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教学目标:
1、学会12个生字,认识6个生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所说明的道理,学会发现别人的长处,要正视自己的短处。
教学重点、难点:
抓住课文主要内容,了解寓言蕴含的道理。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喜欢童话故事吗?说一说你知道哪些童话故事?你最喜欢的是哪一个?为什么?(出示陶罐图片)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板书陶罐。(出示铁罐)这又是什么呢?板书铁罐。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童话故事。(板书课题)
2、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看课题质疑
师:看到课文的题目你想到了什么?陶罐,美观漂亮,不生锈,保存时间长,但不结实,易碎;铁罐结实而有用,但易生锈毁坏。让我们一起走进古代国王御厨里,看看它们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2、同学们打开书第5页,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并在好词好句的下面划横线,同时思考: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4、检查字词。
谁来读一读你在书中画出的词语?看老师这里也有一些词语(出示词语卡片)谁愿意读一读呢?指名读词语,其余学生跟读。
师:同学都用心去读课文,你们读出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了吗?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吧。
三、精读课文,感悟道理。
1、师:同学们初步了解了课文,下面我们用开火车的方式读课文,看看陶罐和铁罐进行了几次对话,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陶罐是什么态度。
陶罐和铁罐进行了几次对话?(3次。)铁罐是什么态度?(板书:傲慢轻蔑恼怒愤怒)陶罐是什么态度?(板书:谦虚友善宽容大度)
通过对话把陶罐和铁罐的个性鲜明的显露出来。找出铁罐奚落陶罐的句子读一读,读陶罐的话时用什么样的语气?(生:用温和的语气。)表现出陶罐的什么特点?(谦虚、友善)
读铁罐的话时用什么样的语气?(生:用尖酸刻薄的语气)表现出铁罐的什么特点?(傲慢)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陶罐和铁罐的对话内容。课件出示对话。
3、铁罐为什么瞧不起陶罐?(生:铁罐认为自己坚固。)许多年过去了,陶罐和铁罐又会有什么样的变化呢?陶罐是不是像铁罐说的那样破成了碎片?铁罐是不是像它自己所说的那样坚固得什么也不怕?当人们在废墟中发现它们时,陶罐是什么样子?(生:陶罐变得很有价值)(板书:光洁朴素美观成为文物)铁罐呢?(生:铁罐却无踪无影。)(板书:无影无踪化为绣土)
3、故事学完了。你们觉得有趣吗?
师:铁罐仗着自己的长处去奚落别人的短处对吗?
4、说说你对陶罐和铁罐的看法。
四、回归整体,情感升华。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从课文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板书:各有所长正确对待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3、通过本课的学习,对照自己在以往的学习生活中与同学相处的相处有什么做的不好的地方,你打算今后怎样做呢?
教学反思:
《陶罐和铁罐》这篇童话讲的是国王御厨里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埋在土里许多年以后,陶罐出土成为文物,铁罐却化为泥土,不复存在。故事告诉人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课程标准提到,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是积极主动的思维与情感的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因此,教学本课时,我让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读课文,从文章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和浅显易懂的语言文字中悟出其中的道理,受到思想教育。这样教学尊重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高,课题气氛活跃,教学效果很好。
教学时如果能让学生带着表情用不同的语气读陶罐和铁罐的对话会更有感染力,会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学习目标:
①认识“陶、懦”等10个生字。会写“陶、谦”等14个字。能正确读写“骄傲、傲慢”等13个词语。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铁罐的傲慢无理和陶罐的谦虚克制。
③感悟课文寓意: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一、 导入
1、巩固词语:
2、 用上以上词语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 学习新课
1、师:这个童话故事非常精彩有趣,故事中有一句话让我感触很深。
出示: “我的兄弟铁罐就在我旁边,请你们把它也掘出来吧,它一定闷得够受了。”
(1)指名读:这句话是谁说的?读了你有什么疑问?
铁罐是那么对陶罐,陶罐为什么还称它为兄弟,为什么还叫……
(2)师:铁罐是怎么对待陶罐的呢?让时间倒流,让我们乘坐时光隧道车回到许多年前的王宫,来到国王的御厨。
2、齐读第一自然段
师读句子: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
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
“奚落”是什么意思?奚落,近义词就是(讽刺、挖苦、讥笑)
我们往下读课文,会进一步理解它的意思。
3、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呢?课文有很精彩的描写,请你们自读第1?9自然段,把铁罐奚落陶罐的句子划出来读一读,看谁读得好。
(设计意图:力图抓住重点词“奚落”层层递进地展开教学。以找、读、评的方法来理解“傲慢”、“轻蔑”、“恼怒”等词和有关句子。以读促悟,以悟带读。)
4、交流(预设)
师: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呢?谁来读?
(1)出示:“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说。
师:你们听出铁罐傲慢的语气了吗?
师:傲慢的语气该怎么读?(指名读,你突出哪个字?)
师:突出“你”字,让我们听出了一只骄傲自大,瞧不起陶罐的铁罐
师:这是一只傲慢的铁罐吗?(你们听出铁罐的傲慢了吗?)
师:请同学们看图片上铁罐的动作神态
加上你的神态、动作好吗?(生读)
师;真是一只傲慢的铁罐。(生再读)
师:一个“碰”(你、我)字让我们看到了一只骄傲自大,瞧不起陶罐的铁罐
师:“你敢碰我吗?”意思就是(学生说:料你也不敢。你肯定不敢碰我。)
师:“料你也不敢”谁用这种语气再读读。
师(评):你为什么把“陶罐子”读得比较轻,没有前面那么重。
师:铁罐瞧不起陶罐,还可以从哪里看出来。
仔细看标点符号,前面是?,后面是!,
师:(齐读)真是一只傲慢无理,自以为是的铁罐。27《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 相关内容:20、恐龙 第二课时教案《元日》原创教学设计两例《把掌声分给她一半》教学设计她是我的朋友练习《圆圆的沙粒》教案教后反思——执教《蒲公英》有感《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练习《小稻秧脱险记》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查看更多>>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2)师:铁罐不止一次地奚落陶罐,请你们像刚才这样把铁罐奚落陶罐的句子读给同桌听,每个人都要读读。读的:要注意提示语,读出语气。听的:要仔细听,认真评,帮助同桌读得更好。(出示练读要求)
生:(同桌交换读)
三、朗读表演
师:铁罐还怎么样奚落陶罐的?谁读一读?
生:“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
师:这一句还用傲慢的语气吗?应该用怎样的语气读?
生:应该用“轻蔑”的语气读。
生:“住嘴!”……“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
师:铁罐兄弟,你现在是什么心情?你为什么一下子又变得恼怒了?(铁罐兄弟,你为什么如此恼怒?)
生:因为我听陶罐说:“我确实……,但不是懦弱。”让我很生气。
师:就这已经让你很恼怒了吗?
师:同学们,陶罐说它确实不敢碰铁罐,这是不是懦弱?
师:是的,这并不是懦弱,而是正确认识到自己的不足,陶罐的反驳让铁罐恼怒了。
谁来读出铁罐恼怒?请读第六自然段。
陶罐是怎样回答?而陶罐回答让铁罐更恼怒?谁再来读读第八自然段,你觉得应该怎样读?
师:铁罐就是这样一次又次傲慢、轻蔑、恼怒地奚落陶罐,它为什么如此骄傲,看不起陶罐呢?
生:铁罐只看到自己很坚硬,所以瞧不起陶罐。
生:铁罐认为自己很坚硬,而陶罐很容易碎,它只看到自己的长处,所以看不起陶罐。
师:铁罐认为自己很坚硬(板书:坚硬),这是它的长处(板书:长处),而陶罐很容易碎(板书:易碎),这是它的短处(板书:短处),它仗着自己的长处去奚落别的人短处(边说边标示箭头)。
(设计意图:紧扣文章中心展开教学,教师抓住归纳上的难点,边叙边板书,条理清楚,化难为易。)
4、面对铁罐这样一次又一次傲慢、轻蔑、恼怒的奚落,陶罐是什么态度?(生:谦虚 、宽容、友好、沉默……)
5、分角色朗读:
6、老师当小记者采访陶罐和铁罐:你们知道自己的优缺点吗?
8小结:是呀,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我们要学会发现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短处。在同学中,你发现谁有什么长处值得你学习?
过渡语:是呀,孩子们,铁罐就好像蛮横无理的人,二陶罐就像一位宽容大度的、智慧的长者,
四、学习后面部分
1、许多年后的今天,陶罐是这样对待铁罐的。
再次出示,再齐读:
“我的兄弟铁罐就在我旁边,请你们把它也掘出来吧,它一定闷得够受了。”
2、现在,读了这句话,你是不是也想老师一样深有感触,你有什么想法?
宽容就是不计前嫌
陶罐懂得人无完人,……,正是因为陶罐宽容,所以他才会说(齐读句子)
他本可以以牙还牙,但他懂得尺有所短……,因为陶罐心胸宽阔,所以他才会说(齐读句子)。
五、扩展
同学们,每个人都应该正确认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很多名人也进行了总结,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是怎样说的,出示名人名言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2.抓住课文中的对话部分,感悟陶罐和铁罐不同的性格,合作表演故事。
3.体会寓言的寓意,懂得要多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学会与他人和睦相处,学会合作。
教学重难点:
1.通过陶罐和铁罐的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
2.体会寓言的寓意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头饰
教学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二、激趣导入
在很久很久以前,国王的御厨里有两只罐子,一只是陶罐,一只是铁罐,咱们把他俩请出来,好不好?
板书课题:陶罐和铁罐
齐读课题。
出示课件认识陶罐和铁罐
学生发表意见从外形.神态.个头说说自己的看法
(①从外形上看,左边是铁罐,它是用铁做的,右边是陶罐,它是用陶土做的,上面还有美丽的花纹。②从神态上看,铁罐眉毛竖着,嘴巴翘得老高,好像对陶罐不屑一顾,一副骄傲自大的样子。而陶罐是的'眼神看着铁罐,笑眯眯的,一副容忍的样子。③从个头上看,铁罐自认为自己很高大,以为陶罐不敢和它比,因此头昂得高高的。)
刚一走进国王的御厨,耳边就传来了陶罐和铁罐的声音,咱们去听听他们到底在说些什么?(出示课件)
三、读中感悟
1.那么陶罐和铁罐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这两位朋友你们喜欢谁,不喜欢谁,理由是什么?读课文找理由,把有关词语和句子画下来
(1)自由读课文
(2)汇报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相应出示课件并板书
抓住关键语句感悟陶罐和铁罐的不同点,说出不同见解
如:不喜欢铁罐,因为他骄傲无礼,并找出铁罐的话
“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他。”怎样“奚落?”
铁罐不止一次地奚落陶罐,请你们像刚才那样把铁罐奚落陶罐的句子找出来。
喜欢陶罐,因为他谦虚友善,并读出陶罐的话。
面对铁罐一次又一次的奚落,陶罐怎样回答?请同桌分角色读他们的对话,要读出不同语气。
2.创设情境再现奚落情景
听,国王的御厨里又传来了铁罐傲慢无礼的奚落声了。
请男女生分角色读对话
师生互动分角色读读
3.许多年过去了,陶罐是不是像铁罐说的那样破成了碎片?它们各自的命运又怎样呢?(板书:命运)出示课件
(1)理解陶罐的善良,不计前嫌,找出陶罐的话读一读
(2)如果铁罐在身旁,听了会怎样?说一说
可惜这些话铁罐是永远不可能听到了。
许多年过去了,原来易碎的陶罐变得很有价值,(板书:有价值)而原来只看到自己坚硬长处的铁罐却早已被氧化,变得无踪无影了。板书:(无影无踪)
四、说写体会
1.学到这里,同学们一定有不少的想法和感受,你们想说什么呢?请说出自己的心里话。
(1)我想对陶罐说:
(2)我想对铁罐说:
(3)我想对自己说:
2.出示课件(名言警句)
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铁罐只看到自己长处看不到别人的长处我们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不能取笑他人,要相互尊重,与人和睦相处
五、演中升华
现在就让我们也摇身一变,变成这两只罐子,演演他们之间的故事,选举两名同学带上头饰表演
六、拓展。放飞想象
师:大家讨论一下,铁罐和陶罐各有什么优点和缺点,展开想象的翅膀,放飞思路,大胆发言。
(议论归纳,教师板书。)
铁罐优点:坚固,缺点:易氧化
陶罐优点:美观,缺点:易碎
我们共同改写这则寓言,赞扬铁罐,批评陶罐,题目就叫《铁罐与陶罐》
七。作业:
仿照《陶罐和铁罐》的写法,编一则寓言故事。先想好要告诉别人一个什么道理,然后创编一则寓言故事,给人以启迪和教益。
板书设计
(多年以后)
态度→命运
陶:谦虚、忍让、友善、有价值
罐
和
铁:傲慢、轻蔑、恼怒、无影无踪
罐
教学目标
1﹑会认陶﹑懦﹑辨等10个生字,会写陶﹑谦﹑恼等14个生字。能正确读“傲慢﹑恼怒﹑轻蔑﹑羞耻﹑宫殿倒塌﹑懦弱﹑谦虚﹑朴素﹑荒凉﹑和睦相处”等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理解词语的意思。
2﹑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结合文中表现陶罐﹑铁罐神态和动作的词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体悟陶罐和铁罐的命运。
3﹑读懂课文内容,学习正确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态度。
4﹑摘抄表现陶罐﹑铁罐神态和动作的词句,积累语言。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学会全面的看待问题,要多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教学难点
1﹑使学生懂得要全面的看待问题,要多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2﹑课前准备:了解铁会被氧化的原理。
课时准备:
两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领悟寓意
2、从读中理解,训练边朗读边理解的能力。
教学重点
领悟寓意(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不能用自己的长处去与比别人的短处相比。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教学难点
1、从阅读中体悟陶罐和铁罐的性格特征。
2、领悟寓言。
教具准备:陶罐和铁罐的图片或实物。教学过程
一﹑形象揭题(引入)
1、出示实物(或图片)的陶罐和铁罐,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
2﹑同学们能告诉我这个是什么罐子?
3﹑这个呢?
4、谁能告诉我这两个罐子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呢? 相同点:盛东西
不同点:陶罐 易碎 永久 铁罐 坚固 氧化
师:(过渡句)同学们真聪明,回答的很好。现在我们一起去看看国王的御厨里,发生的一件和陶罐﹑铁罐有关的寓言故事。请打开书本107页,看看这个寓言故事讲了什么?想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
(板书和ppt)27 陶罐和铁罐
二﹑细读课文,整体感知,练习朗读,领悟寓意。
(一)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陶罐和铁罐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结果是什么?谁能说说?
说说课文主要内容(自由说)。
(过渡语)为了使同学们把课文说的清楚﹑明白,老师帮帮大家。
(出示ppt)国王的御厨里有两个罐子,一个是陶的,一个是铁的。铁罐很
傲慢,陶罐很 谦虚。铁罐常常奚落陶罐。许多年过去了,陶罐还是和原来那 光洁,朴素 ,美观,并且变得很有 价值 ; 铁罐却连影子也没找到。
2、(过渡句)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陶罐又是什么态度呢?我们一起用心读读1——9自然段吧!(自由读,师:巡视)
①同学们读完了吧!谁能告诉我“奚落”是什么意思呢?(出示ppt)奚落 讥刺 嘲笑(用尖酸刻薄的话揭人短处,使人难堪)(交流)平时谁奚落过谁,谁又被谁奚落过,为什么被奚落呢?同学们能说说吗?(自由回答)
用“奚落”以造句的形式说几句话(自由回答)。
②嗯,看来同学们对“奚落”这个行为很感兴趣!老师就有疑问了,奚落别人这种行为是对还是错呢?(思考)言归正传,让陶罐和铁罐告诉我们对错好吗?
3﹑同学们知道了“奚落”的意思,那么陶罐的“谦”字怎么写呢?(音﹑形﹑意讲解,用小黑板展示)
4﹑(过渡语)很好同学们学会了“陶”字怎么写,现在请大家标出课文的小节。(分节号)第一节1—9自然段 第二节第10—17自然段
(过渡语)同学们都将小节分好了,接下来我们重点学习一至九自然段。
三﹑ 精读课文,深入感悟
(一)重点学习1—9自然段,了解陶罐与铁罐的性格特点。
1﹑ 速读1——9自然段,思考文中的陶罐与铁罐分别留给你什么印象。
(读完了)
2﹑(师生交流)铁罐:傲慢 狂妄 自大
陶罐: 谦虚 忍让 不骄傲 不自卑(过渡语)同学们是从哪里得出的结论呢?(陶罐与铁罐的对话)
(过渡语)那好我们一起看看它们在御厨里的对话,它们共有几次对话呢?〈四次〉
(二)出示对话,体会各自的态度。
①那好我们先看看它们的第一次对话。
(出示ppt)第一次对话
A铁罐:“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问。B铁罐:“不敢,铁罐兄弟。”陶罐谦虚地回答。
师:铁罐一开口就是“你敢碰我吗?”它的意思就是陶罐敢不敢碰它,〈不敢〉
师:铁罐根本没有把陶罐放在眼里,对陶罐直呼其名,(称为“陶罐子”,)说明它有没有礼貌?〈没有〉
A“傲慢”一词可以去掉吗?
不可以,“傲慢”是指轻视别人,对人没有礼貌的意思。这里表现出铁罐对陶罐的挑衅,显示出它的傲慢无礼。
B这句回答可以看出陶罐怎样的性格特征?
可以看出陶罐说话不卑不亢,非常有礼貌,并且很谦和。师:面对傲慢无礼的铁罐,陶罐生气没有?〈没有〉
它不但没有生气,还礼貌地称呼它为兄弟,并承认自己不敢碰它。说明陶罐怎么样?课文中也能找到表示陶罐态度的词〈很谦虚〉
②(过渡句)在这第一次对话中铁罐很傲慢,陶罐很谦虚,我们来看看它们的第二次对话(出示ppt)第二次对话
A铁罐:“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轻蔑的神气。
B铁罐:“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陶罐争辩说,“我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比你差。再说?” A这句话写出了什么?
写出了铁罐看到陶罐非常谦和,更加蛮不讲理,尖酸刻薄了。
B“但”字可以去掉吗?
不可以,这是一个表示转折的词语,承认了“我”的确不如你铁罐坚硬,不敢碰你,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惧怕你,去掉之后,这个意思就表达不出来了。B陶罐的争辩表现了什么?
表现了它谦虚而不自卑,友善而不张扬。它不跟铁罐争锋相对的打嘴仗,而是向铁罐讲明道理,可以看出陶罐的胸怀宽广。
(预设:当我们学到第4自然段时,铁罐的态度有变好吗?〈没有〉从哪个词可以看出来? 师:“轻蔑”不是一般的小看,是轻视,是十分的看不起,再说课文还在“轻蔑”前加有“更加”,可见 铁罐是非常的看不起陶罐,我们来看一下它们的第三次对话。
③(出示ppt)第三次对话
A铁罐:“住嘴!”铁罐恼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B陶罐:“何必这样说呢?”陶罐说,“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
师:陶罐继续争辩下去了吗?〈没有〉为什么,因为铁罐不许陶罐和它相提并论,他气急败坏,生气极了,用书中的一个词说,他——恼怒了。A铁罐为什么会“恼怒”?
由于陶罐说得句句有理,铁罐无以反驳,很丢面子,所以它恼羞成怒,说出这些蛮不讲理 的话。
B“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
反问句,表示强烈的语气,根本没什么可吵的,所以用“!”。这段话还体现了陶罐的谦让和宽容。
师:谁能把6自然段铁罐说的话说的更好。(举手)师:嗯,读得很好,我们再来看看它们的第四次对话吧!
(出示ppt)第四次对话
A铁罐:“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铁罐说,“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B陶罐:陶罐不再理会铁罐。①A从这里可以看出铁罐这样的心态?
充分体现了铁罐只看到自己得长处,看不到别人的长处,蛮不讲理的心态。
②B段导读:面对铁罐的无理取闹,陶罐克制自己没有跟它说下去,进一步体现了陶罐的宽容﹑理智。
(三)整体朗读,体悟语感
师: 同学们刚才我们分别体会了陶罐和铁罐的'态度,现在我来赛读它们的四处对话,更加深入的体会它们的态度。(出示ppt)
铁罐:“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问。陶罐:“不敢,铁罐兄弟。”陶罐谦虚地回答。
铁罐:“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轻蔑的神气。
陶罐:“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陶罐争辩说,“我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比你差。再说?”
铁罐:“住嘴!”铁罐恼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陶罐:“何必这样说呢?”陶罐说,“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
铁罐:“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铁罐说,“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陶罐:陶罐不再理会铁罐。
⑴(过渡句)铁罐就是这样的傲慢﹑轻蔑﹑恼怒地奚落陶罐。它为什么看不起陶罐呢?(回答)
师:总结,铁罐以为自己很坚固,(板书:坚固)这是它的长处(板书:长处),而且铁罐长着自己的长处去奚落别人的短处。(板书:奚落)
师:陶罐敢不敢和铁罐相碰,〈不敢〉为什么?因为它易碎。(板书:易碎)这是它的短处(板书:短处)面对铁罐的奚落,陶罐的态度是一次次的忍让,(板书:忍让)
四﹑学习10——17自然段。
1﹑铁罐自以为坚硬,瞧不起陶罐,常常奚落陶罐,它们发生了争吵,最后也不欢告终,许多年过去了,陶罐是不是像铁罐说的那样成了碎片?而铁罐是否像他自己所说的那样坚固,它们之间发生了什么变化?(板书:变化)
师:请同学们默读10——17自然段,并用“~”划出变化的句子。
2﹑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陶罐:光亮﹑朴素﹑有价值)。(铁罐:影子也没见到)。铁罐去哪了呢?随机讲解铁被氧化的原理。
(出示ppt)时间在流逝,世界上发生了许多事情?
这句话起到了过渡作用,即为铁罐的消失埋下伏笔,同时也让陶罐变得很有价值。
3﹑身价百倍的陶罐有没有忘记铁罐?〈没有>(出示ppt)“谢谢你们!”,“我的兄弟铁罐就在我旁边,请你们把它也挖出来吧,它一定得受够了。”
师:从这句话可以看出陶罐的品德是怎么样?〈很善良,对铁罐友好。我们要向它学习,宽厚待人。〉
4﹑师总结:刚才我们已经学习了陶罐和铁罐的故事,谁能告诉我,第一节描写了什么?第二节描写了什么?
(第一节通过铁罐和陶罐的对话,交代它们的性格特点。第二节写的是历经世事变迁,陶罐和铁罐被埋入尘土中,陶罐后来出土为文物,铁罐却化为尘土。)
五﹑明辨是非,品味含义
1﹑许多年过去了,陶罐和铁罐的命运截然不同。同学们读了这个故事,你想对铁罐说什么?对陶罐说什么?
2﹑你觉得铁罐像什么样的人?陶罐像什么样的人?
3﹑从陶罐的谦虚和铁罐的骄傲以及最后它们不同的结局中,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你得到什么启示?
师:(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尊重学生的不同感受)
1﹑要谦虚,不要骄傲。
2﹑不仅要看到别人的长处,还要看到自己的短处。
3﹑谦虚的人有好的结局,骄傲的人下场可悲?
(出示ppt)揭示寓意
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不能拿自己的长处去奚落别人的短处,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出示ppt)六﹑课后作业,拓展思维
一﹑读课文,填空。
(1)铁罐的长处是(),短处()。陶罐的长处(),短处是()。
(2)铁罐代表()的人,陶罐代表()的人。
(3)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
二﹑抄写课文中表现陶罐铁罐神态的词句。
三﹑小练笔:假如铁罐复活了,它们之间还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请续写《陶罐和铁罐》。
四﹑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七﹑板书设计
陶罐和铁罐
铁罐:坚固 长处 奚落 氧化 影子也没见到 变化
陶罐:易碎 短处 忍让 永久 光亮﹑朴素﹑有价值
教学目标:
★读通课文,认识“陶、懦”等几个生字,会写“陶”这个生字。了解课文大意。
★学习课文1—9自然段,体会铁罐的骄傲无理和陶罐的谦虚克制。
★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9自然段,学会从不同的语言体会不同角色的人物情感,知道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教学重点:
指导朗读,通过陶罐和铁罐的对话、神态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理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
教学难点:
有感情朗读课文2-9节,理解课文讲的道理,学会全面地看问题,懂得要多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教学过程:
一、导入并汇报展示预习情况:
1、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教室来了几位新朋友,瞧,它们来了。大声地叫出它们的名字吧。它们分别是……你对它们了解有多少呢?
2、读题。(那么,陶罐和铁罐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陶罐和铁罐》这个童话故事。请齐读课题。“陶”是个生字,请同学们举起小手,书空,和老师一起写,左右结构,要写得左窄右宽。
3、课前老师已经布置大家预习课文了,大家愿意展示一下自己的预习成果吗?
(1)谁来读?(生字词)
我们全班同学一起拼读。小手拍起来,读词语。
(2)汇报概括全文主要意思
孩子们,你们的自学生字词能力真不错。那么,你预习的时候有没有思考全文主要讲了什么呀?可以根据老师的提示来说。
指名说。用自己的话来说。
(你真厉害!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故事的大意。说明你预习的时候有动脑筋。思考)
(3)铁罐哪里去了呀?
铁罐氧化后不见了。渗透氧化的知识。(查阅字典词典等都是很好的学习方法)(铁的化学性质很活泼,能同氧气合成氧化铁,即三氧化二铁,就是我们平常看到的铁生锈后呈现出来的红褐色粉末。铁罐遇到空气中的氧和水中的氧会生锈。年代久远,铁罐层层氧化直到完全氧化,变成了粉末。这就是铁罐最后无踪无影的原因。)
二、质疑。
孩子们,你在预习的时候有哪些弄不明白的问题?
1、铁罐为什么无影无踪了?
2、奚落是什么意思?
3、铁罐为什么看不起陶罐?
4、陶罐和铁罐各有什么特点?……,
5、那故事中的2个主人公到底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你提的问题很有价值。)
(这个问题得等我们学习了课文后才能有清楚的认识。)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要。所以我们阅读的时候,一定要多问几个为什么?
三、自主学习、扎实模练。
自读。学习课文2——9自然段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出陶罐和铁罐的对话,画下来,体会体会。
第一次对话
师:哪些自然段是写他们的对话的?
1、我们先来看第二段和第三段。
自己轻声读一读这两段话。陶罐和铁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你从哪里看出它很骄傲??把你的感受送进句子里,读一读。(老师听出了傲慢,但是还不够,再来,更傲慢点,更神气点)
它为什么这么骄傲?(是啊,它知道陶罐的短处是易碎,所以它有恃无恐地问________?)
你从哪里看出陶罐很谦虚?(谦虚地回答,兄弟)
该怎么读?指名读,生评价,师评价。
男生当铁罐,女生当陶罐,我们一起来读一遍。
小结:作者抓住称呼、标点符号、神态等方面来写对话,使对话更能体现人物的特点。
2、学习2、3、4次对话。
“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轻蔑的神气。
“我确实不敢碰你,但这并不是懦弱。”陶罐争辩说,“我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不是来互相碰撞的。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比你差。再说……”
“住嘴!”铁罐恼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变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3、细细品读4到9自然段。
(1)小组讨论交流:你还从哪些地方体会到铁罐的骄傲和陶罐的谦虚?
(2)画出表现他们的神态的词。
(小组讨论注意事项:组长安排好发言秩序,组员要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可以互相补充)
(哪个小组来汇报一下?)表示铁罐神态的词有哪些?
(3)补充想像对话时的神态。
当陶罐”说我们应该和睦相处的时候,铁罐会是怎样的神态呢?
4、连起来,演一演,注意神态,动作。
A、同桌合作表演读。(一个傲慢,一个谦虚,多么鲜明的对比呀。孩子们,你们想当陶罐和铁罐吗?先同桌合作表演读)
B、上台展示。我们请一桌同学上来表演。
C、男同学当铁罐,女同学当陶罐,演一演。(孩子们,想当小明星吗?)我们班的电影小明星课真多呀,掌声送给自己。
5、小结:学到这里,现在,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奚落”是什么意思?可以结合陶罐和铁罐来说。(铁罐一次又一次地用难听的话嘲笑、讽刺陶罐,)这种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特别好。以后我们阅读文章理解词语的时候可以经常用。
小结:刚才我们学习了课文的1到9自然段,作者抓住了称呼的不同,标点的不同还有神态的不同,来描写对话,把人物的不同的特点表达的更加生动传神。我们现在也来学习作者的这种写法,当当小作家。
6、拓展模练:《大树和小草》
说一说:
国王的御厨里有有趣的故事。在美丽的大森林里,也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瞧:骄傲的大树看不起小草,常常奚落它。
“——————————”大树()地问。
“——————————”小草()地回答。
“——————————”大树说,带着更加()的神气。
四、总结体验。
你喜欢陶罐还是铁罐?为什么?
老师也积累了一些关于谦虚的名言,我们一起读一读吧。
骄傲的铁罐这样奚落陶罐,后来它们的命运又是怎么样的呢?
教学设计的其中一个目标是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学会全面地看问题,懂得:要多发现别人的长处,要正视自己的短处。
学习目标
①认识“陶、懦”等10个生字。会写“陶、谦”等14个字。能正确读写“骄傲、傲慢”等13个词语。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铁罐的傲慢无理和陶罐的谦虚克制。
③感悟课文寓意: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课前准备
①陶罐和铁罐的图片或实物。
②生字、词语卡片。课文朗读录音带。
第一课时
形象揭题,点明学法
①出示陶罐和铁罐的图片或实物,让学生看一看,还可摸一摸。
②板书课题,指名学生读,学习生字“陶”的音、形、义。
③揭示学法:学生充分自读自悟,同座、小组合作学习。
初读课文,读准读通
①学生听课文的录音磁带。
②学生轻声自由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如果遇到有困难的地方,停下来多读几遍。
③同座互相朗读课文,形式自定:可以交替一人读一段,可以分角色读,可以一人读1至9自然段,一人读10至17自然段。互相评议字音是否读准,句子是否读通。
④同座配合,向全班展示朗读。
精读课文,读出感情
①小组讨论,合理安排小组内每个成员的分工,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②请一个小组汇报朗读,其他同学注意倾听,看他们是否读出了陶罐和铁罐不同的特点。
③结合学生的朗读,进行评议,点拨理解。
a.你觉得铁罐像是个什么样的人?找出表现他神态和动作的词句读一读。
b.你觉得陶罐像是个什么样的人?找出表现他神态和动作的词句读一读。
c.教师扣住学生的朗读,引导领悟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克制,帮助学生归纳出理解词语的几种方法:如联系上下文理解“奚落”;利用近义词理解“谦虚、懦弱、轻蔑、争辩、恼怒”;通过表演朗读来理解表示神态和动作的词语。
④小组再次合作,分角色朗读全文。
⑤全班交流,展示朗读。评出最佳合作小组。
交流感受,明白道理
①教师启发:从陶罐和铁罐不同的表现以及最后不同的结局,你得到什么启发?
②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尊重学生不同的感受:如:学生认为“要谦虚,不要骄傲”可以;认为“要多看别人长处、多看自己短处”可以;认为“谦虚的人有好的结局,骄傲的人下场可悲”也可以。
③拓展延伸,加深理解。让学生说说读了这个故事,想到了哪些学过的课文或生活中的事情。
复习生字词
①用生字卡片开火车读读本课的'生字。
②用本课学的生字组词,再读读词语表中列出的词语。
第二课时
复习巩固
①分角色朗读课文。
②开火车认读生字词。
③交流记字方法。本课有一部分生字是形声字,可引导学生利用形声字特点来记忆。还可联系熟字比较记忆。
指导写字
①认读要写的生字。
②归类认识字形特点,观察字的间架结构。
a.观察8个左右结构的字,看清左右部分所占位置。
b.观察6个上下结构的字,看清上下部分所占位置。
c.集体讨论一些需要注意的字,教师可范写。如,“陶、谦”。
③教师播放音乐,学生做好写字准备。
④学生自己练习写字,教师巡视指导。
⑤即时展示学生作业,师生评议。
语言实践
①抄写课文中表现陶罐、铁罐神态和动作的词句。
②找几位同伴合作把这个故事演一演。
听写词语
①抄写、记忆词语表中的词语。
②听写。订正。
教学目标: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铁罐地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克制。
2、理解课文寓意: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3、分角色朗读陶罐和铁罐的对话部分。
教学重点:指导朗读,理解重点词句。
教学难点:体会课文寓意。
教学准备:课件
一、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27课《陶罐和铁罐》,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这则寓言故事讲的是谁和谁发生的故事呢?
板书:陶罐和铁罐
2、(出示图片):请大家猜猜这里哪个是陶罐?哪个是铁罐?为什么?
二、研读课文
(一)、出示第一自然段
(1)生齐读 (2)奚落?
(3)铁罐是怎么奚落陶罐的呢?请同学们到课文中去找出来读读
(二)、学习陶罐和铁罐的对话
1、你敢碰我吗?陶罐子!
(1)谁来读? 平议
(2)傲慢的语气该怎么读?指名读 平议
(3)齐读
2、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
(1)指名读 评
(2)这句还要傲慢的语气吗?
3、住嘴!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
指名读 评 齐读
4、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
指名读 评 齐读
5、下面我们一起来做回铁罐,读读它奚落陶罐的话。
6、如果你是陶罐,你会怎么做呢?
(三)、指导读陶罐的话
面对铁罐一次又一次的奚落,陶罐是怎么回答的?
1、自由读 读出不同的语气
2、师生分角色读
3、同桌表演,加上一定的表情 动作
4、指名上台表演 评价
(四)现代部分
1、课件出示
师引读
2、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板书:容易氧化 美观
3、用“但是” 说话
三、总结
1、学了陶罐和铁罐,你喜欢谁呢?为什么?
板书:骄傲 谦虚
2、你想对他们说什么?
四、拓展:
1、学了这个寓言故事,你想到了什么?
2、赋予陶罐和铁罐相反的性格,编写故事
板书:
27、陶罐和铁罐
长处 短处
铁罐: 骄傲 坚固 容易氧化
陶罐: 谦虚 美观 易碎
小学语文第七册其中一篇课外阅读课《陶罐和铁罐》是一篇寓言故事。教学这则寓言,我们采取语文活动课的形式采进行。
这则寓言告诉人们:人都有长处不口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教育学生在学习上要懂得取长补短,互相学习,无论什么时候部不能骄傲自大,必须谦虚谨慎,怎样才能把这则寓言的寓意真正渗透到学生的思想中去,使他们在学习、工作中明白人各有所长,能正确对待别人的长处,和睦相处,共同为集体,为社会作出贡献。我们采用话剧的手法把这则寓言的深刻寓意表现出来,让学生看后有身临其境之感从中懂得道理,受到教育。
开门见山:讲台正中是公正人(老师),左边是陶罐的扮演者,右边是铁罐的扮演者,他们头上分别带着涂上彩色花纹的陶罐和铁罐的头饰
(陶罐的神情是谦虚的,而铁罐表现出来的是一副骄傲的样子)。两旁坐着热情的观众。
第一幕:铁罐奚落陶罐
老师开场白:国王的御厨里有两只罐子。一只是陶的,一只是铁的。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
铁罐:“你敢碰我吗?陶罐子。” (傲慢地问)
陶罐:“不敢,铁罐兄弟。” (谦虚地回答)
老师: “铁罐为什么敢这样问陶罐?”
观众(1):“因为铁罐坚固,不怕碰撞,这也是铁罐的优越性。”
观众(2) :“铁罐认为陶罐经不起它的碰撞才敢这样问。”
铁罐:“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轻蔑的神气)
陶罐:“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
(争辩说)我们生来就给人们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比你差,再说……。”
铁罐:“住嘴” (恼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过不了几天,你就会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 (气势汹汹)
陶罐:“何必这样说呢?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 (和颜悦色)
铁罐:“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我们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老师:“铁罐为什么看不起陶罐?越来越傲慢无理?”
观众(3):“铁罐自以为不怕碰撞就了不起,盲目自大,说话尖刻,不尊重别人,更是没有正确评价自己。”
老师:“陶罐争辩说:‘我们生来就是……。’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观众(4):“陶罐‘争辩’,说明陶罐谦虚并不是懦弱。我们应发挥自己的作用,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作贡献,不能比长处斗自大。”
老师:“从陶罐和铁罐的对话中,可以看出什么?”
观众(5):“铁罐蛮横无理,充分暴露了铁罐只看到自己的长处,看不到别人长处的缺点。而陶罐谦虚但不懦弱,对铁罐的不讲道理,陶罐不再理会它了。”
第二幕:世界的变化
老师: (有感情地对白)时间在流逝,世界上发生许多事情,王朝覆灭了,宫殿倒塌了,两 只罐子遗落在荒凉的场地上。上面覆盖了厚厚的渣滓和尘土。
(陶罐和铁罐坐下伏在桌子上)
第三幕:陶罐和铁罐的变化
老师:许多年过去了,有一天人们来到这里,掘开厚厚的堆积物,发现了那只陶罐。 (用 手拍拍陶罐)
观众(6) : “哟,这里头有一只罐子!” (表情惊讶地)
(陶罐慢慢地站起来,弯着身子。)
观众(?) :“真的,一只陶罐?” (高兴得大声叫起来)
老师:慢慢地捧起陶罐,倒掉里面的泥土,擦洗干净,和它当年在御厨的时候一样光洁、朴 素、美观。 (老师表演)
观众(8) : “多美的陶罐!” “小心点,千万别把它碰坏了,这是古代的东西,很有价值 的。 ”
陶罐: (站起身) “谢谢你们!” (兴奋地说) “我的兄弟铁罐就在旁边,请你们把它掘出 来吧,它一定闷得够受。”
老师:人们立即动手,翻来覆去,把土地都掘遍了。但是,连铁罐的影子也没见到,不知道它在什么年代完全氧化了,早已无影无踪(铁罐取下头饰,回到观众席)。
老师: “人们为什么会找不到铁罐?”
观众(9) : “铁罐虽然不怕碰撞,但经不起时间的考验,随着天气的变化,被氧化了。连痕迹都找不到了。”
老师:“在这里。铁罐的下场和陶罐不朽的文物价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老师总结:这则有趣的寓言故事已经表演完毕,在此我们用热烈的掌声对扮演陶罐、铁罐的同学和部分观众的表演表示感谢,他们精彩的、惟妙惟肖的表演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现在,有一个问题请同学们思考并回答:
“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并结合实际谈谈自己在学习或生活中有什么感受。”
(这时,同学们都热烈讨论,互相谈自己的感受。)
大家认为: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集体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比人优越。也没有理由骄傲。比不上别人也不要消沉,要发挥自己的长处,互相合作、互相学习,共同进�
(请陶罐、铁罐的扮演者和部分同学谈体会。)
陶罐扮演者:“我是一个谦虚而又不懦弱的陶罐的扮演者 但在实际中我可不是一个谦虚的人……。
铁罐扮演者:“我是一个骄傲而又盲目自大的铁罐的扮演者。从这个角色中我感受到铁罐因为看不起别人的长处也看不到自己的缺点,而得了个可悲的下场。希望自己在学习中不重蹈铁罐的覆辙……。”
同学:畅谈自己的体会……。
老师:这是一堂寓意深刻的思想教育课,同学们积极参与、踊跃发言,谈自己的优点和不足,谈改正的方向……收到预期的效果。
一、教学目标
1、会认写生字,正确读写词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通过多种朗读形式,促进学生对课文主旨的理解。
3、理解文章寓意,学会谦虚。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抓住神态和语气描写,了解内容主旨。
【难点】能够通过不同语气的朗读,把握陶罐和铁罐的性格,学会谦虚宽容。
三、教学方法
多媒体演示法、朗读法、合作探究。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咱们上节课已经结实了两位好朋友了,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这两位朋友的名字分别是什么?陶罐和铁罐。(教师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
1、通读全文,了解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儿?
(讲的是国王御厨里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然而,埋在土里许多年后,陶罐出土成宝,铁罐却化为泥土。)
2、这篇文章一共可以分为哪几部分?
第一部分(1—9):写陶罐和铁罐的争吵;
第二部分(10—17):写陶罐和铁罐的各自的命运。
(三)深入研读
1、同学们,我们可以看到整篇文章几乎全部是用语言贯穿下来的。接下来给大家5分钟的时间分角色(陶罐、铁罐)进行朗读,注意各自说话时不同的语气(陶罐——谦虚,铁罐——傲慢),并选择一组同学上台展示。
(过渡语:同学们刚才朗读得特别棒,把陶罐和铁罐的情态描摹得活灵活现。)
2、同学们,那我们具体来看一下,作者笔下的陶罐与铁罐分别具有什么样的性格特点呢?请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进行分析。
(铁罐:“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从中可以看出铁罐具有傲慢、骄傲、狂妄、骄横的性格特点)
(陶罐:“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我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比你差。”“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从中可以看出陶罐具有谦虚、不好争斗的性格特点)
(过渡语:大家再细心找一下,文中的陶罐还有哪些性格特点?)
(学生:对第二部分内容进行分析可以发现,陶罐还具有善良的品质,虽然铁罐对它说了很多难听的话,但是,在它和铁罐同样遭遇不幸时,它还是想到了铁罐“我的兄弟铁罐就在我旁边,请你们把它也掘出来吧,它一定闷得够受了。”)
3、同学们,经过上述的阅读和理解,我们可以得知这篇文章蕴含了哪些道理呢?(4人为一小组进行讨论交流,最后展示)
(小组一:人应该谦虚谨慎,不应该骄傲自满。
小组二:不要只看自己的长处,用自己的长处去比别人的短处。人都有长处,也都有短处。
小组三:人们应该学习陶罐的胸怀,不应像铁罐那样自以为天下无敌。)
(四)拓展延伸
我们得知陶罐和铁罐的性格特点,其实不难发现,我们是从他们各自的语言中分析而来的。这就是这篇文章的精妙之处,也是大家需要努力学习的地方。那接下来大家自行写一组对话,最好能够将事物或者人物的形象特点充分地展现出来。
(生写完展示,教师总结评价)
(五)小结作业
1、小结:师生共同总结。
2、作业:自行想象,改变故事的结局。
五、板书设计
(略)
六、教学反思
这篇文章,对话较多,段落较多,对于学生来说,这非常影响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所以,在上课伊始,我就请同学们为课文划分部分,这样学生对课文更加明确,对课文的重点内容也能轻松发现。然后再通过多种形式展现铁罐和陶罐的对话,从而了解他们的神态和性格,体会其这样表现的原因,这样教学重点和难点就迎刃而解了。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对陶罐与铁罐的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理和陶罐的谦虚。
3、理解课文中讲的道理,每个人都有长处与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互相尊重和睦相处。
教学准备:
1、陶铁罐贴图双份。
2、投影出示用的语句。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师:这节课,我们来接着学习《陶罐与铁罐》。首先要复习课文生词,请同学们开火车、大声读。
师出示词卡
生开火车读2遍。
2.师:看来大家生字词掌握得不错,所以林老师要奖给大家漂亮的图片。请看,国王的御厨里有两个罐子,一个是陶的,一个是铁的。
师同时取出帖图,展示后贴在黑板上。
二、学习课文,以读促悟。
1.师:陶罐与铁罐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呢?请你们默读课文,想一想,然后告诉大家。
生默读
指名学生回答;
(国王御厨里的铁罐看不起陶罐,经常奚落陶罐,许多年后,陶罐变得更有价值,铁罐却不存在了。)
师:你真会读书,能把长长的课文用短短的几句话来概括。林老师再考考你,这里“奚落”是什么意思?
师:还有哪些词和奚落意思相近?
2.师:那么,铁罐是怎样讽刺挖苦陶罐的,陶罐又是怎么回应的?课文中有很精彩的描写,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第1到第9自然段。边读边想,这是两只怎样的罐子?
指名学生回答:铁罐:傲慢,陶罐:谦虚
师相机板书傲慢、谦虚
生齐读板书
师:这特点能从哪些句子中体会到?请你认真找一找,读给大家听!
3.学习朗读对话,体会人物心情,分为三部分
(1)2、3段
师:请你来读。
A、生:“你敢碰我吗?陶罐子!”
师:你为什么这样读?生:答
师:铁罐傲慢地问,这句话还可以怎样读,大胆地说出你的看法。
(生:重音分别在“碰”“敢”“你”;加动作;加表情)
(师:请你听林老师读,你听出了什么?林老师心里是怎样想的,你知道吗?)
(师:同学们讲的还真有道理,就按照你们的想法大声读吧。
指名读。/真不错,你就是那只傲慢的铁罐)
B、师:铁罐这么问,陶罐怎么回答?
指名读
师:除了谦虚,你还有能从这句话中看出什么?(有礼貌)从哪里看出来?(双方称呼不同;陶罐子、铁罐兄弟)
师:他们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我们试着加上神态、动作把它读出来。请一位男生当傲慢的铁罐,请一位女生当谦虚的陶罐。
指名读。(投影)/他们读得好不好?(大家也来试一试)
(2)过渡:从哪儿也能看出它们的特点?指板书说。
指名生读,4、5、6段之一皆可将此部分投影出示。
师:请你认真看看书上的插图,它们俩是什么神态?
生形容。
师:那你来表演一下这种神态。
生再读(带着表情读)
师:真形象,陶罐真的像铁罐说的那么懦弱吗?(不是)
师:他为自己争辩,怎样争辩的?
指名生读。
师:铁罐听进去了?他……?
指名生读。
(3)师:这些话实在太精彩了。林老师想请同学上台来,把这些对话演一演。同桌之间先练习(最好要加上神态、动作)(师投影第2——6段)
生练读。
指名生演。师贴图于生身上,“其他同学要认真看,待回都来评一评谁最棒。”
生演生评,“他们两个演得怎么样?”
(掌声鼓励!)
(4)师:还有哪些句子能表现出他俩的特点?
指名生答:师投影出带空格片断的7、8段
师:请大家也读一读这两段,看看插图和刚才同学的表演,想象他们当时会有怎样的表现,填上合适的词语或句子,让对话更具体,更生动。同桌可以讨论。
生讨论。
师:你来说一说。
师:你怎么想到加这些词的?
师:请你通过朗读,把你的这些感受表达出来。
(和睦相处。何止是陶罐和铁罐之间需要和睦相处,同学之间,家庭成员之间,社会上也需要———)
A、“何必这样呢?”
可加:温和,不紧不慢,心平气和———
B、“和你在一起,———”
可加:火冒三丈,怒气冲天,插着腰,指着陶罐———
师:你觉得还能怎么加?你来说一说,有动作就更好啦。
三、领悟道理。
1.师:真是活灵活现!就这样,陶罐不再理会铁罐。而时间在流逝,世界上发生了许多事情。陶罐是不是像铁罐说的那样破成踤片,铁罐是不是像他自己说的那样坚硬得什么也不怕呢?请默读课文第11—17段,找找最后他们都成了什么样子。
指名生读:(陶罐:还是那样光洁、朴素、美观很有价值。
铁罐:连影子也没看到)
师相机板书:很有价值、不存在
师:陶罐被人们挖掘出来了,变得很有价值。被人们这样赞美,陶罐是什么反应?
指名生读第16段。
师:从这里,你能看出什么?(陶罐关心铁罐———)
师:特别从哪些词语可以体会到?(兴奋地、闷得够受了)
2.师:假如你是铁罐,这个时候你想对陶罐说些什么呢?
多生说。
师:陶罐又会说什么呢?
生说。
(说话拓展,让学生明白:要谦虚,不要骄傲;多看别人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要和睦相处;正确对待自己和他人———)
(读了这个故事,你想到了什么?)
师小结
四、作业
将这个故事讲给家长听。
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陶罐和铁罐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理解课文讲的道理是教学的难点。教学中,我抓住了以下两点进行教学。
一、抓对话、重朗读
课文内容简单易懂,生动有趣,学生比较喜欢这一点文章。教学时,放手让学生自读,在自读感悟的基础上,教师再作适当的指导。课文的第一部分主要写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引导学生抓住陶罐和铁罐的对话,以及表现陶罐和铁罐说话时的不同神态、语气,体会他们的'不同内心活动。比如:通过“你敢碰我吗?”“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可以看出铁罐的自以为是,傲慢无理。通过“不敢,铁罐兄弟。”“何必这样说呢?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可以看到陶罐的谦让宽容。在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时,首先采取师生分角色朗读。在指导朗读过程中,要求学生读出不同人物的感情:读铁罐的话,语气生硬些,给人以傲慢、蛮横之感;读陶罐的话,语调平缓些,语气温和些,给人以谦虚朴实之感。再让学生演一演,加深对“人物”的理解。再请两位学生按课文中所描述的“人物”的语言、表情进行表演。我还鼓励他们加上自己设计的动作。学生的表演可以说是绘声绘色,博得了同学们的掌声。学生学得轻松愉快,也都加深了对“人物”的理解。
二、以对比、悟品格
在品析人物对话时,采用对比的方法,让学生体会陶罐和铁罐不同品格。教学第二部分许多年过去了,陶罐和铁罐发生了什么变化呢?在比较中让学生明白:在这里铁罐的可悲下场和陶罐不朽的价值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进一步让学生领悟:陶罐出土后,依然惦记着曾经对自己并不友好的铁罐,从中感受陶罐的善良。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从中受到了什么启发?学生畅所欲言,这个环节的设计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也加深了对文章寓意的理解。
上完课之后,我感觉自己的教学语言、组织教学方面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今后还要加强这方面的锤炼。
【设计理念】
注重教学目标的发展性,有具体可测的知识能力目标。不使其空泛和随意;更关心过程和方法,主要体现在动态生成的师生互动对话上;对情感态度价值观而言,充分考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变化,对人对社会态度的提升,为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打下基础。凸显设计的开放性,突出时空的弹性化设计。学生的学习是丰富多彩的,课堂上丰富性、多变性、复杂性和不可预测性的因素很多,减少“刚性”设计,重视将课堂上信息的灵活处理和过程的及时调整。启迪学生感悟的独特性,为学生的创造开辟空间。不必对任何探索都设置一个统一的标准,唯一的答案和划一的方式,教师要善于选择或截取一个典型的材料,引导学生从不同侧面与角度去感受、领悟,通过多种手段合成,让学生体验到创造的乐趣与成就感。
【设计特色】
读写结合,注重创造思维的培养。通过“一议二读三品四改”的教学流程,体现“以情励学,以趣激学,调动参与,启迪创造,注重内化,求精求活”的教学风格。“互动、生成,训练,创造”,在全新的理念指导下,体现鲜明的教学特色。
【教学目标】
1.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用朗读及形体动作演绎故事;
2.读懂课文内容,学习正确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
3.将《陶罐和铁罐》这则寓言改写,逆向表达,使陶罐和铁罐品行互换,变成《铁罐与陶罐》。
【流程预设】
课前预热:
找一找生活中的许多不同之处,能简要说出不同人物(或场合)的长处和短处。
一、议,陶罐和铁罐的长处与短处
1、 大屏幕出示生活中陶罐和铁罐的图片,讨论它们的用途;
2、 如果让你选择一种装东西,你会选择哪一种呢?为什么?
3、 师结合学生讨论分别板书它们的长处与短处,引导学生说出它们各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
二、读,陶罐和铁罐的谦虚与傲慢
1、 大屏幕出示:傲慢轻蔑恼怒愤怒
谦虚友善宽容大度
2、学生齐读词语,说说自己喜欢哪一组词语,为什么?结合课文内容分别给陶罐和铁罐送一组词语,应该送哪一组,并说说自己的理由;
3、 理解第一组词语的意思,用形体及动作表演一下,教师相机小结归纳这组词语的特点(表示人物神态的词);
4、 把对词语的理解送进句子里读一读,大屏幕出示铁罐的话,学生表演读;读陶罐的话,注意体会陶罐的谦虚友善、不亢不卑。
三、品,陶罐和铁罐的结局与启示
1、 过渡,学生快速默读课文10-17自然段,说说陶罐和铁罐的最终结局;
2、 学生谈谈读了这个故事,自己想到了什么;
3、 以你就是那只消失的铁罐,此刻会对陶罐说些什么,让学生进行练笔,并指名交流,老师用大屏幕出示写话内容,指名读。
四、改,逆向思维创改寓言《铁罐和陶罐》
1、结合板书,启发思考:铁罐就没有优点吗?铁罐坚固不易破碎这一点不值得陶罐学习吗?陶罐就没有缺点吗?陶罐虽然光洁、朴素、美观,但它确实易碎,不结实,这一点铁罐说的也是实情,只是它太骄傲,很傲慢,那可不可以转换思维赞扬一下铁罐呢?各抒己见,别被课文束缚住,放飞思路,大胆去想;
2、师生共同改写这则寓言,赞扬铁罐,批评陶罐,赋予他们相反的性格,题目改为《铁罐和陶罐》。(机动:现场可以口述,也可写后交流)
作业超市:
1、 课文真有趣,我想和同学分角色读一读;
2、 课文很传神,我想抄写描写神态和动作的词句;
3、 课文真精彩,我们小组准备演一演这个故事;
4、 课文有意思,我要绘声绘色地讲给我的家人听。
板书设计:
陶罐铁罐
谦虚傲慢
长处美观坚硬
短处易碎易生锈
无价之宝无影无踪
学习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骄傲、傲慢、谦虚、神气、恼怒、相提并论、理会、荒凉、惊讶、光洁、朴素、价值、兴奋”等词语。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学习正确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
4、抄写表现陶罐、铁罐神态和动作的词句,积累语言。
教学重点
通过陶罐和铁罐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讲的道理。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课前准备
陶罐和铁罐的图片。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认读生字词语。
教学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①出示陶罐和铁罐的图片,让学生看一看。说说他们什么特点。
②板书课题,指名学生读,学习生字“陶”的音、形、义。
二、初读课文,读准读通
1、学生轻声自由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同座互相朗读课文,形式自定。互相评议字音是否读准,句子是否读通。
3、指名分段向全班展示朗读。其他同学继续做评委,听后评议。教师相机小结:读书要正确、流利,不多字,不少字,不回读,不错读。
4、认读生字词语。开火车反复进行。
三、感知大意。
1、默读课文,了解大意。
2、通过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3、学生交流。教师注意激励学生。
4、分角色朗读课文。
四、指导写字
①出示要求会写的生字,开火车认读并说出课文中的词语。
②学生观察:“陶、谦、嘴、恼、吵”都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的字。“怒、感”都是上下结构、上长下短的字。“虚”是半包围结构的字。
③学生提出需要教师指导书写的字。
④教师范写学生提出的字。
⑤学生练习写字,教师巡视,进行辅导。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学习正确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
3、抄写表现陶罐、铁罐神态和动作的词句,积累语言。
教学重点
通过陶罐和铁罐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讲的道理。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教学过程
一、精读课文,读出感情
1、小组分工朗读课文,注意读出陶罐和铁罐的不同语气。
2、请一个小组汇报朗读,其他同学注意倾听,看他们是否读出了陶罐和铁罐不同的特点。
3、结合学生的朗读,进行评议,点拨理解。
a、你觉得铁罐有什么特点?找出表现他神态和动作的词句读一读。
b、你觉得陶罐有什么特点?找出表现他神态和动作的词句读一读。
c、教师扣住学生的朗读,引导领悟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克制,帮助学生归纳出理解词语的几种方法:如联系上下文理解“奚落”;利用近义词理解“谦虚、懦弱、轻蔑、争辩、恼怒”;通过表演朗读来理解表示神态和动作的词语。
4、小组再次合作,分角色朗读全文。
5、全班交流,展示朗读。评出最佳合作小组。
二、交流感受,明白道理
①教师启发:从陶罐和铁罐不同的表现以及最后不同的结局,你得到什么启发?
②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尊重学生不同的感受:如:学生认为“要谦虚,不要骄傲”可以;认为“要多看别人长处、多看自己短处”可以;认为“谦虚的人有好的结局,骄傲的人下场可悲”也可以。
③拓展延伸,加深理解。让学生说说读了这个故事,想到了哪些学过的课文或生活中的事情。
三、续编故事
续写铁罐给陶罐的一封信。
板书设计
27陶罐和铁罐
谦虚
傲慢
光洁朴素
美观不复存在
【教学目标】
1、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学习正确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
3、能积累描写表现陶罐、铁罐神态和动作的词句,积累语言。
【教学重难点】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陶罐和铁罐的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本课教学难点是课文所讲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
1认读汉字,组词。
2、根据词语意思,找出相应的词语。
给国王做饭的厨房。(御橱)
用尖刻的话数说别人的短处,使人难堪。(奚落)
相处融洽友爱;不争吵。(和睦相处)
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来看待。(相提并论)
3、回顾铁罐的长处和陶罐的短处,用奚落引出新授。
4、交代学习目标:
a能找出描写表现陶罐、铁罐神态和动作的词句,积累语言。
b分角色,有感情读文。
c读懂课文内容,学习正确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词语的巩固,和课文内的简单回顾,引出新授,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挖掘词语,感悟铁罐。
1、学习指导一:
屏幕出示:
l我能找出表现陶罐、铁罐神态和动作的词语。
a回顾什么是神态描写。
b自由读2——8自然段,用圆圈画出陶罐和铁罐神态和动作的词语。
(1)请生拿出笔,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画。
(2)生自由读文,汇报,把生找到的词语板书(板书:铁罐:奚落、傲慢、轻蔑、恼怒,陶罐:谦虚、争辩)。
(3)请生看板书,齐读词语,师纠正错误读音,对于难读词语师范读,生跟读。
2、理解词语,感悟铁罐。
再读这三个词,围绕这三个词语理解铁罐的傲慢。
(1)师:这三个词语都是写铁罐态度傲慢,现在请大家默读课文2-8自然段,从铁罐说的话中,找一个例子来证明铁罐的傲慢。
(2)生默读课文,并谈自己找到的例子,体会铁罐的傲慢,对于生找到的例子给予恰当点评。
(3)小结:看来这个铁罐的确是个傲慢的家伙,大家再读一读这三个词语。(师手指“傲慢、轻蔑、恼怒”三个词)
(4)师:这三个词语都有傲慢的意思,可又有什么不同呢?
三、入情入境,读出韵味。
1、自创表情动作,表演感悟:
屏幕出示三句话:
a“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问。
b、“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轻蔑的神气。
c、“住嘴!”铁罐恼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1)请生自由读这三句话,并从中选一句来设计相应的表情、动作再读一读。
(2)生自由表演读,体验铁罐的傲慢自大、不可一世。
2、师创设情境,指导学生个性朗读与表演。
3、领悟情感,学写词语,积累词语。
(1)(屏幕出示:“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铁罐说,“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师:“铁罐在说这句话时是怎样的神情呢?”
(屏幕出示:“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铁罐地说,“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师:“你们能填上一个词语,来表示铁罐这时候说话的神态吗?”
(2)请生填词,并根据自己填的词语读出其中的味道,表现出铁罐此时“怒不可遏、怒火中烧、怒发冲冠、大发雷霆……”
积累词语:火冒三丈暴跳如雷恼羞成怒
大发雷霆怒气冲天怒发冲冠
四、激情思辨,领悟陶罐。
1、师鼓弄玄虚引出关键词,师:“学到这,陈老师不得不不请大家帮我解决一件棘手的事了。你们看,就是它!”(屏幕出示:懦弱)
2、请生读这个词语,师纠正错误读音,并范读,生再读。
3、释义“懦弱”,理解“懦弱”。
4、生畅谈理解,感悟陶罐:
(1)师手指“懦弱”:铁罐说他要把这个词语送给陶罐,你们说陈老师能听他的吗?
(2)师装糊涂,问:“怎么不能?铁罐确实很容易破嘛,只要一碰他,他不就碎了,怎么还不懦弱?”
学生大胆辩驳,谈自己如何理解陶罐并不懦弱。
(3)师继续假装糊涂:“可陈老师还是疑惑!你们看!”(屏幕出示铁罐图片)“铁罐总是横眉冷眼、冷嘲热讽地对待陶罐,可陶罐(屏幕出示:陶罐图片)还是一脸微笑。铁罐都指着陶罐的鼻子骂了,陶罐还不还击,这还不懦弱啊?”
激发学生再次辩驳,畅谈自己的理解。
5、师小结:是啊!陶罐哪里是懦弱。分明是他谦让的美德。(屏幕上的“懦弱”消失)
五、配音朗读,再起高潮。
1、为生创设展现自我的舞台,每个人都来当配音演员
师:“刚才同学们学得很好,现在陈老师为你们设计了一个脚本,请你们来演一演。你们看!”(屏幕出示:陶罐和铁罐对话的无声动画)
2、同桌两人练习配音。
3、生配音,评价
(设计意图:充分运用多媒体,结合文本制作了无声动画,营造了视觉氛围,请学生担当配音演员,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展现自我的舞台。)
六、积极创作,深化感悟。
1、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用课文第一部分的学习方法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学习指导二:
小组内分角色练读10——17自然段。
•角色分配合理。
•注意抓住人们与陶罐的神态,能运用上表情与动作更好。
2小组展示朗读。
3、谈感受,领悟故事告诉人们的道理
4赠送名言
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本节课生字。理解“奚落”、“轻蔑”、“覆灭”、“遗落”、“相提并论”和“和睦相处”等同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对话。
3.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了解课文蕴含的道理。学会全面地看问题,懂得要多发现别人的长处,学会与他人和睦相处,学会合作。
教学重点:懂得陶罐和铁罐的对话,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体会其中表达的寓意。
教学难点:深刻理解寓言的寓意。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趣,导入新课
1.出示陶罐和铁罐的图片,让学生说说它们各自的特点。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讲述的就是发生在这两个罐子之间的故事。
2.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如果遇到有困难的地方,放慢速度多读几遍。
2.扫清文中生字障碍。出示词语,学生认读。
3.同桌之间互相读课文,形式自定:可以交替一人读一段,或分角色读。互相评议字音是否读准,句子是否读通。
三、再读课文,了解大意
1.默读课文,边读边想:文中主要写了陶罐和铁罐之间的什么事?
2.快速浏览课文,要求学生认真思考:文中的陶罐和铁罐分别像是怎样的人?可在表现他们特点的词句下作标记。
四、研读感悟,体会寓意
1.组织学生交流讨论,思考以下问题:
(1)陶罐和铁罐的长处和短处各是什么?
(2)铁罐用了哪些尖刻的话奚落陶罐的短处?(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
(3)面对铁罐的奚落,陶罐又是怎样回答的呢?
2.请同学们边读就边把有关的句子用横线画出来,结合相关的语句谈理解。
3.演一演。
(1)小组练习分角色表演读,要求只读对话,在读对话时要有人情人境的动作和表情。
(2)表演展示。(视频出示对话句子。)
五、表达感受,升华情感
学到这里,同学们一定有不少的想法和感受,你们想说什么呢?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
师:同学们,你们都说得很好!我们不能拿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来比,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正确看待自己的短处。我们要相互尊重,友好相处!
六、编写童话,强化感悟
1.改编童话。
(1)陶罐和铁罐各有什么优点和缺点?(引导学生不要被课文所限制,放开思路,畅所欲言。)
铁罐:优点——不易碎,坚硬
缺点——易生锈,难看
陶罐:优点——不生锈,美观
缺点——易碎,不坚硬
(2)指导学生以《铁罐和陶罐》为题,改写这篇童话故事。
2.自编童话。
以《____和____》(如:小溪和大海、绿叶和红花、铅笔和钢笔、牙齿和舌头……)为题,展开想像和幻想,编一个童话故事。
《陶罐和铁罐》这篇童话故事讲的是国王御厨里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下面是第一范文网小编为你带来《陶罐和铁罐》教案及反思,欢迎阅读。
《陶罐和铁罐》教案一、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一则寓言故事,讲的是发生在国王御厨里,一只陶罐和一只铁罐的故事。骄傲的铁罐仗着自己的坚硬瞧不起易碎的陶罐,常常奚落陶罐,面对铁罐的傲慢无礼,陶罐表现出了谦虚、克制和友善的态度。随着时间的推移,两只罐子的命运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陶罐出土成宝,铁罐却消失得无踪无影。
本文将陶罐和铁罐人格化,通过人格化的语言,告诉人们,任何事物都有长处和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在年段教学目标、本册教学目标和本专题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形成的。(一)培养学生自觉,独立的阅读能力。(二)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在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的基础上,一部份一部份地细读课文,把每部份的内容读懂,从而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三)联系学过的课文或生活经验,进一步理解本寓言故事的道理,让学生学会正确全面的看待事物,懂得“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对于本文的教学,我将采取以下学习策略,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策略一:引导学生通过大胆质疑,然后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解决问题。教学中尽可能发挥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活学生的思维。
策略二:充分利用课文中的插图,抓住重点词句,运用多媒体课件等,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体会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不软弱。
策略三:根据课文内容,采用多种方法指导朗读,理解这则寓言故事的深刻道理。
策略四: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对“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的理解。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6个生字,理解奚落、傲慢、轻蔑、恼怒等词。
2、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在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的基础上,一部份一部份地细读课文,把每部份的内容读懂,从而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
4、读懂课文内容,学习全面地看待事物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读一读,整体感知。
2、议一议,了解内容。
3、品一品,理解品味。
4、演一演,加深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让学生学会正确全面的看待事物,懂得“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的做人道理。
三、教学准备
教师在教学本课前,准备陶罐、铁罐的实物以及陶罐、铁罐的头饰,生字卡片、教学课件等。
四、教学时间 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刚才老师让你们触摸了我从西藏带来的非常漂亮的罐子,现在我想请几位同学来说一说这两只罐子有些什么特点,好吗?(生自由发言,教师相机板书“坚固”“易碎”两个词语)
同学们通过触摸,发现了两只罐子的不同特点,你们真是一群善于观察、爱动脑的孩子!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道去认识两只特殊的罐子,他们是国王御厨里的一只陶罐和铁罐,在这两只罐子身上发生了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大家想知道吗?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19课,陶罐和铁罐(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一)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二)出示生字卡,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三)默读课文,找出课文中陶罐和铁罐的对话,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来。
三、精读课文,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课文
(一)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陶罐和铁罐的对话,然后告诉大家,从对话中你读懂了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相机指导)
(二)从两个罐子的对话中,你们还想知道些什么?(学生质疑)
(三)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归纳为以下几个问题
1、铁罐为什么要奚落陶罐?
2、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
3、面对铁罐的奚落,陶罐的态度又是如何呢?
(四)哪位同学来回答第一个问题,铁罐为什么要奚落陶罐?
生自由回答,教师相机指导。
师:铁罐正是仗着他坚硬的特点,非常骄傲,常常奚落陶罐。
板书:骄傲
师:谁能结合上下文,说说你是怎样理解“奚落”这个词的?
生自由回答,教师视情引导学生。
(五)下面我们一道来解决后面两个问题。
1.分角色读陶罐和铁罐的对话部分,理解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
(1.)生:“你敢碰我吗……陶罐子……”
出示课件1:
师:同学们觉得这时铁罐的态度是怎样呢?
生:傲慢
板书:傲慢
师:谁能用傲慢的语气把这句话读一读?
(学生试着用傲慢的语气读。)
(2.)生:“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
出示课件2:
师:这时铁罐的态度又是如何呢?
生:轻蔑
板书:轻蔑
师:请同学们带着轻蔑的神态读一读好吗?
学生用轻蔑的神态练读。
师:同学们表现的真好!老师也想用轻蔑的神态来读一读这句话,哪位同学愿意和老师合作呢?(师生合作完成对话2)
(3.)师:铁罐奚落陶罐的句子还有哪些?
(学生找出句子“住嘴…………在这里”)
出示对话3“住嘴…………在这里”。
师:铁罐的态度由开始的傲慢,到轻蔑,再到现在的什么?请同学们读对话3,然后回答。
生读铁罐的对话,然后回答。
板书:恼怒
教师通过指导学生朗读对话,理解和体会铁罐恼怒的神态。
(4.)铁罐狂妄到了极点,一心想把陶罐碰成碎片。请大家找出表现铁罐狂妄自大的语句。
学生找出句子“和你在一起……碰成碎片。”
教师引导学生读出狂妄自大的语气
2.面对铁罐的奚落,陶罐的态度又是如何呢?
生:谦虚、大度、礼貌……(板书:谦虚、大度)
师:分别找出表现陶罐谦虚、大度的句子,并读一读,体会关键词语在句子中的作用。
出示课件5:“我确实不敢碰你……再说……”“何必这样说呢?……有什么可吵的呢?”
生读陶罐的话,教师相机引导。
四、分角色朗读,鼓励学生自配动作。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解决了大家提出的问题,现在以小组为单位,分角色朗读陶罐和铁罐的对话,注意读出不同的语气,还可以自配动作。
(一)小组分角色练读陶罐和铁罐的对话。
(二)戴上头饰表演。
五、学习课文10—17自然段
(一)同学们表演得非常精彩,老师从你们的表演中看到了谦虚的陶罐和傲慢的铁罐。可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它俩的命运最终会如何呢?你们想知道吗?请同学们快速地读课文的后半部分,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陶罐和铁罐的不同命运。
(二)学生认真读,积极发言
六、归纳主要内容,揭示寓意领会中心
(一)这个寓言故事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学生回答
(二)教师:出示铁罐、陶罐的实物,看同学们想对他们说些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相机引导。
(三)结合自己的生活,说一说从这则寓言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相机归纳出文章所揭示的道理。
七、拓展延伸,加深理解。
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或学过的课文,模仿着编一则寓言故事。
作者简介:
洛桑卓玛,藏族,拉萨广西友谊小学教师,小教一级,担任教研室副主任职务。20xx年10月在拉萨广西友谊小学第四届“求真务实”教学大比武中获得校级第一名。20xx年11月在拉萨广西友谊小学第六届“青春杯”赛课中获得校级第一名。20xx年12月拉萨市第二届青年教师教学大赛中获得市级第一名。20xx年5月在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组织的,由人民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协助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藏族地区使用)汉语》配套教学光盘中担任主讲教师,(该光盘已由人民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得到了人教社专家的好评。20xx年7月在教育部民族教育司组织的《中国少数民族汉语课程标准培训》会上担任做课教师,得到了与会专家和老师的好评。
《陶罐和铁罐》反思《陶罐和铁罐》是一篇童话故事,课文生动有趣,情节富有变化,它讲述了国王御厨里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许多年代后,陶罐出土成了文物,铁罐却不复存在的故事。全文可分为两部分:第一主要讲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即他们的对话;第二部分主要讲许多年代过去后,人们发现了陶罐,铁罐却早已消失。作者告诉人们“不能只看到自已的长处,而看不到自已的短处,也不能只看到别人的短处而看不到别人的长处”这样一个道理。这则寓言故事语言朴素却富有童趣。初读教材时,我感觉对话应该是重点,以对话贯穿全文,给学生呈现一个傲慢自大的铁罐和一个谦虚善良的陶罐。但多读几遍后才发现,作者的这篇童话目的不是给我们呈现两个罐子,而是以两个罐子的形象来说明“人无完人,金无足赤”的道理,我们应如何正确的看待人和事物。找到了人文价值,以何种形式来贯穿全文呢?经过深深思索与课堂实验,经过全校教师的同研,我们找到了以“提示语”贯穿对话的朗读,从而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为了让课堂更加明晰、教学思路更加精细,我们全体语文教师进行了深深的思考。通过这节课,我也有许多的感悟与想法。
感悟一:放手有益。
每次拿过课文,我都会着急的去思考如何进行教学设计,如何才能想出新点子,让大家看到我精彩的设计,但每次都没有预想的效果。仔细想想,我忽略了课堂上最主要的人物——学生,他们才是课堂的主体,他们的兴趣才是课堂的源泉。因此,我认真听取了岳校长的意思,课堂上放手,让学生随便谈,随便说,随着学生的兴趣爱好走。没想到真的有效果了,学生的表达完全出乎我的意外,而且与我的预设也完全一样。仔细想想,原来站在学生的立场,想想他们对什么感兴趣,他们最想了解什么?会给我带来那么多的惊喜。
感悟二:走进文本,走进学生,达到师生、文本对话之效。
记得李家栋老师说过:语文就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正如淳淳小溪流淌在课堂上。因此,以学生文本、关注学生才是我们上课的最终目的。课堂伊始,我可能没有走进学生、走进课文,因此不知其功效。当我投入的与学生一起挖掘陶罐和铁罐的性格,探究其价值时,我和学生全身心投入其中,完全以学生为本,和他们同感悟、同体验。这时我们的思想相互碰撞,心灵相互交流,让我真正体会到了真正的课堂。
感悟三:抛开设计,以生为本。
通过这节课,让我深深领悟到:课堂是随机的,课堂也是学生的,教案不是一成不变的。要随着学生的发言进行教学。处处体现学生自主性,当然,这也需要教师自身有深厚的文化功底。因此,通过这节课也让我深深的明白:知识的储备对一个教师来讲是多么的重要。
这节课,我也深深的反思过,对于我个人来说缺乏一定的锻炼,听的少,练的少,因此也有些不成熟的地方,通过这次教学,我也深刻地感受到了自己在阅读教学方面的不足。我将在以后的教学中更加虚心地向老师们请教,通过这样的教学实践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再上一个台阶。
教学目标:
★认识6个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御厨、奚落、懦弱,轻蔑、和睦相处、覆灭”等词语。
★阅读课文,能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寓言蕴含的道理。
★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重点:自读课文能抓住课文主要内容。
难点:了解寓言蕴含的道理。
教学准备
有关图片和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平时喜欢观察图片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许多的图片,你们看课件上出示的是什么?见过它们吗?仔细的观察它们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各有什么特点?
2、大家回答的真棒!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这两个罐子之间发生的故事。
二、整体感悟课文
1、下面我们就带着一种探究的心里听课文的朗读。边听边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这个故事好听吗?谁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3、老师小结
三、精读课文深入探讨
1、请同学们自由的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思考陶罐和铁罐它们的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又是怎样发生的呢?通过朗读你知道了什么?
a、铁罐为什么会瞧不起陶罐?
b、什么叫做“奚落”?
2、铁罐用了哪些话来数说陶罐的呢?现在就请大家一起朗读课文(2-9)自然段
3、读完了陶罐和铁罐之间的对话,那么从对话中你看出了它们各自的什么特点呢?
铁罐:傲慢、狂妄、目中无人
陶罐:谦虚、忍让、不骄傲、不自卑
4、现在我们就把它们的这些性格特征带入到句子中来分析:
a、请两位同学模仿陶罐和铁罐读出其傲慢、谦虚的语气
b、铁罐除了傲慢还有什么样的态度?从哪个词可以看出?(轻蔑)
C、思考:陶罐在面对铁罐的轻蔑时内心是怎么想的?
5、陶罐的宽容平和是否感化了铁罐呢?此时铁罐的态度又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呢?从哪个词可以看出来?(恼怒)
6、陶罐在面对铁罐越来越傲慢无理的数说是内心又是怎么想的呢?
7、分角色朗读
四、探究总结。
1、时间在不停的流逝,许多年后的陶罐到底碎了吗?它们各自的命运又是怎样的呢?现在就请大家朗读(10-17)自然段
陶罐:和以前一样光亮、朴素、美观
铁罐:氧化无影无踪
2、当人们发现陶罐时,人们的态度怎样?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读出高兴、惊讶的语气。
3、面对许多年前傲慢无理的铁罐,今天当人们挖掘出自己时,陶罐又是怎样面对铁罐的呢?
4、从陶罐的这句话中我们又能体会到陶罐的什么品质呢?
(不计较、善良、友好、宽容)
5、文章第15自然段中说:"这是古代的东西很有价值的"。为什么陶罐被当作了无价之宝?仅仅是因为它价值连城吗?(四人一组互相讨论)探究其品质
6、此时此刻我想大家的心里一定有很多的话想对它们说,假如陶罐和铁罐就出现在了我们的课堂你想给他们说些什么呢?
7、谈收获
8、不明白的地方
9、课外作业:把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篇二
教学目标:
★读通课文,认识“陶、懦”等几个生字,会写“陶”这个生字。了解课文大意。
★学习课文1—9自然段,体会铁罐的骄傲无理和陶罐的谦虚克制。
★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9自然段,学会从不同的语言体会不同角色的人物情感,知道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教学重点:
指导朗读,通过陶罐和铁罐的对话、神态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理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
教学难点:
有感情朗读课文2-9节,理解课文讲的道理,学会全面地看问题,懂得要多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教学过程:
一、导入并汇报展示预习情况:
1、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教室来了几位新朋友,瞧,它们来了。大声地叫出它们的名字吧。它们分别是……你对它们了解有多少呢?
2、读题。(那么,陶罐和铁罐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陶罐和铁罐》这个童话故事。请齐读课题。“陶”是个生字,请同学们举起小手,书空,和老师一起写,左右结构,要写得左窄右宽。
3、课前老师已经布置大家预习课文了,大家愿意展示一下自己的预习成果吗?
(1)谁来读?(生字词)
我们全班同学一起拼读。小手拍起来,读词语。
(2)汇报概括全文主要意思
孩子们,你们的自学生字词能力真不错。那么,你预习的时候有没有思考全文主要讲了什么呀?可以根据老师的提示来说。
指名说。用自己的话来说。
(你真厉害!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故事的大意。说明你预习的时候有动脑筋。思考)
(3)铁罐哪里去了呀?
铁罐氧化后不见了。渗透氧化的知识。(查阅字典词典等都是很好的学习方法)(铁的化学性质很活泼,能同氧气合成氧化铁,即三氧化二铁,就是我们平常看到的铁生锈后呈现出来的红褐色粉末。铁罐遇到空气中的氧和水中的氧会生锈。年代久远,铁罐层层氧化直到完全氧化,变成了粉末。这就是铁罐最后无踪无影的原因。)
二、质疑。
孩子们,你在预习的时候有哪些弄不明白的问题?
1、铁罐为什么无影无踪了?
2、奚落是什么意思?
3、铁罐为什么看不起陶罐?
4、陶罐和铁罐各有什么特点?……,
5、那故事中的2个主人公到底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你提的问题很有价值。)
(这个问题得等我们学习了课文后才能有清楚的认识。)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要。所以我们阅读的时候,一定要多问几个为什么?
三、自主学习、扎实模练。
自读。学习课文2——9自然段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出陶罐和铁罐的对话,画下来,体会体会。
第一次对话
师:哪些自然段是写他们的对话的?
1、我们先来看第二段和第三段。
自己轻声读一读这两段话。陶罐和铁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你从哪里看出它很骄傲??把你的感受送进句子里,读一读。(老师听出了傲慢,但是还不够,再来,更傲慢点,更神气点)
它为什么这么骄傲?(是啊,它知道陶罐的短处是易碎,所以它有恃无恐地问________?)
你从哪里看出陶罐很谦虚?(谦虚地回答,兄弟)
该怎么读?指名读,生评价,师评价。
男生当铁罐,女生当陶罐,我们一起来读一遍。
小结:作者抓住称呼、标点符号、神态等方面来写对话,使对话更能体现人物的特点。
2、学习2、3、4次对话。
“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轻蔑的神气。
“我确实不敢碰你,但这并不是懦弱。”陶罐争辩说,“我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不是来互相碰撞的。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比你差。再说……”
“住嘴!”铁罐恼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变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3、细细品读4到9自然段。
(1)小组讨论交流:你还从哪些地方体会到铁罐的骄傲和陶罐的谦虚?
(2)画出表现他们的神态的词。
(小组讨论注意事项:组长安排好发言秩序,组员要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可以互相补充)
(哪个小组来汇报一下?)表示铁罐神态的词有哪些?
(3)补充想像对话时的神态。
当陶罐”说我们应该和睦相处的时候,铁罐会是怎样的神态呢?
4、连起来,演一演,注意神态,动作。
A、同桌合作表演读。(一个傲慢,一个谦虚,多么鲜明的对比呀。孩子们,你们想当陶罐和铁罐吗?先同桌合作表演读)
B、上台展示。我们请一桌同学上来表演。
C、男同学当铁罐,女同学当陶罐,演一演。(孩子们,想当小明星吗?)我们班的电影小明星课真多呀,掌声送给自己。
5、小结:学到这里,现在,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奚落”是什么意思?可以结合陶罐和铁罐来说。(铁罐一次又一次地用难听的话嘲笑、讽刺陶罐,)这种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特别好。以后我们阅读文章理解词语的时候可以经常用。
小结:刚才我们学习了课文的1到9自然段,作者抓住了称呼的不同,标点的不同还有神态的不同,来描写对话,把人物的不同的特点表达的更加生动传神。我们现在也来学习作者的这种写法,当当小作家。
6、拓展模练:《大树和小草》
说一说:
国王的御厨里有有趣的故事。在美丽的大森林里,也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瞧:骄傲的大树看不起小草,常常奚落它。
“——————————”大树()地问。
“——————————”小草()地回答。
“——————————”大树说,带着更加()的神气。
四、总结体验。
你喜欢陶罐还是铁罐?为什么?
老师也积累了一些关于谦虚的名言,我们一起读一读吧。
骄傲的铁罐这样奚落陶罐,后来它们的命运又是怎么样的呢?
一、教材分析
这篇通话故事讲的是国王御厨里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埋在土里许多年后,陶罐出图成为文物,铁罐却化为泥土,不复存在。故事告诉人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互相尊重,和睦相处。课文以对话展开情节,用具体生动的神态、动作描写,塑造了铁罐傲慢、蛮横无理的形象和陶罐的谦虚、友善、克制的形象。
二、学情分析
学生对寓言故事比较感兴趣,课外阅读量也比较大,具备了一定的语言文字感悟能力。学生一般都会提前预习课文,自主学习了课文的生字词以及朗读课文3遍以上,对课文有一定的理解。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会认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骄傲、傲慢”等词语。
2、过程与方法: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通过鉴赏陶罐和铁罐动作、神态等描写,积累语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读懂课文内容,学习正确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是:通过陶罐和铁罐对话、神态的描写,引导学生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
2、教学难点是:读懂课文,深刻体会课文蕴含的道理,即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互相尊重,和睦相处。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今天来学习的课文,主人公是两个罐子,一个是看起来很容易就会备摔坏的陶罐,一个是看起来坚硬的铁罐。他们俩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呢?请同学来说说。
生:
师引导学生把故事内容复述一遍,把细节填充好。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找出生字词
2、跟着老师检查预习情况
3、提问:读了课文,你觉得铁罐、陶罐是怎样的?引导学生结合文本来分析。有理有据。
4、抓住关键词语,挖掘词语背后的意义,初步教会学生如何透过文字挖掘更深层的意义的方法。
5、引导学生关注前后的命运变化,归纳这种变化起来。
(三)归纳故事内容,引导用自己的话转述。
(四)角色朗读
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落实好神态、动作的表演。可以进行角色交换两次。
教学目的
⒈认识6个生字,分角色朗读课文。
⒉阅读课文,能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寓言蕴含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重点:自读课文能抓住课文主要内容。
难点:了解寓言蕴含的道理。
教具准备
陶罐和铁罐的头饰
课件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读读
⒈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⒉再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画画
⒈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把陶罐和铁罐画下来。(分组进行)
⒉展示学生的作品。
⒊提问:你为什么要这样画,你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出来的?
过渡:同学们画得真好,能不能来演一演当时的情景呢?
四、演演
⒈找出描写陶罐和铁罐语言的句子,并指导朗读。
⒉学生选定自己乐于表演的角色,按课文所描述的“人物”的语言,表情进行表演。(学生分小组演练)
⒊组织汇报表演,师生共同评议。
五、说说
⒈故事最后的结局怎样?
⒉从陶罐和铁罐不同的表现以及最后不同的`结局,你觉得铁罐错在哪里?有什么启示?
六、总结
同学们,我们从这则寓言明白任何事物总有长处,也有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和短处,全面看待事物或问题,不能用自己的长处比别人的短处,更不能因此而骄傲自满,要学会看事物一分为二。
七、作业
重新编一个发生在陶罐和铁罐之间的故事。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骄傲、傲慢、谦虚、神气、恼怒、相提并论、理会、荒凉、惊讶、光洁、朴素、价值、兴奋“等词语。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学习正确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
4.抄写表现陶罐、铁罐神态和动作的词句,积累词语。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陶罐和铁罐的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
2.理解课文讲的道理。
教学准备
课件;陶罐和铁罐的实物。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骄傲、傲慢、谦虚、神气、恼怒、相提并论、理会、荒凉、惊讶、光洁、朴素、价值、兴奋“等词语。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陶罐和铁罐的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
教学流程
一、形象揭题,了解特点。
1.出示陶罐和铁罐的实物,让学生看一看,还可以摸一摸。
2.学生说说陶罐的质地、特点,进行简单比较。
3.板书课题,指名学生齐读,学习生字“陶”的音、形、义。
【实物导入激起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了解陶罐和铁罐的特� 】
二、初读课文,读准读通,了解课文大意。
1.课件出示学生自读要求:
(1)圈一圈:圈出课文中的生字词语,多读几遍,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画一画:用“_____”和“~~~~~”分别标记出陶罐和铁罐说的话,同桌可以分角色读一读。
(3)想一想:把生字词语放到有关的句子中读一读,想一想它的意思。
(4)通过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比比谁知道的多。
2.学生按上述要求自读课文。读后交流对上述问题的看法。
3.激励学生积极读书,展示自己的朗读。请2位同学分别读课文1---9自然段和10---17自然段。其它同学做评委,听后评议。
4.教师相机小结。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生按照课件提示的要求自学,可以围绕中心不偏离。这一环节的识字教学,让学生从文本中划出生字,再联系句子理解,始终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
三、品读课文,体验情感。
1.课件显示课文第一自然段,引导理解。教师操作课件,将这一段中的“骄傲”、“奚落”2个词语点红。
2.课件显示铁罐傲慢无礼的样子,教师点拨理解。
(1)通过联系上下文、找近义词、找反义词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理解“骄傲”、“奚落”、“懦弱”、“轻蔑”、“恼怒”。
(2)铁罐为什么要奚落陶罐呢?请你把铁罐的话连起来读一读,体会体会。
(3)课件展示铁罐的话,学生表演朗读。注意学着铁罐的动作、神态读出“奚落”的语气。
3.教师启发学生理解陶罐的表现:面对铁罐的奚落,陶罐是怎样的呢?
(1)课件显示陶罐笑眯眯的样子。
(2)把陶罐的话连起来读读,体会体会。
(3)通过找近义词、找反义词、联系上下文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谦虚”、“争辩”。
(4)指导学生读好多音字:和睦相处
(5)课件展示陶罐的话,同座互相配合读一读,看能不能学着陶罐的神态、动作读出它的谦虚克制。
4.课件展示对话。请3位同学分角色朗读课文1-9自然段,读后评议。评议后,同座再练分角色朗读。
【以读促演,演中促读,演中理解,力求让学生在充分研读、表演的基础上,自主感悟,自觉内化,真正懂得文本所承载的价值内涵,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人格熏陶。】
四、指导写字
1.出示课文1-9自然段里要求会写的生字,开火车认读出课文中的词语。
2.课件出示生字,让学生观察并分组,说出分组的依据。
3.引导分组观察:“陶、谦、嘴、恼、吵”都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的字。“怒、感”都是上下结构,上长下短的字;“虚”是半包围结构的字,注意第三笔。
4.学生提出需要教师指导书写的字。教师范写学生提出的字。
5.学生练习写字,教师巡视,进行辅导。
6.展示学生书写的字,互相评议。
五、实践作业
1.和同学们合作把这个故事演一演。
2.课外读文:《骆驼和羊》,读一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大语文教学观下,我们应该立足教材,超越教材。《骆驼和羊》是老教材中一篇类似的童话故事。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储备进行阅读的迁移,让学生在创造性的学习中迸发思维的火花。】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了解陶罐、铁罐不同的结局,、理解课文讲的道理。交流本文的读书感受。
2.练习写字,抄写表现陶罐、铁罐神态和动作的词句,积累词语。
3.学习本文的写作方法。
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组织教学
1.课件展示要求会认的10个生字和1-9自然段要求会写的字,指名学生认读。
2.分角色朗读课文1-9自然段。
3.教师小结过渡:傲慢无理的铁罐和谦虚克制的陶罐有什么样的结局呢?我们来继续学习本文的10-17自然段。
二、师生合作学习课文第10-17自然段。
1.课件显示第10自然段,点红“流逝”,学生利用近义词来理解。教师引导生联系课文句子来理解“时间在流逝”。
2.许多年过去以后,陶罐和铁罐怎么样了呢?学生默读课文后同交流。
3.课件出示对比表格。
陶罐
被人挖掘,光洁、朴素、美观很有价值
铁罐
连影子也没见到
4.引导学生初步了解铁罐为什么连影子也不见了。
三、交流感受,明白道理
1.教师启发:从陶罐和铁罐的不同的表现以及最后不同的结局,你得到什么启发?
2.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尊重学生不同的感受。
3.口语交际:
我想对陶罐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想对铁罐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学生选择一个口语交际题在小组内进行交流,请各组小组长组织。
(2)全班交流。
4.拓展延伸,加深理解。让学生说说读了这个故事,想到了哪些我们读过的课文或生活中的事情。
【在学生交流感受时,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谈,尊重学生的不同感受,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口语交际这一环节既有利于学生加深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同时又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四、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教师小结:本文通过陶罐和铁罐之间的一个小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类似的课文有很多:《两只小狮子》、《小白兔和小灰兔》……你还能说出类似的课文吗?
【在举例中,学生获得了对本文写作方法更真切的认识,为以后的运用打下基础。】
五、练习写字,抄写词语
1.认读课文10-17自然段里出现的生字。(课件出示)
2.交流记忆这些生字字形的的方法,教师小结:可以利用形声字的特点来记,可以利用熟字来记。
3.练习用这些生字并分组,说出分组的依据。
左右结构:
上下结构:
上中下结构:
4.学生写字,写完与范字对照,同桌比较检查,学会自我纠正。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
5.投影仪展示学生写的字,互相评议。
6.抄写词语表中的词语。
【三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的识字能力和观察字间架结构的能力。让学生通过自己观察、分析所获得的东西,比教师直接告诉要记得牢。每次都这样训练,学生自学生字的本领会一天天增强。】
五、拓展练习,布置作业
1.抄写课文中表现陶罐、铁罐神态和动作的词句,还可以抄写课文中其它�
2.用你喜欢的词语写几句人物的对话,(可以写一写回家后与爸爸妈妈有趣的对话)注意要符合人物的身份、性格。
《陶罐和铁罐》这篇童话故事讲的是国王御厨里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下面是第一范文网小编为你带来陶罐和铁罐教案及反思,希望大家喜欢。
陶罐和铁罐教案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对陶罐与铁罐的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理和陶罐的谦虚。
3、理解课文中讲的道理,每个人都有长处与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互相尊重和睦相处。
教学准备:
1、陶铁罐贴图双份。
2、投影出示用的语句。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1.师:这节课,我们来接着学习《陶罐与铁罐》。首先要复习课文生词,请同学们开火车、大声读。
师出示词卡
生开火车读2遍。
2.师:看来大家生字词掌握得不错,所以林老师要奖给大家漂亮的图片。请看,国王的御厨里有两个罐子,一个是陶的,一个是铁的。
师同时取出帖图,展示后贴在黑板上。
二、 学习课文,以读促悟。
1.师:陶罐与铁罐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呢?请你们默读课文,想一想,然后告诉大家。
生默读
指名学生回答;
(国王御厨里的铁罐看不起陶罐,经常奚落陶罐,许多年后,陶罐变得更有价值,铁罐却不存在了。)
师:你真会读书,能把长长的课文用短短的几句话来概括。林老师再考考你,这里“奚落”是什么意思?
生答:
师:还有哪些词和奚落意思相近?
生答:
2.师:那么,铁罐是怎样讽刺挖苦陶罐的,陶罐又是怎么回应的?课文中有很精彩的描写,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第1到第9自然段。边读边想,这是两只怎样的罐子?
指名学生回答:铁罐:傲慢 陶罐:谦虚
师相机板书傲慢、谦虚
生齐读板书
师:这特点能从哪些句子中体会到?请你认真找一找,读给大家听!
3.学习朗读对话,体会人物心情,分为三部分
(1)2、3段
师:请你来读。
A、生:“你敢碰我吗?陶罐子!”
师:你为什么这样读?生:答
师:铁罐傲慢地问,这句话还可以怎样读,大胆地说出你的看法。
(生:重音分别在“碰”“敢”“你”;加动作;加表情)
(师:请你听林老师读,你听出了什么?林老师心里是怎样想的,你知道吗?)
(师:同学们讲的还真有道理,就按照你们的想法大声读吧。
指名读。/真不错,你就是那只傲慢的铁罐)
B、师:铁罐这么问,陶罐怎么回答?
指名读
师:除了谦虚,你还有能从这句话中看出什么?(有礼貌)从哪里看出来?(双方称呼不同;陶罐子、铁罐兄弟)
师:他们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我们试着加上神态、动作把它读出来。请一位男生当傲慢的铁罐,请一位女生当谦虚的陶罐。
指名读。(投影)/他们读得好不好?(大家也来试一试)
(2)过渡:从哪儿也能看出它们的特点?指板书说。
指名生读,4、5、6段之一皆可将此部分投影出示。
师:请你认真看看书上的插图,它们俩是什么神态?
生形容。
师:那你来表演一下这种神态。
生再读(带着表情读)
师:真形象,陶罐真的像铁罐说的那么懦弱吗?(不是)
师:他为自己争辩,怎样争辩的?
指名生读。
师:铁罐听进去了?他------?
指名生读。
(3)师:这些话实在太精彩了。林老师想请同学上台来,把这些对话演一演。同桌之间先练习。(最好要加上神态、动作)(师投影第2——6段)
生练读。
指名生演。师贴图于生身上,“其他同学要认真看,待回都来评一评谁最棒。”
生演生评,“他们两个演得怎么样?”
(掌声鼓励!)
(4)师:还有哪些句子能表现出他俩的特点?
指名生答:师投影出带空格片断的7、8段
师:请大家也读一读这两段,看看插图和刚才同学的表演,想象他们当时会有怎样的表现,填上合适的词语或句子,让对话更具体,更生动。同桌可以讨论。
生讨论。
师:你来说一说。
师:你怎么想到加这些词的?
师:请你通过朗读,把你的这些感受表达出来。
(和睦相处。何止是陶罐和铁罐之间需要和睦相处,同学之间,家庭成员之间,社会上也需要———)
A“何必这样呢?”
可加:温和,不紧不慢,心平气和———
B“和你在一起,———”
可加:火冒三丈,怒气冲天,插着腰,指着陶罐———
师:你觉得还能怎么加?你来说一说,有动作就更好啦。
三、 领悟道理。
1.师:真是活灵活现!就这样,陶罐不再理会铁罐。而时间在流逝,世界上发生了许多事情。陶罐是不是像铁罐说的那样破成踤片,铁罐是不是像他自己说的那样坚硬得什么也不怕呢?请默读课文第11—17段,找找最后他们都成了什么样子。
指名生读:(陶罐:还是那样光洁、朴素、美观很有价值。
铁罐:连影子也没看到)
师相机板书:很有价值、不存在
师:陶罐被人们挖掘出来了,变得很有价值。被人们这样赞美,陶罐是什么反应?
指名生读第16段。
师:从这里,你能看出什么?(陶罐关心铁罐———)
师:特别从哪些词语可以体会到?(兴奋地、闷得够受了)
2.师:假如你是铁罐,这个时候你想对陶罐说些什么呢?
多生说。
师:陶罐又会说什么呢?
生说。
(说话拓展,让学生明白:要谦虚,不要骄傲;多看别人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要和睦相处;正确对待自己和他人———)
(读了这个故事,你想到了什么?)
师小结
四、 作业
将这个故事讲给家长听。
陶罐和铁罐反思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陶罐和铁罐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理解课文讲的道理是教学的难点。教学中,我抓住了以下两点进行教学。
一、抓对话、重朗读
课文内容简单易懂,生动有趣,学生比较喜欢这一点文章。教学时,放手让学生自读,在自读感悟的基础上,教师再作适当的指导。课文的第一部分主要写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引导学生抓住陶罐和铁罐的对话,以及表现陶罐和铁罐说话时的不同神态、语气,体会他们的不同内心活动。比如:通过“你敢碰我吗?”“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可以看出铁罐的自以为是,傲慢无理。通过“不敢,铁罐兄弟。”“何必这样说呢?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可以看到陶罐的谦让宽容。在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时,首先采取师生分角色朗读。在指导朗读过程中,要求学生读出不同人物的感情:读铁罐的话,语气生硬些,给人以傲慢、蛮横之感;读陶罐的话,语调平缓些,语气温和些,给人以谦虚朴实之感。再让学生演一演,加深对“人物”的理解。再请两位学生按课文中所描述的“人物”的语言、表情进行表演。我还鼓励他们加上自己设计的动作。学生的表演可以说是绘声绘色,博得了同学们的掌声。学生学得轻松愉快,也都加深了对“人物”的理解。
二、以对比、悟品格
在品析人物对话时,采用对比的方法,让学生体会陶罐和铁罐不同品格。教学第二部分许多年过去了,陶罐和铁罐发生了什么变化呢?在比较中让学生明白:在这里铁罐的可悲下场和陶罐不朽的价值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进一步让学生领悟:陶罐出土后,依然惦记着曾经对自己并不友好的铁罐,从中感受陶罐的善良。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从中受到了什么启发?学生畅所欲言,这个环节的设计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也加深了对文章寓意的理解。
上完课之后,我感觉自己的教学语言、组织教学方面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今后还要加强这方面的锤炼。
教学目的:
1、认识6个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御厨、奚落、懦弱,轻蔑、和睦相处、覆灭等词语。
2、阅读课文,能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寓言蕴含的道理。
3、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重点:自读课文能抓住课文主要内容。
难点:了解寓言蕴含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揭示课题:陶罐和铁罐
2、提问:什么叫罐?(口大肚子小的器皿)
3、谈话:今天我们学习这则寓言,就是发生在这两个罐之间的小故事。通过他们的对话,让我们明白一个道理。下面我们就带着一种探究的心里去读这篇课文。
(二)学生自读自悟课文
1、读下列词语:奚落谦虚傲慢懦弱轻蔑争辩恼怒
相提并论和睦相处羞耻渣滓氧化无影无踪
2、默读课文,边读边批注。
3、思考:
(1)从铁罐对陶罐所说的话中你体会到什么?陶罐听了铁罐的话之后表现出什么样的态度,说明了什么?
(2)当陶罐被人们擦洗干净后他说了什么?这说明什么?
4、分小组讨论思考题。
5、全班讨论,选择你最喜欢的段落读给大家听。
6、分角色朗读课文,同学评议,再选一组朗读。
(三)教师小结
同学们知道了陶罐自始至终谦虚大度,宽容自尊,铁罐是傲慢轻蔑怒不可遏。我们应该向陶罐学习。思考:通过学习这则寓言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四)全班讨论。结合自己的理解或生活实践回答这个问题。
(五)提问
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国王御厨里自恃坚硬的铁罐看不起陶罐。许多年后,被埋在土里的`陶罐依旧光洁如新,而当年坚硬的铁罐却不复存在了。完全氧化掉了。)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骄傲、谦虚”等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结合课文相关词句,了解陶罐和铁罐不同的性格特点。
3、默读课文,能说出陶罐和铁罐之间发生的故事,懂得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正确看待人和事物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分析陶罐和铁罐神态和语言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友善的性格特点。
2、引导学生懂得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正确看待人和事物的道理。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故事里有两位主人翁,一位叫陶罐,一位叫铁罐。(出示陶罐、铁罐图片)你发现了什么?它们有什么不同呢?(自由发言)
2、大家想知道它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吗?我们一起去看看吧!(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标注自然段序号,遇到不明白的词语、句子做上记号。
2.同桌之间互相检测课后生字词,读准字音。
3.全班交流自学成果,师生互评。
4.分段读文,一边听,一边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国王的橱柜里有一个陶罐和一个铁罐,坚硬的铁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陶罐却谦虚礼让。若干年后,陶罐被人们从废墟里挖出来依旧精美,而铁罐却被氧化得无影无踪了。)
三、精读课文,理解文意
1、分角色朗读第1—9自然段,思考:这一部分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
2、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呢?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第2—9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把铁罐奚落陶罐的句子和描写它们神态的词语画出来。
(1)课件出示:“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问。
“不敢,铁罐兄弟。”陶罐谦虚地回答。
(2)指名朗读第一组对话,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铁罐很傲慢,看不起人,没有礼貌。板书:傲慢)
(3)谁能用傲慢的语气把铁罐说的话读一读?(指名读)
(4)铁罐明明知道陶罐易碎,却偏要抓住它的弱点发问,目的是什么?(嘲笑陶罐)
(5)通过铁罐的行为,谁能猜测“奚落”的意思?(用尖刻的话数说别人的短处,使人难堪。)
(6)面对铁罐的傲慢无礼,陶罐不慌不忙,它是怎么回答的?(指名读第二句)
(7)陶罐不但不生气,反而称铁罐为兄弟,这说明了什么?(陶罐谦虚友好。板书:谦虚)
(8)谁再来读读陶罐的话?(指名朗读)
(9)同桌之间分角色朗读第一组对话,可加上表情和动作进行表演。
3、学生自主学习后面的两组对话。
课件出示学习要求:①同桌合作分角色朗读后面的两组对话;②注意圈出需要重读的部分;③思考:铁罐和陶罐的情绪分别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分别出示两组对话。
课件出示第一组对话:
“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轻蔑的神气。
“我确实不敢碰你……我不见得就比你差。再说……”
(1)指名朗读,师生评议。(注意铁罐说话时的神态和语气)
(2)陶罐要争辩些什么呢?最后的省略号省略了什么?(陶罐没有说完的话)但是铁罐容许陶罐争辩吗?
课件出示第二组对话:
“住嘴!”铁罐恼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什么也不怕。”
“何必这样说呢?”陶罐说,“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
“和你在一起……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1)指名朗读对话。
(2)学生自主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恼怒:气恼,发怒。相提并论: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来看待。和睦相处:彼此和好地相处。)
(3)铁罐为什么越来越生气呢?(因为陶罐在争辩)
师小结:面对铁罐这么恼怒无理,陶罐依旧表现出平静友好的态度。铁罐也由刚开始的傲慢、轻蔑、恼怒,再到现在的火冒三丈、恼羞成怒……
5、指名上台分角色表演三组对话内容。
师小结:随着时间的流逝,世界上发生了许多事情,陶罐和铁罐的结果又将如何呢?下节课我们接着学习。
四、复习巩固,识字写字
1、课件出示生字,引导学生观察:“骄、傲、谦、懦、捧、弱、代、价”都是左右结构。“尘”是上下结构,上长下短。“虚”是半包围结构,注意第三笔是横钩。
2、教师范写学生认为难写的生字。
3、学生练习写字,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4、展示学生写的字,互相评议。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
2、说一说陶罐和铁罐分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二、精读课文,总结升华
1、学习第10—17自然段。
(1)学生默读课文第10—17自然段,理解重点词语。(流逝:像流水一样迅速消逝。覆灭:全部被消灭。覆盖:遮盖。翻来覆去:本课指多次重复地掘土。)
(2)陶罐和铁罐的结果如何?
(3)学生交流汇报自学成果,朗读相关句子。
(4)当初铁罐有没有想到它们会有这样的结果?(学生发言,全班交流。教师相机板书:光洁朴素美观不复存在)
2、总结全文,感悟道理。
补充资料:关于铁罐氧化作用的科学道理。(铁遇到空气中的氧和水中的氧会生锈)年代久远,铁罐已完全氧化,变成了粉末。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陶罐和铁罐的故事,你喜欢谁呢?为什么?从陶罐和铁罐不同的结局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学生交流汇报,教师小结: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3、分角色朗读课文。
三、创造想象,训练表达
陶罐被摆放在博物馆里,供人们观赏,可它还会常常想起自己的铁罐朋友。一天晚上,陶罐做了个梦,梦中,它与铁罐相见了。想象一下,铁罐见了陶罐,会对它说些什么呢?试着写一段对话吧,要求写出铁罐和陶罐的神态、语气或动作。
[教学板书]
6、陶罐和铁罐
陶罐铁罐
谦虚傲慢
光洁朴素美观不复存在
[教学反思]
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我让铁罐傲慢与陶罐谦虚的形象跃然纸上,通过带领学生具体分析铁罐与陶罐的第一次对话,获得学习方法后,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以小组自学的形式学习后面的两组对话,教师起到帮带作用,达到高效课堂的效果。我再利用不同形式的朗读方式引导学生分析铁罐和陶罐的性格特点,了解故事的发展,感悟其中蕴含的道理。
一、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一则寓言故事,讲的是发生在国王御厨里,一只陶罐和一只铁罐的故事。骄傲的铁罐仗着自己的坚硬瞧不起易碎的陶罐,常常奚落陶罐,面对铁罐的傲慢无礼,陶罐表现出了谦虚、克制和友善的态度。随着时间的推移,两只罐子的命运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陶罐出土成宝,铁罐却消失得无踪无影。
本文将陶罐和铁罐人格化,通过人格化的语言,告诉人们,任何事物都有长处和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在年段教学目标、本册教学目标和本专题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形成的。
(一)培养学生自觉,独立的阅读能力。
(二)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在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的基础上,一部份一部份地细读课文,把每部份的内容读懂,从而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联系学过的课文或生活经验,进一步理解本寓言故事的道理,让学生学会正确全面的看待事物,懂得“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对于本文的教学,我将采取以下学习策略,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策略一:引导学生通过大胆质疑,然后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解决问题。教学中尽可能发挥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活学生的思维。
策略二:充分利用课文中的插图,抓住重点词句,运用多媒体课件等,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体会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不软弱。
策略三:根据课文内容,采用多种方法指导朗读,理解这则寓言故事的深刻道理。
策略四: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对“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的理解。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6个生字,理解奚落、傲慢、轻蔑、恼怒等词。
2、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在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的基础上,一部份一部份地细读课文,把每部份的内容读懂,从而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
4、读懂课文内容,学习全面地看待事物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读一读,整体感知。
2、议一议,了解内容。
3、品一品,理解品味。
4、演一演,加深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让学生学会正确全面的看待事物,懂得“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的做人道理。
三、教学准备
教师在教学本课前,准备陶罐、铁罐的实物以及陶罐、铁罐的头饰,生字卡片、教学课件等。
四、教学时间
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刚才老师让你们触摸了我从西藏带来的非常漂亮的罐子,现在我想请几位同学来说一说这两只罐子有些什么特点,好吗?(生自由发言,教师相机板书“坚固”“易碎”两个词语)
同学们通过触摸,发现了两只罐子的不同特点,你们真是一群善于观察、爱动脑的孩子!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道去认识两只特殊的罐子,他们是国王御厨里的一只陶罐和铁罐,在这两只罐子身上发生了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大家想知道吗?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19课,陶罐和铁罐(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一)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二)出示生字卡,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三)默读课文,找出课文中陶罐和铁罐的对话,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来。
三、精读课文,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课文
(一)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陶罐和铁罐的对话,然后告诉大家,从对话中你读懂了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相机指导)
(二)从两个罐子的对话中,你们还想知道些什么?(学生质疑)
(三)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归纳为以下几个问题
1、铁罐为什么要奚落陶罐?
2、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
3、面对铁罐的奚落,陶罐的态度又是如何呢?
(四)哪位同学来回答第一个问题,铁罐为什么要奚落陶罐?
生自由回答,教师相机指导。
师:铁罐正是仗着他坚硬的特点,非常骄傲,常常奚落陶罐。
板书:骄傲
师:谁能结合上下文,说说你是怎样理解“奚落”这个词的?
生自由回答,教师视情引导学生。
(五)下面我们一道来解决后面两个问题。
1、分角色读陶罐和铁罐的对话部分,理解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
(1.)生:“你敢碰我吗……陶罐子……”
出示课件1:
师:同学们觉得这时铁罐的态度是怎样呢?
生:傲慢
板书:傲慢
师:谁能用傲慢的语气把这句话读一读?
(学生试着用傲慢的语气读。)
(2.)生:“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
出示课件2:
师:这时铁罐的态度又是如何呢?
生:轻蔑
板书:轻蔑
师:请同学们带着轻蔑的神态读一读好吗?
学生用轻蔑的神态练读。
师:同学们表现的真好!老师也想用轻蔑的神态来读一读这句话,哪位同学愿意和老师合作呢?(师生合作完成对话2)
(3.)师:铁罐奚落陶罐的句子还有哪些?
(学生找出句子“住嘴……在这里”)
出示对话3“住嘴……在这里”。
师:铁罐的态度由开始的傲慢,到轻蔑,再到现在的'什么?请同学们读对话3,然后回答。
生读铁罐的对话,然后回答。
板书:恼怒
教师通过指导学生朗读对话,理解和体会铁罐恼怒的神态。
(4.)铁罐狂妄到了极点,一心想把陶罐碰成碎片。请大家找出表现铁罐狂妄自大的语句。
学生找出句子“和你在一起……碰成碎片。”
教师引导学生读出狂妄自大的语气
2、面对铁罐的奚落,陶罐的态度又是如何呢?
生:谦虚、大度、礼貌……(板书:谦虚、大度)
师:分别找出表现陶罐谦虚、大度的句子,并读一读,体会关键词语在句子中的作用。
出示课件5:“我确实不敢碰你……再说……”“何必这样说呢?……有什么可吵的呢?”
生读陶罐的话,教师相机引导。
四、分角色朗读,鼓励学生自配动作。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解决了大家提出的问题,现在以小组为单位,分角色朗读陶罐和铁罐的对话,注意读出不同的语气,还可以自配动作。
(一)小组分角色练读陶罐和铁罐的对话。
(二)戴上头饰表演。
五、学习课文10—17自然段
(一)同学们表演得非常精彩,老师从你们的表演中看到了谦虚的陶罐和傲慢的铁罐。可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它俩的命运最终会如何呢?你们想知道吗?请同学们快速地读课文的后半部分,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陶罐和铁罐的不同命运。
(二)学生认真读,积极发言
六、归纳主要内容,揭示寓意领会中心
(一)这个寓言故事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学生回答
(二)教师:出示铁罐、陶罐的实物,看同学们想对他们说些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相机引导。
(三)结合自己的生活,说一说从这则寓言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相机归纳出文章所揭示的道理。
七、拓展延伸,加深理解。
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或学过的课文,模仿着编一则寓言故事。
《陶罐和铁罐》这篇童话故事讲的是国王御厨里的铁罐自恃强硬,瞧不起陶罐。
埋在土里许多年后,陶罐出土成为文物,铁罐却化为泥土,不复存在。故事告诉人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陶罐和铁罐和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理解课文讲的道理是教学的难点。我今天教的是第二课时,教学中我觉得做得比较好的地方有如以下几点:
1、以分角色朗读的形式开展教学活动,用激发性语言激励学生大胆展示,并让学生互相评价,这样做有几方面好处:①学生评价学生是站在同一高度来看问题,这样做更直接,更容易被接受。②学生评价别人的同时,自己也会加深认识。③这样做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④学生在进行评价的同时,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2、鼓励学生以不同方式感受课文,课程标准指出鼓励学生珍视自己独特的感受、理解、体验,因此,我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多美的陶罐!”一个人说,“小心点,千成别把它碰坏了。这是古代的东西,很有价值的。”谈读后体会。学生说出了陶罐很美,很有价值和人们很珍惜它的体会,此环节挖掘了学生思维的深度,拓宽了思维宽度。
3、生活处处皆语文,在课堂教学中,让生活阳光普照学生心灵,也是提高学习成效的途径,学了这课后,我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体会,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道理与生活实际融合在一起,会理解得更透彻,记得更牢靠。
不足之处也有一些:1、上课时,我要求自己的语言,教态,教姿应该是亲切,活泼富有亲和力的,但我觉得自己有点慌,没有达到预期效果。2、提问时,因为学生发言非常积极,有很多学生举了手却没有被叫到,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我无法兼顾到所有的举手的学生。3、小练笔环节时,忘了让他们先同桌交流就直接指名回答,这对中下程度的学生而言太难了。
一次公开课教学就是一次很好的锻炼,虽然我做得不好,但比起开课前,我进步了,这就够了。在今后的教育教学生涯,我将继续努力,争取更大的进步。
《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
学习童话既是要让学生理解课文,感悟语言,又是让学生懂得课文蕴含的道理。设计陶罐和铁罐当年在国王御厨里的情景,让学生在读、思、议、演中感悟人物形象特点,探究铁罐骄傲的本质。
一、课堂实录
师:刚才大家学习、合作得特别好。现在我们以小组为单位,再合作一次,来个分角色朗读比赛,怎么样?(学生特兴奋,跃跃欲试)
师:大家可以自己找学习伙伴,先练习读一下自己喜欢的部分。
(学生组成小组,分角色练习读,教师指导、参与。)
师:哪一组有信心先来比一比?(各组抢着比)
师:各组组长一先举手为先。(生轮读、抢读、评读)
(师生评选擂主,鼓掌祝贺)
师:刚才大家读的语气和表情太形象了。现在老师有个建议,咱们把陶罐和铁罐的表情画下来,好不好?
生:(大声喊)好!
师:在画之前,请同学们把课文中描写陶罐和铁罐神态的语句,找一找、读一读、想一想,然后再画一画。(生找、读、想、画)
师:谁愿意到黑板前来画一画?(男、女同学各一名到黑板前画)
师:这两位“小画家”画得怎么样?
生:我觉得画得都不错,但我想问一问:为什么这样画?
男生:因为铁罐说话时,特别嚣张,后来变为恼怒,大发雷霆。所以我把它画成眉毛竖起,两眼瞪得圆圆的。
女生:老师,我想表现陶罐当时那种谦虚的表情,所以说话时,它的表情是平静的。它受到铁罐的奚落时,还是心平气和地跟铁罐讲理。
师:大家觉得有道理吗?(生点头表示同意)
师:谁能用恰当的词来形容陶罐和铁罐?(生想一会儿,纷纷举手)
师:请举手的同学到各自的图象下写一写。(学生板演)
师:这些同学,能想出这些恰当的词,真是了不起,说明文中的人物对话及生动的的神态、动作的描写,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别通过读、想、画之后,大家也一定有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吧!那么你们喜欢陶罐还是铁罐?(学生分小组展开讨论)
二、教学理念和特点:
1、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中学习,创设了宽松的学习氛围。教师让学生在朗读课文时展开合作,通过分角色朗读、体验,相互启发、评价、激励,弥补了自己的不足,发展了学生的特长,使学生树立了信心。在合作学习时,教师注意了指导和参与,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老师只是一个指导者,参与到学生的合作中及时发现问题,引导交流,促进合作的实效性。
2、以小组竞赛的形式展开教学活动。“竞争”是社会的需要,也是学习的需要。学生有争强好胜的心理,他们喜欢竞争。我抓住学生的这种心理,以评选擂主的方式,展开朗读比赛,同时用激发性的语言,激励学生大胆地参与,调动每一组成员学习的积极性,既面向全体又照顾了个性的差异,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在朗读竞赛中,教师还注意在读中指导,让学生在体验中读、在感悟中读,读出自己的感受,读出自己的个性。
3、鼓励学生以不同的方式感受课文内容。《课程标准》指出:“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珍惜学生独特的感受、理解、体验”。因此,教师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陶罐和铁罐神态的语句,可以采用读一读、想一想、说一说、画一画等多种方式来体验。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有的学生读,有的学生画,有的学生说。特别是学生对画画表现的兴趣更浓,教师因势利导,让学生在黑板上展示。这时学生的提问(为什么这样画?)更具有深刻意义,教师抓住这一问题,让学生谈出各自的感受。可见,挖掘了学生的思维,拓展了学生的想象。
教师引导学生用恰当的词语来形容陶罐和铁罐,再一次激活学生的思维、训练了学生语言概括的能力,对事物的不同感受能力及情感表达能力。
4、探究问题,展开讨论。问题是打开思维、唤起想象的钥匙,因此,教师必须高度重视问题意识。 传统的教学是教师问学生答,串讲串问占据了整个课堂教学。现代教学主张把问题尽量留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理想的课堂教学应该是教师的问和学生的问相互的融会。问题还要由学生自己来解决,最好的方式是展开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不追求答案的统一。本片段教学,教师在鼓励学生问的基础上,也不乏教师的问,教师的问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在于有思考的价值。例如,片段的最后教师提出这样的问题:“文中的人物对话及生动的神态、动作的描写,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别是通过读、想、画,大家也一定有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吧!那么你们喜欢陶罐还是铁罐?”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却意义深远,既启发了学生有价值的思维,又体现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通过讨论,学生独特的感受、理解和体验得到珍视。
教学片段虽具有以上特点,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例如在分角色朗读找学习伙伴中,虽然充分体现了学习的民主性,但学困生没有得到充分关注,因为学生在找伙伴时往往去找那些成绩优异的学生,而学困生只能独坐一边了,不但不能激发学生的进取精神,反而使他们的自信心受到打击。因此,我们在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时,别忘了那些容易被“遗忘”的孩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会写11个生字,会认10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这些生字组成的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寓意。
3、学会灵活运用语言描写、神态描写等手段来刻画角色。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角色朗读、表演课本剧等形式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品味课文中语言描写和神态描写的句子,学习作者刻画角色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学会正确全面地看待事物,懂得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与人相互尊重,和睦相处的做人道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他们呢?是骄傲自大、看不起别人,还是向他人虚心学习,与他人和睦相处?这两种不同的态度又会造成哪些结果?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陶罐和铁罐》,看看它们各自的经历会给我们什么启示吧。
二、字词学习,基础积累
1、教师范读课文,重点指导“陶罐”“奚落”“谦虚”“懦弱”“轻蔑”等生词的读音。
2、学生自读课文,圈画生字词,借助字典解决生字词。
3、检查自学情况,教学生字。
(1)教读生字并组词造句。学习“捧、擦”这些生字时可以运用动作表演的方法,学习“骄、傲、谦、虚、懦”这些生字时可以运用比较识字法。
比较识字示例:
骄(骄傲)-桥(木桥)-娇(娇气)
傲(傲人)-遨(遨游)
谦(谦虚)-歉(道歉)
虚(虚心)-虎(老虎)-虑(考虑)
懦(懦弱)-儒(儒家)
(2)对要求会写的字进行书写指导。
书写指导:
“骄”左部的“马”最后一笔向右上斜提,右上部的捺要舒展。
“傲”中部的三横间距均匀,最后一横稍长,中间一横最短。
“虚”的长撇要伸长舒展,半包围住下部。
“懦”的右部上窄小下稍宽大。
“弱”要写得紧凑,“弓”稍细长。
“代”斜钩取弯势,斜提略缓。
易错提示:
“尘”的上部中间是竖,不要写成竖钩。
“擦”右下部的“祭”的左上部里面有两点,不要写成“夕”。
“代”右上角的点不要漏写,不要多加一撇写成“伐”。
(3)归类识字。
部首归类示例:
亻:傲(骄傲)-代(古代)-价(价值)-倒(倒塌)
扌:捧(捧起)-擦(擦洗)-掘(挖掘)
(4)书写练习:巡视指导,并纠正握笔姿势、笔顺和坐姿。
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自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并给课文划分层次。
明确:第一部分(1~9):写骄傲的铁罐看不起善良的陶罐。第二部分(10~17):写多年以后陶罐被当作文物从废墟里掘出来,铁罐却无影无踪。
四、课堂小结,效果强化
脆弱易碎的陶罐多年之后依然保存完好,坚硬的铁罐却早已没了踪影,这是为什么呢?同学们可以自己思考一下,我们下节课再继续学习这篇课文。
五、练习设计,巩固提升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陶罐和铁罐》一课是小学语文第五册第6组的一篇讲读课文,课文讲的是发生在陶罐和铁罐之间的有趣故事,作者告诉人们“不能只看到自已的长处,而看不到自已的短处,也不能只看到别人的短处而看不到别人的长处”这样一个道理。
一、说教材
故事主要通过对话展开情节、推动故事的发展,这是本课表达上的特点。铁罐的傲慢、蛮横无礼和陶罐的谦虚、友善、克制都在人物的对话中充分展现。此外,具体、生动的神态、动作描写,使铁罐、陶罐的形象更加鲜明突出。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理解课文说明的道理,学会全面地看问题,懂得要多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二是继续学习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习目标〗
1、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语文内容,学习正确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陶罐和铁罐的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理解课文讲的道理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准备〗图片、头饰,多媒体设备
二、设计理念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教学过程,必须是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过程。教师要创设民主、开放、活泼的学习环境,创设多样的语言实践活动,保证学生自读、自悟、自创的时间,让学生通过读书实践向往美好的情境“感受语言的特点”和 “阅读的乐趣”。让学生在直接接触语文材料的自主活动中,在对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中,体验语文学习的规律,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
三、教法
1.指导观察法
遵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充分发挥文中插图的作用,以图带文、图文并茂,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自然地加深了对课文的学习。
2.表演教学法
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表演读,旨在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调动学生的兴趣,诱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投入课文所设置的情境中。
3.鼓励欣赏法
教师及时的点评,甚至学生之间的互评,都是以鼓励、欣赏为主,主要是激励学生充分地展示才能,满足他们希望得到赞许,体会成功的心理特点,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增强朗读的信心。
四、学法
1.合作学习法
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注重讨论、交流、合作、体会。让学生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的同时,能联想自己已有的知识积累。
2.美读训练法
以“看”“听”“说”“读”“悟”为主要训练方式,把“读”的训练贯穿在整个教学中,通过师与生、生与生思考、讨论、交流、体会、练读,逐步实现教学目标,让学生在具体的阅读实践中得到锻炼。
五、说教学过程
1、复习第一课时学过的生字词语。理解文章的基本有效途径就是读通课文,而读通课文的前提就是扫除字词障碍,词语的出现,不但勾起同学们对课文的回忆,而且为同学们的朗读理解奠定基础。
2、听一听,画一画,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我让学生在听完老师范读课文后,添画陶罐和铁罐的表情后问:“你为什么要这样画?”因为铁罐在说话时十分生气,后来还恼羞成怒,大发雷霆,学生要画出它双眉竖起,两眼圆瞪的样子。陶罐说话时心情很平静,态度很谦虚,它的表情应该是笑眯眯的。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这并不难。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又把握了“人物”的内心活动,为理解寓意奠定了基础。
3、让学生画一画,抓住“人物”的特点。阅读课文时,让学生自由读课文,找出铁罐奚落陶罐的话和陶罐说的话。为了指导学生读好铁罐的这些话,我又让学生画出铁罐和陶罐说话时神态的词语,想象他们说话的神情。学生很快抓住了铁罐“傲慢”、“轻蔑”、“恼怒”这些神态,这时我趁热打铁,让学生自己做做这些表情,帮助他们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然后,再去读句子,同学们就会将铁罐的骄傲表现得淋漓尽致 。
4、对于初学写作的三年级的同学来说,积累好词佳句,就显得尤为重要。本学期,我们三年级语文组确定的教研专题就是“注重词句积累,强化个性阅读”。所以,在课堂中,要不失时机地提醒同学们把画出 的描写陶罐和铁罐神态的好词积累下来,丰富自己的词汇。
5、让学生演一演,加深对“人物”的理解。在学生把握“人物”的特点、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后,我便让出讲台给学生表演。学生先选定自己乐于表演的角色,再戴好头饰,按课文中所描述的“人物”的语言、表情进行表演,同时,我还鼓励他们加上自己设计的动作和语言,这样就更加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就会学得轻松愉快,同时无论是表演者还是观看者也都加深了对“人物”的理解。这样一来,课堂再不是我的独角戏,成了他们的舞台。
6、由课内延伸到课外,突破教学难点。教学最后,我设计了一个小问题:读了这则寓言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通过这个练习学生不但明白了寓意,而且对学生进行了思想教育。
7、学生在感悟文章,认识两个人物后,对他们的性格,对他们的品质,对他们看待问题不同的态度,都有了或深或浅的想法,请他们说说想对这课中人物想说的话,进行有益的拓展,这是一个人文性的综合练习,在说话中学生充分表达出了自己的感受。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4个字。能正确认读“骄傲、傲慢、兴奋”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学习正确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读懂课文内容,了解故事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难点:学习正确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
教具准备:图片、课件、生字卡片
课前准备: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学习《陶罐和铁罐》
(一)揭示课题
1、引出课题
2、板书课题(贴图)
(二)初读课文
1、快速朗读课文,认读生字词。
2、思考:这两个罐子,你喜欢谁、不喜欢谁?理由是什么?
3、指名回答。
(三)品读课文
1、指导朗读描写铁罐的句子。
①从课文中找出铁罐很骄傲的句子读,抓住“傲慢、懦弱、轻蔑、恼怒”这引起词体会。
②师相机指导朗读相关联的句子。
③多种形式朗读。
2、指导朗读描写陶罐的句子。
①从课文中找出能看出陶罐谦虚和善的句子读。
②根据学生所说的相机指导朗读相关段落。
3、多种形式读对话并评议。
4、看两者结局
①多年以后,这个骄傲的铁罐和谦虚的陶罐结局怎样呢?
②默读课文后半部分。
③指名答并板书:古董 氧化
(四)我想说
你想对陶罐和铁罐说些什么?
(五)小结
二、学习《狮子和鹿》
(一)学习课文
1、贴图。
2、播放课件。
3、问:你知道小鹿发出了一句什么感慨吗?
4、相机板书:美丽(送命) 难看(逃生)
5、问:为什么会这样说呢?(找相关的句子读读)
6、多种形式读。
(二)我想说
你想对小鹿说些什么?
三、拓展
你学完这两篇寓言故事,悟出了什么道理?能讲讲自己身上有哪些长处和短处吗?
四、师总结
五、练笔
我们共同改写《陶罐和铁罐》 这则寓言,赞扬铁罐,批评陶罐,赋予它们相反的性格,题目叫《铁罐与陶罐》。
板书设计:
陶罐和铁罐 狮子和鹿
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
教学目的:
1、认识6个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御厨、奚落、懦弱,轻蔑、和睦相处、覆灭”等词语。
2、阅读课文,能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寓言蕴含的道理。
3、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重点:自读课文能抓住课文主要内容。
难点:了解寓言蕴含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揭示课题:陶罐和铁罐
2、提问:什么叫罐?(口大肚子小的器皿)
3、谈话:今天我们学习这则寓言,就是发生在这两个罐之间的小故事。通过他们的对话,让我们明白一个道理。下面我们就带着一种探究的心里去读这篇课文。
(二)学生自读自悟课文
1、读下列词语:奚落谦虚傲慢懦弱轻蔑争辩恼怒
相提并论和睦相处羞耻渣滓氧化无影无踪
2、默读课文,边读边批注。
3、思考:
(1)从铁罐对陶罐所说的话中你体会到什么?陶罐听了铁罐的话之后表现出什么样的态度,说明了什么?
(2)当陶罐被人们擦洗干净后他说了什么?这说明什么?
4、分小组讨论思考题。
5、全班讨论,选择你最喜欢的段落读给大家听。
6、分角色朗读课文,同学评议,再选一组朗读。
(三)教师小结
同学们知道了陶罐自始至终谦虚大度,宽容自尊,铁罐是傲慢轻蔑怒不可遏。我们应该向陶罐学习。思考:通过学习这则寓言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四)全班讨论。结合自己的理解或生活实践回答这个问题。
(五)提问
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国王御厨里自恃坚硬的铁罐看不起陶罐。许多年后,被埋在土里的陶罐依旧光洁如新,而当年坚硬的铁罐却不复存在了。完全氧化掉了。)
附:板书设计
19 陶罐和铁罐
陶罐 铁罐
谦虚 傲慢
光洁朴素 美观不复存在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8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3、基本读懂课文内容,了解寓言蕴含的道理。
思想教育:相互尊重对方特长、和睦共事。
教学重点
(一)理解课文内容,学会全面地看问题,要多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二)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使学生懂得,要学会全面地看问题,要多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教学准备:有关图片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概内容,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再读课文,理清层次,给课文分段。
1.小声读全文:
本文是一则寓言故事,这则寓言说的是陶罐和铁罐之间的一件什么事?
让学生认真地读,边读边思考,只要搞清楚写的是件什么事,那么对分段就有所启示。并且也培养学生的口头表
达能力。
2.指名汇报。
本文写的是国王御厨里的铁罐看不起陶罐,经常奚落陶罐,埋在地下多年之后,陶罐仍然光洁如新,而铁罐却氧
化不存在了。
3.分段。
课文哪部分是写铁罐经常奚落陶罐?哪部分是写两个罐埋在地下之后的情况呢?
(四)细读课文。
1.细读第一段。
(1)提示:
①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
②它为什么看不起陶罐?
③陶罐的态度是怎样的?
要求带着以上三个思考题,细读第一段,联系上下文理解每句话的意思,把你理解到的,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2)同学之间互相读课文,读自己的理解。
(3)指名读。
在汇报过程中,要指名学生朗读,要读出铁罐那种傲慢,不讲理的语气,读出陶罐那种自尊、善良、和蔼的语气。
老师适当范读。
本课是阅读课文,内容容易理解,要让学生自己去悟,只要读出了语气,说明就已经读懂了。
(4)归纳段落大意:
根据前两课总结的方法:
写人的文章,用“谁,干什么,怎么样”的句式归纳段意。
写事的文章,用“谁,干什么”的句式来归纳段意。本文是寓言,把铁罐和陶罐拟人化。
本段段意是:
铁罐看不起陶罐,并且经常奚落陶罐。
2.细读第二段:
想:多少年之后(当铁罐和陶罐埋在地下)两个罐发生什么变化?
(1)用以上学习第一段的方法学习这段。
(2)出示句子:“谢谢你们!”……“我的兄弟铁罐就在我旁边,请你们把它掘出来吧,它一定闷得够受了。”
从这句话看出什么?
虽然铁罐看不起陶罐,并且还经常奚落陶罐,但是陶罐不和铁罐计较,它很善良,对铁罐很友好。我们要向陶罐
学习,宽厚待人。
(3)归纳第二段的段意。
让学生自己归纳,小组汇报,最后指名回答。段意:许多年过去了,埋在地下的陶罐完好如初,而铁罐却氧化不
存在了。
(五)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在读的过程中,想: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利用分角色朗读的方法,加
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读出两种罐的不同语气。
(六)讨论寓意。
1.自己默读全文,想想寓意。
2.小组讨论寓意,即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3.指名汇报。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每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七)学习了这课你有什么体会。
可以结合自己和周围的人和事谈体会。
【板书设计】
3 陶罐和铁罐
古代 现代
陶罐 易岁————永久
铁罐 坚硬————氧化
课后小记: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奚落 谦虚 傲慢 懦弱 轻蔑等词语。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学习正确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
4、抄写表现陶罐和铁罐神态与动作的 词句,积累词语。
教学重点:
指导朗读,理解重点词句。
教学难点:
体会课文寓意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读通课文,认识“陶、懦”等几个生字,会写“陶、谦”等6个生字。了解课文大意。
2、学习课文1—9自然段,体会铁罐的骄傲无理和陶罐的谦虚克制。
3、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9自然段,学会从不同的语言体会不同角色的人物情感,知道不能用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去比。
教学重点:
指导朗读,通过陶罐和铁罐的对话、神态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理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
教学难点:
有感情朗读课文2-9节,理解课文讲的道理,不能用自己的长处去和别人的短处比。
教学过程:
一、揭题
1、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寓言故事,故事有2个主人公,一个叫“陶罐”,跟老师一起写(分析陶的写法),另外一个叫“铁罐”,(出示课题)
2、读题,
师:谁来读题?(读题)
3、质疑:你有什么问题:陶罐和铁罐之间到底发生了一个什么故事呢?下面让我们去读读课文。
要求
1、努力把生字词读正确,努力把课文读通读顺。
2、读完以后想想,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并能用这个句式试着说一说
这个故事讲了许多年以前 ,许多年过去了,陶罐 ,铁罐 。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整体感知
1、生自由读课文。
2、学习生字、新词。
出示带拼音的词语:陶罐 御厨 奚落 懦弱
轻蔑 争辩 恼怒 羞耻
流逝 宫殿 掘开 朴素
和睦相处 相提并论
小老师带读,正音,齐读。去掉拼音开火车读,齐读,提示“和睦相处”是多音字。
说说你读懂了哪个词语表现人物的神态?(懦弱、轻蔑、恼怒、羞耻)并适当理解。
3、生字词语都认识了,再来读读难读的句子。
4、那你能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
出示:这个故事讲了许多年以前 ,许多年过去了,陶罐 ,铁罐 。
指名说。
追问,铁罐哪里去了?
补充小资料袋:关于铁罐氧化作用的科学道理。
铁的化学性质很活泼,铁罐遇到空气中的氧和水中的氧会生锈。年代久远,铁罐层层氧化直到完全氧化,变成了粉末。
4、整体感知
请你观察人物的表神态,说说故事中的2个主人公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是的,故事一开头就写出了铁罐的骄傲,出示第一自然段,齐读。
这段中的哪个词让你感受到铁罐非常骄傲?(骄傲、奚落)
奚落是什么意思?我们往下读读看——
5、认真默读2~9自然段,
用“——”划出铁罐奚落陶罐的话。用“~~”划出陶罐回答的话。
三、学习课文2——9自然段
1、抓住人物“神态语气”体会,以读代讲,以读促讲
师:首先我们来看这部分对话。
出示第一部分对话:1-6自然段
○第一次练读(直接读对话)
①同桌分别挑选一个角色,自由练习该怎么读。
指名分角色读,评价。
②注意神态的词语就能把句子读好。那铁罐和陶罐在说话时的神态和语气到底是怎么样的呢?找出第一次对话时描写神态的词语。
你看看陶罐说的这句话,你从哪里能感受到他很谦虚?(称呼上)
再看看铁罐对他的称呼呢?(真是太骄傲了,没礼貌)
③再请一组对话。
问1:铁罐,你为什么这么傲慢啊?
问2:陶罐,听了铁罐的傲慢的语气,你没有生气,反而很谦虚,又是为什么呢?
(引导学生讲出铁罐的坚硬和陶罐的易碎的特点。)
④你还找到了铁罐说话时的哪些神态和语气?
(更加轻蔑)轻蔑是怎样的,你能来做个动作吗?谁来用更加轻蔑的神气读读铁罐说的这句话?(指名几个同学读句子)
(恼怒)恼怒就是说他(很生气了,越来越骄傲)铁罐为什么会越来越生气呢?(因为陶罐在争辩)
⑤陶罐要争辩些什么?出示句子(他不是懦弱……)这个省略号表示什么?(陶罐还想继续说下去)会说些什么呢?(自己读读,想想——指名说)但是铁罐容许他争辩吗?(不)哪里看出来的?(铁罐打断他说的话)所以这里朗读的时候要注意,读的快一点,硬一点。
⑥再指名2人来读这两句对话
○第2次推荐读(直接读对话)
(1)再同桌分角色练读,要读出铁罐和陶罐不同的神态和语气,你还可以加上一些眼神和动作。
(2)推荐分角色读
师:同学们来推荐一位同学读铁罐,一位同学读陶罐。到台上来读,表演读,其他同学同样要听仔细,一会来点评。
(3)评价(估计读的好)如果读的不好,老师范读
○第3次展示读(直接读对话)
师:下面1、2大组做铁罐,3、4大组女生做陶罐,分角色来读这部分对话。
2、想象神态朗读
出示余下的对话:7-9自然段。
(1)师:这部分对话又该怎么读呢?这里并没有写出陶罐和铁罐的神态,你能不能想象一下陶罐和铁罐当时说话的神态吗?
出示:“陶罐( )地说”(心平气和、温和、平静、好言好语等)
“铁罐( )地说”(歇斯底里、怒不可遏、暴跳如雷等)
在书本上写写,读读
(2)指名同学分别说说铁罐和陶罐的神态,说好后读一读。
(3)同桌两人,也分别加上神态,再来练习一遍。
问1:铁罐,为什么你越来越生气了?
问2:陶罐,你为什么总是心平气和呢?难道你真的很懦弱吗?最后为什么又不再理会铁罐了呢?
3、全部对话练读
4、整体感悟
师:刚才大家从铁罐和陶罐的对话中读懂并体会了铁罐的骄傲和陶罐的谦虚,
铁罐的态度一次比一次傲慢,一次比一次狂妄,而陶罐却始终是那么心平气和地在和它讲道理。
5、师:为什么铁罐一次比一次傲慢?
骄傲的铁罐自以为很坚硬,总拿自己的长处去和陶罐的短处比,总觉得自己很了不起。
板书:坚硬
是的,陶罐的确不坚硬,容易碎,板书:易碎。
但是陶罐面对铁罐的奚落,他惧怕了吗?
指导书写:谦虚。
四、存疑结束
师:同学们,骄傲的铁罐一直拿自己的长处去奚落陶罐的短处,那故事最后的结局又将带给我们哪些更深的思考呢?我们下节课再学习。
板书设计:
27 陶罐和铁罐
(无价之宝)
陶罐—谦虚,友爱,善良
(无踪无影)
铁罐—骄傲,自大,傲慢无理
第2课时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陶罐和铁罐》,知道了国王的御厨里有两个罐子,一只是陶罐,另一只是铁罐,铁罐仗着自己坚硬,常常傲慢地奚落陶罐。若干年后,陶罐从废墟里挖出来依旧精美,成了无价之宝,而铁罐却被氧化得无影无踪了。(板书:无价之宝 无影无踪)
男女生分角色朗读课文1-9自然段。
二、学习10——17自然段。
铁罐自以为坚硬,(板书:坚硬),瞧不起陶罐,常常奚落陶罐,陶罐很容易碎(板书:易碎),二者就发生了争吵,最后以不欢告终,随着时间的变化,故事又有什么变化,让我们来继续学习课文。
1、课件显示第10自然段,齐读后点红“流逝”,学生利用近义词来理解。教师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句子来理解。许多年过去了,陶罐和铁罐发生了什么变化?当人们发现陶罐时是什么样子的?而铁罐呢?
请快速默读课文11-17自然段,找出有关的内容。出示14、17段,分别齐读。 (引导学生抓住“光洁、朴素、美观、很有价值” “影子也没见到”等词语朗读理解。)
2、陶罐依旧和以前一样光亮、朴素、美观。铁罐被氧化消失得无影无踪。
陶罐和铁罐,你喜欢谁呢?为什么?
当年被铁罐奚落的陶罐,如今却成了很有价值的文物被人们永久的保存下来,(板书:永久)。而当年狂妄自大的铁罐却被氧化消失得无影无踪(板书:氧化)。当初铁罐有没有想到会有这样的结果呢?
3、从陶罐和铁罐不同的表现以及最后不同的结局,你得到什么启发?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每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4、拓展延伸,联系生活中的事情。(知道实践,做个谦虚,不骄傲,汲取别人长处的孩子。)
三、作业
其实,像陶罐和铁罐这样的故事我们以前在课内课外都读到过,比如《小柳树和小枣树》、《骆驼和羊》,老师还重新编了一个陶罐和铁罐的故事,想读吗?咱们自己也能编一个这样的童话故事。
板书设计:
谦虚、友爱陶罐←→铁罐骄傲、自大
↓ ↓
易碎 坚硬
↓ ↓
永久 氧化
↓ ↓
无价之宝 无影无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