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优秀7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活动目标:
1.欣赏黄梅戏,感知黄梅戏清新婉转的曲调。
2.学会哼唱黄梅戏的曲调,能大胆地把诗歌改成黄梅戏进行演唱。
3.喜欢黄梅戏,体验表演的快乐。
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5.感受乐曲欢快富有律动感的情绪。
活动准备:
1.《谁料皇榜中状元》视频、伴奏。
2.幼儿已学会儿歌《我家小池塘》。
活动过程:
(一)欣赏《谁料皇榜中状元》,初步感知黄梅戏清新婉转的曲调。
教师:你们喜欢看表演吗?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段好看的表演。
教师:你看到了什么表演?你知道这是什么戏曲吗?刚才这个演员是怎么唱的?
(二)学唱黄梅戏曲调,能跟着旋律哼唱。
1.跟着视频学一学黄梅戏的曲调。
教师:她表演得好吗?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唱一唱吧!
2.能用"啦"来哼唱黄梅戏。
(三)用黄梅戏的曲调演唱诗歌:《我家小池塘》
1.回忆诗歌,尝试改编。
教师:黄梅戏真好听,可以用我们学过的诗歌来编吗?
(1)复习诗歌,能跟着图谱有节奏的朗诵。
(2)尝试改编。
教师:这首诗歌真美,你能把它唱成黄梅戏吗?我们来试试。
2.大胆演唱《我家小池塘》
(1)幼儿尝试学唱。
(2)教师范唱。
(3)完整学唱。
(4)难点练习。
(5)大方表演。
教师:嗯,真像小演员,我们再表演给客人老师看看。
(四)提出要求,结束活动。
教师:客人老师给我们鼓掌,高兴吗?这首诗歌《我家小池塘》还有两段呢,我们回去以后把它唱给更多的人听。
活动延伸:
区角游戏:提供演出戏服,能在表演区自主表演。
家园合作:与父母一起搜集各种戏曲,了解中国的戏曲文化。
活动反思:
孩子们能够体会到《我家小池塘》这首诗歌所带来的美,更突出了小池塘的美丽,同时也激发了对大自然的'热爱。这首诗歌读起来也非常的爽口。非常适合大班幼儿学习。
整个活动分成三大环节,第一环节是观察图片,分段梳理,初步感知诗歌;第二环节是完整学习,多种形式朗诵;第三环节是绘画讲述,诗歌创编。各个环节是环环相扣,衔接紧凑,逐层递进。这首诗歌的创编比较难,因为要同时创编两个,所以,我根据我们大班幼儿的实际,没有一下子让幼儿进行创编,而让幼儿先画,有一个铺垫,再进行创编,我觉得非常适合幼儿的特点。
紧接着我又问:“这么美的池塘,白天除了小鸟和彩云来照相,还会有谁和谁来照相。晚上,又有谁和谁悄悄捉迷藏呢?”在教师的提醒下,大部分幼儿的画也完成了,我又要求幼儿用诗歌里的话说一说。又给了孩子一次讲述的空间,鼓励孩子用较连贯的语句,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对于表述不太清的孩子委婉的给以引导,用清楚规范的语句反馈给他。通过对部分幼儿创编讲述,幼儿有了一定的创编兴趣。最后再鼓励幼儿和教师一起进行完整的创编活动。
通过本节活动下来,我感觉语言活动是非常带有童趣的,不是那么的乏味。同时中我也渗透到了科学以及艺术领域,如科学领域中让家长配合活动进行观察:“水中的倒影”让幼儿验证推理的合理性;在朗读诗歌的时候也为诗歌配上了相应的音乐,增添了诗歌的艺术效果,以及在创编活动中进行绘画,鼓励幼儿说出自己独特的感受等。
活动目标:
1、在"老狼老狼几点了"的游戏情节中感知乐曲的ABC结构。
2、能分辨不同的音色,并根据不同音色做出相应的动作。
3、在音乐游戏中体验与同伴游戏的快乐。
4、初步欣赏歌曲,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节奏既充满幻想希望的情感,并尝试用语言进行表述。
5、初步感受歌曲中亲切的情绪,用亲切的语调唱歌。
活动准备:
音乐一段、PPT课件、老狼头饰若干
活动过程:
一、进场:师生共同回忆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的游戏玩法入场。
二、初步感知音乐:
1、以简单的故事引入师:"刚才我们在外面玩了一个什么游戏?"你们想玩得更开心些吗?
"今天老师把这个游戏藏在一段好听的音乐中,请你从音乐中找找老狼和小羊在什么地方?藏在音乐里的这个游戏,小羊在天黑以后会发生什么事情呢?我们一起来听听吧!(第一遍)
2、出示图谱,感知音乐师:"你们找到狼和小羊在什么地方了吗?我看见有些小朋友用表情表现出来了,张老师也找出来了,而且我还把它画了出来。"
三、理解乐曲结构
1、教师根据音乐帮助幼儿分析乐曲结构师:"请你告诉我,我画出来的这个游戏什么颜色是老狼,什么颜色是小羊?"
2、师:"你们说得对不对呢?我们一起看着上面的`游戏图来听听音乐好吗?"请大家跟着老师手中的小红点点来一起听哦。(第二遍)(边放音乐教师边做动作)
3、师:"这下听出来老狼和小羊了吗啊?"小结:原来白色的是小羊,黑色的是老狼。
四、按游戏图谱分析角色:
1、师:"小羊的音乐听起来让你感觉怎么样?"(欢快)老狼的音乐听起来让你感觉怎样?(凶猛、吓人)
2、听音乐看着游戏图谱加上你的动作一起来玩一玩。(第三遍)(师幼一起做动作)
3、分角色感知音乐中的不同音色,分角色进行游戏。
师:"这次我们用口型和动作来表现音乐,不发出声音哦。"听清楚什么地方师小羊,什么地方师老狼?(第四遍)(师幼无声表演,感受两种不同音乐)
五、听音乐和老师一起玩游戏。
1、老师当狼,幼儿坐在椅子上做造型进行游戏。(前四句)出示老狼玩偶,老狼跟我们做游戏,不被老狼发现(提示小羊不乱动,不让老狼发现)老狼转身的时候小羊要变成木头人哦,不被老狼发现。
2、幼儿从椅子过度到游走做造型动作。(前四句)--肯定造型独特的幼儿--鼓励幼儿变成不同的造型
3、幼儿分角色进行游戏:
第一次:教师当老狼,孩子们当小羊(面朝听课老师们表演)(第五遍)第二次:请部分孩子当老狼,部分孩子当小羊,小羊进行游走,当听到老狼的音乐时,要立刻停下做不同造型,没有及时停下造型的将被狼抓住。(第六遍)
4、幼儿两两结合进行分角色游戏:
当老狼说晕了晕了的时候,两两相抱的小羊不会被老狼抓走。(第七遍)两名幼儿结合商量好角色,进行游戏,最后老狼被打晕在地上,幼儿互换角色进行游戏。提醒幼儿听清楚音乐,并根据音乐做出相应的角色动作。
活动反思:
1. 在备课过程中知道小朋友对钟表这一块认识有点薄弱,但小朋友在游戏中认识钟表的能力超出了我们的想象。
2. 活动过程的反思,通过游戏边玩边学让小朋友愉快而主动的学习到知识是我们的目标。
活动目标:
1、尝试用不同的物体表现不同的声音,感受由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及十六分音符组成的节奏,并学习用肢体动作加以表现。
2、通过对动作的体验,了解不同的声音效果。
3、分享创造和成功的快乐。
4、感知乐曲的旋律、节奏、力度的变化,学唱歌曲。
5、通过对歌曲的欣赏以及对歌词的理解。
活动准备:
1、巨人、小狗、蓝老鼠的脚印PPT动画。
2、脸盆、茶杯、响瓶各五个。
3、幼儿对各种脚印的识别常识。
活动过程:
1、展示PPT,故事导入。
T:PPT上展示的是什么?(大桥)T:桥下住着一只灰老鼠,他在等他的好伙伴蓝老鼠,这时……--播放PPT,出现巨人的脚印。
T:谁来了,你知道吗?
S:蓝老鼠。
T:是蓝老鼠吗?(是人)T:你怎么知道是人的?(那个是人的脚印)
T:是一个大巨人呢还是一个小矮人?
S1:小矮人S2:大巨人。(你的`理由是什么?)(巨人用了四步就走过了这座桥)
2、感受声音与动作的关系。
T:大巨人走路是怎么样的,谁来试一试?(我们一起来学一学!)--模仿大巨人走路,按照四分音符的节奏。(嘴巴里发出"咚""咚"的声音。)
--继续讲述故事。
T:课时灰老鼠不开心,他的好伙伴还没有来。咦!又有人过来了!
--操作PPT,出现小狗的脚印。
T:巨人用了四步就走过了桥,小狗却用了八步,这是怎么回事?
S:……(巨人走路是"咚""咚",那小狗走路呢?)--引导幼儿表现小狗走路的动作。(用手拍腿,以八分音符的节奏表现。)
T:现在大桥上有巨人和小狗的脚印,如果他们俩一起出来,会是怎么样的呢?
--教师表现巨人,幼儿表现小狗,陆续走过大桥。
--最后蓝老鼠终于出现了,灰老鼠高兴的拍起手来,用拍手的动作表现蓝老鼠的声音(十六分音符的节奏)。
--幼儿分三组表现巨人、小狗、蓝老鼠的声音,陆续过桥,然后三组小朋友交换角色再进行表演。
3、鼓励幼儿尝试用不同的物体给动画伴奏。
T:刚才动画播放的时候有没有声音?(没有)T:我们来给它配音怎么样?(配音需要工具,用什么呢?)--出示:脸盆、水杯、响瓶。
T:巨人的声音用哪样东西表现比较好?(脸盆)--最小的响瓶表现蓝老鼠的声音。
T:我们的工具准备好了,在配音之前呢,我们先来练习一下。
--物体分发到幼儿手中,进行指导练习。
--教师指导,幼儿分组表现巨人、小狗、蓝老鼠陆续过桥,给他们配音。(进行三次)
4、表演三重奏。
T:刚才我们配音的时候,是一个一个表现的,如果他们一起过桥,发出来的声音是什么样的呢?
--播放PPT第二页。
T:我们给这一段动画配音,看看效果怎么样!我们来尝试一下!
--三组小朋友同时表演。
5、活动延伸:寻找不同的配音工具。
T:如果我们不用今天我带来的东西配音,还可以用什么来配音?
--幼儿想象回答。一起去寻找其他配音工具并且尝试配音。
活动反思:
1、只有更深层次地钻研教材,才能在课堂上创造有效地情境。
这篇课文以一个生动的小故事渗透了自然界中小动物们的脚印各不相同的常识,并旨在借此篇课文让孩子对动物各种不同的脚印产生兴趣。这堂课上,我对于“不同的脚印”这个常识的渗透还不够,只是一味地在教学环节中安排了对于一年级小朋友来说枯燥无味的各项说话训练。而且,虽然看似训练点很多,却因为没有完全考虑到我班的特殊情况,所以导致训练目标也没有完全达成。如果能够在更深层次地钻研教材后,根据孩子的真实情况创设情境进行教学,也许教学效果会更好。
2、应该对教学环节进行更细化的安排。
在有些教学环节的处理上,我只是略微强调,如果能够以学生出发,做好更细化的安排,也许能够在更大程度上增加课堂的趣味性,使孩子在充满兴趣的状态下主动学习。
3、切记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合适的教学目标。
对于这篇课文,我给我班学生制定的教学目标是能够将课文中的语句读出一定的感情。可是根据这堂课的教学情况看来,我班的孩子把一篇课文读通顺都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我应当适当放宽要求,先将读通句子这点目标落实后再继续强调语气的朗读。
4、表扬要及时,要有的放矢
在这堂课上,我对于孩子的回答所作出的表扬和评价基本到位。不过,在有些小朋友十分出色地回答出一个较难的问题时,我没有给予他充分的表扬。这就是我在表扬这方面,仍没有做到有的放矢。试想如果我能够突出表扬那位小朋友的话,对于其他小朋友来说肯定是一种促使和鼓舞,能够更容易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通过这节课,我觉得我学习到了很多,很多问题暴露出来并不是坏事,如果能得到有针对的分析和引导,还是“不虚此行”的。十分感谢教研员的不吝赐教,让我有机会发现更多的问题,是我有了更为明确的改进方向。
小百科:脚踏过的痕迹。多喻走过的道路,留下的事迹。
【教材分析】
《雪花飞》是一首优美、欢快、动听、充满活力的歌曲,描述了冬天雪花跟麦苗生长之间的关系,既形象又生动地描述了“冬天,麦苗盖上雪花被睡觉”、“春天,麦苗喝足雪水长得壮”、“夏末,麦穗成熟大丰收”的景象。歌词较长,需要幼儿对内容充分了解和多次欣赏。歌曲是24拍旋律,教师示范演唱中间的”依呀呀喂”的歌词与休止符的结合部分时,要突出跳跃感,充分诠释乐曲欢快的情结基调。引导幼儿在反复欣赏、游戏扮演中逐渐了解歌曲内容,感受冬季雪花纷飞的景象。
【活动目标】
1.理解歌曲内容,感受歌曲优美、欢快的旋律特点。
2.用自然的声音唱出歌曲优美的曲调,注意体止符的正确唱法,能边唱边做相应的动作。
3.用歌声表达对雪花的赞美之情,感受冬季的美好。
【活动准备】
1.《幼儿素质发展课程?音乐》音乐CD,《幼儿素质发展课程?多媒体教学资源包》课件23,雪花和麦苗的图片。
2.提前帮助幼儿了解雪给农作物带来的好处。
【活动建议】
1.请幼儿听音乐做游戏,感受雪花纷纷落下的气。
引导幼儿手举漂亮小雪花,在音乐的背景下做出各种优美的动作,感受冬天雪花飘扬的氛围。
2.请幼儿欣赏课件、学唱歌曲,加深对雪花的热爱。
(1)播放歌曲,请幼儿边看课件边整体欣赏歌曲第1通。
提间:人们为什么高兴呼?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整体欣赏第2遍。
提间:你认为歌曲分为几个部分?为什么?第1段唱了什么?第2、3段又唱了什么?
(2)指导幼儿分段学唱歌曲,注意体止符的处理及“依呀呀儿喂”的节奏。引导幼儿听歌曲节奏变化的部分。
提问:这里出现了什么音符?
小结:这是休止符,要空拍,唱得短一些指导幼儿唱好“依呀呀噚儿喂”的节奏。听音乐,幼儿集体演唱歌曲第1段。
(3)听音乐,幼儿整体学唱歌曲。
引导幼儿体会小雪花为人间做好事的自豪感和麦苗得到小雪花帮助后温暖、舒适的感觉,提示幼儿用动听的声音表现歌曲的优美、欢快。
3.玩音乐小游戏“雪花飞”,鼓励幼儿加入自编的动作表演歌曲。
部分(少于半数)幼儿围成大圆圈站好,扮演麦苗;另一部分(超过半数)幼儿站在圆圈中间,扮演雪花。引导幼儿做出雪花和麦苗的相应动作。
第1段:扮麦苗的幼儿手拿麦苗卡片蹲在圆圈上,扮演小雪花的幼儿在圈中自由跑动。
第2段:一片“雪花”飞到一棵“麦苗”旁边,表示给“麦苗盖被”,找不到“麦苗”的
“雪花”落在圈中。
第3段:“麦苗”在圈上慢慢站起,表示长高、长壮了
4.引导幼儿交流、讨论,表达对雪花的感谢和赞美。
小雪花们可真能干,让庄稼喝得饱、睡得暖。有了你们的帮助,来年一定是个丰收年。你想对小雪花说什么?
大班奏乐《小黄人做PIZZA》公开课视频+PPT课件+音乐+图谱+教案(第十一届音乐优质课)幼儿园小班律动《打蚊子》音乐公开课视频含音乐教学设计
技能目标:
能选择合适的乐器为歌曲伴奏。
情感目标:
感受歌曲中活泼、诙谐的性质,会用身体动作表现歌曲的节奏。
活动重点能用身体动作表现歌曲的节奏。
活动难点会选择合适的打击乐为乐器伴奏。
活动准备前经验准备尝试过用打击乐器给歌曲伴奏物质准备歌曲《蜗牛与黄鹂鸟》的音乐、蜗牛与黄鹂鸟各一个、节奏图谱一张、铃铛和木鱼幼儿人手一个
活动过程导入:
一、通过故事,引出课题。
1、(出示蜗牛与黄鹂鸟)对,有一天,小蜗牛背着重重的壳来到了一颗葡萄树下,这时候一只黄鹂鸟高高兴兴地也飞过来了停在了葡萄树上,但是这时候发生了一件事情,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呢,接下来我们来听一听音乐就知道了!
基本环节:
二、聆听歌曲使幼儿第一次感受歌曲的节奏。
一、(出示图片)
1、小蜗牛也想爬到哪里去呢?,它有又是怎样爬的呢?
师:同时引导幼儿唱一唱、学一学蜗牛的动作师:这时候黄鹂鸟是怎样做的,有对它说了些什么呢?
幼:阿黄阿黄鹂儿不要笑,等我爬上它就成熟了同时引导幼儿唱一唱
三、看图谱用动作表现出歌曲的节奏
1、“其实蜗牛与黄鹂鸟也给我们准备了很多动作,咦,躲到哪里去了呢?”
2、(出示图谱)图谱上面画了些什么呢,请你找一找幼:有拍手、搭肩、跺脚师:原来蜗牛和黄鹂鸟想让小朋友也来学一学它们的动作。
3、引导幼儿学会看图谱做动作,教师边示范做动作。
4、接下来我们听着音乐一起来学一学蜗牛和黄鹂鸟吧!(全体幼儿一起跟着音乐做动作)
5、幼儿互相合作打节奏(面对面拍手)结束:
四、打击乐合奏
活动目标:
1、在学唱歌曲《建筑之歌》的基础上,尝试用打击乐器和肢体动作创造性地表现建造房屋的情景,激发幼儿学做小小建筑师的愿望。
2、在“大家一起造房子”的游戏中,进一步增强幼儿的节奏感,培养相互合作创编奏乐的能力。
活动准备: 小乐器若干、中音琴、木琴、音乐《加油干》。
活动过程:
一、卡侬游戏:小小建筑师 师:上个星期我们逛街,看见有很多房屋都围了起来,为什么呢? 幼:建筑工人叔叔要把房子整修一下,让房子变得更牢固。 师:工人叔叔请小朋友学做小小建筑师。
(1)请幼儿编一句节奏语。
(2)幼儿集体用此句节奏语玩卡侬游戏:从两组到六组。
二、复习歌曲《建筑之歌》
1、集体演唱歌曲一遍。 师:我们能帮建筑工人叔叔什么忙呢?让我们用歌声来唱一唱,学做小小建筑师。
2、重点指导。 铲土:嘴唇放松,把土铲起来不要洒了。 轰隆隆:注意换口气,别累坏了。
3、幼儿集体演唱歌曲第二遍。
4、启发幼儿用肢体动作表现。
三、乐器游戏“建筑回旋曲”
1、集体演唱《大家一起造房子》。 师:造房子的时候,又要搬砖头,又要搅拌水泥,要用很多力气。我们一起来做啦啦队,为小小建筑师加油鼓劲。
2、教师引导幼儿边做节奏动作,边演唱歌曲。
3、请一名幼儿用木琴伴奏,教师插奏,其他幼儿边唱歌边做节奏动作。
4、教师引导幼儿分组用乐器表现建造房子时的场景。 (例如:让幼儿分组讨论,在建造房子时会有哪些声音?选用什么乐器?运用什么节奏?并让他们尝试操作。)
5、集体表现:建筑回旋曲。 听着《建筑之歌》的歌曲,敲击小乐器。
活动目标:
1、了解歌曲内容,熟悉音乐旋律,能合着节拍自由结伴表演。
2、在学会歌表演的基础上,学玩控制性游戏:当熊出现时,能保持原有姿势不动。
3、体验,分享和交流合作表演的快乐。
活动重点:
了解歌曲内容,熟悉音乐旋律,能合着节拍自由结伴表演。
活动难点:
在学会歌表演的基础上,学玩控制性游戏:当熊出现时,能保持原有姿势不动。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树林背景图、小鸟、小兔、小孩、熊图片;熊的头饰;录音机、磁带。
2、经验准备知道熊的习性。
活动过程:
一、复习歌曲,引起幼儿活动的兴趣
1、教师出示熊的头饰:小朋友们,它是谁?熊是个很厉害的动物,它会伤害小孩,当小孩遇到熊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办?
2、对了,只要小孩一动不动地装木头人,熊就不会伤害我们了。
3、让我们一起来唱唱《熊和小孩》的歌吧。
二、学习歌表演并创造最后不动的造型
1、熊没有来的时候,小动物和小孩在干什么?
(1)幼儿即兴表演小动物和小孩
(2)相互学习和模仿伙伴的动作
2、熊来了,小动物和小孩怎么办呢?
(1)幼儿自编不动的造型
(2)相互模仿和学习
3、熊来了,看到都是石头人,它会怎样呢《·》?
(1)学熊走路
(2)学熊寻找食物的样子
三、感受和欣赏完整的音乐,体会ABA的音乐结构
1、欣赏第一遍音乐:
(1)音乐有几段?
(2)它们有什么不同?
2、欣赏第二遍音乐:
(1)什么地方是小孩和小动物在一起玩的音乐?
(2)什么地方是熊来了的音乐?
四、幼儿合作玩《熊和小孩》的游戏1、教师介绍游戏玩法。
2、教师扮熊玩游戏。
3、幼儿扮熊玩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