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辛苦为大家带来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优秀5篇】,希望能够给予您一些参考与帮助。
导入:
许多古人,每见名山大川,必有所感怀。如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范仲淹临洞庭忧苍生,欧阳修游滁州而醉山水。他们心为山动,情为水发,锦文华章喷薄而出,留下许多千古绝唱。宋代词人苏东坡来到历经沧桑的赤壁古战场,同样情难自已,醉书一曲《念奴娇》,让世人传唱。
有关常识:
词,诗歌的一种,起源于南北朝,成于唐,盛于宋。词有很多别称,如“长短句”、“诗余”、“曲子词”、“曲词”、“乐章”、“歌词”等。词按字数的多少可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字至90字)和长调(91字以上)三大类。按词的段落的多少又分成:全词只有一段的叫“单词”,二段的叫“双调”,三段的叫“三叠”,四段的叫“四叠”。词的段落叫“阕”或“片”,从上片到下片讲究衔接贯穿,意思前后相承,叫“过片”。下片的首句句式不同的叫“换头”或“过变”。依照已有的词调写的叫“填词”或“依声填词”,自己谱曲自己写词的叫“自度曲”,《扬州慢》属后一类。词常见有“令”、“引”、“近”、“慢”的分别,“令”即小令,“引”是正歌之前引歌,“近”又称“近拍”,相当于“引”,“慢”是慢曲子的省称,指节拍较慢,声调延长。慢词的字数较令、引、近的词字数要多些。宋代词风可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婉约派主要词人有柳永、周邦彦、李清照、姜夔等,他们认为“词为艳科”、“诗庄而词媚”,多写情愁别绪、个人遭遇,特别讲究音律格律,风格清丽婉媚。豪放派以苏、辛为代表,主张“以诗为词”、“无言不可入,无事不可言”,不肯损害意思以迁就音律,“故为豪放不羁之语”,格调高昂、取材广泛。
朗读全词,疏通文字。
1、念奴娇:词牌名。后人还以《大江东去》、《大江东》、《酹江月》作为《念奴娇》的代名。
2、小乔:吴国乔玄有两个女儿,都美貌出众,人称“二乔”。“大乔”嫁给孙权的哥哥孙策, “小 乔”嫁给周瑜。唐代诗人杜牧有“铜雀春深锁二乔”的诗句,指曹操筑铜雀台,打算灭吴后将“二乔”掳为己有的典故。
3、樯橹:樯是船上的桅杆,橹是摇船的工具。这里是以局部代全体的借代修辞方法,用樯橹代全部战船,再引申整个水军。有的本子作“强虏”,那就直指曹操的军队了;灰飞烟灭:被焚烧成灰和烟飞散消逝掉,形容曹操的军队遭火攻后的惨败。
讨论分析课文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曾与父苏洵、弟苏辙进京,并与苏辙同科进士及第,父子三人文名大震,号称“三苏”。他的政治思想比较保守,宋神宗时,王安石当政,行新法,他极力反对,出任杭州等处地方官。又因作诗得罪朝廷,被捕入狱,构成文字狱“乌台诗案”,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时,旧党当权,召还为翰林学士;新党再度秉政后,又贬惠州,远徙琼州,后死于常州。
苏轼的词意境和风格都比前人提高一步。他作词不纠缠于男女之情,也不喜欢写那些春愁秋恨的滥调,一扫晚唐五代以来文人词的柔靡纤细的气息,创造出高远清新的意境和豪迈奔放的风格。
苏轼的词强烈地反映着入世和出世的世界观的矛盾。他政治上长期失意,一生经历坎坷不平,但仍能保持乐观豪迈的精神,不时发出健旺爽朗的笑声;另一方面作者在达观潇洒的风度里潜伏着一种浓厚的,逃避现实追求解脱的老庄思想,用来寄托自己对政治现实不满的心情。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苏轼谪居黄州游赤壁时写的。这时作者47岁,自觉功名事业还没有成就,就借怀古以抒发自己的怀抱。
听读课文的录音。
讲读上片。
1、正面描写赤壁景色的有哪些句子?
六、七、八句。
2、用了哪些富有表现力的字词描写了赤壁怎样的景色?用了什么修辞?从几个角度?基调怎样?
字词 高二语文《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设计 篇2师:哪位同学说说苏轼? 生:苏轼是宋代词人。 生:苏轼是八大家。 师:应该说是八大家之一。哪八大家?说说。 生:苏洵、苏辙…… 生(插话):欧阳修、王安石…… 生(插话):韩愈、柳宗元、曾巩。 师:他们是什么方面的八大家? 生:文学。 师:当然是文学方面,他们应该是散文方面的八大家。 师:他们谁是唐代,谁是宋代? 生:韩愈、柳宗元是唐代,剩下的是宋代。 师:回答不错。 师:《念奴娇·赤壁怀古》,看看“念奴娇”和“赤壁怀古”,哪个是题目? 生:“赤壁怀古”是题目。。 师:题目和词牌,哪个与内容相关? 生:题目与内容相关。 师:看看注释,这首诗是苏轼在什么境况下写的? 生:这首词是苏轼贬官为黄州(现在湖北省黄冈县)团练副使时游赤壁时所作。 师:也就是说,是苏轼在人生的得意还是在失意时所作? 生:失意时。 师:请一个同学把全词读一下。 (一生读) 师:读的非常流畅。可是有个字读错了。 生:“羽扇纶巾”的“纶(guān)”,他读成lún了。 师:另外,我提点意见,还应该读出点气势。(示范第一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师:(故意说)这一句的意思是――滚滚的长江水一直向东流去,大浪淘洗尽了千百年来江水中的风流人物。 生:不对吧? 师:怎么不对? 生:“浪”应该是比喻吧? 师:比喻什么? 生:比喻时光。 师:对了。这里不能把浪解释为江水中大浪,应该是时光。你还知道用水比喻时光的句子吗?比如孔子曾经说过的,“子在川上曰…… 生:“子在川上曰,逝如斯夫”。 师:苏轼劈头一句,非常有气势。江,直接用一个“大”字来修饰,有一种横空而来的磅礴气势。 这句,很少有人能够比,能够写得出来。苏轼只这一句就成了千古名句,想起苏轼,我们就想起这句“大江东去”。 如此的气势、如此的磅礴,让我想起了李白的一句,写黄河的,――― 生:“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师:二者是一样的,都是大气磅礴的。苏轼和李白都不是“人”,我是说,他们不是凡人。他们都是“仙”。 生:李白叫诗仙。 师:李白或者叫谪仙,天上下凡的。苏轼叫坡仙。只有仙人才能写出如此超凡脱俗、鸟瞰大地。。 这两句似乎很熟悉,(唱),“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学生响起了掌声。) 生:是《三国演义》的插曲。 师:是片头曲。这段歌词就在小说《三国演义》的开篇。大家看看,这两句,跟苏轼这两句几乎完全一样,“滚滚长江东逝水”就是“大江东去”,“浪花淘尽英雄”就是“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一样不一样? 生:一样! 师:一样呀,好,那么,咱们就用《三国演义》的这两句来代替、来改写苏轼这两句吧,看看行不行。把“风流人物”换成“英雄人物”,大学觉得可以不可以? 生:可以! 师:你说说,为什么可以,道理是什么? 生:“风流人物”就是“英雄人物”,都是杰出的、有成就的人物。 师:大家是否同意他的意见。 生:同意! 师:我不同意!我觉得,如果“风流人物”就等同于“英雄人物”,那么,苏轼何必不干脆用作“英雄人物”呢。 生:可能出于音律考虑吧! 师:读一读,“英雄”和“风流”,分别是几声? 生:都是一声和二声。 师:音律上一样,苏轼就是不用“英雄”!一定有原因。 生:“风流人物”与“英雄人物”就是不一样。! 师:反正就是不一样。(生笑) (在苏轼的心中“风流人物”就是不同于“英雄人物”,究竟怎样不同,我提醒接着往下看) 师:“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这里已经把前三个小句子具体化了,怎么具体化的?分别看看。 生:“大江”具体化为“故垒”, 生:“千古”这里具像化为“三国”, 生:“风流人物”这里具像化为“周郎”。 师:如果说,前面是大场景、远景,而这里就是…… 生:是小场景、近景了,如同镜头拉近了。 师:“故垒”是“旧战场”,“赤壁”就不是周瑜跟曹操打仗时的那个赤壁了。那个“赤壁”在哪里? 生:在湖北蒲圻。 师:那么,也就是说,苏轼游览的不是真赤壁。不是真赤壁,苏轼还怀想什么古人呀,这不有点做伪吗?不对,实际上,苏轼是知道他所游览不是真正的赤壁的,“人道是”三个字就特意说明“是人们说”,不是“我以为”。 师:大家再考虑,这个地方能不能改成“周瑜赤壁”? 生:不能,“周郎”给人一种年轻的感觉。 师:“郎”字,显得特别年轻潇洒。大家再想想,人名与地名相提并论,即“周郎赤壁”,有什么特别意义吗?赤壁在赤壁之战之前闻名吗?不闻名。 生:赤壁是因为周瑜才闻名的。 师:反过来说呢? 生:周瑜因为在赤壁指挥了赤壁大战,才名垂千古的,是赤壁让周瑜留名的。 师:非常好。那么,“赤壁”是一种什么景观呢?接下来就进行具体描写了。我们一起来读、背。 生:“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师:大家考虑,这三句分别是从什么角度来写的?譬如,“乱石穿空”是从形角度写的,写出了石头那种奇形怪状,那种参差交错。只有这样来写石头,才能写出战场的景观特点。 生:“惊涛拍岸”是从声音的角度来写。 师:“惊”的繁体字怎么写?只有知道繁体字才知道这个“驚”的意义,这里是“驚馬”的意思,如惊马一样的波涛,拍击着岸边,非常凶猛,非常暴烈,翻江倒海,这是一江怒涛。 考虑,这两句分别从什么视角来写的。 生:“乱石穿空”是仰视,“惊涛拍岸”是俯视。 师:一个往高处写,一个往低处写。而“卷起千堆雪”是往深处写,写颜色。 穿空、惊马一样的波涛、浪花如雪,都是往极处写。 这样,由岸边到江面,由江面到大江深处。“赤壁”古战场的雄伟、壮丽、波澜壮阔的画面就形成了。 所以,紧接着一句――“江山如画”是对前三句的概括,“一时多少豪杰”是对下阕写人的开启。 “如画的江山”是一个舞台,是风流人物活动的一个舞台,在某种程度上,是如画的江山蕴育、塑造了风流人物。“一时”,指的当然是三国这段时期,而下片就集中笔墨描绘周瑜。 上片描绘了一种雄奇壮丽的景观,下片主要塑造的是周瑜这个人。 我们还是把上片一起来背诵一下。要读了豪情,读出气势。 (接着)再试着朗读、背诵下片。 师:试着修改一下原词,“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我们能否把“公瑾”换成“周郎”,能否把“初嫁”换成“出嫁”。 生:不能换。公瑾是字,这里带着尊敬的态度去写。 生:而且再用“周郎”就与前面重复了。 生:初嫁,是刚刚出嫁,而“出嫁”则没有这种刚出嫁的意思。 师:有句话,新婚新婚燕尔!这里就突出强调小乔的年轻,刚刚嫁给周瑜,周瑜还在度蜜月呢! (学生笑) 师:如果用“出嫁”,那就体现不出是小乔,而是老乔了。(学生更笑得欢)可是,我要告诉大家,这里,苏轼是真的“错”了,在指挥赤壁之战的时候,小乔并不是刚刚嫁给周瑜,而是已经嫁给周瑜十年了。赤壁之战是建安十三年发生,而小乔嫁给周瑜是建安三年。已经真的不是小乔,的确是老乔了。 生:啊!(学生惊讶) 师:大家主要考虑一下,此处,苏轼恐怕不是真的不知道小乔已经嫁给周瑜十年了,那么,苏轼为什么非得那样写不可呢? 生:是不是还是强调周瑜仍然沉浸在热恋当中。 (学生大笑) 师:情感如火,十年依然,十年不减。(学生还笑)―――这种理解,贴近但是不准确。 其实,苏轼这里是故意为错,有意如此去写。大家是否忘了开头我提的4个字,为什么苏轼偏偏用“风流人物”,而不用“英雄人物”。 生:我知道了。“风流人物”就是跟美女与英雄有关,是用美女来陪衬英雄吧,说明周瑜是特别懂得情感的,是懂得爱情的。 (有学生又笑) 师:这就对! 师:在苏轼心目中,只会冲冲杀杀的,不能算作“风流人物”,“风流人物”须得有儿女情长。正如刚才同学所说,懂得感情,懂得爱情,他不仅仅是勇武有力“风流人物”不但要有武胆,还得要有柔肠。如果说,美女陪衬英雄,也不能说错。 所以,苏轼这里故意把建安十三年的赤壁之战,跟十年前的周瑜的燕尔新婚放在一块来写,突出自己所敬佩所向往的周瑜“风流人物”那“儿女情长”的一面。 “英雄人物”似乎只让人们想到了英勇顽强、刚毅果决、坚忍不拔,那样一种豪气,一种气概。就如同词中四字写英雄气概英雄气概。 生:“雄姿英发”。 师:是。“雄姿英发”描写的又是风流人物的另一面,即英雄气概的一面。 那么“羽扇纶巾”说的是“风流人物”的哪一面呢?“羽扇纶巾”实际不是武将的装扮,而是文臣的装扮。 生:是不是说周瑜有文采的一面? 师:说正是!这里表面上写周瑜的外在装扮,其实以此来写周瑜智慧与聪明的一面。 如果说,前面两句“雄姿英发”和“小乔初嫁了”,写周瑜既有刚,又有柔的话,那么,后面两句,“雄姿英发”与“羽扇纶巾”,就是写周瑜什么呢? 生:既能武,又能文。 师:好。同学们,这样,我们就已经把“风流人物”解释清楚了。苏轼心目中所敬仰、所向往的,就是要做周瑜那样的刚柔相济、文武双全“风流人物”! 大家再拓展开想想,我们在哪里,还曾经学过“风流人物”? 生:在初中,学过毛泽东的《沁园春·雪》,里面有“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师:大家想想,毛泽东诗词里的“风流人物”,能不能这样理解? 给大家一段时间,回忆一下毛泽东的原词,认真对比二者提到的“风流人物”是否一样。其实,这就是一种研究性学习,大家可以试一试,不怕说错,只要认真思考,大胆发言。 (约两分钟后,有学生举手) 生:“风流人物”,都不能解释成一般理解中的“英雄人物”,那样解释,都是一种简单化。 毛词中的“风流人物”,当然不能等同于苏轼词中的“风流人物”,毛泽东的词中的“风流人物”有一定的政治意义,是指才能出众、品格超群、对历史发展有巨大影响的杰出人物。毛泽东在词中也一一列举历史上的“唐宗宋祖,略输文采”“成吉思汉,只识弯弓射大雕”,说他们够不上“风流人物”,也就是说,他们这些人是“武”有余而“文”不足,只有武略,而缺少文韬。所以,毛泽东才说“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师:老师非常同意你的见地! 师:接下来,苏轼仍然围绕着周瑜进行细致描写,“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如果说前面几句属于正面描写的的话,那么,这一句就应当属于…… 生:是侧面描写。用“樯橹灰飞烟灭”来衬托他的指挥艺术。 师:这么说,这句还有衬托对比啦? 生:“谈笑间”与“樯橹灰飞烟灭”就是对比。前面十分轻松,跟玩似地,后面就出现了那么强烈的效果。 师:跟大家的讨论,很长见识。 (我突然想到一个决定:剩下的下面几句话,就交给大家自己讨论辨析。) (下面的几句是“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还有刚才的“樯橹灰飞烟灭”,存在着争论,我把学术界的一些争论的观点公布给大家。我提醒大家认真思考,择善而从,能够展开交锋和争论。 第一,由于版本不同,“樯橹”有的版本作“强虏”。这两个词,你觉得哪个更好? 第二,“故国神游”,“神游者”是谁?周瑜还是苏轼? 第三,“多情应笑我”,这句怎么理解?存在两种理解: 一种理解是,“应笑我多情”,即苏轼在人生失意、人生低潮、年华老大的时候,还怀想什么“风流人物”,太多情了,也就是说,是苏轼“多情”。 第二种理解是,“多情应笑”后面应当是逗号,“我”应当归属下面,形成“我早生华发”。“多情”实际是“多情人”,“多情人”指的是“周瑜”。 第四、如何理解“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首先讨论,“樯橹”好,还是“强虏”好。) 生:我觉得“强虏”好,强调了人的强大,恰好与“灰飞烟灭”形成一种强烈的效果,敌人非常强大,但是,在周瑜的镇定自若的指挥下,强大的敌人“灰飞烟灭”,变成了烟云。 生:我也同意用“强虏”好,直接写了人的强大,并且“樯橹”这个词太不自然,太小了,“樯橹”不是代指舰船吗?让人想不到人,想不到全副武装,想不到铠甲,想不到精锐武器之类的。 生:我不同意,“樯橹”更巧妙,更含蓄。大家都知道,文章的用词,直接好呢,还是含蓄好?当然还是含蓄更好。樯橹,这里不应该只指舰船,更应当指曹操的所有八十万水军。樯橹,更能够体现曹军的“水军”的特点。樯橹,更可以让我们想起曹操的武装,就如同现在的什么驱逐舰、巡洋舰、***艇之类的…… (学生笑) 生:那时候,哪有什么驱逐舰、巡洋舰呀! 生:(还是刚才那位同学)我只是比方,反正看到“樯橹”二字,更含蓄,更让我们想到水军,想到曹操的舰艇等各种全副武装的武器。 师:让我发表意见,我更倾向于用“樯橹”,理由就是刚才这位同学说的,体现“水战”特点,又含蓄,而“强虏”过分直白了。(仍有同学表示不同意) 不同意的同学也好,我不主张,同学们轻易改变自己已经深思熟虑的观点。如果你不满意,请把你的意见写成文字,写在周记本上,一边是“樯橹派别”,一边是“强虏派别”,呀,请别误会,我不是说你们是“强虏”呀!(同学们大笑) (接下来,讨论“神游者”和“多情者”。请发言) 生:我觉得,还是同意课本上的解释。“神游者”应当是苏轼,苏轼从上片的来到大江边,描写长江的景观,“乱石穿空”什么的,然后又怀想英雄豪杰,怀想风流人物,也就是怀想周瑜,想做周瑜那样的风流人物。这些,都是苏轼在“神游”吧。就是苏轼的精神在这个旧战场上巡游。 师:你同意课本上注释中“故国”二字就是“旧战场”的意思。 生:是。 师:同学们,这里关键是“故国”二字怎么解释,如果当成“曾经的故土”讲呢,那么,这里显然不是苏轼的“曾经的故土”,而只能是周瑜曾经领兵打仗的地方。 生:老师说得正是。我不同意课本上的解释。我同意把“神游人”理解成周瑜。因为,这里的“故国”只能是周瑜的故土,不是苏轼的故土。 师:可是你还讲不通呀,如果是“神游者”是周瑜的话,周瑜死去了,怎么神游呀? 生:(学生有点急)是周瑜的灵魂嘛!苏轼是假设周瑜死后还有灵魂。苏轼是假设如果周瑜的神灵还在旧战场上的话,知道苏轼在怀想他,那么苏轼就想,周瑜会笑他,并且,“多情”二字正好扣合着前面“风流人物”,周瑜是一个感情丰富的人。 师:这样说来,你把第三个问题也回答了,你认为“多情人”是周瑜,是“多情人”周瑜笑苏轼。你再具体谈。 生:我是这样想的,“多情自古伤离别”,“多情”就是“多情人”,是名词。如果理解成“应笑我多情”,那么,就是苏轼“多情”,“多情”就是动词了。 师:他非常有见地。很新鲜。你的意思是苏轼的“多情”二字与柳永的“多情”二字是一个意思,都是“多情人”的意思。 联系柳永词来理解,可贵。如果“神游人”是苏轼的话,那么,他就不会写成“故国”了,而是写成“古国”,“古国”才能是“旧战场”。而“故国”一般应解释成“故土”“故乡”,或者引申解释成“故地”,即曾经到过的地方。此地是周瑜的“故地”而非苏轼的“故地”。 生:老师,你同意把“神游人”解释成周瑜? 师:不是下结论的时候,而且最好别轻易下结论。何况大人们还没有一个定论,学术界的争论还在继续。我觉得,你们争论是有益的,说的都有些道理。 我只是倾向于把“神游者”理解成周瑜。我的道理,从句逗得出的。我看过一个资料,有人查阅了统计了几百首《念奴娇》词,当然是不同人写的,这两句的句逗90%都是前四后五式,就是上句是四字,下句是五字。只有一首例外,是前五后四式。也就是说绝大部分人在填写《念奴娇》词时,在这里是用前四后五式。 我还有一个逆向的推法。就是,即使句逗按照前五后四式,“多情应笑我”读成“应笑我多情”,太牵强,理解起來别扭,不自在。 我的看法,只能是我的看法,希望你们继续思考争论下去,可以写成小论文,题目就是《“神游者”是谁?》《谈谈“多情”与“神游”》。 继续讨论“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这句,也有两种解释,一种理解是此时苏轼善于自我解脱,自解自慰,比较达观,一种理解是此时的苏轼有些消沉,愤懑无法排解,只好寄情山水。 生:我同意第一种。 师:具体说。 生:我是从整个诗的格调来理解的。全诗比较格调比较昂扬向上。 生:我也同意。苏轼还是比较积极的。 师:没有不同意见?都同意苏轼比较达观的说法。 如果谈我个人的意见,我个人觉得,两方面都得顾及到才好,不能过分强调哪一方面。不是老师折衷。大家想想,苏轼此时已经47岁了,他被贬谪到黄州,游览赤壁美景,如画江山,肯定深深感到特别有一种深深的失落感,年华老大,功业少成,想想人家周瑜,在三十四岁的时候,就已经名垂青史,已经立下赫赫战功。而自己还可能如周瑜那样吗?想到这,肯定心境苍凉,消沉之情是难免的。 但是,苏轼毕竟是苏轼,他并没有真的消极,他又特别想得开,苏轼可能在想,所有的风流人物都已经随着历史的潮水而被涤荡了,即使周瑜这样的人物不也是“浪淘尽”了吗?人生就如同梦境一般,何必过于执著呢?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所以他特别洒脱,把酒洒在地上祭奠江月。 下面我们一起背诵全诗。 响起背诵的声音。 高二语文《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 篇3[教学目的] 1 了解作者渴望为国效力的思想与壮志未酬的苦闷,正确理解“人生入梦”的思想情绪。 2理解《赤壁怀古》一词中写景、咏史、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3了解豪放宋词的风格特点,提高古典诗词阅读鉴赏能力。 [难点重点分析] 1 怎样正确理解《赤壁怀古》的思想内容? 《赤壁怀古》融写景、怀古、抒情为一体,从描绘古战场的雄奇景色入手,赞一代儒将周瑜的丰功伟绩,抒发作者个人的贬谪失意、功业无成的感慨。结尾处“人生入梦”的感慨是作者迅速从惆怅失意中排解出来,表达苏轼特有的旷达洒脱情怀。 2 作为豪放派代表词人的苏轼在写作上有什么特色?怎样理解《赤壁怀古》的艺术特色? 苏轼以诗为词,使词的内容不再拘于传统的离愁别绪,反映较广阔的社会生活,拓宽了词的题材;使词的形式不再为规定的宫调、身律所束缚,一扫词的柔弱气息,开创了豪放词派。苏词气势雄伟,一泻千里,提高了词的意境。《赤壁怀古》是豪放派宋词的代表作,词的主旋律感情激荡,气势雄壮。全词借古抒怀,将写景、咏史、抒情容为一体,借咏史抒发作者积极入世但年已半百仍功业无成的感慨。 [教学设想]联系余秋雨的《东破突围》,引导学生理解分析鉴赏《赤壁怀古》的思想内容,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发挥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积极性,加强课文背诵,通过读课文、看注解、议特点等方法,提高学生宋词阅读鉴赏能力。 安排一教时 [教学步骤与内容] 一 导入 介绍余秋雨的《东破突围》,正是由于被贬职,苏东坡突破了小人们的包围,使他真正审视人生的真谛,从而写出了流传千古的旷世杰作《前赤壁赋》《念奴娇 赤壁怀古》。《念奴娇 赤壁怀古》历来被称为宋词豪放派的代表作,是苏轼被贬到黄州期间所写,表达了词人对古代英雄的赞美和壮志未酬的感慨。 二 指导朗读,正音,读出气势。 三研读课文,学生整体把握全词内容 1,大将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分析“大”“淘”——有气势 淘尽风流人物,解释风流人物——无数出色的人才 2 可怀人物那么多,为什单单怀念周瑜?捕捉有关描写周瑜的语句,分析周瑜形象 小组讨论 明确:小乔初嫁了——英雄 雄姿英发——有气魄 羽扇纶巾——儒将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大智大勇 是个风流人物 3 作者把周瑜放在怎样的背景下来写? 明确:景色描写中——乱石 惊涛 浪花 4 这个景色有什么特点?如何描写? 明确:气势磅礴 穿空——峻伟 卷 千堆——浩大 用了比喻、夸张、拟人的手法 千堆雪比喻巨浪 5 为什么把周瑜放到这样一个景色中去? 衬托英雄气概、英雄风采,景和人相得益彰。 6 讨论:为什么单单怀周瑜? 参考:①建功年龄 苏轼四十多岁 团练副使 虚职 周瑜二十多岁就被重用 ②机遇 苏轼遗憾没有碰到这样的机会 周瑜碰到了孙权这样的明君 ③赤壁之战中主要角色是周瑜 ④惺惺惜惺惺 苏轼:“知音如周瑜。” 怀古的目的是为了抒发感情 7抒发什么感情?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笑什么——多情 多情——多愁善感 愁什么——被排挤 不得志 仕途不平 大志难以实现 感——惆怅失意 8 但文章如果仅仅停留在这个层面,就不是苏轼了。如何理解“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明确:人生如梦,自己一生算得了什么,在千古人物都被淘尽的大江之畔,想到的不应该仅仅是自己,而应该是千古不变的江月,就把这杯酒敬给了千古不变的江月。 应该说他能迅速从惆怅失意中解脱出来,表达了苏轼特有的旷达洒脱情怀。这真叫做人生短暂,江月永恒,壮志难酬,豪情长存。 四总结 归纳主旨:全词由江带出,景、史、情浑然一体,它洋溢着一种缅怀英雄、追求功业、寄情自然的那种豪放激情,三维一体构成了一种心情,这就是词的主旨所在。 五 评价《赤壁怀古》的艺术价值,引导学生进一步体味豪放派词人苏轼词作的整体风格 (余秋雨:没有黄州被贬,一道天光就不能射向天际。) 六 拓展加深,布置课后作业 课后查阅一些资料,思考比较《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和《赤壁怀古》的异同 ,就其思想内容或艺术特色写一篇短评。 [板书设计] 念奴娇 赤壁怀古 苏轼 赤壁奇景 穿 山势险峻 气势 拟人 写景 咏赤壁 拍 巨浪惊险 声音 对偶 夸张 大江气势 卷 江水汹涌 色彩 比喻 抒情 年轻得意 英俊潇洒 英雄风采 咏史 怀周瑜 儒将风度 非凡胆略 抒己感慨 人生如梦 壮志未酬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 篇4有什么样的教学思想作指导,就有什么样的课堂生活形态。用“践学”思想指导教学,课堂就能真正成为学生实践学的场域。 一、“践学”的内涵 众所周知,体育课不能只是学生用眼看教师或一两个学生做示范动作,自我却始终站在原地、坐在原位“静观其变”。如果那样,还叫体育课吗?体育课是要真正地实践起来的,要运动肢体,活动筋骨,要跑跳投掷,要流汗,要付出体力,付出能量。文化课的学习也是如此!学生要有进取紧张地“动”起来的状态和过程,要将学习活动落实到自我的眼、手、腿、脑、心中去,要从课堂“观摩”教师及个别尖子生说、演、算、投影仪的播放的“观摩者”变成学习的实践者,变成活动的承载者,变成过程的生成者,在课堂这片天地里经历过程,承担生成,完成成长。 同时,真正意义上的课堂学习,还在于除了知识认知这一“冰山一角”(这就是惯常所谓的“学习”),更大、更重要的部分,是潜藏在“水面下”的“实践学习”,也就是真正地对学习进行实践的过程,其目的之一,是为了获得“学习力”和“创造力”。学生知识的组织和转换、学习情感态度的体验累积、学习品质的逐渐“自养”、学习力和创造力的逐步练就以及学习的欢乐与生活的幸福,都是在“践行学习”的过程中实现的,同行共生的。 美国M·希尔伯曼的一项教育心理学研究发现并证明了这样一个事实:“学生对所教资料的平均回忆率为:教师讲授5%;学生阅读10%;视听并用20%;教师演示30%;学生讨论50%;学生实践70%;学生教别人90%。”这已经证明了怎样的课堂结构才是最有效的,怎样的课堂生活才是更有意义的,怎样的课堂教学才真正关注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认为旧有课堂的价值取向需要提升、结构需要调整,总体上说就是对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讲——听”、“灌——受”为主体结构的课堂进行改造重置,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实践学”为主体来组织教学结构与活动流程。 二、“践学”的贯彻 课堂“践学”,是科学地实践和体验学习。经过营造氛围、明晰目标、指导学法、兑现行为等手段,以学知识为凭借来到达践行学习、学“学习本身”的目的,以求懂得学习,领悟学习,驾驭学习,强大学习的本领。 (一)课例呈现 我们以《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教学为例。 环节一:吟诵课文,整体感知 1、个体自读——小组诵读——全班齐读 个别不清楚的,小组成员互帮互助,共同解决。 2、结合诵读感知,说说自我读到了哪些资料? 学生在交流过程中,逐渐明晰: (1)上片主要写赤壁的景色。 (2)下片主要写周瑜的丰功伟绩和词人的感慨。 师:能否用一句话概括? 生:经过对赤壁风景的描述和历史人物(周瑜)的缅怀,抒发了自我壮志未酬、仕途不畅、两鬓发白、无所建树的悲叹和“人生如梦”的感慨。 生:作者借对古战场的凭吊以及自我与英雄人物的比较,表达了自我对人生的思考,抒写了“超然”的人生态度。 环节二:明确任务,目标导学 师:我们首先初步整体感知了词的基本资料。但对于这首千古名词,决不能仅仅停留在了解基本资料这个层面。我们还需要干什么呢? 生:弄明白作者是在什么情景下写了这首词。 生:把握作者在词中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弄清他的态度究竟是进取还是消极。 生:探讨这首词的特点。 生:赏析作者所运用的艺术手法。 …… 师:同学们谈得很好。我们归纳一下(教师出示PPT): 环节三:了解作者,知人论世 师:知人论世是一种重要的诗词鉴赏方法。结合我们对词的资料的初次感受,对于苏轼,你已经明白哪些信息?还想明白哪些信息? 学生各自交流自我心中的苏轼(略)。 同学们的交流涉及苏轼的人生经历、仕途变迁、为官政绩、文坛地位、感情婚姻、家庭亲情、处事态度、人生观、性格、志趣、才学(文章、诗词、书法、绘画、教育、音乐、医药、数学、金石、美学、烹饪)等。 师:好,同学们对苏轼了解不少,说得有根有据,有血有肉。结合本词的学习,还想明白什么? 生:作者是在怎样的情景下写了这首词? 生:写作意图是什么? 生:是怀古伤今吗?作者是不是很消极? 师:谁来说说作者是在什么情景下写了这首词,目的是什么? 生:苏轼因“乌台诗案”而被捕下狱,由于当时他的人缘还不错,营救的人很多,皇帝才决定不杀他,把他从京城贬到了黄州,做了一个毫无实权的团练副使。当是苏轼已经47岁,心境极其复杂,他游赤壁时写下了这首词。 生:苏轼因为“乌台诗案”被宋神宗贬到黄州,这是他政治仕途上的一次重大打击。这样的厄运与不幸,他如何应对呢?从他在那里写下的一批作品中,我们读出了他的失意孤独、困惑烦恼,我们更读出了他的超脱旷达、从容淡定。 生:一切文章皆有意图。《赤壁怀古》的目的就是抒发自我历经人世沧桑后对人生的感慨。 师:明白这些,很好!但还不够。让我们再对本词做一些深入探讨。 环节四:小组合作探究,展示学习成果 1、教师PPT出示几个探究的问题: 这些问题,直冲学习目标,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各小组展开研讨。用关键词表述探究结果,并准备口头分析。 3、各小组到前后黑板板演本组成果(板书关键词句),并作口头阐述。 4、异组点评。不仅仅点评结果,也点评概括的准确性、思考的角度、书写、口头表达等。教师适时点拨,提炼升华。 【仅记录第4个问题的展示,其它问题的探究过程和展示略。】 同学们对本词的“豪放”表此刻哪些方面的探讨,小组展示如下成果: 板演(关键词概括): ①描绘壮丽之景 ②刻画豪迈之人 ③抒发豪壮之情 ④揭示通达之理 口头表述,也简洁明快: 景——体现为描绘赤壁的壮丽、雄奇、奇特、磅礴。 人——体现为刻画周瑜的伟大、英雄、卓越、豪杰、俊贤、非凡。 情——体现为抒发自身豪迈、悲壮、超然、慷慨的感情。 理——体现为对生命、人生、生活的思考,揭示彻悟、通达、普遍的哲理。 从四个方面来分析“豪放”特色。赢得全班一片掌声。 此时,一同学还生成一个新的问题,将小组探究活动引向深入。 生:是不是仅有写这样的景、人、情、理才能体现出“豪放”的特点呢? 师:这个问题很有价值。大家探讨探讨。 师:(提示)同学们能够把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定风波》进行比较阅读。 定风波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各小组又展开了合作学习活动。然后,板演展示,口头陈述。 板演: 《定风波》 事——小事(途中遇雨这样的常事) 景——常景(打叶雨声、微寒春风、雨后放晴) 人——凡人(竹杖芒鞋的自我,雨中狼狈的同行者) 情——淡定(雨中吟啸徐行,似觉无风无雨) 理——简单(简朴、寻常,豁达态度) 口述: 生:我们把《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定风波》两相比较,虽资料不一样,但同样能够见出作者的豪放。所以,豪放取决于人的态度、人的胸襟、人的境界,自然不必受制于所写的景物人事是否大气磅礴。豪放,乃旷达超脱的胸襟,超凡脱俗的人生梦想,“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人生态度。这是一个人的“精神底色”。 他评:(集中大家的观点)板演简洁,很有概括性,阐述到位,表达准确,揭示了本质,很有启发性。 同学们靠自我的力量,拓展了认识,通透了思想。 (二)课例分析 从课例中,我们能够看出“践学”课堂构成环节和运行特点。 1、“践学”课堂的构成环节: (1)自学质疑,践行“独学”。个人自学、独学的行为是其他学习方式存在的基础。独学成“力学”(全力学、尽力学),能够促进整个学程的快节奏,高品质。 (2)讨论领悟,践行“合学”。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对子”间的帮扶、师生间的“点”“化”,这都是“合学”“合作”的重要形式。互相作为资源,互相激发和点拨,共享学习智慧、过程与成果。 (3)展示分享,践行“展学”。学习的策略、过程、程度、困惑、成果等,需要经过说、写、演、述、结等行为展示出来。展示的过程是一个暴露不足、显现疏漏、发现问题、清理错误的过程。经历了“展学”实践,知识与本事的构建会更有效,对学习本身的理解也会更深刻。 (4)检测巩固,践行“活学”。学以致用,活学活用,这是治学之根本。课堂问题解决、课堂检测、课堂展示,学生实践着“活学”。在使用所学过程中,一边验证所学知识的准确性、全面性、效力性,一边验证自我的理解性、趣味性、灵活性和创新性。实践中运用的、验证的、创生的知识和本事,能融进生命,伴随终身。比如,问题的探究与解答,这本身就是对思想方法的正确性、思维的深度精度、表述的准确性的检测,在其中巩固知识和技能。 (5)评价提升,践行“评学”。“评学”是个体或组织学习行为的一部分。跳出课堂看课堂、跳出学习看学习,跳出过程看过程,跳出自我看自我,这是教学领域的一种高境界。在自评、互评、师评过程中,明晰优劣得失、实现提炼升华。个体在这个“登高回望”、整体审视的过程中实现醒悟、领悟、顿悟,提高学习的“元认知”本事。 2、“践学”课堂的运行特点: 第一,教学主体过程,是由学生经过“践学”共同生成的。学生参与了活动,承担了任务,催生了需求,展示了成果,并从中体验和领悟了学习的方式方法。 第二,课堂上,学生组织结构发生了变化,由个体变成了小组,由“单兵作战”变成“小组行动”,学生全卷入,全裹挟,课堂“乱”(活)起来,构成“一窝蜂”般地学习态势,打破了原有课堂的“井然有序”。 第三,学生组织结构的变化,对教学方式变化产生了“倒推力”,课堂话语权、评价权、沟通权、展示权还给了学生,学生成为自主、合作学习的真正主人,自主、合作、探究方式成为本体,而不仅仅是过程中的点缀。 第四,教师“退后”,其功能不再是灌输,不再是结论的说教,而是顺势而串,顺势而导,顺势而化,顺势而评。 第五,“关键词(板演)+分析(口述)”的成果展示形式成为基本态,这能够有效训练学生的言语技能,提高规范表达本事和语文应试本事。 三、“践学”课堂的比较优势 从教学的主要环节来看,“践学”课堂与旧有课堂相比,具有必须的比较优势。 比如,在了解认识作家、掌握创作背景方面,处理方式更能体现以生为本、追求实效。 原有教学,一般采用教师出示作家作品、创作背景,无论学生明白不明白、明白多少,都让学生一读(单人读或齐读)了之。 践学课堂,则调动学生已知,各自分享自我原先明白的作者信息,此刻还想明白哪些信息,让学生自我与自我有一个对话,明白“新增点”。并能并根据课题所需,从资料中侧重关注作者某一方面的经历或思想,明确“观察点”和“利用点”,把认识作者与词作的鉴赏紧密结合。这就是一个实践学习、学学习的过程。 再如,展示后的点评,采用异组点评方式,改变了教师掌控评判权的弊端。 某一小组板演、口述成果后,由其他小组成员来根据板演的关键词核心句进行确定、分析、点评。这样做,一方面防止了小组只关注和讨论自我组的问题,而不去管其他的问题的现象,促进各小组研究每一个问题,并要有自我的思考和结果。另一方面,促进小组与小组间、学生与学生的对话、沟通、交流。异常是存在分歧的地方,双方能够补充陈述本组的理由和思考过程,展开辩论,其它组的同学也可参与其中,亮出自我的看法,进行思想碰撞。而最重要的还在于,经过点评、纠正、补充,构成了多生——多生之间对话,多生——教师之间的对话,多出了若干关注学习行为和结果的角度,并让学生体验评价,提高评价本事,教学意义和价值自然扩大了。 在其他诸多方面,“践学”课堂都体现出与旧有课堂相比较的优势。 与他人不关联,错读误读自我难以分辨,得不到及时纠正。 在自读基础上增加小组读(或接读、或轮读、或分主角读) 互为听众,出现错读误读、疑难之处,组员间能够及时辨析纠正,保证实效。 应对问题 自我思考,或同桌之间做点交流 相对封闭,信息量也不丰富,往往认识不深入,不充分。 在自我思考的基础上,小组成员间交流讨论,甚至辩论争论。 相对开放,参与面广,多向交流,看问题的角度、方法多元。眼界会拓宽,认识能丰富。 解决问题 教师抽单个学生回答 学生被动,师生单向对话,其他学生推脱职责,容易游离。教师掌握评价权(虽有时也让同学评价一下,但往往是点缀)。 小组先构成共识或产生分歧,推荐发言人陈述,其他成员补充。或各小组齐动,进行板演。 小组行动,比较主动;参与面广,互相带动;团体智慧,互学互补。 课堂展示 以单个学生口头表达为主 展示的往往是结果、结论;生成的教学资源有限。 展示方式多种(口述、板演、小组作品呈现、小组表演、过程再现、情景模拟等) 展示的不单是结果,还有方法、过程,不一样的看法,组员的争论、分歧,行动表现、参与态度、合作状态等。能够生成丰富的教学资源。 课堂形态 学生以“坐学”为主,有时扭转身子与同桌、前后有些简单交流。 教师固守讲台,实施“讲——问——评”,课堂结构僵化,气氛沉闷,学生学得消极、辛苦。 学生全面“动”起来:或聚在一齐讨论,或涌到前后板演,或互相配合表演,或做“教师”拿着粉笔点评。 课堂结构“活泛”,气氛活跃,学生动静结合,学得进取、欢乐。教师穿插于学生群体之中,随生动而动,教与学生态化。 总之,原有课堂上,学生总跟在教师后面,被教师教导、控制、管理、要求、禁止,“等靠”“逃避”的心态很突出。课堂相对静态,思维相对封闭,更多体现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质疑问难的可能性小,难得生成教学资源,课堂容易陷入沉闷、陷入教师一言堂的状况。“践学”课堂,学生走到前台,人人能参与、人人能行动,“行动”“作为”的意识浓厚,总是学生在读、在说、在做、在讨论、在交流、在板演、在点评、在活动,学习的实践性、活动性、合作性、体验性比较明显,本事、素质在模式中得到全面关注,异常是情感、态度等内隐型品质得到养成。正因如此,学生的思维容易激活,思维与思维、观点与观点之间容易产生冲突、碰撞,学生活动空间大,课堂相对开放,相对活跃,充满生机,能够很容易地生成教学资源,出现师生、生生群言堂的景象,真正保障教学实效,充分彰显教学价值。 高二语文《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 篇5一、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苏轼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具体鉴赏豪放派代表人物的代表作品。 初步比较豪放词、婉约词的不同艺术风格。 2、情感目标: 引导学生体会词人复杂的心情,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 3、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培养学生懂得对比阅读、实现拓展迁移的能力。 二、 教学重难点: 1、豪放风格的具体体现。 2、写景、咏史、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3、塑造人物的手法。 4、作者思想感情的把握。 三、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法、自主探究法、对比阅读法、反复诵读法。 四、 教学设备:多媒体。 五、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音像,以《三国演义》片头曲《滚滚长江东逝水》营造氛围,导入新课。 同学们知道这首歌是什么歌吗?它是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的片头曲《滚滚长江东逝水》。三国时期有很多的英雄豪杰让人们景仰不已,有一年苏轼到黄州,游览了赤鼻矶,由此联想到三国鏖战的古战场赤壁,写下了让人们传诵至今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好,那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他的这一首代表作品《念奴娇·赤壁怀古》,请同学们翻开课本的118页。 二、诗词鉴赏: (一)简介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 对于苏轼大家应该是比较熟悉的了,我们再来了解一下吧。 多媒体显示资料: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仁宗时杰出文学家、书画家、政治家。他的文学作品标志着北宋文学创作的最高成就。他博学多才 ,是著名的散文家,为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之一;为著名诗人,同宋代著名诗人黄庭坚并称“苏黄”;为杰出的词人,开辟了豪放词风,同杰出词人辛弃疾并称“苏辛”,对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著有《东坡全集》。 看一下题目——念奴娇·赤壁怀古——哪一个是词牌(念奴娇),同学们知道它的来历吗?念奴是唐天宝年间的著名歌女,音调高亢悦耳,据说唐玄宗很喜欢听她演唱,这个词牌就是为了纪念她而创立的。 词题——赤壁怀古——已经点明了写作背景:游赤壁(写景)怀古(咏史、抒情)。 同学们再看一下课本中注释的写作背景,宋神宗元丰3年(公元1079年)作者因写诗讽刺新法被捕入狱,出狱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元丰5年,苏轼已经47岁了,他游览了黄州赤壁,写下这首作品,可知是在他得意时还是在他失意时所作?——失意时——同学们要注意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朗读作品:1、范读(多媒体播放朗读音频); 2、齐读(同学们朗读时要能够体现豪放风格,读出感情来)。 (三)合作、探究: 1、整体把握:词的上下阕各写了什么内容? 上阕:描绘赤壁的景色。 下阕:写周瑜的丰功伟绩和词人的感慨。 2、赏析: (1) 上阕赏析: ★ 赤壁的景色是怎样的?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分析词句)作者首先从大处着笔,总写登高远眺的所见所感。——哪位同学来解释这句词的意思?——(参考)滚滚长江,浩浩荡荡,永不停息地向东奔流;千百年来,多少的风流人物,就像东流的江水,随着时光,一去不复返了。——此处把江山和人物合写,创造了一个雄浑旷远、豪迈深沉的意境。苏轼这一句,很少有人能比,能够写得出来。他只这一句就成了千古名句,想起苏轼,我们就很自然地想起这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这一句是不是很熟悉呢?——《三国演义》片头曲,(多媒体播放“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这一句的音像。)——哪个地方有区别?——英雄人物、风流人物。(提问解释) 英雄人物:才能勇武过人的人。 风流人物:有功绩而又有文采的杰出人物。 分析“风流人物”(拿“风流人物”与“英雄人物”作比较,拿苏词“风流人物”与毛诗的“风流人物”作比较,分析“风流人物”的内涵。) ★ 词作哪句点出怀古的内容?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分析词句)西边的旧时营垒,是令周瑜一战成名的赤壁大战的古战场。 ——究竟是不是呢?不是。苏轼游的是赤鼻矶,在湖北黄冈,而赤壁之战的赤壁,是在现在的湖北赤壁市。——不是真赤壁,还怀想什么古人呀,这不有点做作吗? ——不是,他知道的,所以说是“人道是”,特意说明“是人们说”,而不是“我以为”。苏轼仅是借此抒发思古之幽情而已。 大家再考虑,这个地方能不能改成“周瑜赤壁”? ——不能,因为“郎”字给人家一种年轻的感觉,特别年轻潇洒。——大家再想想,人名与地名相提并论,即“周郎赤壁”有什么特别意义吗?赤壁在赤壁之战之前闻名吗,周瑜在赤壁之战之前闻名吗?——赤壁是因为周瑜才闻名的,反过来说,周瑜因为在赤壁指挥了赤壁大战,才名垂千古的,是赤壁让周瑜留名的。 ★ 古战场的险要形势是怎样的?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词人可能联想到哪些豪杰? ①(险要形势)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有哪些动词?——穿、拍、卷。——哪位同学分析一下这些动词的表达效果? “穿”字写出了江岸上陡峭的山崖直插云霄的险峻地势。——山势险峻 “拍”字突出了惊涛骇浪与江岸搏击的力度。——巨浪惊险 “卷”字突出了江水的澎湃气势。——江水汹涌澎湃 ②(目的)为英雄人物的出场作铺垫。 ③(豪杰)横槊赋诗的曹操、驰马射虎的孙权、隆中定策的诸葛亮、知人善用的刘备、足智多谋的周瑜…… 三 乱石穿空 一 横槊赋诗的曹操 人 国 (山势险峻) 江 时 驰马射虎的孙权 道 周 惊涛拍岸 山 多 隆中定策的诸葛亮 是 郎 (巨浪惊险) 如 少 知人善用的刘备 赤 卷起千堆雪 画 豪 足智多谋的周瑜 壁 (江水汹涌澎湃) 杰 …… 上阕描绘了一种雄奇壮丽的景观,写景的作用是什么? 景为人物作铺垫 【小结】 景←────────→人 面对此景多感慨 再齐读上阕,体会一下。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