xx名,对全区农村人居环境开展常态化治理。投入多万元实施全域环卫保洁市场化,实现垃圾分类、垃圾清运全覆盖。截止9月底,共清理生活垃圾吨、农业生产废弃物吨、沟塘淤泥吨、清理乱搭乱建xx户、废旧广告牌xx个、无功能建筑xx平方米,发放宣传资料份,开展清洁卫生宣传教育活动xx次,发动群众参与xx人次。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坚持规划先行,启动实施xx村多规合一村庄规划编制。积极申报20xx年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建设项目,xx镇行政村中心村、行政村中心村获批省级中心村,合计争取上级资金xx万元。加快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投资xx万元,在等4个村实施xx公里道路改造提升工程,为城乡交通一体化打下了坚实基础。深入处理农村生活污水。争取中央人居环境整治专项资金xx万元,因地制宜在等6个村铺设污水管网xx公里,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座。深入改造农村户用厕所。坚持数量服从质量、进度服从实效,求好不求快,高质量完成20xx年xx户农村户用厕所改造任务。另外,制定了《农村户厕问题摸排工作实施方案》,对20xx年以来各级财政支持改造的农村户用厕所进行了全覆盖排查,目前已全面完成排查任务,正在组组整改。深入改善河湖生态环境。组织开展“护水、护滩、护堤”专项整治行动,对河、湖进行“四乱”问题专项整治,共清理大小渔网(地笼)xx个、清运河道垃圾xx余车,清理乱耕乱种xx余平方,打捞河道水草1万余平方。投入xx万元,实施了沟东段综合治理工程,有效解决了黑臭水体污染问题。全面推进智慧学校建设,上半年投入资金xx万元,采购智慧课堂设备套,完成中心校区智慧课堂建设任务。下半年,计划投入xx万元,年底前完成全区(20xx—20xx年)所有智慧课堂建设任务。
六是聚力推进兴业强村,全面壮大集体经济。持续壮大村集体经济,深入实施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百村示范”工程,截至目前集体经济收入10万元以下的薄弱村全部消除,超过50万元以上的村达xx个,其中超过100万元以上的村xx个,50万元集体经济强村比例达到%。此外,谋划并调整了xx个集体经济发展项目,目前xx镇xx个村已建成集体经济项目xx个,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达xx万元以上。
(二)上下同心,真抓实干,以严谨细致的作风落实监测对象集中排查。省乡村振兴局《关于开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集中排查的通知》下达后,我区高度重视,立即行动,在全区范围内认真扎实组织开展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集中排查工作。
一是坚持上下联动,精心部署集中排查。6月8日,区委、区政府召开全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集中排查动员会,对集中排查工作进行全面动员和部署。6月10日,印发《xx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集中排查工作方案》,就排查要求、排查范围、排查程序、排查步骤进行了详细安排部署。6月11日,举办集中排查培训班,对xx镇、经济开发区分管负责同志和xx个村(社区)党支部书记和扶贫专干合计40余人进行了系统培训。排查过程中,安排专人逐村进行了督促指导。同时建立集中排查微信群,第一时间传达省、市排查要求,并对排查过中出现的疑问进行详细解读。
二是坚持实事求是,着力提高排查质量。明确监测对象十大排查程序,安排镇、村、组严格按照“一申请、两评议、一比对、一公示”程序开展排查工作。同时,加强数据比对,积极协调人民银行、人社、民政、公安、市场监管、不动产中心等部门和单位,对初排监测对象的财产、车辆、房产、财政供养人员、经商办企业等情况进行了严格数据比对,提高了监测对象排查的精准性。此次排查,我区在进行监测对象排查的同时,也相应开展“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排查。通过排查发现,我区除部分困难群众刚性支出较大外,暂未发现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方面的'突出问题。
三是坚持应纳尽纳,准确识别监测对象。此次排查,我区共组织调查人员xx人,对xx镇、经济开发区内xx个村(社区)开展了全覆盖排查,合计调查农户xx户,确定监测对象xx户xx人,其中边缘易致贫困户xx户xx人,突发严重困难户5户15人,已录入全国防返贫监测信息系统。在开展集中排查的同时,建立了组、村、镇、区四级监测预警网格xx个,其中村组网格xx个,镇级网格xx个,区级网格xx个,分别建立了网格台账,健全了监测预警体系,切实做到“实时监测、即时预警、未贫即防”。
四是坚持精准施策,靶向落实帮扶措施。根据监测对象的风险类别、发展需求,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制定了监测对象“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精准帮扶计划,落实了监测帮扶联系人,因户施策、因人施法,开展了针对性帮扶。目前已采取的帮扶措施有医疗救助、低保兜底、危房改造、保险保障等共性和差异性措施。
二、特色做法
(一)综合保险破难点,消除后顾之忧。在全市率先引入保险扶贫机制,与人保财险公司淮北市分公司签订精准扶贫特惠保险合作协议,采取“政府投资+企业运营+保额放大”商业扶贫保险模式,为全区贫困户家庭成员办理集农业保险、意外伤害保险、医疗补充保险、家庭成员责任保险、家庭财产保险等险种为一体的精准扶贫特惠综合保险,最大限度地减少贫困户健康、财产、产业发展等方面的风险,消除了脱贫群众的后顾之忧,为贫困群众通过自身发展实现稳定脱贫提供了全方位保险保障。
(二)特困救助除痛点,弥补政策空白。制定《xx区扶贫捐赠资金管理使用办法》,充分利用社会捐赠资金,对因意外伤害、重大疾病、子女教育等在享受各类扶贫政策后,家庭基本生活仍然存在严重困难的贫困户,尤其是跨省就医的重大疾病患者,给予二次救助,消除了返贫风险。
(三)集中供水补弱点,保障饮水安全。依托主城区优势和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契机,申请中央专项债xx万元,自筹资金xx万元,大力推进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将城市供水管网向农村全面延伸,在全市率先实现“同管网、同水源、同水质、同服务”,全面解决了xx镇xx个行政村、开发区xx个社区合计万农村居民的饮水安全问题。
(四)对标先进抓试点,启动振兴示范。依托全省乡村振兴先行示范区创建,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号召,在全市率先成立五大振兴专项行动小组,对照法定职责、考核指标、群众需求三个方面,分别制定了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五大振兴行动方案,构建了“方案+工程+项目”的乡村振兴总体架构。
三、存在问题
虽然我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积极成效,但工作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不足,还有一些不完善、不全面、不到位的地方。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农村生活环境还需提升。近年来,我区虽然实施了农村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开展了“五清一改”活动,农村环境得到较大改善,但农村整体环境治理还不彻底,一些中心村治理比较到位,部分偏远自然村庄“脏乱差”现象还有待改善。
(二)农村基础设施还不完善。经过近几年来美丽乡村建设,农村的坑塘、道路、路灯、供水等基础设施配套基本完善,特别是农村道路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实现了村村通,组组通,但由于农村空间面积大、自然村庄多,目前还没有实现户户通目标。
(三)农村乡风文明还需加强。近年来,我区先后采取了一系列继承传统、扬善抑恶、规范行为、凝聚力量的移风易俗举措,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但在乡风文明方面由于受传统思想的影响,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厚葬薄养,天价彩礼,孝道扶贫方面还有待于宣传引导。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区将以此次考核为新的起点,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新部署、新要求,大力弘扬伟大的建党精神和脱贫攻坚精神,进一步细化举措、硬化责任,努力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为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和加快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生态美的新阶段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作出贡献。重点在以下六个方面下功夫。
(一)在健全工作机制上下功夫,进一步凝聚乡村振兴最大合力。深入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健全党领导农村工作的组织体系、制度体系和工作机制,将脱贫攻坚工作中形成的组织推动、要素保障、政策支持、结对帮扶、考核督导等工作机制,根据实际需要运用到推进乡村振兴,建立健全上下贯通、精准施策、一抓到底的乡村振兴工作体系,确保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各项工作落实落细。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特别是村党组织书记,建立健全乡村振兴联系点制度和选派干部驻村帮扶制度,充实乡村振兴一线工作力量,在做好市选派xx个乡村振兴工作队基础上,计划向其他xx个村继续选派区级乡村振兴工作队,实现选派乡村振兴工作队全覆盖,目前已完成《选派乡村振兴工作队实施方案》《选派干部管理考核办法》编制和干部初选工作。加大《乡村振兴促进法》及中央、省、市出台的乡村振兴有关政策的宣传和普及,引导全区各级乡村振兴干部以更大决心和更强力度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全区“三农”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
(二)在扣紧责任链条上下功夫,进一步强化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对照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加快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施意见》中确定的20xx年目标任务,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xx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办法》中确定的法定职责和20xx年度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指标,采取召开调度会、实地调研督导等方式,对乡村振兴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重点工作落实情况,加强调度督导,督促区直相关单位对标对表抓好落实,争取20xx年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不失分、得高分,力争进入全省乡村振兴先行示范区考核第一方阵。
(三)在实现有效衔接上下功夫,进一步推动两大战略平稳转型。根据中央、省、市衔接有关政策,科学编制实施“十四五”时期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规划,组织区直相关部门根据上级已经出台的衔接政策,抓好我区衔接政策措施的细化和落实,有针对性地解决衔接中的突出问题。把握好脱贫攻坚“基础版”和乡村振兴“升级版”的关系,在确保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上,接续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推进“产业扶贫”向“产业兴旺”转变、“改善人居”向“生态宜居”转变、“移风易俗”向“乡风文明”转变、“夯实基础”向“治理有效”转变、“稳定脱贫”向“生活富裕”转变等“五个转变”,加快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互促共进、平稳转型。
(四)在打造振兴典型上下功夫,进一步扩大以点带面示范效应。聚焦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确定的先行示范区主要任务,对标长三角先进地区,分别在在城乡融合发展上、推动乡村产业提档升级上、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上以及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上等四个方面发挥好示范引领作用,力争打造一批产业特色鲜明、基础设施完善、宜居宜业宜游、社会安定和谐的乡村振兴典型。按照重点突破、梯次推进的原则,围绕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因地制宜分类型开展乡村振兴典型示范创建活动,每项振兴至少打造一个示范试点,形成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乡村振兴标准,以点带面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五)在推进项目实施上下功夫,进一步促进政策措施落地开花。强化项目实施进度的督导调度,加快实施进度,加快资金支出,确保年底前按时完成项目实施任务,同时,做好项目资产管理,推进确权登记,加强后续管理和管护运营。持续优化调整乡村振兴项目库,积极谋划实施一批基础性、长远性、战略性的“三农”重大工程项目,加大投入力度,夯实乡村振兴发展基础。积极做好对上沟通协调,争取更多资金、更多项目、更多试点在xx区落地生根。加大“双招双引”力度,切实做好乡村振兴项目招商引资这篇大文章,围绕农产品加工、生态农业、数字农业、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优势资源(领域)策划论证一批好项目,面向长三角等重点区域,发布产业招商信息,扩大对外影响,充分利用上海农展、合肥农展等农产品促销和推介活动,积极开展项目对接、合作洽谈,提高各类展会的招商成效,确保更多的招商引资项目在“三农”领域开花结果。
(六)在帮扶重点人群上下功夫,进一步筑牢返贫致贫风险屏障。强化监测对象帮扶。组织镇村和帮扶责任人针对新识别的xx户xx人监测对象制定完善“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帮扶计划,加快推进帮扶措施落实,确保10月底前完成精准帮扶工作。同时,进一步完善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加强常态化跟踪监测,建立健全易返贫致贫人口快速发现和响应机制,做到“应纳尽纳、应帮尽帮、应消尽消”。强化低收入人口帮扶。以现有社会保障体系为基础,积极统筹各级各类救助资源,对农村低保对象、农村特困人员、农村易返贫致贫人口,以及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人口等农村低收入人口开展动态监测和帮扶。强化脱困群众帮扶。对监测对象和低收入人口以外的脱贫人口,加强分类管理,落实好各类民生普惠性政策,并根据实际困难给予适度倾斜,坚决守住脱贫攻坚成果,防止返贫现象发生。
最后,再次感谢市考核组的各位领导莅临我区检查指导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工作,我们将全力以赴做好配合和服务保障,全面、准确、真实地展示我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工作成效。也恳请考核组的各位领导对我区的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工作多提宝贵意见,指导我们进一步补差补缺,争取把工作做得更好。
基本情况
xx村地处xx镇南部,全村总面积7平方公里。现有农户298户1592人,其中低保户17户36人,辖12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1010亩,林地面积8760亩,现有党员47名。主要有水稻、脐橙、百香果、养蜂、养鸭等产业。20xx年实现整村脱贫,现有脱贫户有39户169人,三类人员2户10人。
主要做法
完善工作体系,保持奋进态势“不松劲”。
选优配强驻村工作队,挂点单位省总工会按照尽锐出战的要求,选派2名业务骨干组成xx县xx镇xx村驻村工作队,设立了xx村乡村振兴工作室,按要求配备了专职信息员,为建强村党组织、推进强村富民、提升治理水平和为民办事服务水平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由镇党委选派最适合的驻村领导、干部,形成齐抓共管、整体推进的工作合力,全面助力乡村振兴。
抓好结对帮扶,传好有效衔接“接力棒”。
全村39户脱贫户均由省总工会驻村工作队、xx镇人民政府干部进行结对帮扶,2户“三类”人员实行了“三个一”结对帮扶。按照县级要求党员干部迅速下沉到村到户,从脱贫户、“三类人员”保障服务跟进措施、产业提质增效对策、就业稳岗增收路子、村容民风共治等方面,用情用力开展走访宣讲、询困解忧,分析研判是否存在返贫风险,及时解决群众“愁难急盼”问题。
20xx年帮扶干部在走访时发现xx村岽下组居民饮水困难问题时,及时向党委政府汇报问题真实情况和解决方案,党委政府积极与县润泉供水公司联系,县委主要领导得知这一情况后,也非常关心群众用水问题,向社会争取资金8万元,将自来水接通到了群众家中,在县委和镇党委的不断努力下,长期困扰该组群众的饮水用水问题得到圆满解决。
落实各项政策,筑牢致贫返贫“防火墙”。
聚焦“两不愁三保障”,积极落实各项政策,及时掌握监测对象范围,加强监测对象管理,紧盯农户住房、饮水、医疗、教育、产业、就业、人居环境等重点内容,全面清晰掌握底数。20xx年上半年,共为21户脱贫户和“三类”人员申报产业直补,合计补贴43710元;累计申报外出务工交通补贴47人,合计补贴23300元,通过公益性岗位解决了9名脱贫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帮助104人申报各类教育补贴,合计补贴55475元;积极动员脱贫户缴交医保,xx村脱贫户参保率达100%。
发挥纽带作用,搭建帮扶单位“连心桥”。
充分发挥省总工会资源优势,坚持问题导向,按照“帮扶村缺什么补什么”原则,通过投入资金支持xx村乡村振兴项目建设、因地制宜寻求产业发展道路、捐资助学、开展关爱留守儿童活动等方式全方位助力xx村乡村振兴工作。
抓好项目建设,补齐基础设施建设“短板”。
xx村20xx和20xx年县级衔接资金项目共批复745万元,实施了项目11个,建设了xx村岽下组乡村振兴示范点,修建水渠6089米,农田防护堤450米,持续激发群众内生动力,通过项目建设支持村级产业发展;安装太阳能路灯190盏,使群众生活水平得到有效改善,幸福感获得感不断增强,让群众充分享受到乡村振兴的发展红利。
2月28日下午,我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推进会议在米仓山大酒店八楼会议室召开。县委副书记、县长余飞宇参加会议并讲话。
会议主要任务是,传达贯彻中央和省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相关会议精神,安排部署我县乡村振兴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切实推动我县乡村振兴纵深发展。
“提高站位,充分认识乡村振兴重大意义。”余飞宇指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广大农民根本福祉,事关农村社会文明和谐。各级各部门要自觉提升政治站位,充分认识乡村振兴重大意义,全面审视客观现状,科学把握目标要求,利用网络平台,加强学习,按照要求,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完成,走出一条符合旺苍实际的新时代乡村振兴路子。
“聚焦目标,突出抓好乡村振兴各项工作。”余飞宇强调,脱贫攻坚是乡村振兴的底线任务,必须坚决打赢打好,各乡镇、行业部门要严格按照要求、规范程序,切实加快项目前期工作,确保所有脱贫攻坚全面启动;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第一要务,必须提高农业产业现代化水平,在园区建设发展中,要将重心转移到提质增效上,积极整合周边乡镇的产业园区,完善经营管理机制,打捆创建星级现代农业园区,真正让产业支撑起高质量脱贫的需要;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核心关键,必须广纳天下英才上山下乡,大力培养本土人才,深入实施城市居民进乡、优秀人才下乡、成功人士返乡、企业家兴乡、社会团体助乡“五到乡工程”;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精神动力,必须努力营造文明乡风,采用“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创新道德积分等激励约束机制,广泛开展“好公婆”“好媳妇”“好妯娌”等文明评选活动,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实现乡风文明,从而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学先进、改陋习;生态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必须全域推进幸福美丽新村建设,要认真学习浙江、广西等地的做法,扎实抓好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大力推进垃圾、污水、厕所“三大革命”,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的短板,要大力推进农村绿化、美化,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建设山清水秀的田园风光和生态宜居的优美环境,让农村环境更加怡人;组织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政治保障,必须强化村级党组织建设,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作用,让村社干部用实际行动带动广大农民群众脚踏实地、艰苦创业,让真正想在农村发展、想为家乡做事的优秀人才、新乡贤有为有位,让他们用实际行动真正带动广大农民群众增收致富。
“明确重点,大力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余飞宇要求,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仗,各级各有关部门要牢固树立首战用我、用我必胜的意识,扎实开展“美丽四川、宜居乡村”旺苍行动,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大力推进村庄清活行动,聚焦农民群众最关心、最急需解决的村庄环境卫生,集中力量开展“三清两改一提升”行动;大力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
“加强领导,全面夯实乡村振兴组织保障。”余飞宇强调,要强化组织领导,各部门要结合职责职能,强化服务和要素保障,真正凝聚起上下齐动、整体推动的工作合力;要强化考核激励,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对乡村振兴的重大工程、重大计划、重大行动,实行项目化管理、项目化推进,确保乡村振兴各类决策部署落地落实;要强化本领提升,把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作为基本要求,把农村一线锻炼作为培养干部的重要途径,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农业科技人才队伍,确保农业“后继有人”;要强化氛围营造,各级各部门要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持续开展丰富多彩、生动形象的宣传活动,全方位、多角度大力宣传乡村振兴各项部署,讲好乡村振兴旺苍故事。
当天,余飞宇还就贯彻落实全国“两会”期间安全防范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余飞宇强调,要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强化政府监管责任、企业主体责任和属地管理责任,进一步加强安全管理和监督;各级各部门和有关乡镇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守“两个底线”、把握“三个原则”,切实抓好当前各项工作;要突出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监管,紧盯煤矿、人员密集场所、非煤矿山、道路交通等重点行业领域和薄弱环节,加强督导检查,严防重特大事故的发生;相关部门和乡镇要全面做好摸排和管控,加强维稳信息渠道畅通,深入开展不稳定因素和矛盾纠纷的排查调查;两会期间,各级各部门要始终坚守工作岗位,尽职尽责地做好本职工作,严防重大安全事故发生,切实将各项工作抓到实处。
会上,有关部门和试点乡镇就全县乡村振兴规划形成过程、采取措施、主要内容、基本特点,如何统筹实施乡村振兴,如何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乡村振兴试点推进情况作了发言。
县领导王尔敏、张健、胥勋雷、魏绍敏、李剑、谭江、张长江,县级相关部门、各乡镇(街道)以及相关企业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一、乡村振兴工作汇报
7月8日,我校召开20xx年乡村振兴工作汇报会议,我校驻镇队员潘小强同志向全体教职工汇报了自20xx年7月对口帮扶大玉口镇以来,组团帮扶单位及驻镇工作队开展驻镇帮镇扶村的工作情况。
二、乡村振兴工作成效
在牵头单位肇庆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组织下,我校与肇庆市第二人民医院、封开县交通运输局、封开县文广旅体局5个组团单位结对帮扶大玉口镇,协助镇委、镇政府做好乡村振兴“五大提升”工作,工作成效突出。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方面,工作队联同镇村干部开展了一系列工作,顺利通过20xx年度省的第三方测评和肇庆市关于防返贫监测的考核。
01、提升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
在提升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方面,协助镇推动了力塘新桥、龙门街路灯安装、两条重要的两广省际公路硬底化工程等重大民生工程,解决了群众的急难愁盼,进一步方便群众生活生产;
02、提升乡村产业
在提升乡村产业方面,聚焦本地实际,全力谋划推动产业项目,成功建设寨河村果蔬种植基地,实现了当地产业零的突破,并积极谋划推动辣椒种植和鱼养殖项目、柊叶种植项目、柠檬和坚果种植项目等特色产业项目。
03、抓党建促乡村振兴
在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方面,各组团单位多次召开党组会议专题研究大玉口镇乡村振兴工作,在牵头单位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的'组织下,主要负责同志及分管领导到大玉口镇调研乡村振兴工作共计17次、召开座谈会共计8次,其中组团帮扶单位联席会议4次。
三、继续做好乡村振兴扶持工作
为进一步做好乡村振兴工作,我校将提高政治站位,主动扛起帮扶责任,积极研究帮扶措施,并将发挥自身优势,利用数字化学习资源,开办基层干部继续教育“乡村大课堂”,提升镇村干部的素质和能力,促进组织、人才振兴!
感谢各位领导在百忙之中到猪场乡水箐村督导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猪场乡水箐村位于纳雍县西部,距离距县城63公里。全村国土面积9.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581亩,退耕还林2273亩,辖8个村民组,总人口487户2387人。属贫困村,20xx出列村,有建档立卡脱贫户209户988人,边缘易致贫户3户16人,脱贫易致贫户2户9人,该两类人员已全部解除致贫、返贫风险。
水箐村紧紧围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坚持“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政策方针,结合xx村实际情况,优化产业发展布局,以城镇化助推产业升级,全面推进农村“三治”建设,加快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着力打造实现和谐美丽新村。
二、主要做法
猪场乡水箐村根据猪场乡党委政府的指导和安排,始终坚持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同规划同实施,全面加强动态走访排查监测帮扶,切实落实“四个不摘”要求,跟踪收入变化和“两不愁三保障”动态巩固情况,定期核查,发现问题立即整改,实现问题动态清零。通过落实“不摘政策”“不摘帮扶”“不摘责任”“不摘监管”实现了水箐村脱贫对象无返贫风险,重点关注对象消除致贫风险,以此为基础全面推进全村乡村振兴建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方面
1.“不摘责任方面”。
一是组织学习省、市、县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步推进乡村振兴相关文件及会议精神,加强业务知识学习,并贯彻落实。
二是由驻村领导牵头,负责全盘工作,第一书记、支部书记具体负责,将全村划分为四个责任区,每个责任区由一名正式干部和一名村干负责,同时将各块工作分工到人,落实到人,压实责任的,出现问题直接追责到人。
三是村支两委以环境卫生整治为抓手,全力抓好巩固脱贫攻坚推进乡村振兴,每周五开展坏境卫生大整治,每个周重点突破一个自然村寨,全面推进环境卫生整治。其次是积极申报项目,发展集体经济。
四是我村省、市、县、督查中未发现问题。虽然未发现问题但是我村也不丝毫不敢放松,通过走访排查,发现问题建立台账,立查立改,有效防止返贫、致贫问题出现。
2.“不摘政策方面”。一是聚焦“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饮水、就业、人居环境等内容,组织帮扶干部29人,村两委和驻村工作组8人,对全村辖区内487户农户开展2次一户不漏全排查,根据排查情况,建立问题台账,按照“因户施策”“缺什么补什么”原则进行整改,村级不能整改的上报乡党委政府,排查现问题2个,分别为:阿尼箐组饮水工程不通水,现在已整改结束;上棚子组王伟杰户熊贵英生病,自费费用超过20xx,现已帮助申请两次临时救助,现已整改结束。目前所有问题是已经全部整改到位。二是聚焦“农民增收稳定脱贫”。结合我村地理条件发展种养殖业,全村种植皂角3000亩,种植土地1300亩,玉米800亩,养牛254头,养猪320头,养羊260只。三是聚焦扶贫项目资金管理促发展。我村村有扶贫项目1个,恒大帮扶养牛场一个,400头规模,项目建设完工并已全部完工报账,项目实施不仅增加了就业岗位还有效的增加了群众收入,同时也让群众学到了先进的养殖经验,带动群众养殖的激情。
3.“不摘帮扶方面”。
一是分清责任强化帮扶。将水箐村209户脱贫户和3户边缘户分给市、县、乡29名正式干部进行包保,每个季度走访帮扶一次。
二是强化激活内生动力。帮扶干部走访前通过学习《纳雍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指导服务手册》后强化业务知识,开展走访工作。对农户通过“十联户”和“党建+积分”的乡村治理方式开展“智志”双扶提升农户内生动力。
三是强化基层组织建设。大力培养村级后备干部,将退役军人,大学毕业生和农村致富带头人纳入村后备干部进行培养,为村级换届打下坚实基础。大力发展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建立支部领办合作社一个,100%贫困人口参加合作社,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的发展模式,20xx年底实现分红9万余元,有效增加群众收入。
4.“不摘监管方面”。
一是严格落实乡政府要求,加强对扶贫资产进行管理。二是加强摸底排查,每季度对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进行更新。三是建立预警台账,落实整改要求,确保无返贫致贫对象。
(二)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方面
1.产业振兴工作开展情况。通过入股异地产业20xx年实现分红9万余元,覆盖全20xx户贫困户和3户边缘户,村集体目前积累4万余元。
2.人才振兴工作开展情况。通过召开群众会14次和开展组织集中培训2次,培训566人次,全面提高人员群众素质,积极动员引导外出务工633人次,增加群众收入。
3.组织振兴工作开展情况。通过引导动员发展,从大学毕业生和退役军和致富带头人中选取5名优秀年轻同志作为村级后备干部进行培养,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村干部实现了全脱产上班,全身心投入到村工作中来。同时将工作分工到人,责任到人。
4.生态振兴工作开展情况。全村积极开展植树造林工作,通过退耕还林和国储林建设工作,发展皂角种植3000余亩,发放补助资金400余万元,招募护林员22人进行管理。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5.文化振兴工作开展情况。建成法治广场1个,村图书室1个和老年活动中心1个,通过群众会、讲习所等大力宣传相关政策法规,从精神上转变了群众的等、靠、要思想,丰富了群众的业余生活。
三、存在问题及下步工作打算
1.存在的问题:一是由于我村是少数民族聚居的民族村寨,受生活习惯的影响,环境卫生方面有待加强。二是村集体经济相对薄弱,村合作社发展有待加强。
2.下步工作打算:一是继续抓好“党建+积分”工作,激发群众内生动力,改善村庄环境。二是抓好村合作社建设,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
特此汇报。
xx镇xx村位于xx镇政府西南2公里处,辖3个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646户,3120人,总面积6600亩,耕地面积5600亩,以绿化苗木为主导产业。截止20xx年底,xx村人均纯收入达到16500元。
近年来,xx村党总支部坚持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各项工作的总抓手,围绕乡村振兴的总体目标,群策聚力抓好落实,实现了xx村面貌的根本性转变。先后被xx市、xx区评为基层党组织标准化示范村、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xx村主要做到了“四个抓好”:
一是抓好班子带队伍。坚持将抓好村组干部队伍建设作为实现乡村振兴的“牛鼻子”,采取思想整顿和组织整顿相结合的方式,不断强化对干部的管理。20xx年换届之后,2名年轻干部加入村两委之中,至目前,xx村共有村级干部8名,组级干部8名。同时,对村组干部坚持每周一集体坐班学习和安排工作,党员坚持每月1日党员活动学习制度,实行村组干部乡村振兴工作目标考核制度,推行干部“一线工作法”,在全村形成了支部领着党员干部干,群众跟着党员干部干的良好工作局面。
二是抓好基础促变化。围绕实施xx村乡村振兴战略,促进xx村村容村貌的根本性变化,近年来,xx村累计争取资金300余万,完成了xx村村级服务中心的迁建,村道路、组道路、巷道路的硬化、绿化、美化等工作。先后硬化整修道路11条9公里,加宽主干路2条5公里;铺设路沿石2.8公里,排水管道800余米,完成渠道衬砌4000余米;新建双瓮式厕所450个,安装太阳能路灯210余盏;绿化巷道路2.8公里,共栽植绿化苗木2万余株。同时,组建了党员和群众组成的义工服务队伍,成立了xx村村组两级保洁队伍,坚持每周对全村各主要路段保洁情况进行督查,以机制和队伍建设确保全村环境卫生的干净整洁,成为全镇美丽乡村建设的“领头雁”。
三是抓好经济兴产业。以壮大集体经济,发展苗木产业为主要思路,制定了xx村20xx年经济发展规划,成立了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公司共流转土地155亩,组织和带动群众发展苗木1500余亩,苗木品种主要有白皮松、石楠等10余种,年实现产值200余万元,苗木主要销往北京、河北以及xx区周围县市。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土地和产权制度改革工作,颁发农村土地确权证共586户。市财政局、区人大等市区包联部门围绕苗木产业积极协调举办培训班,全年共举办培训班4次,培训人数累计达310余人。在巩固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走出了坚实的步伐,走出了一条以集体经济的发展促产业的发展的强村富民之路。
四是抓好文明筑和谐。在抓好乡村振兴战略硬性指标的同时,xx村党总支部还坚持乡村振兴战略软硬件同步走的建设原则。组织绘制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墙20xx余平方,全面安排了xx村志及xx村史馆的编写和建设工作,制定完善了xx村“一约四会”,修建了xx村怀仁堂幸福苑、xx大食堂,xx大食堂成为了xx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实践中心,从20xx年开始连年举办乡村春晚,同时,给70岁以上老人发放了红包,尊老敬老,共筑文明和谐之风。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关键举措。我们决心不忘初心跟党走、牢记使命再出发,为推动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目标的乡村振兴战略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为深化我校研究生教育改革,全面推进我校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面向国家战略和学校12345发展思路,面向需求,结合我校办学特色,20__年,我校设立了“乡村振兴”和“一带一路”两个专项共4个校级重点人才培养项目,打破了原有的校院两级培养模式,由4个需求部门牵头,以问题(需求或目标)为导向,设立人才培养项目,分别为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牵头负责的“乡村振兴—现代农业全产业链”、乡村振兴学院牵头负责的“乡村振兴—乡村治理与发展”、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牵头负责的“乡村振兴—旱地农业绿色发展”和国际合作与交流处牵头负责的“一带一路—丝绸之路国际化农业人才”等4个项目。
今年,我校4个校级重点项目的第一届133名学生即将毕业,其中“乡村振兴—现代农业全产业链”项目毕业生49名,他们与非项目培养的研究生相比,不仅强化了有组织的团队实践培养,增强了研究生对三农的认知、认同和情怀,同时项目研究生的实践成果、学术成果、科研成绩、升学就业等方面的达成度均取得了较好成效。
会议围绕“乡村振兴—现代农业全产业链”人才培养项目进行了深入总结交流。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副处长阮俊虎做项目总结报告,研究生导师代表刘占德、高华、吉红、海江波教授依次发言,回顾和总结了“现代农业全产业链”人才培养项目工作并分享了好的经验及做法。研究生代表王潇、闫雷玉、李雪雯、陶壮壮同学依次发表感想,从自身角度出发畅谈“现代农业全产业链”人才培养项目对个人培养和未来发展发挥的重要作用,并对向学校、导师以及依托的试验示范站表示衷心的感谢。
一、基本情况
今年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第一年,也是5年过渡期的第一年,我镇扎实开展各项衔接工作、成效显著。xx镇地处xx市东北部,距城区15公里,秀丽梓江蜿蜒北来,穿境而过,全镇区域面积91.4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2094.15亩,地区生产总值4.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9311元。我镇正严格按照中央、省、市关于乡村振兴的决策部署,扎实推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确保实现乡村振兴全覆盖。
二、工作开展情况和取得成效
(一)全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1、建立健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长效机制。全力守住规模性返贫底线。建立每季度开展1次防止返贫动态监测排查工作机制,全覆盖排查所有农户,并严格按照监测户识别程序开展认定,6月新纳入监测户1户。建立764户脱贫户、监测户结对帮扶机制,扎实开展结对帮扶工作。5个脱贫村和1个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精准选派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共18人。并严格落实管理考核、经费保障支持和关心关爱等政策。全力聚焦农户“两不愁、三保障”、“一超六有”等关键指标对标补短,落实兜底保障1147人,不断健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长效机制。
2、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有序推进。一是通过发布招工信息、上门工作交流,发动易地搬迁户有劳动能力户外出务工或就近务工方式切实增加易地扶贫搬迁户收入,确保收入增涨且稳定无返贫现象发生。二是通过召开坝坝会、座谈会等方式,制定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管理办法,并公示上墙,确定人员管理和维护,全镇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整体运行情况良好。
3、建立健全农村低收入常态化帮扶机制。定期对全镇低收入人群进行排查,对符合低保条件的低收入家庭或因灾、因病等原因造成家庭困难的人群按程序及时纳入低保保障。20xx年-xx月全镇共103户、135人按程序纳入农村低保保障,4户5人按程序纳入城镇低保保障。对因灾、因病等原因造成临时性生活困难的,及时发放临时救助金,解决其家庭暂时性经济困难,20xx年-xx月共救助203人,发放临时救助金94300元。
(二)不断改善人居环境面貌
我镇全面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以建设美丽宜居村庄为导向,围绕“过上好日子、住上好房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四个好目标,加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力度,形成机制健全、保障到位、工作落实、规范运行、长效治理的环境管护格局,提高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治理水平,全面提升农村综合环境质量,大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快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目前已实施整村推进厕所革命项目1726户(20xx年完成741户),投入勾背式垃圾箱195个,人居环境水平大幅提升。
(三)有序推进乡村振兴衔接
面临传统农耕模式产出低、外出务工人员增多导致农村劳动力不足的新情况和大量土地被撂荒、集体经济发展动力不足、发展生产的能力低的新问题,基于梓江的天然优势资源,我镇准确提出了建设“梓江明珠美丽”的新目标,并围绕这一目标探索出了一条以组织建设为基础,产业发展、文旅融合、人才建设“三步走”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1、组织建设夯实乡村振兴之“基”。以加强组织建设为重点,着力把党的领导的政治优势转化为加快农业农村发展的实际成效。一是在创新机制中彰显组织力。“把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厚植梓江流域区位优势,成立了xx镇乡村旅游发展党支部和产联式生猪产业园党支部,让各村的“单打独斗”变为“统一行动”,有效保证了产业的多样性和规模化;二是在党员教育中彰显组织力。以乡风文明引领乡村善治,充分发挥支部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作用,不断激发干部群众携手建设美丽幸福家园的内生动力;三是在选人用人中彰显组织力。通过换届实现大年龄、低学历“两个直线下降”,选优配强村党组织书记,提升村党组织书记致富带富能力。
2、产业发展繁荣乡村振兴之“根”。产业兴则经济兴,立足自身农业大镇实际,围绕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以产联式合作社为切入点,整合产业发展优势资源,加强组织引导,创新发展模式,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一是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围绕“规模成片、优质高效、绿色生鲜”目标,引进优质业主、培育龙头企业发展青花椒、蔬菜种植、中药材、金牧粮牧草、香桂等多种作物的种植,打造梓江流域现代农业示范带;二是构建“产联式”发展模式。正在构建“公司+村集体+联合社+农户寄养”的产联式发展模式,在xx镇大垭村、大庙村发展生猪养殖项目,建设55000、年出栏24000头的规模育肥猪场,预计今年12月底完工投产;三是创新土地经营管理模式。引导土地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创新适度规模经营形式,机械化耕种唤醒沉睡的撂荒地,推进土地使用权、经营权利益共享,推广“公司+农户”、“种管收”理事会等合作机制,发展多种形式的经营性服务组织。
3、文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之“枫桥。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会议指出,要加快建设文化强省、旅游强省,而乡村旅游是最大的优势和特色,全面启动梓江流域乡村旅游整体规划。一是科学规划形成旅游发展合力。建立“企+村+民”三方合股模式,同时兼顾各方利益,深入挖掘“帝师祖宅四合印”等旅游资源,打造观光、体验、休闲为一体的乡村旅游经济示范带;二是夯实基础健全旅游服务体系。持续加大对旅游产业发展的投入力度,完善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立健全旅游信息网络服务平台,目前梓江桥头休闲文化广场项目建设、井江村“美丽乡村建设”在全力推进;三是加大宣传打响旅游知名品牌。通过各官方媒体、自媒体发布xx镇乡村旅游信息,成功打造“芍药春天”“向日葵花海”“轿顶山红高粱”“大地民谣演唱会”系列梓江特色农旅活动,正积极参加“诗酒之乡运动”20xx年中国全民健身走大赛,新晋旅游资源大镇格局正在形成。
4、人才建设传承乡村振兴之“魂”。关键在推动人才,乡村振兴离不开乡村人才支撑。一是健全以职业农民为主体的农村实用人才培养机制。通过新型职业农民培养、乡村生产经营管理人才培育,壮大农村实用人才队伍;二是推动扶贫干部向振兴先锋转变。在乡村振兴的战场上,努力把全镇党员干部锻造成一支“敢担当、善作为、能成事”的“铁军”,把到一线工作锻炼作为培养干部的重要途径;三是教育引导广大群众投身乡村振兴。坚定不移跟党走,以乡风文明引领乡村善治,教育引导广大群众坚定不移跟党走,真正成为乡村振兴的行动者、实践者和受益者。
三、下步工作重点
(一)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乡村旅游是最大的优势和特色,要深挖生态优势,形成磅礴人气,以此拉动城区居民到消费、娱乐、休闲。一是要强化规划引领,启动实施梓江流域乡村旅游整体规划,以基础完善、业态多样、服务周全为重点,采取引进新项目建设、个体户联合兼并重组相结合,开发休闲农业、农耕体验、生态旅游、体育运动、文艺创作、休闲度假等多种乡村旅游业态,形成有规模、竞争力强、影响力大的乡村旅游项目。二是要建立“企+村+民”三方合股模式,兼顾各方利益,实现旅游景区、业态更新、集体经济和群众增收多方共赢,打造观光、体验、休闲为一体的乡村旅游经济示范带。三是要建立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积极运用“互联网+”思维,承办全市性旅游、集会活动,举办梓江休闲、亲近自然、体育锻炼、棋牌竞技等主题集会。
(二)巩固提升现代特色农业。产业兴则经济兴,我们要在禁止基本农田“非粮化”的基础上,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利用好区位优势,在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做强乡村旅游产业、打造酒粮种植基地、丰富鲜活果蔬产品上狠下功夫。一是要围绕“规模成片、优质高效、绿色生鲜”目标,突出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高效化、品牌化建设,大力调整农业种植结构,积极发展绿色蔬菜、优质水果,努力打造梓江流域现代农业示范带。二是要适度规模发展现代畜禽业和水产养殖业,建立“公司+农户+合作组织+保险”利益链接机制,打造生猪、肉牛、活鱼和小家禽产业示范点。三是要注重适度深加工,提升质量效益,打造区域品牌。
(三)鼓励外出就业回乡创业。一是要引导外出务工,通过发布招工信息、加强就业指导和鼓励老工带新工等办法,再鼓励青年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外出创业。二是要鼓励回乡创业,以规模种养、乡村旅游为重点,争取一批回乡创业项目。切实搞好回乡创业引导和服务工作。三是要加强职业培训,采取“政府引导、企业主导、个人自愿的原则,紧贴市场需求,为农民工提供力所能及的技术培训。
(四)努力抓好招商引资发展。加强集镇硬化、美化、绿化、亮化、静化、清洁化管理。实施乡村旅游计划,以儿童游乐、基础提升、休闲观光、体育锻炼、餐宿服务、棋牌垂钓等为重点,努力引进科学规划、游乐投资、景区建设等企业共同打造以梓江流域为重点的乡村旅游项目建设。
xx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严格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各项部署要求,扎实推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以党建引领,产业就业为抓手,落实责任分工,做到任务明、举措实。现将我乡今年此项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xx乡位于xx县中南部,大别山腹地,天马国家森林公园脚下,总面积132.1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563亩,林地面积10万亩。全乡辖6个行政村,74个村民组,4133户16389人,是一个集移民安置区、重点林区、革命老区和旅游景区为一体的山区乡。今年以来,为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确保脱贫户、监测户生活稳定。乡成立了乡村振兴领导组、工作组和办公室,每村配备1名村级乡村振兴专员,成立5个乡村振兴工作队,建立由农村党员、村民代表、乡贤人士等187名网格员组成的监测网络,防范致贫、返贫现象发生。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抓好党建促脱贫稳定。我们把党建工作融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服务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助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创新载体抓党建。为激发党员活力,引导参与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中来,我们积极为普通党员搭建施展才华、服务脱贫的平台,用加强党建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组织保障,用加快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巩固党的建设,探索实施了以“生产联手、帮扶产业发展,就业联动、帮带劳力务工,经常联系、帮解生活难题,思想联络、帮提精神状态”为主要内容的“四联四帮”工程,充分调动农村党员积极性。截止目前,全乡有475名农民党员积极参与到“四联四帮”工程当中,联帮全乡已脱贫户479户,农村党员参与帮扶率达100%。从严治党保脱贫成果。当前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不仅要全面整体推进,同时又要稳妥有序推进,因此,在工作中,我们十分注重党风廉政建设,牢固树立“底线思维”“红线意识”,衔接资金是保命钱,一分都不能乱用,衔接资金项目是重要支撑,必须严格规范实施。在衔接资金使用和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着重抓好“三支队伍”,充分发挥班子成员作用,采取党委领导下的驻村班子负责制,驻村班子与所在村捆绑在一起,工作实行同奖同罚;充分调动村两委干部积极性,打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充分激励第八批选派驻村干部动力,关心他们的生活,提供必要的帮助,也从严要求他们,确保选派驻村干部沉下心、扑下身、稳得住,推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
二是抓牢两业促脱贫成效。产业扶贫保稳定,就业扶贫利当前,我们抓牢“产业、就业”扶贫政策持续落实,走可持续之路。发展种养殖产业。积极引导全乡群众大力发展茶叶、黄金梨、黄牛、山羊、黑鸡、蜂蜜等特色种养殖业。20xx年特色种养业奖补共申请496户,实现经营收入516.386万元,奖补136.85万元。发展光伏产业。我乡将利用创建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县机遇,大力发展分布式光伏,经初步摸排有4.31万平方米建设空间。发展旅游产业。xx乡自然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80%,发展旅游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目前发展农家小院19家,帮扶61户脱贫户增收。大湾村今年年初拟通过4A级旅游景区景观价值评价,成为集红色、绿色于一体的旅游村。同时加大旅游基础设施投入,项目建设的完成极大改善了乡村面貌。实施就业帮扶。完善全乡贫困劳动力大数据平台,县乡组织脱贫户劳动技能培训。按照贫困人口劳务需求结合乡村实际,安排公益性岗位369名,脱贫户年均增收6000元。
三是抓实保障促脱贫成果。实施衔接资金项目。20xx年统筹整合资金项目共4个,已全部开工建设。下达衔接资金636万元,已经预拨199万,资金拨付率31.29%。实施教育资助。全乡在校贫困学生共715人,截止目前通过政策保障、社会捐赠等措施目前共受到资助共计155人次17.51万元;贫困家庭子女享受春季“雨露计划”扶贫资助56人次,共计8.4万元。实施过渡期脱贫人口小额信贷。为更好的支持脱贫户产业发展,为农户提供资金支持,20xx年全乡共实发放扶贫小额贷款100户442万元。20__年贷款今年到期99户252万元正在清收中,目前无逾期情况。实施医疗救助。全乡脱贫人口患病人数630人,患病人数占脱贫人口33.85%。每人都有健康档案、健康卡、每个脱贫户都享有家庭签约医生,脱贫户就诊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政策保障。实施兜底保障。对我乡贫困对象中符合农村低保、医疗救助、临时救助、住房救助等条件的,及时落实相关政策,给予相应补助救助。20xx年底我乡上报县民政局享受农村低保审核花名册为491户827人。城乡低保金及电费,及时、足额发放到位。认真做好五保户供养工作,全乡供养五保户224人,其中分散供养181人,集中供养43人。
四是“三治”突出乡村治理。推动自治、法治、德治深度融合,深化移风易俗突出问题专项整治,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常态化开展振风超市积分发放,第一季度发放振风超市积分50990分;“红黑榜”评比,全乡评选出“红榜”140人,“黑榜”14人,对“黑榜”人及时进行教育转化;第一季度开展各类文明实践活动231次,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通过讲大道理、讲小事理,算道义账、算经济账,引导群众尊良俗、去低俗、除恶俗,有效遏制大操大办、厚葬薄养、人情攀比等陈规陋习,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三、下步打算和建议
(一)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进一步巩固脱贫质量。
按照“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要求,确保现有扶贫力量不减,工作节奏不变,继续做好“领导联系、单位包村、干部包户”工作机制,持续开展包保帮扶工作,继续抓好政策措施落实,切实帮助贫困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切实提高脱贫质量、巩固脱贫成果、消除返贫风险,让脱贫成果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
(二)加强防范返贫机制,进一步保障脱贫成果。
认真落实防范返贫致贫长效管理机制,坚持对脱贫户政策不变、帮扶不断、措施不少、力度不减的原则,实行“三级管理、三段防控、三级包帮”,继续做好“两不愁三保障一安全”排查。发挥网格员作用,强化返贫监测预警,强化边缘人口监测管理和救助帮扶,有效防止脱贫人口返贫和边缘人口致贫,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三)突出产业发展效益,进一步推进乡村振兴。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和脱贫攻坚的物质基础,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要在推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上重点发力。将“输血”式扶贫与“造血”式扶贫相结合,注重培育“造血”功能,注重激发脱贫户内生动力。按照“十四五”规划要求,结合本乡实际,探索产业发展新模式,以特色产业为发展重点,细化政策措施,制定长短结合的产业增收项目,提升产业发展水平,保证群众有稳定的收入,推进全乡产业统筹协调发展。
(四)防范危机树立新风,社会治理更上层水平。
我乡将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县委关于乡村治理的决策部署,以乡村振兴为总目标,整合全乡资源和力量,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基层法治化建设,完善基层自治组织,提高服务群众意识,不断提升xx乡村治理工作质量和水平。
下一步我们将振奋精神,鼓足干劲,坚决按照省委的要求,市县的决策部署,扎实认真,一步一个脚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衔接好乡村振兴事业,不辜负上级领导对我们的关心厚爱和群众对我们的殷切期望,让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
去年以来,顺利通过全省乡村振兴“十百千”示范创建工程验收,被认定为首批省乡村振兴示范县,位列全省8个示范县第4名;被农业农村部评为全国第四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被省农业农村厅批准创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被省发改委等7部门批准创建省级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承担的省级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试点顺利通过省自然资源厅验收;阎什镇被自然资源部批准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县田园综合体被省农业农村厅批准创建省级田园综合体;获批创建“省委、省政府和农业农村部共同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县暨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试点县”。陈王街道西曹村被评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董口镇军屯村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荣誉称号,村党支部书记张兆江受邀参加新中国成立70周年观礼。县在全省20xx年度市县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中,获得“一等”考核等次。
一、健全完善推进机制,构建乡村振兴新格局
坚持高位推动,着力加强顶层设计,高起点、高标准推进各项任务。一是建立政策规划体系。编制印发了《县乡村振兴五年战略规划(20__—20__年)》《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总体规划(20xx—20xx)》《关于建设现代农业大县的实施意见》,和五个振兴《工作方案》,明确目标任务,突出工作重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路线图、时间表、任务书更加清晰。二是建立统筹联动机制。严格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工作要求,成立由县委书记、县长任双组长的县乡村振兴暨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等五个工作专班,各专班由2名县级领导任组长,负责推动工作落实。印发了《关于成立乡村振兴五个专班抓好工作推进落实的通知》,明确牵头推进单位的职责、重点任务清单,全面压实责任,密切协调配合,切实形成工作合力。三是加大工作推进力度。今年3月,将全县乡村振兴暨脱贫攻坚现场会开在田间地头,通过现场看、现场讲、现场学,明确方向、鼓足干劲,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乡村振兴、脱贫攻坚工作。对乡村振兴重点工作实行清单化、项目化管理,严格时间节点和任务要求,县委常委会、县长办公会和乡村振兴五个专班定期调度,督促加快重点任务落实。坚持将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列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考核比重仅次于“新旧动能转换”,并与乡镇(街道)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挂钩,充分激发和调动各级推进乡村振兴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二、发展富民乡村产业,培育农业发展新动能
聚焦聚力农业产业发展,着力延伸整合产业链条,推动乡村产业向高水平转型提升。
一是加大农业领域“双招双引”力度。像抓工业招商一样抓农业招商,成立由分管县级领导任组长的农业产业化招商引资工作专班,积极与万华集团、益客集团、等大企业、大集团开展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合作。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深化“企业吹哨、部门报到”机制,每个重点项目成立一套班子,明确时间表、路线图,靠上推进工作开展,全县现代农业项目质量水平、投资规模均实现历史性突破。
二是加快推进现代农业产业项目。投资20亿元的益客产业园二期项目正加紧建设,培训中心、接待中心建设基本完成,肉鸭分割车间、职工宿舍近期将投入使用,羽绒车间主体钢结构已经完成,100万吨的饲料加工车间即将开工建设,园区基础配套设施同步推进。投资13、54亿元的田园综合体被纳入省级田园综合体创建范围,目前农业板块设施农业大棚已基本完成,文旅核心区主场馆室内外装饰完成,工厂化猪舍部分投入使用。投资100亿元的国药康养文旅小镇、投资30亿元的烟台万华无醛板材项目、投资5亿元的舜耕农业文化生态园、一期投资3、5亿元的县中医药文化旅游示范基地等一批农业新六产项目建设顺利。同时,我县正以益客产业园、田园综合体等项目为龙头,加快培育百亿级农业“新六产”产业集群,打造产业振兴的坚固支点。目前,全县年销售收入5000万元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26家,其中省级3家、市级23家。
三是全力打造产业融合载体。依托益客产业园、田园综合体,规划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涉及大埝镇等3个乡镇、53个村,被省农业农村厅批准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依托国药康养小镇、舜王城中药材市场,规划建设了“一场两园一基地”的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被省发改委等7部门纳入第二批省级创建范围,对推进城乡要素资源有效对接和产业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与省土发集团合作设立的1亿元乡村振兴产业基金,作为全省首支省、市、县三级财政与企业资本合作设立的基金,开辟了乡村产业发展资金筹集新路径。
四是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3621家,其中国家级示范社6家,省级示范社18家,家庭农场总数420家,旧城镇葵堌堆村卢景生等3人被评为省级乡村之星。利用金丰公社、登海道吉、为民服务中心等,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全县规模流转土地45万亩,流转率达到44、6%。大力发展特色畜牧养殖,加快斗鸡保种养殖基地、鲁西黄牛文化展厅建设,统筹养殖用地1805亩,新建现代化肉鸭养殖基地12个、智能化密闭鸭舍225栋,肉鸭出栏规模近1亿只,今年可达到2亿只。大力发展优质高效特色种植业,全县中药材、瓜果蔬菜、毛木耳等种植规模继续扩大,成为全国毛木耳四大产区之一,6个农产品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五是加快推进农业多元融合。创新农村电商模式,启动“村播计划”,优化提升京东馆、天猫优品等电商品台,自建社群电商平台“七步生活”,发展淘宝镇9个、淘宝村35个、电商企业1100余家,开辟了农特产品销售新渠道。大力发展网红经济,与北京隆娱文化传媒公司签订战略协议,创办隆娱网红学院,打造网红直播基地,并邀请籍唱作歌手祁隆为农特产品代言,通过“线上直播+线下产业”,促进网络经济与实体经济互联互动。大力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培育发展旅游强乡镇3个、旅游特色村9个,被评为省级乡村旅游示范县。
三、补齐农村发展短板,塑造乡村环境新风貌
不断加大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深入开展乡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加快补上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一是积极稳妥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积极探索“改革试点+龙头企业+美丽宜居乡村”的新路径、新模式,着力推动三产融合、产城融合、城乡融合、生产生活生态融合,打通了乡村振兴的“堵点”,收到了“一通百通”的初步效应。其中舜耕历山社区是县与省土地发展集团合作的乡村振兴综合体项目,目前东区1938套多层住宅楼、西区600套庭院式住宅大部分主体已完成,流转土地6000亩建设的舜耕农业文化生态园项目,正打造为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社区、有机无公害农业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扎实开展专项“回头看”,对全县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情况进行全面检视、全面摸底、全面整改,努力把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成百姓满意、安心、放心的民生工程。二是全面开展环境综合整治。持续巩固城乡环卫一体化成果,探索推行网格化管理模式,建立县乡村三级网格1075个,乡村环境整治实现全覆盖。认真对照综合整治工作方案和七个专项行动方案设定的目标,找差距、补短板,定计划、抓提升,取得明显成效。全县集中清理存量垃圾1、02万吨,清理卫生死角1、8万处,清理乱搭乱建5800个,清理村内坑塘750个,村内沟渠625公里,参与整治的镇村干部5000多人,累计参与整治群众投工投劳20万人次。在全市创建“清洁村庄”星级村的评定工作中位于前列。
大力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全县拥有农村公路2505、8公里,1084个自然村全部通公路,完成通户硬化里程1223公里,88个行政村完成生活污水处理任务,累计实施农村改厕10、2万户,新建和改造300户以上自然村公共厕所518处,农村面貌持续提升,群众生活环境不断改善。三是持续提升美丽乡村建设。坚持以贫困村为重点优先打造,成功创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6个、市级示范片区3个,20xx年4个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创建工作进展顺利,今年启动创建市级美丽乡村6个,市级美丽乡村片区3个,各项工作正积极推进。深入推进“美丽庭院”创建,大力开展县乡村三级干部“回乡村、靓庭院、助振兴”活动,完成示范户建成数6923户,建成率11、92%(全年任务13%),居全市第1。深入开展森林乡镇、森林村居创建,充分利用闲置土地植树造林,成功创建国家级森林村居1个、省级森林村居3个,申报市级森林乡镇1个、森林村居19个、特色休闲村5个。
四、培育乡村人才队伍,增强乡村振兴新活力
坚持把乡村人才培育放在首要位置,激励各类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一是加强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在全市率先启动乡村振兴技能人才培训行动,建立乡村振兴培训基地5个,省级四型就业社区达到5个,数量居全市第一位。加强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启动实施“就业扶贫车间”技能提升培训、黄河滩区迁建居民培训等活动,去年累计培训9328人,着力培育会经营、善管理、懂技术的新农人。目前,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学员大多成为家庭农场主、合作社主要成员,流转土地占全县土地流转面积的三分之二。开展“村村都有好青年”选培工作,推选各类好青年479名。二是吸引社会各界投身乡村发展。加大返乡创业支持力度,建有在外返乡创业服务站23个,鼓励更多在外工作人员回乡务工,累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9300万元。加大急需人才引进力度,公开引进“双一流”建设高校毕业生30名,引进高层次人才15人,招聘乡镇事业工作人员45名、省属公费师范毕业生35人、乡镇中小学教师340名,及时补充了乡镇专业技术人员力量。建立乡村振兴专家信息库,入库专家21人,其中硕士以上学位16人,副高级以上职称15人。三是建立完善人才激励制度。研究制定《籍在外地工作人员回鄄工作的意见》《县人才购房补贴申请发放实施细则》《县人才新政30条(修订版)》,引导各类人才资源向农村流动。职称岗位设置进一步向基层倾斜,合理划定和分配中高级职称比例数,乡镇中级岗位设置比例提高了20个百分点、高级岗位设置比例提高了5个百分点,乡镇高、中、初级职称岗位达到17254个,首次开展16名职业农民职称评审工作。
五、加强乡村文化建设,焕发乡风文明新气象
坚持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大力挖掘弘扬乡村传统文化,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一是强化精神文明阵地建设。加快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所建设,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处、分中心17处、实践站150处、教育基地20处,被列为第二批全省试点县。积极选树身边典型,推选出好人7人、全省抗击疫情优秀志愿者2人、全省抗击疫情优秀志愿服务组织1个,积极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基层理论宣讲,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体教育为契机,组织专家讲课团、基层宣讲员、驻村工作队深入农村开展巡回宣讲400余场。二是深入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在组织举办馒头文化节、曲艺大赛、农村文化艺术节等传统活动的同时,创新组织了西瓜节、摸鱼节、全民沿黄健康跑等一系列贴近百姓、接地气的文体活动,进一步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加强精品文艺创造,编排的《商羊舞》被选送国家大剧院演出,创作的戏曲《爱在人间》和歌曲《强军路上有你有我》在省农村题材文艺汇演中分获一等奖、三等奖。三是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工作。继续推行遗体接运、火化、骨灰寄存等6项服务全免费制度,火化率达到100%,薄葬厚养、丧事简办等新风尚深入人心。加快推进四德工程建设,城区建设四德公园、广场、街道,162个行政村建设了四德主题广场,移风易俗蔚然成风。
六、强化基层组织建设,完善乡村治理新体系
坚持把基层组织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一是完善农村党建工作机制。积极推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向基层党组织延伸,通过理论中心组集体学习、读书班等形式集体学习582次,916名党支部书记、21928名村(社区)党员全部完成集中轮训。扎实推进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实行星级量化管理,全县五星级村党组织136个、占35、3%,二星级以下村党组织已全部消除。严格落实《关于正向激励农村(社区)干部的十条意见》,组织全县村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共635人进行了健康查体,村级班子战斗力不断增强。二是实施“头雁工程”创建。面向县乡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优秀人才,公开遴选村党支部书记33人,打造一支素质更高、能力更强、作风更优、纪律更严的农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立了1580人的农村后备干部人才库,从中选配了党支部书记28名、“两委”成员98名;评选挂牌县乡两级头雁工程示范村230个,申报市级“头雁工程”示范村88个。摸排“软弱涣散”村党组织39个,全面实行了县级领导联村、乡镇领导包村、第一书记驻村、县直单位结对帮扶“四个一”工作措施,已基本完成整顿。三是夯实农村组织基础。选派县直第四轮第一书记126名、挂职乡镇(街道)副书记17名,实现了省级扶贫工作重点村全覆盖。强化基层组织阵地建设,全县村级活动场所楼房化率达到94%。制定村集体经济发展三年工作方案,积极推广党支部书记领办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切实把农民组织起来,产业发展起来,全县所有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达到3万元以上,村均6、37万元。三是创新农村社会治理。“雪亮工程”、“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和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实现了行政村全覆盖。扎实推进网格化服务管理,选聘网格员802名,全面推行网格化手机APP,切实提升网格化管理水平。
下步,我们将坚持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强化举措、狠抓落实,加快补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农”领域短板,努力开创新时代“三农”工作新局面。
非常感谢大家在年关将至时,莅临我们xx镇检查指导工作。xx镇是一个传统中药村老镇,全镇所辖19个行政村,人口16000。这里的百姓依托中药材这个支柱性产业,和华东最大的药材交易市场(浙八味市场),去年交易额已达到15亿元。从事着药材种植,加工,销售,经营,所以社会经济及群众生活情况,相比于县内其它乡镇稍微要好一些。特别是今年xx镇被省委省政府列入首批27个特色小镇建设以后,必将给我们新一轮的发展带来无限商机,我们自己对未来的发展也充满信心,现在全镇镇村两级干部心齐,劲足,气顺,干事氛围浓厚。下面我把我镇今年工作完成情况分社会经济发展情况,配合县委县政府重大项目政策处理,集镇基础设施建设,新农村建设,三改一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等几方面主要工作向各位领导做个汇报:
一、 社会经济发展情况
到目前,全镇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824万元,规上产值7.59亿元,规上海新产品产值2.52亿元,固定资产投资7.09亿元,引进内资2.58亿元,引进投资3千万元以上企业2家,其中亿元以上企业1家。特别是在经济下行压力比较大的情况下,截止11月份,我们镇本级已经完成地方财政税收1332万元,完成县里下达年度任务数1281万元的103%。
二、 配合县委县政府重大项目政策处理
1、新城中学土地政策处理
该项工程是县里十大重点项目工程,县里要求6月份前完成所有农户政策处理,并要完成主体工程30%以上工程量,时间紧,任务重。为此,镇里以县里开展五个专项行动为契机,做到工作不完成不收兵,不安排休假,开展集中攻坚,通过6月份为期一个月左右时间的努力,完成了该区块涉及324户,276亩土地集中丈量征收和10穴坟墓搬迁工作。
2、42省道连接线和古竹改溪防洪堤工程政策处理。这两项工程都在江南药镇的核心区域,是下一步推进江南药镇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涉及12户农户房屋拆迁,162户农户土地政收及26穴坟墓搬迁工作,目前两项工程均已实现无障碍施工,进展顺利。
3、未雨绸缪,启动江南药镇核心区域土地征收征收工作。截止目前,已完成政策处理420亩,启动第二期土地征收600余亩。到明年3月份以前,要完成1000亩左右的土地征收工作,为下一步推动江南药镇建设打好基础。
4、配合交通部门做好42省道拓宽改造的政策处理工作。
三、集镇基础设施建设
xx镇作为一个传统的中药材老镇,经济发展水平在县内来说是走在前面的,但是集中建设相对比较滞后,基础设施薄弱,交通拥堵现象严重,环境脏乱差现象比较突出,老百姓意见很大,为此听民声顺民意,将提升集镇建设水平作为政府2015年的第一号工程。投资2000余万元,将先后组织实施四个专项整治,打出一整套组合拳,力争到年度实现集镇面貌的大改变大提升。一个是道路交通整治,主要是要新建城里街,改造新兴街、镇前街和药乡路。二是美化亮化洁化整治。主要是要完成集镇新增绿化面积12000平方以上,完成进入口5个小公园和2个带状绿化带建设。三是整治马路市场和无序停车问题。四是集镇环境综合整治。通过以上四个专项整治,要让xx镇真正成为一个富有地域药乡特色的美丽小城镇。
四是新农村建设,目前xx镇有新农村在建村庄9个,其中属于2015年启动新建的村庄3个,分别是宅口村,百央村和朱村,其中宅口村已在8月4日完成128户294间宅基地安置。朱村已完成土地征收42亩,已开展平整工作,百央村完成土地征收40亩,土地平整11亩,明年上半年要完成这2个村的屋基安置工作。
五是三改一拆工作。截止11月份,累计完成旧住宅区改造15694平方,旧厂区改造18000平方,城中城改造36849平方,完成建法建筑处置133147平方,总处置面积203690平方,占全县累计处置面积154。7万平方的13.2%。
六是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全镇19个行政村中,已全面完成农村污水治理的'村庄13个,进度在80%以上村庄3个,在做规划设计招投标的村庄3个。完成农户接户3338户主管网铺设14541米,支管26662米,窨井2199个,厌氧处理池29座,人工湿地23处。到11月底,16个村要全面完成农村治污任务。今年四月份,xx镇在全县率先启动了农村垃圾分类处置工作,目前已开展垃圾分类村庄8个,完成县里下达任务数5个的160%,并在5月份组织召开了以"垃圾不落地,污水不横流,危房不住人,禽畜不放养,杂物不乱堆"五治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现场会,为全县面上推动农村垃圾分类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用。
各位领导,以上就是今年我们xx镇根据上级部署,结合我们实际所做的一些具体工作,许多工作老百姓对我们还有更多的期待,我们一定会上下齐心,群策群力,积极回应群众诉求,做到守土有责,尽心尽职,不负众望。
今日竹山网消息近日,竹坪乡在全乡开展“六大行动”集中走访活动。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力“引擎”。
开展入户暖心行动。乡村两级干部深入农户家中,通过拉家常、聊天谈心等方式,与群众面对面、心贴心地交流,了解群众的生产生活中的情况,听取群众对当前环境、政策、项目的意见建议,生产生活中的诉求,最大程度拉近与群众距离,获得群众认可。
开展政策宣讲行动。将政策宣讲、提高群众政策知晓率作为乡村振兴“岗位大练兵业务大比武”活动的重要内容,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重要体现,组织驻点干部、村干部、驻村工作队进村入户,广泛宣传乡村振兴战略重要思想、乡村振兴的衔接政策;同步讲好竹坪故事,维护好竹坪形象,传递好竹坪声音,增强群众集体观念、荣辱意识,教育引导干部群众主动作为,积极参与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中来。
开展问题收集行动。一问收入支出。重点关注刚性支出较大的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了解家庭纯收入、主要来源、结构变化、家庭支出、主要用途等情况。二问产业就业。重点了解产业发展、小额信贷、务工就业及一次性交通补贴发放等其他帮扶政策落实情况。三问住房安全。实地查看农户住房安全情况,重点关注因自然灾害导致房屋受损,灾后重建及补助落实情况。四问饮水安全。重点了解水源是否安全稳定、水质是否符合人饮标准、取水是否便捷、是否有备用水源等情况。五问教育保障。重点了解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有无因家庭经济困难导致失学辍学情况。六问医疗保障。重点了解医保政策调整后参保情况、重病大病报销、慢病卡办理、家庭医生签约、健康体检等政策落实情况。
开展问计于民行动。“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全体党员干部要率先垂范,自觉深入群众家中,问计于民,问需于民,结合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引导群众对公共事务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共同缔造美好家园;要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缔造美好家园的主动性、积极性,不断开拓视野,锐意进取,敢于攻坚克难,主动为一方发展凝心聚力,献计献策。
开展帮扶结亲行动。结亲帮扶走亲戚,共筑干群鱼水情,各村要重点关注辖区内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以及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导致基本生活出现突发严重困难户等少数群体,进行一对一重点关注,形成一套结亲花名册,明确一名具体帮扶责任人,做到“四个一”(每月电话联系一次、每月到家走访一次、帮助办一件事实、解决生产生活中一项实际困难),定期跟踪分析农户“两不愁三保障”和帮扶措施落实情况,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用足用活帮扶措施,确保不返贫致贫。
开展作风提升行动。一是开展全员大培训,整体提升党员干部乡村振兴政策知晓度;二是开展周四夜学,对重点政策详细解读强化学习效果;三是开展练兵比武,对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相关政策组织考试,不断强化自身综合素质;四是开展最严跟踪督办,走访户数由各村按照本村乡村干部人数划定走访包保户数,干部走访进行痕迹化管理,进行每周查验提醒、每月通报、年终计入个人考核。通过政策培训、自学、比武考试、跟踪督办,提升党员干部为群众办实事的能力,务求走访取得实效。
为扎实推进美丽乡村、生态家园建设,更好的引导广大师生热爱家乡,积极投身美丽乡村建设,营造创建美丽乡村的浓厚工作氛围,经研究决定,在全镇中小学、幼儿园深入开展“美丽乡村、生态家园”主题活动,现制定活动方案如下:
一、活动目的
1、通过这次活动,培养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引导广大师生为美丽乡村建设添绿增彩,带动全社会积极参与美丽乡村创建工作。
2、通过本次活动,锻炼师生的写作、摄影、书法、绘画等方面的`能力,提高个人文化艺术素养。
3、通过这次活动,搭建相互切磋交流的平台,激发师生工作、学习的热情。
二、活动主题
爱我美丽乡村,建设生态家园
三、活动时间
x年1月——2月
四、活动内容
一是围绕活动主题举行书法比赛。
二是举办一次“小巧手绘家园”绘画活动。组织广大学生围绕“爱我美丽乡村,建设生态家园”进行主题绘画比赛。
三是举办一次“爱我家园”手抄报展览活动。
四是开展一次“我心中的美丽乡村”主题征文活动。
五是组织师生和家长发现生活中的美,记录生活中的美,开展一次“美丽乡村”摄影比赛。
五、活动步骤
1、组织动员阶段(1月4日至1月7日)。各单位研究制定“爱我美丽乡村,建设生态家园”主题活动方案;各学校要充分利用黑板报、宣传栏、广播、等载体,大力宣传本次活动,进一步激发广大师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2、全面启动阶段(1月7日至1月25日)。各学校举行“爱我美丽乡村,建设生态家园”主题活动启动仪式,布置开展该项工作。师生作品以学校为单位征集,其中书法、摄影作品不少于20件,绘画、手抄报中学、中小、高小各不少于50件,石小、黄小、两处幼儿园不少于30件,征文作品中学、中小、高小不少于30件,石小、黄小不少于20件。
3、展示表彰阶段(1月26日至1月31日)。各单位将所有上交作品分类展示,届时邀请镇领导参观指导,各单位对各上交的作品进行评选,评出一等奖(占上交作品数量的1/10),二等奖(占上交作品数量的2/10),优秀奖,给予精神、物质奖励。
六、活动要求
1、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各学校教师要带头履责,广泛动员青少年学生参与活动,通过主题活动的开展,迅速形成“爱我美丽乡村,建设生态家园”良好氛围。
2、积极推进,注重实效。各个学校要结合本校实际情况,研究制定具体的工作方案,确保活动开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广泛宣传,营造氛围。充分利用校内外各类媒体开展宣传,向广大师生及学生家长宣传“爱我美丽乡村,建设生态家园”活动的意义。在全镇形成共建美丽家园的合力和氛围,确保该项活动的优质长效。
自7月22日以来,驻乡村振兴服务队第一时间集合队伍,统一思想,树立“入驻即开工”的工作理念,迅速转变工作角色,扎实做好前期调研、对接联系等工作。
一、工作开展情况
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对我们来说是一项全新的课题,针对服务队工作如何开局、如何开好局这一课题,我们认真思考和谋划,确定了“谋定而后动”的思路,并迅速铺开各项工作。
(一)学习先行,在交流思想中深化认识。乡村振兴服务队入驻以来的第一件事就是组织全员学习,认真学习领会省委、市委和区委相关会议精神,重点关注乡村振兴在产业发展、农村政策、资金扶持等方面的新知识、新动态,编印《乡村振兴名词释义》(第一期)、《乡村振兴先进经验杂谈》等学习材料,制定《服务队学习制度》,并要求每名队员建立学习档案。集体学习后,每一名队员谈认识体会,在学习交流中加快工作转轨、思想融合,也帮助队员尽快掌握情况、熟悉工作、融入氛围。同时,先后与镇政府领导就乡村振兴有关工作进行沟通交流,增进共识、密切协作,为下步开展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二)明确分工,保障服务队高效运行。为确保服务队各项工作任务的有效运转,统筹考虑干部熟知领域和工作特点,对乡村振兴服务队内部职责进行明确,成立了综合组、组织组、项目推进组三个工作任务小组,工作任务组主要围绕保障工作运行、完善组织机构、推进项目落地三个方面进行细化,进一步明确了责任分工,压实了工作责任。
(三)深入调研,推进工作稳步开局。在前期学习研讨的基础上,我们拟定了人口情况、产业经济、党组织建设、村级工程项目情况、历史文化、前期帮扶情况、村级工程及项目推进情况、村内当期亟待解决问题、对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建议等8个方面的调研提纲。利用一周时间,组织全体队员到联系的10个村居及所在片区进行详细调研,进村入户掌握第一手资料。
第10篇: 乡村振兴工作情况汇报
按照通知要求,汇报我县20__年上半年乡村振兴重点工作推进情况。
一、工作推进情况
我们先后召开3次县委常委会议、3次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乡村振兴工作,召开2次全县领导干部大会,安排部署相关工作,制发全县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意见、实施方案和五年规划,明确了乡村振兴战略总体思路。
(一)产业振兴方面
一是发展特色富民产业,促进群众稳定增收。全县杂粮种植面积达100万亩,调减玉米种植面积4.57万亩;新增设施农业440亩;新(改、扩)建畜禽养殖小区48个;新建标准化示范果园15个。
二是积极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引导农产品向精深加工转移。巩固和完善1个农产品加工园区、4个现代农业产业园、20个现代农业创业基地建设成果。目前园区内标房建设总面积达到10万平方米,新增投资额达3.63亿元。
三是壮大新型经营主体,激发农村发展活力。组建注册并正常运营土地股份合作社248个,成员总数达11900户,入股土地18万亩。新建农业综合服务超市3家。
四是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助力乡村振兴。已争取项目资金2.6亿元。包括耕地轮作、农作物秸杆综合利用等十几个项目。
(二)人才振兴方面
一是把“大学进园区进企业”工程紧紧抓在手上,突出抓好34个校企、院企项目对接与深度合作。已完成科技成果转化8项;登记技术合同成交额1950万元;引进高科技项目4项,新增注册科技型中小企业5家,双创基地入孵科技型小微企业4家,大学与企业新增签约项目3个;正在开展老企业转型升级和对外合资合作项目7个,已完成投资1.06亿元。
二是紧盯已经开展合作的重点项目,积极推动高校与园区、企业实现深度融合。南京农业大学研究的“秸秆炭化与炭基肥生产”技术,已完成与兴沃生物制新材料有限公司实质性对接。省农科院8名博士正在进行土壤改良、玉米种耐旱机理研究、作物超高产群体创建等实验。
三是加强农村本土人才的培育,优化农业从业人员结构。稳步开展设施农业、果树、农机、畜牧等相关技能培训,按计划完成了阶段性任务。
(三)文化振兴方面
一是突出文化引领,丰富百姓生活。在全县260个行政村建设“大喇叭”工程,实现县域全覆盖。建设和完善文化广场280个、文化墙6万延长米、农家书屋245个、文化活动室289个。
二是突出以德育人,培育文明民风。开设农村道德讲堂,开展五好文明家庭、十星级文明户、学雷锋先进个人、好人等一系列评选活动,评选出道德模范70人,有1万余户家庭被评为“文明家庭”和“十星级文明户”。
(四)生态振兴方面
围绕“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镇村组街(巷)户”同步推进,新硬化村屯路面1200多公里,安装路灯6200多盏,栽植树木500万株,栽植花草60万平方米,建农村饮水工程1227处,建成特色示范村35个、推进村150个。
(五)组织振兴方面
一是选优配强村级组织带头人。通过清理退出一批、调整退出一批、选拔进入一批,将8名受过刑事处罚的村干部全部清理;对32名年龄在60周岁以上的村党组织书记,调整21人;选拔26名选派干部、致富能手担任村书记职务。
二是发展党组织引领乡村产业。新发展村党组织领办创办经济实体26个,党员领办创办经济实体5个。
三是发挥选派干部在乡村一线作用。在向上争取扶持、招商引资、发展“飞地经济”、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促进乡镇财政增收、抓班子带队伍、壮大集体经济、创新社会治理等工作上,今年省市县选派干部共帮助派驻乡村协调项目294个,协调资金1.73亿元。
二、存在问题
“一村一品”产业没有亮点,产业附加值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要是指合作社)运行不规范;农村人居环境较差;乡村人才资源匮乏。
三、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大力发展订单农业,打造“一村一品”、“一乡一业”新亮点。依托本地有实力的企业,大力发展特色产业订单农业,发展商贸物流、杂粮种植加工、蔬菜种植销售、生猪和肉驴养殖加工、生态观光旅游等产业。
(二)稳步构建农业共营制体系,着力促进农民增收。抓好土地股份合作社的规范化建设,整合涉农资金向土地股份合作社倾斜,力争到20__年底实现村级土地股份合作社全覆盖,规范达标土地股份合作社150个。
(三)不断加强乡村生态环境治理。积极推进农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的绿色化、生态化。发展绿色产业,培育观光休闲、农耕体验、健康养生等“美丽经济”。深入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农村“厕所革命”和农村污染治理,深入推进农药化肥零增长行动,完善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制度。
(四)加大科技培训和人才引进力度,持续提升农民农技水平。稳步开展设施农业、果树、农机、畜牧等相关技能培训,努力提高农民的职业技能,到20__年底完成职业经理人90名、新型职业农民450名培训培养任务。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总是会需要写一份规范的方案,大家所用的方案范文内容多种多样,自己的方案如何写呢?经过搜索和整理,小编为大家呈现“好范文推荐 政务信息工作情况汇报”,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本页是工作总结之家最新发布的《政务信息工作情况报告》的详细范文参考文章,好的范文应该跟大家分享,看完如果觉得有帮助请记得(CTRL+D)收藏本页。
情况报告
关于20xx年政务信息工作情况的报告
今年以来,我们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紧紧围绕全市建设工作的大局,全面客观的和宣传各地、各单位在建设事业发展中的工作进展和专项工作动态,不断扩大报送和宣传的范围以及层次,拓展信息的内容和形式,使政务信息工作做到了制度化、经常化,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了参考。
一、深入分析,提高认识,强化基础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年初,局党委对政务信息工作进行专题研究,出台了《关于下达20xx年建设信息目标任务的通知》,明确政务信息报送的依据、主体和范围,规定报送的程序、任务要求、上报时限和奖惩标准,并将政务信息报送情况与单位和个人的年度工作考核挂钩。成立了以局主要负责人为组长,分管办公室工作的局领导为副组长,科(室)及下属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局政务信息工作领导小组。系统各单位都明确了“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工作责任制,落实政务信息的具体措施,形成了从上到下、纵横贯通的工作格局,确保了全局政务信息工作有效有序推进。
(二)创新队伍建设。搞好信息工作,必须有一支素质过硬的队伍。政务信息工作办公室对全市建设系统信息员进行归口管理,建立信息员档案,局机关确定了3名信
息工作人员,专职负责信息的收集和报送工作,直属各单位和县市区建设主管部门都设有信息员。同时,我们在建设行业内也成立了信息员队伍,确立了12家重点信息报送单位。为了提高信息员的业务水平我们采取集中培训、异地学习等形式,搞好信息人员培训工作。今年我局先后选派工作人员赴杭州、成都等地,参加了国家建设部和省建设厅组织的政务信息培训,为提高信息员队伍的业务能力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三)加大硬件投入。必要的工作环境是搞好信息工作的基础保证。今年我局强化内部结构,加大各方投入,做到了机构到位、设备到位、人员配强、经费保障。局机关为了改善办公条件,先后为各科室更换了电脑,为专职信息工作人员配备了笔记本电脑、打印机、传真机等,为他们的工作提供了便利。
二、明确任务,强化措施,细化制度建设
为了确保信息工作能够上台阶、上水平,我局制定实施了一整套科学有效的工作制度。
(一) 分解任务。按照职责范围和信息量来源大小分别确定
不同的报送任务和采用指标。对各科(室)信息工作加强指导,规定全年报送任务,对主要业务科(室)要求每月至少报送2条以上反映本科(室)重点的信息。办公室对照质量指标进行汇总评比,将评比情况
及时向局领导汇报,作为对各科(室)信息工作和信息员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
(二) 审核把关。上报的各类信息,须由信息来源的科(室)
和单位负责人签字审核,涉及有重要业务数据的'信息,必须由业务科(室)负责人进行审核,交由局领导亲自审核签发后,才能进行上报。
(三) 定期通报。每季度由办公室组织召开一次信息工作通
报会,对当季度的信息工作完成情况进行通报,对工作的涌现出的好典型、好做法,进行交流学习,对完成任务好的科(室)和单位鼓励和表扬。
(四) 激励机制。为了加强全系统政务信息工作,调动全员
参与新闻宣传和政务信息工作的积极性,我局出台了《建设系统新闻宣传、政务信息奖励办法》,对被各级信息载体采用的建设工作稿件和信息分别给予奖励,大大调动了全员的积极性,初步形成了全员办信息的工作格局。
三、开拓创新,密切协作,优化信息质量
(一)对接需求,努力提高信息报送质量。围绕我市建设川东北区域中心城市的特色和党政工作的重点、建设工作的难点、群众关心的热点、社会生活的震点、上级约稿的要点,在抓精品信息和抓特色信息方面下功夫,注重对工作经验、工作成效的深入总结和高度提炼,做好反映工作系统性、总
结性的精品信息和创新工作思路和穿心举措性的特色信息的报送工作。今年我局撰写了局长论坛“局长谈未来5年我市打造魅力第三城”的信息,不仅对我局未来5年的城市建设工作突出了基调,同时,对城市建设(待添加)
(二)拓展渠道,努力提高信息来源质量。安排信息工作人员参加有关会议,阅读有关文件材料,跟随领导下基层调研,以方便信息工作人员获取更多、更准确、更客观的信息。同时,要求信息员能够全方位着手,对全市重点城建项目、招投标、规划设计、节能减排、政策解读、农房改危、灾后重建等建筑行业各类信息、最新动态,广泛的提炼素材,不单单将文件内容改编成政务信息,还要能从会议精神中挖掘信息,从领导的讲话稿中提取信息,从各专业的具体业务工作措施中采集信息,从基层或本单位的工作经验、工作成效中提炼信息,从与其他部门联合开展的公务活动中捕捉信息,从重大活动、重要事件中搜寻信息。
(三)挖掘深度,努力提高信息实效质量。建设工作的诸多方面都关乎着民生,特别是城市道路桥梁、园林绿化、防汛工程、环保工程及关乎群众行路、乘车等重大需求的民生项目,领导重视,市民关心,我们要求信息员写稿时全面掌握事件原貌,弄清来龙去脉,了解背景资料,对重要的环节不能一概而论、一笔带过,一定要把事情写清楚,把问题写透彻,把过程写详细,把结果写明白,全面反映出工作动态,
为领导研究和解决问题提供信息参考。例如今年我市纵深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为弄清工作开展的进度,信息员通过电话问讯的方式,对各县市区的相关数据进行收集和整理,同时,通过查阅相关文件和资料,核对数据的准确性和实效性,写出了有一定深度的信息报道,为领导决策提供了有利的信息保障。
7月8日下午,市乡村振兴办在市现代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召开第四批市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工作启动会议,市农业农村委黎而力副主任、市规划资源局王训国副局长出席会议并讲话。会上,市农业农村委相关处室领导就第四批市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任务、推进计划及相关工作要求作部署,市规划资源局相关处室领导就做好第四批示范村村庄设计、建设方案报批等要求作部署。各涉农区农业农村委、规划资源局、第四批示范村所在街镇等负责同志出席会议。现就本次会议精神及本区第四批市乡村振兴示范村有关工作报告如下。
一、市级启动会议主要精神
(一)明确了第四批创建任务。7月6日,市乡村振兴办下发通知,明确了20xx年度即第四批市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任务,全市共19个村,创建任务一个村的为闵行区、宝山区、松江区,创建任务两个村的为浦东新区、嘉定区、金山区和XX区,创建任务三个村的为奉贤区,崇明区最多,为五个村。我区今年入选的两个村分别为重固镇中新村和金泽镇岑卜村。
(二)明确了村庄设计工作要求。为持续提升示范村建设水平和整体显示度,市明确要推动建设工作“由数量到质量、由盆景到风景”转变,为此提出了“全面加强统筹谋划”、“严格把关村庄设计”、“扎实推进全域建设”、“着力培育发展机制”和“加强指导督促检查”等五方面的工作要求,其中特别强调了做好村庄设计工作的重要性。《通知》和会议强调,要严格落实“不设计、不实施”工作要求,按照导则规范开展村庄设计。会议明确示范村村庄设计成果于8月底前交区规划资源部门进行市区会审,并指出,会审不通过的村,暂停启动建设,继续开展设计优化,9月底前仍不能达到要求,取消示范村建设计划。
(三)明确了建设方案报批流程。示范村要制定详细建设方案,明确建设项目、实施内容、投资计划、时间节点,形成项目清单。会议要求各示范村项目清单要在8月底前提交区乡村振兴办审核,区级审核通过后报市乡村振兴办审核。其中特别强调了五方面的硬要求,分别是风貌设计不通过的、无产业用地的、无产业特色的、无社会主体参与的和不是全域实施建设的将不予通过。
(四)明确了创建工作时间节点。会议强调要求,第四批乡村振兴示范村总的时间节点要确保在20xx年10月底前全面完成。
二、本区第四批示范村目前工作进展及问题
我区20xx年度示范村申报评审,分别在1月27日、1月29日组织一办八组完成并通过区级评审,经区实施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圈阅同意2月底报市乡村振兴办,3月25日市乡村振兴办组织市级评审,我区共申报了7个村。经市领导审定,市级下达我区重固镇中新村和金泽镇岑卜村,对标对表市级要求,后续还需进一步完善相关规划和建设方案。首先,两个村均已开展村庄设计工作,其中,中新村村庄设计已较为成熟;岑卜村已经形成初稿,但限于长三角一体化先行启动区规划尚未通过,郊野单元规划尚未落地,实质性推进存在一定限制;其次,两个村虽已形成初步的建设方案,但对标市级工作要求,结合村庄设计方案需进一步完善;第三,关于项目清单,需结合建设方案完善,进一步梳理明确;第四,按照“产业用地确保不为零”和“规范和完善规证办理手续”等相关要求,两个村要确保落实产业用地,并办理产业用地转性手续以及涉及公服设施等建设项目用地手续的规范办理,确保用地合法合规和有效推进。
三、下阶段工作建议
(一)强化主体责任。示范村建设,镇为责任主体,要进一步强化主体责任,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镇要建立工作专班,党政主要领导要协调所在镇各部门的力量,既要明确分管领导抓具体、抓落实,更要贯彻落实齐抓共管的工作推进机制,从一开始就要整合包括党建工作、群众工作、社会治理、生态建设、环境治理和项目建设等方面的工作合力,决不能单打独斗。各村是示范村建设的主战场,更要充分坚持党建引领,切实加强村民自治工作,重点做好群众的宣传发动工作,切实做好人居环境整治,落实好建管并举的工作要求,做好长效管理。要广泛听取和积极采纳群众意见建议,引导村民参与建设、做好长效。
(二)加强工作指导。按照市级工作要求,近阶段,重点围绕村庄设计、建设方案完善和项目清单梳理等三方面的工作,重点形成区级职能部门的工作合力,主动跨前,加强工作指导。一是请区规划资源局加强指导村庄设计编制,完善村庄设计和完成区级审核工作,并争取市级部门指导,在规定的时间节点内完成编制、评审和市区会审工作;二是请区建管委、区水务局、区绿容局,加强路桥建设、水环境治理、环卫设施建设等建设项目的对接和技术指导,确保项目落实落地和规范推进;三是请区委研究室、区委组织部、区委宣传部和区民政局,就幸福社区建设、基层组织建设、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社区管理治理等方面的工作,提前介入,加强工作指导;四是请区经委、区农业农村委、区文旅局等部门,加强乡村产业发展、农业招商和文旅产业的工作指导;五是请区卫健委、区体育局、区文旅局就农村卫生设施建设管理、农村体育设施建设和文化设施建设加强工作指导。
(三)明确时间节点。区乡村振兴办,要充分发挥综合协调工作职能,要进一步对接市级部门,明确阶段性推进时间节点。要加强督导检查,对推进情况、存在问题、下阶段工作措施定期以专报形式报区领导小组。要根据工作推进情况、市级部门阶段性工作要求,及时向镇及区级职能部门发出工作提示。要针对相应的重点问题,及时提交区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指挥部会议专题研究决策。
(四)疏通环节堵点。针对项目审批、资金安排、用地手续办理、建设手续办理中存在的堵点,请区发改委、区财政局、区规划资源局、区建管委形成推进路径,指导推进示范村建设,确保路径清晰、推进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