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兔同笼》教案优秀8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这次帅气的小编为您整理了《鸡兔同笼》教案优秀8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并分享出去。

《鸡兔同笼》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认识“鸡兔同笼”的数学趣题,能尝试用多种策略解答数目比较小的此类题目。

2、通过学习使学生在不断的试误中,运用“列表举例” “假设法”“解方程法”等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逐步形成良好的数学意识,体验尝试法解决数学问题的思想和方法。

3、在学习我国传统的数学文化的过程中,了解与此有关的数学史,对学生进行数学文化的熏陶和感染。

教学重点:

让学生经历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策略,体会其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假设法中各步的算理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出示图片)谈话:同学们屏幕上的两个动物你们认识吗?你能用数学语言描述一下这两个动物吗?

2、如果把它们放在一个笼子里只告诉你头的个数与脚的只数,你能猜出笼子里各有多少只吗?

告诉学生头的个数和腿的条数让学生猜测笼子里面动物的只数,然后用电子笔移开笼子进行验证。

3、揭示课题并板书:鸡兔同笼

二、展示情境,尝试探究。

(一)出示情境,获取信息。

1、出示例1: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8个头,从下面数有26条腿,鸡和兔名有几只?

2、仔细读题,说说你了解了哪些信息?

(二)猜想验证

1、谈话:同学们,对于这道题,还能像刚才那样直接猜测吗?为了能把所有的猜测一一列出来,我为大家准备了一个表格(出示表格),与学生一起列出所有的可能。

3、怎样才能知道同学们的猜测对不对?

3、和同学们一起验证并完成表格最后一栏的填写,找出正确答案并圈起来。

4、小结:我们这种方法叫做列表法。

5、如果现在有更多的鸡和兔你们觉得用这种列表法还可以吗?为什么?

(三)尝试假设法

1、为了研究老师想请8位同学们配合老师。(请8位同学上台来扮演鸡和兔当老师下令所有的兔子抬起两条腿时,扮演兔子的同学把两只手举起来,计算地上腿的条数,与实际相差了多少条腿,相差的这些腿是谁的?)

2、引导学生把刚才的表演过程用画图的方法呈现出来。

3、引导学生把画图的过程用算式表示出来。

5、小结:刚才我们假设都是鸡或者是兔,把这种方法叫做假设法。

(四)列方程解

1、在解决鸡兔同笼问题时除了列表法和假设法,还有别的方法吗?

2、要用列方程必须找到等量关系式,请大家认真读题找出等量关系式。

3、引导学生列出方程。

4、板演解方程的过程。

三、巩固练习

1、解决《孙子算经》中的原题。

(1)学生理解题意。

(2)用自己最喜欢的方法解决。

(3)集体订正。

2、完成书中做一做。

(1)小组讨论题里的什么相当于鸡,什么相当于兔?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

(3)集体订正。

鸡兔同笼教学设计 篇2

教学内容: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P103——P104页数学广角——《鸡兔同笼》。

教材分析:

“鸡兔同笼”问题是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有趣的数学问题,最早出现在《孙子算经》中。教材在本单元安排“鸡兔同笼”问题,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体会代数方法的一般性。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解决“鸡兔同笼”问题最好的方法是列表法或假设法。“假设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列表法可以让学生经历猜测、验证等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通过两种方法的探究让学生感知解决问题的多样性。因此在解决“鸡兔同笼”问题时,学生选用哪种方法均可,不强求用某一种方法。

教学目标:

1、了解“鸡兔同笼”问题,感受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

2、经历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能够用列表、假设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使学生感知解决问题的多样性。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增强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

1、理解掌握解决问题的不同思路和方法。

2、学会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有关“鸡兔同笼”的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掌握假设法,能运用假设法解决数学问题。

教学具准备:

表格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生谈话导入新知

(设计理念:通过谈话营造轻松的学习环境,同时引出课题,让学生感知我国古代数学文化的源远流长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通过谈话引出问题为下一教学环节做好铺垫。)

二、探究新知

1、质疑:提问:

(1)一只鸡和一只兔不看外表单从数量上看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鸡和兔相比:什么比什么多?多多少?

(3)出示:如果有4只兔和3只鸡同笼,一共有多少个头和多少只脚呢?

(4)尝试解决,交流想法;

(5)出示交换已知条件以后的题目。

(设计理念:通过对比两种动物的异同,引出基础题目,让学生经历观察、比较、分析、归纳概括的过程,同时也让学生了解鸡兔腿数数量的差别,每只兔比每只鸡腿数多2,这为下一教学环节,猜测、调整和有序整理探究列表法奠定基础,同时也为探究假设法做好铺垫。)

2、教学例1

(1)出示例题1。

师:请同学们读一读,和前面的题目一样吗?什么地方不一样?

请同学们大胆的猜一猜鸡兔各有几只?猜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共有8个头)

(设计理念:通过对比两题的已知和未知条件的不同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良好学习习惯,同时也为后面的猜测、有序整理、验证做好铺垫。)

(2)学生自由猜测。

师:大家的猜测有很多种,听起来有点乱,我们按顺序整理一下(出示表格)。

(3)验证猜想。

(4)观察发现规律。

(5)总结概括:在数学中这种方法叫列表法。(板书)。

(设计理念:通过猜测让学生感知在解决类似问题时这是最基础的方法,然后通过列表法进行验证让学生感知有序整理可以找到问题的答案。最后通过观察、交流探讨发现鸡兔数量的变化引起腿数变化的规律,这样也积累了学生解决问题的经验。)

质疑:如果遇到鸡兔数目多的时候,这种方法行吗?怎么办呢?

3、探讨假设法:

a、假设全是兔。

1师以童话故事的形式引入全是兔的情境。

2集体探究,引导交流。

b、假设全是鸡。

1师再次继续童话故事引入全是鸡的情境。

2小组独立探究交流假设全是鸡的计算方法。

3指名小组展示并叙述计算过程。

4小结:刚才我们假设都是鸡或都是兔,所以把这种方法叫做假设法。(板书:假设法)

5延伸:其实解决“鸡兔同笼”的问题还有其它方法,同学们如果有兴趣的话下来以后可以了解一下。

(设计理念:通过情境假设,让学生感知数学的`趣味性,提高了学生探究新知的兴趣,也为假设法的探究增添了趣味。同时,学生又经历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体验了解决问题的方法的多样性。为后面灵活的解决问题打下了基础。)

三、练习巩固

出示练习题。

四、课后总结

(设计理念:学生通过练习一方面加强了对列表法、假设法的巩固,另一方面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灵活的解决问题,增强了学生的应用意识;通过小结收获整理课堂新知,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板书设计:

鸡兔同笼

1、列表法

2、假设法

《鸡兔同笼》教案 篇3

复习目标:

通过复习进一步用假设法或列表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解题思路。并能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与鸡兔同笼有关的问题。

复习重点: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在尝试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复习难点: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法:分析、引导

学法:自主探究

课前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定向导学:2分钟

1、板书课题

2、复习目标:

掌握用列表法、假设法或列方程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解题思路。并能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与鸡兔同笼有关的问题。

二、方法归类:8分

1、填空:

一只公鸡( )条腿,两只公鸡( )条腿,五只公鸡( )条腿。

一只兔子( )条腿,两只兔子( )条腿,五只兔子( )条腿。

鸡兔共五只,腿有( )条。

2、谁记得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呢?

学生回答

3、了解抬脚法

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

有94只脚。鸡和兔各有几只?

古人的算法可以用下图表示:

头… 35 脚减半 35 下减上 35 上减下 23 …鸡

脚… 94 47 12 12 …兔

三、解决问题:10分

(1)、鸡兔同笼,有20个头,56条腿, 鸡、兔各有多少只?

(2)、停车场里停了三轮车和小汽车共11辆,总共有40个轮子,问三轮车和小汽车各有几辆?

(3)比赛答题,对一题加10分,错一题扣6分,一道对题比一道错题多( )

分。

(4)数学竞赛,答对一题得10分,答错一题扣6分。小明抢答了16道题,最后得分16分,他答对了几道题?

四、小结检测:20分钟

1、小结:通过今天的复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吗?

2、检测:

a、问答:

(1)解答鸡兔同笼问题要弄清( )多少只,还要弄清( )多少只。

b、解决问题

(1)、全班一共有38人,共租了8条船,每条大船乘6人,每条小船乘4人,每条船都坐满了。问大船和小船各多少条?

(2)大和尚一人吃3个馒头,小和尚3人吃一个馒头,100个和尚吃100个馒头。求大、小和尚各有多少个人?

(3)篮球比赛,张鹏共得21分,张鹏在这场比赛中投进了几个3分球?几个2分球?(张鹏没有罚球)

(4)有龟和鹤共40只,龟的腿和鹤的腿共112条,龟和鹤各有多少只?

鸡兔同笼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1、了解鸡兔同笼问题,掌握用列表法、假设法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解题思路。并能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与鸡兔同笼有关的问题。

2、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尝试、合作学习的过程中,经历用不同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过程,使学生体会用方程解鸡兔同笼问题的一般性。

3、了解我国古人解鸡兔同笼问题的方法,感受其趣味性。

教学重点

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在尝试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难点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法:分析、引导

学法:自主探究

课前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定向导学:2分钟

1、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大约在1500年前,我国古代的数学名著《孙子算经》中,记载着一道有趣的数学题:(课件出示,题略)你们知道这道题的意思吗?

生:……(课件演示)

师:这就是有趣的“鸡兔同笼”问题。(板书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研究这一问题。

2、学习目标:

掌握用列表法、假设法或列方程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解题思路。并能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与鸡兔同笼有关的问题。

二、自主探究:8分钟

内容:课本p104例1的(1)

时间:5分钟

方法:边看书边完成下面要求:

1、“鸡兔同笼”这四个字是什么意思?

2、书上用了()种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3、我们一起来看看被关在同一个笼子里的鸡和兔给我们带来了哪些信息?

生理解:

(1)鸡和兔共8只;

(2)鸡和兔共有26只脚;

(3)鸡有2只脚;

(4)兔有4只脚;

(5)兔比鸡多2只脚。(课件演示)

师:那问题是什么?

生:鸡和兔各有多少只?

3、猜一猜:

师:请同学们猜一猜鸡和兔可能各有多少只?(学生猜测)还有其它的猜测吗?

4、介绍列表法:

师:你们猜出的结果鸡和兔的总只数都是8只,但是你们猜想的结果都正确吗?到底哪个是正确的呢?下面请同学们把你们的猜想整理到这张表格中,并进行调整,看看哪个结果才是共有26只脚。(学生活动)

5、观察发现,列式计算

三、合作交流:5分钟

假设全是兔,怎样解决?试一试。

四、质疑探究:5分钟

解决鸡兔同笼这类问题,有几种假设的方法?

五、小结检测:20分钟

1、小结方法:

同学们真了不起,刚才我们在解决鸡兔同笼的问题时,用到了多种方法:列表法,假设法。

2、检测:

a、问答:

(1)如果老师让你们解决《孙子算经》中的原题,你会选哪种方法解决呢?

为什么不选择列表法?难?为什么难?(要列举的情况很多)有没有好的办法?(有没有不用列举那么多就能找到答案呢)

(2)如果一定要你用列表法解答你有什么办法?学生讨论。(教师引导列表折半调整。)

(注:如果前面出现了折半列表,就把这个环节提前讲。)

(3)其实在我们生活当中类似于鸡兔同笼的问题有很多的,这些问题都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下面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做一些题目?

b、解决问题

(1)有龟和鹤共40只,龟的腿和鹤的腿共112条,龟和鹤各有多少只?

(2)全班一共有38人,共租了8条船,每条大船乘6人,每条小船乘4人,每条船都坐满了。问大船和小船各多少条?

(3)新星小学”环保卫士”小分队12人参加植树活动。男同学每人栽了3棵树,女同学每人栽了2棵树,一共栽了32棵树。男女同学各几人?

作业:p106;1、2、3。

板书:

鸡兔同笼

假设全是鸡,就有脚8×2=16(只)

比实际少26—16=10(只)

一只鸡比一只兔少4—2=2(只)

兔子:10÷2=5(只)

鸡:8—5=3(只)

《鸡兔同笼》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一)知识技能

1、使学生初步认识“鸡兔同笼”的数学趣题,了解与此有关的数学史,感受我国传统的数学文化。

2、使学生理解并掌握用“图解法”和“ 列表法”这两种基本方法来解答“鸡兔同笼”的问题,并能选择适当方法解决一些与“鸡兔同笼”相似的数学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在学生探究方法的过程中,使学生理解并运用假设的思想解决数学问题,形成有序思考的意识,体验数学的思想方法。

(三) 情感态度价值观:过数学文化的熏陶感染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研究问题的科学素养。

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并运用假设的思想,通过画图法、列表法来解答“鸡兔同笼”及其类似的数学问题。

教学难点:

使学生发现并掌握用列表法解决鸡兔同笼及类似的数学问题。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渗透方法

1、 出示绕口令

1只小鸡2条腿, 1只兔子4条腿;

2只小鸡( )条腿, 2只兔子( )条腿;

3只小鸡( )条腿, 3只兔子( )条腿。……

【设计意图:在激发学生兴趣,缓解学生紧张情绪的同时,使学生明确鸡和兔的腿数】

2、 教师出示一幅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图, 说明○代表头,线段代表腿,让学生说是鸡还是兔子?紧接着再出示两条线段。 让学生说是鸡还是兔子?观察图,比较鸡和兔子的异同

【设计意图:使学生通过观察抓住鸡兔背后的数学本质:相同之处:鸡和兔都有一个头,不同之处:鸡有2条腿,兔有4条腿。从课的一开始,就向学生渗透画图的方法】

3、笼子里有鸡和兔子共4只,鸡和兔子可能有几只?

老师把你们说的这3种情况的画出图来了,很直观。还可以怎样出示展示更清晰?

如果学生说出列表,老师先出示无序列表,再请学生帮忙修改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要全面、有序。同时渗透画图、列表的方法,为后面学生独立解题打下一定的基础】

接着让学生从表格中观察:你能从头数和腿数的变化中发现什么?引导学生发现:头数不变时,多一只兔子就多两条腿,多了一只鸡就减少两条腿

【设计意图:一是引导学生从数学现象背后发现数学规律,同时为后面学生出现多种列表法进行了渗透】

二、独立探究 解决问题

刚才我们把鸡和兔放在同一个笼子里,这就是有名的“鸡兔同笼”。

谁知道“鸡兔同笼”研究的是什么问题?(把鸡和兔放在同一个笼子里,给出总头数和总腿数,求鸡兔各几只)

1、出示例题,读儿歌

菜市场里真热闹,鸡兔同笼喔喔叫。

数数头儿有8个,数数腿儿26。可知鸡兔各多少?

2、 指名说说已知条件和问题。

引导学生找出隐藏的条件:每只鸡有2条腿,每只兔有4条腿

3、你们愿意自己尝试解答吗?

每个同学有2个选择

第一:卡片上画了8个圆,代表8个头,请你用线段代表腿,画一画。

第二:用填表的方法,看能否找到答案。

(如果学生提出用计算的方法,也让他们先画图和列表,之后可以再计算)

【设计意图:这节课的重点是使学生理解并掌握用“图解法”和“ 列表法”这两种基本方法来解答“鸡兔同笼”的问题,所以这里强调的是尝试使用直观的画图法、列表法。】

三、小组交流 开阔思路

小组讨论的要求是

1、给组内同学讲一讲你解题的方法和过程。

2、认真倾听组内同学的发言,你又学会了哪种解题方法?如果有疑问,请你提出来,大家共同解决。

【设计意图:提出具体明确的小组合作的要求,这样的要求便于学生进行交流,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

四、全班交流 成果共享

1、画图法

预设1:用八个圆表示鸡的头,所以每个头下面画两条腿,等于16条,比已知条件给得26条少10条。所以在每个头下面再添上2条腿,一直添到26条腿。结果是5只兔子3只鸡)

预设2:用八个圆表示兔的头,一共32条腿,多了6条腿,擦去3个2条腿结果也是5只兔子3只鸡

为什么2条腿2条腿的添上?为什么2条腿2条腿的擦去?

你认为这两种画法哪种简单?

【设计意图:使学生思维更加简单,避免思维定势,真正掌握画图的本质。】

2、列表法

教师让学生在实物投影下讲解列表的方法。

(预设3种列表法)

3、逐一列表法

情况1:鸡的只数 1 2 3 4 5 6 7

兔的只数 7 6 5 4 3 2 1

共有足数 30 28 26 24 22 20 18

情况2

鸡的只数 1 2 3

兔的只数 7 6 5

共有足数 30 28 26

情况1与情况2进行比较

确定只有一个答案时,找到了问题答案,后面的情况可以不再列举

情况3:兔的只数 1 2 3 4 5 6 7

鸡的只数 7 6 5 4 3 2 1

共有足数 18 20 22 24 26 28 30

情况4:兔的只数 1 2 3 4 5

鸡的只数 7 6 5 4 3

共有足数 18 20 22 24 26

情况3与情况4进行比较

确定只有一个答案时,找到了问题答案,后面的情况可以不再列举

情况2与情况4进行比较

哪个列表能快速找到答案,为什么?

4、取中列表法

鸡的只数 4 3

兔的只数 4 5

共有足数 24 26

5、跳跃列表法

鸡的只数 1 3

兔的只数 7 5

共有足数 30 26

(如果后两种没有出现,教师可以进行引导,也可以在第二课时进行引导,具体情况根据课堂学生生成情况和课堂时间而定。

如果三种表格都出现了,那么根据每一种列表的特点,给每种列表方法分别取个名字。并建议学生采用逐一列表法)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有序思维的能力,同时也体现出不同的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从数据中发现蕴含的规律,培养学生灵活思维的能力。建议学生采用逐一列表法是为以后解答开放性问题做准备】

五、灵活运用 巩固方法

1、今天我们通过画图和列表方法解决了“鸡兔同笼”问题。

我们的祖先早在1500多年前就已经用巧妙的方法解决了这个问题,数学著作《孙子算经》里就有记载。这些著作流传海外,对其他国家也产生了较大影响。其中日本也进行了类似研究,不过日本称之为“龟鹤问题” 。

出示:龟和鹤共6只,龟的腿和鹤的腿共有18条,龟和鹤各有几只?

你认为“龟鹤问题”和 “鸡兔同笼”有联系吗?

用你刚才没有尝试过的方法解决

2、设计意图:

1、使学生感受我国传统的数学文化。

2、 能找到二者之间内在联系,培养学生解决类似“鸡兔同笼”数学问题的能力。

3、 使学生理解并掌握用“图解法”和“ 列表法”这两种基本方法,能够尝试体验不同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设计意图:这两题一道比一道有难度,让孩子根据自己情况自主选择】

六、总结收获 畅谈体会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鸡兔同笼》教案 篇6

一、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在现实情景中,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思想的运用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联系,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信心,进而让学生体会数学的价值。

2、应用假设的数学思想,在解题中数形结合,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解决“鸡兔同笼”的活动中,通过列表举例、画图分析、尝试计算等方法解决鸡兔的数量问题。

二、教材分析

本课时向学生提供了现实、有趣、富有挑战的学习素材,借助我国古代趣题“鸡兔同笼”问题,使学生展开讨论,应用假设的数学思想,从多角度思考,运用多种方法解题,学生可以应用逐一列表法、跳跃式列表法、取中列表法等来解决问题。学生在具体的解决问题过程中,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逐步探索不同的方法,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在合作交流学习的过程中,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五年级学生在三年级时已初步学习了简单的“鸡兔同笼”问题,他们已经初步尝试了应用逐一列表法解决问题,还有一些学生在校外的奥数班中已经学习了相关的内容。因此,教学在这一内容时,学生的程度参差不齐。本班的学生思维活跃,敢想,敢说,有一定的小组合组经验。

四、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

师:今天这一节课,我们要共同研究鸡兔同笼问题。(板书:鸡兔同笼)你们知道鸡兔同笼是什么意思?

生:鸡兔同笼就是鸡兔在一个笼子里。

(媒体出示课本第80页的情景图)

师:请你猜一猜,图中大约有几只兔子,几只鸡?

生1:我猜大约是7只,兔子5只鸡。

生2:不一定。因为有一棵树把鸡和兔子挡住了,所以我不知道各有几只。

(二)探求新知

师:如果告诉你:鸡兔同笼,有20个头,54条脚,鸡、兔各多少?能求出几只兔子,几只鸡吗?(媒体出示题目的条件)

师:想一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用什么方法?想好了,可以写在作业纸上。

师:请同学们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一下,看那个小组的方法多样。

师:哪个小组说说你们的想法?

小组1:我们采用列表法得出的答案。(实物投影展示小组的成果)先假设有1只鸡,19只兔子,脚就有78条。脚太多,然后又假设有2只鸡,18只兔子,脚还是太多了。这样试下去就得到了有13只鸡,7只兔子。

师:还有哪些小组采用不同的列表法?

小组2:我们也采用列表法得出的答案,我们发现鸡增加1只,兔子减少1只,腿就减少2条,所以我们没有一个一个的试,那样太麻烦,而是从2只鸡,18只兔直接跳到10只鸡,10只兔。最后也得到了13只鸡,7只兔。

小组3:我们小组也是列表法。我们是先假设鸡有10只,兔子也有10只。这样比较简便。

师:这三个小组的同学都采用了列表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但同学们想一想,为什么要列表呢?

生1:列表可以帮助我们一一举例,从中找出需要的答案。

生2:列表也就是运用假设法,通过逐步的假设,最终找到符合条件的答案。

师:那么,这三种列表的方法有什么不同呢?

生3:我认为第一小组的列表方法的特点是逐一列表,这样不容易遗漏答案。

生4:虽说第一小组的方法可以完全地列出全部的答案,但比较麻烦。我认为第三组的方法比较好,可以根据题目的根据情况,确定假设的范围,这样可以很快寻找到需要的答案。

师:这两位同学说得都很有道理,其实同样选择列表的方法,我们因根据题目的实际条件,选择适当的方法,这样可以既快又准确地寻找到我们需要的答案。

(三)解决问题

师:根据刚才的讨论,下面两道题目,同学们可以用列表的方法独立地尝试解决。

媒体出示两道题

1、鸡兔同笼,有23个头,66条腿,鸡、兔各几只?请你列表的方法解决。

2、老师带51名学生到公园划船。一条大船坐6人,一条小船坐4人,他们租了大船、小船各几条?

(学生练习后,教师组织全班进行交流。交流过程略)

(四)学习总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五、教学反思

1、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当新的问题提出后,我并没有急于讲解如何做的方法,而是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交流,最后全班共同研究讨论。使同学们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开拓了思维,实现了运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目的。

2、关注每一个同学的发展。

由于学生原有认知背景的不同,他们对解答本课时的题目存在较大的差异,所以,在同样的列表中,学生的认知水平也有一定的层次。但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并没有提出统一的要求,允许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解题方法。在交流时,有些学生用逐一列表的方法,也没去指责他们,而是肯定他们想出好的方法;对于比较优秀的学生,则在课中请他们总结根据题目的条件选择适当方法的优点。这样做的目的,不同的学生在同一节课中就会都有不同程度地提高。

六、案例点评

本节课有以下几个特点:

1、本节课从学的角度安排教学过程、呈现学习内容、提供操作材料,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合作学习的活动中主动完成认知结构的建构过程。因此,使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探究精神得到培养,创新潜能得到开发。

2、让学生获得亲自参与探究学习的积极体验。探究性学习的过程是情感活动的过程,让学生自主参与类似于科学家研究的学习活动,获得亲身体验,逐步形成一种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喜爱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激发探究和创新的积极欲望。

《鸡兔同笼》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对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的观察与思考,从中发现一些特殊的规律。

2、通过猜测、列表、假设或方程解等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知道与鸡兔同笼有关的数学史,对学生进行数学文化的熏陶和感染。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

教师:在我国古代流传着很多有趣的数学问题,鸡兔同笼就是其中之一。这个问题早在1500多年前人们就已经开始探讨了。

出示题目: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上面数,有35个头,下面数,有94只脚。鸡和兔各有几只?)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笼子里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8个头,从下面数有26只脚。鸡和兔各有几只?

让学生以两人为一组讨论。

汇报讨论的结果。

(1)、列表:

鸡876543

兔012345

脚161820222426

(2)、假设法:

假设笼子里都是鸡,那么就是82=16(只)脚,这样就比题目多26-16=10(只)脚。

因为刚才是把兔子当成鸡,一只兔子少算两只脚,那么多出的10只脚就有102=5(只)兔子。

因此,鸡就有:8-5=3(只)

(3)、用方程解:

解:设鸡有x只,那么兔就有(8-x)只。

根据鸡兔共有26只脚来列方程式

2x+(8-x)4=26

2x+84-4x=26

32-26=4x-2x

2x=6

x=3

8-3=5(只)

2、小结解题方法:

教师:以上三种解法,哪一种更方便?

小结:要解决鸡兔同笼问题,可以采用假设法或方程解都可以。用方程解更直接。

3、独立解决书中的趣题。

(1)、方程解:

解:设鸡有x只,那么兔就有(35-x)只。

根据鸡兔共有94只脚来列方程式

2x+(35-x)4=94

2x+354-4x=94

140-94=4x-2x

2x=46

x=23

35-23=12(只)

答:鸡有23只,兔有12只。

(2)、算术解:

假设都是鸡。

235=70(只)

94-70=24(只)

24(4-2)=12(只)

35-12=23(只)

答:鸡有23只,兔有12只。

三、巩固与运用

1、完成教科书第115页做一做的第1题。

学生独立读题分析后,列式解答。鼓励用方程解。

2、完成教科书第115页做一做的第2题。

提问:根据图中你能了解什么信息?(一条大船乘6人,一条小船乘4人)

请同学独立列式解答。(讲评时重点解释算术解的每步的算理)

68=48(人)

假设8条都是大船可坐48人。

48-38=10(人)

假设人数比实际的人数多10人。

多10人的原因是把部分的小船当成了大船,也就是每条小船多算了2人。多的10人除以每条船多算的人数,就是有多少条小船。

10(6-4)=5(条)

8-5=3(条)

这是表示有3条大船。

四、作业

练习二十六第一、二题。

《鸡兔同笼》教案 篇8

教学内容: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P103——P104页数学广角——《鸡兔同笼》。

教材分析:

“鸡兔同笼”问题是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有趣的数学问题,最早出现在《孙子算经》中。教材在本单元安排“鸡兔同笼”问题,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体会代数方法的一般性。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解决“鸡兔同笼”问题最好的方法是列表法或假设法。“假设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列表法可以让学生经历猜测、验证等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通过两种方法的探究让学生感知解决问题的多样性。因此在解决“鸡兔同笼”问题时,学生选用哪种方法均可,不强求用某一种方法。

教学目标:

1、了解“鸡兔同笼”问题,感受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

2、经历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能够用列表、假设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使学生感知解决问题的多样性。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增强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

1、理解掌握解决问题的不同思路和方法。

2、学会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有关“鸡兔同笼”的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掌握假设法,能运用假设法解决数学问题。

教学具准备:

表格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生谈话导入新知

(设计理念:通过谈话营造轻松的学习环境,同时引出课题,让学生感知我国古代数学文化的源远流长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通过谈话引出问题为下一教学环节做好铺垫。)

二、探究新知

1、质疑:提问:

(1)一只鸡和一只兔不看外表单从数量上看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鸡和兔相比:什么比什么多?多多少?

(3)出示:如果有4只兔和3只鸡同笼,一共有多少个头和多少只脚呢?

(4)尝试解决,交流想法;

(5)出示交换已知条件以后的题目。

(设计理念:通过对比两种动物的异同,引出基础题目,让学生经历观察、比较、分析、归纳概括的过程,同时也让学生了解鸡兔腿数数量的差别,每只兔比每只鸡腿数多2,这为下一教学环节,猜测、调整和有序整理探究列表法奠定基础,同时也为探究假设法做好铺垫。)

2、教学例1

(1)出示例题1。

师:请同学们读一读,和前面的题目一样吗?什么地方不一样?

请同学们大胆的猜一猜鸡兔各有几只?猜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共有8个头)

(设计理念:通过对比两题的已知和未知条件的不同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良好学习习惯,同时也为后面的猜测、有序整理、验证做好铺垫。)

(2)学生自由猜测。

师:大家的猜测有很多种,听起来有点乱,我们按顺序整理一下(出示表格)。

(3)验证猜想。

(4)观察发现规律。

(5)总结概括:在数学中这种方法叫列表法。(板书)。

(设计理念:通过猜测让学生感知在解决类似问题时这是最基础的方法,然后通过列表法进行验证让学生感知有序整理可以找到问题的答案。最后通过观察、交流探讨发现鸡兔数量的变化引起腿数变化的规律,这样也积累了学生解决问题的经验。)

质疑:如果遇到鸡兔数目多的时候,这种方法行吗?怎么办呢?

3、探讨假设法:

a、假设全是兔。

1师以童话故事的形式引入全是兔的情境。

2集体探究,引导交流。

b、假设全是鸡。

1师再次继续童话故事引入全是鸡的情境。

2小组独立探究交流假设全是鸡的计算方法。

3指名小组展示并叙述计算过程。

4小结:刚才我们假设都是鸡或都是兔,所以把这种方法叫做假设法。(板书:假设法)

5延伸:其实解决“鸡兔同笼”的问题还有其它方法,同学们如果有兴趣的话下来以后可以了解一下。

(设计理念:通过情境假设,让学生感知数学的趣味性,提高了学生探究新知的兴趣,也为假设法的探究增添了趣味。同时,学生又经历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体验了解决问题的方法的多样性。为后面灵活的解决问题打下了基础。)

三、练习巩固

出示练习题。

四、课后总结

(设计理念:学生通过练习一方面加强了对列表法、假设法的巩固,另一方面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灵活的解决问题,增强了学生的应用意识;通过小结收获整理课堂新知,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板书

鸡兔同笼

1、列表法

2、假设法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