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勤劳的小编帮大家整编的新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 3.11《浮力》教案设计【优秀4篇】,欢迎参考阅读。
一、课堂教学设计
1.做好知识的准备
学生之所以感到解浮力部分的题很困难,原因就在于浮力题中综合了有关质量、密度、重力、合力、平衡力和压强等许多物理概念。所以,在复习这些知识时,教师一定要注重基础知识的落实。特别是力学重点实验--“用天平和量筒测物质密度”,要求学生对实验原理、实验器材、实验步骤、需要测量的物理量都了如指掌。
2.课前学生自主设计好实验方案
要在课堂教学中开展创新教育,就要为学生思考、探索、发现和创新提供最大的空间,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和选择性;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突出实践性,便于学生的操作和其他活动;要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生自主活动为基础的新型教学过程,使教学活动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和探索的基础上,进而形成有利于学生主体精神、创新能力健康发展的宽松的教学环境和教学体系。在上这堂课之前,要求学生开动脑筋想一想:除了用天平和量筒测物质密度,还可以用我们学过的哪些物理知识尤其是浮力知识来测量物质的密度?尽可能多地写出你的实验方案。
3.课堂实验过程设计
由于学校的实验器材有限,课堂上进行限定器材的实验。共进行三组实验:
(1)测密度大于水的石块的密度;
(2)测密度小于水的蜡烛的密度;
(3)测盐水的密度(利用已测出的石块的密度)。
4.课后展示学生的各种方案,供全班学生讨论。教师讲评、鼓励和表扬
二、课堂教学的主要过程
1.课题的引入
从“用天平和量筒测物质密度”实验引入,问:如果现在没有天平,而有弹簧秤和量筒,如何测石块的密度?学生讨论之后,进一步问:如果现在没有天平,也没有弹簧秤,我们如何利用浮力的知识来测量石块的密度?
2.课堂教学
每组实验均按下面的步骤进行:
1.学生提出实验方案并讨论;
2.利用给定的器材进行分组实验,测出物质的密度;
三、本课的思考
通过本节创新课的学习,学生解浮力题的能力大大提高。在解题时,常常有学生惊呼:“这道题不是和我们做的实验一样吗?”“这道中考题不是和我们提的实验方案一样吗?”浮力计算题在学生眼中不再是那么抽象、呆板和枯燥,而是与自己设计或讨论过的实验方案紧密相连的,学习的物理知识可以解决生活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与生活和生产的需要是紧密相连的。
有的教师除了教学大纲要求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不愿多做实验,认为耽误时间。创造性的学生主体活动,不仅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而且可以全面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实现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的有机结合。事实证明,通过学生自主设计和动手做实验,可以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发散思维、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激发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
利用浮力知识测物质密度的实验学生没有做过,教师也没有演示过,所以有相当的难度。如何让学习程度较差的学生在这堂课上也有所收获,就需要教师采取一定的策略。教师必须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水平及学生之间的差异来创造性地设计教学过程,并且根据教学进程中的具体情况来激励学生的创新思维与解决实际问题的操作能力。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师让学习好的学生主动与学习较差的学生结合在一起,使学习较差的学生也能设计出一两个实验方案,培养了这些学生的自信心,使这些学生也享受到了成功的快乐。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它与社会生活联系紧密,以物质的结构、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其运动变化规律为研究对象,具有科学性、实用性、趣味性等特点。针对这些特点,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如何进行创新教育呢?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尝试。
1 充分利用物理趣味实验 创设乐学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初中学生对生动形象的物理实验普遍怀有好奇心和神秘感,合适的实验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而且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启迪其思维定向探究。
1.1 利用惊奇实验导入新课
利用学生意想不到的奇特现象,唤起学生的注意,引起学生思考,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例如:“大气压”是比较抽象的概念,新课引入先演示窄口瓶“吞”鸡蛋的实验,这奇迹般的现象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们的注意力,先把答案告诉学生,这就是大气压现象,那么什么是大气压呢?在学生兴趣被激发的情况下转入新课教学。当学生明白大气压的概念后,为了加深印象,将一只玻璃杯灌满水,用一张塑料卡片盖在杯口上,再按住卡片把水杯倒过来。问:当把手移开后,会产生什么现象?松手后学生惊讶不已。纷纷议论,这大气压到底有多大?为了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将抽去空气的马德堡半球示出,叫学生推选两个力气最大的男同学来拉,结果用尽力气也拉不开,再换4个不服气的同学,还是没有拉开,在把进气阀门打开后,一个人就很轻松地把两半球拉开了。学生既惊奇又信服,对“大气压不但确实存在而且又很大”的结论深信不疑了。
1.2利用实验引发新的问题
例如,在浮力的授课中,为了引发浮力的产生是由于液体对物体上下表面的压力差而形成的,可以设计一个这样的实验:用1只塑料可乐瓶剪去底部(瓶颈的截面直径略小于乒乓球的直径),把1只乒乓球放入瓶内,从上面倒入水,观察到有少量水从乒乓球与瓶颈缝隙中流出,但乒乓球并不上浮。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设问:乒乓球是否受到了浮力?有的学生认为受到了浮力,有的认为没有受到浮力。这时让一位学生用手堵住瓶的下部流水处,观察到乒乓球浮起,学生感到好奇,也坚信此时乒乓球受到了浮力,那第一次实验为什么没受到浮力呢?学生感到疑惑。再慢慢引导他们,学生很快理解了浮力产生的原因。这样通过实验情景,提出问题,使教学信息具有新奇性,从而使学生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探索动机和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多给学生动手实验的机会 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
初中物理实验是学生将来从事科学实验的起点。因此,在物理实验课的教学中,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独立工作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每次做实验时,教师要指导学生弄懂实验原理,学会正确使用物理仪器,掌握计数、读数和处理实验结果的技巧,使他们能够通过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结论。比如在电学实验中,教师要反复强调电流表、电压表的连接特点及“+”、“-”接线柱的接法,让学生学会用欧姆定律正确估算量程,避免量程过大使测量值的误差大,或者量程过小而烧坏仪表。学生掌握了基本实验技能,就能独立动手操作,打好实验的基础。有了这种基础,学生就能自主的探究其他电学实验。诸如探究水果电池的电压,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电压的规律等,通过实验,不仅有效地帮助学生领会物理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和解决实验中的问题,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鼓励学生做好课外小实验、小制作,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学习。各种物理实验,从某种意义上说,都是一种特殊的、直观的实践,学生在动手完成各种小实验、小制作过程中,思维异常活跃,学习欲望高涨,参与意识增强,都迫切地希望进一步探索问题。通过实验,学生学习到的物理知识就比较深刻、牢固。例如:“估计大米的密度”一题,先让学生凭生活经验估计大米的密度大约是多大?接着让学生想出几种测大米密度的方法,然后实际做一做,最后做出评价,哪一种方法既简便易行而且误差又小。课本中“纸盒烧开水”、“日光灯启辉器中双金属片的自动控制作用”、“小风轮”、“电铃”、“楼梯开关”等小实验、小制作,有很强的趣味性和知识性,十分贴近学生的生活,符合初中学生好奇、好问、好动、好学的心理特征。教师要鼓励学生做好这些课外小实验、小制作,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动手实验的兴趣,同时也推动物理教学向前发展,是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途径。
3 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物理教学要教会学生知识,不仅要求学生学会,还要学生会学。创新是一种高层次的知识迁移,是利用已有信息探索新知识的能力。在实验教学中注重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思维机会和广阔的思维空间,激发学生求异创新的愿望,逐渐培养学生从全方位推测、假设和构思中“探视”答案以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初中物理无论是演示实验,还是学生实验,往往给出实验方案且方法单一,无探索性,不利于创新精神的培养。笔者在教学中,以常见实验知识为基点,并进行引伸,让学生发掘其内涵和外延,从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进行创新分析,利用尽可能多的方法来设计实验方案,并对各方案进行评价,选择最佳方案,以此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如:测定盐水的密度。
方案一:①用天平称出空烧杯的质量m;②用量筒量出50ml盐水;③把盐水倒人烧杯中称出盐水和烧杯的质量M;④求出密度ρ。
方案二:①用天平称出烧杯和盐水的质量m;②倒入量筒中50ml盐水;③称出剩余盐水和烧杯的质量M;④求出密度ρ。比较两种方案,方案一量筒中的盐水倒人烧杯如果质量减少了,方案二最佳。玻璃对盐水来说是浸润的,一部分盐水附着在量筒的筒壁上,没有倒人烧杯中,所以选择方案二。
这样,让学生去设计问题、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仅使学生最大限度地获得了物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沟通了知识间的联系,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4 建立实验教学评价中的创新意识
实验做完了,结果出来了,实验是不是就结束了呢?没有!教师要对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估,为制订下一个目标做准备,这是一个学科目标的结束。如果说学生已经掌握了知识的重点、难点,形成了相应的技能技巧,那么教师应该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总结,学生掌握了什么,超越了什么?谁做得最好?由教师和学生总结出经验,从而形成再创新的能力。这个环节是必不可少的。
在以往的教学评价中,往往是以学生的一次次考试的成绩来评价一个学生。在具有创新意识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这种评价方法自然也应该有所改进,而实验教学的评价成了其中的重点。笔者认为新的评价观点应该重视学生在实验中解决问题的能力,避免死板、缺乏创造力的做法。
一、值得学习的六个优点
虽然三个选手各有特色,但每个选手在教学设计时都能从学生出发,依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教学设计。笔者认为选手在教学容量的确定、教学情境的创设、学生体验的获得、实验结果的分析、实验教学的开展、实验数据的运用等方面都是以学而定的,很能体现人文关怀,值得同行们学习。
1.确定了合理的教学容量
三位参赛选手不谋而合地确定了几乎相同的教学容量:确认水及其他液体对浸入其内的物体都会产生浮力的作用,确认空气也有浮力;能用测力计测量浮力;猜测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或再进行初步的探究。实践证明,这样的教学容量是比较合理的,在教学中能突出过程与方法,并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上课教师从容沉着地引导,学生能充分地动手动脑,比较好地达成了预设的教学目标。
2.创设了激情的教学情境
参赛选手在教学中创设了激情的“情”和“境”。三位参赛选手在教学中都用真实的情感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正如有的学者所指出的,从血管里流出来的是血,从山泉里流出来的是水,从一位充满爱心的教师的教学里,涌腾出来的是一股股极大的感染力,它可以使学生产生同样的、或与之相联的情感。三位参赛选手在新课引入环节也都创设了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境:①展示一则新闻,并提问:一头1000多斤的水牛掉进了6米多深的水井中,你能帮主人将水牛拉上来吗?②展示“死海”图片,并提问:人怎能躺在“死海”上?③展示“中国第一艘航母”图片,并提问:为什么如此庞大的物体能浮在水面上?
3.让学生获得了充分的感性体验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在可能的范围内,一切事物应尽量地放在感官的跟前,一切看得见的东西应尽量放在视官的跟前,一切听得见的东西应尽量放到听官的跟前……”有的学生在课前对浮力有一定的感性体验,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要让学生对浮力的存在确信无疑。因此应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获得感性的、深刻的认识。三位参赛选手都让学生动手活动:通过将矿泉水瓶或乒乓球压入水中来感受浮力。有一位选手还增加了两个感受浮力的环节。①举出亲身体会到浮力存在的例子;②学生动手实验。将钩码放入水中,再掂量掂量。(此处最好不要用钩码,一般情况下钩码不能放入水中,会生锈。)
4.注重对实验结果的分析
在开展“在水中会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浮力?”的教学时,三位教师都开展了学生活动。将重物浸入水中,观察弹簧秤示数的变化。平时教学中都会尽力做的。若不能让学生动手,教师也一定会演示。平时的教学中,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可能不会特别重视,对于学生来说,这是一个难点。三位选手在得出实验结果前或后,都增加了一个实验:用手向上托重物的方法使弹簧秤示数减小或使弹簧秤示数变化。通过这个补充实验,让学生明白:重物浸入水中后,因为受到一个向上托的力才使弹簧秤示数变小。而后,三位教师也都采用了对重物进行受力分析,从“运动和力”的角度给予了科学的解释。这样通过从定性到定量、从感性到理性,通过分析实验结果得出了让学生信服的结论。
5.充分开展实验教学
科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通过实验可让学生获得更为生动、直观的知识。
对于“空气也能产生浮力”这一知识,有两位选手都做了演示实验,其中一位教师按书本上的做的,再加上教师循循善诱的分析,学生确信空气也能产生浮力;另一位教师还对实验进行了改进,实验效果不错。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事先要往矿泉水瓶内充气)
对于“浮力的方向”这一知识,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一般都用二力平衡的知识推导得出。在比赛中,有两位选手用了实验的方法:用细线将乒乓球与重物相连,并将它们浸没入水中,再用重垂线进行对比。这样就能很直观地让学生知道浮力的方向。
6.注重实验数据的再运用
学生在猜测“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时,容易随便乱猜,原因之一是学生已有的经验不足。比赛中,教师都将学生活动获得的数据以副板书的形式记录在黑板上。在学生进行猜测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和记录下的数据进行猜测,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再运用,在教学中起到了不错的效果。
二、值得商榷的三个问题
1.实验数据不尽合理
三位选手都很重视通过实验获得的数据,下面两个表格分别来自两位选手的课堂。
通过分析表1的数据不难看出水、盐水和酒精都能对物体产生浮力,从而归纳得出液体都能对浸入其中的物体产生浮力的作用。学生根据该表格也可进行猜测:浮力的大小可能与液体的种类有关。再分析物体在三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情况,它们的大小分别为0.75 N、1.0 N和0.8 N.物体在酒精中受到的浮力大于物体在水中受的浮力,而且物体在盐水中和在水受到的浮力之比也不等于两种液体的密度之比,也就说,虽然三次实验是用同一个物体做的,但在实验时并没有控制V排相同。这样的数据会给学生带来一定的误解。
通过分析表2不难得出,在水中下沉的物体也会受到浮力的作用。学生根据表格也可猜测:浮力的大小可能与V排大小有关。但也不难发现,同一物体全浸时和半浸时的浮力大小并不是两倍的关系。产生这个结果的原因:实验中很难控制刚好将物体的一半浸入水中。既然不能做到半浸,教师实验时可将半浸改为部分浸,这样效果会更好些。
2.知识序不尽合理
有两位教师将“气体也能产生浮力”放在课的最后,也就是先对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进行猜测再考虑“气体浮力”。笔者认为这样的顺序不太合理,主要基于以下三个考虑:
(1)不符合从定性到定量的顺序
这节课的思路很清晰,先定性了解气体和液体都能对浸入其中的物体产生浮力的作用;然后再作定量研究――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最后得出阿基米德原理。将“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猜测插在液体能产生浮力和气体能产生浮力之间,就打破了从定性到定量的顺序,而是从定性到定量,定量还没开始探究,又回到定性的了解了。
(2)不能体现知识间的关系
不仅液体对物体产生的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气体对物体产生的浮力大小也与气体密度、排开气体的体积有关。所以“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的猜测放在“气体能产生浮力”之后更妥当些。
(3)不能起到“启下”的作用
因这节课不能完成“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探究,所以学生猜测完后,教师都会这样“启下”:“同学们所猜的这些因素是否真的会影响浮力的大小呢?这个内容下节课再学。”本来这个时候结束新课就顺理成章,也就很好地起到了“启下”的作用。
3.教师的追问不够及时
新课程强调教师与学生间的互动生成,对学生的回答要及时评价或追问,“追问能力如何”充分反映了教师的能力。比赛中,教师也注意到了评价和追问的重要性,但课堂中出现了教师未预设到的情况。现举在比赛课堂中出现的两个例子:
案例一学生未理解教师的意图
师:上浮的物体会受到浮力,那么下沉的物体受到浮力吗?
生:鸡蛋在水中会下沉,在盐水中会上浮。
上课教师当时没能及时作出回应。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回答,实际上是因为学生没能理解教师的意图。这时教师应用追问的方式让学生进行进一步思考:在盐水中会上浮的鸡蛋的确受到浮力作用,那么在清水中下沉的鸡蛋是否受到浮力的作用呢?学生若能回答这样的追问,教师再及时作评价。若不能回答,教师可让学生再想一想。
案例二五花八门的猜测
在教学中从学生身边的例子入手,用演示实验并提出问题,让学生真切地感悟到,学习就是生活,物理就在身边,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创设探究情景,让学生在小组合作的基础上,自主选择器材,自主设计方案完成探究,既让学生体验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又让学生学习了科学探究的方法,还加深了对浮力概念的理解,真正做到发掘学生思维的潜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的新课程理念。
2教材分析
《浮力》是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四章《压强和浮力》的第五节,主要内容是浮力概念的建构以及经历阿基米德原理的探究过程,这就要求课堂教学中要充分挖掘学生生活经验中已经熟悉的浮力现象,并结合学生已有的力学知识结构,综合应用密度、重力、平衡力、合力和受力分析等知识来展开,因此本堂课是以前力学的延伸扩展;又由于浮力知识对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技术和科学研究有着广泛的现实意义,因此本课内容又是初中力学部分的一个重点。
3学情分析
浮力现象是学生在生活中比较熟悉的,也是容易发生兴趣的现象。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充分发挥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的作用,迎合他们好奇、好动、好强的心理特点,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九年级学生的思维方式要求逐步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积极引导学生应用已掌握的基础知识,通过理论分析和推理判断来获得新知识,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当然在此过程仍需以一些感性认识作为依托,可以借助实验加强直观性和形象性,以便学生理解和掌握。
4教学目标
4.1知识与技能
(1)感受浮力的存在,理解浮力的概念;(2)练习用弹簧测力计测浮力的大小;(3)理解阿基米德原理。
4.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收集、观察、交流,了解浮力的存在;(2)通过观察,了解浮力是怎样产生的;(3)学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浮力的方法。
4.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用身边物品自制教具与学具,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节约意识;(2)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协作精神。
5重点难点
重点:(1)建构浮力的概念;(2)探究阿基米德原理。
难点:探究阿基米德原理。
6教学策略与手段
为了突出本堂课的重点,综合应用了直观演示实验、分组实验、讲授和讨论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为了突破本堂课的难点,设计了两个相关的探究实验,探究式教学法贯穿于整节课的始终。但对初中学生而言通过实验总结出阿基米德原理难度较大,实验对学生的实验技能要求较高,在实验中需要测量和记录的物理量多,实验方法较多,所以在教学中采取留有充分的时间让各小组进讨论,自主选择实验器材,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充分利用小组成员各自的知识结构的优势,在相互启迪交流中形成共识,这样既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确保了分组实验的成功完成。
7教学仪器
弹簧测力计、细线、圆柱体、小圆柱体、小石块、水、盐水、酒精、小桶、乒乓球(2个)、烧杯(大小各1个)、矿泉水瓶(大小各2个)、跳棋子、溢水杯、口服液瓶、水槽等。
8教学过程
8.1新课引入
活动一:观察对比实验
师生共同分析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的乒乓球与放置在水面的乒乓球的受力情况,引导学生回忆浮力现象,从而引入新课――浮力。
8.2进行新课
第一部分:认识浮力
活动二:探究在水中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浮力作用?
提出问题:通过挖掘学生生活记忆――直接引出浮在水面的物体受到浮力作用;那么,石块、铁钉这些在水中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浮力的作用?
猜想与假设:引导学生说出猜想的原因,强调猜想要通过实验来检验。
设计实验:初中物理课堂中浮力是无法直接测量的,因此让学生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找到间接测量浮力的方法。
交流与评估:(1)通过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分析得出在水中下沉的物体也受到浮力的作用;(2)点明这是一种测量浮力的方法。
活动三:讨论浮力的方向
让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充分应用已有的知识来建构新的概念。
第二部分:阿基米德原理
活动四:探究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
提出问题:有些物体受到的浮力无法使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那么,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
猜想与假设:设计一个小船载重的实验来引导学生猜想,让学生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发表各种意见。
设计实验:让学生自主选择仪器,自主设计实验,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解决两大难点:如何测量物体浸在水中的浮力大小F浮? 如何测量此时物体排开水的重力G排?
收集数据:让学生自主收集实验数据。
分析与论证:从数据的分析中得出F浮=G排;点明这是阿基米德原理。
8.3课堂练习(略)
9设计特色
特色1:应用建构主义思想设计课堂架构
特色2: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本堂课共设计了16个问题,提问学生达35人次,组织学生讨论6次,交流实验方案及实验结论2次,交流学习经验1次,课堂演示实验3个,学生分组实验2个,学生设计及实施的实验方案6个,课后小制作2个,每个教学环节中都有学生回忆、观察、思考、讨论、设计、实验与交流的思维操作,非常巧妙地把课堂还给学生,体现学生了的主体地位,这深刻地展示了教与学的主体关系和辨证关系,充分体现了教学过程从强调论证知识的结论向获取知识的科学过程转化的现代物理教学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