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这次为您整理了《故都的秋》教学教案【优秀10篇】,您的肯定与分享是对小编最大的鼓励。
【教学目标】
1、学会用知人论世的方法解读散文。
2、指导学生从文中找出关键语句,明确对“绿”的感受和理解。
3、了解象征手法,体会作者表达的深刻的思想内涵。
【教学重难点】
1、品味关键句,理解文中“绿”的象征意义。
2、了解背景,明确作者的情感以及对生命的爱、对光明自由的向往、对坚贞不屈精神的赞颂。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巴金在回忆一位作家时说,他有“优美的性格和黄金的心”,同他谈话,“仿佛听完一曲贝多芬的交响乐,因为,我是和一个崇高的灵魂接触了”。多好的人!他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散文《囚绿记》的作者,一位很有才华的青年散文家和翻译家陆蠡。陆蠡是一位真诚的作家,是一位文如其人的作家。今天这堂课就让我们一起研读陆蠡的散文代表作《囚绿记》,去接触他那崇高的灵魂。
二、与陆蠡相识
课前已经布置大家预习,下面就请大家把你们的预习成果展示出来,介绍一下我们并不熟悉的作者陆蠡。(学生自由发言)
课件展示:
陆蠡(1908~1942)现代散文家、翻译家,抗日烈士。散文集有《海星》《竹刀》《囚绿记》等,其特点是从琐细的生活情节中,挖掘耐人寻味的人生哲理,文笔凝练、质朴、蕴藉而秀美。译著有《罗亭》《鲁宾逊漂流记》等。他也曾写过许多短篇小说,给人感觉总是“渴望着,更有生命,更有力量,更有希望和鼓舞”。
陆蠡是一位对生活极为严肃认真的老实人。1942年4月,陆蠡工作的上海文化生活社被抄,为了追回书刊,他亲自去巡捕房交涉,结果被日本特务机关秘密杀害。据说日敌问他赞不赞成伪府,他回答不赞成。问他对于大东亚的看法,他认为一定失败。正是这种民族的骨气,坚定的信念,使他的散文贮满着一种积极乐观的情绪。李健吾在《陆蠡的散文》一文中说:“生命真纯,节奏美好。陆蠡的成就得力于他的璞石一般的心。”
三、推进新课
1、整体感知:
刚才我们已与作者相识,走进作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文本。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品读课文。首先给大家几分钟的时间,阅读课文并思考屏幕上的问题:
⑴ 文中哪几段写囚绿的?囚绿之前,之后写了什么?
提示:圈划关键句(即那些写行动的句子),理清全篇的思路,并用象“囚绿”这样两个字概括每一层的大意。
⑵ 作者表达了对绿藤什么样的情感?划下你喜欢的语句或是能打动你的语句,待会儿请同学们朗读交流。
学生交流后明确:
⑴ 8~12段写囚绿,囚绿之前的1~4段写寻绿,5~7段写观绿,囚绿之后13段是放绿,14段是怀绿。
⑵ 表现作者对绿藤的喜爱之情。文章自始至终紧扣一个“绿”字,寻绿、观绿、囚绿、放绿、怀绿,作者每一个意念与行动都体现着对绿的爱,曲折有致地表现了喜爱绿色生命的生活经历和心路历程。每一步都有感情的深化,一步一步地把喜爱绿色生命的心潮向前推进。
2、具体研读:
⑴ 通过刚才大家的回答和品读,我们也快被作者对绿的挚爱感动了,那么作者为什么那么喜欢绿呢?(从课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并归纳)
明确:因为绿是生命、是希望、是慰安、是快乐;因为绿给处于孤独、寂寞、苦闷中的作者以精神的激励。所以,他深深地爱绿──一株常春藤。
⑵ 在课文中,作者是如何去描写这株常春藤,这些绿枝条?
明确:伸开柔软的卷须,攀住一根缘引它的绳索,或一茎枯枝;舒开折叠着的嫩叶;下雨时带着淅沥的声音,婆娑的摆舞;当绿枝条垂在案前时,它依旧伸长,依旧攀缘,依旧舒放,并且比在外边长得更快;虽然被幽囚了,但它的尖端总是朝着窗外的方向。甚至于一枚细叶,一茎卷须,都朝着原来的方向;由于离开阳光,它渐渐失去了青苍的颜色,变成柔绿,变成嫩黄,枝条变成细瘦,变成娇弱,好象病的孩子。尽管如此,这些绿枝条依然非常固执,正因为如此,作者在文中说它是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
⑶ 通过作者细致精彩、绘形绘色的描写,我们能否体会出这些绿枝条有哪些性格特点?
明确:它是美的;它是青春、爱和幸福的象征,正如作者说的,“我要借绿色来比喻葱茏的爱和幸福,我要借绿色来比喻猗郁的年华”;它还是倔强、坚贞和固执的,并且是向往光明自由、永不屈服的。
课件展示:
本文写于抗日战争爆发一年之后。当时,北京沦陷,作者移居上海。日本侵略者在中华大地上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打败日本侵略者,把他们赶出中国,争取民族的自由解放,已成为每个有良知的中国人共同的心声。
② 面对敌人的入侵,作为一个爱国的作家,能无动于衷吗?他写这篇文章真的就没“别有用心”吗?请大家结合作者的经历和体验以及当时的时代背景,联想思考一下,作者不惜笔墨描绘绿枝条的特点和命运有何言外之意。
全班讨论中明确:作者通过描绘绿枝条的生命状态和性格特点,让我们看到了绿枝条的命运与作者有某些相似之处,同处一室,同被囚禁,既体验到生的快乐,又感受到生的艰辛(类比);同时当时的华北地区人民面临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苦难命运,作者描写绿枝条的性格特点,是想用这些绿来象征包括作者在内的广大人民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和对自由光明的向往(象征);而作者最后的怀绿,其实也是在怀念苦难中的北平人民(暗示)。
3、写作特色:
以上我们一起品读了文章的内容,把握了作者的情感,其实《囚绿记》这篇文章在写法上也有值得我们揣摩的地方,一起来看一下本文的写作特色。
课件展示:
⑴ 物我互观,尽显性灵。
⑵ 叙事波澜,脉络清晰。
⑶ 含蓄蕴藉,深沉厚重。
四、课堂小结
这堂课我们品读了陆蠡的优秀散文《囚绿记》,在品读的过程中,我们也学到了一些解读文章的方法:如学会用知人论世的方法解读文章;在理清思路的基础上,从品味凝聚作者感情体验,理性思考的语句,把握主旨;而其中托物言志类文章,还应从物的特点思考,展开联想,明确象征意义,等等。正是通过这一系列的品读,我们也真切感受到作者那黄金般的心!
五、作业
结合本文的写作特色,选择其中的一点,谈谈你对文章的理解,写成小短文形式,300字左右。
【教学目标】
1、能够用动笔读书的方法,自读课文,圈点勾划并根据自己的阅读感受对文章的重要段落、重点句子、佳妙句子等作批注。
2、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理清文章思路,感受体会作者对“绿”的独特感受并进而探究文章深刻的思想内涵。
3、拓展延伸:
⑴ 给《囚绿记》写一段总评;
⑵ 写一封信:致“绿友”。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圈点勾划、作批注、感情朗读等方法读出自己对“绿”的独特感受与体悟。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探究文章深刻而丰富的思想内涵。
【总体方案】
自主──互动──探究──延伸。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绿,是生命的舞蹈者;绿,是大自然的天使;绿,是濒临绝境的希望,是陷入混沌的生机;绿色多么使人迷醉,多么让人向往啊!同学们,刚学过朱自清的《绿》,你们也曾经与作者共同迷醉于那鲜润的、可爱的、奇异的、无以比拟的绿,你们的心也曾经随着作者的文笔,在摇荡,心灵深处的那根敏感的弦,被绿拨动着……下面,请同学们高声朗读朱自清《绿》的两段文字:“那醉人的绿呀!……但你却看不透她!”;“那醉人的绿呀!……我人此叫低女儿绿,好么?”
2、绿色,以它特有的魅力,以它离合的神光招引着我们,今天,我们将学习另一篇有关写“绿”的文章──《囚绿记》,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我们将与作者分享“绿”的另样风韵与品格。
二、交流阅读感受、整体把握内容
1、交流阅读感受:同学们在课前已经用圈点勾划的读书方法较深入地预习了课文。现在,你们能否谈谈:你读完这篇文章后有一种什么样的情感在你的心中激荡?你当时产生了什么样的感触与联想?(学生交流,生生、师生互动)。
2、小结:同学们在读书的过程中能做到全身心投入地读,读出自己的感受,并能做到动笔读书,这很好。其实,同学们刚才交流的感触、体悟丰富多彩,但有一点是共通的,即:你们谈的感受都离不开一个“绿”字,而今天我们学的课文《囚绿记》,也紧扣一个字来写的,你们说说应该是什么字?
3、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本文紧扣一个“绿”字来写,都写了哪些与“绿”有关内容?能否在“绿”字前面添上一个字来表达每一个与“绿”有关的内容。
(学生交流,反馈老师引导,形成共识,老师板书)
择绿→赏绿→囚绿→释绿→念绿
三、重点研读、深入感受
1、研读4~5段:
⑴ 要求:请画出写作者“择绿”的句子,并作批注,感受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⑵ 学生活动,并交流反馈,老师小结板书:
择绿:一见钟情
(渴盼、热爱)急不暇择
视同至宝
⑶ 引导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体会重点句子所蕴含的感情。
2、研读6~7段:
⑴ 要求:画出作者“赏绿”的有关的语句,并作批注,感受体会作者的感情。
⑵ 学生读书,勾画并作批注,交流反馈,老师小结,板书,并引导有感情地朗读。
板书:
赏绿:留恋、欢喜 心心相印。
⑶ 学生活动:“我了解自然之声的语言,正如它了解我的语言一样”一句表现了作者和绿作无声的心灵交流。对着这满藤的绿,如果这时你是作者,你会对这“绿友”说些什么呢?
3、研读8~11段:
⑴ 请你画出重要句、佳妙句,并作批注,交流你的发现与阅读感受。
⑵ 学生活动并反馈,老师的引导注意以下几点:
① “我”囚绿的原因:爱之深、占之切。
② “囚人”对光明的执著追求、不屈服的品质。
③ “我”的深深自责。
⑶ 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并体会作者的感情。
① “我拿绿色来装饰我这简陋的房间……要它为我作之声的歌唱”。
② “它的尖端总朝着……我对它的善意”。
四、探究、拓展
1、作品的主题内涵你怎么理解?
2、作者最后提到自己“怀念着圆窗和绿友”,并希望注重和它们见面,这里除了表现对“绿友”的思念之情外,还有没有更深刻的内涵?
3、小结:
本节课学习过程:
捕捉阅读的第一感受→研读课文,找重点句、佳妙句,作批注,再深入地体会这感受→有感情地朗读,并在朗读中感受→注意挖掘作品的深刻内涵。
4、拓展:
⑴ 给《囚绿记》写200~300字的总评;
⑵ 以作者的角度写一封信:致“绿友”,以表达深切的思念。
一、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把握文章低沉的感情基调,体会作者对古都的深深眷恋的情感。
2、体会课文“形散而神不散”的散文特点,掌握文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写法。
3、品味文章优美隽永,清新雅致的语言。
4、学习美文,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了解作者笔下的“清、静、悲凉”的秋,和作者抒发的对古都深深的眷恋之情。
2、难点:体会作者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所创设的“物”“我”之间完美的融合与统一。
三、课时安排
二课时
四、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朗读法、讨论法及点拨法
五、课前预习
1、自主学习本文的文学常识,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2、把握作者笔下“故都的秋”的特点
3、画出文中描写的景物,和各段中表现色彩、声音的词语
4、给各段景物描写添加一个小标题
5、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第一课时
一、教学重点
1、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明确作者笔下故都的秋天“清、静、悲凉”的特点
2、概括文中五幅秋景图
3、通过分析秋晨院落图是学生理解“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二、教学过程
1、导入
秋天,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骚人墨客。从古到今,关于“秋”的诗文,可谓汗牛充栋。历代名家描写秋的名篇和佳句是举不胜举。有哪位同学能就这些名篇和佳句略举几例?这些名篇和佳句,有的描写秋天的萧杀和凄凉,抒发作者深深的悲秋之感;有的刻画了秋天。有的刻画了秋天的绚丽多彩,寄寓了作者浓浓的赞秋之情。而郁达夫却以自己个性鲜明的思想,选择了独特的角度,运用与众不同的手法,写出《故都的秋》这篇散文精品。究竟郁达夫笔下的秋是怎样一种景象?“秋”景如何?“秋”意怎样?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郁达夫的《故都的秋》。
2、检查预习
学生介绍作者和本文的写作背景
3、解题
“故都”的秋,“故都”点明了描写地点,“秋”点明了描写内容,是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融合。我们知道故都也就是北平,但作者问什么不直接把题目写成“北平的秋”呢?
明确:故,有历史的悠久,年代遥远之感,也有思念故乡怀念故乡之情,同时也是一种繁华褪尽,荒凉落寞的情绪。作者在标题中不用北平,而用“故都”,就包含一种深切的眷念以及悲凉之意。
4、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
1)作者的笔下故都的秋有何特点呢?
明确:特点是清、静、悲凉,作者在第一自然段就开门见山的提出了故都的秋具有“清、静、悲凉”的特点,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奠定了文章的基调。(学生齐读第一自然段)
2)文章的哪些段落描写了故都的秋?是是怎么样表现这种特色的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出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表现北国秋色的。
明确:文中3--11自然段描写了故都的秋。作者通过破屋、碧绿的天色、青天下驯鸽的飞声、日光、牵牛花、秋草、秋槐、秋蝉、秋雨、秋枣等等意象来表现秋色的。
破屋,日光,牵牛花都是庭院的景色所以第3段我们可将其归纳为秋院景色。由学生之间合作概括出其他四幅图。
明确:第三段,秋院(小院秋晨),第四段,秋槐(秋槐落蕊),第五段,秋蝉(秋蝉残声),第六---十段秋雨(秋雨话凉)第十一段,秋果(秋日异果)
(注:不是重点环节,不追求标题的协调、一致。)
5、集中欣赏
请一位同学分将第一幅秋景图有感情的朗读一遍,读的时候注意体会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的情感。
文章集中反映故都的秋特点是“清、静、悲凉”那么第一幅图秋院图是如何体现出这些特点呢?
明确:1)冷暖色调的判断。(视觉)
碧绿的天色,蓝白的牵牛花,都是恬静安谧的冷色调,这些冷色调一般给人一种“清”的感觉。(红、橙、黄等颜色称为暖色系,绿、青、蓝等颜色称为冷色系)
故都北京,即使是在郁达夫那个时代,秋天里,明艳之色有,繁市之境在,作者为何避而不写?
明确:主要的是与作者当时的心境有关,由于作者当时心情不好,因此不喜暖色,不好热闹。(让我们来看看郁达夫在写作这篇散文的时候的什么样的一种精神状态,插入写作背景。)
2)声音的体现。(听觉)
青天下驯鸽的飞声是很细小的,但作者依然能够听见,正应了那句古诗——“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给人一种辽远之感。作者在此用反衬的手法,以闹取静,突显出了北国之秋早晨的宁静的特点。(“静”)
3)环境的描绘。
作者租的是一椽破屋,在院子里细数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蓝朵,感受秋意。破屋和破壁通常会给人一种落寞荒凉之感,这种落寞和荒凉往往会让人产生“悲凉”之情。
“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我们一般提到草通常会说绿油油的,一片片的,而作者喜欢的却是疏疏落落,尖细且长的秋草,我们知道秋风萧瑟,一阵秋风过后,树叶飘零,野草枯黄,生命即将终结,感物伤人,自然会产生一种悲凉之感。作者写这些悲凉的景也是在品味这种悲凉的氛围。
齐读描写秋院的这段文字,体会其中的韵味
6、总结:
通过分析秋晨院落,我们可以发现作者并没有直接的表露心迹,没有直白的表达自己的感情,而是将自己的感情蕴含在作者笔下的客观景物之中,这种写作手法我们称之为“情景交融”,达到了“不著一字而尽显风流”的效果。
7、作业:
剩下的四种景物——秋槐、秋蝉、秋雨和秋果,同学们下去互相讨论。下节课派代表发言,分析这四种景物分别是怎样体现北国之秋的特点的。
第二课时
一、教学重点
1、通过分析其他四幅图,更加明确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体会以情显景、以情驭景的艺术手法。
2、学习对比、前后呼应的写法
二、教学过程
1、赏析秋景图
1)秋蝉图
明确:“像花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细及柔软的触觉”。——作者调动了视觉、听觉、嗅觉和触觉,写出了境的宁静,也是心的宁静。
“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作者细心的看到了扫帚的留下来的丝纹,它们孤零零的躺在街上,显得清冷而落寞。既写出了作者的清闲,又写出了环境的落寞,显示出一种悲凉之气。
2)秋蝉图
明确:蝉鸣吹响了秋的号角,同时也唱响了生命的挽歌。柳永有“寒蝉凄切,对长亭晚”的句子,可见秋天的蝉鸣并不似盛夏般激烈,多少有些生命将终的凄婉,没落。蝉到了秋天生命已经走到尽头,那么联想到人,人生的短暂,自然有种悲凉的感觉。
3)赏析秋雨图
明确:文中的“灰沉沉”的天空,“息列索落”的秋雨,“著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闲人”以及“缓慢悠闲”的语调都会给人一种凉意。在秋天,下秋雨,天气就会转凉,一年将尽,人到中年,光阴几何,那种凄凉和无奈是难以言表的。就像辛弃疾在词中所言“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这里的天凉好个秋是不是与那声“哎,天可真凉了”有异曲同工之妙呢。
4)赏析秋果图
明确:北方果树处处都是,重点写枣树,目的在表达对故都金秋的热爱和留恋。但是美好的时光是短暂的,“等枣树叶落,枣子红完,西北风就要起来了”,北方便是尘沙灰土的世界,一年也就要结束了,坐看年华赴流水,韶光易逝的悲凉之感便油然而生。
2、学习对比、前后呼应的写法
1)本文是写故都的秋,但也写到了江南之秋,主要在哪些段落?
其作用是什么?
明确:主要在2和13自然段,目的是以江南之秋来衬托故都的秋。
两者的比较点都是“秋味”,突出北国之秋更够味,更切合作者的心境。由此可见,为了突出景物特色,鲜明的对比是有效方法。
2)那么作者是抓住江南秋天什么特点来衬托故都的秋的?在结构安排上为何要一前一后?
明确:分别抓住其“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和“色彩不浓,回味不永”的特点,前者在第2自然段,后者在第13自然段,这样在结构上就形成了前后呼应。
3、情感探讨
郁达夫对于故都的秋是怎么样的情感呢?请大家从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
明确:第一段“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他为赏秋不辞辛劳,可见爱秋之切!)
最后一段:“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他为这秋色宁愿付出生命的三分之二。可见爱秋之深啊!)
情感:向往、迷恋、眷恋
确定了情感,下面请大家看到十二自然段,作者说“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的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那么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为什么作者喜欢秋景但是看到秋景就会有这样悲凉的情绪产生?
明确:客观方面:故都秋天的景物所体现出来的那种萧索落寞的景象。
主观方面:1)社会环境的黑暗。“白色恐怖,使郁达夫心境不好;他心境不好,所以喜好冷色调,总想找宁静处”。作者在写这些描写色彩的词不仅体现了是故都秋“清”的特点,也是作者情感色彩的外显。2)个人气质的抑郁善感。文人见落花而伤春,看流水而感时。他需要这样的景物来排遣内心的忧郁烦闷,把复杂微妙而又难言的情怀寄寓在秀丽的自然景物之中委婉而又曲折地表达出来。3)文人的“悲秋情结”。
4、小结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曾说“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本文将自然界的客观色彩——故都的秋色,与作家的主观色彩——个人的心情,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秋中有情的眷恋,情中有秋的落寞。全文紧扣“清、静、悲凉”,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浑然一体。大家在以后的写作中也要注意运用这种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5、作业:
1)、完成《学海导航》配套练习
2)、写一篇欣赏季节的散文
三、板书设计
【设计意图】
郁达夫《故都的秋》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第一单元的写景抒情散文。课前调查结果显示,同学们对这篇文章的最大困惑在于不知道它美在何处,甚至有的学生直接说“不喜欢这篇课文”。有鉴于此,笔者在教学设计时试图通过朗读法与鉴赏法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合作探究故都的自然景物和作者的主观情感,以期深入领会郁达夫散文在艺术上所达到的圆融之境。同时,教师根据课文内容改写四首诗歌启发学生跳出课本,学以致用,并引导他们关注自然,欣赏自然,以一颗敏感深情的心与大自然碰撞交流,充分感受万物的生命与情怀,而文学正是感受万物的表达。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段落,领会作者情感,掌握写景技巧。如由高到低的写景顺序,以声衬静,调动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多种感官写景等。
2.鉴赏故都秋景图与写作校园秋景图相结合,引导学生以诗意的眼光欣赏自然,以敏感深情的心灵感受自然,以生动的文笔描绘自然。
【教学过程】
一、元曲导入
马致远散曲小令《天净沙·秋思》
这首小令通过“枯藤、老树、昏鸦”等意象勾画了一幅凄清的晚秋图景,读来顿生一种悲凉,但又暗含无限美感,这就是秋天的味道。今天,让我们跟随现代散文家郁达夫一起再来品尝品尝这种味道,请看他的散文名篇:《故都的秋》。(板书课题、作者)
二、整体感知
作者对故都的秋总印象是什么?具体描绘了哪五幅秋景图?导向预设:郁达夫对故都之秋的总印象是清,静,悲凉。围绕这个总印象,作者为我们描绘了五幅故都秋景图:秋晨小院,秋槐落蕊,秋蝉残鸣,秋雨话凉,秋果奇观。(借助多媒体依次展示)
三、合作探究
小组以第一幅或第二幅图为例赏析,作者描绘了哪些自然景物?抒发了怎样的主观感受?运用了哪些写景技巧?(展示要求:组内1人朗读;1人板书;1人解析;其他小组成员评议补充)
导向预设:找出破屋,驯鸽,日光,蓝朵,青天,秋草,落蕊等自然景物对学生来说比较简单,而准确理解自然景物背后包孕的主观感受却并不容易。于是,老师重在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课文来体会作者情感,掌握写景技巧。
例如,在写景的顺序上,第一幅图画采用了由高到低的手法,先写“很高很高”的天空之色,次写半空中的飞鸽之声,再写于地上细数“槐树叶底”的日光以及在“破壁腰中”看到的牵牛花朵,最后联想“牵牛花底”的秋草。除此之外,“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是以声衬静,体现了作者对故都之秋的“静”印象;“青天”和“蓝朵”都属于有意选取的冷色调词汇,除了有视觉上的绘画美之外,也正好符合作者对故都之秋的“清”印象;“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又调动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感官将作者与大自然的'深情交流状态作了细腻的描写,且将作者对故都之秋独有的情感体验表现得丝丝入扣,我们细细品来可知郁达夫在此写出了人类内心深处的普遍孤独感,展现了一种自觉而深沉的生命“悲凉”意识。可见,文章中的自然景物描写无不与作者对生命的微妙感悟密切关联,而作者的高明之处正在于他把主观之情与客观之景融合,为读者营造出了无限的审美空间。因此,也可以说课文最核心的写景技巧就是以情驭景,情景交融。
四、出乎其外
苏轼评价王维的诗歌时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这个评语准确揭示出了诗画圆融的艺术境界在王维作品中的体现。其实,《故都的秋》虽是一篇现代散文,但文中同样充满了诗情画意,可以说文章主体部分既能看作一幅幅图画,也能视为一首首诗歌,教师因此便可借助画面尝试原创诗歌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老师点拨古诗,学生齐读新诗) 《故都秋兴》(其一)
故都小院秋晨凉,破壁租屋漏日光。 蓝朵牵牛花色冷,细长疏落草枯黄。 (注:首句第五字“秋”应仄,在此不论) 《故都秋兴》(其二)北国八月朔风来,落蕊平铺满地槐。
树下庭前一阵扫,空留灰土遣余哀。
(注:“朔风”,在这里取寒风之意)
《故都秋兴》(其三)
北平处处树成林,虫唱无须山上寻。
衰弱蝉鸣为特产,家家户户奏秋音。
三首小诗分别概括了三幅故都秋景画面(秋晨小院,秋槐落蕊,秋蝉残鸣),接着再用一首新诗融合五幅图画,题名为《秋在何处》:
秋在何处?秋在何处?
在北国的山野荒郊,在故都的一椽破屋,你若要寻秋,你只需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
望碧绿的天色,听驯鸽的飞声,将一丝丝日光细数。
秋在何处?秋在何处?
在北国的皇城人海,在街头的一颗槐树,你若要赏秋,你只需得一点空闲,踩一地落蕊
听声音没有,闻气味也无,偏生出些岁暮将来的感触。
秋在何处?秋在何处?
请听衰弱的蝉鸣,如泣如诉;请看满树的秋果,八九分成熟。
忽一阵凉风,卷起了尘沙灰土;又一层雨过,引来了悲凉几许? 总的来看,无论是描绘五幅秋景图的一首新诗,还是逐一展示三幅秋景图的旧体诗,其中的诗歌意象都直接来源于课文,诗歌情感也依托于课文,诗歌意境更未超出课文,也就是说课文中本就贮满了浓浓诗意,而上述几首诗歌只不过是对课文的一种形式改写和内蕴还原,是“故都”有画也有诗的一种有效证明和直接呈现。以此观之,这便是郁达夫在散文创造中所达到的一种诗画圆融的至高境界,也是《故都的秋》这篇课文体现出来的一个艺术特色。
五、学以致用
请同学们借鉴本文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以诗歌或散文片段的形式描绘一幅恩施高中校园秋景图。
要求:
1.选取自己最喜欢的景物,带着感情写出特点;
2.注意写景的顺序和层次,并自觉运用一些课上学到的写景技巧
【板书设计】
故都的秋
郁达夫
秋晨小院
秋槐落蕊
自然景物 秋蝉残鸣 主观感受 秋雨话凉
秋果奇观
【教学反思】
这堂课在设计上有两个突出亮点。
一是穿插四首原创诗歌将教师的写作特长与语文教学紧密地结合起来,达到了文学和教学两两齐美,且教师的下水作品给学生以大胆的示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二是合作探究赏秋与学以致用写秋相结合,启发学生对课文既要“入乎其内”,又要“出乎其外”,将语文同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培养他们关注自然、欣赏自然的文学观察意识,体现了价值观的引导。
同时,不足之处也有两点。一是课堂环节略有瑕疵,五幅秋景图的命名可由教师示范、学生模仿来进行,以期进一步调动学生参与,而不是由教师一次性全部抛出来取代学生的思考。二是省略了文章的议论文字和南北之秋的对比部分,课本解读利用略显浅薄,缺乏厚重感。
目的:
1、体会作者笔下秋的意境,品味课文中精到细腻的语言;
2、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自学能力。
课时:一课时。
重点:加强朗读,品味语言。
难点:课文朗读和自学能力的培养。
步骤:
一、板书课题,简介背景
(出示投影片1)
二、理清思路,划分段落
1、课文分四个部分:思秋、绘秋、议秋、恋秋。
2、绘秋部分有五幅图画:破屋秋色、街头落蕊、室内蝉鸣、桥头秋雨、庭院秋果。
三、品味语言,体会意境
1、讨论分析破屋秋色图。
(1)听录音,找出描写对象、景物色彩和人物动作
(2)反复诵读,体会意境。
(3)归纳品味语言方法
1:找出关键词语。
2、讨论分析街头落蕊图。
(1)听录音,找出关键词语。
(2)品味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句。
(3)归纳品味语言方法2:比较不同句式。
3、讨论分析桥头秋雨图。
(1)学生朗读、品味。
(2)归纳品味语言方法3:体会深层含义。
四、归纳总结,布置练习
1、引导学生自己归纳出品味语言的其他方法,如:品味语言方法4:诵读精彩文段等等。
2、归纳品味语言的四条方法:
找出关键词语;比较不同句式;体会深层含义;诵读精彩文段
3、要求学生课后诵读,继续品味其他精妙语言,并总结出更多品味语言的方法。
一、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把握文章低沉的感情基调,体会作者对古都的深深眷恋的情感。
2、体会课文“形散而神不散”的散文特点,掌握文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写法。
3、品味文章优美隽永,清新雅致的语言。
4、学习美文,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了解作者笔下的“清、静、悲凉”的秋,和作者抒发的对古都深深的眷恋之情。
2、难点:体会作者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所创设的“物”“我”之间完美的融合与统一。
三、课时安排
二课时
四、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朗读法、讨论法及点拨法
五、课前预习
1、自主学习本文的文学常识,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2、把握作者笔下“故都的秋”的特点
3、画出文中描写的景物,和各段中表现色彩、声音的词语
4、给各段景物描写添加一个小标题
5、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第一课时
一、教学重点
1、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明确作者笔下故都的秋天“清、静、悲凉”的特点
2、概括文中五幅秋景图
3、通过分析秋晨院落图是学生理解“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二、教学过程
1、导入
秋天,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骚人墨客。从古到今,关于“秋”的诗文,可谓汗牛充栋。历代名家描写秋的名篇和佳句是举不胜举。有哪位同学能就这些名篇和佳句略举几例?这些名篇和佳句,有的描写秋天的萧杀和凄凉,抒发作者深深的悲秋之感;有的刻画了秋天。有的刻画了秋天的绚丽多彩,寄寓了作者浓浓的赞秋之情。而郁达夫却以自己个性鲜明的思想,选择了独特的角度,运用与众不同的手法,写出《故都的秋》这篇散文精品。究竟郁达夫笔下的秋是怎样一种景象?“秋”景如何?“秋”意怎样?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郁达夫的《故都的秋》。
2、检查预习
学生介绍作者和本文的写作背景
3、解题
“故都”的秋,“故都”点明了描写地点,“秋”点明了描写内容,是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融合。我们知道故都也就是北平,但作者问什么不直接把题目写成“北平的秋”呢?
明确:故,有历史的悠久,年代遥远之感,也有思念故乡怀念故乡之情,同时也是一种繁华褪尽,荒凉落寞的情绪。作者在标题中不用北平,而用“故都”,就包含一种深切的眷念以及悲凉之意。
4、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
1)作者的笔下故都的秋有何特点呢?
明确:特点是清、静、悲凉,作者在第一自然段就开门见山的提出了故都的秋具有“清、静、悲凉”的特点,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奠定了文章的基调。(学生齐读第一自然段)
2)文章的哪些段落描写了故都的秋?是是怎么样表现这种特色的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出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表现北国秋色的。
明确:文中3--11自然段描写了故都的秋。作者通过破屋、碧绿的天色、青天下驯鸽的飞声、日光、牵牛花、秋草、秋槐、秋蝉、秋雨、秋枣等等意象来表现秋色的。
破屋,日光,牵牛花都是庭院的景色所以第3段我们可将其归纳为秋院景色。由学生之间合作概括出其他四幅图。
明确:第三段,秋院(小院秋晨),第四段,秋槐(秋槐落蕊),第五段,秋蝉(秋蝉残声),第六---十段秋雨(秋雨话凉)第十一段,秋果(秋日异果)
(注:不是重点环节,不追求标题的协调、一致。)
5、集中欣赏
请一位同学分将第一幅秋景图有感情的朗读一遍,读的时候注意体会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的情感。
文章集中反映故都的秋特点是“清、静、悲凉”那么第一幅图秋院图是如何体现出这些特点呢?
明确:
1)冷暖色调的判断。(视觉)
碧绿的天色,蓝白的牵牛花,都是恬静安谧的冷色调,这些冷色调一般给人一种“清”的感觉。(红、橙、黄等颜色称为暖色系,绿、青、蓝等颜色称为冷色系)
故都北京,即使是在郁达夫那个时代,秋天里,明艳之色有,繁市之境在,作者为何避而不写?
明确:主要的是与作者当时的心境有关,由于作者当时心情不好,因此不喜暖色,不好热闹。(让我们来看看郁达夫在写作这篇散文的时候的什么样的一种精神状态,插入写作背景。)
2)声音的体现。(听觉)
青天下驯鸽的飞声是很细小的,但作者依然能够听见,正应了那句古诗——“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给人一种辽远之感。作者在此用反衬的手法,以闹取静,突显出了北国之秋早晨的宁静的特点。(“静”)
3)环境的描绘。
作者租的是一椽破屋,在院子里细数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蓝朵,感受秋意。破屋和破壁通常会给人一种落寞荒凉之感,这种落寞和荒凉往往会让人产生“悲凉”之情。
“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我们一般提到草通常会说绿油油的,一片片的,而作者喜欢的却是疏疏落落,尖细且长的秋草,我们知道秋风萧瑟,一阵秋风过后,树叶飘零,野草枯黄,生命即将终结,感物伤人,自然会产生一种悲凉之感。作者写这些悲凉的景也是在品味这种悲凉的氛围。
齐读描写秋院的这段文字,体会其中的韵味
6、总结:
通过分析秋晨院落,我们可以发现作者并没有直接的表露心迹,没有直白的表达自己的感情,而是将自己的感情蕴含在作者笔下的客观景物之中,这种写作手法我们称之为“情景交融”,达到了“不著一字而尽显风流”的效果。
7、作业:
剩下的四种景物——秋槐、秋蝉、秋雨和秋果,同学们下去互相讨论。下节课派代表发言,分析这四种景物分别是怎样体现北国之秋的特点的。
第二课时
一、教学重点
1、通过分析其他四幅图,更加明确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体会以情显景、以情驭景的艺术手法。
2、学习对比、前后呼应的写法
二、教学过程
1、赏析秋景图
1)秋蝉图
明确:“像花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细及柔软的触觉”。——作者调动了视觉、听觉、嗅觉和触觉,写出了境的宁静,也是心的宁静。
“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作者细心的看到了扫帚的留下来的丝纹,它们孤零零的躺在街上,显得清冷而落寞。既写出了作者的清闲,又写出了环境的落寞,显示出一种悲凉之气。
2)秋蝉图
明确:蝉鸣吹响了秋的号角,同时也唱响了生命的挽歌。柳永有“寒蝉凄切,对长亭晚”的句子,可见秋天的蝉鸣并不似盛夏般激烈,多少有些生命将终的凄婉,没落。蝉到了秋天生命已经走到尽头,那么联想到人,人生的短暂,自然有种悲凉的感觉。
3)赏析秋雨图
明确:文中的“灰沉沉”的天空,“息列索落”的秋雨,“著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闲人”以及“缓慢悠闲”的语调都会给人一种凉意。在秋天,下秋雨,天气就会转凉,一年将尽,人到中年,光阴几何,那种凄凉和无奈是难以言表的。就像辛弃疾在词中所言“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这里的天凉好个秋是不是与那声“哎,天可真凉了”有异曲同工之妙呢。
4)赏析秋果图
明确:北方果树处处都是,重点写枣树,目的在表达对故都金秋的热爱和留恋。但是美好的时光是短暂的,“等枣树叶落,枣子红完,西北风就要起来了”,北方便是尘沙灰土的世界,一年也就要结束了,坐看年华赴流水,韶光易逝的悲凉之感便油然而生。
2、学习对比、前后呼应的写法
1)本文是写故都的秋,但也写到了江南之秋,主要在哪些段落?
其作用是什么?
明确:主要在2和13自然段,目的是以江南之秋来衬托故都的秋。
两者的比较点都是“秋味”,突出北国之秋更够味,更切合作者的心境。由此可见,为了突出景物特色,鲜明的对比是有效方法。
2)那么作者是抓住江南秋天什么特点来衬托故都的秋的?在结构安排上为何要一前一后?
明确:分别抓住其“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和“色彩不浓,回味不永”的特点,前者在第2自然段,后者在第13自然段,这样在结构上就形成了前后呼应。
3、情感探讨
郁达夫对于故都的秋是怎么样的情感呢?请大家从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
明确:第一段“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他为赏秋不辞辛劳,可见爱秋之切!)
最后一段:“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他为这秋色宁愿付出生命的三分之二。可见爱秋之深啊!)
情感:向往、迷恋、眷恋
确定了情感,下面请大家看到十二自然段,作者说“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的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那么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为什么作者喜欢秋景但是看到秋景就会有这样悲凉的情绪产生?
明确:客观方面:故都秋天的景物所体现出来的那种萧索落寞的景象。
主观方面:
1)社会环境的黑暗。“白色恐怖,使郁达夫心境不好;他心境不好,所以喜好冷色调,总想找宁静处”。作者在写这些描写色彩的词不仅体现了是故都秋“清”的特点,也是作者情感色彩的外显。
2)个人气质的抑郁善感。文人见落花而伤春,看流水而感时。他需要这样的景物来排遣内心的忧郁烦闷,把复杂微妙而又难言的情怀寄寓在秀丽的自然景物之中委婉而又曲折地表达出来。
3)文人的“悲秋情结”。
4、小结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曾说“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本文将自然界的客观色彩——故都的秋色,与作家的主观色彩——个人的心情,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秋中有情的眷恋,情中有秋的落寞。全文紧扣“清、静、悲凉”,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浑然一体。大家在以后的写作中也要注意运用这种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5、作业:
1)、完成《学海导航》配套练习
2)、写一篇欣赏季节的散文
指导思想:贯彻“三主”思想,即:以学生为主线,以教师为主导,以素质、能力培养为主线。
教学目的:1、训练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2、培养学生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
3、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方法:自读棗讨论棗点拨式
教学重点:散文的形和神
教学媒体:投影机、录音机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步骤 及内容:
导语 设计
上课之前,我先给大家播放一首歌,(播放录音带〈〈前门情思大碗茶〉〉)这首歌名叫〈〈前
门情思大碗茶〉〉,歌中唱的是我们国家的哪个城市?对,北京。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也是写北京的散文,不过,它写的不是北京的冰糖葫芦,也不是北京的大碗茶,而是北京的秋。大家知道,北京现在是我们的首都,,历史上也曾是几个朝代的都城,但是,在郁达夫写这片文章的时候,北京已经不是任何朝代的都城,也不叫北京,而叫北平,因此,郁达夫把它叫做故都。(板书课题)
检查预习,师生共同讨论,分析理解课文
首先请全班同学朗读全文;
读罢全文,你们觉得郁达夫主要从哪个方面来写故都的秋的?请用一字来概括。
答:味。(板书)
教学设想:
此问要求学生首先从整体上把握全文。回答此问无须作太多理性分析,凭语感即能得出答案,“味”字在全文出现达八处之多。
若学生思维过于分散,讨论与答案差异较大,可提供几个答案供学生选择。如:色、声、形、味,实,情,课文虽也写了上述方面,但主要是写秋之味。
读一、二自然段,分别用四个字和三个字来概括北国的秋和南国的秋的特点。
答:北国的秋棗清、润、悲凉
南国的秋棗慢、润、淡
教学设想:此问旨在训练学生的文字概括能力,答案均在文段中找到。
读第三~第十一自然段,思考下列问题:
1、作者分别从不同角度为我们描绘了秋花、秋槐、秋雨、秋果五幅故都秋景,那么,作者在记叙上述秋景时,是以时间为序为记叙的呢,还是以空间为序来记叙的?
答:即不是以时间为序的,这正是散文形散特点的体现。作者所写的这些秋景在文中的位置并不是必然的,但是我们读起来却觉得很自然,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妥。这是因为这些景物都具有了“清、静、悲凉”这么一个共同点,作者正是以“清、静、悲凉”这个景物的共同点把这些景物组织在一起的,这就是文章不散的“神”。
教学设想:
(1)此题有意要引起学生的争论,题干以选择问的形式设置一个非此即彼的圈套,看学生能否跳出思维的二维空间。
(2)通过争论,可使学生加深对散文的“形散神不散”特点的认识,此为本课教学重点。
(3)为了方便学生的讨论,可在讨论前出示本课投景胶片之一:
秋花棗色
秋槐棗形
秋蝉棗声
秋雨棗味
秋果棗实
2.故都的秋景可谓丰富多彩,作者为什么只选取上述秋景来写呢?试从主客观两方面来分析。
答:的确,作者所写的秋景是“清、静、悲凉”的,他所写的秋色是冷色,秋形是便人觉得有点儿落寞的,秋声是衰弱的残声,秋味的都市闲人雨后话秋凉的情韵,秋实也是淡绿或微黄,而不是红熟了的时候。之所以这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从客观方面来讲,这是景物本身固有的物征,是北京秋天的自然色彩。从主观方面来讲,也有三个因素,第一,跟旧中国时代环境的黑暗有关,这导致他思想苦闷,逃避现实;第二,也跟作家个人气质的抑郁善感有关。郁关夫早年(三岁)丧父,在日本十年的异国生活使他饱受屈辱和岐视;第一,还跟作家的文艺观和审美追求有关。在杭州期间,郁达夫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多是“静如止水似的遁世文学。”
因此,上术主客观两方面的因素,就决定了作家会选什么样的景来抒什么样的情。
教师总结时,可出示本课投影胶片之二:
(1)北京秋天的自然色彩;
(2)旧中国时代气质的抑郁善感;
(3)作家个人气质的抑郁善感;
(4)作家的文艺观和审美追求。
教学设想:
(1)此题旨在学生把握散文情和景的关系,这是本课教学难点 。
(2)分析时可与导语 中的《前门情思大碗茶》作比较,体现课堂线索。北京的名胜迹有很多,但词作者只选取前门、蛐蛐、冰糖葫芦、窝头咸菜、杏仁豆腐、大碗茶来写,勾勒了一幅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故都风情画,很好地表达了选海外游子的故都情思。
(四)读第十二自然段,你认为本段的中心句应该是哪一句?
答:应该是:足风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
教学设想:此题旨在训练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如学生意见出现岐,可提出几句站学生进行辩析。如:
A、各著名的大诗人的长篇田园诗或四季诗里,也总以关于秋的部分,写得最出色而最有味。
B、秋之于人,何尝有国别,更何尝有人种阶级的区别呢?
C、可是这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到底。
A、是作者提出观点的依据;B、是观点提出后对观点的阐释;C是本段中扣题的句子。
(五)读最后两个自然段,思考下列问题:
1.作者认为南国的秋与北国的秋的最大的区别在哪个方面?请用一个字来概括。
答:味。(板书)
2.为了说明上述区别,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答:比喻。作者用了四级对比来形象地比喻南北秋之味的不同。
教学设想:
(1)此题旨在训练学生的修辞辩认能力及理解能力。
(2)部分学生可能会答成对比或类比,这是不对的。应该说总体上是比喻,但比喻中有对比,比喻的本体和喻体本身是对比。本体与喻体这间的相似点就是“味”。
(3)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可出示本课投影胶片之三:
三、结语设计
1.教师播放《前门情思大碗茶》的后几句:
“世上的饮料有千百种,也许它最廉价,可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那醇厚的香味儿,直传到天涯,它直传到天涯?”
2.郁达夫在《故郁的秋》中给我描绘的故都的秋味也是如大碗茶的香味一样传遍天涯!
【教学目标】
1、了解郁达夫及其作品。
2、联系文中所写的五幅秋景图,体会作者笔下秋的意境,品味课文中精到细腻的语言。
3、强化诵读,训练语感。训练学生在阅读中快速把握文章意蕴,并作适当归纳的能力。
4、分析文章“景”与“情”和谐统一,以情驭景的写作特点。
5、培养和提高文学鉴赏能力,提升文化品位和审美趣味。
【教学重点】
1、联系文中所写的五幅秋景图,体会作者笔下秋的意境,品味课文中精到细腻的语言。
2、分析文章“景”与“情”和谐统一,以情驭景的写作特点。
【教学难点】
领悟作者在文中流露出来的主观感情,学习本文以情驭景、借景抒情的写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文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秋,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了无数的文人墨客。古往今来,咏秋的佳作也实在太多太多,人们写秋的着眼点也各不相同:
秋风萧瑟,残荷听雨,秋有声;霜叶黄花,秋草碧水,秋有色;天高云淡,北雁南飞,秋有形。
但大体而言,古人多哀秋怨秋,今人多喜秋颂秋,而面对这么多的精彩,他会怎样独运匠心,另辟蹊径,才不落窠臼呢?今天这一节课,我们就共同来赏析郁达夫的著名散文《故都的秋》。
二、简介作者及其艺术风格、本文的写作背景,知人论世
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现代著名作家,浙江省富阳人。主要作品有《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出奔》等,作品风格清新,抒情浓烈,有感伤情调,有时流露出颓废色彩。
本文写于1934年7月。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这段时间,他思想苦闷,创作枯淡,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游山玩水,留下了一些很好的游记。
三、解题
让学生分析题目,看看有什么疑问和发现
参考:(1)文体,写景抒情散文。(2)中心语是“秋”,是一篇写秋景的散文。小结:从大家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经验呢?——抓住题目的内涵。
四、深入研读课文,整体把握,适时讨论,走近大师,走进作品
(一)解决预习问题
1、作者对故都的秋持一种什么样的感情?
明确:向往、眷念、热爱。(我的不远千里……,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2、本文的题目是“故都的秋”,在作者笔下,“故都的秋”这个客观现实呈现出什么特征?
明确:总领句——“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3、文章哪些段落集中描写了故都的秋景?这一部分写了故都之秋的哪些景象?学生自由发言。给每幅图加个小标题。
参考
庭院秋晨——秋槐落蕊——秋蝉残鸣——秋雨话凉——秋果奇景
(十分钟)
五、合作探究
1、文章是怎样具体表现“清、静、悲凉”的特征的?
下面请同学们以我们的学习小组为单位,选择你们喜欢的一幅画面,进行仔细品读,看看文中是怎样通过景物描写展示北国之秋这一特点的?然后公推你们小组的一位同学展示你们的讨论结果。(提示:同学们应注意圈出文中呈现色彩的词语和传递声音的事物,抓住这些词语进行分析)
学生分析五幅秋景图,体会北国之秋清、静、悲凉的特点
参考:
(庭院秋晨)
所写景物:
1、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
2、一丝一丝漏下的日光;
3、牵牛花的蓝朵。
4、青天下驯鸽的飞声。
明确:1、天色碧绿,看得很高,能见度大,可见,天空无杂质;
2、再看漏下的日光,一丝一丝多么分明,可见,没有混杂物;
3、再说牵牛花的花色,蓝色,冷色调,给人感觉清透。
这此景物都共同突出一个“清”字。
景: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
明确:以有声衬无声。正所谓——“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景:一椽破屋,破壁腰。
提示:屋壁尽显荒凉,冷色衬托凉意。
小结:这幅画可概括为——庭院秋晨。作者通过借景抒情(所谓的借景抒情,是指作者把自己内心要表达的某种情感蕴含在对景物的描写之中,借景物来抒发感情的一种方式。)的手法,把对秋的感受与景的选择可以说达到交融合一的境地了。
(秋槐落蕊)
明确: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静。气味也没有,微细柔软的触觉,扫帚的丝纹——清,潜意识下觉得有点儿落寞,“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悲凉。
小结:一叶知秋,岁之将暮,悲从中来。
(秋蝉残鸣)
明确:衰弱的残鸣、啼唱、嘶叫。
小结:这嘶叫是生命将逝的哀叹,凉从此出;另外,衰弱的残声都听得见,足见故都秋之寂静。
(秋雨话凉)
拟境朗读:云散雨霁,桥头影里,都市闲人,缓慢悠闲地对话。“了”字念得高,拖得长;“阵”字像“层”字,平平仄仄的歧韵,作者认为“倒来得正好”,试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
明确:
①“了”字念得高,拖得长,体现对秋的深切体味;再加上破折号,声音绵长浓郁,隐含着意味深长的感叹,这凉不仅在身,更凉在心里。
②“阵”字表明凉意是短暂的,稍纵即逝的。而“层”境界顿显深、广、浓、厚。写出了北国之秋经过一场场秋雨的洗礼,而渐浓渐深,渐染渐醇的特点。所以说,这念错的歧韵“倒来得正好”。
小结:如果不是从内心深处感悟这故都的清秋,是不会有如此真切,如此细微的感触的。
(十五分钟)
六、学生自主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①秋的景物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如香山的红叶,游人如织的颐和园,作者为何只选取了这几处景物来写呢?
明确:
“一切景语皆情语”,点明了作家笔下的景和物都是依附着一定情感的,而这情感又多是作家本身的情感历程的再现。作者当时因白色恐怖而抑郁苦闷,逃避现实。因而,作者用这种感情来看外界时,看到的就只能是冷清的秋色,破败的环境,听到的也只能是寂寞的秋声。文中的秋花、秋雨、秋树等景物的清闲、幽远、幽静、落寞、衰落、萧条,表面看都是秋的真实色彩,实际上是北国的秋在作者心中的投影,是自然界的“客观色彩”与作家内心的“主观感受的”的自然融合。
文章取材主要体现“清、静、悲凉”的特点,而香山红叶的暖色调,颐和园的喧闹,与文章的感情基调不相称,因此散文的取材应围绕中心及作者的思想感情。这就是以情驭景、以情显景的方法。
拓展:《天净沙…秋思》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②文章描写的主体是故都之秋,作者为何在开头和结尾还要写南国之秋?是否闲笔?
明确
文章通过对比,其目的是抑彼而扬此,突出作者的主观感受----北国之秋胜于南国,从而表达作者对故都的秋的热爱。
③刚才分析的内容,是文章的主体部分,接下来这个自然段,大家考虑它使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明确:议论。
问:那么,作者在写景抒情散文中插入一段议论性的文字,有什么作用?
明确:在理论上深化文章的主题,在于“喻理”“明旨”。
小结:散文的特色是“形散神不散”,在分析文章的过程中,我们都要紧紧抓住这一特点。明白作者不管写什么内容,采用什么手法,都是为主题服务的。
心中有秋,笔下才有秋。作者写作是这样,读者阅读文学作品也是这样,只有用心感悟,才能心中有文,心中有情。
(十三分钟)
七、延伸拓展(任选一题)
1、这一篇课文,我们不可能一下子掌握散文的这种写法,不可能对郁达夫做全面的了解,我们可以在课后继续通过各种渠道来探讨,写一篇读书笔记。
题目:
我眼中的郁达夫或郁达夫散文研究
2、通过这篇散文的学习,尝试写一篇写景状物的散文如《江中的秋》或《家乡的秋》
(两分钟)
本文系作者参见重庆市优质课大赛的预赛和决赛的教案
伦剑 2005.7.4
学习目标 品味语言 体味情景
教学时数 一教时
教学过程
●导入 :
引用古语“女伤春,士悲秋”和毛泽东、杜甫、马致远的诗句说明中国文人有悲秋情结。 不同的人,他们眼里的秋景不同,因为心里的情感有别,“一片自然风景就是一个心灵的世界”。
一、 整体感知:
1、 齐读首段,抓文眼句——通过学生比较阅读把握句子的重音位置在该在“特别”,所以故都秋的主要特点是“特别的清、静、悲凉”,而非“清、静、悲凉”。
2、 选一学生读2、13段,总结南国秋的主要特点
二、局部研读(3—11)
1、同学们,文中具体描写北国之秋的段落是哪些?
2、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想象画面。
①注意观其色、闻其声,品其味。
②从声音、色彩描写看,你认为哪幅图最出色。
3、故都秋景图:清晨静观、落蕊轻扫、秋蝉残鸣、秋雨话凉、秋日胜果
3、 从声色描写角度出发赏景
⑴秋雨话凉图(6-10):
① 找出文中作者评价北国秋雨整体特点的句子:
北国秋雨“奇、有味、更象样”在何处?
③ “话凉”
④想象整个画面,体会作者在画面中传达出的情绪。
⑵、小院清晨图:
①作者认为牵牛花的颜色“以蓝色或白色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为什么?
②冷色调给人什么样的感觉?(联系生活感受,体会色彩所蕴含的感情)
三、延伸联想
同学们可选取书中五幅画里的景物,也可联想故都的秋天里别的景物,抓住其特征,仿照下面句子的格式续句。看谁找得新!看谁找得多!看谁说得快!
故都的秋天在哪里啊,在哪里?
它在破陋的小屋里
它在浓浓的香茶里
它在……
它在……
四、深入探讨
1、在与南国秋的比较中,侧重表现北国的秋程度深。作者详写平常之景而不是风景名胜,意在说明北国的秋范围广,这正是故都秋的特别之处!
2、从这些景物描写中你们能体会到郁达夫此时的心境吗?
3、那郁达夫为什么这么“寂寞、孤独、忧伤”啊?
4、总结“情景交融”在本文的体现。
●结尾
从这些描写看,这故都的秋景已融入了郁达夫先生的生活,融入了他的血液、融入了他的生命,我们一起来品读文章最后一段!要读出那浓浓的秋味、读出绵绵的愁思、读出那深深的眷恋!
附 板书设计
冬天之美
乔治·桑
重庆市綦江中学 曾伦剑
教学目标 :
引导学生发现美、感悟美
导入 :
同学样,我们生活在轮回的四季里,如果按你们对春夏秋冬四季的喜爱程度给它们排序,你们最喜欢的是哪个季节?
(如果把冬天放在最后:的确,冬天在大多数人眼里是了无生机的,可是法国女作家乔治·桑却慧眼独具,她发现了《冬天之美》)
(如果把冬天放在首位,你与法国女作家乔治·桑英雄所见略同,都发现了《冬天之美》)
一、初读课文
1、在她笔下的冬天倒底是什么样子呢?我们先一起齐读文章去看看。(学生读时书写标题)
2、你们对课文有了初步的熟悉,如果给这个标题加个定语,应该加哪个词语?
乡村
3、文中最能直接反映作者对“乡村的冬天”的情感倾向的句子是哪句话
我从来热爱乡村的冬天
4、这句话中有两个词语需要读重音,你们看看是哪两个词语?
(启发,重音往往放在修饰或限制作用的定语,状语上)
从来 乡村
5、它们各自强调了什么?
从来——热爱的时间之长
乡村——热爱的特定对象,不是哪里的冬天她都喜欢
6、作者为什么“从来热爱乡村的冬天”?请用第一段中现成的句子回答!
(1)大自然在冬天邀请我们到火炉边去享受天伦之乐。
(2)正是在乡村才能领略这个季节罕见的明朗的阳光。
7、实际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但这是作者的概括性归纳,对“阳光”和“天伦之乐”的具体描写在?(第二段)
二、品读课文第二段
1、下面由老师范读文章第二段,同学们注意思考:
第二段中,哪些文字在写阳光?哪些文字在写天伦之乐?
2、老师范读
3、哪些文字在写天伦之乐?
从“在乡村的漫漫长夜里……”到结束
4、是不是前面所有的文字都在描写阳光?
不是,还有其它景物
5、那我们一起来寻找寻找,看看还描写了哪些景物,请在景物在面划上横线。
6、景物描写必须抓住其特征,请同学们看看这些景物的特征是怎样的,然后我们一起来完成一道练习:
它在令人眩目的光芒里
它在泛着绿宝石光辉的麦田里
它在美丽的苔藓里
它在华丽的常春藤里
它在微笑的报春花、紫罗兰和孟加拉玫瑰里(谁修饰谁?)
它在美丽喧闹的鸟儿那里
它在闪闪发光的白雪里
它在泛着水晶花彩的冰凌里
7、同学们说得很好,串缀起就是一首优美的小诗。老师有个问题想请教同学们:
报春花、紫罗兰、孟加拉玫瑰为什么会微笑呢?
(1)作者用拟人手法,表现对它们的喜欢 A、为温暖的环境
(2)从它们本身而言,它们为什么会笑呢?
B、冬天已经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8、如果提到了阳光,便可借机引导:难道只有花儿的微笑才与阳光有关系吗?其它景物呢?
如果学生没提到阳光:老师还想请教一个问题:常春藤的特点可以描绘更具体一些吗?
“……”的斑纹,为什么会这样子?
因为阳光的照射
9、那么其它景物呢,也受到了阳光的照射吗?表现在?
10、作者笔下的冬天景物和你们平常记忆中的冬天有哪些不同? 一般记忆中的冬天只有白雪和枯枝了无生机;作者笔下的冬天,不但是白雪覆盖的冬天,还是阳光明媚(阳光普照)的冬天,它色彩丰富,生机盎然。
11、下面我们请女同学来各读这部分文字,注意:我们应该带着一种什么样的情绪去读呢?
欢快 喜悦
(欢快、喜悦的怀疑表现在脸上,就是微笑,请女同学把面部肌肉放松,面带微笑读这段文字)
12、刚才我们到乡村的原野去欣赏了冬日的阳光和阳光下的自然景物,这是一种什么美?
自然美/风景美/景物美
13、下面我们该去火炉边烤火了,请男同学们齐读这段后边部分文字:
(1)这样的夜晚,人们在做什么?(聚集、深思、围炉而坐)
(2)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
14、不管你是否有过,现在,就让我们远离这繁华的都市,成为一个普通乡村家庭的一员去想像那种情景吧!
这,是一个冬天的夜晚,
屋内燃着炉火,]
屋外飘着雪花,
你,还有你的家人,在干什么呢……
提示:(1)让学生充分发言,注意从以下几方面引导:
看到了什么?
做了些什么?
听到了什么?
(2)老师点评要精当,适度,导向
15、同学们想像非常丰富,而老师我有过这种切身体会:
我的老家在川北的大巴山腹地,海拔将近1500米,每年到了冬天,北风卷着雪花封住了大山,人们哪儿也去不了,于是,整个冬天,家里炭火不熄,每到晚上,一家人聚在一块儿:
大人们谈论一年的收成,未来的计划……
小孩们在屋里嘻戏追逐……
我到今还清楚地记得:我经常趴在白发苍苍的奶奶怀里,听她絮絮叨叨地讲着陈年往事,屋外北风呼呼刮过,雪花 飘落,我却已经酣然入梦,有时,祖孙俩就这样相偎相依到天明……
16、同学们,从刚才这些想象的画面中,你们感受到了什么?
天伦之乐(具体一些:幸福,和谐、安详、温馨)
17、这是一种什么美?
亲情美
三、回应文章第一段:
1、这样的自然之美被作者发现了,这样的生活之美被作者感受到了,可是也有人没感受到,是谁?
城市富翁
2、他们在那里在干什么?
(1)举行舞会 (2)讲究穿着 (3)奢侈挥霍
3、这对表现乡村的冬天之美有何作用?
反衬、对比
4、用什么对比什么?
5、同样都是法国人,面对的都是法国的冬天,为什么有人选择了繁华的都市度过冬天,有人却选择了宁静的乡村呢?
——取决于个人爱好,个人情趣
6、反过来,从他各自的不同选择,我们可以看出他们生活情趣的区别:
——富翁:重物质享受,感观刺激
——乡村过冬者:重精神享受(说得具体,这种精神享受包括两方面的)
亲近自然:感受到了自然之美
崇尚人情:感受到的天伦之乐
7、只有像“乔治·桑”这们的“亲近自然,崇尚人情”的人才能读出乡村冬天的美来。
四、拓展阅读:
1、我们欣赏了法国的冬天,下面,我们一起去看看中国的冬天吧!请快速阅读材料节选部分,思考:
(1)北平的冬天给人的整体印象是?
(2)在对冬天的理解上与《冬天之美》有相似之处吗?
(3)国籍不同,性别不同,景色不同,但他们对冬天的感受却相同,这又是为什么呢?
亲近自然
心情相同——都
崇尚人情
2、所以,同学们,当你步履匆匆地走过繁华的都市,当你行色匆匆地穿过喧嚣的人群,你不妨停下脚步,满怀怜爱地去注视身边的世界,注视天边的那弯新月,注视山头的最后一抹晚霞,注视枝头飘零的黄叶,注视江上的一叶风帆,注视母亲额头的白发……你会发现,在我平凡简单的生活之中,居然还有那么多动人的美,有那么多深深的感动!
五、号召:
1、齐读屏幕上的文字
2、再读拥抱《冬天之美》,在音乐声中,在飘落的雪花中,品味我们这堂课。
最后,真诚地祝愿你们成为美的发现者,美的感受者,美的拥有者!
一、教学目的:
1、知识与能力
了解本文的构思,体会它结构精巧、变化多姿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
了解有关语句的深刻含义和表现手法,感受本文语言含蓄优美的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本文咏物抒情的写法,了解作者借窗前的一株常春藤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
这是一篇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的散文,含蓄优美。借助于多读,让学生读中求解,读中悟情,读中明理,读中品味。
三、教学难点
结合时代背景和作者生平事迹的介绍,深入体会本文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方法
借助于多读,让学生读中求解,读中悟情,读中明理,读中品味。
五、教学课时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展示一常春藤盆栽图片)
同学们知道这种盆景植物的名称吗?(常春藤)
这是老师喜欢的一种植物,老师喜欢它的原因有两点,我先说第一个原因,那就是它的颜色——绿色。绿色是希望之色,是生命之色;它不仅是芸芸众生喜爱之色,也是文人墨客歌咏之色。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位喜爱绿色的现代散文家陆蠡写的一篇散文《囚绿记》。
2、指明一学生上黑板写上课题和作者名字。教师给作者名正音。
3、简介作者有关情况。
(学生圈划、朗读课文后面注释中的有关内容)
(二)、释题:“囚绿”就是把绿色囚禁起来。
1、作者为什么要囚绿呢?要求学生带着问题,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如高声朗读、轻声朗读、一个人读,找个伴儿一起读等不同形式)自由朗读课文。
2、教师明确要求:标注段落,圈划疑难字词,或结合课后注释,或同学相互讨论,合作解决,实在不能解决的,也可当场求助老师。
(三)、教师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明确本文的线索。
1、作者为什么要囚绿?
(因为他爱绿)
2、他把绿“囚”牢了吗?
(他后来把绿释放了)
3、离开了绿,他对绿的感情又是怎样的呢?
(他对绿充满了思念)
教师归纳板书:恋绿 囚绿 释绿 思绿
(四)、研读“恋绿”的部分(第1-7小节)。
1、学生速读课文。
指明学生找出表现作者爱绿感情的语句,有感情地朗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师适当引导讲解,在学生找出后,或组织学生齐读,或组织分组读,在读中与作品直接对话,感知这篇散文的语言风格。
2、创设情境:
假设学生是作者,要直接抒发对绿的喜爱之情,与绿直接“对话”,要求学生以课文第五小节一段话“绿色是多宝贵的啊……也视同至宝”为例,变换人称、有感情地表述,直接抒发对绿的喜爱之情。
(五)、研读“囚绿”部分。(第8-11小节)
1、作者因为爱绿而囚绿,课文哪些语句写出了他对绿的爱之深?指名朗读文中有关语句。
2、教师再次展示常春藤盆栽,要求学生观察它的枝条向一个方向伸长即向着阳光方向生长的外形特点,揭示喜爱它的第二个原因,即追求光明的性格。
提问:作者得到“绿”了吗?找出文中的有关语句来说明。
(六)、布置作业:
完成练习。
板书设计:
囚 绿 记
陆 蠡
本文线索:
恋绿 囚绿 释绿 思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