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优秀10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教案要怎么写呢?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篇1

单元目标:

1、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简单的时间计算。

2、时间单位的简单转换和求经过时间的方法。

单元重、难点:

时间单位的简单转换和求经过时间的方法。

第一课时时、分、秒

教学目标:

1、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体会秒在生活中的应用。

2、通过观察、体验等活动、使学生初步建立1秒、几秒、1分的时间观念。

3、通过教学,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渗透珍惜时间、交通安全等思品教育。

教学重点:

1、知道时间单位秒,理解并掌握1分=60秒。

2、初步建立1秒、几秒、1分的时间观念。

教学难点:

初步建立1秒、几秒、1分的时间观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出示主题图:

同学们,你看到了什么?你们看,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让我们一起倒计时,十、九、

八、七、六、五、四、三、二、一!

2、揭示: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秒。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

3、板书课题:秒的认识。

二、操作体验,探究新知

1、谈话:你都知道哪些关于秒的知识?你是怎么知道的?

2、结合学生回答引导探究。

(1)认识秒针。

①出示钟面(没有秒针):你看到了些什么?(时针、分针、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

②出示钟面(有秒针):它与刚才的钟面有什么不同?(多了一根指针。)揭示:钟面上最长最细的针就是秒针。

③观察钟面,秒针还有什么特点?(最细最长走得最快)

④找一找:找一找自己学具钟面上的秒针,指给同桌看看。

(2)认识1秒和几秒。

①揭示:秒针走1小格的时间是1秒。

②秒针走2小格的时间是几秒?走一大格呢?你是怎么想的?秒针走1圈的时间呢?为什么?

(3)理解1分=60秒。

①课件演示秒针走动1圈,学生边观察边说出时间:1秒,2秒,3秒……58秒,59秒,60秒。

②课件演示,学生仔细观察钟面,想一想,你有什么发现?

③学生汇报,教师引导:秒针走了一圈用了多少秒?在秒针走一圈的同时,分针走了几小格?也就是几分钟?你发现了什么?(1分=60秒)

④你发现时、分、秒这三个单位间有什么关系?(1时=60分,1分=60秒)

(3)认识秒表和秒的计时方法。

①课件出示。

这是秒表。一般在体育运动中用来记录以秒为单位的时间。

②介绍秒表的计时方法。

③课件出示。

有的电子表可以显示到秒。你知道这个电子表显示的时刻吗?(6时55分57秒)④读出电子表上的时刻。

⑤你还知道哪些地方、哪些工具记录以秒为单位的时间?

(4)体验1分钟、1秒和几秒

①1分钟有多长?

课件播放《时间像小马车》,猜猜播放多长时间?

课件验证。

②学生闭眼感受1分钟。

③1分钟能做哪些事?

④1秒究竟有多长呢?

出示钟表滴答声,学生闭眼感受。

⑤1秒钟能做哪些事?

学生畅谈,课件出示。

一秒钟,猎豹在草原上可飞奔28米;

一秒钟,蜂鸟振翅55次;

1秒钟,地球绕太阳转动29.8千米,从太阳接收486亿千瓦的能量,太阳系在银河系内运行220千米,宇宙空间里有79个星体发生爆炸结束其“生命”。

⑥感受几秒

师吟诵《明日歌》。猜一猜,老师用了多长时间?你是怎么想的?

计时验证。

师吟诵《长歌行》。估一估,老师用了多长时间?你是怎么估的?

三、课堂练习,巩固新知

1、课本第6页第2题。

2、课本第6页第1题。

3、课本第6页第3题。

4、课本第7页第7题。

四、全课总结,升华新认识

1、课件播放《长歌行》,说说你从中知道什么。

2、你还知道哪些关于时间的名言警句

3、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不清楚的吗?

第二课时时间的换算及计算

教学目标:

1、通过加深学生对时间单位的认识,发展学生的时间观念。

2、会进行一些简单的时间计算。

3、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难点:

时间单位的简单转换和求经过时间的方法。

教具准备:

时钟模型、投影仪、课件

教学过程:

一、猜谜游戏引入:

1、猜谜语:矮子走一步,高个走一圈。矮子走一圈,高个走半天。

2、学生猜出谜底后,教师拿出一个钟面模型,提问:

①“矮子指的是什么”?“高个指的又是什么?”

②“分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多少”?“分针走一圈的时间是多少”?“时针走一大格的时间是多少”?“时针走一圈的时间是多少”?

③“1时等于多少分”?“1分等于多少秒”?

3、教师演示课件,拨出不同的。时刻,让学生读出时间。如:5时,3时20分,6时,9时50分等。

4、引出课题:我们已经学会看时间,但如何计算经过的时间呢,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时间的计算”。(板书课题)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1”:2时=()分

(1)教师:1时等于?(学生答)那2时呢?

(2)学生合作、自主探究。

(3)反馈

a、60+60=120分

b、2时就是2个60分,即60×2=120分

(4)教师小结。

2、完成第4页“做一做”

先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订正时,可以指名学生说一说得数是多少?是怎样想出来的?然后教师小结出时间转换的方法。

方法(1)时、分、秒是从大到小的单位,像百位、十位、个位一样;

方法(2)时、分、秒中从小单位向相邻大单位换算,即秒向分换算,分向时换算是满六十进一,进位原理与个位到十位、十位到百位的进位类似。

60秒=1分(10个1=1个10)

60分=1时(10个10=1个100)

反过来也是一样的。

3、教学例2:

(1)教师投影例2的情境图,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图,说说图意:小明7时30分离家,7时45分到校。

(2)师: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多少时间呢?

(3)学生讨论回答,试着让学生归纳出计算时间的各种方法:

a、分针从6走到9。走了3大格,是15分钟。

b、45-30=15,是15分钟。

4、小结

5、请一至两名学生说说自己从几点出门到学校是几点。让台下的学生帮忙算一算。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第5页“做一做”。

集体订正时,可以指名到黑板前的钟表上实际操作一下。

2、填空:

(1)50分比1时少()分,1时比45分多()分。

(2)一节课是()分,课间休息()分,再加上()分,就是1时。

3、竞赛:

教师口头报时刻,如:3时至3时45分,经过几分?学生抢答,看谁抢答得快,教师给予奖励。

四、全课总结,回归评价:

教师:现在是几时几分?我们刚才是从9时开始上课,从上课到现在经过了几分?一节课40分钟很快就过去了,“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是啊,时间就像金子那样宝贵,我们要珍惜每一分时间,多学一点本领,长大更好地建设祖国。

第三课时时、分、秒的巩固练习

教学目标:

1、通过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素材,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充分体会时、分、秒的实际意义。

2、通过练习,学生比较熟练地进行一些简单的时间计算。

3、进一步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点:

时间单位的简单转换和求经过时间的方法。

教学难点:

用时针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完成“练习一”第3题。要求学生先估计,再实际进行验证,验证的数据可以由学生和家长一起完成。

2、完成“练习一”第4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让学生说一说每一题是怎么比较的,允许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比较,只要说得有道理就行。

3、完成“练习一”第5题。读读书上的三个例子,并要求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说一说做这些事情需要多长时间。

三年级上册人教版数学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沟通分数与平均分的关系,加深对分数含义的理解,能解决有关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2、在图形、语言与算式表征不断转化的过程中提升思维的逻辑性。

教学类型

实物操作型、小组讨论型、讲授型

教学资源与环境

ppt、camtasia studio软件、教室

设计理念

学生对新事物的认识得有个过程,同时有他的局限性和规律性。在教学过程中,我根据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识规律,先复习旧知,然后从生活实际入手, 引出问题,接着提供操作提纲,引导学生思考与讨论。然后通过学生分小组的讨论交流与ppt的演示,使学生掌握“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 的思路、算理、以及方法。最后利用两题不同层次的练习题的讲解,让学生把新学的知识和生活实际需要解决的问题联系起来,使得新知识得以深化和巩固。这样逐步推进的过程,既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及特点,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

设计思路与特色

本节微课围绕“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内容来进行,它是在学生充分理解分数含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根据分数的含义,用整数乘除法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微课的教学设计在编排上分三步来展开。首先是“阅读和理解”,引导学生从问题题收集、提取和解读信息;接着是“分析与解答”,借助孩子们的讨论形式,把直观图分析、动手操作分析数量关系的策略展现出来,并结合孩子们之间的对话说明解决问题的两个步骤;最后是“回顾和反思”,对解答的步骤和结果进行检验与小结,并结合练习题的讲解进行实际运用。这样的设计,使得整节微课层次清晰,自然流畅,易于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

教学过程

环节,内容,时间:

一、复习回顾,提出问题。利用ppt把上一节课的知识点展示出来,既是对上一节课知识点的回顾,也顺势提出本节课要研究的问题。 0-55秒

二、阅读与理解,提操作要求。结合ppt的演示逐步分析问题,把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展现,并提出接下来的动手操作的要求。 56秒-2分05秒

三、学生操作,小组讨论。学生根据老师提出来的操作要求进行实践,并尝试列式解答。然后进行小组内的讨论与交流。 2分06秒-5分05秒

四、回顾与反思。利用ppt的演示把孩子们的思路整理并展现出来,再次小结解题的思路、算理、以及方法。 5分06秒-6分00秒

五、实际运用。利用ppt讲解两道比较经典的习题。第一题是基础题,通过讲解,巩固孩子对“分数的简单应用”知识点的掌握;第二题是提高题,通过对比与分析,让孩子进一步把握本节微课的知识点。 6分01秒-9分46秒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59-61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并知道1分=60秒。

2、让学生初步建立1分、1秒的时间观念,通过各种活动准确的体验一分、一秒。

3、渗透珍惜时间的教育,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良好品质,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难点:

认识秒,并准确建立一分、一秒的时间观念,知道分秒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钟表,自制钟面。

教学过程:

一、 复习旧知识

出示钟面唤起学生记忆,并拨几个学生熟悉的时间让学生认读。

师:大家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谁能说说关于时钟你知道些什么?

生:我知道有时针和分针。(与学生共同说说它们分别是什么样子的,是及时补充)

生: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钟,走一大格是5分钟,走一圈是60分钟,也就是一小时。(若是学生说的不够完整,教师引导学生共同进行复习)

生:……

师:同学们的记忆里可真好,看来大家学过的知识是难不倒你们了!那你们能正确迅速的。说出钟面上的时间吗?来比比赛!(教师拨时间,学生认读, 对于不正确的给予指正,并说说是怎样认读的? )

二、 导入新课

1、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可真聪明啊!敢不敢继续挑战自己?大家仔细看看老师出示的这些钟面上针的多少,你能看出有什么不同吗?

生:有的钟面上有三种针,有的钟面上有两种针。(师提示:较短的一根指针叫时针,它表示多少时;较长的一根指针叫分针,它表示多少分。)

师:你知道最长最细的是什么针吗?秒针走一小格是多少呢?对,就是一秒!

今天咱们就来一起来认识一下秒。(板书课题---秒的认识)

2、说说是几秒,教师提问:秒针走一大格表示几秒,从1走到4表示几秒,从7走到1是几秒,……同桌再互相说一说。

3、正确认读钟面上的时间(适当的给学生讲解秒表的读法)

4、体验1秒钟

①师:1秒到底有多长呢?让我们闭上眼睛,仔细听一听。(利用时钟的“滴答声”让学生感受。)这是什么发出的滴答声?

钟表发出“滴答”一声所经过的时间就是1秒。

②学生跟着时钟的“滴答声”,做拍手练习,每一秒拍一下手,看看谁拍得最准。

③比一比,哪位学生不看时钟,每秒数一个数,看谁数得最准确。

看了你们刚才的表演,你觉得1秒的时间过得怎样?(学生畅谈1秒时间感受)是呀,1秒的时间很短很短。但是有些现代化的工具在这短短的1秒钟里却可以做很多事情呢。(出示几个具有说服力的数据说明1秒钟的价值)所以,我们可别小看了这短短的1秒钟,它的作用可大了。我们要珍惜时间,不浪费每1分、每1秒。

5、学习1分=60秒,并体验1分钟

师:如果秒针从数字12起,走一圈,又回到数字12,这时经过多长时间,分针有没有什么变化。秒针走一圈是60秒,分针正好走一小格,由此得出1分=60秒。

让学生静静地观看钟面上的秒针走一圈。

问:1分钟我们能做些什么呢?请你选一个你喜欢的活动,咱们来做一个1分钟的体验活动。

师生共同总结一分钟可以做的事。

三、 联系巩固

1、填单位

师:今天我们认识了一个新的时间单位,知道了1分=60秒,以前我们还学过哪些时间单位呀?现在老师想来考考你们,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

人每天睡觉大约9( ) 系红领巾大约20( ) 煮饭大约30( )

2、说一说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秒。

四、课堂小结:今天我们认识了一个新的计量时间的单位---秒。知道了1分=60秒,一秒过得快不快?所以我们要珍惜时间,不能浪费1秒钟!

五、课外作业。(略)

板书设计:

秒的认识

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比分更小的单位——秒

1分=60秒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并知道1分=60秒。

2、让学生初步建立1分、1秒的时间观念,通过各种活动准确的体验一分、一秒。

3、渗透珍惜时间的教育,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良好品质,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难点:

认识秒,并准确建立一分、一秒的时间观念,知道分秒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钟表,自制钟面。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识

出示钟面唤起学生记忆,并拨几个学生熟悉的时间让学生认读。

师:大家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谁能说说关于时钟你知道些什么?

生:我知道有时针和分针。(与学生共同说说它们分别是什么样子的,是及时补充)

生: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钟,走一大格是5分钟,走一圈是60分钟,也就是一小时。(若是学生说的不够完整,教师引导学生共同进行复习)

生:……

师:同学们的记忆里可真好,看来大家学过的知识是难不倒你们了!那你们能正确迅速的说出钟面上的时间吗?来比比赛!(教师拨时间,学生认读,对于不正确的'给予指正,并说说是怎样认读的?)

二、导入新课

1、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可真聪明啊!敢不敢继续挑战自己?大家仔细看看老师出示的这些钟面上针的多少,你能看出有什么不同吗?

生:有的钟面上有三种针,有的钟面上有两种针。(师提示:较短的一根指针叫时针,它表示多少时;较长的一根指针叫分针,它表示多少分。)

师:你知道最长最细的是什么针吗?秒针走一小格是多少呢?对,就是一秒!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来认识一下秒。(板书课题---秒的认识)

2、说说是几秒,教师提问:秒针走一大格表示几秒,从1走到4表示几秒,从7走到1是几秒,……同桌再互相说一说。

3、正确认读钟面上的时间(适当的给学生讲解秒表的读法)

4、体验1秒钟

①师:1秒到底有多长呢?让我们闭上眼睛,仔细听一听。(利用时钟的“滴答声”让学生感受。)这是什么发出的滴答声?

钟表发出“滴答”一声所经过的时间就是1秒。

②学生跟着时钟的“滴答声”,做拍手练习,每一秒拍一下手,看看谁拍得最准。

③比一比,哪位学生不看时钟,每秒数一个数,看谁数得最准确。

看了你们刚才的表演,你觉得1秒的时间过得怎样?(学生畅谈1秒时间感受)是呀,1秒的时间很短很短。但是有些现代化的工具在这短短的1秒钟里却可以做很多事情呢。(出示几个具有说服力的数据说明1秒钟的价值)所以,我们可别小看了这短短的1秒钟,它的作用可大了。我们要珍惜时间,不浪费每1分、每1秒。

5、学习1分=60秒,并体验1分钟

师:如果秒针从数字12起,走一圈,又回到数字12,这时经过多长时间,分针有没有什么变化。秒针走一圈是60秒,分针正好走一小格,由此得出1分=60秒。

让学生静静地观看钟面上的秒针走一圈。

问:1分钟我们能做些什么呢?请你选一个你喜欢的活动,我们来做一个1分钟的体验活动。

师生共同总结一分钟可以做的事。

三、联系巩固

1、填单位

师:今天我们认识了一个新的时间单位,知道了1分=60秒,以前我们还学过哪些时间单位呀?现在老师想来考考你们,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

人每天睡觉大约9()系红领巾大约20()煮饭大约30()

2、说一说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秒。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一个新的计量时间的单位---秒。知道了1分=60秒,一秒过得快不快?所以我们要珍惜时间,不能浪费1秒钟!

五、课外作业。(略)

板书设计:

秒的认识

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比分更小的单位――秒

1分=60秒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篇4

设计说明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中选择符合学生心理特征的素材,努力为学生创设熟悉的生活情境,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掌握知识。

1.巧设情境,轻松导学。

本节课的教学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需要运用估算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情境,让学生有机会参与估算的过程,体会估算的`实际意义,从而激发学生学好估算的强烈愿望,树立学好估算的自信心,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让学生体会估算的价值。

教学中,先让学生自主解答,在肯定笔算精确结果的同时,通过交流让学生认识到这样的问题用估算就可以快速解决,不需精确计算,体会估算的价值。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复习引入

1.估算下面各题,并说一说估算的方法。

427+275 814+691

2.揭示课题:在生活中有很多问题都需要用估算的方法去解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用乘法估算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复习加法估算的方法,为学习新课做好知识铺垫。同时,让学生初步了解估算可以用来解决实际问题。

探究新知

1.阅读理解,收集信息。

(1)课件出示教材70页例7情境图,明确要解决的问题。

(已知条件:29人去参观,门票8元/人。所求问题:带250元买门票够吗)

(2)引导学生列出算式:29×8。

2.分析解答,探究方法。

(1)引导学生自主解决问题。

(2)展示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方法一 笔算。

方法二 估算。

因为29接近30,就把29看作30,30×8=240,29×8<240,所以带250元买门票够。

(3)介绍约等号:刚才估算出的得数不是准确值,因此在列算式的时候,算式和得数之间不能用“=”连接,而要用“≈”连接,29×8≈240(元),希望同学们在估算时注意。

3.回顾反思,总结方法。

(1)引导学生比较两种方法哪种简便?(估算)

(2)讨论:为什么估算简便?

(因为这道题问带250元买门票够不够,不是问买门票需要多少钱,所以不需要算出准确结果,这样用估算解决就非常简便了)

(3)小结估算方法:把29看作30,估大了,说明即使有30人去参观,买门票才需要240元,因此带250元一定够。我们在估算时,通常把多位数看作与它接近的整十数、整百数,再与一位数相乘。估算的结果要用约等号连接。

4.拓展。

(1)如果92人参观,带700元买门票够吗?应该怎样估算?

(2)如果92人参观,带800元买门票够吗?应该怎样估算?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结合具体的情境初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平面图形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能用实际操作的结果表示相应的分数。

2.能力目标:

学会运用直观的方法比较同分母的两个分数的大小,并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想法。

3.情感目标:

体会分数来自生活实际的需要,了解分数产生和发展的大致历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初步认识几分之几,运用直观方法比较同分母两个分数的大小。 难点:理解分数的含义,能自己创造出几分之几的分数。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认定目标(预设1 分钟)

1.回忆前一节课所学内容。

2.认定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

二、自主学习,建构模型(预设17 分钟)

1.根据老师的要求进行折纸、涂色练习。

(1)把一张圆形的纸平均分成4份,把其中的3份涂上颜色,

(2)把同样大小的一张长方形的纸平均分成4分,请男同学把其中的3份涂上颜色,请女同学把其中的1份涂上颜色。

(3)教材第101页试一试

(4)例2。

把同样大小的一张长方形的纸平均分成5分,请男同学把其中的3份涂上颜色,请女同学把其中的2份涂上颜色。

2.根据老师的要求进行合作学习

自主学习菜单:

(1)在小组里说一说:你是怎样比的?

(2)1张5份涂了其中的3份的,1张5份涂了其中的2份,请大家想一想:涂色部分分别可以用哪个分数来表示?⑶.这两个分数哪个大?哪个小?你是怎样想的?

3.全班交流

(1)在小组相互说的基础上,在班级里进行交流:学生可以这样说:我是看五分之三涂色部分大,五分之二的涂色部分小,所以五分之三大于五分之二。学生也可以这样说:把同样大小的长方形纸,平均分成了五份,取的越多,表示的分数就越大,取的越少,表示的分数就越小。

(2)(补充)师出示两张同样大小的圆形纸片,都平均分成了8份,1张涂了其中的1份,1张涂了其中的2份,再请学生比较从中发现规律。

三、组织练习,完善认识(预设12 分钟)

(一)基本练习

1.完成书上“想想做做”的第3题。

2.完成书上“想想做做”的第4题。

先按照下面的分数涂上颜色,再比较它们的大小。

(二)发展练习

3.完成书上“想想做做”的第5题。

4.了解“你知道吗?”

自主阅读。

四、当堂检测,评价反思。(预设6分钟)

1.谈收获。

2.课堂作业:

必做题:完成《补充习题》80页第1、2题。(计算练习)

完成《补充习题》80页第4题。(要注意分均分)

选做题:完成《补充习题》80页第5题。(解决实际问题)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篇6

教学内容:

人教课标版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P110—111)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可能性,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

2、通过实际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合作交流能力。

3、巩固本单元知识。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回顾再现

师:同学们,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有些事情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哪位同学愿意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来描述生活中一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呢?(指2—3名同学举例,其他同学评判,教师适时点评。)

师:我们还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下面就请同学们猜一下三、一班的张晨同学做哪个游戏的可能性比较大?(大屏幕出示:大课间活动,三、一班的40名同学在操场上做游戏,有30人在丢手绢,6人在跳绳,4人在踢毽子。张晨是三、一班的学生,她做哪个游戏的可能性大?为什么?)

生1:张晨做丢手绢游戏的可能性大,因为……。

生2:……

生3:……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针对这些内容进行相关练习。(引出并板书课题:可能性的练习。)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对“一定”“可能”“不可能”等现象的描述和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解答,回忆再现新授课中有关的知识和方法。)

二、分层练习,强化提高

师:首先,看一看同学们能不能做一名合格的小法官。(出示)

1、基本练习

(1)我是小法官。(快速抢答,看谁说的又对又快。)

①一周有七天。()

②人的一生中一定要吃饭。()

③小明长大后一定能当飞行员。()

④下周一一定是阴天。()

(2)从放5个红球和1个绿球的口袋中随意摸出一个球,摸出什么球的可能性更大些?(指生回答,重点说原因。)

师:刚才同学们的表现真棒!下面我们来做个游戏好吗?

2、综合练习

(1)课本110页第8题。

师:掷骰子游戏喜欢吗?请同学们拿出写有1—6这几个数字的骰子来,我们一起玩。

①让生说一说掷出后可能出现的结果有哪些?

②猜测试验后的结果会有什么特点?

③实践、记录、统计。(全班一起掷一次,师参与记录各个面出现的次数。)

④说说从统计数据中发现了什么?

⑤由于实验结果与理论概率存在差异,如果得不到预期结果,可以再让学生多掷次,增加实验总次数,尽量使实验结果接近理论概率。

(设计意图: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使学生进一步感受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

(2)课本110页第9题。(出示主题图)

师:过元旦的时候,

三、一班用抽签的形式来决定每位同学所要表演的节目。其中讲故事5张,唱歌3张,跳舞1张。如果你是其中的一员,你最有可能表演什么节目?

生:我最有可能表演讲故事。

师:为什么?

生:因为讲故事的签比较多。

师:谁能用“最有可能”和“最不可能”说一说其它两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生:我觉得最有

可能抽到唱歌,最不可能抽到跳舞。

(3)课本111页第10题。

师:我这里有4个盒子,其中一个盒子里放有硬币,猜一猜可能在哪个盒子里?(注意:每个同学只能选择一次,不能重复选。)

①生猜。

②简单统计猜测情况。

③揭示结果。

④说一说为什么猜错的比猜对得多。(引导学生发现:硬币只能在4个盒子中的1个,有3个盒子中没有,所以猜错的人数比较多猜错的可能性大。)

师:同学们真聪明!考虑问题真全面。接下来老师提高一下难度,有没有信心做好?

3、提高练习

(1)课本111页第11题。

师:请同学们拿出自制的正方体来,在它的6个面上涂上红、蓝两种颜色,要使掷出的红色的'可能性比蓝色大,应该怎样凃?

①生动手涂色。

②小组展示交流,说想法。

③集体展示交流凃法。(只要涂色后正方体的红面比蓝面多就行。)

(2)课本111页第12题。(出示)

①生独立思考应怎样填。

②小组合作完成。

③集体展示交流。(只要写有数字“1”的卡片数量最多,写有数字“5”的卡片数量最少就行。)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合作交流,汇报展示,使学生积极的参与到数学学习活动中,进一步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

三、自主检测,评价完善

(一)自主检测

师;刚才同学们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了这么多的数学问题,真了不起。老师还为同学们准备了一组测试题,请同学们赶快大显身手吧!(让生做在测试纸上)

1、选择题。

①有一个盒子,里面装着4个白球和5个黄球,任意从盒子中取出一个,( )的可能性较大。

A、白球 B、蓝球 C、黄球

②把一些白色围棋子放在书包里,从中任意摸出一个,( )是白棋子。

A、可能 B、一定 C、不可能

③从8个红色的的玻璃球和2个黄色的玻璃球中任意摸出一个,找到( )色的玻璃球可能性更大些。

A、红色 B、蓝色 C 黄色

④从1个蓝色的玻璃球和10个白色的玻璃球中任意摸出一个,摸到( )玻璃球可能性更小一些。

A、白色 B、蓝色 C、红色

⑤把3个白球和5个红球放在盒子里,任意摸出一个,( )是蓝色的。

A、可能 B、一定 C、不可能

2、按要求凃一涂

(1)摸出的一定是

(2)摸出的不可能是

(3)摸出的可能是

(二)、评价完善。

生汇报答案,其余自我核对,纠正错误。

(设计意图:通过自主检测,进一步强化“双基”,找出存在的问题,订正错误,并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

四、归纳小结,课外延伸

归纳小结

师:这节课主要练习了什么内容?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你觉得你表现的怎样?

三年级上册人教版数学教案 篇7

教学内容:

教材第5页例3及练习一第3、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四个方向),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2.培养学生的辨别能力和数学实践能力。

3.帮助学生了解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重难点:

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四个方向),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教具准备:

挂图、指南针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出示第5页例3彩图。

小明来到了一个陌生的街区,我们来帮小明看看这个街区有哪些主要建筑物。在这张图上你还能获得哪些信息呢?

如果小明问的是你,你能准确的告诉他行走路线吗?

二、新知探索

1.图上只标明了北方,其余三个方向你能辨认出来吗?

2.谁能说说少年宫的。位置?体育场的位置呢?

按那个小朋友告诉小明的路线能到达少年宫吗?你能告诉小明去体育场怎么走

吗?

3.根据挂图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来?

小结:刚才大家说了好多行走路线,我们在为别人指路的时候要先弄清楚方向,再找到要去的建筑物的位置,然后告诉问路人行走的路线。

三、巩固练习

1.出示第5页“做一做”彩图。

生说图上的信息,辨认四个方向。

描述某些建筑物的位置。

2.练习一第3题。

3.练习一第4题。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

五、扩展延伸

介绍四大发明的指南针。

板书学看路线图

弄清方向

找到位置

说出路线

教学反思】:

第4课时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篇8

单元导学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进位、进位)的加法、三位数减三位数(不退位、退位)的减法和解决问题。

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笔算是数与代数领域“数的运算”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学习整数加、减法的最后一个阶段。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过了“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万以内数的认识”“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笔算”,初步理解了笔算加、减法的基本方法,掌握了万以内数的意义、读写法和比较大小,掌握了几百几十数加、减几百几十数的口算方法。在此基础上,教学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笔算及根据实际问题灵活选择计算策略解决问题,一方面使学生基本掌握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能熟练地进行计算,并能通过知识迁移解决多位数的加、减法;另一方面,为进一步学习小数加、减法和多位数乘、除法打下基础。

备内容

加法(2课时)

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进位);三位数加三位数(一次进位);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验算

减法(3课时)

三位数减三位数(不退位);三位数减三位数(连续退位);三位数减三位数(连续退位,被减数中间有0);减法的验算

备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够正确计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2、理解验算的意义,会对加法和减法进行验算。

过程与方法

1、学生能结合实际情境选择计算策略,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通过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估算的意识和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养成检查和验算的习惯。

2、让学生经历计算法则的形成过程,在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中优化自己的算法。

备重难点

重点

1、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进位加法。

2、三位数减三位数的退位减法。

3、掌握加、减法的验算方法。

难点

1、理解连续进位加法的算理。

2、理解连续退位减法的算理。

3、灵活选择合适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篇9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刻度尺,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cm,借助实物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2)初步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并通过估测,形成初步的估测意识。

2、过程与方法:

经历统一长度单位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测量活动中,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养成做事严谨、认真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1厘米的长度单位,用厘米尺测量物体长度

教学难点:用度尺测量物体长度的正确方法

教学工具

课件、数学课文、铅笔等。

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

提出问题。

教师:同学们,比一比这两本书,哪本长,哪本短呢?两本书到底有多长,有多短呢?大家想不想知道?今天我们这几课就学习这个问题。

2、探究新知

学习第2页例1。

提出问题:

a、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的课桌有多长吗?小组讨论。

b、交流汇报:刚才同学们想了很多方法,大多用铅笔、铅笔盒、课本做为工作测量。下面每4个人为一组和老师一起用手测量课桌的长度。

C、动手操作,合作完成。

汇报:相同的课桌为什么测量的结果不同呢?学生的五拃长,老师的三拃长。

因为选用的是不同的手,结果一定会是不同的。

归纳:要想得到相同的答案,应选用同样的物品作为标准进行测量。

a、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直尺,看看上面都有什么?

指名回答,教师总结,

数字小格大格厘米、

尺子上的线有长有短,我们叫它刻度线。

0在最左端,尺子上的0表示起点。

b、我们身边有哪些物品是1厘米?

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图钉、田字格本,小组合作,共同操作。

a、发一张课前准好的彩纸,请同学们先估量一下它的长度,然后动手操作量一量。

b、请一名同学上前操作,看看是否正确,然后同学评议。

教师:一定要把彩纸的左端对准直尺上的刻度0,然后看右端在哪个数字上,就是几厘米。

3、课堂练习

学完测量的方法和注意的事项,让学生试着测量准备好的铅笔等物体。

教师提出要求:

a、正确准确的测量自己准备好的物体(铅笔、橡皮、小刀等)

b、先独立测量后小组交流

c小组合作探究。师巡视指导,引导学生注意直尺要水平放,物体的左端要对准直尺上的“0”刻度。

4、巩固提升

1、用直尺测量自己的数学课文的短边。为了照顾理解能力差点的孩子,巩固提升也是由易到难的安排。

2、课件出示两种测量方法,让学生判断哪种是正确的,这样的练习目的也是为了让学生更好更准确的掌握测量的方法。

课后小结

a、提问: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b、教师总结

1、厘米是最小的长度单位,在里面尺上,每相邻两个数之间是1厘米。

2、用厘米作单位测量物体时,要把直尺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再看物体的右端对着刻度几,就是几厘米。

板书

认识厘米和使用厘米测量

1、认识刻度尺

2、认识1厘米从刻度0到刻度1

3、认识几厘米

4、把尺子上的刻度0对准纸条的左端,纸条右端对着数字几,就是几厘米。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优秀数学教案 篇10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能正确的使用几分之一表示物体的一部分。

2、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操作,口头表达能力。

3、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和__,使他们逐步养成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并思考问题习惯。

教学重难点:认识几分之一的分数,感受几分之一的新知识的形成过程。

教具准备:正方形纸片和圆形纸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理念:分数的初步认识是数概念教学的一次扩展,学生理解掌握会有一定难度,所以本册出现的内容是最初步的。因此,学习时需要创设具体生动的问题情境,激活已有的生活经验,利用实验操作、观察、判断等直观手段,逐步使学生理解一些简单分数的基本含义,给学生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分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发展数感,为学习小数和进一步学习分数做好铺垫。

一、故事导入。

1.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文学上的四大名著都是什么吗?那你们最喜欢哪部名著呢?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则有关《西游记》的故事,不过在故事中藏着数学问题,请同学们仔细看,认真听。(教师边讲边出示课件。)

2.话说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一天路过桃园,停下来休息,孙悟空、猪八戒见了又大又红的桃子口水直流。师傅说“要吃桃子可以,不过我得先考考你们。”悟空、八戒连连点头:“行啊!行啊!”

师傅说:“有4个桃,平均分给你们俩,每人得多少个?请写下这个数。” 谁来帮他们来分分。生:每人分两个。平均分,就是你们两个人分的要一样多,那用数字几来表示呢?生:2“

师傅接着说:“要是把2个桃平均分给你们俩,每人得多少? 生:1个。那用数字 “1”。

师傅不紧不慢地说:“要是把1个桃平均分给你们俩,每人得多少?”八戒连忙说:“半个!半个!”“可是半个用一个数该怎么表示呢?”这兄弟俩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所措。

3.导入:同学们,用什么办法能表示“半个桃子”这个结果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新朋友――分数,在数学王国里分数是一个大家族,今天我们就先来认识这个大家族中的一类成员---------几分之一 二、探究新知

(一) 认识1/2(课件一个桃子)

老师:要把一个桃子平均分给八戒和悟空该怎么分呢?请同学们拿出你手中的桃子来,动手分一分,怎样把它分给八戒和悟空。小组之间动手分一分和你的组员说说你是怎么分的。(讨论)

生 :平均分。对只有平均分才公平。记住了一定要平均分。

要把这个桃子平均分成2份,每人分到多少呢?生(一半)这一半也就是其中的一份,(教鞭指)这一份是桃子的1/2,这一份也是桃子的1/2,也就是说每一份都是桃子的1/2

教师小结:课件把一个桃子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它的二分之一。

3.我们说了半天1/2,那么1/2应该怎样写呢?请看先写中间的一条横线,注意这条线要写得平直,它表示平均分,把分的份数2写在横线的下面,把取的份数1写在横线上面,写的时候横线上、下的数要对齐。(板书:1/2)

那么该怎样读呢?(教师板书:二分之一)

练习 1

(1) 实物小练习,分橡皮、尺子、面包(平均分)

小结:把只有把要平均分的物体平均分成两份其中的一份才能用1/2表示那么下面图中的阴影部分能否用1/2表示,为什么?(课件出示)

(二)认识1/4。 (教师手拿桃子图)

刚才我们把一个桃子平均分给了八戒和悟空,可是还有师傅和沙僧没有分到。现在我们要把这个桃子平均分给他们四个人应该怎么分呢?生:(把这个桃子平均分成四份,每人份到这个桃子的1/4)

我们认识了1/2和1/4下面我们来看两组图片。

练习 2

1)创造分数。

师:刚刚我们认识了1/2、1/4,那你还想认识几分之一呢?

不同分数的作品展示。

师:同学说出这么多分数,那现在你们,就用我们准备好的正方形纸片折出你想要认识的几分之一,再涂一涂,表示出你所选定的分数。反馈:学生上台展示(指名学生说)你是怎么折的?写出分数

小结:。

(三)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

我们认识了这么多的分数,那么它们谁大谁小呢?(看黑板图)

1.分组比较 2.颠倒图序比较 3.同坐比较

教师:通过刚才我们的比较你发现了什么规律了吗?同坐商讨一下

利用找到的规律来比较下面几组分数的大小。

练习3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问题。下面我们就利用我们刚刚学习的知识来解决一些生活中的问题。

课件出示生活中的问题

五、故事结尾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几分之一的分数,现在我们回头来帮帮猪八戒,它的那半个桃子用什么数来表示?(1/2)

其实分数就在我们身边。只要你仔细观察,用心去感受,用数学的眼光去看世界,就会使自己越来越充满智慧!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还要继续走近分数,了解分数,揭开分数更多的奥秘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