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家校共育计划【合集三篇】

中学家校共育计划(精选3篇)

中学家校共育计划 篇1

一、指导思想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教基一[20xx]10号)和《关于在全省开展家庭教育实验工作的通知》(鲁教基函[20xx]25号)精神,认真落实山东省教育厅《乡村学校家校共育种子教师万人培育计划》,缩小学前阶段城乡家园共育差距,提高乡村学前教育整体水平,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二、工作目标

(一)总体目标

在两年的工作周期内,每位指导教师充分带动20名种子教师提升家园共育自身素养和能力,组建出一支能开展系列化家庭教育课程的业务强本领高的专业团队,把成功的经验和做法形成可以逐级推广的模式,切实缩小城乡学前教育差距,让广大的农村孩子享受到高水平的学前教育,体现教育公平。

(二)幼儿园学段目标

指导家长了解并掌握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创设和谐、民主的家庭教育环境,激发幼儿学习兴趣,支持幼儿游戏,形成科学可持续的亲子教育观念;帮助家长解决家庭教育中的困惑和问题,为家长提供有效指导,建设学习型家庭。

三、工作任务

(一)积极参与多种形式的研修学习

采取“远程学习+名师指导”的方式,组织种子教师学习家园共育远程课程。种子教师要积极参与工作室开展的家庭教育线上和线下的学习研讨活动,要认真完成远程学习中心的课程。

(二)在实践和活动中提升指导能力

种子教师要利用指导教师到幼儿园听取家庭教育指导课、现场指导等时机,虚心听取指导教师的意见,积极参与各种交流、研讨活动,在家庭教育实践活动中提高自己的家庭教育指导水平,积极参与省市县和幼儿园组织的多种形式的家教指导和赛课活动。

(三)在跟岗见习中汲取指导经验

利用全省家庭教育示范基地(示范园)的资源,开展有针对性、个性化的家庭教育实操指导和练习。种子教师就近到家庭教育示范基地(示范园)进行现场观摩或实操锻炼。学习指导教师在家长学校的投课、组织活动的方式方法,从而汲取丰富的学前家教指导经验。

(四)“牵手问题家庭”跟踪辅导

每位种子教师每学期要选择一个问题家庭进行“一对一”跟踪辅导,通过家访、QQ、微信、电话等形式经常与家长联系,及时发现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建议和方法。

(五)开展家长学校建设

种子教师要协助幼儿园,发挥自己的专长,做好家长学校的工作,依据山东省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学校课程指南》,以《幼儿家长手册》为基础,提高家庭教育素养,潜心钻研教法,组织多种形式的家长培训,促进家长的自我成长,提高家长的家庭教育能力。

(六)组织丰富多彩的家园共育活动

指导种子教师协助所在幼儿园分管家园共育工作的领导,依据幼儿园特点和师资水平,充分利用家委会、家长资源,做好家长学校工作和家园共育活动。指导种子教师联手幼儿园、家委会和社区,组织多种形式的亲子活动,如学习型家长、学习型家庭、志愿服务、基地实践等等,真正实现家园社合作共育。

四、工作措施和策略

(一)按照省教育厅和省教科院的要求,组织种子教师定期完成学习远程课程。引领工作室的全部成员开展家庭教育线上和线下的学习研讨活动,定期向种子教师推荐家庭教育指导书籍和传统经典(每学年不少于四本,两年不少于八本)。每两个月组织一次线下读书沙龙。每学年写出不少于1万字的笔记,不少于2千字的感悟反思。

(二)明确各幼儿园家长学校的开展时间,种子教师写出每学期开展家长课程的计划和具体内容。指导教师每学期要至少有一次深入课堂和活动现场,实地听取种子教师的家庭教育指导课,了解种子教师在活动中的表现。通过交流、指导,提高种子教师的.家庭教育指导能力。

(三)教师每学年执数不不少于5节(次)的家庭教育指导课,切实提高种于教师的家庭教育指导课或培训讲座、发挥自身示范、理论水平和家庭教育指导水平。

(四)与市区各级教研员密切联系,开展优质课、论文(深例)评选,家长沙龙、家庭教育咨询等活动,在活动中提高种子教师的实操整体水平。

(五)以指导教师专长为基础,充分发挥工作室成员集体智慧,针对家庭教育指导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工作周期内至少要完成一个市级以上重点研究课题并取得相应成果,促进家庭教育指导的专业化发展。

(六)建立园级家庭教育咨询师,为家长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切实解决班主任工作难题。必要的情况下进行专业指导或转介。指导种子教师为跟踪家庭建立档案,定期查看种子教师的辅导情况和相集记录情况。

中学家校共育计划 篇2

为了全面推进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构建教育与社会、学校与家庭、教师与学生和谐共进的良好教育局面,深化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课题研究;为了传递对学生的关心与爱护,加深家庭与学校的互相理解,形成家庭、学校的教育合力,为孩子们创设良好的成长环境。结合我校“一个不能少”、“爱生如子”的教育理念和我校教育教学实际,开展“家校连心桥”之电话家访活动,现制定方案如下:

一、活动目的:

1、通过与家长的电话家访沟通,使教师明白个人的工作不足和薄弱环节,明白学生、家长、社会对学校及教师的新要求,积极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关注并支理解、支持教育的和谐社会氛围。

2、通过教师与家长,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使教师在实践中成长、成熟,达到互惠双赢。

3、通过家长与教师、家长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转变家教观念,学习家教知识,改善家教方法,提高家教能力。

4、通过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使学生学会感恩,学会自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人人成为“有益于社会的人”。

二、活动内容及措施:

1、组织“家校连心桥”电话家访活动,充分利用学校统一配置的年段电话,进行电话家访;或建立班级家长qq群、微信群等家校联系的其他形式。

2、电话家访内容:以介绍学生在校情况、了解学生在校外和家庭的情况,共同制定培养学生发展计划。同时向家长宣传我校的教育法规、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特色、特色德育、优质服务及其他有关教育教学等方面的内容,征求家长对学校发展的建议和意见,赢得家长对学校工作的理解和支持,构建家长满意工程。

3、通过“家校连心桥”电话家访活动,对特殊生进行教育调研工作,重点做好对学困生、问题生、单亲家庭、特异体质、心理障碍等学生的调研工作,通过电话家访了解相关情况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育帮扶计划,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树立积极、乐观、向上的人生观,是他们能得到健康、快乐成长。

4、建立健全的电话家访档案。教师在电话家访中要做到“三个一”:即拟定一份电话家访工作安排表,一份家访记录,一份家校联系反馈表。要求每位班主任认真填写并按时按要求上交。

5、完善“家校连心桥”沟通平台的构建(如:qq群、微信群等其他形式),合理的沟通方式是关键,要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方式要灵活多样。

三、具体做法及要求

1、各班主任认真填写“家校连心桥”之电话家访记录表,详细了解家庭简况、学生情况简介以及了解学生的进步的点点滴滴以及存在的各方面问题,分阶段分时间详细记载电话家访的内容。

2、年段长必须认真督促落实,要求班主任做好“家校连心桥”之电话家访表的填写工作,德育干事以本年段为单位收齐,每两周报送德育处一次,由德育处指定相关人员进行检查并及时向年段反馈检查结果。

3、学校德育处将不定期对表格中所填写的电话家访记录的学生家长进行抽查回返,并作为家长为我校班主任“满意度测评”的依据之一。此项工作将作为年段长、班主任的德育考核主要项目之一。

家校共育总结推荐度: 家校共育心得推荐度: 家校共育的收获感悟推荐度: 家校共育心得推荐度: 家校联动共育方案推荐度: 相关推荐

中学家校共育计划 篇3

学校和家庭是孩子接受教育的两个最重要的环境,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需要相互支撑、相互促进。为做好家校共育工作,密切家校联系,凝聚教育合力,为学生成长成才、终身发展导向护航,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提高学校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工作水平为重点,以家庭教育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服务广大青少年学生和家长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构建立体教育网络,推动构建学校、家庭和社会协同育人体系,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总体目标

以健全学校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提升学校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水平为目标。进一步发挥学校在家庭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推动形成学校组织、家长参与、社会支持的家庭教育工作格局;进一步丰富学校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形式和内容,形成适应家长和学生需求的家庭教育支持服务体系;进一步构建和谐的家校合作育人关系,促进学校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专业化、精细化。

三、基本原则

坚持立德树人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帮助和指导家长更新家庭教育观念,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导学生养成好思想、好品格、好习惯,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坚持以生为本

尊重学生的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以学生为本,把学生放在正中央,帮助和指导家长不断提升和优化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家庭教育环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坚持需求导向

关注学生和家长的实际需求,丰富学校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内容,为家长提供有针对性的多元化指导服务。针对家校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加强分类指导,不断提升学校与家庭沟通合作的能力和水平。

坚持创新发展

结合新时代家庭教育的新问题、新趋势,加强家庭教育理论研究,注重学校家庭教育理念创新、指导服务模式创新和家校合作机制创新,不断提升学校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四、工作任务

(一)加强家校共育指导服务阵地建设

挂牌成立长治市家校共育研究与指导中心,中心在长治市教育局家校共育指导委员会直接领导下,发挥对中小学家校共育的研究、指导、服务和培训功能。中心主任为邢斌,成员为:罗娟、刘代平、郝佳英、赵霞,各县区家校共育研究与指导中心负责人。中心的主要职责为:负责统筹、规划、指导全市的幼儿园、中小学和中等职业学校开展家校共育工作的业务指导、管理考核;负责长治市中小学校家校共育管理平台建设;负责开展面向长治市中小学校教师和家长的线上学习、线下培训讲座等活动;负责长治市中小学家庭教育指导师认证、考核与管理;牵头负责开展长治市中小学家庭教育理论研究、学术交流、课程开发和资源整合等。

各县区也要成立相应的家校共育研究与指导中心,其在本辖区的工作职能与市级家校共育研究与指导中心的工作职能相仿。长治市家校共育研究与指导中心总体协调、指导各县区家校共育研究与指导中心,上下一盘棋,统一联动,使我市家校共育工作体系化、特色化、品牌化。

(二)加强家长学校建设

到20xx年7月底,所有中小学(含中职)、幼儿园(以下简称“各学校”)普遍成立家长学校,并纳入教育等级评估工作中。各学校的家长学校要有专人负责,组织架构完善,长治市家校共育研究与指导中心负责统一制定各家长学校的建设标准,并对各家长学校的建设情况进行督导、验收。家长学校师资采取“请进来”与本地、本校讲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各家长学校公益讲座的专家、讲师要经市家校共育研究与指导中心备案和培训,从而确保课程质量,使之正真成为助力我市家校共育工作的有力阵地。(见附件:长治市家长学校工作评估标准)

(三)组建长治市家庭教育讲师团

各县区家校共育研究与指导中心、市直各学校配合长治市家校共育研究与指导中心摸底、筛选、申报优秀家庭教育指导专业师资人员,组建长治市家校共育讲师团。家校共育讲师团成员要定期研究家庭教育工作,研究针对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家庭教育相关课程,积极探索家庭教育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增强家校共育指导服务能力。经过前期建设,做到校校有专业家庭教育指导师,鼓励家庭教育名师创设“家庭教育名师工作室”,引领和带动我市家庭教育师资发展。

(四)加强家庭教育指导师师资队伍建设

各县区家校共育研究与指导中心、市直各学校要配合长治市家校共育研究与指导中心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办长治市家庭教育指导师培训班、家校共育骨干人员培训班。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家庭教育教师队伍培训,从而全面提高家长学校教师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使家长学校负责人及教师队伍及时了解和掌握较为前沿的现代家庭教育方式和方法,更加有效地开展家校共育指导工作,家长学校负责人接受家校共育工作培训率达到100%,逐步推行家教工作者资格认证和持证上岗制度。

(五)健全机制推进“校园开放日”、发挥家长委员会作用

各县区家校共育研究与指导中心、市直各学校要积极探索、健全机制推进“校园开放日”,加强家校联系、家长委员会制度建设,以“一校一章程”为抓手,建立学校(幼儿园)家长委员会,并逐步形成学校、年级、班级三级家长委员会网络,把家长委员会纳入学校日常管理,制订工作章程,完善例会、对口联系等制度。通过家长委员会选派家长代表参与学校的部分管理或教育实践服务、鼓励家长在开放日到教室与孩子共同上课、开设家长接待日及家长热线、设立家长工作室、选树家庭典范、开设优秀家长讲堂等形式,推动家校双方达成共识,形成育人合力。

(六)务求实效开展家访活动

各县区家校共育研究与指导中心、市直各学校要常态化开展家访活动。对需要重点关注的学生每学期至少要进行一次入户实地家访,入户实地家访要做到随访与定访相结合。通过家访,详细沟通了解学生情况、家庭情况,认真和家长沟通交流,达成共识。各学校要建立家校共育家访联系制度,通过考核和激励等方式,鼓励支持学校领导、家庭教育指导师、家长学校负责人、班主任、德育教师、党员等要走访或联系一定数量的特殊学生家长,掌握第一手资料,跟踪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七)常态开展“家校共育”论坛

各县区教育局、家校共育研究与指导中心将“家校共育”论坛作为常态化工作来抓,采取“请进来”与本地优秀名师相结合的方式,做到月月有讲堂、次次有收获,不断提升讲堂质量、扩大受众群体辐射面。通过家校共育论坛指导和帮助家长提升自身的素质和修养,提升家长的育儿综合水平,从而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形成教育合力。

(八)多种形式创设家校共育环境。

各县区家校共育研究与指导中心、市直各学校要积极研究探索多种教育活动形式,创设家校共育环境。如:聘请专家学者担任辅导员,为家长提供教育指导和咨询帮助;积极营造“书香校园”,并向“书香家庭”延伸;强化“共读共写共同生活”的“陪伴教育”理念等多形式、多渠道创设家校共育环境。各县区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各学校要积极探索“互联网+”背景下家庭教育资源平台建设,开辟家校联系新空间,为学生和家长提供便捷、个性化的指导服务。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地、各学校要把家校共育作为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内容抓实抓好,列入学校年度工作计划,每学期至少召开1次专题会议协调解决推进中出现的问题,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创新工作形式,确保工作取得实效。

各县区、市直各学校务必于20xx年6月15日前成立家校共育研究与指导中心,并将各中心的负责人姓名、联系电话发送至邮箱:,联系人:罗娟、赵霞,联系电话:。

(二)集聚各方力量

积极整合学校资源,发动所有教职工参与家校共育,实现学校领导、班主任、教师全员参与、全科育人。充分认识家长参与学校事务带来的重要性,善于发掘家长资源融入育人工作,强化引导,变阻力为动力,变对立为友好,改变学校生态,提高家长对学校和教育的满意度。

(三)强化师德师风

督促教师严格按照“四有好老师”标准,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不断提高道德规范水平。要发自内心地爱护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每一名学生。要着力提高育人水平,创新教育方式,注重聆听家长和学生的心声,用心构建起家校共育的桥梁。

(四)抓好工作宣传

各县区、市直各学校要利用电视、报刊、宣传栏、自媒体等多种平台加强对家校共育工作的宣传,充分培育、挖掘、提炼家庭、教师、学生在家校共育工作中的先进典型经验,宣传优秀家庭教育案例,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舆论导向。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