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上册工作总结(精选16篇)

一年级数学上册工作总结(通用16篇)

一年级数学上册工作总结 篇1

新年开始,匆匆上任,当了一年级一班班主任。经过一学期班级工作,有了一些粗浅的认识,也有了一些深切、真实的体会。现将一学期以来的班级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加强学生思想教育,组织学生学习学校的规范条例。教育学生平时要以礼待人,见到老师、长辈或同学要主动打招呼问好,同学间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培养学生乐于帮助别人的意识,同时教育学生爱劳动,在家做个好帮手,在校做个合格的小学生;培养学生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发展合作精神;教育学生爱护公物,遵守公共秩序。在校园和公共场所不追逐玩耍,不损害校园和公共场所的花草树木;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正确对待自己和他人,学习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教育学生要诚实和做事认真负责等。这些内容主要以讲故事的形式进行渗透,这样小学生不仅乐于接受,而且记得更牢。

一年级的学生都急于想知道自己通过努力所做的事会得到老师怎样的评价。为了迎合学生的这种心理,我平时细心观察,好的、进步的及时表扬,我对他们的表扬有时是贴一朵小红花,有时是一次亲昵的抚摸,有时是一句由衷的赞扬。

一年级的学生天真活泼,对小学生活充满好奇,数学工作总结10篇但他们明辨是非的能力较弱,有时不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这就要班主任老师的指引和教育。刚开始学校的每一项规章制度对于他们来说是极其陌生的。为了使学生能够快速适应学校的生活,我充分利用班队会的时间教学生学习《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及根据我们班的具体情况制定的班规,让他们在内心深处明白哪些行为是对的,哪些是不对的。面对一年级的学生我管理的想法是目标近一点、范围小一点、内容实一点,时时处处向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思想教育。

好多家长对孩子学习的重视程度跟孩子的学习成绩成正比。一年级有相当部分文化水平较低的家长,对学生的家庭教育存在过于溺爱的倾向,因此我通过电话联系家长,从“一切为了孩子”的角度去改观一些家长的态度,向家长介绍了孩子的学校情况、学校对孩子的行为要求,耐心地同家长分析了教育孩子的策略和方法,努力赢得家长的信任、支持和配合,共同探讨教育的有效方法。不足之处。

1、随着孩子们一天天的长大我一定要严肃孩子们的课堂纪律。通过讲故事、做游戏、评纪律星等活动让孩子们活而不乱,成为学习的小主人。

一学期很快就过去了,回顾本学期,我担任一年级数学教学工作,学生刚刚入学,学习习惯还未养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本学期已经近结束,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作如下总结。

一年级的学生是幼儿园里直接过来的,对一些学习习惯、课堂纪律一概没有概念。刚开始一个月,我有些大意了,忽视了这一点,后来我发现他们上课坐姿不正确,想怎样坐就怎样坐,老师讲课他们在下面随便插话,书写不干净等题目,学习习惯养不好,再加上家庭、智力等差异,学生就会输在起跑线上,为此,我采取了一些有效措施,激起学生的学习爱好,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你们看他做的多好,你们有无信息超过他?”这样就让做的不好的同学有了意识,对有进步的也给予嘉奖,渐渐课堂纪律有了很大改善。对书写题目,在每次作业完成后,我在本子上通过画笑脸、小星星、贴小花、贴优等不同方式嘉奖,每个学生都尽可能是自己的作业干净、漂亮,养成良好的习惯才能更好进行学习。

本学期学习的知识很简单,关键是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为今后的数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为此,我也做了一些努力,对一年级的学生,要求在现实生活中能与同伴交换,发现并能提出题目发展学生的利意图识,感遭到同一题目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构成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很强,而小学生却是以形象思惟为主,为此,我在教学时尽可能利用生活中俄感情材料进行直观教学,使学生便于理解和把握,如:在教学原来有多少的题目有好多的学生理解不了原来是甚么意思,我就拿学生苹果做例子。我随便拿了8苹果,分给3个同学,手里还剩下5个,问他们我原来拿了几个?再让学生把我的做法用语言描写出来,学生很快就列出了算式3+5=8。由此启发我们设计了亲子互动作业,让家长与我们携手让孩子理解并学会利用。

再如:在教学熟悉物体这一节时,我拿生活中的物品作原形引出了正方体、长方体、圆柱、球,学生很快便有了深入的印象,对物体有了感性熟悉,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与此同时,趁热打铁人,我又让学生做了立体圆形的手抄报,非常漂亮,让学生利用身边的物品制作立体圆形,培养了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意识。

对落后生,我在教学中留意下降难度,放缓坡度,答应他们采用自己的方法慢速学习,重视他们的学习进程,在教学中逐渐培养他们的学习爱好,进步他们的自信心。

以上仅是我在班级工作中所做的一些努力,回首这半年的工作,几多感慨,这其中有的是经验,然而更多的是教训。如果问我这一年来的感受的话,我会说,是很累,但很充实。是领导、家长及学生的信任使我背负着责任,是强烈的责任心使我激流勇进。我不会成为名师,但我会用我的真心、爱心、热心去对待我的每一位学生,永不放弃。

一年级数学上册工作总结 篇2

本学期我担任一(1)班数学教学。我对教学工作不敢怠慢,认真学习,深入研究教法。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获取了很多宝贵的教学经验。以下是我在本学期的教学情况总结。

一、基本情况概述

一(1)班的同学比较活跃,上课气氛积极,但中等生、差生占较大多数,尖子生相对较少。因此,讲得太深,没有照顾到整体,我备课时也没有注意到这点,因此教学效果不如理想。从此可以看出,了解及分析学生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因材施教,对授课效果有直接影响。这就是教育学中提到的“备教法的同时要备学生”。这一理论在我的教学实践中得到了验证。

二、取得的成绩与经验

教学中,备课是一个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环节,备学生,又要备教法。备课不充分或者备得不好,会严重影响课堂气氛和积极性,曾有一位前辈对我说:“备课备不好,倒不如不上课,否则就是白费心机。”我明白到备课的重要性,因此,每天我都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备课之上,认认真真钻研教材和教法,不满意就不收工。虽然辛苦,但事实证明是值得的。

三、采取的方法和措施

数学是一门工具学科,对学生而言,既熟悉又困难,在这样一种大环境之下,要教好数学,就要让学生喜爱数学,让他们对数学产生兴趣。否则学生对这门学科产生畏难情绪,不愿学,也无法学下去。为此,我采取了一些方法,就是尽量多讲一些文化生活故事,让他们更了解数学,更喜欢学习数学。因为数学的特殊情况,学生在不断学习中,会出现好差分化现象,差生面扩大,会严重影响班内的学习风气。因此,绝对不能忽视。为此,我制定了具体的计划和目标。对这部分同学进行有计划的辅导。我把这批同学分为三个组。第一组是有能力提高,但平时懒动脑筋不学的同学,对这些同学,我采取集体辅导,给他们分配固定任务,不让他们有偷懒的机会,让他们发挥应有水平; 第二组是肯学,但由于能力不强的同学。对这部分同学要适当引导,耐心教导,慢慢提高他们的成绩,不能操之过急,且要多鼓励。只要他们肯努力,成绩有望搞提高;第三组是纪律松散,学习不认真,基础又不好的同学。对这部分人要进行课余时间个别辅导。因为这部分同学需要一个安静而又不受干扰的环境,才会立下心来学习。只要坚持辅导,这些同学基础重新建立起来,以后授课的效果就会更好。数学除了课堂效果之外,还需要让学生多做,多思考,多练。为此,我了解学生自习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课后发现学生作业问题也及时解决,及时讲清楚,让学生即时消化。提高他们的能力。

四、不足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期末考就是一种考验。无论成绩高低,都体现了我在这学期的教学成果。我明白到这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在本学期后如何自我提高,如何共同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因此,无论怎样辛苦,我都会继续努力,多问,多想,多向前辈学习,争取进步。

以上就是我在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由于经验颇浅,许多地方存在不足,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在各位领导老师的指导下,取得更好成绩。

一年级数学上册工作总结 篇3

第二章整式的加减

2、1整式

1、单项式:由数字和字母乘积组成的式子。系数,单项式的次数、单项式指的是数或字母的积的代数式、单独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因此,判断代数式是否是单项式,关键要看代数式中数与字母是否是乘积关系,即分母中不含有字母,若式子中含有加、减运算关系,其也不是单项式、

2、单项式的系数:是指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

3、单项数的次数:是指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的和、

4、多项式:几个单项式的和。判断代数式是否是多项式,关键要看代数式中的每一项是否是单项式、每个单项式称项,常数项,多项式的次数就是多项式中次数的次数。多项式的次数是指多项式里次数项的次数,这里是次数项,其次数是6;多项式的项是指在多项式中,每一个单项式、特别注意多项式的项包括它前面的性质符号、

5、它们都是用字母表示数或列式表示数量关系。注意单项式和多项式的每一项都包括它前面的符号。

6、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为整式。

2、2整式的加减

1、同类项: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与字母前面的系数(≠0)无关。

2、同类项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1)所含字母相同;(2)相同字母的次数相同,二者缺一不可、同类项与系数大小、字母的排列顺序无关

3、合并同类项:把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可以运用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

4、合并同类项法则:合并同类项后,所得项的系数是合并前各同类项的系数的和,且字母部分不变;

5、去括号法则:去括号,看符号:是正号,不变号;是负号,全变号。

6、整式加减的一般步骤:

一去、二找、三合

(1)如果遇到括号按去括号法则先去括号、(2)结合同类项、(3)合并同类项葫芦岛

一年级数学上册工作总结 篇4

通过欣赏和设计图案的活动,进一步认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

小小运动会

1、应用100以内的进位加法与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正确的计算。

2、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体会算法多样化。

3、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在生活中的普遍存在。

4、能利用图形设计美丽的图案。

一年级数学上册工作总结 篇5

一个学期的教学工作即将结束。本学年担任一(3)班、一(4)班的数学教学工作,在过去的几个月确实在摸黑之中度过,但经过努力学习,自己数学教学水平得到了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也相对提高了,同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教学就是教与学,两者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有教者就必然有学者。学生是被教的主体。因此,了解和分析学生情况,有针对地教对教学成功与否至关重要。教学中,备课是一个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环节,备学生,又要备教法。备课不充分或者备得不好,会严重影响课堂气氛和积极性,每天我都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备课之上,认认真真钻研教材和教法,不满意就不收工。虽然辛苦,但事实证明是值得的。现对本学期的工作作如下总结:

1.认真备课。

本着为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获得必须的数学。我坚认真阅读教材、教参,从整体上了解知识点的联系,弄清每单元、每节课的重点、难点。其次,根据一年级孩子们的年龄和思维特点,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教学活动,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景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最后是努力增强教学技能,争取做到每节课思路清晰、层次分明。

2. 虚心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学习。

备课并认真思考后,对于各个章节的重点、难点的教学,都主动地征求其他老师教学所有采取的方式、方法,努力寻找学生最易接受的方法进行课堂教学。同时,多听老师的课,做到边听边讲,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认真上教研课,虚心听其他老师的意见及建议,修改方案,改进工作。

3. 写教后反思。

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后记、教学反思、教学小结,并认真搜集每课书的知识要点,制定有效的练习巩固计划。

4. 认真批改作业。

一年级数学上册工作总结 篇6

一学期来,本人在教学工作中认真负责,认真备课、上课,及时批改作业、做好课后辅导工作,顺利完成各项教育教学任务。为了更好地做好今后的工作,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特就这学期的工作小结如下:

一、思想工作方面:

认真研读师德规范,始终坚持“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勇于解剖自己,分析自己,正视自己,提高自身素质。

二、教学工作方面

1、在教学方面,我认真负责,虚心请教,提高教学水平,做好备课上课。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

2、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三、存在不足与今后打算:

1、本班级学生成绩发展不平衡,在学法指导工作还有待进一步加强,教学成绩仍然欠突出,还需提高;

2、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不够成功。培优扶差工作做得不够扎实,有待今后努力。

3、继续更新观念,努力实践主体教学。

一学期期末,工作有得有失,今后我一定会取长补短,力争做到更好。

一年级数学上册工作总结 篇7

本学期我担任一年级数学教学工作,班上学生不多,而且年龄偏小,有一年的学前准备工作,由此感受到自己肩上的担子之重。本人低年级教学经验尚浅,因此,我对教学工作不敢怠慢,认真学习,深入研究教法,虚心向其他教师学习。立足现在,放眼未来,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作出总结,希望能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总结检验教训,继往开来,以促进教学工作更上一层楼。

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可以说紧张忙碌而收获多多。

一、在知识与技能方面

在实际的情景中能正确的认、读、写20以内的数,并能认识记数单位个、十,知道20以内数的组成和顺序,学会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结合具体情景,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含义,会计算20以内数的加减法,结合现实教材,初步学会估算。在现时的情景中,能正确认识整时,半时,几时刚过和快到几时。培养从生活情景中抽象出20以内的数的认识,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分析、抽象概括能力,建立初步的独立思考和探索的意识,初步形成估算的意识。在认识图形的过程,发展了学生的观察、想象思维和操作的能力,形成了初步的空间概念。

二、能力的培养在现实的生活中能与同伴交流

发现并能提出问题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感受到同一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初步学会解决问题形成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实践的能力。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的数学产生好奇心和兴趣,能积极的参与到数学活动中去。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来描述某些生活现象,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很强,而小学生却是以形象思维为主。为此,我在教学新知时尽量利用生活中的感情材料进行直观教学,使学生便于理解和掌握。

三、及时做练习册

完成一小节的内容就及时做练习册,本学期练习册基本是在学校,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的。对练习册即时批改,及时发现问题,即时解决,反复训练,直到吃透弄懂为止。

四、认真批改作业

每次布置作业都非常用心,做到有针对性,有层次性。力求每一次练习都起到最大的效果。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注重分析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本学期在作业评比中,我班表现突出。批改作业时,针对不同的练习错误,分析练习产生错误的原因,认真指出个性问题,集体订正共性问题。鼓励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五、及时检测

每上完一个单元就检测一个单元,并及时讲评,查缺补漏。

六、取得的成绩和不足的方面

本学期,我班的优良率达43.75%以上。及格率93.75%以上。平均分83.35。存在的不足是,学生的知识结构还不是很完整,知识系统还存在很多真空的部分。这些都有待以后改进。

以上是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我发现自己还有多方面做得不好,潜能生的转化工作还不够,学生动手动脑的习惯还有待养成。在下期再接再厉,争取让学生有更大进步。

我成了学生的知心朋友,班级的凝聚力增强了,各项工作开展的有条不紊。班级形成了积极向上的良好发展态势。正是因为我和学生之间这种和谐与默契,才使得我的教学工作开展的较为顺利。

一年级数学上册工作总结 篇8

1、按一定顺序手口一致地数出每种物体的个数。

2、能用1-10各数正确地表述物体的数量。

快乐的家园(10以内数的认识)

知识点:

1、能形象理解数“1”既可以表示单个物体,也可以表示一个集合。

2、在数数过程中认识1-10数的符号表示方法。

3、理解1~10各数除了表示几个,还可以表示第几个,从而认识基数与序数的联系与区别:基数表示数量的多少,序数表示数量的顺序。

玩具(1~5的认识与书写)

1、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基于儿童数数的经验,结合具体的情景认识10以内的数的意义,会认、会读、会写0——10的数,会用它们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初步体会基数与序数的含义,初步感受“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初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第二单元《比较》。通过比较具体数量多少的数学活动,获得对“>、<、=”等符号的意义的理解,并会用这些符号表示10以内的数的大小;经历比高矮、比轻重、比长短等实践操作或数学思考活动,体验“比”的方法的多样性与合理性;并在描述或倾听各自思考过程的交流中,体会学会有条理的表示自己思想和学会倾听的重要性。

3、第三单元《加减法〈一〉》。经历从实际问题抽象10以内的加减算式,并加以解释和应用的过程,体会加减法的含义,初步感受加减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能正确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掌握10以内数的分解与合成的技能;通过整理加、减法算式,并探索其间规律性的活动,培养与发展数感。

4、第七单元《加减法〈二〉》。经历表示11——20的数的具体操作及其概括过程,初步体会用十进制记数的位值原理,会数、读、写20日内数,掌握它们的顺序,会比较它们的大小,结合解决问题的活动,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经历与同伴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体会算法的多样性,学会20以内的进位和退位,逐步的熟练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感受加减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5、第八单元《认识钟表》。结合日常作息时间,学会认读钟面上表示整时、半时的时刻,了解记时的书写方法,并会用“快几时了”或“刚过几时”等词语描述时间,经历简单而熟悉的操作活动,体验时间的长短,培养珍惜时间的态度和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知识点:

1、能正确数出5以内物体的个数。

2、会正确书写1-5的数字。

小猫钓鱼(0的认识)

知识点:

1、认识“0”的产生,理解“0”的含义,0即可以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也可以表示起点和分界点。

2、学会读、写“0”。

文具(6~10的认识与书写)

知识点:

1、能正确数出数量是6-10的物体的个数。

2、会读写6—10的数字。

一年级数学上册工作总结 篇9

1、加法

(1)两个数相加,保持得数不变:如果相加的这两个数有一个增大了,则另一个数就要减小,且一个数增大了多少,另一个数就要减少多少。

(2)两个数相加,其中的一个数不变,如果另一个数变化则得数也会发生变化,且加数变化了多少,结果就变化多少。

(3)两个数相加,交换它们的位置,得数不变。

2、减法

(1)一个数减去另一个数,保持减数不变:如果被减数增大,结果也增大且被减数增大多少,结果就增大多少;被减数减小,则结果也减小,且被减数减小多少,结果也减小多少。

(2)一个数减另一个数,保持被减数不变:如果减数增大,结果就减小,且减数增大了多少,结果就减小多少;如果减数减小,则结果增大,且减数减小了多少,结果就增大多少。

(3)一个数减另一个数,保持的数不变:被减数增大多少,减数就要增大多少;被减数减小多少,减数也要减小多少。

1、掌握20以内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凑十法”“凑小数,拆大数”

将小数凑成10,然后再计算。如:3+9(3+7=10,9可以分成7和2,10+2=12)

“凑大数,拆小数”,将大数凑成10,然后再计算。

如:8+7(8+2=10,7可以分成2和5,10+5=15)

注意:孩子喜欢和熟悉的方法才是最佳方法而且只掌握一种就可以了。

2、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

11+6(个位相加,1+6=7)

11+6=1715-3(个位上够减,5-3=2)

15-3=12

3、加强进位和不进位、及不退位的训练。

4、看图列式解题时候,要利用图中已知条件正确列式。

常用的关系有:

(1)部分数+部分数=总数

(2)总数-部分数=另一个部分数

(3)大数-小数=相差数(谁比谁多几,或谁比谁少几)

(4)原有-借出=剩下(用了多少,求还剩多少时用)

8、分类

1、什么叫分类,分类的标准是什么

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所属的类别,根据这些类别将同类的事物分在一起就是分类,而这些类别就是我们分类的标准。体验分类结果在单一标准下的一致性和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如:△△●●☆☆●△●●△△☆●

按形状分:1、△2、☆3、●

按颜色分:1、有颜色2、没有颜色

2、分类的步骤和方法

(1)给定标准:当已知分类标准时,我们只需要判断所给的事物是属于哪个类别的,然后将同一类的事物放在一起即可。

(2)未给定标准:当有很多物体摆在面前,让我们自己确定类别分类时,应首先观察每个物体都有什么样的特点,把具有相同特点的特点的物体放在一起,表示同一类,而这些特点就是分类的标准。

(3)分类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分类,可以根据物体的形状、颜色、作用等将物体分类。

3、常见题型有:

(1)把同一类的物体圈起来。

(2)同类的物体画符号“○”“√”。

(3)同类的物体番号填在一起。

9、认识物体和图形

(一)立体图形

1、长方体

长方体是长长的,有6个平平的面,有些面是一样的,有些面是不一样,长方体对面相等,用它可以画出长方形。平时见到的火柴盒、文具盒都是长方体。

2、正方体

正方体四四方方的,它也有6个平平的面,它的边也是直直的。而且它的棱都是一样长,每个面都一样大,无论怎么平放在桌子上,它的高矮都都是一样的,用它可以画出正方形。魔方就是正方体。

3、圆柱体

圆柱就像一根柱子。它有上下两个圆圆的面,而且大小一样,用它可以画出圆形;另一个面是弯曲的,我们把弯曲的面放在桌子上就可以滚动它。

4、球

圆圆的,可以滚来滚去的就是球。平时玩的皮球、篮球、踢的足球都是球。

(二)平面图形

1、长方形:四条边,两条长边相等,两条短边相等。

2、正方形:四条边,而且一样长。

3、圆形:没有角

4、三角形:三条边

(注:三棱柱可以画出三角形和长方形,可不要漏选哦!)

10、认识钟表

会认读整时、半时、整时过一点或差一点到整时这四种时间。

整时: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整。

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1就是1时。1:00

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2就是2时。2:00

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4就是4时。4:00

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6就是6时。6:00

半时:时针指1和2的中间,分针指6就是1时半。1:30

时针指2和3的中间,分针指6就是2时半。2:30

时针指3和4的中间,分针指6就是3时半。3:30

时针指4和5的中间,分针指6就是4时半。4:30

时针指5和6的中间,分针指6就是5时半。5:30

时针指6和7的中间,分针指6就是6时半。6:30

注意:半时的时候,分针一定指6,时针指在两数字中间,如如时针指的是一个数,则这个时刻是错误的。而分针指在12附近,时针马上指着准确的数字,此时是大约几时整。

在练习拨针时,时针和分针一定要拨到准确的位置上。

时针和分针并没有正对着钟面上的数,而是稍微偏了一点,像这种差一点不到几时,或是几时刚刚过一点,我们就不能说正好是几时,而应该说“大约是几时”。

注意:“大约是几时”拨针时应该掌握在前后5分以内。

一年级数学上册工作总结 篇10

把两个数合并在一起用加法。

加数+加数=和如:3+13=16中,3和13是加数,和是16。

从一个数里面去掉一部分求剩下的是多少用减法。

被减数-减数=差如:19-6=13中,19是被减数,6是减数,差是13。

要点:

(一)熟记表内加法和减法的得数

(二)整理与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

(三)知道以下规律

一年级数学上册工作总结 篇11

1、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和它们的十进关系,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能看懂物品的单价,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2、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经掌握的100以内数的知识,学习、认识人民币,一方面初步知道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和懂得如何使用人民币,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加深对100以内数的概念的理解。

3、体会数概念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4、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并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5、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6、通过购物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爱护人民币。

一年级数学上册工作总结 篇12

1、读数、写数

1读20以内的数顺数:从小到大的顺序

倒数:从大到小的顺序20191817······

单数:1、3、5、7、9······

双数:2、4、6、8、10······

(注:0既不是单数,也不是双数,0是偶数。在生活中说单双数,在数学中说奇偶数。)

2两位数(1)我们生活中经常遇到十个物体为一个整体的情况,实际上十个“1”就是一个“10”,一个“10”就是十个“1”。

如:A:11里有(1)个十和(1)个一;

11里有(11)个一。

12里

12里有(12)个一13里有(1)个十和(3)个一;

13里有(13)个一14里有(1)个十和(4)个一;

14里有(14)个一15里有(1)个十和(5)个一;

15里有(15)个一······

19里有(1)个十和(9)个一;

或者说,19里有(19)个一20里有(2)个十;

20里有(20)个一B:看数字卡片(11~20),说出卡片上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在计数器上,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什么位?(个位)第2位是什么位?(十位)个位上的1颗珠子表示什么?(表示1个一)十位上的1颗珠子表示什么?(表示1个十)

(3)先读11、12、13、14、15、16、17、18、19、20,再写出来。

如:14,读作:十四,写作:14。个位上是4,表示4个一,十位上数字是1,表示1个十。

2、比较大小和第几

1、给数字娃娃排队

5、6、10、3、20、17,可以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也可以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注意做题时,写一个数字,划去一个,做到不重不漏。)

2、任意取20以内的两个数,能够用谁比谁大或谁比谁小说一句话。

如:16比15大,写出来就是16>159比13小,写出来就是9<13

3、“比”字的用法

看“比”字的后面是谁,比几大1就要在几的基础上加1,比几小1就要在几的基础上减1。

如:比5小2的数是(3),比4多3的数是(7)。

3、几和第几

△▲▲★△☆☆△△△▲★★★☆★

观察图,说说有几个图形?(16个图形)从左数第几位是什么?从右数第几位是什么?把左边三个圈起来;把右边第2个圈起来。

(复习此类知识时,分清左右,同时确定方向;知道几个和第几个的区别。)

4、相邻数

2的前面是1,2的后面是3,2再添上1就是3,3再去掉1就是2,与2相邻的数是1和3。

3的前面是2,3的后面是4,3再添上1就是4,4再去掉1就是3,与3相邻的数是2和4。······

20的前面是19,20的后面是21,······,与20相邻的数是19和21。

5、事物的对比

1、两个事物的对比

比较两个事物的大小、多少、长短、高矮、轻重等,要以其中的一个事物作为参照,或者说以其中的一个事物作为标准,然后再比较,这样就能说另一个事物比作为标准的那个事物大或者小、多或少等。

比长短:常用的方法注意要一端对齐,也可以采用数格比较,或对称比较。

比高矮:注意在同一平面上去比较。

比多少:运用一一对应原则。

2、三个事物比较

可以先两个两个的比较。然后根据比较的结果,得出三个事物比较的结论。

如:A比B重,B比C重,那么可以得到A比C重。A最重,C最轻。

A比B重,A比C重,只能得到A最重,还要比较B和C,才知道谁最轻。

一年级数学上册工作总结 篇13

准备课

1、数一数

数数:数数时,按一定的顺序数,从1开始,数到最后一个物体所对应的那个数,即最后数到几,就是这种物体的总个数。

2、比多少

同样多: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都没有剩余时,就说这两种物体的数量同样多。

比多少: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其中一种物体有剩余,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多,没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少。

比较两种物体的多或少时,可以用一一对应的方法。

位置

1、认识上、下

体会上、下的含义:从两个物体的位置理解:上是指在高处的物体,下是指在低处的物体。

2、认识前、后

体会前、后的含义:一般指面对的方向就是前,背对的方向就是后。

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从而得出:确定两个以上物体的前后位置关系时,要找准参照物,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相对的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3、认识左、右

以自己的左手、右手所在的位置为标准,确定左边和右边。右手所在的一边为右边,左手所在的一边为左边。

要点提示:在确定左右时,除特殊要求,一般以观察者的左右为准。

学好数学的方法和技巧总结

主动预习

预习的目的是主动获取新知识的过程,有助于调动学习积极主动性,新知识在未讲解之前,认真阅读教材,养成主动预习的习惯,是获得数学知识的重要手段。

因此,要注意培养自学能力,学会看书。如自学例题时,要弄清例题讲的什么内容,告诉了哪些条件,求什么,书上怎么解答的,为什么要这样解答,还有没有新的解法,解题步骤是怎样的。抓住这些重要问题,动脑思考,步步深入,学会运用已有的知识去独立探究新的知识。

让数学课学与练结合

在数学课上,光听是没用的。自己也要在草稿纸上练。当遇到不懂的难题时,一定要提出来,不能不懂装懂,否则考试遇到类似的题目就可能不会做。听老师讲课时一定要全神贯注,要注意细节问题。应抓住听课中的主要矛盾和问题,在听讲时尽可能与老师的讲解同步思考,必要时做好笔记。每堂课结束以后应深思一下进行归纳,做到一课一得。

单项式书写格式

1、数字写在字母的前面,应省略乘。[5a]、[16xy]等。

2、π是常数,因此也可以作为系数。它不是未知数。

3、若系数是带分数,要化成假分数。

4、当一个单项式的系数是1或—1时,“1”通常省略不写,如[(—1)ab]写成[—ab]等。

5、在单项式中字母不可以做分母,分子可以。

6、单独的数“0”的系数是零,次数也是零。

7、常数的系数是它本身,次数为零。

8、如果是分数的多项式,那么他的系数就是他的分数常数,次数为最高次幂。

一年级数学上册工作总结 篇14

时间飞逝,转眼又到了期末。本学期以来,在工作中,认真学习新课标,深入研究教材,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教法,课后积极辅导后进生,认真批改作业,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一年级的学生比较注重兴趣,兴趣能够增强求知欲,但是兴趣又不是天赋的,所以,我在兴趣两字下了点功夫,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十分注意运用适合儿童口味的生动形象的语言,组织有趣的教学,采取灵活的多样的教法,吸引他们的目光,也就集中了他们的注意力,使得他们能够认真听课,让他们能够学有所获,从而增长了他们的知识技能。学到了知识而且学的有趣,久而久之,学习数学的兴趣就不知不觉的形成了。

学生要学有所得,才会更加热爱学习,才会越学越起劲。为此,我在上课的时候,严格要求学生的课堂常规,只要把学生的纪律管好了,学生才能集中精神听课;同时,我也把注意力放在教学质量上,扩大合格率。但是,俗话说:“十个手指,有长也有短”,在一个班级之中肯定会存在着先进和落后之分。而且孩子们接受学习的能力也有区别,所以,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我会尝试用几种方法来解决问题。根据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有不同的方法。上课我多指导,课后我多辅导,特别是多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争取让他们把基础知识学好。功夫不负有心人,我坚持了一个学期,换来了全班同学的进步和提高,特别是那些后进生,从开始的5以内的加减法都不懂到现在的20以内的加减法都会准确的算出来了。在一次次的单元测试中,一次比一次又进步,是我们老师最大的欣慰。

学生作业是反馈课堂教学效果的途径之一,教师只有批改作业,才能发现问题,进行知识的补漏措施,才能进行个别指导。在平时的工作中,如果发现某位学生的作业错的题目过多的,我会利用课间时间对其进行辅导,并且让他及时更正。

还有部分的学生比较浮躁,还不知道学习的重要性,有时在课堂上不是很认真听课,需要老师点名提醒;有个别学生还经常没有按时完成作业,没有养成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也还有个别后进生的基础知识还没有掌握好。

1、使学生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1~20各数。

2、使学生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学习数学要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这样才能学以致用。如脱离生活而只知盲目计算,就会变成纸上谈兵,变成书呆子,闹出大笑话。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孩子的生活实践能力也是至关重要的。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时我先介绍常见的电冰箱、粉笔盒、墨水瓶等实物后问:谁知道它是什么形状的?在此同时也让学生进行讨论、探索长方体跟正方体的特征,一下子说出了很多,最后,我要求学生用硬纸分别做一个正方体和一个长方体。这样,学生对抽象的长方体和正方体有感性的具体认识容易记忆,懂得运用,为学习它们的表面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也把学习与生活进行了有机的结合。

同时,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很强,而小学生却是以形象思维为主。为此,本学期我在教学新知时尽量利用生活中的感情材料进行直观教学,使学生便于理解和掌握。如:在教学“简单减法应用题”,我先拿来5块糖,把其中2块送给一个同学,再让学生根据我的做法用两句话表达出它的意思,此时学生能说:有编一道5块糖,送给x同学2块,还剩3块。在这道题的基础上我又让学生根据自己喜欢的物品,自由地编写题目,学生很快就编出了很多,抓住机会告诉学生像这样的题目在我们的数学里叫做应用题,从而初步了解了应用题的概念,同时也体会到了数学的美丽。

总之,一学期的工作,有收获。当然,工作成绩的取得,离不开领导的关心、指导和同志们的帮助、关怀。工作中还有许多不足之处,我将及时找出差距,积极弥补不足,力争使自己的工作在新的一学年里有更大的起色。

一年级数学上册工作总结 篇15

一、正数和负数

1、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前面加上负号—的数叫做负数。

2、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叫做正数。

3、零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零是正数与负数的分界。

4、在同一个问题中,分别用正数和负数表示的量具有相反的意义。

二、有理数

1、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分数。

2、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

3、把一个数放在一起,就组成一个数的集合,简称数集。

三、数轴

1、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2、数轴的作用: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达。

3、注意事项:⑴数轴的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三要素,缺一不可。

⑵同一根数轴,单位长度不能改变。

4、性质:(1)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2)正数都大于零,负数都小于零,正数大于负数。

四、相反数

1、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

2、数轴上表示相反数的两个点关于原点对称。

3、零的相反数是零。

五、绝对值

1、一般地,在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记做|a|。

2、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六、有理数的大小比较

1、正数大于0,0大于负数,正数大于负数。

2、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七、有理数的加法

1、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1)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3)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零。

(4)一个数同零相加,仍得这个数。

2、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

(1)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即a+b=b+a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面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即(a+b)+c=a+(b+c)

八、有理数的减法

1、有理数减法法则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这个数的相反数。即a—b=a+(—b)

九、有理数的乘法

1、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1)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2)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3)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4)几个不是0的数相乘,负因数的个数是偶数时,积是正数;负因数的个数是奇数时,积是负数。

(5)几个数相乘,有一个因数为零,积就为零。

2、有理数的乘法的运算律

(1)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相等。即ab=ba

(2)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相等。即(ab)c=a(bc)

(3)乘法分配律:一个数同两个数的和相乘,等于把这个数分别同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即a(b+c)=ab+ac

十、有理数的除法

1、有理数除法法则

(1)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2)零不能作除数。

(3)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

(4)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

十一、有理数的乘方

1、求n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幂。在an中,a叫做底数,n叫做指数,当an看作a的n次方的结果时,也可以读作a的n次幂。

2、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

3、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0的任何正整数次幂都是0。

十二、有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1、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

2、同极运算,从左到右进行;

3、有括号,先做括号内的运算,按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依次进行

十三、科学记数法

1、把一个大于10的数表示成a10n的形式(其中a是整数数位只有一位的数,n是正整数),使用的是科学记数法。

2、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个n位整数,其中10的指数是n—1。

十四、近似数和有效数字

1、接近实际数目,但与实际数目还有差别的数叫做近似数。

2、精确度:一个近似数四舍五入到哪一位,就说精确到哪一位。

3、从一个数的左边第一个非0数字起,到末位数字止,所有数字都是这个数的有效数字。

4、对于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a10n,规定它的有效数字就是a中的有效数字。

一年级数学上册工作总结 篇16

每天认真、及时地批改学生的作业,分析学生的作业情况,并从作业中看出自己教学的知识点中有哪些遗漏、或者是讲得不够清楚的地方,将他们在作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针对不同的错误分别采取个别辅导和集体评讲的方式及时补救,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变教学方法。

5. 关注全体,做好课后辅导工作。

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在我们这样的大班教学中,最难兼顾的是学优生的培优和学困生的辅导。因此,我努力在课堂教学和课后辅导中关注他们的成长。在课堂教学中,注意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为学优生提供思考空间,鼓励并指导学优生在课余自学奥数。同时加大对待优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习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习思想的辅导,要提高学困生的成绩,首先要解决他们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更体会到数学学习的快乐,看到自己数学学习的进步和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在此基础上,再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技能。

6. 重视了与家庭教育相配合。

常与家长密切联系、沟通,获得家长帮助——对孩子的监督和辅导。对个别学生的教育着重放在学生非智力因素(例如:学习习惯)的挖掘上,使他们有了明显的进步和提高。

7. 学生对知识掌握得不够深不够透。练习的不够精、不够深,学生的自学意识薄弱,个别学生上课小动作较多,为此,下学期我将培养学生动手、动口、解决问题的习惯。在课堂设计一些层次更分明的练习,使每个层面上的学生都能感兴趣,同时采用新的激励机制,鼓励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8.学生写作业时不够细心。大部分的学生对于中等偏难的题目都不会错,但却在一些简单、基础的题目(例如:口算)上出错。经过我的总结,觉得一方面是因为学生不重视简单、基础的题目,另一方面是因为学生们粗心。为此,要对学生做一些思想工作,端正他们对基础题的态度,并且指定出赏罚制度,对于细心的学生要表扬、奖励,对于粗心大意的学生要进行批评教育。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主,争取制定出更利于学生接受的教学方式。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