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访友》教学反思(优秀8篇)

身为一名刚到岗的人民教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课堂教学,教学的心得体会可以总结在教学反思中,教学反思我们应该怎么写呢?为大家精心整理了《山中访友》教学反思(优秀8篇),在大家参照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给您最好的朋友。

山中访友教学反思 篇1

《山中访友》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是一篇文质兼美、构思新奇、富有想象力、生动展现大自然美景的散文。本单元主要内容为“感受自然”。本课的特殊之处在于作者以他独特的观察视角,采用联想和想象,赋予山中万物以人的情感。文章字字玑珠,句句含情,读来朗朗上口,情真意切,给人美的享受。作者“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走进山林,探访“山中的众朋友”——古桥、树林、山泉……与“朋友们”互诉心声,营造了一个如诗如画的童话世界,使读者顿生身临其境之感,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我在教学本课的时候,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注重让学生欣赏文章画面美,感受作者美好情怀,通过入情入境的朗读品味文章清新优美的语言,感受作者对“山中朋友”那份深厚的感情,并体会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作为教学重点。六年级学生虽然已经接触了一些散文,但对散文的特点还不能深入理解。不过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朗读能力,可以通过朗读感受文章语言的魅力,入情入境,理解作者表达的感情。同时小学生想象力丰富,善于模仿,通过阅读体验可以和作者产生一定的情感共鸣。

针对本课构思奇特、想象丰富,文字优美的特点,我通过感情诵读法:教学生读散文,注重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引导学生入境悟情、审美学文,通过朗读,把学生带入课文意境,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感情,从而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通过音乐渲染、图像再现、语言描述等形式,让学生观察思索,入境悟情。数据本文想象奇特浪漫的特点,让学生在诵读基础上展开想象,体会文章特色。最后进行仿写训练法:运用第二人称及拟人、想象等手法介绍一两个你自然界的朋友,说清楚以他为朋友的原因,培养写作能力。在感受的基础上进行练习,是对课文的深入理解,同时也是对知识方法的一种灵活的运用,在这个过程中使知识得到丰富,能力得到提高。

在课文分析时,用第三段做例子,重点讲解。其他的段落,学生自己读,先说说这一段落该用什么语气语调来朗读,再让他根据自己的理解与体会朗读出来。然后说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在此过程中,争取让每一个学生发言,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有表达自己的机会。

最后强调,文章字里行间透露出作者与山中朋友之间的亲切,表达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作者构思新奇,想象丰富,充满童心童趣。以“山中访友”为题,让人感到更加亲切,使景与我融为一体。读者时时会被作者的童心打动,时时被流淌在字里行间的激情感染,我们与大自然是这样的贴近,甚至会融为一体,又怎么能不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呢?来引起共鸣

进行本课,在仿写时处理的比较粗糙。朗读的时候学生对感情的把握也不是很好。说明学生的个性化体验不够,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有足够的重视。

山中访友教学反思 篇2

《山中访友》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是一篇文质兼美、构思新奇、富有想象力、生动展现大自然美景的散文。本单元主要内容为“感受自然”。本课的特殊之处在于作者以他独特的观察视角,采用联想和想象,赋予山中万物以人的情感。文章字字玑珠,句句含情,读来朗朗上口,情真意切,给人美的享受。作者“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走进山林,探访“山中的众朋友” ——古桥、树林、山泉……与“朋友们”互诉心声,营造了一个如诗如画的童话世界,使读者顿生身临其境之感,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我在教学本课的时候,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注重让学生欣赏文章画面美,感受作者美好情怀,通过入情入境的朗读品味文章清新优美的语言,感受作者对“山中朋友”那份深厚的感情,并体会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作为教学重点。六年级学生虽然已经接触了一些散文,但对散文的特点还不能深入理解。不过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朗读能力,可以通过朗读感受文章语言的魅力,入情入境,理解作者表达的感情。同时小学生想象力丰富,善于模仿,通过阅读体验可以和作者产生一定的情感共鸣。

针对本课构思奇特、想象丰富,文字优美的特点,我通过感情诵读法:教学生读散文,注重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引导学生入境悟情、审美学文,通过朗读,把学生带入课文意境,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感情,从而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通过音乐渲染、图像再现、语言描述等形式,让学生观察思索,入境悟情。数据本文想象奇特浪漫的特点,让学生在诵读基础上展开想象,体会文章特色。最后进行仿写训练法:运用第二人称及拟人、想象等手法介绍一两个你自然界的朋友,说清楚以他为朋友的原因,培养写作能力。在感受的基础上进行练习,是对课文的深入理解,同时也是对知识方法的一种灵活的运用,在这个过程中使知识得到丰富,能力得到提高。

在课文分析时,用第三段做例子,重点讲解。其他的段落,学生自己读,先说说这一段落该用什么语气语调来朗读,再让他根据自己的理解与体会朗读出来。然后说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在此过程中,争取让每一个学生发言,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有表达自己的机会。

最后强调,文章字里行间透露出作者与山中朋友之间的亲切,表达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作者构思新奇,想象丰富,充满童心童趣。以“山中访友”为题,让人感到更加亲切,使景与我融为一体。读者时时会被作者的童心打动,时时被流淌在字里行间的激情感染,我们与大自然是这样的贴近,甚至会融为一体,又怎么能不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呢?来引起共鸣

进行本课,在仿写时处理的比较粗糙。朗读的时候学生对感情的把握也不是很好。说明学生的个性化体验不够,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有足够的重视。

《山中访友》教学反思 篇3

首先我用图片和视频资料展现了桂林如诗如画的美景,激发了学生对桂林山水的喜爱,接着让学生找出描写桂林山水特点的句子,结合看到的视频,说说对桂林山或水某一个特点的感受,以此引导学生主动体会,形成读的见解,并通过读表现出来(即自我体会的情感朗读);接着在品读、评读、诵读、挑战读、引读、配乐读……中相互吸引、相互碰撞、相互触发、使每一个学生想读、能读、爱读,读出美、读出情趣、读出感情。在学生对朗读的评价中,教师顺其自然地引导学生确定重点词语进行品析与体会,或结合语境理解,或积极启发想象,或对照图像认知,在读中感悟意思,用感悟促进朗读。

同时,朗读吸引了学生主动融入阅读情境,感受语言的神奇、内容的丰富多彩、内蕴的意味绵长,感悟美、体验美,得到爱的抚慰、情的熏陶。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深入体悟,不断吸收,体现“读中有教,寓教于读”的语文教学思路。在听说读写的实践中,通过“感受──领悟──积累──运用”的正确途径,不断吸收和积累语言,习得和积淀语感,从而形成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在课内与课外、语文与生活之间架起一道桥梁,在不断扩大的言语空间中自由驰骋。

《山中访友》教学反思 篇4

《黄鹤楼送别》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的一篇文包诗,课文根据《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还原了1200多年前李白与孟浩然在黄鹤楼边深情话别的场景,让学生能在具体场景中感受李、孟二人依依惜别的深情。这一课,我是这样进行教学的:

一、理解“一串词”

《黄鹤楼送别》的“文”虽是,却有几分古典韵致。文中不少词语组成词串读一读、品一品,都颇有味道。“暮春三月、烟雾迷蒙、繁花似锦”既交待了送别的时间,又渲染出烟花三月的盎然春意;“依依惜别、杨柳依依、沙鸥点点”营造出临别时依依不舍的氛围;“永世不绝、誉满天下、脍炙人口”则表达出李白对孟浩然的一片敬仰之情以及李、孟之间深厚的友谊。这三组词语,请学生先认一认,说说它们的意思,再有滋有味地读一读,既为朗读课文扫清障碍,又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诗歌情感奠定基础。

二、了解“ 一件事”

五年级的学生读《黄鹤楼送别》一文,已经能够初步理解,所以理解课文内容并不是本课的学习重点。文包诗类课文,除理解课文内容以外,还需要诗文对照,尝试以文解诗。因此,“诗文对照,以文解诗”可作为本课教学重点。读完课文后,可请学生试着说一说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要求在概括课文的过程中,将文与诗对照起来。“暮春三月,长江边烟雾迷蒙,繁花似锦,年轻的李白正在黄鹤楼上为大诗人孟浩然饯行”“(孟浩然)就要顺江东下,前往扬州……”对应“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白帆随着江风渐渐远去,消失在蓝天的尽头。李白依然伫立在江边,凝视着远方,只见一江春水浩浩荡荡地流向天边……”对应“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理解古诗,如果把诗句拆开来,逐一注解,固然可以准确理解词义,但同时也就消解了诗歌的韵味。教学文包诗类课文,通过阅读易懂的现代文,将文中相关语句梳理出来,与古诗对照,可不着痕迹地完成理解诗意的教学任务。

三、品味“一段情”

从文中读出“一件事”,是阅读《黄鹤楼送别》的第一个层次。由字里行间品出依依惜别的深情,是理解这篇课文的关键。细读一番,课文按照送别的过程,写了“看景藏情”“举杯话情”“吟诗寄情”三个部分。

“李白和孟浩然一会儿仰望蓝天白云,一会儿远眺江上景色,都有意不去触动藏在心底的依依惜别之情。”这句描写颇有画面感,将两位诗人正在观赏江景的画面呈现在读者面前。然而,不难发现,其间“看景”是表象,“藏情”才是根本,“一会儿……一会儿……”便透露出李白与孟浩然心有所挂、心绪不宁的心理状态。

如果说,上一段“看景”的动作描写只是铺垫,那么,接下来李白与孟浩然“话别”的语言描写则是送别的高潮部分。在李、孟二人的对话中,我们能真切地感受到两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孟夫子,您的人品令人敬仰,您的诗篇誉满天下。”这里,李白称孟浩然为“孟夫子”,第2自然段中先后出现了六个“您”字。可见,李白对孟浩然深怀敬仰之情。“自从我结识了您,就一直把您当作我的兄长 和老师。”这句话又表现出他们之间的师生之情、兄弟之情,由这句话,我们甚至可以想到在两人相处的过程中,年长12岁的孟浩然无论是在诗歌创作,还是在生活上,都对年轻的李白格外关照。“今天您就要顺江而下,前往扬州,不知我们何日才能再见面,就请您满饮此杯吧!”还没分别,李白就已经在期盼着再次见面,这份牵挂,这份思念之情溢于言表。作为兄长,孟浩然借用王勃“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诗句劝慰友人,并进一步表达:“虽然我们暂时分别了,我们的友谊却像这长江的波涛永世不绝。”品读“举杯话别”这段文字,从两位诗人的对话中,我们感受到他们之间的浓浓情谊。而正因为友谊深厚,离别时才如此依依不舍。

“白帆随着江风渐渐远去,消失在蓝天的尽头。李白依然伫立在江边,凝视着远方,只见一江春水浩浩荡荡地流向天边……”李白在长江边一站,站出了一幅动人的画,站成了一尊感人的像。“伫立”意指长时间地站立。由此,我们脑海中便会浮现出一幅画面——孟浩然登上了船,李白站在岸边;解开缆绳,船缓缓离开岸边,李白站在岸边;船渐渐驶向江心,李白站在岸边;船在水天交接处变成一个黑点,李白站在岸边;船消失在天边,李白站在岸边……当我们将这组镜头在脑海中呈现出来时,我们既能理解什么是“伫立”,更能感受什么是依依惜别。再联想起长江上的白帆片片、旅人往来,在李白眼里却是“孤帆”,这一深情“凝视”,正是依依惜别之情的流露。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中蕴含的依依惜别之情比较含蓄,而《黄鹤楼送别》一文将其渲染得淋漓尽致。所以,学习文包诗类课文,把“文”用好了,可以为理解“诗”提供很好的铺垫。

四、欣赏“一组诗”

通过诗文对照、以文解诗,对于解读这篇文本,应该可以画上句号了。但语文教学,贵在“用教材教”,贵在“以课文为例子”,能让学生通过阅读一篇而带动多篇。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一首送别诗,是我国古代众多送别诗中的优秀代表。以此诗为引子,我们自然会想起《别董大》,想起《送元二使安西》,等等。请学生再读一读这些诗,结合相关资料介绍,我们也可以尝试再现高适与董大、王维与元二分别的场景,甚至还能细细体会同是送别诗,但因为前往的地点不同、离别的环境不同、分别的境况不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哀而不伤,《别董大》强作勉励,《送元二使安西》充满感伤。这些差异,可以在阅读中通过对比,逐一品味。

《山中访友》教后记 篇5

教学目标: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展开想像,感受作者的心境,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感情,积累文中的优美语言。

2.  在想像、朗读、写话中品味课文优美激情且富于哲思的语言,学习作者通过想象和拟

人等手法营造如诗如画的童话世界的巧妙构思,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独特感受以及独特的表

达方式,并能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

3.  感受作者亲近自然的童心童趣与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美好情愫。

教学过程预设:

一。导入新课,检查预习

1. 出示课题:从课题里,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2. 听写词组,反馈

二。初读课文,读出“好朋友”

1. 自由读课文,圈圈划划:作者拜访了哪些朋友?对这些朋友,他又有哪些独特的感受呢?

2. 反馈:有哪些朋友?(板书:古桥   树林   山中的一切)

三。研读课文,品味“独特的感受”

(一)古桥 —— 德高望重

1. 出示图片,说说老桥的样子。

2. 这样的一座桥,在作者眼里,又有什么独特的感受呢?默读第三自然段。

3. 交流:

· 第一个老朋友

· 德高望重

①    作者为什么会对老桥有如此高的评价,如此深的感情呢?看着老桥,他究竟想到了什么?再去读读这段话。联系课文里的词句来说说。

② 交流:

a.    你把多少人马渡过河岸,滚滚河水流向远方,你弓着腰,俯身凝望着那水中的人影、鱼影、 月影。

· 体会:多少人马?哪些人马?  ·朗读,读出老桥的贡献之大。

· 体会: 弓着腰,俯身凝望

· 对话:水波漾漾,人影绰绰,老桥老桥,你寂寞吗?—— 朗读

浪花飞溅,河水奔流,老桥老桥,你快乐吗?—— 朗读

· 回环朗读:“啊,老桥…… ”

b. 岁月悠悠,波光明灭,泡沫聚散,唯有你依然如旧。

· 感受对比的作用。

· 波光怎么变?泡沫怎么变?发现构词特点。

· 大自然里,还有什么也在变?怎么变?

③    你对这座老桥,这位老人,又有什么独特的感受呢?换词

④ 朗读第三自然段

(二)树林 —— 知己

1. 对树林,作者又有什么独特的感受呢?指名读

2. 交流

①  独特的感受:呼唤,交换眼神,知己(板书:知己)

②  何为知己?你有知己吗?为什么你把他当成知己呢?

③  独特的感受从何而来呢?补充资料

④  朗读

⑤  引读

(三)山中的一切 —— 朋友

1. 自由读第5自然段,跟山中的朋友打打招呼。

2. 排成小诗指名读。

① 引导发现语言表达上的特点

② 师生合作,配乐朗诵

3.  山中的朋友,除了文中描写的这些,还有谁呢?

4.  读写结合:

你好, 漂亮的蝴蝶  !  你扇动着鲜艳的衣裙,                        ?

你好, 漂亮的野花 !   你                  ,                      。

你好,                                                             ?

5.小结:此时此刻,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 山中的一切,每个都是我的朋友!

四。课堂小结,延续“山中情”

板书:               山 中 访 友

古     桥             老 朋 友

树     林     情      知    己

山中 一切             朋    友

… …                 … …

物 我 相 融

《山中访友》教后记 篇6

让你的课堂“亮”起来──《山中访友》教学反思

山西省阳泉市固庄煤矿子弟学校 孔 庆

作为一名教师,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上出一节好课,一节大家都认可的成功课。而作为一名语文教师,面对内涵丰富、可操作性极强的语文教材,渴望成功的心理会更强烈一些。

面对刚刚讲完的《山中访友》一课,我感受最深的就是这一点。我校的教学评估一年也只有一次,我们从教的时间是何其有限,成功的体验对许多人来说是何其的珍贵。我是个很幸运的语文教师,在自己语文水平不是很高的情况下,在放弃生物从事语文教学的10次教学评估中,无一例外的获得的一类课,而且近三年来稳居语文组的第一名。这个成功,有幸运,但决不是偶然。下面就以《山中访友》一课谈谈自己的一点经验。

《山中访友》一课的总体教学设计与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一脉相承的。但是在进行本课的教学设计时,我力求挖掘出本课教材的特色,同中求异,让学生有一种全新的感觉和与众不同的收获。为此,我的教学设计的着力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通过教学实践,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1、力求用“美”的课件感染学生:

为了让课件更“美”一些,为了让课件更好地展示出教材的优美之处,我在课件中插入了本课的flash朗读素材,集图片、文字、课文朗读、音乐于一体,让学生在听读这一环节充分感知课文;其次在其他幻灯片中,或以优美的自然风光为背景,或用图片展示林中朋友的美丽形象,让学生的视觉充分得到美的享受;同时,课文的教学环节的名称设计中也突现“美”,主体部分设置了“美文听读”、“美文美读”、“美文研读”等环节,对学生 “美”的感知无形中又是一种强化。

2、力求挖出主题的深度,让学生有新鲜感:

对本课主题的挖掘,我是分三步走的:通过美文听读这一环节,让学生初步感知作者的情感,是浅层次的;通过美文美读,学生此时对主题的感知是实实在在的,真真切切的;通过美文研读中问题二的解决,学生对本文的主题是有深度的,不在停留在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爱,同时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是让我们与自然和谐相处,我们要爱护、关心大自然中的一切。

3、力求将听、说、读、写的训练有机的结合起来:

本课设计以读为主线,各个环节中又分别有所侧重:美文听读中有美读的示范,又是听的训练;美读的要求是“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去找找你最喜欢的山中朋友,把她朗读出来并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它”,是读与说的双重结合;研读则要求学生通过合作讨论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情境演读、习作美文则主要进行写作水平的训练,等等。在环环相扣的训练中,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想像能力、思维能力等也不同程度地得到了提升。

4、力求充分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整个教学设计是以学生为主的,除了听读这一环节,其他的学习过程都是以四人小组活动的形式进行的,整个课堂是学生与教材、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的真诚对话过程。在轻松的学习交流中,他们的合作、探究中学习方法进一步完善。

5、力求课堂教学的完整与和谐:

本课的学习导入是以贾岛的《寻隐者不遇》开始的,课堂小结以方舟的小诗结束,不仅结构完整,而且两则材料又都与本课的学习内容有一定的联系,不仅增强了本课文学方面对学生的熏陶,而且它们与教材很和谐的统一到了一起,教学拓展的有了宽度。

正是这些方面的努力,使得我的这节看似简单的课有了许多的亮点,学生学习的眼睛亮起来,激qing高涨了起来,我的课才随之而“亮”了起来。我想,只要每个教师在教学设计的环节多设计一些亮点并且努力实践,你的课也可以“亮”起来。

让想象的翅膀飞起来──教学《山中访友》课后反思

黑龙江省阿城市新华第一中学 李晶波

人类的潜能是无穷无尽的,学生的潜能更犹如一座待开发的金矿,尤其是学生的想象能力。据调查,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及年级的升高,学生的想象能力逐渐下降,初中阶段尤为重要,学生升入中学,怎样培养他,他就会成为怎样的人。所以,在课改形势下,我十分注重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文章《弯弯的月亮》中老师的 “弯弯的月亮只能像小船”,学生星子成为老师后,让学生充分想象:像豆角、像眼眉、像镰刀……星子老师的做法也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我真怕自己会成为扼杀学生想象力的杀手,所以我在课堂上也有如下尝试。

一、导入环节中注重培养

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应贯穿于课堂及课外,如《山中访友》值得每一位学生学习,初看这篇课文,我也被它深深吸引,所以在备课中我也想通过这一点想象来突破重难点,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首先由教师出示文题,让学生揣测文章的内容,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让学生合理想象、表达,从而引入本课。学生谈的丰富极了,有的认为去访一位隐居的老人,有的认为去访问大狗熊……,从而教师加以引导,引导其合理想象、表达。

二、创设情境,激发想象

学生的想象能力真的不可估量,甚至比教师自身都丰富,在具体课堂中,我真的体会到了,若真的不设置这样的情境,学生的想象力、作文能力不可能提高。在综合性学习中,我首先让学生到自然界结交一位朋友,然后充分发挥学生想象为去想对这位朋友要说的话,学生有的模仿《山中访友》中的写法,有的从另一个角度去想象,学生有的把电线杆想象成五线谱,小燕子是音符,叽叽喳喳奏出美妙的音符,有的对树说:“你恨人类吗?人类制造出废旧污染空气,让你呼吸,人类还砍伐你,你为他们付出了那么多,结果遭此厄运,你不难过吗?”听着学生的表述、写作,我感到欣慰,同时也产生了和幸福感。是的,学生的想象力大无边,我们更应创设各种情境,让他们的想象力在无边的基础上再扩大。

三、评价上鼓励标新立异

学生也需要成就感,成功是成功之母,所以对学生的评价应跟上,对学生极富创意的想象应给予高度的评价,学生会更加积极地想象。如每次想象后,都给学生的想象力打分,并且由师生评价、生生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学生评价打分后,说出评价的理由,有了这种鼓励措施,想象的同学、评价的学生都会把想象力作为评价一个人一条标准,也转变了以往靠分数、名次来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学生的想象力会更丰富、更乐于想象、勤于想象、善于想象。通过评价,学生的观察能力也有的增强,作文能力明显提高。

当今世界各国的教育改革的首要目的是:在强调打好基础的同时,越来越注重学生创造潜能的发挥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以便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胜。在新课改教学中,虽然只是初步尝试,但我会坚持,也会继续探讨其他方法,以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山中访友教学反思 篇7

教学《山中访友》这篇课文时,我就先让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提出两个问题让学生自己解决,接着我选出三、四、五、六、七自然段,特别是第三自然段,我作出了重点讲解,然后进行学习归纳:朗读──句话──理解──体会──诵读。接下来的几个自然段要学生按学习方法自学四、五、六、七自然段。这样就把学习方法很好地贯彻到全文的学习当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课文学完后,学生既学习到了方法,又得到了启示:做人要有持久不变的坚韧的灵魂,要深深扎根于人民大众之中,要爱护大自然……

另外,教学这篇课文最大的亮点便是提出修辞手法来,包括比喻、拟人、排比、联想,让学生采用多种方式进行诵读,培养学生的语感。一节课下来的朗读入语境,不够有感情。

山中访友教学反思 篇8

《山中访友》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文章处处洋溢了诗情。作者“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走进山林,探访“山中的众朋友”,与“朋友们”互诉心声,营造了一个如诗如画的童话世界,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在讲课时,首先出示文题,以文章的题目作为导入新课的线索。从题目中给人的感觉是拜访一位很好的朋友,但是当我们读到第三段时,才知道要拜访的第一位老朋友居然是老桥。紧接着,我要求同学们找出作者还拜访了哪些朋友,同学们很快就找到了,作者还拜访了这些朋友:树木,鸟儿,白云,小溪,瀑布等等,哦,同学们很快就明白了原来作者拜访的老朋友是大自然的一切。文中有一句话这样说道: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这山中的一切,都是我的朋友。通篇以这样的方式叙述,使读者也进到画面中,进到作者的心境中,仿佛这些自然界的朋友,不但是作者的,也是我们每一位读者的,于是更加感到亲切。

本文想象奇特,语言优美。在学习这篇课文时,以学生的朗读为主,让学生边读边思考,在读中理解文章的内涵。同时,这篇文章充满童心童趣,有浪漫色彩。比如:我闭上眼睛,我真的变成了一株树,脚长出根须,深深扎进泥土和岩层,呼吸地层深处的元气,我的头发长成树冠,我的手变成树枝,我的思想变成树汁,在年轮里旋转、流淌。”作者把自己想像为一株树,使树与“我”融为一体。又如:“你好,淘气的云雀,你唧唧喳喳的在谈些什么呢?”把云雀当作淘气的弟弟来写,使文章生动有趣。可想而知,想象可以使景物栩栩如生,也可以使文章生动活泼,读起来朗朗上口。真的,学生们都用心去感受作者的心,透过语言文字,看看那充满诗意的画面,他们好像进入了作者所描绘的“童话般的世界”。

这篇文章主要抓住“情”这条主线索,让学生去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我觉得这堂课同学们都体会到了那份情,那份爱。当然每节课都有不足之处,比如在备学生那环节做得不够完善,这是我以后加强的一部分。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