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棋规则简单介绍,在生活中,有一些人是十分喜欢下围棋的,围棋不仅可以消磨时间,而且对于我们的脑力也是有着锻炼的作用,
1.吃子:两人轮流落子,棋子(单个的或者紧挨着连成一片的)如果完全被围住,就会被吃掉。
2.数地:围棋的结果是数双方,占据面积大的一方为赢。
3.半条规则:打劫
吃子的时候,有时候会出现反复对杀,导致棋局无法进行的情况。当发现这种情况时,按规定是必须先在其它地方走一步棋,才允许继续对杀。
围棋规则虽然如同几何公理般简洁,但建立在此规则之上的各种策略、棋理、布局、定式、手筋、手段,却是无穷无尽的。
象棋和国际象棋都是可以通过穷举法来推算下招的,所以现在的超级计算机比世界冠军还厉害。围棋就不同了,每手棋都有几百个可能的着手点,下在哪里、优劣如何都是纯粹的感觉,无法量化。我认为围棋更象宇宙变化之奥妙,象棋只是一个局部战场的两方厮杀。基本上智力游戏里,无论棋、牌,论博大精深无出围棋之右者
1. 棋盘和棋子
围棋棋盘为19_19的方格,由361个交叉点组成。黑白两方各自拥有181枚棋子,按照黑白交替的顺序落子。
2. 落子规则
每次只能落一枚棋子,且不能在已经有棋子的交叉点上落子。在落子后,如果有棋子与其在同一行或同一列相连,并且没有被对方的棋子包围,那么这些棋子就形成了一片“气”。
3. 捉子规则
如果一片棋子的所有“气”都被对方的棋子包围,那么这片棋子就被称为“死棋”,可以被对方的棋子捉住,从棋盘上取下。如果一方的棋子被对方的棋子包围,那么这些棋子就被称为“活棋”,不能被对方的棋子捉住。
4. 禁手规则
围棋中有一个重要的规则,就是禁手规则。禁手指的是某种落子方式,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导致不公平的结果。禁手规则分为三种:
(1) 五子禁手:禁止在形成五个或更多“活三”或“活四”的情况下落子。
(2) 双三禁手:禁止在同一行或同一列形成两个“活三”。
(3) 四四禁手:禁止在同一行或同一列形成两个“活四”。
围棋的棋盘共有361个(19_19)交叉点。为了便于识别棋子的位置,棋盘上划上九个点<.>,这九个点叫做“星”。正中的“星”又叫“天元”。在各个“星”的附近,以地域划分为:左上角、左下角、右上角、右下角、上边、下边、左边、右边和中腹九个部分。
棋盘的四条边线,称为第一线;向中腹方向推进一线,称为第二线;再向中腹推进一线,称为第三线;其余依此类推。
对局时,执黑子的先走。棋子放在棋盘的交叉点上,放下后不能再走动。以后,双方轮流下一子,直至终局。
终局时,为了确定胜负,黑185子为赢,白177子为赢,我们只要实际下几盘棋,对胜负的计算是很容易懂得的。
棋子的生存:“气”是在棋盘上可以连接的交叉点,也是围棋的出路。
围棋和其他棋类的最大不同就是围棋形象的思维更多一点。
还有围棋的每一个子的子力本身都是一样的,只有在不同的位置,有不同的接应和变化,才能显示出威力,而不像象棋,有车马炮的区别。
建议不要买入门书看,一般围棋入门书都是以死活开始的,虽然死活很刺激,但不是围棋的全部,甚至都算不上围棋的主要部分。况且书上所列的死活问题在实战中八百年也不一定能遇见一次。
也许围棋是在世界上最古老的棋盘游戏。规则非常简单,你能在两三分内学习他们,但是,这些规则造就了无数引人入胜的型式和聪明绝顶的策略。以下篇幅是描写围棋怎样玩怎样得分。学会怎样玩很简单,但是要很会玩需要很多的学习和实践。学习围棋最好的方法就是玩,特别是刚开始学时,然后会熟悉各种棋型。
一、基本规则:
遵循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原则,讲究棋风、棋德,赛出风格,比出水平。
二、赛制与计分
(1)赛制:小组积分循环,取前2名。然后进行交叉比赛。
(2)小组积分循环:赛1盘,胜者积3分,和积1分,负/弃权不积分。小组积分相同看胜负关系。
(3)交叉比赛:赛1盘,胜者晋级。
(4)比赛开始5分钟未到指定地点参赛的视为弃权,判参赛对方胜。
三、比赛规则
执行中国围棋规则,计算胜负采用数子法。为了抵消黑方先手的效率,实行现行全国性正式比赛在终局计算胜负时的规定,黑方需贴出三又四分之三子。每局的先后手,由对局前猜先决定。
1、 行棋
(1)一方并未表示弃权,另一方连走二步,判连走二步者为负。
(2)棋子下完后,对手下棋后不得悔棋,悔棋者判负;对手未下棋前又从棋盘上拿起下在别处,判棋子放回原处,
警告一次,连续两次被警告者判负。如棋子确系掉落,允许其拣起后任选着点。
(3)对局中途发现前面下的棋子已有移动,在征得对局者一致意见后,可判移动之子挪回原处,或者判移子有效。在对局者意见不一致时,应立即报请裁判长处理。裁判长可根据移动之子对棋局进程的影响程度,判:1.移动之子挪回原处;2.移动之子有效;3.和棋4.重下;如属故意移子,应判移子者为负。
(4)对局中,因外界不可抗拒的原因导致棋局散乱,应经双方复盘确认后,继续比赛。如双方没有能力复盘,则判和或重下。如对局者确属无意散乱了棋局,可复盘续赛。不能复盘的,则判散乱棋局一方为负。如对局一方故意散乱棋局,判负。
2、计时
鉴于比赛条件,采用准确计时制度有困难,规定每局限时为1小时,超过1小时,采用30秒一手的读秒办法。读秒的方式是10秒、20秒、然后1、2、3、4、5、6、7、8、
9、。.以准确的语声逐秒报出,最后的报法是“10,超时判负”。
本次比赛中规定:
(1)一方迟到超过15分钟,判其弃权作负。
(2)双方迟到超过赛场规定时间,则判双方弃权作负;进入下轮后,缺对手的直接晋级下一轮。
(3)一方或双方迟到均未超过规定时间,继续在限时内完成比赛。
(4)对局者读秒用时超过时限,一律判负。
(5)读秒时棋手离席,裁判员应按规定继续读秒计时,超时判负。
3、对局的暂停
对局中棋手如急需离席,须在对方思考时提出,并征得裁判员同意,但每局只限一次,时间不超过5分钟。
4、终局
双方确认的终局,确认的次序应是,先由轮走方,后是对方以异色棋子一枚放于已方棋盘右下角的线外。凡比赛一方弃权或因各种原因被裁判员判负、判和的对局, 也作终局处理。
5、 赛场纪律
(1)对局者不得无故弃权和中途退出比赛。
(2)比赛时,对局者不得有任何妨碍对方思考的行为。
(3)比赛中,对局者不得和其他人议论对局的棋势,或查阅有关资料。
(4)比赛中,对局者不得随意在赛场来回走动,观看他人的棋局。
(5)对局者应注意言行文明,保持衣着整洁。
6、 对局者的权利和义务
(1)读秒时,有询问己方还剩多少时间的权利。
(2)如出现足以妨碍自己正常比赛的现象或发现问题,有向裁判员提出意见的权利。但除较紧迫的事件外,对局者应在自己走棋的时间内提出。
(3)终局计算胜负时,对局者有要求纠正数子和计算胜负失误的权利。
(4)裁判员作出判决,对局者必须服从,如有疑义应通过组织程序立即向大会提出申诉。
(5)对局者有遵守赛场纪律的义务。
(6)在对手离席时下的子,有告诉对方棋子下在哪里的义务。
(7)比赛终局后,对局者有整理好棋具和立即退场的义务。
1、围棋技巧之腾挪自靠始:腾挪,是指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处理己方孤子的一种手段。应注意的是: 腾挪的一方是在逆境中作战,正面硬拼必然会遭受较大的损失,而东碰西靠往往能求得较好的行棋步调。在某些时候,为了及时转身弃掉一些棋子也不足为惜。爱好者若能恰如其分地掌握腾挪技巧,做到弃取自如,围棋技巧将得到显著的提高。
2、围棋技巧之敌之要点即我之要点。实战中,各种棋形都有其特定的要点,发现要点主要是凭借一定的实力和良好的感觉。但是,对于一些爱好者来说,则必须算清各种变化,从中领悟到要点之所在,若能正确运用敌之要点即我之要点这条棋谚,就等于为发现要点找到了一条捷径。
3、围棋技巧之二子头必扳,这是关于棋形的棋谚,它是众所周知的名句。它说明的棋理是: 在双方短兵相接的作战中,为了使己方立于不败之地,对待对方的二子头应该毫不迟疑的扳住。只要自己能控制住大势,即使实地上有所损失也应扳头,此棋谚解起来较为容易,落实到行动上却不是很简单的。
4、围棋技巧之势分入腹路皆公,这句谚语要说明的棋理是: 进入收官阶段,在中腹双方都有子力的情况下,假如不存在攻防或双方消长等必争之处,轻易不要在中腹行棋。因为中间的空间是双方的,实际价值较小,不要贪图一时之愉快,在中间耗费较多的手数,这样常常会所得甚微。
围棋有以下四条基本下法:
1、对局双方各执一色棋子,黑先白后,交替下子,每次只能下一子。
2、棋子下在棋盘上的交叉点上。
3、棋子落子后,不得向其他位置移动。
4、轮流下子是双方的权利,但允许任何一方放弃下子权而使用虚着。
围棋的规则为:用方形格状棋盘及黑白二色圆形棋子进行对弈,棋盘上有纵横各19条线段将棋盘分成361个交叉点,棋子走在交叉点上,双方交替行棋,落子后不能移动,以围地多者为胜。
围棋的下法有下列的小技巧:
1、第一手不要下中间。
绝对不要紧贴别人下,对方若是高手,你的子很快会被吃掉。紧记金角银边草肚皮,但是肚皮很大,绝不可能光抢角就会赢,要伺机抢肚皮。
2、保持不断的学习。
别指望不看定式会有进步,业余的棋手必须要看定式,因为我们自己下不出定式。换句话说,要下好围棋必须买书看。《棋魂》的影响很大,但其中的棋都是秀策古谱,只是讲究华丽,难免过时,不实用,所以不建议模仿。
3、下出自己的棋风。
看见对方地盘大,不要莽撞打入,学着研究对方的意图。
4、克服畏惧心理。
新手与稍有基础的人交锋,自然会受挫,之后下棋便畏缩,不敢放手一搏,在序盘阶段往往在很小的区域投入大量的子力,而此刻对手根本没有对此区域进行进攻。这是不必要的。尽可放手一搏。
5、养成喜欢吃子的习惯。
和新手下我可保证不失一子,但效果未必最佳。高手懂得放弃,新手如果浪费棋子去吃别人放弃的棋是很吃亏的,毕竟围棋是一人一手轮流下的,浪费了几手自然相差很大。
围棋技巧之实尖/虚镇
围棋技巧之实尖/虚镇:实尖、 虚镇。 这是有关棋形的一条 谚语 。"实尖 虚镇"阐述的棋理是: 在对方比较坚实的情况下,己方要用"尖"来对敌方进。 行攻击; 而"镇"能虚张声势,在盘上比较空阔的地方,对敌子进行宽攻,使对方不易腾挪。
如果对方舍弃,己方就最大限度地收进。在实战中,"尖",往往注重局部利益。 "镇",常常需要全局配合。
围棋技巧之拆三拆四分势
围棋技巧之拆三拆四分势/自补关腹为良:拆三拆四分势,自补关腹为良。这是关于棋形的一句谚语。
它描述的是: 实战中,己方的拆三,拆四阵势,在对方两边逼住的情况下,为使模样立体化或避免对方打入后将形成以少战多的不利局面,可考虑自补。补的方向是相对薄弱的一边,补的手段是向 打劫时,被提取的一方不能直接提回,必须在其他地方找劫材使对方应一手之后方可提回。
1、学习初期要勤练
学棋的第一年,是一个以练为主的时期,由于这个阶段的围棋只是比较简单,所以课程进度是比较快的,许多家长更多关注孩子上课的状态,不抓孩子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也不帮孩子做一些课外的练习,这些都会导致孩子进步较慢。
一个优秀的老师在上课过程当中只能把正确的思考方式教给学生,讲实例帮助学生把他应用到实战当中。围棋应用其实是有一个非常明显的长时间过程的。
学会和会用是两个概念,需要大量的题目和对局积累,所以初期多注重联� 可以找老师要一些练习的书籍,同时要保证老师的课后作业务必完成,不能拖沓。
2、学棋初期不打谱
有些家长,经常会问我们老师一个问题,孩子们应该打谁的棋谱?其实负责任的说,在弈城7D以前几乎不需要打谱,甚至很多高手都是到职业之后才打谱,低段位的孩子打谱,其实就是找数字,毫无作用,甚至还会误导。
即使孩子的打谱方式正确,水平较低的孩子看高手的棋也像看星空,能看得见,却看不懂。高手打谱,去品味顶尖棋手的棋可以照猫画虎,但是低水平的孩子打谱再模仿其实是照猫画壶,下的棋和打的谱完全不是一回事。即使你下的很对,你的对手也一定下不出高手的棋,但如果你没有高手强大的计算力,你一定无法驾驭对手变招所带来的复杂局面。
还有很多孩子由于对高手棋谱的误解导致招法变形,毫无章法。所以初期一定要打基本功为主,不要把精力投入到打谱上面。
3、路径明确不越级
围棋学习是一套科学的过程,每一个环节之间环环相扣,不能跳着学,更不能越级学。
比如一定要先学习活再学习杀,要先学习围棋的基础逻辑,和行棋步伐在学习定式,要先学习定式再学习布局,千万不能混乱着学,想起什么学什么,更不能越级跳着学,比如要求学习复杂定式,流行下法,实战套路这些东西。
一段路径混乱就会让孩子思维混乱,很长一段时间都原地不前,而且前后内容连接不上也会导致招法变形,胜率下降。陷入瓶颈,难以挣脱。具体好的学习路径,我会在近期的下一篇文章中详细论述,帮助大家。
4、学习思路不背诵
我小的时候许多老师就告诉我们背定式背棋谱,当然现在也有很多的地区延续了这种“可怕的教学方式”。而且许多家长也对此深信不疑,围棋三背深入人心“背死活,背定式,背棋谱”。
但实际上这三种教学方式都是非常错误的,死活训练重要的是过程,大部分棋型都不会在实战当中出现,而锻炼计算的过程是提高的关键,定式当中蕴含的棋理和招法之间的必然联系,以及定式的选择才是定式的精髓,背下来的定式在实战当中往往会在对手变招时吃大亏。背棋谱对于孩子意义更小,所谓“千古无同局”。孩子几乎不可能下出与高手棋谱相似的棋型,即使你下的正确,对手也很难配合。想理解那么高水平的棋对于孩子来说是完全不可能的,更不可能学到什么知识,背棋谱的效率比打谱还低。是事倍功半的学习方式。
所以请不要再逼孩子们背什么东西了,让孩子在学习时多注意老师的讲解和思考方式,理解思路才是提高棋力最快的方式。
胜负判别:通俗来说为白棋177子为胜,黑棋184.5子为胜。中国采用数子规则,因为黑方先行存在一定的优势,所以所有规则都采用了贴目制度。贴3又3/4子的规则:如果数的是黑棋,再减去3又3/4子,如果数的是白棋,再加上3又3/4子。
结果和180又1/2(棋盘361个点的一半)比较,超过就算胜,否则判负。黑目数超过184.25子即胜,而白只需超过176.75子即胜。
按照中国规则,围棋棋盘一共是19X19=361个交叉点,理论上说某一方占领了其中一半以上,也就是181个交叉点,就是胜利。但由于黑棋先走棋有一定优势,为了平衡这种优势,围棋规则规定黑棋至少要占领185个交叉点才算胜利,相对应的白棋只要占领177个交叉点就可以胜利了。
1. 棋盘和棋子的设定
围棋棋盘是一个正方形,由纵横各19条直线组成。棋盘上共有361个交叉点,其中黑方占180个交叉点,白方占181个交叉点。每位棋手各有一种颜色的棋子,黑方为黑子,白方为白子。
2. 下棋顺序
在下棋过程中,黑方先下第一步,然后白方下第二步,依次类推。每个棋子必须放在空着的交叉点上,并且不能放在已有棋子的交叉点上。
3. 包围领地
在围棋中,棋子可以在任何方向上下左右移动,并且可以无限次地移动。目的是通过占领交叉点来围攻对方的棋子,以取得更多的领地。当一个棋子无法逃脱对方的包围时,它将被从棋盘上拿走,并被自己的棋子所代替。
4. 终局判定
当棋盘上的所有棋子都被合法下完,并且没有任何一个棋子可以在有效移动中被放置时,即为终局。此时,占据领地更多的棋手将获胜。
一,先买一本书“围棋入门”,学习一下基础知识。期间或然后可以找人实践学习。
二,学习定式和布局,可以逐渐欣赏现代名手对局。
三,围棋死活,
四,中盘作战
五,官子技术
围棋水平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与比你水平高的基础好的棋手对局。在实战中学习。
看了“围棋规则与玩法的基础教程”还会看:
中国围棋共有32个级位、17个段位。
围棋段位是围棋的水平用段位来描述。中国的围棋段位分为业余段位和国家专业段位两种。其中业余段位为1段到8段,专业段位从低到高依次是专业初段、专业二段、…、专业八段、专业九段。业余段位分为级和段两个阶段。水平从低到高依次是:10级、…、2级、1级、业余1段、业余2段、…、业余8段等段格。
1、业余段位的两个阶段
业余段位分为级和段两个阶段。水平从低到高依次是:32级、31级、…、2级、1级、业余1段、业余2段、…、业余8段等段格。一般而言,相临两个段格的水平差距是一个子,例如业余2段与业余6段之间就差了3到4个子左右的水平。注意:业余段位的标注是阿拉伯数字。K代表业余级,D代表业余段。
2、专业段位
专业段位从低到高依次是专业初段、专业二段、…、专业八段、专业九段。注意:专业段位的标注是汉字。
日本和韩国规则是一样的,采用数目法,黑棋终局要贴6目半。先数一方的目数并记录下来,再数另一方的目数并记录下来,然后黑棋减去6目半,最后和白棋比较,多者为胜。通俗来说为白棋178为胜黑棋184为胜。
【基本下法】
对局双方各执一色棋子,黑先白后,交替下子,每次只能下一子。
棋子下在棋盘上的交叉点上。
棋子落子后,不得向其他位置移动。
轮流下子是双方的权利,但允许任何一方放弃下子权。
棋子的气:一个棋子在棋盘上,与它直线紧邻的'空点是这个棋子的“气”。棋子直线紧邻的点上,如果有同色棋子存在,则它们便相互连接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它们的气也应一并计算。棋子直线紧邻的点上,如果有异色棋子存在,这口气就不复存在。如所有的气均为对方所占据,便呈无气状态。无气状态的棋子不能在棋盘上存在,也就是——提子。
提子:把无气之子提出盘外的手段叫“提子”。提子有二种:1.下子后,对方棋子无气,应立即提取。2.下子后,双方棋子都呈无气状态,应立即提取对方无气之子。拔掉对手一颗棋子之后,就是禁着点(也作禁入点)。棋盘上的任何一子,如某方下子后,该子立即呈无气状态,同时又不能提取对方的棋子,这个点,叫做“禁着点”,禁止被提方下子。
一、棋盘 盘面有纵横各十九条等距离、垂直交叉的平行线,共构成361个交叉点(以下简称为 “点”)。 在盘面上标有几个小圆点。称为星位,
双方下子完毕的棋局,计算胜负采用数子法。 先将双方死子全部清理出盘外,然后对一方的活棋(包括活棋围住的点) 双方活棋之间的空点各得一半,一个� 胜负的基准以棋局总点数的一半1801/2点为归本数。凡一方活棋与所属空点的总和大于此数者为胜,小于此数者为负,等于此数者为和。 采用贴子方式的棋局,胜负标准另行规定。
围棋使用方形格状棋盘及黑白二色圆形棋子进行对弈,棋盘上有纵横各19条线段将棋盘分成361个交叉点,棋子走在交叉点上,双方交替行棋,落子后不能移动,以围地多者为胜。
1、业余级位设置:
2005年7月1日生效的《中国围棋业余段位级位制》中第四条有:业余段位下设级位,级位可分为1级、2级至25级,1级最高。但级位证书只印制1级、2级、5级、10级、15级、20级、25级共七个等级。
上海的级位从低至高依次为:无级组、10级组、9级组、8级组、7级组、6级组、5级组、4级组、3级组、2级组、1级组共11个级别。在升级分级比赛时,则分为无级组、10级到8级组、7级到3级组、2级组、1级组,根据所胜盘数决定是否升级或者跳级。1级以上则是段位。
北京同样分为11个级别,在升级分级比赛时,分为10级、5级、2级、1级组,根据所胜盘数决定是否升级。1级以上则是段位。
2、业余段位设置:
业余从1段开始,参加业余定段赛最高可以打到业余5段;业余6段的获得者必须是取得省级乃至全国性业余围棋比赛前几名的棋手或是围棋界的元老水平差异很大,这些棋手的水平不一定强于一般的业余5段。
现已推出可以升业余6段的定段赛,但人数限制在参赛的业余5段总数的百分之五,具体时间和赛制由中国棋院对外公布;业余7段的获得者必须是参加全国性围棋比赛并获得冠军。
3、职业段位设置:
职业段位按低到高是:初段、二段、三段、四段、五段、六段、七段、八段、九段。
业余段位用阿拉伯数字表示,职业段位则用中文表示。
4、围棋等级相关历史:
南北朝时期,上层统治者以棋设官,建立“棋品”制度,对有一定水平的“棋士”,授予与棋艺相当的“品格”(等级)。当时的棋艺分为九品,《南史·柳恽传》载:“梁武帝好弈,使恽品定棋谱,登格者二百七十八人”,可见棋类活动之普遍。日本围棋分为“九段”即源于此。
1、获得世界职业围棋锦标赛冠军的(含亚洲杯),不论其原先段位,一律晋升为九段。凡在世界围棋团体锦标赛中三连胜以上(含)终结比赛的,不论其原先段位,一律晋升为九段。凡获得世界职业围棋锦标赛两次亚军的(含亚洲杯),不论其原先段位,一律晋升为九段。在世界围棋团体锦标赛中一胜或二胜终结比赛的,等同于获得一次世界亚军。
2、凡在中韩、中日冠军头衔双边对抗赛中获胜的,一律晋升为七段。凡在世界围棋团体锦标赛中四连胜以上的(含),一律晋升为七段。凡获得世界女子职业围棋锦标赛冠军的,一律晋升为五段。两次亚军可以折合成一次冠军计算。在世界女子围棋团体锦标赛中一胜或二胜终结比赛的,等同于获得一次世界亚军。
3、凡在世界女子围棋团体锦标赛中三连胜以上(含)终结比赛的,一律晋升为五段。凡在世界女子围棋团体锦标赛中五连胜的,在原段位上晋升一段,之后每胜一盘晋升一段,最高晋升至五段。
第一条 围棋的棋具
一、棋盘 盘面有纵横各十九条等距离、垂直交叉的平行线,共构成361个交叉点(以下简称为 “点”)。 在盘面上标有几个小圆点。称为星位,
第一条 围棋的棋具
一、棋盘 盘面有纵横各十九条等距离、垂直交叉的平行线,共构成361个交叉点(以下简称为 “点”)。 在盘面上标有几个小圆点。称为星位,
1) 围棋是对奕双方以自己的棋子,在棋盘上互争领地的游戏。终局(对奕双方皆放弃下子)时占地多者获胜。
2) 棋子需下在线与线的交叉点。
3) 行棋:双方先决定谁执黑子、谁执白子;执黑子一方先下(让子棋除外),然后换执白子一方下,每次下一子,轮流交互地下至终局。棋子下定后不许再移动位置。
围棋的各种围法规则
1、棋局的变化,尤其是开局的变化越来越难以创新。围棋从中国古棋的座子制到日本古代取消座子制是一个飞跃,对开局变化至少提供了数十倍的多样性;到后来由于对棋局研究得越来越透彻,多样性却渐渐减少。当前世界顶尖棋手所下的棋,开局几乎千篇一律,这不能不说是一件憾事,也给我们敲响警钟——失去了自由的智力竞技又能走多远?五子棋也是一样,自从各种星月开局被研究透彻之后,下棋就如打谱,毫无新意;后来出现交换、连下等规定,对棋局的变化有所裨益,但依旧杯水车薪,尤其是第一手必须置于天元实非合理的规定。
2、棋局的胜负判定难以精准把握。古代围棋没有贴子制度,先行方优势赫然,这显然是不公平不合理的;现代围棋出现了贴目制度,但中日韩三个围棋大国对贴目数量的规定并不一致,目前也没有任何证据证明贴多少目是完全绝对公平的。五子棋的先行优势更是达到了先手必胜的地步,虽然目前的五子棋规则都在力争消除先行优势,但仍然争议不断,不能尽善。
本套规则的核心变化是增加了开局阶段的自由座子及预判阶段的协定胜负这两个步骤,可以几乎完全弥补上述两个方面的缺陷。
规则补充
首先,开局阶段的自由座子可以为围棋五子棋的开局增添许多新鲜的。开局。以围棋为例,目前的前四手基本都落在棋盘四角的角星位或小目上,不提翻转旋转同型的重复,四手棋的变化不过81种;而一旦使用自由座子,前四手的变化立刻激增至近7亿,即使除去边路,也有近3亿变化。事实上,这数据已经穷尽了围棋前四手的变化数量,彻底自由、彻底解放。
其次,预判阶段的协定胜负取消了死板的围棋贴目制度、五子棋必须五连分胜负制度,其胜负判定更灵活、更公平、也更能体现对弈双方的能力。以五子棋为例,猜先定先手未免有点听天由命、交换连下抢先手未免有点看重心机,都不能称之为纯粹的五子棋竞技。但协定胜负完全是根据双方对棋局进程的判断而定,既不听天由命,更不看重五子棋之外的心机,完全在框架内比较双方思路的精准程度。同样的开局、同样的进程很可能有不同的胜负结果,这取决于双方的预判,如此胜负判定更为灵活;执黑执白和胜负依据都由双方共同制定,如此胜负判定更为公平;对棋局进程预判的精准程度则又直接体现了对弈双方的能力。
细节说明
1、关于围棋中自紧气自杀是否允许。根据传统规则,自杀是不允许的;根据现代规则,自杀一手等于弃权;根据应氏规则,自杀是允许的。但事实上,在实际对局中不会出现自杀情形,讨论是否允许自杀对于对局并没有意义,其意义在于对“自由落子”适用条件的限定。作为一项自由的智力竞技,落子应该越自由越好,完全没有限定最好。但在实际对局过程中,由于“劫争”会导致对局无法结束,因此“禁止同形”成了必不可少的落子限定。除了“禁止同形”之外,没必要做其它的落子限定,自紧气自杀应该是允许的,但“棋盘上不能保留死子”这一规则必须贯彻执行。
2、关于围棋的终局计算。目前主要有两种计算方法:数子法和数目法。在探讨最好最合理最标准的计算方法前,首先要讨论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围棋的目的是“活子”还是“围地”?我认为既然称为“围”棋,那么显然“围地”作为目的更为合理,也更符合古代战争的目的。既然如此,填子计算活子数量(应氏规则)、为了保证存活而还棋头(古代规则)等规则就没有意义,因为它们是针对“活子”为目的进行计数的。其次对于所围的地盘应该怎么计算?是仅仅计算所包围的空地,还是连同己方活子一起计算?个人觉得应该是活子连空一起计算。活子相当于围墙,没有理由将围墙所处的位置排除在己方的地盘之外。综上可知,数子法是最为合理标准的地盘计算方法。另外,数子法也是最为简单的计算方式,一是不必另外计算死子数量,二是只需数一方的地盘即可,三是无需考虑双方落子数量不等的情况。数目法可
3、关于和局。棋类比赛出现和棋是很正常的现象,不应该完全杜绝,但在必须分出胜负的比赛中,和棋就比较麻烦,应当将其消除。因此在本套规则内,根据是否有必须分出胜负的要求,对预判阶段的协定胜负依据做了明确的规定,要求它能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分出胜负。但若两人作出相同的判断,即使能确定双方的棋子颜色,要求他们协定互相认可的胜负依据比较难;而在规则中额外限定则又添加了天命运气,这一点上不能尽善,甚憾。
4、关于五子棋的禁手。由于对弈双方协定的胜负依据一般是形成五连时的手数,所以先行的优势已然消失,即使必能先达成五连,也难以把握究竟在哪一手达成,禁手因此也就没有了存在的必要。但若从增加难度这方面考虑的话,禁手可以扩展思维的广度和深度,能有效减少简单开局导致的同判致和情形。所以我建议,原先专属于先行方的禁手要么全部取消,要么双方都禁。
围棋,起源于中国,中国古代称为“弈”,可以说是棋类之鼻祖,围棋至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
我国围棋段位分为业余段位和专业段位,其中业余段位最高级别为八级,专业段位最高级别为九级。在业余段位中,“级”一般没有证书也几乎不需要证书,“段”有段位证书。并且需要参加区县级体育部分组织的升段比赛,获得一定胜率即可得到。而围棋专业段位是由国家授予的,每年我国都会统一组织一次国家专业段位定段比赛,它也是围棋界的高考。
1. 打劫
打劫是围棋中的一种高级玩法,也是攻防中的一种策略。当一个棋子被对方包围时,如果对方落子的位置与之前的局面完全相同,就会形成“劫争”。此时,如果双方都不愿意放弃这个棋子,就会出现打劫的情况。
2. 三手交换
三手交换是围棋中的一种高级玩法,也是攻防中的一种策略。在某些情况下,如果一方先行三手,然后让对方选择其中任意两手,那么就可以达到自己想要的结果。
3. 大龙
大龙是围棋中的一种特殊形态,指的是一条被对方包围的长龙。在大龙的内部,如果有一些空位被填满,就会形成“气”,从而使大龙得以逃脱。
4. 长考
长考是围棋中的一种高级玩法,指的是在下棋时经过长时间的思考。长考可以帮助棋手更好地分析局势和决策,但是也需要棋手有足够的耐心和专注力。
围棋中可以悟到很多为人处世的道理,不同的人能从中悟出不同的道来。
记得初学围棋时跟一好友两人,完全不看定式或布局,初通规则后就轮翻厮杀,甚是欢乐
接触战的要领
1. 自己的棋要保持连接,两活勿连、两活勿断;
2. 想办法切断对方,两处有情方可断;
3. 保护自己的棋筋(要子与废子);
4. 不要让对方板头;
5. 不要贪恋废子;
6. 棋形要舒展。
切断后的处理方法
1.能吃则吃;
2.能封则封;
3.强化自身,消弱对方;
4.腾挪(指碰、靠、托)弃子、转换。
攻击的要领
1.搜根;
2.切断对方的退路;
3.掌握正确的方向,☆攻敌上坚垒从弱的一方发起;
4.不要勉强杀棋;
5.随时审视自己的弱点;
6.直接攻击效果不好时,要考虑间接攻击。(声东击西)
攻击的目的
1.攻击成空;
2.攻击成势;
3.攻击破空;
4.攻击破势;
5.攻击自补(补强),节省了一手棋☆;
6.攻击定型;
7.攻击吃棋(强杀)。
方向的要领
1.成空的一方发起攻击;
2.成势的一方发起攻击;
3.把对方的棋子赶到自己的强棋;
4.把对方的不活棋赶向对方另一块不活的棋,从中间分断,缠绕攻击;
5.把对方棋赶向对方的强棋,让棋单官连回。
处理孤棋的方法
1.首先考虑能不能反击;
2.建立根据地(眼位);
3.争夺出路;
4.行棋要有弹性(棋形好、反击能力),不能把棋下重(整形);
5.腾挪处理(靠、托、扭断);
6.弃子转换,弃子利用;
7.变化处理(胜负手)。
打入的目的
1.破空型的打入;
2.攻击性的打入(分隔对方);
3.弃子的打入(利用);
4.试应手的打入(主动);
5.先手便宜的打入。
注意
1.中盘:莫压四路,修爬二路。
2.先看死活,不急步空(好)。
3.布局:一占空角,二守角,三拆边(拦逼)有后续手段。
4.下棋
围棋中所下的每一步棋都有特定的名称。常用的着法名称有:飞、托、退、虎、压、跳、挖、打、粘、扳、接、断、长、曲、提、尖、镇、消、夹、双、冲、觑、碰、立、渡、拦、点、跨、扑、枷等几十种之多。
围棋最早的别称—“弈”
据史料记载,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论语阳货》。其中“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中的弈就是最早用以描述围棋的句子。
围棋最神话别名—烂柯
“烂柯”是围棋的另一个别名,其中暗藏着一个神话传说。唐朝诗人孟郊的一首《烂柯山石桥》:“樵客返归路,斧柯烂从风,唯余石桥在,犹自凌丹红。”让烂柯一典盛传棋界,成为了围棋经久流传的别称。
围棋最灵动别名—乌鹭
妙语一直认为鸟类是所有动物中最轻盈灵动的精灵,所以将此别称冠以最灵动的头衔。古时候的`棋子均为玉石所做,色泽莹润明亮,是只有贵族才可享有的娱乐活动。“鸡鸭乌鹭玉楸枰,群臣黑白竞输赢。烂柯岁月刀兵见,方圆世界泪皆凝。河洛千条待整治,吴图万里需修容。何必手谈国家事,忘忧坐隐到天明。”
围棋最大气别名—方圆
自盘古开天辟地自就有天圆地方之说,围棋棋盘为方在下,棋子为圆在上,故得别名“方圆”。在《历代神仙通鉴》中就有:“此谓弈枰,亦名围棋,局方而静,棋圆而动,以法天地,自立此戏,世无解者。”
围棋最魅惑别名—木野狐
变幻万千,令人倾其心智的围棋犹如狐狸精幻化的美丽女子,人们一旦受其迷惑,便难以自拔,沉醉不已。据邢居实的《拊掌录》记载:“人目棋枰为木野狐,言其媚惑人如狐也。”“木野狐”之称由此而来。
围棋最气势别名—略技
围棋也常常以兵法作为棋道,以弈喻兵,以兵喻弈。从魏武曹操,东晋谢安,北宋宗泽,清代曾国藩,到都深谙此道。当代棋手马晓春就曾钻研其中奥妙,著有《围棋与三十六计》,发现“声东击西”等大量战术渗透到了棋谚当中。因此围棋便借用了“略技”这个军事术语作为一个别称,形容“攻城略地”的战术韬略,蚕食对方的领地,扩大自己的势力。
围棋最玄妙别名—星阵
星阵本指宇宙星体的排列,这里借指围棋盘面的形态,十九乘以十九的纹路,(因此围棋也有比较少见的一个别称“十九路”或“十九行”,如清代的尤侗在《棋赋》中写下“试观十九行,胜读二十一史”)形成三百六十一个交叉点,象征着混元一周天的度数,所谓“周天画地,制胜保德”,围棋与天地星辰之间有了一种冥冥的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