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课后服务工作计划通用35篇

四年级数学课后服务工作计划(精选35篇)

四年级数学课后服务工作计划 篇1

教学目标

1、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把简单的复式条形图补充完整。根据复式条形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发现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3、培养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以及与他人讨论、交流的能力。

课前学习

根据阅读材料,帮助学生回顾复式统计表的必要性和单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及其分析方法。

课上交流

把我们课前的有关内容相互交流一下

1、你选择了哪一个统计表,为什么这样选?

2、介绍统计图的各部分名称,怎样画好直条?(要准确反映数量、还要注意美观。复习单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这是我们以前学习的单式条形统计图。

注意:如果纵轴上是以一代十,如何较准确的反映数量,举例说明。明确:只有准确绘制,才能准确反映现状。

3、你在图中得到哪些信息?

自主探索

1、设置悬念,用认知矛盾凸现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必要性;

如果用一个统计图来反映该县的人口状况,你准备利用哪一个统计图?为什么?用一个直条表示两种不同的数量显然是不行的,怎么解决?

2、探索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

(1)、如果让你来帮他们完善,你准备怎么做?(讨论)以1985年为例子小组讨论、交流:怎么表示?注意什么?注意区分两种数量,什么方法区分?

(2)、把剩下的绘制完成。明确:从外观上看,与单式条形统计图有什么相同之处?又有什么区别呢?揭题——复式条形统计图

3、分析研究复式条形统计图,看图回答问题:

(1)、哪年城镇人口 数最多?哪年最少?

(2)、哪年乡村人口数最多?哪年最少?

(3)、哪年城乡人口总数最多?哪年最少?

(4)、你还能得到哪些信息?

能反映刚才单式条形统计图的信息吗?除了这些,还能看出什么信息?小组讨论交流。

全班交流,明确:城市人口逐渐增多,乡村人口逐渐减少,城市和乡村的人口数量差距逐年增大,人口总数逐年增加。

进一步引导学生:这些信息能说明什么问题呢?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质量提高,乡村人口不断转为城镇人口,所以乡村人口不断减少,城镇人口不断增加,所以城乡人口差距逐年增大。

4、突出复式条形统计图的意义:

以上这些信息都是在单式统计图中看不到的。复式统计图使我们更加完整的表达了文章所表达的意思。通过对这个统计图的描述和分析,发现了很多的信息,了解了很多情况,复式条形统计图有着更大的作用和意义。

5、社会问题的渗透:

通过分析这个复式条形统计图,我们发现该县的人口总数逐年增加。人口总数不断增加是人口问题。人口问题是个严峻的社会问题,不仅是我国,也是世界性的问题,需要引起社会的关注。

介入一段简短的文字,显示世界人口问题

世界人口的数量以惊人的速度在增长。1950年,世界人口只有25亿,到1987年,达50亿,经短短6年,到1999年增加到60亿,今年7月,联合国发表最新的世界人口报告,全球人口达到67亿,相当于把现在世界上的人一个接一个地排列起来,可以从地球排到月球排20次。人口数量急剧膨胀,意味着地球资源、能源的过度消耗,意味着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遭到破坏,意味着地球生态系统受到威胁。地球是我们的家园,到地球资源被消耗殆尽的时候,人类将何以为家?

我们国家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就是为了控制人口增长,而现在能做的就是保护我们周围的环境,节约使用资源。

课后作业

上网查询25届——29届奥运会中国和美国的金牌数,完成复式条形统计图,并回答问题:

(1)、你从这个统计图中得到什么信息?

四年级数学课后服务工作计划 篇2

一、指导思想:

根据本学期工作计划结合班级学生及数学学习的具体情况,以素质教育为核心,以提高迅速实际数学能力为重点,力求挖掘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潜在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

二、复习形式:

分类复习、综合复习

三、复习内容:

本册教材7个单元:

1、大数的认识

2、角的度量

3、三位数乘两位数

4、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5、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6、统计

7、数学广角

复习时按照整册教材的知识体系分——大数的认识、乘法和除法、角和四边形、统计和数学广角这四大块来进行知识的梳理。

四、复习目标:

1、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对万级、亿级的数,十进制计数法,用“万”、“亿”作单位表示大数目以及近似数等知识有进一步的认识,建立有关整数概念的认知结构。

2、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和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笔算,进一步提高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以及探索规律的操作技能,加深对计算器的认识。

3、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直线、射线和线段的特征,认识角、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在观察物体中加深对物体和相应视图的认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4、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统计的基本知识和方法,会画两种不同的统计图。

5、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的价值。

6、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经历回顾本学期的学习情况,以及整理知识和学习方法的过程,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进一步培养反思的意识和能力。

五、具体安排:

六、复习措施:

1、教会学生复习方法,先全面复习每一单元,再重点复习有关重点内容。

2、采用多种方法,比如学生出题,抢答,抽查,学生互批等方法,提高学习兴趣。

3、加强补差,让优等生帮助后进生。

4、课堂上教会学生抓住每单元的知识要点,重点突破,加强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并相机进行口算能力的培养。

四年级数学课后服务工作计划 篇3

一、学情分析:

班上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还是不够牢固,而且一部分学生过于浮躁,分析能力不足,有的学生的学习习惯差,必须要进行改正,而且希望班级部分家长能够重视自己孩子的学习,本学期也要进一步和这些家长做好交流和沟通工作。

二、教材分析:

这册教材包括下面的内容: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三角形,图形的运动(二),观察物体(二),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鸡兔同笼)和综合与实践活动等。

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定律,以及三角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计算方面,本教材安排了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四则运算,运算定律。在本学期里学生将系统地学习四则运算的相关知识,重点掌握四则运算的意义和每种运算各部分间的关系,系统学习括号在混合运算中的作用等;运算定律则主要是在学生已有的直观认识的基础上对有关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加以概括和总结,并学习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观察物体(二)、三角形及图形的运动(二),这些都是本册的难点或重点教学内容,也为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数学活动,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几个几何体的组合体,进一步认识三角形的特性,进一步探索平面图形运动的特性和方法。使学生在探索图形的特征、图形的运动的活动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提升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同时获得空间与几何学习的实践经验和思维经验。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平均数与复式条形统计图。通过学习平均数的含义和简单的球平均数的方法,初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实际应用。关于复式条形统计图,教材介绍了纵向和横向两种不同的形式,让学生学习制作简单的复式条形统计图,学会看懂这两种统计图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感受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逐步形成数据分析观念。

“数学广角”安排的是关于“鸡兔同笼”的内容,引导学生通过猜测、尝试、实验、推理等活动,经历使用尝试-调整、列表、假设等方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分析及逻辑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一个综合应用数学的实践活动—“营养午餐”,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探索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感受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能力。

三、教学目标:

1、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感受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发展数感,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2、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四则运算中每种运算各部分间的关系,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升运算能力。

3、认识三角形的特性,会根据三角形角的特点给三角形分类,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4、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或几何体的形状图;能在方格纸上补全一个轴对称图形;会在方格纸上将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或垂直方向平移。

5、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是整数);认识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感受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6、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7、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8、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提升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措施:

1、努力为学生创设民主、和谐的学习气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继续加强学习常规和学习习惯的培养,如听课的习惯,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课前的预习、课后的复习的习惯,认真审题的习惯,规范书写格式等的教育。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和细心计算和验算的好习惯。

2、注重基础知识和技能的训练,控制训练量,把握训练密度,以达到最好的训练效果。重视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讲求精讲多练,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解决所存在的问题保证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针对本班学生计算能力较差的实际情况,本学期将要求每位学生每天要完成一页口算题的练习,针对笔算能力较差的学生,每天将完成3题笔算练习,并且要家长批改,从而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每周将进行一次笔算小测。

3、加强解决问题的教学。本册教材在解决问题教学中,问题都是由已学过的两步计算应用题增加一个条件或改变问题而成的。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找等量关系的能力,通过创设情境,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在教学中多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创造精神,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要适时,有效的帮助和引导。

5、多和学生交流、沟通,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生活的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解开他们心中的结,让他们在快乐、轻松的气氛中感受学习的乐趣。赏识每个层次的学生的每一个微小的进步,并及时鼓励他们,多表扬和肯定、批评、增加他们学习的自信心,让他们感受学习带来的快乐。

6、抓好培优补差工作。

(一)优秀学生培养措施:

1、保护优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鼓励质疑。

2、在教学中渗透课外知识,指导学生自学,课外有计划对学生进行抓优指导。

(二)后进生辅导措施:

1、培养后进生的自信心。对后进生多宽容,少责备。对后进生做到:诚心、爱心、耐心。

2、不仅要注意培养后进生的学习兴趣,更主要的是注意培养其兴趣的稳定性和集中性,使后进生有恒心、有毅力,在学习中专心致志,精益求精,从枯燥中寻乐趣,于困难中求喜悦。

3、老师的辅导要及时,课堂上设计部分适合后进生的问题,多给后进生机会,适时的给与辅导,使其体验成功的喜悦。

4、后进生的作业要做到面批面改,及时的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纠正。

5、多进行家校联系,与家长相互交流,沟通信息,共同促进后进生进步。

五、教学进度安排:

一、四则运算6 3.4--------3.13

二、观察物体(二)2 3.16-------3.18

三、运算定律(7课时)

1、加法运算定律3 3.19-------3.24

2、乘法运算定律4 3.25-------3.31

四、小数的意义和性质(15课时)

1、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3 4.1---------4.7

2、小数的性质和大小比较3 4.8---------4.14

3、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3 4.15--------4.21

4、小数与单位换算2 4.22--------4.27

5、小数的近似数2 4.28--------4.30

6、整理与复习2 5.4---------5.7

五、三角形6 5.8---------5.18

六、小数的加法和减法6 5.18--------5.24

七、图形的运动(二)4 5.25--------5.31

八、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4课时)

1、平均数2 6.1---------6.4

2、复式条形统计图2 6.5---------6.10

3、营养午餐1 6.11

九、数学广角——鸡兔同笼2 6.12--------6.17

十、总复习4 6.18--------6.30

四年级数学课后服务工作计划 篇4

1.使学生会口算整十数除整十、几百几十的数(商一位数)。

2.使学生掌握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3.使学生经历探索过程,了解商的变化规律。

4.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除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

5.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材说明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是小学生学习整数除法的最后阶段,它是在学生学习了多位数乘一位数、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单元主要内容有:口算除法、笔算除法。本单元教材内容的编排加大了教学步子,例题从原义务教材的16个减少为6个,留给学生更大的探索和思考的空间。

教材内容安排如下:

用整十数除整十数、几百几十数的口算,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同时又是学习除数是两位数笔算除法的重要基础。因此教材仍保留了原义务教材这部分口算内容,并把它安排在笔算之前教学。

学生在前面学习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时,已经掌握了笔算除法的基本方法,如除的过程中要看被除数的前一位或前两位,商的书写位置、余数必须比除数小等。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计算原理与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相同,只是试商的难度加大。在用一位数除时,利用乘法口诀就可以求出一位恰当的商。而在用两位数除的过程中,要确定一位商是几,不仅和除法十位上的数有关,而且还和除数个位上的数有关,计算过程比较复杂有时需要试两三次才能求出一位恰当的商。因此,学习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关键是引导学生掌握试商方法,这也是本单元教学的难点。

为了解决试商这个关键问题,教材按照计算的难易程度分两段编排:①商是一位数。主要解决商的书写位置、除的顺序、突出基本的试商方法,帮助学生理解笔算的算理。②商两位数。让学生将除的过程、试商方法迁移至此。

对于试商的方法,本单元主要采用“四舍五入”法,即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把除数看着与它接近的整十数去试除被除数。这种试商方法学生比较容易掌握,并且在大多数情况下,试一两次就能确定出一位商。在教学一般的试商方法的基础上,教材还注意教学在特殊情况下,灵活地运用试商方法。

本单元加强了“解决问题”的教学。首先,把计算内容置于实际生活的情境之中,如给书打包、看书、喂猪,寄特快专递等。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计算的意义和作用,探讨计算方法。之后,为学生提供丰富、有趣、有意义的、联系生活的情境材料,让学生发现、提出问题,并运用所学计算方法解决问题。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培养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建议

1.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探索计算方法。

计算知识是人们在长期生产实践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原本是十分生动的数学活动。把计算教学置入现实情境之中,把探讨计算方法的活动与解决实际问题融于一体,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经历除法计算方法形成的过程,还数学以本来面目,这正是促进学生的发展所需要的教学。教材为学生学习除法计算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教学时,应利用教材提供的资源,或结合当地实际选择学生熟悉的事例,创设生动的具体情境,让学生经历发现、提出数学问题、探索计算方法,解决所提数学问题的全过程,使计算教学成为学生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这样,既有利于学生理解、掌握计算方法,又可以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从数量观察身边事物的兴趣和习惯,促使学生形成计算意识。

2.让学生主动探索计算方法。

以往的计算教学,把总结、记忆计算法则作为重要环节。当前的数学课程改革,强调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概念和法则,避免死记硬背。本单元教材不仅为学生提供了探索除法口算、笔算的现实问题情境,而且为学生创设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空间。教学时,要放手让学生尝试、探讨口算、笔算方法。在此基础上,适时组织讨论、交流,提升学生对计算过程的认识,完善学生对算理的理解。学生在主动探索中经历除法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既可以加深对计算方法的理解,又能使学生逐步学会用数学解决问题。给学生创设主动探索数学知识的空间,为学生蠃得不断体验成功的机会,将有效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本单元可用15课时进行教学。

四年级数学课后服务工作计划 篇5

一、教材简析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小数乘法、积的近似值、有关小数乘法的两步计算、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的四则运算、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由于小数和整数都是按照十进位制位值原则书写的,所以小数乘法的竖式形式,乘的顺序、积的对位与进位都可仿照整数乘法的相应规则进行,只要解决好小数点的处理问题就行了。鉴于此,本单元的编排十分注意加强与整数乘法的联系,以便引导学生将整数乘法的经验迁移到小数乘法中来。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笔算,并能对其中的算理做出合理的解释。

2、使学生会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

3、使学生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关于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4、使学生体会小数乘法是解决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

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强化估算意识,培养估算能力;会求积的近似值,并能根据具体情况保留积的近似值。

难点:

积的小数点位置的确定;根据具体情况保留积的近似值。

关键:

让学生通过现实情境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启动学生原有的认知经验,让学生在整数比较和辨析中抓住新知识的关键所在-----积的小数点位置的确定;思考如何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找到解决新问题的办法的途径,从而主动地掌握新知识;其间,突出对算理的探究,引导学生切实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四、教学建议

(1)让学生自主阅读、表述题意。

与例3的学习类似,先让学生自己读题,再用自己的话表述题意。尽可能创设让学生表述的空间。学生表述题中条件“鸵鸟的最高速度是非洲野狗的1.3倍”时,应着重请学生说一说“1.3倍”的含义。

(2)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来验算。

当学生列出竖式算出56×1.3的积后,可提问“你用什么方法说明你做对了呢?”或者,利用教材提供的错例,请全体同学评判:“她算对了吗?”然后让学生用已掌握的验算知识对56×1.3的结果进行验算。在学生自主验算的基础上,请他们说出不同的验算方法,并组织学生对这些方法进行小结。

(3)注意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简单的推理能力。

组织学生完成“做一做”中的两道改错题时,可分两步进行:①先观察两道算式中的因数和积,进行判断,说出理由。这一过程,主要是培养学生养成整体感知算式、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判断的能力。如,算式“3.2×2.5=0.8”中,两个因数都大于1,积肯定大于1,而积却是0.8,所以一看算式就知道是错的。而算式“2.6×1.08=2.708”中,第二个因数略大于1,积2.708比较接近第一因数2.6,积的小数位数与两个因数的小数位数也相等,凭观察,算式可能是正确的。②在观察、分析的基础上,通过计算一方面验证算式的对与错,另一方面验证自己观察、判断水平的高与低,长期培养,学生的观察、推理能力会有显著提高。

五、课时安排

小数乘法小数乘法(8课时)

重点课时: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四年级数学课后服务工作计划 篇6

一、班级情况分析

1、学习习惯和兴趣

我班共21人,整体上讲,良好的学习习惯已经初步养成,大部分同学都能很好的完成作业,学习数学的兴趣浓厚,但个别同学的基础较差,学习的积极性不高,需要老师的调动。培养动手参与、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的学习习惯。

2、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1)绝大多数的学生已经掌握上半学期所学的知识,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少数同学的思维较灵活,有着探索规律的精神。

(3)个别学生从知识到实践的跨越有一定难度。

二、教学目标

1、学习习惯:

(1)进一步培养学生勤学习、爱动脑的好习惯。

(2)继续加强纪律教育。

(3)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和综合的能力。

(4)培养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能受到爱祖国、爱科学等方面的教育。

(5)认真听讲,按时完成作业,作业干净整洁。

(6)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重视学生养成检验的习惯。 2、知识与技能:

(1)经历从现实生活中抽象出数及简单数量关系过程,了解小数的意义,认识分数。

(2)经历探索物体与图形的形状、大小、运动和位置关系的过程,了解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

(3)经历数据收集、整理、分析和描述的过程,掌握一些数据处理的技术

3、数学思考方面:

(1)能对现实生活有关的数字信息做出合理的解释,会用数、字母和图形描述并解决现实世界中的简单问题。

(2)在探索物体的位置关系、平面图形特征过程中,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3)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收集的信息,并进行归纳、分析和条理。

(4)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

4、解决问题方面:

(1)能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2)能借助计算器解决问题。

(3)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

四年级数学课后服务工作计划 篇7

一、情感与态度

1、对周围环境中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具有好奇心,能够主动参与教师组织的数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与引导下,能积极地克服数学活动中遇到的困难,有克服困难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对自己得到的结果正确与否有一定的把握,相信自己在学习中可以取得不断的进步。

3、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认识到许多实际问题可以借助数学方法来解决,并可以借助数学语言来表述和交流。

4、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类比、推断等数学活动,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5、对不懂的地方或不同的观点有提出疑问的意识,并愿意对数学问题进行讨论,发现错误能及时改正。

二、教学目标

(一)数与代数

1、第一单元“小数的认识和加减法”本单元是在3年级下册学习“元、角、分和小数”的基础上,扩展对小数的认识,把小数和分数初步联系起来,进一步了解小数的意义,并能比较小数的大小;结合具体情境,学习小数加减法和加减混合运算,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感受小数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2、第三单元“小数乘法”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经历探索小数乘法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运用小数乘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3、第五单元“小数除法”本单元包括小数除法、积商近似值、循环小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等内容。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经历探索小数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初步体验转化的数学思想;了解在生活中有时需要求积商的近似值,掌握求近似值的方法,培养估计意识;初步了解循环小数;会运用小数四则运算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4、第七单元“认识方程”结合生活情境,使学生初步了解可以用字母表示数;能根据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通过游戏活动,了解等式性质,并能用等式性质解简单的方程;能用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空间与图形

1、第二单元“认识图形”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通过动手操作,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和平行四边形不稳定性及这些特性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会画以上三种图形的高;通过对三角形分类,了解各类三角形特点;通过操作,发现三角形三个内角和等于180°,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会运用学过的图形设计一些简单的图案。

2、第四单元“观察物体”通过实际观察,使学生体会到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画面不同;能辨认从不同位置拍摄的相应照片的先后顺序;观察由5个小正方体搭成的物体,能画出从正面、侧面、上面看到的形状。

(三)统计与概率第六单元“游戏公平”通过游戏,使学生初步体验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能设计简单的游戏规则,使游戏对双方公平。

(四)综合应用本册教材在每一单元的教学内容中,配有题材具有现实性、趣味性、呈现形式多样化的应用问题和实践活动。除此之外,还安排了“数图形中的学问”“ji情奥运”“图形中的规律”三个专题活动,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年级数学课后服务工作计划 篇8

一、教材分析:

教材分三个阶段编排“角的认识”这一内容。第一个阶段,是在二年级上册,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和直角,并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尺画角,用三角板判断直角、画直角。第二个阶段,是在二年级下册,让学生认识锐角和钝角,并能借助三角板上的直角判断一个角是直角、锐角和钝角。第三个阶段,就是本册教材这一单元,让学生进一步学习角的度量。具体内容的编排顺序如下:

1、认识射线和直线,由射线引出角的定义

2、从比较角的大小引出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

3、认识平角和周角,以及平角、周角、锐角、钝角和直角之间的关系

4、画指定度数的角

本单元内容的编排注重数学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从直观过渡到抽象。学生在二上年级认识长度单位时,就已初步认识了线段。因此本单元教材一开始就借助直观,引入了射线和直线的概念。并让学生讨论线段、射线、直线的联系与区别。在此基础上教学角的概念和角的表示符号。然后在角的度量的知识基础上让学生认识平角和周角,教学角的分类和角的画法。另外,本单元教材在编排时,注意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发现数学规律。通过画射线、直线,测量角,操作活动角,用三角板拼角,用纸折角等多种方式加深学生对图形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线段,认识射线和直线,知道线段、射线和直线的区别。

2、使学生认识常见的几种角,会比较角的大小,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度数和按指定度数画角。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

1、使学生认识线段、射线和直线的特征。

2、理解平角和周角的概念。

3、用量角器量角、画指定度数的角。

难点:量角和画角的方法。

教学关键:量角器刻度的认识。

突破重难点的方法:

1、恰当把握教学目标。

本套教材把有关角的知识分了三个阶段编排,每个阶段都有自己的教学任务,但前后又有连贯性。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课时教学目标的制订和实施,因为它直接指导和影响着具体的教学过程,特别是课堂教学的过程。尽管这一单元的内容比较少,课时也不多,学生已有了一定的基础,但教师同样需要把单元教学目标分解为课时教学目标,确定每一课时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并注意目标的具体性和可操作性,便于教学效果的检测和评价。

2、注意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适度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

数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许多数学知识与生活有密切联系,可以在现实世界中找到“原型”,儿童的生活经验是他们数学学习的重要基础。但数学毕竟是抽象的,也有相当一部分是找不到“原型”的,如直线的概念就比较抽象,教学时很难借助实际例子帮助学生理解其含义。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数学中所说的“点”是没有大小的,“线”是没有粗细的,“面”是没有厚薄的。正因为如此,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并不都能促进他们的数学学习。有的生活经验不仅不能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甚至产生负面影响。如学习“角的初步认识”时,日常生活中的牛角、羊角,甚至人民币的单位名称“角”等时常会对学生的数学学习产生干扰。因此,教学时必须注意数学学科本身的特点,适时和适度地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

3、加强动手操作,提供自主探索的空间。

经过第一学段的学习,学生对角已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他们已经学会如何利用三角板上的直角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知道了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开的程度有关。教材中的许多结论如“经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和射线”、“经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以及量角和画角的步骤等都没有直接给出,并在练习中安排了不少“量一量”、“画一画”、“折一折”、“拼一拼”的操作活动,旨在让学生这些活动中进一步加深对角的认识,并形成画角和量角的技能,初步培养学生的作图能力,同时让学生经历和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教学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这些知识基础,在加强操作活动的同时,尽可能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

4、努力挖掘教材中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

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要注意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抓住有利因素,有意识地加以引导,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数学思想方法。如前面提到的“经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和射线”、“经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就可以渗透极限的思想、猜想和验证的方法。

四、课时安排:共4课时。

1、直线、射线和角。1课时

2、角的度量。1课时

3、角的分类。1课时

4、画角。1课时

第一课时直线、射线和角

设计者:王洁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35-36页直线、射线和角及配套练习。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线段,认识射线和直线,知道线段、射线和直线的区别;进一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含义,能用角的符号表示角。

2、通过“画一画”、“数一数”等活动,初步感悟:从一点出发可以画无数条射线,经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经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3、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4、培养学生间小组合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掌握直线、线段和射线的区别与联系,掌握角的概念和特征。

教学难点:角的形成。

教具、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几幅漂亮图片,我们一起来欣赏好吗?

师:你们发现这几幅图片里都包含着什么图形吗?

生:三角形、正方形、线段等等。

师:这里面藏着三个兄弟,你们想认识它们吗?

师:好请看大屏幕,原来它们的名字叫线段、直线和射线。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探讨直线、射线的特点

师:我们先回忆一下以前学过的线段有什么特点?

它的长度能测量出来吗?

师:那射线有什么特点?直线又是怎样的呢?请大家打开书本35页,到书中去找一找,把你认为是重点的知识用笔画下来。

师:什么是射线?

刚才同学们说到一个词“无限”,谁能说说对无限的理解?

射线的长度可以测量吗?(边说边播放课件它一端无限延长是不能测量的)

我们画射线时,要先画一个端点,然后再从这个端点向一方引出直直的线。

师:像这样的射线你能画一画吗?

在我们生活中,哪些事物可以近似的看成射线?

师:什么是直线呢?

直线的长度可以测量吗?为什么?(边说边播放课件)

师:画直线的时候,要注意它没有端点。(边说边板书画)

你自己能试着画几条直线吗?

2、三者之间的关系

(1)学生观看动画

师:有一天线段、直线和射线三兄弟发生了争吵,它们都想当大哥。请看!

师:刚才听了这三兄弟的理由,你认为谁有资格当大哥呢?

师:我们还是先来看看它们三兄弟有什么区别和联系,然后再来评评理好吗?

(2)三兄弟的区别(小组合作)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同学们可以看出直线、射线和线段是有区别的,首先是端点个数不同,而且延长情况也各不相同。现在我们各小组合作,完成手中的表格。

(3)三兄弟的联系

师:它们之间不仅有区别,还有联系呢,同学们请看老师的演示!

(这是一条......从中间分开右边是..左边是..你从中发现了什么?这是一条......从一点延伸变成了...你知道了什么?)

结论:通过老师的演示,我们知道线段和射线可以看成是直线的一部分。

3、教学角

(1)、小竞赛引入

师:三兄弟都争着要当大哥,那同学们也来进行一项小竞赛,好不好?

(2)、角的认识

a、自学:请大家打开书第36页看一看,把你认为是重点的知识用笔画下来。

b、检查自学情况。

师:什么是角?

师:角的什么?这两条射线呢?

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

师:我们画角时,应该先画角的顶点,再从这个顶点引出两条射线。你们能试着画几个角吗?

师:为了书写方便,我们要用这个符号来表示角。(板书:<)为了区分不同的角,我们还要给角编上号,可以用数字、也可以用字母。

C、找生活中的角。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有角的存在,你都在哪见过角呢?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谜语。今天,老师带来了四则谜语,我们进行抢答的方式。

2、火眼金睛。下面的图形中,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

3、找角师:数一数这两个图形中分别有几个角。

4、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师:接下来同学们按要求画一画。

5、欣赏风景师:同学们表现真不错,下面大家一起来欣赏美丽的风景。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师:你觉得这节课你表现得怎么样?你认为谁表现得最好呢?

师:其实,在我们的生活当中,藏着许多的数学知识,平时大家要注意观察、注意发现,做个“有心人”,好吗?

四年级数学课后服务工作计划 篇9

教学内容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47页及相应练习

教材分析

该课内容为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第一课时,在三年级学生已经学过多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本节课是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基础上学习的,其乘法算理是一样的。该课也是小学阶段整数乘法的最后内容。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知识的迁移,自主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算理,掌握三位数乘两位的笔算方法。

2.引导学生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体验知识迁移的过程,培养学生类推能力和概括能力。

3.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认真计算并养成验算的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能够正确进行笔算。

教学难点

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原理。

教具准备

学生用计算器

教学过程

课前2分钟口算练习

一、情境导入

播放北京标志性景点的图片。

教师:同学们,暑假你们都去哪里玩了呢?王叔叔、李叔叔暑假去了首都北京旅游,他们乘车所用的时间都是12小时,想知道他们是怎么去的呢?我们一起来看大屏幕。

王叔叔

旅游大巴

平均78千米/时

李叔叔

火车

平均145千米/时

教师:他们是从同一个城市去的么?

教师:根据提供的信息,你能算出王叔叔所在城市到北京多少千米么?指明学生列出算式:7812

学生列竖式计算,交流、汇报。

二、探究新知

李叔叔所在的城市离北京又有多少千米呢?如何计算呢?

引导学生列出算式:14512

1.运用估算

能不能估一估李叔叔住的城市离北京大约有多少千米呢?

说一说估得方法。

要想知道准确结果,还得用笔算。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板书课题)

2.探究算理

学生尝试笔算,教师巡视,挑选出几种不同思路的算法到黑板板演。我们先请刚才板演的同学说一说他是怎么算的吧,每一步的算理。(根据学生汇报,演示)

1 4 5

1 2

2 9 0 ——表示什么?(表示2小时行的路程,即290个1)

1 4 5 —表示什么?(表示10小时行的路程,即145个10)

1 7 4 0

我们想知道这个结果是否正确,有什么好办法呢?(一是与估算结果比较,二是通过验算。)

3.讨论交流

大家四人一组讨论一下,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是什么样的,互相说一说。

4.学生汇报。

三、巩固练习

1.教材第47页做一做横着第一排。

学生独立计算完成,教师巡视发现典型现象,请其板演。

集体订正。

2.算理选择题

(1)在计算23435的时候,25表示( )

A. 25 B. 205 C. 2005 D. 20050

(2)下面( )算式中25表示的意思是20050

A. 20915 B. 20552 C.32552 D. 1525

3.不计算,选择答案。

42519=( )

A.3825 B. 8020 C. 8075 D.46325

425219=( )

A.93075 B.68000 C.46325 D.80000

4.练习八第1.2题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四年级数学课后服务工作计划 篇10

为切实做好我校学生放学后延时服务工作促进学生健康、快乐、幸福成长帮助家长解决无法按时接送孩子的难题根据《宿州市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小学、幼儿园课后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关干做好人学生放学后延时看管服务工作的通知》、《关干进一步推进中小学生放学后延时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系列文件精神以服务好家长、学生为宗昌把开展好放学后延时服务作为一项重要工程来抓切实增强教育服务能力。有效整合学校、家庭等方面资源着力破解学校放学后、家长下班前我校学生无人看管的社会性难题。

二、总体目标

1、让每位家长放心。满足家长合理需求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不断提升我校公信力。

2、对每位学生负责。以放学后延时服务”为平台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学生在校园学习生活中享受幸福、健康成长。

三、组织机构

为确保放学后延时服务工作能够扎实有效开展成立放学后延时服务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成员:

四、放学后延时服务具体要求

1、服务对象。放学后延时看管服务工作主要针对放学后家长接送困难、在家无人照料的学生。

2、服务主体。校内延时看管服务工作有学校安排教值日直接看管也可由学校家长委员会组织家长义工进行看管。

3、服务时间。放学后延时看管服务时间原则上为学校工作日下午放学后到17:30

4、服务场所。学校教室、活动室、运动场等地。

5、服务内容。遵循教育规律组织开展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个性成长的形式灵活、内容丰富的活动包括做作业、自主阅读、体育、艺术、科普活动以及娱乐游戏拓展训练、开展社团及兴取小组活动等教育娱乐活动。

(1)快乐游戏课程。鉴干放学后学生刚从课堂出来需要放松缓解病劳因此要设计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游戏课程。如一年级可以“跳房子”“捉小鸡”“击鼓传成课后作业对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免费辅导帮助,或充分利用学校的图书资源组织学生进行自主阅读等。

(2)社团拓展课程。组织学生参加体育、艺术、科技等形多样、学校特色的社团活动、兴取小组和课外拓展训练。社团课程共分三大类即艺术类:唱歌、绘画、书法、手工制作;语言类:演讲、朗诵等:体育类:围棋、象棋、足球、田径等。

6、服务流程。调查摸底—家长申请一一学校审核合理安排志愿教师—重新组班—无缝衔接

(1)调查摸底。通过家长会、微信群等渠道向家长宣传上级有关放学后延时服务工作通知的精神。各班主任对家长下班晚、无法及时接学生放学的学生情况进行调查摸底,做好统计。

(2)家长申请家长和学生有意愿参加延时看管服务的要由家长书面向学校申请:学校向有需求的家长和学生发放《延时看管服务申请书》。

(3)学校审核。根据家长的申请进行审核认为属实后与家长签订《延时看管服务安全责任书》明确看护的时间、形式管理要求,双方权利和义务等。对具备条件按时离校的。要在规定时间放学。

(4)合理安排志愿教师。根据家长申请情况结合学校设立的放学后延时服务特色课堂合理安排每日志愿教师的人数以及不同学科的教师提高放学后延时服务的质里和效果。

(5)重新组到。将不同班级的参加证时服务的学生根据兴爱好组成规模不超过40人的“临时班”设立“临时班主任”。放学后:临时班主任”将学生带领到相应场所进行延时服务。

(6)无缝街接。临时班主任”负责接待家长指引家长到“临时班”接孩子家长孩子互相确认后才能离开校园。

五、放学后延时服务保障措施

1、高度重视。各班主任及值到教师要高度重视认真负责切实将放学后延时服务作为一项分内工作组织好服务好。真正让延时服务成为学校的实事工程。

2、健全制度。建立健全放学后延时看管服务工作相关制度包括学生看管申报审批制度、家校衔接制度、学生管理制度、志愿服务制度、检查考核制度、安全管理制度、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以及学生意外伤害等突发事件的应急理机制等,确保放学后延时服务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

3、规范管理。放学后延时服务工作必须做到以下几条:

(1)、坚持“家长自愿、公益服务”原则严禁以任何方式强强制或变相强制学生参加。

(2)、严格规范办学行为不得将看管服务工作作为学校教学的延伸不得进行集体补课或举办各种兴趣班。

(3)、不得与社会机构合作进行有偿服务。

(4)、看管教师要做好看管记录详细记录每天看管情况。出现紧急情况时及时救助并通知学生监护人确保学生安全。

四年级数学课后服务工作计划 篇11

一、基本情况分析:

我们四年级数学组有刘道红、陈秀云、王翠兰、左云田、崔维英、商学兰6名数学教师。每位教师都很热爱、关心学生,对工作认真负责,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心。因为第八册教材是新教材,大部分老师都是第一次教,所以我们要更加认真的组织教研活动。

二、教研目标:

在本学期,我们一定团结一心,做到不教研不进课堂,不备好课不进课堂,认真执行学校规定的教研计划,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在教学中,按照“小学数学问题式教学与合作交流性学习”方案的要求,认真备课、上课。具体目标如下:

(一)、加强理论学习,增强课程改革的意识

1、因为第八册数学是新教材,为了能吃透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我们组的老师要加强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比如,认真研读《数学学科课程标准》和《走进新课程》,并结合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有针对性地学习其他学习材料中的相关内容,领悟数学新课程标准基本理念,积极实践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将设计数学实践活动作为数学改革的新生长点,整合、提升整个教学过程。

2、认真学习《小学数学问题式教学与合作交流性学习》的实验方案,了解实验的理论基础,充分理解实验的教学模式和过程,力求按照实验要求,把每一节课的教学落到实处。

(二)、发挥教研组的力量,加强集体教研

1、加强集体备课的力量,研究新课程的教学方法,以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来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注重对动手实践、自己探索、合作交流为主的教学模式进行研究和探讨,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学生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设计合理而又符合低年级学生年龄特点的练习,以达到精讲精练,减负增效的目的。

2、在开学初,就对本学期的教学内容进行明确的分工,并按照学校的要求进行先周备课,每一次的先周备课都从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等各个具体的环节进行集体的研究,最后,形成组内统一的意见。

3、除了在教研时间内认真组织教研以外,在平时的教学中,如果遇到问题,及时与本组的老师商量、讨论,共同解决。

(三)认真落实集体备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在每一节课之前做好充分准备,切实提高40分钟的课堂效益。在课堂教学时让学生自己观察,自己思考,自己表达,并且作出结论。根据不同的学生不同情况,进行有差异的教学,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所发展。在教学中,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尊重学生,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营造积极、健康、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倡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扩大学生信息交流面,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信息交流面要达100%,

2、将教学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兴趣以及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加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前提下,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3、运用符合低年级学生心理特征的形象生动的语言语态,配合使用教具学具,将直观而又形象的思维过程逐步过渡到抽象的思维过程,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4、注意发挥计算机的辅助作用,真正把现代教育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起来。使计算机真正成为教师教学的好工具。加强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5、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教师课下加强教研,课上精讲精练,避免学生当堂吃不消,练不会,课下无休的做作业的弊端。

三、教研措施:

1、加强自我管理,组织教师根据自身和学生的特点,制订出各自的详细的教学计划

2、年级组内做到经常相互听课,同时还要听其他年级组老师上的课,真正做到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3、组织教师学习教学杂志上或网上关于数学教学及改革的相应文章,要求每人每月学习一篇教学论文,并写好学习体会,进一步更新观念,促进数学教学改革,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4、在作业的布置、批改方面,注重作业内容的设计和分层次布置作业的研究。作业设计既要在量上有所控制,更要注意加强“质”的研究。批改要正确、及时,严格执行国家教育部门对学生家庭作业总量的规定,不加大作业量。

5、进一步加强教学反思的撰写和整理。教学反思,有助于知教知学,有利于教学经验的积累和教训的记录,对于改进今后的课堂教学和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在本组的教学中,要进一步加强教学反思的撰写和整理。

6、学习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教师之间团结协作,互帮互助,努力学习幻灯片制作技术、Flash动画制作技术等,做到课堂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整合。

7、继续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加强对学困生的辅导。教师要早一点打算、多一点行动、少一点埋怨、多一点关心体贴、早一点落实转化措施。要花大力气来提高合格率和优秀率。各班教师要定时间、定计划、定内容地组织好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的辅导工作,做到措施得力,记载齐全,成果显著。

8、教研组长要统一组内教学进度,抓好单元知识检测。认真做好每一单元及期中、期末质量分析,分别以学生与老师的角度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活动安排

教研时间安排:周二办公时间、周六上午集中教研,平时分散教研。

五、教研分工表:

四年级数学课后服务工作计划 篇12

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继续任教四(3)、四(6)两个班共94人的数学教学。部分学生能正确认识到数学学习的重要性,能按正确学习方法学数学,平时能遵守课堂常规,认真完成作业;少数学生学习习惯、学习态度不太好,课堂上不能专心致志,注意力会分散、思想开小差,学习目的性不够明确,也不能保持最基本的纪律;个别学生在课堂上不愿开口,发言不积极。

所以,学生良好学习行为习惯的培养和有效开展课堂讨论和提高学习效果将是本学期要工作努力的方向。从上学期考试成绩分析,学生的基础的知识、概念、定义掌握比较牢固,口算、笔算验算及脱式计算基本掌握,少数学生粗心大意,灵活性不够,应用能力不够强。部分学生接受能力较强,学习态度较端正;也有部分学生自觉性不够,不能及时完成作业等,对于学习数学有一定困难。所以在新的学期里,在端正学生学习态度的同时,应加强培养他们的各种学习数学的能力,以提高成绩。

少数学生自觉性不够,缺乏刻苦钻研的精神,总想偷懒,作业马虎。今后首先还是加强学习习惯培养,如学前的自习、课后的复习等。在书写上还要继续提高要求,只有让学生在认真书写的基础上才有可能认真思考。其次,这学期整数的计算(简便计算)占了极大一块内容,所以培养他们的计算能力是关键。另外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是本学期的重点,在教学中加强数学数量关系的分析,让学生学会分析,学会审题,提高解题能力。最后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多寻找方法,使他们乐学,愿学,努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

二、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平移、旋转和轴对称、认识多位数、三位数乘两位数、用计算器计算、解决问题的策略、运算律、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确定位置、整理和复习等内容。

本册教材主要特点:本册教材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已有经验与生活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开放性、灵活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教材努力体现新的教学观念和学习观念,具有创新、实用、开放的特点。本教材既注意体现教育新理念,又注意继承传统的数学教育内涵,使我们的实验教材具有基础性、丰富性和发展性。

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认识多位数,三位数乘两位数,用计算器计算和运算律。本册这些知识的学习,一方面使学生学会用较大的数进行表达和交流,掌握较大数范围内的计算技能,进一步发展数感;另一方面通过十进制计数法的学习,对有关数概念的各方面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和融会贯通,为学生形成科学、合理的数学认知结构奠定基础;并为进一步学习小数、分数及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做好铺垫。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平移、旋转和轴对称、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和确定位置三个单元,这些都是本册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解决问题方面:一方面在现实情景中提出与数学有关的问题,运用掌握的知识或规律解决问题。另一方面能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能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能有效地与同伴合作,在教师的指导下,进一步提高数学表达水平,进一步学习反思评价,感受数学的魅力。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应用数学的综合应用——“★多边形的内角和”、“●一亿有多大”和“●数字与信息”,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调查了解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四年级数学课后服务工作计划 篇13

我一定扎扎实实地搞好学校的教研工作,做到一周一教研,搞好师徒结对工作;抓好本组队伍建设,使各项工作走在学校前列;搞好教学工作,使不同的孩子得到不同的发展,每一个孩子都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现计划如下:

一、学情分析

本学年,我继续担任四(7)班数学教师,经过一年的相处,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比较感兴趣,彼此关系融洽,同学们学习态度较端正。四年级学生已经从中年级迈向高年级,他们的思维已经开始由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对周围事物的认识较以前上升了一个层次,已经会用归纳概括的方法认识事物及解决问题,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数学知识,为学好本册教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学生经过三年的学习,已经基本掌握了小学第一学段的学习方法,师生之间也由陌生到熟悉。大部分学生学习习惯好,喜欢学习数学,对所学知识掌握较好,并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但是学生的心理特征及思维发展也不一致,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更要注意因材施教。

二、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认识更大的数、乘法、除法、生活中的负数、线与角、运算律、方向与位置、可能性等教学内容。

1.第一单元“认识更大的数”。本单元是在第一学段学生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亿以内的数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掌握大数读写的方法,认识近似数及其作用。

2.第二单元“线与角”。本单元学习的内容主要有:直线、线段、射线的认识,平行线与垂线的认识,平角、周角的认识,以及用量角器量角与画角。

3.第三单元“乘法”。本单元学习的内容主要有:三位数乘两位数,对一些较大的数进行估计,认识计算器以及运用计算器探索一些数学规律。

4.第四单元“运算律”。本单元学习的内容主要有:加法和乘法交换律、加法和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

5.第五单元“方向与位置”。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某一点的位置、描述简单的路线图。掌握根据方向(任意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认识周围的环境。

6.第六单元“除法”。本单元的学习是小学阶段整数运算的最后一个章节内容。本单元学习的内容主要有:三位数除以整十数,三位数除以两位数,速度、时间与路程的数量关系。

7.第七单元“生活中的负数”。本单元主要是使学生认识生活中一些常见的负数,对此学生已经积累了比较多的生活经验。

8.第八单元“可能性”。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感受简单的随机事件、感受可能性有大有小。在这一单元中,学生学习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感受到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

四年级数学课后服务工作计划 篇14

第一课时:口算乘法(例1)

一、教学内容:课文第45的例1,相应的“做一做”,及练习六的第1-3题。

二、教学流程图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让学生经历探索口算方法的过程,使学生会口算两位数、几百几十乘一位数(积在1000以内的进位乘法)。

2、技能目标

会口算两位数、几百几十乘一位数(积在1000以内的进位乘法)。

3、情感目标

(1)感受数学探索活动的乐趣。

(2)通过交流、讨论,学生学会协助与合作,从而提高学习效果,合作学习的意识得到进一步加强。

四、教学重点

在具体情境中探索并初步掌握整数乘法的口算方法。

五、教学难点

通过交流、讨论,学生学会协助与合作,从而提高学习效果,合作学习的意识得到进一步加强。

六、教学策略

1、本单元内容以启发式教学、实践活动、探究、检验等方法进行教学,通过各种形式让学生经历探索口算方法的过程,使学生会口算两位数、几百几十乘一位数(积在1000以内的进位乘法)。

2、辅助手段:制作多媒体课件来辅助教学,能够创造较为真实的模拟情景,产生“身临其境”的直观效果,学生体会数学知识的实用性。

3、准备材料:多媒体课件、卡片、学生上课的练习题。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懒羊羊要去旅游,可以坐什么交通工具去呢?(它想同学们给它一些建议)

2、你们想知道一些交通工具的运行速度吗?

(出示六种交通工具的时速的图片)

【设计意图】

以学生们喜爱的动画片中的人物喜羊羊创设情景,能迅速吸引学生,引起他们的注意。

(二)探索计算方法

1、 出示例1:

故事情节:懒羊羊出发时给灰太郎看见了,于是灰太郎去追喜羊羊。

我们来看看灰太郎能不能追上懒羊羊。

出示:灰太郎骑自行车追,1小时约行16千米。

懒羊羊坐在特快列车上,1小时约行160千米。

师:同学们能追上吗?

(1)灰太郎骑自行车3小时可以行多少千米?

提问:计算这道题时怎样想?怎样列式?如何计算?

小组交流讨论。小组汇报

问:30小时行多少千米?

(2)懒羊羊坐特快列车上,3小时行多少千米?

提问:计算这道题时怎样想?怎样列式?如何计算?

小组交流讨论。小组汇报

问:30小时行多少千米?

(3)灰太郎马上回家,改坐飞机。(飞机每小时飞800千米)

灰太郎3小时可以飞行多少千米?

提问:计算这道题时怎样想?怎样列式?如何计算?

小组交流讨论。小组汇报

问:30小时行多少千米?

(4)最后灰太郎抓住了懒羊羊。

2、小结:三位数乘两位数口算方法。(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

这一环节还是以学生们喜闻乐见的动画中的人物,情节吸引学生进行枯燥的计算,目的使枯燥的计算学习变得有趣。

另外,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把两位乘一位数的口算乘法迁移到新课三位数乘两位数中去。

(三)尝试练习。

1、懒羊羊给灰太郎抓住的消息传到喜羊羊那,于是喜羊羊马上出发去营救。它来到灰太郎的家。可是门锁着。要打开这把密码锁必须要同学们帮忙。同学们愿意吗?

出示P46做一做(密码就是这些题目的答案)

同学们完成后展示多煤体把灰太郎的房子门打开。

2、门开后经过花园,花园里的花朵挡住了喜羊羊的路,喜羊羊须要同学们帮忙。

P47练习六第1题(每算完一棵花,就倒下让路)

【设计意图】

有了上面例题的讲解和训练,也因为有了旧知识一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乘法,所以教师把练习的重点放在引起学生兴趣方面做,让学生在计算学习、练习中减少枯燥的情绪。

(四)巩固新知

1、经过花园,前面就是关着懒羊羊的房间,在但是前面共有三个房间,同学们我们一起找,好吗?

(一起完成P47练习六第2、3题)

【设计意图】

巩固练习通过具体的各种情境,让学生对本节课所学进行巩固,感受我们所学的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也让知识得到一个升华。

(五)课堂作业

调查我们身边各种交通工具的速度,体会三们数乘两位数口算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设计意图】

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各种情境,让学生对本节课所学进行巩固,感受我们所学的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八、教学检测安排

教师准备的口算练习题

九、相关练习

书本上练一练和练习六中相关练习题

十、板书设计

(三位数乘两位数)口算乘法

灰太郎:

163 =48 8003 =2400

1630 =480 80030 =24000

懒羊羊:

1603=480

16030=4800

第二课:时口算乘法练习课

一、教学内容:P47练习六,第4、5、6、7、8题。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练习,让学生进一步熟练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或整十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2、技能目标

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口算习惯。

3、情感目标

(1)感受数学计算的乐趣。

(2)通过交流、讨论,学生学会协助与合作,从而提高学习效果,合作学习的意识得到进一步加强。

三、教学重点

会口算两位数、几百几十乘一位数(积在1000以内的进位乘法)。

四、教学难点

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口算习惯。

五、教学策略

1、本节课内容主要以比赛形式完成。吸引学生计算的兴趣。

2、辅助手段:制作多媒体课件来辅助教学,补充一部分的练习 。

3、准备材料:多媒体课件、学生上课的练习题

六、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完成书本P47练习六,第4题。

揭示课题:口算乘法练习课。

2、P48第5题。

【设计意图】

复习上节的内容,作到温故知新的作用,做到巩固的作用。

(二)理解提高

1、第6、7题

【设计意图】

通过这两题的练习让学生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意义与以前所学的乘法意义相同。加强巩固乘法意义的学习和理解。对今后乘法应用掌握有良好作用。

(三)拓展练习

第8题和思考题

【设计意图】这两题是提高题,不要求所有的同学都能掌握,所以教师讲解分析针对在课堂教学中“吃不饱”的同学。

(四)课堂作业

教师准备的口算练习。

【设计意图】

巩固本节课所学,并作为检测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的手段。

(五)板书设计

(板书有关的练习题解答)

第三课时: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

板芙镇板芙小学 彭亚燕

【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49页例1

【教学目标】

1、根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推出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通过两位数乘两位数到三位数乘两位数知识的迁移,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培养迁移类推的能力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学习成功的快乐,激发探索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

【教学重点】探索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并掌握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1.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

2. 正确规范地计算和书写乘法竖式。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旧知铺垫,忆旧引新

列竖式计算: (1)1452=(2)4512=

学生先说一说列竖式计算乘法要注意哪些问题?再计算。最后再说说计算这两道题时分别运用了哪些旧知识?计算这两道题时有什么不同之处?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旧知,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与体验,从类结构上为实现新旧知识的迁移教学做铺垫。)

二、自主参与,探究新知

教学例1

(一) 课件呈现题目:李叔叔从某城市乘火车去北京用了12小时,火车每小时约行145千米,该城市到北京大约有多少千米?

提问: 该城市离北京有多远?怎样列式?

(二)、估算。

你能运用估算知识估一估:该城市离北京大约有多远吗?

(三)、探究笔算算理和过程。

1、学生独自尝试笔算。

2、学生小组交流:(1)要先算什么?积的末位数要写在什么位置?

(2)再算什么?积的末位数要写在什么位置?

(3)最后算什么?

3、指名学生上黑板,边讲解计算过程边完成板书。

4、找出学生一对一错的例子,进行正反对比辨析,明确需要注意的问题。

5、沟通联系,归纳算法。

比较一下,三位数乘两位数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设计意图:迁移类推的办法,不仅是一种有益的联想,也是解决问题时经常采用的一种思路。让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的过程,并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体会新旧知识的联系,培养学生类比迁移以及分析、概括的能力。)

三、练习巩固,拓展提高。

1、翻牌游戏:找找红色的两个数字相乘的末位数字藏在哪张牌下面。

2、三级跳:列竖式计算16321时,要先算( ),再算( ),最后算( )。

3、笔算竞技:比一比,哪组算得又快又准。

13412 25116

24123 21742

4、 火眼金睛:先判断对错,再改正。

5、 脑筋急转弯:不列式计算,你能很快找到正确答案吗?

(设计意图:新课程使课堂具有活力与温度,但课堂教学要想保持持久的活力与温度,练习题设计还必须有一定的层次性和趣味性,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积极性,使学生能够对数学本身感兴趣。)

四、课堂总结,课外延伸。

1、今天我们学会了什么?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2、如果让你计算四位数乘两位数,你有办法吗?下课试试看。

(设计意图:四位数乘两位数表面看只是对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计算的一次拓展,但实质是对学生是否掌握计算法则的一次检测,是对学生迁移类推能力的再次训练。)

第四课时:《因数中间或末尾有零的乘法》教学设计

板芙镇板芙小学 杨忠华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53页。

【教学目标】

1、 探索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及简便写法,进一步认识0在乘法运算中的特殊性,培养迁移类推及概括等能力。

2、 能用简便的竖式写法正确地计算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养成认真计算的良好习惯。

3、 会选择合适的算法来计算和解决生活中的有关问题,逐步形成优化意识。

【教学重难点】

探索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及简便写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 观察下列算式中两个因数有什么特点?

出示:6050 24020 (板书:因数末尾有0)

2、 你能口算吗?你是怎样算的?

生: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数一数两个因数中一共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3、学生猜一下,我们能不能用口算的方法进行笔算呢?请看以下例题。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旧知,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与体验,从类结构上为实现新旧知识的迁移教学做铺垫。)

二、运算知识迁移,构建新知

1、 出示材料,特快列车每小时可行160千米,普通列车每小时可行106千米。

读材料,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鼓励学生提的问题,并评价,抓住有用资源引出问题。)

老师能提一个问题吗?大家思考老师的问题包含了几个问题啊。

出示例题问题:它们30小时各行了多少千米?(重点让学生理解“各”字在问题中的意义)板书子问题:特快列车30小时行了多少千米?普通列车30小时行了多少千米?

2、交流“特快列车30小时行了多少千米”的算法。

(1)、怎样列式?

(2)、怎样计算?

(3)、有没有更简便的方法?

A、写竖式时,如何处理“0”和非“0”数字的对位?

B、怎样确定积的末尾的“0”的个数?

(4)通过对比,你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设计意图:迁移类推的办法,不仅是一种有益的联想,也是解决问题时经常采用的一种思路。让学生经历探索因数末尾有零的笔算方法的过程,并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体会新旧知识的联系,培养学生类比迁移以及分析、概括的能力。)

3、交流“普通列车30小时行多少千米”算法。

(1)学生独立列式,用竖式的简便写法怎么写?因数有什么特点?(板书:因数中间有“0”)

①3为什么和6对齐?

②十位3和十位0相乘这一步可以省略不写吗?

③明明30=0,百位上却写1,为什么?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交流和探索;在交流和探究的过程中,碰撞思维,学会表达;在不同思维的表达与碰撞中,收获和发展;在收获和发展中,进一步学会学习与思考。)

(2)同学们这么聪明,我们就来练一练。

22040 10660 36025 58012

三、巩固计算,提升技能

1、完成教材练习八第3题。

先独立完成,再集体修正。修正时,可以让学生说说解题的思路。

3、 课件出示课前的交通工具时速集合图片,让学生自主选择素材,提出相关问题,同桌互考互查。

(设计意图:新课程使课堂具有活力与温度,但课堂教学要想保持持久的活力与温度,练习题设计还必须有一定的层次性和趣味性,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积极性,使学生能够对数学本身感兴趣。)

四、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学到什么技巧吗?你今天学得开心吗?

六、布置作业

完成课本练习八的第2、4题。

第五课时: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54页的内容,练习八的5—10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让学生理解速度的含义,学会用复合单位表示速度,并学会用统一符号来表示速度。

2、使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时间、速度和路程之间的关系,并能用它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让学生通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在交流评价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科技事业的情感。

【教学重点】掌握速度、时间与路程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速度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看搭载天宫一号火箭发射实况,让学生感知速度.

师:近段时间发生在中国的航天科技大事是什么?

9月29日21时16分,搭载着我国第一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的长征二号FT1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科学家们经过精确的数学计算,把天宫一号准确的送到太空。我们用数学的眼光看这个短篇,火箭的速度快吗?

(观看视频)。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大学生的认知视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科技事业的情感。】

2、关于速度,你知道些什么?

【设计意图: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

3、揭示课题(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确学习内容】

二、探究新知

1、 速度的含义

出示图片,介绍交通工具的运行速度,自然界一些动物的运动速度等等。

引导学生说出速度包括每分、每时、每秒、每天等时间单位,还要有在这些时间里行的路程。(单位时间行的路程叫做速度。)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验可以用速度来比较快慢,建立时间单位的表象,再通过交流每一个速度分别可以表示什么,深刻理解速度的含义。】

2、速度的统一表示

(1)小组讨论:速度的写法,读法。

10米/秒 读作:10米每秒 10米/时 读作:10米每时

(2)了解在生活中的速度。

猎豹 (图片)追捕猎物时的速度是120千米∕时.

火车(图片)全速行驶的速度高达2千米∕分

长征三号甲火箭(真实图片)的速度是8千米∕秒

嫦娥一号(真实图片)的飞行速度是8000米/秒

光的速度是298000千米∕秒(打雷时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再听见声音)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体会出学习速度的统一写法的必要性。而不是把速度的统一写法直接的灌输给学生。】

3、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

出示例3:(1)一辆汽车的速度是80千米/时,2小时可行多少千米?

(2)李老师骑自行车的速度是225米/分,10分钟可行米?

学生先独立理解题意,独立解答。

学生汇报交流自己的解答方法。

(1)802=160(千米)

(2)22510=2250(米)

【设计意图:从现实情景入手,探究求时间和路程的数量关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4、总结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关系式

在题(1)中,80千米/小时叫速度,2小时叫时间,行的距离叫路程,你能用一个式子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吗?

学生先在小组内说一说,然后汇报交流。

引导学生总结出:速度时间=路程

怎样求时间?(路程÷速度=时间)

怎样求速度?(路程÷时间=速度)

教师讲解:有关速度、时间、路程之间关系的问题,叫行程问题,今天我们研究的就是行程问题。

【设计意图:梳理、小结知识点,让学生思路更清晰。】

三、巩固新知

1、练习八的第5题

(1)、猎豹奔跑的速度可达每小时110千米,可写作( )。

(2)、蝴蝶的速度每分钟500米,写作( )。

(3)、声音传播的速度是每秒钟340米,写作( )。

2、练习八第8、9题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加深学生对速度的理解,巩固速度时间=路程这组数量关系,并应用它去解决问题。】

四、课堂总结

今天你都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梳理、总结知识点,让学生思路更清晰。】

五、布置作业

1、用统一符号表示下列速度

(1)天蛾是一种昆虫,它飞行的速度每小时可达53千米,可以写作 。

(2)飞行速度最快的鸟叫尖尾雨燕,它的飞行速度每小时可达120千米,可以写作 。

2、小强每天早上跑步15千米,他的速度大约是120米/分,小强每天大约跑步多少米?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做作业,加深学生对速度的理解,巩固速度时间=路程这组数量关系,并应用它去解决问题。】

板书设计

例3 (1)一辆汽车的速度是80千米/时,2小时可行多少千米?

802=160(千米)

答:2小时可行160千米。

(2)李老师骑自行车的速度是225米/分,10分钟可行米?

22510=2250(米)

答:10分钟可行2250米。

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

【总评】路程、时间与速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是学生今后学习行程问题应用题的基础。通过本课时的教学,把学生原有一些感性认识和一些生活经验进行概括总结,让学生理解掌握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相互关系,帮助学生运用所学的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相互关系更好地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对数学的情感。本节课教学,先让学生看嫦娥一号飞行的实况录象,让学生感知速度。再比较小军和小刚的速度及了解生活中的速度理解速度,总结出求速度的数量关系。让学生自己研究出速度统一写法的必要性。通过比较不同的速度,让学生举例生活中知道的速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又加深对速度的理解。

对于这节课,学生已经对速度有一定的认识,这节课主要是结合实际情境,让学生理解速度与路程、时间的关系。四年级属小学中年级学段,学生开始对“有用”的数学更感兴趣,本课学习内容安排与呈现都能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我在教学中很注重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和积极的学习情感,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已经很适应合作学习,也很注重老师的评价。人的智力是多元的,学生在发展上也是存在差异的,有的学生善于形象思维,有的善于逻辑推理,有的善于动手操作,分组活动、分工合作的学习方式更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容易使不同的学生在学习上获得成功的体验。

第六课时:积的变化规律

【教学内容】人教课标版《数学》四年级 上册第58页例四,59页练习九。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探索并掌握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积也乘(或除以)几的变化规律;能将这规律恰当地运用于实际计算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经历积的变化规律的发现过程,初步获得探索和发现数学规律的基本方法和经验。

3、通过学习活动的参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乐趣,增强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4、培养学生从正反两个方面观察事物的辨证思想。

【教学重点】发现并运用积的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积的变化规律的探究策略。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想不想玩游戏?请听游戏规则:老师说第一句,你们说第二句。看谁的脑子转得快!(开火车形式)

师:1只青蛙 生:4条腿。

师:2只青蛙 生:8条腿。

师:( )只青蛙 生:( )条腿。

…… …

2、那么在游戏中藏着什么数学知识呢?让我们一起来找一找吧。刚才同学们是怎么算出2只青蛙8条腿的?谁能列式?(41=4,42=8,43=12。。。。。。)

3、等号左边的两个数叫什么?等号右边的数又叫什么?(因数、因数 积)

[设计意图]: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创设青蛙“对对子”游戏这一情境出发,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学生行为产生强大的内张力,并以高昂的情绪投入学习。接着得出的这组算式,是给学困生表现的机会,给他们成功的体验。

二、自主探究,发现规律

1、出示例4

62= 204=

620= 104=

6200= 54=

2、通过观察算式找出积的变化规律:

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积也会乘几

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除以几,积也除以几。

[设计意图]:在学生探究规律的过程中,我主要采用的是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小组交流、全班交流等方式,在学生汇报交流时,我运用多媒体课件来展示学生的推理过程,从而使学生更直观地感受思维的条理性,接下来让学生举例验证规律,在验证的过程中,使学生的思维更趋于严谨与理性,提高了学生的数学素养。

3、学生举例子,验证规律。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讨论、交流、概括,激发学生积极探索的兴趣和热情,使学生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学生合作学习,对积的变化规律进行整理,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相应的问题,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乐趣,增强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设计意图]:让学生举例验证规律,在验证的过程中,使学生的思维更趋于严谨与理性,提高了学生的数学素养。

3、尝试练习:

(1)在45=20中,如果4不变,5乘 2倍,那么积也( )。

(2)在68=48中,如果8不变,6除以 3倍,那么积也( )。

[设计意图]:对积的变化规律进行应用,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相应的问题,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乐趣,增强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三、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1、做一做:根据850=400,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积。

1650= 3250= 825=

2、根据积的变化规律,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积。

413=52 24300=7200

4130= 2430=

41300= 243=

4013= 12300=

40013= 6300=

[设计意图]:练习设计训练学生应用积的变化规律,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说一说变化的规律,训练学生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大货车在普通公路上以40千米/时的速度行驶,4小时可以行( )千米。小轿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速度是大货车的2倍,小轿车用同样的时间可行( )千米。

4、下面这块长方形绿地的宽要增加到24米,长不变。扩大后的绿地面积是多少?

5、算一算,想一想。你发现什么规律?

1824=432

(18÷2)(242)=

(182)(24÷2)=

规律:一个因数乘几,另一个因数除以几,积不变。

四、课堂小结: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本课知识点进行归纳小结,对重点知识进行回顾和思考。

五、作业布置:练习九第3题

板书设计:

积的变化规律

一个因数 另一个因数 积

不变 乘几 也会乘几

: 不变 除以几 也除以几

乘几 除以几 积不变

(0除外)

第七课时《乘法估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在解决具体问题的情境中能应用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养成估算的习惯。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灵活运用估算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解释估算过程,并能对估算结果做出合理性的判断。

3、情感目标:通过小组合作探究,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他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根据要解决的具体问题,选择适当的估算方法。

【教学难点】根据要解决的具体问题,选择适当的估算方法。

【教具】主题图、课件、游乐项目图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铺垫孕伏

师:学校将要组织同学们去秋游。你想去吗?在秋游前,学校安排老师去买一些饮料和水果。(出示图片)

问:谁能用一句话表达图中的数学信息。

生:“老师买酸奶用去153元,买果汁用去102元;买苹果用去101元”。

请同学们估算一下:买饮料和水果大约用了多少钱?

生:153+102+101≈350

150 100 100

师:如果老师刚好带350元,你认为够了吗?指名生说理由。

师:刚刚我们在计算时是用什么方法来解决问题的(加法估算)?在实际生活中我们还会常常遇到一些需要用乘法估算来解决的问题(板书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怎样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来解决我们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此环节的设计意图:1、让学生回忆加法估算的方法;2、初步理解估算结果的意义。)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教学例5。

师:这次秋游,我们将要乘车去游乐场玩(出示课本60页主题图)请大家仔细观察主题图,从图中你了解到什么数学信息?(每套车票和门票49元,四年级一共需要104套票)

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准备多少钱买票比较合适?)(此环节的设计意图:1、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2、准确把握题意。)

师:谁来把这道题完整地给大家说一说。(指名学生读)

师: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用估算,算式是:49104)

2、学生自主探究估算方法。

师:下面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一种估算方法算一算,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1)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并作指导。

(2)指名学生汇报交流,反馈学生不同的计算方法。

师:哪位同学愿意把自己的估算情况与大家交流一下。

学生可能的回答有:

方法一:49 104 ≈ 5000(元)

50 100

方法二:49 104 ≈ 5500(元)

50 110

方法三:49 104 ≈ 5250(元)(此种情况较少出现)

50 105

3、引导学生开展课堂讨论。

师:肯定同学们的方法之后抛出问题:你认为哪一种方法更切合本题题意?为什么?请你和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自己的意见。(此环节目的在于:1、培养学生比较、分析的能力;2、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3、培养学生针对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

4、指名学生汇报交流,并说明理由。

师:哪个小组的同学愿意把你们组讨论的情况跟大家交流一下。

(生A:我认为第一种方法比较适合本题,因为它把第一个因数看成整十数、把第二个因数看成整百数,计算又快又简便。生B:我认为第三种方法好,因为把104看成105,估算出来的钱数更接近准确值。生C:我认为第二种方法比第三种方法好,因为它把104看成105,不便于计算。生D:我认为第二种方法比较适合本道题目。由于把104估成110,这样算出来的5500元肯定超过准确值,如果学生在活动中发生意外,或者想玩其它的游乐项目,老师还可以应付得了。这个同学考虑问题真周到,大家给他鼓鼓掌)

师:刚才两位同学都说到了准确值。那么我想知道准确值是多少?(5096)请同学们自己算一算。

5、教师对学生的交流进行评价,归纳总结。

师:现在大家明白为什么比较多的同学都认同第二种方法了吗?原因非常简单。(因为第一种方法估算出来的钱数比准确值小,钱带少了就有同学上不了车,去不到游乐场,第二、第三种方法由于把两个因数都看大了,估算出来的钱数肯定够,但这两种方法中,第二种方法比第三种方法计算更简便。今天我们所学的乘法估算就是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最合适的估算方法解决问题。所以,以后我们再遇到类似情况的时候,什么时候应估大些,什么时候应估小些,应视实际情况而定,不一定非得采用四舍五入来取近似数。这个道理你弄明白了吗?

三、创设情境,轻松一刻

师:门票和车票的问题终于解决了,我们赶快走进游乐场吧。(出示图片)这些是游乐场部分的游玩项目,有摩天轮••••••,你喜欢玩哪一个?

指名学生汇报交流。(此环节的设计依据是:1、四年级学生高度注意保持的时间是有限的,课中要注意调节;2、四年级学生仍然倾向于直观、形象的事物,对抽象的东西不感兴趣。)

四、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1、解决游玩中的数学问题。

师:既然大家都想玩这些游乐项目,你们的愿望马上就可以实现!

(1)必答题:摩天轮最大载重量4000千克,四年级学生平均体重是28千克,四年级104名学生可以同时乘坐摩天轮吗?

师:摩天轮的问题解决了,接下来请同学们自由选择你喜欢的游乐项目,并从中选择一道数学问题,用你喜欢的方法来解决。

(2)自选题。

A:旋转秋千一次可以乘坐48名游客(满坐),上午运行19次,上午玩旋转秋千的游客大约有多少人?

B:玩超速风车每人每次需要18元,四年级104名学生,需要准备多少钱买票?

2、解决返程的数学问题。

师:秋游活动即将结束,我们准备乘车返回学校,请同学们算一算:从游乐场到学校的路程是125千米,同学们乘车返回时,客车每小时行63千米,3小时能否返回学校。

五、反思回顾,自主总结

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参与了“秋游活动”,请大家谈一谈你有哪些收获?

四年级数学课后服务工作计划 篇15

一、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角的度量、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教学实践活动等。

二、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认识自然数,掌握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数级读、写亿以内和亿以上的数,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

2、会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3、会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100以内)和几百几十乘一位数,整十数除整十数、整十数除几百几十数。

4、认识直线、射线和线段,知道它们的区别;认识常见的几种角,会比较角的大小,会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能按指定度数画角。

5、认识垂线、平行线,会用直尺、三角板画垂线和平行线;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6、结合生活情境和探索活动学习图形的有关知识,发展空间观念。

7、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初步了解运筹的思想,培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1、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

1、亿以内数的读法及写法,培养学生的数感。

2、使学生掌握乘法的估算方法。

3、使学生理解垂直与平行的概念,会用直尺、三角尺画垂线和平行线。

4、让学生认识两种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发现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5、使学生通过简单的事例,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和对策论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经过经过前面三年的学习,已经具备了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简单的抽象概括能力,养成了一些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掌握了一些科学的方法,学会独立思考和与人沟通、协商、合作、交流的能力,学会探究问题,并能根据具体情况提出合理的问题,还能正确解决问题。无论是理解的能力还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所提高。这批孩子基础扎实,大部分学生学习态度端正,掌握的基础知识比较牢固,但也有部分学生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学习基础比较薄弱,上课听到的知识,课后不会运用,作业的正确率低,个别学生不肯及时完成作业,喜欢拖拉。本学期的数学课上,要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善于思考、乐于思考、不怕错误、具有问题意识,培养学生快乐学习数学的心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相信学生在各方面都会更上一层楼。

五、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大数认识的教学突出数学味,联系生活素材,培养学生的数感;计算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数感。

2、教师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数学活动中去。

3、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

(1)提供丰富的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素材。

(2)注意反映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数学的文化价值。

(3)通过自主探索的活动,让学生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增进学好数学的信心。

4、创新评价,激励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既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更多地关注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获得了那些进步,具备了什么能力。

5、注意学生差异,因材施教,加强个别辅导。

6、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灵活地处理教材。

7、抓实常规,保证教育教学任务全面完成。

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强化管理,进一步规范教学行为,并力求常规与创新的有机结合,促进学生严肃、勤奋、求真、善问的良好学风的形成。

8、注重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良好习惯,强调认真刻苦学习,不允许一个人掉队。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际能力。

六、教学进度安排

四年级数学课后服务工作计划 篇16

一、 指导思想

遵循"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教育思想,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数学与现实的联系,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数学,促进学生对数学的认识。展现知识的产生和应用过程,形成"问题情境——建立模式——解释与应用"的基本叙述模式,引导学生逐步形成多样化的、科学合理的学习方式。并以数学活动为线索安排教材内容,促进学生自主的参与、探索和交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使学生从中体会到数学在社会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二、 教学目标

1、 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发展数感,掌握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2、 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会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探索和理结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3、 认识三角形的特性,会根据三角形的编、角特点给三角形分类,直到三角形任意两遍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内角合是180度。

4、 初步掌握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认识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初步学会根据统计图和数据进行数据变化趋势的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三、教材分析

(一)、数与代数

1、小数的认识和加减法。本单元是学生在三年级下册学习"元、角、分与小数"的基础上,扩展对小数的认识,把小数和分数初步联系起来,进一步了解小数的意义。结合具体情境,学习小数加减法和加减混合运算,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感受小数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2、 小数乘法。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经历探索小数乘法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运用小数乘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3、小数除法。本单元包括小数除法、积商的近似值、循环小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等内容。结合具体情境,学生将经历探索小数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初步体验转化的数学思想;了解在生活中有时只需要求积商的近似值,掌握求近似值的方法,培养估算意识;初步了解循环小数;会运用小数四则运算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4、认识方程。结合生活情境,学生初步了解可以用字母表示数;通过直观模型,初步了解方程;通过游戏活动,初步了解等式性质,并能用等式性质解简单的方程。

(二)空间与图形

1、认识图形。通过分类活动,学生进一步认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了解梯形的特征;通过对三角形分类,了解各类三角形的特点;通过操作,探索并发现三角形三个角的度数和等于180度,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会运用学过的图形设计一些简单的图案。

2、观察物体。通过实际观察,学生体会到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景物,看到的画面不同;能辨认从不同位置拍摄的相应照片和先后顺序;能辨认从观察点高低、远近拍摄到的相应照片和先后顺序。

(三)统计与概率

1、游戏公平。通过游戏,学生初步体验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能设计公平的简单游戏规则。

四、具体措施

1.了解学生原来的学习情况,从实际出发,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多鼓励学生,提高学生学习。提供密切联系学生现实生活的学习素材,使学生能借助直观形象的材料更好地理解所学的数学知识。

2、创设探索数学规律的情境,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形成探索数学规律的意识。重视在多种活动中培养空间观念,发展空间观念。

3、多利用课余时间,给其进行查漏补缺,释疑解难,充分发挥班干的带头作用,以优扶差。

4、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在掌握所学的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拓展。在教学中,结合课后练习的一些带思考性的题目,引导学生启动思维思考问题,独立解决问题,掌握科学、灵活的方法。

5、深入钻研教材,精心计划教案,优化课堂结构,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加强实际操作,只管教学,发挥学生的空间观念,多加强实际操作,直观教学,发挥学生的空间的培养,培养学生的抽象概念能力,判断、推理、迁移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引导学生揭示知识间的联系,探索规律,总结规律,使他们自发性创造性地学习。

五、教学进度表

四年级数学课后服务工作计划 篇17

【教学内容】

四(上)第9~10页例题、想想做做1~4。

【教材简析】

这部分内容教材是按照“提出问题------独立解决----产生矛盾-----互动交流-------解决问题”这样一个思路进行教材编排的,学生在学习这一课以前,已经学会了运用五入法进行试商,同时,学生在运用四舍法试商时,发现初商偏大,知道要调小,有了这些知识基础和方法经验作为支撑,学生在解决今天的例题时难度不是很大。本节课的难点在于1、学生在做“五入调商法”这一类题时,速度相当慢。2、当“四舍调商法”和“五入调商法”放在一起时,学生搞不清调大还是调小。针对这一难点,在本节课的设计中,也有了较好地突破,在实际教学中,效果也较好。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能够在具体的情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探索出五入法的调商方法。

2、 使学生通过四舍调商法和五入调商法的对比,体会到初商偏大要调小,初商偏小要调大,掌握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

3、 使学生在探索地过程中积累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独立思考,小组交流探索出“五入法”的调商方法。

【教学难点】

调商速度很慢,与四舍调商法混在一起,部分学生搞不清调大还是调小。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自主探索

1、 (创设情境)同学们,四(2)班的两位小小图书管理员去图书馆借书了,我们我和他们一起去图书馆看看吧。(出示挂图)提问:从图中你获取了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一个什么问题呢?要解决这个问题,该如何列算式呢?为什么用除法?

2、 (独立解决)提问:252÷ 36等于多少呢?你能在自备本上算一算吗?

3、 (产生矛盾)在算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问题?(余数和除数一样大)

4、 (互动交流)余数和除数一样大,说明了什么?如何才能使余数比除数小,请你和小组里的同学讨论讨论。(集体交流)请一位同学说说解决问题的方法。

5、 (解决问题)接下来,你会做了吗?请你把这道题做完。(学生做完以后,请一位同学说一说如何做的,教师板演过程,完成单位名称,答句。)

6、 (强化练习)想想做做第一题:仔细观察这些竖式的初商,出现了什么问题?你怎么知道的?(指名回答)准确的商是多少?同桌相互说一说?(集体交流)

设计说明:计算教学相对比较枯燥,思维含量不高,但是本片段在充分领会教材意图的基础上,设计了这样几个环节:创设情境-----提出问题------独立解决------产生矛盾------互动交流-----解决问题-----强化练习,这几个环节层层递进,环环相扣,使学生经历了探索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解决了问题,同时体验了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学生的思维得到了较好地训练。

二、 回顾反思,对比归纳

1、 回顾我们今天学的竖式计算,我们采用了什么方法进行试商?(五入法试商)五入法试商初商可能会怎么样?(偏小)为什么?(把除数看大了)初商偏小怎么办?(调大)

教师板书:五入法试商-----除数看大了------初商可能偏小----初商调大

2、 出示“四舍调商法”例题,回忆一下,“四舍法试商”的过程,你能象上面这样说一说吗?(同桌说一说)

教师板书:五入法试商-----除数看大了------初商可能偏小----初商调大

四舍法试商-----除数看小了------初商可能偏大----初商调小

3、 出示“四舍试商”和“五入试商”两道例题,你觉得哪道题更容易看出初商是否合适?(四舍法在检验时就可以看出初商是否合适,而五入法要在余数算出来以后才能看出初商是否合适,所以四舍更容易看出初商是否合适。)

4、 有没有办法使我们在用五入法试商时,也能在检验时就看出初商是否合适呢?同桌讨论,交流。

设计说明:用五入法试商时,可以采用“初商+1”的办法进行试商。例如,252÷36,初商时6,我就直接写商7,如果7合适,那正好,如果7不合适,在检验的时候就已经发现偏大,再调小1变成6。

设计说明:五入法试商采用“初商+1”进行试商,有这样两个好处:1、提高了试商的速度,学生在检验的时候就可以看出“初商+1”的那个商是否合适。2、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更简洁的认知结构,采用“初商+1”法试商,出现的问题都是在检验时被除数不够减,说明“初商+1”的那个商偏大,调小就可以了,这和四舍法试商出现的问题是一致的,体现了知识与知识、方法与方法之间的内在联系。

三、 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 出示想想做做第三题,提问:这里的竖式都要采用什么试商法?(五入法),五入法就可以采用“初商+1”法进行试商,运用这个办法,试一试,方便吗?(每人选择两题算一算。)

2、 想想做做第四题。

3、 说明:用“初商+1”法试商的确很方便,但是,在用这个方法之前你一定要看清楚这个题是否适合“初商+1”法,这是关键,那什么时候才能用“初商+1”法呢?(五入法)

四、 归纳总结,提炼精华。

四年级数学课后服务工作计划 篇18

一、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我校四年级共有47名学生。21名女生,26名男同学。结合我这十几天的教学,我认为这些学生大部分学生缺乏学习的动力,基本上就是在应付教师。上课缺乏积极性,课后作业完成的效果很不理想,特别有名学生每天都不能按时完成家庭作业,而是需要在第二天返校后,在教师的监督下完成相应的功课,可是根据我的观察,这些学生的智力并没有问题,而是懒惰成性了。

同样在这些学生中,有10名左右的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完成教师布置的各项作业,特别还有些人,主动做一些课外练习,并能够在完成后,主动找老师批改,由于自己接班的时间不长,对于有些学生的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教学中进一步的去读懂学生,为每个学生做出必要的诊断,并找到指导学生进步的好方法。

二、教学目标: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角的度量,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角的度量,以及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认识自然数,掌握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数级读、写亿以内和亿以上的数,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

2、会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3、会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100以内)和几百几十乘一位数,整十数除整十数、整十数除几百几十数。

4、认识直线、射线和线段,知道它们的区别;认识常见的几种角,会比较角的大小,会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能按指定度数画角。

5、认识垂线、平行线,会用直尺、三角板画垂线和平行线;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6、结合生活情境和探索活动学习图形的有关知识,发展空间观念。

7、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初步了解运筹的思想,培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1、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建议:

1、关于第一单元大数认识这部分知识,学生已比较熟悉,或说已经有了比较好的基础,准备放手让学生来探讨。我会通过创设情景,让学生理解,大数产生的必要性。

2、对于第二单元角的度量采取适宜方式如:动手操作帮助学生直观理解所学概念。并对一些结论性的知识,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来概括。

3、对于计算的教学,我准备加强算理的引导,例如第三单元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进行类推迁移的方法,使学生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对于第四单元的除法是两位数的除法,更加加强对旧知识的.复习,在一定的基础上总结新的方法,并能真正的理解算理。

四年级数学课后服务工作计划 篇19

一、所教年级学生现状分析:

四年级共有1个教学班,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年接触科学课的时间,有一定的科学知识,对自然科学知识已经具备初步的观察、实验的能力;以年龄结构的心理特征来看,学生对一切事物都充满好奇心,有较强的求知欲,在教师的引导下基本能主动的开展探究活动。学生的自主性学习的能力比较薄弱,能主动开展学习的学生比较少,比较依赖教师的教。学生用自己擅长的方法来表达自己的观以及合作研究学习的能力与意识比较薄弱。本学期要遵循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选择教学内容,注重内容的趣味性和探究性。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加强生活、生产、社会实际的联系。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处理好内容的深度广度,做到难易适度,分量适当。注意发展儿童的智力,培养儿童动脑和动手的能力。积极地发展学生探究学习能力,掌握基本的探究过程。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愿意用自己的方法来表达自己的认识与观点。

二、本册教材的知识系统与结构:

本册教科书共有24课,其中第23、24课是活动课。以知识的内容分为五部分。

1、我们吃什么(1---5课):通过学生对食物的分类,让学生明白大自然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对营养的观察实验,学会检验食物中的营养成分;以及动手与动脑相结合,懂得合理饮食的重要性。最终了解珍惜食物,科学饮食,保持身体健康。

2、水里有什么(4---7课)本单元是在继第一册“水里的科学”单元后,又一次以水作为探究对象,探究水能溶解一些物质,水与其他物体的混合和分离及特点的单元。在第一册“水的科学”单元学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科学探究。让学生经历观察、实验、分析整理信息等探究过程,在探究过程中会发现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积极合作交流,体验成功的乐趣,意识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尝试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进一步提高实验,搜集整理信息,分析实验数据的能力,为今后进一步探究有关水的其他特征奠定基础。

3、植物的生活(8---12课)主要是研究植物各种器官的作用,使学生感受植物世界的丰富多彩。本单元从整体上遵循了从一般到特殊,由整体到部分认识事物的规律。

4、空气和水的力(13---17课):本单元以水和空气作为探究对象,探究空气弹力、反冲力、大气压力、水力等内容。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主设计,对比实验及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尝试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

5、热的传递(18---22课):了解热在固体、气体、液体中的传递方式。知道保温与散热的知识,通过学生的猜想和假设,对比实验,观察研究及动手制作活动,使学生对太阳能的利用建立初学认识。

6、探究与实践:选择与本册探究活动密切相关的问题。食物里的有害物质;太阳能热水器的发展与使用。通过调查研究,提示生活中的现象,发现科技产品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培养与人合作,交往的胆量与能力,增强自主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年级数学课后服务工作计划 篇20

一、课堂教学改革的目标:在教学实践中形成新课堂教学改革的方法、策略,并不断提炼为基本的教学模式,积极开展新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活动。

二、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措施:

1、将深入学习、借鉴目标尝试教学的教学模式的一些做法和教学案例,积极参加市局和学校组织的新课改教学教研经验交流、案例研究、专题研讨、课堂教学观摩等活动,大胆尝试课堂教学改革。

2、充分备课、精心上课。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认真钻研教材,深入了解学生,精心选择教法学法,优化教学设计;上课前要对教材知识点、难点突破方法、学法、教学程序、训练习题等充分内化,准备好课件、教学用具或仪器等。在课堂上要机智灵活,突出重点,精讲少讲,学生多动。

3、认真解读数学课程标准,解析并把握小学数学新课程的内容要点,把握教材所体现的理念精心挖掘教材内部的创造性因素。开展专题研究,重点研究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以及新的课堂教学评价机制,本学期继续完善评价体系,注重学生成长过程的评价,注重评价的激励作用,加强多元化全方位的评价尝试,更多的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坚持评价方式的多样化,评价内容的多维化,改变单纯以学生考试成绩来评价教师的教育教学业绩。

4、积极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吸取好的经验为我所用。继续参加上课、观课、议课、思课活动,促进教学水平提高,同学科、跨年级互相听课与交流,自觉进行反思,及时写下教学随笔、教学案例及教育故事,分析课改中的成败得失,相互借鉴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5、关注习惯养成,培养能仁学子。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要从学习兴趣的培养,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为主抓手,加强基本知识和能力培养的示范引领,全面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一个班级的班风学风,学生的学习习惯直接制约着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本学期根据班级学生实际,各自学科特点,共同制定出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措施计划,进而形成阶段性重点培养目标。力争学期结束时,每个学生都能拥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为教育质量的提升保驾护航。

总之,教学改革是一项长远的工作,在此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和挑战,我将不断学习、不断探索、不断追求,将课改之路坚持走下去。

四年级数学课后服务工作计划 篇21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了解它的特点和作用,学会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条形统计 图,培养动手实践能力。

2.经历条形统计图的绘制过程和分析统计图中数据的过程,能根据条形图中的数据回答

并提出简单的问题,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

3.体会条形统计图数据中所蕴含的信息,感受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认识条形统计图,了解它的特点和作用,能将统计表中的数据用条形图表示出来。

教学难点:学会数据分析,提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授

1.课件出示20__年8月渭南市的天气情况图:引导学生认识和了解图例中表示天气情况的 各种符号。

2.师生交流后,提出问题:这个月的各种天气各有多少天?你能把它们清楚地表示出来 吗?

二、探索发现

1.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

(1)整理数据

师:你怎样才能知道这个月每种天气各有多少天呢?

启发学生思考并整理数据:同学们以前都学过哪些整理数据的统计方法呢?

学生在交流的基础上,知道可以分别用数数、画“√”、画、写“正”字、画统计 图的方法整理数据。

(2)同桌合作完成学习单(一)

(3)表示数据。

师:我们通过画象形图的方法法来进行统计,已经知道了每组天气各有多少天了,那如何 才能清楚的表示出来呢?

2.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并在小组内完成。 汇报展示。

我们组是用统计表来统计表示。

【范瑞娟专栏】《条形统计图》教案

我们组是用象形图来表示:

【范瑞娟专栏】《条形统计图》教案

(设计意图:为什么不能一眼看出各种天气的天数呢?利用这一冲突让学生明确面对

凌乱的数据首先应该整理数据,即复习了旧知识又为绘制条形统计图做好了铺垫。)

三、通过象形图和条形图的比较进一步体会“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1.想一想:怎么能让图形变得规范美观呢?

2.引出方格图

3.明确涂条形图的规范

4.明确条形统计图各部分名称

5.小结

像这样用用条形的长短来表示数量多少的统计图,我们把它叫做条形统计图。(板书课题)

条形统计图一般是由标题、横轴(要统计的内容)、纵轴(一般表示数量)等组成。

6.比较象形图和统计图

师:条形统计图和象形图表示数据哪个好呢?

小结:可以清楚的看出数量的多少。

(设计意图:条形统计图并不是教师给学生的,而是学生通过想办法一步步引出的,充分让学生体会到条形统计图产生的背景和原因,将课堂还给学生,使新知识水到渠成的引出,并且在比较中明白象形图整理数据的局限性。)

四、通过统计表和统计图的比较进一步体会“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1.条形图和统计表都能反映数据的多少,它们各有什么特点呢?

2.同桌讨论,交流

3.通过观察、比较体会的特点。

4.小结:统计表能清楚的表示数据,条形统计图可以根据条形的高低判断数据的大小,直观、便于比较。

(设计意图: 为了让学生直观的看出条形统计图的特点,教师出示又多又大的数据,通过视觉冲突让学生明确条形图可以直观的通过条形的高低判断数据的大小,条形统计图的优势一下子凸显出来了。)

五、根据统计表画条形统计图

1.学生独立完成学习单(二)

2.师:老师发现有些同学画的又快又好,我们请她上来分享一下她的方法。

3.学生汇报,交流画统计图的方法。

4.师:同学们画的真不错,你们会读图吗?

5.学生根据统计图完成填一填。

(设计意图:让学生独立制作条形统计图,并在学生汇报中明确绘制条形统计图应该注意的问题,生生合作,学以致用。)

六、明确条形统计图在生活中的应用。

1.生活中哪里还会用到条形统计图呢?

2.学生讨论交流

3.小结:同学们说的太好了!老师希望你们能学以致用。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身边寻找哪里都可以用到条形统计图,使学生明白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道理。)

七、欣赏条形统计图和其他统计图,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激情。

1.条形统计图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其实条形统计图只是统计图家族中的成员之一,你们想认识他们吗?

2.欣赏统计图。

3.激发学生学习的激情。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条形统计图以及扇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柱形统计图,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激发学生探索数学的激情。)

八、课堂小结

说一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板书设计

条形统计图

整理数据

表示数据

分析数据

四年级数学课后服务工作计划 篇22

一、复习指导思想

通过总复习,使学生对本学期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整理和复习,进一步巩固数概念,提高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统计观念,获得自身数学能力提高的成功体验,全面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

二、复习内容

大数的认识、角的度量、两位数乘三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混合运算及简便运算、可能性大小及数学好玩。

重点:大数的认识、两位数乘三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三、复习形式:

分类复习、综合复习

四、复习目标:

1、对万级、亿级的数,十进制计数法,用“万”、“亿”作单位表示大数目以及近似数、改写等知识有进一步的认识,建立有关整数概念的认知结构;

2、复习乘、除法口算,把因数和积的关系、商变化的规律和乘、除法口算结合起来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口算算理,并灵活运用这些规律进行口算,使口算更正确、快速。

3、复习笔算乘、除法,让学生说一说进行乘、除法笔算需要注意什么,如因数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应注意什么,除法试商、调商的原则是什么等等,会用乘、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通过复习使学生理解估算在解决问题中的必要性,体会估算策略的多样化。

4、进一步提高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计算以及探索规律的操作技能,加深对计算器的认识;

5、掌握直线、射线和线段的特征,认识角,能正确画出平行线和垂线(过直线外一点和直线上一点),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6、对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及运用运算律进行简算。

7、生活中的正负数,及正负数所表示的意义。

8、数学好玩中编码,数图形中的规律。

9、通过整理和复习,进一步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的价值;

10、通过整理和复习,经历回顾本学期的学习情况,以及整理知识和学习方法的过程,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进一步培养反思的意识和能力。

五、复习措施:

1、查漏补缺。对本册教材内容进行系统的归纳整理,理清知识点的联系,通过对基础知识的复习和练习,加强学生的记忆,深化认识,使所学的知识内化为学生的知识素养,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理解由感性认识提升到一个理性的认识上来。

2、灵活解题,提高综合运用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复习、练习过程中,对知识进行分类、整理,帮助学生找出各知识之间的联系和解题规律,重新整合,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达到举一反三、能综合、灵活地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应用数学的能力。

3、在复习、练习过程当中,注重学生的学习方法、数感和数学思维的梳理和培养,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4、养成学生认真做题、细心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形成良好的数学情操。

5、教会学生复习方法,对所学知识进行全面系统的复习,先全面复习每一单元,再重点复习有关重点内容。复习后及时进行检测。复习作业的设计体现层次性、综合性、趣味性和开放性,及时批改,及时发现问题,查漏补缺,做到知识天天清。

6、狠抓学生的计算和理解方面的能力。采用多种方法,比如学生出题,抢答,抽查,学生互批等方法,提高学习兴趣。

7、提高基础较好的学生,主要是在课堂提高。对基础较差的学生采取课堂引导,课后辅导,尽量提高对基础题的理解掌握。

8、加强补差,将课内课外补差相结合,采用“一帮一”的形式,发动学生帮助他们一起进步,同时取得家长的配合,鼓励和督促其进步。做到课上多提问,作业多辅导,练习多讲解,多表扬、鼓励,多提供表现的机会。让他们力争做到当天的任务当天完成。

9、课堂上教会学生抓住每单元的知识要点,重点突破,加强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并相机进行口算能力的培养。

10、在抓好基础知识的同时,全面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总结与反思的态度和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六、时间安排

1月3日—大数的认识

1月4日角的度量、线的认识

1月5日两位数乘三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1月6日对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及运用运算律进行简算。

1月9日正负数

1月10日数学好玩

1月11日结束综合复习

七、复习具体内容安排

四年级数学课后服务工作计划 篇23

一、指导思想

为认真贯彻主管教育部门文件精神,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健康而有个性地发展;本着对学生未来负责的态度,进一步把上级关于“双减”的要求落到实处,科学把握“双减”的精神实质,特制定本方案。

二、实施细则

(一)严格执行课程计划。

1、严格根据《市义务教育课程计划》,开齐开足课程。

2、教师严格按照各学科课时量安排教学,不得以任何理由增减课程和课时。

3、任课教师严格按课表上课,遵守课堂秩序和教学规范,不得随意调课、占课,不得随意剥夺学生上课权。

4、学校在校务公开栏上公布课表、作息时间表,主动接受社会、家长的监督。

5、各科教学要严格按照市颁发的课程标准开展教学,不得随意加深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要求。

(二)加强有效教学研究。

1、提高教研活动质量

(1)各教研组认真制定教学计划和进度,确保日常教学活动的正常有序。

(2)由教研组长负责,各教研组围绕本学期教学重难点积极开展各项教研活动。

(3)本学期各学科以“向课堂教学要质量”为主题,组织教师上公开课、空对空等教学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业务水平的提高。

2、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1)优选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教师善于启发,学生才能善于主动思考、愉快学习。在讲解过程中启发学生思考生疑,促进知识迁移。为了保证课堂的有效、高效,每位教师在课堂中必须精讲精练。尽可能多的把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进行多读精练。教师的语言要简练,与课堂教学无关的话不说,保证课堂教学的高容量性。

(2)优化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引导学生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语文学科重基础规范的养成,重个性化体验感悟、表达;数学学科提倡独立探究与合作交流相结合,重视思维训练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3)落实导优辅差工作,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减轻学生负担,不等于降低教学要求,既要重视对“尖子生”的培养,组织他们参加多种活动,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又要特别重视对部分“差生”的个别辅导,及时帮助他们克服学习中的困难,迎头赶上。这样既减轻了大部分学生的负担,也满足了不同层次的学生对学习的要求。

3、加强特色备课精心备课。采用集体备课与个人修改相结合的方式。教师以教研组为单位,在充分吃透课标、钻研教材、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实行集体备课,形成教案。各教师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教学特点、本班学生实际情况对教案进行调整和修改,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精选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对所学教材的内容做出适当的调整与增删,以学生现有发展水平为出发点,着眼于学生将来的发展,使学生“满负荷”地学习,促使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的发展。

4、精心设计练习老师精心设计课内外练习,减轻重复性作业、避免机械性作业。在“练”字上下功夫,练习贵在得法,重在教会学生练习的方法与技巧,使减负真正落到实处。根据学生的学情,分层设计作业,提倡设计可供学生自主选择的作业,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的发展。严格控制作业量和作业时间。一、二年级不布置课外书面作业,三至六年级学生书面作业时间平均每天不超过1小时。

5、加强教学质量监控“减负”不是取消考试,而是要求改革考试的内容与方法,使考试不再变成“学生的敌人”,符合教学规律的检测是必须的、必要的。我校将严格控制考试次数和难度,少考多练,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的成功感。

6、积极开展各项竞赛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做到减“负”不减“质”。通过认真的调查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并根据学生的需求,让学生自由选择,在各门学科间开展相应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让学生在活动中增长见识,拓宽知识面。

7、其他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促进课外的知识积累。加强家校联系,培养学生良好作业习惯,取得家长对“双减”的理解和配合,避免从家庭角度增加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主动征求来自家长的意见,交流教育学生自觉学习的有效方法。

(三)提高师德修养。

关爱每个学生,对学生要尊重、理解、宽容,不得以粗暴的态度对待学生,不得讽刺挖苦学生,不得歧视差生。

倡导教学民主,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的人格,对学生应坚持正面教育,肯定成绩和进步。

不得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通过谈心沟通,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

(四)保障学生睡眠时间。

1、教师、学生、家长都要懂得充足的睡眠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学校建立学生睡眠质量监督机制。

2、教师不得占用学生休息和活动时间集中上课。

三、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四年级数学课后服务工作计划 篇24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五年级二班现有学生26人。大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比较高,能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获取知识,抽象思维能力也有了一定的发展,基础知识掌握比较牢固,有一定的学习数学的能力。在课堂上大部分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具有一定的观察、分析、自学、表达、操作、与人合作等一般能力,在小组合作中,同学之间会交流合作,但自主探讨能力不高。也有一部分的学生基础知识差,上课不认真听讲,不能独立完成学习任务,需要老师督促并辅导。还有一部分比较认真但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只能掌握一些基础知识,稍稍拐个弯就不知所措。本学期重点还是抓好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教学,在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创设愉快情境教学,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进入学习的动态。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让每一位学生都在数学学习上得到限度的发展。

二、教材分析

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因数与倍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因数与倍数,在前面学习整数及其四则运算的基础上教学初等数论的一些基础知识,包括因数和倍数的意义,2、5、3的倍数的特征,质数和合数。教材在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学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分数的加法、减法,结合约分教学公因数,结合通分教学最小公倍数。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观察物体、图形的变换、长方体和正方体三个单元。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认识图形的轴对称和旋转变换;探索并体会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图形之间的关系,及图形之间的转化,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及表面积公式,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学习有关单式和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知识。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分数的.加法和减法、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单元,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向学生渗透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综合应用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四年级数学课后服务工作计划 篇25

本学期,我教研组将在学校领导的指导下,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积极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把握机遇,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四则运算,位置与方向,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小数的意义与性质,三角形,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数学广角。在数与计算方面,本教材安排了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小数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有关小数概念的知识和小数四则运算能力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学生在第一学段已经认识了简单的小数,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在本学期里学生将系统地学习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大小的比较、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等,并在此基础上学习比较复杂的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使学生很好地理解小数的意义,能用小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初步学习用小数知识解决问题。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位置与方向、三角形两个单元,这些都是本册的难点或重点教学内容。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三角形的特性,进一步了解确定位置的方法。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折线统计图。让学生学习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制作单式折线统计图,学会看懂此种统计图并学习根据统计图和数据进行数据变化趋势的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形成统计的观念。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计算内容,教学用所学的整数四则运算知识和小数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初步体会植树问题的数学思想方法,感受数学的魅力。

教学目标

1.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发展数感,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2.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3.认识三角形的特性,会根据三角形的边、角特点给三角形分类,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4.初步掌握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5.认识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初步学会根据统计图和数据进行数据变化趋势的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6.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7.了解解决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培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培养探索解决问题有效方法的能力,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难点: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以及三角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二、整体计划

本学期,为了更好的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我们教研组将从以下几点进行努力:

四年级数学课后服务工作计划 篇26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能力目标:让学生通过两位数乘两位数到三位数乘两位数知识的迁移,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与态度目标:让学生获得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的计算问题的体会,体验成功的愉悦,进一步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的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中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积的末尾应写在什么位置上。

教学过程

一、 激情导入

1. 激情导入

孩子们,在今天上课之前,请孩子们仔细看大屏幕上的题,你们会计算吗?大屏幕呈现4512

谁来列竖式计算出结果呢?你们计算对了吗?

这是一道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我们让他来说说它的计算过程。说的很清楚,值得表扬!

你们是这样想的吗?这是我们三年级学过的内容,现在稍作改动,你还会吗?板书14512

这两道题有什么区别?

这节课,我们就在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的基础上讨论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 明确目标

请看今天的学习目标:

(1) 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正确计算。

(2) 养成认真计算的良好习惯。

我们找一名同学来读今天的学习目标。

3. 预期效果

通过刚才的表现,我相信你们一定能达成今天的目标,你们有信心吗?

二、 民主导学

1.任务呈现

请看任务一

师:根据题目中的数学信息,如何列算式呢?

生:14512

师:为什么要这么列算式呢?

生:火车每小时行145千米,从该城市到北京用了12小时,求该城市到北京的距离,就是求12个145是多少,所以用乘法计算。

师:你的表达很清楚,让大家一听就懂。谁来说一下14512大约是多少呢?

生1:15012=1800

生2:15010=1500

生3:14510=1450

师:看来14512的积大约在1500至1800之间,更接近于1800.那么14512的准确答案是多少呢?面对新问题,我相信同学们各有高招,现在进行小组讨论,用我们以前学过的方法准确的算出计算结果来。好,开始吧!

2.小组讨论。

3.展示交流。

师:今天的讨论很激烈,小组意识很强,参与的人数很多,老师为你们有这样的表现感到骄傲。下面我们先请最先举手的小组来说。

组1:我们是组,下面由我代表我们小组来汇报。我们是这样算出来的。把12拆分成10和2。计算结果如下:

14510=1450 1452=290 1450+290=1740

师:你们组的创意很独特,把掌声送给你们组。其它组还有吗?

组2:我们是组,下面由我代表我们小组来汇报。我们是这样算出来的。把12写成26的形式。计算结果如下:

1452=290 2906=1740

师:你真聪明,用以前学过的知识解决了今天的问题。还有吗?

组3:我们是组,下面由我代表我们小组来汇报。我们是这样算出来的。把12写成34的形式。计算结果如下:

1453=435 4354=1740

师:你们组的想法很妙,我很佩服你们。

组4:我们是组,下面由我代表我们小组来汇报。我们是这样算出来的。把100拆分成100+45,计算结果如下:

4512=540 10012=1200 1200+540=1740

师:你们的表述很清楚。还有吗?

组5:我们是用列竖式的方法写出来的

你能说说你的计算过程吗?

师:同学们挺清楚了吗?哪位同学也看着竖式说说计算过程呢?生说。

师:你真勇敢。大家看着这道题把计算过程说给同桌听,好吗?

师:一道题,大家想出了这么多的解法,你们真是一群爱动脑筋的孩子。这么多的算法,你更喜欢哪一种呢?

法2和法3是有局限性的,有的两位数就拆不成两个数相乘的形式。比如13713,这样的算式很多。

法1实际上和法5是有联系的。

列竖式的好处是方便,好用。在小学阶段学习的笔算,通常是列竖式来计算的。

你听清楚了吗?

要想知道大家算的结果对不对?我们可以用计算器先来算一下。下面老师请一位同学当正人,用计算器算出结果。

看来大家笔算的结果都很准确,我们再做较大数的运算时,可用计算器来验算计算结果是否正确。

实际上,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算式非常多,谁来举个例子。生说。

列竖式计算以上题目,观察积是几位数?可以找其中的一道算式的计算过程讲给大家听吗?想想计算时应注意什么?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积可能是几位数。

现在开始核对答案。我们找一个小组说说他们的结论。

任务二

实际上,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在生活中的用处还是蛮多的,大部分同学了解摩天轮,其实摩天轮里也有数学问题,请看任务二。

大家通过刚才的练习,大家掌握的都不错。这节课马上接近尾声了,你敢不敢接受老师的挑战呢?

三、 检测导结

1. 目标检测。请拿出检测题卡,时间为3分钟。

2. 结果反馈。现在同桌互换,核对答案。全对请举手。错的知道自己哪儿错了吗?不会的请对的同学帮忙。

3. 反思总结。

课已结束,现在说说你这节课的收获吧!短短的四十分钟,同学们的收获可真不少。希望大家带着自己的收获去数学王国里追寻属于自己的乐园!好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四年级数学课后服务工作计划 篇27

第1课时 口算除法

教学内容:教材第71 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用整十数除商是一位数的口算、估算方法。

2、培养学生类推迁移的能力和抽象概括的能力,通过观察,引导学生发 现规律,发展学生的思维。

3、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掌握用整十数除的口算方法,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203= 750= 63= 205= 24÷6= 8÷2=

12÷3= 42÷6=

二、创设情境。

学校要最近举行数学节,打算装扮学校。

(1)有80面彩旗,每班分20面。(可以分给几个班?)

(2)有150面彩旗,每班50面。(可以分给几个班?)根据每小题的两条信息,你能提出数学的问题,并列出算式吗?

引出意义:为什么这两道题都用除法计算?(都是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

三、探究新知。

(一)探索口算方法。 1、80÷20=

(1让学生自己先想一想,再把想法说给同桌听一听。

(2)生汇报交流,重点说一说怎么想的。

学生可能以下的方法:

方法一:204=80 80÷20=4

方法二:8÷2=4 80÷20=4

方法三:80÷2=40 80÷20=4

方法四:8个十除以2个十等于4,80÷20=4。

(2)你最喜欢哪种算法?

在后面的练习中,大家可以有意识的运用这几种不同的算法来试试,比一比到底哪一种才是最简便的!

2、150÷50=

(1)学生独立解答后,小组内互想说一说:你是用什么方法算出来的?

(2)集体汇报方法,适时表扬。

3、总结,揭题。

总结:上面两题,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口算除法有相同的地方?(都可以用乘法口诀来解决)有什么不同的地方?(除数是两位数而且是整十数的除法)得出课题:除数是两位数的口算除法

(二)巩固练习。

教科书P71相关的“做一做”。重点让学生说一说是计算方法。

(三)探索估算方法。

1、运用80÷20=4,尝试解决83÷20≈ 80÷19≈

学生尝试计算,说出方法。

2、运用120÷30=4,尝试解决122÷30≈ 120÷28≈

3、拓展:由120÷30=4你能联想到哪几道估算的题目呢?这些题目的想法都一样吗?

4、总结估算方法。

四、巩固练习。

1、教科书P72相关的“做一做”。重点让学生说一说计算方法。

2、计算问题。(练习十二的第1题)

让学生独立解答,师巡视指导,集体订正,重点让学生说说算法。

2、乘船问题。(练习十三的第5题)

师分析题意,让学生独立解答,集体订正,重点让学生说说算法。

3、估算。(练习十三的第6题) 生独立完成。

第2课时 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

教学内容:教材第73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1.掌握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笔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经历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的笔算过程,体验迁移的思想方法。

3.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试商的方法。

教学难点:确定商的正确书写位置。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出示口算卡)口算:

60÷30= 120÷20= 160÷80= 240÷40=

122÷30≈ 720÷81≈ 320 ÷43≈ 143÷70≈

能说说143÷70≈2, 你是怎样想的吗?

2.笔算: 136÷8

边写边说它的计算过程,学生完成后指名说计算过程.

二、探究新知,理解归纳。

(一)故事引入新知

1.课件出示书本主题图,收集信息.

2.根据条件提出问题。

3.要求可以分给几个班,应怎样列式。

4.为什么用除法计算?

(二)探索计算92÷30的方法。

1.探索计算92÷30的方法。

(1)你能用我们已有的方法计算这道题吗?试试看,请把你的方法写在练习本上。

(2)学生在练习本上写方法。

(3)展示学生的多种算法:

①估算

②分小棒:圈一圈

(1)学生独立解答后,小组内互想说一说:你是用什么方法算出来的?

(2)集体汇报方法,适时表扬。

③用竖式计算。

在展示学生的竖式时议一议:商应写在什么位置上?说说你的理由。

(4)学生说计算过程,老师板书

(5)帮助老师解除疑惑:商是2,不是也可以吗?余下的数能你30大吗?为什么?那为什么不想成是4?

(6)练一练:书本第73页的做一做。

能说说你是怎样想到64÷10的最合适的商的?能把最后一道题的计算过程说给全班同学听吗?

2.小组合作、共同探究178÷30的计算方法

(1)回忆探索计算92÷30的方法,课件出示:

①估一估②圈一圈③算一算

(2)小组共同探究计算178÷30

(3)小组汇报学习情况.

(4)想一想:

①为什么92÷30的被除数是两位数,商写在个位上,现在被除数是三位数了,商仍写在个位上呢?

②怎么不把商想成6呢?630=180不是更接近于178吗?

(5) 练一练:书本第73页的做一做 :

能说说你是怎样想到565÷80的最合适的商的?能把这道题的计算过程说给全班同学听吗? 3.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以及除数是整十数除法的笔算方法与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笔算方法的异同。

三、应用新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实际问题要用到笔算除法来解决。

1、第74页的第3题。

2、第74页的第4题。

3、计算比赛:第74页的第6题

第3课时 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练习课1

教学内容:教材第74-75页练习十三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并巩固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2、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进一步培养学生估计商所在区间的能力。

教学重点:笔算除数是整十数除法思维过程和确定商的位置。

教学难点: 理解算理,确定商的位置。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主体调动

1、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进行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练习,看看今天谁表现得好,谁的收获多?

2、板书课题: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练习

二、基本练习

1、括号里最大能填几?

60( )<132 ( )30<142

50( )<460 80( )<460

师:这些题对我们做除法有什么帮助呢?

板书“商我们把这里的几十看作几个十,再想几的乘法口诀 想乘做除,乘法口诀可真是我们做除法的好帮手!

2、看谁反应快:请说出商的首位在哪一位上?首商是几? 90 )550 3 )468 40 )840

师:谁能说一说怎样确定首商的位置呢?

通过刚才的练习我们知道了如何准确快速地确定首商的位置、利用口诀估出商是几?下面我们就来完整地笔算两题,看谁写得又快又好。

3、笔算: 78÷20 197÷80

师:谁愿意说一说这一道题你是怎样做的呢?

同学们做得都很好,老师这儿收集了几道题,请同学帮忙检查一下?

4、火眼金睛辨对错,把不对的改正过来。(指名说说今后要注意什么)

师:学好除法不仅可以提高计算能力,还能帮助我们解决实际问题。

三、指导练习

1、解决问题⑴:张老师带83元钱,可以买几个计算器,还剩多少钱?(计算器20元/个

要求看清题中信息和问题,再独立完成,指名演板。检查反馈时强调格式及书写完整。83÷20=4(个)„„3(元)

答:可以买4个计算器,还剩3元。

2、解决问题⑵:小学四年级476名同学到科技馆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要租几辆车呢?(60人/辆)

要求读题并指出数据,再独立完成,指名演板。

学生可能有两种做法:

① 474÷60=7(辆)„„54(人)

答:一共要租7辆车,还剩54人。

② 474÷60=7(辆)„„54(人)

7 1=8(辆)

答:一共要租8辆车。

让第二种做法的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7辆车不能装完476个同学,余下的54个同学也要坐上车,所以7 1=8(辆)肯定这种结合实际灵活解题的做法。

四、全课小结,畅谈收获 请同学们来说说自己今天有什么收获?

第4课时 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练习课2

教学内容:教材第75页练习十三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笔算方法。

2、能正确确定商的书写位置。

3、提高计算的速度和正确率,培养认真细心的计算品质。

教学重难点

1、加深对算理的理解,掌握笔算方法,能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2、掌握被除数、除数、商和余数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前面我们学习了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除法、笔算除法。这节课,我们就来练习这些内容,齐读课题。 希望通过今天的练习,每个同学都能正确、快速地计算 这类除法,形成计算技能,并能运用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二、基本练习

1、口算

(1)先来练习口算,请同学们一排一排地开火车!

(2)以360÷40为例,说说你口算的方法是什么?

(3)小结评价:口算除法掌握得真不错!

2、估算 学生做,指名汇报。

小结方法:在结算除法时,我们可以把被除数或者除数估成什么样的数?

3、笔算 一个罐头20元,妈妈有115元,最多可买多少个罐头?还剩多少元?

(1)该题列式,为什么用除法算?

(2)大家一起来笔算这题道。

a、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先看被除数的前几位?如果前两位不够除,就看?b、要想很快知道商几,我们可以怎样想?想:20( )最接近并小于115。206行吗?只有商5,5写在哪个数位上?为什么?c、最后,对余数要比除数小。

所以,115÷20=50(个)„„15(元),强调单位,商和余数表示的意义是什么,单位就是什么。

三、深化练习

1、李大爷家6头猪每天要吃30千克饲料,一袋100千克的饲料够喂几天?还剩多少千克? (1)读题,理解题目意思。重点问30千克是指几头猪几天吃的饲料?

(2)列式解合。

(3)指名汇报。

(4)小结:6头猪是个多余条件。同学们一定要根据问题,选择有效信息和正确的方法进行解答。

2、刘老师带了460元,王老师带了170元,他俩准备合买90元一幅的羽毛球拍,可以买多少幅?

(460 170)÷90=7(幅)

答:可以买7幅。

教师重点询问每一步求的是什么?

3、下面是一块长方形绿地,绿地长是30米,面积是240平方米,现在绿地的长增加到60米,宽不变,扩大后绿地面积是多少?

(1)思考并列式解答。

(2)你还能想出不同的方法吗?

(3)汇报交流: a、240÷30=8(米) b、60÷30=2

860=480(平方米) 2240=480(平方米)

答:扩大后的绿地面积是480平方米。

第5课时 除数接近整十数的笔算除法

教学内容:教材第76页例3、77页例4

教学目标:

1、会用四舍五入法把除数看成整十数试商,从而能够正确的计算除数接 近整十数的两位数除法。

2、经历试商和调商的过程,体验试商的方法。

3、在数学学习的活动中,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和探究的意识。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试商的方法。

教学难点:确定商的正确书写位置。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旧知引入

(一)复习

师:请快速抢答出括号里最大能填几?

20( )﹤85 40( )﹤316

70( )﹤165 50( )﹤408

(二)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请独立完成完成下面这一题。 735÷90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订正。

(三)引入新课 师: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同学们会算了,如果除数不是整十数,又该怎样计算呢?(只问不答)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笔算除法》(板书课题)

二、探索新知

(一)教学例2

(1) 1、提出问题。

师:现在我们跟着王老师到书店去看一看她们遇到了怎样的数学问题。请同学们看屏幕。(出示主题图)从图中你们了解到了什么数学信息。

生:王老师在书店买了21本《作文选》,付了84元。

师:根据这两个数学信息,大家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

生:一本《作文选》多少元?师:怎样列式呢?

生:84÷21(教师板书)

师:为什么用除法计算?(生)

师:这道题和昨天学习的知识有什么不同?(除数不是整十数)这道题你会算吗?请你算一算。

2、解决问题。

学生独立试算后,教师引导反馈算法。

师:谁能说说你用的什么方法计算?商是几?(生:想乘法、口算、估算、竖式计算)

师:今天我们重点来讲讲竖式计算。(展示学生的作业)

提问:你能说说你是怎么算的?(学生说计算过程)

师:现我们就以(84÷21)这道题为例来重点学习试商的方法。(板书竖式 试商)

3、引导探究试商方法

师:首先在解决除数不是整十数的两位数的笔算除法时,我们可以利用上一节课的知识,把除数看成与它比较接近的整十数来试商。这道题我们把21看成多少来试商呢?

(生:20)想20乘几最接近84,但又小于84,(商4)接下来该干什么?(算乘)

用谁去乘谁?(4乘21)这里要用4与原来的除数21相乘,千万不能用4与看成的这个20去乘,因为20实际是不存在的。4与21的乘积是多少?(84)乘得的积写在哪里?(被除数的下面)最后怎样?(再减)等于多少?(0)说明什么问题?(刚好商对了,没有余数) 教师引导学生集体口答这道题。

4、小结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在做笔算除法时,是按怎样的顺序进行计算呢?(一商、二乘、三减、 四比)

在这道题中我们还学了用什么方法帮助我们做笔算除法呢?(试商)

5、生独立完成例4

三、巩固练习

1、书上76页做一做。

2、书上77页做一做

第6课时 除数接近整十数的笔算除法练习课

教学内容:教材第78、79页练习十四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除数接近整十数除法的笔算方法及竖式的书写格式,能正确 熟练地进行笔算。

2、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能正确熟练地确定首商、估商。

教学重点和难点:熟练掌握“四舍五入”法试商的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主体调动

1、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四舍五入”法试商,首先一 起来回顾一下试商的过程。

小组交流,教师指导汇报。

2、板书课题:除数接近整十数的笔算除法练习课

二、基本练习

1、下面最大能填几

20( )<84 30( )<140

40( )<307 50( )<410

(1)实物投影展示,让学生独立完成。

(2)个别汇报,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教师小结得出:这些题对我们做除法有什么帮助(板书商), 把几十年作几个十,想几的乘法口诀,想乘做除。(强调 这也是试商的过程)

2、说一说下面各题商的最高位写在哪一位上?

70÷3 71÷50 362÷90 174÷2 600÷70

(学生同桌间说一说,小组汇报,学生回答后,

小结: 对于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笔算时,首先要确定商的位置, 看被除数前两位,前两位不够则看前三位,除到哪位商就 写在哪位的上面)

3、男女生比赛 198÷23= 396÷58

二、综合练习。

错例分析

火眼金睛

也可根据学生的前测及作业上的错题,让学生学会在错误中来学习知识。展示错例,让学生分析错误的原因及应该怎样去改正。

(小组内讨论,分析错因及如何改正。提醒同学们在笔算过程中

三、练习

1、完成教材练习十四第3题。

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集体订正

2、完成教材练习十四第9题。

指名学生读题,分析题意。

根据“总价÷单价=数量”列式计算。

教师讲解,全班集体订正。

第7课时 除数不接近整十数的笔算除法

教学内容:教材第81页例5

教学目标:

1、掌握除数不接近整十数的两位数笔算除法的试商方法。

2、经历除数不接近整十数的两位数笔算除法的灵活试商过程,体会算法 多样化。

3、积极主动地参与实践活动中去,尊重个人观点、态度和独特的见解,在知、情、意诸方面得到发展。

教学重点:掌握除数不接近整十数的两位数笔算除法的特殊试商方法, 学会灵活试商。

教学难点:根据算式特点进行灵活地试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激情引入

教师引导:同学们,之前几节课我们一直在学习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笔算除法。首先我们先来比一比谁做的又快又对!

100÷26 120÷21 140÷68 200÷26 25÷4=

15÷4= 35÷5= 25÷6=

二、体验感知,合作探讨

预设:240 ÷26= 教师提问:大家能解决这个问题吗?现在请同学们在自己的作业本上用自己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

预设: 我把26估成30,试商8,8乘26等于208,余32,比26大,所以我改商9,。9乘26等于234,余6.(板书思考过程)

教师提问:你为什么把26估成30?

预设:我用“五入”的方法把26估成30. 教师提问:试商8,8写在哪位上?

预设:个位 教师提问:余数32里有几个26?

预设:32里有1个26,所以改商9.

教师提问:下面有没有同学和他用了一样的计算方法,来说一说你的思考过程。

预设:想10个26个是260,,10个26是260,比240多20,可以商9.

预设:把26看作25试商,4个25是100,8个25是200.余下的40里还有1个25,商9.

三、作业设计

1、 小试牛刀 96÷16 200÷25 104÷26

2、 更上一层 植树节,学校组织了种树活动。一共有200棵树苗,每行种27棵,可以种多少行,还剩几棵?

3、 勇攀高峰 爸爸去商店买衣服,商店正在打折。衣服一件26元,买两件49元。现在爸爸又185元,最多可以买几件?还剩多少钱?

四、拓展延伸,反思总结

教师提问: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预设:我学到了不仅可以用“四舍”、“五入”的方法进行试商,还可以将“26”这样的数估成“25”(只要学生说的合理即可)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探索,学生发现并掌握了除数不接近整十数

四年级数学课后服务工作计划 篇28

一、本班学生状况

四年级学生已经从中年级迈向高年级,他们的思维已经开始由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对周围事物的认识较以前上升了一个层次,已经会用归纳概括的方法认识事物及解决问题,该班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数学知识,为学好本册教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我班现有学生19人,本人是刚到乡校接任本班,从拿到的去年期末考的成绩来分析,本班学生学习成绩不是很理想,中下水平学生较多,但是本班学生都较活跃聪明,有很大提高空间。

二、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角的度量,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然后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在小学阶段,本学期结束后,有关正整数的认识和计算的内容将全部教学完。本册这些知识的学习,一方面使学生学会用较大的数进行表达和交流,掌握较大数范围内的计算技能,进一步发展数感;另一方面通过十进制计数法的学习,对有关数概念的各方面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和融会贯通,为学生形成科学、合理的数学认知结构奠定基础;并为进一步系统学习小数、分数及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做好铺垫。因此,这部分知识仍然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角的度量、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两个单元,这些都是本册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复式条形统计图。教材介绍了纵向和横向两种不同形式的复式条形统计图,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学会看懂这两种统计图并学习进行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形成统计的观念。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乘法和除法两个单元,教学用所学的乘、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初步体会的运筹的数学思想方法,感受数学的魅力。同时让学生学习应用优化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综合应用数学的综合应用1亿有多大和你寄过贺卡吗?,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认识自然数,掌握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数级读、写亿以内和亿以上的数,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

2、会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3、会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100以内)和几百几十乘一位数,整十数除整十数、整十数除几百几十数。

4、认识直线、射线和线段,知道它们的区别;认识常见的几种角,会比较角的大小,然后会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能按指定度数画角。

5、认识垂线、平行线,会用直尺、三角板画垂线和平行线;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6、结合生活情境和探索活动学习图形的有关知识,发展空间观念。

7、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初步了解运筹的思想,培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1、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重点、难点

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角的度量,以及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五、课时安排

根据《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课程计划》的规定,四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安排了59课时的教学内容。各部分教学内容教学课时大致安排如下:

四年级数学课后服务工作计划 篇29

一、指导思想:

七年级数学是初中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本学期的教学,要使学生学会适应日常生活,参加生产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须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进一步培养运算能力、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良好个性品质及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二、情况分析:

本人本学期担任七年级的数学教学工作。根据小学升初中考试的情况来分析没有尖子生,学习的自觉性不高。

根据上述情况本期的工作重点将扭转学生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基本的数学技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争取能让大多数同学顺利接受基本的数学知识,同时兼顾对优生的数学知识的灵活运用,反对死记硬背,以推动数学教学中学生素质的培养。本学期要力争使及格人数增多,形成良好学风,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三、具体教学措施:

1、本期数学的能力要求

基本技能:能够按照一定的程序与步骤进行运算、作图或画图,进行简单的推理。逻辑思维能力:会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会用归纳、演绎和类比进行推理;会准确地阐述自己的思想和观点,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运算能力:不仅会根据法则、公式等正确地进行运算,而且理解运算的算理,能够根据题目条件寻求合理、简捷的运算途径。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解决实际问题,是指解决带有实际意义的和相关学科中的数学问题,以及解决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形成用数学的意识。

2、教学策略

1)教材是教学质量的保证,是教学的基础设施。在教学中必须依纲靠本,以教学大纲为指导,以教材为依据钻研教材抓好重点。

2)在课堂中尽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及教师的指导作用。

3)设计好的开头尽量以引趣的形式引入课题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在课堂教学中以“练”为主。

4)要扭转学生的厌学现象。在平时的课堂中多给予提问,给后进生树立信心。对优生要严格要求,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抑制他们产生骄傲情绪。

5)树立榜样,以点带面,以先进带后进,让后进生自动自觉向先进看齐,从而发挥榜样的力量。

6)坚持因材施教原则,逐步实施分层教学,向基础不同的学生提出相应的要求,力求使中下层的学生吃得上,中等层次的学生吃得下,智力程度好的同学吃得饱,即课堂练习、作业及要求等进行分层即课堂练习、作业及要求等进行分层。

7)在课堂教学中将严抓课堂纪律使学生形成自学遵守纪律的习惯,要求他们上课专心听讲,积极发言,作业认真完成。但同时又不死板,给时间让学生讨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

四年级数学课后服务工作计划 篇30

一、学情分析:

四年级(4)班、(5)班,从上一学期来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仍存在一些不利因素,有部分学生,由于知识脱节,单元知识能过关,但综合能力较差,对于概念理论知识理解过于肤浅,对知识运用也欠灵活,有一部分学生学习态度比较浮躁,计算能力较差,还需进一步提高,应用题分析能力还可以,个别学生仍需继续辅导。从学生习惯方面看,有一部分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做题马虎,丢三落四,抄错数,不用直尺等许多学习习惯有待改善;还有个别学生由于缺乏自信心。

所以本学期针对这些特点,在数学课要不但上的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富有吸引力;而且还要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身在其中,才能坚定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增强学生的意志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四则运算,观察物体(二),运算定律,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三角形,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图形的运动(二),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鸡兔同笼,总复习。其中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以及三角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三、教学目标

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使学生:

1、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发展数感,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2、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3、认识三角形的特性,会根据三角形的边、角特点给三角形分类,知道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和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4、初步掌握图形的运动,会画出对称和平移后的物体,掌握利用平移求不规则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5、认识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初步学会根据统计图和数据进行数据变化趋势的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

6、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7、初步了解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形成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和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措施:

1、深入教材,认真备课,定好单元计划,提前一周备课。

2、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侧重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3、抓重点、难点、各个环节的突破。

4、重视学生的智力开发,抓好素质教育,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重视课堂40分钟的利用,大面积提高教学成绩。

5、对学生要高标准严要求,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充分利用教科书掌握例题、习题之间联系,举一反三,灵活学习,真正地把知识学会。

6、精心设计作业,有层次,讲究目的性、科学性。

7、抓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耐心辅导,因材施教。

四年级数学课后服务工作计划 篇31

一、教学内容

教材12页例8及练习二的4、5、6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小数乘法同样适用,能运用乘法的运算定律正确地、合理地、灵活地进行小数乘法的简便计算。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类推能力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相互交流、合作、体验成功的喜悦。

三、教学重点

1、理解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在小数乘法中同样适用。

2、运用运算定律进行小数乘法的简便计算。

四、教学难点

运用运算定律进行小数乘法的简便计算。

五、教具准备

电脑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师:同学们,在上节课我们通过学习,已经知道了整数混合运算顺序适用于小数,除此以外,还有哪些适用于小数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讨整数乘法运算定律适不适用于小数(教师板书课题)。

(二)探索新知

1、教学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小数乘法同样适用。

师:谁来说说你们在整数乘法中学过了哪些运算定律、用定母表示。

师:同学们,你们会唱“找朋友”这首歌吗?

师:下面我们就来边唱这首歌边做“找朋友”的'游戏,好不好?

(教师指六名同学上台,每人发一张写有算式的卡片)

师:(提出游戏规则)请你们手举卡片唱歌,按算式结果相等来找好友,找到了好朋友就握握手,行吗?

师:同学们,他们的好朋友都找对了吗?

师:你们表演得真好,请回到自己的座位。

师:这些算式各说明了什么呢?

师:说得太好了,谁能用一句话来概括一下这些算式说明什么?

师:你们真聪明,又肯动脑子。刚才通过我们的探索,大家知道了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小数乘法同样适用,但是究竟怎样,才能使计算简便呢?下面我们就来讨论几道题。

2、教学怎样运用乘法运算定律:

师:(板书)0.25×4.78×4

师:请同学们认真地观察,看看这道题能不能用简便方便计算,怎样算简便,请把你们的思路在小组里相互交流。

师:谁能说说这道题能不能简算?怎样简算?为什么?

师:你们真不简单,掌握了这样一个技巧,在计算前先观察题中有没有特殊的数,如果两个数的积是1、10、100、1000等等,运用运算定律先算,这样使计算简便。

师:现在请同学们把这道题算出来。

师:这两种做法都对吗?为什么?

师:是的,两种方法计算起来都很简便,通过这道题的分析、计算,能归纳出简便运算的基本思想方法?

师:你说得很好,一看、二想、三算就是简便运算的基本思想方法

师:现在请同学们用刚才总结的方法来计算这道题,看看怎样算简便。

师:同学们,她做得对不对?

师:(指生1)能把你的解题思路说给同学们听听吗?

师:哟!你又掌握了一个技巧,把特殊的数先分解,再简算。

师:还有哪些同学的做法同他是一样的?

师:大家都做得很好。

师:刚才,我们共同探讨了两种简算技巧,有的同学还有许多简算的技巧,同学们可以相互学习,请同学们再来看看下面两道题,怎样算合理简便(让学生独立做)

师:这四种解法有哪些相同,有哪些不同。

师:你们对这一题的两种做法有什么看法?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基本练习

1、师:老师这里有三个数4、0.8、1.25请你们根据乘法的运算定律编式题,并说一说如何运用运算定律使计算简便。

提高练习

2、(1)102×0.45(2)0.34×0.5×0.6(3)1.25×0.7×0.8

(4)1.2×2.5×+0.8×2.5(5)(0.8+0.2)×6.7

拓展练习

3、99×1.45+3×1.45-1.45×2(4)99×1.45+2×1.45-1.45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师:说一说本节课有哪些收获?

四年级数学课后服务工作计划 篇32

一、学情分析

四年级是小学生涯的重要阶段,是承上启下的年级。是小学阶段开始进入系统学习的开始。经过前的教学,学生掌握的数学知识有了一定的基础,逻辑思维和智能有了一定的发展,学生在接受程度上,分析问题的能力上,以及语言表达的能力上都有较明显的提高。

二、教材分析

(一)、数与代数1、小数的认识和加减法。本单元是学生在三年级下册学习“元、角、分与小数”的基础上,扩展对小数的认识,把小数和分数初步联系起来,进一步了解小数的意义。结合具体情境,学习小数加减法和加减混合运算,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感受小数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2、小数乘法。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经历探索小数乘法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运用小数乘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3、小数除法。本单元包括小数除法、积商的近似值、循环小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等内容。结合具体情境,学生将经历探索小数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初步体验转化的思想;了解在生活中有时只需要求积商的近似值,掌握求近似值的方法,培养估算意识;初步了解循环小数;会运用小数四则运算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4、认识方程。结合生活情境,学生初步了解可以用字母表示数;通过直观模型,初步了解方程;通过游戏活动,初步了解等式性质,并能用等式性质解简单的方程。

(二)空间与图形1、认识图形。通过分类活动,学生进一步认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了解梯形的特征;通过对三角形分类,了解各类三角形的特点;通过操作,探索并发现三角形三个角的度数和等于180度,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会运用学过的图形设计一些简单的图案。

2、观察物体。通过实际观察,学生体会到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景物,看

到的画面不同;能辨认从不同位置拍摄的相应照片和先后顺序;能辨认从观察点高低、远近拍摄到的相应照片和先后顺序。

(三)统计与概率1、游戏公平。通过游戏,学生初步体验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能设计公平的简单游戏规则。

三、教学目标

1.提供密切联系学生现实生活的学习素材,使学生能借助直观形象的材料更好地理解所学的数学知识。

2.创设探索数学规律的情境,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形成探索数学规律的意识。

3.体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是每个学生都能在设计方案中获得成功。

4.重视在多种活动中培养空间观念,发展空间观念。

5.设计富有特色的综合应用活动。使学生自觉地将各方面的经验、知识、策略进行综合应用。

6.用数学的眼光分析周围的事物,培养对美的理解,展示数学发展的历史,渗透数学的文化价值。

四、教学工作中的主要措施

1.了解学生原来的学习情况,从实际出发,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多鼓励学生提高学生学习。

2.多利用课余时间,给其进行查漏补缺,释疑解难,充分发挥班干的带头作用以优扶差。

3.密切与其家长联系,共同配合督促好他们的学习。

4.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在掌握所学的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拓展。在教学中,结合课后练习的一些带思考性的题目,引导学生启动思维思考问题,独立解决问题,掌握科学、灵活的方法。

5.深入钻研教材,精心数学教案,优化课堂结构,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加强实际操作,只管教学,发挥学生的空间观念,多加强实际操作,直观教学,发挥学生的空间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抽象概念能力,判断、推理、迁移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引导学生揭示知识间的联系,探索规律,总结规律,使他们自发性创造性地学习。

四年级数学课后服务工作计划 篇33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36人,总体说来,学生基础能力发展比较均衡,良好的学习习惯已经初步养成,大部分同学都能很好的完成作业,学习数学的兴趣较高,但上课时思想开小差的现象还时有发生,还需要进一步培养。班里个别同学的基础较差,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在这方面有待强化。课堂中大部分学生都喜欢动手参与、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上,绝大多数的学生已经掌握上半学期所学的知识,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部分同学的思维较灵活,有着揭示知识之间的联系、探索规律的精神。个别学生从知识到实践的跨越还有些难度。

二、教材分析:

三、教学目的要求

1、知识与技能方面

(1)使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经历从具体问题中抽象数量关系并探索算法和运算律的过程,掌握有关的计算方法和运算顺序,发现并初步理解一些简单的运算规律;初步认识自然数的一些特征;初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基本方法。

(2)使学生经历探索一些常见平面图形特征以及简单变换的过程,认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及其特征,了解图形的对称和图形位置关系的简单变换;了解容量的意义及其常用计量单位。

(3)联系具体问题初步认识折线统计图,初步掌握用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的方法,能按照统计图里的数据变化特点进行简单的分析、交流;初步学会根据数据特点和实际需要选择统计图。

2、数学思考方面

在探索计算方法、发现运算规律的过程中,开展类比、猜想、归纳、验证等活动,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在探索自然数的一些特征,学习用字母表示数的过程中,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进一步发展抽象思维,增强符号感;在探索平面图形的特征、对图形进行简单变换以及设计图案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形象思维和空间观念;在收集和整理数据、选择相应的形式描述数据,以及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的过程中,进一步增强统计观念。

3、解决问题方面

(1)能从现实情境中发现并提出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并能运用所学的测量、估计、作图、计算、统计等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进一步发展应用意识。

(2)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合理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初步学会用画图的策略整理和表达信息,探索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3)在测量液体多少、估计常见容器的容量、在方格纸上设计简单图案和用调查统计的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增强合作意识,并能对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必要的解释与说明。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策略,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逐步增强对解决问题过程的反思意识。

4、情感态度方面

在探索和发现数学知识、规律的过程中,进一步获得成功的体验,产生对数学事实和数学内在联系的好奇心,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的价值与作用。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1、混合运算及运算律的理解与掌握。

2、解决问题的策略。

难点:1、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认识。

2、用字母表示数的含义

五、教学措施

1、刻苦钻研教材,认真备课,改进教学方法,以教师为指导,学生为主体。

2、注重学生知识形成和探究过程中获得的经验和方法的积累,使学生初步学会自主学习,在形式上可以多采用动手、动脑、动口相结合,讨论、抢答等形式的学习,培养学生从周围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并能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坚持不懈地抓好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重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和细心计算和验算的好习惯。

六、课时安排

四年级数学课后服务工作计划 篇34

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四(5)班数学,由于是刚新接任班级,对学生的整体情况暂时了解不太全面,但从学生三年的考试成绩来看,本班学生数学成绩特别差,学困生较多,一直处于本级的最后一名并且成绩与其他班还有一定的差距。从短短的几天的教学可看出,有部分学生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学习基础比较薄弱,知识不会运用,作业的正确率低,个别学生不肯及时完成作业,喜欢拖欠,因而感到本学期的教学压力较大。本学期的数学课我将主要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善于思考、乐于思考、喜欢数学,培养学生快乐学习数学的心态,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材教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大数的认识、公顷和平方千米、角的度量、三位数乘两位数、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复式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教学实践活动等。

三、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认识自然数,掌握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数级读、写亿以内和亿以上的数,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

2、认识土地面积单位公顷和平方千米及它们之间的转换;

3、认识直线、射线和线段,知道它们的区别;认识常见的几种角,会比较角的大小,会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能按指定度数画角。

4、会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会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100以内)和几百几十乘一位数,整十数除整十数、整十数除几百几十数。

5、认识直线、射线和线段,知道它们的区别;认识常见的几种角,会比较角的大小,会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能按指定度数画角。认识垂线、平行线,会用直尺、三角板画垂线和平行线;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6、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7、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8、初步了解运筹的思想,培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灵活地处理。

2、继续加强学习常规和学习习惯的培养,如听课的习惯,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课前的预习、课后的复习的习惯,认真审题的习惯,规范书写格式等的教育。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和细心计算和验算的好习惯。

针对我们班部分学生不爱做作业的情况,在作业检查过程中,主要采取"分工责任制",将每个大组分成三个小组,由小组长每天早中两次检查组员作业,没有完成的由小组长负责监督补充完整,小组长的作业由班长和学习委员负责监督,对作业完成质量高的学生给予一些奖励,而对于拖欠作业或作业质量低的学生给予批评教育,若达到三次以上没达到要求的,将请家长到校进行沟通,并且一周内不能参加学习星的评比。让每个班干部分工明确,加强监督力度,做到赏罚分明,杜绝学生养成拖欠作业的习惯。

3、注重基础知识和技能的训练,控制训练量,把握训练密度,以达到的训练效果。重视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讲求精讲多练,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解决所存在的问题保证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针对本班学生计算能力较差的实际情况,本学期将要求每位学生每天要完成一页口算题卡的练习,针对笔算能力较差的学生,每天将完成3题笔算练习,并且要家长批改,从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4、多和学生交流、沟通,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生活的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解开他们心中的结,让他们在快乐、轻松的气氛中感受学习的乐趣。赏识每个层次的学生的每一个微小的进步,并及时鼓励他们,多表扬和肯定、批评、增加他们学习的自信心,让他们感受学习带来的快乐。

5、抓好培优补差工作。补差工作是本学期的教学重点。

保护优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鼓励质疑。对后进生多宽容,少责备。对后进生做到:诚心、爱心、耐心。不仅要注意培养后进生的学习兴趣,更主要的是注意培养其兴趣的稳定性和集中性,使后进生有恒心、有毅力,在学习中专心致志,精益求精,从枯燥中寻乐趣,于困难中求喜悦。老师的辅导要及时,课堂上设计部分适合后进生的问题,多给后进生机会,适时的给与辅导,使其体验成功的喜悦。后进生的作业要做到面批面改,及时的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纠正。

6、多进行家校联系,与家长相互交流,沟通信息,齐抓共管,促进进步。

四年级数学课后服务工作计划 篇35

一、班级情况分析

学习习惯和兴趣。

四年级学生基础较差,大部分学生虽然脑子非常好,但是他们的学习习惯较差并且有很多是单亲家庭,因此要想提高本班的整体数学成绩,还需要加强交流与个别辅导相结合。

二、教学目标

1、学习目标。

(1)经历从现实生活中抽象出数和数量关系的过程,认识较大的数,在理解大数目的意义、利用大数目进行表达和交流、把大数目改写成以"万"或"亿"作单位的数,估算和估计实际问题的结果等活动中,发展初步的数感。

(2)经历在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量关系、运算顺序、运算律,以及用图形、字母表示运算律的活动过程,发展初步的符号感,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

(3)在认识射线和直线,进行几何体与视图相互转换,研究锐角、直角、钝角、平角以及周角间的大小关系,体会直线间的位置关系等学习活动中,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4)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掌握一些数据处理的技能。体会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会根据游戏规则的公平性设计简单的游戏。

2、能力目标。

(1)能在教材提供的现实情境中看到数学内容,提出与数学有关的问题,并运用已经掌握的数学知识解决这些问题。

(2)能通过两步计算或综合算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逐步养成计算后回答问题的习惯。

(3)能找到生活中应用两点一条直线的例子和应用两条直线互相平行、互相垂直的例子;能应用两点间线段最短,以及点到直线的距离等知识,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4)知道可以从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等媒体中获得有用的数据信息,能读懂媒体呈现的简单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5)能通过修改和重新设计游戏规则,实现游戏的公平。

(6)能主动与同学合作开展学习活动,积极与同学交流学习的思考,增强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体验。

(7)在教师的组织下反思自己的学习,逐步形成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体会策略的多样性。

3、情感目标。

(1)在现实的情境中理解数学内容,在生活中应用数学知识,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对身边环境中与数学有关的想象和事物产生好奇心。

(2)在学习过程中能质疑问难,逐步形成积极参与对数学问题的讨论以及发现错误及时改正的态度,逐步学会客观地评价自己和评价他人。

(3)经过自己的努力,主动探索并获得数学知识,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

(4)从教科书中的"你知道吗"栏目和其他渠道了解更多的数学知识,受到数学文化的熏陶,感受数学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促进作用,体会数学是人类文明的组成部分,从而进一步产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