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教学预案优秀10篇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对诗句都再熟悉不过了吧,诗句是组成诗词的、高度凝练的句子。那么都有哪些类型的。诗句呢?这次帅气的小编为您整理了《春日》教学预案优秀10篇,希望能够给予您一些参考与帮助。

《春日》教学预案 篇1

教学目标:

1、通过理解诗歌的内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2、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

3、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体会诗的意境;

4、训练学生自学,互助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训练学生自学能力,培养学生边读边想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体会诗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引题,认识作者

1、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一首关于春天的诗——《春日》。

2、你知道写这首诗的诗人是谁吗?说说你对他的了解,课件展示,认识作者。

二、走进古诗,读通古诗

1、这首诗,我们还是第一次见面,里面也有些很容易就读错的生字词,请小朋友们好好读读,把它读准了。

2、开火车检查朗读。

3、多种方式朗读。

三、品读古诗,感受诗境

1、用我们昨天学到的方法,好好品读诗句。你能品读哪一句就选哪一句,如果把握够大,还可以多品读。

2、学生用《咏柳》中学到的方法品读诗句。

3、汇报。

(1)“胜日寻芳泗水滨”

①谁品读这一句的,你来说说你理解到的诗意。

②生汇报:胜日:原指天气晴朗的日子,风和日丽的日子,阳光明媚的日子,阳光灿烂的日子。寻芳——春游,踏春,踏青赏花,看花观景,寻找优美的景色。泗水滨——泗水:河名,流经山东曲阜泗水一带。连起来的意思就是:诗人在阳光明媚的日子到泗水水边春游。师补充:孔夫子曾在泗水之滨讲学传道。

(2)“无边光景一时新”

①谁品读这一句的,你来说说你理解到的诗意。

②生汇报:光景:美丽的景色。我觉得这句诗的意思是:无限的风光景物焕然一新。

③师:诗人到底看到了哪些焕然一新的春景,谁来说说。看到这样的春景,你的心情如何?

(3)“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①有谁是品读这两句的,来说说。

②等闲:轻易,随便。总是:都是。东风:春风,我觉得这两句诗的意思是:等到你要真正知道这是春风的缘故,只有在见到万紫千红的景象之后。

③师补充:万紫千红:这是一个成语,这个成语就出自这首诗,也就是说,这个成语是朱熹“发明”的。

4、播放音乐,指导朗读

(1)课件播放音乐,学生在音乐中不自觉地读起来了诗句。

(2)课件展示古诗的节奏。

三、升华诗意,感受情感

1、你猜对了诗人在写这首诗的心情吗?你用哪些诗句来说明你的猜想是对的。

2、生理由一:胜日寻芳泗水滨中说到诗人在阳光明媚的日子去踏春,心情肯定是好的。理由二:无边光景一时新中说到诗人看到了焕然一新的春景,给人以美的享受,诗人的心情难道还会不喜悦吗?理由三:万紫千红总是春中说到作者看到的是万紫千红般的春天,看到百花争艳的景象,诗人能不高兴吗?诗人已完全被万紫千红的景色陶醉了,他从心底里发出“万紫千红的景象全是由春风吹来的”。

3、肯定学生的回答,并加以表扬。

4、再次体会诗人的感情。

5、在这样美丽的春天里,你最想做什么事?

《春日》教学预案 篇2

设计意图:

朱熹的《春日》诗人向我们描绘了一幅无边无际的春天的画卷,一幅欣欣向荣的景象,坦露的是喜春的情怀。第一句写诗人在天气晴朗的日子出门,到泗水河边寻找美丽的风光景物,交代了时间、地点、事件。第2句写春回大地,万物焕然一新,既描写踏青中获得的初步印象,也表达诗人那种欣喜的心情。汪藻曾记:“一春略无十日晴,处处浮云将雨行”。而诗人难得“胜日”,自然带着一份期盼之情,谁知“等闲识得东风面”,诗人“急寻芳”。最后倒是“易识得”,因“寻”而 “识”,写得生动流畅而美丽,浅显明白。第四句“万紫千红”又承“光景一新”,正是那色彩缤纷、生意盎然的鲜花,使风景焕然一新,同时也写出了春天的特征。

话说:想像是诗的翅膀。为此,要解放孩子的头脑,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整个预设,不管是课内外的整合,还是“诗”与“文”的整合,都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感受文字的精妙,构建有活力的语文课堂。

预设目标:

1、诵读古诗,理解古诗意思

2、会背诵古诗,根据《春日》所描绘的情景写一段话。

3、感受春日的美好景象,感受诗人寻春的愉快心情,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4、激发学生读书求知的兴趣。

预设过程:

一、春风不刮,草芽不发

汉字是有色彩、有声音、有气味的,是鲜活的。

根据先后提供的汉字“夏”、“春”发挥想象说说所想到的,看到的,闻到的,听到的一切事物。得出:想像是无止境的!

二、春天深耕一寸土,秋天多收万石谷。

1、课件出示《春日》释题,简介作者。

2、自由朗读《春日》,思考下列问题?

①诗人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②诗人找到了没有,从哪里看出?

③那里的景色怎么样?

3、说说古诗的意思?

教师点拨如下:

(1)胜日——原指节日或亲朋好友相会的日子,这里指天气晴朗的日子,风和日丽的日子,阳光明媚的日子,阳光灿烂的日子。人的心情总是与天气有关系,天气好,人的心情也好。

(2)寻芳——春游,踏春,踏青赏花,看花观景,寻找优美的景色。春游时心情肯定很高兴。

(3)泗水滨——泗水河边。泗水河是一条美丽的河,在如此美丽的河边骑马、散步、游玩,心情能不舒畅吗?

(4)无边——一望无际,没有边际,到处。视觉开阔,心情也会开阔。

(5)光景——风光景物,风景。不优美的地方能叫风景吗?优美的风景令诗人喜悦万分。

(6)一时新——一下子焕然一新。一时:速度快,令人感到惊讶、兴奋、激动。万物更新使诗人耳目一新,令人欣喜。

(7)等闲识得——等闲:随随便便,轻松,容易,不用费心。诗人悠闲自得,忘记了烦恼。说明春天的面容与特征是很容易辨认的,说明春光无处不在。识得:感觉到,领略到,认识到、接触到。

(8)东风面——春风的面容。有一个词语叫“春风得意”,春风来了,得意洋洋。诗人是在享受春风,享受春天。

(9)万紫千红——这是一个成语,这个成语就出自这首诗,也就是说,这个成语是朱熹“发明”的。什么颜色都有,形容百花齐放,色彩艳丽。现在还用来比喻丰富多彩的事物或无限美好的景象。看到百花争艳的景象,诗人能不高兴吗?

(10)总是春——肯定是春天,一定是春天。诗人已完全被万紫千红的景色陶醉了,他从心底里发出“万紫千红的景象全是由春风吹来的”。

4、你喜欢哪一句诗?

5、体会诗人的心情?

6、想像几幅画面。

7、背诵。

三、红杏枝头春意闹

1、改本诗为记叙文

2、运用文中的名句。

3、学生自主设计作业。春日名句运用。

《春日》教学预案 篇3

执教:河池市金城江区第五小学  黄琳毅

评析:河池市金城江区第五小学  李芳玲

教学目的:

1、通过理解诗歌的内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2、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

3、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体会诗的意境;

4、训练学生自学,互助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训练学生自学能力,培养学生边读边想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教学步骤

一、以文引诗、营造气氛。

师:同学们,春回大地,春意盎然!在这春光明媚的日子里,黄老师常常想起我学生时代,学过的一篇著名作家朱自清爷爷写的文章,叫《春》,写得非常美,我想背几句给你们听听,好不好?

生:好!

师: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腿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幻灯片出示,配乐朗诵]

师:写得美吗?

生:美!

师:你们想不想来读一读?

生:想!

师:好,春天……[师引读][幻灯片出示,配乐朗诵]

二、初读感知,体会诗的音韵美

师:这几句话,就是现代作家对春天万物复苏、生机勃勃景象的赞美了。哪咱们来看看古人笔下的春天又是怎样的!,去感受南宋诗人朱熹写的《春日》。(课件出示古诗)

师:请大家打开书,翻到第6页,请同学们自由的把这首诗读一读吧。

生:好(学生自由读)

师:谁愿意把自己的朗读水平展现在大家面前?

生:想(抽生读)

师:在朗读这首诗之前,老师想请同学们联系自己以前读古诗的经验,说说怎样才能把古诗读好?

生:(生发表意见,师课件出示要求)

师:请同学们自由大声地把古诗读三遍,第一遍争取把字音读准,第二遍把它读通,第三遍按照一定的节奏朗读,读出这首诗的韵味来。

(生自由朗读,教师巡视指导,相机正音)

三、初步感知“春日”图

师:同学们,此时此刻你的眼前是怎样一幅春日图。

生:万物复苏、百花齐放、(生自由发表见解)

师:真美啊!你们初次接触就能有如此深刻的感受!请你们带着自己的感受去读一读这首诗吧!

师:好,谁来把自己感受到的读一读?[屏幕出示插图与诗歌]抽生读

师:读诗,首先要读题,请同学们大声的读。生齐读《春日》

师:“春日”是什么意思呢?

生:春天的日子里。

师:说得真好!谁在春天的日子里到哪里干什么?

生:南宋诗人朱熹在春日里游览,到泗水去游玩,看到无限的风光,万紫千红的春天。

四、用心品味“春日”图

师:是啊!这就是一幅多美的图画啊!人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别看这首诗才短短的四句,但是如果你细细的品味,你会发现每一句都描绘了一幅美好生动的画面。下面请你们再读这首诗,把你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并且把你想象到的画面说给同桌的伙伴。(学生自由读文后与同桌互相交流)

师:你觉得这儿的景色怎么样?

生:我觉得这儿的景色很美。         师:美在哪里呢?

生:美在有绿绿的草,粉红的桃花,

师:你能带着这种感受再读这首诗吗?

(生读)怎么样,带着这种感觉读是不一样的吧!

师:读了诗歌,谁来说说这首诗中的哪句可以用来描绘这美丽的春日?

生:万紫千红总是春,我们来看看这万紫千红的春天吧!(课件出示)

师:你看到了什么景色?

生:“万紫千红”都有哪些颜色?(生自由说)

师:这么多颜色把春天打扮得五光十色,美不胜收,那这句诗该怎么读?

生:把美丽的景色读出来!(抽生读)

师:你好象把我们带入万紫千红的春天了![课件出示万紫千红总是春] 谁再来试一试?

师:我看到了百花争奇斗艳的春天。谁还来试一试?(抽生读)

师:这真是一个姹紫嫣红的春天啊!

师:大家一起来,把我们都领进万紫千红的春天吧!(生齐读)

师:这万紫千红的景色带我们进入了美丽的春天,谁还能仿照这个句式说一说?

生:百花盛开总是春  生:五彩缤纷总是春  生:

师:请把你们想说的写下来。

师:同学们的词汇可真丰富啊!但是你们发觉没有,你们不管换个什么词,都不如课本里的(万紫千红总是春)好!(原因万紫千红更能写出春天的颜色多,春天的多姿多彩)

听得出你们已经感受到春天的美了!哪谁来说说诗人是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看到这样的美景?

生:天气晴朗的好日子来到山东的泗水,看到了无边的光景。

师: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句诗吧!(课件出示)

师:是啊,诗人看到这样的景色不禁脱口而出(课件出示第二句诗)

师:对啊,春天的景色就是很美,是吧!同学们练一练,你喜欢哪句诗,你就重点念好哪句!

师:谁先来?你喜欢哪一句?生:胜日寻芳泗水滨,边风景一时新。

师:谁接着来?

师:我觉得你的“一时新”读得很好!什么是“一时新”(一时之间许多新奇秀丽的景色)春天到了,无边光景一时新,新在哪里呢?现在就和你的小伙伴说一说,把你想象到的景色和大家交流交流。

师:谁来用这个句式把你看到的一时新说一说?

师: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河水春风吹拂着平静的湖面边,一棵棵柳树摇着长辫子)

师:这就是你脑海中的“一时新”,是吧!那你带着这轻轻的春风读读诗吧。生2:无边风景一时新。

师:你简直把这个“一时新”读活了!谁还想说?(满上遍野绿草如茵,鸟语花香,果园里桃花、梨花争着开放,十分美丽。)

师:他笑眯眯的,让人感觉春天真广阔呀!(新在燕子在蓝天上自由的飞翔,青蛙在池塘里快乐的歌唱)。生4:无边风景一时新。

师:好,请喜欢读这句话的孩子一起来!带着你的感受再读这句诗生:无边风景一时新。

师:春光无处不在,当然随随便便就能找到它了,让我们读读这首诗吧!

五、欣赏春色,激活情感。

师:你们刚才描绘的春日,想不想亲眼看看啊!生:想!

师:让我们一起来欣赏,看到高兴的时候,你可以交头接耳,可以指指点点,甚至还可以手舞足蹈,尽情地来表达我们的感受。

师:美不美?生:美!让我们在这美丽的春色中一起读一读这首诗(配乐吟唱)

六、内外结合,回归整体。

师:看到同学们意犹未尽,那么让我们回忆一下以前学过的或课外看到的描绘春天的诗文,通过朗诵来表达我们的感受,好不好?生:好!

师:你想到哪一段,想到哪一首诗,就站起来!谁先来?

师:今天,老师也给同学们带来了另外几首,请你选择喜欢的一首读一读,用心感受一番。

师:对,就是春天,就是这神奇的大自然!是啊,同学们,不管是古代的诗人还是现代的作家,尽管他们写作的角度不同,语言的表达方式不一样,但是向我们描绘的春天都是这样的美丽,是这样吗?(是)我们再来读读这首诗,体会春天的美,好么?(生读《春日》这首诗)师:能背的同学,站起来背一下吧!(生背诵)

七、学习迁移

师:学完这首诗,黄老师有一个提议!你来设计课外练习,根据这首诗,把你看到的景色写下来,和大家分享你学诗歌的感受。好吗?

生:好(生写看到的景色)

板书:        春日

一时新           万紫千红

评析:

黄老师执教的是宋代诗人朱熹写的《春日》,这是一首春游诗,赞美了万紫千红的春天美景,表达了作者对万物复苏的春天的渴望以及春天到来的喜悦。

黄老师能吃透教材,很好地掌握了本课的重难点,并能在教学资源开发和整合上巧妙融合,令人瞩目。在“文”与“诗”整体整合的大框架中,又有机地兼容了诗与诗的整合、新学与明知的整合,联系自然,混若天成,可谓功夫独到,可算是一节比较成功的经典诗文示范课。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语言的品味。

古诗具有精妙的语言、独特的韵味,深远的意境是“品”出来的。黄老师能抓住这首诗的“一时新”、“万紫千红”进行品味,引导学生想象春天新奇的景象,感悟“新”字用得精妙。又通过运用多媒体展示姹紫嫣红、多姿多彩的春天美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来品味什么叫“万紫千红”,并理解了此时的诗人已完全被万紫千红的景色陶醉了,他从心底里发出“万紫千红的景色全是由春风吹来的”呀!,黄老师又让学生用“              总是春”的句式进行仿说,来对比体会诗人用“万紫千红”这个词的贴切与精炼。

二、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黄老师这节课的另一特色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她力求通过精美的春景图,音乐及导语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边读边谈,黄老师还设计了“三读”;一读,读得字正腔圆;二读,读得画面跃然眼前,浮想联翩;三读,读得情趣盎然,激qing勃发。通过这“三读”,再加上背景音乐的衬托、渲染,把学生引进诗人的情感当中,如临其境。当然,传统的古诗文学习强调多读多背,一些古诗文也只满足于学生的熟读成诵,而忽视学生的品读悟情。殊不知,诗中的“情”不完全是背出来的,应该是品出来的,只有学会了品诗,才能学会悟情,而黄老师的教学就强调在品味的语言当中品味诗的情感,把读诗和品诗、读诗和悟诗融为一体。

三、重视拓展。

古诗词是灿烂辉煌的宝藏,不应止于课本、课堂学习的局限,还应借助课堂教学拓展延伸古诗学习的深度、广度。黄老师能以春景为主题,让学生展示自己课内外学到有关春天美景的古诗,如《绝句》、《春晓》等等古诗句。

四、在教学中,黄老师还体现了本组研究的课题;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习作兴趣。多次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动笔练写,如:说写读着这首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这样能提高高学生的语言素养。

五、还有一个创新点,就是给学生设计本课的课后练习题,这对学生的思维培养有一定的帮助。

当然,黄老师的这节课也留有些遗憾,她诵读的形式是多了,但欠深入,还有在品析“万紫千红”时,如果能让更多的同学把自己眼中的春景描绘下来,然后浓缩为一个词来写         总是春,有的学生写鸟语花香总是春,有的是五彩缤纷总是春……假如老师在小结同学们所仿写的句子时,说:“同学们,你们真聪明,也都成了小诗人了。不过再想一想,在这用上哪个词更恰当呢?”同学们会说是“万紫千红”用得更好,老师就相机点拨:是的,诗人在写这首诗诗时,也是绞尽脑汁,经过反复推敲,觉得还是“万紫千红”这个词更能形容百花齐放、色彩艳丽、丰富多彩的事物和无限美好的春景。通过这样一点拨,学生可能会更深地体会诗人用“万紫千红”这个词的贴切与精炼了。

《春日》教学预案 篇4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会背诵,默写《春日》。

2.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诗人寻春的愉快心情。

教学过程:

一、板题示标:

1. 老师:同学们,当春天到来时,人们会自然而然地想起古代诗人对春天的赞叹,人们最喜爱、最推崇的是南宋诗人朱熹的《春日》,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诗,请大家跟老师一起认真书写课题。(板书作者)

2. 出示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会背诵,默写《春日》。

(2)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诗人寻春的愉快心情。

二、第一次“先学后教”

出示自学指导:初读古诗,读准字音。

1. 初读古诗。

2. 检测:谁有信心读好?指名读——再指名读,强调“滨”(bin)

三、第二次“先学后教”

出示自学指导:请同学们看课下注释或查工具书,说说诗句的意思,并体会诗句表达的思想感情。

生自学,教师巡视。

四、检测:

1.  教师:刚才大家自学得很认真,相信难不住大家(出示诗句)谁愿意解释前两句。

(重点理解:“胜日”即晴日,天气晴朗的好日子。“寻芳”,游览、赏玩美好的风景。“泗水”,水名,在山东省中部于泗水县,流入淮河中。)

指名学生回答,不完整的其他同学补充。

诗句意思:在风和日丽的一天,诗人到孔子曾经呆过的地方泗水流域去观赏风景,那里风光无限,一时之间许多新鲜奇丽的景色映入眼帘

2. 出示后两句。(指名解释)

(重点理解:“等闲”,平常、随便。“东风面”,春风的面貌。“万紫千红”,形容百花争奇斗艳的景色。“总是”,都是。)

诗句的意思:人们寻常中都知道有春风,但要是真正认识它,只有在见到万紫千红的景象以后。

3.教师:“万紫千红”是说春天的什么?能具体说说吗?(借助图画想象感知花儿的缤纷色彩,春天的美丽景象。)

4. 总结:

《春日》前两句是从感性上得到认识,后两句从理性上收到启发。“无边光景一时新”是虚写,”万紫千红总是春”是实写,虚实结合、寓哲理于感性形象之中,不仅把春天描绘得生气勃勃,而且蕴含了深刻的道理,给人以理性的思考,是这首诗的主要特点。

5.展示读:

指名读——评价——指名读——评价——指名读——齐读

五、第三次“先学后教”(背诵)

老师:大家读得很好,这么好的诗句,我们赶快把它积累到脑子里去吧。

指名背——带感情——指名背

六、当堂练习:

俗话说:好记忆不如烂笔头,我们一起来写一写。

比一比谁默写得正确,字体端正,卷面干净,坐姿端正。

七、板书设计:

春日

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风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春日》教学预案 篇5

教学目标

知识:

1.会认4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碧玉、妆成、裁出、剪刀、万紫千红”等词。

2.背诵两首诗,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情感:体会诗人热爱春天、大自然的感情,感悟大自然的美好。

教学重难点:大体了解诗句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记背诗句。

教学时数: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回忆你记忆中的春天是怎样的,给大家说一说。

二、检查预习

1.自读生字,在文中为生字注音。

2.抽读。

3.小老师教写生字。

易错音:妆、滨、裁

易混淆:咏泳、滨宾、载裁、紫紧

4.抽读、齐声读

三、学习《咏柳》

1.简介贺知章:唐朝诗人,字箱子真,代表作《回乡偶书》《采莲》

2.解题:春天里的柳树是怎样的呢?春天百花成天的景象是什么样的?能用语言或学过的诗句来形容吗?(自由说)看看古代的诗人是怎样描述春天景色的。齐读课题:

咏柳:咏即赞美

3.诗人是怎样赞美柳树的呢?大家自读古诗,说说你读懂了什么。(结合注释读),不懂的作上记号。

4.交流汇报1.2句

(1)碧玉:绿色的玉

妆:打扮

一树:满树

万条:枝条多

绦:一种丝带

前两句的意思是:高高的柳树上,长满了翠绿的新叶,看上去好像用碧玉装饰打扮的一样。

(2)思考:作者把什么比作什么,这样的比喻好吗?(引导学生想象,春天万物复苏,柳树也会发出新叶,新叶刚长出来的颜色,光泽接近碧玉)

(3)朗读

5.交流汇报3.4句:

(1)细叶:细细的嫩叶

似:好像

裁:裁剪

这两句的意思是:这细细的嫩叶是谁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二月春风这把剪刀裁出来的呀!

(2)思考:这两句采用了什么样的形式?(自问自答)把什么比作什么?你从这个比喻中体会到什么?

(3)指导朗读

6.朗读全诗,感悟诗境

前两句写柳,后两句由写柳过渡到写春,从整首诗的描写中,你休会到诗人对柳,对春抱着一种什么样的感情?反复朗诵,体会诗人赞美柳树,歌颂奏的感情。

四、深情朗读

语速适中,情感饱满,基调高昂,注意停顿。

五、背诵全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复习《咏柳》,并集体背诵,引入《春日》

二、解题

1.朱熹:南宋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

2.春日即在春天里

三、初读,初通诗意

1.自读全诗,再抽读。

2.分小组讨论学习;读懂了什么,不懂的作上记号,勾出不理解的词。

3.交流:提出不懂的词,板书,查阅字典理解

胜日:即晴日,天气晴朗的好日子。

寻芳:游览、赏玩美好的风景

泗水:水名

滨:水边

光景:风光景色

一时:形容时间很短

新:新鲜、奇丽

4.由词意思考:诗人在什么样的天气,到什么地方去游览,他的心情怎样?你从哪儿读出来的。

5.整理出前两句的意思:在天气睛朗的日子里,诗人到泗水边上死对头观赏风景,那里风光无限,一时之间许多新鲜奇丽的景色映入眼帘。

6.说说你从一二句中体会到了什么?再指导朗读。

7.运用同样的方法学习3.4句。

自读、勾出不懂的词,讨论,交流解词,再解意。

等闲:平常、随便

识得:认识

东风:春风

万紫千红:形容百花争艳的景色。

总是:都是

诗意:平常人们都知道有春风,可春风究竟是什么样的呢?只有在见到了万紫千红的景色后,才明了是春风带来了这无边的景色。

指导朗读3.4句,说说体会,引导学生理解包含在诗歌中的哲理。

四、再读,感悟诗境

联系诗意,说说自已的理解,体会诗人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五、指导朗读、背诵

《春日》教学预案 篇6

《春日》教学反思

经常听富有经验的老师上古诗课,整堂课充满诗情画意,听得我是如痴如醉。回来自己也想尝试一下,就以朱熹的《春日》开刀吧!

朱熹的《春日》诗,乃咏春诗中的精品,教学这首古诗,如果仅仅停留在“解释”上,肯定枯燥乏味、了无生趣。考虑到诗人踏春赏春时高兴、喜悦、兴奋、激动、舒畅、得意的心情蕴含在诗中的每一个字中,有许多地方值得细细玩味、反复品尝,我就想:何不在学生已能读得字正腔圆、有滋有味的前提下,开启他们思维的火花,让学生先对诗人写诗时的心情作一番大胆的猜测,然后再细读推敲古诗中的每一个字词,理解意思,找到猜想的证据,小组交流后,再全班反馈,并在反馈的过程中,结合感情朗读。

我还从有关资料中发现《春日》这首诗,不仅是一首咏春诗(赞美春天的诗),而且是一首含意深刻的劝学诗。于是,我就想,我要让学生通过这首诗的学习,知道不仅仅是诗人在享受春日的乐趣,春光无限好!享受读书的乐趣,书中滋味长!我和孩子们也应该是在享受春日,从诗句中寻找“美丽”的心情,诗人快乐,我们也快乐!学了这首诗,我们肯定也会有所启发。

基于自己这样的理解和思考,我又在“学习古诗并不枯燥,学习古诗也能兴趣盎然,学习古诗也能享受快乐”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制定了以下的课时目标:

1、诵读古诗,理解古诗的意思;

2、感受春日的美好景象,感受诗人寻春的愉快心情。

3、激发学生读书求知的乐趣。

我还确定了这样的教学步骤:

1、读春:从我们以前学过的词语、诗句中感受春天,增加积累。

2、咏春:从朱熹的《春日》中享受万紫千红的春天,感受春的喜悦。

3、惜春:从春的喜悦中感悟春光虽美,韶逝,激励孩子们求知。

4、绘春:将春情化为诗情,将诗情化为画意,描绘春天,赞美春天。

带着这份自信,更带着一份期望,我和孩子们一起学完了这一课。考虑孩子们,可能平时对课外语文知识的积累比较少,因此,课前,我准备了些有关春天的好词佳句,让他们课前读读,即增加积累又营造了一种“春的气息”。但教学过程并不如我所愿。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失败!我的最后一部分惜春竟然没有时间来演绎!一种失败感油然而生!

也许是板书杂乱无章,当学生把诗人的心情猜测出来后,可引导学生给这些词语归归类,这样学生的学习思路会更清晰,不至于黑板上那么多同类的词语,杂乱无章,而且浪费时间。其次,也许读的还不够,没有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读,教师亦没有和学生一起亲近文本,导致后面的讨论成了空中楼阁,学生亦是雾里看花,没了兴致。第三,学生的主体性没有充分发挥,一开始教师就对学生不信任,觉得他们想不出什么有关春的词语,诗句,于是自作主张,提供一些美词佳句让学生读,结果学生读得不热情。整个教学过程很少考虑学生的感受。

本来应是领着学生走进春天,走马观花了一下,学生还在春外!

《春日》教学反思

俗话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巧妙的教学导入也往往能使学生产生强大的学习热情,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前段时间,在教学《春日》这篇古诗时,无意间的一个引入,使我有了很大的启发。

课前唱歌时分,学生们正唱着动人的歌谣《春天在哪里》,那歌词里反映的内容,跟这节课正要上的《春日》所要反映的意思很是相同,现成的材料为什么不好好利用

师:同学们,你们的歌声真好听!

生(个个高兴极了)

师:老师有一问题,能不能告诉老师

生(迫不及待的样子)

师:你们,刚才唱的歌名叫《春天在哪里》是吧 (是)那你知道春天在哪里吗

生:我知道,春天在那青翠的山林里。

生:春天在那湖水的倒影里。

生:我还知道,春天在那小朋友们的眼睛里。

师:谁能说说春天到底在哪里 其实歌曲告诉我们的是什么

生:春天无处不在,到处都是春天!

师:是呀!春天在小朋友们的眼睛里,春天无处不在,到处是春天的印痕!今天我们要不学习一首的古诗《春日》,现在老师请你们自由的读读这首诗,想想在诗人朱熹眼里,春天又在哪里呢

学生开始带着浓厚的兴趣自主阅读《春日》)

这一导入,之所以能牢牢吸引住孩子,经过课后反思,我觉得有以下几个原因:首先它做到了"润物细无声"——在不知不觉中使"春天在哪里"这一歌曲内容与古诗所要阐发的共同点巧妙的结合在一起,实现了自然地切入,灵巧地过渡!其次,它实现了学科间的巧妙融合。众所周知,各学科间的内容,有许多共通之处,甚至有些内容是重复的,比如"春天在哪里"这样的教学内容,音乐,美术,语文等学科都有涉及,以上导入,就是很好地利用了这一学科间内容上的共性,实现了教学内容,认知水平,情感价值观的迁移,从而找到本首古诗教学的突破口,起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春日》教学预案 篇7

古诗两首

一、教材简说

这篇精读课文由两首古诗组成,描写和赞美了春天的景色。《咏柳》是唐代诗人贺知章的作品,写的是初春二月柳树、柳条、柳叶。《春日》是宋代理学家朱熹所作,是一首春游诗,赞美了万紫千红的春天景色,同时也点出了“东风”是万紫千红春天的源头这个道理。两首诗把春天描写得姹紫嫣红,多姿多彩,而又充满了勃勃生机,表达了作者对万物复苏的春天的渴望,以及春天到来的喜悦。

《咏柳》,咏,意思是用诗词的形式描述。在本课是歌颂、赞美的意思。柳树在春天生发,是春天有代表性的景物,作者描写柳树,歌颂春天,赞美大自然世界呈现出的勃勃生机。

“碧玉妆成一树高”:“碧玉”,绿色的玉,这里把柳树的枝叶比作碧玉。“妆”,打扮。“一树”,满树,“一”字这里不表示数量,表示满、全、整个的意思。全句的意思是: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看上去好像用碧玉装饰扮的一样。

“万条垂下绿丝绦”:“万条”,泛指柳树枝条多。“绦”,一种丝织的带子。全句的意思是:从树上垂下来无数好像绿色丝带一样的柳条来。

“不知细叶谁裁出”:“细叶”,柳树新萌发滋生的又细又嫩的叶子。“裁”,裁剪。全句的意思是: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剪裁出来的?

“二月春风似剪刀”:似,好像。全句的意思是:原来是二月春风这把剪刀裁出来的啊!

《咏柳》前两句用比喻的手法,描绘了静态中的柳树,却使人感到柳树内在的生命力。后两句用自问自答的形式,赋予巧妙的想象,把对柳树的赞美,引向对春天的赞美。这是这首诗的主要特点。

《春日》诗题的意思是在春天里。全诗讲的是作者在春日里游览,看到无限的春光,从中有所体悟,阐发了自己的哲理思考。

“胜日寻芳泗水滨”:“胜日”,即晴日,天气晴朗的好日子。“寻芳”,游览、赏玩美好的风景。“泗水”,水名,在山东省中部,源于山东省泗水县东蒙山南麓,因四源并发而得名。它是淮河的支流,流经曲阜,也是孔子讲学的地方和死后安葬处的近旁。“滨”,水边。在泗水边“寻芳”,实际上说的是追求圣人大道。全句的意思是:在风和日丽的一天,诗人到孔子曾经呆过的地方泗水流域去观赏风景。

“无边光景一时新”:“光景”,风光景色。“一时”,一个时辰,这里形容时间很短,一时之间。全句的意思是:那里风光无限,一时之间许多新鲜奇丽的景色映入眼帘。

“等闲识得东风面”:“等闲”,平常、随便。识得,认识到。“东风面”,春风的面貌,因我国春夏季多为东南风,故称春风为东风。全句的意思是:平常(人们)都知道有春风。“万紫千红总是春”:“万紫千红”,形容百花争奇斗艳的景色。“总是”,都是。全句的意思是:百花盛开、姹紫嫣红的景象都是由春风点染而成的。以上两句的意思是:人们寻常中都知道有春风,但要是真正认识它,只有在见到万紫千红的景象以后。也就是说,春风徐来,各种景象焕然一新,有了春风,才有这无边的美景。

这首诗前两句是从感性上得到认识,后两句从理性上受到启发。同时,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来描绘春天的景色,“无边光景一时新”是虚写,“万紫千红总是春”是实写。虚实结合、寓哲理于感性形象之中,不仅把春天描绘得生气勃勃,而且蕴含了深刻的道理,给人以理性的思考,是这首诗的主要特点。

选编本课的目的,一是让学生在诵读中了解大自然春天的美丽和生气勃勃,从中感悟春天生命力的美好,同时,增强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二是让学生积累诗句,培养对祖国古代诗歌的热爱感情。

这两首诗的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大体了解诗句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记背诗句。

二、学习目标

1会认4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碧玉、妆成、裁出、剪刀、万紫千红”等词语。

2背诵两首诗。

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热爱春天大自然的感情,感悟大自然的美好。

三、教学建议

1课前让学生观察春天的自然景物,重点观察柳树及其生长情况,春天百花盛开、争奇斗艳的情景。如果因季节观察不到,可以让学生回忆春天的景象或找一些有关春天的图片看一看。教师准备有关春天的课件或图片。

2 本课要求认识的字有4个,会写的字有7个。可以让学生根据生字的字形特点,用自己的方式自主识字,比如,可以在诵读中识字,自己画出生字,就不认识的字和读不准的字音,或查字典,或向老师、同学请教。也可以分析字形重点识记:咏,用口吟诵,与口有关,故口字旁;泗、滨,与河水有关,左边是三点水旁;绦,与丝织有关,左边是绞丝旁。

要加强对字形的指导,比如,裁,与衣服有关,里面是衣字;剪,用刀来剪,下面是刀字;妆,梳妆,女人常梳妆,右边是女字旁。

指导写字时,注意让学生先读准字音,看清字形结构,再动笔写。教师重点提醒:“裁”是半包围结构,里面“衣”字的最后一笔是点,不是捺;“滨”字第七笔是一笔撇,不是两笔;“紫”字的下面“糸”不要丢掉一点。

3 这两首古诗描写的是春天的内容,教学时,要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充分感受春天的自然景象,再学习诗句。可以这样导入:春天是什么样的?春天的柳树是怎样的?春天百花盛开的景象是什么样的?你能用语言或学过的诗句来形容吗?在学生回忆自己的认识和体验后,再提出:看看古代诗人是怎样描述春天景色的。这样再读课文,使学生对诗句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

4古诗的学习要以诵读为主,可以采取多种形式来读,在自读的基础上,可以教师范读、音乐配读等。教师指导学生边读边体会诗句意思,想象诗句描绘的画面,达到对诗句内容有一个大体的了解。不必专门死抠其中的词义,在粗通的基础上,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诗句内容。最后,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让学生背诵下来。

5指导朗读时。重点让学生读出感情、读出诗的节奏感。可以结合看图,想象情境来感悟诗句的含义,体会作者的所想所感。再通过诵读把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到的情感表达出来。诵读时教师要做必要的技术指导,要求学生把握节奏、注意停顿,读出诗的韵律。

比如,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读的时候,注意词与词之间节奏不要完全一样,有快有慢,要有变化。需强调的内容要读重音,比如“谁”“春风”“东风”“总是”“春”。

6 根据诗句特点,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理解古诗的内容,突破难点。如,“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句,可体会到静态中柳树的色彩美、形态美。“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可让学生展开想象,想象春风剪开柳叶的动态景象,也就是在春风中柳叶翻飞飘动的情景。“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可把自己当作一个游客,在晴朗的日子里,到河边去看新奇的春景,想一想,当时的景致是怎样的?“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让学生想象在春风的吹拂下,万紫千红的景象,从而体会诗句内容。

7关于课后思考练习题。第1题是背诵课文。可以结合课文学习时进行,在熟读成诵中,让学生背诵,也可以采用互相比赛的方式记背。第2题,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是理解诗句内容的练习。理解不要拘泥课文内容的直译,只要让学生凭借自己的理解,把意思说清楚即可。如,“因为有了东风,才会有万紫千红的春天。”“百花盛开、姹紫嫣红的景象都是由春风点染而成的。”“平常人们都知道有春风,要是真正认识它,只有在见到万紫千红花开的景象以后。”“春风徐徐吹来,各种景象焕然一新,有了春风,才有这无边的美景。”这几种表达都可以。

四、参考资料

贺知章(659—744)唐代诗人。字季真,晚年自号“四明狂客”。越州永兴(今浙江省萧山)人。少年就以文词而出名。公元695年擢进士,做过工部侍郎等官。晚年与李白交友,酒后作诗文,神采飞扬。他工书法,尤善章草隶书。《全唐诗》存其诗一卷,共存诗20首。写景的诗,较为清新通俗,除本课《咏柳》外,还有《采莲诗》《回乡偶书》广为传诵。

朱熹(1130—1200)南宋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字元晦,号晦庵、晦翁,别称紫阳、考亭。祖籍徽州婺源(今江西),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曾任秘阁修撰等职。他博览群书,广注典籍,对经学、史学、文学、乐律以至自然科学有不同程度的贡献。在哲学上发展了程颐、程颢关于理气关系的学说,集理学之大成,建立了一个完整的客观唯心主义的理学系统,称为程朱理学。他从事教育时强调启发式。他治学态度严谨,分析问题精密,对后代的学者影响很大。他的著作很多,有《四书章句集注》《周易本义》《诗集传》《楚辞集注》,后人编纂的《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和《朱子语类》等多种书。

2、古诗两首

教学要点:学习《咏柳》、《春日》理解诗意。

一课时

一、板题、解题

1、看题目,说说咏是什么意思?    2、谁能说说“咏柳”的意思。

二、讲读诗歌

1、“碧玉妆成一树高”

(1)“碧玉”是指什么?    (2)“妆”是什么意思?    (3)“一树”是什么意思?    (4)“高”是指什么?    (5)这一句话是什么意思?

2、“万条垂下绿丝绦”

(1)“万条”是指什么?    (2)这一句诗的意思是什么?

3、“不知细叶谁裁出”

(1)“细叶”是指什么?“裁”是什么意思?    (2)谁能说说这句诗的意思。

4、“二月春风似剪刀”

(1)“似”是什么意思?诗人把什么比做剪刀?    (2)这一句诗的意思是什么?

三、学生串讲诗歌的意思。老师纠正补充。

四、着首诗前两句主要写什么?作者按怎样的顺序观察的?

五、这首诗后两句主要写什么?采用什么形式写?赞美了什么?

六、指导朗读诗歌,在朗读中想象春天美丽的画面。

七、反复朗读,背诵这首诗。

二课时                      《春日》

一、阅读与理解

1、朱熹(1130—1200),字元晦,号晦庵,别称紫阳,徽州婺源(今属江

西)人,南宋哲学家、教育家。朱熹的诗富于哲理性而不乏诗味,寓议论于写景,

别有风格。

2、胜日:原指节日或亲朋相会的日子,这里指天气好的日子。

3、寻芳:游览(河边),欣赏春花。

4、泗水滨:泗水,河名,在山东省;滨,水边。

5、一时:一下子。

6、等闲识得东风面:等闲,寻常、随便;识得,感觉到;东风面,春风的

面貌及其精神。

二、赏析:

古代文人春的意蕴,读起来真的回味无穷,春光如此流连忘返,

我们更应“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往!”诗歌叙述诗人外出河边寻春踏青,

一眼望去就感觉到处焕然一新。为什么?因为天地间吹开了和煦的东风,

东风催得百花齐放,百花为人们捧出了万紫千红的春天。诗人赞美了春天美好的景象,

同时也道出了“东风”是万紫千红春天的源头这个道理。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历来也被传为名句。

三、学生串讲诗歌的意思。老师纠正补充

《春日》教学预案 篇8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诗句的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话进行描述。

2.有感情地朗读诗句,感悟诗的语句美与形象美。

3.通过品读诗句,拓展想象诗的意境,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4.背诵本课诗句,尝试写一篇关于春天的小诗,反馈交流。

教学重点:通过朗读,理解诗句的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话进行描述。品词析句,想象诗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学难点: 体会诗的写作方法,体会诗歌的意境美。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

学生准备:预习诗文

教学流程:

一、 背春天(结合儿童诗的诵读活动)。(课前)

(理念阐释:立足诗词,放眼于培养学生的诗学素养。《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生发展的基础。”素养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这里有量的积累,“课标”中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应背诵240篇诗文,九年课外阅读量达以400万字以上。”因此在大语文观理念的指导下,不少小学学校已经开展了诗歌阅读的系列活动。如我们金华的金师附小、环城小学,都致力于书香校园的建设,而其中很有影响力的一项活动就是“儿童诗教学”,这项活动通过学生读诗、背诗、写诗的练习,培养对语言文学的敏感力,洞察力,使学生徜徉在文学的海洋中,领悟语言文字之精妙。 “每日一诗”“讲诗词故事”,“诵诗接龙”,“出游诵诗”“诗词争章”“请诗人、作家来校开赏析会”等一系列的活动使学生积累了众多的佳句、绝唱,提高学生的文学品位,在这一系列活动中,不仅训练学生记忆力,学生感受到他们心魄相系的“诗”的独特美,营造了真正属于儿童成长发展的唯美的精神家园。

基于这一背景,课前设计让学生背已学的儿童诗(最好是春天诗),将本课的学习内容与学生正在进行的课外阅读活动建立了内容和形式的有机联系,沟通了课内与课外,联结了学生生活积累与课堂学习,根本目的在于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学习方式。)

二、初读古诗,感受韵律美(4分钟)

1.自由朗读诗文,多读几遍,疏通字词障碍,感知诗文韵律美。

2. 感知诗文语句美。你眼前是一个怎样的春天,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学生自由谈)

预设一:这是一个风景优美的春天。

预设二:这是一个初春的景象,万物复苏。

预设三:这是一个万紫千红、繁花似锦的春天。

过渡:你从哪些词、句中能感觉到这是风景优美的春天呢?我们随诗人一起去浏览这个明媚的春日。

三、感悟语言,品味意境美(15分钟)

1.“扶”着学习第一句诗: “胜日寻芳泗水滨”

(1)“胜日”是什么意思?“泗水”在哪里?从“寻”字,你发现了什么?

(2)教师指引,疏导诗句意思。

(3)品味从哪些词能品味到春光的美丽?(胜日——寻芳——泗水滨)

(这里,老师就要指导学生用优美的现代语言来替代和诠释古诗。如“胜日”是一个怎样的日子?你能描述吗?教师及时表扬学生用得好的词语,如“阳光明媚”“春光灿烂”“暖暖的阳光”……)

(4)指导朗读

(5)总结学法:[分句成词——解释词语——联词成句(加词、换序)——抓词品句]

2.“半扶半放”,学习第二句诗:“无边光景一时新”

(1)你怎么理解这句诗的呢?教师帮助指导。

(2)你从哪个词语中品味到春光的美丽?(“无边­”——“一时”——“新”)

(3)指导朗读。

3.“放”手学习三、四两句诗:“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1)同桌间相互读一读,讨论对这句诗的理解

(2)你从哪个词语中品味到春光的美丽?

(3)指导朗读。

(理念阐释:1、着眼学生长期主动发展:教给方法、由扶到放; “鱼”——“渔”;2、古诗有情意交融的意境。体会这种意境美最好的表现方式,是通过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使诗情画意尽在学生脑海中。教师以导学生细细品味诗中每一个词,以体会春天的“美”,并力图用其学习和积累的最优秀的现代语言来转述,对学生既是一种想像力的训练,也是训练学生更准确和更诗意地使用语言的有效手段。学生通过这种“翻译”,不仅更深刻地内化了古诗的语言,更产生了使自己的语言变得美丽起来的意识。这种意识将带给学生持续学习语文的激qing和动力。)

四、想象描绘,体会创造美(12分钟)

过渡:诗的每一个词语都经过精心的推敲,让我读过后感受到春天的美丽意境,你能把凝练的古诗展开,用优美的现代语言来描述诗里的意思吗?

(1)同桌讨论。

(2)全班讨论。教师一边引导学生讨论,一边把学生说得优美的句子用电脑展示出来;

预设如:

“在一个明媚的早晨,我来到了泗水边,寻找着春天美丽的景色。

放眼望去,远处的山、近处的水、路边的草地都换了美丽的新妆!

轻轻微风拂面。

呵,别以我不知道,

是那徐徐的东风,

像一个神奇的画家,

将春天绘得万紫千红……”

(3)古诗与现代诗的对比诵读。(男女同学或师生分读古诗和学生说的现代诗)

(设计意图:这是对上一环节,让学生学会用优美词语来解释古诗中的每一个词语的提升。学生将在前一环节的基础上,产生更强烈的成就感,从而强化学诗的兴趣。)

五、归纳提升,突出个性美(8分钟)

(1)与《咏柳》进行对比,想想两首诗的异同。

(2)作者介绍,学生讨论查阅资料。(设计目标:不仅喜爱春天,也是为了寻访孔子教学的遗迹,寻芳之途也表现出诗人对先贤的崇尚和对知识的追求)(3)

(3)带着这份作者的喜悦的心情,配乐朗读诗句。背诗。(3)

理念阐释:

(1)人教版课本的选文是经过精心的挑选和排序的,这两首诗入选在同一篇课文里,源于它们有相同的主旨。而这两首诗却有着迥异的审美情趣,一首是从一棵柳推及整个春天,由小见大,从具体感知宏观;一首却着眼于全景式的、散点式的铺排与渲染,气魄宏阔,意境恢宏。让学生对比两首诗,可以使学生全体两首诗不同的审美意趣,更能给以其朦胧的写作角度的差异意识,为其将来文学欣赏和创作,做一次轻轻的铺垫。

(2)而对作者创作意图的更深层次的探究,可以使学生理会到这首诗感性层面之后的理性追求,体会诗人对知识、对历史、对先贤的追慕,从而激发其共鸣。

(3)背诗,是学生学习一首古诗的最基本要求。但这种基本的积累工作既有着重要的意义,却在教学中屡屡被忽视。本课抽出时间来让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记和背,减轻学生课后的学业负担,巩固了当堂学习的效果,突出语言积累对于语言学习的重要意义。)

六、布置作业:(1分钟)

选做:

(1)用优美、简练、有个性的语言将古诗改写为现代诗。

(2)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的眼睛。大自然赋予我们的每个季节都是非常神奇而又美丽的。现在,就请你拿出自己的笔,任意选一个自己喜欢的季节,写一首小诗吧!

《春日》教学预案 篇9

师:古人赞美春天的诗词很多,然而,人们最喜爱、最推崇的是南宋诗人朱熹的《春日》。(出示写有这首诗的小黑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

(学生自由读古诗)

师:谁愿意读给大家听。

(指名读)

生:冯鑫把“滨”读成了“冰”。

……

师:你们愿意听老师读一遍吗?

生:愿意。(然后,师范读。)

师:谁来说说老师读的怎么样?

生:老师读得很有感情。

……

师:要想把握好古诗的情感首先要理解古诗的意思。

(课件出示重点词语的意思。)

师:现在请同学们小组合作,自学诗句的意思。

(同学们小组合作自学。)

师:谁来说一说第一句古诗的意思。

生1:风和日丽的日子去河边寻找花草。

生2:风和日丽的日子去泗水河边寻找花草。

生3:风和日丽的日子去泗水河边寻找花草欣赏春天的美景。

师:这个同学说的意思最全面也最完整。同桌间把这句古诗的意思说一说。

……

评析与思考: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由接受快的学生带动接受慢的学生,既能让优等生的才能得到发挥,让中等生得到锻炼的机会,又能让暂困生得到帮助和提高。这样,给没一位学生提供互相学习的机会,让全体学生都能得到扎扎实实的锻炼。

师:谁能把整首诗的意思说一说。

……

师:理解了诗的意思,你能猜测一下诗人朱熹在春日时的心情吗?

生:应该是欣喜的心情。

……

师:猜测终归是猜测,如果大家能够从诗句中找出“证据”,来证明诗人当时的心情,你就可以理直气壮地说,我不是猜测,我是有理由的。

生1:“无边光景一时新”表现诗人欣喜的心情。

师:你能不能通过读的形式把诗人的感情展现出来。

生2:“万紫千红”是诗人对春天的赞美,表现了诗人高兴的心情。

……

评析与思考:猜测诗人此时的心情,然后让学生在诗中找“证据”,其实学生找“证据”的过程就是学生体验诗人情感的过程,只有真正体验到了诗人的真挚感情才能找得准“证据”。同时,找证据的过程也是指导朗读的最佳时机。古诗朗读时最讲究韵味,可韵味又怎样才能读出来呢?那是发自心灵深处的情感所致,只有感情体验得到韵味才能脱口而出。

课后反思:无论是古诗的社会背景还是古诗的文化背景都离我们的生活很远,所以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在今天这节课的教学中,我根据本班的语文发展水平改变了以往以教师讲解为主的教学方法,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中自行理解古诗的含义,在互动交流的过程中通过教师的问题点拨使学生在读中感悟、交流中体验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在这节课的实践教学中,也让我深刻反思到了自己的不足。(1)教师语言生硬,词语贫乏对生机勃勃、五彩缤纷的春天的意境渲染的不够,使这节课缺少了精气神。平时应提高自身修养,加强语言的积累。(2)部分坏节实现了开放式教学,但表现积极的仍是个别思维活跃,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还有一部分学生没能参与到开放式的教学环节中来,仍是被动的接受。

开放式的教学使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充分体现出来了,而教师的知识水平、组织才能、调空机智、民主思想、人格魅力等诸多方面都受到了有别于传统的挑战,这都需要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遵循科学的教育规则,全方位地促进学生成长。

《春日》教学预案 篇10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好!我是龙山县三元学校饶迎春老师。我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23课《古诗二首》中的《春日》。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四个方面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春日》是一首表现喜爱、赞美春天的千古名篇,作者宋代诗人朱熹。春天来了,东风扑面,万千春色,作者兴致勃勃,去寻芳赏春。以“胜日寻芳”开篇,奠定全篇喜悦之情,激发兴奋情感,再以“一时新”收束上联,表现春景来临之快范围之广,喜悦之情更上一层楼;此时作者已是满怀激情,千古赞春之词便脱口而出“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上联喜春,下联赞春,字字珠玑,步步升华,读者无不身临其境,涌现喜春爱春之情。

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我将本课教学目标确定为:

1、掌握生字的音、形、义;

2、了解有关诗人的文学常识;

3、能感情诵读、背诵默写诗歌;

4、理解诗句内容,想象画面,体会情感。

根据课文内容,我将本课教学重点确定为:

能感情诵读、背诵默写诗歌。

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我将本课教学难点确定为:

理解诗句内容,想象诗句描绘的画面,体会作者情感。

二、说教法学法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遵循“把课堂还给学生”的原则,主要采用引导、点拨法。学法上,我认为一堂好的语文课应该是一堂阅读课、读书课,主要以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自读自悟为主。因此,我特别注重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读中想象情境,体会意境;并借助多媒体课件演示,尽量创设情景,帮助学生理解。

三、说教学过程

为达到教学目的,我设计了以下五个环节展开教学。

(一)、 激情导入,以旧引新

(二)、 范读激趣,初读正音

(三)、 入诗境,悟诗情

(四)、 读诵深化,谈感受,拓展阅读

(五)、 作业。

第一环节:激情导入,以旧引新

为了让学生认识到古诗博大精深的文化之美,我饱含深情地导入:“同学们,中国是世界上最灿烂精美的诗的国度,多少诗人光照千秋,多少名句千古流传,他们是历史天空最美的星辰,永远让我们惊叹赞美!”老师的语言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激起了他们的学习热情。接着我利用多媒体演示春景图:“春天一直是诗人永远赞美的主题!你们看,东风扑面,万物苏醒,百花齐放,小溪淙淙,到处生机勃勃!这如诗如画的美景,使得多少诗人为她倾倒、为之赞美,也因此留下了无数爱春、赞春的名词佳句。谁能背诵一些描写春天的诗句?”

这第一环节,将学生原有的知识与新知识建立链接,从而顺利引出新课。

学生背完诗后,我紧接着说:“今天,我们学习一首宋朝朱熹描写春天的诗:《春日》(同时板书,介绍朱熹相关资料)。让我们跟着这位宋朝的诗人,迎着春风,踏着青草,一起去赏春吧。”

第二环节:范读激趣,初读正音

为了充分帮助学生领会、感悟诗歌,我精心组织范读。我利用多媒体展示全诗(背景为万紫千红的春天),接着在古典乐曲的伴奏下深情吟咏,以诗歌特有的韵律美,将学生带入雅致悠远的古诗文情境。(此时音乐继续)读完就顺势问:“喜欢吗?喜欢就大声地读读吧!”在充分的自读之后,再问:“谁愿意读给大家听呢?”指名请学生读,随即正音,再划分节奏读,齐读。

第三环节:入诗境、悟诗情

在这个环节中,我运用了引导法、点拨法和想象法。在教学中加入描述、想象性的语言,用以填补课文内容因文字简练出现的情景空白,引出学生对诗歌上下联的衔接,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进入古诗的意境,并有感情地诵读,教师随时启发点拨,相机指导。

我先引导学生:“大地回春,万紫千红。诗人朱熹满怀激情,走出户外欣赏春天。哪个词点明作者在寻找春天?这一天是什么样的日子?作者是在哪里春游赏春呢?”学生回答后,(板书:寻芳——泗水滨)。

接着我又引导学生:“作者到水边赏春,看到了怎样美丽的春景?”学生很容易答出“无边光景”。我继续引导,帮助学生理解上联:“无边光景说明美景范围宽广。如此宽广的美景竟然能一时新,春姑娘的双手多么神奇啊!请问,“一时”这个词语有什么表达效果,又体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引导学生回答出春天来临之快范围之宽,并体现作者喜爱激动的心情,(板书:光景——一时新。喜春)。再让学生诵读这两句,并想象当时情景及作者心情,这样很自然地把学生引入了诗境中,领悟作者“喜春”的感情。

接着我又启发引导,训练学生的想象和说话能力,以帮助学生理解下联:“美丽的春天,多么令人喜悦兴奋呀!你能读读最后两句,想象一下春风吹拂、万紫千红的春天的景象,再说给我们听听吗?”然后让学生想象,说话,写出来也行,教师鼓励评价。然后用多媒体演示一段配乐的鲜花盛开、绿草青青、生机勃勃的春天画面。引导学生发现春天的色彩。(板书:春风吹拂——万紫千红)。我继续启发点拨:“啊!东风扑面,花开满地,万紫千红!如此美好的春天,作者的心情难道还仅仅是喜爱兴奋吗?请大声朗读最后两句,你还读出了作者对春天怎样的情感?”此时的学生很容易读出诗人对春天的由衷赞美之情。(板书:赞春)

第四环节:诵读深化,谈感受,拓展阅读

在学生充分理解诗意情感的基础上,我再组织学生按节奏有感情的、想象意境诵读,并要求突击背诵。检查背诵后,再分学习小组进行讨论:“美好的春天,在你心中,认为她象征着怎样的事物呢?美好的事物,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她呢?”引导启发学生思考,得出结论并板书:

春天象征一切美好事物,我们应该珍惜美好事物,珍惜美好时光: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最后,我再引导学生拓展阅读关于春天的词句、古诗,积累语言。

第五环节:作业

我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发挥各自的特长,回家画一幅画,写一篇作文《我眼里的春天》,大胆想象,大胆泼墨挥洒。

这一作业设计,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的想象能力、绘画能力和写作能力也得到了培养,发挥了特长。

四、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就是一份微型教案。我的板书力图全面、简明的将课文内容展示给学生,便于学生理解记忆,消化知识。

以上,我从教材、教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方面对本课进行了说明,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