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如下是美丽的小编为大伙儿收集的鸿门宴 教学设计(最新8篇),仅供参考。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司马迁与《史记》
(2)积累文言字词句,重点掌握多义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了解文言虚词用法及辨别文言句式
二、能力目标:
(1)培养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重点训练翻译能力。
(2)培养初步评价文章的表达技巧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1)理解作者对项羽悲剧性格的揭示,体会人物性格在政治军事生活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2)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地分析、理解,做出对文中人物的适当评判。允许不同观点存在,鼓励多元价值观念。
[教学设想]
《鸿门宴》相对浅显,且故事性强,因此可以学生自学为主。具体方案是设计成三课时,第一课时重在作家、作品的介绍,重在课文情节的梳理,第二课时归纳整理文言知识,重在让学生掌握常见文言现象,提高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第三课时分析人物形象,赏析表达技巧,重点是讨论评价项羽这一人物形象,课后还可写成一篇短文。
第一课时
本课时教学目标:
(1)掌握《史记》的体例,了解后人的评价。
(2)梳理课文脉络,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本课时教学过程:
一、课文导入
宋代大诗人苏东坡有句名言:“立志读尽天下书”,可人类有史以来,书籍浩如烟海,人穷尽有生之年是无论如何也读不尽的。怎么办?最好的办法是读书籍中的精品,举一反三,受益无穷。从这点出发,《史记》就很值得一读。为什么这么说呢?今天我们就来谈谈这个问题。
二、了解《史记》的地位
鲁迅的评价:“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我们可从“绝唱”与“离骚”入手,明确《史记》在历史学上和文学上的崇高地位。
绝唱:①指具有最高水平的诗文作品,②生前最后的歌唱;
离骚:①屈原作品,②浪漫主义的开山之作,③与“国风”并称,泛指文学作品。
三、介绍作者司马迁,了解《史记》的成书过程。
从《史记》的英文译名(Records of the Historian)入手介绍《史记》原名为“太史公书”,“史记”并不是“历史的记录”,而是“史官的记述”。由此引出对司马迁的介绍及《史记》的成书过程。
整合课文《报任安书》(课前预要有所布置)。
古者富贵而名磨来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劂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
也可结合古人写司马迁的对联来关照:
刚直不阿,留将正气冲霄汉;
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
四、掌握《史记》的体例
整合课文《报任安书》。
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略考其行事,综其终始,稽其成败兴坏之纪,上计轩辕,下至于兹,为十表,本纪十二,书八章,世家三十,列传七十,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明确:
①起始年代——上自传说中的黄帝,下至汉武帝时代三千多年的历史。
②文章篇数——130篇,共计五十二万余字。
③史书体例——书(8),表(10),本纪(12),世家(30),列传(70)。
④体例释疑——重点明确“本纪”“列传”“世家”的记述对象。
五、快速通读全文,扫除字词障碍
课文中的难读字:
飨(xiǎng) 说(shuì) 美姬(jī) 鲰(zōu)生 卮(zhī)酒 有郤(xì)
玉玦(jue) 瞋(chēn)目 目眦(zì) 跽(jì)曰 参乘(shèng) 彘(zhì)肩
不胜(shēng) 刀俎(zǔ)
六、梳理情节脉络,整体感知课文
抽取《鸿门宴》连环画九幅,打乱顺序,学生根据画中人物的神态表情、衣着服饰判断人物身份,然后结合课文阅读与理解重新排序。
七、学生结合画面概述课文内容(一人主讲,其他人补充),然后梳理成图
序幕--曹无伤告密
开端--范增献计
发展--项伯夜访、刘项约婚、刘邦谢罪
高潮--范增举玉、项庄舞剑、项伯翼蔽、樊哙闯帐
结局--刘邦脱逃、张良留谢
尾声--刘邦诛曹
八、布置课后作业:
整理一词多义、通假字、古今异义、特殊句式等文言现象,由各学习小组合作完成,作成课件,课上展示。
第二课时
本课时教学目标:
疏通文句,归纳整理本文文言现象,进行文句、文段翻译训练。
本课时教学过程:
一、课文导入
参考:荀子说过:“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谈的是积累的重要性。学习文言文更应如此。因时间关系,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在语意及语法上都有着很大的不同,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归纳整理,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二、小组派出代表展示集体研究成果,教师视情况纠正点拨
参考内容:
一词多义:辞、幸、因、谢、安、举
古今异义:山东、婚姻、所以、非常、细说、河南
通假字:采、距、内、倍、要、蚤、豪、郤、参、坐等
词类活用:(略)
特殊句式:(略)
文中成语:鸿门宴/秋毫无犯/劳苦功高/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教师点拨不必面面俱到,但要指明易误之处,如“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中的“当”就不是通假字,同时要注意规律的总结。
三、重点语句及语段翻译
①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任相,珍宝尽有之。”羽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特殊句式及关键词语)
②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省略句)。
③距关,毋内诸候,秦地可尽王也(通假字)。
④“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词类活用、固定短语、特殊句式、通假字)
⑤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羽默然不应。(词类活用及句式)
⑥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特殊句式)
⑦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关键词语)
⑧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词类活用、偏义副词、特殊句式)
⑨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关键词语)
⑩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曰:“唉!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特殊句式)
四、课后作业布置
思考:
课文是如何塑造刘邦、项羽等人物形象的?
如何认识与评价这两个历史人物,尤其是项羽,请谈谈你的看法。
一、教学目的:
1.了解“”斗争的起因、经过,认识这一斗争的性质,正确评价有关人物。
2.学习作者把人物放在激烈的矛盾斗争中,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展示人物个性特征的写作方法。
3.了解课文中词类活用、成分省略等语言现象,掌握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的语言规律,掌握“举”、“谢”、“为”、“斗”、“因”等古汉语兼词。
二、教学设想:
1.课文情节起伏,人物形象鲜明,拟作为叙事写人的记叙文处理,以人物形象的刻画为教学重点。如何认识理解课文中提及的“义”则是本文教学的难点,可从分析项羽这一人物入手突破这一难点。
2.课文篇幅较长,阅读有一定难度,采用讲析与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3.教学时数 三课时。
三、教学内容与步骤:
第一课时
(一)、预习课文:
1.通读课文,作必要的阅读标记,查阅工具书,自行疏通课文。
2.标出课文中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与尾声。
3.复习“楚汉相争”的历史,了解刘、项斗争的经过,了解项羽这一人物的历史功过。
(二)导入新课:
1.板书并朗诵(或由学生齐诵)项羽的《垓下歌》,要尽量读出这首楚歌慷慨悲凉的意味。
2简析《垓下歌》,介绍时代背景,引入新课。要点:
(1)项羽的主要历史功绩:击溃秦军主力,是暴秦的主要掘墓人。
(2)项羽起兵反秦动机不纯,他反秦的目的在于取秦王而代之,重建楚王朝,与陈胜、吴广揭竿而起有着本质的区别。
(3)他迷信武力,始终没有(也不可能)认识自己败亡的原因。他把一切归结于“天意”,是“时不利”,自刎之前,他仰天长叹:“此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4)“”前,怀王与诸将有约:“先入关者王之”。
(三)读讲课文一、二两段:
第一段:
1.指名朗读课文,正音:
①“王(wàng)关中”②“说(shuì)关羽”③“好(hào)美姬(jī)”④“为(wè)击破沛公军”
2.解释重点字词,引导学生疏通课文:
①“军霸上”、“王关中”(加点词为名词作动词用,读第四声)。
②“说项羽”可简为“说羽”不可简为“说项”,“说(shuō)项”意为替人讲情、说好话。
③“成五采”、“为(wéi)龙虎”,“成”、“为”都有“变成”、“化作”的意思,“龙虎”是龙虎的形状。
3.提问,引导学生了解课文:
①课文第一段记叙了哪几件事?这些事件对情节展开起了什么作用?
提示:第一件事“曹无伤告密”。曹无伤是沛公的左司马,他的告密当然不同于一般流言蜚语,于是,项羽决定“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矛盾挑开,故事“开端”。第二件事“范增进言”,范增是项羽的主要谋土,他对形势的判断十分正确,对刘邦的用心了如指掌,“急击勿失”的主张非常英明。矛盾进一步激化,推波助澜,情节迅速发展。
②项羽接获曹无伤的密报,当即“大怒”,这一个“怒”字内涵相当丰富。请说说其中包含了些什么?
提示:就矛盾的焦点而言,天下虽大,“王”只有一个,就力量对比而言,项羽占有绝对优势,何况秦军主力是项羽消灭的,又是楚王后裔,一个“市井小人”居然“欲王关中”,项羽岂能容忍?再说个性特征,此时此刻,项羽如若不“怒”,他也就不是历史上的那个项羽了,他本来就是那么一个火爆汉子!
第二段:
1.教师串讲课文,引导学生留心课文中特殊的字词与句式:
①古今歧义:
“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盗”,窃贼;“非常”,指意外事故。
“公岂敢入乎?”“敢”,能够。
“固不如也。”“固”,本来。
②通假:
“具以事告。”“具”通“俱”,全部。
“要项伯”。“要”通“邀”,约请。
“距关,毋内诸侯。”“距”,通“拒”;“内”,通“纳”,接纳,准于入内。
“不敢倍德”,“倍”通“背”,违反。
“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早”。
③活用:
“素善留侯张良”,“善”,形容词作动词用,意为与……交好(友善)。
“臣活之”,“活”,使动用法,使……活。
“吾得兄事之”,“兄”,名词作状语,像对待兄长那样。
“籍吏民,封府库”,“籍”,名词作动词用,编造名册。
“不义也”,“义”,名词作动词用,合于义。
④特殊句式:
“具告以事”即“以事具告”,状语后置。
“与俱去”、“毋从俱死也”,介词“与”、“从”后面的宾语省略。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疑问句,主语“为大王为此计者”与谓语“(是)谁”倒置。也可以说不是主谓倒置,那么“者”就是语气助词。
“孰与君少长?”疑问句,宾语疑问代词前置。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判断句,特殊指示代词“所”、“者”构成“所……者”式名词短语充当主语,作说明、解释的对象。
2.讨论课文内容,提问:
①课文第二段写了哪几件事?对故事的发展有什么作用?
提示:第一件事“项伯夜访”。项伯给张良通风报信,目的在于报答当年救命之恩,却被张良利用,使一触即发的矛盾出现了转机。第二件事“张良献策”。张良要刘邦“往见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刘邦则一点就通,不但“兄事之”,“更奉酒为寿,约为婚姻”,竭力奉承,拼命拉拢,由“联络感情”进而自我辩解,终于使项伯受其蒙蔽,导致项羽上当。(“刘邦施计”、“项伯中计”不必分开来说)“张良献策”是情节变化的关键,刘邦逐步由被动转为主动,项羽终于“放虎归山”,以致范增之谋难以实施等等,莫不由此而生。
②张良说:“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项伯则说:“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请联系课文说说古人心目中的“义”可作什么样的解释,我们应当如何看待?
提示:古人认为“义”,就是“宜”。《礼记·中庸》说:“义者宜也。”韩愈在《原道》中则进一步解释:“行而宜之谓之义。”也就是说,人的言行合符一定的道德规范就可称为“义”,反之则为“不义”。
课文中曹无伤背叛刘邦向项羽告密,项羽置怀王之约于不顾而欲“击破沛公军”,范增以下犯上都可以说是“不义”。项伯给张良通风报信,“常以身翼蔽沛公”,樊哙闯帐护主等等,都可以称之为“义”。项伯救护刘邦可以称之为“义”,这一行为却违背了楚王的'根本利益则又可以责之为“不义”。可见“义”是相对的,如同“骨气”一样,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级,道德标准不同,“义”的内涵也不一样,我们不能以抽象的“义”作为评判是非的尺度和立身处世的准则。
3.学生自读课文一、二两段,教师行间巡视,释疑解难。
小结:课文一、二两段记述了“”前发生的几件事,由矛盾的挑起,形势一触即发到出现转机,由项羽的“大怒”到项伯之言产生效果,故事情节逐步展开,井为后来事态的演变作了必要的铺垫,留下了必要的伏笔。
(四)布置预习
1.自读课文三、四两段,利用工具书自行疏通课文:
①给加点的字注音:
有樊哙 目 目眦 按剑而跽
卮酒 彘肩
②试译下列语句:
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
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
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
③用自己的语言讲述“”上的斗争。
2.思考下列问题:
①项羽最大的弱点是什么?试从课文中举例加以说明。
②范增之谋为什么不能得逞,他在哪些方面不及张良?
教学目的:
1、了解文中所写人物的性格特点,注意人物个性化的语言、行动,学习作者运用对照的方法和在矛盾中写人的表现手法;
2、认识“鸿门宴”这一斗争的性质,注意本文情节起伏的结构特点,正确评价有关人物;
3、重点学习“军、击、内、如”等实词和“其、而、则、乃”等虚词,了解课文词类活用、成分省略等语言现象。
教学重点:
1、了解文中人物性格特点,注意人物个性化的语言行动。
2、掌握“军、击、如、信、谢”等文言实词和“因”、“为”等词的意义和用法。
教学难点:
1、做到读文为主而兼顾读史,二者做到相辅相成。
2、注意作者运用对比方法和在矛盾中写人物性格的表现手法。
教学设想:
根据本文重点、难点,总体上采用诵读法。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从介绍当时的社会背景导入课文。
二、让学生自己整理有关《史记》的知识,快速读课文,做到整体感知。
三、问题设计:
①全文按鸿门宴的前的前后过程分为几部分?
②宴前共写了哪几件事?用精炼的词语概括。哪件事是“导火线”,这一部分在情节发展上有什么作用?
四、学生带着问题②诵读(1─2)节,教师指导学生不懂之处。
五、作业布置:请学生在理解(1─2)节的基础上诵读(3─4)节。
第二课时
六、学习(3─4)节
七、问题设计:
①宴中这部分共写了哪几件事?它围绕对刘邦的态度反映了项羽、范增之间什么矛盾?
②文中的项羽、刘邦、范增、张良、项伯、樊哙分别具有什么性格的特点?通过他们的哪些言行表现出来的?
八、学生带着问题①②读(3─4)节,并让同学自己指出自已不理解的地方。
九、布置作业:⑴背诵(3─4)节
⑵完成练习(二)P91
第三课时
十、先检查学生背诵(3─4)节情况。
十一、先齐读(5─5)节,然后和学生一起解决其中问题。
十二、再齐读(5─7)节。
十三、问题设计:
文中运用了对比手法刻画人物性格,具体表现在什么地方?
十四、整体把握全文的写作特色,并要学生自己分析项羽、刘邦的形象。
十五、作业布置:①背诵(3─4)节,完成练习(三)②整理文言实词及特殊句式等。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理解文意
2、掌握相关的文言文知识、实词虚词的运用以及文言句式的表达
3、学习本文刻画人物的写法
教学重点:
从故事的经过归纳人物的性格特点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理解本文烘云托月的写法
教学方法:
讲析与讨论相结合
教学课时: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引导学生了解与本课有关的文学知识
2、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鲁迅曾这样评价司马迁的史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由此看出,司马迁不仅是伟大的史学家,更是伟大的文学家和语言巨匠。我们今天所学习的这篇文章就是选自司马迁的《史记》,它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鸿门宴》。
“鸿门宴”这个历史故事发生在公元前206年,也就是陈涉吴广起义的第四年,地点在现在陕西省临潼市新丰镇附近的“项王营”,当时叫“鸿门”。刘邦、项羽在推翻秦王朝后,为了争夺农民起义军胜利果实而展开的第一场惊心动魄的斗争。当时刘弱项强,在双方力量极为悬殊的情况下,刘邦冒险到项营,骗取项羽的信任,经过种种斗智斗勇的艰难曲折的斗争,终于脱险逃离营地。
二、作家作品常识:
司马迁,字子长,,西汉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史学家、文学家,在《史记》草创未就之前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下狱受腐刑。出狱后任中书令(掌管皇家机要文件),发愤著书,在公元前91年前后完成历史著作《史记》。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年间的历史。全书130篇,包括本纪12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书8篇,年表10篇,共52,6500字。
三、诵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诵读,带领学生正音、断句。(先教师范读,然后学生诵读)
四、课后作业:
1、了解楚汉相争的历史过程,了解刘、项斗争经过;
2、背诵第3、4段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1、梳理文章结构;2、分析人物形象
教学过程:
一、结合书下注释,快速读课文,思考:
全文按鸿门宴的前后过程分为几部分?概括内容
第一部分(1、2段),交代鸿门宴的由来:曹无伤告密,范增趁机献计,刘邦处于危险境地。项伯徇情泄密,张良临危献策,拉开了刘、项和谈序幕。
第二部分(3、4段),描述宴席斗争:刘邦谢罪,项羽息怒,起始气氛缓和;范增蓄谋,项庄舞剑,气氛骤然紧张;项伯坏事,翼蔽刘邦,双方斗争僵持;张良救急,樊哙闯帐,气氛紧张至极。
第三部分(5、6、7段),叙述宴后余事:刘邦脱身回营,张良入谢送礼,范增无可奈何,刘邦除掉内奸。刘、项双方斗争,以刘邦获胜谢幕。
二、学习1、2段:1、诵读,掌握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
2、宴前写了几件事?哪件是导火线?有什么作用?
无伤告密,范增献计,项伯夜访,张良献计
三、学习3、4段:1、复习1、2段主要内容
2、诵读,学生找文言现象,教师指导补充
找一学生朗读,找另一学生评价,注意刘邦谢罪的语气。
3、三个矛盾冲突:(刘邦请罪),范增举玦,(项王默然),项庄舞剑,(项伯翼蔽),樊哙闯帐,(项王不应),可用于写作
4、留下深刻印象的细节?例如:数目、翼蔽。生动的细节描写展现人物性格,可用于写作
6、喜欢哪个角色,认为谁是英雄?为什么?(用文章中句子做依据,最好找出3句以上),分析人物性格。
(提示:言之有理即可,要发现人物的闪光点)
项羽:唯我独尊、光明磊落、宽宏大量、仁义皆施、直率鲁莽、沽名钓誉、轻敌自大、寡谋轻信、优柔寡断、眼见不远、不善用人
刘邦:虚心请教、多谋奸诈、能言善辩、能屈能伸、虑事周到、善于用人
范增:老谋深算、洞察敏锐、骄横浮躁
张良:多谋善断、处事不惊、沉稳机智、处事有方
7、拓展:《垓下歌》——项羽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夏日绝句》——李清照
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大风歌》——刘邦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四、课后作业:背诵第3、4段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引导学生鉴赏文章的艺术手法,为写作提供借鉴
教学过程:
一、检查回顾:检查背诵
二、学习5、6、7段:诵读,掌握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
三、鉴赏文章的艺术手法(探究):
1、人物性格对比
2、故事情节跌宕起伏
3、镜头组接(蒙太奇手法)
4、个性的语言描写
5、个性的动作描写
【教学目标】
1.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作家、作品及相关史实,积累文言常识,学会辩证性地分析人物,评价人物。
2、通过角色扮演和人物对照的方式,体会鲜明的人物性格,树立正确的读史观。
3、学习司马迁隐忍发愤的著书精神,从容面对人生道路上的各种困难;理解项羽失败和刘邦胜利的原因,领悟性格决定命运的人生道理。
【教学重点】
通过角色扮演和人物对照的方式,体会鲜明的人物性格,树立正确的读史观。
【教学难点】
学习司马迁隐忍发愤的著书精神,从容面对人生道路上的各种困难;理解项羽失败和刘邦胜利的原因,领悟性格决定命运的人生道理。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导入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历史上无数英雄随着时光流逝而一去不返,可是他们却给后人留下了耐人寻味的故事,让后人代代咀嚼和品味,一个个故事凝成了厚重隽永的华夏文化哺育着后人。两千年前,项羽和刘邦的一次宴会,不仅给后人留下了富于传奇色彩的历史典故,而且宴会上成败得失还不断启示着后人。今天这节课咱们就一起学习脍炙人口的历史故事《鸿门宴》。
2、作者简介
司马迁(约前145年—?),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被后人尊称为“史圣”。其父司马谈学识渊博,曾在汉武帝时任太史令。司马迁20岁开始游历,汉武帝元封三年(前108年)继任太史令,太初元年(前104年)开始编写《史记》。司马迁发愤著书,大约在55岁那年完成了《史记》的撰写和修改工作。
3、《史记》简介
《史记》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全书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最后一篇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
4、课文简介
《鸿门宴》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故事发生在公元前206年。陈涉起义后,出身于楚国贵族世家的项梁,项羽叔侄和出身农民又当过亭长的刘邦也先后起兵反秦。陈涉失败后,项梁等拥立楚怀王之孙,仍号楚怀王。项,刘同为楚怀王所辖的主力军。项梁死,刘项分别战于黄河南北。楚怀王曾与诸将相约,谁先入关,就是关中王。项羽在巨鹿一带消灭秦军主力,刘邦则从黄河以南打进函谷关,攻下咸阳。
5、背景简介
刘邦攻下咸阳后,吞并霸上,遣将把守函谷关,不纳诸侯,欲称关中王。项羽听说后非常恼火,立即破关直抵新丰鸿门。鸿门宴也就是在这样的形势下举行的,它揭开了“楚汉战争”的序幕,这次宴会隐含杀机,是一场尖锐复杂的斗争,“鸿门宴”一词今天也成了隐藏杀机的政治谈判的代名词。
二、新课学习
1、学生分角色诵读;小组讨论读后感受;
2、教师引导学生翻译全文。
3、文言知识
(一)通假字
因击沛公于坐(“坐”通“座”座位)(“坐”是指“跪坐”姿态,不是通假字。此姿态最容易受到攻击,是最佳的刺杀时机,而站立时更容易躲避攻击,刺杀困难。)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参”通“骖”,贴身卫士)
沛公奉卮酒为寿(“奉”通“捧”,献上)
拔剑切而啗之(“啗”通“啖”,吃)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具:通“俱”,全、都。)
沛公不胜杯杓(杯杓:通“杯勺”,杯子勺子,指酒力)
置之坐上(坐:通“座”,座位)
(二)词类活用
A名词用作动词
沛公军霸上(驻军)/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说)/不可不语(告诉)
籍吏民(造户籍册或登记)/吾得兄事之(侍奉)/范增数目项王(示意,使眼色)
刑人如恐不胜(惩罚)/道芷阳间行(取道)/沛公欲王关中(称王)
若入前为寿(走上前)/沛公奉卮酒为寿(祝(项伯)身体健康)
B名词用作状语
项伯乃夜驰之(在夜晚)/于是项伯复夜去(连夜)/吾得兄事之(像对待兄长那样)
日夜望将军至(每日每夜)/常以身翼蔽沛公(像鸟张开翅膀那样)
头发上指(向上)/四人持剑盾步走(徒步)/道芷阳间行(从小路)
C动词使动用法
项伯杀人,臣活之(使……活下来)/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止:使……停步内:使……进入)/拔剑撞而破之(使……破)/樊哙侧其盾以撞(使……侧过来)/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使……为王)/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使……跟从)
D形容词用作动词
素善留侯张良(与……交好)/秋毫不敢有所近(靠近)
E形容词用作名词
此其志不在小(小的方面)/君安与项伯有故(旧交情)
F动词用作名词
此亡秦之续耳(后继者)
F形容词作名词
沛公今事有急(急,危急的事)
(三)古今异义
沛公居山东时(古:崤山以东今:指山东省)
约为婚姻(古:儿女亲家今义:由结婚而形成的夫妻关系)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古:进来,偏义复词今:进出)
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古:黄河以北,黄河以南今:河北省,河南省)
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古:小人离间之言今:仔细说来)
今人有大功而击之(古:现在别人,指刘邦今:现在的人)
沛公已去(古:离开今:从自己一方到另一方)
所以遣将守关者(古:之所以……是因为……今: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沛公奉卮酒为寿(古:敬酒今:岁数大)
我为鱼肉(古:鱼和肉今:鱼的肉)
(四)一词多义
如:
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动词,好像)/沛公起如厕(往,到……去)/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比得上)
意:
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意图、意愿)/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料想)
举:
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举起)/杀人如不能举(全、尽)
谢: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道歉,动词)/哙拜谢(感谢)
乃令张良留谢(告辞,告别)/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谢罪)
三、深入探究
1、文章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鸿门宴是项羽和刘邦在灭秦之后长达五年的斗争的开端。虽是开端,却在某种程度上预示了这场斗争的终结。这样说,是因为作者通过对这次宴会全过程(包括会前斗争和会后余波)的描写,生动地揭示了项羽的悲剧性格:他自矜功伐而有"妇人之仁"。这种性格不改变,他就必然以失败告终。而刘邦在宴会上能化险为夷,跟善于利用对方性格弱点也是分不开的。从这段史实可以看出领袖人物的性格在历史发展重要关头上所起的作用。
2、文章的主要情节可以分为几部分?
本文按情节的发展过程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2段),交代鸿门宴的由来。文章先指出刘、项两军的驻地及双方兵力,表明项羽占有绝对优势,战争的主动权在他手中。战争似乎已经迫在眉睫,却忽然出现了转机。项伯为报私恩夜访张良,刘邦于是拉拢项伯,以谎言为自己辩护。项伯同意调停,于是有了鸿门宴上的斗争。
第二部分(第3、4段),写鸿门宴上的斗争。节奏发展得快,气氛的变化也快。开始很平和,刘邦卑词“谢罪”,项羽说出告密人,可见怒气全消,有和解意,且设宴招待刘邦。但范增蓄意杀死刘邦,继而命项庄舞剑,使气氛越来越紧张。于是张良出招樊哙。樊哙为了将众人注意力集中到自己身上来,不仅一切做得合乎礼法,而且忍辱吃了生彘肩。然后借项王“能复饮乎”之问慷慨陈词,又就席间舞剑一事指责项王"欲诛有功之人"。故"项王未有以应",反而赐坐。至此气氛又进一步缓和,但危机仍未解除。这是宴会斗争中的高潮。
第三部分(第5、6、7段),述会后余事,包括刘邦逃席,间道至军;张良留谢,项王受璧而范增破斗;刘邦诛杀曹无伤。
本文情节按项羽是否发动进攻、刘邦能否安然逃席两个问题逐层展开,波澜横生,矛盾迭出,扣人心弦。故事首尾相应,以曹无伤告密、项羽决定进攻始,以项羽受璧、曹无伤被诛终,虽属节选,亦有相对的完整性。
3、对比文中的人物性格
项羽在优势下恃勇骄横,毫无远虑。刘邦则在劣势下忍辱负重,善于保全自己。项羽刚愎自用,粗疏麻痹,拙于应变。刘邦则善于采纳意见,虚心细致,随机应变。项羽用人唯亲,致使谋臣不能施其谋,将士不能效其力。刘邦则知人善任,谋臣能从容定计,将士能见危受命。项羽养奸遗患,又自绝敌营内应,刘邦则有奸必除,又能收敌为其所用。
4、分析本文的写作特点
(一)在矛盾斗争中刻画人物。作者塑造项羽的形象主要抓住四个问题:是否对刘邦发动进攻;是否在席间杀死刘邦;对樊哙的越礼行为采取什么态度;对刘邦逃席又采取什么态度。这些,上面已有分析。这里附带说说樊哙。樊哙在危急的关头不顾卫士阻拦,闯入中军帐,表现了极大的勇敢。但入帐后的种种行动都是有礼有节的,先"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以引起项羽注意;项羽赐酒,他先拜谢,然后站着喝,随后连生彘肩也吃了;他借机讥讽项王,却又替刘邦求赏,暗寓尊崇项羽之意,这又说明他粗中有细。
(二)运用对照手法烘托人物形象。如:刘邦和项羽;张良和范增。
5、分析文章脉络
无伤告密——夜访张良——项伯说情——沛公赴宴——鸿门饮宴——项庄舞剑——樊哙闯帐——樊哙力斥——沛公逃席——诛杀无伤
四、巩固练习
1、下列加点字解释全正确的一组()
①目似瞑,意(神情)暇甚②项王则受壁,置(摆设)之坐上
③卮酒安足辞(推辞)④此亡秦之续(连续)耳
⑤其意(目的)常在沛公也⑥大礼不辞小让(谦让)
⑦沛公起如(往)厕⑧沛公则置(安置)车骑
A.①③⑤⑦B.②③⑥⑧
C.②④⑥⑦D.①④⑤⑧
答案:A
2、下列句子中都含通假字的一组()
①距关,毋内诸侯②沛公不胜桮杓
③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④范增数目项目
⑤令将军与臣有郤⑥秋毫不敢有所近
⑦拔剑切而啖之⑧张良出,要项伯
⑨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A.①③④⑤B.②⑤⑦⑧C.②④⑥⑧D.①②⑤⑨
答案:D。①距通拒,内通纳;②桮通杯;③倍通背;⑤郤通隙;⑧要通邀。⑨蚤通早
3、下列句中加点字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
①沛公军霸上②党以身翼蔽沛公
③范增数目项王④籍吏民,封府库
⑤君为我呼人,吾得兄事之⑥项伯杀人,臣活之
⑦爽心悦目
A.①③④/②⑤/⑥⑦B.①②⑤/③④/⑥⑦C.②⑥⑦/③④⑤/①D.③⑥/⑤⑦/①②④
答案:A。①驻扎,名作动;②象鸟的翅膀一样,名作状;③使眼色,名作动;④登记,名作动;⑤象对待兄长一样,名作状;⑥使……活,使动用法;⑦使……爽快,使……愉快,使动用法。
4、下列句子不属同类句式的一项()
A.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
B.藉何以至此
C.因击沛公于坐
D.得复见将军于此
答案:B。
A、“以事”,状语后置;B、“何”作宾语,前置;C、“于坐”,状语后置;D、“于此”,状语后置。
5、写出下列语句所含的成语
A.秋毫不敢不所近()
B.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C.劳苦而功高如此()
D.项庄拔剑舞,其意在沛公()
答案:
A、秋毫无犯B、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C、劳苦功高D、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作家、作品及相关史实,积累文言常识,学会辩证性地分析人物,评价人物。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角色扮演和人物对照的方式,体会鲜明的人物性格,树立正确的读史观。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司马迁隐忍发愤的著书精神,从容面对人生道路上的各种困难;理解项羽失败和刘邦胜利的原因,领悟性格决定命运的人生道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角色扮演和人物对照的方式,体会鲜明的人物性格,树立正确的读史观。
难点:学习司马迁隐忍发愤的著书精神,从容面对人生道路上的各种困难;理解项羽失败和刘邦胜利的原因,领悟性格决定命运的人生道理。
三、教学方法
谈话法、多媒体教学法、朗诵法、讨论法、角色扮演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玩过象棋吗?(多媒体出示棋盘的图片)我们会发现在中国象棋的棋盘中间,常有一区空隙,上写有“楚河”、“汉界”字样,这是以下棋比况历史上的“楚汉战争”。“楚”代表的是项羽,“汉”代表的是刘邦。我们了解历史知道:刘邦是属于一个贪财好色之人,而项羽是一个骁勇善战之人,按理说楚汉战争应该是项羽取得胜利称帝,但是结局却是项羽失败,自刎乌江,刘邦称帝。为什么会这样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司马迁先生笔下的《史记》,去深入了解一下刘邦和项羽两个历史人物,一探究竟吧。
(二)整体感知
1、介绍作者,作品及相关史实。
(1)司马迁,字子长,西汉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曾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辩护,入狱遭受宫刑,但他没有自我放弃,后发愤著书,历尽艰辛,著成《史记》。
(2)《史记》是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共130篇,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八书、十表。叙述了上起黄帝,下到汉武帝太初四年约三千年的历史;目的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报任安书》)。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3)“鸿门宴”的故事发生在陈胜吴广起义后的第三年(公元前206年)。陈胜吴广起义后,各地云起响应,其中有楚国贵族出身的项梁、项羽叔侄,有农民出身的刘邦。陈胜吴广起义失败后,项梁扶楚怀王的孙子作了楚王,也叫楚怀王,刘邦也投靠了项梁。公元前207年,项梁战死,怀王派项羽等去救援被秦军围困的赵国,同时派刘邦领兵攻打函谷关。临行时,怀王与诸将约定,谁先入关,便封为关中王。项羽大破秦军后,听说刘邦已入咸阳,非常恼火,就攻破函谷关,直抵新丰鸿门。这时刘邦的左司马曹无伤暗中派人告诉项羽说刘邦想在关中称王。项羽听了,更加恼怒,决定第二天发兵攻打刘邦。这样,一场惊心动魄的“战争”便开始了。
2、根据课前预习,出声诵读课文(注意:朗读的快慢、停顿、语调、轻重音等),播放音频。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对照注释阅读课文,疏通文意,把握文章结构。思考“在鸿门宴这个故事中地点上有什么改变”?”
明确:①(第1、2段),交代鸿门宴的由来(宴前)。
②(第3、4段),写鸿门宴上的斗争(宴中)。
③(第5、6、7段),述会后余事,包括刘邦逃席,间道至军;张良留谢,项王受璧而范增破斗;刘邦诛杀曹无伤(宴后)。
(三)深入研读
1、同学们对文章的哪一部分感兴趣?(预设:学生宴中对感兴趣)
(1)请同学们大声朗读文章的第三、四自然段,并思考:刘邦在鸿门宴上谢罪的语气是怎样的,为什么他的语气是这样的,项羽又是怎么对待刘邦的?
明确:刘邦的语气谦卑的,这种谦卑让项羽放下戒备,原本设鸿门宴想杀刘邦,却因为这种谦卑放过了刘邦一马。说明刘邦百般迎合,深谋远虑,能言善辩,忍辱负重。项羽骄傲自大,毫无远虑。
(2)在宴席上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文章情节的三起三落分别指的是什么?
明确:一起:范增举玦 一落:项羽不应
二起:项庄舞剑 二落:项伯以身翼蔽
三起:樊哙闯帐 三落:项羽不仅不怒,还称“壮士”,赐酒、赐彘、赐座。
从中可以看出项羽是个优柔寡断、不善用人才和骄傲自大之人,也为后文刘邦尿道逃跑,为刘邦胜利、项羽失败埋下伏笔。
2、综合全文看,请同学们以语文小组为单位合作思考:从实力上看项羽想杀刘邦轻而易举,但是最终没有杀成反而失败,请品析文章,找出你认为影响刘邦成功,项羽失败的关键性人物进行品析。
明确:①项伯:从文章的第一个自然段可以知道项羽因刘邦有称帝的想法而想攻打刘邦,而从实力上来看,如果项羽攻打刘邦,刘邦必败;文章的第二自然段交代了项伯夜访、张良献计、刘项指婚、项伯具言使得整件事情有所转机,交代了刘邦要去赴宴向项羽道歉。所以说如果没有项伯的献计,也许项羽就会杀了刘邦;但是项伯属项羽一方,却向刘邦告密,从中可以看出一方面他是个背信弃义之人;另一方面,从原文中我们得知,项伯只是间接性的告诉了刘邦项羽要杀他的消息,当他知道项羽要攻打刘邦,于是去找张良,是想告诉他的好朋友张良逃跑,所以从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重情重义之人;所以总结得出:项伯既是个背信弃义的小人又是个重情重义的人。
②张良和樊哙:张良当收到项伯告密的消息后没有逃跑,反而是给刘邦献计,从中可以看出张良是个不贪生怕死之人,也看出了他对刘邦的衷心;樊哙在宴中不畏项羽,从容不迫协助张良帮助刘邦逃脱,从中可以看出樊哙是个有勇有谋,赤胆忠心之人。
③刘邦:纵观全文,在宴前礼遇项伯,信任张良,从中可以看出刘邦是个知人善任,审时度势之人;在宴中,懂得能屈能伸,巧妙的使项羽放下杀心,从中可以看出刘邦是个深谋远虑、忍辱负重之人;从张良和樊哙对待刘邦的态度上来看,可以看出刘邦是个知人善任,善用人才之人,才会使得他们忠心耿耿;在宴后处决告密之人曹无伤,可以看出他是个不优柔寡断之人。因此,虽然刘邦贪财好色,但他懂得审时度势、懂得善用人才,在樊哙、张良和韩信的辅佐下最终取得成功,荣获帝位。
④项羽:纵观全文,在宴前,听了项伯的话,决定不杀刘邦,从中可以看出项羽是个优柔寡断之人;在宴中,被刘邦的卑躬屈膝所蒙骗,放过刘邦一马,并且在范增示意、项庄舞剑后错失杀刘邦的时机,从中可以看出项羽是个骄傲自大、有勇无谋、不善用人才之人。因此,虽然项羽豪气冲天,但是有勇无谋,为人优柔寡断、不能唯人善任,最终失败,自刎乌江,霸王别姬。
(四)拓展延伸
1、请7名同学分别代表项王、项伯、刘邦、张良、樊哙、范增、项庄按照书中情节,分角色扮演。注意文章人物性格和语气,从而让学生更深入理解人物及文章。
(五)小结作业
师生共同总结,并布置作业:课下搜集有关诗人刻画描写项羽的诗作,下节课分享。
一、教学目标
1、正确理解项羽在鸿门宴中所表现出的贵族义气。
2、品味文中语言。
二、教学重难点
通过对项羽、项伯、刘邦、樊哙等人物描写的分析,理解项羽的贵族义气。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请同学们回顾“鸿门宴”情节,并引出“鸿门宴”谁设之问,借此引导学生重新认识项羽、刘邦和这场鸿门之宴。
(PPT展示:项羽: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其季父项梁,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
刘邦: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姓刘氏,字季。及壮,试为吏,为泗水亭长,廷中吏无所不狎侮。好酒及色。
项羽:彼可取而代也!
刘邦:嗟乎,大丈夫当如是也!)
项羽出生于一个楚国旧贵族家庭,虽为将门之后,但生不逢时,其家族随着楚国的灭亡而败落。刘邦平民出生,早年曾为沛县泗水亭亭长,整天与衙役们戏弄耍笑,喜好酒色。面对秦始皇出行仪仗,他们所表现出的胸襟气魄也有很大区别,出身平民的刘邦多是仰视的歆羡,而贵族出身的项羽更多则是俯视的轻蔑。一位没落贵族,一位草莽平民,这对曾经携手反秦的“盟友”之间为何会有这场鸿门之宴呢?
二、文本解读
(一)宴缘何起
1、无伤告密,项羽大怒,“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曹无伤告密,一是因为无伤告密之事切中项羽复楚称王之要害,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巨鹿之战后,大败秦军主力的项羽在行至函谷关时,被先破关入秦的刘邦军队拒之关外。
(PPT展示:行略定秦地。函谷关有兵守关,不得入。又闻沛公已破咸阳,项羽大怒。使当阳君等击关,项羽遂入,至于戏西。)
2、项伯报恩,项羽许诺,“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项伯夜见张良,是为报当年救命之恩,见刘邦并不是计划之中。面对项伯私会张良、刘邦之事,项羽并未表现出应有的愤怒,一方面是出于尊重,更重要的是他认同项伯的“恩义”,且项伯的“不义”之理深中项羽之心,因此许诺善遇刘邦。贵族之“义气”跃然纸上。
与此同时,刘邦在此时的说辞也颇具深意。面对张良,六神无主的刘邦承认了自己称王的野心,“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而在面对项伯时,刘邦对同一事情却有了另一番说辞,“待将军”“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特别是“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一句,生动刻画出刘邦的圆滑。
项伯的从中撮合,刘邦的缓兵之计,项羽被设了“鸿门宴”。
(二)宴中如何
1、刘邦“道歉”,项羽留饮。
刘邦赴鸿门向项羽请罪。面对项羽,刘邦自称为臣,却并不称项羽为王,而称将军。在谢罪之始,刘邦就打出了“情义”牌,“臣与将军戮力而功秦,将军战河南,臣战河北”。沙场征战,没想到能活着再见到将军,虽未名言,但言语之中已经向项羽表明了自己的功劳,再打“道义”之牌。最后将自己“距关,毋内诸侯”这一举动用“小人之言”带过。项羽的“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一句也并非一时糊涂。曹无伤是叛徒,是典型的不忠小人,在项羽的眼中,根本没有保护的必要,因为“忠义”也是是贵族义气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2、范增举玦,项羽默然不应。
范增数次举玦,目的明确,希望项羽能够像听到曹无伤告密时一样,拍案而起杀刘邦。但项羽根本没有诛杀刘邦之心,范增一句“君王为人不忍”,或许说明了从头至尾,贵族出身,行事磊落的项羽从没想过暗杀刘邦,暗算前来道歉的人算不得英雄手段。
3、项庄舞剑,项伯护邦,项羽默许。
项羽同意项庄帐中舞剑,是对亚父范增的尊重,范增所做的一切项羽都看在眼里。同时他又默认了项伯保护刘邦,这既是对项伯许诺善遇刘邦的“信义”,也是自己坦荡的表现。
4、樊哙闯帐,项羽未有以应。
樊哙闯帐,面对刘邦,有一番精彩的说辞。说辞以“亡秦”杀人如麻开场,意在提醒项羽不要走秦国灭亡的老路,随便杀人。接着又拿出怀王之约。刘邦无论在项羽还是项伯面前都未敢提及怀王当年“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一约,但樊哙却毫不忌讳的讲出来,项羽既不能怪罪刘邦,同时又被推到了“道义”的面前,项羽只能也只有“未有以应”。
这一席话其实就是刘邦“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的翻版,却被一个赳赳武夫说的别具一格。粗人樊哙答话绝无粗相,说话得体又字字暗藏硬骨头,理直气壮的责之以“义”。
这段闯帐的说辞既是写樊哙的。场面,也是写项羽的场面。樊哙乃屠夫出身的莽汉,他为刘邦辩护的说辞,说明他不只是性格粗豪,也有其精细之处。他之所以受到项羽嘉赏,不仅是因为他能饮、健啖、忠心护主,与项羽相投;更重要的还是他这段刚中有柔、亢中有卑,责中含敬的话的讲话。这除了是对樊哙的生动描绘,也是对项羽“英雄惜英雄”性格的表现。也正是刘邦、张良、樊哙君臣三人的默契配合,使刘邦得以抽身离席,从小路逃遁。
(三)宴下安排
1、刘邦脱身,张良留谢。
2、项羽受璧,范增怒斥。
请学生结合前文分析,自主赏析。
三、课堂小结
鸿门宴究竟是谁而设?项羽、刘邦,还是范增,张良?每一个心中都有自己的答案。
民间的坎坷,让刘邦养成了游走江湖的历练,命运的沉浮,练就了他与时推移的圆滑。平民本来一无所有,更无过多的精神负担,输得起,也没有所谓“面子”的顾虑,所以便显出拿得起放得下的“豁达”。
我们看到的是,项羽的身上集中体现了传统社会贵族阶级的一些典型特征。项羽以“力拔山兮气盖世”自诩,“气盖世”其实就是基于道德价值的浩然之气。他重情义,重恩义,更重信义、道义,在他看来,暗算前来赔礼道歉的人算不得英雄手段。贵族出身的项羽有的是对贵族道德的恪守,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刚性”性格,让他不屑与小人为伍,更不会在自己的军营中用暗杀的方式结束与刘邦的较量。刘邦、张良、樊哙在与项羽的正面交锋中,紧紧抓住了项羽身上的“义”,成功挫败了范增、项庄的暗杀企图。
四、作业布置
司马迁在《鸿门宴》中巧妙的利用座次塑造了几个人物形象,总结本课所议所学,结合资料,谈谈你对座次的理解。
教学目标
1、掌握《史记》一书的体例、别名、作者以及《二十四史》等相关的文学文化知识
2、掌握本课出现的词类活用、一词多义、通假字、古今异义字、特殊句式等
3、掌握翻译文言句子的一些方法
4、能准确概括文章的故事情节
5、了解作者运用个性化的语言和行动描写的方法刻画人物的特点
教学重点
一、学习古汉语的常用词语和特殊句式
二、正确分析认识项羽、刘邦两个集团各个人物的性格特点
教学难点:
辨析疑难语句、准确翻译文中的句子
课时安排:
三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下面四副对联哪一幅是写司马迁的?
1)志洁行廉,爱国忠君真气节;
辞微旨远,经天纬地大诗篇
2)翁去八百载,醉乡犹在;
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
3)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人间疾苦,笔底波澜
4)刚直不阿,留得正气冲霄汉;
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
屈原、欧阳修、杜甫、司马迁
垓下歌项羽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提示:拔山,形容力大无比,甚至能把高山拔起来盖世,气势高昂,可以压倒世上的一切“逝”,奔驰这首诗大意是:自命不凡的天子不想承认眼前的现实,他认为这种局面是“时不利兮骓不逝”造成的,并非他的过错而失败的关键是在历次战斗中一往无前的乌骓今天竞不肯率先冲出重围他认为乌骓暗示着一切;过去的荣耀、现在的困境和未来的毁灭最后,他走投无路,只有对勇敢跟随在身边的虞姬哭诉:“我可怎么安排你呀?”
大风歌刘邦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提示:这首歌是刘邦打败项羽,统一天下后在平定鲸布叛乱回京(长安)途中,转道故乡沛县时所作流露出他得天下、归故里得沾沾自喜之情和对今后国防的忧心第一句指包括刘邦在内的群雄在各地纷纷起义,而最终只有他刘邦威望远扬天下同为交战双方,为何胜败迥异呢?《鸿门宴》可以让我们窥一斑而知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