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复习教案【优秀10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这里是漂亮的编辑给大家整理的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复习教案【优秀10篇】,仅供借鉴,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五年级数学上册复习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使学生能正确地解答分数加减文字叙述题和应用题,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难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

教学过程

一、揭题:明确复习内容和要求。

这一节课,复习分数加减文字叙述题和应用题,通过、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提高同学们的运用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二、复习分数加减文字叙述题

1、出示选择题。

4又2/15减去1又3/10的差,加上2又1/3的和是多少?

算式:①4又2/15—1又3/10+2又1/3

②4又2/15—(1又3/10+2又2/3)

(1)让学生自己轻声读题思考后选择答案(用手势表示),并说说是怎样想的?

(2)如果选择算式②,那么文字叙述题该怎么改?有困难,可以同捉商量,然后交流说理。(注意指导如何读文字题)

2、练习:第162页第23题(2)(3)(4)。

三、复习分数加减应用题

1、提供材料:

某工程队修一条公路,第一天修了全长的1/20,第二天修了全长的1/15。

(1)让学生思考,根据上述信息你可以了解到什么?

反馈、整理成:

A、两天共修了不得全长的几分之几?

B、第二天比第一天多修全长的几分之几?

C、第一天比第二天少修全长的几分之几?

D、还剩下几分之几没有修?

(2)应用练习,第162页第25、26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复习了分数加减文字叙述题和分数加减应用题。分别说说你的体会是什么?要注意什么?

(文字叙述题必须懂题意。应用题要善于分析数量关系,再列出算式)

五、讨论思考题

1、求10/100+10/101+10/102+。10/110的整数部分。

在解决求整数部分的问题时,不需要求准确数,可采用估算的方法。常用的方法是把它方法和缩小,求出这个数的范围,再确定它的整数部分。

先假设是11个10/100相加,是10/100+10/100+。+10/100=1又1/10。(放大)

再假设是11个10/100相加,是10/110+10/110+。+10/110=1。(缩小)

现在你能确定这个算式的和在哪个范围了吗?它的整数部分是几?

2、口袋里有红、绿两个同样大的'立方体,黄、蓝两个同样大的球,摸出一个立方体和一个球,可能会出现哪些结果?先想一想,再试一试。写出所有可能的结果,,共有多少种?

3、如果在上面的口袋里再放入一个与前面同样大的白色球,摸出一个立方体和一个球,可能会出现哪些结果?先摸摸看,再听听同学有没有与你不同的结果。写出所以可能的结果,数一数,一共有多少种?

六、作业

1、总复习第27、28题。

2、《作业本》

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够强,有好多学生对比多比少这类题目还分析不清,对思考题的理解更差,在复习中对这方面的内容要加强练习和讲解。

五年级数学上册复习教案 篇2

复习内容:

一般应用题。

复习要求:

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应用题的解题方法,能正确熟练地解答一般应用题。

复习过程:

一、揭示课题。

复习一般应用题。

让学生说一说解应用题的步骤一般是哪些?

二、练习。

1.全体学生做课本第67页与复习第3题,指名学生板演,后请学生说出思考过程。

问:这三道题有什么相同点、不同点?

教师归纳:“这是有关联的三道应用题,最后要求的问题是相同的,第一个条件也相同,只是其余的条件不同。有的可以直接算出答案,有的需要先算一步才能求出解答最后问题的条件,有的需要先算两步才能求出解答最后问题的条件。这就需要我们认真审题,通过画图和分析数量关系,才能找出正确的解答步骤。解答以后,还要进行检验。通过以上的检验,我们可以更清楚地看到这三道题的联系。

2.农具厂计划20天生产农具7件,由于改进技术,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生产40件。(根据下列算式,写出每个算式所表示的问题)

(1)7÷20

(2)7÷20+40

(3)7÷(7÷20+40)

(4)20-7÷(7÷20+40)

3.做课本第67页第4题。

先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用两种方法解答。同时让两名学生做在黑板上,然后说一说两种思路有什么不同。(一种是先求出下午又用了多少千克柴油,再求这一天用多少千克柴油;另一种是先求出这一天一共耕地多少公顷,再求这一天一共要用多少千克柴油。这两种解法都要先求出每耕地1公顷用多少千克柴油。)

4.第5题。

先让学生在练习本上解答第(1)题。做完后,请一、两名学生说一说解题思路,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算出得数后,可以怎样检验。

再让学生看第(2)题;指名学生改编题目。让学生说一说改编后的`题目与原来有什么不同,应该怎样分析数量关系。学生解答。

5.做课本67页第6题。

(1)先学生审题,指名学生到黑板上画出线段图,并结合线段图说出两人运行的方向、速度等条件。指出求的是什么。学生独立计算。

(2)学生独立改编,并解答。指名学生到黑板画出改编后的线段图,并结合线段图指出两人运动的方向、速度等条件,说明改编后题目的条件和问题与原来有什么不同。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3)结合以上两题的解答和对比,请学生说一说,在解答这样的行程问题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怎样分析数量关系,以及如何进行检验。

三、课堂练习。

练习十六第9、10题。

第9题,着重分析在这道题里怎样求”速度和“。求”相遇时两车各行了多少千米?“

第10题,着重分析这道题中两辆汽车运行的方向、以及经过的时间与两车距离之间的关系。

四、作业。

练习十六第7、8、11、12题

课后:

五年级数学上册复习教案 篇3

教学目标和要求

1、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

2、较熟练地进行分数乘法的计算;

3、能正确解决简单的分数乘法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过程

一、计算练习

1、教科书第10页第3题。

学生独立计算,指名板演,集体讲评。

2、教科书第11页第11题。

先让学生根据分数的意义进行判断,再计算确认。

二、基本练习

1、教科书第10页第1、2、4、5、6、7题。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并说说解题思路,集体讲评。

2、教科书第11页第8题。

如果有时间,可以把剩下用品的现价全部算出来。

3、教科书第12页第12、13、14题。

同桌互相讨论完成,集体讲评。

三、拓展练习

教科书第11页第9题。

每人提三个问题后尝试解决。同桌交流。有异议提出来让全班评议。

四、尝试练习

教科书第12页“你知道吗?”。

鼓励学生回家查找资料,把问题求出来。比一比,谁完成得最快。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复习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知识解决求表面积和体积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激发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提高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同伴之间进行合作交流,乐于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观察、操作中进一步巩固体积、容积单位之间的换算。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教学准备:

每组准备6个同样大小的长方体或正方体小盒,投影。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体积单位之间的换算,这一节我们对第四单元的内容进行练习。

二、复习

1、师:什么是物体的表面积?

抽生回答。

2、师:在实际生活中,有时不一定要求出长方体和正方体6个面的面积和。要结合具体情况分析,才能正确解决问题。

(1)做一个长方体(正方体)的油桶,需要多少材料,是求这个长方体(正方体)的几个面的面积和?

(2)求做长方体排气管道,需要多少材料,是求长方体的几个面的面积和?

3、师:什么是物体的体积?什么是物体的容积?体积和容积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1)求长方体菜窖挖出多少土,是求这个长方体的什么?

(2)挖出的这些土能垫多长、多宽、多高的领操台,是求这个领操台的'什么?

4、如果求火车的一节车厢能装多少吨煤,必须知道什么条件?

5、动手实践

(1)以小组为单位,拿出准备好的6个同样的小盒子,设计一个包装盒。

设计的包装盒要美观、大方、实用。

尽可能地节省材料。

列式计算出你设计的包装盒用多少纸板。

列式计算出你设计的包装盒的容积是多少。

(2)汇报交流。

三、巩固练习

1、练习四第1题:求图形的体积可以让学生独立计算。交流时教师要关注学生出现的一些问题。

2、练习四第3题:让学生应用体积单位的进率、单位换算等知识来判断。

3、练习四第4题,填上适当的体积单位。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判断填上适当的单位,进一步感受体积单位的实际意义,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交流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比画一下。

4、练习四第5题:通过计算可以让学生说说计算方法,体会虽然结果相同,但表面积和体积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并可以结合实物指一指、说一说。

5、练习四第7题:使学生理解两个图形所占的空间就是这两个图形的体积。

6、练习四第8题:注意要把4厘米化为0、04米。

答案:45×28×0.04=50.4(立方米)

50、4÷1.5 = 33.6(车)

考虑实际情况,需要34车。

四、课堂小结

学习了这节课,同学们有什么感受和体会?有什么提高?

作业设计:

练习四第2、6、9、10题、实践活动。

板书设计:

练习四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第8题45×28×0.04=50、4(立方米)

50.4÷1.5 = 33、6(车)

考虑实际情况,需要34车。

(根据学生练习情况调整板书内容)

五年级数学上册复习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能力目标:

提高学生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情感目标:

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教学重点、难点: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策略:

充分利用教具和实物图进行演示,对分数问题要找出标准量。分析数量关系,在解答。

教学准备:长方体和正方体模型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提问:相邻两个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怎样把立方厘米化成升?

二、练习

1、做“练一练”的。第4题。读题理解题意用实物演示这个长方体油桶的形状,再让学生讨论解答方法。

2、做第6题,要学生先估算,再计算。对学困生要进行指导。

3、学生自己做出第7题、第8题、第9题。

交流时,要说出等量关系式,再列式计算。

4、解方程,先指名说一说解方程的步骤,再解方程,也可让学困生板演。

5、实践活动:

小组合作,估计下列学生分别占本班学生总数的百分之几,再进行调查。

各类学生占全班学生总数的百分比情况单位:%

各类学生占全班学生总数的百分比情况

估计

调查结果

男生

近视眼的学生

睡眠时间不到10时的学生

喜欢唱歌的学生

三、。

板书设计:

与复习(二)

发芽率ⅹ-5/8=15

解:(1-5/8)×ⅹ=15

3/8ⅹ=15

五年级数学上册复习教案 篇6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会根据需要,用“四舍五人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积的近似值。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用“四舍五人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

根据题目要求与实际需要,用“四舍五人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

教学过程:

一、激发:

1、口算。

1.2×0.3 、0.7×0.5 、0.21×0.8 、1.8×0.5 、1—0.82 、1.3+0.74、 1.25×8 、0.25×0.4、 0.4×0.4 、0.89×1 、0.11×0.6、 80×0.05

2、用“四舍五人法”求出每个小数的近似数。(投影出示)

保留整数保留一位小数保留两位小数

2.095

4.307

1.8642

思考并回答:(根据学生的`回答填空)

(1)怎样用“四舍五人法”将这些小数保留整数、一位小数或两位小数,取它们的近似值?

(2)按要求,它们的近似值各应是多少?

3、揭题谈话:在实际应用中,小数乘法乘得的积往往不需要保留很多的小数位数,这时可以根据需要,用“四舍五人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积的近似值。(板书课题:积的近似值)

二、尝试:

谈话引出例题: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动物的嗅觉最灵敏吗?(生回答)所以人们常用狗来帮助侦探、看家。那狗的嗅觉到底有多灵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组数据:

1、出示例6:人的嗅觉细胞约有0.049亿个,狗的嗅觉细胞个数是人的45倍,所以狗能闻出坏蛋身上的气味。狗约有多少个嗅觉细胞?

2、读题,找出已知所求。

3、生列式,板书:0.049×45

4、生独立计算出结果,指名板演并集体订正,说一说是怎样算的。

5、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1)积的小数位数这么多!可以根据需要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学生独立探究,指名说说取近似值的过程和理由。

(2)保留一位小数,看哪一位?根据什么保留?

(3)横式中的结果应该怎样写?强调横式中应当用约等号,而不能用等号。

6、专项练习(根据下面算式填空)

3.4×0.91=3。094积保留一位小数是(),保留两位小数是()。

7、尝试后练习:

P10页做一做1。计算下面各题。

0.8×0.9(得数保留一位小数)1.7×0.45(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判断,并改错。

10.286×0.32=3.29(保留两位小数)

3.27×1.5=4.95、 1.78×0.45≈0.80(保留两位小数)

三、运用

1、一千克白菜的价钱是6.78元,妈妈买了0.8千克,应付多少题?

虽然此题没要求保留两位小数,但在日常生活中没有比分更小的钱币,所以应保留两位小数。

2、两个因数的积保留两位小数的近似值是3.58。准确值可能是下面的哪个数?

3、059 3.578 3.574 3.583 3.585

四、体验:谁来小结一下今天所学的内容?

五年级数学上册复习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能进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能理解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计算;能把分数化成有限小数;能结合实际情境,解决简单分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

2、认识组合图形,并会运用不同的方法计算简单组合图形的面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能估计一些不规则图形面积的大小。

3、经历观察、整理数学知识、选择数学信息、交流等数学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初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4、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活动学习活动中来,在整理复习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过程

(一)小组合作,展示交流

师:同学们,在课前我们已经整理了第四单元和第五单元的内容,把你整理好的内容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小组交流后推荐出你们小组公认为比较好的在全班进行交流。

(学生分小组进行交流)

师:通过刚才的小组交流,哪个小组先来汇报你们小组的整理情况?

组1:我们组都进行了交流,经过推选晓晓的知识整理比较全面,请大家看屏幕(下图),这就是晓晓整理的“数学松鼠”。

我们先把两个单元分开,按照每节课的课题进行了整理,为了说明每节课学习的内容,我们还在课题的后面举了一些例子,例如“分数加减法”一课,我们主要学习的内容是:分母不同的分数相加减,要先通分,化成相同的分母,再加减,计算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3/4+1/5=()5/8+1/9=();再如,“组合图形面积”整理的内容如下:把一个组合图形转化成我们学过的图形,就容易计算出它的面积了!我们还把尝试与猜测、点阵中的规律也进行了整理。同学们,我们组的汇报完毕!

师:对于第一组的知识整理你有什么要说的吗?

生1:他们组推选出来的“数学松鼠”很有创意,不但形式很好,内容整理的也比较全面。

生2:我也认为比较好!

师:哪个小组接着进行汇报?

组2:我们组推选出来是冬冬的知识树(展示如下),在知识树中,我们把着两个单元的知识点整

理成一个个的果实,说明通过知识整理后我们像大树一样硕果累累。在第一个果实上我们写着:分母不同的分数相加减,要先通分,化成相同的分母,再加减。在整理“尝试与猜测”这一节课的时候,我们通过一道题目来整理的“鸡兔同笼,有20个头,54条腿,鸡、兔各多少只?”我们还写了“可以用列表法、画图法。”同学们,我们组的知识树怎么样?

生1:我认为他们组不但整理了知识,而且把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整理了出来,特别好!

生2:我觉得你们组的知识树很好!我想提一点建议,如果把这两个单元的内容都整理在上面会更好!

生3:如果大树上果实上的内容丰富一些会更好!

师:哪个小组接着进行汇报?

组3:我们把这两个单元的内容整理在了一把伞上,是通过解决题目进行梳理知识的。

例如,-=?分母不同的分数相加减,要先通分,化成相同的分母,再加减,计算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先把和通分,化成-,最后的答案是。再例如,“组合图形面积”,你知道图一的面积吗?那么这个图形的面积该怎样计算呢?可以分成两个图形来计算(分割法),如图二或图三。第二种方法是添补法,添补后就好计算了(如图四)。欢迎大家多提意见

图一图二图三图四

生1:我认为比较好,通过解决题目来整理两个单元的内容,而且在伞把上写着“数学真奇妙!”

生2:不但形式很好,而且内容整理的比较全,如果把重点的内容用红颜色的笔标注出来会更好!

组4:我是采用一个个小企鹅来整理的,整理的内容和前面的基本一样,请同学们和我一起来看一看。

生1:我认为整理得很全面。

生2:我认为你们组在第一张上面写着:“快和我一起走进知识的海洋!”,很有趣!

生3:在最后一页的友情提示也非常好!

组5:我们把这两个单元的知识整理在了一只小狗身上。请同学们和我一起来分享。

师:还有哪几组没有展示?请你们来前面一个个展示。

组6:我把这两个单元的知识整理成了书。

组7:我们组展示的知识树有许多棵。

师:刚才我们班的7个组分别进行了展示,每个组的整理的内容将贴在我们的教室内,课后同学们还可以继续来分享知识整理的快乐!

师:在学习这两个单元的学习过程中,你在学习或生活中遇到了哪些数学问题?谁愿意给大家一起分享?

生1:通过学习第四单元的`学习,我把以前数学银行中“分母不同的分数如何计算?”的问题解决了,我特别的高兴!

生2:在我生日的时候,爸爸把一块蛋糕平均分成两份后,又将一半平均分成了3小份,我和妈妈各吃了一小份,当我告诉爸爸我和妈妈一共吃了这个蛋糕的1/6时,爸爸夸我是个聪明的孩子!

生3:学过组合图形的面积后,我会计算我家地板的面积了!

生4:我在方格纸上估计了自己手印和脚印的面积。我还帮助邻居家3岁的小妹妹估计了一下呢!

......

(二)巩固练习,发展思维

师:我们除了每人整理了这两个单元,而且出了一份这两个单元的试卷,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出的试题,选出你认为最满意的一题与大家分享。

生1:这是我出的最满意的题,谁愿意解答?

生7:左面图形的面积是12平方厘米。

生8:右面图形的面积是:(5+12)×10÷2=85(平方厘米),4×5=20(平方厘米)。

85-20=65(平方厘米)。

......

......

(三)系统回顾,小结提升。

师:(对照展示台,回顾一下我们整理复习的内容。)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感受?

生1:通过今天的复习,我会计算分母不同的分数加减法,并会求组合图形的面积。

生2;在知识的整理中,我感到数学很有趣!

生3:在知识的整理中,我们可以知道如何更好地去整理知识,同时也知道分享很重要,自己也学到更多的内容。

五、教学反思

单元小结:

五年级数学上册复习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帮助学生梳理本单元的知识要点及知识间的联系。

2.培养学生归纳、知识的能力,掌握和复习知识的方法。

3.培养学生自觉复习的习惯。

重点难点

归纳、本单元的知识点。

教具准备

投影。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这个单元的知识我们已经学习完了,今天这节课我们共同来复习一下这个单元的知识。

(二)教学实施

1.引导学生归纳、梳理知识点。

提问:回忆这个单元我们主要学习了哪几部分知识?每部分又有哪些主要概念?这些概念之间有什么联系?你能试着归纳出来吗?

学生自己试着归纳,然后请学生汇报发言,集体补充。

老师随着学生的。汇报,进行板书。

板书如下

2.应用知识练习。

(1)完成教材第101页的第1题。

先独立完成填空,集体订正。

然后讨论:分数意义是什么?分数单位是什么?分数和除法有什么关系?

(2)完成教材第101页的第2题。

让学生先将这7个分数分类,再说一说分类的依据,每一类分别是什么分数,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3)完成教材第101页的第3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说说比较分数的大小有几种情况,怎样分别比较分数的大小。

(4)完成教材第101页的第4题。

先让学生说一说分数化成小数和小数化成分数的方法,再完成题目给出的分数与小数的互化练习。

提问:互化时要注意什么?

(三)思维训练

1.分数是真分数,而且可以化成有限小数,x最大是几?

2.一个分数,分子和分母的和是43,如果分母加上17,这个分数就可以化简成言,这个分数是()o

3.一个最简分数,把它的分子扩大2倍,而分母缩小到原来的后,正好等于,这个分数原来是()。

(四)课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对分数的意义、真分数和假分数、分数的基本性质、约分、通分、分数和小数的互化等概念更加清楚。同时,进一步明确了这些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并能灵活应用这些概念解决问题。

五年级数学上册复习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和计算方法,并能迅速、灵活、合理地进行计算。

(2)通过复习,提高学生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难点:

教具、学具准备

教 学过程

备 注

一、基本训练

1、口算。(前8题指名口答,后4题学生独立完成并同桌交流方法)

1/4+3/46/7-2/71又1/3+1/62/5+1/3

0.12-1/2510-3又1/81.6+2又1/48又1/7-8

9.43-2又2/15-2又13/155又9/14-5.49+1又5/14

2.4-(1又2/5+5/6)1又1/4+2.1-1.25

2、揭示课题:复习。

二、回顾,加强练习

1、。

(1)引导学生回顾知识内容,并举一些相应的例子。

教师板演:

真分数加减法比较同分母、异分母分数

分数加减法

带分数加减法相加减时方法的异同

统一成小数计算的

分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统一成分数计算的

(2)学生分别计算所举例子,并同桌交流。

(3)全班反馈评改。

2、练习。

(1)填空

A、同分母相加减,只要把()相加减,()不变。

B、分子是()的分数等于0

C、分母不同的分数,因为()不同,所以不能直接相加减。

D、整书加法的()律、()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使用。

(2)填框:

5/7+3/7=()5又7/8-3/8=()

1/2+3/7=()5又7/8-5/6=()

教学过程

备 注

4又3/14+3/7=()5又7/8-1又9/10=()

0.6+3/7=()5又7/8-0.15=()

(以上练习注意抓好信息反馈,强调方法的比较及应用)

3、: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及方法,注意强调对结果的处理。

三、自由编题,深化练习

1、明确编题要求。

(1)编一道分数加减混合算式题。

(2)编一道分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式题。

(3)编一道可用简便方法计算的分数加减混合或分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式题。

2、学生自由编题,并同捉交换计算,算后评改。

(教师巡视,指名典型题目板演)

3、反馈。

(1)反馈结果。

(2)反馈计算思路。

4、练习。

(1)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10又5/6―3又7/9+5又3/46.728―5又9/16―716

9又4/15+(1又1/4―4/15)4又7/16+3.065-2又3/20

(2)判断下面的计算是否正确,错误的'改正过来。

5又3/8―2又5/9―1又4/9(2)4又5/6―(1.25+1又5/6)

=5又3/8―(2又5/9―1又4/9)=5/6―1又5/6+1.25

=5又5/8-1=3+1.25

=4又3/8=4.25

(3)6.34+1又2/15+1.56―2/15

=(6.34+1/56)+(1又2/15-2/15)

=8+1

=9

四、课堂

师生谈话共同:

(1)通过本节课的复习,你对分数加减法有了什么新的知识?

(2)计算中要做到认真、细致,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

五、课堂作业

1、解下列方程:

2又5/12+χ=5又3/204.5-χ=2又7/9

2χ+4又7/8=4.8753χ-2.75=6又1/4

χ―(2又1/3+4又3/4)=11/122χ+5又1/5=8―1又4/5

2、《作业本》

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学生都理解,关键是学生没有选用合理的计算方法,没有养成认真、细致的计算习惯。

五年级数学上册复习教案 篇10

教学内容:p51-p53第9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回顾与,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2、通过小组交流的形式组织学生知识要点,体验自己学习的收获,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

教学重点: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教学难点: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

教学流程

一、回顾与

1、问:这一单元,你们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2、分小组交流

3、集体交流、

二、练习与应用

1、第51页第1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再说一说思考的`过程

2、第51页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再评讲,可指导在直线上表示假分数和带分数的方法。

3、第3题,口答

4、第4题

让学生结合情境解释分数的意义。

重点讲解第3小题:小明从家到学校,1/6小时正好走了全程的2/3。

1/6小时是把1小时看做单位“1”,平均分成6份,小明的时间相当于其中的一份。

5、独立完成第5、6题

评讲方法

6、做第7题

让学生运用分数与小数的互化方法进行填写。

指导1.7的填法:

一、可以把1.7看成1和0.7的和。0.7是7/10;

二、把1.7直接看成是17/10,从而得出结果。

7、做第8题

引导:前两题可直接根据小数意义,改写成小数,后两题要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通过计算改写成小数。

8、做第9题

(1)试做

(2)分析:要将分数化成小数再比较

(3)讨论怎么样将带分数化成小数

三、课堂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