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之武退秦师的教案教学优秀11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本文是勤劳的小编帮助大家分享的11篇烛之武退秦师教案的相关文章,欢迎阅读,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左传》等文学常识;掌握文中出现的文言现象。

2、过程与方法

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赏析人物形象和写作技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烛之武临危受命、大智大勇的爱国精神。

【教学重点】

积累文言词语;

体会《左传》的语言特点和叙述技巧;

分析烛之武这一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领会和学习本文详略得当、波澜起伏、善用伏笔和照应的写作技巧。

【教学方法】诵读法、归纳法、合作探究法。

【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二、解题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在此之前,郑国做了两件对不起晋国的事。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结果是楚国大败。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但仍未感化晋国。

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攻郑呢?因为当时秦国也要争夺霸权,也需向外扩张。发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事实上是两大军事集团间的战争。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两年后,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时,自然要寻找得力的伙伴。

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更重要的是,秦也有向外扩张的欲望,于是秦晋联合也就必然了。

三、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教师范读并正音

汜(fán)南 佚(yì)之狐 共(gōng)其乏困 秦伯说(yuè)

秦军氾(fàn)南 夫(fú)晋,何厌之有 无能为(wéi )也矣

若不阙(quē)秦 微夫(fú)人之力不及此 夜缒(zhuì)而出

杞(qǐ)子 逢(páng)孙 失其所与,不知(zhì)

2、学生自由朗读

四、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二、研习课文,疏通字词句。

(一)学习课文第一段

1.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串讲课文。

实词:礼,礼遇,以礼相待。贰,从属二主,不忠诚。军,名词做动词用,驻军。

虚词:以,因为。

句式:“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是介词结构后置句,“以其于晋无礼,且于楚贰也”。

2.分析理解

思考:第一段共五个分句,语言简练,但字字均很重要,它实际上交代了什么?

明确:一个弱小的郑国,同时受到两个强国的进攻。大军压境,国都被围,气氛十分紧张。“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说明这次围郑主要是晋国为了报复郑国,与秦国并没有多大的利害关� “函陵”“汜南”均属郑国领土,分别为晋、秦所占,一是说明晋秦联军来势凶猛,势不可挡;二是暗示着郑国有机可乘。

开篇寥寥数语,既点出了战争爆发的原因、敌我双方力量的对比,又为下文“烛之武退秦师”埋下了伏笔。

(二)学习课文第二段

1.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串讲课文

实词:辞,推辞。

虚词:若,假如。犹,尚且,还。已,同“矣”。而,却。

句式:“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中“之”是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翻译时可不翻译出来。

一词多义:

若 ①如,像:“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

②如果:“若使烛之武见秦君”;

③人称代词“你”:“若毒之手”。

2.分析理解

(1)思考:佚之狐的话表明了什么?

明确:佚之狐向郑伯推荐烛之武。“国危矣”承上而来,再次强调郑国所处的危险境地。“若使烛之武见秦师,师必退”,说明烛之武具备了担此重任的非凡才能。

(2)思考:烛之武的推脱之辞以及郑伯听后的表现说明了什么?

明确:“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暗写烛之武在年轻时并没有得到重用;“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则流露出满腹的委屈和牢骚。但是,即使是在“无能为也已”的情况下,仍被委以重任,其才识已可想而知了。面对烛之武的牢骚,聪明的郑伯没有表现出丝毫不满,也没有给予什么安慰和许诺,而是光用“是寡人之过”自责,从谏如流,情意真切。他的一番诚意感动了烛之武。

3.教师总结,引发学生思考

“文似看山不喜平”,这篇课文充满了波澜,显得生动活泼。如大军压境,郑国危在旦夕,不禁让人捏着一把汗,而佚之狐的推荐,使郑伯看到了一线希望。读者满以为烛之武会顺利出使敌营,挽狂澜于既倒,谁知他却因长期得不到重用而“辞曰”,使郑国的希望又趋渺茫。郑伯的自责,也增添了文章的戏剧性。

(三)学习课文第三段。

1.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串讲课文。

实词:缒,用绳子拴着人(或物)从上往下送。敢,敬辞。执事,对对方的敬称。鄙:以……为邑。陪,增加。东道主,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行李,出使的人。封,以……为边界。肆,延伸。济,渡过。

虚词:以,来。

通假字:阙,同“缺”,损害。 说,同“悦”,喜悦。

一词多义:

夫:①发语词:夫晋,何厌之有

②男人:遂子孙荷担者三夫

③那: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2.理解分析

(1)思考:烛之武为什么一见到秦伯就说“郑既知亡矣”?

明确:烛之武采用了先抑后扬的办法。一上来,使秦 这就引起秦伯对烛之武的好感,愿意听烛之武把话说完,这就为进一步说服秦伯提供了可能。

(2)思考:烛之武为什么能成功说服秦君?

(仅提出问题,引发思考,下节课具体讨论)

(四)学习课文第四段

1.在教师指导下,串讲课文。

实词:敝,损害。与,结交,亲附。

虚词:以,用。其,表商量语气,还是。

通假字:知同“智”,明智。

一词多义:

微 ①隐约地:微闻有鼠作作索索

②假如没有: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③细小:防微杜渐

之 ①到:辍耕之垄上

②助词“的”:是寡人之过也

③代词:子犯请击之

2.分析理解

思考:子犯请求攻击秦军,在盟友变敌友的情况下,晋文公为什么不愿向秦军进攻?

明确:晋文公是一个讲恩情、讲仁义、讲智谋的人。在盟友变敌友的情况下,晋侯并没有感情冲动,而表现出清醒的头脑和理智的`判断,这种隐忍不发、随机应变的胸怀和谋略,正是晋文公终成霸业的根本原因。

三、布置作业:总结本课文言知识

第三课时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二、分组总结文言现象

(一)通假字:

(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已,通 “矣”,了。)

(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共,通 “供”, 供给、供应。读gōng)

(3)夫晋,何厌之有 (厌,通 “餍”,满足。)

(4)秦伯说,与郑人盟 (说,通“悦”,高兴。读yuè。)

(5)失其所与,不知 (知,通 “智”,明智,聪明。读zhì)

(二)古今异义

①行李之往来 (行李,古义:出行的人;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

②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以为,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

(东道主,古义: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今义:请客的主人。)

③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夫人,古义:那人;今义:一般人的妻子)

④亦去之 (去,古义:离开;今义:往,到)

(三)一词多义

封 :

(1)既东封郑(做疆界,动词) (2)肆其西封(疆界,名词)

之 :

(1) 唯君图之 (代词,指阙秦以利晋)

(2)子犯请击之 (代词,代秦军)

(3)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助词“的”)

(4)臣之壮也 (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其:

(1)君知其难也 (他的,代词)

(2)吾其还也 (表希望的语气副词)

(3)以其无礼 (郑国,代同)

以:

(1)敢以烦执事(拿,介词)

(2)以乱易整 (用,介词)

(3)以其无礼 (因,介词)

(四)词类活用

1.名词作状语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东:在东边。

夜缒而出 夜:在夜里。

朝济而夕设版焉 朝、夕:在早上,在傍晚。

2.名词活用作动词

晋军函陵 军:驻军。

越国以鄙远 鄙:作为边邑。

既东封郑 封:疆界,这里作动词。

与郑人盟 盟:订立盟约。

3.动词活用作名词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赐:恩惠

4.动词的使动用法

烛之武退秦师 退:使……退。

若亡郑而又益于君 亡:使……亡

5.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共其乏困 乏困:缺少的东西。

6.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因人之力而敝之 敝:损害

(五)特殊句式

1、判断句

①是寡人之过也 (“……也”表示判断)

②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否定判断)

2、省略句

①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汜南(省略介词“于”)

②(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 (省略主语“烛之武”)

③若舍郑以(之)为东道主(省略介词“以”的宾主“之”)

3、倒装句:

①宾语前置句

夫晋,何厌之有?(“有”的宾语“何厌”前置,“之”作为标志。)

②状语后置

以其无礼于晋(介宾短语“于晋”作状语,后置,翻译时要调整为“于晋无礼”)

且贰于楚也(于楚从属── 同上)

佚之狐言于郑伯(于郑伯言── 同上)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于君有益——同上)

三、问题探究

1、学生齐读第二自然段烛之武的语言,并思考:烛之武是用哪些事实和事理说服秦伯的?

学生自由发言后,教师板书总结:

当前:越国鄙远论——言地域政治

亡郑陪邻论——言利益分配

舍郑有益论——言两国邦交

过去:过河拆桥论——言历史纠葛

未来:晋国扩张论——言争霸现实(最关键)

2、晋军为何不愿向秦军进攻?

明确: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弊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3、烛之武形象分析。

学生讨论,教师明确:深明大义,不卑不亢,能言善辩,有捍卫国家主权的使命感。

四、总结本文的写作特色

1.伏笔与照应

这篇课文虽短,但在叙述故事时,却能够处处注意伏笔与照应。例如,在交代秦、晋围郑的原因时,说是“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说明秦、郑并没有多大的矛盾冲突。“晋军函陵,秦军?锬稀保?为下文烛之武“夜缒而出”,出使并说退秦军埋下了伏笔。“夜缒而出”照应了开头的“秦、晋围郑”,“国危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和“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又照应了上文秦、晋虽是联合行动,但貌合神离,既没有驻扎在一起,彼此的行动也不需要通知对方,这就为秦、郑联盟提供了条件。

2.波澜起伏

这篇课文充满了波澜,显得生动活泼。如,大军压境,郑国危在旦夕,不禁让人捏着一把汗,而佚之狐的推荐,使郑伯看到了一线希望。读者满以为烛之武会顺利出使敌营,挽狂澜于既倒,谁知他却因长期得不到重用而“辞曰”,打起了退堂鼓,使郑国的希望又趋渺茫。郑伯的自责,也增添了文章的戏剧性。再如,秦国退兵后,子犯建议攻打秦军,秦、晋关系顿时又紧张起来。晋公讲了一番“仁”“知”“武”的大道理,才平息了一场虚惊。课文有张有弛,曲折有致,增加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3.详略得当

这篇课文主要是表现烛之武是怎样说退秦师的,所以重点放在烛之武的说辞上。对“退秦师”的前因后果,只作简略交代。在烛之武“夜缒而出”的前后,郑国君臣和百姓是怎样焦急地等待烛之武的消息,秦国君臣又是以怎样的场面和骄横态度接待这位即将亡国的使臣,作者都一字未提,而是集中笔墨塑造烛之武的形象,从而做到繁简得当,层次井然。

五、课堂总结

六、布置作业

七、板书设计

八、教学反思

《烛之武退秦师》优秀教案 篇2

【学习目标】

1、了解《左传》的有关知识以及在中国文学上的地位。

2、理解词语:贰、军、鄙、陪、封、行李、共、济、肆、阙;

3、整体把握文章结构,理清思路,根据文意背诵课文。

4、赏析人物形象和写作技巧,学习古人在国难当头时,不计个人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

1、诵读课文,理解词语:贰、军、辞、鄙、陪、行李、共、济、肆、阙、说;归纳义项:若、夫、微、之。

2、整体把握文章结构,理清思路,根据文意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1、借助语境推断文言词语的意义。

2、领会和学习本文详略得当、波澜起伏、善于运用伏笔和照应的写作技巧。

【教学方法】

1、朗读法。

2、讲解法。

3、讨论法。

【教具准备】

多谋体。

【课时安排】

2课时。

【预习要求】

1、根据课文注释疏通字词句,标志有关难以理解的词语或句子。

2、查阅有关资料了解作品以及写作背景。

【教学流程】

一、导入课文

古代有句话:一言九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这句话说明口才的重要性。无独有偶,一九五五年,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冲破重重阻挠回国,当时美国的海军处长金波尔说:“我宁可把这家伙枪毙了,也不让他离开美国,无论他在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一个人的口才、力量真的能抵得上五个师吗?今天我们通过学习《烛之武退秦师》来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

二、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明确结构,理清思路

1、齐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读出语气。

⑴第一遍学生齐读。

⑵第二遍听录音。

2、听课文录音,纠正字音、句读。

晋/军函陵,秦/军锬

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3、朗读第二段,结合语境准确把握人物身份,体会文言文的语气。分角色朗读(学生自己谈应该如何读)。

4、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提示:本文记述了秦、晋联合攻打郑国时的一个故事。郑国被秦、晋两个大国包围,危在旦夕,郑文公派能言善辩的烛之武前去说服秦伯。烛之武巧妙地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向秦伯分析了当时的形势,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说明了保存郑国对秦有利、灭掉郑国对秦不利的道理,终于说服了秦伯。秦伯不仅撤走了围郑的秦军,而且派兵保卫郑国,迫使晋国也不得不撤兵,从而解除了郑国的危机。

5、秦晋两国为什么要联合攻打郑国?课文中是如何表述的?

提示:“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引出背景材料:(学生回答预习情况,教师补充、点拨,并出示课件中有关的地图)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鲁僖公三十年)。在这之前,郑国有两件事得罪了晋国。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鲁僖公二十八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结果,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而告终。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但是,最终也没能感化晋国。晋文公为了争夺霸权的需要,还是在两年后发动了这次战争。

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围攻郑国呢?这是因为,秦国当时也要争夺霸权,也需要向外扩张。发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事实上是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战争。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国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郑国名义上没有参战,实际上已提前派军队到楚国)。两年后,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时,自然要寻找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更重要的是,这时的秦国也有向外扩张的愿望,所以,秦、晋联合也就是必然的了。

秦、晋围郑形势图:

6、退秦师的结果怎样?用原文回答。

明确:秦“乃还”,晋“亦去之”。

7、明确写作思路(结合板书明确思路,并过渡到下一个环节)。

提示:为什么退──怎样退──退的结果。“怎么退”是课文的主体部分。

三、重点探究第三段

要求:

1、同学之间互相讨论该段的字词句,质疑、解疑。

2、思考:烛之武是怎样说退秦军的?

生探究学习中可能遇到的难解的字词以及问题举例:

1、封:

⑴既东封郑(“封”,会意字,从土从寸,表示帝王向诸侯分封土地。本义封赐。还可引申作名词,指疆土,疆界。如《孟子》:“域民不以封疆之界。”这里作意动词,“以……为疆界”的意思。)

⑵又欲肆其西封(用做名词,即当“疆界”解。)

2、鄙:

越国以鄙远(形声字,从邑,表示它是地域区划的名称,声。按周制,都城的近郊叫乡,远处叫遂。鄙是遂所属的一级居民单位,也泛指边远地区或农村。如彭端淑《为学》:“蜀之鄙有二僧。”作名词讲;这里属词类活用,是名词的意动用法,意思为“把偏远的地方当做边邑”)

3、之:

邻之厚,君之薄也(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行李之往来(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君之所知也(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夫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的标志)

将焉取之?(代词,代土地)

戍之,乃还。(代词,代郑国)

4、敢以烦执事:冒昧地用这种方式麻烦你。

5、“君”字出现9次,其中8次是对秦穆公说的,1次是说晋国的。体现了烛之武替秦考虑,不为己谋的思想。他在有意无意间离间秦晋关系,使秦伯不但“去郑”,而且派人“戍之”。其中用语委婉而有气势。

6、内容:“夜缒而出”,进一步说明了郑国形势之严重。秦、晋已完全包围了郑国,连城门也打不开了。从侧面衬托烛之武这一形象,突出他的勇敢。

第一层(“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说明秦、晋围郑,郑国必亡。欲扬先抑,提出问题。烛之武好像置身于郑国之外,站在秦国的立场上说话的,这自然会引起秦伯的好感,愿意听他把话说完,

第二层(“若亡郑而有益于君”至“君之薄也”),说明亡郑只对晋国有利,对秦国有害无益。烛之武指出,秦、郑相隔遥远,晋、郑却是近邻,因此亡郑只能对晋国有利,对秦国不但没有利益可言,反而因“邻之厚”而显得“君之薄”。鉴于秦、晋目前尚是盟国,烛之武的措辞是委婉而谨慎的,他没有立即指出秦、晋联盟的虚伪性,却巧妙地点明秦、晋毕竟是两国这一事实。这既符合实际,又从根本上动摇了秦、晋联盟的基础,这不能不让秦伯动心,秦国当然不会帮助晋国成就霸业而使自己的国力相对削弱。( 如果说上一层是分析危害动摇秦伯的话,这一层则是以利益引诱秦伯了。假如烛之武继续在秦、晋关系上做文章,很有可能引起对方的反感。因此,他换了一个角度,阐明郑国存在对秦国可能有的种种好处。当然,这些好处的前提,就是要秦国放弃进攻郑国。这样一分析,攻郑与友郑的利弊轻重,自然就摆在了秦伯面前。

第四层(“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至“唯君图之”),烛之武察言观色,又不失时机地从秦、晋两国的历史关系,说明晋国曾对秦国过河拆桥,忘恩负义,赤裸裸地挑拨秦、晋两国的关系。从历史说到现实,烛之武又进一步分析了晋国的贪得无厌,灭郑之后必然要进犯秦国。这样一发挥,秦国意识到自己的危险,不仅与郑国订立了盟约,还反过来帮助郑国。

通过学生讨论,小结烛之武说服秦伯的艺术(出示课件):

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欲扬先抑,

这段说辞,只有125字,表现出烛之武高明的心理战术和精彩的外交辞令。他看准了秦晋联合攻郑各有所图,而若取郑则客观上只会对晋有利,而对秦不仅无利,还会招祸。若秦穆公明白了这一层,就很可能反过来弃晋帮郑,烛之武抓住了秦穆公这一心理、晓之以利害,终于打动了对方。而烛之武的说辞更妙之处在于他心里处处为郑着想,但口口声声说的是为秦,这就容易被秦伯接受。整段说辞,分析利害,委婉曲折、面面俱到、步步深入、层层紧逼,句句打动对方,显示出极强的说服力。

四、结课

著名的哲学家、科学家亚里士多德说过:“只有在适当的时候,对适当的事物,对适当的人,在适当的时机下,以适当的方式发生的感情,才是适度的最好的感情。”烛之武正是运用最恰当的劝说方式处处为秦着想,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挑拨秦晋关系,终于打动了秦穆公,使秦穆公“乃还”,从而保全了郑国。这是烛之武智慧的体现,更是他辩论语言的魅力所在。

《烛之武退秦师》优秀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学习古人国难当头,不计个人安危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

2.了解《左传》这部编年体史书的基本情况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3.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4.在诵读过程中,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教学重点

1.理解“贰、军、辞、鄙、陪、敢、济、肆、阙、与”10个词语。

2.归纳“若、说、辞、鄙、微、之”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教学难点

1.借助语境推断文言词语的意义。

2.领会和学习本文详略得当、波澜起伏、善用伏笔和照应的写作技巧。

教具准备

投影仪、投影卡片、录音机、《烛之武退秦师》的朗读磁带。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了解《左传》的基本情况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2.了解与本文内容相关的历史史实。

3.诵读课文、整体感知,正音,借助注释疏通文章。

[教学步骤]

一、导语

同学们,当我们看到奥运赛场上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心中会油然升起一种崇高感、敬慕感。敬慕那些为国争光的英雄。英雄,在人们心中是伟大的,他们为民排忧,为国解难,殚精竭虑,置个人安危于度外,今有之,古亦有之。春秋时期郑国的烛之武就是其中之一。今天我们就学习选自《左传》的历史散文《烛之武退秦师》。

二、关于《左传》

(先让学生看文章后面关于《左传》的介绍)教师补充:

“左氏之传,史之极也。文采若云月,高深若山海。”这是朱彝尊《经文考》中对《左传》的高度评价。这里的“左氏”,司马迁认为是春秋时代鲁国盲人史官左丘明,他在《史记·十二诸侯年表》中写到:“鲁君子左丘明惧弟子人人异端,各安其意,失其真,故因孔子史记具论其语,成《左氏春秋》。”东汉的班固也持此观点,但由于文献不足,《左传》的作者迄今尚无定论。

但这丝毫无损《左传》的光辉,它是继《春秋》之后我国第一部记事详细而又完整的编年体史书。《左传》记叙了上起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下迄鲁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7年),共二百五十五年的历史。不仅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而且还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颇具春秋时代历史散文的特色。内容丰富,规模宏大,忠于历史事实,生动、真实地反应了奴隶社会崩溃时期的重大变化,为后人提供了那个时代广阔多彩的社会生活画面。统治集团内部的各种矛盾斗争,各诸侯国之间频繁的争夺战争,各种礼仪制度、社会风俗、道德观念及一些人物的生活琐事在《左传》中都有大量记载。

总之,《左传》无论对后代史学和文学都有极大的影响,在艺术上的成就令人惊�

三、放录音(学生整体感知课文,正音)

资料显示(投影或多媒体)

①生字:函(hán)氾(fàn)佚(yì)缒(zhuì)阙(jué)

②多音字:朝(zhao)(例句:朝济而夕设版焉)逢(páng)(人名逢孙)

③通假字:“知”通“智”

提问《烛之武退秦师》记叙了春秋时期的一件什么事?

思考:(学生速读课文,整体感知)

明确:秦晋围郑,郑国危在旦夕。烛之武奉郑君之命,只身前往秦国,说服了秦君,免去了一场战祸。

资料显示秦晋围郑形势图

四、简介秦晋围郑形势图

这是秦国,都城为壅。这是晋国,都城为绛。这是郑国,都城新郑。晋郑彼邻,秦如攻打郑国,的确如烛之武所言:“越国以鄙远。”当时,晋军驻扎在函陵,即新郑县北;秦军驻扎在汜水南面,离新郑也不远。大军压境,郑国危如累卵。《烛之武退秦师》中所记述的就是秦晋攻打郑国之前展开的一场外交斗争。烛之武是这场外交斗争的主角,他身负君命,只身赴秦,说退秦军,实属不易。

当时,秦、晋、郑三国的关系十分复杂,了解与次文相关的历史史实,对我们学好这篇课文十分重要。

资料显示

秦立晋君(公元前651年)

这一年,晋献工卒,晋国陷入内乱。晋国大夫里克杀了晋献工的庶子夷齐、卓子。并派人迎接公子重耳,重耳不就。后又派人迎接献工次子夷吾。夷吾采纳了大臣吕省,却芮的意见,厚礼贿赂秦国,答应割让晋河以东之地予秦。于是秦穆公拥立夷吾为君,即晋惠公。这就是课文中所言“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君”即秦穆公,“晋君”即晋惠公,“赐”则指“秦立晋君”之事。

惠公背约(公元前650年)

晋惠公借秦国之力即位后,对割让土地之事非常后悔,就派大臣丕郑赴秦国,以先君之地不得擅许为由食言。这就是文中“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指秦穆公,“许君焦、瑕”则指公元前651年夷吾答应予秦河东之地一事。秦晋两国之间的关系从此出现了裂痕。

重耳过郑(公元前637年)

这一年,晋公子重耳在齐国居五年后,离开齐国。经曹、宋路过郑国。郑国大夫叔瞻劝郑文公要以礼待重耳,郑文公却以“诸侯亡公子过此者众,安可尽礼!”为由,不听叔瞻劝告,对重耳不礼。这就是课文中“以其无礼于晋”一事。

郑楚结盟(公元前632年)

是年四月,晋楚争霸中原,战于城濮,楚军大败。晋文公尊周攘夷,成为春秋霸主之一。

当时,郑国处四战之地,无险可据,又自无礼于重耳之后,故背晋助楚,因此,郑文公曾到出国怂恿楚成王出兵作战。楚败,郑文公内心恐惧,又派大夫子人九到晋国请罪求和。五月,晋侯、郑伯盟于衡雍(今河南原阳西)。晋文公受周天子册命与四方诸侯盟于践土(在衡雍之西),晋文公为盟主,郑参与践土之盟,但晋、郑间的隔阂并未消除。郑既怂恿楚国出兵攻晋,又盟于晋,这就是文中所言“且贰于楚也”。

《烛之武退秦师》这个故事发生在公元前630年。与城濮之战只相隔两年。因此秦、晋围郑实属城濮之战的余波。

放录音,学生再次整体感知课文。放录音后,学生齐读课文,进一步理解课文。

五、布置作业

1.反复阅读课文。

2.借助注释、工具书疏通文章。

《烛之武退秦师》优秀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学习本文精彩的人物语言——说理透辟,善于辞令,以及起伏跌宕,生动活泼的情节。

2、掌握文章中出现的古汉语常识,注意多义词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义和用法。

(二)能力目标

1、训练学生古文句读能力和概括能力

2、通假字的准确识别运用

(三)情感目标

1、正确认识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临危受命,不避险阻,只身说服秦君,维护了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

2、了解烛之武说服秦伯的方法——善于利用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方法,认识烛之武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烛之武人物形象的把握。波澜起伏,生动活泼的情节。

难点: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对《左传》的语言特点有所了解。

解决办法

1、注意与已有知识联系,初中已学过《曹刿论战》,对《左传》有了一些了解,要在此基础上有所拓展。要使学生有意识地关注《左传》在先秦文学史上的地位,并自己参看有关书籍。

2、引导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对《左传》的语言特点有所了解。

课时安排 3 课时

学生活动

1、课前预习。

(1)借助工具书,通读原文。

(2)参考有关资料,对《左传》在先秦文学史中的地位及《左传》的语言特色有所了解。

(3)初步了解故事情节,特别注意对烛之武这个中心人物的把握。

(4)画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及难点。

2、课内采用讲析与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1、掌握《左传》的体例、别名和先秦散文的特点。

2、概括全文内容,培养学生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归纳本课词类活用的类型、古今异义字和通假字等。

4、归纳本课出现的文言特殊句式:介宾短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判断句。别动句和省略句。

5、学习烛之武急国家之急、公而忘私和郑伯引咎自责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掌握实词、虚词等文言知识。

教学难点

对古今异义词、被动句的掌握。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导入:

曾有诗这样称赞三国时期的一员虎将::“长坂桥头杀气生,横枪立马眼圆睁。一声好似轰雷震,独退曹家百万兵。”大家知道这员将军是谁吗?(张飞)张飞他在罗贯中笔下有万夫不挡之勇,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耳。喝退曹操的虎狼之师,不足为奇。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书生,他居然也能凭一己之力退敌,救国于危难。(板书课题: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左传》)

一、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左传》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作者左丘明,记叙了东周前期240多年前的历史,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的内容,具有研究先秦历史的史料价值,又有很大的文学的价值。《左传》突出的特点就是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行人辞令,记事条理清楚,叙述精确,详略合宜,委曲简洁;写人简而精,曲而达,婉而有致,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常常是寥寥几句,就能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左传》是一部编年体史著,什么是编年体呢?我们可以从字面意义看其特点。编年体就是按照年代的发展来组织、记叙历史事件的体例。如《春秋》、《资治通鉴》等。先秦历史散文除了编年体外,还有国别体和纪传体两种形式。国别体是区分不同的国家,再按照时间的发展分别叙述历史事件的一种文体。如《国语》、《战国策》等;纪传体则是司马迁开创的以记叙人物为主要内容的文体。比如《史记》、《汉书》等。

补充:《春秋》三传

《左传》全称是《春秋左氏传》,又名《左氏春秋》。传(zhuàn,解说义),由此看出,《左传》是对孔子编著的《春秋》的诠释,解说。另外还有两本书也是对《左传》的阐发《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因此我们把这三本书叫做“《春秋》三传”。

二、讲解生字、词

氾(fan)南佚(yi)名夜缒(chui)而出若不阙(que)秦

杞子(qi)杨孙戍之(shu)失其所与,不知(zhi)

三、整体感知

(1)阅读分析课文第一段:

〔问〕“侯”“伯”是什么样的职位?(第一段包含什么文化常识?)

明确:春秋时期诸侯有公、侯、伯、子、男等五个爵位,等级依次有高低。

〔问〕“以”是什么用法?它还有哪些用法呢?

明确:“以”是因为的意思,它还有“根据”(田家侯之,以兴农事)、“把”(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用”(屠暴起,以刀劈狼首)、“来”(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问〕第一段中两个“于”的用法是否相同?试具体说说它们各是怎样的意思?

明确:不同,前一个是“对”,后一个是“向”。

〔问〕第一段中两个“军”字是什么意思?它用法是什么用法?

明确:都是名词作动词,驻军。

〔问〕晋侯、秦伯为什么围攻郑国?

明确:因为郑国不敬重晋侯,又依附楚国。

〔问〕�

〔问〕作者开头指明原因有何用意?

明确:为后文写烛之武退秦师埋下伏笔。

本段用简要的文字交代了晋军、秦军伐郑的原� 这是故事情节的开端部分。

(2)分析第二段:

〔问〕第二段中四个“之”是什么用法?怎样翻译?

明确:第一个是代词,代佚之狐的意见;第二个“之”是取消句子独立性,结构助词;第三个“之”是结构助词“的”;第四个“之”是代词,代郑伯。

〔问〕第二段中的人物称呼怎么理解?

明确:“公”对诸侯王的称呼;“臣”是官员。百姓在帝王面前的自称,“子”是对别人的敬称;“寡人”是古代帝王自谦的称呼。

〔问〕这一段作者既有对烛之武的直接描写,又有对他的间接描写,请指出来。

明确:通过“佚之狐”来写烛之武是间接描写,说明烛之武有非凡的才能。其余是直接描写,表现烛之武自谦,通情达理、忠诚爱国的品质。

〔问〕郑伯有着怎样的品格?通过写郑伯也可以表现烛之武,这种写法又叫什么?

明确:郑伯的自责表现了他的大度和坦诚;这种写法是侧面描写,起衬托作用。

本段写佚之狐推荐烛之武及烛之武临危受命。这是故事的发展部分。

(3)作业:

练习一(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一、朗读课文,复习第一课时内容。

(1)翻译1.2段。

(2)背诵并说说前四段大意。

二、分析阅读第三段:

〔问〕本段中的三个“亡”字意义和用法有何不同?

明确:第一个“亡”是灭亡、亡国之意思,动词;第二个和第三个都是消灭,使……灭亡的意思,作使动词。

〔问〕“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与“且君尝为晋君赐矣”中的两个“为”字的意思是否相同?“为”字还有哪些用法?

明确:不同,前者是当作的意思;后者是给予的意思。这两处都是动词。“为”还有的用法是:①为了(故为之说,以俟乎观人风者得焉)②做(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③认为(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④叫做,是(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问〕本段中“东道主”“往来”“行李”等与现代汉语是否相同?

明确:“东道主”“行李”跟现代汉语不同,“东道主”是东方道路上的主人;“行李”是出使的人。“往来”则与现代汉语相同。

〔问〕这一段有三个通假字,请找出来,具体说明。

明确:“共其乏困”的“共”通“供”,意思是供给;“何厌之有”的“厌”通“餍”,意思是满足;“秦伯说”中的“说”通“悦”,意思是高兴。

〔问〕烛之武是怎样劝服秦伯的?

明确:烛之武说话站在秦国的利益上,说明郑亡对秦国的重大影响,使秦伯不敢参与“围郑”。

〔问〕烛之武劝说秦王用了哪些道理?

明确:①郑亡对晋有利,对秦反而有害。②晋国受了秦国恩怨,反而对秦有防范之心。③郑国灭亡后,秦国也将受到晋国的侵略。

这一部分集中笔墨表现烛之武的口才和聪明智慧。这是故事的高潮和结局。

三、分析阅读第四段:

〔问〕“微”在文中的意思是什么?我们曾经在哪一篇课文学过这个词?

明确:没有的意思;曾经在《岳阳楼记》中学过这个词即“微斯人,吾谁与归”。

〔问〕“因人之力而敝之”中“因”的用法是什么?我们还学过它的用法吗?

明确:“因”的用法是介词,意思是依靠。它的用法还有:①于是(定伯因复担鬼,鬼无重)②根据(因地制宜)

〔问〕“以乱易整”中的“易”的意思是什么?这个词还有哪些用法?

明确:“易”的意思是代替;此外“易”字还有:①变更(寒暑易节,始一返焉)②容易(人之为学有难易乎)③改换(一客数败,嗤其失算,欲易置之)。

〔问〕晋文公的性格在最后一段得到了充分的表现,说说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明确:讲求仁爱、机敏聪慧,有长远眼光的人。

这一段写晋军撤退,郑国解围,这是故事的尾声。

四、改写练习:

四人合作(每人一段)用现代汉语把本文改写成的一篇小说(记叙文)或者评书。

五、作业:

课后练习2、3。

教学目标 篇6

1、了解《左传》这部编年体史书的基本情况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2、在诵读过程中,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3、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4、领会和学习本文详略得当、波澜起伏、善用伏笔和照应的'写作技巧。

5、学习古人国难当头,不计个人安危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

《烛之武退秦师》优秀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 了解《左传》的相关知识,积累文学常识,积累文言文常见的字词和句式,培养归纳整理字词的能力和习惯,培养合作学习的能力。

2、 学习概括要点的方法和作品的叙事结构和叙事艺术,挖掘人物深层次的精神品质。

3、 学习烛之武以国家利益为重,不计个人恩怨,临危受命,只身说退秦军,维护了国家安全的爱国精神以及体会他善于利用矛盾,分化瓦解敌人的外交才能。

三。 教学重难点:

1、 积累和归纳常见的文言词语和句式,学习概括要点的方法。

2、 梳理文章的结构和内容,理解古代战争的实质。

四。 知识分析:

1、 整体感知:

本文记述了秦、晋联合攻打郑国时的一个故事。烛之武巧妙地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方法,说明了保存郑国对秦有利、灭掉郑国对秦不利的道理,说服秦伯撤走了围郑的秦军,而且派兵保卫郑国,迫使晋国也不得不撤兵,从而解除了郑国的危机。

烛之武临危受命,不避艰险,只身说服秦君,解除国难,表现了他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2、 把握结构:

3、 写作特点:

(1)伏笔与照应

(2)波澜起伏

(3)详略得当

4、 分析主要人物:

(1)烛之武:能言善辩,深明大义,有捍卫国家主权的使命感,有高超的外交才能。

(2)佚之狐:有知人之明和爱国精神。

(3)郑伯:能引咎自责,从谏如流,善做思想工作。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力图体现“重在自主,重在发现,重在探究”的教学理念。

首先,学生的鉴赏活动贯穿教学的始终,无论是对文本意义的读解,还是对意境的感悟,都不是(或很少是)由教师传递、告知的,而是由主体通过探究发现的。在课堂上,鉴赏主体拥有比较充分的鉴赏权、思考权、发言权,这就为主体“发现”提供了保证,学生不再是名义上的、形式上的主体,而是实质性主体——成为学习过程的真正主人。

其次,利用了研究性学习的方式,重视对学生信息搜集和筛选能力的培养。教学中通过组织学生课外的分组、结合话题指导材料搜集、筛选,对于改变学生原来被动的接受和教师教什么我听什么的学习方式会起到较好的促进作用。

第三,强调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改变教师原来单一的讲解传授方式,依靠材料,依靠学生小组的合作、探究和竞争,变知识的� 利用现代媒体,利用网络,利用发放的资料,利用生生之间思维的碰撞,打开了克服重难点的大门。我觉得,这对于古文学习方式的改变是一个很好的尝试。

第四,将渗透古文化的精髓,培养学生的人文素� 教学中,原本深奥的人生哲理,遥远的古文常识和古人思想,通过研究学习的形式,通过互相间的探讨,通过阅读他人的解读,化为简单的切合学生实际生活的话题,得到了落实,符合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提高了学生学习古文的兴趣。

值得探讨改进的地方:学生的课外预习如何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效地掌握,毕竟学生的学习大多还是停留在传统的接受型上,习惯很顽固。阅读大量的资料,对于教学进度的完成是一个挑战。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 篇8

教学目标:

1、掌握文章中的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及用法。

2、理解并学习烛之武的论辩艺术。

3、学习作者的叙事艺术。

教学重点:

1、诵读课文,在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理解词句,积累一些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理清文章的脉络。

2、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习烛之武的论辩技巧。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研究性学习法

板书安排:

烛之武退秦师

秦晋围郑

烛之武临危受命许之

示之以弱

退晓之以害大智大勇(形象)

烛之武说服秦伯动之以利

挑之以隙

郑国转危为安

写作特点:伏笔与照应波澜起伏详略得当

一、诵读课文,复习文言知识。

1、泛读课文。

2、学生自由诵读课文。(注意字音、停顿)

3、学生齐读课文。(教师纠正读音、停顿)

4、教师学生结合课文注释进一步熟悉课文。

二、知识点导入

昨天,同学们已经跟着我把《烛之武退秦师》这篇课文梳理了一遍,上节课我们已经明确学习古文的意义何在,那就是:

1、学语言:中国的古代典籍是我们古老文化的载体,要想将我们的文明传承下去,就要更好地读古书,学习古代汉语。同学们学习文言文的障碍,常常也是因为不懂其中一些词语所表达的意思。因此,只有掌握一定数量的常用文言词语,才能比较顺利地阅读文言文。

2、学智慧:当战争一触即发之际,一位老翁竟能以言辞退却敌兵,战争的风云消弭于无形,干戈化为玉帛。这除了过人的智慧和勇气之外是无法办到的。这样的智慧应当是我们学习古文的精神精髓。

3、学写作:大家看这篇课文,不足600字的短文,却将战事、人物刻画得如此生动,情节曲折、层次井然,这同样也是值得我们学习写作的地方。

那么,明确了这三个学习古文的目的之后,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进入春秋时代,去感受古人的风采!

三、精读课文,深入探究。

第1段

(1)学生齐读第1段,用四字短语概括本段段落大意。

明确:秦晋围郑

引导学生串析本段:同时画出《秦晋地理形势图》,介绍相关知识点:春秋时期,秦国(今陕西、甘肃),晋国(山西)是两个大国,成语有秦晋之好。楚国(今湖南、湖北)也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大国,而郑国(今河南新郑)则是一个中等国家,国力一般,但其占据的却是中国的中心地带,所以诸强国都虎视眈眈地盯着郑国,所以郑国只能依靠、依附于某个大国来保证自己的安全,但是哪个强国都不肯放过它,所以经常遭遇机。那么“贰于楚也”的罪名

第2段

1、男生齐读本段。

2.女生用短语概括本段内容。(教师点拨,明确:烛之武临危受命)

①“佚之狐言于……师必退。”刻画了烛之武的形象,未见其人,先闻其名;还可窥见郑伯善纳谏的一面。

②辞曰:“臣之壮……也已。”进一步刻画烛之武的形象,是一位满腹才华,却未能被重用的大臣,人物形象更加鲜活。

③公曰:“……”许之。郑伯的自责体现了明君风范,他以国家利益、形势与个人利用的透彻分析感动了烛之武,体现了他善于做思想工作;烛之武应允只身去见秦伯,也体现了他深明大义的一面。

3、学智慧:郑伯勇于责己的态度消除了烛之武的怨气,应该学习郑伯的驭人之术。

第3段

(1)教师范读本段。(学生细细品味烛之武的形象及其高超的游说技巧)

(2)学生用短语概括本段内容。(教师明确:烛之武说退秦师)

①“秦晋围郑……敢以烦执事”引导学生明白,示之以弱,减轻敌方的防范心理。

②“越国以鄙远……君之薄也。”引导学生看地图,加深理解,为什么说是“越国以鄙远”,秦郑之间有许多小国,还有周王室的间隔,所以是跨国来管理远方的边邑,其难可知。晓之以害,站在秦国的立场上考虑问题,获得秦伯的信任。

③“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君亦无所害”引导学生看地图,由于秦国和东方齐国的交往要从郑国经过,所以郑国是“东道主”。动之以利,利益的诱惑,减弱、消减其攻打郑国的决心。

④“且君尝为晋军赐矣……唯君图之。”以秦晋之间过往的矛盾作为突破口,挑之以隙,挑拨秦晋间的矛盾,瓦解其联盟。引导学生看地图加深理解,秦国与晋国接壤,在晋国的西边,晋“欲肆其西封”,必然损害秦国的利益。

(3)学生根据烛之武的语言,归纳其人物形象。(教师明确:大智大勇)

(4)学智慧:面对强敌,烛之武不卑不亢,侃侃而谈,一字未提郑国的利益,却成功说退秦师,充分展示了他的论辩艺术与外教才能,以及他对局势全面而透彻的分析智慧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第4段

(1)女生齐读本段。

(2)男生用短语概括本段段意。(教师明确:郑国转危为安)

(3)学智慧:晋文公的理智,群情激愤时的隐忍使得郑国转危为安。

四、学写作。

(1)引导学生思考本文在展开故事情节上有何特点?(给学生充分的思考与讨论时间)

教师明确:①文章篇幅虽然短小,但故事情节完整,层次井然。

②波澜迭起,曲折有致。

秦晋围郑(急)烛之武推辞(急)深入敌营(急)子犯击之(急)

佚之狐推荐(缓)郑伯自责(缓)说敌成功(缓)晋侯阻止(缓)

(2)启发学生本文在叙事上有什么特点?(学生思考并讨论)

教师明确:①伏笔与照应:“以其无礼于晋”为烛之武说退秦军埋下了伏笔;“夜缒而出”照应了开头的秦、晋围郑,“国危矣”;“晋军函陵,秦军汜南”,说明秦、晋虽是联合行为,但貌合神离,既没有驻扎在一起,彼此的行动也不需要通知对方,这就为秦、郑联盟提供了条件。

②详略得当:集中笔墨写其说辞而略写其他方面,对退秦师的前因后果只作了简略交代。

《烛之武退秦师》优秀教案 篇9

教学重点:因声求气,通过诵读把握文章的人物形象,抓住左传笔法的神韵。

教学难点:诵读,推究人物心理状态和情感表达。

教学过程:

一、导入:秦晋之好:春秋五霸之一的秦穆公,他的夫人是晋献公的女儿;晋献公的儿子晋文公,也是春秋五霸之一,他的夫人文嬴,是秦穆公的女儿。由于春秋时期秦、晋两国世为婚姻,后人称两家联姻,就叫“互结秦晋”,或称为“秦晋之好”。

二、说背景

1、春秋形势图

2、结合课文第一段,学生梳理背景。

时间:九月甲午

事件:晋秦围赵

原因: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部署: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三、文言学习诵读法介绍:因声求气

1、古人论述朗读在学习中的重要性: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

“读而未晓则思,思而未晓则读。”宋朱熹

“大抵学古文者,必要放声疾读,只久之自悟;若但能默看,即终身作外行也”清姚鼐《尺牍》。

“如《四书》、《诗》、《书》、《易经》、《左传》、《昭明文选》,李、杜、韩、苏之诗,韩、欧、曾、王之文,非高声朗读则不能得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趣。二者并进,使古人之声调拂拂然若与我之喉舌相习,则下笔时必有句调凑赴腕下,自觉琅琅可诵矣”清曾国藩《家训》

2、气:

含义之一:指作者发话的口气声气,遣词造句的特点;作品里一个个人物说话的口吻。

含义之二:情绪和感情态度、思想、气质等。

四、三步诵读法:首正其音,次通其意,再求其气。

1、齐读全文,正音、掌握节奏

共gōng通“供”说yuè通“悦”知zhì通“智”

缒zhuì阙quē逢páng孙

2、通其意,诵读,用一个字概括各个人物之间的关系。

五、求其气

1、用经典论述引出《左传》特色,点明本文学习重点:通过个性化语言揣摩人物。

“《左传》叙事中人物的行动、对话构成了表现人物的主要手段,而绝少对人物进行外貌、心理等主观静态描写。通过人物在重大历史事件中的言行,人物性格得以展现,形象得以完成。”袁行霈《中国文学史》

2、学生三人一组分别揣摩佚之狐、烛之武、郑文公语言中的语气、感情。

(1)“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2)学生诵读,点评

(3)三个句子里分别寄寓的感情:

于国事之忧心焦虑(“危”),对烛之武的信任(“必”);才不能用,牢骚满腹(“也”“犹”、“矣”、“也已”);真切自责,指明利害(“是,过”、“不利焉”)

3、诵读、研讨烛之武说退秦穆公的一段话

(1)投影古人总体评价烛之武言辞的评论

如此辞令,真无一字不妙,无一着不老靠圆密。春秋时祖此者甚多,此不特千古辞命之祖,亦千古处难济变之师也。拜服,拜服!【明】魏禧《左传经世钞》卷四

退秦词令,势透机圆。【清】浦起龙《古文眉诠》卷三

烛之武为国起见,说秦之词,句句悚动,有回天之力。其中无限层折,犹短兵接战,转斗无前,不虑秦伯不落其彀中也。【清】林云铭《古文析义》卷一

(2)依据“无限层折”说,学生诵读本段,讨论本段究竟有几层意思。(在赏析中解决重要字词)

明确:第一层:内容上讲郑国必亡,语气上则体现

(3)引前人具体分析烛之武言辞的评论印证本段的绝妙

篇中前段写亡郑乃以陪晋,后段写亡郑即以亡秦,中间引晋背秦一证,思之毛骨俱竦。宜乎秦伯之不但去郑,而且戍郑也。【清】吴楚材、吴调侯《古文观止》卷一

得势全在秦、晋围郑,郑既知亡二语,先令人气平了一半;以后纡徐曲折,言言刺入秦伯心窝里去。词令之妙,一至于此!其悦而且戍也,固宜。【清】过琪《古文评注全集》卷一

皆从利害上立言,反反复复,似深为秦筹者,委婉入情,令人自为心折,极辞令妙品。

【清】余诚《古文释义新编》卷二

4、诵读、赏析晋文公的一段话

(1)“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

(2)借助“仁”、“知”、“武”三字赏析晋文公形象

明确:在秦军改而帮助郑国时,晋文公表现出了清醒的认识和理智的判断,(知恩能报求仁义、维持盟国展智慧、战未必胜见谋略),因而语气上应当读出晋文公英明睿智的沉稳自如。

六、拓展迁移:(运用对对联的方式总结人物形象)

1、古人言“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一言之辩,重于九鼎之宝”,烛之武所言所行是也。诵读课文,结合文中各个人物的性格、行事,仿照例句自己拟一副对联。

如:郑文公诚心悔前过佚之狐慧眼荐英才秦穆公度势盟郑

烛之武大义缒虎穴烛之武巧言退秦师晋文侯审时班师

2、“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孙子兵法谋攻》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小结:哲人说:读史使人明智。那么学完《烛之武退秦师》,我们又懂得了什么智慧呢?我想,一是告诉我们外交言辞的重要性,也就是如何说服别人,如孙子所说“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二是明白在国家大义面前,我们应该有“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正气磅礴。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篇10

一、设计依据与教学目标

本文是一篇文言文,也是一篇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主的历史人物传记。根据课标要求,“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努力提高对古诗文语言的感受力”“通过阅读和鉴赏,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能获得自己独特的体验和发现,彰显自己的阅读个性。注重学生的文言文阅读实践过程,让学生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

本文的教学目标:

1、积累掌握文章中出现的古汉语知识

2、培养学生阅读鉴赏品味浅易文言的能力

3、正确认识烛之武的形象,能够历史客观评价,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二、教学过程与教学策略

(一)导语

孙子兵法上说:“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其言实为最高之军事原则,至少可用于战略,若能用于政略,效力尤大。

在波诡云谲的春秋时期,烛之武就是运用谋略,成功运用了离间计,瓦解秦晋联盟,保全了国家。今天我们一同走进《烛之武退秦师》的缤纷世界。

(二)自学指导

要求:

1、资料检索:《左传》的相关常识;烛之武退秦师的背景:晋公子重耳之亡、秦晋之好、殽之战;

2、学习卡片制作,包括通假、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古今异义等。(注:主要落实三维目标中的知识目标)

(三)课堂交流

本环节目的是改变以往教师串讲的做法,把课堂还给学生。就知识卡片的示例:

1、通假

(1)无能为也已 已通矣

(2)共其乏困 共通供

(3)秦伯说 说通悦

(4)失其所与,不知 知通智

2、词类活用

(1)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军:名词活用作动词,驻扎

(2)夜缒而出

夜: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3)越国以鄙远鄙:名词作动词,把·······当作边邑

(4)阙秦以利晋 阙:使动用法

2、古今异义

(1)东道主

(2)行李

(3)夫人

3、 特殊句式判断句式:是寡人之过也 宾语前置:何厌之有 状语后置:以其无礼

于晋且贰于楚也

4、一词多义

注:动态交流,采取抢答的方式,关注学生主体地位。如本课的朝、因、封、辞、师等,都有很多例句,让同学抢答能激发兴趣,也能提高记忆的效率。

(四)合作探究,品味赏析

1、诵读品味,读出波澜

在自学交流的基础上,学生对文意应当有了初步了解,但文言教学阅读不可忽视,尤其是学生的感受建立在阅读之上。诵读指导:走进文本,揣摩人物心理,读出波澜。重点品读烛之武推辞的一段和说秦伯的一段。

2、品味探究:如何看待烛之武的“辞”和“许”?如何评价烛之武?

生讨论交流。烛之武的话语里有对郑伯不能及时任用自己的不满:“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同学不能误读为烛之武的谦虚之词。郑伯是怎样说服烛之武的?“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多诚恳的道歉!“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晓以国家存亡的。大义,烛之武焉有不“许”之理。当然啊,“许”也足见烛武能顾全大局,在国家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能抛弃个人恩怨,以国家大义为重,不顾个人安危,前去说秦,不失为大义之士!

4、 合作探究:烛之武如何说服秦伯退兵的?

设计学生活动一:探究烛之武打动秦伯最关键的原因(学生讨论,老师相机点拨。烛之武采取了高超的攻心战术来说服秦伯,大体说来分为五步:第一步:欲扬先抑, 第二步:阐明利害,动摇秦君: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第三步:替秦着想,诱之以利: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君亦无所害。第四步:以史为鉴,挑拨离间: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君之所知也。第五步:预测前途,劝秦谨慎: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设计学生活动二:请同学为烛之武的这段精彩说辞写一段点评,不少于100字。点评示例:烛之武他看准了秦晋联合攻郑各有所图,而若取郑则客观上只会对晋有利,而对秦不仅无利,还会招祸。烛之武抓住了秦穆公这一心理、晓之以利害,终于打动了对方。而烛之武的说辞更妙之处在于他心里处处为郑着想,但口口声声说的是为秦,这就容易被秦伯接受。分析利害,委婉曲折、步步深入、层层紧逼,句句打动对方,显示出极强的说服力。这说明左传在描写人物语言方面,尤其是在描写外交辞令方面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注:点评的文字主要见于教参,以往教学我多采取静态的处理方法,把答案给学生,直接窒息了他们的思维。现在我运用新理念,让他们去探究,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又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五)迁移拓展

1、本文展示了烛之武高超的语言艺术,尤其是他的游说艺术。生活中我们经常要去劝说别人接受自己的意见或建议。根据下面的情境,试写一段劝说辞。(任选一题)情境一:父母经常偷窥你的信件,这天你一放学,就发现妈妈又在翻看你的日记本,于是你对妈妈说······情境二:高三了,学习紧张,妈妈包揽了所有的家务,这天你发现妈妈在洗你的袜子,于是你对她说······

2、同学们在写作文时,经常“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实际上只要我们有心,完全可以开发一些课本素材。试以本文为例,开发一则作文素材

示例:《烛之武退秦师》一文中烛之武以国家利益为重,不计个人恩怨,临危受命,只身退秦军,维护了国家的安全。他善于利用矛盾,分化瓦解敌人,充分显示出他杰出的外交才能。

(六)作业

背诵全文。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篇11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借助工具书、课文注释,尽量自主解决翻译问题。

【过程与方法】自主学习探究,体会烛之武劝说之词的魅力,并理解烛之武的形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烛之武临危受命,维护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烛之武如何劝退秦师。

【教学难点】烛之武的说话艺术带给我们的启示。

三、教学方法

朗读法、讲授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国自古有句话叫“一夫敌百万之师”这当然不是指匹夫之勇,而是策略、智慧。刘伯温说过:“凡用兵之道,以计为首”,其实,在中国历史上曾有过无数这样的人物:轻摇羽扇的孔明、运筹帷幄的张良,提到他们,我们无不赞叹他们的大智大勇,今天我们将去拜访他们的“祖师”,请同学们翻到《烛之武退秦师》这一课。

(二)整体感知

1.师范读课文。

2.生自由诵读课文。(注意字音、停顿。)

3.生齐读课文。(师点拨字音、停顿。)

4.生结合课文注释初步梳理课文。(边轻声朗读,边梳理。)

5.生概述本文的故事。(1-2名学生用自己的话讲述,师引导大家概述。)

6.学生分小组讨论归纳各段段落大意。(用四字短语概括)

每组选代表发言,师引导大家筛选归纳:

第1段:秦晋围郑。

第2段:临危受命。

第3段:智退秦师。

第4段:晋师撤离。

(三)深入研读

第一段:(1)生齐读第1段。

(2)师示范串讲梳理第1段。(为学生后文的接龙串讲做示范)

(3)留时间学生质疑问难。(让学生在字词上得到落实)

(4)师引导学生归纳本段知识点:(为后文学生的讨论归纳做示范)贰:对……有贰心;军:名词活用作动词,驻军;以其无礼于晋:介词结构后置句,还原后的正常句式应为“以其于晋无礼”。

(5)师引导学生串析本段:

同时多媒体展示《秦晋地理形势图》。

“晋候、秦伯围郑”阐明形势:兵临城下,形势严峻。“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阐明原因:两事均与晋利害相关,与秦关系不大,秦可以争取。“晋军函陵,秦军氾南。”阐述两军驻扎位置:两军分兵驻扎,郑有机会单独与秦接触,为烛说秦埋下伏笔。

(6)师引导学生2分钟即兴背诵本段。

第二段:(1)男生齐读本段。

(2)女生接龙串析本段。(师点拨)

①“佚之狐言于……师必退。”A.形象刻画烛之武的形象,未见其人,先闻其名(声)(即“才”)。B.在此也可窥见佚之狐知人善任的一面。C.还可窥见郑伯善纳谏的一面。

②辞曰:“臣之壮……也已。”进一步刻画烛之武的形象,是一位满腹才华,却未能被重用的大臣,人物形象更鲜活。

③公曰:“……”许之。A.郑伯首先自责,体现了明君风范,然后以国家利益、形势与个人利益的透彻分析感动了烛之武,可谓善于做思想工作。B.烛之武最终应允,决定以国家利益为重,只身去见秦伯,体现了他深明大义的一面。

(3)生质疑问难,师点拨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4)学生讨论归纳本段知识点:“已”:通“矣”,句末语气助词;佚之狐言于郑伯曰:介词结构后置句,还原后的正常句式应为“佚之狐于郑伯言曰”;辞曰:省略句,补充完整后为“(烛之武)辞曰”;是寡人之过也:判断句,“也”字表判断。

(5)师引导学生用5分钟即兴背诵本段。

三、四段依照一、二段的教学方法,设置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教师引导学生完成。

(四)拓展延伸

1.讲解“其”字在文中的用法(回顾+提问)

①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代词,指代“那件事”)

②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代词,指代“行李”)

③失其所与,不知(代词,自己的。)

④吾其还也(语气词,还是,表商量)

2.烛之武听说国家危难时是不是直接挺身而出?作者是不是批评烛之武?烛之武是怎样的形象?

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烛之武没有直接接受说秦的使命,而是发了发牢骚。烛之武并不是不爱国,岁月给了烛之武太多的落寞与不甘,他只是略微对自己的怀才不遇表示不满。作用是丰富人物性格,使其形象更饱满,更真实可信。在国家危难面前,烛之武深明大义、义无反顾,他有着不计个人得失,处处为郑国安危着想的爱国主义精神,义无反顾赴敌营的信心和勇气;从他与秦伯的交锋看出他的沉稳与敏锐,不卑不亢,能言善辩,聪慧机智。

(五)小结作业

以“我读到了一个____的烛之武”为题,写一篇小短文,字数不限。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上的意图并没有完全实现:以读促诵、以读促悟、以读促辩都实现了,但以读促写环节没有完全展开就下课了,非常遗憾,这是本堂课的重点之一。一个方面是时间太紧,内容太多,同时更是老师在时间把握、内容取舍上有问题,需要引起高度注意,另一方面我对学生了解国际问题的程度、深度没事先调研,不符合人人(语文)课堂核心理念——由学生提出问题并在老师的协助下解决,也对学生换位思考意识不能到位的认识缺乏了解。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