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性说课稿(优秀5篇)》由精心整编,希望在【可能性说课稿】的写作上带给您相应的帮助与启发。
一、说教材分析:
1、本节课是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94—97页第八单元“可能性”的第一课时。这一部分内容属于课程标准“统计与概率”领域。教学重点我认为应是联系分数的意义,会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教学难点是根据实际情况正确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2、学生在第一学段,已经初步认识了确定性事件和不确定现象。在这些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本单元在小学阶段最后一次继续教学可能性,用分数表示事情发生的可能性有多大。所以本课的教学关键是让学生由对可能性大小的感性描述过渡到定量刻画。当然,现在的量化只能是初步的,是为以后学习概率作准备。
3、为能争取最佳教学效果,我将准备一个硬币、扑克牌等,并事先制作好相应的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理解教学的难点。
二、说目标
《数学新课程标准》要求在教学这一部分内容时,应注重所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应注重在具体情境中对可能性的体验。根据《标准》的要求及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本节课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理解并掌握用分数表示可能性大小的基本思考方法,会用分数表示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进一步加深对可能性大小的认识。
(2)使学生在学习用分数表示可能性大小的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并能对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结果的合理性作出有说服力的说明。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思考的严谨性与数学学习的趣味性。
三、说教法和学法
1、在教法的运用上,我主要采用谈话法贯穿整节课,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并配合使用分组讨论法、多媒体直观演示法,让学生学会欣赏他人、善于与他人交流、沟通、合作,善于吸取他人对事物的看法和观点,并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逐步加深对可能性大小的认识。
2、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实践体验,才能真正对所学内容有所感悟,进而内化为已有,并在实践中学会学习。”本节课,主要采用让学生讨论交流、自主的学习方式,组织引导学生进行有根有据的思考、探究、交流和评价。通过“猜一猜”“议一议”“想一想”等有趣的活动,在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的过程中,引发学生积极主动的投入学习。
四、说教学程序
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数学教学”从“以获得知识为首要目标”转变为“以关注人的发展为首要目标”。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我特设计以下的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境,引导发现。
1、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投掷一次硬币出现正反的可能性是二分之一。
2、例1情境图后,出示问题“篮球赛中用猜正反的方法决定选择场地,公平吗?为什么?”“用猜左右的方法决定由谁先发球,公平吗?为什么?”,启发学生在解释和交流中认识到猜对或猜错的可能性都可以用二分之一表示,并让学生说出“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让学生初步掌握分数的意义与可能性知识的联系。感受数学的价值,并认识到数学是规则的的。制定者,是幕后的策划者,数学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
随后的“试一试”用逐一添加球的办法,让学生明确“一共有几个球,红球有一个,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是几分之一。”设计意图: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并引发关于是否公平的讨论,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为学生接受新知搭建平台,再让学生经历推理“为什么可以用来表示猜对与猜错的可能性?”不但复习了分数的意义,还让学生初步体会可能性的大小可以用相应的分数来表示,为下面继续教学可能性打下了扎实基础。另外让学生通过几次不同情况下的摸球游戏变化问题情境,能促进学生有条理地思考,开启用其他分数表示可能性的窗口,进一步感知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的方法。
(二)迁移中提升。
把例2设计成摸牌游戏,第(1)题的三个连续的问题,我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再通过交流,引导学生得出摸到每张牌的可能性都是六分之一。第(2)题的问题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小组合作交流思考的过程。我将充分引导学生根据分数的意义进行交流、讨论,帮助学生掌握用几分之几表示可能性大小的基本思考方法。随后的“试一试”我将创设学生熟悉的摸球情境,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解释自己作出的结论,让学生在讨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用几分之几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三)实践应用,拓展延伸。
首先鼓励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十八第2题的条件进行整理,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幷出了两道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以及教育孩子们积极参加公益活动,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分析问题,在充满可能性的世界里学会思考,学会生活,做生活的主人。
设计意图:学生对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再通过拓展题的练习,能进一步积累用分数表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经验,丰富、加深用数表示可能性大小的认识。
(四)全课总结,感受价值。
教师提出“今天你有什么收获?”以及“你还有什么疑问?”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总结反思,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只要用心去观察、去体会、去发现、去思考,就会拥有更多的解决问题的本领。
设计意图:课堂总结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交流学习收获,能够进一步将“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内化成学生自己的认识;同时让学生质疑,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今后更能自主的参与课堂,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与学好数学的信心。
现代教学理论表明:“只要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放手让学生研究,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变为研究问题的过程,才能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课堂教学中,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他们会在教师的引导下有许多新的生成。我将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处理,做好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各位评委:
大家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统计与可能性》的第一课时《可能性》,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设计和板书设计五个方面来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学生在学习这部分内容之前,已经对某些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有所认识。本单元内容是简单的等可能性事件,是对三年级上册所学知识的深化,使学生对“可能性”的认识和理解逐渐从定性向定量过渡,学会通过量化的方式,用分数描述事件发生的概率,并培养学生初步的随机观念和概率的思想,为后面研究“概率”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节课我从整体上把握教材知识结构,密切关注并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根据学生实际重组教材,通过精心设计各种游戏活动丰富学生的经验积累,在此基础上进行有关知识的构建。课堂上力求使孩子们每一次游戏活动都富有深刻的数学内涵,在玩中学,在学中悟。
根据课标要求、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会求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2、经历猜测、试验、收集与分析等过程,培养学生的随机观念。
3、使学生初步学会用概率的思想去观察和分析社会生活中的事物,培养学生的公平、公正意识,促进健康人格的形成。
依据新课程对统计与可能性的教学要突出探究性活动的要求,我确立了本节课教学的重难点:
重点:理解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难点:可能性与公平性的判断。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性格活泼,且较易接受新鲜事物,课堂上善于独立思考,乐于合作交流,有较好的学习数学的能力;再者孩子们已经知道生活中的一些事件的发生有确定与不确定之分,能对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发生的可能性进行正确的分析和判断;这些都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但由于学生概括能力较弱,推理能力还有待不断发展,很大程度上还需要依赖具体形象的经验材料来理解抽象的逻辑关系。所以在教学时,可让学生充分试验、收集和分析,帮助他们直观形象地感知。
三、教法和学法
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依靠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本节课,我采用了情境教学法和引导探究法,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在活动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自主探索,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培养主动探究的能力。
本课中我采用游戏发现法、小组合作学习等不同的学习方法,让他们通过各种活动来学习知识,发展自己的智慧。课堂上组织学生认真操作、试验分析,推理猜想,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拓宽了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四、教学设计
新课标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性,更好地凸显“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我设计了以下四个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新知猜想
乌申斯基说过:“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索真理的欲望。”只有产生兴趣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创设情境又是产生兴趣的前提。
新课伊始,我创设了同学们非常熟悉的阿凡提的故事,(课件)通过故事的讲述,问题出现了:到底阿凡提想的是怎样一条妙计,抛出的金币可能都正面朝上吗?通过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自然引出本课所要研究的内容——可能性,并立刻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开始对主题的思考,巧妙的为后面的教学埋下伏笔。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课件出示足球比赛画面(课件),讲述足球比赛开始时裁判用抛硬币的方法决定哪队先开球。然后提问:“你认为用抛硬币的方法来决定谁先开球公平吗?为什么?
为证明抛硬币的公平性,我设计了如下3个步骤:
1、教师试验,初步感受。
根据提出的问题,教师抛一次硬币,让学生猜测可能出现的情况,加深对可能事件不确定性的理解。同时学生初步感到抛一次硬币下来,出现正面或反面朝上的可能性是1/2。
2、合作试验,深刻体会。
出示试验要求:(课件)
A、每人独立抛十次,并记录抛掷的结果。
B、小组讨论思考: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次数与总次数的关系。
让学生在充足的时间内进行合作探究,充分发展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的潜能,彰显学生个性,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操作分析、试验猜想中得到不断的提高。
3、汇报交流,综合概括。
各小组汇报试验结果,发现了正面朝上的次数与反面朝上的次数都是接近总次数的1/2,次数越多越接近。为验证这点,课件出示科学家的实验结果,(课件)使学生认知与思维活动逐步深入,了解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概率是1/2,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从而验证了在足球比赛前抛硬币来决定谁开球的规则是公平的。
(三)运用新知,巩固内化
练习是学生领悟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我设计了以下不同层次的练习。
1、基本练习(做一做)
游戏前决定哪队先开始?引出用转盘来决定,先设计这样一个转盘。(课件)
各队学生肯定认为这个转盘不公平,“为什么不公平?”引导学生说一说指针停在红、黄、蓝色区域的可能性分别是多少,用分数表示。既然这个转盘不公平,“你会设计一个公平的转盘吗?”运用等可能性的知识让学生动手设计出公平的转盘,有效地突破难点。只有每队出现的可能性是1/3这样才公平。
2、提升练习(练习二十第3题)
小强用长方体橡皮做骰子,投掷数字的游戏方案为什么不公平?应怎样设计才公平?
此题我做了长方体,正方体骰子各一个,让同学们直观感受到两个骰子的不一样。由于前面知识的学习,同学们会迅速指出长方体每个面大小不一,投掷出的概率是不相同的,只有使用每个面都相等的正方体来投掷才公平。
展开全文阅读
3、发散练习(课件)
(1)根据今天学习的知识以及自己的经验,猜一猜抽到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纪念奖的可能性会怎样?
(2)如果抽奖箱内放了300个乒乓球,上面分别写上一、二、三等、纪念奖,商场会怎样在乒乓球上设置?
此题学生会提出自己的想法,发表自己的见解,只要是合理的都应肯定。
4、解决课前问题:阿凡提想的是怎样一条妙计?
经过孩子们思考和讨论得出,阿凡提把硬币反面相对,两个两个的粘起来,所以硬币抛在地上,都是正面朝上的;阿凡提靠自己的智慧赢了奸诈的老财主巴依。但是一定要指出在游戏、比赛等活动中,我们不能采用这种非常规手段,要保持游戏、比赛的公平性。
(四)畅谈收获,总结全课
开放性总结,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及协作精神,学生回顾本堂课的收获,有利于培养其反思意识,使学生感受到通过努力而获得成功的喜悦。
五、板书设计
可能性
正面朝上
1/2 可能性相等
反面朝上 公平公正
我在板书设计上力求做到中心突出,简洁明了,条理清晰,便于增强学生记忆,启发学生思维,提高教学效果。
总之,整个教学活动,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主体,思维为主线的指导思想,充分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练习体现了层次性,趣味性,知识技能得到落实发展,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材说明:
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主要是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会求简单事件发生的概率。
关于可能性这一内容,三年级时学生接触事件发生有确定和不确定的区分。不确定的事件中分可能和不可能。在五年级上册教材中要让学生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
从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小之分到等可能,这是对随机思想的理解的一个大的飞跃,是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从定性到定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过渡。对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的理解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将直接关系到对事件发生的随机性的理解。因此,教学时要通过大量丰富的例子和活动让学生体会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丰富对等可能性的理解,也可以组织学生通过实验来验证某些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对新鲜事物特别敏感,且较易接受。由于学生概括能力较弱,推理能力还有待不断发展,很大程度上还需要依赖具体形象的经验材料来理解抽象逻辑关系。所以在教学时,可让学生充分试验、收集、分析,帮助他们直观形象地感知。引导孩子们用数学的眼光来研究这些游戏的公平性时,他们当然会表现出极其浓厚的学习兴趣。在玩中学,在学中悟,一改传统数学课堂死板而呆滞的现象。
教学目标:
1、在讨论比赛规则、抛硬币、摸球游戏等活动中,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2、能设计公平的游戏规则,能对游戏规则的合理性作出有说服力的说明;能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预测,并阐述自己的理由。
3、积极参加数学活动,在讨论游戏规则是否公平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公平、公正意识。
教学重点:
1、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2、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教学难点:
可能性与公平性的判断。
教学策略:
1、通过学生自己获得生活中的数学信息,使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感受可能性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2、以学生熟悉的游戏活动展开教学内容,使学生在积极的参与中直观感受到游戏规则的公平性,并逐步丰富对等可能性的体验,学会用概率的思维去观察和分析社会生活中的事物。
3、成语连接、评语、街头骗子利用可能性行骗三个小片段,联系生活,进一步体会学习可能性的价值。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硬币、小组调查表、色子等。出示一些实物图。
教学程序:
一、情境导入,通过抛硬币感受等可能性
1、说反话游戏。
利用游戏引出公平的游戏规则。(出示一些反话)
2、观看足球比赛开始片段。(视屏足球赛开始片段)
引:大家想出了这么多公平的游戏规则,哪一个最适合呢?下面我们来看一看国际比赛中常用的一种方式抛硬币。
学生讨论:这种抛硬币的方式公平吗?为什么?
3、抛掷硬币实验。(出示硬币、实验记录表、科学家实验表)
(1)猜测。
师:既然认为是公平的,那么大家想一想正面朝上的可能性是多少?你是怎样想的?
小结:如果正面朝上的可能性和反面朝上的可能性都是1/2,就进一步说明了用抛硬币的方法决定谁先开球,是公平的。
(2)试验。
1、每人抛10次,并把结果记录下来。
2、试验完成后思考:正面朝上的次数与总次数有什么关系。
(3)交流验证:大家来观察一下这些数据,你有什么发现?
小结:同学们观察的都很仔细有这么多的发现,我们会发现有些小组正面朝上的次数不一定是总次数的一半,有些小组少一点,有些小组多一点,但是全班加起来正面朝上的次数就比较接近总次数的1/2。
师:其实历史上有很多数学家也做过这样的实验,我们来看一看他们实验的结果是怎么样的?(出示统计数据)
通过做实验,你们认为抛硬币决定谁先开球公平吗?为什么?(学生小结)
二、实践探索,体验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1、三个同学准备下跳棋,他们想用三人比赛转盘决定谁先走。(红色占1/2,蓝色和黄色分别占1/4)。师生共同做玩游戏并交流,汇报游戏公平与否。
如果将这个转盘转到了100次,大家猜一猜转到蓝色的次数大约是多少次?
这是一个有失公平的转盘,先让学生来判断这样设计公平吗?其实是让学生进一步感知,可能性大小与占的份数的多少有关系,同时也巩固了新知。
2、公平游戏转盘的设计。
学生回答后,进行公平游戏转盘的设计。接着进行设计展示由学生上台展示并讲解自己的作品,全体师生做评委,评选出优秀的设计作品。(活动的转盘)
3、6名同学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小强在一块长方体橡皮的各面分别写上1,2,3,4,5,6。每人选一个数,然后任意掷出橡皮,朝上的数是几,选取这个数的人就来当老鹰。你认为小强设计的方案公平吗?
虽然橡皮各部分的材料是均匀的,但它的6个面大小不等,一个面的面积越大,投掷后朝上的可能性也越大,所以,小强设计的这个方案不公平。(老鹰抓小鸡游戏图片及长方形数字橡皮)
三、联系生活,进一步体会学习可能性的价值
1、词语连接。(连续滚动播放这些个成语)
说说平分秋色、万里挑一、十拿九稳、大海捞针的可能性是多少?
2、评语。
师:今天同学们的表现非常出色,老师把三个词语送给大家太优秀了棒极了真出色,你得到每个词语的可能性是多少?
如果我用4个词语来评价大家太优秀了、棒极了、真出色、真了不起,你得到每个词语评价的可能性是多少?
在这四个词语中棒极了是老师最喜欢的,我想送给我们班的一个同学,每个人得到它的可能性是多少?
我想把这个词语送给班里穿红色上衣的同学,(请穿红色上衣的同学站起来),你得到它的可能性是多少?
3、看图说一说。(出示街头骗子的摸奖游戏图片)
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使学生认识到这种游戏的不公平性,不去玩这种游戏。强调指出:凡摸奖活动,你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去计算一下,就会发现:都是组织者得利,参与者受骗,所以严禁学生参与。
四、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在游戏中知道了一件不确定的事件,它的可能性可以用一个数来表示。例如:抛掷硬币,掷出正面和反面的可能性都是1/2;掷出一个正方体的骰子,每个面掷出的可能性都是1/6,等等。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在数学上属于概率问题。概率问题起源于博弈,在现代的生活中也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天气预报、降水概率的预报,航天飞机的发射等等,都运用到了概率的知识。如果同学们有兴趣,课后可以自己上网或到图书馆查阅与此相关的资料,你会发现,概率的知识是非常有趣而奇妙。
《可能性》是小学五年级的内容!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可能性说课稿,希望能够帮到您!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信息窗呈现的是三个小朋友捂着眼睛摸球的情境,使学生学会事件发生的确定性、不确定性以及可能性的大小。这是学生在小学阶段唯一一次对概率知识的学习,是在学生已经积累了一些“可能性”方面的模糊的生活经验基础上学习的,又是以后学习较复杂的概率知识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能对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发生的可能性进行正确的分析和判断,所以本节课中,应多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让他们主动参与、勤于动手,从而乐于探究。
(三)、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要求,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借助摸球游戏,让学生充分体验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可能性有大有小。
2、能力目标:经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探索过程,初步形成判断、推理的能力。
3、情感目标: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让学生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四)、重点、难点
重点:初步感受不确定性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
难点:能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作出确定性描述。
二、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不透明的袋子、不同颜色的乒乓球若干个,记录表格。
三、教法学法
教法:直观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活动教学法
学法:实践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四、说教学过程:
为了能更好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结合本节课知识特点和学情以及新课标的理念,我将本节新授课的教学设计分为了四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 激趣猜测 ; (二)、动手操作 探究新知;
(三)、随堂练习 巩固新知; (四)、课堂总结 知识升华。
这四大环节,其中动手操作 探究新知是核心环节,主要是通过学生自主、合作、探索,建立数学模型。
(一)、创设情境,激趣猜测(预设1分钟)
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游戏吗?其实在游戏中有很大的学问也有很多的数学奥秘,这节课,就让我们通过摸球的游戏来研究---可能性。(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以游戏切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为新课的开始做好铺垫。
(二)、动手操作 探究新知(预设20分钟)
1、活动一:甲袋里6个红球。从甲袋里任意摸一个球,结果会怎样?(体验现实世界中的确定现象)
板书:事件发生的确定。
【设计意图】因为学生已经在日常生活中有一定的可能性的生活经验,所以设计师生互动游戏,游戏活动符合学生的心里特点,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为新课的开始做好铺垫
2、活动二:乙袋里3个红球,3个黄球。从乙袋里任意摸一个球,结果会怎样?(体验现实世界中存在着不确定现象)
板书:不确定性
【设计意图】通过摸球的游戏,体验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初步感受数据的随机性。
3、活动三:丙袋里4个红球,1个黄球。从丙袋里任意摸一个球,结果会怎样?(体验现实世界中存在着不确定现象的可能性大小
猜测——验证——结论
师:哪个小组汇报实验情况?小组汇报。老师填总的统计表。
板书:可能性 大 ——数量多 ,小——数量少。
【设计意图】学生进行了猜测,但猜测的对不对呢?实验是最好的老师,这个谜底还是让学生自己通过实验来揭晓。学生通过自己的实验,在亲历、体验的过程中感悟、体会到事情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在理解数学知识与学习方法的同时,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随堂练习 巩固新知(预设15分钟)
1.下面的事件哪些是确定的?哪些是不确定的?
(1)地球绕着太阳转。
(2)明天会下雨。
(3)把一个石块放入水中,石块沉底。
(4)早晨太阳从东边出来。
2. 连一连。从下面6个盒子中分别摸出1个球,会有怎样的结果?
3. 从8张扑克牌中任意抽出1张,可能抽到哪种扑克牌?抽到哪种扑克牌的可能性最大?
4. 给右边的转盘涂上红、绿两种颜色。要使指针停在红色区域的可能性比绿色大,可以怎样涂?
【设计意图】:练习的设计,体现了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原则,通过练习,加深对可能性大小的理解。在具体的情境中练习,让学生在感兴趣的同时,有序的思考问题,以形成技能技巧。
四、课堂总结 知识升华(预设3分钟)
谈谈收获;夸夸自己;赞赞同学
【设计意图】课堂总结是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培养学生总结概括的能力,以及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通过夸自己和赞同学使学生不断找到自己的进步,并懂得赏识他人,培养学生积极情感
五、板书设计:
各位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可能性》第一课时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下面我从教材、教法和学法、教学过程三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学分析
1、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第一课时,旨在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生活中的现象,初步体验现实世界中存在着不确定现象,认识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教材创设了摸棋的情境,让学生经历猜测―实践―验证的过程,从而感受到这一点,设计的内容符合三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循序渐进,最后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际,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思路清晰明确。
2、学生分析
(1)通过对二年级上册可能性的学习,学生对可能性的认识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在生活中也接触过一些不确定事件,但只是初步的感知这种不确定事件,并没有上升到理论高度。因此教学时,让学生亲身感受、体会领悟形成理论知识尤为重要。
(2)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爱玩好动,对事物充满了好奇心。教学时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在玩中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3、教学重、难点
根据教学目标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重点:结合己有的经验与活动情境,理解、辨析“一定”、“不可能”、“可能”发生的事件,并能列举生活中的一些实例。
难点:(1)、培养初步的判断和推理能力,能判断事物发展的可能性。
1(2)、通过游戏使学生在观察、猜测、试验中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二、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的教材和学情分析我从知识、能力、情感这三个方面初步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让学生直观感受到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
(2)结合具体的问题情景,能用“一定”、“不可能”、“可能”简单描述事件发生结果。
过程与方法:
(1)创设有趣的活动,如摸球游戏,让学生经历“猜想—实践—验证—推测”的过程,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不确定性。
(2)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对积极参与、勇于交流的行为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扬。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在合作和交流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策略
1、教学理念
结合本堂课的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以游戏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恰当的创设了儿童喜闻乐见的“故事”、“游戏”的情境,利用有趣的数学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挖掘教材及学生的潜在因素,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做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使每一位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
2、教法学法
采用情境激趣、组织引导、合作探究的方法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3、教学手段
使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运用了多媒体课件、黄红两色球及记录卡片。让学生经历猜一猜、摸一摸、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等形式感知事件发生的可能性,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认识感知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同时养成学生乐于与合作、交流的习惯
四、教学过程
我的教学过程如下:
下面我对各环节展开加以介绍。一、创设故事情境,激趣导入
新的课程改革在数学教学方面,十分重视问题情境的创设,因此,在上课伊始,我丢掉了教材中联欢会主题图的引入,而是以讲故事的方式来导入新课,通过播放学生喜爱的“守株待兔”故事,设疑激趣,指出我们这节课就来研究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以故事的形式导入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的欲望,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进入到教学的第二环节。
【设计意图】
在教学中结合实际为学生提供有趣的、丰富的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获得良好的体验,从而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和价值;同时让学生在情境中发现矛盾,引起思考,激发学生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发现的问题。
二、动手操作,合作探索
在本环节中设计了一组摸棋子的游戏,共将此环节分成四个板块来进行:一是让学生感知“一定”与“不可能”,在课前教师为每组同学各准备一袋大小个数相等的棋子。二是体验“可能”并初步感知可能性的大小。三是实际感知可能性的大小,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新知,上下相连,使所学过渡自然进入教学的第三环节。
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今天我们来玩摸球游戏。
1、小组活动一,体验“一定”。
盒子里放的全是红球,那任意摸一个,结果会是?一定吗?
(师板书:一定)
2、小组活动二,体验“不可能”。
盒子里全是黄球,没有红球,那我去任意摸一个,结果会是?可能是红球吗?(不可能是红球,因为里面没有红球)(师板书:不可能)
3、小组活动三,体验“可能”。
通过刚才摸球,你们发现能从盒子里能摸到黄球吗?(能)一定能摸到黄球吗?(不一定)也就是说我们摸到的可能是黄球,也可能是红球。(板书:可能)
设计意图
把教材中呈现的“摸球游戏”的情境贴近学生,为更好的引导学生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作好心理上的准备。)
从学生已有经验出发,让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抽象出数学模型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以“自主探索”为核心,将“合作交流”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教学活动,如摸到盒子里的球是什么颜色的,让学生在这种情境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和发展数学是非常有益的。
三、巩固练习,深化提高
1.判断生活中的事件。
为大家展示课本练习二十四的3种现象,用一定、可能、不可能这些词来描述这些现象。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使学生利用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以及学习数学的必要性。
2.深化提高
拿出教师事先准备好的卡片,每人一张,进行涂色比赛并贴在黑板上师生评价。
【设计意图】
涂色活动既让学生感受到知识的应用,培养了学生的操作能力,又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更增添了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四、拓展延伸,放飞思维。
用一定、可能、不可能来说说生活里的事,让学生先在小组内说一说,比比谁想得又快又多。(给出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
【设计意图】
让学生用“一定、可能、不可能”来描述生活在的事,使学生感受到现实生活中蕴藏着丰富的数学内容,从而发散了学生的思维,尤其是教师即兴的口语评价与引导,对整个课堂气氛,学习情感的激发起了很好的渲染,促进作用。
五、全课总结,布置作业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知识,理清知识脉络。
六、板书设计
[设计意图]这样设计简洁明了,突出重点
五、教学评价
本节课的教学以问题为主线,遵循特殊到一般,具体到抽象的原则,让学生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了,经历了“质疑—探究—建模—形成概念”的过程学习,使得教学思路一脉相承、水到渠成。教学中不仅关注到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而且关注到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情感与态度等方面的发展。
这种设计遵循了数学概念教学发展方向,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现代教育观。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