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的度量教学设计(4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角的度量教学设计(4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并分享出去。

《角的度量》优秀教学设计 篇1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角的度量》第二课时。

二、【教学理念】

在教学过程中,我始终坚持新课标的理念,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以发现和发展学生的思维为目标,以学生的好奇心为突破口,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质疑、解疑过程,最大限度地给予学生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主动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另外通过一系列形式多样的练习,使课堂教学呈现出多样性、趣味性,让课堂教学充满活力。

三、【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的自主观察认识量角器,知道角的度量单位,会在量角器上找大小不同的角,并知道它的度数。

2、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学习,学会正确使用量角器量角,并读出度数。

3、通过一系列的观察、操作活动,知道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与两边的长短无关。

4、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主动参与学习、勇于探究的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量角器,并正确使用量角器。

难点:正确使用量角器量角以及正确读出角的度数。

五、【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活动时间教学活动设计意图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出示简笔画、激趣引入2分钟出示简笔画:

问:同学们,大家从这两幅简笔画中发现了什么?

∠1和∠2谁大,大多少?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角的度量”(板书课题)。学生仔细观察后汇报:

①我发现图中两个人分别在跑和站立;

②我发现有我们上节课刚学过的线段和角,还有圆形;

③我发现它的手和脚是由锐角、直角或钝角组成的。根据小学生喜欢简笔画的特点,通过简洁生动的简笔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自主探究,认识量角器10分钟那么量角用什么工具呢?(量角器)

1、认识量角器

请大家仔细观察自己的量角器,认真地研究研究,看看你有什么发现,在小组里交流。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中心点、0刻度线、内外刻度)

看着量角器,你想对发明量角器的人提些什么问题呢?

2、建立1°角的概念。

让学生看书,自学1°的概念,并根据学生回答板书(1度)(课件演示1°角)

3、认识几度角。

从一边的0°刻度线起移至30°处,问:这是多少度的角?你是怎么知道的?

问:量角器上有两个刻度30°、150°,(课件闪烁)你认为应该读哪个才正确,为什么?

从一边的0°刻度线起移至150°处,问:这又是多少度的角?(课件出示)

六、小结:

现在我们已经熟悉了量角器的特征,这些特征在量角的大小时有些什么作用呢?下面我们来试着用量角器量这两个角。

同学们赶快动手吧。

学生仔细观看,合作研究量角器。

学生汇报研究结果:

量角器中间有个空心点,边上有许多刻度线,还有许多数字……

学生自由提问(教师适时启发)

学生看书学习:量角器把1个半圆平均分成180份,其中一份所对的角就是1度角。

学生可能回答30°角或150°角

学生开始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最后应得出:这个角是锐 。

角的度量教案 篇2

一、教材分析

《角的度量》这节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37----38页的内容。教学几何初步知识,不单纯是使学生获得有关图形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本节课是学生在认识了角,学习了直线和线段的基础上进行的。这节课的内容总结起来有三多:1、数学概念多(如:1度角的认识、中心点、零刻度线、内刻度线、外刻度线等都是一些抽象的纯数学语言)2、知识盲点多(几乎涵盖了本单元所有的数学概念和角的度量方法)3、操作程序多(度量角是一次关于手和脑是否协调的挑战)针对教材的这些情况,我尝试先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来解决概念问题,再通过小组合作,交流的形式解决操作问题。

二、目标预设

1、

知识目标:认识量角器,掌握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能正确度量出角的度数。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创新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增强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量角器,掌握用量角器的方法,能正确度量出角的度数。

四、教学方法和学法:

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是单纯的解题训练,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从而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要达到目标,形成能力,就必须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让课堂焕发生命的力量,教师要努力营造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独立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使他们成为课堂教学法中重要的参与者与创造者,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索。

五、教具、学具

量角器、三角板、投影仪、课件。利用课件进行教学,呈现生动、直观的画面,以及动听悦耳的音响创造氛围,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清晰化,使学生的思维活跃,兴趣盎然地参与教学活动。

六、教学过程

在整个教学流程的设计上力求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我将教学思路拟为:引入课题

------认识量角器------合作探究量角方法------拓展应用等几个环节。

(一)、猜测导入新课

1、提问:昨天我们认识了角,谁来说一说什么是角?

2、同桌同学每人画一个角,比一比谁的角大。

3、课件出示3个角,让学生猜谁最小,并能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学生纷纷猜测,引起兴趣。同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吸引学生的注意,使他主动、快速地进入到教学中。

师问:你知道用什么来量角的大小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用量角器量角的大小。

板书课题:角的度量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是从角的概念引入,使学生感到过渡自然,通过猜一猜角的大小,激发学生的兴趣,把学生带入探索新知的活动中。

(二)探索新知

1、认识量角器

(1)教师讲述:同学们都知道,度量线段的长度常用的工具是直尺,度量角的大小的工具是量角器。

课件出示量角器

(2)仔细观察,量角器上有什么?在小组里说一说,用你的语言进行描绘。

学生1:上面有一个中心点。

学生2:有许多刻度线。

学生3:有两圈数。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及时地用课件显示量角器各部分的名称,通过课件显示,让学生更形象、直观地认识量角器上的内容。

本环节的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并亲自把自己的发现通过小组的形式表达出来,使学生充分体验成功的乐趣,在教师精心设计的活动中,学生的各种学习动力被激活,认知情感得到同步发展。

师:请同学们在自己的量角器上找一找量角器的中心、两条零刻度线。看一看内刻度和外刻度。

2、教学角的计量单位

(1)讲述:同学们都知道,计量线段的长短的常用的单位有米、分米、厘米等,计量角的大小用的单位是“度”。用符号“°”表示。

板书:单位

符号“°”

(2)教师:多大的角是1度的角呢?把量角器平均分成180等份,每一份所对应的角叫做1度角。

课件出示:“什么是1度角?”以及实践活动要求。利用多媒体形象地显示1度角,并用颜色鲜艳的线条显示出来,同时在实践活动中配以动听的音乐,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又让学生在轻松愉悦中学习知识,锻炼了能力。

本环节的设计:给学生留出充分思考和探索的空间,使这几个特殊的角在学生头脑中形成表象。

(3)实践:

从内刻度找:55°

70°

130°

180°

从外刻度找:80°

15°

180°

(4)质疑

师:为什么要设计内外刻度?

学生进行小组观察、思考、交流。

教师:每一中工具都有其巧妙之处,今后在使用的过程中要善于观察和思考,从而能够正确使用工具解决问题。

3、学习角的度量方法

(1)教师:你们会用量角器量角吗?

(2)各小组尝试量角

投影出示和

(3)每组选代表到投影仪前演示量角过程,边量边叙述量的过程。

(4)归纳方法

课件演示量角的方法,并编成儿歌让学生记忆,通过多媒体的互动性,演示量角的过程,使量角的方法具体化,使学生更直观地看到这个量角过程,加深印象。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自己探索学习的能力,以学生为本,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真正体现人人参与,人人是学习的小主人,再次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4、

观察与思考,发现规律

课件出示两个60度的角,让学生观察,并发现规律,得出结论:角的大小要看两条边叉开的大小,叉开的越大,角的度数越大,叉开的越大,角的度数越小,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学生通过观察课件,可以很快地发现规律。

提问:角的大小为什么与两边画出的长短无关?

学生:因为角的两边是射线,射线是可以无限延长的。

本环节的设计:紧紧围绕着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发现问题,使学生的印象深刻,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巩固练习:猜一猜

课件出示:让学生猜测角的度数。

利用课件中色彩鲜亮的图形吸引学生,后用课件的互动性,将学生的回答与课件演示巧妙的结合在一起,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本环节的设计,鼓励学生大胆想象,给学生创造一个运用新知,充分发散思维的空间,培养学生初步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互相交流一下。

通过课堂小结,一方面了解学生对新知的掌握情况,也可以培养学生的概括和语言表达能力。

七、板书设计

角的度量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会用量角器测一个角的大小,能借助三角板画出30°,45°,60°,90°等特殊角及用量角器画出一个给定度数的角,会用尺规作图画一个角等于已知角,熟悉并理解画法语言。

2、过程与方法

经历本节课的画一个角等于已知角,测量角的大小数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经历本节课的数学活动过程,尝试从不同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体会不同方法间的差异,能够在测量画图等操作活动过程中发挥主动作用。

重、难点与关键

1、重点:会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会用尺规画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2、难点:用尺规画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3、关键: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画图的数学活动过程,才能熟练掌握画图步骤。

教具准备

一副三角板、量角器、多媒体设备、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投影一个五角星的图案,请学生观察图形。(如右图)

2、提出问题:

你知道五角星的五个角是多少度吗?你是怎样知道的?

二、新授

学生活动:在小组中交流测量角的大小方法,可借助三角板估计角的度数,或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

教师活动:巡视收集学生测量的方法,并请学生说明不同方法得出的结论有何不同,对学生的活动过程给予积极评价。

结论:每个角均为36°。

1、画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1)提出问题:

你能用量角器画一个角等于36°吗?能画一个角等于108°吗?

学生活动:两个学生板书演示画图过程,其余同学独立完成。

教师活动:巡视并指导学生画图。

(2)提出问题:

你能用三角板画出30°,45°,60°,90°等特殊角吗?

学生活动:动手画图。

教师活动:指导个别学生画图,评价学生的画图结果。

2、用尺规画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探究:已知∠AOB,画一个角等于这个角。

学生活动:先进行独立思考,阅读课本第139页探究内容,动手画图,小组交流解决疑难,根据教师的演示,进行自我评价

教师活动:启发引导学生画图,并巡视指导学生画图,然后板书演示画图过程(画图过程中指导学生阅读课本中的画法),指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用量角器量∠A′O′B′与∠AOB,看一看度数是否相等。

三、巩固练习

任意画一个钝角∠AOB,用尺规画一个角等于∠AOB.

师生互动:教师在黑板上画钝角∠AOB,请一个学生板书画图教师巡视指导其余学生画图。

请同学们用三角板画出(1)15°;(2)75°;(3)105°;(4)120°;(5)135°的角。

教师活动:在学生活动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指导,如15°看成45°~30°,用两块三角板画出15°的角。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通过测量角的度数,复习了角的度量方法,学会了用不同的工具画角。

提出问题:

请同学们说出你所知道的测量角的大小的仪器。(同学互相补充)

教师活动:打开多媒体播放有关用仪器测量角的活动片子,让学生认识测量角的仪器。

五、作业布置

1、课本第145页至第146页习题4.3第6、11、14题。

2、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角的度量教案 篇4

提出问题

1、用一副三角尺,你可以画出哪些特殊的角?

2、在练习本上任意画一个角,并用量角器量出这个角

的度数,再用量角器画出一个角,等于你所量的这个角。

请两名学生板演画图过程,并向全班同学讲解用量角器画角的方法(一人主讲,一人补充)

3、画一个角等于已知角,除用量角器外,你还有别的办法吗?

今天我们就来共同探索一下画角的新方法。

探究新知

1、教师不用量角器和三角尺,而用直尺和圆规来画

一个角等于已知AOB.

分组讨论:角的顶点和角的一边如何确定?角的另一边怎样画出?画图的关键是什么?

2、教师按课本131页的步骤边讲边画,学生跟着老师的步骤画。

3、请学生用量角器量一量, 与AOB相等吗?

4、请学生将所画的 与AOB分别剪下,看一看这两个角是否完全重合?

说明:

(1)在数学中,把只用直尺(没有刻度的)和圆规画图称为尺规作图。

(2)在画图中间过程中画出的图形(点、直线、弧线

等),也叫做画图痕迹。这些痕迹可画轻一些、淡一些。在初学画图时,通常要求保留画图痕迹。

(3)图画好后,要写出画图结论。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