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两章教学反思(优秀19篇)

孟子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

《孟子》两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读准字音和节奏;辨析疑难字句,积累文言词汇;理解文章内容,品味文章语言的音乐美。

2、过程与方法:反复诵读、自主学习,归纳文言词汇。

3、情感态度与价值:通过对作品的阅读探究,激发学生对人生的思考,启迪学生明白“人才是在艰难的环境中磨炼出来”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导语激趣,走近孟子

请同学们细读材料,并猜猜他是谁?

材料一:关于他,有个美丽的故事,他的母亲为了让他顺利成才,千方百计寻觅好环境,竟三次搬迁。

材料二:他生活在战国时代,面对统治者是“疱有肥肉, 厩有肥马”,人民是“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蓄妻子”的现象。他提出了“民贵君轻”的主张。

材料三:他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又一位大师,被推尊为“亚圣”,提倡“仁政”的治国之道。

材料四:他的许多精辟言论为人们所传诵,如“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以五十步笑百步”“缘术求鱼”等等。

二、初读课文,疏通句意

1、请学生自渎课文《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借助注解和工具书理解文意。

老师适当点评:本文语句整齐,富有节奏和气势,读时要注意节奏。

例:哉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2、学生质疑问难,进行生生对话、师生对话。

3、学生再有感情地自读、齐读课文。

4、教师范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请学生模仿老师的停顿方法自读课文一遍,跟读录音一遍,然后请几名学生选择认为自己读得最好的语句试读。

4、疏通文意。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较难,可在学生自译的基础上,老师进行点拨,帮助学生理解记忆。

老师点评与归纳:(1)发、举:被任用;(2)苦、劳、饿、空乏、动乱、忍:属使动用法,都可用“使……痛苦”的结构来翻译;(3)入、出:“在国内,在国外”;(4)“困于心衡于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属状语后置的倒装,翻译时要注意语言顺序。

5、请学生再有节奏地齐读一遍,体会文章的音乐美。

三、研读课文,理解文意

1、梳理《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结构。

提出论点¬——用概括性很强的实例证明,再从理论上论证¬——得出结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阐明“人和”的实质。

2、请学生在通读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后,写出其思路,先小组内交流研究后,各小组推选代表发言。

讨论后明确:连用六个排比,阐明“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的结论¬——从正反两面论证,说明经受磨炼的好处¬——得出结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请学生根据板书的提示,尝试着背诵课文。

四、赏读课文,品味语言

这两篇文章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却仍为人们所赞颂,同学们你又最欣赏它们的哪一方面?

主要方面:语言上:句式整齐,近似对仗,运用大量排比,读起来不仅琅琅上口,而且气势磅礴,具有极强的说服力。

结构上:这两篇文章结构紧凑、严密,浑然一体。

五、拓展练习

1、孟子以其酣畅淋漓的论述,阐明了“逆境造就人才”这个道理。请同学们联系实际,谈谈自己对这个观点的看法。(学生先思考、交流,后推举代表发言)

2、请学生找出两文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例:畔——叛(背叛)       曾——增(增加)

衡——横(梗塞,指不顺)   拂——弼(辅佐)

《孟子》二章 2

一、理解分析第一段

(注意:1、结合朗读;2、指导督促学生做好字句解释的笔记)

(一)请学生说句子大意,间以师生质疑、释疑,指导学生根据上下文选择词典中的义项。借助注释、学生的阅读积累及教师的讲解了解六个人物的故事。(关键词:发、举、士、市)

(二)师:这六个人物有什么共同特点?(板书:六个历史人物)

生:出身卑微,有的是农夫,有的是囚犯、有的是奴隶……;后来都干出了一番大事业。

师:仅是“出身卑微”的地位相似?况且像管夷吾,并非生来就是囚犯,百里奚也非生来就做奴隶的啊。看看他们的生活状态吧!农夫——面朝黄土,背朝天,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泥水匠、筑墙工——辛苦的体力劳动;鱼盐贩子——辛苦奔波,社会地位低;囚犯——徘徊在生死边缘;隐士——生活清贫;奴隶——失去尊严,自由掌握在主人手里。(学生与教师应和着分析)

生:他们生活艰苦,经历了磨难。

师:是的,他们都经历了一番磨难,经历了一番艰苦磨炼,而最后都干出了一番大事业,名垂青史。从中我们可以悟出什么道理吗?

生:要干出一番大事业,必须经过一番艰苦磨炼。

师:正是如此,逆境出人才,人才是在忧患中造就的。(板书:人才在忧患中造就)

二、理解分析第二段

(一)教师提问关键字意思,提示“使动用法”,请学生试着解释句子大意。难点教师给予帮助。(关键字:故、是、苦、劳、饿、空乏、拂、乱、所以、动、忍、曾益)

(二)师:经历磨难的好处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生: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师:要使他内心惊动,性格坚韧,增加他原本没有的才能,途经是——

生:(必先)苦其心志,……行拂乱其所为。

师:是啊,必须让他在各个方面都经受一番磨难,由此磨炼出杰出的品格和才华。这样,才能担当起上天赋予的重任啊!(板书:苦劳饿 空乏 拂乱——动心忍性 曾益不能)

(三) 师:这一段所说的中心意思可以怎么来概括?

生:人必须经历一番艰苦磨炼才能成才。

师:咦,是不是与上一段意思一样啊?——这两段说的是同一个意思。不过,论说的方法可不一样。

生:第一段是举例子,第二段是在分析道理。

师:严格地说,第一段是以事例为议论的依据,我们称为“举例论证”,人们常说“事实胜于雄辩”,举例论证例证是人们议论分析时常用的方法。(板书:举例论证 )

三、 布置作业

(一) 背诵第一、第二段。复习字句解释。

(二) 自己串讲第三第四段。

一、教师带领学生回顾上节课内容,齐读课文。

二、学生解释第三段的句意。教师指导、点拨。(关键字:恒、过、困、衡、虑、作、征、发、喻、入、楚、法家、拂士、敌国、外患)

三、师:能否用概括第一、二段的句子“人才必须在忧患中造就”来概括这一段?

生:不能,因为这里还写到了国家。

师:是的,这一段在前两段的基础上有了内容的拓展,由人说到了国家。(板书:由人到国)有一副对联可以概括这一段的意思,我说上联,同学们能否对出下联?

人处困境方能奋发,

生:国无忧患常会灭亡。国少忧患易遭灭亡。等等。

师:横批呢?

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板书: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师:所以啊,孟子最后总结道:“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我们来解释解释句子的意思。(请学生讲,教师指导、点拨。关键字:生、忧患、死、安乐;句子解释时的语序调整。)

四、 师生齐读课文。

五、 教师简单归纳本文写法上的特点。

六、结束语:

两千多年前的孟子就提出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历史无数次地证明了他的观点。当我们遇到挫折,身处困境之时,不要埋怨,不要害怕,不要气馁,你应该感谢生活给了你一个磨炼自己的机会,好好把握这个机会,努力锻造自己的品格和学识才干,你就会走出逆境,开创出一片新天地!

七、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自由背诵。时间允许则当堂背诵。

八、 布置作业:背诵课文,复习字句解释。

《孟子》两章教学反思 3

1、在尊重同学主体性的前提下,必需注重教师的指导作用。

这次活动有其特殊性:主题内容离我们久远,同学在课内接触孔孟的知识极少,而关于二人的资料又是很浩繁,大量的资料会使同学无所适从。课前安排预习题时我予以了一定的指导,让同学明确了活动任务,我还把文字组织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放在首位。经过课前准备环节,培养了同学查阅,整理,筛选,概括资料的能力,培养合作精神。并且,丰富的资料为同学口语交际提供了素材。

2、培养同学的集体参与意识,让同学在实践中提高语文素养。

这节综合性口语交际课,同学能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能作到资源共享,能作到真正动脑动手,扎扎实实锻炼了自身的语文能力。通过交流孔孟的成语,格言,思想观,同学的知识更丰富了,人格更健全了;通过交流二人思想的影响,增强了民族自豪感。

本节口语交际,同学兴趣浓厚,参与意识强烈,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语文素养。正如新课标中指出的`“同学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综合性学习应突出同学的自主性,重视同学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

《孟子》两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4

教学目标:1.学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疏通文意,了解并文中一些古今异义词。  2.学习本文开头提出论点后逐层论证的写法。 3.初步理解“天时、地利、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肋”的含义,增强对国家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认识。教学重点 :1.学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疏通文意,了解并文中一些古今异义词。  2.学习本文开头提出论点后逐层论证的写法。 难   点:对5-9句论证的理解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    从国共两党之间的战争,中国共产党依靠人民群众得天下的结果(例:淮海战役的胜利),从而得出“得人心者得天下”的结论,唤起学生的共识,然后导入本课。 二、了解预习情况后,指名诵读有关注释,简介孟子和《孟子》     孟子:名轲,思想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合称“孔孟”,有“亚圣”之称。《孟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记述了孟子的言行、政治主张、哲学主张及个人修养。孟子的政治主张主要是“仁政”“兼爱”“非攻”,主张和平,反对战争。 三、初读课文、疏通文意:1、指名诵读全文,正音、听课文录音,然后齐诵两遍,。    正音:“夫”,fú,发语词,放在句首,以引起议论。“粟”,sù:谷子,与“栗”,lì区别。“畔”,pàn 。 2.对照书下注释,学生独立思考(同桌间可交流)逐段疏通文句并逐句翻译。 3.教师巡视释疑点拨,重点注意下列词语及句子(一些古今异义词)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古代城邑有内外城之分,“城”为内城,“郭”为外城;“三里”“七里”均非实指,说明城邑之小。    “是天时不如地利也”一句中的“是”,作代词用,即“这(就是)”的意思,与“也”合用,构成判断,意思是“这就是。的道理”  “人和”:指人心所向,上下团结等。 “域民”:“域”,界限,可解释为“限制”,名词作动词用。 “固国”的“固”,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使国巩固”。 “威天下”的“威”,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作“威慑”讲。 “寡助之至”的“之”动词,作“到”讲 。        “畔”:“叛”的通假字,背叛。 4.指名串讲课文(一读一译),师生共同订正。        5.齐读课文。四、分析课文 1.学生分组讨论下列问题: 1)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试划分层次并概括层意。  2)中心论点提出后作者是怎样进行论证的? 3)中心论点既然已得到了论证,为什么还要写第4段? 2.抽样提问后其他学生补充,教师评价总结。 (参考答案:      1)中心论点即篇首第1句。孟子提出三个概念:天时、地利、人和,并将这三者加以比较,层层推进。用两个“不如”强调了“人和”的重要性。三者之间的比较,实质上是重在前者与后者的比较,强调指出各种客观及诸多因素在战争中都比不上人的主观条件及“人和”的因素,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而不是物。在比较中立论,给人人的印象极其深刻。句式相同,语气十分肯定,斩钉截铁,不容置疑。      2)2—4句围绕中心论点,连用两个论据进一步论证。第2-3句选取攻战的例子从“攻方的角度”阐明“天时不如地利”,区区小城,四面受围而不能克,即使有得“天时”者也不能胜,旨在说明“地利”重于天时;第4句同样选取攻战的例子,从“守御方的角度”说明即使在占有“地利”的情况下——“城非不高”“池非不深”“兵革非不坚利”“米粟非不多”,但有人却弃城而逃,因为“地利”亦难比“人和”。这两个例子均非实际战例,而是泛指,即除特殊情况外,一般如此。因而使论战具有普遍的意义和一定的说服力。     归纳:以上三句,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  3)第5—9句的作用是在前两层论述的基础上进一步阐发,将论点的范围由战争推及到治国,从而全面体现孟子的政治主张,使文章更具有普遍意义,其次,“得道”实际上也可理解为“得人心”,即“人和”。得人心者,人心归顺,所向披靡,失人心者,人心相悖,不攻自溃。因而,第5-9句的论证绝非多余的闲笔。 注意下列词语:    “故曰”,在文中起承接作用。“故”一笔概括了上文的论证,“曰”总领发起下文议论 。“君子”即文章中所说“得道者”。     归纳:第5-9句一步论证“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 五、归纳全文。 提问:这篇短论在论证方法上有什么特色? 明确: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逐层论证,层层深入。文章第1句,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接着运用战例,分别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突出了“人和”的重要;第5-9句进一步阐发,说明,欲得“人和”,必先要“得道”。全文紧紧围绕得“人和”这一中心,环环相扣,逐层推理,显示出极其严密的论证艺术和极强的逻辑性。 2、议论中运用排比、对比等手法,使文章气势恢宏,笔酣墨畅,结构缜密。 提问:应该怎样看待孟子的“人和”的主张? 明确:孟子提出的“人和”,是他的“仁义”“非攻”思想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强调指出做任何事情必须要顺乎民心,这一观点,不仅在当时那个历史时期具有进步性,反映了孟子在那个历史发展特定阶段中的独见卓识和对人民力量的重视,对于我们今天办好事情也有借鉴。但也应当看到,孟子提出的“人和”,其根本目的在于维护封建社会的统治,这就不可避免地使他的这一观点带有时代的局限性。 六、拓展思考: 有人认为:战争胜负取决于战争性质和人心向背,“威天下”不能靠“天时”“地利”,而只能靠“人和”的理论只能适用于科学不发达的古代社会,在高科技发展的今天,要想打胜仗,就必须有最先进的武器,其余都是次要的。对于这种说法你有何想法? 七、布置作业: 1.熟读并背诵课文                   2.完成课后练习。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疏通文意,为下文分析打基础。分析课文,深入理解课文。归纳总结课文。拓展延伸,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复习巩固。

板 书 设 计

第一层:(第1句)提出本文的中心论点:“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

第二层:(第2-4句)用战争中的典型事例具体论证论点,说明人和的重要性。

第一小层:第2-3句,从攻城方论证“天时不如地利。”

第二小层:第4句,从守御方论证“地利不如人和。”

第三层:第(5-9句)进一步论证“人和”的重要性,得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论断。教 学 反 思

《孟子》两章教学反思 5

这段时间以来,繁杂的琐事竟使我在教学上疏于反思,今天讲了这节公开课之后,我静下心来冷静的思索我的教学。

这节课本想借这次四川地震的灾难向孩子们讲讲得到与失道,忧患与安乐,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提升他们的精神境界,可是,讲完之后才发现,自己失误的'地方其实很多。

首先,新课导学过程中的读文和翻译环节,给学生10分的时间让他们完成这个任务,本以为学生已经预习,可以很快的完成,意料之外的是,学生预习的并不是很好,因此在规定的时间内只有一半的组完成,其他组参与度不够;同时,在处理过程中,太仓促也太粗糙,虽然找学生起来翻译,但可能仍有同学不会翻译。还有几个重点词语没有做强调。

其次,在分析课文过程中,有点“一手包办”的感觉,没让学生自己探讨,只是结合学案上的几个问题进行思索,显得不够深入。

第三,拓展部分,没打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致使拓展没展开,感悟部分也被放到了课下。其实这应该是学生思想感情升华的一个契机,我有点浪费了。

另外,在教学理念方面仍然滞后,还是在“放手给学生”方面做得太保守,自己太想面面俱到了,也正是什么也掌握不好的一个原因。长期下去,会使学生养成一种懒与思考的惰性。

理念在实践中会不断创新,也会在不断的失败中获得前行的动力,我一定会在教学中积极改变理念和教法,使自己成为一个跟得上时代理念的老师。

《孟子》二章 6

一、基础测试题。

1.解释下面句中加粗的实词。

a.三里之,七里之而攻之而不胜。

城:     郭:    环:

b.城非不高也,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而去之……

池:     坚利:   委:

c.寡助之,亲戚之。多助之至,天下之。

至:     畔:    顺:

2.“于”字用法和其它三项不相同的是(  )

a.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b.征于色

c.死于安乐       d.衡于虑

3.结合语境,解释多义词。

a.是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  )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  )

b.征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无征不信,公爱之,何不记之(  )

c.发 舜发于畎亩之中    (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  )

4.加点词不用“使……”(使动用法)这一结构形式来解释的一项是(  )

a.其心志      b.其筋骨

c.性      d.于忧患

5.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词义。

a.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____通____(    )

b.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____通____(    )

c.属予作文以记之。  ____通____(    )

d.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____通____(    )

参考答案:

1.a.内城  外城  围着

b.护城河  坚锐,锋利,这里是精良的意思。  放弃

c.极点  畔,通“叛”,背叛。  归顺,服从。

2. a

3. a.这—表判断 b.征验—凭证 c.被任用—发出

4. d

5. a.畔—叛 背叛 b.衡—横 梗塞,指不顺。 c.属—嘱 嘱托 d.曾—增 增加

二、问答思考题。

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第四段第一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怎么翻译?

2.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是什么意思?

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等论证方法。

4.古人说“艰难困苦,至汝于成”,还说“多难兴才”,请结合《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内容和观点、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你对这些话的理解。

5.默写《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阐明人处困境能激发斗志,国无忧患易遭灭亡的句子。

参考答案:

1. 排比 所以说管理老百姓不能只*划定的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只*山川的险阻,征服天下不能*武力的强大。

2.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

3. 举例  道理  对比

4.略

5.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孟子》两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7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

2.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

3.背诵两篇短文,积累名言警句

能力目标:1.反复诵读,理解文意,培养学生文言文自学能力。

2.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

德育目标:1.理解“天时”地利”“人和”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增强对国家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认识,

2.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意。并从中得到教益,增强忧患意识,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

教学重点:理清论证思路,把握说理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认识“得道多助”及“生于忧患”的时代意义。

教学方法:1.诵读法  2.讨论点拨法3.比较法

课时安排:2课时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二、资料助读:

1、《(孟子)两章》选自《孟子•公孙丑下》。战国时期,诸侯各国之间的吞并战争日益激烈,为了求得生存,乃至建立 霸业,各国君主不约而同地崇尚武力而不体恤百姓。面对这种现实,孟子提出了他的治国理想

2、孟子与《孟子》

孟子(公元前372~公元前289),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散文家,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人。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再传弟子,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家学派最有影响的大师,后来将他和孔子并称“孔孟”有“亚圣”之称。他在政治上主张“法先王”,在孔子“仁”学的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仁政”学说,并借此游说齐、梁等国,曾一度为齐国客卿。当时天下以互相攻伐,富国强兵为能,因此视其� 他退而讲学、著述,他的学生们记他的言行,成为《孟子》七篇。

《孟子》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也是 先秦杰出的散文著作之一,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活动、政治学说、哲学思想和个性修养。孟子散文气势磅礴,感情奔放,富有鼓动性,其文章语言流畅,笔锋犀利,论辩深刻。 《孟子》分为七篇,每篇又分上下两部分。各篇分若干章,以首章中标于篇首的开头数字为题,标题只起区别作用,并不概括全篇内容,这与《论语》类似。全书共261章。它是先秦诸子中文学性较高的著作。宋代朱熹把它和《大学》《中庸》《论语》编在一起,称为“四书”。《孟子》文章向来以雄辩著称。读孟子文,令人感到气势磅礴,感情激越,锐不可当。出于对当时执政者贪婪残暴行径的愤慨,对挣扎在苦难中人民的同情,对别家学说的敌视,对贯彻自己。主张的强烈愿望,以及那种“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的救世责任感?使孟子的文章激切、刚厉、理直气壮。他又善于运用各种驱诱论敌就范的手法,加上文辞铺张扬厉,时露尖刻,喜用一大串的排偶句式,所以笔锋咄咄逼人。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朗读,听读,注意把握字音,停顿、重音。注意读出文章的气势。

2.学生齐读课文,稍作朗读指导。

注意排比句的节奏,如: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四、译读课文,把握文意:(注意步骤)

1.自行翻译课文,圈点勾画,标示出疑难词句。

2.小组讨论,质疑、解疑。

3.积累文言知识。

(1)通假字: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通“      ”,义:         )

(2)古今异义词: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城:                      郭:                       )

委而去之(去:                                       )

亲戚畔之(亲戚:                                                          )

池非不深也(池:                                                           )

(3)一词多义;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  三里之城(   )            地利不如人和(      )

环而攻之而不胜(    )

以天下之所顺(     )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  兵革非不坚利也(    )(4)注意下列加点词: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域: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固: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威:   )

(5)注意下列句子的翻译;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五、思读课文,理清论证思路,背诵课文 :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文章是如何逐层展开论证的?(同桌之间讨论、交流。)

明确:中心论点是                                 。

文章开篇提出      ,指出     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由此逐层展开,用概括性的战例加以证明,分别就      与      、     与      作比较,指出天时、地利、人和三因素在战争中所起的作用不同,然后由战争中的“人和”推出治国安邦的道理,得出“       ,         ”的结论,阐明了“     ”的实质,即“多助”天下顺之”;最后把“    ”与“      ”进行对比,自然导出“         ,           ”。

2.学生依据提示,背诵课文。

六、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完成练习册。

《孟子》两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第二课时                    授课时间: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齐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出停顿,读出抑扬顿挫的气势和美感。

2.示范朗读,提示学生把握句中的停顿及重音。

(1)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2)……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3.大声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

三、理清论证思路,背诵课文:

1.自读课文,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翻译课文。

2.小组讨论交流,相互解答翻译中的疑难问题。

3.全班分组, 展开课堂竞赛。

(1)读准下面的字。①畎亩     ②傅说      ③胶鬲       ④行拂

(2)注明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①曾益其所不能             ②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③入则无法家拂士            ④所以动心忍性

(3)一词多义。

舜发于畎亩之中

行拂乱其所为        ②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①    入则无法家拂士           死于安乐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胶鬲举于鱼盐之中

③                       ④

国恒亡                   死即举大名耳

舜发于畎亩之中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⑤                      ⑥

发于声                    扶苏以数谏故

(4)翻译句子。

①故天将降 大任于是人也……曾益其所不能。②人恒过……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③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④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第二板块:思想内容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论证的?请简述本文的论证思路。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                 ”。

作者从     、     两方面论证。文章先谈        的问题。先以六个出身低微、经过种种磨炼而终于身负“大任”的显贵人物为例来说明                        ,同时又重视人的主观因素,提出“      ,       ,       ”的观点。从两方面说明人 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就必须                                          。接着由     说到      ,指出决定国家存亡的因素和个人能否成就大业的因素相仿,最后推出论点                              。

(2)这篇短论在论证方法上有什么特色?

这篇短论采用了类比论证、     论证、      论证、归纳推理论证等论证方法。如把         与          类比,如                 事例罗列,如把

与          对比,如先分析论证,后归纳观点等等。

第三板块:才华展示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你知道有哪些名句与此意思相同?请列出两句。

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挎少伟男。思所以危则安矣,思所以乱则治矣,思所以亡则存矣。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自强为天下之健,志刚为大君之道。……

(2)哪些事例可以证明这一道理?请列举几例。

如事例:1、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白成带领义军打进北京城,志得意满,终致失败,这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真实写照。

2、有人做过一个实验,将一只青蛙丢进沸水中,青蛙奋力一蹦跳出来了。将青蛙放入温和的开水中,青蛙乐于呆在其中,温度渐升渐高,青蛙 慢慢适应,最后竟被煮死了。这也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写照。

4.学生齐背课文。

四、总结升华:

学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

提示:孟子文中所言的两个问题,对我们仍具有可贵的启发意义:一是关于人才的造就问题。孟子在这个问题上强调了两个方面。一方面他强调入的才能是在艰难困苦的磨炼中形成的,增长的。担当“大任”者,必先经历一番“苦”“劳”“饿”等等艰难困苦的磨炼,方能增长才能,担此大任。才能不是天生的。而优哉悠哉,贪安图乐,自然也增长不了才能。才能从磨炼中来。另一方面他指出入要能够经受住挫折困顿的考验,在挫折困顿中奋起,这样才会有所作为。挫折困顿面前,振作精神,努力奋斗,发挥主观能动性,方能冲出困境,别开生面;若颓然丧志,一蹶不振,自然也就消沉下去。才能从奋斗中来。一是关于国家的治理问题。孟子指出拥有贤臣,采纳谏诫,保持警觉,居安思危对一个国家的极端重要,这关系到国之存亡。孟子的这个思想有深远的意义。试想,一个国家如果奸邪当道,佞幸弄权,沉湎安乐,丧失警觉,那么其前途命运是可想而知的。

五、比较,把握《孟子》散文的逻辑性和文采:

1.逻辑性——层层深入的论证特色。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从战争这一角度出发。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这三个条件的比较阐述了人和对战争胜负的决定作用,由此再加引申,推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论断,阐明了施行仁政的重要性。短文结构形式“总起——分承——阐述——结论”,体现了作者由点到面,由个别到一般的逻辑思路 ,使文章极富说服力和感染力。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先列举六位历史人物的事例,再推及与此相似的“是人”,从个别到——般,阐述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磨炼的,接下来从个人作为推论到治国,最后归结出全文论点。作者论述的逻辑思路,外化为一种“层进式”结构。

2.品味《孟子》散文的语言特色

明确:这两篇短文气势磅礴,具有极强的说服力、感染力,这与孟子善用排比等修辞不无关系。章一“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用的是双重否定。排比有力;“域民不以……固国不以……威天下不以……”层递排比,更有气势。章二开首列举历史人物,自然用的是并列排比;而“人恒过……”用的则是句式排比。足见孟子说理散文善用排比,而且句式灵活,形式多样,既给文章平添了气势,又给人以美不胜收之感。

两篇短文中名言警句迭出,句式工整。表意蕴藉。闪烁着哲理的光华。

六、课堂小结:

《(孟子)两章》,笔带锋芒,语言犀利,气势磅礴,善于说理,手法多样。论证严密。这些特点对于我们今天读写议论文具有多方面的指导作用和借鉴意义。孟子的政治思想对生活在21世纪的我们仍有一定的教益。“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希望大家悉心体会,思有所悟,学有所获。

七、布置练习作业

第三课时                        练习时间:

a、《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一、文学常识填空:1、孟子,名        。       时期        学派的代表人物。

2、《孟子》是一部记录         的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的书,共七 篇。南宋朱熹将《孟子》、         、         、         并称为“四书”。

二、解释一词多义:

道:1、会天大雨,道不通(      )2、得道者多助(    )3、伐无道,诛暴秦(    )

固:1、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2、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

池:1、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2、池非不深也(     )

三、解释加点词:

1、环而攻之而不胜(       )(      )2、夫环而攻之(      )3、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4、兵革非不坚利也(      )5、委而去之(       )(        )6、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7、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

8、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        )

四、翻译下面句子:

1、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2、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3、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4、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五、回答问题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2、从上文看,得“人和”的实质是“         ”,得“人和”的最佳局面是“          ” 。

3、本文主要采用的论证方法是            、            。

4、现代生活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仍然有其普遍的意义,请结合你的生活,谈谈对“道”的理解。

5、请写出一句与“人和”有关的名言警句:

b、《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           ,中心论点是                         。阐述了孟子                                  的人才观。

2、给加点字注音。畎亩(     ) 傅说(     ) 胶鬲(     ) 法家拂士(     )

3、找出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入则无法家拂士 。 困于心衡于虑 。              曾益其所不能

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

所以动心忍性(      )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        )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空乏其身 (        ) 舜发于畎亩之中(        )苦其心志(          )人恒过(          )

5、翻译句子:

(1)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6、比较下列各组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国恒亡 河曲智叟亡以应

b. 故天将降大任 于是人也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c.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安能辨我是雄雌 d. 国恒亡 则有去国怀乡

7、本文作者认为国家长盛不衰,就需要有         和         。 (用课文词语回答)

8、开篇列举的六位人物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试具体比较分析。

9、孟子在选文第①段中以六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告诉人们:

请写出与之意思相近的一句名言?

10、孟子在文中列举了六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强调了“逆境能成才;现在有人认为“顺境也能成才”。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举例谈谈。

《孟子》二章 8

设计思想:本文语言简练,句式长短相继,读起来琅琅上口,适合诵读教学。先秦散文,文理俱佳,要了解作者文风,然后披文入理,这样文与理协,理解、识记起来就会容易得多。布置预习:通过各种渠道,查阅有关舜、傅说、胶鬲、管夷吾、孙叔敖、百里奚的故事。

课时安排:本文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学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一、由“战国七雄”导入  对战国中期社会和人民生活状况的介绍,由“诸子百家”导入  对孟子及《孟子》的介绍。

二、初读课文,利用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

三、再读课文,注意停顿和轻重音。

四、齐读课文,读完后教师进行纠偏和诵读指导。

五、散读课文,结合课下注解以及工具书了解文章大意。

六、思考讨论: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还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二者之间是什么关系?

教师对于学生讨论中的合理看法要充分肯定,在此基础上,给出自己的看法:从第二、三段看,涉及的主要内容是有关战争方面的。第二段从攻城方的角度写,虽然攻打的是个小城,也选择了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但是没有选择有利于进攻的良好的地理形势,所以“不胜”而返,从而强有力地证明了“天时不如地利”的观点。第三段从守城方的角度写,守城者据守着“高城”“深池”,拥有坚利的兵革、丰盛的米粟,却弃城而逃,显然是因为“地利不如人和”。由上面分析可知,第一段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是第二、三段的论点,它也是打仗中要用到的一条很重要的战略战术原则。再看第四段的主要内容,涉及到“封疆”、“固国”、“兵革”、“畔之”、“攻”、“战必胜”,这些都是描写战争的词语,可见本文的主要篇幅都是写有关战争方面的内容,但作者的态度不是鼓吹战争制胜,而是反对不义战争,反对以“兵革之利”威震天下,甚至 那战争靠什么制胜呢?作者就此自然而然地提出自己的主张:得道多助,多助之至,天下顺之。由此引申出的结论就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即使要打,也一定是打胜仗。从这段看,作者只是以战争为例,落脚点是要谈治国之道,具体来说就是“人和之道”,“仁政之道”。由此明确:“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可

七、追加思考:本文的论证思路是什么?

明确:层进式论证。

八、整理字词及文化常识,熟读成诵。

第二课时(学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一、由六名学生讲故事。

故事内容: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二、讨论:从这些故事中总结共同的规律。

明确:要成就大事业,必须经过一番艰苦的磨练。

启发提问:怎样才算艰苦的磨练呢?

三、初读第二段,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

四、学生串讲第二段,教师订正后提问:“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的前提是什么?目的是什么?

明确:前提是“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目的是“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五、学习第三段,疏通大意,了解论述层次。

明确:先举人的例子,从正面说理,谈“犯错”与“改错”的关系,谈“内心忧困、思虑阻塞”与“有所作为”的关系,谈如何让想法为人所知,论证“生于忧患”的观点。接着举国家的例子,从反面说理,谈国家如果没有“内忧”与“外患”就要灭亡,论证“死于安乐”的观点。

六、比较两篇文章的论证方式。(见“扩展资料”部分)

七、讨论:联系现实生活,谈谈对于一个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树立什么样的忧患意识。教师总结讨论情况。

八、整理字词和文化常识,熟读成诵。

《孟子》两章教学反思 9

在这节课上我显然不在状态:课堂教学语言表达不顺畅,课堂组织不力,引导不到位。总感觉到有些别扭。班还是我经常上的班级,学生还是我熟悉的学生,况且又没有其他教师听课,这只是一节平常的课,我为什么就这样不自在呢?

由此,我想到备课不但包括备教材、备学生,而且还应该包括备自己——以最好的状态进入课堂。不管是穿着、心情还是精神气质,都要使自己达到最理想的状态。因为课堂是神圣的',师者的形象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窦桂梅老师说:“站在讲台上,我就是语文。”一个举止从容大方、吐高雅、智幽默的教师肯定会赢得学生敬佩和爱戴。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那么,我为什么会在这节课上不在状态呢?其实每一周的开始上课的状态都不是太好。这可能与双休日的休息有关。在家还没有休息够,又要进入紧张的工作之中了,心理上多少有些不情愿。我了解到有不少老师也有这种表现。其次课前的注意力没有在备课上。以为课已经准备好了,教案也写成,课文以往教了好几遍,也再熟悉不过了,认为没有必要准备了。于是就不再思考教学上的事情了。

还有,在课堂开始时导语没有做好。开头很重要,它甚至影响着一节课的质量。在上课时我说:“在战国时代,战争频繁,人民深受战争之苦。继孔子之后,一位儒家大师出现了。大家说他是谁?”学生很容易就能回答是出孟子。“他有什么政治主张呢?”我接着问。这下学生没有回答上来。出乎了我的意料,因为学生在七年级时学过中国古代史,回答这个问题并不难。但是70多个学生中就没有一个能回答上来。这令我比较失望,影响了接下来的上课心情。

大凡成功的教师都善于调节自己。根据实际情况调节教学进度,调节教学策略,调节自己的情绪。这是教学机智,唯有在实践中不断地锻炼才能养成。我串讲了课文以后,让学生讨论了以下几个问题:

1、这篇短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作者是怎样一步步论证中心论点的?

3、文中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和修辞方法?它们分别有什么作用?

4、孟子的政治主张对今天有什么指导意义?

这几个问题只要略动脑筋都能回答上来。因此,我没有让学生讨论,而是引导大家把答案说出来。这也是课堂上做得不足之处。

《孟子》两章教学反思 10

在教学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时先要求学生自主讨论翻译全文, 并根据学习找出重点词句,然后由学生说出要点,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高。学习课文,领悟精神实质时,也在老师指导下由学生完成,收到较好效果。这节课学生解决了这样一些问题:

1、掌握了一些实词,如发,举,士,苦,劳,饿等。

2、掌握重点句子的理解,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如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等等。

3、理解课文内容,课文从个人成才谈到治国。告诉我们忧患使人生存发展,贪图享乐使人萎靡死亡。

在教学过程中,“质疑──探疑──合作解疑”贯穿教学始终。学生在学习中善于发现问题,积极探讨问题,真正感受到求知的乐趣。使许多不能解答的问题得到了解答,使许多能解答的。问题在头脑中愈发明朗。同时读也贯穿整个教学中,且形式多样,使学生在读中赏美点,在读中解难题,在读中获知识,在读中明道理。

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缺点和不足,对学生的发言缺少鼓励、肯定,应给予适当的评价,让学生树立信心,使他们在课堂上乐于展示自我风采。在以后得教学中要尽量避免这些缺点,把课堂真正交给学生,让他们做课堂的主人,自己则做一个旁观者、倾听者、引导者。

《孟子》两章教学反思 11

学完《孟子》两章,我想检查一下背诵。但由于学生多,要求学生在组内互相检查,感到检查效果不太好;随后找部分同学在全班展示背诵。发现学生的兴趣不高。只有零星几个举手的。与上其他课型,学生积极踊跃的场面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因而如何提高他们积累文言、背诵文言美文的兴趣。便成了我当时思考的一个主题。

后来我用默写的方式,检查背诵的测试过后,(默写《孟子两章》)。我进行了批改,根据批改的情况来看,成绩很不理想,班里有一多半学生的成绩不合格,到第二天上课时,我拿着改好的试卷走进教室,当学生看到自己的成绩时,先是“呀”的一声,随后变习惯性的低下了头,做好了挨批的准备。

看到这些,我想如果再批评他们的话,效果也不会很理想。那 听到这个消息,有的同学悄悄松了口气,还有一些大概是觉得又过了一关,所以也松了一口气。

“但是我想在咱班重新测验一次。”说完后,我看到一些同学又不做声了。“不过这次咱们改变一下考试的方法,不全班一起测验了,我有一个提议,以这个星期为界限,在本周内如果有谁背过《孟子两章》的话,就可以单独找我背,背过的我就在记分册记满分。背不过的我先不计分,等什么时候背过,就什么时候找我。如果到本周末还没找我背诵的话那么下星期一开始我要找你背,到那时候背过多少就记多少分,大家说同意么?”

“同意!”同学们回答的声音非常响亮,这大概是我接这个班以来回答得最齐的一次。

刚一下课,就有几个学生围了上来:“老师,那如果万一背不过,也不记分?”

好的!“我现在背可以吗?”有几个成绩不错的同学说。

好!结果全背下来了。“满分!”我说完后便记到记分册上。

其他几个一听,都抢着说:“老师,我也背,我也背!”

“好,好,一个一个地来。”我说。

接着又有几个同学背过了,我也都给他们记上了满分。背过的同学都非常高兴,没背过的也都跃跃欲试,班里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积极场面。于是又有几个同学利用吃饭后的时间找我背。我说,学校不允许中午找老师。没想到,没背的同学一有机会就要求背诵

结果还没到两天,全班学生都背完了,完全出乎了我的预料。

我趁热打铁,在班里又宣布:“从今天开始,为了鼓励上课积极回答问题的同学,我决定在上课提问时也记成绩。答对一次加十分,答错不扣分。”同学们一听都迫不及待的等着我评讲课文,即便是平时上课不认真听讲的同学也抬起了头。这节课不像以前那样,只有几个举手的`,而是全班大部分同学都举了手,有几个争强好胜的同学还急的大叫。

通过这次试验使我意识到:在新课改的过程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灵活多样,不但要研究教法,而且要背学法,不断探索出使学生爱学、会学并行之有效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兴趣。特别是在对学生评价时,要充分发挥他的激励作用,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鼓励学生自我提高。使学生成为积极的参与着,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主动性,以激发他们最大潜能。这种激励方法,也适用于文言文积累的学习上。

《孟子》二章 12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步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不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孟子》两章教学反思 13

整个课堂教学过程证明这样的教学是卓有成效的。当学生们热烈地讨论墨子成功地阻止了战争的原因时;当学生们例举“美伊”关系,并争先恐后地分析美国力主武力攻打伊拉克的原因时;当学生们不知不觉地扮演墨子的角色不遗余力地为伊拉克出谋献策时,我高兴地发现,学生的学习兴趣确实已被激发了。他们显然忘了课文里的事是发生在两千多年以前,而是尽情地吸取文中的知识,然后全身心地投入到对今天国际焦点的分析。他们积极发言、深入探讨、广泛合作。教师也不以固定的答案去框住学生的思维,而是鼓励他们多角度、多方面去思考问题,允许发表自己的见解,鼓励个性发展。这样学生们就能真正做到把抽象的书本知识与人的生活世界联系起来;把抽象的书本知识与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形成知识的`过程联系起来。学生的精神世界的发展就从学科教学中获得滋养,在发展对外部世界的感受、体验、认识、欣赏、创造能力的同时,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的生命世界,体验丰富的学习人生,满足生命的成长需要。

其实这是在课改理念的影响下,及继承传统的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加以创新的成功案例。传统的文言文教学方法大多是侧重文章字、词、句的教学,因此常造成许多学生讨厌学习文言文,认为它难读,全部要靠死记硬背,且其内容又离我们现实生活太远了。学习它只是为了应付考试,一点实用价值都没有!加上现在初二年使用的这套教材,第五、第六单元都是文言文,如果都放在下半学期教,学生学起来就更厌烦了。所以我就把第五单元提到上半学期来教。备课时,我忽然觉得如今美国要攻打伊郎,跟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大国吞并小国的情形差不多。为了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提高其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我创造性地把新课程理念贯穿到传统的文言文教学中去。即在第一教时疏通文章字、词、句大意的基础上,设计几个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在课后查资料、几个人合作学习。并设计了几个相应的教学环节,巧妙地引导学生运用从课文中学到的知识、思想去分析现实中的国际焦点。这样学生就能在小集体活动中找到学习语文的乐趣。因为合作学习可以发挥学生的专长,学习优秀的学生常可 真正感受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而争辩能让学生充分展示个性,又能在思辩中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激发学习兴趣。

《孟子》二章 14

教案示例二

重难点分析:

1.辨析疑难字、词不达意、句意,是本文学习的一个重点,可以放手让学生在自学中,发现问题,互相讨论后,教师精要讲解的方法学习。

2.理解蕴含在两文中的作者的观点,是学习本文的又一重点,教师应通过设计带有启发性问题的形式,让学生分析、讨论来解决。

3.两篇短文都采用“逐层深入论证”的结构,这是学习本文的一个难点,因此,要从浅入手,在学生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先分清层次,能概括出层意,再进而帮助学生从整体上认识这一结构特点。

4.“逆境能成才”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阐述的观点,它表明了人才要在困境中造就的道理。那么“顺境也能成才吗?”这是许多学生可能产生的一个疑问。对此,可以引导学生联系历史,现实生活中的事例或者引导学生分析“成才”与外在环境的关系,从而澄清学生认识。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明确目标

疏通第一章大意,理解寓含其中的作者的观点,学生畅谈各自看法,以加深理解。

二、整体感知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选自《孟子·公孙丑》,标题是后来的编者加的。此标题从内容上高度概括了本文的中心意即:凡讲仁义,行仁政的,就会得到广泛的支持与拥护;反之,就孤立,就会只有极少数人的支持与拥护。孟子生活在各诸侯国互相攻伐,社会骚乱的战国时代。因此,他提出“施仁政”,“行王道”的主张,反对武力兼并,这篇短论很能代表他的主张。

三、教学过程

1.让学生介绍查找到的孟子及《孟子》的常识的资料,讲述摘录的逆境造就人才的事例。

2.鼓励学生充分朗读,自学,发现问题,质疑,讨论。

结合课后练习一,要求学生在朗读课文时注意节奏鲜明,如“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读排比句尤其要注意节奏鲜明,读出气势来。孟子自称善养浩然之气,他是很讲究文章的气势的。朗读时还要通过语调的变化,突出文章的关键句、中心句。

老师可先范读,再指名读、小组齐读或全班朗读,让教室里充满学生的琅琅书声。

3.投影习题,检测自学效果。

(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句是( )

A.夫/环而攻之。 B.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C.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D.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2)下列句子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

A.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B.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C.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D.米粟非不多也

(3)解释下句中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池非不深也。

②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4.讨论问题

(1)本文作者从作战入手,设举了两个战例,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把决定战争胜负的客观因素归结为哪几个?作者认为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

(2)本文借论战,深入阐述了怎样的政治主张?这一主张是如何逐层推进论证的?

(3)画出第3、4节中的排比句,诵读体会,议论文说理运用排比句式的表达作用。

练习:请你紧扣强调“青少年时期要努力学习”这一内容写一组排比句,加深体会。

四、总结、扩展

这篇短论着重阐述了孟子关于统治者要“施仁政”,“行王道”的政治主张。论证逐层深入,令人信服。排比句式,更增强了语句的气势。

为达到教育的目的,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知识,简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原因,使其懂得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重要性。

五、布置作业

1.整理课堂笔记,分类整理通假字、古今异义字。

2.背诵文章。

第二课时

一、明确目标

比照学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懂得逆境能造就人才的道理,并加深对逐层深入论证方法的理解。

二、整体感知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章选自《孟子·告子》,文题同样是编者所加,该标题也恰好概括了本章的中心意思——忧患激励人奋起,使人生存发展;安逸享乐使人萎靡,必将导致灭亡,即逆境能成才。表明了孟子关于人才要在困难环境中磨炼造就的观点。文章摆事实,讲道理,举例典型,观点与材料紧密结合,说理透彻,令人信服。

三、教学过程

1.指导朗读。听录音范读,学生跟读,自由诵读。

(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

傅说 忍性 法家拂士 曾益

(2)正确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①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②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

2.发动学生借助工具书自学,疏通文意。着重强调通假字及用法特殊的字。重要的语句有: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2)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3)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4)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讨论问题,深入理解本文中心及逐层深入的论证方法。

(1)本文共列举了哪些人的事例?这些事例共同说明了什么道理?

明确:第一节列举六个由卑微而显贵的杰出历史人物的事例,意在说明人要成大器,担负治国重任,必须经受磨炼。

(2)例证以外,本文还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说明这一道理的?

明确:作者在短文中,不局限于例证。还善于由个别到一般,讲道理分析,并从正反两方面对比分析论理。

(3)与上一章比较,本文在论证思路上有何异同?

明确:同:本文在论证上也采用了层层推理的方法。

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开头即提出中心论点,而本文是在层层推论的基础上,结尾时才概括出来的。

四、总结、扩展

本文作者采用层层推理的方法,摆典型事例、正反对比讲道理,使观点有很强的说服力。

为更好地拓开学生思路,深入领会作者的观点,可以让学生思考下列问题:

1.试另举一两个古今事例,或结合本人的亲身体验,谈谈你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理解。

2.有人说:“逆境能成才”,“顺境也能成才”,请你举例谈谈对此说法的看法。

五、布置作业

1.课后练习三、四。

2.强化背诵内容。

3.设计表格着手积累己学过的通假字。

《孟子》二章 15

18 《孟子》两章

从容说课

《(孟子)两章》选自《孟子·公孙丑下》。战国时期,诸侯各国之间的吞并战争日益激烈,为了求得生存,乃至建立霸业,各国君主不约而同地崇尚武力而不体恤百姓。面对这种现实,孟子提出了他的治国理想。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主旨十分明确,突出强调“人和”的重要性,“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具体地说,就是阐明战争的胜败主要取决于人心的向背,而人心的向背,又取决于统治者是否“得道”。从战争谈起,最终归结到如何治国平天下。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先以六个出身低微,经过种种磨炼而终于身负“大任”的显贵人物为例,说明人只有经过艰苦的磨炼,才能有所作为,才能成就大事,井由此引申,从正反两方面说明经受磨炼的益处,最后得出“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结论。由造就人才类推到治国的道理,显得水到渠成。

教学两篇短文,应在疏通文句、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习孟子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排比、对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全面认识《孟子》散文的艺术特点。学习文言文,重在古今对读,赋予经典作品以新的内涵,体现文化传承的特点。基于此,教师应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得道多助”“生于忧患”的时代意义。

课堂教学应以诵读法为主,辅之以讨论点拨法、比较法、竞赛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朗读、译读、思读、背读、延读、品读,最终实现美读,让琅琅书声伴随整个课堂教学。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

2.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

3.背诵两篇短文,积累名言警句。

能力目标

1.反复诵读,理解文意,培养学生文言文自学能力。

2.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

德育目标

1.理解“天时”地利”“人和”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增强对国家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认识,

2.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意。并从中得到教益,增强忧患意识,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

教学重点

理清论证思路,把握说理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认识“得道多助”及“生于忧患”的时代意义。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学习文言文的关键是诵读。特别是像《孟子》这样富于文采的文章,诵读显得尤其重要。可通过不同的朗读方式,引导学生美读课文,读出抑扬顿挫的气势和美感。

2.讨论点拨法

3.竞赛法

4.比较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录音机、教学磁带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资料助读;师生共同研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译读课文,积累文言文相关知识,把握文意,理清说理思路,把握说理方法,品味语言:延伸拓展,深化对文章观点的理解。

[教学步骤 ]

一、导语 设计

同学们,大家还记得那财气势恢宏的新闻《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吗?西路军胜利的原因是什么?(学生齐答;“得人心者得天下。”)今天,我们学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深层探究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

二,资料助读

孟子与《孟子》

孟子(公元前372~公元前289),邹人,是孔子之孙孔仅的再传弟子。游说于齐梁之间,没有被重用,退而与其门徒公孙丑、万章等著书立说。继承孔子的学说,兼言仁和义,提出“仁政”的口号,主张恢复“井田制”和世卿制度,同时又主� 宋元以后,地位日尊,元至顺元年封为邹国亚圣公,明嘉靖九年定为“亚圣孟子”,在儒家中其地位仅次于孔子。思想事迹大都见于《孟子》一书。

《孟子》文章向来以雄辩著称。读孟子文,令人感到气势磅礴,感情激越,锐不可当。出于对当时执政者贪婪残暴行径的愤慨,对挣扎在苦难中人民的同情,对别家学说的敌视,对贯彻自己。主张的强烈愿望,以及那种“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的救世责任感?使孟子的文章激切、刚厉、理直气壮。他又善于运用各种驱诱论敌就范的手法,加上文辞铺张扬厉,时露尖刻,喜用一大串的排偶句式,所以笔锋咄咄逼人。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学生听读,

注意把握字音,停顿、重音。

2.教师示范背读课文,注意读出文章的气势。

3.学生齐读课文,教师稍作朗读指导。

注意排比句的节奏,如: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四、译读课文,把握文意

1.学生自行翻译课文,圈点勾画,标示出疑难词句。

2.小组讨论,质疑、解疑。

3.教师引导学生积累文言知识。

教师分发文字资料,内容如下:

(1)通假字: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畔通“叛”,背叛)

(2)古今异义词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城,内城;郭:外城)

委而幸之(离开。今义:往、到)

亲戚畔之(亲戚朋友,包括父母兄弟。今指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

池非不深也(护城河。今指水塘。)

(3)一词多义;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凭)    三里之城(的)               地利不如人和(有利)

环而攻之而不胜(代词)

以天下之所顺(用)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到)      兵革非不坚利也(锐利)

(4)注意下列加点词的用法: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名词用作动词,限制)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形容词用作动词,使……巩固)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形容词用作动词,威慑)

(5)注意下列句子的翻译;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戚都反对的寡助之君,所以,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五、思读课文,理清论证思路,背诵课文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文章是如何逐层展开论证的?      学生同桌之间讨论、交流。

明确: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文章开籍提出论点,指出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由此逐层展开,用概括性的战例加以证明,分别就天时与地利、地利与人和作比较,指出天时、地利、人和三因素在战争中所起的作用不同,然后由战争中的“人和”推出治国安邦的道理,得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结论,阐明了“人和”的实质,即“多助”天下顺之”;最后把“多助”与“寡助”进行对比,自然导出“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教师依据学生回答板书,形成背诵思路。

2.学生依据板书提示,背诵课文。

六、总结升华

教师提示,“六经注我,我注六经”,学习文言文,要注意联系现实,古为今用,赋予经典作品以时代意义;对于“人和”得道”,你是如何认识的?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学生讨论。

生1:我觉得“人和”就是拉帮结派,君不见,人世间,团团成伙好办事。

生2:日本某些反华势力,擅自篡改历史教科书,结果招致了国内外有识之士的一致反对,弄得众叛亲离;正应了孟子这句古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生3:孟子的这一主张,强调做任何事情必须要顺乎民心,反映了孟子在那个历史发展特定阶段中的远见卓识。但也应当看到,孟子提出“人和”,其根本目的在于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这就使他的观点不可避免地带有了时代的局限性。

生4:我觉得,战争胜负取决于战争的性质和人心向背,“威天下”不能靠“天时”地利”,而只能靠:“人和”的理论只能适用于科学不发达的古代社会。在高科技发展的今天,要想打胜仗,就必须有最先进的武器,其余都是次要的。美伊战争不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吗?

生5:强权只能横行一时,绝不可能横行一世。世界的政治格局发展到今天,虽然欧美发达国家相对来说仍然处于支配地位,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大国的霸权地位已处在江河日下的境地。在世界政治的运作中是否合乎道义正在成为处理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之间关系的准则,“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将会成为21世纪支配世界政治格局的重要观念。

生6:在当今社会,什么是合乎“道义”的?什么是不合乎“道义”的呢?

教师明确,也许可以这样回答;第一,合乎国家与国家平等的原则,也就是说国家无论大小、贫富、强弱都应在平等的原则下参与国际事务,第二,有利于维护和平共处,这是鉴于20世纪的战争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灾难,维护和平,避免战争,对21世纪人类社会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一中国儒家的思想作为一种有价值的资源受到我们的重视。

七、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整理课堂发言,写一篇读后感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学生自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师设计相关问题指导学生自读,帮助学生理解文意,理清论证思路,背诵课文;延伸拓展、总结升华:比较阅读,把握《孟子》散文的艺术特点。

[教学步骤 ]

一、导语 设计

设计(一)

大家都熟悉“卧薪尝胆”的故事吧。越王勾践在患难中矢志不渝,终于打败了吴国,重振越国;然而在此以后,“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沉溺于安乐中的越王重蹈覆辙。越王勾践的经历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请走进《孟子·告子下》的选段中去寻找答案。

设计(二)

美国阿拉斯加的一个自然保护区内原是鹿与狼共存的,为保护鹿不被狼吃掉,人们赶走了狼。不料,在“和平安宁”环境中的鹿,优哉游哉,不再狂奔快跑了,体质明显下降,不久便有许多鹿病死了。人们只得再把狼“请”回来,不久鹿群又生机焕发充满活力了。同学们听了这个故事,会有什么样的感想呢?(学生答“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师板书文题。)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齐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出停顿,读出抑扬顿挫的气势和美感。

2.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提示学生把握句中的停顿及重音。

多媒体显示:

(1)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2)……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加点词重读)

3.学生大声读课文。

三,理清论证思路,背诵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翻译课文。

2.小组讨论交流,解答翻译中的疑难问题。

3.全班分为两组,展开课堂竞赛,每道题单数题一组回答,双数题二组回答。每小题赋5分。以积分多少分出胜负。

多媒体显示:

第一板块:文言知识

(1)读准下面的字。

①畎亩  ②傅说  ③胶鬲  ④行拂

(2)注明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①曾益其所不能

②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③入则无法家拂士

④所以动心忍性

(3)一词多义。

舜发于畎亩之中

行拂乱其所为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①                         ②   死于安乐

入则无法家拂士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胶鬲举于鱼盐之中

③                         ④

国恒亡                      死即举大名耳

舜发于畎亩之中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⑤                         ⑥

发于声                     扶苏以数谏故

(4)翻译句子。

①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曾益其所不能。

②人恒过……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③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④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第二板块:思想内容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论证的?请简述本文的论证思路。

(2)这篇短论在论证方法上有什么特色?

第三板块:才华展示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你知道有哪些名句与此意思相同?请列出两句。

(2)哪些事例可以证明这一道理?请列举几例。

学生课堂竞赛成果展示:

关于思想内容: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作者从个人、国家两方面论证。文章先谈造就人才的问题。先以六个出身低微、经过种种磨炼而终于身负“大任”的显贵人物为例来说明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同时又重视人的主观因素,提出“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的观点。从两方面说明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就必须在生活、思想、行为等方面经受一番艰难甚至痛苦的磨炼。接着由个人说到国家,指出决定国家存亡的因素和个人能否成就大业的因素相仿,最后推出论点。

(2)这篇短论采用了类比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归纳推理论证等论证方法。如把造就人才与治理国家类比,如六位逆境中成才的人物事例罗列,如把成就伟人与国家灭亡对比,如先分析论证,后归纳观点等等。

才华展示:

(1)相关的名句有: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挎少伟男。

思所以危则安矣,思所以乱则治矣,思所以亡则存矣。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自强为天下之健,志刚为大君之道。……

(2)相关的事例有: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白成带领义军打进北京城,志得意满,终致失败,这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真实写照。

有人做过一个实验,将一只青蛙丢进沸水中,青蛙奋力一蹦跳出来了。将青蛙放入温和的开水中,青蛙乐于呆在其中,温度渐升渐高,青蛙慢慢适应,最后竟被煮死了。这也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写照。

畅销一时的书《谁动了我的奶酪》也在诠释“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

……

4.教师综合评判,分出优胜组,全班鼓掌祝贺。

5.学生齐背课文。

四、总结升华

提问:学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

学生讨论。

成果展示:

孟子文中所言的两个问题,对我们仍具有可贵的启发意义:一是关于人才的造就问题。孟子在这个问题上强调了两个方面。一方面他强调入的才能是在艰难困苦的磨炼中形成的,增长的。担当“大任”者,必先经历一番“苦”“劳”“饿”等等艰难困苦的磨炼,方能增长才能,担此大任。才能不是天生的。而优哉悠哉,贪安图乐,自然也增长不了才能。才能从磨炼中来。另一方面他指出入要能够经受住挫折困顿的考验,在挫折困顿中奋起,这样才会有所作为。挫折困顿面前,振作精神,努力奋斗,发挥主观能动性,方能冲出困境,别开生面;若颓然丧志,一蹶不振,自然也就消沉下去。才能从奋斗中来。一是关于国家的治理问题。孟子指出拥有贤臣,采纳谏诫,保持警觉,居安思危对一个国家的极端重要,这关系到国之存亡。孟子的这个思想有深远的意义。试想,一个国家如果奸邪当道,佞幸弄权,沉湎安乐,丧失警觉,那么其前途命运是可想而知的。

五、比较阅读,把握《孟子》散文的逻辑性和文采

1.逻辑性——层层深入的论证特色。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从战争这一角度出发。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这三个条件的比较阐述了人和对战争胜负的决定作用,由此再加引申,推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论断,阐明了施行仁政的重要性。短文结构形式“总起——分承——阐述——结论”,体现了作者由点到面,由个别到一般的逻辑思路,使文章极富说服力和感染力。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先列举六位历史人物的事例,再推及与此相似的“是人”,从个别到——般,阐述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磨炼的,接下来从个人作为推论到治国,最后归结出全文论点。作者论述的逻辑思路,外化为一种“层进式”结构。

2.品味《孟子》散文的语言特色

明确:这两篇短文气势磅礴,具有极强的说服力、感染力,这与孟子善用排比等修辞不无关系。章一“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用的是双重否定。排比有力;“域民不以……固国不以……威天下不以……”层递排比,更有气势。章二开首列举历史人物,自然用的是并列排比;而“人恒过……”用的则是句式排比。足见孟子说理散文善用排比,而且句式灵活,形式多样,既给文章平添了气势,又给人以美不胜收之感。

两篇短文中名言警句迭出,句式工整。表意蕴藉。闪烁着哲理的光华。

六、课堂小结

《(孟子)两章》,笔带锋芒,语言犀利,气势磅礴,善于说理,手法多样。论证严密。这些特点对于我们今天读写议论文具有多方面的指导作用和借鉴意义。孟子的政治思想对生活在21世纪的我们仍有一定的教益。“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希望大家悉心体会,思有所悟,学有所获。

七、布置作业

1.两篇短文中,你更喜欢哪一篇?说说你的理由。

2.写一篇渎后感。淡谈在物质生活日益丰裕的今天,该如何认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板书设计

《孟子》二章 16

《孟子》两章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

2.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

3.背诵两篇短文,积累名言警句。

能力目标

1.反复诵读,理解文意,培养学生文言文自学能力。

2.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

德育目标

1.理解“天时”地利”“人和”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增强对国家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认识,

2.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意。并从中得到教益,增强忧患意识,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

教学重点、难点

1.理清论证思路,把握说理方法。

2.正确认识“得道多助”及“生于忧患”的时代意义。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大家还记得那财气势恢宏的新闻《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吗?西路军胜利的原因是什么?(学生齐答;“得人心者得天下。”)今天,我们学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深层探究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

二,资料助读 孟子与《孟子》

孟子(公元前372~公元前289),邹人,是孔子之孙孔仅的再传弟子。游说于齐梁之间,没有被重用,退而与其门徒公孙丑、万章等著书立说。继承孔子的学说,兼言仁和义,提出“仁政”的口号,主张恢复“井田制”和世卿制度,同时又主� 宋元以后,地位日尊,元至顺元年封为邹国亚圣公,明嘉靖九年定为“亚圣孟子”,在儒家中其地位仅次于孔子。思想事迹大都见于《孟子》一书。

《孟子》文章向来以雄辩著称。读孟子文,令人感到气势磅礴,感情激越,锐不可当。出于对当时执政者贪婪残暴行径的愤慨,对挣扎在苦难中人民的同情,对别家学说的敌视,对贯彻自己。主张的强烈愿望,以及那种“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的救世责任感?使孟子的文章激切、刚厉、理直气壮。他又善于运用各种驱诱论敌就范的手法,加上文辞铺张扬厉,时露尖刻,喜用一大串的排偶句式,所以笔锋咄咄逼人。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学生听读,注意把握字音,停顿、重音。

2.教师示范背读课文,注意读出文章的气势。

3.学生齐读课文,教师稍作朗读指导。

注意排比句的节奏,如: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四、译读课文,把握文意

1.学生自行翻译课文,圈点勾画,标示出疑难词句。

2.小组讨论,质疑、解疑。

3.教师引导学生积累文言知识。

教师分发文字资料,内容如下:

(1)通假字: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畔通“叛”,背叛)

(2)古今异义词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城,内城;郭:外城)

委而幸之(离开。今义:往、到)

亲戚畔之(亲戚朋友,包括父母兄弟。今指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

池非不深也(护城河。今指水塘。)

(3)一词多义;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凭) 三里之城(的) 地利不如人和(有利)

环而攻之而不胜(代词)

以天下之所顺(用)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到) 兵革非不坚利也(锐利)

(4)注意下列加点词的用法: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名词用作动词,限制)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形容词用作动词,使……巩固)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形容词用作动词,威慑)

(5)注意下列句子的翻译;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戚都反对的寡助之君,所以,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五、思读课文,理清论证思路,背诵课文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文章是如何逐层展开论证的? 学生同桌之间讨论、交流。

明确: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文章开籍提出论点,指出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由此逐层展开,用概括性的战例加以证明,分别就天时与地利、地利与人和作比较,指出天时、地利、人和三因素在战争中所起的作用不同,然后由战争中的“人和”推出治国安邦的道理,得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结论,阐明了“人和”的实质,即“多助”天下顺之”;最后把“多助”与“寡助”进行对比,自然导出“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教师依据学生回答板书,形成背诵思路。

2.学生依据板书提示,背诵课文。

六、总结升华

教师提示,“六经注我,我注六经”,学习文言文,要注意联系现实,古为今用,赋予经典作品以时代意义;对于“人和”得道”,你是如何认识的?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七、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整理课堂发言,写一篇读后感。

第二课时

一、导语设计

大家都熟悉“卧薪尝胆”的故事吧。越王勾践在患难中矢志不渝,终于打败了吴国,重振越国;然而在此以后,“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沉溺于安乐中的越王重蹈覆辙。越王勾践的经历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请走进《孟子•告子下》的选段中去寻找答案。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齐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出停顿,读出抑扬顿挫的气势和美感。

2.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提示学生把握句中的停顿及重音。

多媒体显示:

(1)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2)……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加点词重读)

3.学生大声读课文。

三,理清论证思路,背诵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翻译课文。

2.小组讨论交流,解答翻译中的疑难问题。

3.全班分为两组,展开课堂竞赛,每道题单数题一组回答,双数题二组回答。每小题赋5分。以积分多少分出胜负。

多媒体显示:

第一板块:文言知识

(1)读准下面的字。

①畎亩 ②傅说 ③胶鬲 ④行拂

(2)注明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①曾益其所不能

②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③入则无法家拂士

④所以动心忍性

(3)翻译句子。

①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曾益其所不能。

②人恒过……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③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④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第二板块:思想内容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论证的?请简述本文的论证思路。

(2)这篇短论在论证方法上有什么特色?

第三板块:才华展示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你知道有哪些名句与此意思相同?请列出两句。

(2)哪些事例可以证明这一道理?请列举几例。

学生课堂竞赛成果展示:

关于思想内容: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作者从个人、国家两方面论证。文章先谈造就人才的问题。先以六个出身低微、经过种种磨炼而终于身负“大任”的显贵人物为例来说明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同时又重视人的主观因素,提出“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的观点。从两方面说明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就必须在生活、思想、行为等方面经受一番艰难甚至痛苦的磨炼。接着由个人说到国家,指出决定国家存亡的因素和个人能否成就大业的因素相仿,最后推出论点。

(2)这篇短论采用了类比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归纳推理论证等论证方法。如把造就人才与治理国家类比,如六位逆境中成才的人物事例罗列,如把成就伟人与国家灭亡对比,如先分析论证,后归纳观点等等。

才华展示:

(1)相关的名句有: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挎少伟男。

思所以危则安矣,思所以乱则治矣,思所以亡则存矣。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自强为天下之健,志刚为大君之道。……

(2)相关的事例有: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白成带领义军打进北京城,志得意满,终致失败,这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真实写照。

有人做过一个实验,将一只青蛙丢进沸水中,青蛙奋力一蹦跳出来了。将青蛙放入温和的开水中,青蛙乐于呆在其中,温度渐升渐高,青蛙慢慢适应,最后竟被煮死了。这也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写照。

畅销一时的书《谁动了我的奶酪》也在诠释“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

4.教师综合评判,分出优胜组,全班鼓掌祝贺。

5.学生齐背课文。

四、总结升华 提问:学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

孟子文中所言的两个问题,对我们仍具有可贵的启发意义:一是关于人才的造就问题。孟子在这个问题上强调了两个方面。一方面他强调入的才能是在艰难困苦的磨炼中形成的,增长的。担当“大任”者,必先经历一番“苦”“劳”“饿”等等艰难困苦的磨炼,方能增长才能,担此大任。才能不是天生的。而优哉悠哉,贪安图乐,自然也增长不了才能。才能从磨炼中来。另一方面他指出入要能够经受住挫折困顿的考验,在挫折困顿中奋起,这样才会有所作为。挫折困顿面前,振作精神,努力奋斗,发挥主观能动性,方能冲出困境,别开生面;若颓然丧志,一蹶不振,自然也就消沉下去。才能从奋斗中来。一是关于国家的治理问题。孟子指出拥有贤臣,采纳谏诫,保持警觉,居安思危对一个国家的极端重要,这关系到国之存亡。孟子的这个思想有深远的意义。试想,一个国家如果奸邪当道,佞幸弄权,沉湎安乐,丧失警觉,那么其前途命运是可想而知的。

五、课堂小结

《(孟子)两章》,笔带锋芒,语言犀利,气势磅礴,善于说理,手法多样。论证严密。这些特点对于我们今天读写议论文具有多方面的指导作用和借鉴意义。孟子的政治思想对生活在21世纪的我们仍有一定的教益。“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希望大家悉心体会,思有所悟,学有所获。

六。置作业

1.两篇短文中,你更喜欢哪一篇?说说你的理由。

2.写一篇渎后感。淡谈在物质生活日益丰裕的今天,该如何认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两章教学反思 17

《语文课程标准》对文言文学习有如下要求:“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在文言积累方面,我设计了两个环节:一是立足课内,分类积累文言语汇,掌握重点字词句的含义;二是开拓阅读视野,注重相关名句的积累。设计意图为培养文言语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文言文教学怎样预设才会使课堂卓有成效?怎样才能最大限度的使学生从文言文的微言大义里面得到属于自己的东西?我在设计本课时力求让孟子的思想精髓深深植根于学生的思维,唤起学生走进孟子散文,走近孟子的热情。

课前我多方搜集资料,筛选信息,与学生平等对话。教师只有善于为学生搭建脚手架,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才会相得益彰。预设的空间越广阔,课堂生成就会越精彩。教师也就会做到游刃有余了。同时尽最大可能为学生搭建一个自主学习与展示学习成效的平台,让学生习得方法,提高能力。在设计与教学中有可取之处,也有遗憾。

课堂上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来增进理解,在理解中推动朗读,二者就会形成解读的合力。在读中进行朗读指导,养成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做批注的习惯,质疑探究、学会思辨的习惯。一句话,由"学会"走向"会学",由"要我学"走向"我要学"。整节课以各种形式的读贯穿课堂,在读中感知,在读中读懂读透文本,在阅读中与作者对话,在阅读中纵深拓展,注重了思维训练。

要做到让学生的自主学习有成效,合作学习有时间保证,师生交流有思维碰撞,学生的诵读与积累达到预定目标,这节课的`课堂容量还是大了些。在各种不同形式的朗读中,学生比较顺利地走进了文本,也基本理解了作品的思想内涵,但遗憾的是由于时间的紧迫,我在各部分衔接中比较生涩,课堂语言不够流畅,当堂激励和随机深入引导不能达到水到渠成。

在分析课文过程中,有点“一手包办”的感觉,没让学生自己探讨,只是结合学案上的几个问题进行思索,显得不够深入。第三,拓展部分,没打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致使拓展没展开,感悟部分也被放到了课下。其实这应该是学生思想感情升华的一个契机,我有点错失了。

另外,在教学理念方面仍然滞后,还是在“放手给学生”方面做得太保守,自己太想面面俱到了,也正是什么也掌握不好的一个原因。长期下去,会使学生养成一种懒与思考的惰性。

理念在实践中会不断创新,也会在不断的失败中获得前行的动力,我一定会在教学中积极改变理念和教法,使自己成为一个跟得上时代理念的老师。

培养学生主动阅读文言经典的兴趣,增强学生对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丰富学生传统文化积累,积淀传统文化底蕴,应当成为所有教师在教授经典文言文时的终极追求。

《孟子》两章教学反思 18

对于文言文教学怎样预设才会使课堂卓有成效?怎样才能最大限度的使初中学生从文言文的微言大义里面得到属于自己的信息?我在设计本课时力求让孟子的思想精髓深深植根于学生的思维之中,唤起学生走进孟子散文,亲近孟子的热情,同时尽最大可能为学生搭建一个自主学习与展示学习成效的平台,让学生习得方法,提高能力。在设计与教学中既有可取之处,也有少许的遗憾。

反思之一:多方搜集资料,筛选信息,与学生平等对话。教师只有善于为学生搭建沟通平台,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才会相得益彰。教师预设的空间越广阔,课堂生成就会越精彩。教师的教学也就会做到游刃有余了。

反思之二: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来增进理解,在理解中推动朗读,二者就会形成解读的合力。在读中进行朗读指导,养成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做批注的习惯,质疑探究、学会思辨的习惯。一句话,由“学会”走向“会学”,由“要我学”走向“我要学”。整节课以各种形式的诵读贯穿课堂,在诵读中感知,在诵读中读懂读透文本,在阅读中潜移默化地与作者对话,在阅读中纵深拓展,注重了思维训练。

反思之三:《语文课程标准》对初中生文言文学习有如下要求:“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在文言积累方面,我设计了这样两个环节:一是立足课内,分类积累文言语汇,掌握重点字词句的含义;二是开拓阅读视野,注重相关名句的积累。设计意图为培养文言语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相信只要坚持,这个目的会达到的。

反思之四:要做到让学生的自主学习有成效,合作学习有时间保证,师生交流有思维碰撞,学生的诵读与积累达到预定目标,这两节课的课堂容量还是大了些。在各种不同形式的朗读中,学生比较顺利地走进了文本,也基本理解了作品的思想内涵,但遗憾的是由于时间的紧迫,我在各部分衔接中比较生硬,为了赶时间,当堂激励和随机深入引导不能达到水到渠成,这是这次不够理想的方面。下次一定多注意改进。

《孟子》二章 19

教学目标

1.了解孟子雄辩的文风。

2.学习文章中用于叙述和议论的排比句式。

3.深刻领会忧患能激励人勤奋,求得生存发展,而享受安乐使人委靡死亡的道理。

4.认识孟子“舍生取义”思想的进步性及其现实意义。

教学重点

1.积累文言词句,学习文章中用于叙述和议论的排比句式。

2.领会忧患能激励人勤奋,求得生存发展,而享受安乐使人委靡死亡的道理。

教学难点

1.了解孟子雄辩的文风。

2.深刻领会忧患能激励人勤奋、求得生存发展而享受安乐使人委靡死亡的道理。

教学准备

课前充分预习,查阅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方法

朗读、自学、点拨、阅读、写作相结合。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说一个有趣的实验:把一只青蛙放在冷水里加温,文火煮,青蛙死了;把一只青蛙扔进沸锅里,青蛙一跃跳出了沸锅,青蛙活了。这个实验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呢?下面我们到孟子的文章中去找一找答案。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听课文录音(注意节奏、字音)。

2.学生自由读、齐读课文,教师随时点拨。

教师强调某些句子的节奏和作用。

如:“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采用了排比的句式,用于本段的议论,增强了论辩的气势。

三、细读课文,疏通文义。

四、精读课文,理清思路。

1.这篇文章讲了一个什么问题?

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的问题。

2.课文连举古代六位名人的事例,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

都出身贫贱,都经历了磨炼,最终都大有作为。

3.作者举例想说明什么道理?

说明了要想成才必先经历磨炼,只有经过磨炼才能有所作为。

4.第2自然段作者论述了什么?得出了什么结论?

经受磨炼的好处。个人成才的主观条件(征于色,发于声)和客观条件(思想、生活、行为)。从国家存亡的反面来论述受磨砺的好处(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得出的结论句是“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五、悟读课文,写作延伸。

1.在本文中,孟子提出了怎样的人才观?怎么理解这一人才观?

优越的条件容易消磨人的意志,腐蚀人的健康肌体,使人丧失成功的上进心;而艰苦的环境,坎坷的道路,却能磨炼人的意志,增长人的上进心。美国剧作家帕特里克说的“痛苦使人思索,思索使人明智,智慧使人生命持久”,足以说明逆境的优越性。

2.文中提出担当大任的人必须经过艰苦生活的磨炼。请同学们落笔补充一些例子,说说你的看法。

(在这一环节中,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或认识,用一些实例验证本文所说的观点,也可以谈一些自己的体会。)

韩信受胯下之辱成将军;爱迪生经历上千次实验发明了电灯;诺贝尔发明炸药,实验中多次被炸伤;贝多芬耳聋后写出《命运交响曲》;居里夫人发现了镭元素;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邓小平等领导人开创了新中国的历史;张海迪高位截肢自学了四国外语……

3.请你写出一些和本文阐述的道理相似的名言警句。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六、熟读课文,达到背诵。

七、课堂小结。

1.这篇文章是一篇典型的议论文,文章的第2自然段从正、反两方面论述了个人成才与国家存亡的道理。

2.这篇议论文的中心论点就是标题,也是结论。

3.文章运用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法和道理论证法。

八、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1.归纳整理本课的字词,了解作者的观点、主张,并进一步熟背课文。

2.根据你对文章的理解,并结合社会现实写一篇500字左右的感悟。

3.课外阅读《孟子》的其他文章,体会孟子的雄辩文风。

第二课时

(学习《鱼我所欲也》)

一、导入新课。

从《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中我们领略了孟子文章语言的犀利,他的文章论辩性极强,设喻举例皆从身边事入手。他就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某人因手指弯曲不如别人,四处求医,由此引出下面的论述:

指不若人,则知恶之;心不若人,则不知恶,此之谓不知类也。

请你借助所掌握的文言文知识,说说这段话的意思。

(参考:手指(弯曲)不如别人,便知道讨厌它,思想不如别人,却不知道讨厌它,这就是所谓的不明事理。)

善于运用比喻来陈说事理,辩论是非,既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又增强了说服力。《鱼我所欲也》一文就较好地体现了这些特点。

二、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对照注释扫除字音障碍。

2.请3名学生朗读课文的3个自然段,然后请其他学生指出读错的字词。

3.教师板书本课中的生字、通假字,全班齐读(或指名读)。

4.齐读课文。

5.学生自读课文,参考注释理解文章大意,有不懂之处(字、句)可以勾画出来,准备进行质疑;有特别欣赏的语句也请勾画下来,准备进行交流。

6.请两三名学生说说这篇文章的大概意思(不要求字字落实)。

三、分步品味。

1.质疑与交流。

前面我们说过,《孟子》文章的特点是气势充沛,感情强烈,富于鼓动性,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通过刚才的整体感知,同学们一定有所感受。那么这篇文章所要论证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呢?

人要时刻保有“本心”,在生和义面临抉择的时候,要做到舍生而取义。(如果学生接受起来有困难,也可以在分析完课文之后再落实。)

关于《鱼我所欲也》的论点,历来对“舍生取义”和“保有本心”这两种观点争论不休,其实这两个观点并不矛盾。放到《告子上》全文里看,本文讲的是每个人都有“本心”,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人都应该保有自己的“本心”。只要“本心”在,即使在生死关头,人也能经受住考验,做到舍生取义;而如果丧失了“本心”,人就会做出贪利忘义的事来。另外,对本文的结构进行一番分析,我们也可以看出,在第1自然段里,作者用比喻的方式引出“舍生取义”的观点,并分别从正面和反面加以阐明“舍生取义是人的本性”这个论点。但在实际生活中,确实存在着见利忘义的人,这是孟子所不能否认的,必须对这种情况作出解释,于是有了第2、3自然段讲的有的人“失其本心”,这是对中心论点的补充说明。作者用一般的人和乞丐都不肯接受“嗟来之食”的故事证明人人都有“本心”,用“不辨礼义”接受“万钟”的故事概括失去“本心”的人的惯有行为,并对此进行批评和嘲讽。但在阐述过程中,孟子仍然强调了舍生取义是人的本性。他连说几句“乡为身死而不受”,如今却为了“宫室之美”“妻妾之奉”和“所识穷乏者得我”而受之,意谓那些人本也有舍生取义之心,只是后来为了自己的私利,丧失了他们的本性。因此从课文整体上看,“人应该保有舍生取义的本心”是本文论述的中心。

2.齐读课文。

3.读后让学生进行自由质疑。

(重点解决“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和“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的意义。)

4.文中两次提到“心”,在第1自然段中说:“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在文章最后又说:“此之谓失其本心。”两句中“是心”“本心”各指什么?

“本心”就是能够做到“舍生取义”的心,“是心”就是“这样的心”,其义与“本心”相同。

(在学生质疑时,教师可适当拓展孟子的“性善说”。《告子上》的主要内容是阐明“性善说”。所谓“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这种善的天性,就是人的“本心”。“本心”不可小视,因为它们分别是“仁义礼智”这几种道德的萌芽状态。)

四、小结。

在人生面临抉择时,应当具备怎样的价值标准?孟子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应当摒弃自私自利之心,将正义、道义放在首位,这也就是保有“本心”。

五、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理解掌握书下注释中的字词。

第三课时

(学习《鱼我所欲也》)

一、复习检测。

1.抽查朗读情况。

2.检查对字词的理解。或者由学生相互出题,考查对字词及语句的理解情况。

二、朗读文章,体会文义。

1.分组朗读文中的排比句和对偶句,欣赏整齐而又有变化的句式美;尝试删除某个句子,而后再读,体会文章论说的气势;进行演讲式背诵,感受其表达效果。

2.跳读课文,找出为论证中心论点作者使用了哪些不同的论证方法,并思考本文作者的写作意图。

(1)论证方法:比喻论证和道理论证(第1自然段)、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第2自然段)。

(2)作者的写作意图:赞颂时刻保有“本心”的人,在面临人生的抉择时,将正义放在首位,而摒弃利己的做法。

3.齐读课文。

三、课堂练习。

对比阅读以下几则材料,联系课文说说它们各自表现了怎样的价值取向。

材料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

材料二: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匈牙利·裴多菲)

材料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材料四: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夏明翰)

(以上材料供教师根据具体情况选用,目的在于促使学生要正确对待生与死、义与利。)

四、延伸思考、讨论。

在几千年前,孟子就提出了鱼和熊掌“不可得兼”的问题和应当“舍生取义”的观点,那么在我们现代社会,面对愈来愈多的诱惑,面对人生的各种考验,我们应当做出怎样的选择呢?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思考,对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

五、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在课外查阅有关孟子、《孟子》的资料,“嗟来之食”的故事以及吴晗的《谈骨气》。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