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的小编精心为您带来了幼儿园美术教案《小鸟》【6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并分享出去。
活动目标:
1. 在指偶的帮助下,理解歌曲的内容,学习演唱歌曲,并尝试边唱边做动作。
2. 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萌发与同伴相亲相爱的情感。
3. 在活动中幼儿倾听音乐,大胆的游戏表演。
4. 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5. 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活动准备:
1.红、蓝颜色的小鸟指偶若干。
2.小鸟的叫声、伴奏音乐。
3.卡纸剪成的大树若干并贴在小椅背上。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活动。
师:小朋友,我们一起去树林里玩一玩吧。
(播放背景音乐,师幼愉快地走进活动室)1.声音引出两只小鸟。
师:哇,小树林里可真美呀!猜猜还有谁会来这里玩呢?我们来听一听吧!
(1)听上去像是谁来了呀?
(3)再来听一听是不是小鸟呢?
(4)真的是小鸟的声音哦,我们请他们出来好吗?(依次出示红鸟、蓝鸟)其间提问:这是只什么颜色的'小鸟?(红色),哦,又飞来一只,这只是什么颜色的呀?
2.认识两只小鸟的名字。
师:红色的小鸟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丁丁,和丁丁打个招呼。
师:蓝色的小鸟也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冬冬,和冬冬打个招呼。
二、幼儿欣赏理解歌曲1.今天丁丁和冬冬要到这里来玩捉迷藏的游戏,捉迷藏是什么意思?
咦,它们躲到哪里去了?来把它们喊出来吧!
2.现在我变成一棵大树,丁丁和冬冬要在树上玩游戏,看清楚它们是怎么玩的哦?
(1)教师配上动作完整朗诵歌词。
提问:看清楚他们是怎么玩的吗?先是两只小鸟坐在哪里呀?(教师手势)它叫?它叫?谁先飞走了?然后谁飞走了?小树好孤单,它对小鸟说什么?(丁丁回来吧,冬冬回来吧,快快回来吧!)请幼儿帮助大树一起喊小鸟回来。(教师配上动作)(2)幼儿跟着教师边做动作边朗诵歌词。
好玩吗?我们也来玩一玩吧,现在你们变成一棵大树。准备好,两只小鸟来了。
重点练习那句"快快回来吧!"小结:两只小鸟回到树上了,又见面了,他们相亲相爱地在一起,真快乐。听,他们又开始玩游戏了。
3.教师随钢琴音乐慢速地演唱歌曲一遍。
4.再次演唱歌曲一遍。
三、幼儿学唱歌曲
1.教师带领幼儿慢速演唱,同时用教具演示提示幼儿,鼓励幼儿用动作提醒自己记忆歌词。
2.幼儿按意愿扮演丁丁和冬冬,分别站在老师的右手和左手边。教师带领幼儿演唱歌曲,重点是对歌词的理解记忆。
3.教师再次带领幼儿演唱歌曲,重点是演唱的声音。
四、幼儿套上指偶表演歌曲
1.每位幼儿套上指偶,明确角色。(配上伴奏音乐)
2.师幼演唱歌曲一遍。
3.师幼完整连贯演唱歌曲一遍。
4.幼儿独立演唱歌曲一遍。
五、教师引导、小结。
1.你们喜欢丁丁和冬冬吗?为什么?
2.小结:丁丁和冬冬这两只小鸟真懂事,听见大树的一声呼唤,就马上飞回来了,而大树也会在下雨天为小鸟撑起一把小伞,他们会你关心我,我关心你,相亲相爱在一起,以后我们小朋友也要象两只小鸟一样相亲相爱。
现在我们飞到小树林外面去玩玩吧!
3.幼儿听音乐做小鸟飞动作出活动室。
活动反思:
在本次活动中,我针对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为幼儿创设了情景表演,让幼儿在游戏表演中学唱歌曲,学会和同伴结伴游戏。在表演过程中,很多小朋友都很开心,知道要根据歌词的内容有礼貌地按要求进行表演,充分体现了幼儿的自主性和主导地位。
教材的选择:《两只小鸟》是一个韵律比较欢快的音乐。以幼儿感兴趣的故事情节导入,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通过提问:两只小鸟坐在哪里?它们分别叫什么名字?两个好朋友为什么会各自飞走?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并且结合自身的动作暗示,让幼儿在第一次倾听的过程中,在理解的基础上学说歌词。这个环节中,我发现这首歌曲的歌词对小班孩子而言是有一定的体验的,所以在学的时候,孩子很乐意去说、去唱。这次活动很符合小班幼儿的实际,也很能抓住小班孩子的兴趣。
教法的安排:在学习《两只小鸟》的时候,我巧妙地运用了示范,第一次我用两只小鸟的手偶进行情景表演,让幼儿在观看的同时理解好朋友之间应该相互谦让,没有朋友会很孤单,同时激发幼儿学唱歌曲。这一环节中,幼儿的注意力很集中,能结合自己已有的经验大胆地猜测故事的发展情部。最后引导幼儿自主表演,让孩子更好地感知了根据歌词来做动作,让孩子更好地,更直观地感知歌词。
本次活动总的来说比较成功,思路清晰,基本达到了教学目标,但在过程中还是有所欠缺,特别是最后孩子们自己带上纸偶完整演唱歌曲时,手上纸偶的角色分工不是很明确,边唱边做动作有点顾不过来,所以显得有点乱。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吸取经验,将教学活动组织得更好。
活动目标:
1、会用轻快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感受歌曲的情感并完整地演唱歌曲
2、尝试创编歌词,在创编活动中体验成功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课件,歌词小图片若干;纸、笔。
2、《小鸟,小鸟》歌曲伴奏。
活动过程:
一、播放《小鸟,小鸟》歌曲伴奏,学小鸟飞入活动室,熟悉旋律。
二、学习副歌部分。
1、出示红鸟,学唱副歌部分①。
2、出示蓝鸟,学习副歌部分②。
三、理解歌词内容,学习主旋律。
1、图一,这是什么地方,有什么?(蓝天里,有阳光)图二,这是哪里,你闻到了什么味道?(树林里,有花香)。
2、小鸟,小鸟,它们在做什么呢?(自由自在的飞翔)
4、图四、五、六、七,看看,它们刚才经过了哪些地方?(在田野,在草地,在湖边,在山岗)
5、小鸟,小鸟,它们在做什么事情呢?(歌唱)
6、它们在歌唱,唱什么呀?(副歌部分)
四、学唱歌曲
1、教师范唱,幼儿完整欣赏歌曲。
2、幼儿跟着教师看图演唱歌曲。
3、巩固歌曲。
五、创编歌曲
1、蓝天里除了有阳光,还有什么?树林里除了有花香,还有什么?
2、你能把刚才说的这些编到歌曲里面吗?
活动目标:
1、初步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保护花草树木的意识。
2、发展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加深保护花草树木的意识。
3、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4、尝试用较完整的话来表达自己的意愿,并乐意大胆地进行交流。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鸟的特性。
活动准备:
1、活动前让幼儿观察树、鸟、花、草,并请爸妈讲解一些简单的有关它们生长的知识。
2、准备课件(一)、(二)。
3、图画纸,大树、叶子、小鸟(成形的)、粗头彩笔、胶水等。
活动过程:
一、观看课件(一)情景:天空一边乌云,一颗光秃秃的大树,有机只哭叫着的小鸟在树的上方盘旋。边飞边说:"我没有家了,我没有家了"。
1、看后自由讨论。
2、教师启发引导。
①你们看到了什么?
②小鸟哭了,为什么?
③大树为什么没有树叶?
幼儿讨论:大树死了,大树被人砍了,树枝被人折了,等等。
3、教师进行环保教育。
①师幼共同探讨树的用途:从根-茎,从茎-叶,从净化大气-防治沙尘暴。
②师幼共同探讨保护数木、花草的方法。
4、再看课件(一)启发幼儿想一想,小鸟现在没有家了,我们小朋友应该怎么办?
小结:教育幼儿要有爱心、同情心,来帮助小鸟建一个新家。
二、观看课件(二)情景:一棵枝叶茂盛的大树上,落满了叽叽喳喳的小鸟,他们在说:"我有新家了!谢谢小朋友们"。树的上方有笑眯眯的太阳公公,太阳公公说:"小朋友们,你们做得好!"树的下方有美丽的鲜花和绿绿的青草,蜜蜂、蝴蝶在上面飞来飞去的跳着舞。
1、通过观看课件(二),大大激发了幼儿帮助小鸟建新家的兴趣。
2、粘贴大树、小鸟,添画花草、太阳、蝴蝶、蜜蜂等。
3、鼓励幼儿大胆自由创作。
教师说明用胶水的方法并巡回指导。
活动反思:
本教育活动,在教学方法上,我运用了电教手段,采用了拟人手法,把抽象的难以理解的说教变成了幼儿容易接受的形象具体的动画片,我还给幼儿提供了宽松的有利于感受、表达、创造的环境,如尊重他们的意愿,允许他们自由讨论,自由选择喜欢的颜色进行绘画,自幼创编故事等。找到了幼儿的兴趣需要与社会教育要求之间的结合点,引导幼儿的兴趣,"多目的"地发展下去,使幼儿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全面提高。
活动目标
1.练习撕纸块、用胶棒(浆糊)粘贴的技术。
2.喜欢参加集体创作活动,愿意与同伴分享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各色彩纸若干,白乳胶,小筐等。
2.小鸟图片若干,画有大树树干的图画纸。
活动过程
1.创设情境,指导幼儿撕贴大树。
(1)激发幼儿产生帮助小鸟的`愿望。
出示画有大树树干的图画纸,和幼儿讨论:“这里是小鸟的家,可是现在,大树妈妈一片树叶都没有了,小鸟们都不愿意回来了,大树妈妈真伤心啊,小朋友,咱们一起想办法让大树妈妈长出树叶来好吗?”
(2)教师向幼儿示范将绿色彩纸撕成纸块,撕好后放在小筐中当树叶,然后用白乳胶将树叶粘贴在树干上。
(3)教师将彩纸、小筐、白乳胶等材料摆放在合适的位置,引导幼儿自由地选取材料进行撕树叶、粘贴大树的活动,提醒幼儿粘贴时注意避免互相碰撞。
(4)教师注意对个别幼儿的辅导,并提醒幼儿不要随地乱扔纸,知道爱护环境。
2.欣赏作品,和同伴一起分享成功的快乐。
(1)教师和幼儿一起欣赏大树上美丽的树叶。
“小朋友们,你们看,大树妈妈又长出了这么多树叶,你们开心吗?让我们一起把小鸟送回家吧。”
(2)出示小鸟图片,引导幼儿送“小鸟”回家,教师和幼儿一起将小鸟图片粘贴在大树上。
活动目标
1、理解大树和小鸟的依存关系。
2、初步学习按诗歌的结构仿编诗歌。
3、理解诗歌内容,能认真倾听,有良好的倾听习惯。
4、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准备
图片。
活动过程
一、游戏:大树和小鸟。
教师扮演大树,幼儿扮演一群小鸟。引导幼儿在大树周围做各种动作,如亲亲大树、摸摸大树、在大树旁跳舞、为大树捉虫等。
大树和小鸟在一起开心吗?有一首诗歌讲的就是“大树和小鸟”的事情。
二、欣赏诗歌。
出示挂图,教师朗诵诗歌一遍。
大树高高,住着小鸟。大树和小鸟做了哪些事?
你从哪里看出大树和小鸟是一对好朋友?
为什么大树、小鸟快乐陶陶呢?
三、以互动的形式学念诗歌。
教师再朗诵一遍诗歌,引导幼儿说说这首诗歌每一节的前一句和后一句有什么规律。(前一句是关于小鸟的诗句,后一句是关于大树的诗句)
教师念关于大树的诗句,幼儿念关于小鸟的诗句。
引导幼儿结伴学念,然后互换角色。
四、仿编诗歌。
讨论:还有谁和谁也是一对好朋友?
引导幼儿分组或个别仿编。
如:大海大大,/游来小鱼;/花儿美美,/飞来蝴蝶;/天空蓝蓝,/摇着云朵等。
教学反思:
1、诗歌短小简炼、琅琅上口,通过富有动感的语言向幼儿展现了一幅大自然中动植物互相依存的快乐景象。其中仿编部分是为了让幼儿在熟悉诗歌的基础上,把朋友间因友爱而产生的快乐广为传诵,从而营造“快乐陶陶”的氛围。为做到这一点,教师需有意识地引导幼儿注意相关联的人和物,并揭示其相互间的协调关系。
2、幼儿在和教师扮演角色,共同游戏的过程中增强了学习诗歌的兴趣,他们在肢体语言的交流中理解了诗歌所蕴藏的内涵。大树和小鸟大树高高,住着小鸟。小鸟叫叫,大树笑笑。大树摇摇,小鸟跳跳。大树小鸟,快乐陶陶。
小百科:树木是木本植物的总称,有乔木、灌木和木质藤本之分,树木主要是种子植物,蕨类植物中只有树蕨为树木,中国约有8000种树木。分为榕树;杨树;柳树;柏树等。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云雀”,感受乐曲表现的快乐小鸟形象,能用身体动作进行模仿,并尝试用绘画的方式给予展现。
2.认识口笛,了解口笛的音色,感受丝竹乐丰富的表现手法。
活动准备:
笛子曲“云雀”、画有背景的画纸四张、笔和颜料。
活动过程:
一、第一遍倾听笛子曲“云雀”。
1)师:今天老师带来一首曲子,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听一听是谁来了?
2)幼儿欣赏。
3)提问:
A.谁来了?
B.你为什么觉得是小鸟来了? 音乐听起来怎么样?
C.这首曲子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是什么乐器能演奏出像小鸟的音乐)
4)看图片了解口笛:
a、你认识这种乐器吗?
b、你觉得它和什么乐器比较像?哪里像?哪里不同?
c、老师介绍口笛:是最小的笛子,音色比笛子还要高。
d。师:口笛的。声音是怎么样的?(细细高高)小鸟的声音呢?(也是细细高高的),现在你知道为什么要用口笛来表演了吗?(引导幼儿说说口笛的音色与小鸟的匹配)
二、倾听音乐,模仿表演,加深对乐曲的理解。
1)你好象听到小鸟在干什么?
请幼儿大胆模仿小鸟的各种动作。(老师可重点指导几个动作如:飞翔、在树枝上跳来跳去等,为下面绘画作铺垫)
2)学一学个别表演得好的小朋友。
师:刚才某某小鸟飞得可开心了,我们来看看他是怎么飞的,我们一起来学一学;我还看见某某小鸟和某某小鸟在一起,你们来表演一下好吗?我们找个好朋友一起学一学……
三、进一步理解乐曲。
1)教师小结:这首曲子叫“云雀”,是用江南丝竹里的口笛来演奏的。听了这首曲子啊,我们就好象看到了小鸟在蓝天上飞翔,在树林里舞蹈,特别地开心。
2)请幼儿听乐曲,模仿表演小鸟的各种姿态和动作。
四、引导幼儿将小鸟欢快飞舞、嬉戏的形象画下来。
1)师:快乐的小鸟们,你们刚才是在哪里跳舞的呀?
2)师:对,树林、花园、草地都是小鸟喜欢的地方,是小鸟的天堂。瞧!这里也有小鸟喜欢的地方,我们一起去看看(带幼儿到底稿前,稍稍欣赏,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画面)我们让小鸟们飞上去吧,让这里也成为小鸟的天堂吧。
3)幼儿合作绘画小鸟,教师播放“云雀”,巡视指导。
4)展示幼儿作品,适当讲评。
师:你的小鸟在哪里?它在干什么?你最喜欢哪只小鸟?为什么??
五、再次欣赏。
1.师:小鸟的天堂里真幸福啊!我也想去小鸟的天堂了,你们和我一起去吗?
2.师:轻轻闭上眼睛,安静地听着音乐,想象一下,我们变成了小鸟,在小鸟的天堂里快乐地游戏、生活。(幼儿安静欣赏音乐)
3.结束课时。
活动评析:
音乐欣赏,我们应该在“赏”字上多动脑筋,达到赏乐、赏情而赏心悦目;整合教学,我们应该在“合”字上多下功夫,达到合理、合情、合和而天衣无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