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爱护水资源教学设计【两篇】

水,是地球生命的源泉,爱护水资源是全人类的责任。爱护水资源这一章也是初中化学的重要知识点,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初中化学爱护水资源教学设计,希望能帮到你。

初中化学爱护水资源教学设计1

教材分析

《爱护水资源》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化学》九年级上册(人教版)第三单元的教学内容。教材主要介绍两部分内容,一是水资源概况,二是水资源保护,每部分内容又都是从两方面入手。

水资源概况,一方面从储量上说明水的丰富,另一方面从可直接利用的淡水量上说明水的短缺。这种从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来认识事物的方法,不仅有利于学生对水资源状况有个全面、正确的认识,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辨证思维的方法,学习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因为在丰富的水储量与有限的淡水这一现实情况中,本身就蕴含着相对、辨证的思想,同时随着海水淡化等水处理工艺的发展,可利用水的短缺状况又是变化的、动态的,因此这里又蕴藏了发展、变化的观点。这里教材文字不多,主要通过一些数据和图表来说明水资源情况,如利用几组对比数字突出我国大部分城市用水紧张的现状,意在强化学生的爱水、节水意识。

水资源保护是从节约用水和防治水污染两个角度介绍的,同样阐述不多,以图表代文字。考虑到节水和水污染问题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有关宣传、报道的资料非常丰富、易得,相关内容也很好理解,因此节水只是以举例的方式简要给出工农业生产、生活中的节水思路;防治水污染则只从污染源角度简明概括引起水污染的原因、水污染的危害及防治方法。也就是说这里只给学生关于节水和水污染问题的最基本、最主要的概念和思路,具体的内容留待学生在课内外的一些活动中自己去寻求并获得。教材后的调查与研究和习题就是在引导学生进行这类活动。这样既体现了教材最基本的教育目的,又给教师的发挥和学生的探索留下了较大的发展空间。

学生分析

我们的学生是生活在珠江三角洲内,对水资源的缺乏和水的污染缺少感性认识,当看见被污染的河水或海水时,有学生会说:“这么大的江河湖海还怕这点污水?况且还有自来水厂在,不必太在意了。”另外,我学校是寄宿制学校,学生每天从早到晚都在学校,接触的外界信息很少,偶尔看到一点戈壁滩的画面,不是觉得很美,就是觉得那太遥远了。因此非常有必要通过一些方式,使之从科学的角度逐渐认识到水缺乏和水污染的严重性,从而在思想和行动上更加重视对水资源的关注。

设计理念

设计这样一堂课,主要依据《化学课程标准》中的一些精神,使学生“懂得运用化学知识和方法去治理环境污染……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引导“学生从已有经验出发,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总之,通过学习化学,要让学生逐渐学会“用”化学,以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自然的关注程度,为他们成为环保“小卫士”提供一些智力支持和实践机会。

教学目标

1、了解世界和我国的水资源状况,学习用辨证的方法看待水资源的丰富和有限。

2、培养学生关心社会、为社会做贡献的社会责任感。

3、初步懂得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从而形成节约用水、保护环境的良好品德。

课前准备

要求学生从图书、报纸、杂志、互联网等媒体上搜集与本教材相关的资料和有关水污染的知识和情况报道。

教学流程

一、课程导入

教师利用学校现有的多媒体设备播放“水的新生”配乐诗风景片。

学生听着优美的音乐,看着壮观的水画面对本课题产生无限的遐想。

师:大自然的水景是多么壮观、多么变化莫测。今天让我们一起来了解水资源。

教师可引出课题──爱护水资源。

二、自学过程

学生阅读教材,并完成下列测试内容:

1、地球的表面积约有多少被水覆盖着?( )

A、51% B、61% C、71% D、81%

2、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是什么?( )

A、江湖 B、海洋 C、冰川 D、溪流

3、淡水约占全球总水储量的多少?( )

A、2.23% B、2.33% C、2.43% D、2.53%

4、海水中含有的化学元素大约有多少种?( )

A、50多种 B、60多种 C、70多种D、80多种

5、中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几位?( )

A、第二位 B、第四位 C、第六位 D、第八位

6、世界人均水量最多的国家是( )

A、印尼 B、巴西 C、美国 D、中国

7、中国人均水量约占世界均值的多少?( )

A、1/2 B、1/3 C、1/4 D、1/5

8、我国人均水量最多的省是( )

A、内蒙古 B、海南 C、西藏 D、青海

9、世界水日是几月几日?( )

A、3月22日 B、4月22日 C、6月4日 D、7月4日

10、我国人均水量最少的省是( )

A、湖北 B、内蒙古 C、河北 D、天津

11、世界上有多少人口处于缺水状态( )

A、1亿 B、3亿 C、5亿 D、7亿

12、南水北调工程将使我国北方44座大中型城市摆脱缺水困难,请问是将哪里的水调往北方?( )

A、珠江 B、长江 C、黄河 D、金沙江

通过这些题目,同学们知道了水的分布现状,也证实了自己的自学能力。

(在此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些赞扬的语言,多鼓励学生,对于学生们的自学能力给予肯定。)

三、师生互动

1、小结下列知识

一、人类拥有的水资源

1、地球表面约71%被水覆盖──“水球”

2、海洋水:

(1)储量约占全球总储水量的96.5%;

(2)作用:繁衍水生生物;蕴藏化学资源(海水中含有80多种元素,其中含量最高的是氧元素;海水的含盐量很高,人们可从海水中提取出大量无机盐。)

(3)探究方向:淡化海水

3、由于人口增多、工业、生活用水量增大,水污染也比较严重,造成水资源缺乏。

2、将学生课前准备的资料展示,并与教师准备的材料一起进行交流总结。

如:(1)爱护水资源从节约用水和防治水体污染两方面考虑。

(2)我国的“节水标志”。

(3)有关水污染而引起的环境问题的图片和报道。

(在师生热烈的讨论过程中完成下列课程内容。)

二、爱护水资源

1、节约用水:

使用新技术,改革工艺和改变习惯可以减少大量工农业和生活用水。

2、防止水体污染:

(1)水体污染是指什么?

(2)水体污染源:

①工业污染:工厂的“三废”(废气、废渣、废液)倒入江河、地下,污染江河和地下水。

②农业污染:农药、化肥的不合理使用,也易造成水的污染。

③生活污染:生活污水及生活垃圾的任意排放,造成水的污染。

其他污染:

A、病原微生物污染

B、需氧有机物污染

C、富营养化污染(赤潮)

D、恶臭物污染

E、地下水硬度升高

F、重金属离子污染(水俣病)

J、石油泄露造成的海水污染

H、热污染

I、放射性水污染

(3)水体污染的危害:

影响工农业生产、渔业生产、破坏水生生态系统,直接危害人体健康。

三、习题

1、下列关于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自然资源 B、水是一种有限的宝贵资源,必须保护水资源

C、人类需要的淡水可通过海水蒸馏来补充 D、雨水是天然蒸馏水,所以是纯净物

2、科学家预言“水短缺,不久将成为一个深刻的社会危机”。这是因为( )

A、水中蕴藏着丰富的化学资源,提取这些资源消耗了水

B、由于二氧化碳温室效应,水在不断地蒸发减少

C、淡水资源不充足,且分布不均匀

D、水不断受污染,使淡水资源越来越不充裕

3、请你们谈谈自己的节水经验,在爱护水资源方面,你做的有哪些不妥的地方吗?

四、结束语

重放“水的新生”,由学生朗诵配乐诗──水的新生。在优美的风景和诗篇中同学们更加体会到爱护水资源的重要性,并启发学生以“我认识的水”为题,从名称、化学式、组成元素、主要性质、主要用途、水的净化、爱护水资源等方面写一篇小论文。

课后反思

本堂课与过去明显的不同在于:把单纯的教师传授式改为学生自学与讨论相结合,再加上艺术欣赏与表演,学生感到很新奇。课堂上所探讨的问题就在身边,更重要的是,不论课前、课中,都是学生唱主角,比给教师当听众要有趣的多,整堂上,师生之间、同学之间配合得很好,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和谐、轻松。我认为教师能将每堂课都设计好是上好一堂课的成功保证。不足的是我们还可以多让学生走出课堂,如:参观水厂,了解水厂收费情况;了解学校学生每个月的用水情况;了解中山市水的污染问题和歧江河改造工程以及一些矿泉水的水源来源等,使学生们更关心水,爱惜水,保护水。

初中化学爱护水资源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识目标:了解水资源现状,认识保护水资源的重大意义,明确如何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

(2)技能目标:通过课前查阅资料,锻炼了学生收集整理材料的能力;

通过网络查阅资料,有助于引导学生正确的应用网络资源,熟用信息技术的运用;

通过课堂展示,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及“合作”意识。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地调查、查阅文献、网上搜索等方法,收集有关水资源及其利用、保护等信息;对收集的信息进行整理、分析、提炼和归纳,写成研究性报告并能在课堂上展示出来。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学会用辩证的眼光看待水资源现状。

(2)强化学生的爱水、节水意识,改掉自己的不良用水习惯。

(3)在活动中增强团结、协作的合作意识,使学生初步建立关心社会、为社会作贡献的社会责任感。

(4)使学生初步树立为社会进步而努力学习化学的志向。

【学情分析】

1、初三学生思维水平有了飞速发展,具有一定的思维概括与统整能力,但这种能力的发展仍不成熟,需要教师给予一定的指导与帮助。

2、初三学生已经学会必须的计算机操作技术:打字技能、会使用网络查找资料,会用Word编辑文档,会用Powerpoint制作多媒体演示文稿,能较好的把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剪辑并写出文稿。

3、通过近一个月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分析解决具体问题。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题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册(人教版)第三单元的教学内容。教材主要介绍了两部分内容:一是水资源现状,二是水资源保护。

水资源现状。一方面从储量上说明水的丰富,另一方面从可直接利用的淡水量上说明水的短缺,这样有利于学生对水资源状况有一个全面、正确的认识,而且还可以强化学生的爱水、节水意识。

水资源保护是从节约用水和防治水污染两个角度介绍的,阐述不多,以图、表代替文字。节约水和水污染问题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宣传、报道资料非常丰富,所以书中只给出了学生最基本,最主要的概念和思路,具体内容留待学生在课外的一些活动中自己去寻求并获得。这样既体现了本课题最基本的教育目的,又给教师的发挥和学生的探索留下了较大的发展空间。

【教学重点】

1.认识到爱护水资源的重大意义;

2.通过研究性式学习,得出切实可行的爱护水资源的措施。

【教学难点】

学生在汇报过程中对语言准确性的把握、节奏的控制。

【教法与学法】

(1)小组协作研究学习

(2)多媒体展示探究结果

【课前准备】

1、向学生明确活动意义,制定计划,小组自主选择研究主题

2、带领学生进行实地调查:参观污水处理厂,调查前山河整治前后并写成研究性调查报告

3、指导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网络问卷调查,并写成问卷调查报告

4、学生将自主获得的信息以手抄报的形式展出并相互学习

5、带领学生创设微信公众号,传播节水意识。

【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闻视频引入] 2015年9月28日,美国航天局(NASA)宣布:“火星表面有液态水存在”,有评论称未来人类有可能移居火星。

[思考]水是生命的源泉,人对水的需要仅次于氧气�。

利用新闻将话题引到水资源上来。让学生体会水的重大意义。

[过渡]课前各小组已自主选择了水资源的相关课题进行研究,,这节课我们就边思考边听取大家的研究汇报:

[展示]�出示问卷调查结果---相对世界其它国家,你认为我国水资源现处于何种状态?(认识各不相同)水资源的自然分布现状在不同区域到底是怎样的呢?

我们请第一组的同学带来他们的研究调查报告:水资源的自然分布现状。

[思考]用一句话概括全球、全国的水资源现状

[思考]水资源的现状

第一组同学用PPT讲解,讲述全世界,全国,全省,全市的分布现状,最后概括出全球的水资源现状。

学生回答

全球总水储量大,但可用的少�全国总水量丰富,但人均水量少

对课前研究性学习的结果进行展示汇报,并归纳总结,使知识内容系统化。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让学生获得成就感,从而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

该小组采用对网络资料的整理,补充了一系列数据,让人感受到水资源的匮乏。

[思考]水资源可用的、人均水量是如此的稀少,那人类在利用的过程中状况是怎样的呢?

第二组同学选了水污染作为调研课题

[思考]针对第二组的调查和大家提出的现象,�大家先提建议

然后听第三组的调查报告

学生回答

水浪费、水污染、水的不合理开发……

第二组同学用微课的形式展示他们的调查,讲述了三大污染源,并举例说明不同的污染对人类的危害。

第三小组对水污染进行防治,简单介绍污水处理流程,用珠海前山河作为实例说明。

该小组采用图片和文字并配上音乐,让人对污染的现状深受震撼。

该小组采用亲身实践的学习方法,亲身参观污水处理厂感受污水处理流程。

[过渡]刚才同学们还提到了一个普遍的现象是水浪费,接下来请听第六组同学给我们带来的调查报告。

第六组同学讲解水浪费的情况,从周边的生活延伸,生活中水浪费的现象以图片视频的形式呈现,第五组黄文新提供技术支持设计问卷调查,探究水浪费背后的原因。

小组讨论互动,比赛

各小组派代表上黑板展示讨论结果,小组内可以上去补充。写完后组序互换,每组派代表队黑板展示内容予以点评。

第七组同学用小组录制的视频展示节水的方法。

该小组从实际生活出发,照片资料丰富,调查数据切实可靠,引发同学思考。

该小组采用DV实录,采用现身说法,很具借鉴意义。

[拓展]请课后设计一句爱护水资源的广告,届时我们会投票选出既有创意又有警醒意义的贴在学校公共场所,让我们把爱护水资源的意识传播到更多的地方,感染更多的人。

最后呼吁大家和我们一起关注水、爱护水资源,这是我们班做的微信公众号,一起做护水卫士!

让学生将爱护水资源的意识继续深入推广,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

【板书设计】 爱护水资源

一、水资源现状 二、措施

1、自然分布现状

2、人类使用现状

水浪费 节约用水

水污染 防止水体污染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