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大家精心整理了古代印度教学设计【优秀9篇】,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家。
美国是早期实行全球教育与多元文化教育的代表性国家。二战以后,在《富布赖特法》(FulbrightAct)与一系列基金会以及国际组织的推动下,美国院校轰轰烈烈地开展了一系列学生互换计划,许多美国学生选择暑假期间到欧洲进行游学,积累多元文化经验,增强国际理解能力。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教育、国际教育与多元文化教育进一步得到发展。社会环境的变革要求扩展课程内容的国际维度,增强学生的国际理解能力,拓展他们的国际视野,培养具有“全球意识”和“全球交往能力”的国际性人才。一些研究者一致建议变革当前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将全球教育融入教师教育课程之中。他们认为在教师养成阶段,就应该培养未来教师具备全球视野及对全球化议题的敏锐度,强调对教师全球观念与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对于如何建立新的教师教育课程项目,给予学生直接的实践体验,将学生派遣到国外进行跨文化的体验,积累更多的海外实习经验,了解国外教学实践是一种理想的途径。因此,跨文化的“国际教学实习”在职前教师培养中就渐趋普遍起来。
“国际教学实习”(InternationalStudentTeaching),作为一种跨文化教师教育项目,与之相似的概念还有“海外教学实习”(OverseasStudentTeaching)或“全球教学实习”(GlobalStudentTeaching)等。国际教学实习主要是通过语言训练课程、文化活动、在当地家庭或院校宿舍寄宿及与课堂教学有关的活动等,使未来教师具备丰富的跨文化教学体验,形成未来的教师的全球观念与跨文化意识,培训教师在多元文化环境中任教的能力。让实习生到另外一种文化情景中进行文化体验,对于实习生个人能力、专业能力以及跨文化能力的提升发挥着重要影响。M.Merryfield(1998)指出跨文化的经验是培养未来教师能够有效地应对K-12年级多样化背景、语言和世界观不可或缺的经验,是超越国内学习经验,能帮助师培生在生活与宽广的世界中搭起联系的桥梁。
这些国外实习的学生具备跨文化交往技能与跨文化意识后,将更好地面对国内学校多元文化环境,展示出优秀的教学能力。“这些海外学生学会了各种教学方法的知识,比如来自新西兰的全语言教学(Wholelanguageinstruction),来自英国的现场管理,来自澳大利亚的代表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班级的教学模式,来自俄罗斯的继续教育程序,”他们带回的这些不同教学思想、教学策略与教学资源,将是学校提升教育品质改善学校声誉的重要而宝贵的教育资源。在全球化加速发展的情景下,以美国为代表的高等院校,更加关注教师的全球教育与多元文化教育,重视职前教师的跨文化经历,为此创新实践各种形式的国际跨文化教学实习,它正逐步成为美国许多大学或学院教师教育发展的重要共同特征。根据美国国际教育研究所(IIE)发表的年度报告所提供的数据,2002-2003学年,美国高校学生从海外获得学分的总人数为174629人,比上学年增长8.5%。
在这种背景下,美国负责承担师资培养任务的高等院校在教师教育课程与教学中,将多元文化教育与跨文化教育列为核心课程之一,实习生必须在当地的托儿所为新移民提供服务,体验跨文化的经验。有研究统计,美国大概有一百所大学或学院提供了类似的本科生海外教学实习计划。早期主要是美国的中密西根大学(1975)、印第安纳大学(1977)、北伊利诺大学(1980)、贝塞尔学院/圣克劳德州立大学(1987)等中西部地区的院校。这些院校创造性地结合学校与州地方实际,选择师范生到海外进行教学实习,推出各自的全球跨文化教学实习计划。
二、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的文化体验方案
目前,开展跨文化教学实习计划已经成为美国院校日益普遍的教师教育的教学实践活动。其中印第安纳大学的文化体验方案(CultureImmersionProjects),提供该校各类教育学课程的实习教师为期八周的海外学习方案(OverseasProject),使实习教师通过该方案的实施中,体验不同文化间的教育方式,拓展其国际视野及跨文化的理解,是美国院校中国际跨文化教学实习实践中比较成功和富有特色的一项计划。
(一)海外学习方案的目标
印第安纳州是美国移民聚居的集中区域,不同人种与肤色的人汇聚形成了丰富的多元文化。为了让不同文化的教师与学生能够相互包容、理解与尊重,印第安纳大学负责教师教育的领导者们开始尝试各种让职前教师走进少数族裔社区,与有色人种进行零距离接触的尝试,推出一系列的文化体验方案,包括“美国印第安人保留地方案”(A-mericanIndianReservationProject)、“都市项目”(urbanPro-ject)等。印第安纳大学海外学习方案就是该大学文化体验方案的一部分。有意申请海外实习的在校各类教师教育专业的实习教师均可參与海外方案,请求安排到澳大利亚、中国、哥斯达黎加、厄瓜多尔、英国、印度、爱尔兰、日本、肯尼亚、新西兰、俄罗斯、西班牙和土耳其等地区的合作学校、家庭和社区。凡是最后参与并完成海外学习的学生可以获得印第安纳大学毕业的3个学分。
通过海外学习方案的实施,该大学希望到海外教学实习的学生都能够:发展对于生活的多元世界以及世界上国与国的互相影响之较为宽广的认识;提供其它国家不同文化间的教学和社群发展经验,即提供真实、深入体验其它生活方式和学校教育的经验;通过增强自信、自尊、更佳的适应能力以及获得新的与不同的教学方式、理念和哲学观來促进专业和个人成长。近几年以来,印第安纳大学深刻体会到教师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不断深化教师教育培养计划。它强调将新的教师教育培养计划融入其中,力求重构印第安纳大学海外学习方案的理论框架,因此海外学习方案的目标有所调整,这主要希望在以下六个方面获得突破。①在参与该方案的所有人员中间,包括申请计划者、印第安纳大学教职工、接受国学校相关人员等,培育一种社群感。②在学校功能发挥以及关于社会与教育议题的国际观方面的多种场境中,鼓励批判性反思。③注重终身学习,努力提高个人以及专业智力的成长。④不断获得在接受国学校与社区有意义的体验。⑤增进具有良好基础的学科知识,通过多种形式来理解学生所处的教室环境。⑥提供个人化的学习方式,允许计划参与者利用自己的兴趣与价值来改变涉及他们海外方案的体验的主要方面。
(二)海外学习方案的实施
印第安纳大学的文化体验方案的推行,是与国际教育基金会密切合作下实施的。印第安纳大学的海外方案由以下三个阶段组成。第一阶段是预备阶段,包括出席所有晚间的研讨会,参与一系列工作坊,阅读和记录接待国家的教育、历史、文化以及与之相关的社会、经济和政治议题。同时要和计划小组会面访谈,准备一个海外计划日志等,以筹备安排未来的跨文化实习活动。第二阶段是为期至少十周的印第安纳实习。海外计划的參与者必须在报到海外国家前,成功的完成至少十周的在印第安纳的小学或中学的实习。该安排活动的目的是检验这些海外实习学生是否在专业教学方面具备必要的资格。该资格的确认是通过印第安纳中小学的课堂教师、学校校长及印第安纳大学的教师教育管理者集体决定的。只要完成准备阶段任务且具备相应资格的所有学生,都可以参与申请该计划。接下来就是为期八周(40天的教学)的海外体会经验阶段。海外生活学习主要由接受学生教师的对方学校教师安排,实习教师通常生活住宿在教师的家庭中。
在海外国家进行教学实习期间,计划参与的学生必须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首先,要保证在四十天的安排时间里,与国外的同行开展直接的教学以及参与一系列其它的专业活动。其次,计划参与者要住在学校社区的教师家庭里,确保接受更充分的文化体验。为此,所有的计划参与者必须适时参与社区活动,完成每周的文化反思(CulturalReflection)报告,并寄给计划小组。最后,计划参与者要尽可能学习获取新的教学思想、教学材料,同时与当地教师、学生以及社区成员建立稳固的联系,完成每年可能不同的研究计划。同时,在国外教学实习结束的最后一周完成所有涉及该方案的评估和调查。
(三)印第安纳大学跨文化教学实习方案的评估
总的来看,从早期就开始实行跨文化教学实习方案以来,印第安纳大学为此付出许多努力,始终将该方案的跨文化与社区参与作为师范生学术发展组成的一部分,30多年来已经有近2000名的实习教师在国外学校实习,拓宽了他们的全球视野,丰富了他们的专业能力。近几年,参与海外实习计划的学生人数不断增加。2001年,该方案获得了国家的认可,获得了美国师资培育机构协会(AACTE)特别设置的“BestPracticeAwardsforGlobalandInternationalTeacherEducation”奖项,该奖项专门用来奖励在国际文化、全球、跨文化、以及国际地区合作等方面作出重要实践的教师教育项目或计划。随后,在2005印第安纳大学跨文化教学实习方案又获得高盛(GoldmanSachs)基金会设置的“国际教育卓越”(ExcelenceinInternationalEducation)奖。
为了更好地推动该方案持续进行下去,印第安纳大学通过每届的国外教学实习结束的最后一周学生所完成的评估和调查,对之成果进行科学客观的分析评价。这些报告都认为海外学习方案的实施达到了其开初表述的目标,实习生与接受国的学校以及师生之间建立了良好的专业伙伴关系。在这些报告中,都传递这样的讯息:国外的专业学习体验、参与社区活动任务以及所要求的反思性报告,都是一种新的学习,除了课堂教学教学本身的收获之外,许多积极的影响都业已超越教室场景之外了。
三、美国国际跨文化教学实习的影响
美国国际跨文化教学实习推行以来,取得了许多正面效能,吸引了许多研究者的目光。一些研究者开始从实证研究的角度,通过观察实验、访谈与个案研究方法;还有的研究通过现象学研究方法,从定性的角度,深入具体分析这些海外教学实习项目,对其效用作出客观科学的评价。总的来看,国际跨文化教学实习对于实习教师在个人成长,世界视野与跨文化能力及专业能力三方面均有明显的积极作用,但也还存在一些影响其发展的实践性问题。首先,国际跨文化教学实习提高了教育专业学生的跨文化教学能力。在国外实习过程中,普遍提高了与学生、同事、学校领导及家的合作与沟通能力,明显提高了实习生对他人的关注程度。B.H.Myers(2001)研究教师跨文化的经历对尔后课程与教学的各种感知的影响,其研究结果发现,受试者察觉到国际经验对教师教学实践的影响,甚至还超过在一般教师培训课程学习的知识技能。
在专业能力方面,有学者指出海外教学实习让实习教师学习教学策略与技巧,发展他们关于跨文化教学(interculturalteach-ing)的策略与教材,增强了他们的教学反思能力。通过比较访问国与母国的教育制度及教学方式,这些学生对于教育体制的认识得到了提升,对于教育体制对学习环境的影响具有了一定的分析能力。在另外一项关于跨国教学实习的计划报告中,认为该项目对于支持美国学生与英语学习者一起工作所需要的教学技能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它为职前教师未来多元文化的教室里教学准备,提供了巨大的潜力。其次,国际跨文化教学实习提升了教育专业学生的跨文化技能。Heyward(2002)指出跨文化能力(inter-culturalliteracy)的多面性,包括文化知识、语言能力、适应能力、对不同文化的态度、参与性及认同程度。
国际跨文化教学实习主要通过让学生在不同于自己的文化社区中进行教学实习与生活,其实习实际上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沉浸课程,在上述几方面都有积极正向的影响。这些实习生在不熟悉的文化环境中,通过与当地人接触及开展各式各样的文化活动令实习教师认识了访问国的文化,在当地家庭的寄宿生活及活动增加了他们对异国文化的了解,增加了他们的跨文化知识,拓宽了全球观念;通过学习当地的生活方式、学习当地的沟通方式,并跟当地的家庭建立亲密的关系,并积极与孩子们、其余专业人士及不同文化背景的成人互动,增强了多元文化教育的信念。
关键词:篆刻;美术教学;教学教材
篆刻是一门于金属、象牙、玉石、***等材质之上雕刻篆体文字的传统艺术,主要以制作印章为主,又称印章艺术。“它是美术学科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其内容广泛,涵盖图案设计、文字设计、书法、中国画、构图、雕刻等美学知识”[1],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艺术。“在全国中小学教育探索走特色内涵发展之路的大环境下,在中小学设有篆刻教学,学生学习并了解中国篆刻艺术发展的基本过程及其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是当下中小学美术教学的一大特色[2]”。
一、初中美术教学中篆刻教学现状
当前传统的篆刻教学存在三个主要问题:其一,在初中教学中,篆刻教学缺少教材,不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系统化、规范化的篆刻知识;其二,教学难,难在材料,传统的印石一直是篆刻艺术的主要载体,在教学中,对于初中生来说,石料太坚硬了,可供操作面体积小,刻刀容易滑刀伤手,不便于学生将篆刻学习应用于实践过程中;其三,学生的认知水平较浅,在篆刻的学习实践课程当中,学生的兴趣普遍不高,同时觉得篆刻难学、难懂、难操作。当前完成作业的大部分是临摹,依葫芦画瓢而缺乏设计和创造。针对以上传统的篆刻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对篆刻教学教材、教学内容和篆刻材料进行探索和研究,通过对教学材料的创新实践,同时结合河南地方文化资源并将其应用于教学内容,使得篆刻教学可以更容易在河南中学美术教学中得以开展。
二、篆刻教学材料的创新
美术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教法上进行创新。“在教学当中,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地选用教材及教辅,来改进教学方法才能使课堂更有实效性[3]”。在具体的教学中,笔者选用了橡皮作为篆刻的一种材料。橡皮是廉价、易得且更软的材料,便于学生制作。可以让学生把精力更多地用在分析印章或设计印稿上。肥皂块是篆刻的另一种材料。这种材质比起橡皮来说更加细腻。肥皂的表面用刀子削不平要用砂纸才能磨平。肥皂篆刻教学涉及的材料主要是:厚度适中的纯色肥皂、透明纸、美工刀、水性彩笔,这比传统篆刻教学中所用的石材和刻刀要随意和简单些。因为肥皂的质地较软,所以学生在雕刻的时候要像握铅笔的姿势一样握住美工刀,使落刀处与橡皮之间保持45度角,刀无需多动,雕刻过程中转动橡皮即可,学生上手容易且见效快。但是肥皂的熔点比较低,用手触摸的时间长容易融化。因此不能直接触摸肥皂,要用厚的纸张或是布块包裹再进行操作。篆刻前应对学生强调正确的执刀姿势,雕刻应与写字一样,运刀时一般从外向里,注意防止伤手。观察没有印到的地方可再补一下,一直补到从背面看完全印好为止,然后平稳地揭下宣纸,呈现出一张较完整的篆刻作品。在橡皮、肥皂的篆刻教学中,不单单是篆刻体验,而是通过读印、摹刻、临刻、创作四结合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读印、摹刻、临刻当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对比讲解,让学生了解并掌握篆刻的一些常用章法和刀法,课下时间学生可以自己去设计和创作印章,独立去完成一方或几方篆刻作品。进入初中以后,中学生的独立性相对增强,课堂教学中更要注重启发式教育。通过丰富载体,把激发学生兴趣作为关键,将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深深植根于中小学生的心里,使学生将技艺在创作中发扬光大,增强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同时还能培养学生认真细致、刻苦钻研的态度和锲而不舍、百折不挠的意志力,以及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三、篆刻教学内容中挖掘河南当地资源
篆刻要识篆、习篆,这就涉及古汉字及书体演变的发展史。篆刻教学要与美术、文学、政治、历史等学科相结合,以此拓宽学生的人文知识。篆刻教学不完全是单一的美术教学活动,而是一种具有丰富内涵的艺术教学活动。篆刻学习具有一定的难度,如何使学生克服挫折感是教学工作的重点。我国教育学家程颐提出:“教人未见其趣,必不乐学。”兴趣才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因此改进各种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把培养学生兴趣作为关键。在学生认识篆刻的阶段,通过给学生解释各种篆字的意思,让学生对篆刻的基础知识有所了解。而在学生的创作阶段,考虑通过结合讲述河南悠久历史和人文风情进行篆刻教学,进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欲。篆刻教学在中学美术教材中涉及内容较少,需对美术教学内容进行编排,明确教学目标,构建篆刻在中学阶段的知识点,结合河南当地历史文化资源进行教学设计。以案例1为例进行说明。在人民美术出版社,八年级下册第12课《美术的遗存的保护与传承》这一课教学中,在对“欣赏评述”学习领域进行阐述后,可以与学生互动。让学生来猜一猜“千年帝都,牡丹花城”是我们河南省的哪一个城市,课堂气氛马上热烈起来。接着与学生一起来了解河南的人文风情,同时给学生讲述牡丹花美丽的传说。欣赏“中国印———牡丹花”让学生来认识并画一画这些标志,也可以画出自己心中的牡丹花形象。这样一来,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立马被调动起来。当他们看到自己的构思、设想经自己双手的镌刻,钤出一方方独一无二的印花时,心里甚是欢喜,也为课堂增添不少色彩,达到教学的目的。设计步骤:1.准备一块边长为5cm的方形。2.将设计的图案描于图纸上,细部线条可以使用自动铅笔。3.将图案描绘于橡皮擦上,将描图纸翻过来,盖在橡皮擦上,用大拇指轻刮,即可将图案复写于橡皮擦上。4.雕刻图案的轮廓,将笔刀的刀刃稍微向外倾斜,沿着图案的线条往外侧沿顺时针方向雕刻。5.顺着刚才刻的线条,以逆时针方向刻出一条V字型。6.刻去多余的部分。7.使用水粉颜料调出浓度适当的胭脂色,拿刷子将调好的颜色刷在印章上,小心地印在纸上。试印,进行修改。学生设计的牡丹花系列一蝴蝶与牡丹一。《美术课程标准》十分强调对美术文化的认知和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美术以视觉形象承载和表达人的思想观念、情感态度和审美趣味,丰富人类的精神和物质世界。“美术课程可以增强学生对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4]”。教师引导学生以兴趣入手,先刻些自己喜欢的物品。通过观察了解学生的心理,加以正确的引导,方能培养学生对学习美术的爱好与兴趣,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更有利于对篆刻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及和传承。在人美版教材八年级下册第十二课《如何欣赏建筑艺术》这一课中,通过图片去引导学生了解我们河南省的省会城市郑州的标志性建筑二七塔。塔式新颖、独特,雄伟壮观,具有中华民族建筑的特点。二七塔是中国建筑独特的仿古联体双塔,它是为纪念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而修建的纪念性建筑物。在指导学生选定刻印二七塔内容之前给学生讲述二七塔由来的历史,使学生深深地感触印文内容的思想性。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可适当加入些有关篆刻的知识,课前让学生搜集一些印章,教学中讲解印章的用途及印章按作品形式分白文印和朱文印,尝试不同盖印和拓印的方法,体会两者的异同。在学习篆刻知识的同时,增强了热爱家乡的感情。教师的教学内容应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从“生活化”的材料方面入手,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加以合理的指导,方能突破学生在篆刻学习上的难点。将学习到的设计、刻、印等技能巧妙地运用到本课中,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的难点。同时,两课的三维目标,能力、知识、情感也相似,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参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教学反思
在美术教学中,教师使用的教学方法应与学生的认知水平相适应,及时了解学生对所讲授知识的掌握和接受程度,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吸收。新课程标准下的创新教学理论,要求把培养学生的美术审美及创作能力作为培养重点。在题材选取上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使用橡皮或肥皂做为材料,学生在刻文字和图案时就能得心应手。学生还可以选择在一个较大的空间进行设计布局,这样不但丰富了学生的生活,还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由于橡皮和肥皂这些材质较软,从而影响了线条的表现形式。当坚硬的雕刻工具在柔软的橡皮砖上进行刻印时,肥皂在次印上去都连着皂一起脱落,所以有的时候无法完成细微的雕刻,在制作上更突出的是图案和方法。在刻印中用发散性思维的方式去想象。“学生长期临摹,缺乏想象力的训练,以此发展下去,培养出的学生墨守成规,缺乏想象力[5]”。所以在创作教学中,紧握主题,学生围绕主题内容,尽可能多地去设想几套方案,看谁的想法最多,最有独到之处。将学生的不同篆字组合成一方方生动而又充满趣味的印稿,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对篆刻的理解也逐步完成,达到了从量变到质变的认知过程。在后续的篆刻教学实践中,将探索更多的篆刻教学材料,更加便于学生就地取材,提升篆刻教学的普及程度并拓展实践方式。同时也将更进一步研究地方文化资源,将更多优秀的传统地方文化特色融入到篆刻教学内容中,不断丰富和完善初中篆刻教学教材和课程。
五、结语
篆刻教学是一种“多元化”的、内涵足够丰富的艺术教学活动。篆刻教学中,通过尝试新的教材资料和新的思路,不仅使枯燥乏味的镌刻过程变得更有趣、活泼、形象,还加深了对篆刻知识和镌刻技法的认识。教师在课堂讲解中,应及时发现学生对教师所讲授知识的理解程度,以便使更好的理论知识过渡到技能、技巧及创新方面,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邱金生。浅谈“实例教学”在篆刻教学中的实践和运用[J].天津教育,2009,(10).
[2]吴汉伟。中小学篆刻教学初探[J].青少年书法(少年版),2012,(01).
[3]王南。让篆刻教学成为美术课堂的“一角”[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3,(11).
长征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先生和中国惠普有限公司副总裁、商用产品渠道销售部总经理李纲先生分别代表两家企业签署了合作协议。
在此次合作中,双方将整合软硬件资源,共同打造更具针对性的幼教行业解决方案:长征动画多媒体教育软件将与采用微软Win7专业版操作系统、英特尔酷睿I3处理器的HP 450商务笔记本电脑实现无缝融合,构建新一代的全方位多媒介无线交互多媒体教育平台;再加上惠普专业的服务支持,让幼教行业用户免除后顾之忧。随后,这一整体解决方案将在全国各个地区的幼儿园大范围免费投放试用,将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方式带给更多的幼教用户和孩子们,完美实现科技、教育、信息、文化的大融合,成就中国幼教科技梦。
认为,“通过此次与惠普的深度合作,长征教育新一代的教育平台系统进一步提升了性能,必定会极大提升我国学前教育领域的技术水平与质量标准,对提高现阶段国内幼儿教育水平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振兴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李纲提到:“惠普多年来坚持对中国教育事业的长期投入:一方面,我们将惠普创新科技、全球教育经验与中国教育发展需求相结合,推出了定制化的教育行业解决方案;另一方面,秉承‘在中国,为中国’的承诺,惠普发起和实施了产品和资金捐赠、教师培训等众多教育公益项目。而在幼教行业,惠普还与一线城市的高端幼儿园进行了跨界合作,共同探索融入信息化的全新育儿之路。而此次惠普与长征教育的深度合作,也意味着惠普在教育行业投入的进一步深化。相信通过此次合作,我们不仅将践行共同坚持的公益理念和教育精神,更将实现科技与教育的强强联合,将中国‘幼教梦’推向新的发展阶段,为中国教育事业的腾飞注入强劲动力。”(付 凯)
佳能“智慧安全”解决方案
构筑信息传输的安全壁垒
当内网公共盘中的敏感信息在层层防火墙的保护下高枕无忧时,几页散落在打印机旁边的文件,却被楼层的清洁工轻易拾起,公司竞标方案和报价就以这样的方式泄露出去了,由此带来几百万合约的损失。这种情节并非商业谍战片中才有,在我们的身边也广泛存在,每一个缺乏文印信息安全防护的企业,都会面临这样的业务风险。
uniFLOW是佳能为企业用户量身定制的打印解决方案,并且基于uniFLOW为用户带来了多重“智慧安全”保障。uniFLOW解决方案提供了刷卡打印功能,用户在电脑端发送打印任务之后,需要在打印机或复合机上刷卡确认身份后才能输出打印作业。这使因文档遗留在打印设备上而造成的信息泄露可能性降为零,同时通过合法身份的识别,也能使拥有权限的员工可以使用更多移动设备进行打印任务。刷卡打印也使管理人员能够轻松进行打印权限的设定,不符合权限的员工即使刷卡也无法打印相应文档,使文印安全多了一层保障。
在封堵了数字信息向纸质文档转化的安全漏洞后,佳能打印设备同时也为纸质文档的数字化存储提供了安全保险。今年年初推出的佳能第二代智简彩色数码复合机提供了“发送给自己/我的文件夹”功能,在经过事先的身份认证后,可设置一键式按钮来实现扫描文档发送到自己的邮箱或者个人文件夹,确保不会发送到错误的、未经认证的地址,降低信息泄露的风险。更重要的是,无论是刷卡打印还是扫描件的指定发送功能,都无需让企业和员工经历更多步骤,可在不影响工作流程的前提下实现文印信息安全。
印度第一部分学案 李鹊一中
李玲 学习目标:
1、记住印度的位置、人口主要地形区的分布。
2、学会运用文字和数字资料说明印度人口增长的特点,并理解人口过度增长与环境、经济发展的关系。
3、学会阅读图片,分析解释印度水旱灾害严重的原因。
4、知道印度粮食生产自给有余的原因。
学习重点:
(1)印度的位置、人口主要地形区的分布。
(2)、运用文字和数字资料说明印度人口增长的特点,并理解人口过度增长与环境、经济发展的关系。学习难点:
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及其对农业的影响。
学习内容及要求 :
一、填空(小组自主学习完成。)
1、印度东南临()湾,西南临()海。
2、主要的陆上邻国有()。3隔海相望的国家:()
4、印度是南亚面积最()的国家。
5、印度人口已超过()亿,仅次于(),居世界第()位。
6、印度人口特点:人口数量(),增长()。
7、人口对()()()发展造成压力。
8、印度是文明古国,有著名的古建筑()。
9、地形特点:北部山地()、中部平原()、南部高原()。
10、印度大部分地区地处()带和()带。
11、印度以()气候为主,全年(),分()。
12、印度水旱灾害频繁,解决的措施是修()工程。
二、简答
1、分析印度发展农业的有利自然条件?
2、印度多旱涝灾害的原因?
三、综合题
1、读课本35页印度地形图7.34,完成下列要求: 山脉:()
河流:()()高原:()
海域 :()()()岛屿:()
山峰:()
纵观印度地理事物分布,该地区大致可分为()大地形区。
2、读“南亚地区不同季节的风向路径图”,将符合题意的各选项的字母和数码按顺序写在下面的横线上。(见课本37图7.39图7.40)A 6月至9月
B 东北风
C 由海洋吹向陆地
D 形成东北季风
E 为雨季
F 10月至次年5月
G 西南风
H 由陆地吹向海洋
I 形成西南季风
J为旱季(1)与甲图相符的是:(2)与乙图相符的是:
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是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第三节内容。印度是南亚面积最大、人口最多、自然条件最具代表性的国家。教材集中反映了印度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的主要特征,简明地选取了人口的过度增长、水旱灾害频繁、自给有余的粮食生产、发展中的工业这四个当今印度十分突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特征。从农业发展与人口压力、农作物的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工业生产布局与原料产地的关系等方面体现了环境—资源—人口这一主线,正确的阐述了人地关系,为进一步学习区域地理奠定了基础。因此本节课是教材的重点。
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具备基本的读图能力及从地图和各种资料上提取、分析、归纳地理信息的能力,但是由于学生年龄小,认知能力差,知识面不够宽,信息来源有限,看问题的层次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在教学中要始终坚持面向全体,分层次教学。教学过程中运用计算机多媒体课件,采用引导启发、层层设疑教学法。
教学设计思路
依据地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全体学生的发展、面向学生的个性发展,同时,还要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地理教学、创设学习情景,引领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合作学习等,培养学生搜集资料、查阅资料,运用资料、图表等说明、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学会“遵循自然规律,改造自然环境,建立人地和谐的生存环境”的科学态度,从而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让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运用文字和数字资料,说明印度人口增长的特点以及人口过度增长与资源、环境及经济发展的关系。
2.通过地图及图片的阅读与分析,能够解释印度水旱灾害频繁的原因。过程与方法:
1.通过地图了解一个国家的位置及邻国的培养读图能力;
2.会看分层设色地形图,并初步学会用地图分析一地区的地形特点;
3.学会运用文字、数据、地图等资料,说明气候特特征和人口增长情况,提高分析和归纳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对印度人口、自然灾害的研究,使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人口观、人地协调观念。
2.印度与我国为邻邦,印度在人口政策与自然灾害防治等方面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人口特点及自然灾害对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所造成的压力。
难点:印度临国的空间方位的记忆,人口特点及人口对印度的资源、环境、经济发展的影响和水旱灾害的成因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课件播放西游记中《天竺少女》的片段 学生活动:欣赏并思考是哪部电视的片段,表现的是哪个国家的舞蹈。教师活动:大家都知道西游记讲述的是唐僧师徒去西天取经的故事,西天就是古代的天竺,也就是现在的印度,你们想不想更多的了解印度?好,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古老而神秘的国家—印度
教师活动: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情景导入,整体感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本堂课的学习创设一个良好的情境活动
二。新课教学 1.印度概况
(1)位置和地形
教师活动:多媒体展示印度在世界当中的位置图
学生活动:看书及读图,描述印度的地理位置及与我国的位置关系。
教师活动:多媒体展示印度地形图的卫星照片,引导学生在图中找出恒河平原、喜马拉雅山、德干高原三大地形区,分析印度地形特点
学生活动:读图分析,得出结论(2)陆上邻国与隔海相望国家
教师活动:展示“印度邻国图”,引导学生找出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并归纳分别位于印度的什么方位
学生活动:观察 “印度的邻国图”,总结归纳。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并从地里图像中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使学生在进一步巩固认识一个国家的学习方法的同时,了解和掌握印度的位置和地形。
(3)印度的气候
教师活动:1.课件展示:“水旱灾害图片”引导学生分析水旱灾害的发生跟气候有关
2.课件展示:“亚洲气候类型图”引导学生查找印度的气候类型
3.课件展示:“孟买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分析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 学生活动:读图分析并查找印度主要气候类型,结合气温和降水图,讨论其气候特点
教师活动:课件展示南亚风向图,提出问题 ①雨季和旱季盛行的风向
②西南季风进退失常带来的灾害,完成38页表格 学生:读图、讨论分析,完成表格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讨论分析中学会从地图中获取信息、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读书36--37页内容,思考印度人民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如果你是印度发生这样灾害地区的公民,你又应该怎么做呢?
设计意图:水旱灾害是我国经常出现的灾害性天气。通过讨论,让学生在平常学习中具备一定的自救常识,学会一些终身受用的能力
(4)人口
教师活动:课件展示“世界上人口过亿的国家”图,引导学生找出人口居前两位的国家
学生活动:看图,思考回答 教师活动:课件展示印度人口增长示意图,引导学生思考36页第2题 学生活动:读图计算,总结印度人口特点—数量大,增长快。教师活动:课件展示36页“活动”3材料
学生活动:讨论对印度未来人口增长趋势的看法及众多的人口给印度的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带来的压力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的思维能力,在学习、讨论中形成正确的人口观和资源观;通过比较,进行人口国情教育
2.印度文化
教师活动:课件展示教材34页阅读材料
教师活动:课件展示有关介绍印度的图片并作介绍
1.印度国花 2.印度国旗 3.印度首都 4.印度古迹泰姬陵 5.印度的牛 6.印度奇特的风俗 7.印度妇女的服装„„
设计意图:营造浓厚的印度民族文化氛围,让学生了解印度的人文风情 三。小结:请同学们说说本节课的收获 四。巩固练习 五。作业布置
六。板书设计
位置
地形
──自然环境
影响←人口
印度
气候→水旱灾害
人文环境──
文明古国
风俗
一、工程机械出口印度的两种可选方案介绍
根据工程公司与印度的项目业主签订的EPC总承包合同的规定,项目的施工过程按标段应分包给印度境内的多家工程施工企业负责完成。但是,由于当前印度的工程施工企业基本都缺乏施工必备的大型工程机械,所以需要我工程公司在国内采购特定施工机械并将其出口到印度项目工地,随后再以租赁或其他方式提供给相应印度工程施工单位或企业使用。
目前工程公司将工程机械出口到印度的出口方案主要有两种,其一是永久出口方案,即国内的设备供应商直接与我工程公司在印度项目所在地注册的项目部签订合同,将工程机械直接出售给项目部,若采用此方案时,工程公司可以在国内为出口的工程机械申请出口退税;其二是临时出口方案,即临时将工程机械出口到印度,待使用结束后复运回国,使用该方案的工程公司不能在国内申请出口退税。
采用永久出口方案时,工程机械在印度进口时虽需缴纳很高的进口税费,但在国内可享有出口退税的政策优惠,且操作环节较少、不可控风险因素少。而采用临时出口方案的工程公司虽然在印度方能退回部分进口税费,但退回税费的多少受到使用时间长短的制约,若使用时间超过18个月则不再享有退税优惠,且复运回国的中间环节复杂、不可控风险较多。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永久出口方案比临时出口方案更具优势。
(一)永久出口方案
永久出口方案的优势很明显,其核心就在于工程公司可以向我国的税务部门申请出口退税。而我国目前的工程机械退税率较高,为17%,所以承包公司能以较高的成本优势提高工程公司的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并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同时,由于印度工程施工企业缺少大型工程机械,项目结束之后工程公司可选择将工程机械出售给工程施工企业而获得较高的收益,或将设备机械转移到工程公司在印度承包的其他项目工地继续使用。
永久出口方案的劣势表现在印度进口环节,即工程机械在进入印度时作为进口货物需要缴纳很高的进口税费,并且无法申请退税。
(二)临时出口方案
临时出口方案的优势同样在于项目承包公司可以申请退税,只是退税主体变成了印度方,也就是在规定的时间内(目前为18个月),将工程机械撤离印度后,工程公司可从印度税务管理方申请退回部分进口税费。
临时出口方案的劣势主要有以下几点:(1)临时进口机械时,需缴纳全额进口税费,退回的进口税费数额受工程机械在印度使用时间长短的制约;(2)退税过程在货物复运出口且递交退税申请手续以后的6个月左右才能完成,并且印度方退还的进口税费中还需扣除6%的服务费用;(3)工程机械复运回国的运费、保险费和口岸操作费等较高,且其中的环节比较复杂,不可控因素较多。
此外,对于工程机械临时出口印度的方案,还有几个必须遵守的条件。(1)临时进口到印度的工程机械,三年内必须复运出口;(2)临时进口印度时进口方(工程公司)必需出具保函,保证设备在项目结束后撤出印度;(3)工程公司在印度的项目部必需提供进出口海关代码证书、进口关税申报单、复出口保函等印度海关可能要求的其它任何文件。显而易见,这些都会耗费大量的时间、人力和财力资源。
(三)两种出口方案的对比
采用永久出口方案时,工程机械在印度进口时虽需缴纳很高的进口税费,但在国内可享有出口退税的政策优惠,且操作环节较少、不可控风险因素少。而采用临时出口方案的工程公司虽然在印度方能退回部分进口税费,但退回税费的多少受到使用时间长短的制约,若使用时间超过18个月则不再享有退税优惠,且复运回国的中间环节复杂、不可控风险较多。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永久出口方案比临时出口方案更具优势。
二、 工程机械出口印度应缴税费的实例分析
(一)印度项目简介
2009年3月我国某工程公司与印度某铝业公司签订热电厂BTG系统EPC总包合同,合同要求在16个月内完成#1、2汽轮发电机组及所有相关辅机和辅助设备调试和并网。按照合同规定,工程公司须将项目的施工作业分包给印度的工程施工企业负责。工程公司在该项目中标前,已经与印度几家工程施工企业进行了交流并了解到,印度的工程施工企业基本没有大型工程机械,须由工程公司从国内采购出口到印度后租赁给印度施工单位使用。
总包合同签订后,鉴于项目工期较短,工程公司立即成立印度项目部。按计划工程公司需要立即组织从国内采购三台工程机械并出口印度,物流人员随即为判断采用哪种出口方案更优进行了分析和论证。
(二)工程机械进口印度应缴税种类简介
工程机械进口印度应缴税费主要包括基本关税、抵消税、教育附加税及特别附加税。基本关税以1.01*到岸价(CIF,含起岸费)为基数计算。应缴税种类主要包括以下7部分:(1)基本关税(BD,Basic Duty):按1.01CIF的10%取费;(2)抵消税(CVD,Countervailiing Duty):按1.01CIF和BD的8%取费;(3)基于CVD的教育附加税(ED Cess1,Education Cess1 On CVD):按CVD的2%取费;(4)基于CVD的高等教育附加税(Se. High Ed Cess1):按CVD的1%取费;(5)基于前四项的教育附加税(ED Cess2):按(BD+CVD+ED Cess1+Se. High Ed Cess1)的2%取费;(6)基于前四项的高等教育附加税(Se. High Ed Cess2):按(BD+CVD+ED Cess1+Se. High Ed Cess1)的1%取费;(7)特别附加税(Addl Duty):按(1.01CIF+BD+CVD+ED Cess1+Se. High Ed Cess1+ED Cess2+Se. High Ed Cess2)的4%取费;(8)应缴税总额为(1)~(7)的费用总额。
(三)工程机械进口印度应缴税总额计算
工程公司采购的计划出口印度的工程机械价值总额(COST)为2318万元人民币,包括一台塔式起重机、一台履带式起重机及一台FZQ1380塔式起重机。所有工程机械的总重约为751.23吨。根据海运经验,工程机械的重量吨与计费吨按1/4.5的比例计算,则计费吨数值为3380.535。根据物流服务合同的相关条款,海运费按496.75元人民币/计费吨计算,则海运费(FREIGHT)为167.93万元人民币。
参照EPC合同投保加成率为10%,参照海运保险合同保险费率为0.1%,则:CIF=(COST+FREIGHT)÷[1-(1+10%)×0.1%]=2485.93 /0.9989=2488.67万
三、永久出口方案与临时出口方案的经济性分析
(一)永久出口方案
退税总额:上述三种工程机械在中国的退税率为17%,合同总额2318万元,则退税总额为394.06万元。
额外支付:工程机械直接出口到印度,在考虑出口退税情况下,则工程公司需另外支付的金额为613.83-394.06=219.77万元。
(二)临时出口方案
考虑到实得退税在复出口后6个月完成,所以需要将事后的退税金额折现,退还税额根据使用期限的不同所计算出的不同结果如表2所示。
(三)使用期为15~18个月时复运回国的费用计算
考虑到合同约定的项目工期及实际情况,工程机械在印度的使用期取15~18个月比较合理,此时总退税现额为286.10万。工程机械临时出口过程中,工程公司需另外支付金额为(613.83-284.10=)327.73万。
1.计算工程机械复运回国的海运费(价格调整系数取1.2)
海运费=751.23×4.5×496.75×1.2÷1.11.5÷10000 =174.67万
2.计算印度境内回运的费用(价格调整系数取1.2)
根据物流合同,印度境内每计费吨货物的陆运价格为1311卢比(人民币对印度卢比汇率取6.76,这里不再考虑汇率的变化),则印度境内回运费为:
印度境内回运费=751.23×4.5×1311×1.2÷1.11.5÷6.76÷10000=68.19万
3.计算工程机械的海运保险费
工程机械的使用年限按5年计算,净残值率取5%;则1.5年后的残值率为:1-0.05-(1-0.05)÷5×1.5=0.665;
海运保险费=(0.665* COST+印度境内运费+FREIGHT)÷[1-(1+投保加成率)×保险费率]×保险费率÷1.11.5=1.55万
4. 计算中国境内运费(价格调整系数取1.2)
根据案例的实际情况,中国境内要从青岛回运至济南,运费单价取0.35元/吨。公里,青岛至济南的车运里程按310公里计算,则国内运费=0.35×1.2×310×751.23÷1.11.5÷10000=8.48万
在不考虑中印境内陆运保险费的情况下,工程机械临时出口印度且复运回国过程中工程公司需额外支付的费用为:
327.73+174.67+68.19+1.55+8.48=580.59万
古代印度【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古代印度的自然环境,初步理解自然条件对人类文明的培育和制约作用。(2)了解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3)了解佛教的产生及传播对人类文明的影响。2.过程与方法目标:体会印度河和恒河在古代印度文明中的重要作用,认识自然环境与人类文明的关系。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尝试通过网络、书籍、报刊等途径收集历史资料,用历史的眼光认识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教学重难点】了解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了解佛教的产生及传播。【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2.学生完成相应预习内容。3.学生课前查阅相关背景资料,搜集有关资料。【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公元前2500年至1500年之间创造了印度河文明,也是世界第二大人口大国,具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旅游资源。二、讲授新课。(一)自主学习,了解概况。1.古印度文明发源于哪个大陆,位于哪两条河流流域?古代印度是指喜马拉雅山以南的整个南亚次大陆。印度河纵贯今巴基斯坦,水流丰沛。恒河发源于喜马拉雅山南麓的冰川,向东流经今印度北部,在今孟加拉注入孟加拉湾。2.什么时间开始出现城市?约公元前3000年代中期,印度河两岸出现了一些城市国家。3.雅利安人进入古代印度后,有什么改变吗?
1/3公元前1500年前后,一支自称“雅利安人”的游牧部落进入南亚次大陆,逐步征服了印度河流域,并逐渐向东扩张到恒河流域。雅利安人入侵印度后,逐渐放弃了游牧的习惯,转向农业和定居生活。他们生产小麦、大麦和水稻等农作物。4.古代佛教产生于什么时间,其宣扬什么主张?(二)种姓制度。材料:2006年某国一村落,集体烧死该村官员的女儿,因为该少女未经父母同意与低种姓男子结婚,在结婚当天被父母抓回,经全村决定,要烧死该少女。1.该国是哪个国家?为什么该少女会被烧死?源于哪一制度?是如何规定的?2.该男子祖先是理发师,那该男子属于哪一等级?被烧死的少女是哪一等级?3.该制度合理吗?其实质是什么?它对后来印度的发展会产生哪些不利影响?4.该事件说明什么?你认为该制度是否该继续存在呢?如果你是法官你会怎么做?请说明理由。5.古代印度有几个等级,他们的名称是什么,各等级有哪些社会阶层,各等级的职责或义务是什么呢?6.分析婆罗门祭司将种姓制度赋予神秘色彩的目的何在?教师补充:随着雅利安人的扩张、社会的分化和国家的形成,古代印度社会逐渐形成等级制度,称为“种姓制度”。在这种制度下,全体居民被划分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四个种姓。各种姓贵贱分明,他们的地位与生俱来,世代不变;职业世袭,不得随意更换;不同等级间一般不许通婚;在法律面前,四个等级的地位也不平等。在四个等级之外,印度社会还有地位极其低下的“贱民”,意为“不可接触的人”。种姓制度在相当长的时间里维持着印度社会的秩序和稳定,同时也阻碍了印度社会的发展,影响深远。(三)印度佛教。1.同学们都看过《西游记》齐天大圣孙悟空辅佐他的师父唐僧到西天取经吧!这实际上就是到印度研究佛经。2.材料:“我普度众生呼吁众生平等,人要忍受苦难,超脱自我,等待来世入我极乐世界”。(1)我是谁?这是哪一宗教的观点?该宗教起源于何时何地?(2)该思想是针对哪一制度提出来的?为什么该思想提倡“修来世观念”?(3)该宗教得到谁的大力支持?为什么他会支持该宗教?
2/33.教师总结:公元前6世纪,印度进入列国时代,社会经济与政治都发生了重要变化。刹帝利等级因掌握国家政治和军事权力,地位日益上升;吠舍中出现了富甲一方的大商人;但顽固的种姓制度仍强调婆罗门至高无上的地位。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释迦牟尼创立了佛教。佛教提出了“众生平等”的主张,反对婆罗门的特权地位。对渴望解除苦难的广大人民和提升自己地位的刹帝利等来说,佛教很有吸引力,所以佛教很快在印度传播开来。公元前3世纪以后,佛教开始向邻近国家传播,逐渐成为世界性宗教。(四)印度文化。古代印度人民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印度的佛像艺术对中国古代石窟和庙宇的佛像造型有很大影响。世界上广泛应用的“阿拉伯数字”,实际起源于印度,后经阿拉伯人传播到世界各地。三、本课总结。本课主要讲述了古代印度森严的种姓制度和佛教的发展,充分体现了统治阶级为了维护统治所制定符合自己目的的制度,从而控制被统治阶级的意图,进一步激发我们对于现阶段美好生活的满足感和幸福感。四、作业。绘制古代印度的种姓等级图。五、板书。古代印度(1)古印度的位置及文明的出现。(2)种姓制度: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3)佛教:前6世纪——乔达摩·悉达多——众生平等。
3/3
广州市21中 地理科 黎老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知道印度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征;
明确印度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国。
2、能力目标:
能结合图表资料说明印度人口增长的特点,理解印度人口与资源环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能利用图表资料分析印度的气候特点,知道印度是一个水旱灾害频繁的国家。能够解释水旱灾害频繁的原因。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形成正确的环境观和人口观,树立起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点】
印度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点。
印度的人口增长特点。
【教学难点】
热带季风气候与水旱灾害频繁发生的关系。
【教具准备】
电教平台、手提电脑、投影仪
【教学方法】
谈话法、讨论法、读图分析法、演示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播放视频《3月17日——马航客机失联事件追踪》。
自3月8日以来,马航失联客机上2百多位乘客的安危一直是我们牵挂的焦点。现周边国家已将范围扩大到印度洋海域。那么印度洋的名字来源和哪个国家密切相关呢?
(板书) 第三节印度
过渡:那么印度的位置在哪里呢?
(板书)一、印度的位置
出示地图《亚洲的政区》,请一位学生上来指出印度并说出印度所在的大洲及周边的海洋。
指导学生看图思考,完成《学案》NO.1:
海陆位置:印度位于亚洲的_______部,南临__________洋,西边是________海,东边是_________湾。
(板书)1、海陆位置
过渡:那么印度的范围有多大呢?
出示地图《印度的地形》,要求学生在书本上,先画出经过东南西北四个端点的经纬线。
指导学生看图思考,完成《学案》NO.2:
经纬度范围:印度主要位于___ N~___ N,___ E~___ E,国土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
(板书)2、经纬度位置
过渡:印度的范围比较大,那么他的邻国有多少个呢?
出示地图《印度的地形》,请一位学生上来指出印度的邻国。
指导学生看图思考,完成《学案》NO.3:
主要邻国:北邻中国、_____ 和不丹;东北与______ 、缅甸接壤;西北与_________毗邻;东南、西南分别与斯里兰卡、_______隔海相望。
(板书)3、主要邻国
过渡:那么,印度的地形有何特点?
出示地图《印度的地形》,请一位学生说说,自北向南有哪几个重要的地形区?。
指导学生看图思考,完成《学案》NO.4:
三大地形区:东北部是________山地;中部是_______平原;南部是_______高原。
(板书)二、地形特点(北——中——南——)
过渡:在这片土地上,印度约有多少人口?
(板书)三、人口特点
播放视频《3月17日——马航客机失联事件追踪》。
指导学生完成《学案》NO.5:
人口众多:2011年,印度人口达到______ 亿,仅次于中国,据世界第______位。
(板书)1、人口众多
过渡:在这片土地上,印度人口增长的速度如何?
出示图《1993~2011年印度人口数量变化》,
指导学生看图思考,完成《学案》NO.6:
增长较快:从1993年到2011年,印度人口大约增加了______亿 。
(板书)2、增长较快
过渡:人口众多对社会发展有什么好处?
出示书本P32《活动》第一题材料,要求学生分四人小组讨论并发言。
指导学生思考,完成《学案》NO.7:
人口众多的优势: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板书)3、人口众多的优势
过渡:人口众多对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有没有不良的影响?
出示书本P32《活动》第二题材料,要求学生分四人小组讨论并发言。
指导学生思考,完成《学案》NO.8:
人口众多的劣势: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其他
(板书)4、人口众多的劣势
过渡:面对人口众多的困扰,印度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呢?
出示书本P32《阅读材料》,
指导学生思考,完成《学案》NO.9:
应对措施:为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印度政府推行____________计划,鼓励一对夫妇只要_____个孩子。
过渡:那么,印度人日常穿着的传统服饰有何特点呢?印度妇女一年四季都可以穿着轻便的纱丽?
学生自由回答。老师点出日常衣着受到气候的深刻影响。
(板书)四、气候的特点
过渡:那么,印度主要受到哪种气候的影响?
出示图《亚洲的气候类型》,
引导学生看图思考,完成《学案》NO.9:
气候类型:北回归线穿过印度______部,印度绝大部分地区以__________气候为主。
(板书)1、热带季风气候
过渡:那么,热带季风气候有什么特点?
出示图《孟买各月气温及降水》。
引导学生看图思考,完成《学案》NO.10:
气候特征:以孟买为例,终年_______,降水分______、______两季。
(板书)2、全年高温,分雨旱两季
过渡:为什么一年当中,雨旱两季降水差别那么大?
演示动画《南亚1月、7月盛行风向》。
引导学生看图思考,完成《学案》NO.11:
雨旱两季的成因:每年10月~次年5月,盛行______季风,降水______,成为旱季。每年6~9月,印度盛行______季风,降水______,成为雨季。但每年西北季风很不稳定,易引发水灾或旱灾。
过渡:为什么西南季风不稳定会引发自然灾害?
出示图《印度的水灾》、《印度的旱灾》
引导学生看图思考,完成《学案》NO.11:
下面是7月份西南季风的几种情况,请将A—F填入下表,以说明印度水旱灾害与西南季风的关系。
A.来得早B.来得晚 C.退得早 D.退的晚
E.风力不足 F.风力强盛
灾情
水灾
旱灾
7月份季风
的变化
(板书)3、水旱灾害频繁
过渡:面对水旱灾害的困扰,印度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呢?
出示图《印度的拉甘纳迪水坝》、《印度的克利须那河大坝》
引导学生看图思考,完成《学案》NO.11:
应对措施:针对频繁发生的水旱灾害,印度人民兴修了很多______工程。
小结: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印度的地理位置、地形特征、
《南亚——印度》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南亚是亚洲的重要组成部分。南亚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在自然、人文地理方面,呈现着独特的区域特征。本节突出了自然要素、人文要素之间的紧密联系、相互影响。因此,教学中应引导学生抓住知识的内在联系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教材编排简洁、精炼,重点选取了位置、范围、地形与河流、气候对农业的影响、宗教与社会、人口和经济等,重点突出。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自然要素知识,三大地形区、两大河流、一个季风气候。通过分析自然要素对农业、工业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
过程与方法:
1、进一步学习运用地图说明一个区域的地理位置。
2、让学生运用文字、数据、地图、图表等说明地理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进一步丰富学生学习地理的成功体验,激发对地理事物进行分析探究的兴趣。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人口观、环境观。
重、难点:
重点:南亚的自然环境特征及热带季风的成因;印度的工农业发展特点 难点:热带季风气候的成因;印度自然环境特征对其农业发展的影响及主要作物的分布;印度的主要工业部门及其分布
教法、学法:
综合法、归纳演绎法、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创设情境法、自学指导法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教师:同学们,我们这一节课继续学习区域地理中世界地理《南亚——印度》这部分内容,关于南亚的一些地理环境特征我们在初中的时候已经学过,所以这可以看做是一节复习课,但是我们现在不应该还停留在初中的阶段,要把高中学过的一些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规律加进来。我们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思路是:首先分析区域的自然环境特征(包括地形、气候、水文、土壤、植被这些自然地理要素)和人文环境特征(包括人口、城市、交通、农业、工业等),这些地理要素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同时我们还可以得出区域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区域的发展是对有利的条件加以利用,不利的条件加以治理,从而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一、南亚(印度)的自然环境特征
【读图指导】老师:同学们打开地理地图册《南亚》这部分,找出南亚的地形,气候,主要河流,并对这些地理要素的特征进行描述。【教师提问】南亚的地形有何特点?
【学生回答】以高原、平原和山地为主。北部和西北部为喜马拉雅山,中部为印度河、恒河平原,南部为德干高原。地势南北高,中间低。【教师提问】在各个地形区内部地势起伏是怎样的呢?
【学生回答】北部山地海拔高,地势落差大;中部平原海拔在200米以下,地势平坦;南部德干高原是古老的岩熔高原,平均海拔为600m,饱经侵蚀,高原内部地势平坦。
【教师提问】印度主要是什么地形?对它的农业发展有何影响?
【学生回答】印度主要包括中部平原和南部高原,平地低地多,耕地面积广。【教师提问】南亚的气候有何特点?
【学生回答】大部分为热带季风气候,北部为高山高原气候,备备为热带沙漠气候,季风气候典型。全年高温,有明显的旱雨两季。旱季是10月至次年5月,雨季是在6月至9月。【重点分析】南亚季风的成因
0°
冬季风(寒冷干燥)夏季风(温暖湿润)
得出南亚降水的分布规律及其成因分析(西部沿海和东部平原区降水多,乞拉朋齐为世界雨极,半岛西部降水少,西北部最少)
【教师提问】南亚有哪些主要河流?恒河下游的水文特征如何?
【学生回答】南亚主要有三条河流:恒河、印度河、布拉马普特拉河。流量大,水位季节变化显著,含沙量较大,无结冰期。【思考探究】南亚水旱灾害频发的原因?
地理位置:印度半岛伸入印度洋,大气运动强烈,水汽来源充足,已形成大量降水
地形地势:北部山地,中部平原,从印度洋带来的水汽被地形抬升,形成地形雨,汇集到中部低平的平原区,易形成洪涝灾害。
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分成明显的旱雨两季,6-9月容易出现洪灾,其他月份容易出现旱灾。
季风风力弱,来得晚,退得早,降水少,造成旱灾;风力强,来得早,退得晚,降水多,形成洪灾
水文:南亚地区河流少,主要是印度河、恒河,分洪泄洪能力差,径流变化大。汛期水量过大,旱季水量不足。
二、南亚(印度)的人文环境特征
【教师分析】南亚是世界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人口过亿的国家有3个,由此我们可以推测南亚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所以生态环境问题非常的严重。白色人种为主。
主要的宗教分布为:佛教-斯里兰卡 印度教-印度、尼泊尔 伊斯兰教-巴基斯坦、孟加拉国
三、印度
【读图思考】通过这个图,我们可以得出关于印度人口哪些特点
【学生回答】传统型的人口增长模式,少年儿童及青壮年组的比重大,劳动力资源丰富廉价。
【教师提问】通过刚才对印度自然环境特征的分析,印度农业发展有哪些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学生回答】
印度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 1.有利条件
耕地面积广,大部分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气候温暖湿润,正常年份西南季风带来丰沛的降水,河流提供丰富的水源。2.不利条件
水旱灾害频发,这与西南季风的强弱有关。
【教师分析】我们来具体看一些印度主要农作物的分布。印度主要的粮食作物有水稻和小麦。
水稻产量占粮食总产量的40%,出口量为世界第三。水稻主要分布在东北部和半岛东西两侧的沿海地区。这些地区为平原地形,水热条件好,土壤肥沃 小麦是印度的第二大粮食作物,产量占粮食 的30%,在世界上居第二位。分布在德干高原的西北部及恒河上游地区。区位优势有:地面起伏平缓,虽然降水较少,但灌溉水源充足,土壤肥沃,光照充足。印度主要的经济作物有棉花、茶叶和黄麻 糖料作物为甘蔗,油料作物为花生。
【教师提问】印度的工业系统比较完善,大家根据印度的资源状况,推测印度传统工业有哪些?有哪些主要的重工业部门?
【学生回答】印度的传统工业为棉纺织和麻纺织工业,棉纺织工业分布在靠近黄麻产地的加尔各答,棉纺织工业分布在靠近棉花主要产区的沿海城市孟买,这两个城市都位于沿海地区,交通便利。
印度的煤、铁、锰资源非常丰富,之前主要为采掘工业,独立之后重工业如电力工业、钢铁工业和机械工业快速发展。尤其是钢铁工业,主要分布在德干高原的西北部。
【教师提问】比尔盖茨认为,21世纪印度将成为软件超级大国。印度的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迅速,班加罗尔有“南亚硅谷”之称,你认为班加罗尔的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有何区位优势?
【学生回答】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接近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知识密集,技术先进(或人才充足);现代化交通(交通便利);地处德干高原,环境优美;企业管理水平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