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本文是小编为大家整编的7篇莫高窟教学设计,欢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进入课文:
1、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同学已经解决了“莫高窟是什么的问题”,说能说说答案?
(学生回答后,出示电脑投影,通过网络上介绍的图片与音乐,让学生浏览,总结莫高窟是“艺术宝库”)
2、大家说说看,这个艺术宝库里有什么呢?
(板书:彩塑、壁画、藏经洞)
3、请大家自由练读课文2、3、4段,感受一下这个艺术宝库。
二、个体感知,潜入课文:
1、谁愿意把自己喜欢的课文读给大家听听!
2、指名2——3位学生读课文。
3、每读完一次,引导学生评论一次。(阐述喜欢的理由)过渡:课文读得很流畅,老师觉得大家离敦煌越来越近了,下面让我们走得再近些来欣赏这个艺术宝库。首先是彩塑——
三、分层感悟,精读课文:
1、读课文,说说“你从中读懂了什么?”
2、学生找出课文的重点句,教师随机出示投影片“这些彩塑个性鲜明,神态各异,有的……有的……有的……”
3、指导朗读:
①谁先来读读?视情况引导尝试读。
②教师在投影上圈划重点词,结合图片让学生对比读。相机观察课文插图,体会“慈眉善目、威风凛凛、强壮勇猛”(考古学上所谓“佛像有三相”,出示一些佛像雕塑图片,可以让学生说说生活中见过哪些佛像?)
③谁能把不同彩塑的神态读出来?
④谁能语气优美地再超过他?
⑤齐读后,引导游人看到这样的彩塑是?(啧啧赞叹),我们同学现在就在莫高窟,谁来赞一下?
过渡:中国的石窟很多,敦煌最有名是因为莫高窟不光有彩塑,里面还有大量的壁画。
4、同学们练习读课文,读完由大家提出问题
a、飞天是什么?(看课件进行描述,注意神态、动作等)壁画上都画了些什么?(看挂图说)
b、有哪些佛教故事?为什么要画这些壁画?
5、师生讨论,出示投影。
6、找出印象特别深、感觉特别美的句子,教师相机出示投影片:
(用一段音乐衬托出现飞天排比句,重点字词加上加号,)
7、指导朗读好排比句。
8、伴随课件教师再泛读,让学生聆听品味。
过渡:1900年,也就是一百多年前的一天,王道士打扫洞窟,打开了一扇通往世界的中国历代最灿烂文化的大门,这就是敦煌莫高窟中的藏经洞。
四、感情升华,总束课文:
1、自读课文,说说哪些地方引起了你的注意。
2、学生自由质疑,集体讨论。
出示投影片(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认识敦煌的近况与敦煌恢弘的艺术成就,激发情绪,结合文中语句指导读悟)师:读了投影片上的话,你作何感想?
3、师总结提高:同学们要努力学习,建设强大的祖国。无愧先人,无悔后人。
五、总结本课,重点巩固:
1、用“有……有……还有……”造句
2、写一写学了《莫高窟》后的读后感。
教材分析:
这是苏教版第九册语文的课文,我曾自己制作了ppt,尝试用多媒体技术来执教,当然课堂上也使用了挂图、小黑板等传统教具,令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学生借助投影演示对“飞天”一段(课文重点)的描写感悟很透,容易接受美的熏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敦煌艺术宝库”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增强民族自豪感。
2、通过逐步的指导,让学生在正确流利的基础上,做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图文结合的感悟,让学生养成读书疑思的和好习惯,培养学生初步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敦煌艺术宝库”的文化内涵。
教学难点:通过逐步的指导,让学生做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培养学生初步的审美能力。
教具准备:敦煌的ppt演示文稿,一段背景音乐(mp3)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莫高窟,这节课在学习新内容之前老师想检查一下你们学的怎样,请看大屏幕﹙播放多媒体课件﹚。
二、精读研究
﹙一﹚、复习课文内容
师:同学们,课文是从哪几方面介绍莫高窟的?每个方面重点介绍的是什么?﹙彩塑、壁画、藏经洞﹚彩塑重点介绍什么?﹙卧佛﹚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继续分析理解第三自然段。
﹙二﹚、分析理解第三自然段
1、请一名同学有感情的朗读第三自然段。
2、第三自然段有几句话?﹙4句﹚
﹙1﹚分析第一句话
师:请同学们自由读这句话,这句话是怎样从上一自然段自然过渡到这一自然段的?用了什么词?﹙不仅…还有…﹚壁画有多少呢?﹙四万五千多平方米﹚什么样的壁画呢?﹙宏伟瑰丽的﹚宏伟瑰丽是什么意识呢?﹙宏伟:规模宏大雄伟。瑰丽:异常美丽﹚究竟美丽到什么程度呢?我们来继续分析。
﹙2﹚分析第二句话
师:请同学们默读第二句话,这句话写了壁画的什么?﹙内容丰富﹚ 丰富到什么程度?﹙神佛故事、神佛形象、民间生活、自然风光﹚涵盖各个领域的内容。
﹙3﹚分析第三句话
师:请同学们齐读第三句话,上一句话的壁画内容那么丰富还不是最好的,最引人注目的是飞天,引人注目是什么意思呢?﹙把视线集中到一点上﹚是什么?﹙飞天﹚是什么样的飞天呢?﹙成百上千:说明飞天之多﹚
﹙4﹚分析第四句话
师:下面的这句话就是具体说明飞天了,请同学们有感情的出声读课文。飞天形态各异,非常美丽。﹙谁能用自己的身体展示说明,学生表演﹚这段的最后一句高度赞扬了莫高窟壁画的艺术价值。
﹙5﹚总结这一自然段:介绍来了宏伟瑰丽的壁画,重点突出飞天。
3、简要概括莫高窟藏经洞内面积小、文物多。
4、概括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
5、练习
﹙ ﹚的菩萨 ﹙ ﹚的天王 ﹙ ﹚的力士
﹙ ﹚的彩塑 ﹙ ﹚的壁画
三、总结本课内容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我们了解了我国西北边陲敦煌莫高窟里的彩塑、壁画和曾经藏有大量文物的藏经洞,感受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更了解了敦煌艺术的博大精深,增加了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让我们好好学习,为创造祖国美好的明天努力。
板书设计:
彩 塑:个性鲜明神态各异
莫高窟 {壁 画:宏伟瑰丽内容丰富多彩}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
藏经洞:面积不大文物之多
学习内容:教科版第六单元第12课81页
教学目标:
1、认识课后10个生字,会写“绝、价、值”等3要求会写的字。能结合上下文理解“慈眉善目、威风凛凛、惟妙惟肖、翩翩起舞”等词语的意思。
2、学习课文“总—分—总”的写作方法和运用数字说明的方法。
3、了解敦煌莫高窟的文化遗产的艺术价值,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遗产、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体会敦煌莫高窟的壁画、彩塑和藏经洞的文化艺术价值,学习本课的说明方法。
2、学习作者从多方面抓住事物特点的写作方法体会运用“先概括,后具体”的描写方法。
教学准备:教学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方法:研究体验式创新教学法
一、学习《莫高窟》的准备过程
1、预习课文,搜集与学习、生活相关的资料。
(1)通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
(2)搜集介绍莫高窟的文字和图片。
(3)想想你游览过的风景区,你最喜爱哪里,当时有什么感受?
[为了解决与学习、生活相关的问题,利用已有知识、生活经验、书籍、网络等途径搜集资料,初步学习查找资料的方法。]
2、讨论、交流。简述预习、自学课文情况,运用资料介绍莫高窟,谈谈作者对莫高窟的感受。
3、推荐导游,组织游人群体。
(1)听了讨论交流,你认为谁理解课文较深刻,推荐四位同学当导游。
(2)按老年、青年、少年儿童组织三个游人群体,其他同学自愿报名参加其中一个群体。
(3)导游和游人分别为游览莫高窟课堂教学作准备,思考怎样介绍,怎样学习?教师担任总导游,组织导游分工,适当提出要求。
[增强学生相互间的交流和了解,营造生活化教学环境的氛围,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形成学生合作学习的态势,尊重学生的学习需求,将教学目的转化为学生学习主体的内在需要。]
二、导游解说式课堂教学过程
1、总导游谈话引入。
我是大家这次游览莫高窟的总导游。我们请出四位导游作向导,由导游甲带路,主要的景物特点,分别由导游乙、丙、丁给大家作介绍。游人们,有什么问题,都可以向导游提出来。
2、导游甲介绍莫高窟。
(1)介绍我国的几座石窟带领游人进入莫高窟。
(2)投影莫高窟,让游人对照图,想象莫高窟蜂窝似的全貌,说说感受。
[建立在教学中师生平等的关系,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培养合作精神,把教学的本质定位在交往上。]
3、导游乙介绍彩塑。
(1)电脑扫描彩塑的照片。导游乙对照画面并模仿姿势。
(2)请游人读句:有慈眉善目的菩萨,有威风凛凛天王,还有强壮勇猛的力士。从而帮助理解神态各异。
(3)彩塑惟妙惟肖引得游人啧啧赞叹,他们会说些什么呢?让游人说说。
(4)抓住文中重点词语,导游和游人相互问答。体会彩塑鲜明的特点。
(5)老年游人联系看到过的雕塑和莫高窟彩塑作比较,感受有什么不同。
(6)由神态各异展开联想,加深情感体验。
4.导游丙介绍壁画。
(1)显示电脑扫描的壁画。
(2)导游丙请游人观察壁画,再看课文的插图,联系起来进行想象。
(3)总导游建议共同议论:宏伟瑰丽的壁画、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联系你的想象说说自己的感觉。
(4)总导游请青年游人用生动的语言描绘飞天的美景。
(5)激发游人的情感,把描写壁画的第3自然段读美、读活。
5、导游丁介绍藏经洞。
(1)介绍藏经洞经书的多及遭帝国主义掠抢、破坏的情况。
(2)请少年儿童游人表演强盗掠夺、破坏经书的动作、神态。
(3)投影句子品读,读出自豪感和对帝国主义的憎恨。
[学生作为导游和游人进行综合性的活动,介绍莫高窟几方面的景物特点,学习运用资料、联系生活多角度加强体验,开发和利用课外学习资源,发展了思维,拓宽了知识面。教师作为总导游兼游人出现,引导学生多读,在读中比较,在读中感悟,在读中体味语言文字,把读和理解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感到亲切,学起来轻松愉悦,读得准确,读得生动,读得入情。]
6、总导游主持大家议论。
(1)请几位导游说说,介绍了莫高窟哪几方面,游人们还有什么需要了解的,请自由发问,由导游解说。
(2)请大家说说,为什么称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
三、小组朗读交流,获得审美体验。
1、请同学们画出你最喜欢的语句,相互美美地读一读,表达你对最关注的敦煌文化的喜爱。
2、你还可以运用什么形式表达你对莫高窟的喜爱,说说看。
3、小组汇报。
4、评议小结。
[尊重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珍惜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培养学生理解、感受、欣赏和评价的综合能力。为学生创造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意见的条件,表达自己的情感,畅谈自己的感受。]
[总评:《莫高窟》一课 教学设计注意体现课程改革纲要和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在教育观念的转变、教学方式的确定、教学过程的创新、教学方法的运用和教学本质的定位上,突出了以下三个方面:
1、确立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地位,面向全体学生,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将教学目的转化为学生作为学习和发展主体的内在需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感受和理解,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体现学生学习的个性化行为。
2、创新课堂教学过程,营造语文生活化教学的综合性活动氛围,使学习的内容和学生的体验建立起联系,让学生乐干尝试、乐于参与、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发展自己的个性。开发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寻找、搜集和运用资料,运用个人知识和直接经验,联系生活,加强语文实践,促进学生学以致用能力的发展。
3、学生以导游、游人、不同年龄游人群体出现,进行有创意的阅读,并运用读、思、议、讨论交流、介绍解说、质疑问答、自悟体验、欣赏评价等多种不同的方式学习,拓展学生思维的时间、空间,调动了学生多方面智力潜能,改变了教师单向提问、分析、讲解的局面。这样的教学必将提高学习效率提高教学质量。]
预设目标:
1.感受敦煌莫高窟这个世界闻名的艺术宝库的魅力,为这颗璀璨的艺术明珠而骄傲,《敦煌莫高窟》教学设计。
2.掌握本课生字新词,能正确读写并理解新词,正确认读多音字"佛",朗读、背诵,积累语言。
3.学会找重点词句,正确理解1、2、3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4.仔细研读第4段,了解其写作顺序,及对人物细致入微的动态描写,学有余力者可进行仿写。(上限目标)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学会找出重点词句,正确理解一段话的主要意思。
难点:了解作者精妙的写法(顺序与用词,见闻与联想)
课时安排:2课时
预设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配合课件,教师讲述)在我国甘肃省敦煌市东南的鸣沙山,除了茫茫的戈壁、黄沙,还有一颗耀眼的明珠,闪烁着迷人的光彩,那便是世界闻名的艺术宝库敦煌莫高窟。它已经有1600多年的历史。目前保存下来的492个洞窟中,共有彩色塑像3000余尊,各种壁画45000多平方米。
敦煌莫高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接答,允许答案的不同)
(二)揭开面纱,初识宝库。
1.仔细读读课文开头,想想莫高窟因何成为艺术宝库?
2.自由朗读"塑像"或"壁画"其中的一块,用书中的一句话概括"塑像"与"壁画"给人的总印象。(旨在找出重点词句)
(三)走入宝库,欣赏艺术。
1.反馈句子,阐述理由。
2.感情朗读,欣赏艺术。
(四)驻足壁画,体会魅力。
1.指名用不同的方法读读"敦煌莫高窟是世界闻名的艺术宝库"。
2.当你驻足在一幅壁画前,这种感受会更加强烈,这是怎样的一幅画?(出示第4自然段)引导学生读出画的轮廓。
3.再次与课文对话,自由读第4自然段,把这幅画读活。
4.全班齐读,用朗读来奏响这美的交响曲。
5.通过多媒体欣赏壁画(远景→中景→近景→特写→真人表演)
6.驻足画前,看着看着,作者有何感受?(师引读第5自然段)
7.你呢,有什么感受?想说什么?想做什么?
(五)抒发情感,搜集资料。
1.作业(任选一题)
①写下你的感受,想说的,想做的。
②从教师给出的几幅壁画中选择一幅仿照第4段的写法,介绍壁画。
2.告诉学生搜集莫高窟资料的网站。
教学目标
1。知道莫高窟的位置,了解莫高窟的石窟、彩塑、壁画的艺术价值;
2。理解课文在语言表达和结构上的特点,进行语言实践;
3。感受祖国灿烂的文化,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和课外阅读、探究的兴趣。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板书课题:莫高窟
莫高窟是什么?课前读课文,你已经知道了什么?
相机学习第一自然段。
二、理清课文层次
在作者看来,莫高窟是什么?
揭示文字: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
课文是从哪些方面来具体介绍莫高窟这个艺术宝库的?
三、品读课文,领悟表达方法
1、学习第二段。
作者是如何将两千多尊彩塑凝练成这一百多字的课文?
(1)感悟“菩萨、天王、力士”描写。
(2)在两千多尊佛像中,作者为什么特别描写一尊卧佛?
(3)观看彩塑的图片:想说些什么?
小结:作者对彩塑的介绍既注意全面概括,又突出重点。
2、学习第三段。
朗读课文,先了解壁画的特点,再想想这一段与第二段有什么相似之处。
讨论(1):用一个词概括壁画的特点。
讨论(2):课文中介绍壁画“面”的是哪些语句?作者作为“点”介绍的是什么?
体会作者对飞天壁画的描写——读中感悟飞天的姿态美。
作者的文字表达上有什么特点?试着用这样的语言描述你看到的飞天图画。
配乐朗读课文。莫高窟壁画中的飞天,已经成了敦煌文化的象征,甚至成了中华民族文化的象征。
3、关于莫高窟的彩塑和壁画,你还有什么问题和跟大家讨论?
4、出示:1987年,莫高窟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它说:莫高窟以雕像和壁画闻名于世,展示了延续千年的佛教艺术。
说说你此时的想法。
四、回顾课文,总结提升
猜想课文作者的身份:莫高窟的管理人员、壁画艺术研究者、游人、作家——请说理由。
小结:作者凭着自己对莫高窟的了解和热爱,莫高窟文化的了解和热爱,用凝练、准确而生动的文字,使我们对莫高窟有了很多了解,也给了我们很多的启发。
关于《莫高窟》一课的教学,我想说说这样两个问题:
1.我如何确定本课的教学内容?
语文教学专家李海林老师认为,语文教材是文选型教材,原本不是作为教材客体而存在,而是作为一种社会阅读客体而存在,原本都具有是一种信息传输价值。语文教材的核心本质的教学价值在于是否为作为语文学习主体的学生提供了进行语言信息处理的适当的典型、空间、机会和过程,这种教学价值称之为“信息处理价值”。
如果将语文教材的这两种价值混为一谈,把语文教材的原生价值当作它的主要价值,不着眼于它的“如何传达信息”语文课失去了自己的本质——有人称这种语文课为“没有语文的语文课”。语文教材是我们要教和学的内容的载体,语文课的教学内容隐藏在语文教材中。
《莫高窟》它介绍了我国西北边陲敦煌莫高窟的彩塑、壁画和藏经洞,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全文共五个自然段,可分为三段。
第一段:(1)写莫高窟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及概貌。
第二段:(2—4)介绍莫高窟的彩塑、壁画和藏经洞。
第三段:(5)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这是文本的原生价值。那么,本课的教学价值是什么呢?《莫高窟》作为一篇说明、简介的文章,能满足五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的特点,能满足他们更多地拓展视野,了解世界(特别是我国古代)灿烂的历史文化。同时《莫高窟》语言凝练,简明扼要,层次清晰,文质兼美,是对学生进行语文能力训练、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凭借。
鉴于此,我将本文的教学目标定位: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课文第2~4自然段。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理解文章的脉络层次,能概括自然段意思;体会课文从概括到具体的构段方法和凝练准确的语言。
3、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体会莫高窟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课外探究的积极性。
一句话,课文写了什么很容易就知道,特别对于五年级的孩子,但是课文“怎么说”,是很多孩子需要思考和领悟的,需要积淀为语文能力的。
《莫高窟》作为介绍说明性的文字,语言浅显,“说了什么”很清楚。鉴于此,本课教学,我重点落在课文怎么表达上来。开始教学,我只是在帮助学生理清课文的层次,筛出重点的词语。然后迅速进入课文学习中,一边引导学生体会莫高窟的文化艺术价值,增强民族自豪感,另一方面,围绕“作者是如何将彩塑、壁画”凝练为简短的文字的,这一问题,展开阅读,在阅读中深入思考,领悟感情,获得“言语的智慧”例如,开头的抓中心句,渗透了篇章结构知识;
二、三两段的教学,突出先概括再具体,概括介绍和突出重点相结合的表达特点,教学第三段,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有整齐、简练的语言,并尝试进行语言的实践。课文学完,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实际上是在引导学生体会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的同时,领悟情感在表达中的作用。一句话,本节课教学,我试图突出“课文时怎么传达信息”,给五年级的学生一种语言表达方法的指导,是学生在阅读中学会思考,获得表达的智慧。教学结束,我给学生留下这样的作业:仿照二、三段的结构表达方式,介绍自己参观过的博物馆或者展览馆。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将在课文中学习的表达方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形成语文的使用能力。
关于儿童语文的一点思考:
本节课教学,我力求把自己当成孩子,儿童的视野面对教材,把心贴近儿童,想象儿童遇到这样的文本会怎样?莫高窟这样的一个历史文化宝库,对于孩子来说,很抽象。本节课的教学一开始,我从解释“莫高窟”的题目开始,提出问题“莫高窟是什么?”然后从文字表面“莫高窟是建在沙漠高处的石窟”,接着给学生讲述莫高窟最早的开凿者,学生知道莫高窟是佛教的石窟,给孩子打开一扇了解莫高窟神秘文化的视窗。学生通过看莫高窟洞窟的图片,了解莫高窟的概貌,内心从感到神秘到受到震撼,进而产生对莫高窟进一步探究的兴趣。这个过程,孩子从对莫高窟由陌生到有点认识,再产生到课文中进一步探究,激发儿童学习语言文字的兴趣,实际上是循着孩子接触到文字的好奇、陌生、探究这样的过程进行教学的展开。
不足和反思:
本课教学,我试图上成家常课。那么,有没有为了公开的成分?还是有的。比如,鉴于时间的所限,本课的四字词语仅仅从口头上带领孩子积累,没有动笔书写的时间;对二、三段课文的背诵落实也不到位。还有课终引导学生探究本课的作者的环节,应该说预想是好的:学生作为阅读者,应该有读者意识——这是我们语文教学往往忽视的。同时,这个问题也能领着学生回顾和反思课文的语言,从文字中发现作者的表达特点,以及字里行间流露的思想感情。事实上,学生在猜想的过程中,依据的是具体的课文语言,并从语言中发现了作者的思想感情——热爱祖国文化。此时,学生的思想和情感也得到提升。但是,这个环节应该在全文教学结束进行更好,这是我为了公开课的一个有意为之的环节。
课时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熟练背诵课文第2~4自然段。2,能用文中的句子概括自然段的意思,学习围绕中心句把内容写具体的方法。3,体会艺术宝库莫高窟在世界文化艺术史上的地位,增强学生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1,能用文中的句子概括自然段的意思,学习围绕中心句把内容写具体的方法。2,体会艺术宝库莫高窟在世界文化艺术史上的地位,增强学生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教学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总体把握,调动兴趣。3′
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莫高窟》.
2,(出示课件2词语)还会读吗 注意读准红色字。(开火车读,齐读)
3,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莫高窟是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板书:明珠)作者主要是从彩塑,壁画和藏经洞这三方面来展现这颗明珠的。(板书:彩塑,壁画,藏经洞)一起走进课文,来领略这颗明珠迷人的魅力!
二,精读细品,领略风采。26′
(一)品味"彩塑"8′
1,课文哪一自然段写了彩塑 (第2自然段)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读一读第2段。呈现在你眼前最清晰的彩塑是----
交流:
(1)指名个说。
菩萨是( ) 天王是( ) 力士是( ) 引导对感情朗读
卧佛是( )(出示课件4文字)有一尊卧佛长达16米,他侧身卧着,眼睛微闭,神态安详。 写得更加详细具体 引导感情朗读
(2)这些彩塑真是(个性鲜明,神态各异).
(3)看到这一尊尊惟妙惟肖的彩塑,游人无不(啧啧赞叹),个个都会赞叹。
你会怎样赞叹呢 (指学生说)
2,把大家刚才说的连起来作为第2自然段,行不行 (不行,太乱)
3,作者是怎样写的呢
先写了莫高窟保存着----.这些彩塑----.(概括出特点)
接着写了这些彩塑中有----,有----,还有----.(从"面"上展现)
然后着重写了一尊卧佛长达----,他----,眼睛----,神态----.(从"点"上展现)最后写了看到这一尊尊惟妙惟肖的----,游人无不----.(道出人的感受)
4,我们再来欣赏欣赏这些图片,我来提示,你们齐背。
莫高窟保存着两千多尊彩塑,这些彩塑个性鲜明,神态各异。(出示课件5,6,7,8图片及文字)有------,有------,还有-------.有---------安详。看着这些惟妙惟肖的彩塑,游人无不啧啧赞叹。
(二)回味"壁画"14′
1,莫高窟不仅有精妙绝伦的彩塑,还有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宏伟瑰丽的壁画).这句话在第3自然段的开头,它是一个 (过渡句)起(承上启下)的作用。"精妙绝伦的彩塑"承接上文(板书:精妙绝伦),"宏伟瑰丽的壁画"开启了下文(板书:宏伟瑰丽).
2,第3段与第2段的在写法上一样。对照第2段,自学第3段。在感受最深的地方做做批注。
交流:指名说,读一读。
(1)(宏伟瑰丽,内容丰富多彩) 师点评:这里概括出特点。
(2)(内容丰富多彩,有记录佛教故事的,有----,有----,还有----)引读,齐读。
师点评:这里从"面"上展现,使我们感受到壁画的内容真是(丰富多彩).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1. 掌握本课生字的正确发音和规范书写。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 理解课文内容;感知文章结构。
重点难点学会随文识字同,学会本课的生字。
教具准备 本课生字、词语卡片,中国地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8)
1.谈话解题: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无数灿烂的艺术瑰宝吸引着中外游人。其中甘肃敦煌的莫高窟、河南省的龙门石窟、山西省的云岗石窟,被誉为我国石窟艺术的三大宝库。今天,我们将走进敦煌去一睹莫高窟迷人的风采。(板书:14.莫高窟)
2.(放有关莫高窟的音像资料)简单介绍:在鸣沙山壁上密密层层地凿了近500个洞窟,每个洞窟都有彩塑的佛像和艳丽多姿的壁画。
3.引发学生思考:欣赏了莫高窟,你想到了什么?(让学生畅谈感受)教师相机小结并过渡。
二、自主识字,了解大意(10)
1.自由轻声读课文,勾画出本课不认识的生字、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生字、词,试着把课文读通顺。
2.默读课文,思考:
⑴这篇课文从哪些方面介绍了敦煌莫高窟?
⑵作者是怎样评价莫高窟的?
三、师生互动,检查情况(7)
1.认读词语,师生正音,提示学生注意音难字难和形难字。
2.指名朗读课文,要求:正确、通顺、流利。师生评议。
3.对于思考题你有什么见解?组内交流,指名学生汇报交流情况,师相机板书:明珠 智慧结晶 艺术宝库
四、略读一、四段,感知文章结构(10)
1.齐读第一段,勾出这一段的中心句。读中心句并思考:你认为这一句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总结全文)
2.再读一段,想想还读懂了什么。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3.默读最后一段用“△”标出最能体现莫高窟地理位置的词,你怎样理解?我国除了莫高窟还有什么是“举世闻名”的?
4.让学生思考、讨论文章结构,老师相机补充。
五、布置作业
1.书写生字、词语。
2.朗读课文。
教后感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 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内容。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二、三段。
3. 感受艺术的美妙,体会我国劳动人民的伟大智慧。
重点难点 学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体会莫高窟的美和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
教具准备 有关莫高窟的图片和音像资料。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7)
1.认读生字,书写生字,学生之间互评。
2.你读懂了什么?让学生自由发言。
二、抓住重点,体会情感(15)
1.教师谈话:我们了解到课文主要抓住了“彩塑”和“壁画”两部分来具体描写迷人的莫高窟。首先让我们去欣赏莫高窟的彩塑。
⑴齐读课文第二段,这里向我们介绍了几尊彩塑?
⑵出示图片(欣赏慈眉善目的菩萨、威风凛凛的天王、强壮勇猛的力士)。留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为什么?
⑶学生感情朗读。
2.教师谈话:莫高窟不仅有栩栩如生的彩塑,还有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宏伟瑰丽的壁画,让我们走进壁画长廊,去欣赏欣赏吧!
⑴出示“飞天图”及资料卡,让学生欣赏并了解。教师讲述:在所有壁画中最引人注目的上那成百上千的飞天壁画。
⑵引导学生朗读飞天壁画这一部分,想象的景象。
⑶那栩栩如生的彩塑和这宏伟瑰丽的壁画在那科学不发达的古代是怎样建造雕刻而成的呢?请结合课文内容,想象当时的情景。师相机引导学生感悟莫高窟是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
⑷学习了这篇课文,你认为作者在文章的字里行间流露了怎样的情感?(对艺术、对人民的赞叹)感情朗读二、三段。
三、感情读文,感悟中心(8)
1.用“_____”画出你认为美的句子,用“…”勾画出好的词,用“△”标出精彩的段,自己反复读一读,体会体会。
2.莫高窟,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莫高窟,古代人民的智慧结晶;莫高窟,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这些,你感悟到了吗?把你的感悟讲给大家听听。
四、积累语言,拓展延伸(10)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学生交流搜集的资料,更广泛地了解石窟艺术。
3.摘抄好词、好句、好段。
五、布置作业
背诵课文第二、三段。
板书设计
简介所处的位置和环境 艺术宝库
莫高窟 彩塑——神态各异 劳动人民
壁画——宏伟瑰丽 智慧结晶
教学要求
1.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威风凛凛”、“栩栩如生”、“举世闻名”、“结晶”等词语的意思。体会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
2. 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句、精彩段落。背诵二、三段。
3.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我国劳动人民伟大的智慧,学生热爱我国灿烂民族文化。
重点难点 1. 学会随文识字同,学会本课的生字。 2. 学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体会莫高窟的美和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
课时安排 两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