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人之于国也》是《孟子·梁惠王上》中的一章,是表现孟子“仁政”思想的文章之一。论述了如何实行“仁政”以“王道”统一天下的问题。下面是小编辛苦为大家带来的《寡人之于国也》 1【优秀9篇】,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教学目的
1、解释并翻译文中的关键词句,疏通文意,背诵全文,积累文言基本知识,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梳理孟子与梁惠王对话的层次,分析孟子运用的论辩手法,感受其中蕴涵的思想魅力。
3、探究孟子雄辩特色背后的人格因素、社会理想中的精神底蕴,了解其“大丈夫”人格的追求,提升精神境界。
4、合作探究孟子及其学说受到冷落的历史原因,拓宽阅读视野,培养探究意识,获得人生智慧。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学习孟子善用比喻说理,气势充沛的论辩方法
难点: “五十步笑百步”这一比喻的推理过程
教学时数:
两课时
说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了解孟子
二、在诵读的过程中检查课前预习,
第一 读通 能读准字音、解释文中的字词句。在预习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字词句方面的问题?(师生共同解决)
1找一学生读难读的字词 2.解释加点词语3翻译句子
第二 读懂 这篇文章是孟子和梁惠王的一次对话,换一种方式来读,同桌合作,分角色朗读,一个扮演梁惠王,另一个扮演孟子。
注意①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②读出感情(注意重音、语速、语气、语调和断句)
三、深入理解,说说梁惠王是怎样的一位君王。
明确:梁惠王穷兵黩武,高高在上,急功近利,他并不关心民生疾苦,却自以为用心治国,感觉良好,很有些自负、傲慢和糊涂。他与孟子的谈话,与其说是寻找解除困惑的答案,不如说是宣泄不满和牢骚。
四、面对这样一位君王,孟子是怎样一步步去说服他的?
明确:第一步:讲故事,巧妙设喻,欲擒故纵,让对方心甘情愿接受自己的主张。第二步:绘蓝图,排比铺陈,宣扬仁政,描绘一幅百姓殷富安定的图景。第三步:作回答,现实场景,击中要害,犀利的词句和浩然正气让对方无从躲闪。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具体分析“五十步笑百步”这一比喻的推理过程、两幅王道图景、最后批评梁惠王的“罪岁”。
五、布置作业。
本文是对话体,由孟子与梁惠王的问答组成。在下列空白位置上为梁惠王各设计一句话,表现梁惠王论辩时的心理活动,并说明理由。
1、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课时
一、学生合作,讨论完成上节课作业。
明确:1.可以添加“寡人愿闻其详”之类的话。理由:通过“五十步笑百步”的寓言故事,使梁惠王意识到五十步与百步并没有本质的区别,但他也许不会就此承认自己治国的“尽心”与邻国之君一样,他还希望对方作出具体的解释。
2、可以添加“何也”之类的话。理由:孟子用各种符合仁政的做法的诱人的结果(“养生丧死无憾”)引出他的“王道”主张,但到底什么是“王道”还不是很清楚,对方还需要从正面加以阐发。
3、可以添加“先生所言有理,然百姓之多寡究竟是何原因”之类的话。理由:孟子的“王道”乐土“、仁政”美景,固然有感染力,能打动梁惠王,也暗含着对梁惠王开头的困惑的解答,但对梁惠王这样感觉良好而又颟顸昏庸的君王,还必须旗帜鲜明地给出具体解答,促其醒悟。
通过这些合理添加的话,我们能体会出梁惠王当时从迷惑不解到若有所悟,从不满沮丧到受到触动不得不考虑的复杂心态,也感受到孟子论辩的强烈效果。
二、孟子为什么能取得这样的论辩效果?
明确:1.善于揣摩对方的心理,把握情势,巧设陷阱,诱使对方入彀。
2、运用比喻论证的手法,把抽象的思想形象化,产生了神奇的论辩效果。
3、语言上多用排比的形式,气势磅礴,锋芒毕露,犀利明快。
4、具有特立独行、顶天立地的“大丈夫”精神。
三、你估计梁惠王会不会接受孟子的主张?
(鼓励学生发表不同见解。)
投影《史记·孟子荀卿列传第十四》中的有关资料,请学生用自己的话说明孟子当时的处境和遭遇。
孟轲,邹人也。受业子思之门人。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当是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威王、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于合从连衡,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四、诵读领悟。
齐读文中“不违农时……未之有也”这一部分内容。
五、这幅社会图景让你有什么感觉?它有什么特点?表现出孟子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1.给人一种富足、快乐、安详、美好的感觉。统治者役民以时,百姓丰衣足食,安居乐业,加之普行教化,老有所安,幼有所教,其乐融融。
2、对理想社会的向往。“以天下为己任。”同情人民的苦难。救民于水火的抱负。“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百折不挠。坚定执著。勇于担当、经世济民的情操。“大丈夫”的人格和精神……
六、齐读课文,体会文章的语言之美、情感之美和思想之美。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殍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第一课时
一、整体感知
1.由《论语》导入新课。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学大师,我们经常“孔孟”并称,初中时,我们学习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都是劝说君王施仁政。今天我们学习《寡人之于国也》,看看孟子是如何凭着他高超的论辩技巧,阐述仁政的具体内容的。
2.介绍《孟子》及孟子散文的特点(结合扩展资料中的相关知识)
3.教师范读课文(或播放朗诵录音)
(1)要求学生认真听,纠正自己的读音及句读错误。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3)教师投影,正音:
根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下划线字注音,是通假字的要注明。
①弃甲曳( )兵
②涂( )有饿piǎo( )
③鸡豚( )狗( )之畜( )
④数( )罟( )不入wū( )池
⑤无( )失其时
⑥谨庠( )序之数
⑦颁( )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⑧申之以孝tì( )之义
明确:①yè②tú涂通假字,同“途”莩③tún 彘 xù ④cù gǔ 洿 ⑤wú无 通假字,同“毋”⑥xiáng ⑦颁bān通假字,同“斑’⑧悌
4.引导学生对照注释默读课文,把握全文大意
讨论交流后,点拨:《寡人之于国也》是《孟子·梁惠王上》中的一章,是表现孟子“仁政”思想的文章之一。论述了如何实行“仁政”以“王道”统一天下的问题。
从具体段落来看,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段),写梁惠王为自己“尽心于国”,而“民不加多”提出疑问。
第二部分(“孟子对曰”至“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依据梁惠王有通过政治手段使“民加多”的愿望,孟子帮助他认识到在政治上与邻国相比,只是做了一些救灾的好事而已,本质上并没有区别,使文章自然而然地过渡到第三部分。
第三部分(第三段至第五段),根据梁惠王有探求如何使“民加多”的心理,以及战国时国君所有的“统一天下”的宏愿,孟子提出自己的“仁政”主张。
二、课文分析
1.提名5名同学分节朗读课文,检查纠正读音、断句。
2.学生齐读课文
诵读指导:
第1段第1句要把梁惠王“自诩”的口气读出来。末尾“何也”要读得稍重一些,疑问语气加强。
第2段孟子设喻一段朗读时慢一些,语气应平缓。
第三部分排比,对偶句较多,要读出孟子散文的气势磅礴、感情激越、锐不可当的特点。要把反问句的反问语气读出来。
3.理清思路结构(在学生讨论、明确段意的基础上,教师板书)
4.学生对照板书,试背课文第1.2节
5.教师示范背诵第一节,指导背诵方法
点拨、诱导:找出重点句,划分小层,理出思路,注意层与层之间的联系,注意关键词和句子的异同,可同桌互相提示背诵。
三、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第一、二两小节。
2.归纳文中的多义词的含义。
第二课时
一、归纳文言文字、词、句知识
1.检查背诵第一、二小节。
2.归纳文中重点字、词、句的相关知识。
教师采用投影或印发相关提纲,列出所要归纳解决的相关字、词、句,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提问,教师纠错、明确,在课文注释及“思考和练习”的基础上补充。
(1)理解并掌握文中的重点实词
一词多义:时,①季节。(不违农时、勿夺其时、斧斤以时入山林)②时机、机会(无失其时)
王,①名词,音wáng,大王、君王、王侯。(王如知此、王无罪岁)②动词,音(wàng)称王,统一天下,王道。(然而不王者)
食,①动词,吃(谷不可胜食,七十者衣帛食肉)②名词,食物,吃的东西(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需掌握积累的实词:
河内凶亦然
弃甲曳兵而走
谷不可胜食(“谷”是“庄稼和粮食的总称”)
勿夺其时(“夺”是“失误”的意思。“勿夺其时”是“不要耽误农时”的意思)
(2)应掌握的通假字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无”通“毋”,不要)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通“斑”)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涂”通“途”,道路)
(3)应掌握的古今异义词(投影练习——找出下列句子中的古今异义词并解释)
河内凶 弃甲曳兵而走 斧斤以时入山林 然而不王者
(4)词类活用(投影练习——找出下列句子中的活用词,指出用法并解释,教师归纳)
名词作动词
填然鼓之 树之以桑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七十者衣帛食肉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然而不王者
(5)出自本课的成语
①五十步笑百步:后泛用以比喻缺点或错误的性质相同,只有情节或好或重的区别。
②弃甲曳兵:形容打败仗逃跑时的狼狈相。
(6)理解并掌握文中的常用虚词
重点点拨:
然①代词,这样。(河内凶亦然、然而不王者)②助词,……地……的样子。(填然鼓之)
③连词,然而,但是。(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④形容词,对。(太后曰:“然”。)
则 连词①顺接,就,那么。(则移其民于河东、则何如)②转接,却。(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以 介词,①用、拿、把清以战喻(用)树之以桑(拿)申之以孝悌之义(把)②介词,凭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③介词,按斧斤以时入山林④动词,认为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⑤然而,相当于“而”,以卫王宫
(7)应掌握的文言句式
指名学生口译,重点点拨句式及翻译注意点。
①否定句宾语前置
末之有也
②介词结构后置
树之以桑 申之以孝悌之义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③判断句
是亦走也 非我也,兵也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④固定格式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8)疑难语句的理解、翻译(指导学生翻译,小组合作修改)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点拨:要注意一词多义“食”的翻译,还要把词类活用和文言句式准确地翻译出来。“涂”是“在路上”的。意思,句式是介词结构后置和判断句。在翻译成现代汉语时,要注意准确地表现孟子的思想感情。这两句表现了孟子对酷政的批评,情感应是激昂的。可译为:(贵族家的)猪狗吃人所吃的食物,(这些人)却不加以制止,在道路上有饿死的人,(官府)却不知道开仓赈济,百姓(饥饿)而死,却说:‘不是我的过错,是因为年岁不好。’这种说法跟拿刀把人杀死,然后说‘不是我(杀的),是兵器(杀的)有什么不同?’
二、分析理解
引导学生重点讨论以下问题:
(1)“五十步笑百米”的比喻说明了什么道理?
点拨:梁惠王自以为自己对于国家较他国国君尽心,自己的政策比邻国好,邻国之民会自动投奔他。可是,邻国之民不见少,自己的国民不见增多。因为他的目的在于增加兵源,老百姓看穿了他,又怎会来“送死”呢?孟子以临阵脱逃为喻,“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风趣地说明,魏国的政策和邻国的相差无几,本质上讲都是虐民暴政,所以不必希望民之多于邻国。本体和喻体的贴切,使孟子的比喻充满了逻辑的力量。
(2)孟子否定了魏国及其邻国之政,那么,他的理想政治——“仁政”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呢?
先让学生找出概括性语句将第四节分为两小层,再让学生比较两小层列出的项目有什么差异。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并适度归纳整理,适当补充说明,适时板书内容框架,然后再引导学生对照板书在课文中划出相关语句,引导学生背诵。
(3)梁惠王不顾人民死活,孟子在严厉批评他之后,为什么接着又说“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引导学生认识孟子性善论的两重性:一方面,他认为人应该从善,因此他反对统治者残害人民,批评虐政暴君毫不留情;另一方面,他认为人人都可以为善,因为人人都有“善端”,只要自觉扩充它,就能养成高尚道德。所以,在孟子看来,梁惠王如果不把百姓苦难归罪于年成,就一定能自反,就会舍霸道而就王道,去虐政而行仁政,结果就会使天下归服。孟子的想法是迂腐不合时宜的,但他向梁惠王说这句话不是随便应付的。
(4)指导学生背诵第3-5节。
三、品味鉴赏
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课文的基础上,归纳。总结本文所体现的孟子散文的特点。
点拨:本文从艺术上充分体现了孟子散文的艺术特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结构严谨。孟子的文章从表面看,铺张
教学方法:
串讲法,朗读法
教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简介孟子及孟子思想,熟读课文;理解设喻方法的运用
(一)导入新课
在闽南方言中有两句俗话,叫“龟笑鳖没尾”,“卖乌贼的笑补雨伞的”,意思是两个半斤八两的人,其中一个却反过来笑话另一个。大家还能再举出一个类似的词语吗?
明确:五十步笑百步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寡人之于国也》,“五十步笑百步”也就是出自这里。
(二)孟子简介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他受业于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弟子,是儒家继孔子之后又一位重要的代表人物,后称为“亚圣”。孟子生于战国诸侯混战最激烈的时期,他提出“民贵君轻”、对人民作一定的让步、反对掠夺性战争等主张。为此,他到各国去游说诸侯,反对“霸道”,提倡以“仁”“义”为中心的“仁政”、“王道”。他继承和发扬了孔子的思想,希望能够在诸侯中选出一位王天下的君主。由于他的这些主张与当时激烈混战的社会状况不符,所以均未被统治者所采纳。孟子退而与弟子著书,遂成《孟子》。
(三)《孟子》简介
《孟子》是先秦诸子杰出的散文著作,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学说、政治活动、哲学思想和个性修养。《孟子》与《论语》同是语录体散文,但与《论语》相比,它篇幅较长,内容也更具体,描绘也更细致。《孟子》比喻准确形象,语言犀利酣畅,感情洋溢饱满,说理深刻透彻。
(四)复习出自《孟子》的名句
如: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五)根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字注音,是通假字的注明。
(1)弃甲曳()兵
(2)涂()有饿piǎo()
(3)鸡豚()狗彘()之畜()
(4)数()罟()不入wū()池
(5)无()失其时
(6)谨庠()序之教
(7)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8)申之以孝tì()之义
学习目标:
1.通过各种阅读方式积累文言词汇,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熟读成诵,增强文言语感;
3.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懂得要正确面对逆境。
一、 导入
孟子名轲,战国时人,政治家、思想家,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又一位代表人物,被尊称为亚圣。主张行“仁政”而“使天下人皆归之”,主张以民为本,曾说“民为贵,社稷轻之,君为轻”。曾游说各国,但主张不被采纳,退而与弟子们闭门著书,成《孟子》一书。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名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二、 熟读课文
(一) 学生通读课文,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给生字注音。
(二) 全体朗读,正音。
(三) 给学生时间自由朗读,要求读准确,读通畅。学生散读。
(四) 全体朗读,教师指出失误及不足,提醒注意;教师范读(做到“零失误”),请学生找茬;再给学生自由朗读时间,鼓励他们也像老师一样做到“零失误”。
(五) 请学生自告奋勇举手在全班面前朗读,尽力做到读准确,读通畅。其他学生认真听,数数朗读失误。采用“破纪录”的方法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如:第一位学生朗读中出现四个失误,第二位同学就要努力将失误控制在四个以下,以此类推,直至零失误。)
三、学生自读理解
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自读,理解课文,适当做笔记,疑问处可与同桌探讨,不能解决的做好记号。教师巡视,给予适当引导(如查阅工具书,选择义项等方面)。
四、 布置作业
(一) 朗读课文,尽力做到“零失误”;
(二) 抄写课文一遍。
教案示例一
设计思想:
本文语言简练,句式长短相继,读起来琅琅上口,适合诵读教学。先秦散文,文理俱佳,要了解作者文风,然后披文入理,这样文与理协,理解、识记起来就会容易得多。布置预习:通过各种渠道,查阅有关舜、傅说、胶鬲、管夷吾、孙叔敖、百里奚的故事。
课时安排:本文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由“战国七雄”导入 对战国中期社会和人民生活状况的介绍,由“诸子百家”导入 对孟子及《孟子》的介绍。
二、初读课文,利用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
三、再读课文,注意停顿和轻重音。
四、齐读课文,读完后教师进行纠偏和诵读指导。
五、散读课文,结合课下注解以及工具书了解文章大意。
六、思考讨论: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还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二者之间是什么关系?
教师对于学生讨论中的合理看法要充分肯定,在此基础上,给出自己的看法:从第二、三段看,涉及的主要内容是有关战争方面的。第二段从攻城方的角度写,虽然攻打的是个小城,也选择了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但是没有选择有利于进攻的良好的地理形势,所以“不胜”而返,从而强有力地证明了“天时不如地利”的观点。第三段从守城方的角度写,守城者据守着“高城”“深池”,拥有坚利的兵革、丰盛的米粟,却弃城而逃,显然是因为“地利不如人和”。由上面分析可知,第一段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是第二、三段的论点,它也是打仗中要用到的一条很重要的战略战术原则。再看第四段的主要内容,涉及到“封疆”、“固国”、“兵革”、“畔之”、“攻”、“战必胜”,这些都是描写战争的词语,可见本文的主要篇幅都是写有关战争方面的内容,但作者的态度不是鼓吹战争制胜,而是反对不义战争,反对以“兵革之利”威震天下,甚至他认为即使有“封疆之界”、“山溪之险”、“兵革之利”,也不一定能取得战争的最后胜利。那战争靠什么制胜呢?作者就此自然而然地提出自己的主张:得道多助,多助之至,天下顺之。由此引申出的结论就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即使要打,也一定是打胜仗。从这段看,作者只是以战争为例,落脚点是要谈治国之道,具体来说就是“人和之道”,“仁政之道”。由此明确:“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可以作为本文的中心论点,“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本文的主旨。
七、追加思考:本文的论证思路是什么?
明确:层进式论证。
八、整理字词及文化常识,熟读成诵。
第二课时
一、由六名学生讲故事。
故事内容: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二、讨论:从这些故事中总结共同的规律。
明确:要成就大事业,必须经过一番艰苦的磨练。
启发提问:怎样才算艰苦的磨练呢?
三、初读第二段,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
四、学生串讲第二段,教师订正后提问:“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的前提是什么?目的是什么?
明确:前提是“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目的是“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五、学习第三段,疏通大意,了解论述层次。
明确:先举人的例子,从正面说理,谈“犯错”与“改错”的关系,谈“内心忧困、思虑阻塞”与“有所作为”的关系,谈如何让想法为人所知,论证“生于忧患”的观点。接着举国家的例子,从反面说理,谈国家如果没有“内忧”与“外患”就要灭亡,论证“死于安乐”的观点。
六、比较两篇文章的论证方式。(见“扩展资料”部分)
七、讨论:联系现实生活,谈谈对于一个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树立什么样的忧患意识。教师总结讨论情况。
八、整理字词和文化常识,熟读成诵。
教案示例二
重难点分析:
1.辨析疑难字、词不达意、句意,是本文学习的一个重点,可以放手让学生在自学中,发现问题,互相讨论后,教师精要讲解的方法学习。
2.理解蕴含在两文中的作者的观点,是学习本文的又一重点,教师应通过设计带有启发性问题的形式,让学生分析、讨论来解决。
3.两篇短文都采用“逐层深入论证”的结构,这是学习本文的一个难点,因此,要从浅入手,在学生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先分清层次,能概括出层意,再进而帮助学生从整体上认识这一结构特点。
4.“逆境能成才”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阐述的观点,它表明了人才要在困境中造就的道理。那么“顺境也能成才吗?”这是许多学生可能产生的一个疑问。对此,可以引导学生联系历史,现实生活中的事例或者引导学生分析“成才”与外在环境的关系,从而澄清学生认识。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明确目标
疏通第一章大意,理解寓含其中的作者的观点,学生畅谈各自看法,以加深理解。
二、整体感知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选自《孟子·公孙丑》,标题是后来的编者加的。此标题从内容上高度概括了本文的中心意即:凡讲仁义,行仁政的,就会得到广泛的支持与拥护;反之,就孤立,就会只有极少数人的支持与拥护。孟子生活在各诸侯国互相攻伐,社会骚乱的战国时代。因此,他提出“施仁政”,“行王道”的主张,反对武力兼并,这篇短论很能代表他的主张。
三、教学过程
1.让学生介绍查找到的孟子及《孟子》的常识的资料,讲述摘录的逆境造就人才的事例。
2.鼓励学生充分朗读,自学,发现问题,质疑,讨论。
结合课后练习一,要求学生在朗读课文时注意节奏鲜明,如“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读排比句尤其要注意节奏鲜明,读出气势来。孟子自称善养浩然之气,他是很讲究文章的气势的。朗读时还要通过语调的变化,突出文章的关键句、中心句。
老师可先范读,再指名读、小组齐读或全班朗读,让教室里充满学生的琅琅书声。
3.投影习题,检测自学效果。
(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句是( )
A.夫/环而攻之。 B.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C.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D.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2)下列句子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
A.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B.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C.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D.米粟非不多也
(3)解释下句中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池非不深也。
②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4.讨论问题
(1)本文作者从作战入手,设举了两个战例,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把决定战争胜负的客观因素归结为哪几个?作者认为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
(2)本文借论战,深入阐述了怎样的政治主张?这一主张是如何逐层推进论证的?
(3)画出第3、4节中的排比句,诵读体会,议论文说理运用排比句式的表达作用。
练习:请你紧扣强调“青少年时期要努力学习”这一内容写一组排比句,加深体会。
四、总结、扩展
这篇短论着重阐述了孟子关于统治者要“施仁政”,“行王道”的政治主张。论证逐层深入,令人信服。排比句式,更增强了语句的气势。
为达到教育的目的,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知识,简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原因,使其懂得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重要性。
五、布置作业
1.整理课堂笔记,分类整理通假字、古今异义字。
2.背诵文章。
第二课时
一、明确目标
比照学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懂得逆境能造就人才的道理,并加深对逐层深入论证方法的理解。
二、整体感知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章选自《孟子·告子》,文题同样是编者所加,该标题也恰好概括了本章的中心意思——忧患激励人奋起,使人生存发展;安逸享乐使人萎靡,必将导致灭亡,即逆境能成才。表明了孟子关于人才要在困难环境中磨炼造就的观点。文章摆事实,讲道理,举例典型,观点与材料紧密结合,说理透彻,令人信服。
三、教学过程
1.指导朗读。听录音范读,学生跟读,自由诵读。
(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
傅说 忍性 法家拂士 曾益
(2)正确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①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②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
2.发动学生借助工具书自学,疏通文意。着重强调通假字及用法特殊的字。重要的语句有: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2)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3)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4)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讨论问题,深入理解本文中心及逐层深入的论证方法。
(1)本文共列举了哪些人的事例?这些事例共同说明了什么道理?
明确:第一节列举六个由卑微而显贵的杰出历史人物的事例,意在说明人要成大器,担负治国重任,必须经受磨炼。
(2)例证以外,本文还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说明这一道理的?
明确:作者在短文中,不局限于例证。还善于由个别到一般,讲道理分析,并从正反两方面对比分析论理。
(3)与上一章比较,本文在论证思路上有何异同?
明确:同:本文在论证上也采用了层层推理的方法。
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开头即提出中心论点,而本文是在层层推论的基础上,结尾时才概括出来的。
四、总结、扩展
本文作者采用层层推理的方法,摆典型事例、正反对比讲道理,使观点有很强的说服力。
为更好地拓开学生思路,深入领会作者的观点,可以让学生思考下列问题:
1.试另举一两个古今事例,或结合本人的亲身体验,谈谈你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理解。
2.有人说:“逆境能成才”,“顺境也能成才”,请你举例谈谈对此说法的看法。
五、布置作业
1.课后练习三、四。
2.强化背诵内容。
3.设计表格着手积累己学过的通假字。
探究活动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第三段,论证“生于忧患”的观点时只谈到了人的例子,论证“死于安乐”的观点时只谈到了国家的例子,论证是否严密?请说出你的理由。
解说:这种论证方式是严密的。这里用了类似互文见义的表现手法。比如“秦时明月汉时关”,理解时不能认为只有秦代才有明月,也不能认为只有汉代才有关塞。正确的理解是:秦汉时的明月和关塞。所以,第三段的正确理解应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对于个人如此,对于国家也是如此。
教学目标:
1、读准字音,不丢字,不添字
2、读出标点、句段的停顿
3、读出文言虚词的语气
4、读出文章情节内容的意味
5、积累文言字法词法句法
教学重点:
1、文言虚词语气的把握和诵读
2、由文言虚词的语气推断人物心理
教学原则:以学生诵读为主要课堂活动,以教师点拨控制为主导,以诵读启发学生思维为训练主线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读文:教师范背一遍文章,学生齐读两遍,教师听音,纠正字音。(在读、听中进行字音教学,省时高效)男生齐读,女生合书听,默译,女生读,男生亦然。(听译训练,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整体感知能力,为下面的译文打下基础)
二、译文原则:字求其训,句索其旨
二把法:
1、把注释搬上课文
2、把问题,提给老师、写在纸上交给老师或写在黑板上
(本环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提问中,教师决定点拨的重点)
三、讲文多媒体展示:课文中“通假子,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固定用法、重要句式”的课件,学生做笔记,教师针对学生口语提出的、写在纸条上黑板上的问题补充讲解。(由于时间关系,多媒体展示环节可放到自习课或晚自习,课上只对提问进行点拨)
四、作业在笔记本上整理多媒体展示的文言文字法词法句法。
第二课时
一、诵文——教师点拨示范
师诵第一段,要读出“也、焉耳矣、亦然、何也”中粱惠王的自夸、指责的语气。
学生齐读,体会以上文言虚词的读法。
提问:从这几个文言虚词读法上看,梁惠王当时的心理是什麽样的?
多媒体展示:
孟子见梁惠王{三次}
第一次: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第二次:梁惠王立于沼上,顾鸿雁麋鹿,曰:“贤者亦乐此乎?”对曰:“贤者而乐此。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也。”
第三次:课文提问:孟子三次见梁惠王,三次关系的远近不同,请同学们概括一下都是什麽关系?
明确:朋友、主仆、君臣。
提问:第三次既是君臣关系,孟子还敢不敢向梁惠王直接谈“王道”思想?明确:不敢。
提问:孟子运用了什麽方法劝谏?明确:设喻。
提问:那麽,此时梁惠王和孟子的心理各是什麽样的?
明确:梁惠王:自夸、指责;孟子:晓自身安危,运用婉曲方式劝谏。
二、诵文——学生自主学习
(一)把学生分成四组,课文按2——4、5、6、7段分成四部分,每组承担一部分。经过组内集体诵读后,推选一人示范诵读,一人揣摩孟子心理,一人补充点评。
(二)教师分部分展示多媒体课件,点评、朗读、背诵。
择喻(2——4段):好战走或或则何如?
(讲述平缓绘形)
诱入:不可直------耳是------也。
(脱口迟疑)
欣慰:知此无望----------也。
(少许感叹,少许畅快)
5段、也①句末语气词,表判断或肯定疑问②句中停顿③副词,片刻例:“来也匆匆”;读音Уě开口响亮
农谷也池鱼鳖也
山林材木也(肯定)
是-----也(判断)王道之始也
(多些感叹,多些畅快)
6段、矣①语气词,表完成“了”②表感叹③表命令请求;读音yi低沉摇曳
宅树桑衣帛矣
畜有时食肉矣(感慨未之有也
田有时无饥矣之极)(畅快之极)
教义不负戴矣
提问:“未之有也”,与“未有之也”读法的区别?
点评:“之”既是前置的宾语,又有舒缓语气作用,重音停留在“有”上,表现了畅快之情。
7、焉:语气词(感叹强调畅快总结)读音yan平稳满足
食人食------检非我也,岁也
对比饿莩------发类比非我也,兵也
无罪岁,斯------焉!
三、梁惠王的心理
之始:养生丧死无憾
(距离小,要达到)
王道之成:衣帛食肉不饥不寒梁惠王
(前景美,吸引人)
之阻:罪岁(相对照,愧疚生)
四:孟子的“文气”
提问:为什麽在“战喻”和“王道之阻”语段不用或少用语气词?
明确:“战喻”是叙述,描绘形象,而语气词长于感情的抒发;“王道之阻”是对梁惠王的指责,照应开头。对梁惠王的指责,孟子运用了对比、类比、整句,更显气势,并且形成短促有力的语流。
提问:文中“王道之始、之成、之阻”中,“也,矣、焉”三个语气词的顺序颠倒,可以吗?
明确:不可,因为“也”表示轻快感情(《醉翁亭记》中20多个“也”字写“乐”),“矣”表感叹、畅快升级,“焉”字一般用于满足式的感叹畅快,有总结强调的作用。这样用,反映了孟子谈话内容的层次感和思想感情的加深。
提问:有人评论:“谈孟子文,令人感到气势磅礴,感情激越,锐不可当”,请你总结一下,本文是如何体现这种文气的?明确“1、文言语气词的分层运用2、排比、对比、类比、整句的运用
六、作业:想象式翻译课文,补上梁惠王和孟子的心理活动。
1.了解《孟子》的有关知识;
2.归纳课内的文言文字、词、句知识;
3.理解文中体现的孟子的仁政思想;
4.欣赏体味孟子散文雄辩的说理艺术。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学习本文比喻鲜明,善用排比,对偶,增强文章气势的特点。
2.了解课文中词类活用的语言现象,及一词多义的准确运用。
二、能力训练目标
1.学习巧用比喻释疑的方法,提高论辩能力。
2.提高掌握古汉语常识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目标
1.理解孟子主张行仁政,重视民心的向背,利民保民的积极思想。
2.对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进行探讨。
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学习孟子善用比喻说理,气势充沛的论辩方法。
难点:对孟子“仁政’内容的理解。
解决办法:
1.对课文第三部分阐述实行“王道”的七种措施的正确理解。这部分实际上是孟子“仁政”内容的具体化。
2.对孟子及《孟子》一书的了解。
课时安排
2课时
学生活动的设计
1.课前预习
(1)熟读课文。
(2)借助字典,正确译文。
(3)归纳文意,记下学习的难点。
2.课内采用专题讨论的方法。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明确目标
1.疏通课文,把握文章的主旨及结构。
2.了解作者,作品及相关知识。
二、整体感知
1.解题
本文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上》,题目是编者加的。《孟子》是先秦儒家学派的著作,记录了孟子的言行,是孟子的弟子编辑的,共七篇。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现在山东省邹县)人,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孟子的中心思想是“仁义’。主张行仁政,强调“民贵君轻”,重视民心的向背。主张“制民之产’(使农民有规定数目的田可耕),但同时却主张恢复西周井田制度。在人性问题上,提出“性善”论。曾游说齐宣王、梁惠王,宣传他的政治主张,但始终未被采纳。《孟子》的文章很雄辩,感情强烈,辞锋犀利。在宣传主张、论辩事理时,常能分析对方的心理,因势利导,步步深人,层层进逼,以使自己的论辩最后获胜。《孟子》还善于运用譬喻来说明道理。常于从容谈论之间引喻对比,意思精列。
2.文章的主旨及特色
本文是记孟子答梁惠王问所讲的几段话,主要内容是阐明王道政治的。先针对梁惠王的疑问,用比喻说明凶年移民移粟是小恩小惠,然后正面论证只有“行王道、施仁政”才能使天下之民归顺。孟子托言古制,提出“五亩之宅”、“百亩之田”的措施和要求,实际上是无法实现的,但主张减轻劳役、发展生产、兴办教育、利民保民,还是反映了孟子“保民而王”的积极思想。
全文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论证严密,说服力强,全文围绕“保民而王”的观点,首段先写梁惠王质疑,为答问作准备。第二段针对疑问,巧用比喻释疑,使惠王明白小思小惠“无望民之多于邻国”。第三、四段正面论述行“仁政”的措施和好处。末段巧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批驳人死罪岁,自然得出“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的结论。显示了孟子的辩才。
全文比喻鲜明,善用排比,对偶,更增强了文章的气势和节奏感。
3.本文学习的知识点
①掌握本文的通假字:“直”—“只”;“无”—“毋”,“颁”—“斑”;“涂”—“途”
②正确分辨古今异义词,如“寡人”“河”“请”“走”“或”“嘶”。
④注意词类活用的词。“鼓”、“树”、“衣”、“谨”、“王”。
三、重点、难点的孝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预习课文
(1)借助字典,通读,通译课文。
(2)标出课文结构层次,归纳文意。
2.导入新课
(1)学生复述课文。
(2)用课文原话回答以下问题,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