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还是对作文一筹莫展吗?这次帅气的小编为您整理了我们的班级【优秀4篇】,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能积极参加班级报的制作,初步了解出班级报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教学准备:了解班中平时出板报时的一些问题。
教学过程:
1、有什么方法可以让全校师生、家长了解我们的学习与生活情况呢?
2、讨论;我们的班级报应该怎么办?
3、成立小小报社
根据个人特长自由组合成小组,按总编、责任编辑、美工、文字、排版等不同岗位进行分工。共同确定所编报纸的大小和报纸名称,成立小小报社。
4、讨论我们的班级报可以设立哪些栏目?
5、各小组在总编的安排下,确定每个栏目的具体负责人。
6、课后分工收集或撰写资料。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通过评判班级报,掌握班级报制作的一些基本要点。
交流编报体会,感受班级的美好。
教学准备:准备编报的资料材料。
教学过程:
1、动手编写小报(可以是手抄、也可电脑制作)(这个内容可让学生在课前完成)
2、交流展出。
(1)分组进行,说说的理由?
(2)讨论我们应该用怎样的评判标准去同学们的班级报呢?
(3)学生自己设奖评比班级报。
3、编报感受交流
明确同学间要学会团结协作,引导学生要关心班级,爱护班级。
课后记:我本以为动手编一份班级报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教学中报着试一试的心态,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动手编报。可结果学生编出的报纸让我大吃一惊,不仅内容有声有色,还图文并茂,充满了智慧。学生在编报的过程中不仅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还感悟到团结协作的重要性。这不禁让我想起一句话“低估学生比高估学生更可怕。”
日期 活动名称我们的班级执教者 活动目标1. 了解自己的班级,知道自己是中几的小朋友
2.乐意和同伴合作制作彩链,打扮教室环境创设彩色纸、固体胶、剪刀重点与
难点让小朋友更快的适应环境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以前我们的班级是在哪里的啊?班级的名字是什么啊?现在我们来到了一个新的班级,现在是什么班级的小朋友了呀?
二、活动进行
组织孩子观察新教室
我们现在的班级和以前的班级有什么不一样啊?你觉得我们的班级漂亮吗?漂亮在什么地方呀?
小结:我们小朋友看的真仔细,能说出那么多我们教室漂亮的地方。
如果我们小朋友想把教室变的更加漂亮该怎么做呀?
孩子讨论
三、动手操作
制作彩链
1、老师示范制作彩链。
2.通过语言引导孩子大胆个性化表现,尝试各种颜色的穿插穿彩链
3.将孩子分成5个小组,合作进行
四、欣赏交流
呈现每个孩子的作品,鼓励态度认真的,进步的,有创意的……
把彩链穿起来,吊在窗台或娃娃家门口
价值分析:
第一环节通过谈话初步掌握班级的名称。
第二环节通过观察我们的班级激发幼儿装扮的愿望。
第三环节通过制作彩链打扮教室,让幼儿喜欢自己的
活动目标
1、为自己是班级中的一员感到自豪,萌发初步的集体荣誉感。
2、清楚连贯的表达自己对班级的感觉。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记录并装饰班级树。
活动准备
一棵大树(只有树干和树枝,树干上写上班级的名称);幼儿每人一片建城树叶形状的绿色纸,水彩笔。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读书,提问导入活动。
这棵树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树上有字没有树叶)
树上的字是什么?我们给这棵树取个什么名字?
2、幼儿讨论,教师提问:
我们班有哪些成员?有什么标志可以代表我们班?
在幼儿园的三年中,你在班上觉得最快乐的事情有哪些?(如:广播操比赛获得的奖、“六一”亲子活动、运动会等)
3、幼儿操作:装扮班级树。
提问:在即将离开幼儿园的这段时间里,你想为班级的朋友做些什么?
幼儿在树叶形状的纸上图文并茂地将自己对班级、对同伴、对老师的祝愿,或者是想为班级、朋友做的事情记录下来,并写上自己的名字。
幼儿将自己做好的树叶黏贴在班级树上。
4、师幼共同欣赏制作完成的班级树。
幼儿面对制作好的班级树谈谈自己的感受。
教师小结,活动结束。
活动建议与提示:
1、将班级树张贴在幼儿可操作到的地方,当幼儿有什么开心的事情、当班级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当幼儿班级或同伴做了什么事情等等,都可以用图文的形式添加树叶;贴上每个幼儿的小照片,毕业前在班级树前留影。
2、在日常生活中注意激发和培养幼儿的集体荣誉感。
《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
第7课 我们的班级
教学目标:
1.以集体合作的方式共同完成一棵“集体大树”,认识到集体与个人的关系。
2.在活动中认识同学,了解集体,体验活动的乐趣,感受集体的凝聚力,感受集体的温暖。
3.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让学生知道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热爱集体,积极参加集体活动,愿意为班集体多做贡献。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课前准备:
准备剪刀、彩纸、胶水,“集体大树”范围图,录制配乐诗朗诵磁带。
二、教学过程:
(一)看录像导入,揭示课题。
1.学生观看一段录像。(学生在集体中生活的场景)
2.师:同学们,我们要得到健康地成长,就需要有一个健康的班集体。但是,良好的班集体不是自发产生的,而是需要经过老师和全体同学的共同努力与建设才能逐步形成。今天,我们就来谈谈“我们的班级”。
(二 )学习“我们长在同一棵树上”
1.师: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开头的一段话,想一想,你是否有这位同学同样的困惑呢?你能用一个很形象的例子说清自己与班级的关系吗?
2.分组进行讨论。
(小组内各人交流个人与班级关系的形象比喻)
3.集体汇报,展示。
(1)各小组汇报(各组推荐一份,由组长汇报,展示)
出示:班级是
我是
我的理由是
(2)师生共同点评:各组的比喻有什么优点?又有什么不足?哪组的比喻最形象?
(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发学生对“我”与“班集体”这一问题的思考,进一步在学生的大脑中建构起对班集体的理性理解。)
4.课堂朗诵表演。
(1)师:有一首诗歌把班级和个人的关系作了形象的比喻,让我们一起来欣赏。
(2)播放配乐诗歌《我是——》
(3)朗诵表演。(鼓励学生用不同的组合方式进行朗诵)
(配乐朗诵,在学生讨论之后播放,加深学生对“个人”与“集体”关系的进一步理解。)
5.制作“集体大树”
(1)师:就把班级比喻成一棵大树吧!我们怎样才能使这棵大树“枝繁叶茂”呢?
(老师在黑板上帖一段纸做的树干)
(2)启发学生想象出制作“集体大树”的方法。
提示:每人做一片叶子,可以写上自己的理想、特长、爱好,也可以画上自己喜欢的图案等。
(3)写上自己的名字,将代表自己的叶子贴在“集体大树”上。
(4)欣赏“集体大树”。
指名读一读“名字树叶”的内容,师生共同评议。
(5)师小结:每个同学都是班级树上的一片叶子,只有大家团结友爱,共同进步,这棵“集体大树”才能茁壮成长。
(以集体合作的方式,尝试用各种方法制作“名字树叶”,共同完成一棵“集体大树”,使学生在共同参与的过程中认识集体与个人的关系,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儿童活动的指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其主要的任务不是讲解教科书,而是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结合实际地培养儿童的品德和习惯,保护儿童的好奇心,引发儿童探索的欲望,让他们能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身心健康地成长。)
6.阅读“三味书屋”,集体思考。
(1)小声阅读“三味书屋”内容。
(2)出示思考题: 我从集体生活中得到了
我从集体生活中懂得了
我从集体生活中
(3)集体交流。
(一段记忆,加上思考,引起学生的回忆,把学生们带回了那一幕幕集体生活的画面中,再次感受集体生活的快乐和幸福。愉快、积极地生活是儿童生活的主调,它旨在使儿童获得对社会、对生活的积极体验,懂得和谐的集体生活的重要性,发展主体意识,形成开朗、进取的个性品质,为儿童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奠定基础。)
(三)课堂总结
集体因为有了我们的存在才充实,才充满活力;我们因为有了集体的爱护、培养,才能够茁壮成长。我们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维护它,用我们的双手将它建设得更加美好!
(四)作业
请同学们在课余时间对我们班级的现有状况做一个调查(有哪些优点和缺点)。
三、课件制作和使用的设想:
1.课前组织学生录制好《我是——》的配乐朗诵磁带。
2.课前录制一段学生在集体中生活的场景录像。重点突出同学们在集体的帮助下学会了生活、学习,学会了自理。
四、对本课时教学的简短提示与建议:
1.课本中以大树比喻班集体,以树叶比喻每位学生,使孩子们感到新奇,充满了参与的欲望。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一比喻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2.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在反思的过程中感悟同学间合作的幸福、快乐,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
第二课时
一、课前准备:
1.课前对本班级的现状及特点进行梳理。
2.准备彩纸、笔墨、颜料、剪刀等。
二、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我们这个集体就像一棵大树,每位同学就像大树上的一片片树叶。那么,咱们这棵“集体大树”究竟长得怎么样呢?
(二)学习“咱们这棵树长得怎么样”
1.“夸夸我们的班集体”
(1)观看一段班级文艺活动场景的录像。(学生以说、唱、小品、舞蹈等形式来夸夸班集√★√体的)
(2)师:每个班级都有自己的特点,我们这个班集体的特点是什么呢?能不能用简练的语言把它描述出来?或是编一个快板、数来宝,演一演、唱一唱呢?
(3)学生分组交流。在小组内练说、演练。
(4)集体交流、汇报。各小组代表上台说一说、演一演。
(5)评比。(以鼓励为主,只要抓住班级任何一点特征进行表演发挥,就大力表扬。)
(寻找班级的闪光点,夸夸我们的班集体,使学生对所在的班集体有所了解,有所喜爱,培养学生热爱集体、关心集体的思想感情。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学活动应源于儿童的生活又高于生活,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的生活。教师要善于从儿童的生活中敏感地捕捉有教育价值的课题,开展儿童喜欢的活动,使他们在主动积极的参与中生活得到充实,情感得到熏陶,品德得到发展,价值判断得到初步的培养。)
2.为班集体起“代号”、选“班色”。
(1)起“代号”
师:根据大家描述的班级“性格特征”,一起来为我们班级起个“代号”。
(2)出示: 我起的“代号”是
我的理由是
(3)选“班色”
师:人们喜欢用颜色表示自己的性格特征,你认为哪种颜色与我们班的“性格特征”相符,可以作为我们的“班色”?
(出示颜色的含义供学生选择)
红色代表热情 白色代表纯洁 黑色代表庄严
绿色代表活力 紫色代表高贵 黄色代表安宁
(4)出示:我认为
因为
(5)投票表决
师:哪一种“代号”、“班色”最能体现我们班级的“性格特征”呢?我们投票表决吧。
(根据各组推荐的班级“代号”、“班色”进行投票表决。)
3.设计班级座右铭
(1)师:一个班级有优点也有缺点。你能不能把最让你失望的地方也说出来呢?
(2)分组交流,说说本班存在的问题。
(3)师:根据班级的缺点,你能提出改进的意见吗?
(4)师:座右铭是人们激励、警戒自己,作为行动指南的格言。各小组为本班设计一个座右铭,让全班同学共勉。
(5)集体汇报,师生共同评议。
4.设计班徽
(1)班徽是班集体的象征。你们准备为班集体设计一个什么样的班徽呢?
(2)各小组设计班徽。
(3)各小组展示自己设计的班徽,并向大家说明含义。
(4)选出一个最具代表性的班徽作为班级的班徽。
(5)举行班徽挂牌仪式。
(起“代号”、选“班色”,设计班徽、座右铭,这是适合小学生心理特征并让学生很喜欢的活动。“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之中。”设计这些活动的目的就是希望通过活动把学生对班级热爱的情感调动起来,培养学生主人翁意识,让学生知道要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多为集体做贡献。)
(三)课堂总结:
同学们集思广益,能积极行动起来,让自己成为班集体建设的主人,成为建设班集体这座大厦的“设计师”。
(四)作业:
1.写一首班歌(以歌曲的形式将同学们的共同心声、集体目标表现出来)。
2.你们还可以为班集体做些什么呢?
三、课件制作和使用的设想:
1.录制一段班级文艺活动场景的录像。内容为学生以说、唱、小品、舞蹈等形式来夸夸班集体的。在课始播放,给学生以感性上的认识。
2.绘制或搜集一些班徽图案制作成课件,供学生参考。
四、对本课时教学的简短提示与建议:
1.教师在活动中一定要注意激发学生的情感,这节课关键是要让所有的学生参与其中,大家都动起来。
2.引导学生开动脑筋,不要局限于课本中提到的几种形式,鼓励学生提出能为班级添彩增辉的好主意。
第三课时
一、课前准备:
布置学生根据自己在班级中的特点自编一个“三句半”。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我们每个人虽然只是大树上的一片叶子,但是要记住:每片叶子对于这颗大树都会有它独特的、不可替代的贡献,我们每个人都是一名“特殊贡献者”。
(二)学习“我在班级中的‘特殊贡献’”
1.我是“特殊贡献者”
(1)师:你为班级做过什么有益的事?为什么要这么做?
(2)分组调查、采访、思考。(小组长采访本组成员)
(3)各人用“三句半”的形式把自己对班级的“特殊贡献”描述出来。
出示例句:
我的足球踢得好,班里球星算一个,足球场上有了我——热闹。
(4)小组交流,推荐1—2人准备集体交流。
(5)集体交流。各组代表上台演说。
(6)师小结:我们每个人都是这个集体中不可缺少的一员,每个人都在为集体做贡献,正是因为有了我们,集体才会如此绚丽多彩。
(让学生知道自己是集体中不可缺少的一员,激励学生勤学苦练,为集体争光;知道要把集体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情,把自己的才干奉献给集体,多为集体做贡献,集体才能更加强大,进一步增强主人翁意识。课程标准中指出: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是儿童应当遵循的基本道德要求,它旨在使儿童形成对集体和社会生活的正确态度,学会关心,学会爱,学会负责任,养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2.欣赏配乐诗朗诵《我为集体做什么》
(1)播放《我为集体做什么》
(2)引导学生回忆平时的学习生活,想一想,你为集体做了什么?
出示句式:因为集体有了我,我为集体做什么?
, 。
, 。
(3)学生先小组练说,再集体汇报。
(欣赏是一种以儿童的体验、感受为主要学习方式的活动。通过诗歌的欣赏,把学生对集体的特殊贡献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高度,提升了学生的道德素养。)
3.“咱们的班主任”
(1)师:不要忘记咱们的班主任,他是我们班级体中不可缺少的一员,现在就来说说咱们的班主任吧。
(2)说说心中的班主任是什么样的?能对你的班主任说说心里话吗?(让学生畅所欲言)
(3)欣赏故事《“麻烦”班主任》
听完这个故事,谈谈你的感受。
(4)师:班主任为了我们这个集体不知付出了多少辛勤的劳动!今天,就让我们来画画咱们的班主任,并把我们最想对班主任说的话也写在画像的旁边。
(通过对故事的欣赏,学生更能理解做一个班主任的不容易;通过画像活动,加深师生间的感情。在活动中让学生感受到班主任在建设一个良好的班集体中所付出的辛勤劳动,从而更加维护班集体,热爱班集体。)
(三)课堂总结:
我们每位同学都是班级体中不可缺少的一员,我们为班级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如果没有了我们,班级体将是无源之水,失去生气。因此,我们要热爱班级体,积极参加班级体活动,多为集体做贡献。只有有了大家的贡献,才会有集体的光彩夺目。
(四)作业:
把“班主任画像”制作成精美的贺卡,作为特殊的礼物赠送给班主任。
三、课件制作和使用的设想:
录制一盘轻音乐磁带,课堂上让学生配乐反复朗诵《我为集体做什么》这首诗歌,体会其内在的情感美。
四、对本课时教学的简短提示与建议:
1.编“三句半”有一定的难度,教师课前应作布置,好让学生搜集素材。同时,教师也应提前准备一部分表现学生不同特征的“三句半”。
2.画像不要占据太多时间,可以用简笔画,能表现特征即可,重在培养对老师的感情。
本课教学设计总体评价与反思:
1.本课教学多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解决问题,意在培养学生与他人平等地交流与合作,学习民主地参与集体活动的能力。
2.注重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通过动手操作,欣赏感悟等多种形式,让学生感受到成长在集体中的幸福,从而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集体责任感。
3.儿童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知识和能力的发展、经验的积累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因此,教学活动要注意活动之间的连续性,帮助儿童获得彼此联系的、不断深化的经验和体验。
4.适当使用多媒体课件,设置不同的情境,引导学生深入其中,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使学生自觉地做到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他人,树立处处为集体争光的思想。
5.在实际教学中,要关注后进生,给予适当帮助,使之愉快地完成学习任务。
6.对学生的评价从两个方面进行考虑:其一,从班集体的整体面貌进行评价:班集体的凝聚力是否增强,班纪班规是否建立,班风学风是否好转;其二,从学生个体角度进行评价:学生对班集体的活动参与积极性是否提高,对班集体的关心程度是否有所增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