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说课稿,说课稿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什么样的说课稿才是好的呢?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初中信息技术说课稿【优秀9篇】,希望能够给予您一些参考与帮助。
大家好!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学会使用鼠标》,这节课选自《中学信息技术教育系列教材》,第一单元,第六节,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及手段、学法、教学过程四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教材分析:
1、地位及作用:
这节课讲的是鼠标的基本操作,在WINDOWS XP中,可以不使用键盘(输入汉字除外)通过操作鼠标就能够完成绝大部分工作,使计算机的操作更加方便快捷,这为以后的学习起了铺垫作用。因此,这一节课在教学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占有重要地位。
2、教学目标的确立及依据:
《学会使用鼠标》这一课是在玩中学,在寓教于乐中获得知识,掌握新技能,为了讲好本课,针对计算机学科特点,我注重挖掘教材内涵,认真研究大纲、教材,考虑到学生原有知识水平,我确定以下四点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①了解鼠标的由来、组成和握法。
②掌握鼠标的三种基本操作。
能力目标:
③通过对纸牌游戏的学习,掌握鼠标的基本操作。
思想目标:
④通过对鼠标的操作,提高同学们对信息课学习的兴趣。
情感目标:
⑤引导全部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学生的学习情感。
3、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的确立及依据:
根据新大纲、新教材的编写意图,本课的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是让学生在玩纸牌游戏中熟练的掌握鼠标的基本操作。
4、教材处理:
根据本课教学内容的要求,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幻灯片和上机实习让学生熟练掌握鼠标的基本操作。
二、教学方法及手段:
教学方法: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演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演示中引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幻灯片创设学习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以学生操作为主,从实践中培养学生的操作规程能力,让全部学生达到预期的目标,在实践操作中各方面能力得到培养,形成良好的品质。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学习,采用适合本课的启发式教学,充分体现“实施素质教育,优化课堂教学”这一指导思想上来。
教学手段:
利用幻灯片和教师的演示,让学生能够充分、直观的看到鼠标的基本操作,利用上机实践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主观能动性,充分体现“素质教育”,使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建构者。
三、学法:
学生根据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演示后,让学生装自己体验一下从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在实践中熟练掌握鼠标的基本操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首先,让学生复习上节课的学习的用键盘打开和关闭一个应用程序,从而引出计算机另一种输入设备——鼠标器。
2、研习新课
在全成掌握教材的基础上,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利用幻灯片掌握的握法,组成和基本使用方法。通过教师演示让学生直观系统地掌握鼠标的基本操作。
3、巩固知识掌握技能
让学生上机操作,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真正做到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
4、全面总结
采用师生共同总结的办法既总结了学习内容,又锻炼了学生的概括总结能力。
5、布置作业:
把本节课的内容系统的看一遍,并预习基本窗口操作。
6、板书设计 鼠标(MOUSE)
单击 纸牌:
基本操作 双击 规则
拖动
7、本节课教学效果的预测:
本节课通过上述方法的教学之后,预计全班同学有95%以上的同学能够掌握鼠标的基本操作,有个别同学有待于进一步辅导,并加强上机练习。
同时,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总之,这节课我本着教会学生知识,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能力为宗旨,设计并实施教学。
【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及作用:
《我给朋友写封信》是在学生学会英文输入后,对文字输入进一步的学习。其中的汉字和词组输入是以后学习信息获取、处理以及文字处理技能的基础。
2、学生情况分析:学生基础不一,有的学生没有接触过计算机,鼠标、键盘操作不熟练,有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能熟练使用相关输入法输入文字。
3、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会进行中英文输入法的切换;
②能使用全拼输入法,智能ABC输入法输入汉字。
③能用词组输入的方法快速地“写”信。
④会保存输入的文件。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学生交流、师生交流、人机交流、学生活动等形式,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利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①让学生在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成就感,为今后学会自主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②通过小组协作和交流,培养学生协作学习的意识和研究探索的精神,从而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③通过书信的书写渗透感恩教育。
4、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利用全拼、智能ABC输入法输入文字、保存文档。
教学难点:输入法信息的获取及理解应用。
【教学方法、学法分析】
1、任务驱动法
2、协作学习法
3、分层教学法
信息技术课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宗旨。培养学生的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运用信息的能力。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建构主义理论指出:学生获取知识不是通过教师教育,而是学习者在一定情境中,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学习资料,能通过自我建构重组的方式获得知识。因此,为实现教学目标,我设计准备以学生“任务驱动”为主线,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完成教学任务,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教学过程分析】
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尽快切入正题,在新课导入阶段,我选用了最简单、最直观的一种方式,即让学生欣赏几封设计精美的信件。
看,这些书信设计新颖,漂亮吗?来到新的学校,一切是那么新鲜,在繁忙的学习之余,你还记得要好的朋友吗?你想给他(她)写封信吗?如果我们用计算机帮忙,就能写出象上面一样既漂亮又新颖的信。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新课《我给朋友写封信》。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设计精美的书信,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激情。为新课的讲授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
2、布置任务,促使思考:
任务1:在记事本或写字板中输入:“How are you?”。
任务2:在你的记事本或写字板中用全拼输入法输入中文:“我爱祖国!”
任务3:用智能ABC输入法输入词语和句子:北京 世界奥运会 台X是我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设计意图:任务1是对上节课知识的复习,任务2的布置让学生认识到所学知识的局限性,从而激发学习输入汉字的欲x。
3、提供素材,自主学习:
相关素材:(1)中英文输入法的切换;(2)全拼输入法的使用;(3)智能ABC输入法的使用;(4)智能ABC输入法提示行简介;(5)同音字提示框中汉字的选择与查找;(6)常见汉字输入疑问解答;(7)输入法属性设置;(8)怎样保存你的信件;(9)阅读材料。
学生根据任务,从课本或学习课件中获取所需知识,然后完成任务。老师巡视,对做的好的学生进行表扬,并让他们充当小老师分组进行指导。
设计意图:教师为学生提供学习的平台,让他们自己去遨游,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可让学生在使用信息,获取信息的同时培养阅读、分析、理解的能力,让他们的信息素养得到提高。
4、任务驱动,实战演练:
任务4:告诉你身边的同学,你使用的当前输入法提示行的组成及功能;
任务5:在记事本或写字板中根据自己的情况,从输入法菜单中选择合适的输入法,给你的朋友写一封信。
任务6:将你写的信保存在计算机中。
5、相互交流、体验成功:
以小组为单位,先在小组内交流学习心得,然后由小组长综合本小组意见,在班上交流。填写交流与评定表。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合作意识,让他们在交流中,体会学习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
【教学设计反思】
本节课的设计,力求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只是学生新知构建的协做者。教师为学生提供自学的必要资料,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合作交流完成对新知的构建。而学生自学的过程就是一个信息获取,处理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既完成了对新知的建构又培养了他们的信息素养。将所要学习的新知识设计成一个个小任务,在学生完成任务的同时,形成技能。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1、教材: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初中信息技术》第四版,本节内容《数据的计算》是《初中信息技术》第四版(八年级上)第一单元第3节的内容,它是Excel中的一个重点,在实际生活应用中,比较常用。
2、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在生产及生活各个领域中,都有大量的数据信息要处理,像电话费的收取、学习成绩的统计分析等。随着社会的的进步,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产生的数据越来越多,对处理数据的速度和精度要求也越来越高。然而,传统的人工处理数据的方法已不能满足需求,计算机成为了最有效的数据处理工具。作为中学生有必要了解和学习数据的计算。
中小学信息技术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因此,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让学生明确在电子表格中数据计算的方法,通过对数据计算方法的教学,让学生掌握数据计算的方法。
2、能力目标:根据计算机学科的特点,通过:讲解―演示―实践结合,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3、思想目标:通过教学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和对本学科的热爱。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能利用数学公式、函数进行数据的计算
难点:能够根据需求选择和正确使用函数
二、说教学对象
八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好奇心强,同时又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和动手能力。但多数情况下还比较肤浅和不够成熟,尤其对于一些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还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教师点则通,不点则不通。通过前面课程的学习,学生已基本掌握了在工作表输入数据、编辑、修饰工作表的基本操作,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让学生学会如何在Excel中进行数据计算,使学生对数据处理有个感性认识。
三、说教法
本节课将在网络教室里展示,并以讲解―演示―实践为主线,通过讲解―演示―练习展评―总结的程序,过渡到知识的应用和练习,实现对知识点的认识理解和记忆,最后达到熟练应用。
1、做课件来阐述基本内容及各个知识点,这样可以省去板书,有更多时间来让学生思考和操作。
2、利用Excel环境来实地进行操作,这样比较生动且实际,学生容易理解和掌握。
四、说学法
⑴讲练结合,强调实际应用的讲述,通过对知识的巩固消化和运用,最终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⑵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手段,使学生在头脑中加深理解,巩固所学知识;
⑶教师要少讲,精讲,让学生通过实验学习,在学习过程中理解数据计算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我说课的题目是《EXCEL中进行数据计算》,电子表格Excel的主要功能就是用来计算报表,本节课是Excel当中最重要的一节课之一,学生能否正确、熟练地掌握Excel的计算操作,与本节课的学习情况相联系。下面我就从教材、学法、教法以及教学过程等四方面加以说明。
一、说教材
1、说教学内容、对象
本节课是重庆大学出版社编写的中学信息技术八年级(上)第一节在Excel中进行数据计算,该节分两课时,这是第一课时:使用公式、函数计算和统计数据。教材对象是八年级学生。
2、说教学作用地位
现代社会是信息化社会,在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都有大量的数据信息需要处理,像学习成绩的统计分析、电话费的收取、工资表格的统计等。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产生的数据越来越多,对处理数据的速度和精度要求也越来越高。然而传统的人工处理数据的方法已经不能满足需求,计算机成为最有效的数据处理工具。作为中学学生有必要了解和学习数据的处理。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如何在工作表输入数据、编辑、修饰工作表的基础上,进一步让学生学会如何在Excel中进行数据计算,使学生对数据处理有个感性认识。
3、说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学会使用Excel中的公式、函数进行数据计算和统计。
(2)技能目标:
懂得利用Excel的公式计算日常工作的各种报表(例如:工资表、成绩表等)。
(3)情感目标:
让学生亲身体验EXCEL强大的运算功能,通过系统学习,培养学生积极思考、敢于动手、自主探究能力,和不断探究新知识的欲望。
(4)德育目标
教育学生要公正、准确地做好各种报表;不要弄虚作假,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
(5)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能利用公式、函数进行数据的计算和统计
难点:能够根据需求选择和正确使用函数
二、说学法
1、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好奇心强,同时又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和动手能力。通过前面课程的学习,学生已基本掌握了在工作表输入数据、编辑、修饰工作表的基本操作,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让学生学会如何在Excel中进行数据计算,使学生对数据处理有个感性认识。
2、学法分析
(1)采用多媒体互动教学手段,使学生在头脑中加深理解,巩固所学知识。
(2)教师少讲、精讲、让学生通过实验学习,在学习过程中理解数据计算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让学生在实验中发现问题。既有利于学习新东西,又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3),强调实际应用的讲述和数据处理问题的分析,通过对知识的巩固,消化和运用,通过讲练结合最终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三、说教法
1、自学法
对于内容比较简单,并且教材有明确答案的知识点,采用自学法,既可以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又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实例演示法与讲授法相结合
为了使学生更快、更容易地学好本节课的内容,我特别设计了几个有针对性的、能够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的报表实例。通过一边讲解教学内容,一边完成相应的课堂实例的操作演示,这样可以给学生留下深刻直观的印象,让学生更快、更容易地掌握新知识。
3、提问法与启发引导相结合
在完成实例的过程中,我会通过“提出疑问”逐步引导学生,让学生一起参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活动中来,从而逐渐提高学生自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养成一种积极面对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
四、说教学过程
复习与引入(约5分钟)
复习内容:Excel的基本操作(单元格的选定、移动、复制和删除等)
引入新课:
学生看教材P15中的雅典国际奥运会前10强,请一位学生用Word计算该报表。(5分钟)
(目的: 一方面回顾一下Word表格的计算,另一方面让学生意识到利用Word计算该报表十分麻烦。)
如果在Excel中计算该报表,应该怎么样操作?会不会比较方便、快捷呢?接着我说答案是肯定的,同学们想不想知道是怎么操作的?
(目的:使学生对新课内容产生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一)利用公式进行计算的一般步骤(8分钟)
教师将用公式计算出奖牌总数。(教师讲解时演示操作过程。)
(二)利用函数进行计算的一般步骤(10分钟)
教师将奖牌统计表表格用函数计算出奖牌总数。(既讲述又演示操作过程。)
(三)学生练习操作过程(20分钟)
在excel中,学生打开一个成绩表格,并分别运用公式、函数形式计算出总成绩、平均成绩。
(目的:检验学生对教师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安徽省义务教育新课程实验教科书(非零起点)《信息技术》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活动1。本单元《我的电子文稿》围绕文字处理软件安排了3个活动,单元活动的目的一方面是为照顾小学阶段未学过信息技术的零起点学生,另一方面是体现信息技术进行文字处理的完整流程。本活动教材是从零起点起飞,并且快速提升到一定的高度。
小学阶段文字处理内容是 通过一个单元多个活动分步进行介绍,在初中阶段侧重于文字处理软件的综合应用,体验一个完整的文字处理过程。
本课内容是通过制订学习计划制作一个完整的文字处理活动案例,分为三个学习阶段,第一阶段是将纸质的学习计划录入并保存到文档中;第二阶段是利用删除、改写、复制、粘贴等多种方式修改学习计划;第三阶段是通过对文字排版的设置,感受计算机在文字处理方面的优势。
二、学情分析
本阶段的学生具有以下性质:成熟性与幼稚性的统一、向上性与盲目性的统一、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统一,新鲜感与紧张感的统一,这就需要教师进行相应的引导,所以本课在规划并制作个性化的学习计划时,要让学生能够感觉到,会用自己所掌握的技术去实现自己所规划的思路。
非零起点学生在小学四年级上学期学习了《班级环境齐关心》一个单元,通过四节课的学习,了解环保倡议书的制作流程,初步认识了解Word软件基本界面和一些基本的操作方式,所以在本课的制作部分教师可以通过知识的迁移,引导学生将主要精力与时间放在规则设计个性化、实用的学习计划。尽可能在一节课的时间内完成一个完整的操作。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够使用“开始”按钮中的选项打开软件;能够说出Word窗口的组成部分;学会光标定位、插入与删除文字、恢复和撤销、复制粘贴操作等基本技巧。
【过程与方法】
学生运用文字加工Word软件,体验从录入、编辑到排版制作一份电子文档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通过强化“先选中,后操作”的操作规范,养成严谨、科学的态度。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生在修改文档的时候能够根据自己的习惯进行操作,并会用文字、段落进行文档的排版。
【难点】能够正确选用插入与改写操作,并且能够区分文字编辑时复制与移动的区别。
五、教法与学法
教法:情境激趣、任务驱动和演练结合。
学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六、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在PPT上展示一份学习计划的手写稿和电子稿对比图,并展示学习计划的最终完成效果图,教师提问“大家更喜欢哪一种展示方式?”通过让学生观察与发言引入新课——制订学习计划。
环节二、新知探究
任务一、认识Word软件界面
教师先进行示范操作打开“学生1_认识Word软件界面。doc”文档,讲解Word界面的组成及各部分的名称。
教师布置任务: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将标题栏、菜单栏、文本编辑区、“常用”工具栏、“格式”工具栏、状态栏名称等文本框拖拽到对应位置,同桌之间互相检测操作是否正确。同时将教材上的表3.11和表3.1.2的表格填写完整。教师在巡视学生操作过程的时候对其操作进行必要补充,并提示学生及时保存文件。
任务二、输入计划文本
教师在PPT上出示“我的学习计划”手写稿的图片,布置任务:将PPT中的手写稿以电子稿的形式呈现。引导学生使用自己熟悉的输入法进行文字的录入,并讲解输入法进行切换的比较简便的方法——“Ctrl+Shift”组合键。强调本部分的主要任务——录入文字,测试自己的录入速度。
学生在录入的过程中,教师进行巡视指导,强调一段输入完成后按回车键,录入错误时可通过删除进行修改,也可使用常用工具栏中的“撤销”命令进行撤销操作。
任务三、保存学习计划
教师在学生输入完成后,给予提示“如果方便以后进行查看、编辑和打印应该怎么办呢?”,学生会给出回答“进行文件的保存”。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都有哪些保存的方法?”,在学生讨论完成后,请某个学生进行回答,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总结“使用菜单命令、按钮或快捷键”进行文档的保存。
任务四、录入速度测试
教师指导有余力的学生使用“测速软件”对于自己录入的速度进行测试。并请学生演示文档从创建、录入到保存的全部过程。进行自评、互评和师评,并告诉学生强化训练是提高汉字录入速度的关键。
环节三、小结作业
教师请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并进行补充。请同学们制作一份有针对性的家庭生活作息表。
七、板书设计
初中信息技术说课稿《让板报变得图文并茂》
首先非常感谢我们教研室的老师,今天我感到无比的荣幸。下面我将从以下8个方面来阐述我的这节课,不当之处,还请各位专家多多批评指正。
一、教材分析
《让板报变得图文并茂》
Word
文档的修饰及版面设计之后,进一步学习插入更加丰富多采的艺术字、图片和文本框。
通过本课的学习能让学生创作出丰富多彩、更具个人特色的作品,学生也会十分感兴趣。
教材中,本课由六个小部分组成,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另外还鼓励学生从网上搜索、下载图片,对图片版式设置的分类进行置疑等等。
二、教学目标分析:
1、认知目标:(是教学重点)
掌握艺术字的插入、艺术字工具栏、文件图片的来源与选择、插入与编辑方法以及图文混排方法。
2、能力目标:(是教学难点)
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培养他们的观察与审美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知识迁移能力以及对信息的加工处理能力和创新设计能力。
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课内容的学习,激发学生对电脑学习与应用的浓厚兴趣;在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中,培养学生互相帮助、共同研讨、团结协作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时间、具体任务与问题设计:
本课分两课时完成,此次说课的内容为第一课时:艺术字及图片的插入。具体学习任务如下:
1、合作研讨一,了解插入艺术字的操作方法。
2、合作研讨二,了解艺术字工具栏。在此以其中的“文字环绕”按钮为例,让学生感受选择不同文字环绕后,文档所发生的变化。
3、合作研讨三,图片的来源。
4、合作研讨四,图片的插入。在插入艺术字的基础上,为文字插入图片:
A、通过“来自文件”插入所示图片作为背景;B、通过“剪贴画”插入图片。
5、自由创作。
问题的设计就是围绕在电子板报中插入艺术字及图片进行图文混排问题,分四步依次提出四个合作研讨课题(也就是四个任务),根据这四个课题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与综合练习,从而完成本课学习任务。
四、教学要点:
1、教学重点:本课的重点是在板报中插入艺术字、插入图片。让学生逐步学会知识的迁移和新旧知识的融会贯通。让学生知道计算机中的许多操作都是相通的或类似的。
2、教学难点:本课的难点是艺术字和图片排版时的版式设计。
五、教法:
采用目前信息技术教学倡导的“任务驱动”教学法,以指导学生完成一
个个具体的学习任务而开展课堂教学,以尝试发现、综合对比、总结归纳、网络教室直观演示等形式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六、学法 :
为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与学习习惯,通过上述教法,坚持以学体自主学习为主,让学生通过观察,自己发现问题、分组研讨问题、亲自尝试、合作解决、最后由学生自己归纳总结,来完成本课的四个任务。让学生以练为主,以亲自尝试实践、积极动脑动手来学习新知。
七、教学资源准备:
硬件准备:计算机网络教室。
软件准备:Windows操作系统、Word2000、多媒体网络教室软件。 素材准备:学生导学案、课件、图片素材。
八、教学过程设计
全班分为两大团队,每个团队又由多个合作小组组成(一般是两人为一个合作小组,强弱联合)。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哪个团队的同学最先发言,且回答正确,老师会在排行榜上为其所属团队插上一面小旗。这样可以培养
学生的竞争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充分调动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在本课的导入中我设计了这样的一组明星修饰化妆前后的对比图片,让学生来发现修饰在生活中的。普遍性和重要性。
这是一组好莱坞影视巨星的图片,她们的面孔都是公认的漂亮面孔,经常出现国际大片之中。
提问:大家想不想来看一下她们的真面目?
课件展示:对比图片(修饰化妆前后)
真面目原来如此!她们去掉修饰妆容后也是如此的普通。既使是我们普通人只要经过恰当的修饰,都会比以往更加光彩靓丽。修饰之美其实是无处不在的。
课件展示:广告海报
在商业区或是繁华地段,你会发现满眼都是形形色色的广告牌和广告海报。它们大都是精美的图片配以各式的文字,这些经过修饰的文字,与图片相辅相成,使整体更具视觉冲击力和艺术表现力。
原来,这些呆板的文字经过艺术的加工,可以变得如此的生动活泼、多彩多姿呀!
那么,在我们常用的Word软件中,能不能让文档变得图文并茂,生动活泼呢?
答案是肯定的。现在我们就来看一下在Word文档中,如何让原本呆板的文字变得图文并茂,生动活泼。
提问:大家仔细观察一下,修饰以后的档有那些变化?(学生回答) 总结:多了艺术字和图片。本节课我们就以这篇文档为例子来共同探讨如何在Word中插入艺术字和图片,让板报变得图文并茂。
在Word中打开《小狮子爱尔莎》的节选。
合作研讨一:对照导学案,两人一组研讨艺术字的插入方法
时间:5分钟
提问:哪组同学最先完成任务,请举手。
展示作品。(掌声鼓励)
请最先完成的学生上前讲解演示过程,学生评价,教师总结。
合作研讨二:将鼠标指针指向工具栏上的每一个按钮,注意观察指针处所显示的按钮的作用,并在下图中写出。
时间:3分钟
以其中的“文字环绕”按钮为例,让学生感受选择不同文字环绕后,文档所发生的变化。
合作研讨三:图片的来源
仔细观察“插入→图片”里的下级菜单,在这里图片可以来自两个地方。 提问:谁来告诉大家分别是哪两个地方?(学生回答)
总结:一个是来自Word中自带的剪贴画;一个是来自文件。
图片的插入与艺术字的插入步骤和方法基本上是相同的,下面同学们两人一组对照导学案,来合作研讨完成图片的插入。看一下,这一次哪个团队最先完成。
合作研讨四:图片的插入
研讨:在插入艺术字的基础上,为文字插入图片:1、通过“来自文件”插入所示图片作为背景;2、通过“剪贴画”插入所示图片。
时间:5分钟
展示作品。(掌声鼓励)
演示最先完成同学的作品,并让其它同学点评,教师总结。
在学
初中信息技术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
1、教材分析:信息技术学科是学科中最年轻的工具性学科,同时又是知识技能更新最快的学科。《信息与信息技术》这一节是初中信息技术教材的第一册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教学对象是七年级的同学,它是教材关于信息技术这一学科的初步认识。
本节是基础性的纯理论的内容,所介绍的一些有关信息的知识以激发学生兴趣为主,可以为进一步学习后续内容打下基础,也是形成学生“了解熟悉---基本技能---综合运用”这一合理知识链的必要环节。
新的学科的`学习,对学生充满着挑战,能够让学生在现有基础上产生一种求知的冲动。正是这种冲动,导致学生的理想和实际技能的不平衡。
基于此点,从信息技术本身学科特点出发,结合与生活实践的整合理念,设计这一课时,目的在于让学生知道现今是信息高速发展的社会,了解“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的这一社会现实,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2、学情分析:学生对微机充满了向往,甚至用“崇拜”这词决不过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每次上信息技术课之前,学生在机房门口早已排好了长长的队伍,穿好了鞋套,等着老师的到来。特别是第一次接触计算机的同学,用手摸一摸显示器都会欢欣鼓舞)
基于对学生情况的分析,我将本节课的内容作了一些调整,我想在学生初步建立信息技术中“信息”的感性认识后,能亲自在网上根据特定的任务,搜索一些信息,来加深理解,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本节课的内容:了解信息的特征和信息的表达方式;
重点:信息的特征;
难点:培养能从各种途径获取信息的思维习惯,以及培养辨析信息的能力。
二、说目标:
1、一个指导思想:
“使学生明白,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活动的终极目标就是: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对推动社会的发展作出贡献。”
2、两个学会:学会信息的特征和信息的流程;
3、一种体验和一种培养:
以信息处理为主线,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以及获取、分析、处理、传递、运用信息的意识,体验信息从获取到运用的全过程,并在其中享受快乐;
4、多种收获:
养成在获取信息到运用信息的思维习惯,通过聆听、理解老师的想法,提高学生的听力;通过阅读提高学生的自学、自悟的能力;通过对学生的上机姿势矫正、上机时间和休息时间的合理分配,使学生养成劳逸结合的习惯。通过对信息的正确判断,提高学生的辨别能力。
各位领导、专家及同仁:
大家上午好,很高兴和大家共同参与本次信息技术教育研讨活动。我说课的题目是:《网页动态效果》——制作有声有色的三峡网页。
【教学内容分析】
『说教材』
这节课是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初中信息技术》九年级第一章网页制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学生初步认识并掌握了网页简单制作的基础上,指导学生给网页添加字幕、交互式按钮、插入FLASH动画、插入背景音乐等动态效果,使网页变得有声有色。从而完成对三峡网页的装扮、修饰、美化任务,提高自身艺术修养。
『说学生』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制作网页也成为一个附带的产物流行起来。在学习本课内容前,学生已经学会上网、WORD和POWERPOINT软件,还会制作简单的网页,动手能较强。初三学生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处于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思维活跃,对许多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富有探索精神。因此在上这节课的时候,教师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这些特点。
【教学目标分析】
根据本章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网页制作中添加动态效果的方法。
『能力目标』:让学生能够熟练、灵活地美化自己的网页作品。
『情感目标』:通过网页制作,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及创造美的能力,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
【重难点分析】
本节课应突出的重点是:在网页中添加字幕、交互式按钮,插入FLASH动画,插入背景音乐,综合运用素材,使自己的网页更美观。
本节课教学难点是:对素材的更精细设置,对各个对话框的具体设置及其功能运用。
【教法分析】
信息技术课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运用信息的能力。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而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论指出学生获取知识不是通过教师教育,而是学习者在一定情境中,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学习资料,能通过自我建构重组的方式获得知识。因此,为实现教学目标我设计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任务驱动”为主线,通过自主探究、教师综合演示、效果对比、合作交流完成教学任务,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学法分析】
本节课教学内容抽象,根据九年级学生心理特征,有较强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因此以形象直观思维为主,使用多媒体作为辅助教学手段,变抽象为形象,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感知、理解,激发学习的兴趣。
为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与学习习惯,进行小组竞赛学习,让学生看一看、想一想、练一练,以练为主,亲自实践、积极动脑动手学习新的知识。
【教学资源准备】
课前需要做好以下教学准备:
『硬件准备』:一间拥有多媒体平台的计算机网络教室。(远程教育模式三的网络教室)
『软件准备』:电脑装有Windows XP操作系统、FrontPage20xx、PowerPoint20xx、多媒体电子教室、教师制作好的PPT。
『素材准备』:1、准备两张不同效果的新房图片;
2、两张内容及布局一样,但效果却不同的网页;
3、有关长江三峡的图片、声音、动画等素材库。(为了提高效率,需在课前将素材发送至每台计算机中。)
【教学时间】
本节教材安排内容较多,我计划用两个课时完成。本节课将学习前三个知识点:制作动态效果(字幕、交互式按钮)、插入FLASH动画、背景音乐,第四个知识点插入视频以及动态网页的概念,内容较多,让学生自主探究,并在下节课详细介绍。
【课堂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景,引入课题(3分钟)
按照心理学常识,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就能自觉地排除内外主客观因素的干扰,集中注意力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把学习当成愉快的事。因此,在学习新知识前,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首先创设情景1:展示PPT1(两套不同效果的新房,A套刚修好还未进行任何装璜,而B套是已装璜得非常漂亮的新房)。
教师提问:你喜欢在哪套房间里生活呢?为什么?
然后创设情景2:出示PPT2(两张三峡网页内容及布局一样,但网页A为纯静态的网页,未进行任何动态效果的设置,而网页B是经过精细装饰的动态网页)。
教师提问:网页A是小明制作的,网页B是小刚制作的,哪张网页更漂亮?为什么?
最后教师引入课题:美,是道德上的善的象征,是从灵魂深处发出的,美的事物是永恒的喜悦,而充满活力则是美最好的表达方式。因此我们不仅要从生活中寻找活力美,还可以从我们的网页制作中找到真正的美,今天我们一起来设置网页动态效果,制作有声有色的三峡网页。
板书课题:1.3 网页动态效果
然后将全班学生分成四个小组,宣布今天的小组学习竞赛正式开始,看哪些同学能为自己的小组增添活力。
二、任务驱动,掌握新知 (24分钟)
(一)制作动态的三峡网页
出示PPT3:网页A。
导入第一个新知识点:小明制作的网页,所有的文档内容已经输入,但缺乏动感,效果不好,你们能帮他让网页(三峡艺苑)“动起来”吗?
任务一:让网页动起来。
教师打开网页A,引导学生回忆在word或Powerpoint中学习过“插入”菜单中对象的设置,过渡到网页的插入”WEB组件(C)”中“动态效果”的设置。然后和学生一起,共同探讨设置动态效果的好方法。
同时请学生注意FrontPage 20xx插入菜单中哪些对象与Powerpoint中不同。
(提醒学生掌握技巧:○1在文本框中输入要滚动的文字,设置文字的方向、速度、表现方式等就可以实现滚动字幕的制作;○2在交互式按钮属性中可以对按钮、字体、图像3个属性进行设置,其中按钮属性框可以设置按钮的类型以及按钮上的文字和链接对象;○3字体、字号、颜色的恰当搭配,可以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然后学生亲自实践操作练习,完成任务一,灵活熟练地对网页动态效果的设置。
[过程评价]:强调技巧的掌握,将网页动态设置前后的效果进行对比,让学生体会哪个更美,更具活力。
(二) 插入FLASH动画
问题导入下一新知识点:我们刚才已经给网页“三峡艺苑”增添了活力,那么大家能否再给它的戴上一件“头饰”,让它看起来更漂亮些呢?
任务二:给网页“戴上头饰”。
让学生打开子网页三峡风光,自主探究练习,尝试发现新知,深入感知综合实践,完成任务二。
[过程评价]:展示各小组优秀作品,并请小组代表介绍探究心得。比如:FLASH动画插入的方法、属性设置、以及各小组的新发现:动画插入后,并不能够直接看到动画的效果,必须切换到预览视图才能够看到。老师进行点评。
(三) 插入背景音乐
第三个新知识衔接:刚才大家给网站“三峡艺苑”添加动态效果、插入了FLASH动画,已经够漂亮、拥有活力了,但大家能否给它再加上悦耳的音乐,让我们的网页“有声有色”呢?
任务三:让网页“有声有色”。
打开主页,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探索新方法,实践操作,完成任务三,感受其“有声有色”的良好听觉效果。
[过程评价]:请优秀作品的小组代表前台展示。并由各小组介绍任务体会和新方法。指导学生学习教材“友情提醒”部分的知识,然后对插入背景音乐的前后效果进行对比。老师进行综合点评。
三、反馈练习,熟练掌握 (15分钟)
三个知识点已学完,最后让学生综合反馈练习,进行小组综合才艺大比拼。
教师提出要求:熟练掌握对素材的更精细设置,对属性对话框的具体设置及其功能运用,完成教学难点任务。
课堂作业:由老师提供部分生活片断或有关铜梁龙舞、火龙表演、龙乡放歌等图、文、声、动画等素材,结合P29《思考与练习》,为“我爱家乡”主题网站或“学生个人网站”添加动态效果、动画以及背景音乐等。
教师对各小组进行个别辅导,并对各小组学生练习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展示其优秀的网页作品,鼓励同学在课外制作更精美的网页作品。
四、归纳总结,灵活运用 (3分钟)
本节课主要学习了网页动态效果的设置,通过插入菜单、设置“网页属性”等操作,让网页活力十足,增加了观赏性。还给网页添加背景音乐,使网页“有声有色”。同学们在制作网页过程中要注意积累方法,通过装扮、修饰、美化网页,让学生从视觉听觉上感受美的愉悦,提高了学生的艺术修养。
五、精当板书,条理清楚
在教学过程中还配上精当的板书,揭示教材精华,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启发学生思维,强化记忆效果,提高教学效率。
1.3 网页动态效果
一、 添加动态效果 任务一:让网页动起来
二、 插入FLASH 任务二:给网页“戴上头饰”
三、 插入背景音乐 任务三:让网页“有声有色”
【教学评价】
一次完整的课堂教学离不开教学评价的实施。在这节课的任务驱动下,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提出问题,学生自主探究,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了美,任务中创造了美,掌握了重点知识,完成了难点任务。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穿插了学习任务、课堂作业,并设定了以下评价内容:
1、学生能否积极主动地完成学习任务;
2、小组间学生相互评价,探讨学习方法;
3、学生能否独立思考,提出与他人不同的见解;
4、对于学生的其他特殊表现和行为习惯的重要转变给予相应评价。
整个教学设计中,我感觉比较有特色的是: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学习由被动接受变为愉快的学习。体现在1、自主学习,教师没有把教学任务一一讲解,而是让学生自主完成任务。2、协作学习,交流的方式体现在教师,学生之间相互学习。3、创造学习,即巩固所学的知识,用到的素材贴近生活,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部分学生作品欣赏)
本节课已圆满完成了教学任务。不足之处敬请各位领导、专家及同仁批评指正!谢谢!
一、教学目标
1、能说出帧和关键帧的含义,能独立使用Flash制作逐帧动画。
2、通过合作探究的方法,学会制作逐帧动画,提升动手操作及协作的能力。
3、通过制作逐帧动画,加深对Flash软件的认识,体会创作的乐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制作逐帧动画的操作步骤。
【难点】帧在动画中的灵活运用。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展示手工连环画,提出问题:连环画是如何制作的?【将人物的每个动作都进行绘制,连在一起快速翻页呈现出动画片的效果】
教师总结:大家常在电视机上看到的动画片与连环画的制作是同一种方式,如何利用Flash软件制作这样的动画呢?这节课就一起来学习制作逐帧动画。
(二)新课讲授
1、认识帧与关键帧
教师讲解:在连环画中,每一幅画是它的组成部分,那么动画的组成部分也是有特殊的名字。
布置任务:自主阅读教材,限时两分钟思考以下两个问题:
(1)动画的基本单位是什么?【帧是动画的基本单位】
(2)帧又可以分为关键帧、空白帧,空白关键帧,那么对于应用较多的关键帧是什么含义呢?【关键帧是指角色或者物体运动或变化中的关键动作所处的那一帧,是用来定义动画变化状态更改的帧】
教师总结:在关键帧里可以绘制和编辑图形,当关键帧内有内容时显示实心小黑点,反之则显示空心小圆。
2、制作逐帧动画
教师讲解:对于关键帧有了一定的了解,接下来就要利用关键帧制作动画了。
教师展示教材配套光盘中的熊猫唱歌。swf动画,提出问题:动画中的熊猫唱歌时有什么动作?【有两个动作,一个是熊猫嘴巴张开,一个是熊猫嘴巴闭合】
布置任务:以信息技术小组为单位,限时5分钟,依据教材的`操作步骤,完成熊猫唱歌动画的制作。
教师总结:在第1关键帧中画上嘴巴张开的熊猫图形,右击第2帧,单击快捷菜单中的插入关键帧命令,建立第2关键帧,并将第1关键帧的熊猫图形复制到第2关键帧中。在第2关键帧中,将熊猫的嘴巴改成闭合。
3、观看效果与保存
提出问题:
(1)当制作完动画时,我们如何查看自己制作的动画效果?【按Ctrl+Enter键】
(2)观看动画的效果之后,会发现熊猫唱歌的嘴巴张合速度太快,怎么办?【可以将张开嘴巴和闭合嘴巴的关键帧中间加入5帧空白帧】
(3)如果想要保留自己的的作品,该如何保存制作的动画?【单击文件(F)菜单中的保存(S)命令】
教师总结:我们保存时保存的是FLA格式,当我们再次打开时是可以编辑的。而按Ctrl+Enter键,观看动画的同时,会自动产生一个同名的SWF格式文件。SWF文件只能播放,无法进行编辑。
之后请学生自主完成观看动画效果和保存的操作。
(三)巩固提高
布置任务:同桌两人为一组,限时5分钟,制作交通指示灯工作时变换一周期的动画。
作品描述:绿与黄的间隔时间设置为5帧,黄与红的间隔时间设置为3帧。
作品评价:制作动画的操作很熟练,关键帧的使用很灵活,观察仔细,可以很好地把握变换时间。
(四)小结作业
小结:教师提问本节课收获,学生回答出帧和关键帧的含义还有制作逐帧动画的操作步骤。
作业:探究如何制作小鸭子在河面游动的动画。
四、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