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爸爸妈妈中班教案【最新3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过写寄语的经历,对寄语都不陌生吧,寄语是人们用文字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其实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么样的寄语才是好的寄语,的小编精心为您带来了我的爸爸妈妈中班教案【最新3篇】,如果能帮助到您,小编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我的爸爸妈妈中班教案 篇1

【教学分析】

大班幼儿对信有了初步的认识,知道信可以传递信息、表达情感。但是对于如何写信,如何通过信件传递信息,还缺少相关经验。尽管如此,他们依然有想要表达内心想法的强烈欲望,愿意把高兴的或有趣的事通过图画和符号与大家分享。本次活动通过引导幼儿阅读爸爸、妈妈的来信,帮助幼儿初步了解写信的基本格式,感受爸爸、妈妈的爱,激发幼儿给爸爸、妈妈写回信表达自己想法的欲望,体验信件传递的快乐。

【活动目标】

1.知道信是一种交流方式,初步了解信的基本格式及寄信的过程。

2.能用绘画、符号等表征形式给爸爸、妈妈回信,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3.体验给爸爸、妈妈回信的快乐。

【活动准备】

1.请家长提前给自己的孩子写一封信寄到幼儿园,活动前教师与每个幼儿一起阅读爸爸、妈妈的信,帮助幼儿理解信的内容,以便回信。

2.为每个幼儿准备信封1个、邮票1张,水彩笔、纸、胶水。

3.“幼儿学习材料”——《身边的科学》。

【活动建议】

1、结合爸爸、妈妈的来信,引导幼儿体验收信的快乐,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爱。

(1)幼儿在教师的帮助下阅读来信,感受爸爸、妈妈对自己的疼爱和期望。

(2)引导幼儿讨论听完来信的感受,使幼儿萌发关爱爸爸、妈妈的情感。

提问:听完爸爸、妈妈的来信,你有什么感受?

2、指导幼儿给爸爸、妈妈写回信,了解写信的基本格式。

(1)引导幼儿交流回信的内容。提问:你想对爸爸、妈妈说什么?

小结:信的内容可以是自己在幼儿园的活动、自己的心愿、对爸爸、妈妈的关爱等。

(2)结合爸爸、妈妈的来信,引导幼儿初步了解信的基本格式。提问:这是谁写给谁的信?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小结:上面写收信人的。名称,中间写内容,下面写写信人的名字。

3、鼓励幼儿用自己的方式写信,表达自己对父母的爱。

(1 )引导幼儿将最想说的话用绘画、符号等方式记录下来。

(2)请幼儿读一读自己写给爸爸、妈妈的信,体验写信的快乐。

4、师幼观察、讨论,初步了解寄信的过程。

(1)请幼儿观察《身边的科学》第28页。提问:怎样把信送到爸爸、妈妈手里?

(2)指导幼儿简单地认识信封和邮票,知道信封上要写明收信人和寄信人的邮政编码、地址和姓名。

(3)协助幼儿写好信封内容,幼儿自己装信、封信、贴上邮票。

我的爸爸妈妈中班教案 篇2

【活动设计】

我们的孩子在家里常常有着特殊的地位,是被宠爱、被保护的对象。然而,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孩子也应该学会感激、学会报答、学会关心、学会爱。只有这样,孩子们才会从小成为和谐家庭中的一员,才会有一个学习做人的良好起点。

小班孩子的自我感受正在发展。他们的年龄特点决定着他们做很多事情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要让小班的孩子主动去关心他人无疑是有一定的困难的。所以我们的教育,可以从孩子们最亲密的爸爸妈妈着手,以爸爸妈妈的生活物品和孩子想扮大人的心理为背景,来引发孩子对周围他人的关注。

孩子们关心他人的良好品格,只有在生活的情境中,在慢慢的情感积累中才可能形成。而说教的品德教育对小班的孩子并没有多大的效果。因此,本次活动只是我们开展的“亲亲一家人”中“我的爸爸妈妈”线索下的一个活动内容。活动通过区分物品,说说这是谁的。东西为什么要用――用这些物品自己来扮扮爸爸妈妈――学学爸爸妈妈做事,让孩子在体验扮爸爸妈妈的乐趣的同时,引发对爸爸妈妈的关注。

【活动目标】

1、区分爸爸妈妈的用品,乐意参加模仿爸爸妈妈的活动。

2、关注、亲近我们的爸爸妈妈。

【活动准备】

1、收集爸爸的帽子、剃须刀、香烟、打火机、皮带、领带、鞋子和手提包;妈妈的发夹、耳环、化妆品、围巾、围裙、项链、皮带、别针、手提包、高跟鞋等

2、爸爸妈妈的画像。

3、爸爸妈妈在家里做事的录像。

【活动过程】

一、区分物品,说一说这是谁的东西

1、看一看,这里有些什么东西?

――将收集来的物品放在周围的桌子上,孩子可以走到桌子前,自由的观看,边看边说“这里有什么”在引导孩子观察的同时可以培养孩子大胆说话的习惯。

2、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东西?

――幼儿说的时候,教师展示物品,将物品排开,便于小班孩子观察。

3、说说:你看见过谁用过这些东西?为什么要用?

4、区分爸爸妈妈的物品。

(1)其实,这些东西都是爸爸妈妈用的。你们知道哪些东西是爸爸用的?哪些东西是妈妈用的吗?请你给爸爸妈妈送礼物,你觉得这是爸爸的东西就送到爸爸的画像前面,你觉得这是妈妈用的就送给妈妈。

(2)讨论我们送给爸爸妈妈的礼物都送对了吗?

二、扮扮爸爸妈妈

1、今天爸爸妈妈都不在,我们想不想用用爸爸妈妈用过的东西,自己来扮扮爸爸妈妈?

2、那么你们的爸爸妈妈在家里都会做些什么事情呢?

3、一起来看看录像里的爸爸妈妈在干些什么呢?

4、你喜欢爸爸妈妈在家做些什么事情呢?

5、选择1-3件物品来装扮成爸爸妈妈,模仿一下他们的活动。(走路、烧饭、看书等等。)

三、交流讨论

1、你们刚才扮了爸爸妈妈,你觉得做大人开心还是做个小孩开心呢?为什么?

2、对于爸爸妈妈,你们有什么很想知道的事情要问问他们的吗?

3、你们有什么很重要的话很想跟自己的爸爸妈妈说吗?

《爸爸妈妈》教案 篇3

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

孩子长期与爸爸妈妈生活在一起,各方面都浸润在爸爸妈妈的无私关爱之中,因而,孩子通常与爸爸妈妈之间十分亲近,感情也特别深厚。本节课让学生通过表现特征来描绘父母、感受亲情,学会感恩。教师着重引导学生观察爸爸妈妈的五官、表情、身材、习惯、动作等细节,比如妈妈洗衣服、织毛衣的样子,爸爸看报的样子。可以让学生闭上眼睛回忆爸妈的一举一动,让孩子在脑海中定格爸爸、妈妈的神情是什么样的,动作是什么样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好好品味父母。教学要求学生用自己的画笔表现出父母的形象特征,有了感悟他们才能画得真切。

虽然学生经常画人物画,但是很多学生画的人物基本是简笔画式的,有的甚至是卡通人物。教师在本节课中要加强示范,特别是如何用变化的线条表现出人物的特征、动态,引导学生观察细节,用写生的手法进行创作描绘。

通过直观示范和细致观察,来达成本课的知识目标、技能目标、情感目标。美术课程改革以来,要求既注重知识与技能的训练,也注重过程与方法的学习及情感价值观的培养。所以课堂中需要加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以此更为全面地培养学生的美术表达能力。

学生情况:

有了之前人物绘画课的基础,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人物绘画的一些方法,但还是有些学生在画人物时简笔化、卡通化的倾向严重。教师在本节课中一定要加以直观示范和引导。同时,这一课不仅要教授写生人物画的基本技能,还要学会观察人物的重要特征。在掌握人物的'特征之后,如何能让学生运用自己熟悉的表现方式来表现出心目中的爸爸妈妈,这也需要在教学中加以引导。

教学方式、手段:

本课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回答法、讨论法、演示法、练习法等,目的在于使学生先明白什么是优秀的人物画,人物画应该怎么画。另以多媒体课件贯穿全课,利用直观、详尽的视觉资料,化解人物画的教学重难点。

教师准备:PPT课件、示范用具。

(3)爸爸妈妈的眼睛有什么区别吗?妈妈的眼睛小小的,爸爸的眼睛很大。我们把眉毛、眼睛、鼻子、嘴称作五官,(板书)人的五官也是人物特征的重要组成部分。你觉得哪个部分最难画?你平时是怎样画的?用手比划一下。

①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传递着爱的信息,说一说妈妈的眼睛有什么特点,你能上来画一画吗?(教师示范)我们在画人眼睛的时候,上眼眶的线条可以比较实一点,画好眼珠,留出瞳孔,而下面的线条就可以虚一点,这样表现出来的眼睛能够更加地传神。在画的时候不仅要观察眼睛的大小形状,还要注意将眼睛的细节表现出来,比如说妈妈的长睫毛,爸爸的鱼尾纹,都能帮助你把人物画得更生动。

②鼻子,很多同学是不是就这样画一个弯钩形呀?下面我们一起来摸摸我们的鼻子,鼻梁上面细,下面宽,我们可以用两条线来画,两边有弯弯的鼻翼,线条比较柔和,下面是鼻孔。这是一个侧面的鼻子,在我们平时画的弯钩形的基础上加上鼻翼、鼻孔,是不是显得更加逼真呢?这是一个正面的鼻尖,同学们认真观察一下是怎样表现的。

③你们平时是怎样画嘴的?摸摸嘴巴,说说它的组成。上下嘴唇其实是有一定厚度的,不能只用一两根线来表示。

④你知道五官还会说话吗?看看这张嘴的主人是什么表情,你是怎么感觉到的?如果是大笑,嘴巴会有什么变化?上下嘴唇分的很大,露出了牙齿,嘴巴旁边的笑纹会变得很深。再来看看眉毛的主人又是什么表情呢?同桌之间互相看一下眉毛,眉毛也不是简单的一根线吧,我们可以用短短密密的线条来表现它。

4. 下面请大家用默写的方式画一画自己的爸爸或妈妈,注意五官、表情的生动描绘。

5. 讲评作业。

设计意图:在“找爸爸、找妈妈”的游戏中让学生了解爸爸妈妈的特征,通过摸、猜、看等方法引导学生观察人物的眼睛、嘴巴、眉毛等五官特征。教师的有效示范教给学生绘画的方法,然后通过默写的形式让学生初步感知表现父母五官特征的作画方式。

三、学方法

1. 看得出来大家都非常爱自己的父母,爱不仅可以说出来、唱出来,其实平时同学们和爸爸妈妈的一些非常亲昵的动作也能体现出来,下面让我们来看看:

(1)这是谁?说说你和妈妈在一起的动作是什么?

(2)这是谁和妈妈?妈妈把你搂得可真紧。

(3)再来看看你和妈妈怎么来表达爱的?

(4)你和爸爸、妈妈平时还有哪些亲昵的表现呢?你就把我当成你的妈妈,上来表演一下。

2. 大家看,我们可以将这亲昵的一刻永恒地留下来:

(1)这是罗马尼亚画家克鲁杨的作品《洗头》。

(2)谁来说一说这幅画描绘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场景?并说一说你对这幅画的感受。(3)妈妈为孩子洗头的生活场景随处可见,相信大家也有同样的经历。画家就是画了这样一个普通的场景,是要告诉我们:细细体会观察就会发现母爱父爱就在我们的身边。同时画家巧妙地运用背景的冷色与人物的暖色形成一个色彩的冷暖对比,凸显人物形象,从而更好地烘托出母爱的平凡与伟大。

3. 再来看看,老师请一位同学的爸爸做了模特,拍了一组照片。我给每一组发三张,请你比较一下有什么不同?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要是让你画,你觉得哪张好画、哪张难画?

(1)同学们都发现角度发生了变化。我们在观察人物时可以是正面、侧面、半侧面,也可以是背面,站在不同的角度观察的结果是不一样的。

(2)当人的动态发生变化时,画面的动态线也会发生变化。相对而言,坐着、背面的人可能对大家会是一个新的挑战。

(3)动态发生变化时,人体的比例也会发生变化。我们通常以头为参照,站着的人的身体大概是7个左右的头长,来看看坐在凳子上和盘腿坐的各是几个头长?所以有这么一句话叫“站七、做五、盘三半”,大家画画的时候用作参考,注意人物的比例。

设计意图:本环节注重人物比例、动态的讲解,利用大师作品的欣赏和实物照片观察,引导学生分析理解,学会描绘不同动态人物特征的方法。

四、赏作品

1. 我们一起来看看同学们画的爸爸妈妈吧!

(1)这两位同学画的爸爸妈妈,在抓住特征、表现出动态的基础上,人物的衣服的细节表现得非常好。妈妈的衣领、腰间的松紧、爸爸毛衣的质感分别用了长短不一、变化丰富的线条,把人物画得既写实又生动。

(2)这两幅作品同样是表现坐着的人,你比较欣赏哪一幅?

(3)人不仅有站、坐,还有躺、跑、跳等一系列的动态。你们看,这幅作品好在哪里?小作者把妈妈睡觉时的姿态刻画得入木三分。妈妈睡觉时的那种惬意的神态让我都想靠到她身边美美地睡上一觉了。这幅作品的颜色也非常美,你看裤子这儿,连布的质感都表现出来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