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一名人民教师,课堂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通过教学反思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反思呢?以下是编辑为大伙儿分享的8篇小学美术教学反思免费下载的相关文章。
《礼品巧包装》一课,我共设计了两课时,本课为第一课时。礼品包装属于商品装潢设计领域,这里面包含很多因素,由于一节课的时间比较短,我把学习重点放在了礼品包装的方法和制作上。这期间渗透了礼品包装的审美知识,并通过把祝福语作为礼物送给过生日的同学,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装饰能力,还教育了学生过生日应当节俭,不应铺张浪费,增进了友谊。另外,通过小组制作,让学生体会到了设计与应用之间的关系,锻炼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了团结合作的'团队精神。在展示阶段,由班里的宣传员采访各组成员,培养了语言表达能力。在最后一个环节,通过了解礼品过度包装的社会现象,培养了学生关注社会,关心他人的良好习惯。多媒体运用恰当,每位同学都学会了包装制作的基本方法,达到了教学目的。
同时,本课也暴露出了很多不足之处,如教学重难点的部分,如果让小组互相商讨,并汇报总结礼品包装的不同方法,不仅可以培养小组合作意识,还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此外有些学生事先没有进行设计,造成了材料的浪费;礼品盒过大,包装纸不够用;只考虑创意,忽略了作品的精美度等;礼品包装已经形成了文化,如果将学生置身于广泛的文化情境中,会让学生对包装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和了解,在包装时也会有新的想法。
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会不断学习,将新的教育理念应用到教学活动中,弥补不足。
网络信息的运用只是一种尝试,在这样的尝试下,我把以往针对专业知识的教学改为互相评价为主,重在参与的另一种形式。学生的作业质量不是衡量一节课的全部标准,一节课是不是所有的人都在动手参与,动脑学习,用心思考可能更为重要。
任何一种改变所带来的思考都是难免的,我一直这样想,常规美术课根本的目的是什么是培养一个将来又专又强的`绘画型人才重要,还是给全体学生灌输一种审视美,热爱美,发现美,创造美的习惯重要我认为后者更为重要,我这一班学生,若干年后怕是坚持从事美术的人少之又少,但每个人在每天都会遇到很多审美方面的问题,所以灌输一种美的习惯比教学生学习美的技能更为贴近生活,贴近需要。
《剪纸》:
课一开始,我就让学生欣赏课本上的剪纸作品,指导学生欣赏中国剪纸作品,介绍其艺术特点,使学生对轴对称图形与剪纸的密切联系形成认识。通过作品欣赏,使学生对剪纸艺术有初步了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接着让学生欣赏了一些剪纸作品,然后根据书上的三幅让孩子自主完成剪纸,应学生的要求我还教学生剪了“囍”字。为了提高学生的创作积极性,我在后的环节除了让学生自己创作外,还告诉学生我们要进行“佳创意奖”的评比,每组选出一幅佳作品来参加全班的评比,同学们兴趣盎然,小组的每个成员都大显身手。一幅幅作品展现在眼前,真是出乎我的意料,看来,学生的能力是不可估量的。事实证明:这次活动非常成功,学生在活动中提高了审美情趣、动手能力、合作能力,几乎所有的学生都积极、主动、认真地参与到创作中,作品都很精致。可以说,今天上了一堂成功的实践课!
在学习中提高美术技能技巧,动手能力。从课堂教学效果来看,大部分的学生都能跟上课堂,也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但总的来说,还存在一些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不足:
1、还有及少部分学生对折叠纸的方法还不太清楚。
2、学生在画稿的时候掌握不了总体的结构,画得不够协调。也说明了学生的美术基础有待进一步提高。
3、有部分学生工具不好,也就很难达到同步进步的理想效果。
4、在老师的示范教学之后,当要求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改变部分图案的造型时,难通过画面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即画不出自己想要画的图稿。
改善:
1、在课堂教学的同时,多给学生介绍剪纸图案的画法提高画图稿的水平。
2、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灵活改变剪纸图案中的部分造型。
《生活中的卡通》教学反思
本课例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力求让学生学会认识、欣赏、设计卡通形象,提高造型表现能力。在我看来,卡通无疑是儿童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受学生喜爱。教材虽然只选用了寥寥几张图片,却引发了学生无限丰富的联想——白雪公主、阿凡提、蓝猫虹兔……孩子们如数家珍、滔滔不绝,甚至边说边演,陶醉其中。这让我认识到,紧扣学生生活兴趣的教学活动,才能真正让学生“心动”。只有植根于生活,并为生活服务的课堂,才是有强烈生命力的课堂。
然而,仅仅这样是不够的,卡通文化中蕴涵着的丰富的美术语言才是学生真正要学习的知识。通过教学,教师要帮助学生认识了解卡通,学习设计卡通形象并运用于生活之中。因此我把这次教学活动定位在真实、鲜活、快乐的游戏化的课堂教学,并置于用卡通美化生活物品的条件之中,让学生从中学会运用艺术语言表现生活中的色彩、放大生活中的趣味、品尝生活中的快乐、创造生活中的美丽。
在上述教学理念和思路的'指引下,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以下三点:
1、知识目标:认识卡通,初步学习卡通形象的设计方法。
2、能力目标:能独立创造表现出心目中的卡通形象,初步具有合理美化身边生活物品的能力以及再造想象的能力。
《自己做镇纸》是岭南版第八册第二单元第6课。本单元是以学生常见的文化用品为对象,是探究美术与学生学习生活的关系为取向的课程。教材通过让学生欣赏并了解镇纸的用途及特点,同时结合制作示意图,引导学生观察、体验,激发学生创作的欲望,用他们自己收集的各种材料愉快地进行联想和创作。选这一课内容是我觉得这一课有内涵有深度,可发掘的东西很多。首先我把它定位是以欣赏感受为主,思考想象相结合,设计应用两相依的一课。了解我国优秀的镇纸文化内涵,认识镇纸实用性和艺术性,掌握设计、制作镇纸的材料、方法和制作过程;提高了自己的审美素质。因为是美术课必须体现其学科特点,所以给学生很好的视觉感受和丰富的可视资料就显得十分必要,因此,我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查找搜集创作了许多展示资料图片,以体现本课的宽广内涵,并制作成课件方便展示。
在课堂教学中,做到不顾此失彼,努力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维目标的整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多思考、多分析,老师主要把握好各个环节,适时引导。
学生是合作学习,与人分享学习与生活中的失败与成功的`体验。合作学习是以目标设计为先导,以师生、生生合作为基本动力,以小组活动为基本教学形式,以标准参照评价为基本手段。采取小组合作商讨的形式课堂效果会更好些,也有利于培养学生非常需要的一种合作意识和能力。
在教学的过程中,激励受学生发现问题并寻求解决之道。 围绕着自己收集的石头象什么展开讨论,进行联想构思。最后制作心中的镇纸。
新课程具有较大的开放性,针对这节课能够将其个人对教材内容的理解、经验、知识投入到教学中,学生也可以多角度地学习教材,大胆的阐述自己的看法。还编入了一些让学生猜测和想象的内容,以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及不同的思维取向。使学生都有不同的发展,尊重学生个性,极大的拓宽学生的发展空间。
注重发展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新的评价体系可以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评一评:共同评选最佳作品、优秀作品,及全班互评等。课后:组织一次镇纸作品展览。这节课通过欣赏古代镇纸,学生的知识面扩大,参与热情高。通过构思设计使学生 想象力变丰富,审美能力加强。通过镇纸制作技法运用得到提高,手脑结合更好。
但是在本课的教学中还是发现了一些不足:
1、制作材料使用还比较单调。
2、小组合作过程中合理分工不够。
3、作品造型还不够丰富。学生的想象力还没充分发挥出来。
从自我反思开始,通过这一活动,我反思自己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还需不断吸取,不断修正,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相信只要不断学习,最终才能有自己的教育教学特色。
本学期,将克服以老师讲述为主,注重学生积极参与,积极探索的教学方式,尽量让每个学生都可以对自然界和美术作品做出自己的评述,不断提高学生的欣赏和评述能力。
在欣赏齐白石作品时,我引导学生先描述画面的内容,大胆说出自己对作品的感受。在欣赏齐白石的花鸟鱼虫作品时,有的学生说:“那只小青蛙像是要跳起来”,“小蜻蜓画的'像真的一样,很逼真”,“小蜜蜂画的栩栩如生”,“齐白石画的花鸟鱼虫就像是画活了,像有生命一样。”这就是孩子的语言,虽不像评论家的语言精深透彻,但也是一语中的。在欣赏《荷花蜻蜓》这幅画时,学生能准确的说出荷花与蜻蜓表现方法的不同,并说出两种不同表现方法的不同效果。他们是这样说的:“荷花和荷叶是用写意的方法画的,显得奔放、大胆;蜻蜓是用工笔,细致精美、逼真,形成对比。”我很高兴,学生们能说出自己的准确感受。
之前,学生可能没机会说,不敢说,怕说错,或是不愿意说;慢慢变成不思考,没有感受。看来激发学生参与“欣赏·评述”,提高感受能力,欣赏,评述能力势在必行。
在传统的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只能依赖有限的教学资源把美术知识和图片资料传授给学生,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学生所学到的知识是及其有限的。而在网络环境下进行美术教学,可以借助网上大量的教学资源来丰富美术教学内容。在教学《陶艺》(一)这一课时,教师课前布置学生观察生活中有趣的陶瓷艺术,多途径收集图片、光盘、实物等资料,教师则查阅相关网页,下载有关罐和壶的教学信息资料提供给学生,让学生在网上进行欣赏。这样的教学对教师来说缩短了教学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对学生来说,丰富了欣赏内容,增加了欣赏兴趣,培养了欣赏能力,激发了创作欲望。同时,在教学中教师以罐和壶的`知识引导学生在网上进行研讨,这就更大大扩容了教学信息量,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也培养了学生对所获取信息的交往能力。
对于教学结果,我进行了认真的思考。我觉得在整个教学流程中,从音像引入、师生交流到学生表演都是成功的,这些环节确实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成功地激活了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学生的交流完整准确,学生的表演生动到位,从学生的表情上可以看到他们已经跃跃欲试。问题就出在我的示范上,我的初衷是为了让学生有个更加直观的创作形象。可为什么就在我的示范之后,学生的作业就会缺乏个性,千篇一律呢?原因就是我在教学设计中没有很好地考虑到学生的心理,特别是针对二期课改的学科特性,忽略了低年级学生源生态的东西,只关注到技能方面的细节部分。低年级学生对创作人物形象本来就存在一定的困难,而教师的示范正好给了学生一个台阶,使学生获得了形象上的目标,同时也失去了创作的条件,限制了学生的创作空间。真是示范惹的“祸”。针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这一情况,我在另一个班级的教学中及时纠正了教学流程。在听、看、说、演之后不再安排教师示范,而是在出示创作要求之后直接进入学生创作阶段。实践证明了这个改变是正确的。在经过了一系列铺垫之后,学生思维活跃,学生的人物创作丰富多样,动态生动,极富童趣,对雨中的人物形象也表现出了足够的'认识。课堂教学达到了预期目标。我觉得,课堂教学要真正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与创造能力,从而达到开发右脑的目的,整个教学流程的设计要求是非常严谨的。任何一个疏忽都可能导致整个计划全盘流产,就如本课中,整个创作前的教学设计合理有效,也确实激活了学生的被动知识,但恰恰就是一个小环节暨教师的示范葬送了一堂本可以完美的美术课。所以,我觉得美术课中的教师示范必须谨慎。传统的美术课堂教学中比较注重教师的示范,但随着二期课改的不断深入,这个时代将一去不复返了。要想真正地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开发学生的右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要传达的学习策略非常重要。不要盲目地运用示范,要充分考虑美术学科方面的本质,要充分考虑学生源生态的东西,要让学生有一个相对开放自由的想像与创作空间。这样,学生的创作才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