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教案【优秀10篇】

作为一名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

《西游记》教案 1

一、活动目标

感知儿歌《西游记》中语言节奏,尝试寻找儿歌中的不同节奏及复合节奏,感受具有中国传统元素儿歌的有趣。

二、活动准备

1、唐僧取经的PPT。

2.对西游记中的主要角色有所了解。

三、活动过程

(一)儿歌《西游记》

1、出示唐僧取经的PPT。

T:画面上有谁?是什么故事?谁走在前面?谁跟在后面?孙悟空的本领是什么?

2.老师用儿歌总结

T:唐僧骑马咚那个咚,后面跟着个孙悟空,还有八戒沙和尚,孙悟空跑得快,走在前头打妖怪。

3.幼儿有节奏地用儿歌表现。

(二)找故事中的'声音

1.情节声音

T:唐僧和徒弟们一起去取经,做了什么事会发出什么声音?(引导幼儿发现情节中的声音,例如:唐僧骑马马蹄声,孙悟空跑得快)

2.角色声音

T:唐僧骑马怎么有节奏地走?(引导幼儿为唐僧创编节奏,例如…唐僧骑马唐僧骑马。同样的方式引导幼儿用节奏语言表现沙和尚和八戒。)

(三)节奏配音

1.两个节奏型的复合

T:谁愿意做唐僧,骑马发出什么声音?谁做孙悟空,走路发出什么声音?

2.三个节奏型的复合

T:八戒沙和尚也跟在后面,谁来做八戒沙和尚?

3.四个节奏的复合

T:孙悟空为了保护师傅,变身一前一后两个,谁来做跟在后面的那个孙悟空。

操作提示

这个游戏很有趣,老师需要由浅入深,引导幼儿在理解基础上进行想象和节奏创编。以上的节奏只是举例,可以根据孩子的实际水平进行调整。但复合的节奏不宜太复杂,在进行节奏复合时,也要由简到繁,不断扩充节奏。

在幼儿熟悉复合节奏的基础上,老师可启发幼儿用乐器演奏,如马蹄声用双向筒,孙悟空跑得快用钹,唐僧骑马用串铃,八戒用鼓表现笨重,沙和尚用铃鼓,孙悟空用三角铁表现腾云驾雾。当然这里的配器仅做参考,要与孩子共同商量,创造出属于自己班级的乐队演奏方案。

在幼儿乐队操作的基础上,可加上指挥、运用力度的强弱表现,那么幼儿的兴趣会更加浓。整个游戏发展了幼儿的注意、记忆、想象、思维、合作、自控等能力。

《西游记》教案 2

活动目标:

1、 学习小组合作创作连环长卷画,体验与同伴合作的快乐。

2、 会协商解决自己遇到的困难。

3、 能大胆地画出自己创编的故事,并在集体面前讲述。

活动准备:

1、 有关西游记的各种录象带、画册、制作连环长卷画的材料。(构线笔、油画棒、连环长卷画的纸。)

2、 幼儿已经欣赏过许多《西游记》的连环画。

活动过程:

1、欣赏连环画

(1) 教师取出连环画,给幼儿讲讲这本连环画的内容。

(2) 请幼儿说说什么叫连环画,它和其他故事书有什么不一样?

(3) 再请幼儿观察一下每张图画有什么特点,他们之间的关系如何?

2、 幼儿学做连环画。

(1) 引导幼儿小组合作自编一本简单的连环画,要先想好了故事的情节,再分工合作。

(2) 请幼儿讲讲创编的。故事情节。

(3) 在绘画中遇到困难该怎么办?

(4) 幼儿画长卷连环画。

鼓励幼儿创编出与众不同的故事情节

画长卷连环画要注意故事的连贯性。

提醒幼儿将故事中的主要角色的外形特征画出来。

3、 长卷连环画分享会

每组请一位幼儿讲讲自己的连环画。

活动结束:

将长卷画展示出来,请孩子们带爸爸妈妈一起欣赏,分享成功的快乐。

《西游记》教案 3

幼儿对《西游记》中的孙悟空非常熟悉,教师就利用幼儿熟悉的孙悟空来创设活动情景,以寻找花果山为目的,一路设置各种障碍,让幼儿亲自体验困难,并且去想办法战胜它。用这样的方法来进行活动,对幼儿来说有很大的诱惑力。

教案目的:

1锻炼幼儿亲自去探索道路,独立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能力

2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案准备:

1、老师布置三条去花果山的`路并在路上设置各种障碍。

2、各条路的标记地图人手一张,孙悟空面具、玩具手机

3、10以内的加减法和若干几何图形。

教案过程:

1、引入话题

师:小朋友们知道孙悟空住在哪里?你们想不想去呀?

幼儿:想

师:我这有去花果山的地图,它会指引你们来花果山的,只要你们能按地图上的标记寻找道路就能找到花果山。

幼儿:真的?太好啦!

师:在通往花果山的路上,你们还会碰到各种不同的困难,你们怕不怕?不过只要你们肯动脑筋,就一定能到达花果山。

2、选择路线

幼儿每人一张地图,去花果山有三条路,

第一条路,几何图形标记

第二条路,动物标记

第三条路,数学题迷宫

教师让幼儿看清地图上是什么标记的道路,然后4—5人结为一组,选择线路,一起去找。

3、寻找花果山

每条路上至少设有3个障碍物,如:跳过小沟,爬山,钻山洞,走独木桥,穿越大森林、遇到老虎、走过迷宫等等。让幼儿在错综的三条路中边看标记边走、边战胜困难、边寻找花果山。

4、找到花果山

教师请幼儿说一说:路上遇到什么困难呀?是怎么克服和解决的?

教师表扬幼儿很勇敢,真棒!

教案总结:

孙悟空的形象幼儿非常喜爱,孩子们在平时的交谈中话题总是不离孙悟空,有几个顽皮的男孩还经常学孙悟空的样子。本次活动,对幼儿来说有很大的诱惑力。幼儿通过情景活动体验感受很深,非常有兴趣、积极性非常高涨。在情景活动中既整合了多种学科,如认知中的动物归类,数学中的几何图形归类和十以内的加减法,学看标记识路,运动中的跳、爬、钻。又培养了孩子们勇敢探索精神和活泼、不怕困难、战胜困难的决心和勇气及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幼儿同伴间的交往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培养。这一主题活动以幼儿的探索、感受和能力发展为主,教师的指导活动转为隐性,考虑了幼儿的个体差异,设置不同难度的障碍,力求达到以下目标。

《西游记》教案 4

1、教学目标:

(1)、了解《西游记》的主要故事内容,培养阅读兴趣。

(2)、结合作品故事情节和景物来理解主要人物形象。

(3)、认识《西游记》的作品现实意义。

2、教学重点:

结合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理解人物特点,感受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理解人物形象,认识作品的现实意义。

课前学习:阅读原著,每人准备一个精彩的"西游记"故事。

3、导入:

同学们好,上课前,先请大家倾听一首歌曲。(放歌曲《敢问路在何方》)刚才我发现有的同学在小声哼唱,同学们喜欢这首歌,同时也会喜欢《西游记》吧?在四大古典名著当中,《西游记》是最受青少年喜爱的,它被拍成了电视剧,制成了卡通片,绘成了连环画,可谓是妇孺皆知,但“看”代替不了阅读名著。同学们前段时间已对这部著作进行了阅读,这节课我就和同学们一起走进书中的神魔世界,去感悟,去欣赏。整体感知:

1、哪位同学来把这部书的内容简要概括一下?明确:它写的是唐僧、沙僧、猪八戒、孙悟空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取回了真经。

2、是啊,他们经历了八十一难啊!最终“径回大土,五圣成真”。那同学们读后有什么感受?能不能用一个字来概括一下?明确:奇、妙、好等。总结:对,西天路上艰险和灾难的体现者,大都是动物变化的妖精,克服这些阻难的也是猴、猪的精灵。它就象是一部妙趣横生、兴味无穷的童话。从文学欣赏角度说那就是“美”。

3、读后� (板书“情节”)同学们最好这么来谈:我认为……情节好。因为……比如:……。学生可以从多角度来总结:比如:

(1)、我认为第四、五、六、七回很好。这可以概括为“大闹天宫”。因为它很曲折,比如:先封他为弼马温,他听说是“没有品从”下界了,自称“齐天大圣”,招安后让他看管蟠桃园,结果他乱了蟠桃会,反了天宫。我 这大闹天宫的确是孙悟空叛逆性格的集中体现。

(2)、我认为第二十七回“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这一情节也很好。因为它很曲折、生动。比如:妖精先变为少女,又变为老太太、老爷爷,表现得很可怜,使师徒两人产生误会,赶走了孙悟空。

(3)、我认为第59、60、61回很好,它很吸引人。它可以概括为:“三借芭蕉扇”。第一次借到的是假的,越扇越火越旺,第二次借到了又被牛魔王半路骗回。第三次才在菩萨的帮助下成功了。也怪了,那铁扇公 他们之间有仇。这是第几回中提到的?是第四十二回《大圣殷勤拜南海观音慈善缚红孩》。教师总结:所以这些故事是相对完整而又相互关联的,这一百回就采用了这种冰糖葫芦式的结构。作为小说,情节生动这是拥有读者的决定因素,吴承恩在这方面可谓功底深厚!

4、除了情节之外,还有没有你最喜欢的认为美的地方?(人物。)教师点拨:在这部神魔小说中,塑造了一系列生动的形象。(师板书“人物”)关于神佛你能说出几个?(玉帝、王母娘娘、如来佛、菩萨(师演示剧照)这些可以说是最上层的了。还有吗?托塔李天王、赤脚大仙……、还有巨灵神、土地神等小神小仙。当然在取经路上也遇到了大大小小的妖精无数。同学们说说看?黄袍怪、精细鬼、蜘蛛精、蝎子精(其它略)

教师:可谓人物繁多,不能一一细数,我们就只来看师徒四人吧。(显示四人剧照。)这师徒四人中除了唐僧之外,他们都是神性、人性、动物性的和谐统一,那么你最喜欢或最不喜欢谁?同学们可以畅所欲言。他赞成的你也可以反对。不过你要拿出理由来证明你的看法。明确:

孙悟空

(1)、我最喜欢孙悟空。因为他武艺高强,有神通。能上天入地,呼风唤雨,腾云驾雾,变化无穷。教师点拨:他本来就是天地灵化之物,后来又吃了(蟠桃),饮了(玉酒),盗了太上老君的(仙丹)八卦炉内炼就了他的(火眼金睛),增强了他长生不死的本领。(括号内文字学生说出)

(2)、他还聪明机智。能识破机关,看清真面目。比如:答应菩萨西天取经前他曾要了个条件:“叫天天应,救地地灵”,还要了三根救命毫毛,这为后来遇难留了后路。

(3)、我喜欢他,还因为他很有人情味。比如:在第二十七回中,孙悟空走前那声声“师父”。我读的时候就非常感动。教师补充:在此时他为了拜一下师父,“即变了三个行者,连本身四个,四面围住师父下拜。”这里体现了孙悟空对师父的留恋和无奈。

(4)、他非常勇敢,如果没有他力战妖魔,就不会取回真经,修成正果。

(5)、我虽然喜欢他,但孙悟空也是有缺点的。。比如,不愿让人提起“弼马温”那不光彩的过去。有时还管不住自己。教师总结:说得很好,常言说:人无完人。孙悟空的魅力就在于他的妖气而不在于他的改邪归正,在于他的个性放纵而不在于受理性的约束。正因为他性格的多彩多变,亦庄亦谐,我们才更喜欢他。

猪八戒:

(1)我喜欢猪八戒。因为他能吃苦。比如:在高老庄时,丈人称他“倒也勤劳,耕田耙地,不用牛具,收割田禾,不用刀杖”

(2)他强硬。被捉后往往骂不绝口,不求饶

(3)勇敢、单纯。能与悟空协力合作,心直口快,有什么说什么。

(4)我反对!因为他好色、贪吃、懒惰。在天宫调戏嫦娥被贬,高老庄又强抢民女。让他寻山他却睡了。

(5)我也反对,不仅如此,他还爱贪小便宜,留有私房钱,不坚定,动不动就分行李打退堂鼓。教师总结:猪八戒身上的这些缺点其实也是我们人性的一些弱点,在这四个人当中他就是一位丑角,正因为他的“丑”才增强了幽默感和作品的真实感,在艺术上才“美”起来。

唐僧

(1)、我喜欢唐僧的正派、有同情心。如第二十三回《三藏不忘本,四圣试禅心》中要嫁女儿给他时,他“便似雷惊的孩子,雨淋的蛤蟆。”一心向佛。(对。我同意,在第五十四、五十五回中也体现了这一点)

(2)、我不喜欢他。因为他好坏不分,软弱。在第二十七回国误信坏话将悟空赶走,是不能原谅的。教师点拨:所以作者也写了让他自食其果的情节。哪位同学举个例子?

(3)、在第三十回中他被妖怪变成了一只斑斓猛虎。悟空笑他:“师父啊,你是个好和尚,怎么弄出这等个恶模样来也?教师点拨:其实,唐僧毕竟是肉眼凡胎,对妖魔鬼怪是无能为力的。

沙僧呢?有没有喜欢的?

(1)、不喜欢,他太老实了

(2)、喜欢,这就是他的特点,老实本份,任劳任怨教师总结:这四个人物形象各具特点,有优点也有不足。以孙悟空和猪八戒性格最为鲜明,充分体现了个性美。那么你从中有何体会呢?明确:要全面、公正,要学会欣赏别人,不能一偏概全。

5、在小说中作者提到了海外仙山,天上灵宵宝殿,水中龙王宫,地下阎罗城,这一切都光怪陆离,每一处都极尽了描摹功夫。接下来我们该欣赏什么了?(环境)教师提问:

(1)、那么� 学生明确:例如:第一回作者在写寻访菩提祖师时,写到了他的住处,我认为这段很美。教师点拨:这哪里是小说中的句子,这简直就是一首诗。� 小说中还有很多的自然景物的描写,比如说第五回中,对蟠桃园内景色描写。他把把熟的桃子说成是“簇胭脂”“酒醉”非常形象。

(2)、揣摩句子,不仅要看它用了什么修辞,什么句式等表面特征,还要发现其内在的技巧。比如:(师出示“大闹五庄观”中孙悟空寻找人参树一段,标出以下三句:“推开两扇门,呀!却是一座花园”;“又见一层门,推开看处,却是一座菜园”;“走过菜园,又见一层门”。)参照标出的句子你发现了什么?(有一种悬念,把主要的写在后面,层层推进,能吸引读者。有一种千呼万唤始出来的感觉。)教师总结:景物的描写,一般有衬托、渲染气氛的作用。景物我们先品到这里。当然还有很多美景值得我们细细品味,读这样的句子真的是一种享受!

6、好了,我们刚才一起来探讨了西游记中的主要人物以及相关的情节和景物描写,大家说得非常好,那么我们通过刚才的探讨,结合我们的实践来看一下,阅读《西游记》后,在生活中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启示?明确:作品意义——艰苦奋斗、坚持不懈地实现某一崇高的目标。

7、学生之间互相切磋,讨论。学生可以列举在阅读时遇到的难题。如:有学生问:如果没有唐僧,孙悟空一个跟头十万八千里,让孙悟空一个人去取经就好了!老师:这大概是很多人的一个困惑吧,谁能帮他解释?生:不行,孙悟空他有时管不住自己,一会儿不知跑哪儿去了!生:不行,这么写又表现了什么呢?表现不出他们战胜困难的勇气,人物的性格也得不到展示。师:同学们说得不错。孙悟空可是三性统一的形象,他的“猴性”需要一点约束。没有唐僧不太好吧?同时,就象西方小说《鲁宾逊漂流记》、《老人与海》一样,《西游记》是一部人类战胜困难的战斗史,也是一曲战胜自然的凯歌,这么写也在于为这一主旨服务吧?

总结:名著,是“具有推崇价值的有名的作品”。经典名著的价值在于典范语言,在于精彩的故事,在于典型的人物,在于深刻而独到的主题。它给予心灵的滋养。今天,我们一起在经典名著的殿堂里领略了名著的魅力,汲取了智慧,净化了心灵,丰富了精神,愉悦了人生。这部作品人美、景美、情节美,正因如此它成为了世界文学中拥有读者最广泛的杰作之一。今天我们只欣赏了它最生动的几个情节,最主要的四个人物,最美的几处景致,它还有更广泛、更深刻的内涵等待我们去发掘。随着年龄的增长,文学修养的提高,再过半年,一年,五年,再读这部书,相信同学们一定会有更多、更深的感受的!

《西游记》教案 5

一、教学目标:

1、理清小说结构,分析人物形象。

2、通过学习,激发学生阅读小说的兴趣,鼓励学生课外阅读古今中外名著,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创新精神。

3、学习孙悟空具有蔑视皇权、神通广大、敢于造反等反封建的叛逆思想和斗争精神,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了解故事情节结构、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

2、难点:理解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

三、课前准备:

课前布置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阅读《西游记》,并做笔记,了解故事内容并对人物形象作评析。

四、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由我国四大古曲小说说起,引入新课的学习。

(二)导读小说:

1、简介作者:

吴承恩(约1500—1582),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淮安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县)人。出生于一个由下级官员沦落为小商人的家庭。他的曾祖父、祖父“两世相� 据吴国荣《射阳先生存稿跋》载,吴承恩“髫龄即以文鸣于淮”,向他“乞言问字者恒相属”。《天启淮安府志》又说他“性敏而多慧,博极群书,为诗文下笔立成,清雅流丽,有秦少游之风。复善谐谑,所著杂记几种,名震一时”。但是,这样一个有杰出才华的知识分子,在当时却不得志,科举场上,屡试不第,直至四十多岁才补为岁贡生。后因母老家贫,不得已出任长兴县丞,但由于性格倔强,不合时流,不久便因“耻折腰,遂拂袖而归”。晚年退居张里,致力于诗文的写作,《西游记》大概就是在这一时期写成的。他一生著述很多,诗、文、词皆备,但多已散佚,现存作品除《西游记》外,还有后人集辑的《射阳光生存稿》四卷。解放后出版了近人刘修业重新辑校的《吴承恩诗文集》。

2、小组讨论下列问题:

①《西游记》全书的内容。

②《西游记》的结构。

3、学生讨论、发言后,教师归纳明确:

①《西游记》作书100回,该书主要写了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师徒四人一路上降妖伏魔,扫除障碍,到西天取回真经的故事。它是中国古代小说史上最杰出的一部长篇神魔小说。

②在结构上,《西游记》由大闹天宫,唐僧出世和西天取经三大部分组成。前七回为“大闹天宫”。第八回至第十二回为“唐僧出世”,包括“如来说法”,“观音访僧”,“魏征斩龙”、“唐王八冥”等几个小故事、交代取经缘起,起着过渡和衔接作用。最后八十回为“西天取经”,其中包含“九九八十一难”,“八十一难”中又曲四十一个小故事构成,各个小故事既相对独立又前后呼应,由于它们的主人公都是孙悟空,所以又被紧紧地串联起来,给人以完整连贯的印象。取经本向是宗教活动,但作者赞颂了唐僧师徒为了取真经,百折不回坚持斗争的精神,最后得成正果,是个富有寓意的故事。特殊是作品写孙悟空取经前的经历和他在取经过程中与某些妖魔的斗争、曲折地反映了封建时代的社会现实。

(三)小结:

神话小说《西游记》通过神话的形式表现了丰富的社会内容,曲折地反映出现实的社会矛盾,表达了人民的愿望和要求。本节课只着重简介这本书的内容及情节。对《西游记》这部名著,我们今天只不过一个初步的了解,更精彩的故事等着我们去品味。希望大家利用课余时间,认真阅读原著内容。

四、课外探究练习:

(1)课外重读《西游记》、熟记故事,试分析人物形象。

(2)如何正确看待小说中的佛教色彩?

第二课时

一、引入新课:

前一节课,我们着重简介《西游记》的内容和情节结构。本节课进一步分析一下孙悟空这个人物形象。

二、研习作品:

1、请学生上台讲有关孙悟空的小故事:(任选一个)

①大闹天宫

②智调芭蕉扇

③智擒红孩儿

④赌胜车迟国

⑤三打白骨精

⑥美猴王

⑦真假美猴王

2、分析孙悟空的形象:

①孙悟空原系东胜神州傲来国花果山上的一个破石而出的石猴。他一来到人间,就“目远两道金光,射冲斗府”,显示无比威力,酝酿着对神权统治的挑战。后来,他凭着自己的勇敢和智慧,做了“美猴王”,率领着众猴在花果山水帘洞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

②为了与天地山川齐寿,不生不灭,他学得神通,主动向审权正统进攻,闹龙宫,踏地府。

③孙悟空不做“弼马温”,奋起金箍棒,打出南天门,又偷蟠,盗御酒,窃仙丹,败天兵,一反再反,“打到通明殿里、灵霄殿外,”真“打得九曜星闭门闭户,四天王无影无踪。”

④孙悟空在“强者为尊”的思想指导下,自称“齐天大圣”,并提出“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的口号,定要玉帝让出天宫宝座。

⑤在西天取经中上孙悟空遇妖必斗,见魔必诛,有恶必除,除恶务尽。不管是象征官宦和地主豪绅的妖魔鬼怪,还是体现自然力的妖魔鬼怪,他都务求诛杀天绝。他上天入地,探妖巢,入魔窟,不辞辛苦,不畏艰难,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讲究策略,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即使在生命攸关的时刻,他也从不灰心,仍然保持着旺盛的战斗精神,同妖魔进行始终不懈的顽强斗争,直至胜利。孙悟空在取经途中降妖荡魔的斗争,表现出非凡的智慧和无比的勇武。

⑥孙悟空斩妖除怪的斗争实际上是与神佛斗争的继续,是函悟空闹龙宫、地府、天宫战斗的继续,仍然具有反抗神佛正统的积极意义。

小说成功地塑造了理想化的英雄形象孙悟空。在“大闹天宫”中,孙悟空身上表现出一种追求自由、勇于反抗、敢作敢为的战斗精神;在“西天取经”中,孙悟空身上双表现出一种坚忍不拔、勇往直前、积极进取、永不妥协的理想主义精神。孙悟空的形象,在当时寄托着作者和广大人民反抗邪恶势力和战胜自然灾害的`愿望,集中反映了劳动人民的优秀品质和理想;在今天仍然具有积极的意义。

三、讨论下列问题

(1)人物评价题:从下面人物中任选一个,写一则近200字的人物简介。

孙悟空、猪八戒、白骨精、红孩儿

(2)辨论题(任选一题):

①某校初三(6)班同学在阅读《西游记》时,对猪八戒这个人物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为此,语文老师组织了一场辩论。假如你是正方,针对反方辨词怎么说?

反方:我方认为,猪八戒好吃懒做,见识短浅,在取经的路上,意志不坚定,遇到困难就嚷嚷着要散火,而且还经常搬弄是非,耍小聪明,爱占小便宜,贪恋女色,是一个贪生怕死、自私自利的人。

正方:

②某校初三(2)班同学在阅读《西游记》时,对唐僧这个人物有两种不同看法,为此语文老师组织了一场辩论,假如你是反方,针对正方辩词该怎么说?

正方:我方认为,唐僧能历尽千辛万苦去西天取经。他意志坚定,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从来没有动摇取经的决心;他心地善良,有仁爱之心,即使误放妖魔,也不愿伤及无辜;他不求名,不贪财,是一个可亲可敬的人。

反方:

学生讨论、发言后,教师归纳明确。

(1)孙悟空——法号行者,是唐僧的大徒弟,会七十二变、腾云驾雾。一双火眼金睛,能看穿妖魔鬼怪伪装的伎俩;一个筋斗能翻十万八千里;使用的兵器是如意金箍棒。他占花果山为王,自称齐天大圣,因大闹天宫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多年。后来经观世音菩萨点化,保护唐僧西天取经,一路上降魔斗妖,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取回真经终成正果。他嫉恶如仇,英勇无畏,取经后被封为斗战胜佛。

猪八戒——法号悟能,是唐僧的二徒弟,原来是玉皇大帝的天蓬元帅,因调戏嫦娥被逐到人间,错投猪胎。他会变身术,能腾云驾雾,使用的兵器是九齿钉钯。后被孙悟空收服,一同保护唐僧西天取经。八戒性格温和,憨厚单纯,力气大,但又好吃懒做,爱占小便宜,贪图女色,经常被妖怪的美色所迷,难分敌我。他对师兄的话言听计从,对师父忠心耿耿,为唐僧西天取经立下汗马功劳,是个被人们喜爱同情的喜剧人物。

白骨精——白骨精又叫白骨夫人,是唐僧西天取经途中遇见的少有的女妖精,使用双剑,武艺出色,善于变化,诡计多端。她想吃唐僧肉,先变成十六七岁的漂亮少女,再变成一个八十岁的老婆婆,后变成年迈力衰的老翁,均被孙悟空识破,于是使出离间计,迫使唐僧逼走孙悟空,把唐僧捉住。在唐僧险遭杀身之祸时,神通广大的孙悟空多番变化,几经争斗,白骨精终于被打得露出原形。

红孩儿——红孩儿号圣婴大王,住在号山枯松涧火云洞。红孩儿是他的乳名,是牛魔王的儿子,铁扇公主养的小妖怪,使用一杆八丈火尖枪,武功非凡,又在火焰山修练三百年,练成三昧真火,口里吐火,鼻子喷烟,十分了得,经常与人赤脚打斗。红孩儿听说吃唐僧肉可以长生不老,用狂风卷走唐僧,用计骗擒八戒。孙悟空战之不胜,请来观音菩萨,收服了红孩儿。后来他做了观音菩萨的善财童子,终成正果。

(2)①正方:我方认为,猪八戒能吃苦耐劳,对师傅忠心耿耿。在与妖魔的斗争中,他总是挥舞钉耙,勇猛战斗,是孙悟空的得力助手。他知错能改,乐于助人,是一个忠勇、善良、淳朴、憨厚的人。

②反方:我方认为,唐僧的仁爱之心是虚伪的,在惩罚为他一路除妖除魔的孙悟空时,毫不手软;他一意孤行,在西天取经的路上,人妖不辨,经常被魔鬼怪所迷惑,是一个毫无原则、是非不分、固执己见的人。

四、小结:

本节课,我们着重分析被称为“勇敢化身”孙悟空这人物形象,他神通广大,智勇双全,他蔑视皇权,敢于造反;他勇往直前,积极进取。这是值得大家学习的。我们在阅读中应该撇开西天取经故事中的佛教色彩,重点学习他对理想和光明的追求和与一切邪恶势力斗争的决心。

《西游记》教案 6

活动目标:

1、在关擦比较中了解脸谱形状的含义,使用对称绘画经验表现唐僧师徒四人的主要特点。

2、对《西游记》故事感兴趣,积极大胆表现自己喜欢的人物对象。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活动准备:

一、回忆故事,引出故事中的角色

1、听音乐回忆故事《金猴降妖》,去西天取经的还有谁?

2、这4人是著名的故事《西游记》中的`人物。

二、观察脸谱,了解特征并尝试绘画。

1、出示一组猴子脸谱,找出孙悟空,说出理由。

2、观察人物不同特征后再找共有的特征,对应相关文字放脸谱。

3、小结:京剧脸谱会把任务的主要特征表现出来。

4、你喜欢里面的谁?怎么画,才能让人家一看就看出来你画的是谁?

5、介绍辅助材料,能自己画的孩子自己画,需要材料帮助的请自己选择,记住每个角色的特点和共有的地方。

6、幼儿作画。教师观察、引导。

7、交流展示作品:请相关幼儿的作品带上来一起展示。教师讲评。

三、出示妖怪,引发表演故事的兴趣。

取经的4人齐了,如果要表演这个故事还缺谁?

教学反思

通过谈话激发幼儿的兴趣,引出紧箍咒和芭蕉扇,并通过提问,让幼儿回想起紧箍咒和芭蕉扇的样子和特征,同时做了小结。紧箍咒的形状像个圆圈,是金色的;芭蕉扇的形状像一个葫芦,上面有非常漂亮的花纹图案。

《西游记》教案 7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整体了解《西游记》的作者概况、故事情节、篇章结构、人物形象、主题思想、艺术特色等。

2.运用精读与跳读相结合的办法,通过做读书笔记的方法阅读原著,培养学生探究学习具体材料以及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3.感受师徒四人尤其是孙悟空不畏艰险、为实现理想不懈奋斗的精神,从而对学生的人生态度产生影响。

重点难点

1.整体了解《西游记》的作者概况、故事情节、篇章结构等。

2.学习精读,用以精读为主的方法阅读经典片段,进行专题阅读。

一、课程导入

在四大古典名著当中,《西游记》是最受青少年喜爱的,它被拍成了电影、电视剧,制成了动画片、连环画,可谓是妇孺皆知,但看这些形式的艺术作品代替不了阅读名著。同学们前段时间已对这部著作进行了初步阅读,这节课我们将一起走进这部神魔小说,去感悟,去欣赏。

二、了解作者

吴承恩(约1500—约1582),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淮安山阳(今江苏淮安)人,中国元末明初小说家。

吴承恩出身于一个世代书香后败落为小商人的家庭,他自幼敏慧,博览群书,勤奋好学,一目十行,过目成诵。特别喜欢搜奇猎怪,爱看神仙鬼怪,狐妖猴精之类的书籍。

少年时,就已名冠乡里,然而屡试不中,中年后才补为贡生,60岁担任长兴县丞,又因与长官不谐,拂袖而去。晚年归居乡里,贫老以终。官场的失意,生活的困顿。使他加深了对封建科举制度、黑暗社会现实的认识,促使他运用志怪小说的形式来表达内心的不满和愤懑。

三、成书经历

1.故事的取材

唐僧取经是历史上一件真实的事。唐太宗贞观三年(629),僧人玄奘徒步去天竺(今印度)游学。他从长安出发,历尽艰难险阻,最后到达了天竺。贞观十九年(645),玄奘回到长安,带回佛经657部,轰动一时。

2.故事的`发展演进

后来玄奘口述西行见闻,由弟子辩机辑录成《大唐西域记》十二卷。主要讲述了玄奘在路上所见各国的风土人情、语言文化及地理交通,没有什么故事。及至他的弟子慧立、彦悰撰写的《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增添了许多神话色彩,从此,唐僧取经的故事便开始在民间� 吴承恩也正是在这些民间传说和话本、戏曲的基础上,经过艰苦的再创造,完成了这部伟大的文学巨著。

3.内容概括

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取回了真经。

内容划分

第一部分(第1回到第7回)介绍孙悟空的身世和大闹天宫的故事;

第二部分(第8回到第12回)介绍唐僧,交代西天取经的由来。

第三部分(第13回到100回)是全书故事的主体,写悟空皈依佛门,与猪八戒,沙和尚一起保护唐僧去西天取经。途中经历九九八十一难。战胜各路妖魔鬼怪,最终取得真经,修成“正果”。

四、方法指导——精读

1.明确精读内涵

(阅读教材第133页的“读书方法指导”,思考:什么是精读?精读读什么?)

明确:精读即精细深入的阅读。精读指向细腻的感受、透彻的理解和广泛的联想。

2.精读方法运用

阅读内容:

精彩选篇——《唐三藏路阻火焰山孙行者一调芭蕉扇》

阅读方法:圈点批注

3.阅读(批注)要点:

(1)理清故事情节。

(2)通过人物语言、动作等揣摩人物性格、心理。

(3)读内容的感受,对人物形象的感悟,写法的赏析。

(1)故事情节:

唐僧师徒四人路过火焰山。由于山上一片火海,他们无法通过。得知铁扇公主的芭蕉扇能灭火焰山的火,悟空就亲自前往借扇。铁扇公主误以为是悟空害了她的儿子红孩儿,死活不愿借扇给悟空。无计可施后,悟空变小,让铁扇公主喝进肚子,逼铁扇公主交出扇子。铁扇公主腹疼难忍,答应借扇,但给的是一把假扇。

(2)人物性格、心理:

①孙悟空:

行者见他闭了门,却就弄个手段,拆开衣领,把定风丹噙在口中,摇身一变,变作一个蟭蟟虫儿,从他门隙处钻进。(动作描写)——机智

大圣公然不惧,使铁棒劈手相迎。他两个往往来来,战经五七回合,罗刹女手软难轮,孙行者身强善敌。(动作描写)——勇敢,本领高强

②唐僧:

三藏听说,愁促眉尖,闷添心上,止不住两泪浇流,只道:“怎生是好!”(语言、神态)—心里着急性格懦弱

(3)人物形象的感悟:

罗刹女:

那罗刹听见“孙悟空”三字,便似撮盐入火,火上烧油,骨都都红生脸上;恶狠狠怒发心头。(神态、心理描写)——爱子情深,急于报仇

方法总结

通过精读,我们可以细致地了解内容,读出自己细腻的感受,在圈点批注中透彻地理解人物形象,形成自己的阅读体验。

五、作业:

运用本课所学的精读和跳读方法,阅读《西游记》的余下篇章。

《西游记》教案 8

学习目的:

1、理清小说结构,了解小说内容。

2、通过学习,激发学生阅读小说的兴趣,鼓励学生课外阅读古今中外名著,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创新精神。

课前学习:

利用课余时间阅读《西游记》,并做笔记,了解故事内容并对人物形象作评析。

课堂学习:

第一块:导入新课

1、由我国四大古曲小说说起,引入新课的学习。

2、组织学生简介作者吴承恩。

3、简单介绍写作背景及《西游记》的文学地位。

第二块:导读小说

1、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下列问题:

①《西游记》全书的内容。

②《西游记》的结构。

2、学生讨论、发言后,教师归纳明确:

①《西游记》作书100回,该书主要写了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师徒四人一路上降妖伏魔,扫除障碍,到西天取回真经的。故事。它是中国古代小说史上最杰出的一部长篇神魔小说。

②在结构上,《西游记》由大闹天宫,唐僧出世和西天取经三大部分组成。

3、小结:神话小说《西游记》通过神话的形式表现了丰富的社会内容,曲折地反映出现实的社会矛盾,表达了人民的愿望和要求。本节课只着重简介这本书的内容及情节。对《西游记》这部名著,我们今天只不过一个初步的了解,更精彩的故事等着我们去品味。希望大家利用课余时间,认真阅读原著内容。

课后学习:

1、课外重读《西游记》、熟记故事,试分析人物形象。

2、如何正确看待小说中的佛教色彩?

《西游记》教案 9

教学目标:

1、通过“粗读感知法”和“批注精读法”的阅读,培养学生阅读名著的能力。

2、通过评书式阅读汇报,培养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重点:教学生运用“粗读感知法”和“批注精读法”的方法阅读名著。

难点: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名著习惯,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欲望。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设计本环节目的:学生不爱阅读,特别是不爱阅读名著,“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设计本环节意在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并让学生了解《西游记》的艺术魅力。

出示幻灯文字(背景音乐:西游记主题曲《敢问路在何方》),学生齐读:它描述了一个色彩缤纷、神奇瑰丽的幻想世界,创造了一系列妙趣横生、引人入胜神话故事,它在奇幻的故事中曲折地反映出世态人情和世俗情怀,它是我国文学史上成就最高的一部浪漫主义神魔古典章回小说,它不仅是文学中的一部杰作,也是世界文学中的瑰宝,它就是妇孺皆知的《西游记》。

读了这段文字你想说什么?学生自由汇报。教师指导学生随机了解什么是章回小说,《西游记》共一百回。

教师引入:今天开始我们将要用50天的时间阅读这部名著。

二、读名著,读什么?

设计本环节目的:学生阅读名著盲目,不知道读什么,通过本环节让学生知道阅读《西游记》应该读什么,为以后阅读其他名著做好铺垫。

1、学生自由发言:读《西游记》,应该读什么?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并随机板书学生好的汇报。

2、出示幻灯片(近几年中考名著阅读题考察内容:名著阅读题多从检测考生对具体名著的名称、作者、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内容理解、阅读感受等角度拟题,又多以简答题方式检测。)

3、指导学生阅读这段文字,请学生说一说你现在觉得阅读名著应该阅读什么?

学生汇报,教师补充板书,并对学生之前的自由发言进行表扬肯定。

①记住名著名称和作者的文学常识。

②知道故事情节(或主要内容)

③能有词语概括文中人物的形象特点,

④能结合名著内容谈感受。

⑤能从写法角度简要赏析。

4、当堂识记西游记作者的文学常识(吴承恩,明代小说家)。

过渡语:大家知道了读什么,我们怎样读呢?

三、怎样阅读名著:

设计目的:学生阅读名著时大多是走马观花,随便翻翻,印象不深刻,很快什么都不记得了,教七年级学生阅读名著的方法,会使其受益一生的。

1、学生根据已有经验汇报,教师进行板书。

2、教师明确方法指导:

①学生可以按照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阅读,若觉得不好可以用教师推荐的方法。

②粗读感知法和批注精读相结合

粗读感知法:默读名著,读懂内容即可,读后可以说出故事情节,人物特点,自己的阅读初步体会。(出示提示:默读是最有效的读书方法之一,可以边读边思考,默读速度为500/分钟。也可以是浏览,一目十行的'完成)

批注精读法:

通过批注完成:可以画自己喜欢的语段,多读几遍,甚至推荐给同学;可以对印象深的内容批注自己的阅读感受;还可以写一段小书评。

四、学以致用,学生阅读《西游记》的第一二回,教师进行分行巡视指导。

设计目的:学以致用,把阅读方法落到实处。

学生采用粗读感知法和批注精读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阅读

五、评书式汇报:(背景音乐《大圣歌》)

设计目的:就像听评书那样吊着学生的胃口读(欲知后事请读下回),使学生能按回进行阅读,并且在交流中分享了名著的精华,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期待阅读,兴趣自然提高。

汇报内容:

1、标题和情节

2、展示精彩语段

3、展示阅读批注(读内容的感受,对悟空形象的感悟,写法的赏析)

4、展示书评

5、也可以用其他 的方法进行多角度展示

六、教师:

石猴出世成大王,这个日月孕育的精华又有怎样的惊天之举。我们下次阅读课且听分解。

《西游记》教案 10

一、方法指导——跳读

1.引入

《西游记》的时候,你是否被生僻字难倒过?你是否对大段的优美的景物描写视而不见?你是否记住了每个妖怪的名字、每个妖怪使用的兵器?

我们自觉或不自觉地跳过我们不喜欢的内容!选择我们喜欢的内容来读。这样的阅读方式就是跳读。

明确定义和作法

(阅读教材P134的相关内容,思考:什么是跳读?如何进行跳读?跳读读什么?)

跳读,是跳跃式地阅读。跳读是主动地舍弃、有意地忽略,以求更高的效率。跳读可以跳过与阅读目的无关或自己不感兴趣的内容,也可以跳过某些不甚精彩的章节。

二、人物形象分析

1.人物形象——唐僧

唐僧,法号玄奘,又名唐三藏。从东土大唐去西天取经,手执九环锡杖,身披锦斓袈裟。历尽千辛万苦,终于从西天雷音寺取回三十五部真经。功德圆满,加升大职正果,被赐封为旃檀(zhān tán)功德佛。

(形象特点:心地善良,信仰坚定,慈悲,软弱,常常不辨是非)

2.人物形象--孙悟空

孙悟空,诨(hùn)名行者,是唐僧的大徒弟,猪八戒、沙僧的大师兄。会七十二变、腾云驾雾。有一双火眼金睛,能看穿妖魔鬼怪的伪装。一个筋斗能翻十万八千里。使用的兵器如意金箍棒,能大能小,随心变化。他占花果山为王,自称齐天大圣,与如来佛祖斗法,被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多年。后经观世音菩萨点化,保护唐僧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取回真经终成正果,被封为斗战胜佛。

(形象特点:乐观、聪明、勇敢、顽皮、灵活、热爱自由、除恶务尽)

3.人物形象——猪八戒

猪八戒,法号悟能,是唐僧的二徒弟。原来是玉皇大帝的'天蓬元帅,因调戏嫦娥被逐出天界,到人间投胎,却又错投猪胎,嘴脸与猪相似。他会三十六变,能腾云驾雾。使用的兵器是九齿钉耙。唐僧西去取经路过云栈洞,猪八戒被孙悟空收服,从此成为孙悟空的好帮手,一同保护唐僧西天取经,被升为净坛使者。

(形象特点:好吃贪睡,爱占便宜,爱嫉妒,喜欢搬弄是非;憨厚纯朴,没有害人之心。)

4.人物形象——沙僧

又叫沙悟净、沙和尚。他是唐僧在流沙河收的徒弟。原是天庭中的卷帘大将,失手打碎琉璃盏被贬下凡。盘踞在流沙河,吃人为业。成为唐僧徒弟之后与师傅、师兄孙悟空、猪八戒以及白龙马一起赴西天取经,经九九八十一难后,功德圆满。被封为南无八宝金身罗汉菩萨。原著小说中使用的武器是降妖宝杖。

(形象特点:善良、忠心、任劳任怨)

5.人物形象——白龙马

白龙马本是西海龙王三太子,因纵火烧毁玉帝赏赐的明珠而触犯天条,后因南海观世音菩萨出面才免于死罪,被贬到鹰愁涧等待唐憎取经,之后又误吃唐僧所骑的白马,被菩萨点化,变身为白龙马,皈依佛门,载乘唐僧上西天取经,最终修成正果。被升为八部天龙广力菩萨。

(形象特点:沉稳、耐得住性子、忠心不二、坚守岗位)

三、艺术特色:

第一点:善于塑造人物,人物刻画栩栩如生。塑造的人物既有个性,又有共性;既有魔气,又有人气,仙气,融为一体。

明确:举几个例子,比如孙悟空这个形象,他一出生就具有仙气,他是花果山的一个仙石,里头含了仙胎,迎风化为石猴,一出生就会走路爬行,两眼露金光,射冲斗府,惊动了上天,从这些描写就能看出仙气。但同时他又具有魔气。

第二点:善于说故事,可读性强,故事情节曲折,扣人心弦。

明确:典型的故事情节:如三打白骨精、大闹天宫、真假美猴王等

第三点,用幽默、讽刺的手法来抨击现实,增添了故事情趣。

明确:《西游记》书中幽默、讽刺的手法处处都见,所以胡适当年说它“游戏笔墨”。

孙悟空,既是个英雄,又很幽默,他不显得古板,而是跟谁都诙谐,开玩笑。他去借丹,太上老君说不借。他说,那好,你说不借那就好,可就别怪我了。太上老君害怕,赶紧掏出一粒丹给他了。因为太上老君知道不给这一粒丹,说不定多少粒丹都没有了。孙悟空这种说话的方式很幽默的。

至高至尊的玉皇大帝,但求苟安享受,遇事则惊惶失措,胆战心惊,得势则穷凶极恶,专制残忍;道教祖师太上老君,心狠手辣,为报私仇竟要把孙悟空投入八卦炉中活活烧死;

第四点: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充满天马行空的想象和大胆夸张的手法。

明确:如孙悟空的七十二变、十万八千里的筋斗云等;

第五点:小说虽然是长篇巨作,但是却是由许许多多的短篇小故事连缀而成。(具体例子PPT)

明确:郑振铎曾说,这个组织象是个蚯蚓似的,每节都能独立,砍去其一节一环,仍可以生存。

所谓八十一难,细细琢磨,完整的故事也就四十几个。作者就是通过这样既联系又独立的四十几个小故事组成了五光十色的西行历险图,构置出它艺术大厦的长廊,让人目不暇给。

四、感悟人生

唐僧师徒克服八十一难,终成正果。在我们生命的日子里,其实也是一样,有晴天,也会有阴天、雨天、雪天,在我们的人生道路上,有平川坦途,也有无舟之渡,无桥之岸,那么,同学们,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如何应对这些“磨难”呢?

1.从人物形象感悟

(个人上:)唐僧—认准目标,坚持到底

孙悟空—战胜自我,改变世界

猪八戒—快乐生活,幽默人生

沙和尚—谦逊为人,踏实做事

团队上:团结协作,共同进步

2.主题感悟:

抛开小说的宗教外衣,对今天的青少年来说,这部小说也许更像一个励志故事:人生就要有所追求,为了实现理想而披荆斩棘,不畏任何艰难险阻,以超强的韧劲和斗志战胜一切困难,直至达到胜利的终点。

五、巩固练习

1.文学常识、文章内容考查(见PPT)

2.精彩故事考查(见PPT)

六作业:

1.运用本课所学的精读和跳读方法,阅读《西游记》的余下篇章。

2.完成同步练习册上本课的练习。

板书设计:

西游记

我们的感悟:

唐僧—认准目标,坚持到底

孙悟空—战胜自我,改变世界

猪八戒—快乐生活,幽默人生

沙和尚—谦逊为人,踏实做事

团队力量-一个团队中各司其责,通力合作,才能达到目标。

成功定律:成功=有追求+信念+智慧+勇敢+奉献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