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页是漂亮的编辑为大伙儿分享的《战国争雄》教案【最新9篇】。
第7课 战国争雄
【课程标准】知道战国七雄的史实,通过商鞅变法等史实,认识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教学目标】
识记和理解:记住战国时期的起止时间,战国七雄的名称和地理方位。理解战国时期战争的特点,了解合纵与连横的含义。
能力与方法:通过对战国时期战争特点的的概括,培养概括能力。通过对孙膑、白起等历史人物的了解和评价,培养评价历史人物的初步能力。通过对战国形式图的学习,培养学生释读历史地图的能力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战国时期的相关知识,进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通过合纵与连横。培养是非分明、爱憎分明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战国时期的起止 年代,战国七雄的名称和地理方位。
难点:对战国时期的战争的特点的理解,合纵、连横 的含义及其形成的原因。
【教学步 骤】
一、导入新课
1.学生读引言
2.教师引入:我们上节课学习 了“春秋争霸”,作为一个时期的名字,春秋和战国常常是连在一起的。我们了解了春秋争霸的情况,战国争雄的局面又如何呢?春秋争霸战争和战国争雄战争有什么不同? 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战火硝烟的战国。请大家先把课文认真预习一遍,包括课文中设计的所有信息,看书的同时 找出你没有弄懂的问题,5分钟后我们一起讨论解决。
二、新课讲授
(一)“战国七雄”
1.观察地图,谈发现 。
2.战国七雄是哪七个诸侯国?“三家分晋”,七个国家的分布有何特点等
(二)战国时期的战争
1.学生读教材,看看战国时期战争有哪些特点?
2.读教材“围魏救赵”、长平之战,然后请几个同学来复述这两次战役。思考:体现了哪些战争艺术、成语?
3.简述长平之战的影响。
(三)、合纵与连横
1.学生阅读教材,弄清何为纵、横?什么是合纵?什么是连横?是怎样做的?为什么要这样做 ?这样做有何影响?在地图上出示意出来。
2.阅读小字,评人物的行为。“朝秦暮楚”。
(四)课堂小结
师生共同归纳:战国时期 的社会特点? 春秋时期的战争和战国时期的 战争在 作战目的上有何不同?战国纷争有哪些?
(五)学习测评
完成课后学习测评题。
【教学后记】略
《战国》经典台词
“寡人心痛啊!”——郭德纲扮演的软弱无能的周天子,眼见各大国霸主在他面前你争我斗,心有所感,说出这句话,其实充满着自卑又受伤的真情实感,但被郭德纲眯着眼睛不胜唏嘘的演绎出来,却别有一番爆笑喜感。
“门主的眼睛真美!”——可以说,这句话是贯穿整部《战国》爱情观的中心话语。尽管孙红雷表演出的“花痴”状确实挺搞笑的,但是这句充满深情的台词,其实或许会令很多女性观众为之倾倒。
“太残暴了!”——这是孙膑被“野蛮女友”田夕一顿爆打之后的言语。声音无比悲愤,表情却委屈又敢怒不敢言,这种强烈的反差,再加上孙红雷绘声绘色的表现,难免就令人忍俊不禁了。
“膑„„”、“涓„„”——孙膑无论自称,还是称呼师兄庞涓,都只用名尾的最后一个字代替,“膑”和“涓”这两个太过亲昵的称谓就难免让人感觉有点卖腐的嫌疑了,自然也逃不脱被网友大肆恶搞,成为流行词汇的命运。
“太虚伪了!”——齐王参加河洛大会,田夕、孙膑要前往护驾。文武百官在城门外相送说得肝胆相照,却不肯同行,一句“太虚伪了!”充分展现出孙膑在痴傻外表下的大智慧。 “我从马车上摔下来,你都不管我。”——赛马受伤后,孙膑看到庞涓进来,故意“撒娇”,成为影片一大笑点。
“涓,别走,我害怕!”——孙膑受刑后明知庞涓加害自己,仍然对其非常依赖,一贯“硬汉”的孙红雷用轻柔胆小的声音刻意“卖萌”,让人哭笑不得。
“门主只打我的身体,没打我的脸,这一点倒还是值得称颂的。”——孙膑被田夕举着木棍一顿暴,疼得龇牙咧嘴的同时,还一本正经的讲出这样一番道理,生动的刻画出孙膑刚出道时的书生气。
“你真是太傻了。”——田忌阴谋得逞后对孙膑说,姜武形象的表演非常生动,联系到孙膑在影片前半段的种种“傻”态,这句“盖棺定论”非常有趣。
“师兄,大爱!”——齐魏两军胜负已分后,孙膑在马陵道的悬岸上对庞涓劝降,虽然场面震撼磅礴、情节大气悲凉,但面对孙红雷、吴镇宇“眼含热泪、深情对望”的暧昧表情,再结合到两位传奇人物的情义纠葛,还是引发了观众的会心一笑。
课标要求:
知道战国七雄的史实。
教学目标
一、识记与理解
记住战国时期的起止时间,记住“战国七雄”,理解战国战争的特点及其影响,了解“合纵”和“连横”的含义及重要表现。
二、能力与方法
通过对七国关系及战国时期战争、外交特点的分析,培养和提高分析能力。学习和初步掌握制作历史图表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战国战争史的学习,进行马克思主义战争观的初步教育。通过孙膑、张仪等人的事迹,进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
重点难点
重点:“战国”和“战国七雄”的含义;战国时期的战役和军事家。
难点:“合纵”和“连横”的含义。
授课类型:新课。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战国形势图挂图;制做本课课件;整理有关战国史实的成语;
学生准备:搜集有关战国时期的成语;用竹木等材料仿制一些古代兵器。
教学方法:讲述法、讨论法、问题探究法多法结合。
教具(媒体):计算机及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同学们,在上一节课里我们学习了很多春秋时期的成语,像“退避三舍”、“一鸣惊人”、“卧薪尝胆”等。今天我们将了解到更多的成语,如“围魏救赵”、“纸上谈兵”、“负荆请罪”等,让我们一起来发掘这些成语里面隐藏的精彩故事。
学习新课
(教师引导过渡)复习以前所学知识,帮助学生弄清“战国”概念,课件如下展示:
一、“战国七雄”(课件显示标题)
1.学生阅读教材并思考:战国七雄局面是怎样形成的?——自西周分封诸侯,中国的历史地图上出现过许许多多的诸候国。但是经过春秋时期三百来年的争霸战争,大国兼并小国,强国吞并弱国,到战国开始的时候,诸侯国已经为数不多。主要的有齐、楚、秦、燕、韩、赵、魏七个大国。(课件展示“战国形势图”)。
教师提问:(1).战国时期周王的地位怎么样?——春秋时犹宗周王,而七国则绝不言王亦(顾炎武《日知录》卷十三“周末风俗”条)——无足轻重。
(2).为什么诸侯国会越来越少——统一的趋势日渐明显
2.同学们仔细对比春秋形势图和战国形势图,发现有什么明显的不同吗?
学生提问:为什么晋国没有称雄?
(教师讲述)七国中,齐楚秦燕,大家已经熟悉,春秋时期的晋国在战国地图上已经消失,代之而起的是韩、赵、魏三个诸侯国。原来晋国已经被它的三家大夫韩氏、赵氏、魏氏瓜分,一分为三,形成了韩、赵、魏三个诸侯国。历把这件事叫做“三家分晋”。
历把这七个强国并称为战国七雄,七雄并立是战国期的基本形势。
3.学生认真观察课件投影,了解七国及其地理方位:齐国在东,楚国在南,秦国在西,燕国在北,韩、赵、魏三国在中间。(老师看图讲解,辅之顺口溜“齐楚秦燕韩赵魏,东南西北到中间”,指导学生掌握记忆方法)。
(教师引导过渡)战国,顾名思义,有战争的国,这里的“战”主要是指战争频繁,争斗激烈,学习战国的历史,必须了解战国的战争。
二、战国时期的战争(课件显示标题)
请大家阅读教材40页的小字部分的两个战役,了解战国战争的盛况,然后总结出战国战争有哪些特点(先请学生用精简的语言概述战争过程,然后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战争的特点)
战国时期战争的特点:(以学生归纳出来的为序,教师重点对谋略和兵器进行讲解。)
(课件展示)
a.兵器(青铜兵器改进、铁兵器出现)——武器的改进
(学生展示自制古代武器,并简介戟,戈,矛,刀,剑的特点和用法)
b.兵种(步兵,骑兵)——军队构成的变化
c.人数多、规模大、修建工事、争夺激烈
d.战役的发生(围魏救赵,长平之战)
e.重要军事家的涌现(孙膑、白起)
学生讲述孙膑,田忌的故事
f.谋略(“围魏救赵”、“反间计”;“合纵”“连横”)
课堂辩论(旨在培养学生辩证的历史思维能力及表达能力)
有人说,战国时代把人们带进了战乱,对社会起了破坏的作用,延缓了历史的发展。有人说,战国时代“在战斗中成长”,推动了历史的发展。你的观点如何呢?
(观点相同的同学组成一组,两小组之间展开辩论。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小结:有延缓作用,更有推动作用。推动作用远远大于延缓作用。各国为了争霸的需要,竞相改革,发展经济,增强军事实力,竞相重用人才,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与文化的进步;大国争霸、兼并的过程,也是国家趋于统一的过程。
(教师引导过渡):战国的战争除了在战场上刀光剑影,杀声震天外,战争的背后,各国间进行着没有硝烟的战争,这就是激烈程度和影响力不亚于战争的“合纵与连横”。
三、合纵与连横(课件显示标题)
1.正当各国打得不可开交的时候,秦国却逐渐占据了主动,为什么呢?因为秦国出了个张仪(投影张仪图片)
张仪游说各国,破坏了六国的联盟,使得六国联合抗秦的谋略破产,具体是怎么回事,同学们还是通过阅读教材去了解吧。
2.指导学生重点理解什么叫“合纵”,什么叫“连横”(课件出示“合纵连横”示意图,教师据图讲述):合纵就是东方六国联合抗秦,(“合众弱以攻一强”)。这种联合从地理位置上来说是从南到北的纵向联合,所以叫做“合纵”。合纵政策最主要的代表人物是苏秦。苏秦奔走于东方多国之间,身佩六国相印,在他的游说推动下,东方各国一度合纵攻秦,迫使秦国吐出一些占领的地方,使秦国遭到一定的挫折。
连横就是劝说一国帮助秦国进攻其它各国(“事一强以攻众弱”)。这种结合是西边的秦国与东边各国之间横的连合,所以叫做连横。连横政策的代表人物是魏国人张仪。秦国用张仪为相,让他推行连横政策。当时东方的齐楚两大国结成联盟,秦国要跟齐国争雄,必须先破坏齐楚联盟。张仪连横政策最成功的一着便是把齐楚联盟给破坏了。
3.六国合纵抗秦为何未成功?
(秦国用贿赂、威胁的手段破坏合纵,各个击破;五国间利益不一致,立场不坚定)
(教师讲述)合纵连横的斗争,持续了很长时间。各国一会儿加入合纵,跟楚国搞联合,跟齐国搞联盟,一会儿又跟秦国抱到一起,朝秦暮楚,反复无常。“朝秦暮楚”的成语就是这么来的。——不过,虽然斗争很复杂,情况多变化,形势发展的总趋势是清楚的,那就是,在不断的军事斗争和复杂的合纵连横斗争中,楚国和齐国先后衰落下去,秦国却越战越强。
课堂小结
(课件出示知识要点,教师概述)
战国宏大而壮观的战争,变化多端的谋略,足智多谋的军事家令人难忘,但是我们都知道,无论在何时,战争带给人民的,永远都是无尽的痛苦和灾难,在连绵不绝的战争岁月中,受煎熬的始终是老百姓,因此,无论何时何地,和平,一直都是我们共同的期望。
练习巩固
一、选一选
1.作为一个时期的名称,“战国”因战争众多、争夺激烈而得名。战国时期是指
A.约公元前21世纪--约公元前16世纪
B.约公元前16世纪--约公元前11世纪
C.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
D.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
2.下列诸侯国中,不属于战国七雄的是
A.齐国B.晋国C.楚国D.赵国
3.战国初年,被韩、赵、魏三家卿大夫瓜分的国家是
A.齐国B.晋国C.楚国D.秦国
4.战国中期,采用围魏救赵的办法打败魏国的军事家是
A.孙武B.孙膑C.吴起D.伍子胥
5.人物下列中,生活在战国时期的军事家是
A.孙武B.张仪C.孙膑D.苏秦
6.战国时期,七国之间战争不断。主要的兵种有
A.车兵B.步兵和骑兵C.水兵D.藤甲兵
7.“纸上谈兵”的成语典故源自于长平之战,指缺乏实战经验,惯于空谈兵法,战争中一败涂地的赵括。交战双方是
A.秦国和齐国B.魏国和赵国
C.秦国和楚国D.秦国和赵国
8.《孙子兵法》是我国现存的年代最早的一部兵书。该书的作者是
A.孙武B.孙膑C.吴起D.白起
二、材料分析
战国七雄之间关系错综复杂,合纵与连横之争成为战国纷争的重要内容。
1.用简要语言说明“合纵”与“连横”策略。
2.在合纵与连横之争中,一些研究纵横之术的读书人十分活跃,其中最突出的代表是谁?
3.你认为上述哪一种策略运用的更成功一些?
三、各抒己见
结合有关史实和课外资料,谈谈你心中印象最深刻的战国人物。
《战国争雄》教案
教学目的
一、识记与理解
1、记住战国时期的起止时间,记住“战国七雄”;
2、理解战国时期战争的特点及其影响;
3、了解“合纵”和“连横”的含义及重要表现。
二、能力与方法
通过对七国关系及战国时期战争、外资特点的分析,培养和提高分析能力。学习和初步掌握制作历史图表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战国战争史的学习,进行马克思主义战争观的初步教育,通过孙膑、张仪等人的事迹,进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
四、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1、教学重点:
“战国”和“战国七雄”的含义; 战国时期著名的战役和著名的军事家。
2、教学难点:“合纵”和“连横”的含义。
五、教学方法 思考引导法 图示说明 分析归纳比较
六、教学用具 课件 图示 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展示年代示意图)
公元前771年西周结束以后,周平王于公元前770年将都城迁到洛邑,周王朝的历史得到继续,从这个时候开始,我国的历史进入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时期,相继争霸的(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被称为春秋五霸,长期的争霸战争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使周王朝的威信和地位进一步降低,同时,也加速了民族的融合;当时的一些改革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也推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军队的建设。春秋之后,我国进入了战国时期,今天,我们接着学习战国争雄。
阅读教材资料,介绍这段时间为什么被称为战国----战争频繁,争夺激烈。(展示赏功宴乐铜壶)
自西周分封诸侯,中国的历史地图上出现过许许多多的诸候国。但是经过春秋时期三百来年的争霸战争,大国兼并小国,强国吞并弱国,到战国开始的时候,诸侯国已经为数不多。主要的有齐、楚、秦、燕、韩、赵、魏七个大国。
一、战国七雄
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
战国时期是战国七雄的天下。七国中,齐楚秦燕,大家已经熟悉。春秋时期的晋国在战国地图上已经消失,代之而起的是韩、赵、魏三个诸侯国。原来晋国已经被它的三家大夫韩氏、赵氏、魏氏瓜分,一分为三,形成了韩、赵、魏三个诸侯国。历史上把这件事叫做“三家分晋”。而春秋时期的最后一个霸主勾践所在的越国,虽然地盘不小,但其整实力较弱,在战国中期被楚国灭亡。
思考:如何理解 “周王已无足轻重,诸侯国也更少”
周王已无足轻重----说明周王室还存在,但王权衰落,实际已经成 为小国。春秋时,各大国表面上还尊敬周王,但此时,大国已经根本不把周王放在眼里。“春秋时,犹宗周王,而七国时绝不言王矣。
诸侯国也更少----诸侯国在西周中后期有几百个,春秋时期有140多个,战国初期减少到20多个,主要有七个(齐、楚、燕、韩、赵、魏、秦 ),它们长期左右形势的发展,其余如宋、卫、鲁、曾、邹等都是小国。战国后期,秦国势力强大。诸侯国的大量减少,说明统一的趋势日渐明显,也说明当时的战争具有统一战争的性质。
战国七雄地理位置的记忆方法:齐楚秦燕--东南西北 赵魏韩---上中下。 战国七雄简表---记住战国七雄的都城及新旧称呼,同时课件介绍当时都城的发展。
二、战国时期的战争
战国时期从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一共经历了250多年。在这一时期,七雄之间战争频繁,比春秋时期更加剧烈,规模也更大,一个战役便要出动几十万、上百万的兵力,一次战争便要一年两年、三年五年地打下去,战国便因此而得名。
诸侯国之间为了赢得战争的胜利,都各自发动了一系列的改革,如魏国的李悝变法、楚国的吴起变法、秦国的商鞅变法等等。他们的改革从政治、军事和经济等方面入手,发展农业生产,加强军队建设,有力的促进了变法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军队的强大,这也为他们在诸侯战争中取得主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总结归纳战国时期的战争,他们主要具有以下这些特点,请同学位阅读教材,自己进行归纳总结。
引导回答:战国时期战争的特点如下
1、战争技术手段的发展:
武器改进,铁兵器出现(课件展示战国时期的兵器);
军队构成变化,步兵和骑兵成为主要的兵种;(课件展示战国时期的骑兵和步兵图);攻防技术提高(都城和边境修建坚固的工事,课件展示各国修建的长城)
2、战争规模扩大,争夺激烈。(兵额增加—秦国带甲百万,魏国带甲36万,赵国数十万。长平之战,赵军被杀40多万,秦将王翦攻楚,带兵60万)
3、著名战役发生---- “围魏救赵” 、“长平之战”(学生阅读了解)
围魏救赵(也称桂陵之战)十几年过去后,魏和齐又发生了马陵之战。这一次,魏国向它南边的韩国发动进攻。韩国也向齐国求救,齐国仍旧派孙膑为军师,仍旧以“围魏救赵”的战术,出兵去救韩国。魏国派庞涓率领10万大军迎战孙膑。但孙膑却避开了正面交锋,主动把军队后撤,后撤中,每天减少烧饭的军灶,制造军队大量逃亡的假象,引诱庞涓来追。庞涓紧追不休,轻敌猛进,一直追到马陵的一棵大树之下,齐国的伏兵忽然万箭齐发,箭如雨下,魏军大乱,自相践踏,十万雄师,一朝覆没,庞涓拔剑自杀。这一仗,齐国又获大胜。经过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齐国的军师孙膑声名远扬,成为战国时期最著名的军事家。
4、著名军事家涌现----孙膑、白起
孙膑,战国时军事家。在今山东人。孙武后代。与庞涓同学兵法,后庞涓为魏惠王将军,诳他到魏,处以膑刑(去膝盖骨),故称孙膑。后经齐国使者秘密接回,被齐威王任为军师,马陵之战,身居辎车,计杀庞涓,大败魏军。(田忌赛马)
马陵之战以后,魏国衰落下去,齐国强大起来。这时候,西方的秦国,由于商鞅变法成功,正在迅速崛起。因此,魏国衰落以后,又出现齐、秦两强东西对峙的局面。齐国和秦国为了争取盟国,击败对方,在不断进行军事斗争的同时,又展开合纵、连横的外交斗争。
三、合纵与连横 合纵---合众势以攻一强 连横---事一强以攻众弱
合纵就是东方六国联合抗秦。这种联合从地理位置上来说是从南到北的纵向联合,所以叫做“合纵”。首先起来推行合纵政策的是魏国人公孙衍。不过,他没有取得什么成效。后来合纵政策最主要的代表人物是苏秦(洛阳人)。苏秦奔走于东方多国之间,身佩六国相印,在他的游说推动下,东方各国一度合纵攻秦,迫使秦国吐出一些占领的地方,使秦国遭到一定的挫折。
连横就是劝说一国帮助秦国进攻其它各国。这种联合是西边的秦国与东边各国之间横的连合,所以叫做连横。连横政策的代表人物是魏国人张仪。秦国用张仪为相,让他推行连横政策。当时东方的齐楚两大国结成联盟,秦国要跟齐国争雄,必须先破坏齐楚联盟。张仪连横政策最成功的一着便是把齐楚联盟给破坏了。
同学们自学张仪说楚。 合纵连横的斗争,持续了很长时间。各国一会儿加入合纵,跟楚国搞联合,跟齐国搞联盟,一会儿又跟秦国抱到一起,朝秦暮楚,反复无常。“朝秦暮楚”的成语就是这么来的。——不过,虽然斗争很复杂,情况多变化,形势发展的总趋势是清楚的,那就是,在不断的军事斗争和复杂的合纵连横斗争中,楚国和齐国先后衰落下去,秦国却越战越强。
课堂小结 学习测评
1、作为一个时期的名称,“战国”因战争众多、争夺激烈而得名。战国时期是指 ( D ) A.约公元前21世纪--约公元前16世纪 B.约公元前16世纪--约公元前11世纪
C.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 D.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 2.下列诸侯国中,不属于战国七雄的是(
B
) A.齐国
B.晋国
C.楚国
D.赵国
3、 战国中期,采用围魏救赵的办法打败魏国的军事家是(
B
) A.孙武
B.孙膑
C.吴起
D.伍子胥 4.人物下列中,生活在战国时期的著名军事家是(
C
) A.孙武
B.张仪
C. 孙膑
D.苏秦
5、战国时期,七国之间战争不断。主要的兵种有
(
B
) A.车兵
B.步兵和骑兵
C.水兵
D.藤甲兵
6、 “纸上谈兵”的成语典故源自于长平之战,指缺乏实战经验,惯于空谈兵法,战争中一败涂地的赵括。交战双方是
( B )
A. 秦国和齐国
B.魏国和赵国 C. 秦国和楚国
D.秦国和赵国
7、《孙子兵法》是我国现存的年代最早的一部兵书。该书的作者是 ( A )
A.孙武 B.孙膑 C.吴起 D.白起
板书设计:
一、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
二、战国时期的战争
战争特点:
1、战争技术手段的发展;
2、战争规模扩大,争夺激烈;
3、著名战役发生---- “围魏救赵” 、“长平之战”
4、著名军事家涌现----孙膑、白起
三、合纵与连横
合纵----合众势以攻一强 苏秦 连横----事一强以攻众弱 张仪
第七课 战国争雄
课标要求:
知道战国七雄的史实。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理解
记住战国时期的起止时间,记住“战国七雄”及地理位置;理解战国战争的特点及其影响,了解战国时期的著名战役和著名军事家;了解“合纵”与“连横”的含义及重要表现。 二。能力与方法
通过对七国关系及战国时期战争和外交特点的分析,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学习和初步掌握制作历史图表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战国战争史的学习,进行马克思主义战争观的初步教育;通过孙膑、张仪等人的事迹,进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 重点难点: 重点:“战国”和“战国七雄”的含义;战国时期的著名战役和著名军事家。 难点:“合纵”和“连横”的含义。 授课类型:新课。
教学方法:讲述法、讨论法、问题探究法多法结合。 教具(媒体):计算机及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
师:这个器物是战国时期的铜壶,它价值非常高,最有价值的地方就在于壶身上的刻画,我们截取铜壶上的一组刻画来欣赏。从这组刻画中我们能看出,是什么样的场面? 生:战争。
师:对,我们可以看到,这两个人拿着弓和矛之类的武器,他们站在城墙上,那这几个人在攀登云梯,向城墙上攀爬,其中一个人已经掉了下来,身首异处。这边是陆战。我们看另一边,应该是水战,两船已经开始交战,有的人已经掉了下去。大家根据壶上的刻画想象一下,当时的战争场面应该是怎样的?
师:是非常激烈的,是惊心动魄的。铜壶上的刻画,就是战国社会风貌的生动写照,战国因战争频繁、争夺激烈而得名。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走入第7课:战国争雄,来探索中国古代军事、战争的规律。大家翻开课本第38页。 【讲授新课】
师:我们之前讲到周朝分为两半:西周和东周,西周是约公元前1046年到公元前711年,东周又分为两半:春秋和战国,春秋是公元前710年到公元前476年,那这节课要学的战国是哪一年到哪一年啊?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 师:我们在上一课讲到,春秋时周王室王权衰落,那到了战国时,周王的权力又有什么变化,老师这里有一则材料,大家看一下。 师:“春秋时犹宗周王,而七国则绝不言王矣”,这句话翻译过来,意思就是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仍称周天子为周王,到了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已不提“周王”这个称呼了。这表示,战国时期的周王已经无足轻重了。
师:除了周王无足轻重,战国还有怎样的变化?这里有两幅图,一幅是春秋形势图,一幅是战国形势图,大家从图中能看出什么变化? 师:首先,有的同学看到,诸侯国减少了,诸侯国从春秋时的140多个减少到战国时期的20多个。
师:老师这里有个谜语,西周有,春秋有,战国没有,蔡一个诸侯国?晋国的卿大夫赵、魏、韩瓜分了晋国,史称三家分晋,所以我们看到赵、魏、韩三国。总结一下,战国七雄出现的背景就是三点。 师:在这个背景下出现的是七个实力较强的诸侯国,就是战国七雄,是哪七雄啊? 师:先顺时针看,东边的是齐国,南边的是楚国,西边的是秦国,北边的是燕国,然后是赵魏韩,我们通常使用一个口诀,就是“东南西北上中下,齐楚秦燕赵魏韩”。
师:我们要记住这七个诸侯国的地理位置,还要记住它们的国都。我们一起来看38页得战国七雄简表。 师:当时这些国都已经成为每个诸侯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了,规模都很大,临淄是七国国都中最繁华的,这里居住了七万户人,有两个成语,张袂成阴,挥汗成雨,(张开袖子能遮掩天日,成为阴天,每人挥一把汗,简直像下雨一样)就反映了齐国的人口众多和社会繁华。 过渡:其它六个城市规模也非常之大,这样大规模的城市显示出了诸侯的实力增强,他们的野心也变得更大了,想要更多的土地和人民,那会引起什么? 生:战争。
师:对,战争。战国时期最著名的两场战争是什么? 生:就是围魏救赵和长平之战。
师:围魏救赵过程中一场著名的战役发生在桂陵,所以也叫桂陵之战。有没有同学愿意跟我们分享他知道的关于围魏救赵的故事? 生:······
师:大家看到这是围魏救赵的战争形势图,魏国有一个人叫李悝,他最早是魏国开始变法,帮助魏国成为战国早期实力很强的诸侯国,公元前354年,魏国本来是要攻打赵国,赵国向齐国求救,齐国没有直接派兵去解救邯郸,而是进攻魏国的大梁,大梁岌岌可危,魏军没有办法只好火速撤回来解救大梁,在回来途中,齐军以逸待劳埋伏在桂陵,齐国和魏国在桂陵展开激战,这就是桂陵之战,后人们把它形象的称为围魏救赵,围魏救赵是齐国解救赵国的一项计策,这项计策是谁提出来的?(孙膑)为什么要采用这一策略?(避实就虚,攻其要害,避开敌人的主力,攻击敌人的薄弱环节,使对方受到牵制)战争结果如何?(庞涓中计,魏国大败)
师:我们看这张孙膑的图片,其实孙膑被称作坐轮椅的将军,为什么这么说呢?孙膑早年曾与庞涓师从鬼谷子学习兵法。他们本是同门,庞涓出任魏将后,妒孙膑之才而将其骗至魏,施以膑刑(割去膝盖骨),孙膑的膑就是膑刑的膑。孙膑残疾后逃往齐国,成为田忌门客,帮助田忌赛马获胜,被荐给齐威王,任他为军师。孙膑是我们上节课讲到的孙子的后代,他也擅长研究兵法,著作有《孙膑兵法》。课后石海拾贝大家自己下去看一看。
过渡:围魏救赵是战国中期的一次重要战役,围魏救赵魏国战败之后开始衰弱。 到了战国后期,秦国商鞅进行了变法,秦国实力大增,秦国和赵国之间的长平之战是战国时期规模最大的战争。
师:长平之战的交战国是秦国和赵国,秦国进军赵国长平,本来赵国的将领是廉颇他经验丰富,觉得敌强我弱,便采取固守的策略,秦国攻击很久没有成功,于是秦国另谋出路,秦国派人到赵国散步谣言,说廉颇胆小怕死,延误战机,还说秦国最怕的是赵国的年轻将领赵括结果赵国把赵括派往前线,赵括缺乏经验,全线出击,秦国将领白起就后退诱敌,他假装撤退,其实是从两翼包抄,赵括以为逼近秦国军营非常高兴,结果却是被秦军包围,连续46天突击没有结果,最后赵括被乱箭射死,只放了200多个年级小的人,剩下40多万人都被秦国将领白起杀了。大家思考一下,秦国战胜的原因有哪些? 生:······
师:1.秦国采用了反间计。 2.秦国白起英勇善战。 3.赵国赵括缺乏实战经验,惯于简上谈兵。
师:我们一条一条来分析,首先秦国的反间计,成功的换掉了经验丰富的老将廉颇(廉颇是战国时期一位杰出的军事将领,其征战数十年,攻城无数,歼敌数十万,而未尝败绩。为人襟怀坦白,敢于知错就改,著名的故事负荆请罪就发生在他身上,但是他老年不得志,楚国请他出山,他一心只念赵国,但是赵国最后并没有重用他。)第二,秦国的白起戎马一生,征战沙场三十七年,攻取七十余城,歼敌过百万,未尝败绩,他用兵灵活,擅长野战进攻,遇敌必歼,长平之战开启了中国早期的歼灭战。第三,赵括是个什么样的人啊?我们说到赵括都会想到一个成语“纸上谈兵”,但是战国时期还没有纸,所以更准确的说是简上谈兵,赵括的父亲赵奢,是赵国大将,赵括出山军事世家,从小熟读兵书,能倒背如流,别人都夸赞他,但他的父亲说他没有实战经验,赵国的战败证实了他的父亲说的很正确。
过渡:这就是长平之战,联系我们刚才讲的围魏救赵,我们会发现,这个时候,一些军事谋略显得很突出,当时无论是秦国还是齐国都更加注重军事策略,长平之战有反间计,围魏救赵有避实击虚,我们上节课春秋时期晋楚争霸时页讲过一个谋略,叫退避三舍,它出自那次战争?城濮之战,这是城濮之战的图片,另一幅是这节课战国时期的长平之战,根据图上的画面,你觉得战国时期的战争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师:战国时期,兼并战争不断爆发,经济也在不断发展,战国时期的战争有了一些新的特点,大家在课本39页找一找,都有哪些变化?①第一点是兵器的变化,我们先来认识几个战国时的兵器,先从我们熟悉的兵器看起,剑,剑可以佩戴,也可以手持;刀,刀有单刃双刃,这是一把***;矛主要是刺杀敌人用的;戈,戈的主要功能是勾杀敌人;戟,它是戈和矛的结合体,同时有刺和勾两种功能。战国时兵器的变化体现青铜兵器得到改进,从这几幅图可以看出,战国时青铜兵器的做工更加精致,盾上纹上了花纹。除了青铜兵器,还出现了一种新材质的兵器,老师这里有一段材料,形容它的锋利“陆断牛马,水击鹄雁,当敌即斩”,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在陆地上能够斩断牛马,在水中能击杀天鹅和大雁,遇到敌人可以立刻斩杀。这种兵器就是铁兵器,这则材料体现出铁兵器锋利无比。铁兵器比青铜兵器有三个有点,第一,延展性好,利于加工打磨;第二,韧性好,青铜剑如果做的很长,容易折断,第三,就是铁兵器非常锋利。所以,战国后期,中国进入铁器时代。②除了兵器的变化,还有兵种的变化,春秋极其以前主要是以车兵为主,车兵适宜平原地形作战,那到了战国时期,步兵逐渐成为主力,步兵的作战是比较灵活的,看长平之战图,步兵在山上伏击赵军,是不是体现出步兵的灵活。骑兵也逐渐成为战争的主力,看 “战国铜镜上的骑兵形象”的图,骑士手持刀与猛兽搏斗,并且与马配合极好。③在防御方面,各国组织起庞大的军队在都城修筑起坚固的防卫工事。这里有三幅图片,都是战国时长城的遗址。④战国时期战争的特点,除了这三点,还要一点就是战争规模的扩大,长平之战白起活埋赵军40万,从兵力人数来看,我们就知道战国时期兵力越来越多,规模扩大。这四点,大家在书上标记一下。
过渡:战国时期除了战争精彩、出名,当时的各种外交关系也很值得人们探究。尤其是合纵和连横的外交手段。
师:我们来看战国七雄分布简图,秦国偏居西边,其它六个诸侯国在东边,我们把他们称为东方六国。长平之战之后秦国实力增强,秦国要向东发展,这便威胁到东方六国的安全。因此东方六国就联合起来,一起攻打强大的秦国。东方六国,尤其是赵魏韩,很像一条竖线,所谓“合纵”,就是“合纵势以功一强”,即联合纵多的小国家去攻打一个强大的国家。大家在书上标记一下。 师:那什么是“连横”?就是“事一强以攻众弱”,即依附于一个强国去攻打其他弱小国家。秦国要想向东的发展,就得破坏六国的联合,尤其是齐、楚两个大国。为此,秦采用各个击破,横向破坏六国的联合,收买拉拢东方国家服从自己。 师:合纵连横的斗争,持续了很长时间。出现许多研究这种纵横之术的人物,我们把其成为纵横家,其中有两个代表人物,就是张仪和苏秦,他们分别是哪一家的代表?我们来一起看两个剧本。
师:最后哪一家取得了胜利?(连横)为什么?六国一会儿加入合纵,跟楚国搞联合,跟齐国搞联盟,一会儿又跟秦国抱到一起,朝秦暮楚,反复无常。“朝秦暮楚”的成语就是这么来的。不过,虽然斗争很复杂,情况多变化,形势发展的总趋势是清楚的,那就是,在不断的军事斗争和复杂的合纵连横斗争中,统一的大势不可阻挡,最终秦国完成了统一。 【小结】
师:那我们这节课完了战国,如果你是战国博物馆的一名解说员,你会给游客介绍战国的什么历史呢?你觉得哪一些内容给你的印象更深刻?
师:纵观战国250多年历史的发展,如果把它比作一次长跑比赛,那么,起跑最快的是魏国。战国初期魏国一马当先,称雄中原。战国中期桂陵之战后,齐国赶上去,超到魏国的前面,秦国长平之战后,与齐称为东西两强,你追我赶,难分先后地跑了一段,终于秦国越跑越快,在七个参赛者中遥遥领先。最后我们知道一统天下的金牌是被秦国夺走的。秦朝奋起直追的力量来源于哪里呢?就是我们下节课要讲的商鞅变法。
苏秦的剧本
秦王:(高兴激动的语气)如今我已称“西帝”,我派人送齐王你“东帝”的称号,这样,我们一起攻打赵国,就天下无敌了,哈哈哈。
齐王:(痛快的语气)好好,我们一言为定。
旁白:苏秦听说此事,感觉不妙,马上赶来劝说齐王。 苏秦:(焦急的口气)齐王,请您放弃帝号,秦国是在利用你,离间你与其他诸侯国。齐国、秦国并立为帝,秦国的实力比我们齐国强很多,你认为天下人是更尊齐国还是尊秦国? 齐王:(肯定的语气)当然是更尊秦国。
苏秦:(紧迫的语气)那么齐放弃帝号,天下是爱齐国呢,还是爱秦国?
齐王:当然是爱齐国了!
苏秦:(深沉的语气)如果我们同秦一起称帝,天下只尊秦国,如果我们放弃帝号,天下就爱戴齐国而认为秦国很强势。所以,我主张放弃帝号,与韩赵魏联合攻打秦国。
旁白:于是齐王与秦王断交,联合韩赵魏燕一起攻秦。
张仪的剧本
旁白:秦王认为齐、楚两国关系密切,感到担忧,派张仪到楚国游说楚怀王。
张仪:(深沉的语气)楚怀王,您若愿意与齐国断交,秦王将赠送给您楚国方圆600里的大块土地,请您好好考虑考虑! 楚怀王:(惊喜的语气)600里的土地啊?好好,我马上就与齐国断交。
旁白:楚国与齐国断交,派人去秦国要土地。可是张仪却否认。 张仪:(虚假的语气)我哪里有说过要赠送大块土地?一定是楚怀王弄错了!
楚怀王:(愤怒的语气)秦国竟然敢戏弄我,我一定要出兵攻打秦国!
旁白:于是楚国出兵,但是楚国打不过秦国,向齐国求救,齐国痛恨楚国的背叛,也派兵攻打楚国。后来楚国战败。
【课程标准】知道战国七雄的史实,通过商鞅变法等史实,认识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教学目标】
识记和理解:记住战国时期的起止时间,战国七雄的名称和地理方位。理解战国时期战争的特点,了解合纵与连横的含义。
能力与方法:通过对战国时期战争特点的的概括,培养概括能力。通过对孙膑、白起等历史人物的了解和评价,培养评价历史人物的初步能力。通过对战国形式图的学习,培养学生释读历史地图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战国时期的相关知识,进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通过合纵与连横。培养是非分明、爱憎分明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战国时期的起止年代,战国七雄的名称和地理方位。
难点:对战国时期的战争的特点的理解,合纵、连横的含义及其形成的原因。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1.学生读引言
2.教师引入:我们上节课学习了“春秋争霸”,作为一个时期的名字,春秋和战国常常是连在一起的。我们了解了春秋争霸的情况,战国争雄的局面又如何呢?春秋争霸战争和战国争雄战争有什么不同?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战火硝烟的战国。请大家先把课文认真预习一遍,包括课文中设计的所有信息,看书的同时找出你没有弄懂的问题,5分钟后我们一起讨论解决。
二、新课讲授
(一)“战国七雄”
1.观察地图,谈发现。
2.战国七雄是哪七个诸侯国?“三家分晋”,七个国家的分布有何特点等
(二)战国时期的战争
1.学生读教材,看看战国时期战争有哪些特点?
2.读教材“围魏救赵”、长平之战,然后请几个同学来复述这两次战役。思考:体现了哪些战争艺术、成语?
3.简述长平之战的影响。
(三)、合纵与连横
1.学生阅读教材,弄清何为纵、横?什么是合纵?什么是连横?是怎样做的?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做有何影响?在地图上出示意出来。
2.阅读小字,评人物的行为。“朝秦暮楚”。
(四)课堂小结
师生共同归纳:战国时期的社会特点?春秋时期的战争和战国时期的战争在作战目的上有何不同?战国纷争有哪些?
(五)学习测评
完成课后学习测评题。
【教学后记】略
◎译 名 战国
◎片 名 the warring state ◎年 代 2011 ◎国 家 中国
◎类 别 剧情/战争
◎语 言 普通话
◎字 幕 中文
◎imdb评分 4.3/10 (62 votes) ◎文件格式 bd-rmvb ◎视频尺寸 1024 x 576 ◎文件大小 1cd ◎片 长 2:04:51 ◎导 演 金琛 chen jin ◎主 演 孙红雷 honglei sun 景甜 tian jing 吴镇宇 francis ng 金喜善 hee-sun kim 中井贵一 kiichi nakai 姜武 jiang wu 冯恩鹤 enhe feng 黄海冰 haibing huang 廖京生 jingsheng liao 郭德纲 degang guo 马精武 jingwu ma 雷恪生 kesheng lei 吴军 jun wu 徐娇 jiao xu 孙浩 hao sun 李子雄 waise lee 何云伟 yunwei he 方子哥 zige fang 熊欣欣 xin xin xiong 毛孩 hai mao 刘亚津 yajin liu 雪村 cun xue ◎简 介
战国时期,七雄争霸。齐将田忌(姜武 饰)之女田夕(景甜 饰)率兵与魏军交战,原以为胜券在握,不料却被半路杀出的孙膑(孙红雷 饰)用匪夷所思的计谋打败,手下伤亡惨重。田夕满怀悲愤力擒孙膑,原本想杀了他为齐国将士报仇,谁知求贤若渴的齐王(中井贵一 饰)却下令赦免闯下大祸的孙膑。河洛大会上,孙膑亲自上阵帮齐国赛马,奇才初露
之时,偶遇昔日的同门师兄庞涓(吴镇宇 饰)。已经成为魏国大将军的庞涓以三座城池为代价,将孙膑交换到魏国。孙膑对师兄一片赤诚,原以为可以从此团聚相守,谁知他身怀的绝世兵法却埋下祸根。庞涓、庞妃(金喜善 饰)、魏王为其针锋相对、剑拔弩张,几大诸侯国也是虎视眈眈。悬疑重重的权势角力之中,一场旷古未有的残酷战争一触即发。而在这一切的背后,一个更可怕的惊天奇谋刚刚露出冰山一角„„ 幕后制作
关于孙红雷
从《潜伏》的余则成到《非诚勿扰2》的李香山,时代不同人物不同,孙红雷却一直扮演满身硬气、沉稳厚重的大男人。到了《战国》里,化身传奇军事家孙膑的孙红雷却变得天真憨直,甚至有点儿傻。孙红雷说:拍《战国》的时候每一天我都在琢磨,怎么才能演出孙膑身上的缺点,因为孙膑不是神,而是历史上活生生的人。他因为这些缺点而真实可爱,同时这些缺点也能让他的智慧、才华更加闪耀。而当被问到如何演出孙膑受刑后的痛苦绝望时,一向以硬汉形象示人的孙红雷更是红了眼眶,七尺男儿几度落泪:演这一段的时候我总是想到我的母亲,当初她重病的时候,我因为工作原因不能每天陪在身边,那时候我看着她,以为她的难受完全是因为病痛。当演过孙膑之后,我觉得我已经完全能理解她的痛苦,那不仅是肉体上的痛,更是精神上的孤独。
除了在性格上给孙膑找茬,孙红雷还在《战国》开拍前特意赶往云蒙山,亲自去到孙膑的学校和宿舍体验了一把。孙红雷表示,他不仅参观了千年前孙膑与庞涓共同学习的地方,还独自走进孙膑的书房,席地而坐冥想了一番。模模糊糊中,似乎真的感应到孙膑在说话、在走动。那一刻我知道,我已经开始进入孙膑的角色了。
关于景甜
提及电影开拍时第一次见到孙红雷的情景,景甜表示:其实以前看红雷哥的电影电视剧,心里都会偷偷感叹一下,要是有一天能跟这么牛的演员一起拍戏就好了。没想到梦想实现得这么快,而且电影里还得一直欺负他,觉得挺不好意思的。虽然心里觉得不好意思,但初次见到孙红雷的景甜却一点没有怯场:我就豁出去了,拎了个小凳子往红雷哥面前一坐,直接说:我觉得我不会演戏,您看怎么办?当时红雷哥的表情都惊了。不过也正是这样的语出惊人得到了孙红雷的肯定:当时我就想,就凭这股实诚劲儿,这个女孩一定能行。 初出茅庐就在史诗大片中饰演女主角,景甜表示这纯属意外之喜。虽然自己很早就接触了剧本,但直到开拍前半个月才正式确定由自己担纲主演,加上拍摄期间剧本一直在改动,不得已要一边拍摄一边适应角色需求。但到了拍摄后期,自己已经完全与导演的想法同步了。
关于姜武
非一般田忌赛马
《战国》巨星云集,姜武与孙红雷、吴镇宇、景甜都有精彩对手戏。他表示此次能与这么多自己比较喜爱的演员合作,是很幸福的一件事情。《战国》的剧本和角色都很吸引他,所以才接下了这部戏。
姜武对田忌这个历史人物的印象也来自于历史故事,在小学的时候,我就看过《田忌赛马》那篇文章。但姜武自己又介绍说,《战国》中的田忌与史实相比很不一样,起点就在于田忌的造型。
铠甲有如裹棉被 我缠了四五层
许多人都读过田忌赛马的经典故事,大家对于田忌的形象想象各异。姜武说,在电影《战国》的剧情设置中,他饰演的齐国将军田忌是一位智勇双全的老将军。从片方公布的剧照中看,田忌将军身形宽大、造型厚重。不论是屹立沙场,还是端坐马上,都威武霸气、不怒自威。不过,要打造出如此的造型却并不容易。
田忌这个角色的衣服本来就很厚。谈起在《战国》片场的苦头,姜武有点感慨。拍摄本片的时间正好是夏天,所以造型给姜武带来的痛苦陡然翻了番。姜武自己揭秘,这厚重造型的背后是有秘密的:我缠了四五层,其中有一层像被子似的,要故意垫出那个厚度来。天天出汗,确实热。而且穿着三十多斤的盔甲,特别沉。 他补充说,铠甲甚至重到一个人根本拎不起来,平时更是需要两个人协助才能把铠甲穿上。姜武透露,粘胡子粘头套,外加由他人帮忙穿上里外几件戏装,就要花去接近两个小时的时间。
破例为戏粘胡子 姜武此番在《战国》中的造型给人印象深刻,同时也要归功于胡须。而提起胡须造型,许多人首先想到的便是姜武在《让子弹飞》中的武举人造型。姜武自己透露说,那是自己的真胡须。拍了《让子弹飞》,胡子留了小半年了,天气又热,才剃了。刚剃完,《战国》就找我了。对此,姜武多少觉得有点遗憾和可惜。
提起粘胡须,看似爷们儿的姜武自己率先想到的竟然是怕。原来,出演过无数剧集的姜武对粘胡须时的胶水味道十分恐惧。他自己解释说:原来不接古装戏,就是怕胶水的味道。一想起胶水的味道,就浑身起鸡皮疙瘩,不舒服。每天一想起胶水就恐惧。正因为这样,观众们也有十几年未见过他粘胡须拍戏了。除此之外,姜武也很在意粘胡须对自己演戏的束缚:自己的胡子毕竟是长在自己身上,而且说话、动作可以更肆无忌惮。但是粘胡子有时候粘不好,脸上绷着,说话时容易开胶,戏就白演了。
关于配乐
在《战国》的主题曲配乐中,为了适合影片的宏大气势和古典元素,胜木由加里准备了上百种古代乐器采样,包括中国的编钟,日本的三弦等。最终的成曲,不但会尽显影片波澜壮阔的气势,还包含了对人性的思考,对爱情的渴望。片方表示:胜木由佳里为《战国》所作音乐感人至深,肯定物超所值,大家看到电影时会被深深感动和震撼其实,神思者能做出这样的效果,离不开对中国文化的了解。早在1996年,神思者组合就为日本nhk电视台制作的大型记录片《故宫三部曲》,制作主题音乐辑。中国的皇家园林,在神思者组合篇二:看《战国》观后感
看《战国》观后感
寒假开始了,在这个时候,我在家观看了一部历史电影—《战国》,令我回味无穷。
故事主要讲的是在春秋时代,一位叫孙膑的人,受鬼谷兵法之传,齐国和魏国各有一位鬼谷乖,可是鬼谷只传了一人。孙膑师兄庞涓在魏国称没有此兵法,在魏国当了大将军。然后他们七个国家举行了赛马,最终孙膑以劣马取胜。兄弟庞涓只好把他带魏国去,逼他把兵法写出,可他不写,只能残忍的将他的骨割了。孙膑只能(转载于:战国观后感)装疯卖傻孙膑的门客田夕,想尽一切办法带他走,可他就是不走。最后田夕只能硬来了,给孙膑带回了齐国。孙膑护国爱民,曾几次查出奸细。孙膑的门客做了国后,孙膑没办法。孙膑又与庞渭一决生死,庞涓敌不过,只好降了„„ 在这儿,我就想不明白了,难道孙膑一开始就知道自己一定会受膑刑?而且所有人都认为他后来一定会受膑刑?原来,孙膑,原名孙宾,是孙武后代。曾与庞涓同学兵法,后庞涓任魏将,忌其才能,骗他到魏,处以膑刑(去膝盖骨),故后称孙膑。
在历史上,孙膑军事生涯的两大亮点是围魏救赵和桂陵之战,在这个故事中,都没有真正表现出来。而去演了孙膑与庞涓的事情。
从故事中,我明白了:世上没有最好的东西,全在用
这个东西的人„„篇三:战国史读后感
《战国史》读后感
这是中国断代史系列丛书中的一本,由杨宽老先生编写的。它不同于瑰宝的战国策,也不同于成一家之言的史记。由于是编写的原因,它不可能像史记一样有着丰富的故事情节,细腻的心理分析。它是站在战国时期一个上帝视角的位置来分析这个时期的政治、军事、文化。它用枯燥的数据和确定的现实来让我们从宏观的角度来了解这个战国时代。 二千二百年以前的战国时代,是中国历史上关键性的重大变革和发展时期,无论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都有着重大的变革和发展。而且这种变革和发展的影响十分深远,可以说直到今天。清代学者王夫之称之为“古今一大变革之会”,是不错的。这时农业的生产,由于铁工具的普遍使用,水利灌溉的开发,生产技术的进步,荒地的开垦,一年两熟制的推行,农田产量很有增加,使的小农得到很大的发展。随着小农经济的发展,各国政权组织开始了变革。 由于郡县制度的加强,以获取土地、财富、人口的国家不断开展兼并战争,促使这个从春秋时期开始便战争不断的土地逐渐走向新的时代。战国承春秋乱世,启帝秦发端,中续百家争鸣的文化潮流,这是中国思想、学术发展的黄金时期,史称“百家争鸣”。中原经济技术的新发展与各国相继图强而展开的举国变法,名士的纵横捭阖,宿将的战场争锋,涌现出了大量为后世传诵的典故。战国时期也塑造了帝制中国的雏形。
中国是一个具有改革传统的国家,中国自下而上的革命和自上而下的变革是并行的,从不同的方面推动着中国的发展。源远流长的历史中,战国时期的变法注定是光彩的一页。
这个时代,一切都在变,世道人心在变,国家政权在变,小国灭亡、大国兼并已经是习以为常。在这个大浪淘沙的年代,七个国家最终成为最后的竞争者,这就是赫赫有名的战国七雄。
魏国是战国初期最强的国家。魏文侯在战国七雄中首先实行变法,改革政治,奖励耕战,兴修水利,发展封建经济,后来的秦国献公、孝公和商鞅变法都是以魏国为蓝本的。 在战国时代,魏国西有秦韩,南有楚,北有赵,东有齐,地处中央,易攻难守。忧患的环境和勃勃雄心使魏文侯成为战国最早推行变法图强的君主。他用李悝、翟璜为相,改革弊政;用乐羊、吴起等为将,攻掠中山国;以李悝教授法经,依法治国,魏国呈现
出蒸蒸日上的旺盛生机。
李悝变法在今天是非常好明白的事,包括以下这几个方面:
1、 加强中央的权力,限制贵族的特权。
2、 经济上实行“尽地力”合理利用耕地,发展农业生产;平籴法,控制粮食价格,保护
农民利益。
3、 加强法制建设,制定法典
4、 选拔武卒,建立强大的军备。 变法实施之后,魏国不断强盛,在残酷的战国时期称霸百年,使西方的秦国几乎亡国。 当时赵国的公仲连也开始改革。也只是注重吏治,重视人才,没有触碰太多根本。楚国,吴起变法参照魏国,限制贵族,重视农业,加强军队建设,可惜时间短,成效不大。这也是楚国虽然是当时大国,却始终被秦国欺负。屈原跳河叹息楚国的衰弱,却不知正是昭、景、屈三家贵族才是根本大患。韩国的申不害变法,讲究君王用权术,注重君王独裁,前途不大。齐国的邹忌的改革,使用法家变革,大家耳熟能详的“邹忌讽齐王纳谏”文章就是那个时期的改革的盛况,文章不错,但也暴露出这场改革只是齐威王时期的一阵风,吹点表面的灰尘,仍然是败絮其中。最为著名的商鞅变法,也是流传最广的,可以说是变法的集大成。他在李悝变法的基础上再一次加深,并结合秦国的现实情况进行修改,以东方各国的变革为参考,最终成型。
我们一般读史书,其中一个最重要的目的是为了借鉴他们的成功,借鉴他们的失败。从这七个国家变法来看,唯有坚持变法者强,唯有敢啃“硬骨头”盛。中国目前的经济改革已经走到不是一般的深水区。根据十八大的说法,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经济体制改革、创新驱动发展、经济结构调整、城乡一体化、高水平开放。就捡几个几个重点的说,国企的混合所有制改革,经济结构调整、户籍制度改革、金融管制改革。这些可以说是个个都难。出台政策、释放信号是一回事,真正改革到位是一回事。
这个变革时期是千载难逢,同时这是痛苦无比的裂变时期。作为今日大学生,我们无比幸运,又无比糟糕,来到这个改革的时代。遇到这种变化的时代,我从书中读到的是汹涌澎湃。篇四:历史观后感、读后感 姓名: 学号:1001 班级:高一(10)班
《东周列国志》读后感
在这个寒假里,我略读了《东周列国志》历史相关书籍,从中有所体会。 《东周列国志》是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历史演义小说是由明代著名的通俗小说家冯梦龙创作的。这本书讲述的是秦国、齐国、楚国、赵国等几个国家的连绵不断的兼并战争,也同时缔造出春秋时期的英雄,描写了西周宣王时期直到秦始皇统一六国时期的历史。
春秋战国这500多年是我国历史上大变革,大动荡的重要时代,是一个需要英雄,同时也产生一大批英雄的时代。这个时期,出现了像曹刿、管仲、孙武这样著名的历史人物,还有“城濮之战”“卧薪尝胆”这样家喻户晓的历史故事。
最让我回味无穷的是“赵氏孤儿”,它讲述的是晋国晋景公的爱臣屠岸贾是个卑鄙小人,憎恨赵朔一家并想将将其杀害。大臣韩厥知道屠岸贾的阴谋后急忙告诉赵朔。赵朔把怀有身孕的夫人庄姬送往晋侯宫并把生女则叫文,生儿则叫武此事说给同门客程婴。屠岸贾杀掉了赵朔但发现庄姬在晋侯宫深怕庄姬生下男孩日后报复因此想将其杀害,若生的是女儿则不杀,不料夫人生出个男孩。程婴和公孙许臼决心救出孩子并抚育成人。公孙许臼舍生取义,程婴用自己的孩子代替“赵武”,保住了赵武,由程婴抚养。在晋悼公即位后重用韩厥,找回了赵家人赵武并把屠岸贾杀掉了。
故事中的程婴是我最钦佩的人,他与公孙许臼那种舍己救人、矢志不渝的精神,一直为人们所钦敬。他受恩于赵家,情愿牺牲自己的孩儿去换“赵氏孤儿”,并将其抚养成人为父报仇,仇报后又自杀以报公孙许臼。他其实也是以一死表明心迹,证明自己苟活于世,决没有丝毫为个人考虑的意思。
《东周列国志》所叙述的五百多年之间,英雄辈出,赞扬了从善如流、赏罚严明、胸怀大度的王侯和忠贞、有勇有谋的将相,也赞扬了那些见义勇为、机智果敢的豪侠,有很多故事很是扣人心弦,例如豫让击衣报襄子,豫让因智伯以国士待之,决意以国士报答,在智伯死后,几次为智伯复仇,就义之前,仍请求将智伯仇敌的衣服用剑斩过,以了心愿;荆轲刺秦王中田光向燕太子丹举荐荆轲,图谋刺杀秦始皇,为守机密,自刎而死;又有曹刿论战中曹刿凭借智慧,以柔克刚,以弱胜强,以小取大,令人佩服;故事“将相和”中,爱国情感以及廉颇勇于改过,真诚率直的性格,使人深受感触?? 同时小说也塑造了一些昏聩、残暴、荒淫无耻的帝王、诸侯等统治者,和贪婪、奸诈、阴险的佞臣小人,像昏庸暴虐的周幽王、贪赃枉法、卖国卖家的郭开等等,也都与小说描写的正面人物形成鲜明对比。
这本书中的许多情节都很耐人寻味,让人领悟了很多道理,了解了许多杰出的英雄人物,看到了他们的智谋,勇敢,忠义,善良,正义,身上也是一股正气。
《我的1919》观后感
看完《我的1919》我深受感触——弱国无外交,作为战胜国的中国却不能得到公平的对待,不能收回本国应有的主权,本应有五个代表席位但只获得了两个,山东是属于中国的,但德国占领的山东半岛在巴黎和会上却划分给了日本??中国外交才子顾维钧作为中国代表团全权代表参加1919年巴黎和会,在讨论山东问题上,他做了一番精彩的辩论。
“中国不能没有山东就像西方不能没有耶律撒冷??”这是一番精彩的辩词,看到这里我十分振奋,我感受到中国人民赤诚的爱国之心。但后来却不能如我们所愿,列强为了自身的利益,要让我们中国签约这丧权辱国的“凡尔赛和约”。
这是谁都不能忍受的,肖克俭自焚的场面,我仿佛和大多数的人一般,看到了中国大地上燃起的熊熊烈火,在不断的壮大,永不熄灭!他对自己妻子说“梅,回祖国去吧,那里正在燃烧!”,是的,全中国都在愤怒着,永远都会记住着这亡国的耻辱。当肖克俭跪在英美法的国旗面前,用熊熊烈火将自己燃烧,那时愤怒的火焰,四万万同胞的愤怒的火焰,那也是最深沉的悲歌,那是在弱国无外交面前的悲痛!弱国无外交,这是我们中国的耻辱,但是我们必须记住这个耻辱,中国要自强,中国人终有一天会洗刷这耻辱,列强们的逼迫,中国人却是不屈。我们仍然要昂首,我们要向前看!弱国无外交,这一切都是因为中国在经济、科技为主的综合国力上源源落后于西方大国。落后就要挨打,落后就要任人宰割。耻辱的历史使我们悲愤,耻辱的历史更应该使我们铭记责任、吸取教训。弱国无外交,让我们失掉了多少领土,失掉了多少白银,失掉了多少自尊,失掉多少中华人民啊,我们不能重蹈覆辙! 在最后,顾维钧作为中国政府全权代表在“巴黎和会”上维护国家尊严、保卫中华民族权益,拒绝签约“凡尔赛”条约。作为“弱国”的中国要在巴黎和会上讨回公道,寻求公平正义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顾维钧是机智的,勇敢的,他大胆地拒绝了签约,肖克俭是爱国的勇敢青年,中国有一代又一代的人才来拯救祖国,我们是祖国的未来,我们要记住国耻,不断让祖国富强,走向繁荣。祖国需要我们,我们这一代青年,应把他们良好的精神继承,有爱国主义精神,我们要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那里需要我们,那里正期待着我们的燃烧。 1919年,是中国近代史和现代史的分界线。 1919年,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分界线。 1919年6月38日,中国人终于第一次向列强说:“不!” 现在,我们都过上了安逸幸福的好日子,但我们勿忘国耻,现在,依然有饥饿的恶狼虎视眈眈的盯着我们,所以我们不应该怠慢,松懈,骄傲,懒惰,我们应该更好地让祖国进步,不落后于发达国家。不让别人看不起我们中国!篇五:观后感
“唤醒”久远历史 ----《楚国八百年》观后感 最近看完纪录片《楚国八百年》,对楚国八百年历史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和认识,身为一名楚人感到无比自豪。
这部记录片叙述了楚国是如何从一个快要走向覆灭的蛮夷小部落,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得到了周成王的分封,成为方圆只有50里的小国,由此再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奋斗,最终发展到方圆5千里,被中原诸国奉为霸主的大国,强国。最后由于不思进取,贪图享乐,被腐朽,自甘堕落的中原文化同化后,国势迅速衰落的历程。
在纪录片里我了解了楚辞的浪漫优雅、青铜器的庄严厚重、漆器的神秘艳丽??这些极具标志性的楚文化遗存早已溶入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也成为了中华文化的标志。看到这些不仅让我穿越时空,回到过去,回到楚国。
在纪录片里我知道了“筚路蓝缕”、“一鸣惊人”这些成语皆发端于楚国,也知道中国历史上第一段长城、第一个县、第一支毛笔、第一把铁剑,都出现在楚国大地。而在当代人心目中,楚国文明徒有其盛,却面目不清。这部作品为我们打捞起已经失落很久的八百年的楚国文化。
在纪录片里我明白了什么是野蛮和文明,秦文化是最野蛮、最缺乏人道主义精神的。秦国也是最功利的。楚文化的特点是开放性、兼容性、创造性、人道性,楚文化发展到后来,充分显示了文明之美。楚国的历史犹如过山车一样让人惊心动魄而又痴迷不已,这种魅力 不仅来自于最具传奇色彩的春秋战国纷繁的国际大背景,更重要的是楚文化进取、包容、创新精神深深的触动了我。
三次伐随,占领铜绿山青铜的力量,最终推动楚国成长为一个席卷江汉的强国。一鸣惊人,问鼎中原;止戈为武,霸业和仁义兼收并蓄。然而,伴随着称霸中原的进程,繁荣的物质文明助长了国君奢靡的欲望。盛世崩塌,只在一瞬。 回想起这个历程,在楚国国势上升期,楚武王,楚文王,楚成王,楚庄王开疆扩土,发展生产,吸收先进文化,技术,何其壮也,及其楚灵王,楚平王,楚怀王自掘坟墓,断送楚国几十代人,几百年的基业,何其可惜。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例如后来的北魏,女真人,都是由蛮夷小国,经过几代人的励精图治,开拓进取,发展成为当时的一代霸主,后来由于只图享乐,腐化堕落,不久就被其它国家消灭了,使几代人创造的成果化为乌有。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复哀后人也。 总体来看有两点值得借鉴: 第一, 立志高远。当心中有理想,有志向后,才有压力和动力,才能远离腐朽,才能根除贪图享乐和不思进取的土壤。当楚国处于国力上升期,楚国的君王无一不有进取中原,开疆扩土,成为霸主的志向。及其理想实现后,就出现了腐朽的现象,所以一定要有理想,并且立志一定要高远。 第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当一个人感觉生活的很舒服,很安全和快乐时,就一定要注意了,表明这时的你已经在停止前进或者处于停止了。当你感觉很忧郁或者比较痛苦时,不要埋怨,你获得了一次提升自己能力的机会。 让我们铭记历史,铭记楚文化基因:楚人筚路蓝缕,艰苦创业的进取精神;锐意革新,不断开拓的创新意识;兼收并蓄,海纳百川的开放胸怀和崇武爱国的传统。
教学目的一、识记与理解
1、记住战国时期的起止时间,记住“战国七雄”;2、理解战国时期战争的特点及其影响;
3、了解“合纵”和“连横”的含义及重要表现。二、能力与方法
通过对七国关系及战国时期战争、外资特点的分析,培养和提高分析能力。学习和初步掌握制作历史图表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战国战争史的学习,进行马克思主义战争观的初步教育,通过孙膑、张仪等人的事迹,进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
四、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1、教学重点:
“战国”和“战国七雄”的含义;战国时期的战役和的军事家。2、教学难点:“合纵”和“连横”的含义。
五、教学方法思考引导法图示说明分析归纳比较六、教学用具课件图示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课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展示年代示意图)
公元前771年西周结束以后,周平王于公元前770年将都城迁到洛邑,周王朝的历史得到继续,从这个时候开始,我国的历史进入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时期,相继争霸的(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被称为春秋五霸,长期的争霸战争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使周王朝的威信和地位进一步降低,同时,也加速了民族的融合;当时的一些改革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也推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军队的建设。春秋之后,我国进入了战国时期,今天,我们接着学习战国争雄。
阅读教材资料,介绍这段时间为什么被称为战国----战争频繁,争夺激烈。(展示赏功宴乐铜壶)
自西周分封诸侯,中国的历史地图上出现过许许多多的诸候国。但是经过春秋时期
三百来年的争霸战争,大国兼并小国,强国吞并弱国,到战国开始的时候,诸侯国已经为数不多。主要的有齐、楚、秦、燕、韩、赵、魏七个大国。
一、战国七雄
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
战国时期是战国七雄的天下。七国中,齐楚秦燕,大家已经熟悉。春秋时期的晋国在战国地图上已经消失,代之而起的是韩、赵、魏三个诸侯国。原来晋国已经被它的三家大夫韩氏、赵氏、魏氏瓜分,一分为三,形成了韩、赵、魏三个诸侯国。历把这件事叫做“三家分晋”。而春秋时期的最后一个霸主勾践所在的越国,虽然地盘不小,但其整实力较弱,在战国中期被楚国灭亡。
思考:如何理解“周王已无足轻重,诸侯国也更少”
周王已无足轻重----说明周王室还存在,但王权衰落,实际已经成为小国。春秋时,各大国表面上还尊敬周王,但此时,大国已经根本不把周王放在眼里。“春秋时,犹宗周王,而七国时绝不言王矣。
诸侯国也更少----诸侯国在西周中后期有几百个,春秋时期有140多个,战国初期减少到20多个,主要有七个(齐、楚、燕、韩、赵、魏、秦),它们长期左右形势的发展,其余如宋、卫、鲁、曾、邹等都是小国。战国后期,秦国势力强大。诸侯国的大量减少,说明统一的趋势日渐明显,也说明当时的战争具有统一战争的性质。
战国七雄地理位置的记忆方法:齐楚秦燕--东南西北赵魏韩---上中下。战国七雄简表---记住战国七雄的都城及新旧称呼,同时课件介绍当时都城的发展。二、战国时期的战争
战国时期从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一共经历了250多年。在这一时期,七雄之间战争频繁,比春秋时期更加剧烈,规模也更大,一个战役便要出动几十万、上百万的兵力,一次战争便要一年两年、三年五年地打下去,战国便因此而得名。
诸侯国之间为了赢得战争的胜利,都各自发动了一系列的改革,如魏国的李悝变法、楚国的吴起变法、秦国的商鞅变法等等。他们的改革从政治、军事和经济等方面入手,发展农业生产,加强军队建设,有力的促进了变法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军队的强大,这也为他们在诸侯战争中取得主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总结归纳战国时期的战争,他们主要具有以下这些特点,请同学位阅读教材,自己进行归纳总结。
引导回答:战国时期战争的特点如下1、战争技术手段的发展:
武器改进,铁兵器出现(课件展示战国时期的兵器);
军队构成变化,步兵和骑兵成为主要的兵种;(课件展示战国时期的骑兵和步兵图);攻防技术提高(都城和边境修建坚固的工事,课件展示各国修建的长城)
2、战争规模扩大,争夺激烈。(兵额增加—秦国带甲百万,魏国带甲36万,赵国数十万。长平之战,赵军被杀40多万,秦将王翦攻楚,带兵60万)
3、战役发生----“围魏救赵”、“长平之战”(学生阅读了解)
围魏救赵(也称桂陵之战)十几年过去后,魏和齐又发生了马陵之战。这一次,魏国向它南边的韩国发动进攻。韩国也向齐国求救,齐国仍旧派孙膑为军师,仍旧以“围魏救赵”的战术,出兵去救韩国。魏国派庞涓率领10万大军迎战孙膑。但孙膑却避开了正面交锋,主动把军队后撤,后撤中,每天减少烧饭的军灶,制造军队大量逃亡的假象,引诱庞涓来追。庞涓紧追不休,轻敌猛进,一直追到马陵的一棵大树之下,齐国的伏兵忽然万箭齐发,箭如雨下,魏军大乱,自相践踏,十万雄师,一朝覆没,庞涓拔剑自杀。这一仗,齐国又获大胜。经过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齐国的军师孙膑声名远扬,成为战国时期最的军事家。
4、军事家涌现----孙膑、白起
孙膑,战国时军事家。在今山东人。孙武后代。与庞涓同学兵法,后庞涓为魏惠王将军,诳他到魏,处以膑刑(去膝盖骨),故称孙膑。后经齐国使者秘密接回,被齐威王任为军师,马陵之战,身居辎车,计杀庞涓,大败魏军。(田忌赛马)
马陵之战以后,魏国衰落下去,齐国强大起来。这时候,西方的秦国,由于商鞅变法成功,正在迅速崛起。因此,魏国衰落以后,又出现齐、秦两强东西对峙的局面。齐国和秦国为了争取盟国,击败对方,在不断进行军事斗争的同时,又展开合纵、连横的外交斗争。
三、合纵与连横合纵---合众势以攻一强连横---事一强以攻众弱
合纵就是东方六国联合抗秦。这种联合从地理位置上来说是从南到北的纵向联合,所以叫做“合纵”。首先起来推行合纵政策的是魏国人公孙衍。不过,他没有取得什么成效。后来合纵政策最主要的代表人物是苏秦(洛阳人)。苏秦奔走于东方多国之间,身佩六国相印,在他的游说推动下,东方各国一度合纵攻秦,迫使秦国吐出一些占领的地方,使秦国遭到一定的挫折。
连横就是劝说一国帮助秦国进攻其它各国。这种联合是西边的秦国与东边各国之间横的连合,所以叫做连横。连横政策的代表人物是魏国人张仪。秦国用张仪为相,让他推行连横政策。当时东方的齐楚两大国结成联盟,秦国要跟齐国争雄,必须先破坏齐楚联盟。张仪连横政策最成功的一着便是把齐楚联盟给破坏了。
同学们自学张仪说楚。
合纵连横的斗争,持续了很长时间。各国一会儿加入合纵,跟楚国搞联合,跟齐国搞联盟,一会儿又跟秦国抱到一起,朝秦暮楚,反复无常。“朝秦暮楚”的成语就是这么来的。——不过,虽然斗争很复杂,情况多变化,形势发展的总趋势是清楚的,那就是,在不断的军事斗争和复杂的合纵连横斗争中,楚国和齐国先后衰落下去,秦国却越战越强。
课堂小结学习测评
1.作为一个时期的名称,“战国”因战争众多、争夺激烈而得名。战国时期是指(D)A.约公元前21世纪--约公元前16世纪B.约公元前16世纪--约公元前11世纪
C.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D.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2.下列诸侯国中,不属于战国七雄的是(B)A.齐国B.晋国C.楚国D.赵国
3.战国中期,采用围魏救赵的办法打败魏国的军事家是(B)A.孙武B.孙膑C.吴起D.伍子胥4.人物下列中,生活在战国时期的军事家是(C)A.孙武B.张仪C.孙膑D.苏秦
5.战国时期,七国之间战争不断。主要的兵种有(B)A.车兵B.步兵和骑兵C.水兵D.藤甲兵
6.“纸上谈兵”的成语典故源自于长平之战,指缺乏实战经验,惯于空谈兵法,战争中一败涂地的赵括。交战双方是(B)
A.秦国和齐国B.魏国和赵国C.秦国和楚国D.秦国和赵国
7.《孙子兵法》是我国现存的年代最早的一部兵书。该书的作者是(A)
A.孙武B.孙膑C.吴起D.白起
板书设计:
一、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
二、战国时期的战争
战争特点:
1、战争技术手段的发展;
2、战争规模扩大,争夺激烈;
3、战役发生----“围魏救赵”、“长平之战”
4、军事家涌现----孙膑、白起
三、合纵与连横
合纵----合众势以攻一强苏秦连横----事一强以攻众弱张仪
“一创双优”活动学习心得体会之二
李战国
通过近一段的学习,继上一篇继续开动脑经想下去,一个地方的经济落后,是由于思想的落后导致的,也就是思想观念、开放程度跟不上。可以说经济落差实际上就是思想落差。从历史可以看出,在袁世凯称帝之后,全国各地几乎都独立了,只有河南省没有独立,依我看来,很大的原因,河南作为中原腹地,皇帝的寝宫,受到的愚民教化思想比较严重,导致有人才没有胆量掀起独立。目前,我们作为河南人的一部分,这一深入血液的思想习惯还没有改变,思想还是比较落后的。行政单位固有传统的权利欲比较严重,包括人事、审批之类的东西,死死把着不放。解决这一问题,这方面可以学习一下宁波的人事、审批管理经验,再此不细说。再举一个例子那就是义乌,义乌小商品城到处遍地开花,之所以发展比较快,思想比较开放是一个主要方面。从历史上看,义乌人具有剽悍、斗狠、善闯、敢试的传统。戚继光抗倭组建的“戚家军”都是从这里挑选的,结果都知道,抗倭取得了胜利。说一个地方民风比较朴实,依我看,其实有点变相地说一个地方的人思想比较落后、保守,有点愚昧无知,思想不开化,有点僵化。对这一看法,我可以举一个相同的例子,比如说一个女人长的很有“个性”,其实多数人 - 1 -
就是变相的说,这一女人长的不怎么地,就是没有明说而已,借助“个性”这一个美好的词语,来掩饰其表达“丑陋”或“俗不可耐”之本意。我市缺乏这一剽悍、善闯、敢试的民风,也是落实的一个原因。义乌经济发展比较快的另一个原因,也是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政府在思想解放的过程中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目前,义乌基本上是一村一个项目。超市的海飞丝等商品大减价,其实减价的商品很多就是从义乌进来的,说是减价其实比以前赚的更多。义乌政府几乎不管农民生产海飞丝、名牌袜子等什么,只管食品、药品等人吃的商品。虽然不鼓励造假,但是政府是放任的。他们在造假基础的原始积累完成之后,开始了诚信建设,加强了市场管理。我们这里就不同了,政府做什么都很尽力,该管的管不好,不该管的乱管乱罚。都知道教育职称腐败,就是没有人管理。目前,就我市的这种人为情况,无论是发展经济,还是搞其他建设,不能再允许我们按照传统的方式进行,必须突破条条框框。当然,我不主张政府放任造假行为,鼓励造假行为,仅是希望政府突破传统的方式方法,努力开创发展的新途径。
目前,我市的基本形势真的不容乐观。一个省辖市,无论按照什么标准来说,都应该是一个三线城市,但事实上,依我看我市充其量也就是一个四线城市,越来越县城化,甚至不如一个县级市那么漂亮、那么富有。范县、台前的商户都
是从聊城或菏泽进货,在聊城或菏泽买房子。这一现象表明我们市的经济已经有点被边缘化,没有保持住固有的经济优势。经济被边缘化直接导致了精神文明的被边缘化。前几年,我们这里的群众知道山东省有个孔繁森,而不知河南省有一个宣传部长叫孔玉芳。原因在于,前几年农村没有通有线电视,山东的电视信号比较强,覆盖了范县、台前,而河南的电视信号在范县、台前比较弱,有台看不清,看电视只能看山东台,比较清晰。这一现象,表明我们前几年的宣传工作做的是不到位的,当地政府没有给人民提供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服务是落实的,是低效率的。慢慢地下来,我们的物质文明在没有上去的同时,精神家园也被荒芜了。这值得我们认真深思邓老提出的“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指导方针,以更好地促进两个文明协调发展。
可喜的是,目前濮阳市有了转机,来了一个段喜中,成立了督查局,树立了干部任用导向,提出了“235”奋斗目标,开展了“一创双优”活动,建立了问责机制,形成了人心思变、人心思干、人心思发展的良好氛围。我相信,濮阳不久的将来,必将无限美好。
今天暂时想到这里,有时间再继续想下去。此篇,是想到哪里写到哪里,没有任何思想逻辑,敬请各位谅解。
二〇一一年十月二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