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将相和
13、将相和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认识到对敌人要不畏强暴、敢于斗争;对自己人要以国家、大局为重,团结一致。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3、学会生字新词。
�4、有感情朗读课文,并自述课文。
�
教学重难点:
��在故事中品析人物的思想品质是本文的教学重点。
��了解三个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是难点。
教学用具:
��鹏博士.课件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出示.课件:介绍作者和历史背景。
�2、《将相和》中的“将”指谁?“相”又指谁?“和”是什么意思?
二、检查预习情况。
�出示.课件:1、读准字音。“和氏璧”��“推荐”�“渑池之会”�“胆怯”�“侮辱”�"击缶”
�2、朗读课文并分段,给每段加小标题。
�3、指名朗读课文。
三、熟读课文
�同桌互相讲述课文�。
四、布置作业
�1、结合课后“思考练习”
�2、自学本文生字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听写生字词
二、整体入手,直奔难点。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将相和》。
2、指出廉颇是怎么说的?并读一读这些句子。
3、蔺相如是不是靠一张嘴爬到了廉颇的头上。
三、读议第一段
1、默读一段理出故事的情节(起因、经过、结果)
2、从这些句子看出蔺相如是一个怎样的人?
蔺相如是怎样完璧归赵?
3、蔺相如立下了什么大功?
(维护赵国利益、是有功之臣)
4、指出名复述这个故事。
四、读议第二段
1、默读第二段理出故事情节。
2、渑池会上秦王怎么侮辱赵王?蔺相如怎么对付?用的'是什么办法?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他是个怎样的人?
3、蔺相如为了赵国的利益连自己的命也不要了,多么勇敢啊!请同学们齐读。
4、渑池会上的斗争赵国占了上风,功劳应属于谁?为什么?(提示:这份功劳也有廉颇的一份,不是他在边境上做好准备,秦王也不会这样轻易放回他)
5、这个与第一个故事有什么联系?
6、复述故事。
五、布置作业。
���������������������第三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知道蔺相如完璧归赵立了大功,赵王封他为上大夫;在渑池会上,他又立了大功,又封他为上,
职位比廉颇高。廉颇不服气,说要给他个“下不了台”,这就是将相不和的主要原因。
二、默读第三段,思考问题:
1、蔺相如立了功,廉颇为什么要给他个下不了台?廉颇说的对不对?
2、蔺相如怎样对待?
3、将相怎样和好?说一说你对他们的认识。
三、.总结全文
1、从这三个故事中,我们知道“将”�“相”经历了由和到不和的过程,想想他们为什么不和又为什么和好?
2、蔺相如的勇敢机智、顾全大局表现在哪?廉颇的英勇善战,知错就改表现哪?
3、学了这一课你有什么感受?
四、课堂练习。
复述三个故事。
13、将相和由范文先生网教案频道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