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辛苦为大家带来的设计教学教案10篇,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当时选择这一活动,是因为发现本班幼儿有一阶段特别喜欢看情节生动,幽默的动画片《猫和老鼠》。幼儿对于老鼠那种不畏强大,机智勇敢,聪明幽默的表现非常喜欢。因此我根据幼儿的兴趣,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来满足幼儿的欲望。本次活动就是其中之一,我选择了一首情节幽默,诙谐的歌曲,改变了以往老师唱孩子学的传统模式,而是通过故事情节的理解,感受歌曲丰富的画面且让幼儿通过想象及自身的动作来表现自己对歌曲的感受。幼儿在听听,唱唱,画画的过程中很快掌握了这首难度较大的歌曲。这种以弱战强,以智取胜的诙谐生动的反串角色的表演,使幼儿的兴趣和好胜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活动目标:
1。通过听听,看看,画画,唱唱等活动,激发幼儿学习歌曲的愿望,初步学会歌曲《老鼠画猫》
2。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和合作能力,进一步培养幼儿的音乐表现能力。
3。使幼儿懂得歌曲的诙谐幽默之处。
4。借助图谱、动作、游戏情景理解记忆歌词并学唱歌曲。
活动准备:
1。画有猫轮廓的纸若干张,黑笔人手一支;
2。猫头饰,大老鼠头饰各一个,小老鼠头饰与幼儿相等。
3。音乐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创设情景表演《小老鼠上灯台》,引出新歌曲。
1、老师扮演老鼠妈妈带领小老鼠去找食物,老鼠大队前进!播放音乐《小老鼠上灯台》。2。遇到了一只凶狠的大野猫(另一老师饰),使老鼠们的觅食行动受到了阻碍, 猫趾高气昂地走了。
3。为新歌的画面,埋下伏笔。鼠妈妈:“哎呀呀,好痛!我可怜的孩子们被吓坏了吧?该死的野猫,眼睛要是再小点就不会发现我们了,看,这是被猫爪子抓的,要是猫的爪子再少一点,该多好啊!”
二、学习新歌曲《老鼠画猫》
1、 初步感受旋律:
⑴鼠妈妈:看来这儿并不安全,咱们还是搬家吧!跟真妈妈(歌曲旋律起)
⑵鼠妈妈:小老鼠咱们搬了一天的家,很累了,赶快休息一下,美美的睡上一觉吧!
⑶鼠妈妈(惊讶状):“咦,我刚才做了一个很美的梦,梦见刚才那只讨厌的大野猫它变了,你们猜猜看,他会变成什么样子呢?”“小老鼠”们议论纷纷,并鼓励他们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⑷鼠妈妈:乖宝宝,你们的心思和妈妈是一样的,都想让野猫的眼睛变得小小的,爪子呢,也没有了┄┄那就让妈妈将梦中的老鼠画给你们看吧!(变慢速唱歌边将猫的样子给画出来)
⑸幼儿跟随老师按照画面清唱歌曲一遍。
2、理解、熟悉歌词:
⑴鼠妈妈:从歌词与画面中发现大野猫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眼睛要变得小小的,腿变得短短的,胡子要往上翘?┄┄(让他们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
⑵鼠妈妈:那你们喜欢这样的猫吗?那就让我们一起来画这样的猫吧!要求:4人一组,根据音乐歌词,合作画猫。(音乐旋律起)
⑶边检查画面,边再次演唱歌曲
鼠妈妈:现在我要检查你们画的老鼠是不是我所喜欢的。共同用歌声检查自己的画。
⑷拿着自己的画,随乐一起表演唱
三、结束部分
一声猫叫——鼠妈妈:妈妈告诉你们我们梦想的猫是不存在的,真的猫还是要来的,我们还是悄悄搬家吧!(《小老鼠上灯台》的音乐声中结束)
活动反思:
第一,幼儿理解、记忆歌词中巧妙地结合图片。
歌曲《老鼠画猫》歌词诙谐幽默、形象鲜明,幼儿感兴趣。这首歌歌词有一定的顺序性,但歌词之间没有鲜明的前后关系,幼儿易把歌词内容记颠倒。我根据歌词内容设计了一些小图片,如小老鼠、笔、小眼睛、小爪、短腿、翘胡子等。活动中我根据歌词依次出示小图片,引导幼儿边看边朗诵歌词。最巧妙的是把小老鼠的尾巴画成一个往上翘,来引导幼儿学习滑音,幼儿一看到便自然会把声音唱得像老鼠尾巴一样向上翘,立刻找到滑音的感觉。
第二,各个环节衔接自然、逐层递进,活动结构严谨、紧凑。
这首歌曲节奏较快,旋律起伏大,且有滑音、说唱形式等演唱技能的要求。能抓住重点,分解难度,层层深入。学唱歌曲环节中,我先引导幼儿自然地唱这首歌,再加入滑音的唱法,然后再指导幼儿运用说唱形式进行演唱,符合幼儿认知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规律,又能适时调整幼儿的心理状态,不断激发幼儿新的学习欲望,将活动逐步推向**。
第三,方法得当,充分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
歌唱教学比较枯燥,需反复练习。为避免这一弊端,我首先用游戏导入活动来吸引幼儿,产生愉悦激发兴趣,接着根据幼儿好奇的特点引出“怪猫”,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猫怪在哪儿,在看图和学唱环节中,我不急于告诉幼儿歌词内容和演唱方法,而是引导幼儿去观察、讨论、寻找,使本是外在的学习任务变成幼儿内在的学习动机、需要。这样一来,幼儿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活动就真正成为幼儿主动学习的过程了。
不足:通过这次活动,我深刻体会到新颖有效的教学活动手段能有效地帮助幼儿增强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能力。幼儿音乐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必须最大限度地体现音乐活动的独特魅力与优势,既要选择那些形象、生动、寓意含蓄、结构优美、幽默风趣的作品。教师必须以开放的、平等的、民主的、尊重幼儿的教育观念去选择方法、运用方法。
1、我的语言和动作如能更加夸张和显示歌曲的幽默就更好。
2、在活动设计上应该更加严谨。
3、活动的环节之间过渡自然,但是环节间的活动要更加紧扣,层层递进。
《纲要》中指出:要“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要避免仅仅重视表现技能或艺术活动的结果,而忽视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态度的倾向”。“教育内容要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等等。在音乐教育中我觉得以下三种教学方法和谐统一,才能真正地发挥幼儿的创造潜能。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平均数的过程,学会寻找平均数的方法——移多补少(操作)、先总后分(计算),理解平均数的含义。
2.在具体情境中,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生活现象,解决简单的实际生活问题。
教学重点:认识平均数,会找平均数。
教学难点:理解平均数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情境激趣,引出问题:
1、看到黑板上这几个圆圆的圈你想到了什么?
2、这节课我们就把它看做一个靶子,来做个游戏好吗?
我们先来制定一个游戏规则,投中这个靶心的得10分,投到第二个圈的得9分,投到第三个圈的得8分,投到第四个圈的得7分,投到圈外边的得6分。如果投到线上怎么办?我们就看投到线那边的多一些就算那边的分,但是如果你连 黑板都没投中就是0分,同意吗
我们从中间一分为二,这边算一组,这边算一组。我们给这边起个名字叫第一组,这边叫第二组(板书)。第一组的同学向老师挥挥手,第二组的同学向老师点点头。
我们每组选5个代表参加游戏,请大家排一队交错站好。(给每人发一个沙包)好,比赛开始。
板书: 第一组 第二组
[]+[]+[]+[]+[]=[] []+[]+[]+[]+[]=[]
下面我宣布胜利队是第 一组,欢呼一下吧!
看大家玩的这么开心,老师也忍不住想要参加这个游戏。我想参加你们组,你们欢迎吗?那我也来投一次好吗?现在第二组的得分是[]分,我重新宣布胜利队是第 二组。
你们什么想法都没有?对这个结果有意见吗?(采访第一组)你们说这样比公平吗?
看来人数不相等,用比总数的方法来决定胜负是不公平的,那么怎样比才公平呢?不增加人,有什么好办法吗?请和身边的同学讨论一下吧!
二、解决问题,探求新知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5 ([]+[]+[]+[]+[])÷6
=[]÷5 =[]÷6
=[] =[]
那组赢了?能说出理由吗
第二组虽然输了,但也不要气馁,你们课下还可以再比。
第一组这个“5分”是谁投的?
这组中最多的是几分?最少的是几分?5与它们相比怎么样
小结:可见,5分既不是第一组的最高水平,也不是第一组的最低水平,而是处在最高和最低之间的一个平均水平,咱们就把表示平均水平的这个数叫做平均数。平均数的大小应该在一组数据中的最大数与最小数之间。平均数是我们计算出的结果,它表示的是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并不一定这一组数据都等于这个平均数,有些可能比平均数大,有些可能比平均数小,有些可能和平均数相等。
求平均数的方法是什么:总数÷份数=平均数
三、巩固练习,拓展应用
1、今天的数学课上,我发现了有3位同学听的特别认真,老师讲课他们听得很认真,同学发言他们也听得很认真。(三人上台领奖品,老师分别奖励他们1支、3支、5支铅笔)
请上台的三个小朋友数一数,手里有几只铅笔,然后大声的告诉大家。你们说老师这样奖励公平吗?怎样才公平吗?那么你想怎样把它们移一移。和身边的同学商量一下,台上的3个同学也互相商量一下。
你真了不起!想出了移多补少(板书)的办法。
你还有什么方法求出来吗?
学生计算,指名说出算式,师板书:(1+3+5)÷3
=9÷3 =3
谁来说一说,求平均数一般可以用哪些方法?你喜欢用哪种方法?
2、 估一估:
为了布置教室,小丽买来一些彩带,请你帮小丽估一估这三条彩带的平均长度大约是多少?
请你在本上列式算一算。学生尝试练习后评讲。
你是怎么算的?都是先求和再平均分吗?为什么这个题目你不用移多补少的方法?
看来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方法。数量少,相差不大,用移多补少简单;数量多,相差大,用先求和再平均分。
3、刚才我们一起认识了平均数,也知道了怎么求平均数,接下来我们来看一看生活中有关平均数的问题。
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小刚语文、数学、英语三科的平均成绩是94分,小刚的数学成绩一定是94分。( × )
(2)、小明所在班级同学的平均身高是132厘米,小华所在班级同学的平均身高是135厘米,所以小华比小明高。(× )
(3)、三名同学的年龄之和是42岁,这三名同学的平均年龄是14岁。(√ )
(4)、小明星期六做了20道题,星期天上午做了12道,下午做了7道,小明平均每天几道题 列式为:(20+12+7)÷3 = 13(道) (× )
4、想一想、说一说
有危险吗?课件展示:游泳池和小明的问题。
想一想:出示游泳图,平均水深110厘米,小明身高145厘米,下去游泳有危险吗?
生讨论是否有危险。说说理由。
5、出示1—9九张数字卡片
下面请你把1—9九张数字卡片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摆在桌子上。卡片上都写着几? 下面做这样这样一个竞赛:
(1)请你从所有的卡片当中任意取出2张,让这两张卡片的平均数是5。
还有吗谁能把所有的答案都说出来?
为什么这两个数的平均数是5?到前面展示。
(2)再做这样一个竞赛:
随便拿出几张卡片,三张、四张、五张或更多张都行,要求这几张的平均数也是5。 到前面展示。 再多点还有吗 都用上了平均数还是5。
(3)下面请你去掉几张,平均数还是5。
四、小结
这节课你开心吗?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
【课文简介】
《猫》这篇讲读课文细致、生动地描述了大花猫性情古怪和它刚满月时的淘气可爱。全文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猫的喜爱之情。我紧扣本单元的读写重点,引导学生有层次地、反复地朗读课文,从读中理解、读中品析、读中感悟。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情景,让学生深切体会到猫的可爱和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增强了教学效果。
【教学目标】
1、教育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大花猫的古怪性格和它小时侯的可爱,培养学生热爱小动物的感情和观察小动物的兴趣。
2、教养目标:
⑴ 理解文中写得具体的句子。
⑵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发展目标:
学习抓住事物的特点,细致观察和真实、具体地记叙事物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通过语言文字的学习,了解大花猫的古怪性格和它小时候的可爱,培养学生热爱小动物的感情和观察小动物的兴趣。
【教学方法】
读式教学法、情景法、讨论法。
【教学媒体】
CAI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
同学们,你们家有猫吗?你们家的猫是怎样的?
(学生自由说)
老舍家也有一只猫,他家的猫又是怎样的呢?大家有兴趣去看看吗?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5课,一起去认识一下作者老舍家的猫?
板书课题:
猫
二、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1、听老师读课文,边听边想:
这只猫有什么特点?
板书:
古怪
课文中哪句话概括说出了它的特点?
(大花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过渡:大花猫到底有多古怪呢?课文分三个自然段给我们作了介绍。
2、精读第一自然段:
⑴ 默读这段,思考:
这段写了大花猫的哪些古怪性格?
学生汇报,老师板书:
老实 贪玩
贪玩 尽职
⑵ 再请大家大声地、自由地朗读这段:
用不同的线段画出描写猫老实、贪玩、尽职的句子。
⑶ 其实猫就是猫,白天睡觉,晚上抓老鼠,没事就东奔西跑的,根本谈不上什么老实呀、尽职呀的,但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呢?
(因为他很喜欢这只猫)
那怎样才能把作者的喜爱之情读出来呢?
⑷ 大花猫真逗!你最喜欢它的哪种性格?为什么?
学生1:我喜欢它老实,因为我觉得他很乖,睡觉的样子像小孩,很可爱。
学生2:我喜欢它贪玩的性格,因为我家的猫也是这样的,很淘气。
学生3:我喜欢它的尽职,它多负责任,多认真啊!这种精神很值得我学习。
那好吧,加上你的感情,把你喜爱的地方读出来,注意要读得生动。
(多种形式进行练读、让读得好的学生领读、表演读。)
三、小结
1、读了这部分课文,你知道了些什么?你还像知道些什么?
2、大花猫这么可爱,我们写首小诗送给它好吗?
一、学习第一段,体会猫的古怪,猫(第二课时)。1、自由轻声朗读第一段,想想你读懂什么?
2、指名学生说说读懂什么。
板书(卡片):老实贪玩尽职勇猛高兴时温柔可亲
胆小古怪不高兴一声也不吭
3、读板书。
4、出示: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1)(2)
要求选自己喜欢的一种形式,填进黑板上写猫性格的词。
5、指名学生在黑板上按一种形式,摆猫性格古怪的词。
6、指名学生具体地讲讲猫的性格为什么古怪?
7、教师领说黑板上的句子,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猫(第二课时)》。
8、看来,这段是围绕哪一句来写的?
我们可以把这句话作为第一段的段落大意,这种方法叫做摘录法。
9、教师领读第一小节。
课文是用什么句式把猫的老实、领玩、尽职的矛盾性格连起来的?(说它……的确……可是……)
10、用上面的句式说说第二自然段的内容。
出示:说它温柔可亲吧,的确是呀,______________
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用上面的句式说说第三自然段的句式。
二、再读第一段,体会情感。1、猫的性格这样古怪,作者喜欢吗?再读第一段,哪些句子最能反映作者喜欢猫?
比较:
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个脏脚印。
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
师:第一句体现出什么感情?
女同学读出第一句中的讨厌感情,男同学读出第二句中
喜欢的语气。
2、还找出了哪些句子?(它还会丰富多腔地……)
(1)师:猫的声音有长有短,有高有低,好像……
生:(接答)像唱歌、说话……
(2)指名读这句句子。
3、还找出了什么句子?
4、老师觉得猫捉老鼠时,老舍爷爷也特别喜欢。
(1)“尽职”、“闭息凝视”是什么意思?
(2)出示填空:
闭息凝视——————()
设计意图:
对于大班的孩子来说,“人物”永远是创作画的主题,特别是自己身边人,如父亲、母亲、小朋友等。他们想画各种各样的人,表现各种各样的人物动态,以表达他们丰富多彩的生活。但是,他们画的人却又总是“千篇一律”:圆圆的脑袋,直直的身体,木棍似的手脚。显然,缺少一定的“画人”的技能,已阻碍了他们的发现和表达:以最新动画片中的《喜羊羊与灰太狼之虎虎生威》、《动态小人物》中,好多孩子邀请身边小朋友——“模特儿”摆出了各种各样的造型,但是他们不知如何表现出这些动态,好多孩子向老师“求救”:老师,这个弯下身体的喜羊羊怎么画?,老师,这个小人儿怎么画?
老师,我不会。孩子们不甘于画那“千篇一律”式的小人,却又不知如何下笔画出那形态各异的动态人物。因此,我觉得有必要为孩子们“补上”这一课,让他们初步掌握一些画人的技巧,学习一些写生的知识,以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所需、所知、所感。
活动目标:
1、能够掌握采用动态线条辅助的方法进行动态人物的写生,初步学习“整体——局部——整体”的写生方法。
2、能够细致观察,掌握“写生”的含义,避免简笔人物的模式画法。
3、能够为画面进行想象添画、完善画面。
4、开发学生的爱好兴趣、空间想象能力以及动手能力。
活动重点和难点:
学生能对人物姿势动态线条的勾画,并对画好的动态线进行补充。
活动准备:
人手一份铅笔、橡皮、水彩笔等绘画工具。
活动环节与内容:
1、教师示范人物写生画的方法,引导幼儿采用动态线辅助的方法,学习“整体(动态轮廓)——局部(衣物、装饰品等的刻画)——整体(线条整理、添画)”。
2、教师:今天老师就请动态线帮忙来和大家一起玩画人的游戏,谁愿意做我的“模特儿”出示一人物写生的范画(画中的人物身体用一条动态线表示),引导幼儿评价出发幼儿学习用动态线辅助的方法画身体动作的方法。
老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幅画,觉得这幅画怎么样?。
老师用一条线表示身体了,那这个人的身体动作是怎么样的?我们来学一学。
谁来帮忙把身体添画好?要让身体的动 www.baihuawen.c n 作跟这条线一样!
请一名幼儿上台添画身体轮廓。
现在我们一块来欣赏小朋友的画,看她画的怎么样?
老师:身体动态画得很好,你是怎么根据这条线画出身体动态的?(把这条线当作身体动态,沿着它画出轮廓。这个方法真不错,我们给这条表示动态的线取个名字吧!)这条表示动态的线叫做“动态线”。教师讲解示范:
1、整体动态的刻画:首先,我们来画他的头、脖子,然后画出身体动态线,沿着动态线画出身体线条,最后画出腿、脚,手。(用铅笔画)强调两腿的画法,引导幼儿观察,避免腿部分开的“模式”画法,让幼儿进一步了解写生。
2、局部细致的刻画:接下来我们该画什么了?
我们要把衣服裤子的样式、花纹等仔细地画出来,可以直接用水彩笔画。
引导幼儿不必拘泥与原来的身体动态形状。
3、整体画面的修饰:最后,我们要把画面上的线条整理一下。把不需要的铅笔线条擦去,需要的用水彩笔描画出来。
今天,我们学习了照着一个人把他画下来的方法,这种方法叫做写生。除了写生人,我们还可以写生什么呢?
引导幼儿添画:现在我们的这个人已经画好了,咦,他可能在做什么呢?他会在什么地方、和谁在一起呢?
3、布置幼儿作业,教师辅导。
1、今天,我们就用写生的方法来画人,注意要表现出人物的动态,然后进行细致的刻画,画出衣服裤子花纹等,最后为这张画进行添画,使画面更加漂亮。
2、请一位幼儿做“模特儿”,其他幼儿进行写生。
4、作品展评。
师生共同欣赏、评论。
结束语:
教师在选材上非常接近幼儿生活实际。教师一敏锐的洞察力抓住了这个教育契机,充分利用幼儿熟悉的费旧物品,让它在教育教学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够真正的做到让幼儿主动学习。教师通过层层深入的提问,引领着幼儿在自然的状态下,一步步的进行实践、总结、再实践、再总结的学习过程。每一次问题的提出,就是幼儿将要实践的主题。使幼儿逐步获得了更多的经验,真正体现了孩子主动学习的意义。教师在活动中,能够根据孩子的需求,以合作伙伴的身份启发、引领幼儿在困惑时如何走出来,随时抓住幼儿迸发的创造性火花,加以引导、启发,懂得用自己的行为给孩子启示,最后让幼儿自己得出结果。让幼儿获得一种成功感。在师幼的互动活动中,教师能通过自己对孩子的观察,做到对幼儿实施有意义的关注。每一次关注都是有目的的,而不是随意的、盲目的、形式上的。幼儿做什么?怎么做?做的怎么样?教师都能做到心中有数。关注孩子的学习效果,不断激发幼儿的思维和想象,进行再创造。教师的适当启示使师幼互动变成有来有往的有效性互动,使互动中幼儿的反应成为有价值的反应。另外,教师在活动时,不是死背教案,教学具有一定的伸缩变化,能根据孩子活动的具体情况及时调整。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观察生活的兴趣。
2、 学会写字7个,会读10个字。并能用生字组词。
3、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第一课时
一,音乐激趣,谈话导入。
1、 课前让学生唱歌。
2、 谈话:同学们,有一个活泼充满好奇的孩子,他把自己的影子描绘得可有趣了。让我们一起走到他的影子世界去看一看吧。
二,板书课题,启迪思考。
1, 教师板书:影子。 谁认识这个词语? (影子) 有谁注意过自己的影子是什么样的?
2, 让学生自由回答。
三,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听录音范读。
2, 学生自读,标出生字新词。
3, 指名试读课文,引导学生学会正确评价他人。
四, 学习生字新词。
1, 出示小黑板的生字词:( 影子。 挥挥手。 蹦蹦跳跳。 嘿。 主人。 小矮人。 竟然。 有趣。 捉迷藏。 )
2, 发挥班内小老师的优势,教认生字。
五, 分析字形,自习生字。
1,读一读字音。
2, 说一说记法:从结构,加偏旁。部首相加等方面帮助识记。
3, 让小部分学生到台上来表演: (挥挥手。 嘿。 捉迷藏等动作)
六, 阅读,感悟课文,引导想象。
1, 轻声读课文,边读边想: 我的影子有哪些变化呢?找出来再读一读,想一想。
2, 小组交流自由朗读的收获。
3, 选择自己喜欢的读课文的方式,把课文中最感兴趣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
4, 教师带学生到操场上,在太阳底下做各种手的动作,让学生说说手的影子的变化。
5, 师: 说说你们手的影子的变化。
生: 我晃晃手,影子也晃晃手。我的小手变成小兔,影子也跟着变成小兔。我做什么,他就做什么。
生; 影子一会儿跑到我的前面,一会儿跑到我的后面,一会儿跑到我的左面去了,它好像在跟我捉迷藏。
生:接着笑着说: 影子就像自己的小尾巴,你走到哪儿它就跟到哪儿。
师:是啊,影子就像调皮的小孩子,变来变去,真神奇!还有在什么情况下,我们要用到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呢?
6,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想象影子变化给自己带来的乐趣。
7, 讨论: 一路上,影子总跟着我,可是它为什么会变来变去呢?
七, 总结课文:
同学们,我们只要细心观察,就一定会发现大自然是一个神奇,美丽的世界!你会从中发现许许多多的秘密呢!
一、教材分析
《称赞》是九年义务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18课,本单元的主题是:“别人有困难,我们应该热情帮助,新世纪的小主人就应该友好相处,团结合作。”
爱听好话,这是人们的正常心理,获得他人和社会的认可,这是人的正常需要。文中的小刺猬和小獾相处得多么融洽,多么富有人情味儿!只要是发自内心的称赞,即使是平淡如水的一句话,也会产生想不到的效果。要想获得别人的称赞,得先学会称赞别人。
二、学生分析
学生是发展中的个体,他们的生活经历和体验及学习需求各不相同。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因此,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及认知水平,即关注学生阅读“期待视野”。
学生经过一年的语文学习,掌握了一些识字方法,能够用比较通顺的语言回答课堂上出现的问题。在分角色朗读的过程中,每一位学生的朗读能力得到了提高。
三、设计思路
1、课前通过学生欣赏六幅插图,初步了解了课文故事,给学生一个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让学生结合插图叙述故事。
2、在学课文前,进行反复的自由读,选择喜欢的段落读,小组读,分自然段读。然后在分角色朗读。朗读是培养学生语感的有效途径,它可以唤起学生的想像,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情感的能力。
3、教学中围绕角色间的对话来学习。理解什么是称赞?谁对谁的称赞?为什么要称赞?
4、创设情境,进行课文内容表演。学生通过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进行角色表演。这个过程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表演才能,同时又能培养学生之间相互合作的能力。
四、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相互称赞带来的快乐。
3、学着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
五、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第18课《称赞》,看到这个问题,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学生:什么是称赞?
课文中谁称赞谁?
因为什么而称赞?
称赞的结果怎样?
2、同学们提出的问题非常好,这些问题的答案就在课文之中,让我们共同到文中去找一找答案吧。(打开书)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
借助汉语拼音把字音读准确。
2、再读课文。
圈出不认识的生字大声读几遍,标出自然段。
3、小组内自习生字,游戏“你指我读”。
4、教师检查自学情况。
同学们读的怎么样?老师来考考你们。
出示生字:你是怎样记住它的?指名汇报。
(开火车读、齐读生字)
5、把生字带回课文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
指名朗读课文,巩固生字读音。
(三)朗读感悟
1、教师范读课文
同学思考:听了这个故事后,你知道什么是称赞了吗?
2、如果你得到别人的称赞心情会怎样呢?
3、课文中是谁称赞谁的事?怎样称赞的呢?为什么呢?
4、学习小刺猬称赞小獾。
指名朗读课文,
回答:他们是怎样称赞的?
指导朗读。
5、学习小獾称赞小刺猬。
小组自学汇报。
6、你喜欢小刺猬和小獾吗?为什么?选择你喜欢的段落读一读吧!
(四)分角色表演读
小组练习,指名汇报表演
(五)写字指导
学习本课中的“采”、“背”
指名认读,组词。
师范写,学生写仿。
教学目标:
1. 读准单韵母和音节yu及其四声。
2. 能正确书写ü、yu,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3. 在教师指导下朗读儿歌,找到儿歌中所含的本课韵母和音节,借助图画、儿歌让学生有兴趣地学习本课的韵母和音节。
教学重点:
学会ü和yu,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难点:
在教师指导下朗读儿歌,找到儿歌中所含的本课韵母和音节,借助图画、儿歌让学生有兴趣地学习本课的韵母和音节。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
教师:教学挂图、相关的拼音卡片或者投影等。
学生:《自主拼音本》或拼音卡片。
教学过程:
一、 复习i、u、y、w、yi、wu
采用游戏形式进行复习,用“摘果子”的游戏,按声母,单韵母,整体认读音节进行归类,摘一个果子读一个音。
二、 学习单韵母
1、 看图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小鱼吐泡泡)
2、 让学生把“鱼”读成一声。告诉学生“鱼”读成一声就是单韵母“i”的读音,自由读,体会读音。
3、 抽读,观察口型编儿歌:“扁圆嘴巴。”
4、 开火车读,齐读。
5、 观察图画,说说ü像图上的什么?你怎么记住它?试编顺口溜:“小鱼吐泡,u加两点。”
6、 观察ü在拼音格中的位置,让学生试写。教师讲评,示范。强调:ü占中格和上格,共四笔,两点写在上格靠近第2条线。
7、 作业讲评。
8、 练读ü的四声。提示:ü带调后头上的两点不能丢。
三、 学习音节yu
1、 故事导入:老师指导学生给音节yi和单韵母编故事。(韵母ü看见大y带小i去公园玩。就对大y说:“我也想跟你去公园玩。”大y说:“好吧,我带你去。”小ü听见了,高兴地脱下帽子,向大y行了个礼,赶紧跑到大y的身边。你们看,这就是音节yu。在这个音节里,小ü的帽子不见了。)
2、 读、认音节yu,用顺口溜帮助学生记住ü上两点省写的规则:“小i见大y,脱帽行个礼,摘掉帽子还读ü。”
3、 练习读yu的四个声调。分别用yu的四个声调组词。
四、 读语境歌
1、 引导学生看图说图意。
2、 学生练读儿歌,用“ü”画出ü的音节。
3、 疑难处教读,小老师教读。
4、 学生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后交流。
五、 完成课后练习“读读连连”
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
六、 游戏巩固:送拼音回家
准备好拼音卡片。游戏时,分小组活动,先将声母、韵母、音节分类,再将拼音送到相应的家。分类正确、朗读正确为优胜小组,并送上一面红旗。
板书设计:
ü ǖ ǘ ǚ ǜ
yu yū yú yǔ yù
教学后记:
【学习目标】
1、认识所、牧等12个字,会写诗、林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激发学生朗读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生字,有感情的朗读背诵课文。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前准备】
本课挂图或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看图激趣
出示课文插图:
图中画了谁?他在干什么?他想干什么?
(指名说)
清代有一位诗人为这写了一首诗,你想读读吗?
板书课题:
指导读准平舌音所。
二、初读感知,了解古诗大意
1、自由读古诗:
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同桌对读:
检查字音。
3、再自由读:
说说古诗写了画中的哪些景物。
4、指名说。
三、图文结合,再读感悟
1、出示挂图,师指牛与牧童图,问:
这是什么?
(牧童骑黄牛)
牧童高兴地唱起了歌,他的歌声怎么样?
(歌声振林越)
2、多美的一首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齐读、指名读、男女生赛读。
四、读诗想画面
1、师配乐读古诗:
学生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
2、教师引导根据画面练习背诵:
引背、同桌对背、齐背。
五、读一读,想一想
从林樾、鸣蝉可以知道这首古诗是写哪个季节的?
六、指导书写
1、出示田字格中的生字:
学生认读。
2、指导学生观察生字的'占格位置。
3、教师范写,同时讲解。
4、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5、评价。
第二课时
一、看图导入
1、出示挂图:
这是什么?
2、小池美吗?美在哪里?
(指导看图,用自己的话说。)
二、初读感知
1、自由读古诗:
注意读准字音,读顺诗句。
2、同桌互相检查生字的读音,互相纠正读错的字音。
三、图文对照,再读感悟
1、看图:
池塘是怎样的?诗中是怎样写的?
(引出:泉眼无声惜细流,树荫照水爱晴柔。)
引导学生理解泉眼和晴柔。
2、图上还有什么?诗人是怎样写的?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3、全班齐读。
四、指导朗读
1、个别读。
2、评读。
五、读诗想画面,指导背诵
1、分小组练习(一人读诗,其他人想画面):
你看到了什么?
2、全班交流。
3、指导背诵。
六、巩固生字
1、出示带音节的生字认读。
2、去掉音节认读。
3、小组合作,认记字形。
七、拓展练习
学生背诵其他自己学会的诗,比如杨万里的诗,或描写夏天的诗等。
八、作业设计
1、练习书写生字。
2、背诵一两首描写夏天的古诗。
教学目标:
1走进作品,合作探讨《雷雨》的戏剧冲突和人物形象。
2、了解戏剧的基础理论,学习欣赏戏剧的方法。
3、培养学生对戏剧的审美情趣,增强生命意识,提高语文素质。
教学重点:合作探讨《雷雨》的戏剧冲突,分析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改变语文教学的传统习惯仅仅用阶级关系看待人物的观念,学习用人文的观点,多角度理解作品,从文本本身出发进行阅读,用自己的心感受,用自己的头脑思考。
教学方法:朗读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课:
大家好。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有一期节目是:曹禺名剧的误解、曲解与理解。主讲人是辽宁师大文学院王卫平教授。那一期节目给与我一名语文老师太多的思考。和一切经典作品一样,《雷雨》拥有许多的导演、演员、读者、观众、批评家,人们喜爱《雷雨》,但又误解曲解着《雷雨》。今天让我们用生命视觉来理解《雷雨》。
我们的学习任务是:合作探讨《雷雨》的戏剧冲突和人物形象。
二、提问:那么什么叫戏剧冲突?
戏剧冲突,指剧本中人物与人物之间,人物与环境之间,人物内心的各种动机之间的抵触、磨擦和撞击。人物与人物的冲突是构成戏剧冲突最基本的内容。人物与环境的冲突,人物内心的冲突都是人物与人物的冲突在广度与深度上的展开。人物之间的戏剧冲突,在本质上是性格冲突,是各种不同性格的人,在一个特定的时空环境中遭遇由于相互的差距而产生的抵触、摩擦和撞击。
三、合作探讨《雷雨》的戏剧冲突和人物形象。
1、我们研究探讨周朴园与鲁侍萍的戏剧冲突。
咱们分组探讨。每个人研究你感兴趣的一道题(注意在课文中寻找依据)。
(1)探讨:周朴园没有认出鲁侍萍,周朴园对埋藏在记忆中三十年前的侍萍的感情是什么?为什么他要抛弃侍萍?他深情的怀念侍萍,他爱着侍萍。他的心目中侍萍是一个很美好的人,他的爱是一种很原始、很单纯的、不理智的爱。这种爱超越了地位身份。他抛弃侍萍正是由于这份原始的美好的爱情与他所生活的环境是对抗的,他的性格是妥协。所以三十年前周朴园与侍萍的冲突在于爱情与环境的冲突。
(2)探讨:周朴园认出鲁侍萍之后,他对鲁侍萍的情感是什么?为什么他不想提旧事?他深爱着记忆中的侍萍,但饱经沧桑的鲁侍萍出现在现实中,他所处的环境不能够再提旧事,不提爱情。他变得很冷静,很理智。所以他不想提旧事。他是一个很现实的人。这依旧是爱情与环境的冲突。
(3)探讨:鲁侍萍为什么向周朴园说出真相?鲁侍萍对周朴园的情感是什么?
鲁侍萍经历了三十年的人生沧桑,但她依旧爱着周朴园,她不由自主的非理智的说出了真相。我总是觉得这份美好的爱情也是她坚韧地活着的理由。但是这份爱情却是无法实现的,所以她的内心还有对周朴园的恨。
我们来看看曹禺是怎么谈《雷雨》。
《雷雨》对我是个诱惑。与《雷雨》俱来的情绪,蕴成我对宇宙间许多神秘的事物一种不可言喻的憧憬。《雷雨》可以说是我的“蛮性的遗留”。我如原始的祖先们,对那些不可理解的现象,睁大了惊奇的眼。我不能断定《雷雨》的推动是由于神鬼,起于命运或源于哪种显明的力量。情感上,《雷雨》所象征的,对我是一种神秘的吸引,一种抓牢我心灵的魔。《雷雨》所显示的,并不是因果,并不是报应,而是我所觉得的天地间的“残忍”。(这种自然的“冷酷”,可以用四凤与周萍的遭遇和他们的死亡来解释,因为他们自己并无过咎。)如若读者肯细心体会这番心意,这篇戏虽然有时为几段较紧张的场面或一两个性格吸引了注意,但连绵不断地、若有若无地闪示这一点隐秘,——这种种宇宙里斗争的“残忍”和“冷酷”。在这斗争的背后或有一个主宰来管辖。这主宰,希腊的戏剧家们称它为“命运”,而我始终不能给它以适当的命名,也没有能力来形容它的真实相。因为它太大,太复杂。我的情感强要我表现的,只是对字宙这一方面的憧憬。
写《雷雨》是一种情感的迫切的需要,我念起人类是怎么样可怜的动物,带着踌躇满志的心情,仿佛自己来主宰自己的命运,而时常不能够自己主宰。受着自己——情感的或者理解的捉弄,一种不可知的力量——机遇或者环境的捉弄。
2、开头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自然环境:郁热。暗示着人物的心理、个性、生命状态等。播放大屏幕。北京大学钱理群教授这样说:文章多次出现蝉鸣,蛙噪,雷响,无不在渲染郁热的苦夏氛围,同时暗示着一种情绪,心理、性格以致生命的存在方式。在《雷雨》中,几乎每一个人都陷入一种情感的郁热中——欲望与追求中。但所有人物所有的情热(欲望与追求)都被人的残酷命运压抑着。
曹禺说:与这样原始或者野蛮情绪俱来的还有其他的方面,那就是我性情中的郁热的氛围,夏天是个烦躁多事的季节,苦热会逼走人的理智,在夏天,炎热高高升起,人们会时常身不由己的回归原始野蛮的路,不是爱便是恨,不是恨便是爱,一切走向极端,要如雷雨一样轰轰烈烈,中间不容许有一条折衷的路
3、下面让我们激情表演朗读一下文章的两个片断:
(1)我问过许多那个时候到过无锡的人——她叫侍萍。
(2)你来干什么——天哪,我觉得我像在做梦。
4、屏幕显示:曹禺自讲述写作《雷雨》的过程:我觉得这是我一生的道路,在我个人光怪陆离的境遇中,我看见过听到过多少使我思考的人物和世态,无法无天的魔鬼使我愤怒,满腹冤仇的不幸者使我同情。我才明白我正沉浮在无比惨痛的人海中,我要攀上高山之巅,仔细地望穿这些叫做人的东西是美是丑,究竟有怎么样复杂的个性和灵魂。
从人性的角度看,人性是复杂丰富的。列夫。托尔斯泰说:艺术作品要写得美,就要明确地把人的多样变化写出来。同一个人,有时是恶棍,在时是天使,有时聪明,有时是愚蠢。
分组讨论:(1)周朴园是怎么一个人呢?不幸者
(2)鲁侍萍是怎么样一个人?不幸者
5、学生讨论:你对作品中的人物产生了什么感情?
《雷雨。序》说:我用一种悲悯的心情来写剧中人物的争执。我诚意地祈望看戏的人们,也以一种悲悯的眼睛不俯视这群地上的人们。
屏幕:尹红(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曹禺研究专家)这样说:《雷雨》中充满了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一种无可柰何的悲哀,同时又充满了一种对热情与激情的憧憬。当我阅读《雷雨》的时候,往往被互相对抗互相搏斗的力量所打动,一种是人的热情与追求,一种是人与命运不可放弃的对抗。生命的热情之力与命运的冷酷之网就构成了曹禺悲剧的核心,沉重浑厚但又光彩照人。可惜的是,曹禺戏剧的生命质感在那个阶级斗争的社会语境中慢慢被淹没、被扭曲了,他在《雷雨。序》中的回答是真实的:“我以为我不应该用欺骗来炫耀自己的见地,我并没有明显地意识到我要匡正什么、讽刺什么、攻击什么。然而在起初,逗起兴趣的只是一两段情节,几个人物,一种复杂而又原始的情绪。写作《雷雨》是一种情感的迫切需要。”后来当曹禺在朦胧地追认自己的《雷雨》的主题是表现封建专制大家庭的罪恶的时候,他就开始自觉用社会的共同视觉来代替自己的生命视觉,逐渐他的剧作开始与当时的多数作家的创作趋同了,以致于他后来的作品都没有达到《雷雨》。曹禺晚年也叹息:明白了,你却也残废了,这也是悲剧,很不是滋味的悲剧。
四:小结:
《雷雨》启发我们重新思考生命,触动了我们最敏感的感情。让我们每个人用一名话总结自己的感受。我的感受是:爱情是一朵美丽的脆弱的花,青春是一个美丽的伤感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