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理念下的中小学备课,实际上是以学习者为中心,围绕着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学习问题而展开的教学设计。这次帅气的小编为您整理了教学设计教案(优秀5篇),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家。
一、创新作文教学目标
作文教学目标的创新对作文教学实现创新有着重要的意义。教学目标是作文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它是教师所预期的通过各种教学活动使学生的学习发生变化的结果,是教与学双方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奋力达到的目标,同时也是检、查、评定教学活动效果的参考。对此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注重思想,淡化形式
作文教学的最大问题是过分注重形式而忽略了思想。通常情况下,我们只是要求学生把文章写得像一篇文章就可以了。所谓像一篇文章,主要是指形式,如起承转合的行文格式、通顺规范而不乏生动老练的语言、必要的表现方法和手段乃至书写的工整和卷面的整洁等等。
为什么不引导学生去关注和思考发生在他们身边的精彩纷呈的事件?没有怀疑和批判就不会有创造,没有真思考就不会有怀疑和批判,没有真问题就不会有真思考,不去关注现实人生怎么会发现真问题呢?
2、重视写作的过程指导
新课程改革要求注重教学的过程性,实现教学过程中学生体验的生成,作文教学不仅如此,更应该体现这一点。事实上,作文写作本身就是一个由材料准备——写作构思——语言表达构成的完整过程,同时也是思想情感、气质个性表达呈现的过程。这要求教师在教学目标中要思考通过什么方式打开学生的思路,从而把学生带入写作过程。文章是客观事物的反映,而反映的中介是思维。语文是思想的物质外壳,而语言文字实际上是思想的外在表现,是思维的物化。要写好文章,关键在开拓思路,启发思维。
3、重视写作内容的丰富性
写作内容的丰富性也就意味着必须变革千篇一律的作文模式,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去了解和理解生活。因为只有写自己动情的东西,才可能写出真情实感,才可能表达出对所写之事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只有写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东西,才可能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才可能产生有创意的表达。
二、创新作文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是指教师实现教学目标和教学意图而采取的一系列具体的问题解决行为方式,解决的就是如何教和如何学的问题。《语文课程标准》在写作目标中提出了写自己想说的话乐于书面表达,增强写作的自信心等内容。因此,可以从以下方面创新:
1、让作文教学的开放
所谓开放的作文教学,指教师不预设刻板的教学目标,不勾画教学流程的运行轨迹,不套用死板的评判标准,而让学生有充分显示个性与才能的自由天地,在学得知识、掌握技能的同时,争取更多的个性张扬和思维发展。
(1)实现写作空间的开放。教师应积极创造条件,引导学生走向校外去认识、感受丰富的生活,不断扩大写作领域。教室之外、图书馆、阅览室、体育场、风景名胜、农贸市场等,都应成为学生主动求知、感悟生活的课堂。有条件的地方,还可开辟网上阅读空间,加大知识容量和信息密度,培养学生开阔的视野,让五彩缤纷的生活成为每个学生写作的源头,让本应充满生命气息的作文走出窒息灵魂的传统训练樊篱,再现其亮丽的色彩。
(2)实现学生思维的拓展。学生的思维是最活跃的,视界是最明澄的,个性是最独特的,生命意识是最强烈的。创新也是作文的灵魂,是学生彰显个性、充分发挥个人才智、体验写作快乐的关键。创新就是要突破旧思想、旧观念、旧规划,重新构建开放的、发散的思维形态。这就需要教师高度自觉培植学生的人生立场和自主的人格;需要教师创设民主化、立体性的思维场景、宽松和谐的思辨氛围,自由地发展学生独特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并由此出发,让学生勇于怀疑既成定论,勇于否定既有定律;需要教师引领学生走出作文思维上的定势,引导学生将正面与反面、纵向与横向、发散与聚敛等各种对立统一的思维方式有机地融为主体动态式思维结构,从而最大限度地扩展其思维空间。
2、让学生写作全程指导
创新写作教学就是要将写作指导贯穿学生写作的整个过程,包括写前指导、写中指导和写后指导。
写前指导包括通过各种方式帮助准备写作材料和培养构思能力。如老师组织学生将要写的题目或题材分组讨论。讨论不是漫无边际地乱谈一通,而是根据老师或教材拟定的具体问题开展讨论,使人人胸中有数。要努力调动学生写作的兴趣,让学生有写的愿望,有东西可写。
写中指导主要是指教师在学生作文过程中指导学生自行修改和相互修改。这是过去作文指导被忽视的一个环节,而这一环节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教师只有在写成的作文里,才能发现学生作文有哪些不足,学生通过在教师指导下的自行修改和相互修改才可以亲自体会文章该怎么写。写中指导的另一个重要作用就是使学生养成重视修改的习惯,学会自能改文。
写后指导指教师的批改和讲评。作文批改时要尊重学生的精神劳动成果,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进步,每篇文章的长处,给予热情的鼓励,鼓励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同时,严格要求、循序渐进,讲评时要尊重教学规律,以鼓励赞赏为主,充分肯定学生作文的成功之处,要拨开学生心头的迷雾,鼓起学生上进奋发的风帆,让他们对下次写作充满成功的希望。
3、让学生阅读扩大与深化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作文教学创新的改革,除了要着力丰富学生的生活,还要努力扩大学生的阅读。然而遗憾的是我们的许多学生不仅阅读总量少得可怜,而且对阅读活动本身失去了兴趣。离开了丰厚的积累,无法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因此,扩大学生阅读面和深化阅读层次是作文教学创新的重要内容,必须着力培养阅读兴趣,让学生逐步懂得广泛阅读是自身健康成长、成才的需要。
三、小结
总之,既然有了新时期,有了新课程,我们就应该有与时俱进的新的写作理念、新的写作素质、新的写作方向和新的奋斗目标,在作文教学中不断探索,不断创新。
学生分析:
学生刚刚学完100以内的进位加、退位减的运算,再学习100以内数的连加,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应该不算困难。但本课时出现了用表格来呈现信息的形式,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读取表格信息有一定的挑战性,所以在教学时需要适时地加以引导。数学中的算法多样化、估算意识的培养在这节课中也要让学生经历和体验。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100以内数连加的计算方法,进一步体验算法多样化。
2、发展初步的估算意识初步体会估算的必要性
3、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教学重点:在计算的过程中体会算法多样化,培养估算意识。
教学难点:经历估算和计算的过程,了解估算的方法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经历估算
1、假期里我们的好朋友淘气和笑笑进行了一次套圈比赛,游戏的规则是每人只能套三次,每次套不同的动物。让我们做他俩的啦啦队,猜一猜谁会赢。 (教师出示课件,将笑笑和淘气玩套圈游戏的画面呈现在学生面前。)
学生看完画面后教师接着出示情况统计表。这是淘气和笑笑每一次的分数。你能读懂吗?
学生自由发言,分别说出自己看懂的信息。
【设计意图:利用课件呈现套圈游戏情境图,让学生经历从熟悉情境到读懂统计表的过程,而让学生猜测“谁会赢”使学生产生极大的兴趣。】
2、同学们知道了他们每一次的分数,那你们能根据这些数据估计淘气和笑笑谁会赢吗?说出你的理由。
学生可能出现的估计方法有:
1、根据他们各自的得分估计:笑笑有两次分数都比淘气多,所以是笑笑赢了。
2、按照淘气和笑笑赢的次数来估计。笑笑赢了两次,可淘气只赢了一次。
3、可以根据每一次两人的得分做比较,第一次笑笑落后淘气一分,第二次淘气落后笑笑一分,这样他俩就平了,可第三次是笑笑多,所以是笑笑赢。
4、不会估计可能在计算(用算吗?为什么)
[设计意图: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鼓励学生尝试运用估算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渗透估算的策略性,同时培养学生的认真倾听能力。]
二、验证猜测,探索算法
1、计算淘气的成绩。
(1)除了估算,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才能得到准确的答案呢?
预设:可以先将笑笑三次比赛的分数加在一起,算算共得多少分;再算淘气三次得的分数,就知道谁赢了。
谁能帮助笑笑和淘气列算式呢?
淘气24+29+44= 笑笑23+30+41=
(2)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特点。(有三个数相加、有两个加号) 揭示课题——连加的计算。
(3)鼓励学生独立尝试解决24+29+44=。(每个学生一张作业纸写上方法一:方法二:方法三:)试一试你能用几种方法计算连加。
预设:
方法一:20+20+40=80,4+9+4=17,80+17=97。
方法二:24+29=53,53+44=97。
方法三:24+44=68,68+29=97。
方法四:还有的学生可能会用竖式方法来计算。(肯定这些学生的做法,并作出针对性评价。)
(4)同时教师向学生介绍:准确计算时,竖式也是我们经常用的方法。你们现在愿意用竖式来尝试一下吗?
学生先独立用竖式计算,再同桌交流。教师巡视指导,最后全班投影展示不同的算法。
预设学生可能出现的方法:
比较三种方法,你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设计意图:对不同的竖式写法同时展示,让学生先来讲自己的做法,比较各种写法的优势,找出正确、简便的写法,以引导学生掌握简便、合理的计算方法。] 教师引导:竖式计算时,你认为有没有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地方呢?(竖式计算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算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
教师强调:无论用哪种方法进行计算,都要注意相同数位要对齐,哪位满十哪位向前一位进一。
(5)为什么很多同学都喜欢用竖式计算呢?他有什么特点呢?
竖式记录简便,容易计算。
2、计算笑笑的成绩。
你愿意用你喜欢的方法来帮助笑笑算一算共得多少分吗?
学生独立计算再集体订正。
教师引导学生比较淘气和笑笑谁赢了。
预设学生可能的回答:因为97>94,所以我认为是淘气赢了。
教师小结:大家刚才通过准确计算验证了是淘气赢了。
[设计意图:此环节让学生通过尝试计算的过程,体验算法多样化,并使学生在运用准确计算来检验猜想的过程中,培养自信心和自我评价的能力。]
三、巩固新知,拓展思维
1、小丽看到淘气、笑笑和我们玩得这么开心,她也来参加了,她前两次共得了70分,她可能套中了哪两种动物?
①学生独立思考,并算一算。
②学生汇报结果:小鹿和小象,23+47=70;企鹅和白鹅,29+41=70。
③检验算得对吗?先看个位相加,末位是不是0,还得看十位相加是不是得7。
2、小丽三次套了不同的动物,最少可得多少分?最多呢?(能力强的同学可做第二个问题)
学生先口答最少(最多)分要套到什么动物,然后用喜欢的竖式方法笔算,完成后集体订正。
设计意图:这道题对学生来说,不单纯就是一道简单的计算题,这里学生要想进行计算,必须先要考虑什么动物的分最少,什么动物的分最多,然后才能计算,从而培养学生收集、筛选数学信息的能力。
四、实践应用,深化体验
全班同学玩套圈游戏。
我们也来玩一次套圈游戏怎么样?(学生打开教材第76页)规则:在书中圈下你喜欢的小动物并算一算你得多少分。(选择的动物只数不限)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巩固新知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五、总结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你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活动目标
1、尝试用借形想象的方法添画各种鱼类。
2、能用大胆讲述自己的想象。
3、初步发展幼儿协作能力。
活动难点:
借助波浪线交织出的图形进行创意想象,并能大胆添画各种鱼类。
活动过程:
1、PPT课件。
2、画纸,KT板,蓝色记号笔、水粉颜料、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教师ppt出示大海图片
教师:孩子们,你们看到大海是什么样子的?看一看你在海面上发现了什么?(波浪)他是什么样子的?谁愿意来画一画?(这种弯弯曲曲的线条就叫波浪线)
二、基本部分
1、幼儿尝试绘画波浪线。
当大风吹过来时波浪会是什么样子的呢?(大大的波浪)当风轻轻吹的时候呢?(波浪小小的)他们想在一起手拉手做游戏呢谁愿意来帮助他们?他们还可以怎样手拉手?(波浪线越长,我们的海面就会越宽阔,当一条条弯弯曲曲的波浪手拉手连接在一起,就会像辽阔的大海一样。)
2、PPT播放海底世界图片:
大海不光有宽广的海面,还有很多美丽的海洋生物呢?你都看到了什么?
3、出示各种小鱼图片,引导幼儿观察鱼的外形特征。
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些小鱼长什么样子?你喜欢那一条小鱼?为什么?他身上都有哪些图案呢?
看看这是什么?(海蛇海鳗)他们长什么样子?海里不光有小鱼,还有好多美丽的植物呢?
4、借形象想,添画小鱼等海洋生物(把其中的一幅拿到前面来)
(1)教师引导个别幼儿示范。教师:大海里有各种各样的小鱼和水草,可真漂亮!孩子们,老师给你们用的可是神奇的画纸,现在已经有美丽的海洋生物藏在里面了,看一看你们能找到这些可爱的小鱼海蛇海鳗和水草吗?(请2-3幼儿上前回答)你找到了了什么?添画上什么他就会更像了?还有谁发现了他们?(如果幼儿没找到,老师先示范一下:老师发现了一条美丽的小鱼,他的头在这里,身体在这里,如果我把他画出眼睛和尾巴,添上鱼鳍,大家一下子都能发现他。)
那你们来看一看李老师还能找到什么?(一连串的小鱼)
(2)幼儿尝试添画海洋生物,教师指导。
教师:孩子们,请你们取一盒颜料回到刚刚才的位置找一找你们的大海里有那些美丽的小鱼吧。当音乐停止的时候请小朋友轻轻地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去。(巡视指导:你发现了什么?添画上什么他会更像呢?)
5、作品展示
教师:哇,大家发现了这么么多美丽的海洋生物啊,谁来讲一讲那个是你发现的?你用了那些线条和图案。除了你画的小鱼你还喜欢那一条小鱼,我们也来夸一夸小朋友的作品吧!后面还有小朋友的作品呢,他们也想向大家介绍自己的作品呢,我们也一起去看一看吧。
三、结束部分
孩子们,今天你们画画开心吗?问问后面的客人老师我们的话漂不漂亮?现在我们就把这些可爱的小鱼带回去挂到我们的班里好吗?
和客人老师说再见吧!
海洋是自然送给我们最好的礼物,虽然它充满了不确定的神秘因素,但是海洋对于我们的吸引力还是很大的,我们的幼儿对于海洋也是充满了好奇的。
一、导入新课。
1、谈话:今天老师请大家带来了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容器,谁来说说你所带容器的容量是多少?
(指名交流)
2、谈话:像这些计量比较少的液体,常用毫升做单位,毫升可以用符号“ml”表示。(板书)
二、学习新课。
1.谈话:饮料瓶的容量是500毫升,钙奶瓶的容量是100毫升。那么1毫升是多少呢?
(让学生来简单描述,或上来倒出认为是1毫升的水。)
2、认识1毫升。
出示:25毫升量筒。
谈话:这是一个25毫升的量筒,里面盛的水是1毫升。
(出示实物,让学生观察,感受1毫升有多少。)
我们再用这个滴管来滴1毫升的水,数数有这样的几滴。
3、教师演示实验,学生观察、数数。
4、谈话:你觉得1毫升的水怎么样?
(让学生体会1毫升是很小的计量单位)
5、谈话: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升和毫升都是容量的计量单位,那么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学生可进行猜测,可能有学生已经知道其中进率。)
6、出示:图片
谈话:你能看着刻度说出每个容器里有多少毫升水吗?(指名交流)
7、出示1升水,与500毫升的水比较,估计1升水有多少毫升?
(1)学生估计交流。
(2)实验证明。
板书:1升=1000毫升。
8、练习,“想想做做”第4题。
4升=()毫升20xx毫升=()升
9升=()毫升5000毫升=()升
(1)学生独立完成。
(2)指名交流,并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全班校对,及时纠正错误。
三、巩固应用,完成“想想做做”。
1.第1题。
(1)学生审题后估计各容器里有多少毫升。
(2)出示数值,全班读一读。
2.第3题。
(1)学生审题,指名说出每种饮料的容量。
(2)学生独立思考。
(3)指名交流,并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4.阅读“你知道吗?”
四、课堂小结。
1.谈话: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2.布置作业:补充习题第9页。
3、课外作业:到超市看看,哪些物品是用升作单位的,各是多少升?哪些是用毫升作单位的,各是多少毫升?
4、有时间介绍一下节课量器的做法,并允许学生在家里试做。
教学目标
一、 教学知识点
1、 经历探索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的过程,体会方程与函数之间的联系。
2、 理解二次函数与 x 轴交点的个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关系,理解何时方程有两个不等的实根、两个相等的实根和没有实根。
3、 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根就是二次函数与y =h 交点的横坐标。
二、 能力训练要求
1、经历探索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探 索能力和创新精神
2、通过观察二次函数与x 轴交 点的个数,讨论 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情况,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思想。
3、通过学生共同观察和讨论,培养合作交流意识。
三、 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1、 经历探索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的过程,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感受数学的严谨性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2、 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
1、体会方程与函数之间的联系。
2、理解何 时方程有两个不等的实根、两个相等的实根和没有实根。
3、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根就是二次函数与y =h 交点的横坐标。
教学难点
1、探索方程与函数之间的联系的过程。
2、理解二次函数与x 轴交点的个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个数之间的关系。
讨论探索法
教学过程:
1、 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我们已学过一元一次方程kx+b=0 (k0)和一次函数y =kx+b (k0)的关系,你还记得吗?
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当一次函数中的函数值y =0时,一次函数y =kx+b就转化成了一元一次方 程kx+b=0,且一次函数的图像与x 轴交点的横坐标即为一元一次方程kx+b=0的解。
现在我们学习了一元二次方程和二次函数,它们之间是否也存在一定的关系呢?本节课我们将探索有关问题。
2、 新课讲解
例题讲解
我们已经知道,竖直上抛物体的高度h (m )与运动时间t (s )的关系可以用公式 h =-5t 2+v 0t +h 0表示,其中h 0(m)是抛出时的高度,v 0(m/s )是抛出时的速度。一个小球从地面被以40m/s 速度竖直向上抛起,小球的高度h(m)与运动时间t(s)的关系如下图所示,那么
(1)h 与t 的关系式是什么?
(2)小球经过多少秒后落地?你有几种求解方法?
小组交流,然后发表自己的看法。
学生交流:(1)h 与t 的关系式是h =-5 t 2+v 0t +h 0,其中的v 0
为40m/s,小球从地面抛起,所以h 0=0.把v 0,h 0带入上式即可
求出h 与t 的关系式h =-5t 2+40t
(2)小球落地时h为0 ,所以只要令 h =-5t 2+v 0t +h 0中的h=0求出t即可。也就是
-5t 2+40t=0
t 2-8t=0
t(t- 8)=0
t=0或t=8
t=0时是小球没抛时的时间,t=8是小球落地时的时间。
也可以观察图像,从图像上可看到t =8时小球落地。
议一议
二次函数①y=x2+2x ②y=x2-2x+1③y=x2-2x +2 的图像如下图所示
(1)每个图像与x 轴有几个交点?
(2)一元二次方程x2+2x=0 , x2-2x+1=0有几个根?解方程验证一下, 一元二次方程x2-2x +2=0有根吗?
(3)二次函数的。图像y=ax2+bx+c 与x 轴交点的坐标与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 的根有什么关系?
学生讨论后,解答如 下:
(1)二次函数①y=x2+2x ②y=x2-2x+1③y=x2-2x +2 的图像与x 轴分别有两个交点、一个交点,没有交点。
(2)一元二次方程x 2+2x=0有两个根0,-2 ;x2-2x+1=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1或一个根1 ;方程x2-2x +2=0没有实数根
(3)从图像和讨论知,二次函数y=x2+2x与x 轴有两个交点(0,0),(-2,0) ,方程x2+2x=0有两个根0,-2;
二次函数y=x2-2x+1的图像与x 轴有一个交点(1,0),方程 x2-2x+1=0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1或一个根1
二次函数y=x2-2x +2 的图像与x 轴没有交点, 方程x2-2x +2=0没有实数根
由此可知 ,二次函数y=ax2+bx+c 的图像与x 轴交点的横坐标即为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的根。
小结:
二次函数y=ax2+bx+c 的图像与x 轴交点有三种情况:有两个交点、一个交点、没有焦点。当二次函数y=ax2+bx+c 的图像与x 轴有交点时 ,交点的横坐标就是当y =0时自变量x 的值,即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的根。
基础练习
1、判断下列各抛物线是否与x轴相交,如果相交,求出交点的坐标。
(1)y=6x2-2x+1 (2)y=-15x2+14x+8 (3)y=x2-4x+4
2、已知抛物线y=x2-6x+a的顶点在x轴上,则a= ;若抛物线与x轴有两个交点,则a的范围是
3、已知抛物线y=x2-3x+a+1与x轴最多只有一个交点,则a的范围是 。
4、已知抛物线y=x2+px+q与x 轴的两个交点为(-2,0),(3,0),则p= ,q= 。
5、 已知抛物线 y=-2(x+1)2+8 ①求抛物线与y轴的交点坐标;②求抛物线与x轴的两个交点间的距离。
6、抛物线y=a x2+bx+c(a0)的图象全部在轴下方的条件是( )
(A) a0 b2-4ac0(B)a0 b2-4ac0
(B) (C)a0 b2- 4ac0 (D)a0 b2-4ac0
想一想
在本节一开始的小球上抛问题中,何时小球离地面的高度是60 m?你是怎样知道的?
学生交流:在式子h =-5t 2+v 0t +h 0中v 0为40m/s, h 0=0,h=60 m,代入上式得
-5t 2+40t=60
t 28t+12=0
t=2或t=6
因此当小球离开地面2秒和6秒时,高度是6 0 m.
课堂练习 72页
小结 :本节课学习了如下内容:
1、若一元二 次方程ax2+bx+c=0的两个根是x1、x2, 则抛物线y=ax2+bx+c与x轴的两个交点坐标分别是A(x1,0 ), B( x2,0 )
2、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与二次三项式ax2+bx+c及二次函数y=ax2+bx+c这三个二次之间互相转化的关系。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3、二次函数y=ax2+bx+c何时为一元二次方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