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村》教学设计【优秀30篇】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一篇什么样的作文才能称之为优秀作文呢?

《山村》教学设计 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学生只有在教师的引领下,与文本充分对话,才能真正了解文本内容,体会文本情感,也才能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感受阅读的快乐。本课设计力求体现引领学生真正地走进文本,在师生互动的阅读实践中,自由、充分地与文本对话,读出自己的理解,体会文本的情感,读中感悟文景文情。

《心理学》研究表明:六、七岁的孩子长于形象思维,在此阶段,应重视儿童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美文《小山村》中的语言文字,段段、句句都闪耀着图画般的美妙与灵动。设计中,教师利用多种手段,抓住重点词句,引导学生充分想象,力求丰富视像、把字变画,进而使学生理解内容,领会情感,受到熏陶、感染。

1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是一篇描写山村景色的小文,共有5个自然段。主要描写了山坡上丰收的果树林,山脚下新建的民房和校舍,村前秀美而又充满生机的小河,展现了一幅多彩的山村美景图。本设计为第一课时,通过这节课,渴望使学生在多手段品味语言文字的基础上,感受小山村的美丽,产生对小山村的喜爱、赞美之情。

2学生情况分析: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渴望学生能够体会到农村发展的新面貌及作者热爱家乡的情感。但是,对于班里这些从小生在城市、长在蜜罐中的都市孩童来说,农村生活(尤其是山村生活)离他们比较遥远。故此,如何使学生真正地与文本对话,对农村的变化、山村的美景有所感悟,体会作者对家乡的热爱并产生对小山村的热爱之情,就成为本课教学设计中力求突破的一个难关。教师在设计时,充分考虑学生特点、课文特点,采用了多种手段,调动起学生多种感官,旨在引导学生把语言文字还原成画面,引导学生读中感悟。

3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说明:

“丰富视像”是感悟语言的最高境界,“把字变画”是低年级学生学习写景文章的好办法。当学生真正把抽象、无声的语言变为有形、有声的景象时,理解自然透彻,感受自然深刻。设计中,以“美”为线索,借助画一画(简笔画),比一比(句式比较、图片对比),看一看(图片、视频),想一想(引发想象),联一联(联系生活实际、联系上下文)等多种手段展开教学活动,呈现自然美、发现语言美、创造想象美,使学生情不自禁地为小山村的美丽而赞叹!

4技术准备:

根据教学设计的构想,教师在课前搜集了大量相关的影象、图片资料,作为帮助、提升学生理解,延伸教材的补充资源。如:丰富多彩的山村美景图,以解决学生缺少相关生活体验的问题,增强学生对山村美景的直接感官体验;破旧、简陋的旧村庄及校舍与现在崭新的村庄、校舍的图片对比,使学生深深感受农村的发展和变化。

课前将这些资源有机整合,制作成便于随机操作的多媒体课件,并做好相关链接,以便课上根据学生需要随机进行调整,充分发挥其辅助教学的功能。

《山村》教案 2

教学目标:

1、了解古诗,背诵课文。

2、在课文中随文识字,渗透拼音的认识。

3、学写生字。

教学重点、难点:

1、随文识字。

2、学写生字。

教学过程:

一、课前活动

你会背哪些诗,给大家展示一下。

二、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会背这么多诗了,真好,今天我们再来学一首小诗好吗?

板书:山村

2、谁认识,读一读。

三、新授

1、打开书翻到P12页,请你读一读小诗,用你喜欢的符号画出不认识的字。

2、有的同学已经都能流畅地读下来,谁愿意展示一下?(请一生读)其他同学要想把自己不认识的字解决,你该怎么做?(让学生总结,通过认真听别人读来解决自己不认识的生字,进行听读识字)

3、谁来说说,通过听别人读,你认识了哪些字?(学生可以自由地说说自己认识的字,无论是不是生字表中的,如果说到了二、六、七、八、九、十、花这几个字,就随手把生字卡片贴在黑板上)

(及时引导学生自评,既达到了巩固的目的,又使学生树立起责任的意识。)自己读;老师读;一起读(这时课件中这些生字变成红色的)

4、这首诗是一幅很美的风景画。老师很想画一画。(准备一张宣纸,随手点缀画出诗中描绘的景象,边画边说)描绘诗中的大意。

5、美吗?现在你想怎么读?(引导生尽量读出自己的感受)

6、现在字宝宝要跳出来了,看你还认识它吗?(出示:二、六、七、八、九、十、花等字。)先一生带读拼音,再抢读。

7、这些字宝宝看见你能读出它的名字,特别高兴。它们又回到课文中去了,快互相指读课文,看你能准确读出它们吗?再互相背一背,看谁最棒。(生试着背)(会的齐背。)

四、写字

我们的字宝宝还想让你把它请到田字格里去呢!

1、出示带田字格的一、二、三、十,让学生观察。

2、这些字有哪些笔画?(横、竖)

伸出你的手指来写一写,

师说:从左到右,横。从上到下,竖。

请你拿出铅笔,在生字本上准备。先出示在田字格中写好的字。

3、看看老师怎样写的,(师范写,生认真看)

谁来评一评老师写得怎样。(学生自己有什么想法都可以说,包括觉得哪里好,哪里不好。)你们看把“一”的'家放在哪里比较好。

4、请你们自己写一写,写完了同桌的朋友互相看一看、评一评。

谁愿意让大家看一看你写的字。(在实物投影展示)

(师生间平等的交流,学生间相互的赏识,为交流情感、分享收获、体验成功提供了空间。)

5、小“一”在对你说:“你把我写得真漂亮,谢谢你们”呢!

6、小“二”跑过来了。快看。(师在田格里书写)

你来写一写。师指导,找一些有代表性的问题的作业。(在实物投影上看)如“二”写在横虚线上边。

(学生评)

小二说:“你把我写在上边,太挤了,下边不是还有地方吗?

7、用同样的方式写“三”“十”

8、哪个认真的孩子发现了我们在写的时候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引导孩子注意到书写顺序:先上后下,先横后竖。

9、现在利用我们会写的字去干活了。

请你打开书第14页,数一数,填一填。(同桌对一对)

图中有:

条船两只猫

个水桶条小鱼。

五、小结

孩子们你们这节课都有什么收获啊?

(孩子们可以各抒己见,学会一首诗、会写了几个字等都可以)

(评价的适时适度,使学生享受到了收获的快乐。)

六、作业

你可以把我们今天学的诗配上画,并试着在上边写写你会写的数字,好吗?

教案点评:

《山村》是一首古诗,意思非常浅显,而且不求领会意境。可以通过听读识字、随文识字来认读生字。重点应放在诗中认字和指导书写上。考虑到这一课是学生正式学写生字、动笔写的开始,所以不要着急,应为学生的开笔打好坚实的基础。应带领学生去感悟写字的笔顺、用笔的感觉。由于前边已经带领学生认识了田字格及一些基本笔� 所以这节课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写字不要多,而要精,尽量不安排回家的写字作业,保留充分的时间在课上指导。在这一课,拼音只想安排做渗透性的学习。

《山村》教案 3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学会本课“曾、郁、葱”等生字。

2.通过感受小山村的美丽,对比小山村被毁的结局,让学生的心灵得到震撼,从而使学生懂得要合理地利用和保护大自然的大自然。

3.指导朗读、背诵第一自然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引导感受小山村的美丽。

2、通过感受小山村的美丽,对比小山村被毁的结局,让学生的心灵得到震撼,从而使学生懂得要合理地利用和保护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要求:

1、大声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画出生字词,同桌互读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生字卡片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激发兴趣(3分钟)

1、展示以前美丽的小山村(课件)

同学们,很久以前,有一个美丽的小山村,那里的人们幸福的生活着。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⑴问:你都看到了些什么?

生1:我看见了小鸟在歌唱。(你真会观察)

师:你还看到了什么?你说。

生2:我看到了有许多小鱼。(把话说完整)

(2)那你能一个词来形容一下这个小山村吗?

生:漂亮、美丽……

(对,这个有山、有水的小山村真是美丽!)

2、展示现在的小山村(课件)

然而,一个雨水奇多的八月,一场灾难降临了,请看!

问:你又看到了什么?你的心情呢?

生:小山村被洪水冲走了,我很难过。

(是的,老师跟你们一样,为着小山村的消失而难过。)

3、出示课题

小山村它到底有过什么样的经历?今天,我们一起走进第27课《一个小山村的故事》(来,齐读一次课题)(用响亮的声音读课题)

二、检查课文字词,初读感知课文

1、出示阅读要求。(5分钟)

好,现在请同学们翻开课本第123页,大声自由地读课文。利用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画出来的字词跟你的同桌读一读。开始吧。(出示全屏)

生自读,师巡视。

(不少同学都划好了,别忘了读给你的同桌听。)

2、检查自学情况

都读好了吗?(生:好了)请坐好来。(大家的坐姿真美!/老师喜欢� )

(1)读词语(个别读行,全班读行,全班再读全词(6分钟))

刚才,我发现大家读得都很认真,那现在就来考考你,谁会认这些词语。你来/我想请一个上课最认真的……(此时针对学生的反馈给予纠音)①个别带拼音读全班读②小组开火车读全班读

③去掉拼音全班读

(2)出示例句,读句子,(2分钟)

真了不起!词语会读了,那我们把词语放到句子中去,你还会读吗。(请你。)(读得可真好!)

纠音:请再读一遍。)

三、随文识字、以读入境

1.品第1段。

同学们,我们现在词语也会读了、句子也能读通顺了,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看一看这小山村。现在请你拿起课本,读第一自然段。读完后,想一想:这是一个怎样的小山村?

这是一个怎样的小山村?(美丽)

(1)理解第一句

山脚下,曾经有过一个美丽的小山村(出示)

①来,请你美美地来读一读这一句。(还不够好)通过你的朗读让我感受到了小山村美丽,你能向他那样读一读吗?来,全班一起来读。(你们读得真好!我发现原来你们是着重读了“美丽”这个词)②小山村是美丽的,那小山村一直都这么美丽的吗?(不是!)你是从哪个词看出来的?(曾经)③出示“曾经”

。师:

跟老师读ceng曾(出示“曾”)上下结构“日”字底。组词“曾经”“曾经”有“以前、过去”的意思。

小山村曾经是美丽的,那我们要着重读哪个词?(曾经)谁能读出小山村曾经是美丽的?(个别、想读的同学来读一读,)

③:所以,同样一句话,抓住的关键词不一样,读出的感情也是不一样的。

(全班一起读,读出小山村曾经是美丽。)

(2)理解第二句,并指导朗读。

①书上是怎么介绍这个美丽的小山村的?请你用波浪线划出来。(都划好了吗?)划的是哪一句?你很会读书!大家都很会读书,都找对了。来,我们先来看看这两句话:1、……2、……�

对比句子:

②课件对比句子

山上是树林,村边是小河。

山上是郁郁葱葱的树林,村边是清澈见底的小河。

生1:因为用了郁郁葱葱、清澈见底。(那你从郁郁葱葱,清澈见底的读懂了什么?)

生2:因为写得具体详细、生动。(那你从哪些词看出来的?郁郁葱葱,清澈见底的读懂了什么?)

生3:郁郁葱葱写出了树木很茂密。(那你见过茂密的树吗?你见过的茂密的树都是什么样?(枝多、叶多,树长得很茂密)枝多、叶多那就是茂密。郁郁葱葱就是茂密的意思。

③出示生字“郁”“葱”。

“郁郁葱葱”这个词是我们今天需要掌握的生字词,跟老师念:郁郁葱葱。(开小火车读)那形容树木长得很茂密就叫郁郁葱葱。

④你发现了“郁郁葱葱”这个词有什么特点?(AABB)

像这样的四字词语你还知道哪些?(你积累的词语真多!)

其实,我们身边有许多这样的词语,平时呀多多积累。

见过清澈见底的小河吗?(见过)给你的印象是什么?(干净、透亮,澄清)(清得可以小鱼,沙石)说明这河水很干净,透亮,这就叫清澈见底。

谁能好好地读一读这一句。读出这是一个郁郁葱葱的树林,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河。(个别,很好,你是抓住郁郁葱葱、清澈见底这两个词来读的)

(来,全班一起读)

(3)理解第三句

真的太美了,从你们的朗读声中,我体会到了这是一个美丽的小山村,然而,此刻我唯一的希望就是希望自己能够马上飞到这小山村去,看看这里的人们过得怎么样。

漂亮的女孩读一读。帅气的男孩也来读一读。

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他们的生活怎么样了?(快乐)说说看。(因为人们每天都能……)书上是怎么说的?(人们每天……)婉转在这里就是动听的意思。你真棒。(人们每天都能听见鸟儿优美、动听的歌声,看到小鱼自由自的游玩,心里自然舒畅。)

你能用“快乐”的心情去读一读吗?全班读,起。

感悟

假如你就是生活在这郁郁葱葱的林子里的一只小鸟,或者是这小河中的一只鱼儿,你的心情怎样?(开心、幸福)(

(现在让我们带着开心、幸福的心情全班再来读一读第一自然段)

四、指导背诵、词语练习。

①方法

作者只用了三句话就把一个美丽的小山村展现在我们面前,那你知道这段话主要围绕哪句话写的吗?(第一句)对,作者围绕第一句话在具体的写了(课件)先写山上是……再写村边是……,接着写听见的……最后写看到的……

②像这样的写法就是先概括地说,后具体地写,以后我们在中也要这种方法。现在请你试着按照作者的这个思路,赶紧去背背第一自然段。看谁背得最快。(检查结果你们都很棒)

五、指导书写

①课文学到这,我们刚刚学过的这三个生字你还认识它们吗?来,读给我听听。(真棒!)②那这三个字� (生说)③那今天我们就重点写一写这个“葱”字(范写:这个字由三部分组成,“草字头”写在……“匆”写在……,特别是这一点要落在……最后写“心”部,则要写得扁一些。)④现在,请同学们用老师为你们准备的田字格写一写这三个字,要看准了它们在田字格的位置。(大家把笔暂时先停下来)(反馈:你们要向他们学习)

六、: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曾经的小山村很美丽,然而却在一个雨水奇多的八月消失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下节课我们再学习。

《山村》教案 4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准确认读14个生字。

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从小养成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会认读14个生字。

教学措施:

小组合作、探究、讨论,教师引导等方法来解决生字。

教学策略:

自主、合作、听读识字、猜谜语。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利用插图帮助阅读理解课文的方法。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 录音机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出示毛课件:在一个美丽的山村,那里红花绿树,山边小河流水,学校坐落山涧。

2、板书课题 小山村

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组织同学们自由轻声读课文,把生字画出来。教师巡视自读情况,发现学生读课文中的困难,及时解决。

2、组织学生同桌互读,不会读的字,同桌之间要互相教读。达到人人会读的目的。

3、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把读错的地方画出来,等他读完后指正。

4、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小组认读,开火车读。

5、识字游戏,巩固识字。

三、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回答课后问题。

板书设计:

小山村

教后反思:

《山村》教学设计 5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散文,作者通过对坐落在山谷里的美丽的小山村的描写,抒发了对美丽的小山村的喜爱之情,语言质朴,用词准确,比喻贴切,首尾呼应。作者以问句开篇,用一个“山环水绕”勾勒出了小山村的总体特点。第二三自然段写了小山村的小和静,第四五六自然段则写了具体特点,最后一自然段与第一自然段首尾呼应,学习本文,要引导学生通过品词析句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与生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很显然,课文的第四五自然段就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字,会写10个字,掌握1个多音字。

2、品词析句,了解山村的特点,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3、感受乡村的自然之美和语言文字之美。

教学重点:

结合重点词语理解课文的第四五六自然段,体会用词的准确与生动。

识字重点是淌和层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学生查找有关资料,了解山村情况。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引入:

同学们,我们从小就在美丽的吉林市长大,我们的家乡有高高的楼房,宽阔的广场,美丽的松花湖,还有好玩的公园-----,同学们,你们去过乡村吗?想知道乡村又有着怎样的景色吗?从今天开始我们就要进入第四单元的学习,主题就是《美丽的乡村》(板书)齐读。乡村里有着怎样美丽的景色呢?我们先来学习第一课《小小的山村》板书课题,并齐读。读了课题,你知道了什么?通过哪个词语知道的?(知道了山村很小,是通过“小小的”一词知道的。)

二、初读课文,把课文读准读通。

1、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边读边把不认识的字圈画出来。

2、不认识的字要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自己解决。(查字典或是借助课后生字表识字)

3、同学们都读完了,现在老师要检查同学们读课文的情况了。我们首先采取自愿读的方式,谁愿意先来?

4、第一自然段(出示小黑板)你爱我们这山环水绕的小山村吗?(山环水绕一词标上颜色)

1)指多名同学读,检查字音。同时教师要指导学生注意标点符号,读出问句的语气来。

2)读了这么多遍,你通过这句话知道了什么?(学生的回答可能多种多样,有的可能会说,我知道了小山村在一个有山有水的地方,有的可能会说,小山村在一个山环水绕的地方等等)

3)读一读山环水绕这个词,山环水绕到底是什么地方呢?

5、第二自然段

1)指多名读,边读边评。

2)读时要注意轻声地,语速稍慢一些。

二、读4—7自然段,整体感知小山村的样子。

1、自读。边读边画一画文中语句,小山村是什么样的呢?

2、指名说。最好用自己的话去讲讲,没说完整的可以补充。

3、请你再一次默读这几个自然段。边读边画出表示动作的词语

4、指名说。学生边说教师边板书词语“铺、盖、砌、垒、贴在、别在、放牧、流淌”读一读。

5、1)出示连线题

路面 垒

围墙 砌

房子 铺

鸡舍 盖

2)根据动词,练习背诵第四自然段。

6、出示两个自然段:

家家户户像贴在半山腰上,一层房子一层楼。那儿,牛在山上放牧,清泉在檐下流淌。

小小的山村,像一颗珍珠,别在大山的衣襟上。

1)自读质疑。房子是盖在山腰上,怎么能贴在半山腰上呢?清泉是在房子前流淌,怎么能在房檐下流淌呢?山村再小也不会像珍珠啊?

2)讨论。

3)总结:这是因为从远处看的原因,一切都变得那么小,房子就像一个个小火柴盒一样贴在了山腰上(师做贴的动作)清泉就像一条银色的带子一样从檐下流淌(师在黑板上画一画窄窄的清泉),而这小小的山村和这高高的连绵起伏的群山相比就好比一个小小的珍珠一样,别在了大山上。(师做一个别的动作)看,这几个动词用得多好啊,把这个句子写得这样生动而又准确。

4)练习背诵,积累语言。

三、再读第一和最后一自然段,说说你发现了什么?(首尾呼应)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词语

1、出示生字卡片读生字。

2、读词语。(课后习题1)

3、复习多音字舍。

二、复习课文内容。

1、回顾小山村的样子,先说一说,再画一画,28页习题。

2、根据图画背诵课文。

3、举行背诵课文比赛。

三、写字。

四、积累好词好句。

1、词语:“山环水绕、山谷、铺、盖、砌、垒、贴在、别在、放牧、流淌”读一读背一背。

2、积累句子:

家家户户像帖在半山腰上,一层房子一层楼。那儿,牛在山上放牧,清泉在檐下流淌。

小小的山村,像一颗珍珠,别在大山的衣襟上。

3、积累名言:课后28页积累。

五、布置作业

将积累的好词好句抄在积累本上。

板书设计:

小小的山村

图画(课后第四题)

《山村》教案 6

之一

北京市海淀区东升中心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附属小学 王艳梅

教材分析:

《山村》是一首有趣的数字诗,是学生入学以来第一次接触古诗。它意境优美,读起来琅琅上口。安排这首诗主要是让学生认识数字,体会数字的妙用,学习“─、│”两个基本笔画,掌握汉字的笔顺,能正确书写“一、二、三、十”。

教学目标 :

1、朗读背诵古诗。

2、用听读识字及猜字的方法认字7个。

3、认识、会写笔画横、竖,知道字的笔顺:先横后竖、先上后下、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会写“一、二、三、十”四个字。

4、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学习习惯,与人合作、互帮互学的品质。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书、本、幻灯片、课件。

教学过程 :

一、以图导入  ,激发兴趣。

1、(出示投影片)(投影片同书上插图)小朋友们,这幅图画美吗?你觉得什么地方美?(生:图上的花美。远处的山美。山上的小亭子很美。山下的很多小房子很漂亮。……)

2、大家说的真好!在宋朝的时候,有个名叫邵雍的人看到这么美的景色写了一首诗,题目是“山村”。(板书课题:山村)请大家一起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请小朋友们听老师读一遍这首诗。(范读)谁愿意和老师一起读?(请举手的学生模仿着跟着读)下面全班一起读一遍,不会的小朋友认真听别人是怎样读的。

2、通过你的听和读,你认识了哪几个字,到投影前指着字带大家读。

3、请小朋友们把这首诗读给你的同桌听,如果有不认识的字,互相教一教,都读的好,就互相奖励一个小星星。

4、谁觉得自己读的好,想读给大家听?(指名2—3人读)谁来评一评他们读的怎么样?(生:我觉得他们读的挺有诗意的。我觉得他们读的声音很宏亮。……)

谁会背这首古诗?(自己背,同桌互相背。请一个同学背。)你怎么背的这么好,有什么好方法吗?(生:我按照十个数字的顺序背。)

5、在大家背诗的时候,淘气的生字娃娃从课文中跑出来了,你们还认识吗?(出示生字卡)二六七八九十花(学生抢着读)

6、(做照镜子的游戏)老师说生字,小朋友们举生字卡片,互相看看对不对。(鼓励学生)

三、小组合作,学习写字。

1、(出示生字表:一二三十)这四个字是我们应该会写的,要想写好这几个字,先要学习两个笔画:“─、│”。谁知道这两个笔画怎样写?(生:“─”从左边向右边写。“│”从上往下写。)(课件演示笔画写的过程:“─”从左到右“│”从上到下)(学生练习写)

反馈,把学生写的拿到投影上,评一评谁写的好,说说怎么好?(生:写的工整。干净。……)

再写一个,同桌互相看看,写的好奖励一个小星星。

2、出示:“二”。同桌互相说说“二”先写哪笔再写哪笔?(先写第一个短一点的横,再写第二个长一点的横,先上后下)(课件演示写的过程)

观察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生:第一横在上半格的中间,第二横在下半格的中间)老师范写,学生练习写。评议。

3、出示:“十”。同桌互相说说“十”先写哪笔再写哪笔?(先横后竖)观察横、竖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横写在横中线,竖写在竖中线上)

学生自己练习写,反馈,评议。

四、小结,学生谈感受。

(生:老师,我特别喜欢这首诗,想伴随着音乐读一遍。)全班配乐朗读。

附:板书设计

山 村

─ │ 一 二 三 十

[评析:这是一堂古诗课。这首诗中包含了“一”至“十”10个数字。认识汉字,写汉字是本课学习的重点。正确书写笔画、学习笔顺是本课学习的难点。在教学中,以图引入,揭示课题,激发学生兴趣。采用老师范读,学生试着读,全班读,同桌读等多种读的方式让学生不断地认字,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认识了字,背会了课文。紧接着用游戏的方式巩固识字。横、竖两笔画是最基本的笔画,是写字的基础。教学时,发动学生开动脑筋,让学生自己观察,自己写,自己评议。既给学生一定的自主权,老师又进行合理适当的指导。整堂课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自学自悟的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山村》教案 7

【内容简析】

这是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一个美丽的小山村,由于人们过度砍伐树木,致使土地裸露,极大地削弱了森林的防护能力,终于在一场连续的大雨之后,被咆哮的洪水卷走了。这看似偶然的事件,其实事出有因。通过这一因果关系,课文告诉人们:不爱护自然,必将受到大自然的惩罚,毁坏山林就是毁灭自己。

【设计理念】

留足学生自主学习的时空,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山村被洪水卷走的原因,增强爱护自然,保护环境的思想意识。

2.继续训练抓住重点句子体会思想感情的方法,养成边读书边思考的良好习惯。

3.背诵课文第1自然段。能根据自己阅读感受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

4.认识“曾、葱”等5个生字,会写“曾、郁”等13个字,掌握本课中由会写字组成的词语。

【重点难点】

指导学生读懂课文,懂得不爱护自然,必将受到大自然的惩罚,毁坏森林就是毁灭自己,保护生态环境十分重要,是本课教学的重点;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体会句子表达的思想感情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教具准备】

生字、词语卡片,教学挂图(课文插图)。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看图揭题,激发兴趣

1.出示课文挂图(1),让学生观察、描述、感受小山村景色的优美和生活的安适。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学生自由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出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老师检查学生认读生字的情况,纠正读音:“葱”“随”是平舌音,“扩”“括”的韵母是“uo”,“郁”读时口型要圆。

3.指名学生读课文,着重指导学生读好文中优美的词句。

4.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个小山村的什么故事?

三、自主学习,读懂课文

1.默读思考:从课文中知道了什么?

2.交流汇报,教师相机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如:

(1)抓住“郁郁葱葱的森林”“清澈见底的小河”“鸟儿在林子里婉转地歌唱”“鱼儿在小河中自由自在地游逛”等语句

教案《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上册《一个小山村的故事》教案》,

,感受小村庄自然环境的美丽,并指导朗读、背诵。

(2)从“一栋栋大大小小的房子”“各式各样的家具”“屋顶冒出的浓烟”感受到村子里的人靠着锋利的斧子,日子过得很不错。而这代价是对森林的破坏:“谁家想……就……”“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木不断减少”“山坡上出现了裸露的土地”“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

四、指导书写部分生字

曾 郁 葱 砍 露

五、布置作业

朗读课文,背诵第1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新课

1.认读生字词,说说对词语的理解。

2.背诵课文第1自然段。

3.回顾: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什么?(小山村的美丽以及小山村的人们靠着锋利的斧头,日子过得还不错。)但结果怎样?我们继续学习课文第5、6自然段。

二、阅读探究,悟情明理

1.自读思考:

(1)一个美丽的小山村,最后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然而”一词,理解课文前后两部分的关系。)

(2)一个美丽的小山村,最后什么也没有了,� )

(3)从小山村的这个现象中,你明白了什么?(结合理解“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引导学生明理悟情。)

2.交流互动,升华认识。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悟文章的韵味。

三、回归整体,练习复述

1.出示课文三幅插图,学生边看图想象边练习复述课文。

2.指名复述,师生共同补充完善。

四、继续完成写字任务

1.出示本节课要写的部分字:减、扩、量、随、囱、消、靠、括。

2.观察它们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互相提醒,把字写正确,写匀称。

五、布置作业

1.读词语花篮中的词语,并从课文中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语,写在空花朵上。

2.把课文所讲的故事讲给家人或朋友听。

《山村》教案 8

教学背景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是一描写山村景色的小文,共有5个自然段。主要描写了山坡上丰收的果树林,山脚下新建的民房和校舍,村前秀美而又充满生机的小河,展现了一幅多彩的山村美景图。本设计为第一课时,通过这节课,渴望使学生在多手段品味语言文字的基础上,感受小山村的美丽,产生对小山村的喜爱、赞美之情。

2、学生情况分析: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渴望学生能够体会到农村发展的新面貌及作者热爱家乡的情感。但是,对于班里这些从小生在城市、长在蜜罐中的都市孩童来说,农村生活(尤其是山村生活)离他们比较遥远。故此,如何使学生真正地与文本对话,对农村的变化、山村的美景有所感悟,体会作者对家乡的热爱并产生对小山村的热爱之情,就成为本课教学设计中力求突破的一个难关。教师在设计时,充分考虑学生特点、课文特点,采用了多种手段,调动起学生多种感官,旨在引导学生把语言文字还原成画面,引导学生读中感悟。

3、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说明:

“丰富视像”是感悟语言的最高境界,“把字变画”是低年级学生学习写景文章的好办法。当学生真正把抽象、无声的语言变为有形、有声的景象时,理解自然透彻,感受自然深刻。设计中,以“美”为线索,借助画一画(简笔画),比一比(句式比较、图片对比),看一看(图片、视频),想一想(引发想象),联一联(联系生活实际、联系上下文)等多种手段展开教学活动,呈现自然美、发现语言美、创造想象美,使学生情不自禁地为小山村的美丽而赞叹!

4、技术准备:

根据教学设计的构想,教师在课前搜集了大量相关的影象、图片资料,作为帮助、提升学生理解,延伸教材的补充资源。如:丰富多彩的山村美景图,以解决学生缺少相关生活体验的问题,增强学生对山村美景的直接感官体验;破旧、简陋的旧村庄及校舍与现在崭新的村庄、校舍的图片对比,使学生深深感受农村的发展和变化。

课前将这些资源有机整合,制作成便于随机操作的多媒体课件,并做好相关链接,以便课上根据学生需要随机进行调整,充分发挥其辅助教学的功能。

教学目标设计

1、会写“村”“果”两个生字,认读7个生字及相关词语。

2、恰当地搭配词语,补充句子。

3、朗读课文,感受小山村的美丽,产生对小山村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过程设计

一、游戏导入,学习“村”字:

1、通过有趣的数学游戏复习旧字,引出本课生字“村”。

禾 + 口 = 房 - 户 =

王 + 见 = 晴 - 日 =

多有意思呀,数学算式还能帮我们记字呢!

这里还有一个加法算式,你能算出来吗? 出示: 木 + 寸 = ? (引出“村”字,并引导学生读准字音。)

2、学习“村”字。

(1)交流记字方法

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村”这个字?

(引导学生利用:加一加——木+寸=村;减一减——树-又=村等方法识记)

(2)生字的运用

你能用“村”字组个词或说句话吗?(随机板书:小山村)

(3)观察范字,明确书写要点,规范书写

(按照先整体后部分的方法引导学生观察。)

①“村”要写得方方正正,左右大体同宽、同高。

②左右两点在一条线上并排站着,“寸”的一点从交叉点起笔。

③木字旁的一横短一些,向右上倾斜,给右面“寸”的一横让出位置来。

随机强化书写规则,巧妙对学生进行谦让教育

你们看,汉字笔画就像小朋友们相处一样,相互之间也要讲究谦让呢!

(4)学生独立描红一个,临写一个。

全班反馈、同桌互评后再临写一个,争取比第一个更漂亮。

良好的兴趣是成功的一半。课始的数学游戏,可以有效地巩固旧字,自然地引出新字,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村”字的书写指导,一方面可以分散写字难点,强化书写规则,培养学生独立识写的能力;另一方面还可以巧妙地进行同学间团结、谦让的教育。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联系春游,激趣引读。

(1)启发学生回忆春游的情景,引导学生交流见到小山村时的感受。

(2)展示小山村的美丽图片,激发学生情感,调动学生的初读兴趣。

(3)自由轻声读课文,借助音节读准字音。

2、认读字、词。(围绕生字、认读字进行)

刚才同学们读书特别认真,但是,这文章有很多新的字词朋友,给我们读书带来了困难,我们先来认识一下他们。

第一屏:(生字词) 住 苹果 村庄 图画

1)学生自由练读(生字词上加注音节)。

2)小老师领读。

3)学生再次自由练读(生字词上没有音节)。

4)开火车读。

第二屏:(认读词)

山坡上 山脚下 (指好轻声)

梨 结满 小楼 小鸭

1)带音节自由练读。

2)同桌互读。

3)引导学生质疑,有没有不理解的词语?(如:山脚下——教师画简笔画帮助学生理解;结满——放到精读时理解)

4)男女生赛读。提示学生要读得又对又好,注意词语的语感。

第三屏:连一连,再读一读。

红红的 梨

黄黄的 小鸭

白白的 苹 果

绿绿的 水 面

3、同桌互读课文,互帮互查。

同桌小朋友合作一下,你读给我听,我读给你听,读得好就夸夸他,读错了就帮他改正过来。

4、正确、流利地自读课文,边读边想:小山村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随机板书:美)

充分的初读是学生到位感悟的基础。一遍遍有目的地读书,可以使学生有效地巩固字词,初步了解内容,初步感受小山村的“美”。

三、走进文本,品读悟情。

你是从哪儿感受到小山村的景色特别美的?再认真地读读课文,用心地想一想,一会我们来交流。

尊重学生的读书体验,品读感悟小山村的美丽景色。学生说到哪儿的景色,就共同学习哪一段的语言,根据学生课堂的实际情况随机进行指导。

※山坡上:

(1) 指读描写山坡美景的句子,结合自己的理解说说美在哪儿。

(2) 句子比较,体会文中句子具体、形象的特点,感受山坡上丰收的美景。

① 这里有两个句子,读一读,看看你更喜欢哪一�

树上结满红红的苹果、黄黄的梨。

②师生合作读句子,引导学生谈感受。

(第二句话为我们呈现出一派果树丰收的景象。具体写出了苹果和梨诱人的颜色,使我们感受到水果成熟了,长得特别好看,想来一定非常好吃;“结满”一词还告诉我们果树上到处都是果子,结得满树都是,太多太多了!)

抓重点词语,通过句子比较的方法引导学生读中感悟山坡上的丰收美景。

③引发想象,练习表达,提升理解:

山坡上除了结满红红的苹果、黄黄的梨,还会结满哪些果实呢?你能仿照书上的。句子用“山坡上有 。”

的句式来说一说吗?

一方面可以丰富学生的想象,引导学生运用语言;另一方面可以提升学生对山坡上丰收美景的理解与感悟。

④教师语言描述,引导学生体验心情。

如果你现在就来到了小山村,亲眼看到了满山的果树,又大又红的苹果、金黄诱人的鸭梨、粉里透红的桃子等各种水果挂满了枝头。你会想些什么,又有怎样的感受呢?

引导学生体会丰收的喜悦心情。

(3)带着自己的感受,想象着山坡上的景色,再读读山坡上的美景吧!

※山脚下:

(1) 读己认为写得美的句子,说一说自己的理解。

(2) 新旧房子、学校照片对比,使学生感受山村的变化。

(3)教师语言描述引发想象:从前破旧、阴暗的石头、土坯房变成了今日宽敞、明亮、崭新的砖瓦房,……在这样优美的环境中生活、学习,你的心情会是怎样的呢?

(4) 想象着山脚下的景色, 带着愉悦的心情再次朗读,再次感受山脚下的美景。

图片的对比,可以直观地再现山村人民今昔居住、学习的环境,能够使学生深深地感受到山村人民生活的改善,激发学生的愉悦情感,增强学生的内心体验。

※村前:

(1)指读描写村前美景的句子,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春游看到的景色,谈谈自己的理解。

(2)借助老师春游时拍摄的视频资料帮助学生进一步感悟。

(3)情景描述,引发想象、练习表达。

白白的小鸭悠闲地游在绿绿的水面上,时而捕食,时而嬉戏。此时,你刚好放学和几个小伙伴经过这里,你会说些什么,又会做些什么呢?

(4)想象着小鸭悠闲游水的情景,再读本段,读出美的感受。

鲜活的视频资料,可以使学生置身其中,被美景陶醉,遐想联翩。

四、回归整体,欣赏美读。

1、回顾全文,抒发感受。

让我们一起来发自内心地赞美这迷人的小山村吧!齐读第5自然段。

2、提升情感,和文配乐,赏读全文。

是啊,山村美如画,更有着它超越图画的美妙与生动。让我们再去读一读课文,尽情地抒发你此刻的情感吧!

五、学习生字“果”。

1、顺应学生情感,适时引出“果”字。

小山村的果树上结满了丰收的果实,我们经过这节课的学习,也收获了不少的学习成果。下面我们就来学习“果”这个字。

2、利用古字型帮助记忆生字。

3、引帖,明确书写要点。

(强调:中间一竖是上下连起来的,一笔写成。)

4、教师范写,强化要点。

5、学生独立描红、临写。

6、同桌互评后再次临写。

六、课堂:

就像美丽的小山村一样,我们的生活、我们的大自然也是如此的美丽、多姿多彩!同学们,就让我们敞开怀抱去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吧!

《山村》教学设计 9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了解一个美丽的小山村,由于人们的乱砍滥伐,破坏了生态环境,终于被洪水卷去的故事。使学生懂得不爱护自然,必将受到大自然的惩罚,毁坏山林就是毁灭自己,保护生态环境十分重要。

2、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体会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

教学重点:

理解一个美丽的小山村最后什么都没有了的原因。

教学难点:

使学生懂得不爱护自然,必将受到大自然的惩罚,毁坏山林就是毁灭自己,保护生态环境十

分重要。

教学过程:

一、以画导入:

很早以前,有一个美丽的小山村,那里的人们幸福的生活着。想去那看看吗?(课件出示画面)看到这么美丽的小山村你想说点什么?在这个小山村里又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呢?今天咱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一个小山村的故事

二、以读入境

1.自读课文了解大意

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地方读不懂,请做上记号,再往下读。读完后,同桌可以互相交流。

2.品第一段

这个小山村曾经是美丽的,课文哪一自然段写了小山村的美?(第一自然段)

a.听课文配乐读(第一段)

是的,这是一个美丽的小山村,通过这些文字同学们看到了怎么样的景色?

b.指导读

谁愿意也来试着读这段(指名学生读,其他学生听后评)

还有哪些同学也想读这一段的一起读(感悟小山村的美)

c.入情入境,再读

如果你就是当时的居民,能允许我来采访一下吗?

在这青山绿水,鸟语花香的小山村中,你会做些什么事情呢?(感悟小山村带给人们的快乐)

我们一起读读这些文字,把你对小上村的喜爱,把小山村带给我们的快乐读出来(齐读)

3.质疑

可是就是这么一个美丽的小山村在一个雨水奇多的八月里,永远的消失了。

a.学生自由读5.6自然段(课件播放狂风、雨水、喊叫声)

同学们一边听音乐一边自己小声读读5、6自然段,然后告诉老师你读了这些句子以后心情怎么样?

b.齐读这两段

是啊,我们都为这个小山村感到担心、难过。让我们一起来读。

c.质疑

听了你们朗读,我好象听到小山村在难过地哭泣。看到小山村由美丽变成富裕,最后变成一无所有,亲爱的同学们,这个时候你最想问的是什么?(小山村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小山村是如何变富裕的?)

4.再读课文,解疑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2.3自然段,把你印象最深刻的句子划下来再细细读一读,想一想,看从中能感受到什么?(生默读课文)

你找到了哪个句子?

(1)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砍倒,运下来。

把这个句子改成这样,哪个句子好?好在什么地方?

课件对比句子:

想盖房,想造犁,就拿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砍下来。

(很多树木被砍了)

(2)树木变成了一栋栋大大小小的房子,变成了各式各样的工具,还有大量的树木随着烟窗冒出的浓烟,消失在天空了。

还有一个句子也写了许多树木被砍了,是哪一句?生读

你从哪儿看出很多很多树木被砍?(一栋栋、各式各样、大量)

找到这个句子的一起读一读。

(3)就这样,山坡上出现了裸露的土地。 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

在这片裸露的土地上你们看到了什么景色?(体会裸露)

(动物越来越少;生:空气越来越差;生:到处都光秃秃的)

齐读!

(4)小结

无数的树木被村民砍掉了,就连小树苗也不放过,这种砍伐是多么可怕啊。

郁郁葱葱的树木消失、小山坡裸露,村民们靠什么富起来,小山村为何最终却消失了?

同学们小组讨论讨论。指名说

把树木变成生活所需品,让日子富起来的是谁?把树木都砍掉,最终导致小山坡裸露,让小山村消失的又是谁?

(板书:人类)

三、延伸扩展(感悟要合理地利用和保护资源)

人类!是啊,人们在把树木变成自己的所需品时,确实是让自己过上富裕的好日子。但如果这种砍伐是无节制的砍伐那么人类最终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变得一无所有。(课件展示破坏环境给人类带来危害的画面)

你还收集到了哪些有关的资料,讲给大家听听。

看着、听着这些,你除了难过、担心,此时你的心情更多的是什么呢?

这时候你最想对小山村的。人们说的话是什么?

《山村》教案 10

(此片段教学主要让学生进行背诵练习。)

(一)师:同学们,我们来进行一个比赛游戏,大家听好了,同桌的两个同学,左边的读上句,右边的读下句,看谁读得最认真,最整齐。

学生齐读。教师:现在我们交换过来读。生练习。

(二)师:下面我们来进行接龙比赛。为了能更好地比赛,大家必须先把这首儿歌读熟。(生读)

师:下面请大家听清比赛规则:我们有三个组进行比赛,每个组四人,排好队。第一个人说儿歌的上句,第二个人接着说第二句,第三个人三句,第四个人四句。然后,看哪个组说得好,说得快。生做练习。

(三)师:刚才第一组的小朋友做得真好。下面我们来做一个贴卡片比赛。在四个卡片盒里有这首儿歌的每个字,请四组小朋友来将四盒卡片组成儿歌,看哪组贴得最快。生做练习。

(四)师:最后,我们来看看谁能快速地背诵这首儿歌。给大家3分钟时间自由背,用击鼓传花方式进行背诵。生练习。

点评:背诵不啻是死记硬背,应该力求在丰富有趣的活动中进行,通过无意注意和让学生情意参与的记忆,既快又保持长久。

《山村》教案 11

教材分析:

《山村》是一首有趣的数字诗,是学生入学以来第一次接触古诗。它意境优美,读起来琅琅上口。安排这首诗主要是让学生认识数字,体会数字的妙用,学习“─、│”两个基本笔画,掌握汉字的笔顺,能正确书写“一、二、三、十”。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朗读背诵古诗。

2、用听读识字及猜字的方法认字7个。

3、认识、会写笔画横、竖,知道字的笔顺:先横后竖、先上后下、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会写“一、二、三、十”四个字。

4、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学习习惯,与人合作、互帮互学的品质。

教学重难点:

认识汉字,写汉字是本课学习的重点。

正确书写笔画、学习笔顺是本课学习的难点。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书、本、幻灯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以图导入,激发兴趣。

1、(出示投影片)(投影片同书上插图)小朋友们,这幅图画美吗?你觉得什么地方美?(生:图上的花美。远处的山美。山上的小亭子很美。山下的很多小房子很漂亮?)

2、大家说的真好!在宋朝的时候,有个名叫邵雍的人看到这么美的景色写了一首诗,题目是“山村”。(板书课题:山村)请大家一起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请小朋友们听老师读一遍这首诗。(范读)谁愿意和老师一起读?(请举手的学生模仿着跟着读)下面全班一起读一遍,不会的小朋友认真听别人是怎样读的`。

2、通过你的听和读,你认识了哪几个字,到投影前指着

字带大家读。

3、请小朋友们把这首诗读给你的同桌听,如果有不认识的字,互相教一教,都读的好,就互相奖励一个小星星。

4、谁觉得自己读的好,想读给大家听?(指名2—3人读)谁来评一评他们读的怎么样?(生:我觉得他们读的挺有诗意的。我觉得他们读的声音很宏亮?)

谁会背这首古诗?(自己背,同桌互相背。请一个同学背。)你怎么背的这么好,有什么好方法吗?(生:我按照十个数字的顺序背。)

5、在大家背诗的时候,淘气的生字娃娃从课文中跑出来了,你们还认识吗?(出示生字卡二六七八九十花村)(学生抢着读)

6、(做照镜子的游戏)老师说生字,小朋友们举生字卡片,互相看看对不对。(鼓励学生)

三、小组合作,学习写字。

1、(出示生字表:一二三十)这四个字是我们应该会写的,要想写好这几个字,先要学习两个笔画:“─、│”。谁知道这两个笔画怎样写?(生:“─”从左边向右边写。“│”从上往下写。)(课件演示笔画写的过程:“─”从左到右“│”从上到下)(学生练习写)

反馈,把学生写的拿到投影上,评一评谁写的好,说说怎么好?(生:写的工整。干净?)

再写一个,同桌互相看看,写的好奖励一个小星星。

2、出示:“二”。同桌互相说说“二”先写哪笔再写哪笔?(先写第一个短一点的横,再写第二个长一点的横,先上后下)(课件演示写的过程)

观察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生:第一横在上半格的中间,第二横在下半格的中间)老师范写,学生练习写。评议。

3、出示:“十”。同桌互相说说“十”先写哪笔再写哪笔?(先横后竖)观察横、竖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横写在横中线,竖写在竖中线上)

学生自己练习写,反馈,评议。

四、小结,学生谈感受。

(生:老师,我特别喜欢这首诗,想伴随着音乐读一遍。)全班配乐朗读。

五、拓展阅读

《咏雪诗》 《四和十》

一片二片三四片,四是四,十是十。 五六七八九十片。十四是十四, 千片万片无数片,四十是四十。

飞入芦花总不见。谁说十四是四十,

谁的舌头伸不直。

谁说四十是十四,

就让谁读十四遍。

六、易考易错题(连 线)。

Tián jǐtǔlǐbā rù jiǔqù

八入九几 土去田 里

七、堂清检测(选择正确读音画√)。

三 (shān sān) 四 (sì shì)

山 (shān sān) 十 (shísí )

一 ( yīī ) 五 (wǔ ǔ )

板书设计

山 村

─ 一 二 三

│ 十

《山村》教案 1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喜爱乡村,感受自然之美和语言文字之美。

2、认识七个生字,掌握一个多音字“舍”。

3、通过品读文章,了解小山村的特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指导学生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尝试有感情的朗读。

教学重点:

识记生字词,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感受文章所表达的自然之美和语言文字之美。

教学准备:

词卡。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同学们,这节课老师要带大家去游玩,去哪呢?去这里:(板书课题)小小的山村,学生齐读课题。

2、师问:(板书)你爱我们这山环水绕的小山村吗?引出下文。

二、初读课文,正音正字。

1、交流识字方法。

2、自读课文,独立解决生字词。

3、游戏:带小猪回家,巩固生字词。

4、书写:猪,师生同写,互评。

5、生字回文。

三、分析研读,感受文章所包含的自然美与文字美。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聆听感受小山村的风光。

2、学生自读课文,画出小山村的所闻与所见。

3、汇报交流。

4、选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尝试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片段。

四、布置作业

1、练写生字。

2、熟读课文。

《山村》教案 13

山村》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四课

教材分析

这首古诗的安排主要是让学生认识学习数字。

教学目标

1.朗读背诵古诗。

2.用听读识字及猜字的方法认字7个。

3.认识、会写笔画横、竖,知道字的笔顺:先横后竖、先上后下、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会写“一、二、三、十”四个字。

4.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学习习惯,与人合作、互帮互学的品质。

教学过程

一、以图导入  ,激发兴趣

1.(出示投影)小朋友们,这幅图画美吗?你觉得什么地方美?(3~4个学生说)

2.在宋朝有个名叫邵雍的人看到这美丽的景色,便写了一首诗,题目是“山村”。

(板书课题:山村)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请小朋友们听老师读一遍这首诗。

谁愿意和老师一起读?(学生模仿跟读)

全班一起读一遍,不会的小朋友认真听别人是怎样读的。

2.通过你的听和读,你认识了哪几个字,到投影前指着带大家读。

3.请小朋友们把这首诗读给你的同桌听,如果有不认识的字,互相教一教,读得好就奖励一个小星星。

4.谁觉得自己读得好,想读给大家听?(2~3人读)

谁会背这首古诗,自己背,同桌互相背。

5.生字娃娃从课文中跑出来了,你们还认识吗?

(出示生字卡片:二 六 七 八 九 十 花)

6.做照镜子的游戏。老师说生字,小朋友们举生字卡片,互相看看对不对。(鼓励学生)

三、小组合作,学习写字

(出示生字表:一 二 三 十)

1.这四个字是要求我们会写的,要想写好这几个字,先要学习两个笔画:一、丨,谁知道这两个笔画怎样写?(学生说)

一 从左到右

丨 从上到下

(课件演示笔画写的过程)

(学生练习写一个)

反馈,评一评谁写得好,怎么好?

再写一个,同桌互相看,写得好奖励一个小星星。

2.出示:二

同桌互相说说“二”先写哪笔再写哪笔先上后下

课件演示写的过程

观察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学生说

老师范写,学生练习写。评议。

3.出示:十

同桌互相说说“十”先写哪笔再写哪笔?(先横后竖)

观察横、竖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横写在横中线,竖写在竖中线上。)

学生自己练习写,反馈,评议。

点评 这一课是一首古诗,诗中包含了一至十10个数字。认识汉字,写汉字是学习的重点。正确书写笔画、学习笔顺是学习的难点。本课的设计,以新教材的新理念贯穿始末。在教学中,以图引入,揭示课题,激发学生兴趣。采用老师范读,学生试读,全班读,同桌读等多种方式让学生不断地认字,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认识了字,背会了课文。紧接着用游戏的方式巩固识字。横、竖两笔画是最基本的笔画,是写字的基础。教学时,发动学生开动脑筋,让学生自己观察,自己写,自己评议,既给学生一定的自主权,老师又进行合理适当的指导。整堂课注重培养学生观察的能力,自学自悟的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山村》教案 14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品味其散文的特色。

2.品读文章,涵咏主旨,领悟意象的内涵。

3.培养珍爱自然、珍爱生命的意识。

核心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分析散文的结构特征,体会散文的语言特色。

思维发展与提升:领悟文中意象的丰富内涵。

审美鉴赏与创造:感受作者珍爱自然、珍爱生命、共创美好家园的思想感情。

文化传承与理解:培养珍爱自然、珍爱生命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分析散文的结构特征,体会散文的语言特色。

难点:

品读文章,涵咏主旨,领悟意象的内涵。

课前准备

1、指导学生完成预习

2、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现代散文家余秋雨先生曾在他的散文集《千年一叹》中说过这样的一句话:大自然的景物有百分之一能写进历史,千分之一能成为景观,万分之一能激发诗情。这就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大自然的神奇瑰丽之处。她繁富缤纷,延往续来,既孕育了万物生灵,又滋润了人类灵魂。古往今来,无娄文人墨客面对那即使是只有万分之一才能激发诗情的景物,寄怀感慨,与自然同悲喜、共哀乐。这一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近作家马至,聆听他与自然的心灵碰撞。

二、写作背景

《一个消逝了的山村》选自冯至的散文集《山水》。《山水》的出版有一个过程,1942年秋,冯至将过去写的十篇散文集在一起,题名《山水》,1943年9月在重庆出版。后来冯至又加上之后写的三篇散文,再加上一个《后记》。《山水》出版后,学界对它的评价很高,香港文学史家司马长风认为:虽然冯至在四十年代只有《十四行集》和《山水》两小本著作,但是在诗和散文两方面,他都站住“一览众山小”的高峰。《山水》中的《一棵老树》和《一个消逝了的山村》最为精纯,并将前者称为“白话散文诞生以来的杰作”。

三、作者介绍

冯至(1905-1993),现代著名诗人。原名冯承植,河北涿州人。1921年考入北京大学,1923年后受到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开始发表新诗。1927年4月出版第一部诗集《昨日之歌》,1929年8月出版第二部诗集《北游及其他》,记录自己大学毕业后的哈尔滨教书生活。1930年赴德国留学,其间受到德语诗人里尔克的影响。五年后获得哲学博土学位,返回战时偏安的昆明,任西南联大外语系教授。1941年他创作了一组后来结集为《十四行集》的诗作,影响甚大。冯至的小说与散文也均十分出色,小说的代表作有二十年代的《蝉与晚秋》《仲尼之将丧》,四十年代的《伍子胥》等;散文则有1943年编的《山水》集。鲁迅称他是“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他的散文也写得清新明澈,别具一格。汉园诗人李广田也曾说:冯至先生的散文,那么明净,那么含蓄,在平凡事物中见出崇高,在朴素文字中见出华美,实在是散文中的精品。

四、题目解说

本文的题目是“一个消逝了的山村”,但作者并没有探究山村消逝的原因,而是选取了一个已经消逝了的山村的自然风物,叠加作者丰富的想象,把一个山村的过去和现在交替呈现在读者面前,给人以感悟和启示。

五、层次结构

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3):点出作者居住的山村隐藏着一段兴衰史,引人关注平凡的山水。

第二部分(4-10):作者由眼前之景生发联想,抒发了独特的人生感悟。

第三部分(11):总述自然风物给作者的启迪,事物在生命的深处有着某种联系。

六、全文分析

1、作者开篇从人们进入人口稀少的森林或草原的感受写起,有什么作用?

明确:

①以“总觉得它们在洪荒时代大半就是这样”等感受衬托山林的荒寂;②“其中可能发生的事迹,不外乎空中的风雨,草里的虫蛇,林中出没的走兽和树间的鸣鸟”与下文山村丰富且充满生命力的景物形成鲜明的对比;③“绝不会问道:这里也曾有过人烟吗”为下文交代“这里实际上有过村落”做铺垫。

2、平常的事物 文章第1—2自然段中几次出现的“路”该作何解释?

明确:

在文中出现的众多意象中,“路”这一意象极具代表性。古今文人大都喜欢“路”,如屈原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鲁迅说“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在他们看来,“路”是人类历史的载体,承载着历史。本文赋予“路”更具体、更丰富的历史内涵。文章开篇,作者先亮出“路”的意象:“我们走的路,是二三十年来经营山林的人们一步步踏出来的,处处表露出新开辟的样子。眼前的浓绿浅绿,没有一点历史的重担”“我在那条路上走时,好像是走着两条道路:一条路引我走近山居,另一条路是引我走到过去”。冯至在山村残存的景象中,发现了这条从过去走到现在的路,这条路诱发了他对历史的思考,从而联想到从现在走向过去,再现了历史上充满活力的山村。之后随着路的延伸,思想又从过去走到现在,冯至发现纵然如今的村民和动物都已消逝,但山村风物犹存,依然传递着生命的信息,山村的过去和现在组成了一个充满韵味的世界。

3、第5段最后一句作者引用诗句“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有何巧妙之处?

明确:

引用诗句使文章富有文采,增添了文章的文化底蕴。这两句诗表明人和人之间,不管是时间或空间把他们隔离得有多么远,彼此的生命都有些声息相通的地方。

4、如何理解“我看见这幅图像,觉得我随身带来的纷扰都变成深秋的黄叶,自然而然地凋落了”这句话?

明确:

山村的宁静能让人消解尘世的纷扰,回归到生命的宁静。谦虚、纯洁、坚强的小草,朴质的村女,让作者知道一个小生命是怎样鄙弃了一切浮夸,孑然一身担当着一个大宇宙。作者在这种联想中感悟到了生命的真谛。自身所有的纷扰在死去后将不留下一些值得夸耀的事迹。

5、怎么理解第11段中“风雨如晦的时刻”的内涵?

明确:

“风雨如晦的时刻”指1942年,即作者写作本文的那一年,那是充满动荡与浩劫的一年。作者的感悟带有浓厚的时代色彩,寄子了珍爱自然、珍爱生命、珍爱和平以及共创人类美好家园的愿望,这也是作者写作本文的用意所在。

6、作者描绘了哪些风物作为感怀的载体?

明确:

由小草感悟到生命的宁静之美;由彩菌感悟到生命的美好;由有加利树感悟到生命的渺小;由野狗的嗥叫感悟到生命对于疾苦的恐惧;由麂子的嘶声感悟到死亡的可怕。

7、文章结尾,作者说“这一切,给我的生命许多滋养”。联系全文,概括说明消逝了的`山村给了作者哪些生命的滋养?作者说“但在生命的深处,却和他们有着意味不尽的关联”,你如何理解?

明确:

(1)①消逝了的山村提供了养育作者的物质条件;②消逝了的山村让作者学会了谦虛、纯洁和坚强;③消逝了的山村让作者懂得了生命的美好与崇高。

(2)①作者认为人与人,只要有相联系的事物,不管时空的间隔有多远,彼此的生命都有声息相通的地方。②如今土地上的一切曾经以坦白和恩惠对待那消逝了的山村。③现今居住的山村同样给作者的生命以许多滋养。

七、中心思想

本文写于1942年抗日战争最艰难的时期,作者通过对消逝了的山村旺盛的生命力和美好的景物的描写,抒写了作者对滋养自己的美好家园的热爱之情,表达了作者珍爱自然、珍爱生命、珍爱和平以及共创和平家园的美好愿望。

八、写作特点

(1)营造丰富意象。

本文注重象、情、理的有机融合,由意象构成意境,大大地拓展了表现的时间和空间,具有极大的情感张力。作者最为偏爱的山村意象有“路”“小溪”“鼠麴草”“彩菌”“有加利树”等,这些意象是富有生命色彩的,作者通过这些意象,勾勒出一个充满生命活力和原始野性的山村意境。

(2)凸显鲜明画面。

作者选取了最典型、最有表现力、最能体现山村环境的景物,用简约、流畅的笔触进行勾勒,描绘出了一幅幅鲜明的画面,如体现宁静之美的村女放羊图和充满热闹生机的雨后采菌图。

(3)兼用多种表达方式。

本文以描写为主,但又把议论缀于其中,还不时插入抒情等,看似有些散漫,但整体却不失法度。文章通常是由眼前景物生发联想,引发感悟,在结构上回环往复,首尾一贯,显示出种从容舒展又严谨完整的艺术面貌。

(4)赋予哲思理趣。

在本文中,冯至由眼前之景,回眸历史,观照现实,使生命跨越了时空,阐发了对人生的感慨,表达了对存在意义的思考,流露出沉重的历史感。

九、补充资料

冯至的散文

好散文可以归结为三个因素:情、知、文。情即感情、真情,知即知识、学养,文就是个性文字和与别人不一样的表达方式。冯至的散文就体现了这一美学特点。行文如行云流水,自然有致,笔随意转,舒卷自如,诚挚坦白,抒情性强。

十、总结全文

作者选取了一个已经消逝了的山村的自然风物,叠加丰富的想象,把一个山村的过去和现在交替呈现在读者面前,赋予对自然、对人生的独特感悟,让人生发出时空变幻、物是人非的慨叹,寄予了作者珍爱自然、珍爱生命共创和平家园的美好愿望。

布置作业

有人说,《一个消逝了的山村》是写“灵魂里的山川”的散文,表现了作者“哥特式”的诗性的生活态度,即思想和灵魂超越现实的喧嚣,执着于对纯粹精神和艺术世界的追求。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请说说你的理由。

课后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再望小村,看见了屋角和山墙,也看见了土院墙里的胖猪。___①___,只是树冠牵连。有农人挑着两桶水往坡上走,柔软的挑担波闪着高上来。路边一头牛在犹豫着,蓦地一声长叫响起:“卖麻花来——”小山村就正式起床了。往上走就没有了路,是一坨一堆的茅草。菅草苫在路边,似流行歌星的长发,遮住一些美丽的危险,小山羊忍不住就要上当。不远处,便是小时候常玩的草坪,那里有我的老朋友,不知道它们现在怎么样了,它们大概也长高了,那块伴我童年的小青石凳,___②___。坡上吹起了微微的风,紫荆花的浓郁让人异想天开,忍不住就驻足,忍不住就远望。村旁的一条小河,弯弯曲曲地横贯村庄,远远地来,长长地去。一河水就浸湿了村子的这儿那儿,就知道这一村的小伙子吃什么长大,姑娘的脸为什么粉似桃花,就知道挑水上坡的汉子为什么气壮如牛……村庄全清晰了。原来是一家一户的院子,各自过着小小的日子,树木只是一丛一片的覆盖,还有花,一红一黄地点缀,看不清谁是谁家的女子,却听得清一支歌子响起,满村的绿树红花便摇动起来。

1.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A.比喻、引用、夸张B.比喻、拟人、对偶

C.排比、拟人、夸张D.排比、引用、对偶

2.文中画框的句子可改写成:“村旁有一条远远地来、长长地去的小河,它弯弯曲曲地横贯村庄。”从语意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3.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每次从城里回到老家豆村,第一个迎接我的便是风。我们虽然好多年没见面了,但它一点儿也不生分,先是用顽皮的小手,把我服服帖帖的头发拨弄乱,再在我干净的皮鞋和西服上,随意撒些尘土与细碎的草屑。要是春天,风就像一只摇头摆尾的小花狗,当我刚从汽车上走下来,视觉还没来得及舒展开时,它就从我的身上嗅出了豆村的气味,亲亲热热地扑过来,伸出温软的小舌头,一下一下舔我的手与脚踝,你赶也赶不走。如果是秋天,风里便有了果实发酵的味道,那幽微的醇意,好像一个去镇上打酒的孩子,不小心把酒洒了一路,惹人隐隐地有些陶醉。

(选自许俊文《乡村的风》,有删改)

无形的风在文中被描绘得可见可感。试从修辞手法的角度,从文中找出一例加以赏析。

答案及解析:

答案:

1.B

2.①原文的修饰成分都单独成句,有强调作用,句子也更活泼;②原文主语一致,更具连贯性;③原文先写小河在近处弯弯曲曲的情景,再写远处的情景,具有层次感。

3.①树其实稀疏着;②不知道还是否原样

4.(示例)“我们虽然好多年没见面了,但它一点儿也不生分,先是用顽皮的小手,把我服服帖帖的头发拨弄乱,再在我干净的皮鞋和西服上,随意撒些尘土与细碎的草屑”一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风轻柔的特点,让“我”感受到故乡的温馨、亲切,写出了我对乡村的风的喜爱之情。

解析:

1.“牛在犹豫着”是拟人,“似流行歌星的长发”是比喻,“远远地来,长长地去”是对偶。

2.解答此题,要从表达效果的角度进行分析,要侧重分析原文好在什么地方,可以从句子长短、表意连贯、写景角度等方面入手。

3.①处,根据后面的“只是树冠牵连”可知,此处应填写“树”并未相连的意思,或用“稀疏”,或用“疏落”。②处,根据前文“那里有我的老朋友,不知道它们现在怎么样了”可知,此处应填写与“不知道它们现在怎么样了”类似的内容。

4.赏析句子时,首先要找到相关语句,然后指出其中运用的修辞手法,接着分析该修辞手法所展现的事物的特点,最后分析其中蕴含的情感。示例所选句子中拟人的修辞手法突出,写出了风的轻柔以及“我”对乡村的风的喜爱。

《山村》教案 15

教材分析

《山村》是一首极具趣味的数字关联诗,是学生初次入学以来最先接触到的古诗。它意境优美,读起来琅琅上口。安排这首诗主要是让学生认识数字,体会数字的妙用,学习“─、│”两个基本笔画,掌握汉字的笔顺,能正确书写“一、二、三、十”。

教学目标

★认识10个生字,会写其中的“四、五、六、七、十”5个生字。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通过诵读了解古诗的意思。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猜谜激趣,导入新课

1.小朋友,你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咱们一起来猜一个谜语:

两棵小树十个叉,

不长叶子不开花;

能写会算还会画,

***活不说话。

谁知道谜底是什么?(手)对,这则谜语的谜底是“手”。两只小手共有几个手指头?大家赶快数一数。(学生边数教师边在黑板上板书“1、2、3、4、5、6、7、8、9、10”10个数字。)

2.这10个数字还可以分别用10个汉字来表示。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这10个汉字,怎么样?(板书课题,并领读)

(学生对新知的构建是在新知与已有经验和现有认识水平的碰撞中实现的。为促进新知的构建,教师先用学生喜欢的猜谜语导入新课,把“1~10”与10个表示数字的汉字联系起来,提前渗透文本内容,实现学生已有的数学经验和新知的有机结合,可增强学习兴趣,减缓学习坡度。)

二、学习古诗,认读生字

1.我国宋代有个叫邵雍的诗人,把这10个汉字都写在一首诗里面,想知道他是怎么写的吗?请大家翻开课本第42页看“识字(1)”——《山村》。现在,请同学们借助拼音读一读这首小诗,然后在诗中找出“一至十”这10个汉字,并用你喜欢的符号画出不认识的字。(生自由读文)

2.谁想把这首小诗读给大家听?其他同学想要解决自己不认识的字应该怎么做?(让学生总结,通过认真听别人读来解决自己不认识的生字,进行听读识字。)

3.通过听和读,你认识了哪几个生字,到投影前指着文中的生字领着大家读一读好吗?

4.现在,有几个淘气的生字宝宝从课文中跑了出来,你能认出他们吗?(出示生字卡片:山、村、台、九、枝。指名认读、抢读。)

(由于本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识字课,在教学时应该适当降低难度,先让学生借助拼音读古诗,然后让他们自主阅读与其他多种方式阅读相结合,用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把诗读熟,并做到不漏字、不添字,准确,通顺。)

三、指导朗读,探究方法

1.这首诗是一幅优美的风景画:一路走去二三里,不远处有个小山村,村里有四五户人家升起了炊烟,六七座亭台掩映在绿树丛中,鲜花簇簇,一片恬静美丽的景象。(教师边用语言描绘边用彩色粉笔在黑板上勾画出诗中描述的美景。)大家看(指板画),美吗?现在,你想怎么读这首诗?

(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的感受。)

2.现在老师也想读读这首诗,你们想听吗?

(让学生通过听老师范读和评价老师的朗读,意识到读古诗不但声音要响亮,还要注意节奏的抑扬顿挫。)

3.谁想读给大家听?(指名读之后由其他同学评一评,再指几生读一读,评一评。)

4.同学们知道了这么多读古诗的窍门,你们有信心把它读好吗?请大家再读一读看看。(生同桌间互读互听。)

5.谁能试着把它背下来?

(学生自由背诵,同桌检查背诵,指名背诵。)

6.同学们背得真好!还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吗?

(引导学生把图画和诗句对应起来,加强语言和意象的联系,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再通过反复的朗读、背诵,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培养语感。)

四、小组合作,学习写字

1.这节课我们不但诵读了古诗,还认识了这几个生字(出示:四、五、六、七、十)可是,这5个生字是我们应该会写的,老师问问你们能不能把它们写好啊?

2.首先我们来学写"四"字,大家看一看这个字的形状有什么特点?

(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四”字的第2笔是“横折”,第4笔叫“竖弯”,探究"四"字的书写规则:先外后内再封口。)

(师先范写,然后要求生练习写3~5个。生写时师巡视检查指导,注意搜集典型进行评议。)

3.现在我们再来学写“五”字。(注意:要给学生讲清楚各个笔画,特别要提示“横折”为一笔,规则为:从上到下。)

4.学写"六"字。(板书:六。指名说一说写“六”字应注意什么。引导学生认识到“六”字的撇不能写成竖或点,点不能写成竖或捺。)

5.学写"七"。(指名到黑板上田字格中书写“七”,注意“七”字中的横要略斜。)

6.学习书写“十”。

(引导学生观察横竖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一”写在横中线上,“|”写在竖中线上,学生自己练习写,反馈、评议。)

7.请同学们把每个字再写一写,写完了请同桌评一评。

(认识生字、写生字是本课的重点,教学时,要调动学生开动脑筋,自己观察、认识新笔画“横折钩”“竖弯”。指导学生书写时,重在指导学生掌握笔顺和书写规则,注意间架结构。)

五、拓展延伸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都学到什么啦?(引导学生整理学过的知识,使他们享受到成功的快乐。)

2.在这首古诗中,作者把表示数目的10个汉字同小路、烟村、亭台、鲜花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为我们勾画了一幅美丽、恬静的山村风景。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词语也用到了这些数字。(出示卡片:四面八方)你能试一试用今天学过的字组成一些词语吗?

(利用本课所学的字进行扩词练习,使学生能将所学知识进行迁移应用,以加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巩固。)

3.同学们也可以回家试给这首诗配上画,并在上面写一写今天学到的生字,让爸爸妈妈也来分享一下这首古诗中的美好意境,好吗?

《山村》教案 16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 认识生字14个,巩固练习学过的识字方法

3. 写字6个,重点词语写家看两字,继续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

教学重点:

认字11个,会写6个,认识多音字曲和新偏旁耳刀儿旁。

教学难点:

反复朗读,体会家乡的可爱与美丽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用图导入

1. 出示小山村图画

2. 提问:(1)这幅图画美丽吗?

(2)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是什么样的?

二、学习课文

1.自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2.指名读第一段。提问:通过读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

3.指名读2-4段,提问:各段写词是什么地方?在这里有什么?是什么样的?

4.齐读第1-5段。回答:你喜欢小山村吗?齐读最后一段。

三、认读生字

Piàn qīng fěn jiǎo piào xīn

片 清 粉 脚 漂 新

fáng dǐ xiào yóu qū

房 底 校 游 曲

1.看拼音自由读

2.小老师带读

3.带读

四、巩固练习

1.认读词语

山村 山坡 果树林 粉红 雪白 梨花 一座

漂亮 新房子 学校 开满 山脚 门前

公路 一条 伸向 家乡 弯弯曲曲

清澈见底 游来游去

五、小结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巩固课文内容,学习生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先填空,再读一读

1.清澈____ ____来____去 弯弯____

2.____的`桃花 ____的梨花 ____的河水

____的山间公路 _____的新房子

二、学习生字

家:齐读,指名组词,指名板书,讨论怎样书写

林:注意,左边木字最后一笔的变化

时:(日)+(寸)=(时)

间:半包围结构:门字框

方:万字头上加一点

1. 看拼音认读,读准字音

2. 知道书写,讨论记忆。

3. 仿写生字,老师个别指导

三、巩固练习

1.自读课文,齐读课文两遍

2.量词填空

一()棵小树 一()新房子 一()小河

一()桃花 一()山 一()公路

3说一说

山坡上有一片果树林

_____有一条____

_____有一 ____

四、作业:

1.写生字

2.抄写词语

教学反思

通过学习本课,我认为引导学生分析课文学习的好,会分段,老师提问能正确回答,识字方法正确。

《山村》教学设计 17

教学目标:

1、学会7个生字、认识6个认读字及相关词语,会写苹果两字。

2、在学习课文中积累词语。

3、朗读课文,感受小山村的美丽,产生对小山村的喜爱之情及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点:在学习课文中积累词语。会写“苹果”两字。

教学难点:正确规范书写“苹果”。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一定喜欢图画吧,现在老师就送给大家一幅画。

(点击课件)

师:喜欢这幅画吗?画上是一个小山村,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小山村看一看。认真看老师板书。(板书:17 小山村)

1、 指名领拼“村”字。 2、齐读课题。 3、你怎么记住“村”字? (引导木加寸或熟字加偏旁) 4、用“村”还可以组成什么词?(生组词)

导:小山村里有什么呀,那里的景色美不美呀 ,快快打开书,读读课文就知道了 。

二、初读:

1、听清要求:借助拼音,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生读)

2、同桌2人互相读读课后生字,读得好就夸夸他,如果他不会读你就来帮助他。(两人互读,纠正字音)

3、检查字音:

刚才同学们读书特别认真,合作的也很好,课文中的生字都会读了吗?

(点击1):苹果 村庄 住 图画

①小老师领拼 ②指名读 ③说一说你家住在那儿?(理解“住”的意思)

(点击2) 山坡上 山脚下 结满 小楼 小鸭 黄黄的梨

①小老师领拼 (指导读好“上”的轻声)②指读

(点击3)去掉了拼音帽子还会吗?老师指,学生读。

4、导:同学们记字音真是又快又准,我们再来读一遍课文,相信你们肯定能比刚才读得还好,老师又有一个要求,边读边找一找课文都写了小山村的那些地方?(生读)

生答:山坡上 山脚下 村前

三、品读:

1、学习上坡上。

①师:我们先一起到山坡上看看都有什么?(在黑板的简笔画上板书“山坡上”)认真读第2自然段。(生读)

②师:用书上的话说说山坡上都有什么?(教师相机画简笔画)(形象感知)

③山坡上有什么样的苹果?苹果多吗?从那个词中能看出来?(理解“结满”的意思)

④想象一下:当我们看到山坡上有这么多的苹果和梨,你的心情是什么样的,能读出来吗?生读

⑤想象:山坡上除了非常好看的苹果和梨还会有什么呢?

补充:山坡上有( )的( ) (积累词语)

带着想想再齐读一遍这段

⑥师:红红的苹果写出了苹果的颜色,你还能想到什么样的苹果?

补充 ( )苹果 (启发从形状、味道上想) (积累词语)

⑦师:上坡上的苹果真是让人眼馋,那我们就来学写“苹果”两字。

学习“苹”:你怎么记住它?学习“平’的笔顺。观察田字格中的苹字,从整体观察,再到关键笔画。

学习“果”怎么记?(点击果的演变过程)(帮助学生形象记忆)

除去苹果,“果”还可以组成什么词?看笔顺跟随,记忆笔顺,观察结构(总体呈现上小下大)再找出关键笔画的位置及写法。

教师范写“果”字。 生书写“苹果”两字。(描一个写一个) 找出好的进行评价。

2、学习山脚下:

师导:山坡上景色美,山脚下也很美。(板书山脚下)读一读第3自然段。生读

师:还是用书上的话说说上脚下都有什么?(相机画出新房子和小楼)

师:什么是一排排? 除去多,还能看出什么?

师:看到这么多整齐漂亮的新房子,你有什么感受?同桌两人读一读,指名读。(引导你住进了新房子,在漂亮的小楼里上课,什么心情读出来?)

3、学习村前:

师:请你们随我到村前看一看,那里更美。(板书村前)读一读第4自然段。

读读村前有什么?(相机完成简笔画)

观看视频资料(小鸭戏水)(教师旁白:白白的小鸭在绿绿的水面上悠闲地游来游去,时而捕食,时而嬉戏,此时,你刚好路过这里,你会说些什么呢?生说)

师:想象着小鸭游水时的情景,再读出本段,读出美的感受。

(鲜活的视频资料,可以使学生置身其中,被美景陶醉,遐想联翩。)

4、回归整体:

师:再回过头来看看我们都到了小山村的那些地方?都有什么?教师指着板书学生说。

师:�

师:谁能把整篇课文读一遍,注意语气,其他同学边听边想着那里的美景好吗?

(配乐朗读)

师:小山村像图画般的美丽,我们的家乡比小山村还美呢,请看(课件)

多漂亮呀,回去以后拿起画笔把我们的家乡画下来好吗! 这节就上到这儿,下课。

《山村》教案 18

【内容简析】

这是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一个美丽的小山村,由于人们过度砍伐树木,致使土地裸露,极大地削弱了森林的防护能力,终于在一场连续的大雨之后,被咆哮的洪水卷走了。这看似偶然的事件,其实事出有因。通过这一因果关系,课文告诉人们:不爱护自然,必将受到大自然的惩罚,毁坏山林就是毁灭自己。

【设计理念】

留足学生自主学习的时空,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山村被洪水卷走的原因,增强爱护自然,保护环境的思想意识。

2.继续训练抓住重点句子体会思想感情的方法,养成边读书边思考的良好习惯。

3.背诵课文第1自然段。能根据自己阅读感受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

4.认识“曾、葱”等5个生字,会写“曾、郁”等13个字,掌握本课中由会写字组成的词语。

【重点难点】

指导学生读懂课文,懂得不爱护自然,必将受到大自然的惩罚,毁坏森林就是毁灭自己,保护生态环境十分重要,是本课教学的重点;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体会句子表达的思想感情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教具准备】

生字、词语卡片,教学挂图(课文插图)。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看图揭题,激发兴趣

1.出示课文挂图(1),让学生观察、描述、感受小山村景色的优美和生活的安适。

2.教师导语:然而,就是这个美丽的小山村,一场大雨过后,却不知被咆哮的洪水卷到了何处。这是为什么呢?请看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一个小山村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学生自由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出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老师检查学生认读生字的情况,纠正读音:“葱”“随”是平舌音,“扩”“括”的韵母是“uo”,“郁”读时口型要圆。

3.指名学生读课文,着重指导学生读好文中优美的词句。

4.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个小山村的什么故事?

三、自主学习,读懂课文

1.默读思考:从课文中知道了什么?

2.交流汇报,教师相机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如:

(1)抓住“郁郁葱葱的森林”“清澈见底的小河”“鸟儿在林子里婉转地歌唱”“鱼儿在小河中自由自在地游逛”等语句

教案《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上册《一个小山村的故事》教案》,

,感受小村庄自然环境的美丽,并指导朗读、背诵。

(2)从“一栋栋大大小小的房子”“各式各样的家具”“屋顶冒出的浓烟”感受到村子里的人靠着锋利的斧子,日子过得很不错。而这代价是对森林的破坏:“谁家想……就……”“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木不断减少”“山坡上出现了裸露的土地”“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

四、指导书写部分生字

曾 郁 葱 砍 露

五、布置作业

朗读课文,背诵第1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新课

1.认读生字词,说说对词语的理解。

2.背诵课文第1自然段。

3.回顾: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什么?(小山村的美丽以及小山村的人们靠着锋利的斧头,日子过得还不错。)但结果怎样?我们继续学习课文第5、6自然段。

二、阅读探究,悟情明理

1.自读思考:

(1)一个美丽的小山村,最后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然而”一词,理解课文前后两部分的关系。)

(2)一个美丽的小山村,最后什么也没有了,� )

(3)从小山村的这个现象中,你明白了什么?(结合理解“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引导学生明理悟情。)

2.交流互动,升华认识。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悟文章的韵味。

三、回归整体,练习复述

1.出示课文三幅插图,学生边看图想象边练习复述课文。

2.指名复述,师生共同补充完善。

四、继续完成写字任务

1.出示本节课要写的部分字:减、扩、量、随、囱、消、靠、括。

2.观察它们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互相提醒,把字写正确,写匀称。

五、布置作业

1.读词语花篮中的词语,并从课文中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语,写在空花朵上。

2.把课文所讲的故事讲给家人或朋友听。

《山村》教案 19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大体了解这首诗表达的意境。体会山村的优美和生活的快乐。

2、学会汉字一、二、三。

教学重点、难点:了解这首诗表达的意境。体会山村的优美和生活的快乐。。

教学准备:课件、生字表、田字格

一。揭示课题

从今天开始我们要借助汉语拼音来识字了。识了字我们就可以读书看报学到很多知识,大家高不高兴啊?这节课我们就借助拼音学习一首古诗。

(过渡)要想知道这首诗到底写了什么?就跟着老师一起参观一个美丽的小山村。

1.(出示图)首先看远处有哪些景物?(房屋\袅袅的炊烟)[你能说得更好吗?]

2再看房屋背后的小山上有什么?(亭子)亭子也叫亭台,一起说一遍"亭台"

3我们再往近处看,近处有那些景物?(蓝蓝的天空\开得正艳的桃花\无忧无虑,快乐飞舞的小鸟)

小结:炊烟袅绕的村庄,古朴美丽的亭台,艳丽芬芳的桃花,快乐飞舞的小鸟组成了一个幽静美丽的世外桃源。课文用一首诗把它描写了出来。你们想读吗?

(过渡):要想读好读对就必须把下面这些音节读准

二。复习音节

1(出示课文音节)请同学们又快又准地找出其中的整体认读音节。(yi si wu shi zhi )齐读一遍。

2(出示er )你们认识这个由特殊韵母组成的音节吗?请 读,读时注意舌头由平到卷,领读

3( 出示ting san cun )你能分辨两组韵母有什么不同?你读时怎样区分?请你读出他们的不同。请读,领读。

过渡:看来,同学们拼音学得都不错,老师真为你们感到自豪。

三。读课文

1.(出示课文拼音)下面老师要求把音节连起来拼成一句话,先请同桌小朋友互相帮助读一读。试一试。(少量时间自由读)

2.你读熟了吗?哪位小朋友敢来试一试?请四位小朋友一人读一句。

3他们读得真棒,我们一起来试试好吗?请第一小组读第一句,依次类推。准备好了吗?起――

4(出示拼音加汉字)下面我要求你们联系拼音读课文,这有一定难度,但老师相信这么聪明的你们只要认真读肯定会读。我先请四个同学试试,每人读一句。

5他们读的真好,我们一起来试一试。还是每一小组读一句。

6(出示古诗)去掉拼音你还会读吗?

①这一次难度很大让我们仔细听电脑老师是怎样朗读这首诗的。

②你能读得和她一样好吗?我要求小小组一起合作,要求: 先说说你们喜欢图中的哪些景象?

③然后一组同学可以以各种形式朗读,一定要读出你对美丽景色喜欢的感情。

7小朋友表演

8小朋友们你们喜欢这个美丽的小山村吗?现在请小朋友眯起眼睛,把课文轻轻背一边,一边背,一边想象,好象你走进了这个小村庄里。

四。学生字

1.(课文显出生字)从今天开始我们要学习生字了,这篇古诗要求我们学会的生字是"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读了这么多遍书有人肯定已经认识他们了。(出示卡片)我请小朋友带着大家看老师的卡片再拼读一遍。(开火车)

2我折去拼音你们还会读吗?我们来玩找朋友的游戏?看谁找得准,看谁找得快?

3.我们知道四线格是拼音的家,那生字的家在哪里呀?

4.在平时的笔画训练中小朋友们已经熟悉四线格了,下面我们就轻松一下,一起来做田字格课间操。

[ 课 间 操 ]

5.今天我们就先帮一二三安个家好吗?①先看这三个字有什么共同特点。②拿一个细心的孩子告诉我写笔画横要注意什么?③根据小朋友的要求我来写横。(起笔要稍重行笔要果断,稍微向上斜,收笔要稍顿。④一起书空

6我们重点来学习一 二 三,先看"一"一起读。你能用一组词或说个句子吗?

7我们来学写"一","一"是由笔画"横"组成,从左下格靠近横中线的地方起笔,向右横,当左右相等时在横中线上收笔,收笔要停顿。看陈老师写一个。跟我一起说。(边写边说)2再看电脑老师给我们写一遍。3打开习字本(学生唱儿歌)试着描一个写一个。4

8我们再来学习"二"一起读。2你能用"二"说句话或组词吗?3请小朋友仔细观察二的两笔有什么不同,分别住在田字格的那里?4你们说的很对,5拿出手指跟着电脑老师写一遍6在习字本上描一个写一个。(二也是由笔画横组成,第一笔横短应该写在横中线上面,第二笔横写在横中线的下面比较长。)

9请  读(出示三)齐读。2你能用"三"组词或说句话吗?3再请同桌互相合作仔细观察一下这个字有什么特点?他们分别写在田字格的那里?4拿出手跟着电脑老师写一遍("三"由三笔横组成,第一第二笔比第三笔短。三横距离要一样).5在习字本上描一个写一个。

六、总结: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古诗<<一去二三里>>和三个生字"一 二 三"同学们学得非常认真,我希望你们能以同样的态度上每一节课。

《山村》教学设计 20

本课是一篇描写山村景色的小文,共有5个自然段。主要描写了山坡上丰收的果树林,山脚下新建的民房和校舍,村前秀美而又充满生机的小河,展现了一幅多彩的山村美景图。

【教学目标设计】

1 会写“村”“果”两个生字,认读7个生字及相关词语。

2 恰当地搭配词语,补充句子。

3 朗读课文,感受小山村的美丽,产生对小山村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过程设计】

一 游戏导入,学习“村”字:

1 通过有趣的数学游戏复习旧字,引出本课生字“村”。

禾 + 口 = 房 - 户 =

王 + 见 = 晴 - 日 =

多有意思呀,数学算式还能帮我们记字呢!

这里还有一个加法算式,你能算出来吗? 出示:木 + 寸 = ? (引出“村”字,并引导学生读准字音。)

2 学习“村”字。

(1)交流记字方法

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村”这个字?

(引导学生利用:加一加——木+寸=村;减一减——树-又=村等方法识记)

(2)生字的运用

你能用“村”字组个词或说句话吗?(随机板书:小山村)

(3)观察范字,明确书写要点,规范书写

(按照先整体后部分的方法引导学生观察。)

①“村”要写得方方正正,左右大体同宽、同高。

②左右两点在一条线上并排站着,“寸”的一点从交叉点起笔。

③木字旁的一横短一些,向右上倾斜,给右面“寸”的一横让出位置来。

【随机强化书写规则,巧妙对学生进行谦让教育】

你们看,汉字笔画就像小朋友们相处一样,相互之间也要讲究谦让呢!

(4)学生独立描红一个,临写一个。

全班反馈、同桌互评后再临写一个,争取比第一个更漂亮。

【良好的兴趣是成功的一半。课始的数学游戏,可以有效地巩固旧字,自然地引出新字,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村”字的书写指导,一方面可以分散写字难点,强化书写规则,培养学生独立识写的能力;另一方面还可以巧妙地进行同学间团结、谦让的教育。】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联系春游,激趣引读。

(1)启发学生回忆春游的情景,引导学生交流见到小山村时的感受。

(2)展示小山村的美丽图片,激发学生情感,调动学生的初读兴趣。

(3)自由轻声读课文,借助音节读准字音。

2 认读字、词。(围绕生字、认读字进行)

刚才同学们读书特别认真,但是,这篇文章有很多新的字词朋友,给我们读书带来了困难,咱们先来认识一下他们。

第一屏:(生字词)住 苹果 村庄 图画

1)学生自由练读(生字词上加注音节)。

2)小老师领读。

3)学生再次自由练读(生字词上没有音节)。

4)开火车读。

第二屏:(认读词)

山坡上 山脚下 (指导读好轻声)

梨 结满 小楼 小鸭

1)带音节自由练读。

2)同桌互读。

3)引导学生质疑,有没有不理解的词语?(如:山脚下——教师画简笔画帮助学生理解;结满——放到精读时理解)

4)男女生赛读。【提示学生要读得又对又好,注意词语的语感。】

第三屏:连一连,再读一读。

红红的 梨

黄黄的 小鸭

白白的 苹 果

绿绿的 水 面

3 同桌互读课文,互帮互查。

同桌小朋友合作一下,你读给我听,我读给你听,读得好就夸夸他,读错了就帮他改正过来。

4正确、流利地自读课文,边读边想:小山村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随机板书:美)

【充分的初读是学生到位感悟的基础。一遍遍有目的地读书,可以使学生有效地巩固字词,初步了解内容,初步感受小山村的“美”。】

三 走进文本,品读悟情。

你是从哪儿感受到小山村的景色特别美的?再认真地读读课文,用心地想一想,一会我们来交流。

【尊重学生的读书体验,品读感悟小山村的美丽景色。学生说到哪儿的景色,就共同学习哪一段的语言,根据学生课堂的实际情况随机进行指导。】

山坡上:

(1)指读描写山坡美景的句子,结合自己的理解说说美在哪儿。

(2)句子比较,体会文中句子具体、形象的特点,感受山坡上丰收的美景。

① 这里有两个句子,读一读,看看你更喜欢哪一�

树上结满红红的苹果、黄黄的梨。

②师生合作读句子,引导学生谈感受。

(第二句话为我们呈现出一派果树丰收的景象。具体写出了苹果和梨诱人的颜色,使我们感受到水果成熟了,长得特别好看,想来一定非常好吃;“结满”一词还告诉我们果树上到处都是果子,结得满树都是,太多太多了!)

【抓重点词语,通过句子比较的方法引导学生读中感悟山坡上的丰收美景。】

③引发想象,练习表达,提升理解:

山坡上除了结满红红的苹果、黄黄的梨,还会结满哪些果实呢?你能仿照书上的句子用“山坡上有 。”

的句式来说一说吗?

【一方面可以丰富学生的想象,引导学生运用语言;另一方面可以提升学生对山坡上丰收美景的理解与感悟。】

④教师语言描述,引导学生体验心情。

如果你现在就来到了小山村,亲眼看到了满山的果树,又大又红的苹果、金黄诱人的鸭梨、粉里透红的桃子等各种水果挂满了枝头。你会想些什么,又有怎样的感受呢?

【引导学生体会丰收的喜悦心情。】

(3)带着自己的感受,想象着山坡上的景色,再读读山坡上的美景吧!

山脚下:

(1)读出自己认为写得美的句子,说一说自己的理解。

(2)新旧房子、学校照片对比,使学生感受山村的变化。

(3)教师语言描述引发想象:从前破旧、阴暗的石头、土坯房变成了今日宽敞、明亮、崭新的砖瓦房,……在这样优美的环境中生活、学习,你的心情会是怎样的呢?

(4)想象着山脚下的景色, 带着愉悦的心情再次朗读,再次感受山脚下的美景。

【图片的对比,可以直观地再现山村人民今昔居住、学习的环境,能够使学生深深地感受到山村人民生活的改善,激发学生的愉悦情感,增强学生的内心体验。】

村前:

(1)指读描写村前美景的句子,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春游看到的景色,谈谈自己的理解。

(2)借助老师春游时拍摄的视频资料帮助学生进一步感悟。

(3)情景描述,引发想象、练习表达。

白白的小鸭悠闲地游在绿绿的水面上,时而捕食,时而嬉戏。此时,你刚好放学和几个小伙伴经过这里,你会说些什么,又会做些什么呢?

(4)想象着小鸭悠闲游水的情景,再读本段,读出美的感受。

【鲜活的视频资料,可以使学生置身其中,被美景陶醉,遐想联翩。】

四 回归整体,欣赏美读。

1 回顾全文,抒发感受。

让我们一起来发自内心地赞美这迷人的小山村吧!齐读第5自然段。

2 提升情感,和文配乐,赏读全文。

是啊,山村美如画,更有着它超越图画的美妙与生动。让我们再去读一读课文,尽情地抒发你此刻的情感吧!

五 学习生字“果”。

1 顺应学生情感,适时引出“果”字。

小山村的果树上结满了丰收的果实,我们经过这节课的学习,也收获了不少的学习成果。下面我们就来学习“果”这个字。

2 利用古字型帮助记忆生字。

3 引导读帖,明确书写要点。

(强调:中间一竖是上下连起来的,一笔写成。)

4 教师范写,强化要点。

5 学生独立描红、临写。

6 同桌互评后再次临写。

六 课堂小结:

就像美丽的小山村一样,我们的生活、我们的大自然也是如此的美丽、多姿多彩!同学们,就让我们敞开怀抱去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吧!

【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一)学生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采用学生自评与互评相结合的评价方式,1、2两个小题为互评,第3小题为自评。评价者在相应的选项中画相应的标识。很好:2个笑脸;比较好:1个笑脸;不理想:1个哭脸

你的收获大吗?

1你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吗?

① 读得很好( )② 读得比较好(错误在两处以内)( )

③ 读得不理想(错误在两处以上)( )

2你能读好下面这些词语吗?

住 苹果 村庄 图画 结满

山坡上 山脚下 梨 小楼 小鸭

① 读得很好(既正确又有语感)( )

② 读得比较好(读得正确,但没有语感)( )

③ 读得不理想(有错误)( )

3你能规范地书写”果” “村”两个字吗?

① 写得很好( )② 写得比较好( )③ 写得不理想( )

(二)教师教学效果评价设计:

采用教师自评的方式,评价者在相应的选项中画“√”。

你的心中有学生吗?

1你对自己“创设民主、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的情况满意吗?

① 满意( )② 比较满意( )③ 不满意( )

2你对自己“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状态”的情况满意吗?

① 满意( )② 比较满意( )③ 不满意( )

3你对自己“能根据学生实际灵活调整课前预设”的情况满意吗?

① 满意( )② 比较满意( )③ 不满意( )

4你对自己“扎实落实每一个教学环节,不走过场”的情况满意吗?

① 满意( )② 比较满意( )③ 不满意( )

《山村》教学设计 21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揉、缤”等9个生字,会写“晨、盈”等1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品味、积累诗中的优美语句,背诵课文。

3.读懂诗歌,想象画面,体会山村早晨的美丽景色。

4.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热爱山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理解诗意,感悟语言,体会情感,透过形象生动的诗句,体会山村早晨的美丽。

教学难点:领悟诗歌意境。

教具准备:课件或图片、词语卡片。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出示相关图片,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景象,有什么感受?(学生自由发言)

2、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领略山村早晨美妙的景色吧!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用直观形象的图片导入课文,从视觉上初步感知山村的美丽。】

二、检查预习认读词语

1、课件出示生词

(1)一幅画 喜悦 奶桶 姐 姐 梳妆 身影

(2)早 晨 轻盈 宁静 太极拳

(3)舒 展 迟起 羞得通红

(4)圆圆的脸蛋

要求:

(1)自由说,组内互查读准字音

(2)开火车形式读(纠正读错或不准的读音)

问:你们想过没有,老师为什么将这些词语这样排列

(3)观察会写的字,组内交流识记方法及书写注意点。

(4)小组推荐最值得交流的字与大家说说识记方法

(5)书写难写的字(注意笔画正确及各部分的搭配,如:“舞”中间有四竖,“羞”与“差”比较。左右结构重点指导:揉、缤、幅、裙、疏。上下结构重点指导:舞、盈、拳、羞。)

师过渡:字词会读了,这些词语放到句子里你们还能读好吗?自选几个词语读一读相应的句子。

【设计意图:纠正复检生字、新词认读情况,目的是为理解课文内容扫清障碍。】

三、初读课文,检查朗读情况。

1.自由朗读自己喜欢的小节

2.选择段落赛读(评价、指导)

3.请同学再次认真读全文,要努力读通顺。

四、默读、概括大意

1.课文读顺了,默读全文并想一想每小节讲了什么?

2.师:会读的人能把厚书读薄,会读文章的人,会把文章读成一句话或一个关键词,再次默读课文看看你能读出哪几个关键词?(美丽、宁静……)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在读的基础上初步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并能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五、自主练习,拓展预习

1、写生字

2、练习有感情读课文。

3、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绘山村早晨的美丽?

《山村》教案 22

记得一位哲人曾经说过,最大的困难莫过于战胜自己。其实,正确地认识自己有何尝容易!对于处于童年期的儿童来说,评价他人,认识自己都非易事。不能产生正确的认识,又怎能战胜自己,怎能进步!足见科学地进行评价的重要性。此次课程改革响亮地提出要倡导发展性评价,突出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评价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该如何引导学生科学地进行评价呢?以上的案例也许会对我们会有所启示。

1、全面地审视。现在的儿童几乎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已经习惯了以自我

为中心,往往只看到自己的优点,别人的缺点,而忽视了自己的不足和别人的闪光点,所以评价他人“一眼”直逼不足。“众口铄金”,许多孩子的***也许会击垮一个人的自信心!而自信的重塑又是多么艰难!教给学生正确的评价方法,首先就应该让孩子学会欣赏别人的优点,然后再去品评别人的不足之处!

2、多角度的评价。《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实施评价,应该注意教师的

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相互评价相结合。”多方面参与的评价应该说更具科学性、客观性,它汇集了不同渠道的信息,使认识更全面、准确,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如果能先进行自评,自我剖析,阐明缘由,他评就会更具“人情味”,就会更多的从纵向加以评价,而减少或避免毫无价值的横向比较。

3、增强操作性。评价的最终目的是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这就需要评

价主体不仅要客观地描述评价对象语文学习的进步和不足,还应提出建议,给予指导和帮助,并让他有再次修正、改进的机会。每位学生都是向往优秀的,后进生之所以落后,往往就是因为他们缺乏指导,不知道如何登上“前进的快艇”,评价中,把“他哪里不好?”改为“他怎样做会更好?”也许会更受评价对象的欢迎!

4、增强激励性。评价过程中,不仅要关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还

应特别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正如《语文课程标准》中所说的“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这就要求教师、同学充分地理解和信任评价对象,更多地发掘并关注评价对象]的闪光点,真诚地赞美他,热情地鼓励他,把诚恳的语言,信任的目光,热情的掌声,亲切的拥抱毫不吝惜地送给他,给他创造成功的机会,让他体验成功的乐趣。皮格马力翁的期盼能让雕像获得生命,我们的激励也一定能让孩子们获得最大程度的发展。

当然,科学的评价方法并非一朝一夕就能掌握的,它需要广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常抓不懈,不断渗透,相信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我们的不断探索,我们以及我们的学生都会在这方面有长足的进步!

《山村》教学设计 23

教学内容:

雨 里 鸡 鸣 一 两 家 ,

竹 溪 村 路 板 桥 斜 。

妇 姑 相 唤 浴 蚕 去 ,

闲 着 中 庭 栀 子 花 。

教学准备:

录音机、液晶投影仪。

教学过程 :

一、看图导入 。

1、大屏幕出示课文插图问,这幅图美吗?美在哪里?

2、指导看图,学生用自己的话说。

二、初读感知。

1、自由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

2、再读古诗,读通古诗。

3、教师范读古诗。

4、指名读古诗。

三、分组学习,体会入境。

1、学生分小组读古诗。

2、在小组里交流,通过读古诗,你知道了些什么?

3、学生提出自己不懂的地方。

四、全班交流,朗读感悟。

1、指名学生读古诗。

2、学生交流自己读懂了什么。

3、提出自己不懂的地方,师生互相交流。

4、教师点拨:这一首诗描写了雨中的山村景色,以及村民的生活情景……

5、学生自由体会朗读,指名读、男女生比赛读、齐读。

五、创造积累。

1、以小组为单位,用自己熟悉的歌曲调子来演唱这一首诗。

2、指名学生演唱。

(1)、我用我们在音乐课堂上学到的《小蜻蜓》的调子来演唱。(师生打拍子)

(2)、我用我最喜欢的《草原就是我的家》的调子来试着唱一唱。

……

3、评选优秀创作。

4、学生齐唱古诗《雨过山村》。

教学反思:

在这首古诗的教学中,老师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交流自己对古诗的理解,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再通过全班交流探索古诗意境。最后通过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曲调来演唱古诗,感受古诗韵味,陶冶他们的情操,丰富他们的语言,更增添了他们对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的热爱。

《山村》教案 24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积累文章中的优美的语句。

2.读懂课文,想象画面,体会山村早晨的美丽景色。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体会山村早晨的美丽。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山村的早晨》,(教师板书课题)大家要特别注意一下晨字的写法,可以跟着我一起来写这个字。

2.齐读课题。

3.在你的心目中,山村的早晨是什么样的呢?(学生简要说自己心中对早晨的印象)

4.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山村的早晨。(播放课件,在轻松的音乐声中,引导学生来欣赏美丽的山村画面。)

5.山村的早晨实在是太美了!让我们带着这种美的感受再来读一遍课题。

6.当我看到这些画面的时候,不由得想起了古代诗人邵雍曾经写的一首诗,名字叫《山村》,大家还记得吗?让我们一起来背诵一下,(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7.那么现代诗人盖尚铎笔下的山村的早晨又是怎样一番景象呢?

(评析:教师在开课伊始,就注重对学生进行写字的指导,让学生感受到了中国汉字的形体美。教师两次引导学生读课题,第一次是在学生没有情感体验的情况下读的,第二次则是在学生欣赏完美丽的山村画面之后读的,情感的体验在逐步的加深,再结合古诗的适时引入,把学生带入了一个美的境地,让学生初步感受到了汉字的形体美,山村的画面美,古诗的音韵美。整个导入过程自然流畅,贴近学生实际)

二、学习课文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把字音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难读的地方可以多读几遍。

2.交流读后的初步感受。

3.读了课文之后,你觉得山村的早晨给你留下最深的印象是什么呢?说说你自己的感受。教师相机板书。

(美丽的、宁静的、睡眼惺忪的、充满生机与活力的)

4.你们刚读了一遍课文,就有这么多的体会,真了不起!还想读吗?(想)

(评析:引导学生从整体入手,感知课文,让学生领略山村早晨的特点,体现了阅读教学的整体性,克服了“肢解文本”的弊端,并且通过教师的评价,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

(二)细读课文,品味语言

1.再读课文,边读边想。

你们真爱读书!读书就像品茶一样,要一口一口慢慢地品,越品越有味道。待会再读课文的时候,我建议大家采用这样一种读书的方法:边读边想象,当你读课文的时候,在你的眼前出现画面,还可以让这些画面在你的脑海中动起来。想不想用这种方法再试着读读课文呢?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前三个小节,边读边想象。

(评析:教师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时,在教方法时,又是以一种建议的口吻说的,体现出教师在教学中的民主平等的思想。)

2.交流感受,感情朗读。

师:谁愿意把自己的读书感受和大家分享一下,你可以抓住你感受最深的内容来谈谈你在读的过程中眼前都出现了什么样的画面?

(1)小溪带走夜的鼾声,

露珠打湿美的黎明;

山村从甜梦中醒来,

晨风给她揉着眼睛。

重点体会:露珠打湿美的黎明;

晨风给她揉着眼睛。

(2)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那晶莹的露珠,感受一下那温柔的晨风。(播放课件)

(3)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教师相机引导:这里的黎明是美丽的,是宁静的,露珠落在花瓣上、落在小草上、晶莹剔透,微风吹来,摇摇欲坠。谁还想再读读这段话

(指名读,齐读。师评价:我看到了露珠滚落;我感觉到了微风拂面;我看到了露珠正在花瓣上跳跃。)

(2)缤纷的彩蝶舞姿轻盈,

采花的蜂儿歌声嘤嘤;

欢快的小河舒展着腰肢,

轻巧的炊烟袅袅地上升。

教师引导学生与下面的段对比体会。

彩蝶舞姿轻盈,

采花的蜂儿唱着歌儿;

小河舒展着腰肢,

炊烟袅袅地上升。

引导学生重点体会:缤纷、歌声嘤嘤、欢快、轻巧

(4)同学们说的真好,既然诗中的句子这么好,那你们赶紧带着自己的体会再读一读吧!(当学生读不出来时,教师可以对比读,或请学生说说为什么这样读?)小结:同学们,你们读的各不相同,这就是读书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5)早晨像刚睡醒的女孩儿,

美丽、宁静、睡眼惺忪(xīngsōng);

噢(ō),大自然是多才的画家,

描绘(miáohuì)出这幅水墨m丹青。

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教师引导:“水墨丹青”是什么意思?“这幅水墨mo丹青”指的是哪一幅呢?让我们通过朗读把画的内容展现出来。(大自然给我们描绘出了怎样的画面。)

男、女生分别读一二小节。

(评析:通过学生轻声的读书,边读边想象,通过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反复对比,体会,欣赏画面等活动,给学生营造了一个读书的空间,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钻研文本,潜心会文,想象画面,体会感情,感悟意境,促使学生走进文本,体会景色美;又通过学生的朗读,鼓励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读书,让学生自己体会、品味语言,让学生经历从语言到画面,再到语言的阅读实践过程,引导学生学会阅读。这样也为后面的“个性化读书”做了铺垫,让学生在自主的阅读中享受语文学习的快乐。)

(6)同学们,大自然为我们展现的水墨丹青仅仅是这些内容吗?画里面还有什么景象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的最后四个小节,看看作者是怎样为我们描绘这幅水墨丹青的?

(7)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这几小节,把你感受到的、想象到的内容通过读来表现出来。可以有表情地读,也可以加上动作读等,在你们读的过程中,我也在读,我要读你们,我要从你们的表情上,甚至动作上来分享你们读书的喜悦。

(8)展示汇报。(为节省时间,每个小组只读一节。)

师:大自然为我们描绘出了怎样的一幅水墨丹青,大家清楚了吗?让我们通过读来体现一下她的美丽!(师生合作读课文。)

(评析:教师为学生提供了自主阅读的空间,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读书的兴趣达到了高潮。他们通过自己的表情、动作等来辅助朗读,与文本、作者进行情感的交流,他们只有真正地明白了蕴涵在语言文字中的情感,才能读出情感;而读书的过程正是学生理解文本,领会作者表达的过程,这样的阅读必将深入学生的心灵深处。)

3.引导想象,读写结合。

(1)同学们,大自然这个多才的画家为我们描绘的水墨丹青仅仅是作者所写的这些内容吗?不是。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让我们随着音乐一起走进山村的早晨,边听边想象大自然到还给我们描绘了怎样的景象?播放音乐,想象。在听的过程中,心中的喜悦可以通过表情展现给大家。

(2)请同学们从美丽的山村早晨再回到我们的课堂之中。谁能当一次小诗人,把你想象到的美丽的`景象写成诗句。(每人发一张小纸片)

(3)出示句式,学生练写:

的进画里来了。

(4)交流展示,品味评议。

例:美丽的小鸟飞进画里来了,

欢快的歌声在树梢上荡漾。

柔嫩的小草钻进画里来了,

大地捧出一块块碧绿的毛毯。

勤劳的农民伯伯走进画里来了,

他们扛着锄头去开垦希望的土地。

(5)同学们,你们就是一个个的小作家,小诗人。山村的早晨是美丽宁静的,是生机勃勃的,更是多姿多彩的。让我们抓紧时间,把自己喜欢的段落背一背。

(6)学生背课文。

(评析:在学生理解体会到语言之美,早晨之美时,他们的情感已经深深地陶醉其中了,让他们及时表达,创设由内化一一外化的转换实践活动,让学生切实地学好语言和表达的方法,这是提高语丈能力的有效的途径,学生这时的写作也一定会下笔有神,精彩纷呈。)

4.拓展知识,回归整体。

(1)山村的早晨是令人陶醉的,让人留恋忘返的。其他地方的早晨又是什么样的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播放课件,教师通过解说引导学生欣赏其它地方的早晨景象。

(2)同学们,不同的地方,早晨的景象各不相同。但是,常言说得好: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同之计在于晨。早晨永远是美丽的,是充满希望的,是生机勃勃的!让我们一起张开双臂去拥抱早晨,拥抱自然,拥抱美好的生活吧!

(评析:拓展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广阔天地,由课内延伸到课外,由文本延伸到自然,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在学习文章的过程中所生成的情感能够在课外得到进一步的延伸和增强。)

三、布置作业:

学完这首小诗,你想完成什么作业呢?(教师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喜欢的作业内容,并相机指导。)

附:板书设计

美丽

山村的早晨 宁静 水墨丹青

生机勃勃

《山村》教案 25

教材分析

《山村》是一首极具趣味的数字关联诗,是学生初次入学以来最先接触到的古诗。它意境优美,读起来琅琅上口。安排这首诗主要是让学生认识数字,体会数字的妙用,学习“─、│”两个基本笔画,掌握汉字的笔顺,能正确书写“一、二、三、十”。

教学目标

★认识10个生字,会写其中的“四、五、六、七、十”5个生字。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通过诵读了解古诗的意思。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猜谜激趣,导入新课

1.小朋友,你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咱们一起来猜一个谜语:

两棵小树十个叉,

不长叶子不开花;

能写会算还会画,

***活不说话。

谁知道谜底是什么?(手)对,这则谜语的谜底是“手”。两只小手共有几个手指头?大家赶快数一数。(学生边数教师边在黑板上板书“1、2、3、4、5、6、7、8、9、10”10个数字。)

2.这10个数字还可以分别用10个汉字来表示。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这10个汉字,怎么样?(板书课题,并领读)

(学生对新知的构建是在新知与已有经验和现有认识水平的碰撞中实现的。为促进新知的构建,教师先用学生喜欢的猜谜语导入新课,把“1~10”与10个表示数字的汉字联系起来,提前渗透文本内容,实现学生已有的数学经验和新知的有机结合,可增强学习兴趣,减缓学习坡度。)

二、学习古诗,认读生字

1.我国宋代有个叫邵雍的诗人,把这10个汉字都写在一首诗里面,想知道他是怎么写的吗?请大家翻开课本第42页看“识字(1)”——《山村》。现在,请同学们借助拼音读一读这首小诗,然后在诗中找出“一至十”这10个汉字,并用你喜欢的符号画出不认识的字。(生自由读文)

2.谁想把这首小诗读给大家听?其他同学想要解决自己不认识的字应该怎么做?(让学生总结,通过认真听别人读来解决自己不认识的生字,进行听读识字。)

3.通过听和读,你认识了哪几个生字,到投影前指着文中的生字领着大家读一读好吗?

4.现在,有几个淘气的生字宝宝从课文中跑了出来,你能认出他们吗?(出示生字卡片:山、村、台、九、枝。指名认读、抢读。)

(由于本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识字课,在教学时应该适当降低难度,先让学生借助拼音读古诗,然后让他们自主阅读与其他多种方式阅读相结合,用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把诗读熟,并做到不漏字、不添字,准确,通顺。)

三、指导朗读,探究方法

1.这首诗是一幅优美的风景画:一路走去二三里,不远处有个小山村,村里有四五户人家升起了炊烟,六七座亭台掩映在绿树丛中,鲜花簇簇,一片恬静美丽的景象。(教师边用语言描绘边用彩色粉笔在黑板上勾画出诗中描述的美景。)大家看(指板画),美吗?现在,你想怎么读这首诗?

(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的感受。)

2.现在老师也想读读这首诗,你们想听吗?

(让学生通过听老师范读和评价老师的朗读,意识到读古诗不但声音要响亮,还要注意节奏的抑扬顿挫。)

3.谁想读给大家听?(指名读之后由其他同学评一评,再指几生读一读,评一评。)

4.同学们知道了这么多读古诗的窍门,你们有信心把它读好吗?请大家再读一读看看。(生同桌间互读互听。)

5.谁能试着把它背下来?

(学生自由背诵,同桌检查背诵,指名背诵。)

6.同学们背得真好!还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吗?

(引导学生把图画和诗句对应起来,加强语言和意象的联系,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再通过反复的朗读、背诵,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培养语感。)

四、小组合作,学习写字

1.这节课我们不但诵读了古诗,还认识了这几个生字(出示:四、五、六、七、十)可是,这5个生字是我们应该会写的,老师问问你们能不能把它们写好啊?

2.首先我们来学写"四"字,大家看一看这个字的形状有什么特点?

(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四”字的第2笔是“横折”,第4笔叫“竖弯”,探究"四"字的书写规则:先外后内再封口。)

(师先范写,然后要求生练习写3~5个。生写时师巡视检查指导,注意搜集典型进行评议。)

3.现在我们再来学写“五”字。(注意:要给学生讲清楚各个笔画,特别要提示“横折”为一笔,规则为:从上到下。)

4.学写"六"字。(板书:六。指名说一说写“六”字应注意什么。引导学生认识到“六”字的撇不能写成竖或点,点不能写成竖或捺。)

5.学写"七"。(指名到黑板上田字格中书写“七”,注意“七”字中的横要略斜。)

6.学习书写“十”。

(引导学生观察横竖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一”写在横中线上,“|”写在竖中线上,学生自己练习写,反馈、评议。)

7.请同学们把每个字再写一写,写完了请同桌评一评。

(认识生字、写生字是本课的重点,教学时,要调动学生开动脑筋,自己观察、认识新笔画“横折钩”“竖弯”。指导学生书写时,重在指导学生掌握笔顺和书写规则,注意间架结构。)

五、拓展延伸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都学到什么啦?(引导学生整理学过的知识,使他们享受到成功的快乐。)

2.在这首古诗中,作者把表示数目的10个汉字同小路、烟村、亭台、鲜花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为我们勾画了一幅美丽、恬静的山村风景。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词语也用到了这些数字。(出示卡片:四面八方)你能试一试用今天学过的字组成一些词语吗?

(利用本课所学的字进行扩词练习,使学生能将所学知识进行迁移应用,以加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巩固。)

3.同学们也可以回家试给这首诗配上画,并在上面写一写今天学到的生字,让爸爸妈妈也来分享一下这首古诗中的美好意境,好吗?

《山村》教案 26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使学生感受到小山村的美丽,产生对小山村的喜爱之情。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学习课文,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使学生感受到小山村的美丽,产生对小山村的喜爱之情。 教具:课件、投影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去一个地方,那里特别美,你们想去感 受一下吗? 马上打开语文书90页,让我们走进课文当中去感受这个地方 的美吧!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

(1)借助音节把字音读准确,不丢字、不加字,不会读的字多读几遍。

(2)自由读课文,检查所标自然段的序号是否正确。

(3)指名分段读,纠正字音。

三、细读课文,体会感情

1、自由读第一段:想一想,别人问你住在哪儿,你怎样回答?

2、自由读2、3、4、自然段,用“——”画出小山村里有什么?什么样子?你最喜欢什么,把自己最喜欢的`句子读给同桌听。

3、说出你知道小山村里有什么?

出示填空:山坡上有( );山脚下有( );村前有( );河里有( )。

4、出示投影:比较辨析,指导朗读。

树上有苹果,梨。 树上有红红的苹果,黄黄的梨。村前有一条小河,在绿绿的水面上,游着白白的小鸭。你喜欢哪句话?读给大家听一听。 说一说,为什么喜欢这句话?

5、啊,多美的图画,多美的小山村,你怎样读课文呢?

(1)教师范读课文

(2)指名读课文。

四、归纳总结:

小山村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请你读出来。

五、指导书写“村”。

说一说你是怎样记得?观察田字格中的写法。 指导熟字加偏旁,左右结构,注意左右避让。

六、作业: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山村》教案 27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内容。

2、正确、流利、有语气地朗读课文。练习背诵课文。

3、感受小山村的美丽。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内容。正确、流利、有语气地朗读课文。练习、背诵课文。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前提诊测:

(1)读生字说词语

坡结满苹楼鸭图

(2)拼读认读字:梨

二、导入过程:

这位小作者的家住在小山村,他邀请同学们去他的家乡参观,你们想不想去呀?好!那我们就一起去“小山村”吧!

大屏幕打出课题:21、小山村(齐读课题)

老师:小山村的景色什么样?那里到底有多美呢?看课文吧!(打开课文)

三、学习新课:

1、初步感知:

(1)初读: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要读准字音。

(2)再读:轻轻地读课文,要读通顺。看看作者打算向我们介绍小山村哪些地方的景色?(小组里读一读、讨论)

板书:山坡上、山脚下、村边、村前。

2、学习课文:

(1)齐读第一段,问:你知道了什么?(指名回答)

(2)我们跟随作者去山坡上看风景,请你找到这段读读,山坡上有什么?(大屏幕:山坡上)

“红红的苹果”、“黄黄的梨”怎样读让别人感觉出它们的颜色?(练习后,指名读)注意轻声“上”、“的”的读法。

(3)离开山坡,我们又来到山脚下,那里有什么?请你找到读读。(大屏幕:山脚下)

指导朗读:表达出“一排排”“新”的语气。课文接着写哪?村边有什么?(大屏幕:村边,学校)指导朗读。

完整地朗读第3自然段。

(4)我们又和小作者来到村前,请你找到这段读读,告诉老师知道了什么?(指名读,其他同学想象。)

大屏幕:小河、小鸭自读:看谁读得美(指名展示)

(5)通过我们对小山村的山坡上、山脚下、村前的`参观,你们觉得小山村怎样?那么我们就一起夸夸小山村吧!(齐读第5自然段)

3、老师:

(1)假如你家住在小山村,你的心这种心情读课文吧!

(2)请5名同学接段配音朗读。

(3)集体朗读

4、我们要离开小山村了,你们还有什么话要说吗?

5、小作者给我们准备了他家乡的特产要送给我们,但他有个要求,为了让同学们记住小山村,希望同学们把这课背下来,现在大家自由练习背诵吧!

(1)请几名同学背诵课文。

(2)请一个小组的同学看图背诵课文

(奖励苹果和梨)

四、练习

(1)连一连,读一读

红红的

黄黄的

苹果

清清的

小鸭

白白的

河水

(2)把句子补充完整

山坡上()。

五、课后延伸:画一画你心中的小山村。

《山村》教案 28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并能默写诗中的名句。

2、能借助词典等工具书和生活积累理解诗中的词句、并根据需要搜集信息、扩大知识面。

3、能用自己的话或自己喜欢的方式说出诗的大意、感悟诗的意境。

4、能发表对诗的独特见解。

教学时间: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生字、熟读古诗、了解诗句大意感悟诗的情感

一、学习"豚"

注意:不要在"豚"的上面加点。学生查字典豚:小猪、也泛指猪。学生写生字

二、读诗、整体感知

1、自由读、教师指导检查读诗情况。

2、个别读。

3、组内读、并在组内说说自己是怎么理解的遇到不会的字查字典。

4、你有哪些字还不太清楚具体意思?可以什么方法解决:查字典咨询老师

同学讨论

三、再读诗、感语交流

四、熟读成诵:采取小组竞赛、组内竞赛等不同方式背诵

五、检查反馈:检查背诵情况(个人感情背诵组内背诵小组竞赛等不同形式)

第二课时

一、背诵引入

个人背小组背竞赛背配乐背等不同形式

二、合作、探究学习再次感悟诗的意境

1、小组内讨论:《游山西村》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首联:写出了山西村丰收之年的景象、让人感受到农家款待客人的热情和民风的淳朴。表达了作者对农家丰收景象的由衷赞美之情。

次联:描绘了山间水畔的美景、写景中寓含丰富哲理、越出了自然景色描写的范围、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不同感悟。之所以留传几百年、是因为这不是诗人单纯描绘景物、而是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境遇的独到体会、是面对困难、迷茫的`另类人生体验。

颔联:由自然入人事,描摹了南宋初年的农村风俗画卷。“社”为土地神。春社,在立春后第五个戊日。这一天农家祭社祈年,热热闹闹,吹吹打打,充满着丰收的期待。

尾联:明月高悬,整个大地笼罩在一片淡淡的清光中,给春社过后的村庄也染上了一层静谧的色彩,别有一番情趣。

2、班内交流提升对诗的认识

针对同一类话题、相互补充。训练归纳总结的能力

教师针对学生发言作适当说明、要尊重学生的认知差异、相机点拨即可。

三、作业:

默写

《山村》教案 29

〖教学目标〗

1.学会四个生字,两根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认识两种笔画。

2.通过诵读,大体了解诗歌的意思,体会山村的优美和生活的快乐。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首简单的古诗,诗人巧妙地在诗中使用数字描绘了一个优美的画面。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通过上一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从一到十等汉字数字,本课主要体会诗歌的优美。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小朋友,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一个非常幽静美丽的地方(出示多媒体画面),能猜出是什么地方吗?

2.(小山村)你们喜欢吗?你们都看到了哪些美丽的景色呢?(学生自由回答)

3.小朋友说得太好了,小山村的景色真美,书上有一首小诗,把图上的小山村写了下来,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山村》。

(二)初读古诗

1.学生自读古诗。(1)听录音机朗读古诗。(2)学生自读课文。

2.检查自读情况。

(三)借助画面,诵读古诗

1.逐行指导

(1)指导读第一、二句。①小山村真美呀!让我们再去好好地游览一下。一眼望去,二三里路远的地方你们看到了什么?请小朋友自己看图,好好地读一读第一第二句话。 ②指名读。这处景点谁喜欢?请你读。

(2)指导读第三、四句。①小朋友再往远一点的地方看,看到了什么呀?俯下身子再看一看有些什么?一边读一边想,自由练读。②指名读(请你把看到的美丽景色介绍给大家) ③齐读第三、四句。

2.诵读全文

小山村的景色这样美,让我们再放眼去看一看。(配乐诵读)

(四)生字教学

1.小组交流学会了哪几个生字?你在哪里见过它?小组派代表当小老师教大家学生字。

2.学习写字。(1)认识田字格:画面出示田字格,依次向学生介绍田字格各部分的名称。 (2)认识笔画:多媒体依次出现“―”“丨”,老师分别向学生介绍笔画的名称并跟说几遍。

3.指导写字。(1)出示生字卡片“一”,让学生说出“一”的笔画名称,并仔细观察它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教师在投影上示范写“一”,让学生仔细观察教师的运笔方法。(3)学生描红(教师提醒学生注意握笔姿势、写字姿势)。

〖教学反思〗

识字、写字、诵读是本课的教学重点,结合识字教学的特点及《语文课程标准》,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一)以情激趣,导入新课

低年级的语文教学力求做到入情入境,牢牢地抓住学生的年龄特征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如导入新课可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好奇来做文章,运用多媒体辅助手段,把学生引入一个如诗如画般的世界,“这是什么地方?”让他们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开始学习。

(二)自主研读,自读自悟

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去研读古诗,让他们不断地在自读自悟、相互切磋、合作交流中来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懂课文。在检查自读情况时,可让学生来当小老师给大家正音,这样既可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又可让他们在成功的体验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想象是创新的翅膀,在诵读古诗时,可让学生在试试、学学、比比等活动中,充分展开自己的想像,通过一次又一次的诵读来加深对古诗的理解和体验,感受审美的乐趣。

(三)合作识字,探究识字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在教学生字时,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以小组的形式,互相交流学会的生字,让学生主动地把认识的生字介绍给大家,形成人人争当小老师的局面。在学习新笔画时,可采用多媒体课件生动地向学生介绍笔画的名称,并通过和新笔画交朋友的游戏来让学生记住新笔画的名称。写好“一”、“二”、“三”、“十”这四个字则是本课的难�

〖案例点评〗

1.以情激趣,导入新课。开课伊始,老师出示多媒体画面,力求营造出古诗所描写的意境,增强学生的整体感受,调动起学生的情感参与。这在低年级的课堂上是比较重要的。如此一来,学生的注意力会高度集中,学习的效率会大大提高。

2.诵读古诗,识记生字。这首古诗通俗易懂,琅琅上口。完全可以通过教师的范读,小老师的带读等方式让学生反复诵读课文。在这样的读的环境中对字产生初步印象,再到用学生之间互教互读互问等合作方式加深对字的印象,最后达到单独识认的目的。

《山村》教案 30

之三

佚名

教学目标 :

1.了解古诗,背诵课文。

2.在课文中随文识字,渗透拼音的认识。

3.学写生字。

教学重点、难点:

1.随文识字。

2.学写生字。

教学过程 :

一、课前活动

你会背哪些诗,给大家展示一下。

二、导入  新课

1.同学们你们会背这么多诗了,真好,今天我们再来学一首小诗好吗?

板书:山村

2.谁认识,读一读。

三、新授

1.打开书翻到P12页,请你读一读小诗,用你喜欢的符号画出不认识的字。

2.有的同学已经都能流畅地读下来,谁愿意展示一下?(请一生读)其他同学要想把自己不认识的字解决,你该怎么做?(让学生总结,通过认真听别人读来解决自己不认识的生字,进行听读识字)

3.谁来说说,通过听别人读,你认识了哪些字?(学生可以自由地说说自己认识的字,无论是不是生字表中的,如果说到了二、六、七、八、九、十、花这几个字,就随手把生字卡片贴在黑板上)

(及时引导学生自评,既达到了巩固的目的,又使学生树立起责任的意识。)自己读;老师读;一起读(这时课件中这些生字变成红色的)

4.这首诗是一幅很美的风景画。老师很想画一画。(准备一张宣纸,随手点缀画出诗中描绘的景象,边画边说)描绘诗中的大意。

5.美吗?现在你想怎么读?(引导生尽量读出自己的感受)

6.现在字宝宝要跳出来了,看你还认识它吗?(出示:二、六、七、八、九、十、花等字。)先一生带读拼音,再抢读。

7.这些字宝宝看见你能读出它的名字,特别高兴。它们又回到课文中去了,快互相指读课文,看你能准确读出它们吗?再互相背一背,看谁最棒。(生试着背)(会的齐背。)

四、写字

咱们的字宝宝还想让你把它请到田字格里去呢!

1.出示带田字格的一、二、三、十,让学生观察。

2.这些字有哪些笔画?(横、竖)

伸出你的手指来写一写,

师说:从左到右,横。从上到下,竖。

请你拿出铅笔,在生字本上准备。先出示在田字格中写好的字。

3.看看老师怎样写的,(师范写,生认真看)

谁来评一评老师写得怎样。(学生自己有什么想法都可以说,包括觉得哪里好,哪里不好。)你们看把“一”的家放在哪里比较好。

4.请你们自己写一写,写完了同桌的朋友互相看一看、评一评。

谁愿意让大家看一看你写的字。(在实物投影展示)

(师生间平等的交流,学生间相互的赏识,为交流情感、分享收获、体验成功提供了空间。)

5.小“一”在对你说:“你把我写得真漂亮,谢谢你们”呢!

6.小“二”跑过来了。快看。(师在田格里书写)

你来写一写。师指导,找一些有代表性的问题的作业 。(在实物投影上看)如“二”写在横虚线上边。 (学生评)

小二说:“你把我写在上边,太挤了,下边不是还有地方吗?

7.用同样的方式写“三”“十”

8.哪个认真的孩子发现了我们在写的时候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引导孩子注意到书写顺序:先上后下,先横后竖。

9.现在利用我们会写的字去干活了。

请你打开书第14页,数一数,填一填。(同桌对一对)

图中有: 条船两只猫

个水桶条小鱼。

五、小结

孩子们你们这节课都有什么收获啊?

(孩子们可以各抒己见,学会一首诗、会写了几个字等都可以)

(评价的适时适度,使学生享受到了收获的快乐。)

六、作业

你可以把我们今天学的诗配上画,并试着在上边写写你会写的数字,好吗?

教案点评:

《山村》是一首古诗,意思非常浅显,而且不求领会意境。可以通过听读识字、随文识字来认读生字。重点应放在诗中认字和指导书写上。考虑到这一课是学生正式学写生字、动笔写的开始,所以不要着急,应为学生的开笔打好坚实的基础。应带领学生去感悟写字的笔顺、用笔的感觉。由于前边已经带领学生认识了田字格及一些基本笔� 所以这节课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写字不要多,而要精,尽量不安排回家的写字作业 ,保留充分的时间在课上指导。在这一课,拼音只想安排做渗透性的学习。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