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数学优秀教案【优秀8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下面是编辑为大家分享的高二数学优秀教案【优秀8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数学高二教案 篇1

教学内容

教材第2页的例2,第3页的小数乘法法则和“做一做”,练习一的第5?9题。

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使学生理解一个数乘以小数的意义。

2.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二)能力训练点

1.能说出小数乘法算式所表示的意义。

2.能比较正确地计算小数乘法,提高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和概括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继续渗透转化思想。

教学重点:

理解一个数乘以小数的意义,会应用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一个数乘以小数的意义和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数点的定位。

教具学具准备:

口算卡片、投影片。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口算:

0.3×6 0.8×4 7.2×0 4.2×8

0.25×4 3.6×3 4.3×5 0.6×9

2.说出下列小数表示的意义:

0.2 0.5 0.45 0.824

使学生明确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

3.复习例1,花布每米6.5元,买5米要用多少元?

(1)指名列式计算,然后说一说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和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2)引导学生知道:每米6.5元是单价,5米是数量,求的是总价。根据单价×数量=总价也可以列出乘法算式。

二、探究新知

1.理解一个数乘以小数的意义。

(1)教学例2

①出示例2花布每米6.5元,买0.5米用多少元?

②读题,理解题意,从题中你知道了什么?

引导学生知道:每米6.5元是单价,0.5米是买的数量,求的是总价。根据单价×数量=总价可以列式为6.5×0.5。

教师板书:

6.5×0.5

③用线段图表示题中的数量关系:

④启发学生理解:0.5米是1米的十分之五,6.5×0.5就是求6.5的十分之五是多少。

教师板书:

求6.5的十分之五

引导学生类推:

6.5×0.4就是求6.5的十分之四是多少,

6.5×0.7就是求6.5的十分之七是多少,

……

一个数乘以零点几就是求这个数的十分之几是多少。

互相讨论得出结论:一个数乘以一位小数的意义是求这个数的十分之几。

(2)补充例2,买0.82米用多少元?

①引导学生用线段图表示:

②启发学生理解:每米6.5元是布的单价,0.82米是买布的数量,求的'是总价,列式为6.5×0.82。

教师板书:

6.5×0.82

0.82米是1米的百分之八十二,6.5×0.82就是求6.5的百分之八十二。

教师板书:

求6.5的百分之八十二

仿照6.5×0.5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类推得出:

一个数乘以两位小数的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百分之几。

③师生共同小结:一个数乘以一位小数的意义是求这个数的十分之几,乘以两位小数的意义是求这个数的百分之几。

④引导学生类推:一个数乘以三位小数就是求这个数的千分之几,一个数乘以四位小数就是求这个数的万分之几,……

最后概括板书:一个数乘以小数的意义是求这个数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

2.探究一个数乘以小数的计算方法。

(1)提出问题,学生讨论:

计算小数乘以整数,是把小数转化成整数计算的,6.5×0.5和6.5×0.82这两个算式中,被乘数和乘数都含有小数位,应该怎样计算?

(2)通过讨论汇报,使学生明白:把6.5×0.5变成整数乘法,6.5变成65扩大了10倍,0.5变成5也扩大了10倍,这样乘出来的积就扩大了10×10=100倍,要求原来的积,应把乘出来的积再缩小100倍。同时教师板书:

把6.5×0.82变成整数乘法,6.5变成65扩大10倍,0.82变成82扩大100倍,这样乘出来的积就扩大了10×100=1000倍。要求原来的积,应把乘出来的积再缩小1000倍。教师板书:

说明书写的格式,并提示学生:要先点小数点,再把小数末尾的“0”划掉。

3.总结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1)引导学生观察算式得出:两个因数中一共有两位小数,积中就有两位小数;两个因数中一共有三位小数,积中就有三位小数。

(2)想一想:6.05×0.82的积中有几位小数?6.052×0.82的积中有几位小数?

(3)引导学生概括:两个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积中就几位小数。

(4)在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师生共同归纳总结出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5)完成法则下面的“做一做”。

出示 67×0.3 2.14×6.2 0.375×12.4 2.16×3.52先判断积里应该有几位小数,再让学生独立计算,然后集体订正。订正时学生说一说是怎样计算的。

三、巩固发展

1.练习一5题

(1)题,先引导学生理解“十分之三”和“一半”分别用什么数表示,然后学生独立列式。

(2)题,学生独立列式,订正时,说一说根据什么列式的。

2.说出下列算式表示的意义:

2.54×0.8 13×0.36 16.2×15 24×0.035

3.练习一6题

4.在下面各式的积中点上小数点。

5.练习一8题。学生独立填书,订正时指名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四、全课小结:引导学生回忆这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

五、布置作业:练习一7题、9题。

高二数学优秀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数列的有关概念和性质;

2、在对一个数列的探究过程中,提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进一步提高问题探究意识、知识应用意识和同伴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问题的提出与解决

教学难点:

如何进行问题的探究

教学方法:

启发探究式

教学过程:

问题:已知{an}是首项为1,公比为的无穷等比数列。对于数列{an},提出你的问题,并进行研究,你能得到一些什么样的结论?

研究方向提示:

1、数列{an}是一个等比数列,可以从等比数列角度来进行研究;

2、研究所给数列的项之间的关系;

3、研究所给数列的子数列;

4、研究所给数列能构造的新数列;

5、数列是一种特殊的函数,可以从函数性质角度来进行研究;

6、研究所给数列与其它知识的联系(组合数、复数、图形、实际意义等)。

针对学生的研究情况,对所提问题进行归类,选择部分类型问题共同进行研究、分析与解决。

课堂小结:

1、研究一个数列可以从哪些方面提出问题并进行研究?

2、你最喜欢哪位同学的研究?为什么?

高二数学教案 篇3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及逆定理,掌握这两个定理的关系并会用这两个定理解决有关几何问题。

2、了解线段垂直平分线的轨迹问题。

3、结合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性质定理及逆定理的引入证明及运用。

教学难点: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性质定理及逆定理的关系。

教学关键:

1、垂直平分线上所有的点和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

2、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的所有点都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教具:投影仪及投影胶片。

教学过程:

一、提问

1、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及逆定理是什么?

2、怎样做一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二、新课

1、请同学们在课堂练习本上做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EF(请一名同学在黑板上做)。

2、在EF上任取一点P,连结PA、PB量出PA=?,PB=?引导学生观察这两个值有什么关系?

通过学生的观察、分析得出结果PA=PB,再取一点P'试一试仍然有P'A=P'B,引导学生猜想EF上的所有点和点A、点B的距离都相等,再请同学把这一结论叙述成命题(用幻灯展示)。

定理: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的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这个命题,是我们通过作图、观察、猜想得到的,还得在理论上加以证明是真命题才能做为定理。

例题:

已知:如图,直线EF⊥AB,垂足为C,且AC=CB,点P在EF上

求证:PA=PB

如何证明PA=PB学生分析得出只要证RTΔPCA≌RTΔPCB

:证明:∵PC⊥AB(已知)

∴∠PCA=∠PCB(垂直的定义)

在ΔPCA和ΔPCB中

∴ΔPCA≌ΔPCB(SAS)

即:PA=PB(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反过来,如果PA=PB,P1A=P1B,点P,P1在什么线上?

过P,P1做直线EF交AB于C,可证明ΔPAP1≌PBP1(SSS)

∴EF是等腰三角型ΔPAB的顶角平分线

∴EF是AB的垂直平分线(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性质)

∴P,P1在AB的垂直平分线上,于是得出上述定理的逆定理(启发学生叙述)(用幻灯展示)。

逆定理:和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根据上述定理和逆定理可以知道:直线MN可以看作和两点A、B的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可以看作是和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三、举例(用幻灯展示)

例:已知,如图ΔABC中,边AB,BC的垂直平分线相交于点P,求证:PA=PB=PC。

证明:∵点P在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上

∴PA=PB

同理PB=PC

∴PA=PB=PC

由例题PA=PC知点P在AC的垂直平分线上,所以三角形三边的垂直平分线交于一点P,这点到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

四、小结

正确的运用这两个定理的关键是区别它们的条件与结论,加强证明前的分析,找出证明的途径。定理的作用是可证明两条线段相等或点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教案设计说明》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及逆定理,都是几何中的重要定理,也是一条重要轨迹。在几何证明、计算、作图中都有重要应用。我讲授这节课是线段垂直平分线的第一节课,主要完成定理的引出、证明和初步的运用。

在设计教案时,我结合教材内容,对如何导入新课,引出定理以及证明进行了探索。在导入新课这一环节上我先让学生做一条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EF,在EF上取一点P,让学生量出PA、PB的长度,引导学生观察、讨论每个人量得的这两个长度之间有什么关系:得到什么结论?学生回答:PA=PB。然后再让学生取一点试一试,这两个长度也相等,由此引导学生猜想到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到教学中来,使学生通过作图、观察、量一量再得出结论。从而把知识的形成过程转化为学生亲自参与、发现、探索的过程。在教学时,引导学生分析性质定理的题设与结论,画图写出已知、求证,通过分析由学生得出证明性质定理的方法,这个过程既是探索过程也是调动学生动脑思考的过程,只有学生动脑思考了,才能真正理解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以及证明方法。在此基础上再提出如果有两点到线段的两端点的距离相等,这样的点应在什么样的直线上?由条件得出这样的点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从而引出性质定理的逆定理,由上述两个定理使学生再进一步知道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可以看作是到线段两端点距离的所有点的集合。这样可以帮助学生认识理论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的道理,也能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在讲解例题时引导学生用所学的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以及逆定理来证,避免用三角形全等来证。最后总结点P是三角形三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这个点到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为了使学生当堂掌握两个定理的灵活运用,让学生做87页的两个练习,以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

关于高二数学教案 篇4

一、教材分析

本节知识是必修五第一章《解三角形》的第一节内容,与初中学习的三角形的边和角的基本关系有密切的联系与判定三角形的全等也有密切联系,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也时常有解三角形的问题,而且解三角形和三角函数联系在高考当中也时常考一些解答题。因此,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的知识非常重要。

根据上述教材内容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及原有知识水平,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发现正弦定理的内容,掌握正弦定理的内容及其证明方法,使学生会运用正弦定理解决两类基本的解三角形问题。

能力目标: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推导,比较,由特殊到一般归纳出正弦定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观察与逻辑思维能力,能体会用向量作为数形结合的工具,将几何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

情感目标:面向全体学生,创造平等的教学氛围,通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和评价,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正弦定理的内容,正弦定理的证明及基本应用。教学难点: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解三角形时判断解的个数。

二、教法

根据教材的内容和编排的特点,为是更有效地突出重点,空破难点,以学业生的发展为本,遵照学生的认识规律,本讲遵照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采用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即在教学过程中,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和合作交流为前提,以“正弦定理的发现”为基本探究内容,以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让学生的思维由问题开始,到猜想的得出,猜想的探究,定理的推导,并逐步得到深化。

三、学法

指导学生掌握“观察——猜想——证明——应用”这一思维方法,采取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的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对任意三角形性质的探究。让学生在问题情景中学习,观察,类比,思考,探究,概括,动手尝试相结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学生由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维能力,形成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增强了锲而不舍的求学精神。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3分钟)

“兴趣是的老师”,如果一节课有个好的开头,那就意味着成功了一半,本节课由一个实际问题引入,“工人师傅的一个三角形模型坏了,只剩下如右图所示的部分,∠A=47°,∠B=53°,AB长为1m,想修好这个零件,但他不知道AC和BC的长度是多少好去截料,你能帮师傅这个忙吗?”激发学生帮助别人的热情和学习的兴趣,从而进入今天的学习课题,

(二)猜想—推理—证明(15分钟)

激发学生思维,从自身熟悉的特例(直角三角形)入手进行研究,发现正弦定理。提问:那结论对任意三角形都适用吗?(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并得出猜想)

在三角形中,角与所对的边满足关系

注意:

1、强调将猜想转化为定理,需要严格的`理论证明。

2、鼓励学生通过作高转化为熟悉的直角三角形进行证明。

3、提示学生思考哪些知识能把长度和三角函数联系起来,继而思考向量分析层面,用数量积作为工具证明定理,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三)总结--应用(3分钟)

1、正弦定理的内容,讨论可以解决哪几类有关三角形的问题。

2、运用正弦定理求解本节课引入的三角形零件边长的问题。自己参与实际问题的解决,能激发学生知识后用于实际的价值观。

高二数学优秀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周期现象在现实中广泛存在;(2)感受周期现象对实际工作的意义;(3)理解周期函数的概念;(4)能熟练地判断简单的实际问题的周期;(5)能利用周期函数定义进行简单运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创设情境:单摆运动、时钟的圆周运动、潮汐、波浪、四季变化等,让学生感知周期现象;从数学的角度分析这种现象,就可以得到周期函数的定义;根据周期性的定义,再在实践中加以应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同学们对周期现象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学会运用联系的观点认识事物。

教学重难点

重点:感受周期现象的存在,会判断是否为周期现象。

难点:周期函数概念的理解,以及简单的应用。

教学工具

投影仪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同学们:我们生活在海南岛非常幸福,可以经常看到大海,陶冶我们的情操。众所周知,海水会发生潮汐现象,大约在每一昼夜的时间里,潮水会涨落两次,这种现象就是我们今天要学到的周期现象。再比如,[取出一个钟表,实际操作]我们发现钟表上的时针、分针和秒针每经过一周就会重复,这也是一种周期现象。所以,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主要内容就是周期现象与周期函数。(板书课题)

【探究新知】

1、我们已经知道,潮汐、钟表都是一种周期现象,请同学们观察钱塘江潮的图片(投影图片),注意波浪是怎样变化的?可见,波浪每隔一段时间会重复出现,这也是一种周期现象。请你举出生活中存在周期现象的例子。(单摆运动、四季变化等)

(板书:一、我们生活中的周期现象)

2、那么我们怎样从数学的角度研究周期现象呢?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课本P3——P4的相关内容,并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①如何理解“散点图”?

②图1-1中横坐标和纵坐标分别表示什么?

③如何理解图1-1中的“H/m”和“t/h”?

④对于周期函数的定义,你的理解是怎样?

以上问题都由学生来回答,教师加以点拨并总结:周期函数定义的理解要掌握三个条件,即存在不为0的常数T;x必须是定义域内的任意值;f(x+T)=f(x)。

(板书:二、周期函数的'概念)

3、[展示投影]练习:

(1)已知函数f(x)满足对定义域内的任意x,均存在非零常数T,使得f(x+T)=f(x)。

求f(x+2T),f(x+3T)

略解:f(x+2T)=f[(x+T)+T]=f(x+T)=f(x)

f(x+3T)=f[(x+2T)+T]=f(x+2T)=f(x)

本题小结,由学生完成,总结出“周期函数的周期有无数个”,教师指出一般情况下,为避免引起混淆,特指最小正周期。

(2)已知函数f(x)是R上的周期为5的周期函数,且f(1)=20xx,求f(11)

略解:f(11)=f(6+5)=f(6)=f(1+5)=f(1)=20xx

(3)已知奇函数f(x)是R上的函数,且f(1)=2,f(x+3)=f(x),求f(8)

略解:f(8)=f(2+2×3)=f(2)=f(-1+3)=f(-1)=-f(1)=-2

【巩固深化,发展思维】

1、请同学们先自主学习课本P4倒数第五行——P5倒数第四行,然后各个学习小组之间展开合作交流。

2、例题讲评

例1.地球围绕着太阳转,地球到太阳的距离y是时间t的函数吗?如果是,这个函数

y=f(t)是不是周期函数?

例2.图1-4(见课本)是钟摆的示意图,摆心A到铅垂线MN的距离y是时间t的函数,y=g(t)。根据钟摆的知识,容易说明g(t+T)=g(t),其中T为钟摆摆动一周(往返一次)所需的时间,函数y=g(t)是周期函数。若以钟摆偏离铅垂线MN的角θ的度数为变量,根据物理知识,摆心A到铅垂线MN的距离y也是θ的周期函数。

例3.图1-5(见课本)是水车的示意图,水车上A点到水面的距离y是时间t的函数。假设水车5min转一圈,那么y的值每经过5min就会重复出现,因此,该函数是周期函数。

3、小组课堂作业

(1)课本P6的思考与交流

(2)(回答)今天是星期三那么7k(k∈Z)天后的那一天是星期几?7k(k∈Z)天前的那一天是星期几?100天后的那一天是星期几?

五、归纳整理,整体认识

(1)请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过的知识内容有哪些?所涉及到的主要数学思想方法有那些?

(2)在本节课的学习过程中,还有那些不太明白的地方,请向老师提出。

(3)你在这节课中的表现怎样?你的体会是什么?

六、布置作业

1、作业:习题1.1第1,2,3题。

2、多观察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周期现象的例子,进一步理解它的特点。

课后小结

归纳整理,整体认识

(1)请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过的知识内容有哪些?所涉及到的主要数学思想方法有那些?

(2)在本节课的学习过程中,还有那些不太明白的地方,请向老师提出。

(3)你在这节课中的表现怎样?你的体会是什么?

课后习题

作业

1、作业:习题1.1第1,2,3题。

2、多观察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周期现象的例子,进一步理解它的特点。

板书

高二数学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掌握椭圆的定义,掌握椭圆标准方程的两种形式及其推导过程;

2.能根据条件确定椭圆的标准方程,掌握运用待定系数法求椭圆的标准方程;

3.通过对椭圆概念的引入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探索能力;

4.通过椭圆的标准方程的推导,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求曲线方程的一般方法,并渗透数形结合和等价转化的思想方法,提高运用坐标法解决几何问题的能力;

5.通过让中国学习联盟胆探索椭圆的定义和标准方程,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1. 知识结构

2.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是椭圆的定义及椭圆标准方程的两种形式.难点是椭圆标准方程的建立和推导.关键是掌握建立坐标系与根式化简的方法.

椭圆及其标准方程这一节教材整体来看是两大块内容:一是椭圆的定义;二是椭圆的标准方程.椭圆是圆锥曲线这一章所要研究的三种圆锥曲线中首先遇到的,所以教材把对椭圆的`研究放在了重点,在双曲线和抛物线的教学中巩固和应用.先讲椭圆也与第七章的圆的方程衔接自然.学好椭圆对于学生学好圆锥曲线是非常重要的.

(1)对于椭圆的定义的理解,要抓住椭圆上的点所要满足的条件,即椭圆上点的几何性质,可以对比圆的定义来理解.

另外要注意到定义中对“常数”的限定即常数要大于 .这样规定是为了避免出现两种特殊情况,即:“当常数等于 时轨迹是一条线段;当常数小于 时无轨迹”.这样有利于集中精力进一步研究椭圆的标准方程和几何性质.但讲解椭圆的定义时注意不要忽略这两种特殊情况,以保证对椭圆定义的准确性.

(2)根据椭圆的定义求标准方程,应注意下面几点:

①曲线的方程依赖于坐标系,建立适当的坐标系,是求曲线方程首先应该注意的地方.应让学生观察椭圆的图形或根据椭圆的定义进行推理,发现椭圆有两条互相垂直的对称轴,以这两条对称轴作为坐标系的两轴,不但可以使方程的推导过程变得简单,而且也可以使最终得出的方程形式整齐和简洁.

②设椭圆的焦距为 ,椭圆上任一点到两个焦点的距离为 ,令 ,这些措施,都是为了简化推导过程和最后得到的方程形式整齐、简洁,要让学生认真领会.

③在方程的推导过程中遇到了无理方程的化简,这既是我们今后在求轨迹方程时经常遇到的问题,又是学生的难点.要注意说明这类方程的化简方法:①方程中只有一个根式时,需将它单独留在方程的一侧,把其他项移至另一侧;②方程中有两个根式时,需将它们分别放在方程的两侧,并使其中一侧只有一项.

④教科书上对椭圆标准方程的推导,实际上只给出了“椭圆上点的坐标都适合方程 “而没有证明,”方程 的解为坐标的点都在椭圆上”.这实际上是方程的同解变形问题,难度较大,对同学们不作要求.

(3)两种标准方程的椭圆异同点

中心在原点、焦点分别在 轴上, 轴上的椭圆标准方程分别为: , .它们的相同点是:形状相同、大小相同,都有 , .不同点是:两种椭圆相对于坐标系的位置不同,它们的焦点坐标也不同.

椭圆的焦点在 轴上 标准方程中 项的分母较大;

椭圆的焦点在 轴上 标准方程中 项的分母较大.

另外,形如 中,只要 , , 同号,就是椭圆方程,它可以化为 .

(4)教科书上通过例3介绍了另一种求轨迹方程的常用方法——中间变量法.例3有三个作用:第一是教给学生利用中间变量求点的轨迹的方法;第二是向学生说明,如果求得的点的轨迹的方程形式与椭圆的标准方程相同,那么这个轨迹是椭圆;第三是使学生知道,一个圆按某一个方向作伸缩变换可以得到椭圆.

教法建议

(1)使学生了解圆锥曲线在生产和科学技术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激发学生学习圆锥曲线的兴趣,体会圆锥曲线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可由实际问题引入,从中提出圆锥曲线要研究的问题,使学生对所要研究的内容心中有数,如书中所给的例子,还可以启发学生寻找身边与圆锥曲线有关的例子。

例如,我们生活的地球每时每刻都在环绕太阳的轨道——椭圆上运行,太阳系的其他行星也如此,太阳则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如果这些行星运动的速度增大到某种程度,它们就会沿抛物线或双曲线运行.人类发射人造地球卫星或人造行星就要遵循这个原理.相对于一个物体,按万有引力定律受它吸引的另一个物体的运动,不可能有任何其他的轨道.因而,圆锥曲线在这种意义上讲,它构成了我们宇宙的基本形式,另外,工厂通气塔的外形线、探照灯反光镜的轴截面曲线,都和圆锥曲线有关,圆锥曲线在实际生活中的价值是很高的.

(2)安排学生课下切割圆锥形的事物,使学生了解圆锥曲线名称的来历

为了让学生了解圆锥曲线名称的来历,但为了节约课堂时间,教学时应安排让学生课后亲自动手切割圆锥形的萝卜、胶泥等,以加深对圆锥曲线的认识.

(3)对椭圆的定义的引入,要注意借助于直观、形象的模型或教具,让学生从感性认识入手,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形成正确的概念。

教师可从太阳、地球、人造地球卫星的运行轨道,谈到圆萝卜的切片、阳光下圆盘在地面上的影子等等,让学生先对椭圆有一个直观的了解。

教师可事先准备好一根细线及两根钉子,在给出椭圆在数学上的严格定义之前,教师先在黑板上取两个定点(两定点之间的距离小于细线的长度),再让两名学生按教师的要求在黑板上画一个椭圆。画好后,教师再在黑板上取两个定点(两定点之间的距离大于细线的长度),然后再请刚才两名学生按同样的要求作图。学生通过观察两次作图的过程,总结出经验和教训,教师因势利导,让学生自己得出椭圆的严格的定义。这样,学生对这一定义就会有深刻的了解。

(4)将提出的问题分解为若干个子问题,借助多媒体课件来体现椭圆的定义的实质

在教学时,可以设置几个问题,让学生动手动脑,独立思考,自主探索,使学生根据提出的问题,利用多媒体,通过观察、实验、分析去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在椭圆的定义的教学过程()中,可以提出“到两定点的距离的和为定值的点的轨迹一定是椭圆吗”,让学生通过课件演示“改变焦距或定值”,观察轨迹的形状,从而挖掘出定义的内涵,这样就使得学生对椭圆的定义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5)注意椭圆的定义与椭圆的标准方程的联系

在讲解椭圆的定义时,就要启发学生注意椭圆的图形特征,一般学生比较容易发现椭圆的对称性,这样在建立坐标系时,学生就比较容易选择适当的坐标系了,即使焦点在坐标轴上,对称中心是原点(此时不要过多的研究几何性质).虽然这时学生并不一定能说明白为什么这样选择坐标系,但在有了一定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再讲解选择适当坐标系的一般原则,学生就较为容易接受,也向学生逐步渗透了坐标法.

(6)推导椭圆的标准方程时教师要注意化解难点,适时地补充根式化简的方法.

推导椭圆的标准方程时,由于列出的方程为两个跟式的和等于一个非零常数,化简时要进行两次平方,方程中字母超过三个,且次数高、项数多,教学时要注意化解难点,尽量不要把跟式化简的困难影响学生对椭圆的标准方程的推导过程的整体认识.通过具体的例子使学生循序渐进的解决带跟式的方程的化简,即:(1)方程中只有一个跟式时,需将它单独留在方程的一边,把其他各项移至另一边;(2)方程中有两个跟式时,需将它们放在方程的两边,并使其中一边只有一项.(为了避免二次平方运算)

(7)讲解了焦点在x轴上的椭圆的标准方程后,教师要启发学生自己研究焦点在y轴上的标准方程,然后鼓励学生探索椭圆的两种标准方程的异同点,加深对椭圆的认识.

(8)在学习新知识的基础上要巩固旧知识

椭圆也是一种曲线,所以第七章所讲的曲线和方程的知识仍然使用,在推导椭圆的标准方程中要注意进一步巩固曲线和方程的概念.对于教材上在推出椭圆的标准方程后,并没有证明所求得的方程确是  椭圆的方程,要注意向学生说明并不与前面所讲的曲线和方程的概念矛盾,而是由于椭圆方程的化简过程是等价变形,而证明过程较繁,所以教材没有要求也没有给出证明过程,但学生要注意并不是以后都不需要证明,注意只有方程的化简是等价变形的才可以不用证明,而实际上学生在遇到一些具体的题目时,还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9)要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课上尽量让全体学生参与讨论,由基础较差的学生提出猜想,由基础较好的学生帮助证明,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

数学高二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掌握分析法证明不等式;

2.理解分析法实质--执果索因;

3.提高证明不等式证法灵活性。

教学重点分析法

教学难点分析法实质的理解

教学方法 启发引导式

教学活动

(一)导入 新课

(教师活动)教师提出问题,待学生回答和思考后点评。

(学生活动)回答和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

[问题1]我们已经学习了哪几种不等式的证明方法?什么是比较法?什么是综合法?

[问题 2]能否用比较法或综合法证明不等式:

[点评]在证明不等式时,若用比较法或综合法难以下手时,可采用另一种证明方法:分析法。(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复习已学证明不等式的方法。指出用比较法和综合法证明不等式的不足之处,

激发学生学习新的证明不等式知识的积极性,导入 本节课学习内容:用分析法证明不等式。

(二)新课讲授

【尝试探索、建立新知】

(教师活动)教师讲解综合法证明不等式的逻辑关系,然后提出问题供学生研究,并点评。帮助学生建立分析法证明不等式的知识体系。投影分析法证明不等式的概念。

(学生活动)与教师一道分析综合法的逻辑关系,在教师启发、引导下尝试探索,构建新知。

[讲解]综合法证明不等式的逻辑关系:以已知条件中的不等式或基本不等式作为结论,逐步寻找它成立的必要条件,直到必要条件就是要证明的不等式。

[问题1]我们能不能用同样的思考问题的方式,把要证明的不等式作为结论,逐步去寻找它成立的充分条件呢?

[问题2]当我们寻找的充分条件已经是成立的不等式时,说明了什么呢?

[问题3]说明要证明的不等式成立的理由是什么呢?

[点评]从要证明的结论入手,逆求使它成立的充分条件,直到充分条件显然成立为止,从而得出要证明的结论成立。就是分析法的逻辑关系。

[投影]分析法证明不等式的概念。(见课本)

设计意图:对比综合法的逻辑关系,教师层层设置问题,激发学生积极思考、研究。建立新的知识;分析法证明不等式。培养学习创新意识。

【例题示范、学会应用】

(教师活动)教师板书或投影例题,引导学生研究问题,构思证题方法,学会用分析法证明不等式,并点评用分析法证明不等式必须注意的问题。

(学生活动)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研究问题,与教师一道完成问题的论证。

例1 求证

[分析]此题用比较法和综合法都很难入手,应考虑用分析法。

证明:(见课本)

[点评]证明某些含有根式的不等式时,用综合法比较困难。此例中,我们很难想到从“ ”入手,因此,在不等式的证明中,分析法占有重要的位置,我们常用分析法探索证明途径,然后用综合法的形式写出证明过程,这是解决数学问题的一种重要思维方法,事实上,有些综合法的表述正是建立在分析法思索的基础上,分析法的优越性正体现在此。

例2 已知: ,求证: (用分析法)请思考下列证法有没有错误?若有错误,错在何处?

[投影]证法一:因为 ,所以 、去分母,化为 ,就是 .由已知 成立,所以求证的不等式成立。

证法二:欲证 ,因为

只需证 ,

即证 ,

即证

因为 成立,所以 成立。

(证法二正确,证法一错误。错误的原因是:虽然是从结论出发,但不是逐步逆战结论成立的充分条件,事实上找到明显成立的不等式是结论的必要条件,所以不符合分析法的逻辑原理,犯了逻辑上的错误。)

[点评]①用分析法证明不等式的逻辑关系是:

(结论)(步步寻找不等式成立的充分条件)(结论)

分析法是“执果索因”,它与综合法的证明过程(由因导果)恰恰相反。②用分析法证明时要注意书写格式。分析法论证“若A则B”这个命题的书写格式是:

要证命题B为真,

只需证明 为真,从而有……

这只需证明 为真,从而又有……

……

这只需证明A为真。

而已知A为真,故命题B必为真。

要理解上述格式中蕴含的逻辑关系。

[投影] 例3 证明:通过水管放水,当流速相同时,如果水管截面(指横截面,下同)的周长相等,那么截面是圆的水管比截面是正方形的水管流量大。

[分析]设未知数,列方程,因为当水的流速相同时,水管的流量取决于水管截面面积的大小,设截面的周长为 ,则周长为 的圆的半径为 ,截面积为 ;周长为 的正方形边长为 ,截面积为 ,所以本题只需证明:

证明:(见课本)

设计意图:理解分析法与综合法的内在联系,说明分析法在证明不等式中的重要地位。掌

握分析法证明不等式,特别重视分析法证题格式及格式中蕴含的逻辑关系。灵活掌握分析法的应用,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高二数学教案 篇8

(1)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的内容是什么?

(2)如何定义平面向量基底?

(3)两向量夹角的定义是什么?如何定义向量的垂直?

[新知初探]

1、平面向量基本定理

条件e1,e2是同一平面内的两个不共线向量

结论这一平面内的任意向量a,有且只有一对实数λ1,λ2,使a=λ1e1+λ2e2

基底不共线的向量e1,e2叫做表示这一平面内所有向量的一组基底

[点睛]对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的理解应注意以下三点:①e1,e2是同一平面内的两个不共线向量;②该平面内任意向量a都可以用e1,e2线性表示,且这种表示是的;③基底不,只要是同一平面内的两个不共线向量都可作为基底。

2、向量的夹角

条件两个非零向量a和b

产生过程

作向量=a,=b,则∠AOB叫做向量a与b的夹角

范围0°≤θ≤180°

特殊情况θ=0°a与b同向

θ=90°a与b垂直,记作a⊥b

θ=180°a与b反向

[点睛]当a与b共线同向时,夹角θ为0°,共线反向时,夹角θ为180°,所以两个向量的夹角的范围是0°≤θ≤180°。

[小试身手]

1、判断下列命题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任意两个向量都可以作为基底。()

(2)一个平面内有无数对不共线的向量都可作为表示该平面内所有向量的基底。()

(3)零向量不可以作为基底中的向量。()

答案:(1)×(2)√(3)√

2、若向量a,b的夹角为30°,则向量—a,—b的夹角为()

A、60°B、30°

C、120°D、150°

答案:B

3、设e1,e2是同一平面内两个不共线的向量,以下各组向量中不能作为基底的是()

A、e1,e2B、e1+e2,3e1+3e2

C、e1,5e2D、e1,e1+e2

答案:B

4、在等腰Rt△ABC中,∠A=90°,则向量,的夹角为XXXXXX。

答案:135°

用基底表示向量

[典例]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设对角线=a,=b,试用基底a,b表示,。

[解]法一:由题意知,==12=12a,==12=12b。

所以=+=—=12a—12b,

=+=12a+12b,

法二:设=x,=y,则==y,

又+=,—=,则x+y=a,y—x=b,

所以x=12a—12b,y=12a+12b,

即=12a—12b,=12a+12b。

用基底表示向量的方法

将两个不共线的向量作为基底表示其他向量,基本方法有两种:一种是运用向量的线性运算法则对待求向量不断进行转化,直至用基底表示为止;另一种是通过列向量方程或方程组的形式,利用基底表示向量的性求解。

[活学活用]

如图,已知梯形ABCD中,AD∥BC,E,F分别是AD,BC边上的中点,且BC=3AD,=a,=b。试以a,b为基底表示。

解:∵AD∥BC,且AD=13BC,

∴=13=13b。

∵E为AD的中点,

∴==12=16b。

∵=12,∴=12b,

∴=++

=—16b—a+12b=13b—a,

=+=—16b+13b—a=16b—a,

=+=—(+)

=—(+)=—16b—a+12b

=a—23b。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