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是看不见也摸不到的,就在你不注意的时候,它已经悄悄的和你擦肩而过,你是否对未来感到迷茫呢?写一份职业规划,为接下来的工作做准备吧!好的职业规划是什么样的呢?为大家精心整理了职业生涯规划结束语【精选3篇】,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家。
[关键词] 职业生涯规划;高职学生;企业需求;就业能力;教学计划
[中图分类号] G718.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2)03?0081?02
近几年来,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而从企业方面来看,常常抱怨招不到所需要的技能型人才。通过认真调研发现,主要原因在于高职学生由于在校期间缺乏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导致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效率不高,所以一到毕业的时候就感觉不知所措,不清楚自己的职业取向,也不具备应有的职业能力。为此,对高职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
目前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各高校普遍受到重视,但由于起步较晚,大部分高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多采用开展讲座、政策咨询、谈话等形式,内容一般是围绕就业政策法规、求职技巧的辅导等[1](240)。较少从学生专业出发、结合企业需求,缺乏针对性,因此较难和学生产生共鸣。
在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实践过程中,笔者认为,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必须首先深入企业调研,充分了解企业对各层次人才的岗位能力需求,紧密结合学生专业特点,制定出满足岗位能力需求的教学计划,同时充分发挥任课教师的作用,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渗透到整个专业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专业学习的同时潜移默化的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引导学生根据各自特点自觉的进行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为此,笔者结合自己所从事的高职计算机类的教学工作谈谈该方向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实施体会与思考。
一、分析职业需求能力,启发学生职业规划发展方向
高职必须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以区别于普通本科教育,以较强的“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基本技能和初步能力”体现其职业性[2](68)。以高职计算机人才所需职业能力调查分析为例。通过对过去几届本校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的分析,以及多个信息技术行业企业深入走访和了解发现:企业对高职计算机人才的需求一般定位在实践动手能力强、熟悉软件的应用和维护、有较强的沟通和协作能力的高级技能型人才。
1. 实践操作能力
高职学生首先要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高职类计算机毕业生大部分从事的岗位是软件测试、系统维护、系统安装、系统调试等等。至于软件设计、系统开发等工作高职学生接触较少。这类岗位主要要求学生有很强的实践动手能力,能够很快了解公司各项操作规程,熟悉公司产品的功能特点、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等,能够帮助企业很好的推广产品,并不要求学生有很深厚的理论基础和大量的知识储备。
2. 专业沟通技能
高职学生需要有良好的专业沟通技能[3](159)。高职毕业生从事的工作决定他们很多时候需要直接与客户打交道,因此他们需要有很强的专业沟通协调能力。比如他们应该能够很快发现客户对软件功能的需求,将客户的模糊的表达转换成清晰的计算机描述,也能够引导客户快速准确的表达出他们对公司软件产品的看法或对故障做准确的描述。
3.省略,然后教师提出一个现成的案例,学生综合利用这些知识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网站建设。整个过程都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按部就班的进行。由于该实训牵涉到多门知识,学生掌握起来有较大的困难,在学习过程中很难提出自己的设计思想,导致最终整个任务很少有学生能够自主的完成。这样老师教得累,学生也学不会。通过企业调研发现:目前的企业网站开发基本都是采用成型的内容管理系统(CMS系统),很少自主开发,高职学生需要做的是充分了解客户的建站需求,对网站页面布局进行优化,然后应用CMS系统完成栏目的设置和内容编辑上传工作就可以了。
针对这一情况,我们修改了培养计划,重点放在网站需求分析、栏目设置和网站布局,花大力气讲解Dreamwaver软件应用和HTML语言,数据库的学习也调整为Access,使学生了解数据库的原理和应用,然后学有余力的同学学习SQLSever数据库。在企业网站开发实训时,重点引导学生自行发现或设计一个案例,认真做好需求分析和网站内容规划,网站建设方案,然后利用内容管理系统开发出自己的网站,最后完成网站测试工作。另外还引导学生完成网站的搜索引擎优化,并进行相关的网络营销。这样学生虽然没有接触网站运行的技术内核,但他能够看到自己完成的软件作品,会很大程度提高他的兴趣。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学生相关的职业能力,而这些职业能力也正是企业所需要的,对学生今后的职业生涯会非常有帮助。
三、职业生涯规划融入教学过程
将职业需求能力融入教学计划后,必须要让所有任课教师充分理解并执行这样的人才培养计划,同时在课堂教学中传递这样的理念。
仍然以网站建设综合实训的实施为例。教师在实训课程的教学中首先认真向学生讲解如今网站建设的主要流行趋势,以及企业对网站建设人才的职业能力需求,使学生充分认识到高职人才在网站建设过程中所需要扮演的角色:需求分析、网站设计、内容编辑或网站维护。学生充分了解这几种职业角色后在整个实训过程中不自觉的就会往这几个角色靠拢。整个实训结束之后,通过老师的讲解和学生的评价,学生在看着自己的作品,不自觉的就会发现自己的特长和兴趣所在,教师再根据学生的特点加以引导,学生就会逐渐对自己今后从事的岗位有了一定的认识。
四、结束语
职业生涯规划对每个学生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充分结合专业特点,根据企业对人才的岗位能力需求,确定教学内容,发挥任课教师的作用,将职业生涯规划渗透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职业能力的提高、职业素质的养成有很大帮助,也能帮助企业获得满足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梁明。 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1(12):240-241.
关键词:独立学院;青年教师;培养;职业规划
一、职业生涯规划的内涵
在施恩教授创立的职业生涯规划学说基础上,逐步形成了帕森斯教授的职业—人匹配、约翰•霍兰德教授的职业兴趣、埃德加•施恩的职业锚、舒伯的职业发展等理论。职业生涯的发展是一个持续的、长期的决策过程,贯穿于人生整个历程。高校青年教师正处于建立阶段,在经过不断尝试,在他所选择的职业中为自己找一个位置,确定在整个职业生涯中属于自己的职位。青年教师应加强自身职业规划,树立教师职业理想,全面理解教师专业化的内涵,有助于帮助青年教师明确职业发展路径,充分调动积极性,及时更新知识,提高工作满意度和教学质量,实现职业理想,从而避免青年教师过早地进入职业倦怠期,有利于其个人的成长与发展,也有利于高校自身健康积极的发展,因此,高校青年教师在日常工作中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是非常必要的。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根据教师的个体情况和所处的环境,结合教师与学校发展的双重需要,对教师职业生涯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探索个人事业发展目标,并设计可行的行动计划。
二、独立学院青年教师职业生涯规划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独立学院由于办学历史较短,教学资源不足,青年教师不只要承担繁重教学任务;工资水平偏低,收付比明显不对称极大打击工作积极性,增强了教师的流动性。据调查,广东省19所独立学院在2014年-2016年三年期间专职教师流动率达34%左右,有的独立学院更是高达50%左右。每招聘两到三名教师就流动一名,主要以公办院校、事业单位流向为主,职称以中级职称及以上为主,占流动师资80%以上。部分高学历、高职称的青年骨干教师被“挖走”,甚至出现一拿到高学历或高职称就离职;部分青年教师不安心本职工作,在校外发展第二事业。教师流动性大,除影响教师个人职业生涯发展、影响教学质量,还严重的影响对办高校学术梯队建设和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1]第二,青年教师处于职业的探索成长期,既对从事的教育充满好奇、新鲜与期待;又对未知、不熟悉的工作和角色转换充满迷茫。如果对个体职业生涯目标定位过高,对自身未来的设想得过于美好,当能力与职业要求存在差距,工作、生活中遇到挫折和压力,极易产生困惑,长期压抑就容易产生意志消沉,消极怠工,对教师职业缺乏足够的信心,对前途、人生迷茫,工作动力不足,产生职业倦怠感。[2]第三,独立学院拥有高学历但无实践经验的青年教师不断增加。采用的培训也因时间短、内容单一,不能很好达到提升教师技能的目的。因为专业原因,招聘的非师范类专业青年教师在没有接受系统学习与培训的情况下,就直接上台授课,导致青年教师教学能力不足问题突出。[3]第四,学校对青年教师教学、科研等方面的要求,独立学院学生基础薄弱、学习能力相对欠缺增加了青年教师的工作难度,加上部分独立学院缺乏有效的约束激励机制,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不科学、考核方法简单、缺乏科学性和客观性。使青年教师在职业发展上动力不足,部分青年教师工作中满足于现状,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消极应付;将独立学院教师职业作为跳板,往公办学校或其他发展的过渡期,不安于工作,不愿投入精力,自我提高动力不足,职业发展目标不明确。[4]
三、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中职业生涯规划的策略
第一,青年教师作为学校教学的中坚力量和后续力量,青年教师的成长对学校未来的发展起重要作用。学校应引导青年教师进行职业生涯,帮助青年教师进行充分客观的自我认知,根据青年教师自己的专业、特长帮助其找准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确定职业发展路径,设计好职业生涯规划。第二,为保障高校青年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管理的规范化和连续性,应该建立健全管理机制、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不断完善职业生涯规划和发展的培训系统;以职业生涯规划和管理为导向的绩效管理机制,在考虑工作量、学生反馈、教学成效、个人科研成果等各种因素基础上,对教师进行弹性考核。第三,人力部门要与用人的二级学院联合,对教师教学发展问题进行专项管理,通过积极开展教师培训、研究交流、质量评估、咨询服务等活动,为提升学校教师的教学能力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满足教师个性化专业化发展和人才培养特色的需要。其一,培训是青年教师发展的重要途径,开展教师培训,有助于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知识更新、专业知识的拓展,不断提高教师水平。青年教师通过学习高校教学方法、教师规范、职业道德、教育学、心理学、学生管理等知识,使他们尽快熟悉独立学院的特点,学会如何备课上课、组织教学,如何教书育人、管理学生;其二,帮助其快速熟悉教学工作、掌握教学技巧,在工作中不断规划、调适职业发展目标和方向,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从而缩短职业适应期;其三,遴选师德高尚、经验丰富的中老年教师,对青年教师进行一对一指导,帮助青年教师尽快适应教学环境、熟悉教学环境,掌握正确的教学方法,帮助其解决在教学、科研等方面的问题,逐步提高课堂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和实践水平。第四,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动态变化的系统工程。职业规划还需青年教师自身努力。首先要树立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然后对自我发展进行总体状况分析、职业目标定位、职业发展策略的拟定与实施、职业规划的调整。其一,青年教师要主动提高对职业生涯规划必要性的认识,不断加强学习,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对职业发展的重要性,树立我要规划的意识,确立人生的方向;其二,自我意识的改善,会提高一个人寻求更适合自己独特个性工作的能力。个人性格、兴趣、价值观和能力等是青年教师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只有充分进行自我探索,才能更科学合理的进行有效的职业规划。青年教师要积极主动通过各种途径全面了解自己,对包括个人需求、动机、兴趣、成就、能力、价值观等进行收集和分析,才能更好地根据自身情况设定职业目标、规划职业路线;其三,职业生涯规划除受自身因素影响外,还受独立学院环境、独立学院社会评价等外部因素影响。独立学院青年教师应积极了解学校的基本情况、发展目标、学校文化等,对学校发展做一个客观的分析。将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建立在对学校的深入了解上,这样才能确保自身发展与学校发展相一致,才能保障自身职业的顺利发展;其四,独立学院中,教师的职业发展一般可分为教学方向、科研方向、管理方向。青年教师要根据自身的特征,充分掌握对学校环境信息,考虑内外部环境,设定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发展方向和职业生涯发展路线;其五,职业发展规划是一个动态的、连续的过程。青年教师设定了个体职业发展目标后,在朝目标努力奋斗的过程中,应根据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与自身变化,结合职业规划的落实过程出现的问题,不断进行反思、分析,及时地对设定的职业目标和规划作出相应的调整,以适应不断变化发展的实际。
四、结束语
独立学院青年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独立学院的长期发展,对青年教师进行合理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是促进独立学院和青年教师共赢发展,促进学校和青年教师个人的共同成长的有效途径。
作者:赖敏 单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
参考文献:
[1]黄乃文。高职青年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实现路径研究[J].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4):49-52.
[2]赖敏。关于高校开展生涯规划教育促进学风建设的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5(24):233-234.
关键词:生涯教育;“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简介:徐冶琼(1986-),女,湖北襄阳人,武汉大学历史学院团委副书记。(湖北?武汉?430072)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6-0132-02
2012年,随着2008级本科毕业生进入人才市场,高等教育中的第一批“90后”大学生群体即将结束“象牙塔”生活,与社会正面交锋,这也意味着我国高校对“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第一个周期的实践与探索即将结束。近四年以来,高等教育学界不乏对“90后”大学生群体的特征分析以及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与创新。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现状分析,都要面向个性、独立、自信的“90后”大学生。要开展好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以人为本”,针对其特点创新工作思路。笔者认为“生涯教育”将是做实“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切入口之一。
一、背景分析
在“90后”出生和成长的过程中所接触到的全球化、信息化及社会转型期的改革与阵痛决定了他们在人生观、价值观上的时代差异。对于“90后”大学生,笔者不倾向于为其贴上性格“标签”,而认为是其在人生发展的特定阶段呈现出的特点。笔者认为“90后”大学生在大学阶段呈现出如下群体特征:个人自主意识强、集体主义和奉献精神弱;乐观自信,但心理承受能力不强;价值取向多元化,但不乏爱国热情;就业理想明晰,但实现过程模糊。
基于教育对象和教育环境的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也相应地需要调整。回顾近四年以来的现状,笔者认为“90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呈现出如下新形势:第一,对正确处理学生价值多元化与核心价值观倡导之间的关系提出更高要求;第二,师生之间情感维系方式、交流渠道发生变化;第三,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预防、监测、干预等工作更为紧迫;第四,对协调学生个性发展与群体性引导的诉求增强。
“生涯教育”强调人的主体性,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着眼于人一生的发展,旨在将人的潜能、需要与社会关系有机结合,最大限度地实现人的自身价值。将“生涯教育”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将有效地贴近实际,为“90后”大学生成长、成才服务。
二、“生涯教育”的内涵
1908年,美国波士顿大学教授帕森斯创办了波士顿职业指导所,出版《职业选择》,在世界范围内首次运用了“职业指导”这一术语,系统阐述了科学的职业选择理论,即特质因素理论,由此也构建了帮助青年学生了解自己、了解职业并使人的特点与职业要求相匹配的最初的生涯教育雏形。[1]
1970年,美国联邦教育署署长悉德尼·马兰正式提出“生涯教育”一词。
目前,对“生涯教育”并没有权威的界定,但学者们普遍认为:生涯教育是以人本主义为基点,以发挥学生天赋的才能、人尽其才为目标,包括个体一生的教育历程。
三、生涯教育在“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1.有利于维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在一定的教育目标指导下通过各种教育方式满足人们自我尊重、自我实现等精神上的需要,从而激发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2]而“90后”大学生对个人需要的诉求更强。开展生涯教育,引导学生作生涯规划,鼓励学生了解、认识自我,分析自身性格特征、知识结构和能力体系,有利于教育者了解教育对象的精神需要,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同时,生涯教育强调将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将了解自我与分析环境相结合,这使得在制定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时既体现社会的主导性,又能照顾到个体的差异性,从而使“90后”大学生学会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相融合,在多元价值并存的条件下沿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方向发展。
2.有利于运用“90后”大学生的话语体系,引导学生合理规划大学生活
“90后”大学生对网络依赖程度日益上升,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生涯教育,例如辅导员通过QQ、微博等平台以朋友身份与学生共同讨论所学专业的优势与劣势、共同分享成长故事等,有利于对学生开展正面引导。
另外,“90后”大学生普遍有主见、有个性,对“灌输式”教育往往持消极态度,更倾向于双向交流。而生涯教育强调尊重和平等,高校辅导员借助生涯教育平台,开展针对流,如引导学生根据霍兰德的类型理论判断各自的人格类型,并讨论相匹配的工作世界的特点及实现方式,可以和学生形成有效互动。生涯教育可以变“灌输式”教育为“启发式”、“体验式”教育,既能贴近实际,避免流于说教,又有利于掌握学生个性特征,并运用其话语体系给予具体的引导。
3.有利于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实现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
首先,“90后”大学生普遍关心个人的发展问题,生涯教育可以以学生关心的问题为切入口,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使学生能动地实现目标。
其次,生涯教育的核心之一是强调教育的动态性,即生涯教育是贯穿人一生的教育。因此,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生涯教育,将教育对象看作一个动态的个体,引导他们在不同阶段运用正确的方法,自觉、能动地对思想和行为做出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