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初中数学平均数教案【优秀7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统计及分析条形统计图是将简单的统计概念灌输给学生,让学生明白一组或多组复杂的数据我们可以通过分析、整理,绘制成图表来达到直观效果,并根据图表进行计算,从而解决相应的问题。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上我充分注意了以下几点:
1、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概念。
2、将新旧知识进行对比,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
3、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通过讨论、动手操作,归纳新知。
4、将知识延伸到课外,与生活紧密联系,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1.体悟“平均数”的实际意义。
2.探索求“平均数”的多种方法,并能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用方法进行解答。
3.培养学生估算的能力,能对数据分析结果作出简单的推断和预测。
4.体会“平均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意义及广泛应用,逐步具有自主探索 与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
灵活选用求平均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教学关键:
通过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使学生感悟平均数的含义,从而更好地掌握求平均数的多种方法,并能灵活应用,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脉络按“平均数”(数学概念)——“求平均数”(计算方法)——“应用题”(实际应用)逐步展开。主要分以下几个层次:
第一层次:谈话引入(让学生初步感知什么是平均数)
①学生交流课前收集到的有关平均数的信息。
②师提问:为什么你们认为平均年龄、平均工资、人均住房面积这些都是平均数呢?能解释一下它是什么意思吗?
③师:看来大家对“平均数”或多或少都有些了解。这节课,我们就去数学王国探索一下有关“平均数”的奥秘。(板书:平均数)你想了解平均数的哪些知识呢?
④师:看来同学们对平均数充满了好奇,一起进入迷宫探秘。
说明: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是教学求平均数的重要基础。引入新课之前,先让学生说说他们自己收集到的有关平均数的信息。调查学生对“平均工资”、“平均年龄”、“人均住房面积”……
这些已经抽象了的平均数的理解情况,为新课教学做好铺垫。接着创设富有童趣的情境,运用现代教学媒体,激发学生主动探求知识的愿望,从而引出求平均数的课题。
第二层次:构建新知
1.理解含义,探求方法。
① 观察棋子,提出问题。(多媒体显示)
师提问:看着你面前的棋子,你获得了哪些信息?你还想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说明:让学生同桌合作,用军旗作为操作活动的材料。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自己提出问题,然后解决问题,极大地激发了学生探索的热情。
②感悟“平均数”的实际意义。
动手操作:以小组为单位研究怎样才能使三排棋子同样多。
师提问:现在每排棋子都是几个?这个数,你能给他取个名字吗?
这个平均数4与原来每排棋子的个数有什么关系呢?
说明:通过任意一种移动方法,使三排棋子同样多。从而揭示平均数的真正含义。让学生深刻理解,平均数并不表示一个实际存在的数量。精心设计学具操作,并配以恰当的媒体显示,突出了平均数那简明、直观的特点。
2、探索求平均数的不同方法。
师:四人小组合作,想一想还有没有别的方法可以求出平均数,并且把你们小组独特的方法取个名字!等一下我们来评选最佳创意奖和最佳命名奖。比一比,哪个小组最爱动脑筋!
①小组活动讨论。
②汇报交流。(生说方法多媒体显示棋子移动过程)
移多补少! 先假设后均分。先求和再均分。
说明:在学生感悟平均数的实际意义后,探索求平均数的不同方法。用数学算式概括操作过程,并且让自己给方法命名。使学生在浓厚的学习兴趣中,积极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在汇报交流中相互启发,最后共同探讨出2、7、3这三个数的平均数的几种方法。体现了“小组合作交流——大组交流汇总”的自主探究模式。呈现了知识的产生——发展——初步完善的过程。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符合创新教育要求。
第三层次:初步应用,内化拓展。
师:刚才同学们通过讨论、尝试不但知道了什么是平均数,而且探索出了许多求平均数的方法。那么你们能解决有关平均数的实际问题吗?
第四层次:实际应用
选择正确的算式:
前几天,学校举行了献爱心活动,我们班52名同学分成4组,第1组捐款192元,第2组捐款212元,第3组捐款205元,第4组捐款 198元,平均每组捐款多少元?
A: (195+212+205+198)÷52=16(元)
B: (195+212+205+198)÷4=208(元)
①说说你选择B的理由。
②小明从结果16元他就肯定A 是错误的,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③如果选A该怎样提问?
④比较这2个问题的异同点?
小结:所以求平均数时你要找准对应关系。说明:从实际生活中提取素材,设计两道对比练习题,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求平均数方法的理解应用,在应用中渗透对应思想。另外,结合题目的特点有机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一、教学目标
(一)教学知识点
1、会求加权平均数,并体会权的差异对结果的影响、
2、理解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的联系和区别,并能利用它们解决一些现实问题、
(二)能力训练要求
1、通过利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2、通过探索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的联系和区别,发展学生的求同和求异思维、
(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教学重点
1、会求加权平均数,并体会权的差异对结果的影响,认识到权的重要性、
2、探索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的联系和区别、
三、教学难点
探索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的联系和区别、
四、教学方法
探讨式教学、
五、教具准备
投影片三张:
第一张:补充练习(记作8、1、2 A);
第二张:补充练习(记作8、1、2 B);
第三张:补充练习(记作8、1、2 C)、
六、教学过程
Ⅰ、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
在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叫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以及如何求一组数据的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本节课我们继续研究生活中的加权平均数,以及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的联系与区别、
Ⅱ、讲授新课
1、例题讲解
某学校对各个班级的教室卫生情况的考查包括以下几项:黑板、门窗、桌椅、地面、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平均数的再认识》
2、教材分析:
随着科学技术和数学本身的发展,统计学已成为现代数学方法的一个重要部分和应用数学的重要领域。大到科学研究,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统计无处不在。新《数学课程标准》中也将“统计与概率”安排为一个重要的学习领域,强调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本单元正是在此基础上,向学生介绍统计的初步知识的。本课则是在学生初步认识统计后进行教学的,它包含两部分,即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较复杂的平均数问题)。
3、教学重、难点:求平均数说课稿
平均数是统计工作中常用的一种特征数,它能反映统计对象的一般水平,用途很广泛。所以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是教学的重点。而本课的“平均数”又和过去学过的“平均数”的方法不同,弄清“全部数据的总和”与“全部数据的个数”之间的对应关系就是教学的难点。
4、教学目标
在学生计算出平均数的基础上应充分引导学生理解“平均数”概念所蕴含的丰富、深刻的统计与概率的背景,帮助他们认识到平均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意义与广泛应用,并能在新的情境中运用它去解决实际问题,从而获得必要的发展。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定为:
知识目标: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掌握求算术平均数的方法。
能力目标:能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并根据需要收集有用的信息,培养学生的策略意识和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小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品质,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
二、说教法:
“求平均数”作为一类应用题,若教学内容脱离生活实际,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因此要积极创设真实的、源于生活的问题情境,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活动为主线,以创新为主旨”,采用多媒体教学等有效手段,以引导法为主,辅之以直观演示法、设疑激趣法、讨论法,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扮演好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角色。
三、说学法:
在学法指导上,努力营造平等、民主、和谐、安全的教学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通过观察、操作、比较、分析等活动,让每个学生积极参与,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主动探究,去发现、构建数学知识。通过小组合作中的互相讨论交流,让学生从中学会与他人交往,分享同伴的成功,解释自己的想法,倾听别人的意见,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教师还要让学生进行自己我反思,自主评价,以提高解决问题和综合概括的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
五年级下册数学平均数的再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平均数的再认识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再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的基础上,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2、能运用平均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平均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
难点 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体会平均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具准备:多媒体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出示:根据有关规定,我国对学龄前儿童实行免票乘车,即一名成年人可以携带一名身高不足1.2米的儿童免费乘车。1.2米这个数据是如何得到的呢?
2、学生质疑,说一说你的看法。
二、新授。
1、解决疑惑。
学龄前儿童,即0-6岁的儿童,而这就意味着0-6岁的儿童身高普遍不会超过1.2米,那么我们首先就要调查一下0-6岁儿童的身高数据,但是我们无法确定一个准确数值,这就需要计算出数据的平均数来解决问题。
出示平均数的意义: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除以数据的个数。它是反映数据集中趋势的一项指标,具有代表性。
2、求平均数的方法。
出示:“新苗杯”少儿歌手大奖赛的成绩统计表。
评委1 评委2 评委3 评委4 评委5 平均分
选手1 92 98 94 96 100
选手2 97 99 100 84 95
选手3 90 98 87 85 90
(1)把统计表填写完整,并排出名次。
(2)在实际比赛中,通常采取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然后再计算平均数的记分方法。你能说出其中的道理吗?
(3)按照上述的记分方法重新计算3位选手的最终成绩,然后排出名次。
3、教授解题策略。
题中数据众多,无法直接比较,可以先求出每位选手的平均成绩,再进行比较,这样就容易排出名次。
求平均数的方法: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
选手1:(92+98+94+96+100)÷5=96(分)
选手2:(97+99+100+84+95)÷5=95(分)
选手3:(90+98+87+85+90)÷5=96(分)
4、计算完毕请补充统计表,并排出最终名次。
板书设计
m.平均数的再认识
平均数的意义。
求平均数的方法: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
教学目标 :
1.算术、加权的概念,会求一组数据的算术和加权。
2.体会算术和加权的联系和区别,并能利用它们解决一些现实问题,发展学生数学应用能力。
教学重点:会求一组数据的算术和加权。
教学难点 :体会在不同情境中的应用。
教学方法:引导-讨论-交流。
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学过程 :
创设情景,引入新课(出示篮球比赛的一些画面)
在篮球比赛中,队员的身高是反映球队实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如何衡量两个球队队员的身高?怎样理解“甲队队员的身高比乙队更高”?能因为甲队队员的最高身高高于乙队队员的最高身高,就说甲队队员比乙队队员更为高大吗?
上面两支球队中,哪支球队队员的身材更为高大?哪支球队队员更为年轻?你是怎样判断的?
活动1:前后桌四人交流。
找同学回答后,给出算术的定义。
一般地,对于n个数x1,x2,…,xn我们把
叫做这个n数的算术,简称,记为 .读作“x拔”。
活动2:请同学们结合图表,自己用计算器算出各球队的平均身高,和平均年龄,看哪一个球队的平均身高高?哪一个球队的平均年龄小?
想一想:
小明是这样计算东方大鲨鱼队的平均年龄的:
年龄/岁 16 18 21 23 24 26 29 34
相应队员数 1 2 4 1 3 1 2 1
平均年龄=(16×1+18×2+21×4+23×1+24×3+26×1+29×2+34×1)÷(1+2+4+1+3+1+2+1)≈23.3(岁)
你能说说小明这样做的道理吗?找同学回答。
巩固练习一:
1. 某班10名学生为支援“希望工程”,将平时积攒的零花钱捐献给贫困地区的失学儿童。每人捐款金额如下:(单位:元)
10,12,13.5,21,40.8,19.5,20.8,25,16,30.
这10名同学平均捐款 元。(课本P216随堂练习 1)
2.一名射手连续射靶20次,其中2次射中10环,7次射中9环,8次射中8环,3次射中7环,平均每次射中 环(精确到0.1)
3.小明上学期期末语文、数学、英语三科平均分为92分,她记得语文得了88分,英语得了95分,但她把数学成绩忘记了,你能告诉她应是以下哪个分数吗?
A 93分 B 95分 C 92.5分 D 94分
例1某广告公司欲聘广告策划人员一名,对A,B,C三名候选人进行了三项素质测试。他们的各项测试成绩如下表所示:
测试项目 测试成绩
A B C
创新 72; 85; 67
综合知识 50; 74; 70
语言 88; 45; 67
(1)如果根据三项测试的平均成绩确定录用人选,那么誰将被录用?
(2)根据实际需要,公司将创新、综合知识和语言三项测试得分按4:3:1的比例确定各人的测试成绩,此时誰将被录用?
解:(1)A的平均成绩为 (分).
B的平均成绩为 (分).
C的平均成绩为 (分).
因此候选人A将被录用。
(2)根据题意,3人的测试成绩如下:
A的测试成绩为 (分)
B的测试成绩为 (分)
C的测试成绩为 (分)
因此候选人B将被录用。
思考:(1)(2)的结果不一样说明了什么?
实际问题中,一组数据里的各个数据的“重要程度”未必相同。因此,在计算这组数据的时,往往给每个数据一个“权”。如例1中4,3,1分别是创新、综合知识、语言三项测试成绩的权,而称
为A的三项测试成绩的加权。
巩固练习二:
1. 某校规定学生的体育成绩由三部分组成:早锻炼及课外活动表现占成绩的20%,体育理论测试占30%,体育技能测试占50%.小颖的上述成绩依次是92分、80分、84分,则小颖这学期的体育成绩是多少?
变形训练:(小组交流)
1.甲、乙、丙三种糖果售价分别为每千克6元,7元,8元,若将甲种8千克,乙种10千克,丙种3千克混要一起,则售价应定为每千克 元;
2.某班环保小组的六名同学记录了自己家10月分的用水量,结果如下:(单位:吨):17,18,20,16.5,18,18.5.如果该班有45名同学,那么根据提供的数据估计10月份全班同学各家总共用水的数量约为 .
小结:先由学生总结,教师再补充。通过本节的学习,我们掌握了:1.算术、加权的概念,会求一组数据的算术和加权。2.体会算术和加权的联系和区别,并能利用它们解决一些现实问题。
布置书面作业 :课本P216习题8.1 1、2
课外作业 :(两题任选一题)
1. 到校医那里收集本班同学左眼视力检查结果,计算本班同学左眼视力的。
2. 请设计一个利用“加权”方法来求的应用题,再将其“权”作适当改变,观察平均值的变化。观察“权”的变化对结果的影响。
板书设计
1.
算术:
对于n个数x1,x2,…xn我们把
叫做这个n数的算术,简称,记为 .
读作“x拔”
例1解:(1)A的平均成绩为
B的平均成绩为 .
C的平均成绩为 .
因此候选人A将被录用 (2)根据题意,3人的测试成绩如下:
A的测试成绩为 (分)
B的测试成绩为 (分)
C的测试成绩为 (分)
因此候选人B将被录用。
加权:称
为A的三项测试成绩的加权。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P42、43页《平均数》
二、教学准备:
直尺、三角板,学生按矮到高的顺序坐好。
三、教学目标与策略选择:
以往我们把《平均数》这节课当成是一节应用题的课,侧重读题、分析、计算;从新课程标准出台以后,列入统计与概率的范畴,重视平均数意义的教学,更注重学生估计意识、猜想意识和推理能力的发展。学生已有了相当丰富的统计知识,对于“平均数”这个概念已有所接触,如测试中的“平均分”等。但大部分学生还不能准确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为此,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理解平均数不是一个具体的数(实际的数);
2、在师生、生生的交流互动中,让学生知道平均数是有一定范围的,培养学生的估计、猜想意识,并产生探究数学知识的积极情感;
3、学生能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1)移多补少;
(2)先求总数再平均分等;
4、体现总体与样本的关系。
鉴于以上的目标定位,本节课重在学生的体验、参与。在学生互动中,使学生感受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并会从实际生活中提出数学问题,运用不同的方法加以解决,同时在学生的合作中初步感受统计知识。为此,主要采取了以下教学策略:
1、以“情”、“趣”开路。
2、创设生动的生活情境,提供丰富的生活化材料,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四、教学流程设计及意图:
教学流程
设计意图
一、活动导入,引出平均数的意义。
1、创设情境:比身高。
(1)第一次比较。师:今天进行男女同学比身高。先请--(一个男的,一个女的同学;男的同学比女的同学明显高一点)
(2)第二次比较。师再请两位同学。一位男同学,一位女同学。(男同学略高于女同学)现在是男同学高还是女同学高?
(3)第三次比较。师:看来这么一比,大家一看就知道了。继续请上两位同学(女生明显高于男生)
师:你觉得这3个男生与这3个女生比,是男同学高还是女同学高?怎么比呢?生:......
(4)第四次比较。师:如果再请上一位女生(比平均水平稍矮一点)呢,是男同学高,还是?
师:如果不请男同学上来了,你觉得还有其它比较的办法吗?
2、同桌学生讨论。生:求出几个同学的平均数。
3、现场测量台上同学的身高。
4、学生尝试练一练,指名板书。
5、比较结果。是男同学高,还是女同学高。
6、小结:看来平均数(板书课题)还真能帮肋我们解决一些问题。
二、延伸拓展,形成统计观念。
1、感悟平均身高。师指着平均身高:这个身高是你们当中××同学的身高吗?那它是什么?
2、全班的平均身高。师:现在要知道全班同学的平均身高,怎么办?
生:先把所有的身高加在一起,再除以有40人。
师:是个办法,能解决这个问题。如果想知道全校四年级同学的平均身高,有什么办法?
生:......
3、选取样本。师:但是现在在课堂里没办法解决这个问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呢?
(1)学生参考选取第一排或第五排。
(2)选取第一组的学生比较有代表性。
4、估计。
师:你们先估计一下,第一组5个同学的平均身高是多少?
生:......(不会比最大的大,比最小的小)
5、学生计算。
6、进一步感悟平均数。
师:是××同学的身高吗?我们可以推测全班的同学身高,全校四年级同学的身高,甚至是更大范围的四年级同学的平均身高。
7、小结方法。
师:我们来观察一下,刚才我们是怎样求平均数?
生:先求总数(板书),除以人数,等于平均身高。
三、应用提高,深化统计观念。
1、举例。师:其实生活除了求平均身高外,还有很多地方用到平均数,能举个例子吗?......
2、你觉得有危险吗?
小朋友说:我身高140厘米,在这里游泳不会有危险。
2、猜猜看:
3、根小棒,平均3根小棒,平均每根长10厘米每根长15厘米
(1)猜测。师:如果从第一个袋子里拿一根(标上序号),第2个袋子里也拿一根,哪个袋子里拿出的长一些?
(2)举例。师:能举个例子吗?同桌商量一下。
(3)汇报。
3、变式练习。
(1)在龙港万科印业公司的印刷车间,第一天印39万张商标,第二天、第三天共印87万张,他们平均每天印多少万张?
①(39+87)÷2=63(万张)
②(39+87)÷3=42(万张)
(2)在龙港万科印业公司的印刷车间,第一天印39万张商标,第二天上午印22万张,下午印23万张。他们平均每天印多少万张?
①(39+22+23)÷2=42(万张)
②(39+22+23)÷3=28(万张)
质疑:为什么两个数要除以3?三个数相加要除以2呢?
小结:像这样的天数、人数,我们可以称为份数。(平均每天的张数、平均身高可以称为平均数)
4、读信息,了解最新动态,解决实际问题。
(1)你在这幅图上了解到哪些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计算前,你先估计一下,第二十五届到第二十八届平均每届获金牌的块数?并介绍你是怎么估计的?
(3)计算--课件验证。
(4)根据这幅图的发展趋势,你能预测一下20xx年能获多少块?
四、全课总结。
以“比身高”作为本节课学生的学习主题,通过现场简单的两人比较,四人,六人,七人的比较,使学生在观察中发现比较的量在不断的变化,结果也不断在变化,在矛盾迭起的活动中,不断寻找平衡,寻求合理的比较方法。
通过教师言语的引导,制造在大范围的情况下,求平均身高这么一个矛盾,怎么办?促使学生经历寻求“样本”的过程,致使合理的解决这个问题。
在本节课的练习设计中,突出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体现开放性,变通性,实效性。促进学生的思维不断深入、发展。
五、教学片断实录:
片断一:
开场白:今天我们进行一场比赛--比身高。板书:男、女
师:同学们的想法都很好!但是今天先进行男女同学比身高。我先请--(一个男的,一个女的同学;男的同学比女的同学明显高一点)
师:你们说谁比较高?
生:男同学。
师再请两位同学。一位男同学,一位女同学。(男同学略高于女同学)现在谁比较高?
生:还是男同学。(男同学似乎很得意)
师:看来这么一比,大家一看就知道了。继续请上两位同学(女生明显高于男生)
此时学生大笑。
师:你们笑什么呢?
生:这个男同学这么矮?
师:你们听过一句话吗,浓缩就是--精华。更何况,你们现在正是长身体的时候,过几年后,他可能会长得比你们高呢。
师:你觉得这3个男生与这3个女生比,是男同学高还是女同学高?
生:是男同学。
生:是女同学。
生:一样高。
师:怎么比呢?
生:把男同学高的部分“切下来”补到矮的身上,女同学也用这种办法,再比较。(还没等这位同学说完,其它同学就大笑,一致认为这是不可能的。)
生:可以把男同学或女同学的身高加起来,再比较。
另一学生似乎心领神会:找一个男生和一个女生比较,求出相差数,再找第二、第三个男生和女生比,最后比一比相差数的办法。
师:如果再请上一位女生(比平均水平稍矮一点)呢,是男同学高,还是?
生:女同学或不公平。
生:还得再叫一位男生上来。
师:如果不请男同学上来了,你觉得还有其它比较办法了吗?
同桌讨论。
生:求出男、女生的平均身高。
六、教学反思:
1、情境的设置不应仅仅起到“敲门砖”的作用,也即仅仅有益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应在课程的进一步开展中自始至终发挥一定的导向作用(郑毓信语)。开课这一情境的创设,并不仅仅是为了引出平均数这一概念。从第一次、第二次简单的进行比较,学生一看就明白,当出现三人比较时,学生开始犯难了,有的学生觉得男生高,有的觉得女生高,有的认为一样高等,出现意见不一,怎么办?有的学生想到了用“切”的办法(当然这种方法不近合理,但也是学生对移多补少的形象化解释)、求和比较的方法(这一方法为求平均数打下铺垫)、还有的学生受到“移多补少”方法的影响,想出了求相差数的方法等,把学生的思维不断引向深入。通过第四次身高的比较,出现不合理的因素,逐步把学生的视线引向平均数,从而学生自发解决了求平均身高,也初步掌握了求平均数的方法。
2、新课程倡导用具体的、有趣味的、富有挑战性的素材引导学生投入数学活动。在“比身高”的情境中,让学生在一次次的观察、比较中迎接挑战,这样一个活动,在平时课堂中可以信手拈来的一个情境,在学生的争论中完成数学化的过程,并不需要花费过多的时间。在这种以情、趣开路的情境中,学生学得主动。
1.平均数的含义。
(1)提问:谁能举例说说什么是几个数量的平均数吗?
(2)下面说法对不对?
①前3天平均每天织布200米,就是实际每天各织200米。
②身高1.5米的人在平均水深1.2米的池塘里没有危险。
2.提问:那么,求几个数量的。平均数需要哪些条件?平均数要怎样求?(板书: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
3.做练练第1题。
让学生读题。指名一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让学生说说每一部分求的是什么。
4.做练一练第2题。
学生默读题目。指名学生说一说题意。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列出算式。提问学生怎样列式的,老师板书。让学生说明每一步求的是什么。提问:这两题在解题方法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为什么列式不一样?说明:按照求平均数的数量关系解题时,要注意找准总数量与总份数之间的对应关系,再根据数量关系式正确列式解答。(板书:注意:找准总数量与总份数的对应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