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一位到岗不久的教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课堂教学,教学反思能很好的记录下我们的课堂经验,那么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该页是可爱的小编给大家分享的初中生物教学反思(优秀6篇),仅供借鉴,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在初中生物科学的教学中,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要紧紧抓住三部分
一、初中生物的教育对象是面向全体学生的,他的目的并不是要培养生物学家培养生物人材,初中生物教学的目的是提高所有中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自觉保护环境的情操,提高他们对生物科学的兴趣,为一部分今后要从事生物事业的人打下最基本的基础。也就是说,初中生物教学的目的是全面、基础、科学素养教育,从这一观点出发,在我的生物教育理念中,从我接触学生的那一刻开始,我就是一向以培养他们对生物学科的兴趣为主要目的的。我的每一个课堂设计、每一个活动安排都是以学生为中心,并且以培养学生基本素质为中心思想。在课堂教学的准备中,我会多注意选取与书本知识相关的课外知识,例如在讲生态环境时做关于生物圈二号计划,绝毒品时会让学生观看中国拒绝毒品的宣传片等。总之,丰富学生知识、提高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培养他们的生物科学素养是教学理念的中心。
二、教材是务必要了解掌握的,但是,教材对于老师来说只是一个承载知识的工具,而不能作为教学的依靠。我认为,教材就好比一池水,要站在高处去看才能觉得清澈见底,也就是说,要站在一个比教材更高的角度去把握教材。作为一名教师的第一步就是研究教材,不仅仅是研究所教年级的教材,还要把整个中学阶段的教材都要研究,首先要明白在整个初中阶段,生物课程都需要学生掌握些什么知识,知识体系是怎样安排的,学生在每一个学习阶段需要学习哪些知识,那些潜力需要得到培养和提高等等。在我的教学中,通常我都是把教材中的知识透过自己的安排糅合成一个一个专题,然后再根据学生的具体学情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并且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贯穿很多的活动,例如一些课堂小游戏、调查、竞赛等等,让学生在简单的学习氛围中掌握知识。
三、提高学生的创造潜力,在教学过程中贯穿探究式活动。生物科学是一个日新月异的科学,我在课堂中会一向给学生强调一个观念,老师在课堂中讲述的甚至与书本中所写的知识都不必须是正确的,相反,对于生物学科来说,有可能目前我们所学习到的一些理论会在今后的科学探究中发现是错误的。在教学中,学生所学习的知识都是前人透过科学探究发现的,因此,我认为教学并不是把知识死板的教给学生。相反,我的课堂设计大多都是将学生置身于当时科学家们所处的环境,让他们透过体会科学家们的探究过程,引导他们找到隐藏在各种生物现象下的本质规律。同时也鼓励学生对老师、对书本提出质疑,鼓励他们透过自己的实践去证实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对于学生提出的一些新的想法,作为老师要给予肯定,持续孩子的一颗创造心是最可贵的。并且作为老师,要给学生带给一个适合创造的平台,例如,我能够透过演讲比赛、写保护动物的倡议书、办手抄报、知识竞赛等方式,鼓励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肯定他们在这些活动中的一些创新,我相信,在这样一个简单、愉快又充满鼓励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学生,无论在知识、潜力、创新各方面都将会全面发展。
在本学期中,我逐步尝试将“目标导向教学”理论应用于我的初中生物教学课堂中。我认为,“目标教学”简单来说就是师生在课堂中的一系列教学活动,依据简单、可操作的一系列教学目标,最终绝大多数学生到达预定教学目标为终点的教学管理过程。
“目标教学”的大框架是“导标——导学——导练——导评——导结”五段式,但是我们不能简单地、不分对象地、机械地,甚至生搬硬套地将其应用于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去来说。比如说,导标这一过程也许在高中生能够很容易让学生跟着教学所呈现的目标去学习,在练习、讲评中检验三维目标是否达标,但是在初中生物教学,我发现这样的效果并不是太明显。初中生在学习方面有以下几方面的的学习特点:
(1)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都比较弱,而学习依靠性强,尤其是七年级学生表现更明显;
(2)思维特点上起主导的还是形象思维,随着年级的上升抽象思维迅速发展
(3)学习上容易对教师生动形象的事例介绍感兴趣,对严密的理论分析和逻辑推理厌烦。因此,有一部分学生看到分解的许多小目标后,容易产生视觉疲劳,有时还会感到厌烦,就开始慢慢走神、不感兴趣,因此在学习动机不强的状况下,试想一下练习的效果会怎样,达标效果也不言而喻了。针对初中生这些特点,我觉得目标导向教学在初中生物中可采用这几个环节,即“引趣——尝试——反馈——总结”。
第一,引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并且随着这种情绪体验的深化,产生进一步学习的需要。教师可透过生动搞笑的生物演示实验或是设计简单的学生实验,讲述生动的生物学史,列举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生物学现象等,多种方式设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他们解释生物现象、探索新问题的求知欲。当学生产生了疑问,有了解问题的需要后,再让他们自学教材,他们才能专心研读,使学习获得好的效果。例如,笔者在讲“环境对生物生活的影响”一节时,先课前让学生分组捉鼠妇,分发一系列的讨论题给他们,如“一般在什么地方容易捉到”“什么会影响他们的生活”“你怎样跟别人验证你的结论是对呢?”等问题,透过这样的一个探究实验设置了疑问,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而然地导入了下一环节。
第二,尝试——让学生学习自学
教师分发自学提纲,即分解后的学习目标,由学生按自学提纲,个体独自阅读教材,或四个人一组小组讨论的形式,有时用老师将学习目标用问题的形式来引导学生掌握。教师作巡回点拨,对自学中出现的问题,诱发启导,但不能包办代替,主要在于了解自学状况。
比如在介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及影响》这一节时,可简单地将目标呈现给学生:
(1)举例说出一些生物适应环境的例子
(2)举例说出一些生物影响环境的例子
(3)生物适应并影响环境,认同保护生物的观点。
之后采用学生依据要求:4人一组小组讨论5分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举出许多例子,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及时纠错与讲解,注意引导学生紧扣讨论题目来进行讨论。对个别学生提出一些超出教材要求的问题,教师应肯定学生提出的问题有深度,指导他们在课外去阅读有关书籍,以防讨论漫无边际,影响教学进度。当然,也要注意保证讨论有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估计学生讨论没有余力时,再予以指导、启发和补充,切忌匆忙讨论,仓促结束。之后,教师组织全班学生,针对普遍性的问题,结合教材的重点、难点(因为通常重点、难点是不能完全依靠自学解决的)以及学生自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整理。
第三,反馈——尽可能了解学生
目标教学是透过教学信息的反馈来实现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及时检测学生的学习状况,并根据检测的状况采取相应的措施,使绝大多数学生达定预定的教学目标。检测的形式一般采用提问形式或书面练习检测,当然尽量可多用一些书面检测,这样涉及的学生比较多,效果更为有效。在每一个知识点讲解完毕,可适当选取一些“小、精、活”的练习加以检验,以确定学生掌握知识的状况,并根据检测中暴露的问题,有针对性进行小组或个别辅导,使绝大多数学生到达教学目标的要求。教师比较全面地了解了教学中反馈的信息,实现了对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控制,这样有利于巩固学生所学到的知识,提高教学目标的达成度,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第四,总结——化零为整以保证教学质量
为了保证教学质量,目标教学中务必保证实施小结这一环节。这样有利学生把各个小目标到达整合,最终实现总目标,有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知识,并且有利于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知识的再现与提取。
周二城关、铜井和代庄中学的四十多位老师在各自学校领导的带领下来我们学校共同研讨小组合作学习的情况,教研室徐主任一同前来我校给予工作指导。我跟随听课和听取徐主任的报告,反思以下几点:
1、我校自从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以来学校、教师、学生有了新的面貌。校容校貌干净整洁,老师们面带笑容的谈论小组合作学习(不经意间谈论班级、学生的课堂表现),同学之间自觉地讨论问题和监督作业。当然这和理想的小组合作学习还有差距,但我们毕竟近一步。
2、在听取徐主任报告时,徐主任谈到职业的幸福感,全县的教育教学质量及进一步解读126策略。小组合作学习带来的喜悦是有目共睹的,我相信在各级领导的关注和学校令的带领及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校的课改会走得更远更快。
3、我努力践行课改。作为班主任我努力鼓励学生自信,在课堂,课外,学生有了大的改变但比其他班还有很大的差距,课堂上总是不敢大胆发言,我虚心向优秀班主任学习经验,争取每个学生都自信大方。我的课堂与以前相比,自己有底得多,能明确什么地方该点拨,能较为及时地评价,这大概得益于近段时间向其他老师的学习。知识性的东西比较明晰,相信学生能有所收获,谈到收获,对于老教师的我来说,最为遗憾的是不能及时灵活应对课堂上学生出现的问题,在课堂反思这环节总是不放心学生,我会努力改变
1、体现了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利用概念图教学真正实现了教师的“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整堂课都交融着学生与教师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思维的交流、沟通和碰撞,教师在整个过程中扮演着指导者、帮助者的角色,学生在活动中以小组合作形式自我探究、自我发现、自我学习。
2、联系生产实际,培养学生科学素养。通过“探究根的分布规律”创新尝试这一环节的设计,使整堂课得到了情感的升华。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也达到了激励学生努力学习,早日实现自己的理想的情感教育的目的。
3、加强小组合作式教学模式的小组分工、管理和记录,关注全面、关注差异,使这样的新型教学模式更合理,更完善。
生物学教学的形象直观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以亲身实践或以具体事物、现象以及事物、现象的逼真描绘来激起学生的感性认识,获得生物的表象,从而促进对知识比较全面、比较深刻的掌握和理解的教学过程,称为直观教学。荀况说过:“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其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5个方面:
(1)直观教学是进行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重要手段。为了使学生获及较全面、正确而牢固的生物学知识,不能只从抽象概念和定义出发,更不能抽象地讲授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而必须通过各种直观手段使学生获及感性认识,并在此基础上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再上升到理性阶段,形成各种概念和原理。同时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学生可以感知传统直观教学中无法表现的事物和现象。
(2)直观教学是使学生加快学习速度,提高学习效率的手段。在生物学教学中正确地组织和运用最合适的直观教学手段和方法,可以使学生的学习走近路,走直路,起到“百闻不如一见”的作用。
(3)直观教学是集中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组织以学生为主体学习活动的手段。这样就把教师的活动目的转化为学生的活动目的,把教师所施加的影响构成学生活动的手段和对象,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动性。如生物学教学中的实验教学。
一、本节课成功的地方:
1、倡导探究性学习培养个性的生成
倡导探究性学习是生物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之一,课程标准把科学探究列为内容标准的十大主题的第一主题,本节教学我以学生现有经验和亲身体验为切入点,为学生创设了探究活动的情境,帮助学生建构充满个性的思维空间。
探究植物体中的水分这一探究活动利用常见的菊花、西红柿、树叶、绿豆种子等实验材料以学生分组的形式进行自主探究,后全班交流结果。教师没有规定具体的实验方法,也没有限定探究步骤,留给学生充分发挥的空间,学生利用经验展示了他们个性化的创造,有的用挤压法取水,有的用盐使细胞中的水分渗出,有的用烘烤法取水。本探究活动看似简单,但非常有效,它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使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即时创造,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充满童趣,也得到真切的体会"植物体内的确含有水"。这种领悟来自于自己的实践与探索,比单纯老师的说教更生动。
2、关注学生成长,树立安全意识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学科,如何让学生在实验中得到学习的乐趣而又防止意外发生是课堂上必须解决的问题,我在学生进行实验探究之前以“安全小问题”的形式提醒学生树立安全意识,保证了学生在安全的环境中学习成长。
3、多种评价方式,师生和谐发展
对学习成果的评价多元化有利于促进学习者快速领悟,达到更好。本节课我让学生做课堂主人,自我评价,互相评价,彼此取长补短,即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又能使其理性思维充分发展。老师对学生的评价方式也很丰富。不是简单的“好”、“你真棒”等机械化词语,而是一个眼神,一次微笑,一个动作(轻轻的摸摸头等)都在给学生默默的鼓励,让学生愉快的认同学习。
4、充分开发课程资源,锻炼学生综合素质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之一是锻炼学生多种能力,培养学生素质,我参考课本中的技能训练,对其进行开发利用,针对小麦生长期的需水量,设计了三个任务要求学生完成。“任务一”要求学生用数学统计知识生动、直观、形象的处理实际数据,实现了课程的整合;“任务二”要求学生挖掘信息,提出问题。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强烈的问题意识是科学探究的基础,因此,本环节旨在引导学生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而向好朋友提问的活动形式也极好的调动了学习积极性。“任务三”是提出科学灌溉建议,目的是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引领学生树立科学研究是为生产服务的意识。
5、课程中贯穿节水意识培养学生主人翁责任感
我结合本地区的实际,适时地插入宁夏水资源状况的分析资料,使学生自觉树立节水意识,培养了未来社会人的责任感,使命感。使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不再是空话、套话,而真正赋予了血肉和灵魂,使它丰满、鲜活起来。
6、畅谈收获与感悟提出新问题
以学生汇报来小结本节课内容,使课堂中始终保持轻松、活跃、和谐的学习氛围;接着“你还想知道哪些问题”结束本节课内容,让学生始终保持一种积极向上,充满激情的求知态度,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遗憾和不足
教学中没有及时挖掘学生回答问题时出现的闪光点,而是采取了回避或一带而过的方式说明教师为了完成自己预设的目标,在教学中更多的考虑了自己,没有本着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理念进行教学。
教师的指示性语言过少,比如:在谈到酒精灯的使用时,有些注意事项学生没有回答出来,教师也没有及时指出,容易留下隐患,这是必须要警惕的。
一、引入要新颖生物学科是一门趣味性强、知识广博、与生活联系密切的学科。
所以在课堂上应该是愉快地、具启发性。要把一堂课上好,新课的引入是非常重要的,经过实践证明,引入可采用诗、视频、歌曲、动画、角色扮演等方式进行,以下是教学中的一些例子:
1用诗(散文)导入“季节向前发展了,成熟了。在新的一年里,鲜花、树叶、夜莺、画眉、金翅雀,以及诸如此类的生命短暂的生物,都出现在它们各自的岗位上了,仅仅在一年以前,这些位置都被其它的生物占据着,而它们不过只是一些胚芽和无机体的分子。在朝阳的光照下,苞芽滋生了,长出了长条,汁液在无声的溪流中奔涌,花瓣绽开了,在无形的喷吐和呼吸中把香气散发出去。”节选——《苔丝》在第一章第一节生物的特征的新课导入时我选择了这篇文章,并带着“这段文章描述了一个什么景象?”因为学生一开始学习生物学还很陌生,脑海中没有构建出学习的模式,用一些生动的语句可以把学生带入一个生机勃勃的生物领域。引出什么是生命?进而怎样区分生命?
2用视频导入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这一节中第一个知识点是我国有七大生态系统,而用《生态系统》的视频引入,能很直观的给学生展现不同生态系统的特点。还能使学生记忆犹新。
3用歌曲导入《没有细胞结构的微小生物——病毒》这一节重点是学习“什么是病毒”、“病毒的结构”、“病毒与人类的关系”而病毒很小,我肉眼不能看到,所以用了一个歌曲《我不想说—我是鸡》这个改编的歌曲引入。对学生而言,单调乏味的开场白往往提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丰富多彩、求新的活动才能使学生胃口大开。4用角色扮演导入在《爱护植被,绿化祖国》这一节教学中,其中一个知识点是关于我国什么植被情况,可以课前引导学生搞个小品剧,学生自己扮演深林中的小动物,用动物的方式去讲述我们的森林在不断减少,其中面临了什么问题。
计算机集文字、图形、音频于一体,具有直观性、多变性、知识性、趣味性等特点,能为学生提供生动逼真,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是同学感到有话可说。为学生营造一个色彩缤纷,图文并茂,动静相融的教学情景。使学生脑、眼、耳、手、口等多种器官同时接受刺激,能大大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交互式的教育技术为学生的主动参与提供了条件,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积极性,改变了学生被动接受教育的状况,实现了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探求知识的转变,为新课导入提供了直观的、高效的、交互式的辅助教学。
二、注重实验课教学
新课改也包括教材的改革,生物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所以新教材中加入了很多实验内容,其中有探究实验、演示实验等等。由于学校的设备有限、课时有限,如七年级上册的第三单元有4个大实验、假如不作实验,学生在理解上会有障碍,所以在尽可能开展实验的同时,教师也要熟练课堂讲授实验。
以下关于学习实验内容的例子:预习实验内容:这看似简单的工作一定要提前布置给学生,生物学的实验内容比概念内容难记、 解,所以要让学生大概知道实验的目的、要求、步骤是什么。不懂的在原文找答案,还是不懂的做好标记,上课认真听讲,并提示学生这往往是考试的难点问题,这样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听课。学生提出问题:在课堂上先让学生再看一遍实验,然后简要的讲解实验的目的和要求(也可以提问)。后就实验的步骤大家提出问题(也就是不懂的地方)。用这种形式能使不敢回答的学生也积极回答。学生自己找答案:当问题提到一定的时候,让学生在课文中找到答案,然后能解决前面学生问题的学生可以举手。这样又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兴趣。在学生的回答中教师起到指导修正答案的作用。
三、尝试多种教学方式
生物学的趣味性不只是在内容上,因为生物学是所有学科中能运用教具和教学方式最多的学科,生物新教材中也是尝试放入多种教学方法。
可以总结为两种:
一种是在教室就可以完成,如资料分析、观察、讨论、演示实验等,
第二种,如调查、实践实验等。教师可以按照课本的提示适当选择完成,而且以上几种都可以作为开发教材的线索,找到每一节课到底适合什么教学方法能达到最大的教学效果。
四、每节知识的连贯
新课改的教材特别重视章与章、节与节的连贯,只有连贯才能很好的构建知识,体系,学生也能更好的记忆、理解,而教师在备课时要注意每节课书本中的位置和重要性,特别是与前一章的联系。
以下是教学要特别注意的:
1每个新课导入或知识点导入可以用以前学过的知识。
2可用联系的形式,用以前学过的知识。
3设计提纲,知识网络图。
五、与学生的互动
新时代的教学,在课堂上的主角不是教师,而是学生,在新课改中教师在课堂中的地位已经发生了改变,多与学生进行互动,把教师讲变为学生回答,多用设问,让学生回答。
特别注意:
1越是课本的重点知识,越要让学生自己说出来。
2较难的知识可先阅读,学生提出疑问,其他同学回答。
3用讨论的方式得出答案,可促进落后生积极主动的学习。
4利用好课本的探究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