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周恩来总理在少年时代立下的宏伟志向,表现了为国家和民族而奋斗终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实录【优秀5篇】,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对话部分。
2.明确少年周恩来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原因。
3.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
【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阅读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难点: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深入体会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少年周恩来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并不是出于一时的冲动,到底是什么原因呢?这节课我们要深入课文去寻找答案。
二、学习第一部分(1-6自然段)
12岁那年,周恩来来到沈阳,下火车时,伯父和他有一段对话。请同学们自己练一练,读好对话。
1.学生练习对话
2.出示对话,指名读
没事可不要到那个地方去玩啊!(告诫)
为什么? (不解)
那是外国租界地,惹出麻烦来可就糟了,没处说理去!(气愤)
那又是为什么呢? (打破沙锅问到底。追问)
为什么?中华不振啊!(无奈)
(朗读时,注意说话的语气。对话中,伯父告诉少年周恩来“中华不振”;对话中,也可见少年周恩来对这件事的关注。)
3.不仅如此,他还始终忘不了,经常想:(出示)
“租界地是什么样的?为什么中国人不能去那儿,而外国人却可以住在那里?这不是中国的土地吗……”
(1)指名读。少年周恩来在疑惑中不断地追问和思考。
指导朗读(疑惑不解——一直想不通。)自言自语
(对话与思考的话在朗读时是不同的。)
三、学习第二部分(7--9自然段)
周恩来闯进租界,他看到了( ),他( )。
.默读课文,说一说(说清楚事情。)
3.交流:
①嘿!这一带果真和别处大不相同:一条条街道灯红酒绿,热闹非凡,街道两旁行走的大多是黄头发,白皮肤,大鼻子的外国人和耀武扬威的巡警。(疑惑)
(洋人在中国的土地上逍遥、玩乐。巡警狗仗人势,做洋人的走狗。)
②衣衫褴褛的妇女哭诉洋人 轧死自己的亲人。(同情)
从妇女的外貌和行为写出她的可怜、穷苦。(当时,大多数中国的百姓都是衣衫褴褛的)
③肇事的洋人得意扬扬地站在一旁。(愤怒)
(洋人一点也不为自己的过失而心存内疚或惊慌。在他看来,轧死中国人是不需要负责的,是无关紧要的。中国人倍受帝国主义的欺凌。)
④中国的巡警局不但不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把妇女训斥了一通。(可悲)
(于情于理,巡警局应该惩处肇事的洋人。可是,他们……
这正验证伯父说的“没处说理去”。)
⑤围观的中国人紧握着拳头。但是,在外国租界里,谁又敢怎么样呢?——理解反问句(谁也不敢怎么样。)
(紧握着拳头——愤怒,不敢怎么样——无奈。敢怒不敢言)
这一切,都源于“中华不振”。周恩来看了内心很不平静……(愤怒、同情、伤心……于是回来后他一直在沉思。谁也不清楚他究竟在想什么。直到在一次修身课上,听了周恩来的发言才解开了这个谜。那么这个“谜”的谜底到底是什么呢?
四、学习第三部分(第10-17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找“谜底”。
谜底: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中国人要想不受帝国主义的欺凌,就要振兴中华,读书就要以此为目标。
(周恩来立志:为了振兴中华而读书。)
2.训练对话朗读
①指名读同学们的话,与周恩来对比——理解“胸怀”。
(同学们读书都是为了满足个人的生活需要;而周恩来把个人的学习同民族的振兴联系起来。他说:“只有国家独立富强了,个人才有前途!”他的胸怀是多么博大宽广啊!)
②读好周恩来的两次回答
(读出周恩来的坚定。读出周恩来远大的抱负和博大的胸怀。)
③引读校长的话
第一次, 周恩来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校长听了为之一振!他怎么也没想到,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竟有如此抱负和胸怀!
第二次, 周恩来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校长激动地喝彩:
“好哇!为中华之崛起!有志者当效周生啊!”(指导读通)
(好哇!为了中华的振兴!有志气的大应该向周恩来学习啊!)
再次读好“好哇!为中华之崛起!有志者当效周生啊!”(读好)
④合作分角色朗读
五、阅读链接
周恩来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他也一直朝着这个志向而努力。在东渡日本留学前夕,他写下了一首抒发救国抱负的著名诗篇:
大江歌罢掉头东,
邃密群科济世穷。
面壁十年图破壁,
难酬蹈海亦英雄。
1.指名读诗。
2.理解诗歌的意思。
我东渡日本,精细地研究各种科学来拯救贫穷落后的旧中国。我刻苦钻研学业,学成拯救祖国的本领后,要为祖国和人民做一番大事业。即使理想无法实现,投海殉国也是英雄。
3.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六、课堂总结
学了课文,对你有什么启发,或有什么收获,或还有什么疑惑呢?
有疑惑,书会读得更多;有启发、有收获,书会读得更好!
让我们也沿着伟人的足迹走下去,为中华之腾飞而读书吧!
课后反思:
这堂课顺着第一课时理清的文路,深入语言文字去寻找周恩来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原因——中华不振,感受周恩来的远大抱负和博大胸怀。在课堂实践的过程中,对于中华不振的体会,用“周恩来闯进租界,他看到了( ),他( )(心情如何)。”这一问题导入,发现整个实施起来有点乱。但是,大的环节已经确定。主要在细节方面加以完善。设计中的最后一个质疑的环节没有实施。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对话部分。
2.明确少年周恩来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原因。
3.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
【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阅读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难点: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深入体会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少年周恩来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并不是出于一时的冲动,到底是什么原因呢?这节课我们要深入课文去寻找答案。
二、 学习第一部分(1-6自然段)
12岁那年,周恩来来到沈阳,下火车时,伯父和他有一段对话。请同学们自己练一练,读好对话。
1.学生练习对话
2.出示对话,指名读
没事可不要到那个地方去玩啊!(告诫)
为什么? (不解)
那是外国租界地,惹出麻烦来可就糟了,没处说理去!(气愤)
那又是为什么呢? (打破沙锅问到底。追问)
为什么?中华不振啊!(无奈)
(朗读时,注意说话的语气。指导点拨时,提示语可以灵活穿插,或提到前面)
对话中,伯父告诉少年周恩来“中华不振”;对话中,也可见少年周恩来对这件事的关注。
3.不仅如此,他还始终忘不了,经常想:(出示)
“租界地是什么样的?为什么中国人不能去那儿,而外国人却可以住在那里?这不是中国的土地吗……”
(1) 指名读。明确对话与心里想的话在朗读时语气是不同的。他疑惑不解——一直想不通,自言自语。
(2) 设计引读:
周恩来始终忘不了大伯接他时说的话,经常想:(指名读)
周恩来一次又一次地想:(齐读)
少年周恩来在疑惑中不断地追问和思考:(齐读)
三、 学习第二部分(7--9自然段)
周恩来闯进租界,哪些地方让他体会到“中华不振”呢?
请你用心读课文7、8自然段,作上记号。
1、交流:
①嘿!这一带果真和别处大不相同:一条条街道灯红酒绿,热闹非凡,街道两旁行走的大多是黄头发,白皮肤,大鼻子的外国人和耀武扬威的巡警。(疑惑)
(洋人在中国的土地上逍遥、玩乐。巡警狗仗人势,做洋人的走狗。)
②衣衫褴褛的妇女哭诉洋人 轧死自己的亲人。(同情)
从妇女的外貌和行为写出她的可怜、穷苦。(当时,大多数中国的百姓都是衣衫褴褛的)
③肇事的洋人得意扬扬地站在一旁。(愤怒)
想象:洋人当时的神态、动作、心理。
(洋人一点也不为自己的过失而心存内疚或惊慌。在他看来,轧死中国人是不需要负责的,是无关紧要的。中国人倍受帝国主义的欺凌。)
④她原指望中国的巡警局能给她撑腰,惩处这个洋人。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把她训斥了一通。(可悲)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于情于理,巡警局应该惩处肇事的洋人。可是,他们……
这正验证伯父说的“没处说理去”。)
⑤围观的中国人紧握着拳头。但是,在外国租界里,谁又敢怎么样呢?——理解反问句(谁也不敢怎么样。)
(紧握着拳头——愤怒,不敢怎么样——无奈。敢怒不敢言)
这一切,都源于“中华不振”。周恩来看了内心很不平静……(愤怒、同情、伤心……于是回来后他一直在沉思。他究竟在想什么。
四、学习第三部分(第10-17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找答案。
答案: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中国人要想不受帝国主义的欺凌,就要振兴中华,读书就要以此为目标。
(周恩来立志:为了振兴中华而读书。他的志向多么远大啊!)
2.训练对话朗读
①指名读同学们的话,与周恩来对比——理解“抱负”、“胸怀”。
(同学们读书都是为了满足个人的生活需要;而周恩来把个人的学习同民族的振兴联系起来。他说:“只有国家独立富强了,个人才有前途!”他的胸怀是多么博大宽广啊!)
②引读周恩来的话。
1.他决心拯救这个积贫积弱的旧中国,立志(读<选两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2.这简短的九个字在周恩来的心中重复了无数次。因此,当校长提问时,他清晰而坚定地回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读女生)
3.这九个字是他今后的学习的动力,因此他铿锵有力地回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读男生)
4. 这九个字是他一生信守的诺言啊!齐读
5. 这九个字更是他终生为之奋斗的目标啊!齐读
(读出周恩来的坚定。读出周恩来远大的抱负和博大的胸怀。)
③引读校长的话
第一次, 周恩来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校长听了为之一振!他怎么也没想到,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竟有如此抱负和胸怀!
第二次, 周恩来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校长激动地喝彩:
“好哇!为中华之崛起!有志者当效周生啊!”(指导读通)
(好哇!为了中华的振兴!有志气的大应该向周恩来学习啊!)
再次读好“好哇!为中华之崛起!有志者当效周生啊!”(读好)
④合作分角色朗读
五、阅读链接
周恩来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他也一直朝着这个志向而努力。在东渡日本留学前夕,他写下了一首抒发救国抱负的著名诗篇:
大江歌罢掉头东,
邃密群科济世穷。
面壁十年图破壁,
难酬蹈海亦英雄。
1.指名读诗。
2.理解诗歌的意思。
我东渡日本,精细地研究各种科学来拯救贫穷落后的旧中国。我刻苦钻研学业,学成拯救祖国的本领后,要为祖国和人民做一番大事业。即使理想无法实现,像陈天华那样投海殉国也是英雄。
3.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六、课堂总结
学了课文,对你有什么启发,或有什么收获,或还有什么疑惑呢?
有疑惑,书会读得更多;有启发、有收获,书会读得更好!
让我们以伟大的周恩来总理为榜样,沿着伟人的足迹走下去,为中华之腾飞而读书吧!
课堂反思:
这次的设计在大环节上与前次大同小异,关键是在细节上的修改。特别是在实施的过程中,我把学生在交流周恩来在租界看到的内容时提炼成板书:妇女 哭诉;洋人 得意扬扬;巡警训斥;围观的中国人 敢怒不敢言。这样在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上,思路清晰了很多。不过据听课老师的反映,这堂课与第一课时的联系还不是很紧密,导入有点突然。指导过程中的朗读训练还不够。于是,我又进入了细节的雕琢时期。
公开课时实际操作的教案: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对话部分。
2. 明确少年周恩来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原因。
3. 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
【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阅读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难点: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深入体会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郑老师带领大家了解了课文大意。知道了课文先写了:(看板书)
二、 学习第一部分(1-6自然段)
12岁那年,周恩来来到东北,下火车时,听伯父说“中华不振”。伯父和他之间就有了一段对话。请同学们自己练一练,读好对话。
1.学生练习对话
2.出示对话,指名读
没事可不要到那个地方去玩啊!(告诫)
为什么? (不解)
那是外国租界地,惹出麻烦来可就糟了,没处说理去!(气愤)
那又是为什么呢? (打破沙锅问到底。追问)
为什么?中华不振啊!(无奈)
(朗读时,注意说话的语气。指导点拨时,提示语可以灵活穿插,或提到前面)
对话中,少年周恩来听到了伯父说“中华不振”;对话中,也可见少年周恩来对这件事的关注。(随机板书:中华不振)
3.(看板书)不仅如此,进了东关模范学校读书,他还始终忘不了,经常想:(出示)
“租界地是什么样的?为什么中国人不能去那儿,而外国人却可以住在那里?这不是中国的土地吗……”
(1) 指名读。明确对话与心里想的话在朗读时语气是不同的。他疑惑不解——一直想不通,自言自语,句子之间的停顿长一点。
(2) 设计引读:
周恩来始终忘不了大伯接他时说的话,经常想:(指名读)
周恩来一次又一次地想:(齐读)
少年周恩来在疑惑中不断地追问和思考:(齐读)
他想的还是“中华不振”,他还是想不明白,于是(看板书)……
三、 学习第二部分(7--9自然段)
周恩来闯进租界,哪些地方让他看到了“中华不振”呢?,
请你用心读课文7、8自然段,作上记号。
1、交流:
①围观的中国人紧握着拳头。但是,在外国租界里,谁又敢怎么样呢?——理解反问句(谁也不敢怎么样。)
(紧握着拳头——愤怒,不敢怎么样——无奈。在自己的国土上,当自己的同胞遭受洋人的欺凌,却敢怒不敢言,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啊!)有感情地朗读
②衣衫褴褛的妇女哭诉洋人 轧死自己的亲人。(同情)
从妇女的外貌和行为写出她的可怜、穷苦。亲人的惨死对她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当时,大多数中国的百姓都是衣衫褴褛的,由此可见旧中国的贫穷落后。)
③肇事的洋人得意扬扬地站在一旁。(愤怒)
想象:洋人当时的神态、动作、心理。(洋人的嚣张、傲慢)
(洋人一点也不为自己的过失而心存内疚或惊慌。在他看来,轧死中国人是不需要负责的,是无关紧要的。中国人倍受帝国主义的欺凌。)
④她原指望中国的巡警局能给她撑腰,惩处这个洋人。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把她训斥了一通。(可悲)
(于情于理,巡警局本该“惩处”肇事的洋人,他们却反而“训斥”受害的妇女。这正验证伯父说的“没处说理去”。)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配乐引读第八自然段
看板书小结:妇女的哭诉;洋人的得意扬扬;巡警的训斥;围观中国人的敢怒不敢言。这一切,都源于“中华不振”。周恩来看了内心很不平静……(愤怒、同情、悲哀、伤心……于是回来后他一直在沉思。他究竟在想什么。
四、学习第三部分(第10-17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找答案。
答案:中国人要想不受帝国主义的欺凌,就要振兴中华,读书就要以此为目标。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引读周恩来的话。
1.他决心拯救这个积贫积弱的旧中国,立志(读<选两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2.这简短的九个字在周恩来的心中重复了无数次。因此,当校长提问时,他清晰而坚定地回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读女生)
3.这九个字是他今后的学习的动力,因此他铿锵有力地回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读男生)
4. 这九个字是他一生信守的诺言啊!齐读
5. 这九个字更是他终生为之奋斗的目标啊!齐读
②引读校长的话 因此……
第一次, 周恩来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校长听了为之一振!他怎么也没想到,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竟有如此抱负和胸怀!
第二次, 周恩来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校长激动地喝彩:
“好哇!为中华之崛起!有志者当效周生啊!”
(好哇!为了中华的振兴!有志气的大应该向周恩来学习啊!)
读好“好哇!为中华之崛起!有志者当效周生啊!”
五、阅读链接
周恩来下火车,听说“中华不振”;进学校,经常想“中华不振”;闯租界,看到“中华不振”,回来后,经过反复考虑,决心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他也一直朝着这个志向而努力。在东渡日本留学前夕,他写下了一首抒发救国抱负的著名诗篇:
大江歌罢掉头东,
邃密群科济世穷。
面壁十年图破壁,
难酬蹈海亦英雄。
1.指名读诗。
2.理解诗歌的意思。
我东渡日本,精细地研究各种科学来拯救贫穷落后的旧中国。我刻苦钻研学业,学成拯救祖国的本领后,要为祖国和人民做一番大事业。即使理想无法实现,像陈天华那样投海殉国也是英雄。
3.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六、课堂总结
学了课文,对你有什么启发,或有什么收获,或还有什么疑惑呢?
(有学生问:为什么周恩来会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对呀,当校长提出“诸生为什么而读书时”,同学们回答:为明理、为做官、为挣钱、为吃饭,想的都是个人的生活需求,而周恩来想的是民族的兴亡,他的胸怀是多么的博大宽广啊!那至于是什么原因,同学们还需要去读读有关周恩来的生平事迹。
有疑惑,书会读得更多;有启发、有收获,书会读得更好!
让我们以伟大的周恩来总理为榜样,沿着伟人的足迹走下去,为中华之腾飞而读书吧!
课堂反思:
这堂课上,与第一课时的紧密联系是一大进步,从开头的导入,到整堂课的流程,我都是紧紧地顺着第一课时的板书下来。同时,对于在第一课时没有理解的词语也在教学过程中尽量落实。这次,我第一次展示了质疑问难这个过程,有老师反映是画蛇添足,但我个人认为效果不错,真正是:有疑惑,书会读得更多;有启发、有收获,书会读得更好!对于学习课文的第三部分,是课件里的音乐打乱了我的教学程序,当时心理一惊,好在敢于取舍,放弃前面一小部分的教学,当然,后来学生的提问,又让我顺势弥补了这部分的内容。由此想到,有时候,在课堂上要懂得舍弃,教学中要练内功。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对话部分。
2、明确少年周恩来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原因,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
3、阅读中指导怎样把成长故事写清楚写具体。
教学重难点:
重点:阅读中指导写作。
难点:明确少年周恩来立志读书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同学们,我们学习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是讲的谁的小时候的成长故事?课文讲了少年周恩来立志读书成长过程中的哪几个小故事?
2、交流:疑惑不解——解开谜团——立志读书(板书)
二、新课学习
导入:少年周恩来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并不是出于一时的冲动,他是在疑惑不解、解开谜团中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的,课文是怎样把这三个小故事连起来写清楚写具体的呢?我们继续学习。
a、学习第一部分(1—6自然段):阅读中抓住人物的语言和心理活动,读懂少年周恩来心中的疑惑,学习把故事写具体。
1、引言:课文是抓住周恩来的什么方面的描写来表达他心中的疑惑不解的呢?
2、交流中学习。
(1)角色朗读对话。读懂少年周恩来心中的疑惑:为什么那地方不能去?
(2)引导朗读心理活动的语句,读出周的好奇。
周恩来始终忘不了大伯接他时说的话,经常想:(指名读)
周恩来一次又一次地想:(齐读)
少年周恩来在疑惑中不断地追问和思考:(齐读)
b、学习第二部分(7——8自然段):阅读中抓住人物的动作和表情,体会少年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真正原因,进一步学习把故事写具体。
1、引言:周恩来闯进租界,看到什么事情让他揭开了自己的谜团。请你用心读课文7、8自然段,作上记号。
2、读文交流把握:
①嘿!这一带果真和别处大不相同:一条条街道灯红酒绿,热闹非凡,街道两旁行走的大多是黄头发,白皮肤,大鼻子的外国人和耀武扬威的巡警。(疑惑)
②衣衫褴褛的妇女哭诉洋人轧死自己的亲人。(同情)
③肇事的洋人得意扬扬地站在一旁。(愤怒)
④她原指望中国的巡警局能给她撑腰,惩处这个洋人。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把她训斥了一通。(可悲)
⑤围观的中国人紧握着拳头。但是,在外国租界里,谁又敢怎么样呢?——理解反问句(谁也不敢怎么样。)
3、小结:妇女哭诉,洋人得意,巡警耀武扬威,中国人无奈,这一切的一切,都源于“中华不振”。周恩来看了内心很不平静……于是回来后他一直在沉思。他究竟在想什么?
c、学习第三部分(第9—17自然段):角色朗读中抓住人物语言读懂周恩来的志向。
1、自由读课文,找出答案。(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2、交流体会:中国人要想不受帝国主义的欺凌,就要振兴中华,读书就要以此为目标。周恩来立志:为了振兴中华而读书。
3、对话朗读
①指名读同学们的话,与周恩来对比——理解“抱负”、“胸怀”。
②引读周恩来的话。
a、这简短的九个字在周恩来的心中重复了无数次。因此,当校长提问时,他清晰而坚定地回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女生)
b、这九个字是他今后的学习的动力,因此他铿锵有力地回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男生)
c、这九个字更是他终生为之奋斗的目标啊!(齐读)
③引读校长的话
第一次,周恩来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校长听了为之一振!
他怎么也没想到,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竟有如此抱负和胸怀!他睁大眼睛又追问了一句:“你再说一遍,为什么而读书?”
第二次,周恩来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校长激动地喝彩:
“好哇!为中华之崛起!有志者当效周生啊!”
④合作分角色朗读
d、读过渡句:学习如何把故事写清楚。
2、读句子,说说这两个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四、阅读链接:
读诗感悟周恩来远大的志向和抱负。
五、综合性学习:
本组课文主要记录的是成长经历中的故事,本单元的习作也是要求写一个他人或自己的成长故事,为了开拓你们的写作视野,丰富写作积累,要求每个同学课外通过阅读、询问、写信等渠道,了解别人的成长故事,回顾思考自己的成长故事,做好读书笔记。
板书设计: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疑惑不解——解开疑团——立志读书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反思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四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写的是周恩来少年时代的一件事,他耳闻目睹了中国人在外国租界里受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情,从中深刻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立志要为振兴中华而读书,表现了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课文结构严谨,层次间过渡自然,层层推进。在教学中我做到:
1、紧扣“中华不振”,整体解读文本:
从内容上看,本文涉及很多方面,诸如:沈阳的繁华、热闹;街道上灯红酒绿;伯父的担心与提醒;周恩来的不解与困惑;中国妇女的悲惨遭遇;周恩来的思考;课堂上大家关于为什么而读书的讨论和周恩来令魏校长为一振的胸怀和报负。这些看似没有联系的场景与事件背后却有着一条内在的隐线,即:中华不振。这一切都是对“中华不振”的最好注解。因此,我设计让寻找文中哪些地方刺痛了你的心来反映中华不振。学生虽角度不一,答案多元,感悟也有不同,但对“中华不振”都有了较深刻的思考。
2、抓住重点内容,落实思维、语言、情感、价值观等教学目标:
本文重点事件是一个中国妇女受到洋人欺凌却得不到中国巡警的保护。这件事充分地暴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人民生活的痛苦,而这一切都是因为“中华不振”。周恩来在目睹了这件事之后,方明白这一点,以至于才有了让中华崛起的志向。这一环节是让学生体会中华如何不振的重点,是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和民族自尊心的要点,是语言文字训练的关键点。但由于课堂把握还不够成熟,感觉朗读还不够到位。
3、拓展文本,直面历史与现状,引导树立报国之志:
课堂上为学生提供的一份租界背景资料,让孩子们直面历史,让孩子们心海难平,让孩子们心有所向,让孩子们从心底深处唤起民族意识,萌发初步的报国之情。并在行动中去努力落实。
4、本节课原准备把课文的第三部分也上进去的,但又担心时间紧促,所以就舍去了,造成了本课时文本内容较少而课外知识穿插过多,人文性过强而工具性弱的感觉。在教学过程中,感觉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的交流还可以更深刻,课堂上没有达到想像的深度。有待思考。
课堂粗糙,应不断优化。请老师们指导。
【教材分析】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组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围绕周恩来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个志向的原因是什么展开故事,作者以陈述事实的语气,通过人物的对话,带领我们真实而具体地走进了一个有理想有志气的中国少年的内心世界,感受到了一个伟大人物从小就有不同凡响的心声。
【学情分析】
中年段,要培养学生“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课程标准还对中年段的阅读还提出了一项新的要求--“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9个生字,会写16个字。正确读写“帝国主义、模范、风和日丽、灯红酒绿、热闹非凡、耀武扬威、巡警、吵嚷、得意洋洋、铿锵有力、惩处、抱负、胸怀、喝彩、振兴中华”等词语。
2、过程与方法: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深入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3、情感与价值观: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深入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难点: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深入体会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
【教学方法】:讲授法、自学法
【课前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本篇课文分两课时,这是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三分钟:速记名言警句
二、导入
师:同学们,上课前老师想问大家一个问题,能说一说你是为什么而读书的吗?
你说——为中华不振而读书。
师:你知道中华不振是什么意思吗?中华不振是说中国强盛不强盛
生齐说:不强盛
师:所以说中华不振是个贬义词,我们应该为(生说: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师:对,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还有那位同学说一下你为什么而读书?
你呢?——我想让我们的科技变得发达
师:那你是想当个科学家对不对,我相信你一定能做到。
同学们,相同的问题,有一个12岁的孩子是这样回答的,看老师写。板书课题
课前大家都预习过课文,对课文内容一定有所了解,知道这句话是谁说的吗?(周恩来)对,周恩来。12岁那年周恩来离开家乡,来到(东北)。当时的东北是帝国主义列强在华争夺的焦点,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下面就让我们重温百年前那段耻辱的历史。请看大屏幕
师:听完后能说说你内心的感受吗?
生:太可怕,太残忍了。
师:残忍的是谁?
生:是法西斯,因为他们侵略我们的国家
师:你还有什么感受?
生:我很生气,很愤怒
师:他们随意伤害别人的性命确实让人生气。
作为一个中国人此情此景怎能不感到悲愤、耻辱、可恨……,就是在这样的历史现实中,一个12岁的少年,喊出这句振奋人心的话:请齐读课题: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这句话满载了少年周恩来内心的激愤和渴望改变国运的信念
师:请同学们清晰而坚定地读——生: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师:声音再铿锵有利一点——生: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三、研读“中华不振”
1.引出“中华不振”
师:同学们题目中的中华指——中国,那崛起是什么意思?你来说——振兴,站立起来;你来说——发展壮大起来……(以前中国被称为“东亚病夫”,现在是不是?(不是)因为中国站起来了)
看来同学们对课题的理解很透彻。课文中有一个词和“中华崛起”的意思正好相反,请迅速浏览课文,找出这个词。生:中华不振。教师板书:中华不振
2.感悟“中华不振”(设计理念:这是导致少年周恩来立志救国的***,也是文章中感情最充沛的部分,因此这一环节要同学们细细感悟体会,反复朗读,感受周恩来当时内心的激愤。)
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一边读一遍细细体会,你是从哪些地方读出“中华不振”的,用笔划一划。好,开始。
(1)生交流(课文第8自然段):
大屏幕出示
“这个妇女的亲人被洋人的汽车轧死了,他原指望中国的巡警局能给她撑腰,惩处这个洋人。水之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把她训斥了一通。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是,在外国租界里,谁又敢怎么样呢?”
(2)朗读指导
师:请同学们齐读这一段,读完后谈谈你的心情如何:气愤、难过、无奈……
师:你气愤的是什么?
生:我气愤的是中国巡警不帮中国人却去帮外国人。
师:把你的愤恨注入到这段话中,读:——
师:你愤恨的是谁?
生:我愤恨的是外国人来侵略我们的国家,撞死人还在一旁得意洋洋。
师:面对妇女的悲惨遭遇,洋人洋洋得意,中国巡警不但不帮忙,反而大声训斥她。想象一下你就在现场,你认为这位妇女的亲人可能是谁?
生:是她的孩子;她的丈夫;她的母亲
师:是啊,这位妇女的亲人可能是她活泼可爱的孩子,她心痛如绞;
这位妇女的亲人可能是她相依为命的丈夫,她悲痛欲绝;
这位妇女的亲人可能是她白发苍苍的母亲,她情何以堪,而肇事者却在一旁得意洋洋,面对此情此景,你有什么感想?
生:他们真是太可恨了
师:对,他们罔顾人命,蔑视法律的行为真是让人发指。你愤恨吗?用你的愤恨读这段话。
师:除了对中国巡警、对洋人,你还愤恨什么?(如果你看到有人受到欺负,你会怎样做,(冲上去帮忙)而当时围观的人群呢?)
生:围观的中国人只是紧握拳头,却没有一个站出来帮助这位妇女
师:是当时国人的软弱可欺让人愤恨,你也读……
师:面对着洋人的洋洋得意,中国巡警的助纣为虐,围观人群的敢怒不敢言,我们看出了(中国不振),那么,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中华不振的含义是什么吗?
生:中国饱受欺凌,国人丧失尊严,懦弱无能(师板书:饱受欺凌、丧失尊严、懦弱无能)。
师:你还从哪看出了中华不振?(联系课文开头部分)
生:从周恩来刚到东北的时候伯父同他说的话体会到中华不振。
师:(屏幕显示:课文的一段对话)现在大家能体会到伯父的心情了吗?(伯父对现状满不满意,(不满意)那凭他一个人的力量能不能改变?(不能)所以伯父的语气里充满了(无奈),所以读的时候声音应该是低沉的)好,现在带着你的体会咱们来分角色读读他们当时的对话。
先请两位男同学来朗读一下(通过你的语言,我仿佛看到了伯父无奈的表情)
那两位女生来试一下(感情非常充沛)
下面咱们男女生竞读一下,看谁最能把握人物的心情。
男女生分角色读(我觉得大家都进入了人物的内心世界)
师:其实,发生这样的事,在当时的中国,那里只是这一件,两件啊——
四、少年周恩来立志(设计理念:这是文章的重点部分,讲述少年周恩来不同于其他同学的远大志向,体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情操。所以这一部分要引领学生体会当时魏校长的震惊,激发学生的爱国心及树立远大志向的渴望。)
师:从租界回来后,周恩来常常一个人在沉思,他在想些什么呢……
生:他在想中国为什么受外国欺负
师:对,他想到了问题的根源
生:他想怎样让中国强大起来,这样就不再受人欺负了
师:很好,他想到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生:他想我要发明先进的武器,把外国人赶出去
师:也许这也是周恩来想过却没有付诸实践的。看来每位同学的想象都很丰富
师:这一次去了租界以后,周恩来内心感慨很多,因为——
——他忘不了中国人在自己的土地上却给不了一个中国妇女以起码的公道。
——忘不了中国人在自己的土地上还要人收养人的专横跋扈。
——更忘不了中国人在自己的土地上,在面对一个洋人的凌辱时,却没有一个人敢站出来伸张正义。
所以,他决心拯救这个积贫积弱的中国,立志……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师:这是周恩来一生信守的诺言啊!男生读——
这更是他一生为之奋斗的目标啊!女生读——
师:他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说的。
下面让我们看一下课文中周恩来立志的话语,请同学们齐读第10到16自然段(学生齐读)
师:课文中周恩来立志的话出现了几次?
生:两次
师:分别是哪两次?
生:一次是校长问学生为什么而读书,第二次是校长又追问了一次
师:周恩来当时的语气是怎样的,你能在课文中找出相应的词吗?
生:第一次是清晰而坚定的,第二次是铿锵有力的
师:那么你能读出这种语气吗?谁来挑战一下?(老师适当评价)
师:周恩来为什么又重复了一遍?
生:因为校长不相信,才又追问了一次
师:哪句话透出了校长的不相信?
生:“魏校长听了为之一振……竟有如此抱负和胸怀!”
师:你听了12岁的周恩来说出这样的话会感到震惊吗?
生:会
师:是啊,我也和大家一样收到了一次震撼教育。周恩来不仅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出示一组图片:)
赴法留学,球的马克思主义建立共产党
重庆谈判,国共合作,取得抗战胜利
运筹帷幄,打败国民党反动派,建立新中国
建设国家,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正因如此,他得到了全国人民的爱戴,他离去时十里长街站满了送行的人;他赢得了世界的尊重,他离去时,联合国为之降半旗。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周恩来不是为吃饭而读书,不是为____________而读书,不是为_______________而读书,也不仅仅是为明理而读书,而是为____________________而读书。因为在少年时他就意识到,中国要想不被帝国主义所欺凌,就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课堂小测
师:那今天,你们将为什么而读书呢?
生:为了祖国的强大而读书
生:为了自己美好的未来而读书
生:为了考试有个好成绩而读书
师:同学们说的太好了,不管是你的远大的理想还是近期的目标,老师都希望你能实现。
师:今天咱们学习了周恩来少年励志的故事,一个很激励人的故事,同学们有没有收获?(有)其实周总理的故事还有很多,伟
六、课后作业
人的故事还有很多,请同学们课下收集一下关于周总理的资料,咱们下节课交流。下课
【板书设计】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中华崛起
饱受欺凌
中华不振丧失尊严
懦弱无能
今天早上上课时,我准备开门见山导入新课。因此,刚一上课,我就说:“前几节课我们体验了雨后及做好事后的快乐,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立志这个单元的第一篇课文——《为中华崛起而读书》。”我一边板书课题,一边问:“你们知道这是谁说的话吗?”当有几个学生回答是周恩来后,我就准备进行新课的教学了。这时我忽然想起二(1)班语文老师说她讲这课时的情景。她说,当她问学生自己为什么而读书时,学生的答案是各种各样,什么都有,很有意思。那我们班的学生会说出什么样的答案呢?我忽然很想知道谜底。
“周恩来从小立志为中华崛起而读书,那你为什么而读书呢?”我的问题一提出,一石激起千层浪,一秒钟后,马上就有人把小手举起来了:“我为中国而读书。” “我为家父而读书”(这个学生可能事先看了课文)“我为科技的进步而读书。”“我为社会的发展而读书。”“我为学习知识而读书。”“我为自己的前途而读书。”学生们回答问题的热情非常高。
听着学生的回答,我不禁感叹:现在孩子的想法可真不简单呀!这样看来真要给他们一个杠杆,也许他们能把地球翘起来。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多给他们一些机会,他们的思维能力一定会有很大的提高。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新词。理解“风和日丽、疑惑不解、衣衫褴褛、铿锵有力”等词语的意思并且能够在实践中运用。
2.通过反复朗读,找出周恩来为什么会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原因。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感情。
4.了解伟人的成长过程,用讲故事、写文章、编短剧、办手抄报等方式,展示学习的收获。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初步谈话,理解课题。
同学们,你们现在读书的目的是什么?回头看看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小时候为什么读书?
(二)同学介绍搜集周总理的资料
(三)观看录像,感受情景。
看有关周总理小时候的录像资料,特别是讲他在修身课上回答校长的情景。
(四)检查预习,反馈交流。
1.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强调要求:
(1)读通课文,遇到不懂的字或者词语,借助工具书或者联系上下文解释。
(2)不懂的地方,多读几遍,并在书上作上记号,待会在全班交流。
(3)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几件事?周总理小时候为什么会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2.生字中“嚷、惩、铿、锵”是后鼻韵,“范、巡”是前鼻韵。“范、惩”是上下结构,不能写成左右结构。
3.反馈交流,词语方面重点检查“焦点、耀武扬威、得意扬扬、铿锵有力、诸生“等词语的意思。
4.学生提出文章中不懂的地方,师生共同解决。
5.课文写了三件事。第一件事讲12岁的周恩来刚到沈阳,就听伯父叹着气说“中华不振“,这使他疑惑不解;第二件事讲周恩来在租界亲眼看到一位中国妇女受到洋人的欺侮,而围观的中国人敢怒不敢言,这使他真正体会到伯父说的话的含义;第三件事讲周恩来在修身课上,表明自己的心迹“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五)学生反复读课文,做到有感情地读课文。试着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六)课堂作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