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说课稿【通用三篇】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说课稿是教师经常用的一种教学文书,那么语文必修四课文的说课稿该如何写呢?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新课标高中语文必修四说课稿,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语文必修四《登高》说课稿

一、说教材

《登高》这首诗选自苏教版高中语文课本第四册。本单元是诗歌单元,主要鉴赏唐代诗歌。根据教学大纲的目标要求,中学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感情,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提高文化品位,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发展健全个性,形成健全人格。唐诗作为中国文学的奇葩,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鉴赏唐诗对于陶冶学生的情操,丰富和积淀学生的人文素养意义非凡。

根据教学大纲中高中语文教学应“让学生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这一要求,确立了本课的知识目标:1、了解诗人杜甫及其重要作品2、挖掘和把握诗歌的主要意象;根据新课标中要重视培养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要求,确立了本课的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联想、想象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根据大纲教学目的中要培养学生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新课标中要求的审美体验和价值观统一这一维度,确立了本课的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审美体验。

诗歌鉴赏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如何在反复吟诵中通过联想和想象把枯燥的、抽象的语言文字还原成立体的、生动的画面从而把握隐藏在文本背后的诗人的内在情思。据此确立了本课的教学重点:景、境、情的关系。

根据新课标和大纲中“要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新的学习方式”这一要求,确立了本课的教学难点:在理解诗人悲自然之秋、生理之秋的同时,最根本的一点就是悲国家之秋、社会之秋即理解诗人忧国忧民的博大胸襟和志士情怀,这也是本诗的关键。

二、说教法

这课的教学,就教而言,主要采取如下方法:

1、吟诵法。其根据诗诗歌讲究韵律和节奏,通过教师和多媒体音像资料《唐之韵》反复的声情并茂的吟诵,能使学生感受古典诗歌的格律美、音韵美。同时通过反复吟诵,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激发他们的联想和想象能力,进入诗歌的情境。

2、讲析法和点拨法。具体到诗歌《登高》的鉴赏中,由于学生接触文本的时间有限,知识积淀和人生经历有限,理解诗人的悲社会之秋、国家之秋存在困难,因此在教学中运用课件补充诗人杜甫生平的有关重要的信息以及进行简要的点拨就很必要了。

3、讨论法。语文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针对文本这个平台平等对话和心灵沟通的过程。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每一个孩子就天性而言都是诗人。但是要让他们心灵的琴弦响起来。”语文课应该成为他们发表个人见解的舞台。只有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参与讨论,平等对话,才能有助于培养和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和灵感,才有利于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使每个学生得到更充分的发展。

三、说学法

本课,学生可以采取以下方法进行学习:

1、朗读和默读相结合的方法。诗歌贵在吟诵,通过反复的朗读,学生可以集中注意力,而美国著名学者皮尔斯曾经说过后现代时代最缺乏的是注意力,体会和领悟诗歌的音乐美。针对高二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可进行默读,通过潜心把玩,发挥自己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体会和把握诗歌的深层意蕴。

2、粗读和精读相结合的方法。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中说:“好读书,不求甚解。”其实就是采取粗读的方法,整体感知。但《登高》这首诗意蕴极深,还应通过仔细揣摩、深入探究即精读才能更好地走入文本、跳出文本。

3、运用网络环境进行小课题研究。其根据是新课标中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新的学习方式的要求及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和创新意识,让学生在课后以杜甫为专题,充分运用多媒体和网络环境进行个案小课题研究,培养学生求知欲望和真正的主动意识、成功意识以及失败意识。

四、说课堂教学秩序

一、关于新课导入 课前准备:

为了知人论世,丰富学生对杜甫的了解,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情感体验,在上课之前先让学生观看《唐之韵》中的《一代诗圣》上下集。

为此,我设计了如下的导语:

秋,是中国诗歌中一个永恒的话题,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给我们呈现的是深秋一位沦落天涯的游子在萧瑟凄凉的黄昏孤独的身影;而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同样是在深秋,呈现的却是一幅绚烂多彩,生气盎然的湘江秋景图,可见,不同的诗人面对同样的秋天却有不同的情感体验,那么伟大诗人杜甫笔下的深秋又是怎样的呢?今天,就让我们怀着仰慕的心情一起去走进杜甫的内心世界,去领略他的才情,去触摸他的灵魂深处。下面,我们来学习杜甫的七言律诗——《登高》。导语是每节课的窗户和眼睛,精彩的导语能让学生的眼睛亮起来,具体到本节课,为了让学生明白任何文学作品包括诗歌都是在特定的时空完成的,面对秋天不同的诗人会引发不同的情感体验,设计了如上的导语。

二、关于新课传授过程

(一)四读诗歌

1.教师范背诗歌,学生注目。此设计意在通过教师声情并茂的诵读把学生带入情境之中,让学生对《登高》一诗的情感基调有个感性的整体认知,有助于学生品味诗歌的音韵美,此为情读。

2.教师范读,学生默读。此教学设计目的在于进行诵读指导,让学生注意诗歌的字音、节奏、节拍、韵脚,体味本诗音韵低沉,回环的原因,此为音读。

3.学生自由朗读后结合注释默读。此教学设计本着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宗旨,目的是让学生思考,领悟诗歌的大意,此为意读。

四读诗歌,有利于实现大纲中要求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诵读能力,体味诗歌的音韵美。

(二)探讨景、境、情的关系

本环节教学设计的依据是新大纲中学习目标应培养学生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根据新课标分层推进的原则进行教学,具体到诗歌教学,就是本着学生应深入理解诗歌的思想和情感的原则,通过自主、合作、探究进行学习。为此,本着先易后难、分层推进的教学原则,全课我设计了这样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用一个字来概括全诗的情感基调,该如何概括?此教学设计是从新课标要求的文学作品应先整体感知,培养学生归纳推理的逻辑思维能力出发进行的设计,其答案是一个“悲”字。

第二个问题是:全诗的情感基调是“悲”,诗人“悲”什么?此问题设计顺势而出,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考虑到学生在思考这个问题时,由于思考时间、阅读经验、知识积淀有限,估计大多数学生只会理解到悲自然之秋,生理之秋,而理解到社会之秋、国家之秋这个层面存在困难,因此,我先让学生在充分理解自然之秋、生理之秋的基础上,再进行必要及时的点拨,结合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思考和理解诗人悲社会之秋的情怀。

具体到《登高》这首诗,不论学生如何思考第二个问题,无外乎从悲自然之秋、生理之秋、社会之秋这三个层面进行回答。

针对悲自然之秋这一层面,我从文本出发,设计如下的三个问题:

①首联和颔联寥寥数语就勾勒出一幅广阔深远的图景,试问,哪一个意象让你感受最深,请描绘一下,此为点。

答案多样:如飞鸟,在劲风中摇曳吃力盘旋,飞舞的鸟这个意象,意韵较深。写出了孤鸟的无力、脆弱,这何尝不是诗人的写照。这种意象在杜甫其它诗中也可印证,如《旅夜抒怀》同是临江抒怀:“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对于这首诗,教师可适当点拨,江上景色,野阔天低,大江奔流,尤显旅人的单薄与脆弱,孤独无依。所谓的文章、官职皆随水而逝,成过眼烟云,自己有如茫茫天地间一个小小的飞鸟,只有无尽的悲凉充斥其间。又如落叶、长江。就“落叶”这个意象而言,一叶知秋,落叶的萧萧表现已到深秋,大自然有春、夏、秋、冬,秋天尤其让人感到伤感。如学生提到“长江”这个意象,不由人想起孔子“逝者如斯夫”的感慨,联系诗人生平是否有韶光易逝,而壮志难酬的遗憾呢?有比较才有鉴别,为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求同思维,丰富学生的知识底蕴,扩大学生视野,做这样一个极为开放式的教学设计既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促进文本多样化的解读。

根据新大纲关于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具体到诗歌就是培养学生联想和想象的能力,让学生发挥联系和想象,把枯燥的文字还原成立体可感的画面,为了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联想、想象能力,从而把握诗人的情感,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

②请你用散文化的语言描述登高秋景图。此为课程教学中的“染”。

答案:登上高台,眼望远方高远天际,茫茫无边,耳听猎猎西风,老猿悲鸣,沙走江上,水落石出,在水清沙白的背景上,在急劲的西风中,孤鸟吃力地翻滚,大风四卷,孤鸟回旋,徒增无限感伤,近看枯叶萧萧而下,黄叶满地;远观滔滔的长江,滚滚东逝,不禁让人想起孔夫子“逝者如斯夫”的千古浩叹。

③根据文学鉴赏应体会作品深层内蕴这一要求,我设计了下面这样一个问题,其目的是由景物逐渐深入到人事。即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诗中写景,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答案:这两联浑然一体,境界深邃悠远,营造出天地萧飒悲凉、凄清的景境,渲染了诗人登高望远的内心无尽的悲凉,悲叹大自然的秋。

以上的三个问题设计从三个角度解决诗歌怎样鉴赏写景的问题,具体到《登高》这首诗,基本上解决悲自然之秋这一层面。

关于诗人悲己,悲生理之秋这个层面,根据思维的连续性,本着探究的精神,在学生结合文本回答问题的基础上,可适时的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诗人仅仅悲叹大自然的秋吗,所悲之秋还有没有别的意味?教师可结合多媒体,适时展现杜甫生平及此诗的写作背景,引导学生作如下的解读:本诗作于安史之乱后第二年,晚年的诗人仍四处漂泊,居无定所,生活困顿,再加上年老多病,登台赋诗,想岁将百年,生命将尽,而命途多舛,壮志难酬,而对于封建时代的士大夫而言,政治前途如此暗淡,无异于要了诗人的性命,今诗人头发花白,命将尽而事业无成,不由悲从中来,悲叹个人生活困顿的同时,更加悲叹政治生命的困顿,实为悲叹个人人生之秋。此教学环节意在让学生对诗歌有更深入的体会和深切的感悟,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

关于第三个层面,即诗人悲社会之秋,国家之秋。根据新课标教学应分层推进,教学是逐步深入的过程,鉴赏文本应把握文本背后的思想内核,情感内涵,以及新大纲目标要求,应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及新课标中教学是情感、态度和价值相统一的过程及培养学生探究、合作、自主学习能力这一目标出发,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

诗人悲秋,悲自然之秋,悲生理之秋,这些也许都不是“悲秋”的根本,那么“悲秋”的根本是什么?请结合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讨论、分析。

此问题所涉及的层面是本节课的难点,由于学生接触文本的时间有限,知识积淀和人生经历有限,理解诗人的悲社会之秋、国家之秋存在困难,因此在教学中运用我做的课件补充诗人杜甫生平的有关重要的信息以及进行简要的点拨就很必要了。

教师在因势利导引出这个话题之后,可通过多媒体呈现《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这时可联系诗人在这首诗中所透视出来的情怀进行点拨,这种点拨非常关键。《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写于安史之乱尚未平定,国家动荡不安这个大背景下,诗中通过一次风雨袭击茅屋之事,表现了诗人流寓蜀中生活的艰难,“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但诗人并没止步,而是推己及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将个人的命运、社会的命运和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了一起,从而使一己之悲有了广阔而深远的社会内涵,体现出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读到这里,教师可做如下引导:我们是否有所触动、感悟,诗人的“悲秋”不仅是悲自然、悲个人,更深层的是悲国家、悲社会,相对于国家的风雨飘摇,破败不堪,诗人自己的生活困顿、年老多病,大自然的秋风萧飒,即个人生理之秋、自然之秋只不过是文本的表层罢了。

这时教师可安排学生进行个人思考、小组讨论,学生互评,达成共识:从《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春望》等大量诗人的诗作中,我们似乎恍然大悟,悲秋,不仅是悲自然之秋,悲生理之秋,更深层的是悲社会之秋,国家之秋。《登高》一诗真正的意蕴,是悲自然之秋,生理之秋,国家之秋的有机统一,体现的是诗人忧国伤世的博大志士胸襟和情怀。

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教师可作为观察员身份起监督作用或作为平等主体参与谈论,最后只进行简要的梳理。

需要说明的是:这三个大的教学环节,即悲自然之秋、生理之秋、社会之秋,相互顺序可以视课堂实际情况而定,每个环节完成之后,可根据上面的语言灵活进行连贯,整个设计体现了新课标中课堂教学开放、灵活的原则。

(三)在完成探讨景、境、情关系之后,再让学生有感情地背诵全诗。此设计有利于实现教学大纲中要加强学生的积累,养成自觉学习语文的习惯,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这一教学目的。

(四)关于作业。师生一起,以小课题形式写出一篇关于杜甫专题的研究小论文。这样设计出于以下几个考虑:写作是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有利于巩固课堂教学的成果,培养学生求知欲望和真正的主动意识、失败意识以及成功意识。

(五)关于板书设计也即结语,如下图所示:

悲 社会 自然 生理

此板书呈金字塔型,意在隐喻:悲是本诗的核心情感内涵;由自然而及个人而及社会,诗人杜甫忧国忧民的博大胸襟和志士情怀如金字塔般震撼人心。这样的设计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看了<新课标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说课稿>的人还看了:

1.高中语文必修四《雷雨》说课稿

2.高中语文必修四《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说课稿

3.高中语文必修四《窦娥冤》经典说课稿

4.高中语文必修四《廉颇蔺相如列传》说课稿

5.高中语文必修四《窦娥冤》说课稿

6.人教版高二语文《哈姆莱特》说课稿

高中语文必修四《一滴眼泪换一滴水》说课稿

一、教材内容分析

《一滴眼泪换一滴水》是苏教版语文必修四“一滴眼泪中的人性世界”这一专题中的一篇文章。本专题共分三个版块:“灵魂的对白”、“美与丑的看台”、“人性在复苏”。三个版块分别突出人性中的真和假、美和丑、善和恶三组矛盾。《一滴眼泪换一滴水》属于第二版块,探讨的重点是人性中的美与丑的对立与交织。通过学习与探讨,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能够对人性的复杂和丰富、美丽和丑陋有更深刻的认识,形成正确的人性观念。

二、教学目标确定

根据本课的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我这样确立这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雨果的生平创作及浪漫主义的创作风格

2、理清课文的情节,阅读体会文本体现出来的人性的美与丑,并形成正确的人性观念。

3、联系生活实际,结合文本阅读,理解“看客”所揭示的人性悲剧

[过程与方法]:

通过诵读、讨论、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体会“看客”所揭示出的人性的悲剧及文本体现出来的人性的美与丑。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帮助学生在文本解读的过程中体会人性的美,并形成正确的人性观念。

三、[重点]、[难点]:

“看客”所揭示出的人性的悲剧及在爱斯梅拉达和伽西莫多身上体现出来的人性美,帮助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

课时安排:一课时

四、教法、学法分析:

我们的学生人生阅历比较简单,平时生活的太匆忙,没有很好的用心去感受生活的本原;另本文表现出的对“人性”理解的深度,也给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所以,教师应该通过让学生对文本的研读,影片的欣赏,网络的有效利用,引导学生认真比较两类人身上所体现出来的人性的美好与丑陋。根据学生情况、本课的特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为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决定采用以下教法:

以语言品味为主,设计带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通过阅读文本,欣赏《巴黎圣母院》电影片段,感受人性的美好与丑陋,浏览网页“冷血看客网聚生色网易新闻中心.htm”,联系生活实际理解“看客”的所揭示的人性悲剧。

学法分析:教与学是相长的,为了教师更好地教,学生更好地学,根据文本与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学法方面我采用“导-—思—讨论—质疑—点拨”的方法,让学生自主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过程,在这过程中对学生进行以下指导:引导学生注意紧紧围绕所设计的问题,抓住文中的关键语句,联系自身的生活实际,来体会理解文本所表现出来的人性的美好与丑陋。

下面我为大家具体谈一下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设计

五、[教学过程设计]:我用雨果的名言“世界上最宽广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广的是天空,而比天空更宽广的是人的心灵”来导入,这样做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自然地引出雨果,接着我让学生介绍一下自己了解的雨果,并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相机补充雨果的生平创作,特别突出他的浪漫主义的代表作《巴黎圣母院》,接着让学生阅读课本上注释1,了解《巴黎圣母院》的大概内容,板书课题。

学生在看到文章的题目时会产生这样一个疑问“一滴眼泪”为什么才能“换一滴水”?

针对学生的困惑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看一下题目“一滴眼泪换一滴水”,你有疑问吗?请说说你的想法,来激起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学生初读文本准确地解决这个问题有一定的难度,我及时设计了另外一个问题:“一滴眼泪换一滴水” 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这样学生通过对文本的简单阅读就能回答出“一滴眼泪换一滴水”是在特定的情况下发生的,即“伽西莫多在格雷沃广场受刑,受尽了侮辱诅咒之后,受到他伤害的爱斯梅拉达却给他水喝,伽西莫多流下了生平第一滴眼泪”。学生在理解了这一问题以后自然生发出另外一个问题:伽西莫多为什么要受刑? 这样在问题的步步引导下,学生已经能够对文本的内容有了大概的了解。

为了帮助学生轻松的解决本课的难点:理解看客的概念,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伽西莫多受刑前后的态度如何?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文本,理清伽西莫多情感变化的轨迹的同时,我会再相机引导学生理解伽西莫多态度变化的原因,自然的把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对伽西莫多受刑前后周围人的表现上,引出“看客”这一概念。为了加深学生对“看客”理解的深度,我会相机出示鲁迅作品中的“看客”形象,并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列举生活中的“看客”,教师出示“冷血看客网聚生色网易新闻中心.htm”这一网页,用血淋淋的现实,让学生感受人性的冷漠。

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中世纪人民”的冷漠,我还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看客一般都是一些不相干的人,那自己最亲近的人呢?伽西莫多最感激、最崇敬的人对他的态度如何?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更深刻地认识到 “中世纪的人民”的无知愚蠢和缺乏怜悯同情之心,完全丧失了最基本的人性,从而深刻认识到“一滴水”的可贵。

太多的丑陋遮住了窗外的明媚春光,为了让学生感受到人性的美好,形成正确的人性观念,我将引导学生思考“爱斯梅拉达是在什么情况下给伽西莫多水喝”,为了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当时也是本课中最感人的一幕,我在学生朗读文本之后将播放这个情节的电影片段。这样学生就能深刻地理解人性的美好,并受其感染。

为了进一步强化美好人性的力量,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这时周围人也像你一样被感动了吗?学生阅读文本找到相关的语句“观众也都被感动了,大家拍着手喊道:‘好极了,好极了!’”,小组讨论加以理解,我再次出示开头导入的内容“世界上最宽广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广的是天空,而比天空更宽广的是人的心灵”,并播放歌曲“爱的奉献”,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中,感受人性的美好。

最后是作业布置:学生课后阅读《巴黎圣母院》原著及观看电影,关注生活,了解生活中的丑陋的“看客”。走近我们周围的普通人,感受在他们身上体现出的美好人性,写一篇文章,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我说课的内容到此结束,谢谢您的指导!

高中语文必修四《蜀道难》说课稿

一、说教材:

选自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笔落惊风雨”板块一篇基本阅读型的课文。

对于古典诗歌的学习,除了要让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还要提高学生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从这两个方面出发,我设计了以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1、 通晓背景,整体感知全文,初步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2、 通过反复诵读课文和疏通诗文,提高学生阅读古典诗歌的能力。(教学重点)

3、 评析诗歌的雄奇瑰丽、富于浪漫色彩的艺术特色,深入体会作者写作诗歌时的情感,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教学难点)

二、教学方法:诵读法、点拨法、解读法

三、学习方法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导入:作者简介(生平略、作品风格详)、写作背景(利于学生理解诗文)

整体感知:听课文录音,注意字词的读音,体会诗句的语气,语调与长短句式变化的关系。

分析课文:从题目的“难”字着手,提问:作者为什么说“蜀道难”呢?“难”在哪里?文中有多少处直接提到“蜀道难”的?我到这里为止提了三个问题,对于前两个问题,学生可能一下子回答不出来,等我们在疏通完课文之后,再解决。但是第三个问题,学生是很容易能够回答得出来的。因此我只要求学生马上回答我的第三个问题,顺着这个问题,看看作者在文中三处直接提出的“蜀道之难”是否一样。这样,就进入诗文的疏通了。

教材的注释为我们提供了详尽的解释,有助于我们疏通诗文。在诗文的疏通时,把更多的机会交给学生。重点诗句、字词,多让学生尝试着翻译,我及时点评、引导。同时还指导学生反复诵读诗句,分析诗句的表现手法、修辞手法、句式特点。

课文从三个角度写了登蜀道之难,而每一段刚好为一个角度。在疏通完一段之后,再引导学生总结出来。这里就是解决了上面提到的作者为什么说“蜀道难”和“难”在哪里这两个问题了。

第一课时疏通到课文的第二段止。

第二课时

按照第一课时的方法疏通第三段。

结合课文当中的诗句让学生说说诗歌是怎样体现李白诗歌雄奇瑰丽,富于浪漫色彩的。

总结《蜀道难》这首诗的重点字词,再次理清“三难”。

布置作业:出默写题,课后再背诵课文。

五、板书

课题 作者

三难:第一段从历史角度说开辟之难

第二段从山势高危的角度说攀越之难

第三段从现实的角度说安居之难

总结:我的教学设计抓住了诗歌当中的“三难”,以此为线索,展开诗文的疏通。对于诗歌当中用来表现 “三难”的诗句,也是李白诗歌雄奇瑰丽,富于浪漫色彩的体现。所以用这些诗句可以总结出“三难”的结论,也可以用这些诗句赏析李白的诗风,让学生欣赏对蜀道难的想象和描写。学生在读懂了诗文才能够赏析,但是我们也可以融赏析于理解的过程当中。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