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常常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优秀9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并分享出去。
一、 谈话导入
师:谁知道 20xx年1月23日这天,是中国的哪个传统节日?我们经常说过年过年,而且很多小朋友都愿意过年,那么年究竟是什么?他又是怎么来的呢?大家想不想知道?好,今天这节课,我们就继续学习30年的来历,一起通过读课文,结合重点词句,了解年的来历。(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 细读课文,深入理解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一自然段,下面请大家打开书138页,默读课文2~5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三个问题(出示)
1,、年是一种什么样的怪兽?
2、白胡子老人用什么方法把年赶跑的?
3、他的办法是怎么想出来的?
把你找到的相关句子用横线画出来,并把你的理解写在旁边。然后和你的同桌互相交流一下。
汇报:
1第一个问题,年是一种什么样的怪兽呢?我们先来看看他的长相。它长什么样子?你想象一下,它还有那些吓人的长相呢?它的性情怎么样?什么叫异常凶猛?从哪里看出它异常凶猛呢?
师:真吓人啊,它不光长的可怕,还吃人呢!你能把年吓人的样子和凶狠的性情读出来吗?面对如此可怕的年兽,什么是这么做的?
师:乡亲们都害怕年,都想躲的远远的,但是有一个人就不怕,他是谁呢?大家在文中找一找,这个人是谁?,他长的什么样子?()解释精神矍铄,器宇不凡,参照插图看老人形象。
师:这样一位老人真的不怕年吗?他是怎么说的?从白胡子老人的动作和语言中,你读出了什么?(有信心,有把握)
哪个词看出有信心?(一定)你能读出这种自信吗?
练读,指名读,齐读。
2、这位器宇不凡的老人真的把年赶跑了吗?那么第二个问题,他是用什么方法把年赶跑的?你能默读课文第四段,把白胡子老人的方法用横线画出来,把年的反应用波浪线画出来吗?
汇报:方法:贴大红纸 亮灯 放鞭炮 穿红袍
反应:它害怕的浑身战栗起来,解释战栗
吓的它一脸后退好几步
年大惊失色,仓皇逃跑了。
你能把年害怕,惊恐的感觉读出来吗?
看来白胡子老人的方法真管用,他到底是怎么想出这个办法的呢?谁来回答?年害怕这些东西,那么这些东西就是年的弱点,白胡子老人知道了年的弱点,根据这三怕,最后把年赶跑了。你觉得白胡子老人是个什么样的人?
你想对他说点什么?
从此,这位老人的方法就延续了下来,请大家齐读最后一自然段,读了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
三、 总结拓展
我们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很多古老的风俗,那你还只过年有哪些风俗?
同学们知道的可真多,那老师希望你能把今天学习的这篇课文年的来历讲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听,讲给更多的小朋友听,他大家都来感受我们中华古国的文明,好吗?
一、引入新课
同学们,良好的学习习惯能使我们受益终生。进入三年级第一学期,我们努力培养的第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就是——(板书)认真写好钢笔字。
二、认识钢笔,指导掌握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握笔姿势
请大家拿出自己的钢笔,我们一起来看看它。(教师讲解钢笔的组成。)
教师过渡:认识了钢笔,你们知道怎样使用它么?
1、观察第一页插图。
怎样写钢笔字呢?钢笔的握笔姿势和坐姿跟我们先前写铅笔字有啥相同和不同?
学生观察图上同学们的坐姿,拿笔的样子。自己模仿握笔坐姿,教师行间巡视。相机指导纠正。 教师指点:钢笔与铅笔的握笔姿势
基本一样,需要注意的是钢笔的笔尖要对着大拇指和食指之间的正中位置,笔尖如果歪了,会导致笔画不流畅并损伤钢笔。
2、看二页插图,欣赏钢笔作品,你觉得哪里写得好?
学生学着写写,比较书上作品后,说说自己满意的地方,和自己不满意的地方。
过渡:钢笔从今以后会成为我们学习的好伙伴,会伴随我们走过小学,走到中学、大学,直至社会。那么,该怎样照顾它呢?
3、看第三页六幅小图
你对钢笔的保护了解了什么?
三、总结
我们对这个小伙伴想说点什么吗?
四、练习
学生拿出钢笔和一张方格纸练习用钢笔写字,教师巡视指导。
【课前准备】
1、生字词卡片。
2、录音机及本课的朗读磁带。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议论课题,激发兴趣
同学们看过或听说过各种树,可是你们见过“给予树”吗?(师板书课题),你能想象出“给予树”是什么样的吗?它又有什么作用呢?
“给予树”是不是像我们同学讲得这么神奇呢?那就让我们一起找开课本轻声读读吧。
二、初读课文
1、学生听课文的录音,边听边画出本课的生字新词。
2、自由读课文,要求:
⑴ 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
⑵ 边读边思考,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3、检查读书情况:
⑴ 出示生字卡片读生字。(自己练读,指名读,齐读巩固)
⑵ 出示词语卡片读词语。(开火车读,齐读)
⑶ 提出不理解的词句,讨论交流并介绍自己是怎样理解的。
⑷ 根据学生的读书情况,相机出示有关的句子指导读。
4、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一读这个故事(可以独自读,也可以和同座合作读),看看哪些地方使你受到感动,做做记号,再有感情地朗读体会。
三、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两遍。
2、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读下面的词语:
沉默不语 如愿以偿 仁爱 体贴
2、说一说上面四个词语的意思:
理解重点词句:
⑴学生默读课文,用“──”画出这四个词语所在的句子,再读一读,体会体会。
⑵指名读出所画的句子并出示:
① “只有八岁的小女儿金吉娅沉默不语”。
② “这个圣诞节,她不但送给我们棒棒糖,还送给我们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以及一个陌生女孩如愿以偿的笑脸”。
⑶联系上下文,思考讨论这两句话:
①金吉娅为什么沉默不语?相机指导有感情朗读有关的句段。
②那个陌生女孩有什么愿望?又是怎样如愿以偿的?
相机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有关句段。
⑷用“~~”画出妈妈前后心情变化的句子,联系上下文想想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
学生汇报交流后,教师相机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有关句段。
二、学生选择感人的地方有感情地朗读
三、总结全文
雨果说:“善良是历史中稀有的珍珠,善良的人几乎优于伟大的。”让我们再一次读一读课文的最后一段,永远记住在这个善良、可爱的金吉娅。
文本细读:
这精读课文讲的是“我们村”的乡亲们怎样从古井里取水,又从中受到教育的事,赞美了古井无私奉献的,表达了对故乡的热爱和怀念之情。
课文先写古井的位置和作用,接着写到古井挑水的人很多。文章的后半部分写村里的人对一对挑不动水的老人的帮助以及古井带给“我”的启发。文章感情真挚,文辞朴实,内容深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感情,学习作者借物喻人的写法。
知识与技能目标:
1.做到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的生字、生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作者从古井受到启迪,懂得了应该怎样做人。
过程与方法目标:
1、继续进行独立自主识字,提高学生多种形式理解词语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通过品读文本,学习作者借物喻人的写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阅读学习懂得古井为人们作出了贡献而不要报酬,从而体会乡亲们对别人无所求、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并从中受到启迪。
策略与方法:
读中感悟,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自学生字,遇到不认识的生字记下来。
教师准备: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太阳奉献给我们温暖,大树奉献给我们清凉。
小草奉献给我们绿色……自然界的万物呀无时无刻在奉献着自己。我们村东头的那口古井又奉献给我们了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0课《古井》。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先讲了什么,再讲了什么,接着讲什么,最后讲什么,理清文章顺序。
2、交流初读感受
课文按村东头有一口古井——村里的人每天都到古井取水——乡亲们帮助老人挑水——古井给人的启示来叙述的。
三、小组合作,自学生字词。
1、出示生词卡片,指名读、轮读,纠正字音,注意“哺”“酬”“络绎”的读音。
2、在小组内合作记忆字形。
利用形声字的特点采用比较形近字的方式加强记忆,注意“暮”与“幕”“治”与“冶”的区别。
3、多种形式理解词语。
(1)借助词典理解:哺育、熹徽、络绎不绝、六旬、报酬、陶冶。
(2)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经验理解
叮叮当当、湿漉漉、单薄。
4、指导书写。
把字写漂亮、写规范。
四、熟读课文
检查读文。
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听者可习惯性的,纠正错误。
把文章读准确,读通顺,并读出感情。
第二课时
一、回忆导入
今天继续学习第十课《古井》,回忆一下这课文主要写了些教给学生阅读的什么?方法,通过反复读
二、细读课文,感悟理解。文理解文本
1、课文题目是《古井》,文中都写了古井的什么?
哪些地方写到了古井?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勾画出有关的语句。
2、交流读后所得。
(1)第1段古井的位置及它对村里人的贡献。
课件出示:“古井像一位温情的母亲用她的甜美的乳汁哺育着她的儿女。
读一读,你体会到了什么?
说一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引导学生体会这句话运用了比喻,赞美了古井的无私奉献。
(2)第2段写来古井挑水的人多。
①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挑水的人多?引导学生抓住“晨光熹徽,暮色降临、络绎不绝、湿漉漉、老是”来表现挑水的人多。
②还可以感受到什么?抓住“叮叮当当、吱悠吱悠、快乐的乡间小曲”挑水的人知足、快乐。
③有感情的朗读这人多注意读出挑水人的快乐。
④试背诵这一段。
(3)第5段“那口古井给人们出了多少力气?可它从来没根人们要过报酬”古井的无私奉献。
(4)第6段,作者对古井的赞美。
3、文章题目是《古井》作者仅仅是为了写古井赞美古井吗?还写到了什么?请同学们再读课文3-6段看你又读懂了什么?
(1)3、4、5段写乡亲们年年帮助两位老人挑水不要报酬。
指名读4、5段对话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老人及村民的淳朴、善良。
(2)乡亲们的行和古井有什么关系?
揭示作者借物喻人的写法。
(3)课件出示最后一段。
读读联系上下文体会一下句子的含义。
引导学生说出古井无私奉献,赞美了古井更赞美了人们,借物喻人。
(3)你喜欢文章这直抒胸臆的写法吗?
如果让你给文章作结,你会怎样写?
三、感情朗读,升华理解。
分小组有感情的朗读全文,有不懂的地方说出来。
四、拓展延伸,积累实践。
1、你从古井到乡亲们身上受到什么启迪?在生活中你准备怎样做人?
2、找一些借物喻人的文章来读,学习这种写法。
五、板书设计
古井 无私奉献
哺育 陶冶
乡亲们 别无所求
帮助
老人
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1、通过“读读认认”,认识7个生字。
2、利用形声字的特点识字并理解字义,学会在学习中观察发现。
3、学习在生活中积累谚语。
4、通过阅读或其他途径,了解更多科学发明和发现的故事。
5、乐于观察,参与口语交际活动,并乐意把观察到的写下来。
教学时间:4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2、将看到的事物写成。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列文虎克在观察中发现了显微镜和微生物,老人在观察中发现了商人的骆驼,那么这段时间你观察了什么?有哪些新的发现?这节课让大家畅所欲言,把自己的观察告诉同学们。
二。板书:观察中的发现
三。分小组先汇报自己在观察总的发现。
四、小组派代表汇报,师生评议。
五、建议将观察到的事物写成。
1、出示一、两则,指导格式。
2、口头,看看如何将观察到的事物写的具体。
3、试着将写下来,教师巡视指导。
六、作业
继续写观察。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继续将看到的事物写成。学会修改自己的。
教学过程:
一、教师简述本周的基本情况。
1、格式正确与否。
2、观察的事物及发现是否有新意。
3、叙述是否较完整。
二、对典型作品进行评议
1、出示佳作。
·生读。
·生评。
·齐读。
2、比较差的。
·生自由读。
·生评。
·生改。
三、根据所学知识在学习小组内评改作品。
四、修改并抄正自己的。
五、作业
抄写改后的。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课外阅读和查找资料,了解更多科学发明和发现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学过程:
一。完成“我的发现”
1、回忆这学期学过的生字中有形近字的例子。
2、出示小黑板。
3、自由读,汇报带点字的特点。
4、指导识记这些字。
5、说说除了这些字以外,还有哪些字也有类似情况。
6、进行课堂练习巩固。
二、完成“日积月累”
1、出示小黑板。
2、学生各自借助拼音、字典将顺口溜读通。
3、指名或小组汇报读
4、归纳顺口溜的内容。
5、试着背诵顺口溜。
6、学生自由汇报课外积累的顺口溜。
7、出示人体挂图。
8、指名上前指出人体部位,根据指出标出器官的名称。
9、指导看图读、记名称。
10、指导识记生字。
11、指导书写。
三、作业
1、抄写“我的发现”词语。
2、背顺口溜。
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通过课外阅读和查找资料,了解更多科学发明和发现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指名读背顺口溜。
二、谈话
许多伟大的发明和发现都离不开细心的观察,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一定又查找了不少资料,让我们这节课来开开眼界,受到启发吧!
三、板书:观察与发明
四、展示资料
五、交流、谈谈这节课的感受,受到哪些启发。
六、
古今中外还有不少这样的故事,让我们通过日常阅读和其他途径,了解更多科学家和发明发现的故事。同时,自己也养成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好习惯,那么不远的将来,伟大的科学家就从我们在座的同学们诞生了!
教学目标:
1、阅读课文理解“苍白、煞白、惨白”等词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对文中重点词句的理解,体会、揣摩炮手当时复杂的内心世界。
3、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炮手为了国家,为了人民的利益,默默奉献、牺牲自己利益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对文中重点词句的理解,体会炮手当时复杂的内心世界。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孩子们,你们听[课件:炮声]这是什么声音?这声音让你们联想到什么?是的,战争是残酷的。今天,就让这炮声,带着我们来到一百多年前的一个战场,认识一位无名的英雄吧。——炮手。[板题]齐读课题。
二、品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一)初读
1、请同学们把书翻到P101,边读课文边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我们对课文的主要内容有了初步的认识,老师从课文中找到了一些难读的词语,你们能认清吗?【课件:词语】
3、大家预习的真不错。现在让我们回到课文读第一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
(二)精读
1、理解要点:出色完成任务
这是一场保卫国家的自卫战,本文的主人公炮手也参加了这场战争,他的任务是什么?他到底完成的怎样呢?请你们快速浏览课文,画出有关的句子。
(1)师:再读读这句话,你体会到什么?
(2)指导朗读。谁来当这位将军,现场夸夸炮手?
2、理解难点:怎样的情况下出色完成任务
(1)学2—10段,心情极端痛苦的情况下。
①请同学们默读2—10段,画出最能说明炮手完成任务时神态变化的词语。
②在什么情况下炮手的脸色苍白?
③在什么情况下炮手的脸色由苍白变成煞白了?读一读这段对话,从中体会体会。
④在什么情况下炮手的脸色变成惨白?
⑤这道命令“这”指什么?房子里住着谁?此刻,炮手的心里会想什么?
⑥课文中还有一个句子特别能说明他此刻的心情?你发现什么?
⑦顶着巨大的压力,炮手是怎么做的?从这句话中你知道什么?
⑧第十自然段这么精彩的段落,想读吗?齐读。
(2)非炸不可的情况下讨论。
师:现在说说炮手明明知道那是自己家的房子,为什么还要瞄准房子呢?
3、深化中心
(1)所有的将士们都沉浸在喜悦之中,这时炮手怎样?
(2)将军了解了事情的真相,忍不住在心里暗暗称赞,现在会称赞什么呢?
(3)我们分角色读读最后一部分吧?
(4)【课件:插图】炮手这颗热爱祖国、无私奉献的心感动着我们,感动着将军。
三、拓展延伸,感情升华
炮手成为了人们心目中的榜样,越来越多的爱国人士学习他勇于奉献。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赵一曼,知道赵一曼的感人事迹。
2、能力目标:通过课堂上的资料交流,培养学生良好的整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千千万万个革命烈士用鲜血换来的,一定要珍惜。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少年,必须要牢记国耻,发愤学习,勇于拼搏,克服一切困难,用聪明才智建设一个更强大的祖国。
教学准备:
学生整理有关赵一曼的资料;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一位哲人说过: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让我们重温那段历史。
在东北抗日的战场上,有无数的抗日英雄在誓死保卫着我们的国土。下面就让我们来认识一下他们。她是众多抗日英雄中为数不多的一位女英雄——赵一曼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白山黑水间的抗日英雄(四)赵一曼”(教师板书)
二、体验交流
1、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抗日女英雄——赵一曼
教师出示赵一曼的照片和简介。
2、赵一曼出身于一个富有的家庭,但是当国家、民族处于危亡的时刻,他抛弃了优越的生活条件,毅然投身于抗日救亡的最前线,在他的身上还有许许多多的感人故事。由于我们手中没有教材,老师给你们提供一些材料,现在就请同学们以小组的形式读一读他的事迹,一会老师再请一名同学把她的故事讲给同学们听。
3、学生组成学习小组交流资料。
4、各组讲述赵一曼的故事。
5、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赵一曼闭口不语,受过多种酷刑从没有开口喊叫一声,这就是我们的女英雄赵一曼,让我们一起走进她。(出示课间)
6、赵一曼不仅仅是一位英雄,还是一位伟大的母亲,虽然他在他的孩子宁儿只有一岁大的时候就离开孩子到异地参加革命去了,但是他的心永远牵挂着她的宁儿。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想到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7年没有相见的孩子宁儿,他在临终前给宁儿写了这样一封信,(出示课件)信的内容是这样的:教师朗读信的内容。
这张照片是赵一曼和儿子的照片,赵一曼是多么想再见一见自己可爱的宁儿啊!我相信宁儿同样也非常想念自己的妈妈。同学们,如果你是宁儿,现在你想对母亲说些什么呢?
三、激发感情,延伸感受
在我们今天和平的年代里,人们不会忘记你,哈尔滨不会忘记你,共和国不会忘记你,虽然现在不再有硝烟、不再有战场,但我们不应忘记国耻,为了民族的富强、为了祖国的强大,让我们永远记住抗日英雄赵一曼、永远记住那些为了民族解放而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们!让我们行动起来,用我们的知识来武装自己,为我们祖国的未来打一仗胜仗!
《手术台就是阵地》讲的是加拿大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同志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一次战斗中,以手术台为阵地,在形势越来越危险的情况下,坚持为伤员做手术,连续工作了六十九个小时的动人故事,表现了白求恩同志对工作极端负责的品质和他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成他自己的事业的国际主义精神。文章的课题是一个比喻句,既点明了主要事件,又暗含中心。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学生之前已经接触过,可以运用之前所学的方法学习课文,感悟课文内容。课文中事件发生的时代离学生生活的时代有些距离,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教师仔细讲解时代背景。
引导学生默读课文,联系课文中事情发生的背景,理清课文脉络,理解“手术台就是阵地”的含义,从而感悟白求恩的伟大。
【知识与技能】
1.会认11个生字,掌握2个多音字。
2.能带着问题默读课文,联系事情发生的背景,说说对“手术台就是阵地”这句话的理解。
【过程与方法】
抓住白求恩做手术时的动作、神态、语言,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白求恩大夫对工作极端负责任,对同志极端热忱的高尚品质及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自己的事业的国际主义精神。
重点
1.会认11个生字,掌握2个多音字。
2.理解描写危险环境和白求恩大夫在这样的环境中坚持手术台这块阵地,为伤员做手术的语句,体会白求恩大夫的崇高品质和伟大精神。
难点
结合具体内容理解“手术台就是阵地”这句话的含义。
教师: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了解课文中事情发生的背景。
1课时
一、揭示课题,提出问题
1.出示课题,朗读课题。
2.针对课题,提出问题,弄清题意。(“手术台”指什么?“阵地”指什么?谁把手术台当作阵地?为什么把手术台当作阵地?又是怎样把手术台当作阵地的?是在什么情况下把手术台当作阵地的?……)
二、带着问题,自学课文,了解大意
1.轻声朗读课文,运用以前学过的方法,扫除字词障碍,并分别理解词义。(强调“斗、大”这两个多音字的读音并分别组词。)
2.学生自由介绍自己了解的事情发生的背景,教师相机补充。
3.默读课文,完成填空,了解课文大意。
__________年春,__________战斗打响了。在____________的一座小庙里,白求恩大夫正在__________。他已经__________没休息了,眼球上__________。战斗越来越激烈。师卫生部长让白求恩__________,但白求恩说:“手术台是医生的________。战士们没有离开他们的阵地,我怎么能离开自己的阵地呢?”白求恩继续给伤员做手术。就这样,白求恩________地给伤员做手术,做了一个又一个,连续工作了______个小时。
4.把自己不理解的问题作上记号,交流时质疑。
三、深入学习课文,体会人物品质
1.交流自学情况。
2.读了课文,你觉得白求恩是个怎样的人?从课文哪些地方具体反映出来的?
3.重点学习课文第2~4自然段,同时讨论解决学生所提的问题。
(1)仔细默读课文第2~4自然段,用“——”画出描写白求恩语言、动作的句子,抓住最能体现人物品质的关键词进行归纳概括。
①白求恩仍然镇定地站在手术台旁。他接过助手递过来的镊子,敏捷地从伤员的腹腔里取出一块弹片,丢在盘子里。(这是描写人物动作的语句,抓住“镇定”“敏捷”来理解句子的含义,白求恩镇定,动作敏捷地为伤员做手术,说明白求恩根本不把敌人的炮弹放在眼里,置个人安危于不顾,同时也说明白求恩对工作高度负责,医术高明。)
②白求恩沉思了一会儿,说:“我同意撤走部分伤员。至于我个人,要和战士们在一起,不能离开。”(这是描写人物语言的语句,抓住“沉思”“不能离开”来理解句子的含义,说明白求恩一心为伤员着想,对伤员负责,对自己的工作负责。)
③白求恩说:“谢谢师长的关心。可是,手术台是医生的阵地。战士们没有离开他们的阵地,我怎么能离开自己的阵地呢?部长同志,请您转告师长,我是一名八路军战士,不是你们的客人。”(这是描写人物语言的语句,有三层意思:感谢师长的关心;“我”不能离开手术台;“我”是战士,不是客人。说明白求恩把自己看作是一名普通的战士,坚守阵地,坚守自己的工作岗位。)
“我怎么能离开自己的阵地呢?”换一种说法来表达,比较两个句子,说说作者为什么用反问语气。
④白求恩低下头,继续给伤员做手术。(这是描写人物动作的语句,抓住“继续”来理解句子的含义,说明白求恩用行动表明自己的态度,绝不离开。)
⑤白求恩仍然争分夺秒地给伤员做手术,做了一个又一个。(这是描写人物动作的语句,抓住“仍然”“争分夺秒”“一个又一个”来理解句子的含义,白求恩连续不断地为伤员做手术,坚持不离开手术台,表明他对工作极端负责。)
(2)读有关语句,进一步体会人物的崇高品质。
(3)课文除了直接描写人物的言行外,还几次对战斗环境进行了细致描写,再读课文第2~4自然段,用“——”画出环境描写的语句。
(抓住“硝烟滚滚”“弹片纷飞”“淹没”“不断……不断……”“一连几发”“向手术台扑过来”等语句,引导学生反复朗读,比较体会三次对环境的描写是怎样一层进一层地把当时环境的恶劣写具体的。)
(4)学生交流题目的意思。(突出表现白求恩大夫坚守岗位,对工作极端负责的精神。)
(5)教师总结:阵地是战士战斗的地方。白求恩大夫不光把自己看作一名医生,也把自己看成是在抗日战争中和中国人民并肩作战的战士。作为一名战场上的医生,他认为什么都比不上给战士做手术更重要。因此,对他来说,手术台就是阵地。
四、兴趣延伸,拓展阅读
1.学习了课文,我们对这位白求恩大夫有了一些了解。如果你还想深入地了解这位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想一想我们可以通过什么方法呀?
(1)学生交流方法。(查找人物的生平资料,读读他写的文章或别人写他的文章等。)
(2)课外阅读《白求恩逝世前的两封信》。
手术台就是阵地
小庙——手术台——阵地
弹落庙前——镇定?敏捷
周围爆炸——继续手术
火苗扑来——争分夺秒
连续工作六十九个小时
在教学本文时,我把学习的自主权交还给学生。上课开始,我抓住时机问学生,本节课,你们最想问什么问题,同学们一听自己有了发言权,都争先恐后地举手,提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在众多问题中,我选择了几个重要的问题,例如,是谁把手术台当作阵地?手术台怎么会是阵地呢?他在这个阵地上干什么?我以这些问题作为切入点和突破口,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交流与对话。教学中我还引导学生通过环境、语言、动作的描写去感悟课题,体会人物的品质。
教学要求:
1.认识“钥、匙”等11个生字。会写“盒、丰”等13个字。能读写“清凉、留意、扇子”等16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秋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背诵自己喜爱的部分。
3.喜欢秋天,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对秋雨的喜爱。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出对秋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教学难点:
1.能读出对秋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体会作者在遣词造句方面的特点。
课前准备:
教师:搜集有关秋天景象的图片,或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让学生在父母的带领下到户外去感受秋天,还可查阅资料从文字图片上去感受秋天。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欣赏秋色,育情导学。
1.教师引述:这儿有几幅画面,想让同学们欣赏一下,并说说是什么季节的景色,好吗?
2.在舒缓的音乐声中,教师一一出示有关秋天景象的图片或展示课件。
3.唤起情感:你觉得这样的景色美吗?你喜欢秋天吗?为什么?
4.学生交流看法和感受。
5.想象导学:
a.请发挥一下你们的想象力,说说是谁把美好的秋色带到我们的眼前?
b.有位作家觉得是那清凉而又温柔的雨把秋天带给了我们。在他的眼里,那细细的雨犹如一位变幻神奇的魔术师,想听听他是怎么说的吗?
二、听读课文,感知内容。
1.播放朗读录音或配乐范读课文。要求:边听边想象画面。
2.听了之后你有什么想法?引导学生初步体悟本文语言文字的美。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读通句子,把自己认为美的语句和段落多读几遍。
4.把自己认为美的语句和段落读给同桌听听。
5.快速阅读课文,看看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写秋天的雨的?
三、品读课文,想象动情。
1.品读第一自然段。
(1)营造气氛,引导学生反复品读,谈谈自己对本段的看法。
(2)在品读时,注意读好“清凉和温柔”、“轻轻地”、“留意”,其中“留意”一词需引导学生理解。
(3)想象画面:秋天的大门被打开以后,你最想看到的是什么?
2.品读第二自然段。
(1)引导学生朗读:秋天的大门打开后,作者首先看到的是什么?
(2)指名学生朗读后并回答。
(3)采取赛读的方式让学生欣赏性地朗读课文,喜欢哪一句就读哪一句,并把那一句所描写的景物简单地画一画。
(4)品析文字:你觉得这一段中哪一句说得格外有趣?
(5)联系生活,丰富想象:你能联系家乡秋天的某一景物特色,像书上那样用优美的语言表达出来吗?
四、变读为述,积累语言。
1.师引:假如是在诗歌朗诵会上,你打算用怎样的方式把这两段内容朗诵给大家听?
2.让学生先在四人小组内说说自己的想法,然后进行朗诵练习。
3.指名学生上台进行表演性朗诵并点评。
五、识字写字。
1.学习生字,交流学法。
注:注意区别“飘、漂、票”
2.观察生字,交流写字经验:怎样既正确又漂亮地写好这些生字,你有什么话要提醒大家?
3.练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顾。
1.听写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2.秋天的雨就像一位神奇的魔术师,有着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她把秋天的田野染得格外美丽,引读第二自然段。
3.引导学生背诵第二自然段。
二、交流感悟,丰富想象。
1.品悟、想象第3自然段内容。
a.教师引导:谁能说说你从第3自然段里,看到了秋天的。雨里还藏着什么?
b.学生交流后,再围绕“好多好多香甜的气味”让学生想象:秋天的雨里还藏着哪些香味。
c.出示“小朋友的脚,常被那香味勾住”这句话,读后让学生说说小朋友的脚怎会被香味勾住?
d.转换角色,让学生进一步想象,交流感受:假如你当时在果树下、花丛中,最想做的事是什么?
e.让学生带着这种美好的情感再读第3自然段,可让学生评赏谁读得好,以评促读。
2.品悟、想象第4自然段。
a.师转换话题:秋天的雨不光带来了色彩和香味,还挺会关心人的呢!谁来读读第4自然段?
b.多人次指名学生读后,可让学生说说,秋天的雨举起金色的小喇叭,他会对一些好朋友关心地说些什么?
c.引导学生具体、丰富地想象后,可进一步调动学生的经验积累,让学生说说:你还知道其他动植物是怎样过冬的?
d.语言训练:出示说话卡片:“它告诉大家,____________。小喜鹊____________,小松鼠____________,小青蛙____________,松柏____________,杨柳树叶____________,大家都在准备过冬了。”先让学生说说其它动植物是怎样过冬的,然后讨论交流这些话如果放在文中,放在哪里最合适。
三、总结拓展。
1.出示课文第1—4自然段的开头句,让学生背诵课文,学生愿意背哪部分就背哪部分。
秋天的雨,是一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秋天的雨,有一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秋天的雨,藏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秋天的雨,吹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引导学生进行拓展活动:美丽而又丰收的秋天已经来到了我们的身边,学了这篇课文后,此时同学们最想做的又是什么事?(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在课余组织指导学生开展观察活动,为语文园地的教学活动作铺垫。
板书设计:
秋天的雨
是一把钥匙
是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
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
反思一:
为了让学生能够真正感受散文中优美及巧妙比喻的意境,我以提问的方式引发学生带着思考导入主题,给他们逐一看课件和故事,让他们找一找秋天有些什么景色,并边进行提问:把什么比喻成了什么?视频中小朋友们为什么喜欢秋天?引发学生学习并回答:作者把秋天的雨比做一把钥匙,秋天有很多的水果,也有很多非常漂亮景色。
但是由于准备不是很充足,缺少了单张图片展示,因此,学生在理解秋天的颜色,秋天的气味的方面都不是很顺利。尤其是“把黄颜色和红颜色给了谁?(银杏、枫树)没有孩子能回答出来,说明孩子们的知识经验还不是很丰富,以后在活动之前,我都应该考虑到前期经验的灌输,使活动能很好地开展。比如说,秋天的气味方面,我可以让他们先闻一下橘子的香味,菠萝的香味……这样,他们就能充分的体验到秋天的好多气味。
综合本次欣赏活动,我在教学中运用了多种方法,让学生在视频中学习到比喻手法和欣赏观看的讨论形式,使学生充分感受到秋天的美。
反思二:
《秋天的雨》是部编本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作者抓住秋天的特点,从秋天的到来写起,写了秋天缤纷的色彩,秋天丰收的景象,还有深秋各种动物、植物准备过冬的情景。学习本课重点放在让学生以各种形式的读来感受和想象秋天的美。
一、注重朗读的指导
《秋天的雨》是一篇抒情写景散文,指导学生美美地读课文是教学本文的重点。在这节课中,把“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自由读、指名读、配乐读、师生合作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充分感悟课文的语言美、情感美。特别是在学习第二自然段的时候,通过简短的小诗与课文内容的比较学习后,指导学生逐句朗读,然后配上优美的音乐和背景,让学生朗读第二自然段,在有感情地朗读中,想象画面,潜移默化中体会了课文写具体形象的好处。
二、注重语言文字训练
第二自然段有这样两个重点句子:“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呀扇呀,扇走了夏天的炎热。”、“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呀飘呀,邮来了秋天的凉爽。”在引导学生欣赏优美句子的同时,让学生发挥想象,并让学生在读中观察比较这两个句子的共同点,然后再入情朗读,体会句子的韵味美。为了让学生掌握并运用这个句式,在学完第三句后,出现这样一个句式训练:“它把金黄色给了田野,像( ),(摇)啊(摇)啊,(摇)来了。”让学生活学活用。在学生充分朗读、体会的基础上,然后再给出水果和植物的的图片,让学生看图仿说。由扶到放,给学生一把拐杖,降低了说的难度,学生愿说,乐说。
三、注重关键词的学习
在让学生感受秋天色彩美时,我这样说:“孩子们,看看,秋雨过后,银杏的黄、果子的红、田野的金黄、菊花的紫红、淡黄、雪白……大自然有这么多的颜色,老师数也数不完,难怪说秋天的雨有一盒( )的颜料,便水到渠成地理解了“五彩缤纷”的意思,最后让学生配乐朗读第二段,在音乐中想象秋天的美。
不足:学生读书的时候,在朗读的指导上体现的不够,指导朗读太少,学生朗读缺乏感情,没有把喜爱之情读够。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要多寻找方法,多请教他人,争取上好每一堂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