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颗钻石》教案(最新8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以下是美丽的小编帮大伙儿收集的《七颗钻石》教案(最新8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七颗钻石》优秀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熟读课文,领会爱心能创造奇迹,并能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师: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七颗钻石”,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地球上发生了一次前所未有的大旱灾,谁能来说一说当时的情形?

指名学生说

投影出示第一自然段,师: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一段话,读出旱灾的严重。

师:那么,在这种情形下,我们都能体会到什么很重要?(水,)

二、读中领悟水罐的神奇变化。

过渡:是的,如果没有水,每个人都将无法生存下去,在一天夜里,有一个小姑娘,为了生病的妈妈出门去找水,她拿的那只水罐发生了许多神奇的变化。打开书本80页,自己读读课文的2、3、4自然段。然后把直接描写水罐神奇变化的句子划出来。

指名回答,根据学生的回答,依次出示水罐神奇变化的句子。

师:现在,让我们看大屏幕,自己把这几句话连起来读读。你感觉到了什么?(水罐很神奇)

师:是呀,真的很神奇,我们来读读第一句。

1、当她醒来的时候,拿起罐子一看,罐子里竟(jìng)装满了清澈新鲜的水。

齐读。

师:你发现了吗,句子中有一个字最能说明水罐的神奇变化,哪个字。(竟)点红

竟是什么意思?(表示出乎意料之外,没想到。)

师:那你能试着再来读读看,读出水罐的神奇吗?

指名读。评价:他读得够神奇吗?你还能读得更神奇些吗?

齐读

师:多不可思议呀,现在你能用上这个“竟”来说一说水罐的其他神奇变化吗?自己先准备一下。

指名说。指导:原来竟可以直接加入,把还换成竟就行了,把又换成竟就行了,把突然换成竟就可以了。

师:这么神奇的变化,让我们来告诉在座的所有人,好吗?起

三、透过神奇,感悟“爱心”

师:水罐是如此的神奇,那么到底是什么事让它这么神奇呢,从中你又感受到了什么?让我们再一次默读2-4自然段,,你还感受到了什么?从哪里感受到的?

1、感受到小姑娘很爱妈妈。板书:爱妈妈

(1)一天夜里,一个小姑娘拿着水罐走出家门,为她生病的母亲去找水。

你从句子的哪里体会到她的爱呢?

谁能来读读看。评价:你体会到她的爱了吗?

师:那她出门会到哪儿去找水呢,看到的又是什么情形?你能来说说看吗?(出示句式)“小姑娘走啊,走啊,来到____________,但是_______________。

指名想象说。

师:小姑娘翻山越岭,历尽千辛万苦为妈妈去找水,她的这份爱,这份孝心终于感动了上天,所以(出示,齐读“当她醒来的时候……)

师:小姑娘对妈妈的爱,还能从哪里体会到呢?

(2)“小姑娘喜出望外,真想喝个够,但又一想,这些水给妈妈喝还不够呢,久赶紧抱着水罐跑回家去。”

你能体会到当时小姑娘的心情吗?是什么?

高兴:体现在哪个词语上?(喜出望外)

想喝水:体现在(真想喝个够)还可以怎么说?(喝个饱,一口气喝完)

是呀,但是她怎么样?——(给妈妈喝了)

你能再来读读看吗?评价:你觉得她哪里读得特别好?

一起读

2、感受到母亲爱小姑娘

过渡:小姑娘是那么的爱着自己的母亲,那么母亲呢?(爱女儿)板书:女儿

从哪里感受到的?

“母亲说:“我反正要死了,还是你自己喝吧。”

为什么你能从这句话中感受到母亲对小姑娘的爱呢?

小结:是啊,女儿是那么的爱着母亲,母亲也是那么的爱着女儿,这份深深的、浓浓的母女深情感动了天地,(出示齐读,就在这一瞬间,水罐又变成了金的。)

过渡:同学们,你还从课文中感受到了什么?从哪里感受到的?

3、感受到小姑娘很善良,很爱小动物。

(1)“小姑娘往手掌里倒了一点儿水,小狗把它舔净了,变得欢喜起来。”

小狗一开始是怎样的?(哀哀地尖叫)它怎么了?(很渴,快死了)

现在呢?

你能再来读读看吗?

如果这只小狗会说话,它会对小姑娘说些什么?

想象说话

是呀,真善良,对小动物都那么有爱心。板书:动物

她的善良,爱心,你还从哪里感受到了。

(2)“这时,小姑娘再也忍不住,正想凑上水罐喝口水的时候,突然从门外进来一个过路人讨水喝。小姑娘咽了一口唾沫,把水罐递给了这个过路人。”

师:咦,小姑娘自己不渴了吗?(渴)你从哪些词体会到了。(再也忍不住,凑上去,咽了一口唾沫)

是呀,既然这么渴了,为什么不喝呢?(给过路人喝了)

如果是你,在水就意味着生命的时候,你会怎么做?(谈谈)

谁能再来读读这句话。评价:我仿佛看见了小姑娘是那么的想喝水。

师:小姑娘的爱真无私呀,能够做到爱他人真不容易啊。板书他人

我们一起来看插图,你看就在这时,水罐怎么样了——齐读(从水罐里跳出……)

四、总结,升华

同学们,小姑娘和母亲之间这深深的、浓浓的爱,以及她对小动物、过路人这无私广博的爱融合在一起,汇成了一股浓浓的爱心,(板书:画心),是爱心创造了这个奇迹,地球上终于有了新鲜的水流。

让我们带着这份爱心,带着这份感动,再去读读这个故事

小结:“七颗钻石“这是一个神话故事,整篇文章充满了神奇的色彩,告诉了我们爱可以创造奇迹,今天回家后,把这个故事讲给你的家人听,好吗?

妈 女 动 他

妈 儿 物 人

(一)、上节课我们通过读课文,你们谁来说说课文说了一个什么故事?

板书:空木罐、银木罐、金木罐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

1、让学生自由读第一自然段。

2、师: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这个故事?

生:地球发生大爆炸,所有的的江河都干枯了……

3、师:想一想该怎么读才能体现出这景象?

4、生自由练读。

5、指名读。

(过渡):师激情描述:“火红火红的太阳炙烤着大地,所有的水都没有了,人和动物都因为缺水而死。活着的人大喊着:“水啊!”在这样的情况下,七颗钻石的故事发生了。谁来读读下一个自然段。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2、引导学生读好“小姑娘哪也找不到水,累得倒在草地上睡着了。”指名读(当学生有一个字没有读准音的时候,教师耐心帮助学生把音发准)

齐读这句话。

3、学生自由练习读好这段后两句话。

4、指名读一、二自然段。

(过渡):木水罐怎么变成了银罐呢?

(四)、学习第三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本段课文。

2、师:为什么木水罐变成了银水罐?

3、指导感情朗读:“小姑娘把……欢喜起来”。

指名读

4、出示第一自然段内容,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五)、学习第四自然段:

1、教师在音乐的背景下讲述课文故事片段。

2、师:水罐为什么又变成了金的?

(六)、学习第五自然段:

1、让学生自由读课文。

2、师:是什么使水罐里长出了钻石?

3、指导朗读:“小姑娘咽了一口唾沫,把水罐递给了这个过路人”。

指名读、齐读

4、引导学生读好其他句子,方法同上。

(七)、配乐集体朗读一~~~九自然段。

(八)、师总结:

那七颗钻石飞到天上,变成了大熊星座。

(九)、拓展练习:

1、让学生写出自己最想说的一句话。

2、指名读读自己写的话。

师:“爱是无法代替的,这是多好的名言啊!”

(十)、结束全文

同学们说得多好啊,你们说的每句话都是诗啊!(音乐起)今后大家看到大熊星座的时候,都会想到这么一个动人的故事。好,下课!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七颗钻石》教案 篇2

一、教材解读:

《七颗钻石》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故事的内容是:有一年地球上发生了大旱灾,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一个小姑娘抱着水罐出门为生病的母亲找水,历尽艰辛得来的水,自己没喝一口却让给了小动物,让给了路人,随着一次次让水,水罐也一次次发生着神奇的变化,最后地球上终于有了一股清澈的而又新鲜的水流。从水罐里跳出的七颗钻石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故事虽然短小,读后却给人以强烈的心灵震憾。它告诉人们:爱心是永恒的,无私广博的爱能战胜一切困难,能创造神奇的人间奇迹,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这个充满神奇色彩的故事,会让他们感受到无穷乐趣,文中个性鲜明的人物,会让孩子们感到可亲可敬,细腻传神的语言描述,会让孩子们感受到语言的魅力,而真挚动人的情感,又会让孩子们受到心灵的洗礼和道德的升华。

二、教学设计意图:

基本课文丰富的情感内涵和鲜明的语言风格,我从水罐的变化和小姑娘的表现变化为主线,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抓住爱心的神奇力量这个重点,让学生领悟课文内涵,与此同时,引导学生感知童话故事丰富而奇特的想象力,为日后编写童话故事奠定基础。

(一)谈话激趣,营造阅读氛围

我以“天上的每一颗星星都寄托着一个美好的愿望,它们的背后都有一个美丽的故事”为导入语,很自然地引入到这篇童话故事中来。这样,激起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较好地营造出阅读氛围。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初读课文,只要求学生了解这篇课文叙述了一件什么事?是什么在不断发生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神奇的变化?带着这些问题去读,学生会对童话的故事情节及童话所要阐述的道理有了一定的了解,为后面的深刻理解课文作了一定铺垫。

(三)精读细品,领悟内涵

文中第一自然段旁边的泡泡处“我能体会到当时水是多么重要”我引导学生初步感受大旱天气的恶劣及人们对水的渴望。水在当时意味着生命之源是生命之水救命之水。

课文的第二至三自然段是教学的重点,阅读这一部分时,学生找出 了文中描写的水罐变化和小姑娘表现的句子,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抓住重点词句去感受人物的特点,感受语言的内涵并发挥学生的想象与文中人物产生共鸣,体会母女俩广博的爱心,从而明确作者的写作意图,从中受到熏陶和感染。

(四)升华主题,拓展延伸

为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我设计了综合性的学习活动,由此及彼,让学生以文中的母女为榜样,用爱心对待生活,以实际行动去关爱他人,为社会为大众奉献爱心,较好地实现了教学意图,达到了文道有机的统一。

颗钻石 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 运用学过的方法,自主学会本课生字,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新词并积累新词,养成积累的好习惯。

2. 通过品读,感悟文中人物美好的心灵和“爱”的神奇力量。

3. 借助旁批,让学生一步步地感受这篇童话故事的神奇魅力。

教学准备

教师:幻灯片两张或多媒体课件一个,生字词语卡片,《让世界充满爱》的歌曲碟片,其他有关北斗星及作者的相关资料。

学生:搜集北斗七星的图片。

教材简析

七颗钻石变成了北斗七星!你相信吗?读读这篇课文,它将带你进入一个神秘而美丽的世界。课文以丰富的联想和大胆的想象,讲述了一位小姑娘和她的母亲出于爱心,把生命般珍贵的水奉献给别人的故事。课文是按照故事的发生、发展、高潮、结局来写的,文笔流畅,字里行间洋溢着真、善、美的人格魅力,让我们感受到一颗善良、美好的心在跃动,一股爱的洪流在奔涌。

本文是作者观察天空中排列成斗形的七颗亮闪闪的星星而展开想象写成的故事。故事离奇生动,夸张而富有感染力。空空的水罐,随着人物爱心行动的变化而发生了一次又一次的变化:小姑娘为母亲找水——水罐有水了;小姑娘想到母亲,舍不得喝水,摔倒后——水罐端端正正,里面的水满满的(木头做的);小姑娘给小狗喂水——银水罐;母亲留水给小姑娘——金水罐;小姑娘让水给过路人——跳出七颗钻石,涌出一股巨大水流。这些变化,有层次又合情合理,其中蕴涵了深刻的哲理——爱具有神奇的力量,给人启迪,引人深思。小姑娘舍己为人的品格不正像钻石那样光彩照人,熠熠生辉吗?

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是通过品读课文,了解水罐的变化过程,让学生一步步感悟人生哲理。感悟哲理,不求一律。可从“给母亲找水”、“给小狗喂水”、“母亲让水给小姑娘”、“小姑娘让水给过路人”等感悟小姑娘和母亲的美好心灵,也可从水罐的变化过程,感悟爱具有神奇的力量……

这篇课文以大胆的想象、巧妙的构思,层层推进,故事情节引人入胜,可读性强,是培养学生想象、联想能力的好文章,也是对学生进行“爱心”教育、人格培养的好教材。

建议教学本课用1~2课时。

解读与提示

* 第2段:写小姑娘找水的根本原因。在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理解:旱灾是什么?可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来解答。旱灾:由于长期干旱缺水造成农作物枯死或大量减产的灾害。第二句话中“干涸”指(河道、池塘等)没有水了,“干枯”指草木由于缺乏水分失去生机,“焦渴”指非常干渴。三个词都表达了同一个意思:由于旱情,河流、植物、动物都缺水,需要水;但又分别指向不同的方面:“干涸”多用于河道、水井等(没有生命的),“干枯”多用于植物,“焦渴”多用于动物和人类。此句告诉人们:水已经成了生存之水、生命之水。“所有的”和两个“都”表明旱情非常严重。

* 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喜出望外”的意思。“喜出望外”:指遇到出乎意料的喜事而特别高兴。

* 借助旁批,引导学生理解和感受故事的新奇。

* 第3、第4段:这两个段主要写水罐的变化过程,思路清晰,学生很容易理解,可让学生小组合作理解或自读自悟。此外,在这两个段中,教师可抓住小姑娘“累得倒在草地上睡着了”、“她以为,水一定都洒了,但是没有,罐子端端正正地……”、小姑娘“正想凑上水罐去喝水,突然从门外走进来一个过路人,要讨水喝”等切入点,引导学生大胆想象,尽情驰骋自己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 旁批引导学生一步步深入感受小罐变化的神奇。

* 通过旁批的递进引领(……真奇怪……真稀奇……真奇特……真神奇)让学生逐步深入地体会到,这神奇的变化来自于小姑娘美好的心灵。

* 第5段:七颗钻石变成了——北斗七星。此结尾,耐人寻味,表达了作者美好的愿望——愿爱心像北斗星一样,普照人间。此处升华了主题,教师可让学生先在小组内讨论,然后全班交流。教师要参与讨论。

* 识字写字教学:注意“沫”在“唾沫”一词中读轻声。对笔画较多的生字,如“罐”、“舔”、“凑”、“唾”等,要指导书写,提醒学生注意“舔”不要少写了点;“凑”不要多写了点。

教学设计参考

一、谈话导入,进入新课

同学们,当到了繁星满天的夜晚,遥望北方的星空,你看到的最亮最亮的是哪几颗星?(生:北斗七星,出示幻灯片1)对,关于这明亮的北斗七星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呢!今天让我们随着作者一起走进这个美丽的传说——《七颗钻石》(板书)。

简单介绍作者及其作品。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生字读正确。

2. 多种形式识记生字,积累词语。教师利用生字词语卡片检查识字情况。

3. 朗读课文,直到读得正确流利。思考:文章写的是一个什么故事?

三、精读课文,感悟理解

1. 小组合作研讨课文(要求:四人小组分工负责完成幻灯片上的内容)。

出示幻灯片2。

(1)请用简洁的语言说出故事内容。

(2)边读课文边填表。人物的行动 水罐的神奇变化 作者通过故事歌颂了什么

(3)课文的结尾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读了课文后你有哪些感想呢?

(让同学们分小组尽情讨论后,组织全班讨论,教师及时给予点拨,注意学生中出现不同答案可以争论,不追求答案的同一性,只要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或体验,并言之有理,教师都可以肯定。)

2.师生共同探讨:

(1)学生齐读第2段,问:

哪几个词反映出旱情特别严重?能再详细描绘一下当时的旱情吗?

(“所有”和两个“都”说明旱情严重,水已成为生存之水、生命之水。)

(2)小姑娘“累得倒在草地上睡着了”,如果这时她做了一个梦,会是怎样的一个梦?请描述一下梦中的情景。

(要求:语言生动一些,此梦可以是美梦,也可以是噩梦。)

(3) 素不相识的人出现是偶然的吗?他可能是谁?

(此题引导学生大胆想象,学生答案不唯一,只要想象合理有新意即可。)

四、教师小结,强化感悟

孩子们,只要你们留心观察,就会发现在你们身边有许许多多需要帮助的人。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就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同学们,让我们都像小姑娘一样,做一个有爱心的人吧!

在《让世界充满爱》的旋律声中,结束讲授。

板书设计参考:七颗钻石

水罐 北斗七星

参考资料

☆作者简介

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最伟大的作家。出身于贵族家庭,1840年入喀山大学,1851~1854年在高加索军队中服役并开始写作。

1863~1869年托尔斯泰创作了长篇历史小说《战争与和平》,这是其创作历程中的第一个里程碑。小说结构宏大,人物众多,典型形象鲜活饱满,是一部具有史诗和编年史特色的鸿篇巨制。

1873~1877年他经12次修改,完成其第二部里程碑式的巨著《安娜·卡列尼娜》,小说艺术已达到炉火纯青。

19世纪70年代末,托尔斯泰的世界观发生巨变,写成《忏悔录》(1879~1882)。80年代创作剧本《黑暗的势力》(1886)、《教育的果实》(1891),中篇小说《魔鬼》(1911)、《伊凡·伊里奇之死》(1886)、《克莱采奏鸣曲》(1891)、《哈泽·穆拉特》(1886~1904),短篇小说《舞会之后》(1903),特别是1889~1899年创作的长篇小说《复活》是他长期思想、艺术探索的总结,也是对俄国社会批判最全面、深刻、有力的一部著作,成为世界文学不朽名著之一。

托尔斯泰晚年力求过简朴的平民生活,1910年10月从家中出走,11月7日病逝于一个小站,享年82岁,一代文学巨匠走完其人生旅程。

☆北斗七星又名大熊座。在北纬40°以上的地区,也就是在我们北京和希腊以北的地方,一年四季都可以见到大熊座。 在我国古代,把大熊星座中的七颗亮星看做一个勺子的形状,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北斗七星。

☆名人名言

要散布阳光到别人心里,先得自己心里有阳光。

——罗曼·罗兰

心灵不在它生活的地方,而在它所爱的地方。

——佚 名

没有一种服装比爱更合身;没有一种装饰比爱更迷人。有人说无美就无爱,实际正相反:无爱才无美。

——佚 名

我是幸福的,因为我爱,因为我有爱。

——白朗宁

☆推荐书目:

《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选》。

颗钻石 教案 篇4

教材理解:

《七颗钻石》是19世纪俄国文学巨匠列夫·托尔斯泰写的一篇关心青少年教育问题的童话。

课文首先写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地球上的一次大旱灾,使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了,使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突出了水在当时的重要性;然后写小姑娘出门为生病的母亲找水,随着一次次让水,水罐也一次次地发生着神奇的变化。最后从水罐里跳出了七颗钻石,它们升上天空,变成大熊星座。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6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童话内容,在了解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明白变化的原因,从而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

教学重点:从水罐的一次次的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

教学难点:

1、学生感知童话丰富的想象力。

2、体会爱心对别人乃至对社会的意义,懂得关心别人,用爱心对待生活。

教具准备:字卡、句卡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浩瀚的宇宙,总是充满神秘,让人产生许多美妙的遐想。当我们看到那皎洁的月亮,你想到了什么神话故事?那夜空中美丽的银河,又让你联想到什么呢?虽然我们知道这些都不存在,但我们依然为这些美丽的传说着迷。今天,让我们走近耀眼的大熊星座,听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讲讲关于它的动人传说。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

2、指名读课文,及时正音。

3、交流预习情况,说说对词语的理解。

旱灾:由于长期干旱缺水造成作物枯死或大量减产的灾害。

干涸:(河道、池塘等)没有水了。

焦渴:非常干渴。

喜出望外:非常高兴。

唾沫:口水。

4、默读课文,说说水罐发生了哪几次变化。

第一次:小姑娘找不到水累倒了,醒来时罐子里竟装满了清亮的水。

第二次:木头做的水罐竟变成了银的。

第三次:水罐又从银的变成了金的。

第四次:水罐里变出了七颗大钻石和一股巨大的水流。

三、再读课文,体会水的重要性。

1、小姑娘是在什么情况下找水的?读课文,找出相关的内容。

2、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非常缺水?读课文,找出句子读一读。

理解干涸、干枯、焦渴。

3、感情朗读这些句子,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没有水就没有生命,水能救命……)

四、三读课文,了解小姑娘的水罐发生变化的过程。

1、在这么缺水的情况下,小姑娘出来找水,她的水罐第一次是怎么变化的?找出相关的内容,读一读。

2、第二次又是怎样发生变化的?作者怎样写出了变化的过程?读一读,自己体会感悟。

3、课文从哪儿到哪儿写的是第三次变化的过程呢?

4、请你找一找第四次变化的过程,自己读一读。

五、通读课文,学习生字。

1、读准词语:

旱灾  水井  金银 竟然 舔水  哀哀地 忍不住 凑上去 咽唾沫  喜出望外 匆匆忙忙   焦渴而死  清澈新鲜

2、交流:“球、枯、狗、银、讨、沫”左窄右宽,“旱、灾”上紧下松。“沫”字右半部分上横比下横长,“旱”字下半部分的上横比下横短。

3、书写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一、水罐为什么会发生这么神奇的变化呢?我们继续来学习感人的童话故事《七颗钻石》。

1、回忆一下,这只水罐在故事中发生了哪些变化?

板书:空   满  银金  七颗钻石

2、是什么魔力使水罐发生了一次又一次的变化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神奇的童话故事,找找原因吧!

二、品读探究,体会思想

(一)体会小姑娘的孝心

1、请同学们轻轻地打开课本,好好读读第一次变化的过程,看看从中你能知道些什么?(学生自由朗读)

2、学生交流。

3、出示第一、二两句话

(1)这时她心里会想些什么呢?

(2)你能带着这样的心情来读一读这两句话吗?指导练读。

4、当她醒来时,水罐里却装满了清亮清亮的水。猜猜看,水罐里为什么会有水呢?学生自由想象回答。

5、小姑娘对妈妈的这片孝心,使她拥有了这一罐清亮的水,这时小姑娘的心情又如何?(出示“小姑娘喜出望外……”的句子)

(1)“喜出望外”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会喜出望外?

(2)这一句中用了一对关联词,能找出来吗?(一……就……)它告诉了我们什么?

(3)谁能把这句话读好?学生练读。

6、小结。看,就是这样一个小姑娘,为了母亲忍住了干渴,多么爱妈妈,多么孝顺,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一部分内容,要读出小姑娘对妈妈的孝心。

(二)体会小姑娘的善心

1、读第二次变化的过程。

2、你体会到了什么?

出示句子:小姑娘把水倒一点在手掌里,小狗把它都舔净了,变得欢喜起来。讨论:

(1)小姑娘只倒一点水在手掌里,对小狗太小气了吧?

(2)小狗为什么变得欢喜起来?

3、是什么使木水罐变成了银水罐?

4、小结:小姑娘不但爱自己的母亲,还用爱心来对待小动物,这银水罐多么像小姑娘那颗晶莹美丽的爱心呀!

(三)体会妈妈的慈爱

1、第三次是怎么变化的呢?请同学们轻声地读一读,读完后可以把你的想法说给你的同桌听听。

2、交流体会。

3、谁愿意来读读母亲的话,指导朗读。

4、小结:母爱真伟大!是母爱的力量把银水罐变成了金的!这金光闪闪的水罐多么像母亲对孩子金子般的爱呀!

(四)体会小姑娘的爱心

1、水罐又一次发生了变化,请你读读第四次变化的过程。

2、小姑娘接过妈妈手里的水罐,她再也忍不住了,就在她想凑上水罐喝水时,突然从门外走进来一个过路人,要讨水喝。小姑娘又是怎么做的呢?读出课文中相关的内容。

出示:小姑娘咽了一口唾沫,把水罐递给了过路人。

3、从这句话中你又体会到了什么?

4、小姑娘是多么无私,她的心灵是多么美好,她有着钻石般闪亮的爱心。这时突然从水罐里面跳出了——接着从里面——(引读)

那七颗钻石越升越高……

5、出示北斗七星,播放音乐

同学们,看着这闪亮的北斗七星,老师有一个问题:为什么作者不把这七颗钻石送给小姑娘,而让它们挂在高高的天空呢?

6、课文开头是一片荒芜的旱灾景象,试想,从水罐里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而新鲜的水流,会给世界带来怎样的变化呢?自己说给自己听,然后再写下来。

7、交流所写内容。

三、总结升华

1、小姑娘的爱心感动了上天,更感动了我们,让我们心怀这颗爱心一起来重温这个美丽而感人的童话故事吧!学生感情朗读。

2、七颗钻石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这多么像小姑娘美好的心灵,她像钻石一样闪亮,像钻石一样珍贵,照亮了我们每个人的心扉。让我们像文中的这位小姑娘一样,从小拥有一颗孝心,一颗善心,一颗爱心,愿这颗颗爱心永远像钻石那样闪亮,像星星那样璀璨!

五、板书设计

七颗钻石

空   满  银金

孝   善   慈

三年级语文下册:《七颗钻石》教学设计 篇5

师:咱们一起来学习《七颗钻石》。这是一节阅读活动课。什么是阅读活动课呢?就是又要阅读又要说话,又要探讨,还要想象的课。所以这节课会很有意思。

下面咱们来看看怎么活动。

(屏幕显示:活动一:进入录音棚)

师:进入录音棚,意味着我们每位同学的身份是什么呢?

生(齐答):我们都是播音员。

师:对,因此读课文就要读出播音员的水平。好,我们都来到录音棚了。那么,童话应该怎么读呢?童话是写给咱们儿童看的文学作品,我们在朗读童话的时候应该怎么样?

生1:应有感情地读,要配合人物的性格来读。

师:童话里有人物、有故事,所以要充满感情来读。

生2:我觉得要将故事的高潮部分读得好一些。

师:要读出它的情景、情节。

师:那么童话究竟应该怎么读呢?(屏幕显示:用童声来读)

师:可以这样读(师模拟一种童稚的声音):在很久很久以前……

师:好,就这样读,大家自由地读。将课文读一遍。

(学生各自快乐地大声地“用童声来读”课文)(大屏幕显示:读出故事味 读出文中情)

师:要读出故事味,而且还要读出文中情。读出故事味就不能用一般的读书方法来读,要像刚才这位同学所说的那样,要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像讲故事一样把内容读出来,那样就不会是“念书”了,而是带着情感在讲这个故事的内容。读出文中情,就是要把一些关键词咬准。特别是要把表示故事情节发展的字音突出出来。你看:“小姑娘哪儿也找不到水,累得倒在地上睡着了。当她醒来的时候拿起罐子一看,罐子里竟装满了清亮新鲜的水。”这里的“竟”表示情节的突变,就要读出一种感到意外的味道来。

下面请大家重点体会“一天夜里……”和“她以为……”两部分,还是各自自由地朗读体会。过会儿咱们选几个同学用童声来读。好,开始读,开始像讲故事一样地读。

(学生欣然地朗读起来)

师:下面我们就请几位同学来读。其他同学呢,就让我们沉浸于这个美好的故事中。我想请四位女同学来读;小女孩读小女孩的故事,挺有意思的,注意用童声来读。

(四位女同学自告奋勇演读课文,每人读一段)

师:同学们已经沉浸在童话里面了。我觉得有的地方读的时候韵味还要足一点。比如(师激qing范读):“就在这一瞬间,水罐又从银的变成了金的。”这里要读出一点惊讶的味道,又比如最后一段(师又深情范读):“而那七颗钻石越升越高,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大熊星座。”要读得带有余味。总之,几位同学读得很不错了。看,你们都在录音棚里生活,刚才摄像师已把你们的精彩表现录下来了。好,咱们再开始第二个活动。

(屏幕显示:活动二:畅游智慧泉)(师请同学们一起说)

师:同学们,要开动脑筋啦!在智慧泉里尽情地畅游吧!下面讨论四个问题。

(教师用生动幽默的语调发问。屏幕同时展现:

话题一:不写第一段不行吗?

话题二:不写小狗与过路人不行吗?

话题三:不写水罐的“变”不行吗?

话题四:文章结尾不出现“七颗钻石”不行吗?)

师:请同学们自由地选择话题,然后结合文章的内容、结构、人物、情节来思考问题。

(生读课文,思考)

(生分组活动,交流自己的见解)

(师组织全班的交流活动)

生1:我觉得不写第一段不行,因为第一段说出了故事的原因,还突出了这罐水非常珍贵。

师:啊,你说到问题的边边上来了,还不确切,看看其他同学怎么说。

生2:我认为不写第一段不行,因为第一段写出了故事发生的背景,还有故事的时间和起因。

师:对,“背景”这两个字很重要,点出了故事发生的背景… …,或者说设置了人物活动的场景。

生3:我也认为不写第一段不行,因为它不仅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而且还为小姑娘一次又一次地把水给别人喝作了铺垫。

师:铺垫,说得好啊。

师:老师给大家作的小结是什么呢?———介绍一种写作知识:在我们记叙文里,或者在小说之类的文学作品中,为了更好地表现人物,往往把人物放在特定的场景里,比如说“狂风暴雨”、“大雪纷飞”、“烈日似火”等等,这时候人物做事是不是困难了一些呢?所以,第一段的这种场景就是为表现人物服务的,用一种文学的语言来说,就是———(板书:写风写雨,笔无虚设)

师:课文里写的是“旱”,这一笔是为表现人物服务的,当然是笔无虚设了。

师:再看话题二,不写小狗与过路人不行吗?

生4:我觉得不写小狗与过路人是不行的。写小狗和过路人,正是对小姑娘的侧面描写。

师:嗯,侧面烘托。写了小狗和过路人,就有了更多的形象,就能多侧面地多角度地表现小姑娘的言行和心灵。

生5:我认为不写小狗与过路人不行。假设列夫·托尔斯泰不写小狗和过路人的话,光凭小姑娘给生病的母亲打水的事,这样就很单纯。如果写了小狗和过路人那就全面一些。

师:对,如果不写的话内容就比较单薄,写了就比较丰厚。

生6:如果不写小狗和过路人的话,那个木头的水罐就不可能变成银的,再变成金的。

师:对,这样写就使故事更加曲折,使故事产生了波澜。如果单纯地写给母亲找水的话,这个故事稍微平淡一点。出现了小狗,使故事波折一下,然后又出现一个要水的人,故事又波折一下,这就叫做———(板书:一波三折,尺水兴波)

师:有了波澜,故事就有味道了。

师:接着来看话题三———不写水罐的“变”不行吗?

生7:我认为不行。因为课文先写水罐变成银的,然后变成金的,然后又跳出了七颗钻石,我觉得这是一层一层地从侧面突出小姑娘心灵的美好。

师:这是在烘托,同时点出了故事的发展。

生8:我认为不写水罐的“变”是不行的。因为“水罐”是没有生命的物体,连没有生命的物体都被感动了,这就增加了文章的感染力。

师:对,这就表现了童话的色彩。

生9:水罐变成银的,变成金的,然后又变出钻石,可以看出小女孩的品质正在不断地升级。

师:对,她的思想品质在不断地升华。

生10:而且水罐的变化课文中没有点出缘由,这就让我们产生了遐想。

师:这让我们想象,是不是有一个神被她感动了呢?是什么样的神力使这个罐子发生变化了呢?因此这又体现了童话充满想象色彩的特点。

生11:水罐越变越好,这就说明有好心肠就会有好报。

师:嗯,好心有好报。而且从文章情节的发展来看,小姑娘每有一次善良的行动,水罐就变化一次,这是一种巧妙的烘托。这就叫做———(板书:美好穿插,诗意烘托)

师:你们看,小小的文章里面,有这么多美好的内容!

师:下面我们来讨论话题四,文章结尾不出现“七颗钻石”不行吗?

生12:我认为不出现“七颗钻石”不行,因为文章的题目就是“七颗钻石”,如果结尾不出现“七颗钻石”,那怎么行呢?

师:你真聪明。它呼应篇首,一下子就被你看出来了。

生13:我认为不写“七颗钻石”不行,因为水罐一直在变化。她做了这么一件好事,如果还不变化的话,就好像她做的这件事情不是很好,而且这七颗钻石也是她美好品质的一种升华,同时也点了题。

生14:首先,写七颗钻石和前面联系更加紧密。因为小女孩心地善良,每当她做了一件美好的事情,按我们的遐想来看,就有一位神仙给她一种回报,写七颗钻石不但点了题,而且使文章得到升华,也使文章有了一个高度。

师:对,文章的主题得到了升华。

生15:它突出了善良的伟大。

师:对,善良的伟大,结尾好像有点象征的味道。

生16:“七颗钻石”的出现非常重要,因为“七颗钻石”变成了大熊星座,大熊星座非常明亮,给人们带来光明、指引方向,所以非常重要。

师:是啊,正像小姑娘美好的品格。

生17:钻石应该说是宝石中最珍贵的一种,用钻石来表现小姑娘的美好心灵,我认为是很恰当的,突出了童话的色彩,而且还很有诗意。

师:对,这个同学品出了童话的色彩,还感受到了诗意,她学得非常好了!

生18:因为童话本身就具有离奇故事情节的那种魅力,这里写七颗钻石,更体现了童话的童真,更给人一种离奇的感觉。

师:噢,让我们产生无限的遐思而向往这种美好的境界。

师:好,从文章的结尾来看,它是写得很漂亮的,它给我们这样一种感受,叫做———(板书:结而不尽,耐人寻味)

师:下面老师还加上一个话题,你们猜一猜?好,请看大屏幕:

(屏幕显示:话题五:你也能问上一句吗?)

师:现在由你们来设计话题了。

生19:我想问,课文中为什么要出现七颗钻石,五颗不行吗?三颗不行吗?

师:噢,谁来答。

生20:因为文章最后一段提到了大熊星座,也就是插图上的北斗七星,北斗七星常在夜空为人们指示方向,北斗七星在人们心目中地位神圣,所以应是七颗星而不是三颗或者五颗。

师:嗯,很正确,你可以得10分。

生21:首先大熊星座就是指北斗七星,而北斗七星是由七颗星组成的,如果你说三颗星、五颗星,那就不是北斗七星也就不是大熊星座了。

师:对,也是10分。

生22:我来问一个有童话味的问题吧,有一段话说小姑娘倒在地上睡着了。我想小姑娘一定做了一个很美的梦。我想问问大家她此时做了一个怎样的梦?

师(开心地笑):噢,你把老师的秘诀给点破了。老师真的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过一会再讨论好不好?她真聪明,读童话就读到想象上来了。哪个同学接着来?

生23:为什么要以“七颗钻石”为文章的题目?

师:是啊,为什么要以“七颗钻石”为题呢?

生24:为什么要以七颗钻石为题?这是小姑娘美好心灵的结果!

生25:这是一个文采飞扬的题目,起到了引人入胜、吸引读者的作用。

师:啊,你用的文学语言,多美!

生26:为什么母亲说她自己不能喝这罐水?

师:噢,你的同桌要回答。

生27:母亲是善良的,小姑娘受她母亲的熏陶,心地自然也是善良的。如果母亲说:“哎呀,我全喝了,喝了就好了。”那就衬托不出小女孩的美好心灵。

师:对,这也是背景———小姑娘的家庭背景。

生28:在文章中小水罐是非常神奇的。我想问一下大家,作者为什么要把这个小水罐写得这么神奇?

师:噢,为什么这样神奇呢?其实刚才我们已经讨论过这个问题了。哪个同学再来小结一下?

生29:是为了烘托小姑娘美好的心灵。

师:很好,同学们畅游着智慧泉,大家的智慧就像泉水在奔涌。下面我们进行第三个活动。(屏幕显示,同时老师请同学们一起说:活动三:来到创作室

1.想一想,轻轻地描述一个好梦。

2.试一试,快乐地描述一个场景。)

师:描述什么好梦,描述什么场景,老师都不讲,你们自己决定。好,请同学们默想两分钟,开始编故事。(同学们构思)

生1:小女孩梦见一个神仙走到她面前。因为这个神仙被她以前做的那些好事所感动,所以对小女孩说可以答应她两个要求。于是,小女孩说,现在正有一场大灾难,请让所有的人都能喝上水,而且让所有的人都能健康地活下去。这位神仙对小女孩说:“我可以满足你的要求。”然后就走了,而小姑娘也醒了。

师:这个同学理解了这篇童话的深意。好,第二位发言的是谁呢?

生2:梦仙子把小姑娘带到一个非常美丽的地方。这个地方有花有鸟,有树有草,有奔腾的小河,小姑娘突然想起了还在病床上的妈妈。小姑娘想,我的小水罐呢?我一定要给妈妈舀水。这时,梦仙子飘到她的面前,对她说:“我可以给你一罐水,但你要好好利用这罐水,如果你好好利用这罐水,它会给你一个惊喜的。”这时,小姑娘醒来了,她看到小水罐中装满了水。

师:对,果然小姑娘很好地用了这罐水。很好,你想象的内容能和情节巧妙地接起来。

生3:小姑娘梦见自己变成了一条小河,然后流到了地球的每个角落。所有的花草树木都恢复了生机,动物也恢复了生命的活力。然后,她妈妈就喝到了她变的那条河的水,她自己也感到非常高兴,因为她拯救了整个地球。

师:噢,神奇的梦。

生4:小姑娘梦见自己继续寻找水。这时飞来一只鸟。这只鸟开口说话了:“请让我喝一口水吧。”于是小姑娘就毫不犹豫地给它喝了一口水。这时候,小鸟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我喝了你一口水,当然要还你一罐水。”小姑娘就这样惊醒了。

师:真的,这一罐水就变成了涌泉。七颗钻石从罐子里跳出来,罐子里涌出一股巨大的清澈的水流。这水流干什么用的?就是大家喝的。小姑娘的爱心使大家都能喝上水并感受到喝水的乐趣。大家生命也得到了挽救。

师:下面大家还要完成一个问题,我们来用一句话描述一下小姑娘。(屏幕显示:噢,你能用一句话描绘一下小姑娘吗?)

师:大家一起把这句话读一读。(学生大声地读这句话)

师:说说你心中的这个小姑娘,说说童话中的这个小姑娘。好,你说。

生1:小姑娘的心如七颗钻石一样纯洁美丽。

师:嗯,她有像七颗钻石一样晶莹的心。

生2:小姑娘的心灵像那股清泉一样清澈。

生3:小姑娘的行为就像大熊星座一样为人们指示方向。

师:小姑娘的行为给我们做出了榜样。

生4:小姑娘的心地可以感动上天,给人们免除疾苦。

师:她是善良的化身。

生5:小姑娘的品质是纯洁的、善良的。

师:闪光的!

生6:小姑娘的心灵如钻石那样璀璨;小姑娘的心灵如大熊星座那样熠熠生辉。

师:啊,诗一般的语言,诗一般的美。

生7:小姑娘的品格像梦一般的美、一般的神奇。

师:对,梦幻般的神奇、美好。

生8:小姑娘的心灵是如此美好。她那善良的心将永远鼓舞我们前进。

师:啊,这是一句———大话。

(老师笑了,同学们也笑了)

生9:小姑娘的心无比的善良。

师:感动着我们。是啊,小姑娘是童话中的一个人物,就像稻草人、快乐王子一样,那么,她是一个什么样的童话形象呢?小结同学们的发言,我们可以这样说———

(屏幕逐句显示:

小姑娘是一个童话形象。

小姑娘是一个善待别人的人。

小姑娘是一个让上苍感动的人。

小姑娘是一个阳光女孩。

小姑娘是一个有钻石般心灵的姑娘。)

师:小姑娘是一个童话形象,要注意这一点。因为故事中小姑娘是一个善待别人的人,小姑娘是一个让上苍感动的人,因此有了这个美好的童话。用现在的话说,她是一个阳光女孩。她是一个有钻石般心灵的小姑娘!

师:这一次课,咱们在一种创设的环境里面生活,当我们进入录音棚的时候,我们读起来,读起来———让我们的心情激荡。当我们畅游智慧泉的时候,我们说起来,说起来———让我们的发现闪光;当我们来到创作室的时候,我们想起来,想起来———让我们的思绪飞扬。

师:因此,我们的阅读活动课让我们沉浸在美好的语文实践活动中,我希望同学们的每一节课都这么快乐!下课!

悠悠的学习心得:

余映潮老师的这一堂课,提出了一些新的概念和方法,如板块式教学思路、阅读活动课,重视朗读,重视“童声”“童话”。余老师自己也对这一堂课的评价非常高,认为板块式思路是一种创新和挑战。

本课所抓的主要重点是,水罐的变化、小姑娘的人物形象,以及故事的环境背景和衬托的人物事物和童话赋予的美好的愿望。基本上来说,所有的老师在上课的时候,都会顾及到其中的一些很大部分的内容,这也说明了,对于这一篇公认“公开课文”来说,在文本的解读和处理上,已经达到了一致认同的程度,在短时期内,如果不加入新的内容,新的角度新的视野,那么,这篇课文的教学将会出现重复咀嚼停滞不前的状况。

刚才在看着这个教学实录的时候,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关于昨天学习的几点内容,先放在这里,等会在说一说我暂时的构思吧。

关于语文课程目标中对阅读目标的第一个具体要求是:

在阅读教学中使德育目标、智育目标和美育目标得到综合体现。(这也就是昨天岳亚军老师所提出的,德育是盐,是我们必须的养分,可是如果只有盐,那么谁也吃不下去,但是,如果把盐放到水里在喝,觉得味道好极了。。嘻嘻,悠悠还可以接上后面一句,如果把盐放到各式各样的菜谱中,那么,就可以调试出丰富多彩的美味。~)

在情感态度方面,还是要强调养成阅读的兴趣和习惯,所以加上“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喜爱读书、爱护图书” “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等要求。但更重要的是将情感态度目标融入到阅读内容和方法中,所以在第一学段提出“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第二学段提出“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第三学断提出“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第四学断则从欣赏文学作品的角度,要求“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精妙,从中获得对自然、对社会、对人生的有益启示。”这些都试图体现阅读中主体情感的投入,以及正确的价值观导向。

好了,课标的要求说到这里,在来谈谈我的看法。。我这个人说话比较直,也许不太懂得顾虑别人的感受,所以,如果有不妥当的地方,还想请各位潮老师的粉丝们以及余映潮老师多多包涵。

看了这个教学实录,第一个感觉是,教师的教学功底很扎实,教风平易近人,朗读的指导、提问的设计、文本的解读、教学技巧、教材的处理可谓是炉火纯青。但,我总觉得,只是一堂课而已,除了是“课”“优秀的课”之外,似乎还缺少些磅礴大气和生命力。以我的文本解读习惯,当然我也不期望大家都能认同,我的解读首先着眼的第一层次是——回归文中的真实生活场面场景;第二层次——回归作者原滋原味的情感极其促发源泉,以此来引起学生的充分感受和共鸣;第三层次——挖掘作品中生活的感悟启示理趣,作者的写作意图,以及为了这个意图所采用的文字的处理方式。

以往的多次实践,只是我自己能达到1、2层次,学生达到第二层次。第三层次还未曾能够形成完整的东西。

所以,如果是我,现在我也来反思这个文本。首先,余老师的这一堂课,对于作者了解的不够;第二,对于童话的阐述和理解还比较的常见;第三,对于文本的拓展延伸,似乎视野和范围还稍嫌狭窄了些。悠悠在此提出自己的一些构思,哪些老师可以尝试一下~,嘻嘻,因为悠悠还算不上的教学技艺比较成熟的老师,所以只能纸上谈兵而已。

首先,了解列夫  托尔斯泰。这是文学大师,文学大师写童话,本身就很有味道——一个历经世事的人选择一种儿童的方式来表达,这意味着什么?这是一种虚构,虚构什么呢?童话大多是表达一种美好的愿望的,所以,可以理解为大师虚构一种美好来表达内心的一种情感和渴盼;第二,什么是童话?就是以儿童的角度来,儿童的话语来表达来阐述。重点不再儿童如何去话,而是,儿童独特的话,和成人不同的话,表现的是一颗痛心。所以,童话,应该抓住的本质,除了想像和夸张的借助形式之外,最主要的是儿童的天真的话语、儿童的美好烂漫的自由无拘无束的思想,儿童的纯洁美丽的童心。这才是这一篇课文的实质所在。

所以,文中的主人公是“小姑娘”(儿童)的故事,有“母亲”(爱),有小狗和过路人(童心中爱的载体),水、水罐、钻石、星座。人们在解读的时候,容易看见水罐、钻石、星座,却忘了最重要的清凉新鲜的水。。。

水是生命之源,没有水的水罐,即使是金是银是钻石也没有用。水也是爱的载体,没有水,一切焦渴而死,我们是否可以提问,没有爱,世界将会怎么样?

所以,水——生命——爱,是一个对文本含义的解读的方向,也是提升本文的解读层次的一大路线;在阅读的时候,有一个细节不容忽视,就是之前变化的一直是水罐,可是最后金的水罐不在变化了,而是里面一直没有变化的水当中跳成了七颗钻石,而原本漫溢的水变成一股涌动的巨大的清澈而新鲜的水流。

水的神奇:极其缺水——水罐里突然装满了水——水罐掉在地上,竟然没有洒——突然跳出钻石,从水罐里涌出一股水流。

第二个解读的方向:水的变化和水罐的变化的解读。和前者一样着眼于“变”字。水罐是形式,是躯壳;二水是内容,是内涵。水罐可以由木变银变金,冒出钻石,都只是形式上变得漂亮,价值得到提升而已;水从没有到有在到成水流,这个变化才是真正的有实在意义上的使用价值。如果水是爱,那么水罐就是爱的方式,方式可以朴实可以华美,但对于爱的多少是没有帮助的,只有一点一点的积累爱心,才能汇聚成河,由此也可以隐约触摸到另外一条线,小姑娘的故事实际就是爱心不断积累的故事,她的爱的多少决定了水罐里水的多少。爱心不在于形式,而在于从小处积累。

第三个解读的方向:寻病解读法。作者的童话是虚构的,是想像出来的,是夸张的。那么越是想像,越是夸张,越能表现其真实的情感和愿望。所以,可以让学生说出想像的夸张的部分,这个并不难,相信谁都可以做到。难就难在,作者的构思当中,有没有不太符合情理的地方,或者说前后矛盾的地方,或者说多余的地方呢?我们来仔细看看。

第一个疑点,余老师的学生已经提出,但,余老师未曾很好的利用。即使学生提的问题是“一切都焦渴而死,后来又提到小狗和路人”,文章写的是许多人及动物都焦渴而死。既然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了,草木丛林也都干枯了,那么水从何处来?很显然这是作者的美好愿望,也是他设计的一个***。

第二个疑点,环境的设置——一天夜里,一个小姑娘拿着水罐走出家门,为她生病的母亲去找水。为什么强调在夜里,而不是白天?为什么要强调母亲生病?病人生病了,应该去找医生啊,可小姑娘去找的是水。“小姑娘哪也找不到水,累得在草地上睡着了”,草木丛林都干枯了,怎么会有草地?

第三个疑点:小姑娘的形象。水罐里装满了水之后,小姑娘想喝,但又一想,这些水给妈妈还不够呢,就赶紧抱着水罐跑回家既然给妈妈还不够,那么干吗不继续找够了在回去?当母亲说:“我反正就要死了,还是你自己喝吧。”小姑娘,并没有去劝病重的母亲喝水,也没有把找到的水给母亲喝,而是再也忍不住,正想凑上去喝。。。。。。

这些疑问的存在,应当说可以极大的拓宽学生的思维视野,还能激发一定的创作修改的欲望。

第四个解读方向:

对比阅读,更深刻的了解童话的文化内涵。七颗钻石,是结局美好的童话,如果和卖火柴的小女孩或其他的童话对比,相信能发掘一些童话的新鲜内容。

童话中环境背景的设置、童话人物的命运的异同、童话人物形象的异同、作者情感的异同、童话中设置的一些烘托人事、童话中合理的故事情节和一些不合理的细节。

总之,童话的解读应该着眼于“童”,哪些是儿童的气息特征言行话语,哪些是童真的表现,哪些是童心童趣的表现。

这些童话中的“童心、童言、童趣”对我们的现实生活有何意义。

三年级语文下册:《七颗钻石》教学设计 篇6

一、说教材

《七颗钻石》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五组中的一篇精读课文。这篇课文是俄国作家列夫。托乐斯泰的一篇童话。描述了地球上发生了大旱灾,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一个小姑娘抱着水罐出门为生病的母亲找水,爱心使水罐一次又一次地发生神奇的变化,最后水罐里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又新鲜的水流,寄寓着作者的道德期盼和某种社会理想:无私广博的爱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奇迹,爱心能为世界创造美好的未来。

二、说教学目标、重难点

1、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目标:会认8个生字,会写15个字,正确读写词语。

过程、方法目标:抓住重点词句,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体会爱心而神奇力量。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懂得关心别人,用爱心对待生活。

2、教学重点:让学生感受爱的巨大力量,培养学生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

3、教学难点: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三、说学情

美妙的童话吸引着众多的孩子们。孩子们从课文中、课外书中己读过很多的童话故事。因此,有学习本文的过程中,学生不会感到陌生和吃力,只要教师做适当的引导,学生就应该很容易理解和掌握。

四、说教法、学法

教法:教无定法。《新课标》要求教师不能再在课堂上充当主导者,而是应当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充当的应是同行者、陪伴者,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主要选用“合作探究”和“读中感悟”的教学方式,采用情感朗读理解法、创设情境法等方法,引导学生自学、讨论和交流,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究过程中。

学法:与教法相适应,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质疑、探究、感悟、朗读四结合学习法,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发展性和创造性。

五、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同学们,你们见过钻石吗?钻石是比金子还珍贵的东西。今天,我们说来学习一篇与钻石有关的课文。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检查生字、词预习情况,为学好课文奠定基础。

2、快速阅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在最短的时间内感知文章大意。指名说课文大意,引导概括主要内容。这一设计意在训练学生快速捕捉文章主要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再读课文,初探故事背景

1、指名读第1自然段,从哪里看出这是一个大旱灾?

2、抓住重点词“干涸”“焦渴而死”体会。

(四)品读课文,探究中心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2—3自然段,找出你觉得非常神奇的地方。

2、交流汇报:让你觉得神奇的原因。

3、学贵有疑,学到这里,鼓励学生质疑:读到这里你有什么疑问?

4、交流汇报,教师顺学而导以下句子:

(1)当她醒来……清澈新鲜的水

a、是什么力量水罐发生了神奇的变化?

b、小姑娘得到水后,心情怎样?喜出望外是什么意思

(2)她以为……还是满满的?

a、创设情境:小姑娘你干嘛那么匆匆,以至绊倒啊?

b、绊倒了,水却未洒,水罐又一次显示神奇的力量的原因是什么?

(3)本头做的……银的

a、本头的怎么会变成银的呢?

b、文章有两处对小狗的描写,你能模仿它的当时的语言吗?通过想象,体会爱的力量。…

(4)当母亲把水又递给小姑娘时,母爱使水罐由银义变成金的。

(5)后来水给了谁?水罐为什么又会发生变化?

5、有感情地朗读

语文学习的性质要求我们既要进行扎实的语言文字训练,又要进行有效的人文教育。此设计从课文的整体入手,品析文本重点词句,使学生明其义、品其义、悟其情,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五)引伸延展,让爱层层递进

学到这儿,学生对课文己有了很深的理解,明白水罐发生这么多的变化,是爱的力量的作用,但对作者的意图还不甚理解,所以我向学生提问:“为什么七颗钻石会飞上天变成七颗星星呢?“

让学生明白让爱的光芒照亮世界的每个角落,照进每个人的心中;只在心中充满爱,就会发生奇迹,由爱而生的七颗钻石变成的星星,就是告诉人们,让爱成为你心中光明的指路灯。

六、板书设计

19、七颗钻石

神      变出了水来    爱

奇      绊倒水未洒    心

的      由木变成银    的

水      由银变成金    力

罐      钻石  水流    量

这堂课的板书设计,形象直观地概括了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便于学生理解,进而辅助教学,提高了效率。

七、说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的学生的阅读实践。”让学生在自由宽松,但又有方向指引的氛围中自主学习,让学生在读中悟,在悟中提升理性认识,在提升后促进感情朗读。我想这是对本篇情感味较浓的课文增进体验的合理途径

《七颗钻石》教学设计 篇7

佚名

《七颗钻石》是19世纪俄国文学巨匠列夫·托尔斯泰写的一篇关心青少年教育问题的童话。作者观察自然界在北天排列成斗形的七颗亮星,展开了在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为我们讲述了一位姑娘和她的母亲出于爱心而让出了如生命般珍贵的水,她们的爱心升腾到空中,幻化成普照大地的钻石般夺目的星座,从而告诉读者,爱心的力量是神奇的,愿爱心像大熊星座一样普照人间。

教学目标 :

使学生感受到文章体现的人物美好的心灵

感受想象在文中所起的作用,并尝试运用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

同学们,浩瀚的宇宙,总是充满神秘,让我们对它产生许多美妙的遐想。当我们看到那皎洁的月亮,你想到了怎样的神话故事?(学生: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等)那夜空中美丽的银河,又让你联想到什么呢?(学生:牛郎织女)虽然我们知道这些都不存在,但我们依然为这些美丽的传说着迷。今天,让我们走近耀眼的大熊星座,听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将一讲它的动人故事。

二、教学过程 :

1、自读课文,注意语速,用简洁的语言说说故事内容。

2、你认为这个小姑娘是怎样的人?画出相关的语句做简单说明。

(学生:三次爱心行动;动词等。)

3、小姑娘的小罐神奇在哪里?作者为什么把水罐写得这样神奇呢?

4、作者在故事中想歌颂什么?你从中受到什么教育呢?

5、体会下面句子表达了怎样美好的愿望?

"那颗钻石越升越高,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大熊星座"

6、闭上眼睛试想,如果没有爱心行动,世界会变得怎样?

三、想象力训练:

出示下列两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任选一题(体现自主性,差异性),然后全班交流。

1、童话说"小姑娘哪儿也找不到水,累得倒在草地上睡着了".如果小姑娘这时候做了个梦她会做一个怎么样的梦呢?发挥你的想像说说梦中的情景。

2、"这时,小姑娘再也忍不住------要讨水喝"假如你是作者,你会如何续写下去呢?给故事续写一个结尾。

四、课堂小结:

小姑娘的爱心,就想天空中的七颗钻石,闪闪发亮,照亮每个人的心灵。这堂课的学习是否也在闪光的东西留在你的心里了呢?谈谈你的一堂课的收获吧。(学生回答)

五、课后探究:

收集关于宇宙中事物的神话传说,出一期小报,一个礼拜后交。

颗钻石 教案 篇8

教学目标:1、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感知童话丰富的想象力,学会关心别人,懂得用爱心对待生活。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重点句子的意思。

3、本课要求会认的字有:罐、翼、喘、涌同时记住要求会写的生字和掌握的词语。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爱心对别人乃至社会的意义,懂得关心别人,用爱对待生活。

教学难点: 体会句子所包含的意思。

教学准备:字词卡片、课文挂图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示满天星辰)

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星星像钻石一样闪耀着。。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与钻石有关的故事。(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由读。

师:边读边思考,本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并且标出自然段。

2、边读边标出本课的生字词,小组合作学习生字。然后教师查。

3、小组合作读书。

让学生画出难读的句子,小伙伴们互相帮助把句子读通顺。小组内交流,对学生普遍感到难读的地方,教师帮助、指导。

4、读后释疑。

通过读课文,你读懂了什么?三、细读课文,感悟理解。

1、指名朗读课文。2、学习第一自然段,抓住“凋谢”、“枯黄”

引导学生理解旱情的严重。

3、学习第二自然段,理解“小心翼翼”“一滴一滴”等词语。

①引导学生体会找水的艰难。

②自由读感悟小姑娘对母亲的爱。

4、学习第三至七自然段。

①自由朗读,提出问题。

“木水罐为什么会变成银水罐?” “银水罐为什么会变成金水罐?”最后为什么变成泉眼?

②合作学习,解决问题。

自由选择小伙伴,围绕问题,讨论探究,共同解决。

③教师引导,水罐之所以会有一次次神奇的变化,原因在于________。

④感悟理解。

小姑娘对动物的爱心和小姑娘对母亲的爱。

5、学习第八自然段。

①师生齐读。

②理解:钻石为什么会变成“星星”?

四、朗读全文,深化思想内涵。

1、引导学生理出找水——木罐变银罐——银罐变金罐——金罐变泉眼,钻石变星星的整体故事情节。得出一次次的奇妙变化皆缘于“爱心”的主题。

2、谈谈读后的感想。

五、知识拓展:

在我们的生活中,你是怎样对待自己周围的小动物或者自己的亲人的?

六、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第一题。

七、板书:

七颗星星

升上天空

17            七颗钻石

跳出

小姑娘   水罐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