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
教学目标:
1、朗读翻译,积累文言词汇。
2、理清论证思路,把握文章观点。
教学重点:
朗读翻译,积累文言词汇。
教学难点:
理清论证思路,把握文章观点。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直入课题(教师板书)
二、揭示目标幻灯出示,学生齐读。
三、朗读课文。
1、抽一个同学读。师生正音。
2、教师范读。明确停顿。(幻灯)
3、学生齐读。
四、疏通文意。
1、学生结合课下注释,自己疏通文意。疑难处,做上记号。(不能借助参考资料)
2、学生小组内解决疑难。
3、小组代表在全班提出疑难,其他学生帮助解答。答对的学生,请他说出理由。如果都不会,教师解答。教师引导总结文言文词语常用推断方法(板书)结构分析法成语联想法新旧联系法语境推断法等
4、逐句翻译。
5、运用常见推断方法,尝试回答中考课外文言题。(幻灯)
五、理解分析
学生根据幻灯显示,观察与书上有何不同。这样划分可以吗?
学生思考,讨论请学生回答理由
最后,幻灯明确文章观点和思路、
六、拓展延伸
请你从古今中外人物中,选择一个事例,证明生于忧患的观点。
教学目标:
1、了解《孟子》一书的主要思想
2、学习孟子的重要思想
3、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1、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
2、把握朗读节奏
教学课时:
两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趣味导入
同学们,大家有没有听过“温水煮青蛙”的故事?有没有哪位同学给我们讲诉一下(请同学讲述)
二.巩固复习孟子相关知识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人,鲁国庆父后裔。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对后世中国文化的影响全面而巨大,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孟子及其门人著有《孟子》一书。孟子的主要思想:性本善、施仁政、行王道、民贵君轻。
此文选自《孟子·告子下》。《孟子》记载了孟子的言行,是一部对话体著作。其显著特点一是气势充沛,雄辩而色彩鲜明;二是善于以典型事例、比喻和寓言阐述事理。
《孟子》在儒家典籍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为“四书”之一。
《孟子》当中的代表作有《鱼我所欲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乃至今天都有很高的探索价值。
三.讲授新课
(一)完成学习目标一:朗读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注意节奏
2、听读课文,注意语气和停顿
3、反复诵读,理解文章大意
(二)完成学习目标二:疏通文章,掌握重点字词
要求:
1、明确重点字词的含义
2、语句翻译流畅,语义表达准确
方法:
1、先自我翻译
2、小组交流
3、教师指导
(三)完成学习目标三:理解文章第一段
1、了解文中的人物事迹
2、学习并掌握重点字词
3、翻译本段
四.小结
本节课一起了解了孟子及《孟子》的相关知识内容。本段采用举例论证的方法,提出人才要在困境中造就。学习了由个别到一般的推论方法。
五.作业布置
熟读课文,背诵并默写第一段。完成练习册基础部分。
一、本文的作者是战国时期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孟子名轲,字子舆。他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也被世人尊称亚圣。本文选自《孟子告子上》,全文主旨在于说明道义高于一切。
二、解释字词
舜发于畎亩之中 起,被任用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被举用
管夷吾举于士 狱官
百里奚举于市 市场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所以 担子,责任
必先苦其心志 使……痛苦
劳其筋骨 使……劳累
行拂乱其所为 行:行为 拂:违反,阻挠
空乏其身 穷困缺乏
所以动以忍性 使……惊动 使……坚韧
曾益其所不能 曾通“增”,增加
人恒过 犯过失 困于心 忧困
衡于虑 同“横”,阻塞,不顺畅
而后作 作为,奋起
征于色 征验,表现出来
而后喻 明白,了解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在外面,指国外
国恒亡 常常
入则无法家拂士 在里面,指国内 拂同“弼”辅佐 有法度的臣士 辅佐君主的贤士
三、文中列举的六个人的事迹,它们的共同点是什么?从他们的事迹中你能得出什么启示?
☆共同点:出身卑微,都是经历艰苦磨难后,最终成就了作为。
启 示:一个人若想成就一番伟业,就必须在思想、身体、生活、行为等方面经历一番艰难甚至痛苦的磨炼。
四、文中论述的核心问题是“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而开篇却不惜笔墨列举了六位历史人物,作者的用意是什么?
☆这六位历史人物都是在经历了艰难之后才成就了不平凡事业,开篇列举这些人物及事例,是为了更有说服力的论述本文的中心论点。
五、作者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的“大任”指什么?“是人”指哪些人?
☆“大任”指治理天下的任务。“是人”指前面叙述的六个人,又不限于他们,还包括其他能担任“大任”的人。
六、“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一句强调了什么?
☆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就必须先在生活、思想和行为方面经受一番艰苦甚至痛苦的磨难,逆境出人才,逆境可以增添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和勇气,磨练意志。
七、第2、3段从哪两个方面论述了本心论点?运用了什么写法?
☆从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两个方面论述的,运用了正反对比的写法。
八、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论述这一论点的目的是什么?
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目的:先摆事实,举出古代六位人物成就事业的例子,从中归纳出造就人才的客观因素,经历磨难,忧患可以激励人奋发有为。再分析说理,说明个人成才的主观因素,重点论证“生于忧患”,并以一简练的对偶句,由个人谈到治国;说明国家要发展,也要有忧患意识。最后归纳出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九、结尾以“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一句独立成段在表达上有何作用?
☆这是全文的警策之语。作者在前文充分的论证说理之后,水到渠成地推出这个结论。独句成段,既深化了主题,又更鲜明地突出了的中心论点。
十、作者认为“人恒过,然后能改”,�
十一、作者认为成才条件源于主客观两种,你是怎样看待这两个条件的?
☆成才离不开个人的主观努力和客观条件,但主观条件起决定性作用。它可以改变不利的客观条件,化不利为有利。客观条件也不可忽视,有时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十二、由本文的题目而联想到的一个成语是什么?
☆居安思危 安不忘危 处安思危
十三、请写出至少两则和本文阐述的道理相似的名言警句。
☆穷且易坚,不坠青云之志。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十四、环境对人的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面对艰苦环境的磨练,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态度,结合你说说这其中最关键的是什么?
☆面对艰苦环境的磨难,有的人奋发图强,有的人意志消沉,关键取决于受磨砺者自身,只有自我觉醒,努力战胜困难,才能成就一番事业,反之则会在磨难中消沉、毁灭。
十五、人生就是一次远航,有艳阳高照,也有雨雪交加,难能一帆风顺,当你身处逆境时,这篇会给你带来哪些启示,你将以怎样的心态对待它?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古代先贤历经苦难,最终取得成功的事例启示我们,以积极和乐观的心态,勇敢地迎接困难和挑战。像一个遭遇风景的渔夫,充满着憧憬与希望,包蕴着力量与勇气,呼吸着成腥的空气,撑满帆去搏击风浪。或像一只高傲的海燕勇敢地迎接暴风雨的挑战。
十六、2008年的雪灾、“512”地震、青海玉树地震等,一次次考验着我们的祖国。我们渴望天佑中国,但我们也深知“多难兴邦”。几千年来,中华民族虽历经沧桑,饱受磨难,但我们今天仍然光芒四射,昂首屹立于世界的东方。结合课文分析:多难为何能兴邦?
☆每一个时代,每一个民族,都不可避免地要经受一些考验。当我们遭受灾难之日,也是对国家、民族“苦其心态,劳其筋骨”的磨砺之时。挫折可以使我们团结一心,风雨同舟;灾难能使我们民族的斗志受到激发,凝聚力大大增强,那种战无不胜的民族精神和力量也会在这一特定的历史时刻强有力地凸显出来。这样就能使我们的国家战胜任何困难,更好地走向兴旺和繁荣。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积累文言词语、名言警句。
2、朗读全文,进一步培养文言语感。
3、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中心。
4、正确理解并认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义并从中得到应有的教育。
教学重点:
1、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理解文意。
2、积累文言词语、名言警句。
教学难点:分析结构,把握主旨。
教学设想:
课前,学生按要求认真预习,把不理解的词句通过查工具书尽快解决,同时,反复朗读,找出认为有用的信息;课中,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进行多形式的朗读,培养语感,在质疑中积累文言词句,把握文章中心;课后,背诵课文,归纳文言词句。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一、课前活动: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二、导入新课:
有人认为,人生的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人要成就大业,有所作为,就必须经受一番艰苦的磨练;但也有人认为,“顺境也能出人才”,因为环境只是外在因素,内因才能最重要的。那么,怎样才能造就人才?现在,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来学习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篇文章。
三、朗读训练,培养语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复习资料
一、文学常识
⒈《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出处是《孟子》,《孟子》是孟子和几位弟子共同撰写的,是孟子讲学游说言论的记录。
⒉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后世常把他和孔子并称为“孔孟”,并称其为“亚圣”。
⒊孟子把孔子“仁”的观念发展为“仁政”思想,主张以“仁政”统一天下,提出“民为贵,君为轻”,劝导统治者重视人民。
⒋《孟子》是儒家经典之一,南宋朱熹把它和《大学》、《中庸》、《论语》合为“四书”,成为此后读书人的必读书。
二、根据要求填空或按要求默写原文
⒈出自本文的一个成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意思是:忧患激励人奋起,使人生存、发展,而安逸享乐使人委靡,必将导致灭亡。
⒉本文的标题《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请写出两个与题目两个分句意思相关的成语,并解释。
(1)多难兴邦:国家多灾难,可激发人民发奋图强,战胜困难,使国家兴盛。
(2)玩物丧志:只顾欣赏所喜好的东西因而消磨志气。
⒊第二自然段主要阐述要成就大业,必先在思想上、生活上、行为上等经受一番艰苦磨练的道理,其中阐述在思想上受磨练的句子是“苦其心志”,在生活上受磨练的句子是“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在行为上受磨练的句子是“行拂乱其所为”。
⒋孟子认为,人才是艰苦环境造成的,文中能表现磨练益处的句子是“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⒌全文写法上,层层深入,结构严谨,论证有力:
“人恒过,然后能改”,是承上文“行拂乱其所为”说的;“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是承上文“苦其心志”说的,“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是承上文“动心忍性”说的。
⒍《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的中心句(中心论点)是“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作者认为国家长盛不衰,就需要有“法家拂士”和“敌国外患”。
⒎本文中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被人们� 请你搜集鼓励人艰苦奋斗、积极向上的名言警句: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阅读练习及答案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舜发于吠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高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人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3分)
(1)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于:给)
(2)困于心,衡于虑(衡:同“横”,梗塞、不顺)
(3)必先苦其心志(使:使……受苦)
2、用现代汉语翻译“人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2分)
一个国家,如果在国内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没有与之匹敌的邻国和来自外国的祸患,就常常会有覆灭的危险。
3、唐代名臣魏征认为:帝王心怀忧贫,就能任贤受谏;心怀安乐,就会危及国家。这印证了本文的中心论点: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2分)
4、在生活条件日益优越的今天,� (4分)
示例:我认为人恒过,然后能改,是今天人们增长才干的必要条件。因为任何一个人奋斗的过程中,都会犯错。聪明的人会吃一堑,长一智,举一反三,进而获得成功;愚蠢的人撞了“南墙”也不回头,或者是不以为然,那他依然会在前一块石头上摔跤,终将一事无成。
教学目标:
1、准确而流畅地朗读课文。
2、正确翻译课文作文吧,积累文言词汇。
3、把握作者的思想观点,了解文章的论证方法。
教学准备:引导学生课前预习——朗读课文并结合注释翻译;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思考
美国阿拉斯加的一个自然保护区原是鹿与狼共存的。为保护鹿不被狼吃掉,人们赶跑了所有的狼。不料,在“和平安宁”环境中的鹿悠哉游哉,不再狂奔快跑了,体质明显下降,不久便有很多鹿病死。人们只得再把狼“请”回来。不久,鹿又生机焕发充满活力了。同学们想想这是为什么?
二、读:朗诵课文,初步感知
1、给生字注音。
畎亩、傅说、曾益、拂士
2、给下面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3、抽查一名学生朗读。
4、教师示范朗读。
5、全体学生齐读。
三、译:学习检测,理解大意
1、通假字:
曾:同“增”,增加
衡:同“横”,梗塞,不顺
拂:同“弼”,辅佐,辅弼
2、词类活用:
(1)使动用法
苦(使。.。.。.痛苦)
劳(使。.。.。.劳累)
饿(使。.。.。.饥饿)
空乏(使。.。.穷困缺乏)
动(使。.。.。.惊动)
忍(使。.。.。.。坚韧)
拂乱(使。.。.。.颠倒错乱)
(2)名词作动词:过(犯错误、犯过失)
(3)动词作状语:入(在国内)出(在国外)
3、古今异义词:
举于士(今义:士兵古义:狱官)
4、多义词:
于:舜发于畎亩之中(从)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给、到)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在)
发:发于畎亩(举,被任用)
发于声(显露、表现)
拂:行拂乱其所为(违背)
法家拂士(同“弼”,辅佐,辅弼)
5、翻译课文。
三、析:走进文本,理解文意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课文第一段连举古代六位名人的事例,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作者举例想说明什么道理?
——都出身贫贱,都经历了磨练,最终都大有作为
——只有经历磨练才能有所作为
3、文章的第二段运用什么论证方法进行说理,论述了什么道理?
——对比论证,先从正面论述了忧患对于人才的重要意义,再从反面论述了安乐最终导致国家灭亡的道理。
教师引导:忧患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意义,激励人不断得到生存和发展,而贪图安逸享乐则会导致灭亡。而且“生”与“死”之间是可以互相转换的,只要善于调适自己的状态,就能很好的改变现状,发展自己。(板书主要内容)
4、请说说本文的论证思路。
首先列举六个名人的事例论证了“只有经历磨练才能有所作为”的道理,然后从正面阐述了忧患对于人才的重要意义,再类推到国家,从反面论述安乐最终导致国家灭亡的道理,通过对比论证的方法,最后归结出文章的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四、补:调动积累,补充论据
请调动你的生活积累,为课文补充道理论据或事实论据。
名言: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居安思危,戒奢以俭。——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忧患激发天才。——霍勒斯
患难困苦,是磨炼人格之最高学校。——梁启超
醉于酒色奢靡的生活,不理朝政,终被周武王讨伐致商国灭亡。
内容预览:
26.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阐述的道理――人才要经过艰苦磨炼,才能够造就。
2、理解课文说理的方法――举事例、提观点、作阐述、得结论。
3、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教学目标1、2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题并板书:《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二、投影简介作者: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又一位大师,被推尊为亚圣,记录他的言论、活动的《孟子》一书,是儒家经典之一,分7篇,共261章,内容包括孟子的言行、政治学说以及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学术问题的论述《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选自《孟子?告子》。
三、明确学习目标
四、放录音范读课文
1放录音
2.学生齐读课文,教师随时点拨。
教师强调某些句子节奏和作用:
这篇文章大量使用结构整齐的骈句,朗读时要注意它们的节奏,读出气势。如用了排比句式的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学好文言文的关键是要多诵读,读出文章的节奏和气势。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采用了排比的句式,用于本段的议论,增强了论辩的气势。
五、指导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梳通文意
六、反复朗读,体会文意,为分析理解课文做好充分准备。
第二课时
一、分析课文
1、指名读第一段
提问:(1)、本段列举了六位圣贤的典型事例,思考:这六位圣贤的共同点是什么呢?这在论证中属于什么论证方法?
教师小结:第一段运用排比句式,列举了六位由卑微到显贵的历史人物,说明担负重任的人,事先必经受一番艰苦的磨炼,为下文将要说到的观点提供了事实根据。
2、指名读第二段
(1).理解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这句话的作用?
(故收束上文,归纳论证。也表句中停顿,引起下文,此句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2)、请找出造就人才所不可缺少的前提条件?这是从哪些方面来概述其艰难困苦的状况的?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佛乱其所为。这是从思想、生活、行为三个方面来概述其艰难困苦的状况的)
(3)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呢?
(归纳:一是能培养坚强的意志和毅力,二是能发展一个人的才能)
过渡:文中在亮明了观点(人要担当大任,应当先受艰苦磨炼)之后,作了进一步的阐述,看第三段。
3、指名读第三段
提问:为什么人在犯错以后才能改正?(经过了主观思想斗争)
文中哪句话是形容这种斗争的情形的?(用于心、衡于虑)
这种思想斗争的情况可以通过什么来了解?(色、声)
教师归纳:由引可见,孟子关于造就人才的观点,不仅重视客观环境的影响,也强调人的主观因素。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
可以设想:一个国家,国内如果没有严格执法,直言敢誎的臣子,那国君就会怎样?(胡作非为,独断专行)国外如果没有邻国的侵扰,那国君就会怎样?(安于享乐,骄奢荒淫)如果这样,那国家必将怎样?(灭亡)所以,国君想把国家治理好,就得怎样?(苦其心志所为,即经过艰苦的磨炼)
过渡:经过以上分析论证,作者推出最后的结论,齐读第四段。
二、反复朗读课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并达到背诵的程度。
三、作业
1、结合现实生活,谈谈你对生于忧患的理解?
2、现代人认为顺境也能成才,你有什么看法?
板书设计:
举实例 六位圣贤(排比)
提观点
苦 劳 饿 空 行拂
心 筋 体 乏 乱所
志 骨 肤 身 为
艰苦磨炼
作阐述 个人→国家
得结论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一、教学目标:
1、理解文中出现的文言词汇和特殊句式。
2、了解孟子“与民同乐”的政治思想,并能合理评价这种思想。
二、教法:
诵读法、练习法
三、教学时数:
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孟子说过:“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他的这种“民本”思想在《孟子》七章中多有论述。事实上,在战国时代,各诸侯忙于称霸,不但没多少闲工夫来考虑百姓的利益,反而加重对人民的压迫与剥削 。今天,孟子又一次站在一心“王天下”的齐王面前,向他推销自己的政治主张。这无疑是一次挑战,至于结果如何,还是让我们来看课文吧——
(二)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扫清字词障碍,并归纳重要词汇。
2、学生齐读课文,找出中心句。(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
3、找同学翻译课文,教师指导。
4、学生自由提出问题,同学间讨论解决,最后教师统一问题答案。
(三)研读课文,提出如下问题:
1、本文的主要内容是孟子与齐王的对话,第一节却写了庄暴与孟子的对话,这是不是多余的文字?为什么?
探究学习:不是。
①通过庄暴和孟子的回答,引出话题,明确论述的议题,起引子的作用;
②庄暴对“王好乐”无言以对,表明话题有难度,反衬出孟子谈话艺术的高超。
2、齐王听到孟子谈到“好乐”一事,为什么会“变乎色”?
探究学习:齐王有愠怒之色,认为庄暴不该把他“好乐”的事告诉给孟子。据《韩非子·内储说上》记载,“齐宣王使人吹竿,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禀食以数百人。”供养这样一支乐队,势必劳民伤财,并影响政事。孟子来齐国宣扬其“仁政”,劝说齐宣王“保民而王”,所以齐宣王心中要“怪罪”庄暴,不该把自己的隐情告诉给孟子。
3、“先王之乐”与“世俗之乐”壁垒分明,可是作为儒学大师的孟子为什么会说“今之乐犹古之乐”呢?
探究学习:“今乐”“古乐”本不可混同,但孟子深知齐宣王不会放弃对“今乐”的爱好,所以存异求同,以便进一步劝导齐王在爱好“今乐”的情况下实现“与民同乐”。所谓“今之乐犹古之乐”,问题不在于爱好“今乐”还是爱好“古乐”,而在于能否与民同赏。若能与民同赏,则古今无异。如果能够施行“仁政”,即使齐王爱好“今乐”也会得到人民的拥护。
4、第二段可以分为几层?各写了什么意思?
探究学习:
①写孟子主动发问,提出“好乐”的话题,为转入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创造条件;
②孟子借“为王言乐”,从正反两方面“与民同乐”的重要性。
5、孟子“与民同乐”的思想在当时能否实现?为什么?
探究学习:针对春秋战国时期连年征战、生民涂炭的现实,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仁”的思想,使 孟子的“仁政”学说虽然以维护封建制度为出发点,但是对于稳定经济,发展生产,减轻人民负担,减少农民因丧失土地而迁徙流离的痛苦,却有一定的进步意义。同时,孟子的思想存在着严重的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统治阶级的享乐是建立在下层人民的痛苦之上的,又有谁愿意轻易放弃自己的这种权利呢?而且他的“仁政”学说带有浓厚的复古保守色彩。他把“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说成是“天下之通义也”。(《孟子·滕文公》)因此,在当时不过是空想而已。
(四)用简表表示孟子展开论述的思路。
转换概念——转换话题——再换话题——吸引对方——诱敌上钩——直奔中心
五、练习巩固
1. 有一个同学热衷电子游戏,几乎不能自拔,请你对他说一番话,运用孟子的谈话的技巧,把你想说的写下来。
2. 课堂整理相关文言基础知识(通假字、一词多义,特殊句式)
教学目标:
1、通过各种阅读方式积累文言词汇,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熟读成诵,增强文言语感;
3、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懂得要正确面对逆境。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孟子名轲,战国时人,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又一位代表人物,被尊称为亚圣。主张行“仁政”而“使天下人皆归之”,主� 曾游说各国,但主张不被采纳,退而与弟子们闭门著书,成《孟子》一书。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名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二、熟读课文
(一)学生通读课文,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给生字注音。
(二)全体朗读,正音。
(三)给学生时间自由朗读,要求读准确,读通畅。学生散读。
(四)全体朗读,教师指出失误及不足,提醒注意;教师范读(做到“零失误”),请学生找茬;再给学生自由朗读时间,鼓励他们也像老师一样做到“零失误”。
(五)请学生自告奋勇举手在全班面前朗读,尽力做到读准确,读通畅。其他学生认真听,数数朗读失误。采用“破纪录”的方法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如:第一位学生朗读中出现四个失误,第二位同学就要努力将失误控制在四个以下,以此类推,直至零失误。)
三、学生自读理解
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自读,理解课文,适当做笔记,疑问处可与同桌探讨,不能解决的做好记号。教师巡视,给予适当引导(如查阅工具书,选择义项等方面)。
四、布置作业
(一)朗读课文,尽力做到“零失误”;
(二)抄写课文一遍。
第二课时
一、理解分析第一段(注意:1、结合朗读;2、指导督促学生做好字句解释的笔记)
(一)请学生说句子大意,间以师生质疑、释疑,指导学生根据上下文选择词典中的义项。借助注释、学生的阅读积累及教师的讲解了解六个人物的故事。(关键词:发、举、士、市)
(二)师:这六个人物有什么共同特点?(板书:六个著名历史人物)
生:出身卑微,有的是农夫,有的是囚犯、有的是奴隶……;后来都干出了一番大事业。
师:仅是“出身卑微”的地位相似?况且像管夷吾,并非生来就是囚犯,百里奚也非生来就做奴隶的啊。看看他们的生活状态吧!农夫——面朝黄土,背朝天,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泥水匠、筑墙工——辛苦的体力劳动;鱼盐贩子——辛苦奔波,社会地位低;囚犯——徘徊在生死边缘;隐士——生活清贫;奴隶——失去尊严,自由掌握在主人手里。(学生与教师应和着分析)
生:他们生活艰苦,经历了磨难。
师:是的,他们都经历了一番磨难,经历了一番艰苦磨炼,而最后都干出了一番大事业,名垂青史。从中我们可以悟出什么道理吗?
生:要干出一番大事业,必须经过一番艰苦磨炼。
师:正是如此,逆境出人才,人才是在忧患中造就的。(板书:人才在忧患中造就)
二、理解分析第二段
(一)教师提问关键字意思,提示“使动用法”,请学生试着解释句子大意。难点教师给予帮助。(关键字:故、是、苦、劳、饿、空乏、拂、乱、所以、动、忍、曾益)
(二)师:经历磨难的好处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生: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师:要使他内心惊动,性格坚韧,增加他原本没有的才能,途经是——
生:(必先)苦其心志,……行拂乱其所为。
师:是啊,必须让他在各个方面都经受一番磨难,由此磨炼出杰出的品格和才华。这样,才能担当起上天赋予的重任啊!(板书:苦劳饿空乏拂乱——动心忍性曾益不能)
(三)师:这一段所说的中心意思可以怎么来概括?
生:人必须经历一番艰苦磨炼才能成才。
师:咦,是不是与上一段意思一样啊?——这两段说的是同一个意思。不过,论说的方法可不一样。
生:第一段是举例子,第二段是在分析道理。
师:严格地说,第一段是以事例为议论的依据,我们称为“举例论证”,人们常说“事实胜于雄辩”,举例论证例证是人们议论分析时常用的方法。(板书:举例论证)
三、师生齐读课文。
四、教师简单归纳本文写法上的特点。
五、结束语:两千多年前的孟子就提出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历史无数次地证明了他的观点。当我们遇到挫折,身处困境之时,不要埋怨,不要害怕,不要气馁,你应该感谢生活给了你一个磨炼自己的机会,好好把握这个机会,努力锻造自己的品格和学识才干,你就会走出逆境,开创出一片新天地!
六、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自由背诵。时间允许则当堂背诵。
七、布置作业:背诵课文,复习字句解释。
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某人的身上,一定先要使他心意苦恼,筋骨劳累,使他忍饥挨饿,身体空虚乏力,使他的每一行动都不如意,这样来激励他的心志,使他性情坚忍,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
一个人,常常出错,然后才能改正;心意困苦,思虑阻塞。然后才能奋发;别人愤怒表现在脸色上,怨恨吐发在言语中,然后你就会知道。一个国家,如果在国内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没有与之匹敌的邻国和来自外国的祸患,就常常会被消灭。
这样,就知道忧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享乐足以使人灭亡的道理了。
教学目标:
1)理解词语举、空乏、拂、所以、曾益、恒过、作、征、喻、恒的含义。
2)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3)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义,从中得到教益,增强忧患意识。
教学重点:
1)理解词语举、空乏、拂、所以、曾益、恒过、作、征、喻、恒的含义。
2)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
1)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3)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义,从中得到教益,增强忧患意识。
学情分析:
本文是文言文中的经典议论文,且部分语句比较晦涩,学生首次接触此类文章,对文体理解上必然存在困难,且初中学生对孟子的思想不可能过于透彻,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要结合教材和学生特点,适当引导,把重点放在“疏通文意,积累重点字词;反复品读,体会作者思想,把握主旨”上,文体解读上可简单带过。
教学过程:
一、前置学习质疑问难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
一读,读准字音;
二读,读对停顿;
三读,读出气势和感情;
四读,读出疑问。
二、设置情境激趣导入
有一只青蛙第一次不小心掉在了一口正煮着水的锅里,恰好水已经开了,青蛙吓坏了,使劲一跳,逃离了险境;第二次,青蛙又犯了同样的错误,又掉进了那口锅中,同样的锅里也在煮着水,不同的是,这次水还没有煮开,青蛙觉得还挺舒服:这个热水澡好哇!结果呢?——青蛙熟了!青蛙在开水里逃生,青蛙在温水里死亡,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三自主学习整体感知
1、译读:
a疏通文章的重要字词的含义,生生互动,探究解决,不会的交全班讨论。
b在理解主要字词的基础上试着翻译全文,自主翻译,学生借助课下注释,逐词逐句把文章翻译成现代汉语。
C引导学生归纳课文重点词语质疑问难。
d小组交流,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解决疑难词句。
通假字:曾=增衡=横拂=弼
词类活用:苦:使……受苦;劳:使……劳累;饿:使……经受饥饿之苦;
动:使……惊动空乏:使……受到贫困之苦;:使……坚韧
古今义:发:古义:被任用;今义:送出;
举:古义:被举用;今义:举起;
征:古义:征验;今义:出征;
喻:古义:了解;今义:比喻。
虚词:于:
①在;
②从;
③给;
④由于
2品读
本文中作者阐述了什么样的人才观?
反复品读,读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深刻思想。
四、合作探究理解内容
1、孟子这篇文章论述了生活中的什么问题?他的观点是什么?
2、课文是怎样论证中心论点的?
3、学习了课文,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发?请谈谈自己的看法。
五拓展延伸成就人生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提出担当大任的人必须经过艰苦的磨炼。请查找相关资料,补充一些例子,说说你的看法。
2、你还知道哪些与课文观点相似的名言?试写一两句。把你喜欢的名句写在积累本上。
六、学有所获智慧背囊
生活上要培养不怕吃苦,勇于吃苦的精神,学习上遇到困难,要迎难而上,学习退步了,不必灰心,积极进取。
人要想获得成功,就必须经历困苦。
要在解决困难的过程中及时总结经验教训。
困难是鞭策自己前进的最好的老师。
成功之后还要不断的开拓创新,取得更大的成就。
永远要记住所有的成功都是暂时的。
七中考链接当堂训练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2分)
①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是:_
②所以动心忍性所以: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傅说举于版筑之间(举:被选拔)
B、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任:责任,使命)
C、入则无法家拂士(拂:通“弼”,辅佐)
D、人恒过,然后能改(过:过去)
3、下边句中加着重号的字不属于通假字的。一项是()
A、舜发于畎亩之中B、曾益其所不能
C、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D、入则无法家拂士
4、下列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必先苦其心志行拂乱其所为B、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出淤泥而不染C、舜发于畎亩之中宋何罪之有
D、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贤于材人远矣
5、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标示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B、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C、行拂/乱其所/为D、入则/无法家/拂士
6、下面是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主要讲了两个问题:如何造就人才;如何治理国家。
B、文章开头先用六位名君贤臣的事例来引出论题。
C、第三段先反面论述磨难对人生的意义,再从正面论证没有忧患的危害性。
7、请概括回答“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中“是人”指的是哪一类人。(2分)
答:
8、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作者开篇运______的论证方法,因为六人的经历相似,都是先_________又都_____。本文主要论述了()和()两个方面的问题。
八、板书设计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列举六位圣贤事例(举例论证)
个别
一般
担当重任必先经过一番磨练(道理论证)
身处逆境须努力奋发国无忧患易灭亡(正反论证)
个人(正)(反)国家
(中心论点)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九、课后作业巩固提升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于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1、“大任”指什么?“是人”指哪种人?
2、用横线标出“是人”需要经受哪些磨炼?
3、通过这些磨炼能带来什么好处?(用原文回答)
4、概括本段主要内容。
5、翻译下面的句子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6、有人说:“逆境能成才”,“顺境也能成才”,请你举例谈谈对此说法的看法。
一、学习目标
1、正确朗读课文,在此基础上背诵课文
2、了解文章思路和论证方法
3、理解作者的观点
二、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作者的观点
教学难点:了解文章思路和论证方法
三、导入
1、故事激趣,导入新课
一、导入课题:(2分钟)
同学们,你们都知道“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吧!越王勾践在患难中发愤图强,矢志不渝,终于打败了吴国,重振国威,然而自此之后,处于安乐中的越王,。“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最后还是重蹈了吴王的覆辙。越王勾践的经历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孟子的散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起去探个究竟吧!
2、介绍和作者有关的文体常识。(课件孟子图片和旁解)
3、解题
(忧患能激人奋进,使人生存发展,安逸享乐会让人委靡死亡)
4、检查上节课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一、写出划横线字的拼音
畎()亩傅说()拂()乱
法家拂()士胶鬲()曾()益
二、解释加横线的词语
曾益()衡于虑()拂士()举于士()发于畎亩之中()
行拂乱其所为()
三、翻译重点句子
(1)、人恒过,然后能改
(2)、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5、一读课文:朗读课文
6、正确、流利,并逐步做到有感情。
(1).发音要正确、清楚。(2).轻重、停顿要准确、合理。
(3).速度的快慢要合适。(4).语气、语调要恰当,有感情。
四、二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合作学习
1、文章的论点
2、课文的论证方法
3、列出的六个人有什么共同特点,说明什么道理
4、文章的写作思路是怎样的?
5、文章最后总结出什么论点,这个观点在今天还有什么现实意义?
五、展示交流结果,教师点拨
六、课外拓展延伸
谈感悟,积累相关的名言,事例。
七、考点训练(三读课文:积累运用)
练习:阅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划线字注音错误的一项是()
A.、舜发于畎亩之中(quăn)B.、傅说举于版筑之间(yuè)
C.、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yù)D.、入则无法家拂士(fú)
2、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A.管夷吾举于士()B.必先苦其心志()
C.曾益其所不能()D.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A.孙叔敖举于海:
B.人恒过然后能改:
八、小结,教师寄语。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重点字词、句子的含义。
2、能力目标:掌握议论文的论证思路。
3、情感目标:体味“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
教学重点:
掌握重点字词、句子的含义。
教学难点:
掌握议论文的论证思路。
教学方法:
1、诵读评析
2、小组竞赛
3、讨论探究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生物上有一个实验:把一只青蛙放到热水中,这只青蛙会果断地跳出来,成功逃生;但把这只青蛙放在一个温水的杯子中,并慢慢加热至沸腾,青蛙刚开始时会很舒适地在杯中游来游去,到它发现太热时,已失去力量跳不出来了。这个实验说明一个道理:叫?(学生答: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非常的棒,其实这个道理在春秋战国时代就有人论述过,他就是儒家代表人物之一的孟子,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看他是如何论证这个观点的。
二、目标展示:
首先齐读教学目标,了解我们这节课的学习目标。
三、学习课文:
1、孟子其人
孟子:名柯,字子舆,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有“亚圣”之称,后人将他与孔子并称“孔孟”。他主张施“仁政”,以统一天下。他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对后世仍有积极影响,著作有《孟子》。
2、《孟子》其书
《孟子》是一部记录孟子及其弟子的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的书,现存七篇,是孟子和他的弟子万章等合著成的,南宋朱熹将《孟子》列为“四书”之一。
3、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复习课文,要求:
(1)快速背诵课文
(2)识记课下注释
字音字形:
畎亩quǎn傅说yuè胶鬲gé行拂fú
法家拂士bì曾益其所不能zēng
重点词语:
曾:同“增”,增加拂:同“弼”,辅弼
衡:同“横”,梗塞,指不顺
苦:使……痛苦劳:使……劳累
饿:使……受饥饿空乏:使……受贫困
乱:使……颠倒错乱所以:用这些办法
不能:本来不具备的才能恒过:经常犯错误
作:奋起,有所作为入:在里面,指国内
出:在外面,指国外
4、自主复习
(1)先对照文下注释,自己翻译课文(有疑难的`作记号)。
(2)个人不能解决的疑难组内讨论解疑。
翻译原则:
1、直译为主,字字落实
2、意译为辅,文从字顺
(1)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一定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使他身受贫困之苦,使他做事不顺,用这些方法使他内心惊动,使他性格坚忍起来,增加他过去所不具有的才能。
(2)人恒过,然后能改。
一个人常常是犯了错误,这样以后才能改正。
(3)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内心困惑,思绪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
(4)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憔悴枯槁,表现在脸色上,吟咏叹息之气发于声音,然后人们才了解他。
(5)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一个国家)国内如果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能辅佐君主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敌对的国家和外国侵犯的危险,这个国家常常会灭亡。
5、再读课文,要求:识记内容理解(4分钟)
(1)论点
(2)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3)论证思路
①文章的中心论点?
明确: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②文章从哪两个方面论证观点?
明确:人才和国家
③运用了那些论证方法?作用是什么?
明确: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
④本文的论证思路?
明确:首先举出六位名人的事例,得出结论:凡担当大任的人都要经受磨炼;接着指出一般人也要经受磨炼,然后又从反面论述国家也要有忧患意识,最后得出本文的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⑤文章指出担当大任的人必须经受三个方面的磨炼,分别是:
A,思想方面:苦其心志
B,生活方面: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C,行为方面:行拂乱其所为
⑥作者认为一个国家走向衰败灭亡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明确: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
⑦孟子认为,一个国家要想避免“亡”的命运,必须具备哪些条件?(2006年河南省实验区二)
明确:(1)内有法家拂士
(2)外有敌国外患
⑧阅读第③段,说出就“国”而言,“死于安乐”中的“安乐”指的是什么?(2009北京)
明确:无法家拂士,无敌国外患
6、对比阅读
中考对比阅读考察角度:
(1)表达方式
(2)写作手法
(3)思想感情或观点
(4)人物形象
(5)谈感受或启示
甲: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孟子少时,诵①,其母方②织。孟子辍然③中止,乃复进。其母知其喧④也,呼而问之曰:“何为中止?”对曰:“有所失复得。”其母引⑤刀裂其织,以此诫之。自是之后,孟子不复喧矣。(选自《韩诗外传》卷九)
注释:①诵:背诵。②方:正在。③辍然:突然中止的样子。辍,停止,废止。④喧:遗忘。⑤引:拿来。(2009山东济宁)
甲:乙:两文在表达方面有什么不同?(4分)
明确:甲文以议论为主,语言精练,分析透辟;乙文以叙述为主,用引刀裂织的方法明理,自然巧妙。
三、教师寄语:
四、作业布置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扩充文言词汇量,逐步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了解孟子“舍生取义”的道德主张,领会文章的思想内涵。
能力目标
把握古人运用具体事例、正反对比或比喻说理的方法,理解作者的观点。
德育目标
引导学生正确选择,摒弃一己之私利,将正义、道义放在首位,明辨是非,做一个大写的人。
教学重点
1.理解文意,理清论证思路,背诵课文。
2.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失其本心”中“本心”的内涵,辨析“失其本心”与“舍生取义”的关系,把握本文的主旨。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作家路遥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人生是漫长的,但是紧要处却只有几步。”面对生与死,义与利,是重义轻利还是见利忘义,两千多年前的孟子就告诫我们要这样抉择,那就是舍生取义!
(板书课题《鱼我所欲也》)
二、资料简介: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合称“孔孟”,有“亚圣”之称。
《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的著作,也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孟子的名言
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5、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对照注释,扫除语音障碍。
2.请两名学生朗读,其余学生评点。
可以从读音准确、节奏分明、重音清晰、流畅自然等方面评价。
3.教师正字正音。
4.学生齐读课文。
5.学生自读课文,参考注释,理解文意,有不懂之处勾画出来,准备质疑;有特别欣赏的语句也请勾划下来,准备进行交流。
6.请学生概括本文大意
明确:人在进行选择时,应以义为重;人应保持自己的“本心”。
四、精读课文,疏通理解:
(一)第一段:
1、鱼,我所欲也……舍生而取义者也。
⑴翻译。
⑵文章开头写“鱼”和“熊掌”有什么作用?(鱼和熊掌两样东西的价值不同,鱼低贱而熊掌珍贵。二者不能同时得到,必然舍弃鱼而选取熊掌;同理,生命和正义的价值也不同.正义要比生命重要得多,二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必须舍弃生命选取正义。)
⑶设喻引出中心论点,由浅入深,自然明晓。
2、生亦我所欲……故患有所不辟也。
⑴翻译。
⑵辩证分析,从正面来论述。
3、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⑴翻译。
⑵假设推理,从反面来论述。
4、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所恶有甚于死者。 ⑴翻译。
⑵因果分析,从正面来论述。
5、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⑴翻译。
⑵“是心”指什么?
(指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等这些善心。)
[点拨]孟子是主张“性善论”的, 它包括四种“本心”: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的道德规范即由此产生。
⑶递进论说,升华主题。
第二课时
(二)第二段:
1、一箪食……乞人不屑也。
⑴翻译。
⑵正面举例。
(三)第三段:
1、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⑴翻译。
⑵反面举例。
2、乡为身死而不受,……此之谓失其本心。
⑴翻译。
⑵排比、对比。
(四)总结全文:
1、段意:
第一段:正反结合,层层深入,反复论证义是人的本心,义重于生,应舍生取义。第二段:运用例证说明义重于生,舍生取义,不失本心。
第三段:再举例从反面说明功名利禄使人见利忘义,失其本心。
2、中心论点:
生,亦我所欲也……舍生而取义者也。
3、课文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比喻论证对比论证举例论证
好处:深入浅出逻辑严密气势充沛主题鲜明
五、赏读·延展:
分析下列各句中“义”的不同,并说出你读过这些“义”后的感受。
欣赏·感悟·表述
孟子:义我所欲也与生俱来的一种本心——羞恶之心。三国刘关张:桃园三结义士为知己者死的“仗义”。岳飞、文天祥:凛然大义忠君报国的“忠义”。
红岩英烈:气贯长虹、义薄云天对党对人民对祖国坚贞不渝的信念。
六、结语:
“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一言,警醒几千年。多少仁人志士追随着“取义”之路,开拓了一条精忠之道。纵使路途再漫长,也要上下求索的屈原,终因遭毁谤,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怀着悲愤投入汩罗江,“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文天祥,被囚禁狱中宁死不屈,舍身取义,留名千古。鲁迅以笔代枪,在文坛掀起千层浪,留下了“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动人诗句。
孟子提倡的“舍生取义”和孔子提倡的“杀身成仁”,一起成为中华民族的最高道德准则,激励着历代仁人志士,慷慨赴难,为国捐躯。对于今天的我们,亲历生与义的重大抉择也许很难得,但我们的人生不乏选择。我们一直在选择,谨慎地选择。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利用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积累文言词汇。
2、过程与方法:反复诵读,自主、合作、探究,领悟文章深厚内涵,分析作者层层深入论证论点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实际领会人处于困境才会奋发有为,国无忧患往往遭到灭亡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积累常用文言词汇的意义和用法。
教学难点: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了解作者的论证思路。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有一只青蛙第一次不小心掉在了一口正煮着水的锅里,恰好水已经开了,青蛙吓坏了,使劲一跳,逃离了险境;第二次,青蛙又犯了同样的错误,又掉进了那口锅中,同样的锅里也在煮着水,不同的是,这次水还没有煮开,青蛙觉得还挺舒服:这个热水澡好哇!结果呢?——青蛙熟了!青蛙在开水里逃生,在温水里死亡这是什么原因呢?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呢?下面我们到孟子的经典《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去找一找答案吧。
二、教学新课
(一)走进孟子和《孟子》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地位仅次于孔子,因此后世把他和孔子并称为:“孔孟”,尊称孟子为“亚圣”。
《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共七篇,一般认为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共同编著的。南宋朱熹将《孟子》与《大学》、《中庸》、《论语》合在一起称为“四书”。
(2)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预习检测,读准字音
(1)傅yuè说(2)胶ɡé鬲(3)曾zēnɡ益
(4)拂fú乱(5)拂bì士(6)畎quán亩
2、学生朗读课文(找两名同学每人读一段,然后大家点评)
过渡:“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尤其是文言文,不读无以为学,反复诵读是学习的最佳途径。熟读成诵,能加深理解,培养语感,积累语言素材。(教师适当评价)
3、听读课文
把握朗读技巧(节奏、语速、语调、语气等朗读要领,在书上用/标出停顿。)
4、学生再次朗读
要吐字清晰,声音洪亮,读出抑扬顿挫的气势和美感。
5、学生齐读,感知文义
找出语言、句式的特点,如语言简练,概括性强,骈散结合,有节奏感;语句整齐流畅,气势磅礴,富有说服力,极好地表达了中心。
学生自读,疏通文义
(要求:一边默读课文,一边借助书下注释解释积累重点词,并练习翻译,看谁做得最好。如近义词、同音词、词类活用的、一词多义等)。
(三)互助学习,梳理文义(幻灯片)
1、第1段译文(幻灯片)
第2段译文(幻灯片)
2、词语归类积累
①近义词辨析:“发”“举”的意义解释有何异同?借以理解舜的事例与其他五位贤臣的异同。
明确:“发”是发起,任用。用于舜他是帝王。“举”是举用,选拔。用于其它五人,他们是卿或相。
②同音词:“士”与“市”的词义区别,借以理解管夷吾的事例与百里奚的异同。
明确:“士”指狱官,“市”指集市
③词类活用(形容词和动词的使动用法):“苦”“劳”“饿”“空乏”“拂乱”“动”“忍”,理解“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逆境出人才的道理以及经历艰苦磨炼的益处。
明确:这些词要译成“使……痛苦”,“使……劳累”以此类推。
④通假字:“曾”同“增”增加;“衡”同“横”梗塞、不顺;“拂”同“弼”辅佐。
⑤一词多义:“拂”、“发”、“安”等。
拂—违背;拂—同“弼”,辅佐
发—被选拔,被任用;发—表现
安—安逸,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安—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
(四)思考问题,合作探究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明确:“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或“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2、开篇列举历史上六位名人,他们有什么共同点?这样写有何作用?
明确:他们都出身卑微,都经历过磨炼,干了一番出色的事业。作者用排比句列举六位由卑微而显贵的杰出历史人物的事例,意在说明人要成大器,必须经受磨炼,这就为下文论理奠定了事实基础。(举例论证)
作者认为要造就人才必须经历一些磨难,这些磨难可以概括为哪几个方面?
明确:①“苦其心志”——思想;②“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生活;③“行拂乱其所为”——行为。
4、作者是如何从个人成才问题归纳过渡到统治者对国家的治理问题上的?
明确:用正反对比论证法指出的。
正面论证:指出一个人老犯错误,就能促使他改正错误,思路阻塞不通,就能促使他猛然省悟,自己的不足。
反面论证:作者由个人推广到一个国家,对于国君来说,如果没有执法严格、直言进谏的臣子,国君就会胡作非为;如果没有邻国的侵扰,国君就会耽于安乐,这样的国家就会灭亡,也就是说,一个国君要把国家治理好,也需要经受内外两方面的艰苦的磨练。并由此自然引出本文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是针对国家的最高统治者而言的,主客观因素对于国家治乱的影响如同对于个人成才的影响一样。而上文所列举的历史名臣,正是辅助国君严格执法、直言进谏的臣子,文章前呼后应,论证严密。
5、本文的中心论点是怎样提出来的?
明确:文章首先列举六位历史名人的事例,阐述了人才要在忧患中造就的道理;然后由个人的磨炼推论到国家的治理,从正反两个方面论证经受磨练的必要性,再此基础上顺理成章地得出“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中心论点。
(5)课堂总结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通过列举六个发迹于民间而被举荐的名人的事例,阐述了“逆境出人才”“忧劳兴国”的道理,论证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中心论点。
孟子笔带锋芒,语言犀利,气势磅礴,善于说理,手法多样,论证严密。他的的政治思想对生活在21世纪的我们仍有一定的教益,希望大家悉心体会,思有所悟,学有所获。
(六)课堂讨论,拓展延伸
1、纵观古今中外,谈谈你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一观点的理解。
①奥斯特洛夫斯基在伤残之后也经历了一个痛苦的阶段,才从结束生命念头中摆脱出来写出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不朽之作。
②曹雪芹举家食粥而写出了不朽的《红楼梦》。
③司马迁受宫刑而作《史记》。
2、(由司马迁引出《报任安书》)
“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报任安书》是汉代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写给其友人任安的一封回信。作者在信中以激愤的心情,饱满的感情,陈述了自己的不幸遭遇,抒发了为著作《史记》而不得不含垢忍辱苟且偷生的痛苦心情。
3、和本文阐述的道理相似的名言警句有:
①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②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③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④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七)作业布置
1、熟读并背诵课文;
2、写作:“逆境出人才”吗?谈谈你的观点,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初三年级
2.课时:1
3.学生课前准备
(1)、初读课文,自主学习易错字、注释实词,结合注释了解课文大意;
(2)、网上搜集关于孟子及其著作《孟子》的相关资料;
(3)、网上搜集关于孟子的名言警句及其名人故事。
二、教学课题
通过学习本文使学生了解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又一位大师“亚圣”——孟子的雄辩、善辩的风格,引导学生从历史和现实生活中认识到艰苦奋斗的生活对人的磨砺作用,并从中获得启发以砥砺自己的人生。因此确立本课的目标为:
1、知识目标:学习有关文言文知识,分析作者如何层层深入论证论点;
2、能力目标:学习文章中用于叙述和议论的排比句式,理解文章说理的方法,体会文章逻辑严密而富于辞采的特点;
3、德育目标:领会人处于困境才会奋发有为,国无忧患往往遭灭亡的道理,培养学生艰苦奋斗、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三、教材分析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章是长春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十课《<孟子>二章》中的第一章。孟子是我国古代重要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又一位大师,被尊称为“亚圣”。所以学习此文时,要让学生“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课程标准语)本文是历代传诵的议论文经典名篇。它阐述了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的问题,提出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观点,文章感情强烈、文采斐然、论述严密、思想深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八年级学生刚接触文言议论文,且部分语句比较晦涩,这就给学习本文带来了一定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把重难点放在:
1、教学重点:
(1)、熟读并背诵课文,理解使动用法,积累文言词汇弄清论证方法的种类与作用;
(2)、学习文章中用于叙述和议论的排比句式,领会人处于困境才会奋发有为,国无忧患往往遭灭亡的道理。
2、教学难点:
(1)、了解孟子的雄辩、善辩的风格,学习本文摆事实讲道理相结合、逐层推论的写法;
(2)感知逆境成才、多难兴邦的道理,现实中学会在困境中奋起。
四、教学方法
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采用读——议——析相结合的方法来引导学生理清结构,找出文章的论点、论据,把握文章是怎样用事实和事理论述观点的。鼓励学生展开讨论,畅所欲言,教师适当点拨、分析。文中关键性的字词或语句,可利用上下文和课文注释加以揣摩、掌握。指导学生反复朗读,按文章结构来记忆、背诵课文,培养一定的文言语感。在认知阅读环节中主要是让学生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并掌握一些文言词汇。在理解阅读环节中主要是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的结构,学习作者如何层层深入论证论点的方法。拓展阅读环节中,由课内延伸到课外,让学生注意课内学习与课外阅读积累的结合,结合实际领会人处于困境才会奋发有为,国无忧患往往遭到灭亡的道理。本教案设计以学生� 学生在自主、合作的学习中可以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掌握阅读文言文的一般方法。在教师引导下的探究学习,能够使学生结合文本和生活等方面的学习资源,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本文有个别语句较晦涩,词语活用现象较多,使学生理解课文有一定难度,教师可适当作一些讲析。学生对孟子的思想不可能深入理解,只要他们能了解课文所讲的道理即可,切忌旁征博引。议论文的学习一般比较枯燥,教学时可适当插入一两个短小的故事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
1) 理解词语举、空乏、拂、所以、曾益、恒过、作、征、喻、恒的含义。
2) 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3) 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义,从中得到教益,增强忧患意识。
教学难点:
1)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2) 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义,从中得到教益,增强忧患意识。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一、 导入新课:
大家都熟悉“卧薪尝胆”的故事吧。越王勾践在患难中矢志不渝,终于打败了吴国,重振越国;然而在此以后,“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沉溺于安乐中的越王重蹈覆辙。越王勾践的经历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
二、资料简介:
孟子与《孟子》
孟子(公元前372~公元前289),邹人,是孔子之孙孔仅的再传弟子。游说于齐梁之间,没有被重用,退而与其门徒公孙丑、万章等著书立说。继承孔子的学说,兼言仁和义,提出“仁政”的口号,主张恢复“井田制”和世卿制度,同时又主� 宋元以后,地位日尊,元至顺元年封为邹国亚圣公,明嘉靖九年定为“亚圣孟子”,在儒家中其地位仅次于孔子。思想事迹大都见于《孟子》一书。
《孟子》文章向来以雄辩著称。读孟子文,令人感到气势磅礴,感情激越,锐不可当。出于对当时执政者贪婪残暴行径的愤慨,对挣扎在苦难中人民的同情,对别家学说的敌视,对贯彻自己.主张的强烈愿望,以及那种“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的救世责任感?使孟子的文章激切、刚厉、理直气壮。他又善于运用各种驱诱论敌就范的手法,加上文辞铺张扬厉,时露尖刻,喜用一大串的排偶句式,所以笔锋咄咄逼人。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出停顿,读出抑扬顿挫的气势和美感。
2、 学生齐读课文。
3、 学生个别朗读课文。
投影显示:
读准下面加点字的读音:
畎亩( ) 傅说( ) 胶鬲( )行拂( )
注意下列句子的停顿:
(1)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2)……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四、再读课文,理解课文。
1) 学生自读课文,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翻译课文。
2) 小组交流,讨论,解答翻译中的疑难问题。
3) 学生讲解课文大意。
4) 师生共同补充。
五、布置作业:
1) 抄写解释2遍、课文1遍。
2) 搜集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名句2句和事例1个。
第二教时
一、检查复习:
1)注明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①曾益其所不能
②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③入则无法家拂士
④所以动心忍性
2)背诵课文。
二、分析课文内容:
1)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论证的?请简述本文的论证思路。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作者从个人、国家两方面论证。文章先谈造就人才的问题。先以六个出身低微、经过种种磨炼而终于身负“大任”的显贵人物为例来说明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同时又重视人的主观因素,提出“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的观点。从两方面说明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就必须在生活、思想、行为等方面经受一番艰难甚至痛苦的磨炼。接着由个人说到国家,指出决定国家存亡的因素和个人能否成就大业的因素相仿,最后推出论点。
2) 这篇文章在论证方法上有什么特色?
这篇短论采用了类比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等论证方法。如把造就人才与治理国家类比,如六位逆境中成才的人物事例罗列,如把成就伟人与国家灭亡对比,如先分析论证,后归纳观点等等。
三、内容拓展: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你知道有哪些名句与此意思相同?请列出
两句。
(2)哪些事例可以证明这一道理?请列举几例。
四、比较阅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把握《孟子》散文的逻辑性和文采。
1.逻辑性——层层深入的论证特色。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从战争这一角度出发。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这三个条件的比较阐述了人和对战争胜负的决定作用,由此再加引申,推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论断,阐明了施行仁政的重要性。短文结构形式“总起——分承——阐述——结论”,体现了作者由点到面,由个别到一般的逻辑思路,使文章极富说服力和感染力。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先列举六位历史人物的事例,再推及与此相似的“是人”,从个别到——般,阐述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磨炼的,接下来从个人作为推论到治国,最后归结出全文论点。作者论述的逻辑思路,外化为一种“层进式”结构。
2.品味《孟子》散文的语言特色
明确:这两篇短文气势磅礴,具有极强的说服力、感染力,这与孟子善用排比等修辞不无关系。章一“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用的是双重否定。排比有力;“域民不以……固国不以……威天下不以……”层递排比,更有气势。章二开首列举历史人物,自然用的是并列排比;而“人恒过……”用的则是句式排比。足见孟子说理散文善用排比,而且句式灵活,形式多样,既给文章平添了气势,又给人以美不胜收之感。
两篇短文中名言警句迭出,句式工整.表意蕴藉。闪烁着哲理的光华。
五、谈谈学习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
六、布置作业:
写一篇读后感。谈谈在物质生活日渐丰裕的今天,该如何认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教学目标:
1.了解孟子及相关文学常识,积累实词,背诵全文。
2.理解解文章内涵。了解孟子雄辩的文风。
3.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培养忧患意识,能正确面对生活中遇到的困难。
4.积累孟子名言,激发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热爱。
教学重点:
1.了解孟子及相关文学常识,积累实词,背诵全文。
2.理解解文章内涵。了解孟子雄辩的文风。
教学难点:
积累孟子名言,激发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热爱。
课时安排:五课时
教学过程: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我们学过孔子的《论语》,和《论语》�
二、作者及相关文学常识介绍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山东人。战国中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儒家学说的继承和发扬者,有“亚圣”之称。受业于孔子之孙孔伋,是孔子的再传弟子,是孔子之后战国中期儒家学派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他和孔子的学术成就几乎同高,人们将他们合称为“孔孟”,与老子、孔子、墨子,并称中国四古董。他曾游说梁惠王,不能用;乃见齐宣王,为客卿。宣王对他很客气,可是也始终不用。于是孟子归而述孔子之意,教授弟子。孟子死后,门人万章、公孙丑等记其言行,为《孟子》七篇。
政治主张:“仁政”“民贵君轻”,主张和平,反对战争。
《孟子》是儒家的经典之一,为孟子和弟子及再传弟子所著。书中记载了孟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哲学、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南宋朱熹把它和《大学》、《中庸》、《论语》合为“四书”,成为此后读书人的必读书。
三、朗读:
1.听范读。
强调句子的节奏。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2.自由朗读。
3.齐读。
四、翻译课文
1.结合注释,试译课文。
2.全班交流,扫除翻译难点。
参考:
舜从田地中被任用,傅说从筑墙的泥水匠中被选拔,胶鬲从鱼盐贩中被举用,管仲从狱官手里获释被录用为相,孙叔敖从隐居海边进了朝廷,百里奚从市井之间登上了相位。
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使他资财缺乏,使他做事不顺,(通过这些)来使他的内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强起来,增加他所不具有的能力。
一个人常常犯错误,这样以后才能改正;内心忧困,思绪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一个人的想法只有)从脸上显露出来,在吟咏叹息中表现出来,然后才能被人们所了解。在国内没有坚持法度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没有与之匹敌的国家和外来的祸患,国家常常会灭亡。
这样以后,人们才会明白忧愁患害使人生存发展,安逸享乐使人萎靡死亡。
3.同桌互考课下重点实词。
① 举:举用,选拔。
② 空乏:资财缺乏,即贫困。
③ 动心:使心惊动。
④ 曾益:增加。
⑤ 曾:同“增”
⑥ 恒:常。
⑦ 过:过失,此处是有过失的意思。
⑧ 衡:通“横”,梗塞,指不顺。
⑨ 作:作为,奋起。
⑩ 征:征验,此处有表现的意思。
11 色:面色。
12 入:在里面,指国内。
13 拂士:辅佐君主的贤士。
14 拂:通“弼”,辅佐。
15 出:在外面,指国外。
五、整体感知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明确:“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作者是从哪两方面论证的?
明确: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两个方面。
六、作业
1.熟读课文,整理课下重点实词
2.背诵并默写课下重点实词。
板书设计: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
第二课时
一、导入
考查实词背诵情况。
二、研读课文
1.文章开头列举的六个人物的事例,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
明确:这六个人物都出身贫贱,在经历了艰难的磨练之后,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
2.课文连举古代六位名人的事例,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
明确:都出身贫贱,都经历了磨炼,最终都大有作为。
3.作者举例想说明什么道理?
明确:说明了要想成才必先经历磨炼,只有经过磨炼才能有所作为。
4.第2自然段作者论述了什么?
明确:经受磨炼的好处。
5.第二段从几个方面论述的?
明确:三个方面:
思想:“苦其心志”。
身体:“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行为:“行拂乱其所为”。
6.第二段和第三段有什么不同?
明确:第二段:个人成才。
第三段:治理国家。
7.作者认为一个国家走向衰败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
8.作者通过全文的论述,得出了什么结论?
明确:“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三、拓展
1.你还知道哪些人经过艰苦生活的磨练,进而取得成功的事例?
参考: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
2.你还知道哪些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相类似的名言。
① 没有伟大的意志力,就没有雄才大略。——巴尔扎克
② 困难越大,战胜困难就越荣耀。——莫里哀
③ 天空黑暗到一定程度,星辰就会熠熠生辉。—查尔斯比亚德
④ 在获得无比丰富的生命体验的过程中,如果一帆风顺,那我们将失去一些发自内心深处的无上喜悦,只有穿越黑暗幽深的山谷,到达山顶的时候才会欣喜若狂。——海伦凯勒
⑤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⑥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⑦ 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⑧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四、作业
1.熟读并默写全文。
2.完成练习题。
板书设计: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造就人才——治理国家
思想、身体、行为——入、出:亡
↓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教学目标:
1、古今义不同的实词的用法和判断句式。
2、大声诵读课文,默写课文。
3、理解课文蕴含的深刻道理。
教学设想:
1、指导学生预习、自学,理解生字、难词。
2、在预习的基础上了解课文大概内容,然后进行课文分析。
3、结合课文向学生进行在学习上事业上要想成功,就要经历磨难或者挫折。
4、教学时数: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以“发”“举”的意义解释引入
先从“发”“举”两个词义该怎样解释这一问题引入,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一开始就紧扣课文,激发学生思考,旨在启发学生调动自己的思维,训练和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
待学生纷纷说出自己的答案之后,我又话锋一转:同学们表现不错。“发”“举”的意思,我们可以从今天要学习的课文(板书)《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找到答案。
(二)读全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默读,找疑难,老师辅导
在这段时间里,引导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找出自己的疑问,老师走下讲台,随时发现学生的疑问,随时给予辅导解答。
2、让学生齐读课文
(1)老师在读课文前明确读的要求:
a、读准字音;
b、读出停顿;
c、读出抑扬顿挫的气势和美感。
(2)学生齐读。
(3)老师引导学生根据以下三个要求,自己评价同学们的朗读情况,纠正朗读中的错误。
3、老师范读,尤其应读出抑扬顿挫的气势和美感
4、再次让学生齐读全文
读的环节相当重要,它是学生感知课文内容的前提和基础,而放声朗读则是促使学生全身心投入、使他们心无旁骛的最好方法。通过这几轮读,学生对全文的。内容已基本上有了一个整体的轮廓,为随后的“知”作了较为充分的准备。
第二课时
(一)教读第1段
第1段的内容和写法前面已有分析,教读的程序是:
1、指定让一个男生读,其他同学认真听,看是否符合老师所提出的朗读要求,后进行评价。
2、齐读,读出排比句的气势,从中悟出文章列举6位名人的意图。
3、让学生提问,引导启发学生解答。
4、老师归纳性提问,引导学生抓本段重点。
开头这段作者一下子列举了6位名人,是不是太多了?这6个人有些什么共同点?让学生渐渐明确:
①他们出道之前都曾遭受过艰难困苦的磨练,吃过不少苦头;
②排比的句式使文章显得很有气势,读来琅琅上口,好读易记;
③为下文的议论提供了充分的论据;
④给我们写作议论文提供了范例概述。
(二)教读第2段
这一段是名句,反复地读、熟读成诵是重点,而熟读成诵了,就收到了“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之效。
1、指名一位学生读,其他同学认真听,后发表评论。
2、全班女生读,依然要读准字音,读准停顿,读出抑扬顿挫的气势,读出古文的美感。
3、老师引导男生进行鼓励性评价。
4、提问,培养发现问题(质疑)的能力。共3页,当前第2页123
5、老师启发性板书:(附文后)
6、让学生合上书本,看黑板,读出课文第2段,共二遍。
7、老师擦掉板书,让学生背诵第2段。
8、师:以后,每当我们在学习上、在人生道路上碰到了困难,都要怎么样去做?(引导学生背)“故天将降大任于斯(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曾益其所不能。”
(三)教读第3段
教法同第2段,抓住从个人到国家、从小到大、以点到面的思路,启发、引导学生去读、去思、去悟、去说,最后熟读成诵。(具体过程略)
整堂课书声琅琅,学生陶醉其中,享受到了读书的乐趣,悟到了读古文的美感,明白了:以后面对困难一定不能泄气,而要勇于面对,并设法克服;无论是个人还是单位、国家,若要生存发展,都必须有忧患意识,适度的忧患意识;同时也渐渐懂得:诵读,是学习文言文最有效的方法。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重点字词、句子的含义。
2、能力目标:掌握议论文的论证思路。
3、情感目标:体味“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
教学重点:掌握重点字词、句子的含义。
教学难点:掌握议论文的论证思路。
教学方法:1、诵读评析2、小组竞赛3、讨论探究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步骤: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生物上有一个实验:把一只青蛙放到热水中,这只青蛙会果断地跳出来,成功逃生;但把这只青蛙放在一个温水的杯子中,并慢慢加热至沸腾,青蛙刚开始时会很舒适地在杯中游来游去,到它发现太热时,已失去力量跳不出来了。这个实验说明一个道理:叫?(学生答: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非常的棒,其实这个道理在春秋战国时代就有人论述过,他就是儒家代表人物之一的孟子,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看他是如何论证这个观点的。
二、目标展示:
首先齐读教学目标,了解我们这节课的学习目标。
三、学习课文:
1、孟子其人
孟子:名柯,字子舆,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有“亚圣”之称,后人将他与孔子并称“孔孟”。他主张施“仁政”,以统一天下。他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对后世仍有积极影响,著作有《孟子》。
2、《孟子》其书
《孟子》是一部记录孟子及其弟子的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的书,现存七篇,是孟子和他的弟子万章等合著成的,南宋朱熹将《孟子》列为“四书”之一。
3、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复习课文,要求:
(1)、快速背诵课文
(2)、识记课下注释
字音字形:
畎亩quǎn傅说yuè胶鬲gé行拂fú
法家拂士bì曾益其所不能zēng
重点词语:
曾:同“增”,增加拂:同“弼”,辅弼
衡:同“横”,梗塞,指不顺
苦:使……痛苦劳:使……劳累
饿:使……受饥饿空乏:使……受贫困
乱:使……颠倒错乱所以:用这些办法
不能:本来不具备的才能恒过:经常犯错误
作:奋起,有所作为入:在里面,指国内
出:在外面,指国外
4、自主复习
(1)、先对照文下注释,自己翻译课文(有疑难的作记号)。
(2)、个人不能解决的疑难组内讨论解疑。
翻译原则:
1、直译为主,字字落实
2、意译为辅,文从字顺
(1)、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一定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使他身受贫困之苦,使他做事不顺,用这些方法使他内心惊动,使他性格坚忍起来,增加他过去所不具有的才能。
(2)、人恒过,然后能改。
一个人常常是犯了错误,这样以后才能改正。
(3)、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内心困惑,思绪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
(4)、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憔悴枯槁,表现在脸色上,吟咏叹息之气发于声音,然后人们才了解他。
(5)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一个国家)国内如果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能辅佐君主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敌对的国家和外国侵犯的危险,这个国家常常会灭亡。
5、再读课文,要求:识记内容理解(4分钟)
(1)论点
(2)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3)论证思路
①文章的中心论点?
明确: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②文章从哪两个方面论证观点?
明确:人才和国家
③运用了那些论证方法?作用是什么?
明确: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
④本文的论证思路?
明确:首先举出六位名人的事例,得出结论:凡担当大任的人都要经受磨炼;接着指出一般人也要经受磨炼,然后又从反面论述国家也要有忧患意识,最后得出本文的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⑤文章指出担当大任的人必须经受三个方面的磨炼,分别是:
A,思想方面:苦其心志
B,生活方面: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C,行为方面:行拂乱其所为
⑥作者认为一个国家走向衰败灭亡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明确: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
⑦孟子认为,一个国家要想避免“亡”的命运,必须具备哪些条件?(2006年河南省实验区二)
明确:(1)内有法家拂士(2)外有敌国外患
⑧阅读第③段,说出就“国”而言,“死于安乐”中的“安乐”指的是什么?(2009北京)
明确:无法家拂士,无敌国外患
6,对比阅读
中考对比阅读考察角度:
(1)表达方式
(2)写作手法
(3)思想感情或观点
(4)人物形象
(5)谈感受或启示
甲: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孟子少时,诵①,其母方②织。孟子辍然③中止,乃复进。其母知其喧④也,呼而问之曰:“何为中止?”对曰:“有所失复得。”其母引⑤刀裂其织,以此诫之。自是之后,孟子不复喧矣。(选自《韩诗外传》卷九)
注释:①诵:背诵。②方:正在。③辍然:突然中止的样子。辍,停止,废止。④喧:遗忘。⑤引:拿来。(2009山东济宁)
甲:乙:两文在表达方面有什么不同?(4分)
明确:甲文以议论为主,语言精练,分析透辟;乙文以叙述为主,用引刀裂织的方法明理,自然巧妙。
三、教师寄语:
四、作业布置
教学重难点:
1、 掌握文中实、虚词的用法。
2、 弄清各段之间的联系。
3、 弄清本文的论证方法及其特点。
4、 理解标题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二、 本文的中心和结构。
1、中心:论述……的道理。
2、 结构:
第1、2段:举例论证人材要在困难中造就的道理。
第3段:从正反方面论证经受磨难的好处,说明人处逆境能激发斗志,国无忧患易灭亡的道理。
第4段:提出论点。
三、 指导阅读。
1、第1段.
(1)释词。
重点古今异义词:发,举,筑,士。
(2)这一段列举了六个历史人物,他们有什么共同点?
(3)列举事例有什么作用?(作论据,以便议论。)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案
标签:人教版八年级语文教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案,
2、第2段. (1)释词。
故,降,于,是,苦,劳,饿,空乏,行,拂,乱,丑,性,益。
(2)这段内容是什么?
(说明一个人要增长才干,有所作为,必先在思想、生活、行为讲方面经受住磨练。)
(3)本段与上段有什么联系?
(是由第1段事例推断归纳出的。结论,反过来也证明了上段的事例。)
3、第3段.
(1)释词:4个“于”,2个“则”,恒,过,困,衡虑,作,声,征。色,发,喻,入,法家。
(2)这一段主要阐述了作者的什么观点?
4、第4段. (1)句子翻译。
(2)最后一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是全文的中心论点,是本文主旨所在。)
5、本文的论证方法。(特殊论据——一般论据——中心论点。)
6、本文写作特点。 (正反对比论证,排比手法。)
四、 总结。
五、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