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溪笔谈》二则 教案(最新10篇)》由精心整编,希望在【梦溪笔谈二则】的写作上带给您相应的帮助与启发。
900多年以前,晚年的沈括在隐居润州(今江苏镇江)梦溪园将自己平生重要的目见耳闻心思记录下来,内容涉及社会和自然的许多方面,其中科学方面的内容就占到全书篇幅的一半以上。然而,这样一本书原本视为“有补于世”的著作,在一个重道轻艺的传统社会中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分类颠舛,固不足异也”[1]。直到上个世纪五十年 胡道静也因此饮誉学界。《梦溪笔谈》乃至整个中国科学技术史的研究在其后几年进入了一个高潮。真不知是时势造英雄,还是英雄造时势。
胡道静,祖籍安徽泾县,生于1913年,父亲胡怀琛、伯父胡朴安都是有名的学者,尤其是朴安以治文字、训诂而闻名于学界。从小受家学的耳濡目染,勤奋好学,又先后受到过版本学家陈乃乾、经学家周予同、史学家吕思勉、历史地理学家姚明辉、音韵学、敦煌学家姜亮夫、地理学史家王庸、思想史家蔡尚思、语言、古文字学家闻宥、农业生物学家辛树帜、植物学家胡先骕等名师指� 二十岁以前就出版了《校雠学》、《公孙龙子考》等专著,还负责《万有文库》中两部重要农书《齐民要术》和《农政全书》的编辑工作。可是这并没有顺理成章地使 三、四十年代,年轻的胡道静先是进入柳亚子先生创办的上海通志馆,以后又先后在多家新闻机构中任职。写出了多种与上海新闻出版史等相关的论著。
建国以后,胡道静调到出版部门工作,专门从事古籍编辑,从他最擅长的目录学着手,他开始系统地整理《梦溪笔谈》和古农书,这也是在当时的情况下,依据其个人情况,最能为社会服务的一种方式。他对古代的一些农作物,如粮食作物中的粟、蔬菜作物中的茭白,以及园艺作物中的瓜类等进行了考证。然而,使他一举成名的便是1956年问世的《梦溪笔谈校证》。
胡道静对于《梦溪笔谈》的兴趣源于年轻时候的一段经历。他最初是从中学英语课本中得知活字印刷术是一个德国印刷工人发明的,后来读到美国学者卡德(Thomas Francis Carter)写的《中国印刷术的发明及其西传》(The Invention of Printing in China and its Spread Westward)一书,才得知印刷中最重要之改良,莫如宋代之活字印刷术,其详见于宋沈括《梦溪笔谈》,于是便有了研究《梦溪笔谈》的最初动机。这一动机一直蛰伏在他的心中,直到年过不惑,才得以开花结果。
《梦溪笔谈校证》是第一本对原书进行系统整理和研究的著作。它以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番禺陶氏爱庐刊本为底本,并采用明弘治本、稗海本、津逮祕书本、汇秘笈本,清代的学津讨原本、玉海堂本、四部丛刊续编本、以及各家校记和宋元笔记所征引的文字校勘[2],取各家之所长,引证的书目逾数百种之多。其中有关科学技术史的部分就广泛吸收了此前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如,钱宝琮、李俨、许莼舫、三上义夫等有关中国数学史的论述,梁思成关于中国建筑史的论述,陈遵妫关于中国古代天文史的论述,竺可桢、章鸿钊等于关于地学史的论述,王锦光等有关中国物理学成就的论述,当然也包括引发他对《梦溪笔谈》兴趣的美国学者卡德(Thomas Francis Carter)有关中国印刷术源流史的论述[3],等等。
《梦溪笔谈校证》的出版很快就引起学术界的注意,并在短时间内一版再版。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先生写信给他,称赞“校证”可与裴松之注《三国志》媲美。法国巴黎出版的《科学史评论》在1957年第10期上发表书评,对“校证”做了很高的评价,认为“校证”对于这部“世界上最古老,最重要的科学史著作”来说,“无疑是汇集了最丰富的文献。”1959年,北京大学历史系评述建国第一个十年我国古籍整理工作的成就,特别提名两部书:一部是顾颉刚先生主持标点的《资治通鉴》,另一部就是《梦溪笔谈校证》。在海外的胡适博士在读到《梦溪笔谈校证》后,曾对人说:“此书作者造诣甚深,算了不起。”日本学者梅原郁等在将《梦溪笔谈》译成日文时,就曾参考了胡道静的工作,并称赞“胡道静氏为当今中国研究《梦溪笔谈》的第一人者”。[4]
成名以后的胡道静继续从事着与沈括和《梦溪笔谈》相关的研究,尤其是注重沈括著述的钩沉。“文革”前,发表了一系列的文章,介绍沈括的农学著作《梦溪忘怀录》,以及沈括在农业科学上的成就和贡献,活字板发明者毕昇卒年及地点考证等,还完成了约40万字的《梦溪笔谈补正》书稿、以及《苏沈良方校录》、《沈存中佚书钩沉》、《熙宁字说钩沉》等。与此同时,胡道静也开始将注意力投入到农书和农史的研究中来。
60年代初,刚从饥饿中走出来的中国人,重新认识到农业生产的重要性。这也成就了胡道静农史研究事业上的高峰。1962年和1963年,五十岁前后的胡道静,开始将注意力转到古农书钩沉觅遗与研究,他从浩如烟海的古籍,如《永乐大典》中,找出了宋吴怿撰著的《种艺必用》、温革的《分门琐碎录》、明人王藏的《稼圃辑》、陈正学的《灌园草木识》、清人姜皋的《浦泖农咨》、民国时叶景葵(揆初)辑录的《刍牧要诀》、《太康物产表》等稀见古农书,完成了《稀见古农书录》、《稀见古农书别录》、并出版了《种艺必用校注》一书。这些发现,为中国农学史的研究提出了宝贵的资料,特别是《种艺必用》和《分门琐碎录》的发现,对于了解从北魏《齐民要术》到元代《农桑辑要》,长达700余年的农业技术的演进更有莫大的帮助。他还撰文对《种艺必用》等稀见古农书在中国农学史上的地位进行阐述。在整理农书的基础上,胡道静还对一些农史问题进行了研究,写出了“山东的农学传统”、“释菽篇”、“我国古代农学发展概况和若干农学资料概述”等文章,其中“释菽篇”,从文献学和文字学等方面进行论证,认为中国古代农民对于大豆的根瘤的特征与特性很早就有认识。“文革”前,胡道静还完成了《中国古农书总录》,该书全面辑集古农书的目录学资料,加上考证和按语,约100多万字。
胡道静对于科学史研究的另一项重要工作便是徐光启的研究。胡道静虽自称为泾县人,但一生中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上海渡过,他研究上海的历史,自然也包括上海历史上,也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徐光启。可以说,在古代科学家中沈括之外,胡道静用功最多的便是徐光启了。如同徐光启一生致力最多的是农田水利之学一样,胡道静对于徐光启的研究也主要集中于农学方面,他撰文对徐光启农学著述等问题进行了考订。
胡道静有关中国科学史的研究随着“文革”的爆发而停止。文革中,他不仅经历了近十年的牢狱之灾,而且在此之前已经完成的《中国古农书总录》也被付之一炬,同时被焚毁的还有约40万字的《梦溪笔谈补证》、《中国古类书》手稿、累年校勘科技古籍、辑录逸文作出的《南方草木状校录》、《苏沈良方校录》、《沈存中佚书钩沉》、《熙宁字说钩沉》,以及多年积累的有关沈括和《梦溪笔谈》的研究论文。
再出发已是到了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起点仍然是从《梦》开始的地方,年近古稀的胡道静原准备集中时间和精力,重新撰集《梦溪笔谈补正》。[5]但在科学的春天里,胡道静已然成为了中国科学史研究的一颗大树。树欲静而风不止。于是我们看到他仍然在他认为“太长”的战线上老骥奋蹄。用他在《沈括诗词辑存》一书“后记”中的话来说:“余虽驽疲、闻钲和嘶,亦安得不跃起也。”[6]胡道静这颗大树上又结出了累累硕果。
在沈括和《梦溪笔谈》的研究方面,他发表了“《梦溪笔谈》在国外”、“《苏沈内翰良方》楚蜀判”、“梦溪忘怀录钩沉”、“沈括军事思想探源”、“试论宋代改历中反映的科技成就”、“沈括的自然观和政治思想”等学术论文。还出版了《沈括诗词辑存》、《梦溪笔谈导读》、《梦溪笔谈》、《梦溪笔谈全译》。
在农书、农史的研究方面,主要是围绕着徐光启来展开的。1983年,徐光启逝世350周年,学术界开展了许多纪念活动,并将徐光启的研究推向一个新的高潮。他辑录了徐光启撰著的《甘薯疏》、《农遗杂疏》,并分别作跋,收入由上海文物保管委员会主编的《徐光启著译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中,还发表了“徐光启著作的新发现和研究”(1983)、“徐光启农学三书题记”、“关于《农政全书》的‘别本’”、“徐光启研究农学历程的探索”“北方引种水稻技术措施上的徐光启战略擘划与实践”等系列论文。这一时期,他还对朝鲜汉文农书《农学集成》、今本《南方草木状》、元刊大字本《农桑辑要》等古农书进行了研究。还结集出版了《农书、农史论集》。该书收集的论文大多为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中期以前的作品。现在所能见到的胡道静有关中国古代农学的研究,比较集中地出现在这本文集中。1990年日本農山漁村文化協会出版了他所著的《中国古代農業博物誌考》,该书较之《农书、农史论集》内容又有所增加,并且更有系统,除了收入先前有关农史、农书的研究之外,还加入有关考古发掘、宋应星和《天工开物》,以及后来一些有关农史研究的论文。
八十年代以后的胡道静,学术战线不仅没有收缩,反而拉得更长了。在科技史方面的研究除了原有沈括、徐光启和农书之外,还将研究的触角扩展到了宋代历法,以及黄道婆、宋应星、孙元化等一些重要的科技人物上面。其中最值得注意的一点便是转入道教的研究。许多大部头的道教著作都是在他主编或参与主编下完成的。如,影印《道藏》36册(文物出版社,1988年)、《道藏要籍选刊》10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影印《藏外道书》20册(巴蜀书社,1992-1994)、《周易十谈》(1992)等。这一时期,他还单独或与人合编了《简明古籍辞典》(1989)、《十大科学家》(1991年)、《国学大师论国学》(1998)等等著作。
八、九十年代也是年逾古稀的胡道静人生最为辉煌最为忙碌的年代。他的工作得到国际学术界的高度评价,1981年3月20日,院部设在巴黎的国际科学史研究院(International Academy of History of Science, IAHS),经世界著名科学史专家英国李约瑟、美国的席文和日本的宫下三郎三位博士联合提名,一致推选他为通讯院士(序号448)。这一时期,胡道静同时身兼上海人民出版社编审、农业出版社顾问、国务院古籍整理规划小组(科技史)组员、上海市古籍整理规划小组顾问、上海科技史学会第一届理事长、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等多项社会工作。同时还为上海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和复旦大学三所学校的研究生讲授古代文献、版本目录、古籍整理、古代科技史课程。
本文开篇时提到的对于沈括和他的《梦溪笔谈》的评介,见于1954年由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的由李约瑟(JOSEPH NEEDHAM,1900-1995)所撰写的《中国科学技术史》﹝Science and Civilization in China﹞第一卷“导论”,同年的8 月 27日竺可桢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题为“为什么要研究我国古代科学史”的文章,也就是在这一年,胡道静先生调至新文艺出版社,并开始系统整理《梦溪笔谈》。1956年,胡道静的《梦溪笔谈校证》问世。胡道静在为《梦溪笔谈校证》所写的“引言”中就引述了李约瑟对于《梦溪笔谈》的分析和评价。而在《梦溪笔谈校证》问世之后,胡道静的工作也受到了李约瑟的高度重视。他们成了同道中人。李约瑟博士每次抵沪访问,总要拜访胡道静,并在他的书房“海隅文库”亲切交谈。胡道静将他对李约瑟的情谊融入到由他担任责任编辑的《中国科技史探索》一书,该书由上海古籍出版社于1982年出版,是专门为纪念李约瑟博士八十寿辰而征集的论文集。八十年代以后,胡道静转入道教的研究,也很显然受到了李老博士的影响。他在1991年春为卿希泰主编的《中国道教》一书所写的序言中,有这样一段文字:
我的名字叫“道静”,有些朋友就说我同道教有缘。但是,我的专业研究领域是中国科技史,特别是农业史。直到我同老博士李约瑟有了交往,发现他的巨著《中国之科学与文明》(又译《中国科学技术史》)引用了大量的道教经典总集《道藏》的材料,还提出一个著名的论点,即“道家思想是中国科学和技术的基础”,这才推动我的学术研究的注意力也转到“道教”上来。[7]
如今李约瑟和胡道静两位研究中国科学史的名儒硕学都已归道山,而以他们为代表的中国科学技术史的研究还在继续。
1.周俊元,虽九死其犹未悔——记著名农业史专家胡道静,人物 1987年,第1期。
2.范文通,钩沉辑佚历沧桑--记古籍整理、科技史专家胡道静先生,社会科学战线,1985年第1期。
华,字秋岳,清福建上杭县白沙里人。此地原属长杭县,北宋淳化五年(公元994年),以上杭场升置为县,属汀州。晋时曾于此置新罗县,故其号:新罗山人、新罗生,以示不忘桑梓之情;也号白沙山人;因其终生不仕,故又号布衣生;还有东园生、离垢居士等别号。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曾改汀州为临汀郡,虽郡名仅存在短暂的十一年,有的工具书却“旧名今用”般地标其为“临汀人”。他生于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其卒年,有的记载是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有的则说是在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同为清人的秦祖永,在《桐阴画论》中云:华卒时“年已望八矣”。“望八”,言年将八十岁,故卒年当以后种说法为准。
华生于纸坊手工家庭,自小酷爱绘画,因家贫辍学当了纸坊徒工后,仍坚持自己的爱好,工暇之时,常为人作� 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华氏家族重修宗祠,众推22岁的华为祠之正厅作壁画,可族长和士绅不允,气愤之中的华决心离家出走。出走前的深夜,他翻墙进祠堂,举着火把画了《高山云鹤》《水国浮牛》《青松悬崖》《倚马题诗》四幅大壁画,天亮时,即开始了艺术追求的飘泊生涯,走上了不归路。清末的罗嘉杰在为华《离垢集》作序时还说:“上杭华氏祠堂垩壁,至今墨迹犹在,盖山人所仿也。”
华离家后,怀着“慕西湖之胜”的心情,侨居杭州。他钻研诗书画,广交文化艺术界朋友,参访得悟,技艺俱进,并收徒传艺,培养艺术人材。徐逢吉题《离垢集》说他这时的诗是“句多奇拔”,令人阅后“击节叫奇,咀赏移时”。蒋宝龄《墨林今话》评其与其弟子郑贷(号澹泉)的画,说“秋岳以逸胜,澹泉以能胜。”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其36岁时,曾客游京师(今北京市)并去承德,虽不到两年失意而归,但此行历览北国风光,为其后以塞外风物为题材的画作,打下了基础。后又与友人两游浙东,越中古迹和风光,又大大加深了他诗与画创作的生活感受。为满足更高的艺术追求和解决“常共妻孥饮粥糜”的困境,他从杭州来到了经济繁荣、商业发达又人才荟萃的维扬(今江苏扬州市)。在那里,他既受到员果堂诗人的盛情款待,更交结了“扬州八怪”金农等一批名家画友,使他在艺术道路上增添了创新心意和发展的启示。但不合时习的品格,终究使他在扬州难以打开局面,迫使他不得不经常奔波于杭州与扬州之间,飘摇不定,故其自喻为“飘蓬者”。 这种状态,一直延续到他70岁。乾隆十七年(1752年),71岁的他怀着丧妻之痛和思子心切的忧伤情感,方绝离扬州而定居于杭州解馆。以“岁月矢流,光景堪惜”的时间紧迫感,奋力拼搏,笔墨不辍。正如其《雪窗烘作画》诗中所云:“新罗小老七十五,僵坐雪窗烘冻笔;画成山鸟不知名,色声忽然空里出。”可窥探出他在极其艰苦环境中艺术追求的宁静致远。他留世的一大部分画作,就是在贫病交加的晚年创作出来的。
华是诗、书、画全能的文化才子。《墨林今话》说文坛评他的晚年诗,是“如春风紫氛、层崖积雪、玉瑟弹秋、太阿出水,足称神品。”其“书画之妙,亦似其诗,海内推为三绝。”“三绝”之评,可知其在清代文坛的崇高地位。“三绝”之中,最精最妙又影响力最大的,则是他的画。他善画人物、山水,精于花鸟、草虫,其中尤佳的则是动物画。《桐阴论画》论其画是:“笔意纵逸骀宕,粉碎虚空,种种神趣,无不领取毫端,独开生面,真绝技也,”又说是“无不标新领异,机趣天然,直可并驾南田,超越流辈,诚为空谷之音。”将其与清初“六大家”之一又名列“扬州八怪”的恽寿平(号南田)“并驾”齐肩,可知其在画坛的名望之高、地位之崇。
华的人物画,刻画形象十分注重“写心”与“传神”,着意人物个性的表达。他汲取明末具有独创风格的人物画名家陈洪绶画法,但在造型上有夸张而少变形,更符合观众的感受心理。又对南宋著名画家马和之的笔法心领神会,行笔飘逸,线条流畅,以求物质感为宗旨,这种笔法对当时画坛和后世人物画的创作,有着相当大的影响。他的山水画,以描绘隐游生活的亲身感受为主,直师造化。学明唐寅、清恽南田和石涛,也师法宋元名家墨意。从其“大痴老叟法堪师,弄墨风堂作时雨”诗句看,他曾锐意师法“元四家”之一的黄公望(号大痴)。由于其思想上有超尘脱俗的“离垢”意念,故笔下的山水,多洁净无尘,清明爽朗,给人一种可爱而不可求、可望而不可及的美的享受,构思、立意、章法、笔致上,均不同凡响,在清代中期山水画中独树一帜。他的画作成就最为突出的,是花鸟图。他画的花鸟,品类繁多,生动活泼,自然成趣,幽静的花草与闹于林间枝梢的各种鸟禽,都安置得恰到好处,既展示出大自然中动植物纯朴无饰的自然美,又把千姿百态的自然界生态意识与画家的独特感受和谐地融合在一起。天地人浑然一体、协调统一的精神,在他的笔下达到了炉火纯青的高度。这种意在其中、情见于外的艺术魅力,使他的花鸟画作有着无比美好的审美价值。他直学南田,但运笔、设色上又自成风格,故已达到“并驾南田,超越流辈”的境界。以宋人徐崇嗣“没骨法”为基础的花鸟画创作,对清中后期乃至近现代的花鸟画界,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力和感染力。
下面,我们以作画时间的先后为序,来饱赏这位“新罗山人”的五幅名作。
《西堂思诗图》(图1),纸本设色。纵137.5厘米,横60厘米。画面主体是在山石丛中、林木之下、溪水岸边,有座茅屋书堂。堂门敞开着,堂内设一矮平宽大的长形书案,案上摆着笔墨纸砚和水注子,还有只专放所作书画的书画筒。一着长衣的平冠中年人,在伏案沉思,堂前的丛林风声、堂下的溪流水声,都没能将其唤起,可想见其“思”力所酷、“沉”度之深。画面左上角,有画家的自题语:“谢灵运一日于永嘉西堂思诗,竟日不就。其夕思梦,画速即得:池塘生春草。自大以为工之。此有神助,非吾语也。”
款落:“壬子春日雨定作”,署号“新罗山人”,下钤“华”、“秋岳”两方印。画面右下角有两方收藏人的藏画印。“谢灵运”,乃南朝宋的文坛主将,其文章之美与顾延之并称“颜谢”;其诗歌之雅,与之后南齐谢,合称“大小谢”。因被封为康乐公,世尊称“谢康乐”。能诗善画,尤擅长佛像人物,又一生刻意于山水。宋少帝时,出任永嘉(今浙江温州市)太守。“西堂思诗”故事,即发生在此任上。题画语中“其夕思梦”所梦得的,乃谢氏《登池上楼》名诗之句,原为“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此画借古人历史故事,绘出“梦”中美不胜收的春天景色,又达到以古人行为激励时人的精神教育的目的。此乃华构思、立意、笔致的高妙之处。“壬子”,乃雍正十年(1732年),华时年51岁。
《双松图》(图2),纸本设色。纵270厘米,横139厘米。两株杆围稍有区分的苍健之松,几乎占满整个画面。松的根部有长满青苔的巨石禁锢,又有长藤紧紧将树身缠绕,但松树却依然挺拔向上,奋力抽出新枝,结满针叶,大有种“刺破天空身未老”的气势和意味。树的鳞纹与枯节在告诉人们,松的年龄不算太老,但也不年轻了。奇特的是,一只长长的双尾鸟,站立在纤细又往下伸展的小枝上,引喉高歌,展现出深秋时节的喜庆景象。款落:“癸丑九月二日写于廉屋”。名署:“新罗山人”。钤“华”、“新罗山人”两印。华一生中的“癸丑”,乃雍正十一年(1733年),是《西堂思诗图》的次年之作,这一年画家52岁。
结合华一生经历考察,《西堂思诗图》、《双松图》两画,是他离开杭州后,寓居扬州时所作。他正处于“不算太老,但又不年轻”的岁月,用画的内容来表达他学习谢灵运“西堂思诗”的那种精神,以松树在艰难条件下奋力向上的毅力,去表现艺术上更加完美的理想追求。
《梅竹清音图》(图3),同样是纸本设色画。纵139.5厘米,横45.5厘米。疏简的笔法勾勒出一幅大自然中的图景:怪石峻峭,直立如壁;篁竹幽兰,石侧丛生。凌空的两枝盛开的梅花,从左右两侧斜向伸入画面。一根竹枝上的两只麻雀,相邻相对地在喁语谈情,而梅枝上的一只绶带鸟,却孤身单影,迎风昂立,在回首向着天空作高鸣倾吐状。与成双的麻雀相比较,其鸣声中饱含着凄凉与悲伤的情愫。这种鸟,又称吐绶鸟,简呼绶鸟,俗谓火鸡。画的右上角,有画家行书的自题语,语仅八字:“临风索侣,远送春音”。款落:“壬申春日新罗山人写于讲声书舍”。钤“秋”、“岳”两单字印。画面的右下角,有“孙氏大光之”、“正大光明之堂鉴藏书画之印”两白文方印。左下角压“枝爰”收藏印。华生命中的“壬申”,是乾隆十七年(1752年),这一年,他71岁。“讲声书舍”,是华晚年在杭州的居所。“索侣”、“远送”之语,正说明这一年他怀着丧妻之痛,从扬州回到了杭州。题画语中的“远送”之“侣”,无疑是他相伴几十年的亡妻。
《寻春图》(图4),则是绢本,同样是设色画。纵173厘米,横57.5厘米。画中呈现的是,群峰峭壁,陡崖缓坡,霞云飞渡,苍松遍布,山中峡谷,溪水长流,小桥横跨,屋掩林中。画面下部溪水对岸山间小道上,有两人漫步寻春,边走边谈,仿佛一对隐士。画的中部,山林之中有居宅建筑,前面的房屋为书斋,斋中一老者盘腿而坐,闭目静思,似在琢磨寻春之诗句。斋侧的屋中有书童,正忙着洗笔涤砚。画的左侧一悬崖之上,立亭一座,亭中有两人凭栏而立,纵目饱览春景。跨越溪流的拱形小桥之上,一长者正拄杖而过,其后不远处则有一肩挑行李的仆者随行。整个画面,山水与人、树木与屋之间,显得分外和谐,风光与感念,又是那么交融和统一。画的右上角,有画家的五言自题长诗:
崇柯含秀姿,昼气荫沙碛。
冈港洞,幽栈悬石壁。
游履勇风晨,登攀欣所适。
念彼素心人,水西筑花宅。
尘踪罕见诣,榈庭绿苔积。
乐与晤言之,晏然良有获。
和光披疏襟,荡泱无障隔。
趣胜通乎神,智远近以寂。
高啸出泥埃,赴韵擘滩。
长袂揽贞芬,苕固投客。
仰首炯靓霞,徘徊清潭侧。
诗中言居于“尘踪罕见诣”的“水西花宅”主人,在“崇柯含秀姿”美景吸引下,又在与游人“晤言”、“良有获”的鼓动下,也走出书屋加入了“高啸出泥埃,赴韵擘滩”的寻春队伍。画中所示,正是他“寻春”中的亲身所见。这位“水西花宅”主人,当是作者自己。款落:“丙子春写于讲声书舍。新罗山人并题。时年七十有五”。下钤“秋岳”白文方印。“丙子”,乃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讲声书舍”,华晚年在杭州时的书斋,他既在此居住并写诗作画,还于此讲学课徒。落款标明此画为他晚年于杭州所作。画的右下角钤孙大光“正大光明之堂鉴藏书画之印”、“真赏斋”两白文鉴藏印。左下角则有“子实所见金石书画印”的裱堂白文印。
《和靖梅鹤图》(图5),绢本,设色画。纵170厘米,横100厘米。画面上一片盛开吐艳的梅林,有一老者策杖于林中,笑观书童与梅林仙鹤共舞。林侧坡下幽篁数株,奇石散落,远方山峦起伏,遥渺如黛,隐没于云天之中。构图与技法上,山水云林之中揉入花鸟,以青绿写石,用干笔皴树,行笔飘洒,线条流畅,意境虚空旷朗,色彩清妍秀润,给人一种格调高古、气息纯朴俊逸之感。画面右上部有画家楷书五律题画诗一首:
青山深处隐,时事不须闻;
门闭千峰雨,楼吞万壑云。
种花篱密护,接竹水遥分;
羞作千人态,甘心鹤与群。
诗是对画面图像的诠释,是对说隐于“青山深处”的老者,再不“作千人态”,只做“种花”、“接竹”的营生,“甘心”与“鹤”为群的描绘。此画题中的“和靖”,乃宋人林逋,字和靖。他隐居于杭州孤山,一生不仕,不趋荣利,不娶妻妾,� 宋人沈括《梦溪笔谈》称这位和靖先生“高逸倨傲,多所学”。此画中的老者,当是喻比丧妻的画家自己。虽未署明创作的具体年份,但从上述《梅竹清音图》中“临风索侣”、《寻春图》里那种“高啸出尘埃”去“寻春”的行为和意念表达,此画当作于两画之后,更接近画家去世的年份。
新罗山人此五幅山水、花鸟、人物画作,均为安徽省博物馆珍贵文物藏品。除《和靖梅鹤图》为1951年于皖南征集外,其余四幅,均系前国家地矿部部长、著名收藏家、安徽寿县人孙大光先生于1987年慷慨捐赠。鉴赏诗书画三绝的新罗山人的画,同时也拜读了他的精妙的书法和俊美的诗章,一举三得也!
关键词: 王庭?;湘西诗作;艺术成就
王庭?(1080—1172),宋代诗人,字民瞻,号卢溪居士、卢溪真逸、卢溪逸叟。吉州安福(今江西安福)人。政和八年(1118)进士,授官衡州茶陵丞,因不满衙门懒散无为作风,毅然辞官归隐乡里卢溪之上,筑草堂读书授徒,放志于烟霞之外,不问尘事。宋金媾和,国运危在旦夕,朝廷谏官御史皆不敢直言时政,而身为编修官的胡铨慨然上书皇帝,乞斩秦桧、罢和议,胡铨因此被流放岭南新州(今广东新会),王庭?作诗为这位刚直同乡送行,中有“痴儿不了公家事,男子要为天下奇”[1],忤怒当朝权贵,进而获罪,以编管身份被贬谪辰州(今属湖南湘西自治州、怀化地区)。宋代置辰州卢溪郡,治沅陵,辖沅陵、卢溪、溆浦、辰溪四县。清顺治六年(1649)改卢溪县为泸溪县,沿用至今。卢溪县令在武口洲(今泸溪五里州)建东洲书院,延请王庭?教授生徒[2]。《泸溪县志》云王庭?被谪湘西“达十年之久”[3],其说欠准确。胡铨《卢溪文集序》:“窜辰州,时绍兴己巳秋七月壬午也。”[4]诗人自叙:“辰州僻远。乙亥十二月,闻秦太师病,忽蒙恩自便,始知其死,作诗悲之。”[5]王庭?《跋程子山诗后》:“余与程子山侍讲,俱为夜郎逐客,绍兴丙子春同归自酉阳。”[6]诗人《答张钦夫机宜书》:“曩者窜居夜郎七年。”[7]从以上序跋、书信可知,王庭?流放湘西七年,于绍兴十九年(1149)七月被谪辰阳,直到绍兴二十五年(1155)十二月秦桧病死,皇上下诏尽放天下流人,许王庭?自便。绍兴二十六年(1156)春,王庭?从辰阳乘扁舟,下桃源至武陵经长沙,东归故里。
湘西流放七年,远离故乡亲朋,王庭?在穷愁绝境中潜心授徒讲学,寄情山水,尽赏湘西奇风异俗,创作不少诗词佳作。今据明代吴讷编《百家词》、清代《四库全书》、近人周泳先编《唐宋金元词钩沈》、今人编《全宋诗》及《全宋词》,得王庭?湘西诗词作品数十首,述而论之。凡诗人流放辰州所咏湘西之诗或东归后忆及湘西之作,均目为湘西诗作。王庭?湘西诗作内容丰富,举凡湘西山水人物、风情民俗、史实传奇,诗人一一揽入诗中,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一
湘西历来被认为是蛮荒之地、贬谪之所,诗人屈原、李白、王昌龄、岑参等都曾谪贬湘西,留下脍炙人口诗句,如“沅有?兮澧有兰”(屈原),“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莫道弦歌愁远谪,青山明月不曾空”(王昌龄)。王庭?在诗文中多次用不同字眼称呼湘西,如“蛮域”、“荆蛮”、“夷落”、“九夷”。诗人未到湘西之前,对湘西充满遥远、陌生之感甚或偏见。
诗人踏上辰州,即为湘西美丽独特的自然、人文景观所震慑,赋诗作文,倍加吟赞。《菩萨蛮》(武陵西上沅陵渡)词序云:“时初至贬所,见人物风景之美,夜久方归,恍然莫知为何所。”[8]“武陵西上沅陵渡。扁舟忘了来时路。花外有人烟。相逢疑是仙。”王庭?以词来热情赞美湘西如花似仙的山水风光。“路入荒溪恶,波穿乱石跳。骑驴行木杪,避水转山腰。倒挂猿当道,横过竹渡桥。”[9]湘西山高溪险、猿猴当道、渡桥竹制,这类奇特景光,给来自江南的诗人心中烙下很深印迹。《夜坐听沅江水声》:“水急滩高欲倾到,来如万鼓?山鸣。奔流更借洞庭阔,飞浪朝宗壮此声。”[10]沅江滩高水急,气势磅礴,尽现笔端。《送刘义夫宰祁阳》:“浯溪寒翠拖碧玉,石崖?凌苍霞……溪中古月溪上石,照公清德无纤瑕。溪流不尽石不老,佳名万古磨不?。”[11]以山水比德,景情交映。
数亿年的地质变化,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形成湘西众多溶洞;湘西多人物传奇,孕育诸多悠远故事。王庭?对湘西的神奇山洞、历史轶事至为关注,诗中多有表现。“君归大酉峰前住,岁晚枫丹蕉叶黄。试访酉阳岩石里,秦人逸兴未应亡。”[12]《答刘乔卿书》:“自入桃源观晋人捕鱼,至落花流水处。又历汉伏波将军征蛮故道,湖头石室宛然。所谓武陵五溪,尽属境内,以至洞天、神仙、古迹不可胜数。”[13]所说武陵五溪,《水经注》云:“武陵有五溪,谓雄溪、?严?⒂舷?溪、辰溪,悉蛮夷所居。”东汉马援征五溪蛮,即此[14]。《早行》:“楚妃台边晓云碧,伏波庙前秋草黄。骚人辛苦拾何物,沅有芷兮今已香。”[15]无论传说中的桃源秦洞,还是现实中的洞穴,都让诗人魂梦系之,欲一睹为快;无论虚无飘渺的奇情逸事,还是有案可据的历史人物,皆让诗人心向往之。诗人怡情山水,游览陶氏笔下的世外桃源,追寻秦人足迹,体验当年汉伏波将军的猎猎雄风,感味历代迁客骚人的雅韵情怀。
王庭?诗词充满对湘西朴实民风异俗的礼赞。《辰溪上元》:“留滞沅湘浦,飘如云水僧。来为万里客,又看一年灯。翠?义街椴?呗ジ裆?w∩浇褚乖拢?ι献罡卟恪!?16]《江城子·辰川上元》:“夜郎江上看元宵。斗?杓。雪初消。灯火银花,何处是星桥。?得满城春不夜,三,五溪徭。”[17]《虞美人·辰州上元》:“城东楼阁连云起。冠绝辰州市。莲灯初发万枝红。也似江南风景、半天中。花衢柳陌年时静。?}地今年盛。棚前箫鼓闹如雷。添?辰州女子、舞三台。”[18]诗人对辰州元宵节极尽描写,再现当时风情,同时透露出他乡异客的复杂心情。《赠胡绍立》:“忆昔乌蛮绝塞亭,巴娘歌罢月三更。”[19]诗人流放湘西时,胡绍立冒险至沅陵探望他,后王庭?作诗赠答,忆及异域风情。《临江仙》:“谁知沅水上,却似洛城游。”[20]展现了一幅绝妙的边城市民风俗画。
王庭?在诗中描述了湘西年节风俗,如立春送春牛图、吃生菜饼,寒食赠酒等。“东风来从几万里,雪拥江梅未放花。忽见土牛惊换岁,始知春色到天涯。”[21]诗写立春送春习俗。诗人贬谪辰州,雪中数日杜门不出,州郡中有人忽送来“春牛”年画,诗人恍然大悟,方知乃立春日。“始知春色到天涯”,景中见情,把一个被贬之人独特心里感受,用生动形象诗句含蓄表达出来。《辰州立春清首座送生菜饼》:“闻道春风今日回,走寻消息傍寒梅。恨无纤手挑生菜,也有青丝满?来。”[22]诗写湘西立春日送生菜饼习俗。《寒食日孟司理送酒》:“两翁俱是江南客,寒食他乡叹滞留。燕舞莺啼春未老,一?分我洗穷愁。”[23]诗写寒食节送酒。把远离亲人、身居他乡的天涯滞客穷愁之感,通过寒食送酒细节惟妙惟肖地表现出来。
王庭?诗中写到了湘西人的勤劳、淳朴、好客。《寄湖北总领彭子从郎中》:“六路藩臣供?,五溪蛮子乐耕锄。”[24]诗颂湘西人的勤劳。《初寒方葺火阁而会溪知城周子康惠竹?火炉宁公瑞惠蒲团便足了一岁无事》:“细柳将军来护塞,夜郎迁客正穷居。火炉恰恰?垂地,足了三冬读我书。”“户外霜风入骨酸,谁褰纸阁问平安。正忧坐客寒无席,遗我新蒲入突药。”[25]诗写湘西人热情。《答刘乔卿书》:“迨至贬所,未敢遽入城,而城中士大夫多出城见访相劳苦,州民惊喜,如异人至其邦。”作者写出湘西人对陌然而至的外人的惊奇喜悦之状。
诗中还描写了湘西边城知州、守将及其他要员,如辰州知州朱致一[26]、卢溪马太守[27]、辰州马观察使[28],他们抚边安民,建功立业。
“是知沅湘九疑之间,果有奇伟秀绝、幽深穷怪,造化之所,磅礴其气,蒸为云霓,散为祥光五色。其产为?F?咕薏模?ど坝袷?9沤裼娜耸妥印⑸裣傻玫乐?浚?嗤?觥!?29]王庭?在《梁养源道德篇论序》中极赞湘西山水人物、物产传奇,与其诗作相得益彰。
二
王庭?湘西诗作构思巧妙,语言精炼,艺术成就很高。王庭?贬辰州后,“思益苦,语益工,盖如杜子美到夔府后诗,韩退之潮阳归后文也。”[30]胡铨在《卢溪文集序》中,以类比方式高度评价王庭?诗作的艺术成就。异域遐荒七载流离,无疑是诗人心中的痛,然从另一角度看,这一段不寻常经历使诗人老而弥坚,更加坦然面对人生风雨。湘西美丽的山水、神奇的传说、朴野的民情习俗,更激发了诗人创作灵感。“花外有人烟,相逢疑是仙。”(《菩萨蛮》)“浯溪寒翠拖碧玉,石崖?凌苍霞。”(《送刘义夫宰祁阳》)自然凝练的诗句,在王庭?诗中随处可见,显出诗人驾驭语言的高超能力。王庭?认为作诗要诗法自然,“拟就江山觅佳句”(《清辉亭》)。王庭?诗“皎如日星,铿如金玉,芳如芝兰,浩如江河,自然有一种奇趣。”[31]谢谔对王庭?诗作艺术特点进行多方面生动描述。王庭?诗浑然天成,独抒胸中郁闷穷愁之情,穷而益工。朱弁在《风月堂诗话》谈到苏轼屡经贬谪,艺术成就非凡时云:“东坡文章,至黄州以后人莫能及,唯黄鲁直诗时可以抗衡。晚年过海,则虽鲁直亦瞠若乎其后矣。或谓东坡过海虽为不幸,乃鲁直之大不幸也。”此论用在王庭?身上也有切合之处。“自昔名士,天必厄之,子厚至永而文始盛,鲁直至涪而诗益工,况我无二子之才而又谪轻地,盖虚有其名,岂非造物者见赐甚厚而获蒙圣朝宽大之宠邪?”[32]诚可谓诗家不幸文学幸,赋到沧桑句便工,这是生活给诗人不幸人生的最好馈赠。
王庭?诗作雄刚浑大。诗人素抱经济之才,郁而未发,形诸诗中。其诗出自杜少陵、韩昌黎,矫然伉厉之气,时流露于笔墨之间。其湘西诗作,在优美之中洋溢着一股浩然之气、边塞之风。“武陵节钺控湘西”(《次韵常德府葛?y见寄》)[33],将湘西常德府的重要地理位置揭露无遗。诗人在描写朴实民风基础上,也展示湘西人剽悍蛮劲的一面,如“诸洞带刀迎马首,叹无征鼓动邮垂”(《朱致一来守辰州先致启书余以病未及答而致一压境以诗迎之》)[34],诗人将湘西提到战略高度,眼光识见非同一般。“行间峒窟烟霞静,卧听边城鼓角声”(《送同年赵季成知武冈军》)[35]。湘西地形复杂,地势险要,一旦发生战争,易守难攻。王庭?建议当政应抚恤安边,求得和谐。“某顷在辰阳,熟识洞溪利病,自蜀连荆湖至广西,其壤地皆接连属鼎,澧、辰、沅、靖者甚微弱,至武冈渐险远荒阔而难治,昔年黄安俊叛,近时杨再兴叛,皆倚武冈之险。国家若不治郡于此,则两路皆失控扼。观柳子厚集中《武冈铭》,则自唐以来以为襟带,非特今日也。”(《答赵季成书》)[36]信中饱含一个爱国者的肺腑之言,分析剀切,情理俱现,全无落魄文人的忧愁离恨之态。王庭?诗作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唐代边塞诗的雄阔特点,关心边事,境界阔大,诗人结合亲身体验,忧国爱民之情跃然纸上。“功名当柱五溪铜”(《和马德俭韵》)[37],“五溪铜”即溪州铜柱,今立湘西永顺王村花果山上,属部级重点文物。诗人借历史典故对湘西守边人物加以讴赞。
写景之诗也彰显出雄直浑大特点,把湘西山奇水异的浩大气势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水急滩高欲倾到,来如万鼓?山鸣”,“路入荒溪恶,波穿乱石跳”,诗人用比喻、拟人手法,极力写出湘西的奇险。“西风吹我梦魂惊,送子东归无限情。好往沅湘探奇绝,远看衡岳正峥嵘。”[38]将湘西置于湖湘奇美大背景下,境界阔大。“古锦林边狮子吼,一声惊到五溪蛮。”(《寄子老》)[39]诗人以奇特之笔,将湘西深山密林中的猛兽声势和盘写出,给人不寒而栗之感。“山衔半江月,风撼九天秋”(《秋夜周子康登辰州城楼》)[40],何其雄壮有气势,会令人想到孟浩然名诗:“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王庭?诗作将写景、抒情、议论融为一体,达到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沅陵春尽草萋萋,忽见扁舟系柳堤。谁寄愁心与明月,肯随君到夜郎西。”(《江上》)[41]诗人将思乡忧愁心绪寄托于自然景物之中,化用李白诗句,借月抒怀,表达复杂的内心世界。“急雨捎溪面,兰桡转渡头。寒鸦栖古木,晚日射危楼。山带黔巫远,水还荆汉流。晴天思无限,细细数沙鸥。”(《沅江上晚晴用?子韵》)[42]全诗写景,描写沅江晚晴景色,勾勒出一幅绝妙风景画,然诗中表现诗人无限情思,景情交融。“细细数沙鸥”,带有强烈主观抒彩,诗人借“沙鸥”意象,表达深婉幽怨之情。杜甫《旅夜书怀》:“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此诗显然受到杜诗影响,达到异曲同工之妙。王庭?对陶潜笔下的桃花源情有独钟,多次在诗中咏及。“蓬莱万里天无涯,惊风落叶卷黄沙。且过桃源访秦洞,玉盘应?枣如瓜。”(《沅陵遇公美忽谈道术如有所得将之桃源作诗送之》)[43]仙境蓬莱迷茫难及,而桃源秦洞近在咫尺,似乎触手可及,议论何其精妙。
“夜郎逐客东归日,倾盖江边侧帽时。雾豹隐山宜自养,弓蛇落盏莫生疑。古今得失棋千局,湖海飘零酒一卮。斯子崭然出头角,名场何患少人知。”(《次韵酬刘遂卿》)[44]如果说状湘西山水景物之诗,侧重描写的话,那么此类诗更在议论,诗人将自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坦然面对人生风雨得失的心态直观表露出来。“谪堕西南海角边,是中乐事亦天全。”(《次韵段季裕惠诗》)[45]诗人能在贬谪逆境中,寻找个中快乐。放浪山水,赋诗作词,是诗人最好的消遣方式,“诗如锦绣更飘然”,也开拓了诗境。“偷得神仙不死方”,王庭?用乐观解嘲的口吻回答朋友惊诧其历尽苦难“颜鬓未改”的疑问。“夜坐吟诗窜夜郎,君将何术考休祥。近来偷得西华法,不敢烦君算短长。”(《赠日者张谷》)[46]诗人不信命,将命运握在自己手中,从诗中历历可见,这对古人来说,洵为不可多得的朴素辩证法。在《答刘乔卿书》中,诗人对他人卜其尚有十六年寿,尝答之云:“所谓十六年,亦非不多,但子之术所能知者,天年之寿耳。若十六年之外,在我而不在天,则非子之术可得而知。”[47]王庭?诗有宋诗以议论为诗特点,将道理融入诗中。此为学理之诗,需要诗人不凡功力,方能轻松驾驭。
王庭?湘西诗作艺术成就不凡,这与诗人终生勤奋好学有关。诗人隐居卢溪后,家藏坟籍不幸毁于兵火,诗人寄居江村欲借诸公藏书抄录,先寄诗明志:“卜居江村翠岭坳,喜君书室近横茅。牙签插架几千册,准拟从头借一抄。”[48]正是由于不惮其烦,博览群书,诗人才能写出惊人之作。诗人推崇贬谪先贤,如屈原、苏轼。不幸的人生遭际,更历练了诗人心志,以致对社会人生有更深切的体验。“转益多师是吾师”,其诗深受李白、杜甫、苏轼等诗家影响,甚得其中三昧。“再拜更问王老师,老师规模难摸索。”(?粹中《送彭青老兼寄王民瞻》)[49] “规模难摸索”,盖指王庭?文学上所取得的独特成就。作为一种极具地域特色的谪贬文学现象,王庭?湘西诗作,可引起我们古代文学教学与研究的重视。
参考文献:
[1][5][9][10][11][12][15][16][19][21][22][23][24][25][26][28][33][34][35][37][38][39][40][41][42][43][44][45][46][48][49]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编:《全宋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6794、16817、16778、16852、16759、16852、16737、16777、16830、16852、16852、16852、16813、16852、16814、16850、16829、16814、16819、16815、16822、16853、16770、16851、16780、16753、16817、16817、16855、16839、16898页。
[2][3] 湖南省泸溪县志编纂委员会编:《泸溪县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393、393页。
[4][6][7][13][29][30][31][32][36][47](清)永?、纪昀等撰:《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34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98-99、333、231、230、267、98-99、98、230、234、230页。
[8][17][18][20][27] 唐圭璋编:《全宋词》,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820、819、821、817、819页。
受父母影响,我自幼喜欢饮茶,可怜我少年时在吉林省一个赤贫的小山沟里长大,在那里生活了26年,只落得满腹糙粮野菜,浑身老茧硬伤。即使清苦如斯,逢年过节,也不忘奢侈一回,从牙缝里抠出点儿钱,购回一二两茶叶,初一,十五偶尔过把瘾,居然也撑得三五个月。
1984年秋末,我应上海《采风》之邀,去黄山参加笔会。到得那座城市,主办单位免费供应当地名茶“屯绿”。捏一撮泡上,氲出一股淡淡的草香气,其汁碧绿,入口清醇,与我从前一直爱喝的花茶大不相同。从那时起,我知道了绿茶,并有些偏执地认定,花茶俗气,绿茶高雅。对于绿茶的情愫,也从那时起。
会议结束,集体游黄山。临行前,上海的东道主推荐,接待会议方为照顾与会代表,优惠屯绿茶,10元~斤。南方的同仁们纷纷购买,我则大吃一惊:从东北到屯溪市,火车票不过20余元,他一斤茶倒要我10元钱!一张纸币掏出来,再放回去,最后,还是一咬牙:等将来吧。游黄山时,建德作家张祖荣告诉我,屯绿不行,黄山上更有名茶叫“毛峰”,产于山巅,那才是神品!于是,“黄山毛峰”深深诱惑着我:等我写出个人模狗样儿来,首先要品尝的,就是这毛峰……
此后,故事杂志走红中国,有实力的大刊为拉拢作者,变换着地方开笔会,我也借机几乎游遍了名山大川,喝绿茶的信仰得到了巩固,诸如西湖龙井,庐山云雾,信阳毛尖……我一下子想通了,不就茶吗,喝。此生不能深究茶道,先当个“茶票友”吧。最高档的无缘得见,中等偏上的居然也喝过,唯独那黄山毛峰,仍然还只是游弋在我的梦里。
再后,我被聘往省城,任一家杂志的副主编,很多稿件从四面八方飞到案前,有些来自安徽宣城,还有一位竟然来自黄山市,就是昔日的屯溪市!电话中与作者交流时,我提到了20年前的黄山游,他如遇乡亲,惊喜地说,是吗?黄山现在比过去更漂亮了,欢迎您来组稿。可惜,因为“非典”,黄山之行止了步,加之南方文友日益增多,少不了拿当地名茶交换我的人参,黄山毛峰依然在我的记忆中,在我的茶盒外……
去年,我患重病常发无名高烧,无法构思作品,便偕一杯浓茶,去网络世界漫步。无意中结识了一位安徽庐江县的女孩,几个月前经我编发过故事稿件的。Q上一聊,距离登时拉近,敢情她与我是同一天生日!我欣赏女孩笔下那股灵气,更赞叹她人生观里夹带着一种男子汉的豪爽。彼此话题越来越广,从地图上一查,嘿,离黄山特近!再次Q聊时,我就说了登黄山之事,且谈及屯溪是我喝绿茶的发祥地。她内疚地答,可惜她不懂茶道,仅此而已。
忽然有一天,庐江女孩提到她发表的作品不多,精选一番,大约20多万字。打算自费出本集子,与北京一位书商已取得联系,需要两万元钱。我说:“你个中学教师,工资不多的,怎么可以花费那么多!我帮你想想办法。”女孩特别讲效率,很快将稿件发了来。年底,那本书顺利问世。
沉浸在为朋友付出的快乐中,我的病好得很快。清明过后,那女孩发短信,问在忙什么,我说:“正品尝大别山的名茶呢。”女孩说:“您留意些,不久有小惊喜。”再问,她已把话题岔开。哪想到下周一到班,办公桌下赫然放着一个纸箱,是女孩寄来的茶叶。拆开第一眼,我就呆住了:一对精致的铁盒包装……这是默契?抑或是巧合?不过聊天中带过一个“茶”字,无非是闲谈里提到过黄山,细心的女孩啊,你是不懂茶的呀,怎么就将它铭刻于心?再细看,我呼吸都停止了,那铁盒上写着四个黑体字“黄山毛峰”,20多年一直魂牵梦萦的黄山毛峰!
帕头在后代又发生一些变化,而被称为幞头,亦作幞头。宋代学者赵彦卫在《云麓 漫钞》一书中记道:“后周武帝遂裁出四脚,名曰幞头,逐日就头裹之。”北周武帝制作的幞头,是将罩头的方巾裁制出四个脚,用于裹头。宋代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比较详细地记述了这种幞头的罩头方法:“幞头一谓之四脚,及四带也,二带系脑后垂之,二带反系头上,令曲折附顶。”即用方巾罩头时,将方巾的两个角于脑后打结,并扎成两脚,让其自然下垂;再将方巾的另外两个脚向上反折,在头顶处打结。打结的位置正处于头顶发髻前端,于是便出现后高前低的样式。幞头四脚的这种打结方式,古 “二脚系于上前,法武也;二脚垂于后,法文也。”(《云麓漫钞》)至于幞头问世的原因,《新唐书・车服志》称:“幞头起于后周,便武事者也。”幞头的问世,是与军队训练和作战的需要有关。
后代的幞头又有进一步的改进。“……隋大业十年,吏部尚书牛弘上疏曰:‘裹头者,内宜著巾子,以桐木为内外,黑漆’。”(《云麓漫钞》)隋炀帝时,宰相牛弘请求用桐木制成幞头的样式,称为巾子,实际是作为幞头的硬质衬垫。其外面再罩以丝帛等材料,作为日常的头衣,使佩戴幞头既便捷,又有了固定的形状。
唐朝时期,幞头已成为官场的正式装束。唐太宗就曾“制进德冠以赐贵臣……进德冠制如幞头,皇太子乘马则服进德冠。”(《新唐书・车服志》)制作幞头巾予的材料更是多种多样。“其巾子先以� 亦有草巾子者,以其价廉,士人鲜服。后取其轻便,遂撤其楮作粘纱巾。近年如藤巾、草巾俱废,止以漆纱为之,谓之‘纱巾’,而粘纱亦不复作矣。”“武后赐百僚丝葛巾子,中宗赐宰相内样巾子,盖于裹头帛下著巾子耳。”(王得臣《麈史・礼仪》)可见,幞头巾子先后采用过藤条编织、粘纱、草编织和漆纱等制作。用这些材料制作巾子,使幞头有一个硬质衬垫,起到骨架支撑的作用,幞头因此成型,还比较轻便,佩戴舒适。
唐朝幞头的巾子形状有各种形制。“其巾之样始作前屈,谓之‘敛巾’,久之,作微敛而已。后为稍直者,又变而后仰,谓之‘偃巾’。已而又为直巾者,又为上下差狭而中大者,谓之‘梭巾’。今乃制为平直巾矣。”幞头巾子从“敛巾”的前倾状,变为“偃巾”的后仰状,进而又变为“直巾”的垂直状。
唐代幞头形制之所以多样性,主要是出于个人的喜好。“然折上巾以余帛折之而上系,今谓之幞头小脚。其所垂两脚稍屈而上,日‘朝天巾’;后又为两阔脚短而锐者,名‘牛耳幞头’,唐谓之‘软裹’。至中末以后浸为展脚者,今所服是也。然则制度扉一,出于人之私好而已。”唐代不仅幞头巾子形制多样,后面下垂的两个脚也多有装饰。或将下垂的两脚加长,裁剪出特定的形状;或将两个下垂的脚用硬质的材料,诸如金属丝捆扎起来,或衬以木片,不使其下垂。“其两脚始则全狭后而长,稍变又阔而短,今长短阔狭仅得中矣。”(《麈史・礼仪》)。当时幞头的两脚有形似牛耳的短而尖状、稍弯曲向上状、长条状、短宽状等。唐僖宗时,宫女和宦官用木围头,以纸绢为衬,就着铜铁丝制成的骨架制成幞头的两脚。这种幞头因佩戴十分方便,还为皇帝所喜爱。“取其缓急之便,不暇如平时对镜系裹也。僖宗爱之,遂制成而进御。”(《云麓漫钞》)连唐僖宗都将这种幞头作为自己的常服,说明当时两脚经过装饰后的幞头已成为士庶皆宜的一种头衣。因为幞头的两脚或下垂,或向两侧或向上伸展,故有垂脚、展脚或跷脚幞头之分。还因幞头两脚的制作材料不同,又有软硬之分。“唐制,惟人主得用硬脚。晚唐方镇擅命,始僭用硬脚。”(《梦溪笔谈》卷一)
五代时期,幞头两脚的形制越来越多。“五代帝王多裹朝天幞头,二脚上翘。四方僭位之主,各创新样,或翘上而反折于下,或如团扇,焦叶之状,合把于前。”楚国国主马希范制作的幞头两脚“左右长尺余,谓之龙角。人或误触之,则终日头痛。”刘汉高祖在后晋时曾任并州衙校,“裹幞头,左右长尺余,横直之,不复上翘,迄今不改。”(《云麓漫钞》)
一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出生于江苏苏州某贫苦家庭的李苏杰刚从大学地质系毕业,便自愿参加到了一支进入四川甘孜自治州修筑川藏公路的队伍中,由于他是这支修路大军中唯一的一位戴眼镜的大学生,所以自然而然地被大家称为"秀才".这一天,当大军行至一条湍急的溪流边,正在为部队找水的李苏杰以及其他几个士兵救起了一个落水的藏族头人,头人和他的夫人对的救命之恩感激万分,说一定要报答,承诺只要家里有的,同志要什么,他们就给什么。在火堆旁一边烤湿衣服一边和头人夫妇攀谈的同时,善良细心的李苏杰一直注意着在头人身后卑躬屈膝地站着的一老一少两个衣裳褴褛脚戴沉重铁链的女奴,听见头人的承诺,他便抓住了这一稍纵即逝的机会,立即请求头人把这两个女奴解放,头人犹豫了一下便爽快地答应了下来,李苏杰亲自操起斧头,砸断了女奴脚上的铁锁链,并热情地告诉她们,她们解放了,是自由人了。解放?眼中含着泪水,脸上带着惊恐神色的女奴此刻也许并不明白这两个字对她们意味着什么。
夜幕降临,泸定桥下河水汤汤,泸定桥上,队伍打着火把继续前进,此时,一个孤苦伶仃的身影手扶着桥上摇晃不定的铁链朝着不断从身边经过的人群里东张西望,那双惶恐无助、焦盼期望的眼睛在寻找着什么?终于,在经过了长久的等待之后,在泸定城的城门洞下,那个戴着眼镜的熟悉身影出现了,她不顾一切地跑过去,用生硬的汉语喊着"恩人",秀才李苏杰很惊讶,不知道为什么这个已经被解放了的女奴为何又跑了回来。
年轻的女奴名字叫达娃,今年刚二十岁,她问李苏杰和他身边的战友:"你们解放了我,我可不可以跟你们一起走?"见对方犹豫不决的样子,达娃从怀里掏出了那根从她脚上取下的粗长的铁锁链,悲怆地对她的恩人们诉说起她的身世。她说,她是个无家可归的孤儿,这根铁链从她五岁时就开始一直被戴在了她的双脚之上,已经戴了整整十五年,除了在老爷吩咐她陪少爷和小姐骑马时可以拿下来之外,连睡觉时都得戴着。在场的每个人都被她悲惨地身世打动,可是他们没有权力决定带上她,就在这时,政委走了过来,从达娃手中接过铁链,心情沉重地看着手中这沉甸甸地铁锁链,毫不犹豫地大声向达娃宣布,他们将带上她跟着队伍一起走。听到政委的决定,达娃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她惊喜地问道:"那我从此可以吃得饱饭了?"李苏杰从政委手中要过铁链,心情沉重地抚摸着,然后郑重地把它递还给达娃,深情地对她说:"把它好好地收着,我们要让子子孙孙知道,你们曾经吃了一些什么样的苦。"
二
雪山下,玛尼堆旁,达娃在为修路的战士烧水做饭,李苏杰拿着一筒枣蓉麻饼走了过来。接过李苏杰热情递过来的麻饼,把它放到嘴边小心翼翼地咬了一口,又赶紧吐了出去,已经20岁的奴隶娃子出身的达娃第一次品尝到了"甜"的滋味,她惊讶地问李苏杰:"这就是甜的味道?""是的,这就是甜的味道,它是我们苏州的味道。"李苏杰自豪地告诉达娃。苏州!第一次听到这个地名,达娃感到既新鲜又兴奋,她让李苏杰用钢笔把这两个字写在她的手里心,说要好好看看它们到底长的什么样,也就是从那以后,"苏州"这个地名就深深地印刻在了这个痴情女子的心坎里,并在她今后的六十多年孤苦无依的岁月里一直散发出令她向往的迷人光辉!
当得知李苏杰的这支钢笔是在他考上大学那年,妈妈在为资本家的公子洗了两个月的衣服才从旧货店里买了来时,达娃拿出了一个早已用纯白羊毛编织成的笔套,递给李苏杰,深情地说道:"你的钢笔这么金贵,我用羊毛为它做了一件衣服,你给它穿上去,看看合不合适。"李苏杰把钢笔轻轻地装进套子,深情地对达娃说道:"我们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你这可是千针万线呢。"这支钢笔以及这个钢笔套,李苏杰一直把它们带在身上,可是,谁会料到,六十年后在他得以重返甘孜来寻找他魂牵梦萦的达娃时,得到的结果却是,故物依旧在,而一对悲苦的情侣已是阴阳两隔、永远不得相见了。
三
工地旁,草地上,战士邀请前来为他们送水的藏族妇女唱歌,达娃却急忙躲到了远处,不明究竟的李苏杰跟着跑过去,追问达娃为什么不愿意为同志们唱歌,达娃自卑地说她是个奴隶,是不能在人前唱歌的,于是,李苏杰再次提醒她,她是个人,是和大家一样的平等自由的人,是和头人和太太一样的自由的人。在李苏杰的鼓励下,达娃终于勇敢地站到唱歌的队伍中去。头顶蓝天白云,脚下绿草如茵,自由的空气是多么地甜,自由的感觉是多么地美啊!达娃第一次站到了人群的中间,在人前亮起了她甜美的嗓子,欢快地唱起《康定情歌》,伴唱的姐妹们手拉着手,围成一个圈,不约而同地改了歌词,用手指着李苏杰和达娃,调皮地唱道:"李家溜溜地大哥,人才溜溜地好哟,藏家溜溜的达娃,看上溜溜的他哟,月亮弯弯,看上溜溜的他哟"达娃捂着羞红了的脸,匆匆地躲到了岩石的后面。"达娃",在藏语中,就是"月亮"的意思,李苏杰曾经感慨地对达娃说,这是一个多么美丽的名字啊!
在共同的劳动的过程中,通过不断地接触,李苏杰和达娃之间的感情不断地升温。工地上午间休息,李苏杰却顾不上吃饭,不顾身体上的劳累,为达娃打来了明天烧火要用的柴;在清澈见底的溪流边,李苏杰为达娃背起了沉重的水桶;而达娃呢,为了帮助李苏杰缓解高原反应,不惜冒着生命危险,独自一个人跑到海螺沟,采来红景天和天麻,熬了浓浓的汤药送上工地,又和姐妹们一起在溪水中为战友们洗衣服。捧着晒干了的李苏杰的衣服,仰下头去嗅一嗅衣服上残留的太阳的清香,达娃的脸上焕发出甜蜜的光彩;在一望无际地草滩上,一对年轻人纵马飞奔,激情洋溢。达娃,这个被李苏杰亲手砸碎了戴在脚上达15年的铁链的曾经的女奴,此刻表现出了藏民身上豪爽奔放的性格,用行动向他曾经的恩人、现在的情人李苏杰表达了她的爱。
站在湍急的溪流边,李苏杰明确无误地告诉达娃,等路修好了,他要带着她一起回到他的老家苏州去,到上海去,他要为她请最好的声乐老师,他要让� 他一往情深地指着脚下的溪水告诉达娃,溪水会沿着小溪一直流,流进大渡河,流进长江,最终流到位于长江另那一头的他的家乡——苏州。从此,达娃记住了,身边的这条溪流会把她带到苏州去。苏州,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地名,一个让她一想起来就倍感温暖的名字,那是她这一生中最亲爱的人的家乡啊!然而,苦命善良的达娃最初怎么也不会料到,她这一生会经历那么多的苦难和艰难等候,她足足等了六十年,最终也没能等来她此生唯一的亲人她的李苏杰,而在她忍受了长期病痛的折磨,带着满腔的失望去世后,她收养的一对孤儿——扎西和卓玛按照她的遗愿,把她的骨灰撒进了当初她与他相遇的溪流里,让那奔腾不息的溪水带着她的灵魂继续去寻找她的梦想、她的爱人。更让她没有想到的是,就在她去世后十几天,她苦候了一生的李苏杰终于带着几大箱她年轻时爱吃的枣蓉麻饼和苏州特产的糖果,以及一大包当初他写来却被退回的信件找来了。
四
在热火朝天的筑路工地上,刘二,这个原来既在康定泸定和成都之间当邮差,又在头人家里当文书,此时已成了乡邮政局的临时工的粗鄙男人,为李苏杰送来了一封信,同时买了一块花布衣料向达娃大献殷勤,收到家书的李苏杰兴奋地跑到旁边读信,而刘二还在对达娃纠缠不休,就在这时,炸山时一块被崩起的巨石正在李苏杰的头顶上直滚落下来,一直深情注意着李苏杰的达娃见此情形大叫一声,奋不顾身地飞奔过去,及时推开了茫然不知的李苏杰,而自己却被巨石砸成重伤。
按照两人之间的约定,公路修通后,李苏杰先独自回到家乡苏州,但自从他回到家乡后,他写给达娃的每一封信都被盖上"查无此人"的印章退了回来,在最初的六年时间里,他每逢节假日都坚持给达娃写信,尽管每一次的结果都是一样,终于,有一天,在他被打成""带往农场劳动的途中,乡邮递员给他带来了一封来自甘孜的信,信是刘二写的。原来这些年来李苏杰写给达娃的信都被刘二利用工作之便退了回来,在信中,刘二直截了当地告诉李苏杰真相,并叫他不要再纠缠达娃,因为达娃将要和他刘二结婚了。苦苦等待了六年,却等来了这样一个令人伤心欲绝的结果,命运的捉弄,爱情的失意让李苏杰一改平时的温文尔雅,悲痛欲绝的他差一点为此发疯,他拎起随身携带的行李,发狂似地在地上摔打,并违心地用冷冰冰的口吻写了一封信给达娃,说知道她得到了幸福,希望她快乐进步,信的抬头和结尾也一改以往热辣辣的称呼而变成冷冰冰的"同志"二字,而卑鄙的刘二正是利用了这一封信才让达娃彻底死心,从而答应了刘二的求婚。要知道,这些年� 善良的达娃哪儿能够猜到,在她和李苏杰之间,居然横亘了刘二这一堵不可逾越的墙呢?
五
以上即是电影《康定情歌》的主要情节。不得不说,这是一部国内近几年来难得的好电影,以前,再好的电影我至多连续看两遍,而能够让我静下心来流着眼泪看完三遍,并且在看完后心潮起伏久久难以平静的,迄今为止,只有这部由苏有朋和居文沛主演的《康定情歌》了。纯真无瑕的爱情,清爽精致的画面,独特的叙事风格,欢快流畅的旋律,再加上片头那天簌般藏族妇女的歌声,一部好电影应该具备的一些元素,它就具备了。
影片采用倒叙与正叙相穿插、两条主线齐头并进的表现手法来为我们讲述这段凄美的爱情故事。影片一开头,主人公——现年已经八十五岁的李苏杰趁着甘孜自治州庆祝成立60周年之际,决定回到那块他曾经战斗过、生活过、爱过的热土,去寻访思念了整整六十年的初恋情人——达娃,因为,他知道,随着年岁的增高,此时他要是再不回去,他今生可能就再也不能回去了。他的外甥女——即将以音乐学院作曲系研究生毕业的婷婷,一方面为了寻找毕业论文的灵感,另一方面为了照顾年老的外公,在母亲的建议下,也和外公一同前往那块美丽而神奇的土地。
祖孙二人乘机顺利到达康定,经多方打听得到正确消息后,在包车前往达娃居住的村落的途中,他们意外邂逅了达娃的孙子扎西多杰和他的演出团的伙伴们。然而,当扎西询问他们来自哪里,而听到"苏州"两字的回答时,顿时一改热情的态度掉头而去,并在此后的几次接触中,他和他的姐姐卓玛一次次毫不留情面地把李苏杰祖孙俩关在门外。不能怪他们,因为,在这对姐弟的心中,苏州是一个不可触摸的痛,那是他们苦命的奶奶守候了一生却最终也不能到达的人生彼岸,那是奶奶一生痛苦的源泉啊,因此"苏州"这两个字也就成了这对孝顺的姐弟俩心头的大痛。
六
在再一次吃了闭门羹伤心离去而心犹不甘返回达娃家时,透过虚掩着的院子门,李苏杰祖孙俩恰好发现卓玛突发急性阑尾炎瘫倒在地,他们立即用车把卓玛及时送进了医院,从而救了她一命,卓玛病愈,李苏杰和婷婷终于走进了达娃家,通过交谈,真相被揭开,卓玛姐弟俩消除了对李苏杰老先生的误解。
原来,当年的达娃在伤愈后回到了村子里,当上了妇女队长,并且一直是劳动模范,为了等待来自苏州的消息,她终身未嫁,至于那个该死的刘二,则是在当达娃答应了他的求婚后,兴奋之余,为了讨好达娃,自作主张跑到城里去买嫁妆,回来时贪近走小路,失足从悬崖上掉下而摔死;而他们姐弟俩并不是达娃的亲孙子孙女,而是她二十年前收养的一对孤儿。那一年,姐弟俩的父母在上山采药时遇到雪崩而遇难,当时妇女队长的达娃就收留了他们,从此三人相依为命,最近几年,达娃六十年前的旧伤复发,为了照顾病痛中的奶奶,卓玛至今没有出嫁。最后,卓玛拿出了奶奶收藏了一生的心爱之物:一个当年在筑路工地上李苏杰亲手送给她的草绿色的帆布书包和一个上面写着"达娃"字样的枣蓉麻饼纸筒,还有一条当年李苏杰亲手从她脚上砸断下来的铁锁链。面对着爱人精心保留了六十年的遗物,李苏杰也热泪盈眶地拿出了当年用来写下"达娃"两个字的钢笔,钢笔上还套着当年达娃纺织的笔套。
在卓玛讲述时,影幕上出现一个个达娃的镜头:傍晚劳动归来,达娃擦一把满脸的汗水,站在家门前的篱笆前向远方翘首盼望;风雪满天飞,落满雪花的瘦弱的身影背一捆柴禾,她还在痴痴地向远方眺望;田地里,溪水边,无一处不落下达娃痴情期盼的目光,坐在电视机前的我不禁为之潸然泪下了。
"老爷爷,你知道吗?"卓玛问李苏杰道,"口里说出去的话,就是悬崖上流下的水,当年我奶奶为了你的一句承诺,从此苦苦守望了六十年呀。"而当扎西责备李苏杰忘记了自己的承诺,忘记了他的奶奶,而娶了别的女人时,婷婷为他可怜的外公倒出了深埋在其心中长达六十年的苦水。原� 至此,笼罩在这场持续了六十年的旷世绝恋上面的迷雾终于完全散去,唯一遗憾的是,达娃已经在心爱的人到来之前带着满腔的失望离开了人世。在达娃的像前,在他们曾经相识相恋的溪水边,白发苍苍的李苏杰哭着一遍遍地念叨:"达娃,我来了,我来看你来了。你看,我给你带来了那些年我给你写的信,我给你带来了你爱吃的枣蓉麻饼。当有一天我离开这个世界,我会叫我的后辈们把我的骨灰带到这儿来,撒进这条小溪,我相信,到那时,我的灵魂会顺着水流最终找到你。"一封封没有拆开的信件随着溪水渐渐漂向远方,一片片甘甜的枣蓉麻饼随着流水缓缓向前流去,年迈的李苏杰老泪纵横,我也跟着热泪盈眶了。
七
在影片的主线讲述达娃和李苏杰爱情悲剧的同时,另一条线也逐渐铺展开发生在婷婷、扎西和扎西的女朋友梅朵之间的一场情感冲突,与上一辈人之间恪守的以坚守为美的古典爱情不同的是,年轻一代人的爱情更具有敢爱敢恨的现代浪漫又热烈的风格。在爱人们之间,什么才是真正最可宝贵的呢?早在六十年前,李苏杰就曾作出了明确的回答,"干净的灵魂,善良的品质".那是他对达娃由衷地赞美。
尾声
我是一个爱幻想的女孩,和别人不同的是,我每天在睡觉前总喜欢浮想联翩,幻想自己在大海上坐着水果船冒险;幻想着自己在天空上生活,每天自由自在地飞来飞去。但那一晚,我的幻想在梦中实现了。
NO.2
突然,我像被什么磁力紧紧吸住了似的,迷迷糊糊的进入了另一个世界,那个世界,简直可以和世外桃源所媲美:人们穿着古代衣服,住的是古朴端庄的房子,到处都是溪流和瀑布,到处都能听见鸟语花香。我心旷神怡地吸了一口气,哇,连空气都充满了淡淡的花香,好舒服啊。人们把房子建在小溪旁,建在松树林里,建在桃花林里。。。。。。。总之,人间仙境是什么样的,这里就比比皆是。我充满好奇地走来走去,突然,一位美貌如仙的女子向我走来,她见到我,露出甜美的笑容,然后亲切地对我说:“欢迎你来到梦之岛,我叫殷怡,这次,我将是你的导游,带着你在这生活49天。听后,我既有些兴奋,又有些疑惑:这到底是哪儿?”
NO.3
我来到殷怡的家里,看见她的房子是竹子所建,床是花瓣铺成,喝的是门前清澈的泉水。我瞪大双眼,惊诧得看着眼前的一切,实在是难以相信。我按照当地的习俗,换上一身蓝色的古装,穿上一双小巧玲珑的绣花鞋,和殷怡走出门外,欣赏着我从没见过的美景,这个世界,没有纠纷,没有喧闹,没有哭泣,没有悲痛,只有快乐和欢声笑语。这里的人们从不为生活的困苦而担忧,因为在这里,他们随时随地能采到新鲜的水果,蔬菜,还有那甘甜的露水,泉水。一切都是那么的无忧无虑。殷怡对我十分热情,使我渐渐放松了警惕,和她熟了起来。就这样,我们慢慢地谈了起来,原来,这是一个脱离地球的世界,是一个比天堂更美好的世界,这里的人们十分诚实善良,他们不知道恶是什么,苦是什么,总之,这儿,一切都那么的令人向往。殷怡带我来到小溪旁,我们立刻跳进小溪,互相嬉戏打闹,丝毫不顾及自己的形象。小溪里没有污泥,清澈见底,有金鱼锦鲤。。。。。。不知不觉,到了晚上,殷怡拿出野草莓招待我,我们坐在院子里,望着满天繁星,快活极了。更令我意想不到的是这里照明的竟是一只只闪烁的萤火虫。虽然这里是森林一般的生活,但却没有一只野兽出没,全部是温顺可爱的小动物。玩了一天了,我疲倦地往巨莲上一躺,便睡着了,巨莲则会为我合拢花瓣,到第二天在绽放开来。
NO.3
不知不觉,已经是21天了,我也习惯了梦之岛的生活环境,开始渐渐地喜欢上了这里。因为我从没见过这么美的景象,这么自在的生活。还有殷怡这个好伙伴,虽然她比我大3岁,但我已把她当成了知心朋友,和她一起玩耍。在这些美好的日子里,我们去林海里荡秋千,去万果园里采摘橘子,苹果,香蕉,还有我和殷怡最爱吃的水蜜桃。更重要的是她带我去这里最美丽的地方:彩瀑谷。彩瀑谷,听这个名字就够诗情画意了,于是,我和殷怡一起冒险,经过崇山峻岭,终于在两天后到达了,哇,第一眼看见它果然名不虚传,只见宽约80米,长约50米的瀑布从天而泻,气势磅礴,声音震耳欲聋,如交响乐团一般,果然让我大开眼界,啧啧赞叹。落下溅起的浪花坠入一个深潭之中,扑在我身上,凉爽不已,舒服极了。就在这是,一道道美丽的彩虹降临了,红,橙,黄,绿,蓝,青,紫,交织在一起,架在瀑布两端,那叫一个美呀,那种境界,使我和殷怡沉醉,是不能用语言叙述出来的。我们沉浸在这里,不厌其烦地欣赏着这一仙境,就连我恨不得回地球拿照相机,把这壮观拍下� 我们还在万瀑谷里发现了奇花园,这里开放着千姿百态的花朵,数不胜数,还有和我这么的巨型花瓣,我做上面,都可以当小船了。我们大约游玩了三天,比返回自家。
NO.4
今天是48天了,是我即将告别梦之岛,告别相处不久,却情谊深厚的殷怡。我换下古装,穿上21世纪的衣服,走出门外,望着透过树阴照射着我的一缕阳光,感到依依不舍。这儿的人们是那么的热情,随时随地,我都可以听到一句:“我有什么需要帮助你的地方吗?”虽是一句简单话语,但让我在这陌生的土地上感到温暖,不再恐惧。这儿是多么美好呀,我试图幻想着永远生活在这里,永远和殷怡一起快乐度过美好时光。可这一切,马上结束。我看了看殷怡,殷怡没有说什么,眼角泛起泪光,似乎想要哭起来。我握紧她的手,装作一副无所谓的样子,笑着说:“好啦,好啦,以后有机会我还会再来的。”说完,我也有些忍不住,因为我知道,这一去就不会再复返。我只能多看一眼这儿的每个东西,尽力记着这些美好的回忆,让我还有遐想的火苗。我静静地等待着,等待着。。。。。
NO.5
时间到了,“咚----”我再次被一个强大的磁力所吸引,迷迷糊糊地看到殷怡在向我挥手。“鹿照欣,起床了。”我被妈妈所惊醒,原来,梦之岛,这一切都只是一个美好的梦,只是一部虚拟曾没导演的电影。但殷怡的形象,却在我心中永恒。梦之岛,你为我打开了一扇窗户,那扇窗户,使我看到了一个崭新的世界,甚至比梦之岛更美好。而充满幻想的我,还是要脚踏实地地去学习,用手中的笔在白纸上创造更多的奇迹。
Angeicode
关键词:沈括《梦溪笔谈》活动课能力情感
沈括故居位于镇江市区梦溪园路21号。沈括就在这里度过了他一生中的最后8年,在这里完成了不朽的科技巨著《梦溪笔谈》。
沈括,作为镇江地方史中一颗璀璨的明星,《梦溪笔谈》更是中国科技史上的巨著。那么,我作为一名历史教师,怎么能让七年级的学生更好地认识这位卓越的科学家,更加深入了解《梦溪笔谈》?经过思考,我决定增加两节历史活动探究课――一节按照《梦溪笔谈》的记录,尝试装置磁针(指南针);另一节课组织学生参观沈括故居。
在活动课开始前,我将《梦溪笔谈》所记载的“方家以磁石磨针锋,则能指南,然常微偏东,不全南也。水浮多荡摇,指爪及碗唇上皆可为之,运转尤速,但坚滑易坠,不若缕悬为最善。其法取新纩中独茧缕,以芥子许蜡,缀于针腰,无风处悬之,则针常指南”介绍给学生,让他们分组合作,对照下列表格,通过上网等途径收集相关资料,并准备好活动课所需的各种器具。
活动课开始,我看到学生们兴趣盎然,拿出碗、针、钢丝(铁丝)、指南针、磁铁、泡沫等器具,学生已经做了充分准备。我要求学生按照4人一组,分工合作,完成表格。让每组代表轮流发言,比较四种方法的优劣以及用铁丝制作指南针的要领。我积极鼓励学生深入思考:你还有哪些好的设想或改进意见?学生们侃侃而谈,表现出很强的实践和创新能力。
在组织学生参观沈括故居前,我先将学生分成四个小组,明确各自任务:第一组负责介绍沈括故居(以教师为主,导游形式);第二组通过表演的形式介绍沈括的生平故事;第三组通过知识竞赛形式介绍《梦溪笔谈》的各种成就,第四组全面查阅相关资料,准备补充其他三组不足。当学生们置身于沈括故居,看着沈括画像,参观各种陈列,犹如与这位伟人进行着心灵的沟通与交流。在参观完沈括故居后,我安排学生席地而坐,围成一圈,分组表演。有的学生表演了《山峰探秘》――了解“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奥秘;《定居梦溪》――完成巨著《梦溪笔谈》,学生惟肖惟妙的表演赢得阵阵掌声和喝彩;通过知识竞赛,他们了解了《梦溪笔谈》是中国科技史上非常重要的巨著,在世界上最早记录了石油的性能和用途,并首先使用了“石油”的名称;最早提出地磁偏角理论……最后,我对对沈括进行概括,对活动课进行了总体评价。一个小时转眼就过去了,学生们意犹未尽,一致反映:这样的历史课太有意思了,我们还要上?
通过这两节历史活动课,我有了一些粗浅的认识和体会:
一、教师是课程资源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保证课程实施、目标实现的基本条件。课程资源是指在课程开发过程中一切可利用的有利于实现教育目的的资源。历史教材是重要的课程资源,但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它还应包括教师、学生以及各种自然环境资源、社会环境资源、文化资源等。教师不能只成为课程实施中的执行者,而要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平时教师要紧密结合历史教学,找到进一步深化教材,突出重点,解决难点的教学资源,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历史,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二、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其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乡土历史教学从学生家乡的历史讲起,贴近现实生活,使学生感到亲切可信,容易激起学生学习历史的热情和兴趣。通过这两节活动课,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让学生认识家乡的历史,获得了许多知识,并从实践中体验成功的快乐,从而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
组织学生尝试“水浮法”时,沈括利用的是灯草,作为城市学生,很难找到这样的材料,但经过实践尝试,他们很快就找到替代方法:用泡沫代替,效果很好。在试验碗唇旋定法时,学生开始使用短针、细针,以为很容易找到平衡点,但一经尝试,发现很难,因为针很容易从碗口滑落,掉在地上也不易寻找。有些学生加以改进,用长针,后来干脆用磁化后的铁丝(钢丝),发现效果出奇的好,“铁针”一下子就能在碗口上旋定成功,一头指南,一头指北。沈括提出“缕悬法”即“用茧缕,以芥子许蜡,缀于针腰”,学生直接用细线,绑在钢针中间的平衡点,完全不需用蜡,就能起到指南针的功效,既简单,又方便。对于这四种方法的优劣,沈括认为“缕悬为最善”,但有的学生认为水浮法最佳,因为缕悬法太容易受到风的影响,而水浮法只要将碗放置平稳,就不易受到外界干扰,所以比较准确。学生通过动手实践,不仅增强了感性知识,而且通过亲历实践、深度探究,逐渐唤醒了自主性,激活了创造性,同时认真踏实、持不懈的科学态度得到了培养。
三、加强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渗透,提升学生综合思维能力
历史作为一门科学,包含内容非常广博,涉及到社学科学与自然科学,与政治、经济、军事、社会生活、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等领域密切相联。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历史学科与其它学科的交叉和渗透,要积极引导学生借助其它学科知识来理解、解决历史问题。这两节活动课,主要涉及到物理、地理等学科的知识。在学科渗透时,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综合思维等能力。
四、乡土史不断升华学生爱乡爱国之情
教育家加里宁说:“爱国主义教育是从深入认识自己的故乡开始的。”乡土历史是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生动教材。在两节活动课中,学生通过认识沈括及其巨著《梦溪笔谈》,都为家乡有这样一位在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科学家而感到骄傲,而指南针又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因此,通过切身体验,认识到家乡人杰地灵,认识祖国灿烂的文化,从而激发爱乡、爱国之情。
参考文献:
[1] 姚风华。泉州市中学乡土历史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
川妹子女扮男装去参军
1936年12月,薛廷华出生于苍溪元坝乡张滩村,全家兄妹7人,薛廷华排行第三。
这是一个泾渭分明的家庭。薛廷华的大妈曾是一名红军,在著名的伏公铺大捷中立下过战功,后来在长征途中不幸牺牲。解放后,薛家还因此获得了苍溪县政府赠送的“光荣烈属”牌匾。薛家是当地的大户人家,薛廷华的父亲薛连秋娶了两房太太,薛廷华系小妈义莲所生,外爷为大资本家,薛廷华的两个姑姑和两个舅舅均在解放初期被政府镇压。
薛廷华小时候就听父亲讲过木兰从军的故事。上高小后,她又听老师讲述了大妈在伏公铺英勇杀敌的事迹。从那时起,薛廷华就梦想着有一天自己能成为一名女兵。她曾多次报名参军,无奈当时部队不招收女兵,只得悻悻而归。
转眼到了1958年,薛廷华已出落成一个22岁的大姑娘。在农村,她这样的年龄早该谈婚论嫁了,可由于家庭成分不好,在那个疯狂崇尚“血统论”的年代,竟然无人敢上门提亲。于是,她想当兵的愿望就更加强烈了。
这年冬天,薛廷华去元坝赶场,无意中碰到小学同学刘义财,刘告诉她半月前报名参军,通过了体检、政审,再过几天就要应征入伍了,但自己10天前刚结婚,岳父岳母死活不让去,新婚妻子更是哭哭啼啼。无奈的刘义财本想去找薛廷华想办法,没想到恰好碰到了。刘义财恳求道:“你们家兄弟多,不如我们换个名额吧?”当兵!薛廷华眼前一亮,这不正是自己梦寐以求的愿望吗?顿时,一个大胆的想法闪过脑际:冒名顶替,女扮男装!于是,薛廷华与刘义财悄悄达成协议,新兵报到那天由刘义财前往报名,因为元坝区、乡武装部都在元坝场上,新兵只要到乡武装部报了名,就可以直接到区武装部指定的旅店住宿,当时没有相片比对,一个区60多名新兵又互不相识,接兵部队按县武装部提供的花名册点名应答后,就算过了关。
当天夜里,刘义财就把军装换给了薛廷华,说:“兄弟,谢谢你,今后你就是刘义财了,这个秘密只有我俩知道,打死也不能向外人讲!”至此,这个大胆村姑完成了从女人到男人、从薛廷华到刘义财的改变。
次日,薛廷华与650名苍溪籍新兵步行了两天抵达广元县火车站,在那里,他们坐上闷罐火车到达成都,接着又换乘汽车到了雅安。之后薛廷华被编人某部3营9连,从此开始了一段不同寻常的军旅生涯。
为期4个月的新兵训练开始了,薛廷华与大伙一起进行队列训练、体能训练,晚上七八个新兵共处一室。当时是冬天,大家都穿着厚厚的棉军装,因此没有人发现她的真实性别。然而,她毕竟是个姑娘家,有些发虚,为了掩饰自己,平时很少与人交谈,从不脱衣睡觉,也从不和大家一块上厕所,星期天也不愿与别人一起上街,每次洗澡,都是等别人洗完后再偷偷摸摸地去,如果有人亲近她,她就大发雷霆。最难堪的是来了例假,薛廷华只能偷偷处理一下,然后忍着阵阵腹痛坚持训练。她还做了个紧身背心,把胸部柬起来,平时洗贴身衣物,晾晒时也用锁针别到长裤内,尽量不让别人窥见。但无论怎样掩饰,战友们还是发现了一些蛛丝马迹,但谁也没有往深处想,只是觉得她性格内向孤僻,不好交往。新兵训练结束后,薛廷华先是任团部炊事兵,后又改任团部卫生员。
赴边戎出生入死平叛匪
1959年3月,上层反动集团发动了武装叛乱,薛廷华所属388团奉命开赴,先后参加了路南路北、洛隆、仔驼、索凡多、牛滚寺、王多寺、北马、方达、游戏等地大小战斗100余次。
薛廷华清楚地记得,当年有一大股残余叛匪翻过唐古拉山,企图流窜到青海。
388团两个连对叛匪穷追不舍,哪知狡猾的敌人先期占领了制高点,布好了乱石阵,我追剿部队刚进入夹石沟,斗大的石头就滚滚而下,我军猝不及防,许多战士被乱石砸死砸伤。薛廷华还没有反应过来,一拨乱石就迎面砸来。“危险!”炊事班长陈敦浩一把推开她,自己却被砸中头部,当场牺牲。这场恶战,我军两个连队仅生还了37人。
第二天下午,薛廷华和战友们会台增援的大部队,将残匪团团包围在距夹石沟10公里的一片树林里,拂晓前向敌人发起攻击,战士们把成束的手***投向敌人,在激烈的爆炸声中,敌人鬼哭狼嚎。战士们高喊着“为烈士报仇”,端起刺刀杀向敌人,轻重机枪也朝着敌人猛烈扫射,敌人成排地倒下,20多名残敌见无路可逃,只好乖乖缴械投降。
战斗结束后,薛廷华含泪将陈敦浩遗体抬出夹石淘,送到烈士陵园安葬。薛廷华为烈士换了套新军装,心里默念道:“陈班长,我的好哥哥,你安心去吧,如果有朝一日回到家乡,我一定帮你照料好家人!”
翌年,在雅安召开的全军平叛表彰会上,“刘义财”荣立三等功,升任班长。
1960年5月,平叛部队接到情报,一小股叛匪在唐古拉山脉一带活动,我军一个连奉命前往清剿,薛廷华作为卫生员随队前往。
“到了昆仑山。两眼泪不干;到了唐古拉,伸手把天抓。”唐古拉山犹如一条卧着的巨龙,高大而绵长,山上长年积雪,平均气温在零下30摄氏度左右,海拔4000米以上。经过一夜急行军,高原反应让战友们呼吸困难,薛廷华也感到头晕、头痛、呼吸急促。战士们强忍着高山缺氧带来的不适,冒着凛冽的寒风缓慢前行。突然轰隆一声,平静的山体开始抖动,崩塌的雪块犹如脱缰的野马,呼啸而下,瞬间吞噬了薛廷华和她的战友。
不知道过了多长时间,薛廷华挣扎着爬起来,发现山腰的路不见了,战士们不见了,一切都恢复了平静,似乎什么也未曾发生。当时一连人仅剩下7个,100多名遇难者遗体直到第二年8月才找到。如今,他们全部长眠在洛隆县烈士陵园。平叛结束后,薛廷华入了党,调团部给政委刘志波当警卫员。后来,薛廷华又先后任特务连侦察员、师部卫生员。
结良缘 前世今生战友情
参军5年,薛廷华与战友们朝夕相处,产生了深厚的感情,甚至与个别战士进出了爱情的火花。但是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她只能把这份情愫深深埋藏在心底。
薛廷华第一个恋人是炊事班长陈敦浩。陈是她的直接领导,又是她的四川老乡,身高1.7米,仪表堂堂,性格豪爽,嗓门特别大。陈见薛廷华身材瘦小,平时就经常照顾这位小兄弟,替她站岗,行军途中帮她背枪和背包,薛廷华也经常帮他洗衣服,卷叶子烟,两人亲如兄弟一般。其实,陈敦浩早就发现这个小老乡喉部平坦、腿上汗毛很少,体形有点像女性,但他并没有贸然说破。
一天晚上,部队放电影《南征北战》,陈班长叫薛廷华一起去,薛感到肚子不舒服便去上厕所,谁知刚蹲下不久,陈班长就推门而入,薛廷华慌忙站起来,连声说:“你干啥子,快出去!”陈班长狡黠地道:“出去,你究竟是啥子人?”“啥子人,战士!”“刘义财”连忙解释。“嘿嘿,你这个与别人不一样哦?”陈班长步步紧逼。“你莫要胡说,有啥不一样?”“那好,我来问� 无奈之下薛廷华只好将真相告诉了陈班长,并表示愿意与之结为伴侣,但他要对天发誓,永远替她保守这个秘密。可是,陈班长为了救她,却永远倒在了夹石沟,再也不能关心照顾她了。
薛廷华第二个恋人是排长李文金。他俩一同参军,分到—个团,都是党员,又同时上前线。由于他们是苍溪老乡,平时自然经常来往。
388团攻打察隅河,在雨林中休息时,李文金一脸严肃地说:“刘老弟,有句心里话,我早就想告诉你,因大战在即今天才讲,我近来观察你像个女人,走路姿式不像个男人,在藏北一年四季穿棉衣没感觉,但这里气候不同,有时大伙热得穿背心,你却穿衬衣,外套军装,如果你真是女娃,希望你以后向组织上讲清楚,我俩组成一个家庭好吗?这次战斗,假如我光荣了,还望转告我的父母,他们的儿子没有给祖国丢脸,请在我的坟头放上一瓶酒,我在那边也好喝上一口……”
李排长一席之言,感动了薛廷华,她深情地望着战友,羞涩地点了点头。然而,李排长却倒在了冲锋路上,死得那么惨烈,给薛廷华留下了永远无法平复的伤痛。薛廷华第三个恋人是她的丈夫余仁多吉。中印自卫反击战结束后,部队回到了四川雅安,按照李排长的叮嘱,薛廷华向师首长坦白了自己女扮男装的经过,师长董占林亲自找她谈话,并决定将其调到体工大队,授予准尉军衔,副排长级别。一天,一辆军用吉普车驶出雅安,薛廷华身着女军装坐在车上,开车的是她的藏族战友,副连长余仁多吉。交谈中,薛廷华了解到余仁多吉家住甘孜,比她早两年参军,熟悉藏汉生活。余仁多吉则对薛廷华的作为敬佩不已。余仁多吉中等个头,皮肤自皙,性格温和,一点也不像个藏族人。一路上,余仁多吉对她关怀备至,薛廷华不由得对这个藏族小伙产生了好感。军区体工大队将薛廷华安排到女队参训,练习跳高跳远、短跑、骑马、打篮球、掷铁饼、铅球等。薛廷华恢复了女儿身,一下变得性格开朗活泼好动起来。一次,军区司令员张国华听说了薛廷华的故事,亲切地对她说:“你长得乖,有出息,能干,干下去!”
薛廷华在体工大队进步很快,不久就成了女篮的主力队员,多次参加正式比赛。在一次比赛中,薛廷华不幸受伤,住进了医院。余仁多吉闻讯后,特地请了5天假来照顾她,两人的感情逐渐升温。薛廷华伤好已是半年以后,组织 薛廷华终于见到了阔别多年的父母兄妹。1965年的一天,苍溪皮防医院来了一个30多岁的男子,他神情沮丧,满脸疲惫,一身风尘,这个人就是余仁多吉。
原来,一年前,余仁多吉的父母领回一个流落甘孜藏区的女子,要儿子与那女子结婚。尽管余仁多吉一百个不愿意,并再三解释他已有了意中人,但他父母根本听不进去,硬逼着他与那女子圆房。后来那女子生下一个女婴,就在孩子刚满6个月时,那女子突然不辞而别。虽然他们发动亲友四处寻找,但至今杳无音讯。余仁多吉这次千里迢迢赴苍溪,就是特地登门向薛廷华求婚的。余仁多吉一见到薛廷华“扑通”一下跪到地上,哀求道:“好妹妹,我已深爱你几年了,请你嫁给找,救我女儿,救我全家吧。”“多吉哥,别这样,快起来,我答应你,我跟你走!”两位昔日的战友深情相拥,久久依偎在一起……
关键词:古代唱论;民族声乐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6-0119-01
“字正腔圆”一词最早是我国戏曲、曲艺传统中关于创腔和演唱的一种理论,是艺人们在长期的集体实践过程中,对其处理唱腔与字调关系的丰富经验所作出的理论概括。
一、“字正”即咬字吐字问题
歌唱中的咬字吐字,唱者吐字清晰,听者易懂顺耳。王骥德的《《方诸馆曲律》对咬字吐字的问题做了精彩论述:“古之语唱者曰:谓字则喉、唇、齿、舌等音不同,当使字字轻圆,悉融入声中,令转换无垒块,古人谓之‘如贯珠’,今谓之‘善过度’是也”又曰:“有声多字少,谓字一声,而高下抑扬,婉转其音,若包裹数字其间也。有字多声少,谓抡带顿挫得好,字虽多如一声也。”
1.字头与咬字。咬字主要是指字头部分,一般要求是字头咬准要有劲。清代王德晖、徐沅徵的《顾误录》一书就指出:“每字到口,需用力从其字母发音,然后收到本韵,字而自无不准。”
2.字腹与吐字。 吐字是咬住字头紧接着向韵母过渡,即发韵母或字腹、字尾的成分。传统声乐艺术演唱的归韵或收音是根据“十三辙”来进行的。
3.字尾与归韵。明代沈庞绥在《度曲须知》中,将归韵作为“下半字”或“收音”来提出,他认为“下半字面,须关唱家收拾得好”,并强调“字字规正,字字了结”使吐字归韵各得其所,否则“音路稍伪,便成别字”。这些论述说明了归韵在歌唱中的重要性。
咬字、吐字、归韵是一个连贯的整体过程,要注意出声(咬清字头)――引腹(引长字腹)――归韵(收清字尾)的三个阶段。明代沈庞绥在《度曲须知》中有云:“凡敷演一字,各有字头、字腹、字尾之音,头尾如末厘指,而字腹则出字后,势难收尾音。”清代朱大椿在《乐府传音》中亦有云:“一字之音必有首腹尾,必首腹尾已尽,然后再出一字,则字字清楚。若一字之音未尽,或已尽而未收足,或收足而于交界之处未划断,或划断而下字之头未能矫然,皆为交代不清……”这段话说明每个字的读音都有字头、字腹、字尾。切勿一个字字音还没唱了结,或者虽唱完了但收尾不准不足,或收尾准足却与下一个字的字头衔接处粘连在一起,中间未断开,或虽断开但下一个字的字头唱得不明确,喷口没用力。可见我国古代唱论对咬字吐字问题研究的重视和细致。我们可以从中借鉴学习,结合我们的演唱实践运用检验这些理论。
二、“腔圆”即唱腔圆满流畅的进行,音色圆润的意思
我国古代对行腔的要求主要是在“如贯珠”的基础上,从《乐记》到宋代《梦溪笔谈再到元代《唱论》,乃至清末的《艺概》,都是以“如贯珠”说出发,并各有发展。对我们今天的声乐艺术有指导意义的也不少,如《梦溪笔谈》中的“声中无字,字中有声。”《唱论》的“声要圆熟,腔要彻满”还有《曲律》中提到的“生曲贵虚心玩味,如长腔要圆活流动,不可太长;短腔要简劲找绝,不可太短。至如过腔接字,乃关锁之地,有迟速不同,要稳重严肃,如见大宾之状。”
到清代行腔的艺术处理更为缜密,徐大春的《乐府传音・顿挫》就在前人“如贯珠”的基础上提出“顿挫”,即在行腔上要求抑扬起伏、刚柔相间的艺术处理。这些宝贵的理论经验都是值得我们深入分析和学习的。
三、“字腔关系”以字带声、以字行腔、字正腔圆
字和腔在歌唱中是非常重要,二者之间存在着辩证统一的关系的,我们只有在歌唱实践中将而者有机的结合,才能真正做到“字正腔圆”。“声中无字,字中有声”就是将字融入腔中,“字”与“声”形成和谐的统一体。
要达到字腔和谐统一、字正腔圆的效果必须以字带声、依字行腔。《顾误录》中就有云:“…字为主,腔为宾,字宜重,腔宜轻。字宜刚,腔宜柔。反之,则喧客夺主矣。”可见要将字放在首要位置, 依字行腔。王骥德也十分强调“字”“腔”结合问题,他在《方诸馆曲律・论腔调》一章中说:“唱词,有多种格式,唱词行腔也有与之相符合的各种格式:有的“字多声少”,讲究“抢带顿挫得好,字虽多如一声也”;有的“声多字少”,唱一声,讲究在高下抑扬、宛转中“包裹数字其间也。”这些都是有关依字行腔的论述,当然还有很多,本文因篇幅原因不能一一列举。
我国古代声乐艺术博大精深,本文只是通过对中国古代声乐艺术的相关文献的例举,对字腔问题进行简要的论述。希望能对当前存在的一些注重发声技巧忽略咬字行腔的现象有所影响和改善。
参考文献:
[1]孙继南、周柱铨主编。中国音乐通史简编[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3.
[2]顾光旭著。中国民族声乐论[M].北京:光明时报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