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残损的手掌》
阅读戴望舒的《我用残损的手掌》,回答问题:
我用残损的手掌
摸索这广大的土地:
这一角已变成灰烬,
那一角只是血和泥;
这一片湖该是我的家乡,
(春天,堤上繁花如锦幛,
嫩柳枝折断有奇异的芬芳)
我触到荇藻和水的微凉;
这长白山的雪峰冷到彻骨,
这黄河的水夹泥沙在指间滑出;
江南的水田,你当年新生的禾草
是那么细,那么软……现在只有蓬蒿;
岭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
尽那边,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
无形的手掌掠过无限的江山,
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沾了阴暗,
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
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
在那上面,我用残损的手掌轻抚,
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
我把全部的力量运在手掌
贴在上面,寄与爱和一切希望,
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是春,
将驱逐阴暗,带来苏生,
因为只有那里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
蝼蚁一样死……那里,永恒的中国!
7.诗歌中提到的“长白山的雪峰”、“黄河的水”、“江南的水田”、“岭南的荔枝花”这些意象共同代表的是什么?诗歌中括号内的文字能不能删去?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江南的水田……只有蓬蒿”一句用了什么手法,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哪句诗使全诗阴暗的基调转为明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这首诗是怎样将众多的形象,贯穿组织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找出诗中你认为精彩的比喻,并加以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诗歌末句“那里,永恒的中国!”中的“那里”指哪里?“永恒的中国”在诗人心目中应是怎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7.祖国大地(祖国山水)。不能删,括号内的文字调动了视觉和嗅觉,写出了家乡春天的美好,洋溢着浓浓的思乡之情,与后面的现实形成对比。8.对比,突出江南大地的破败。9.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10.贯穿在“手掌的感受”这一条线索上。11.示例:“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以情侣关系与母子关系的比喻,把诗人对“这一角”的温柔感情抒发得细致动人。12.“那里”指“解放区”。诗人心目中的“永恒的中国”应是:阳光普照、春风吹拂、万物复苏,人们不像牲口一样活,蝼蚁一样死,每个人都活得有尊严,有价值。(意思对即可)
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我用残损的手掌》。我准备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程序和板书设计”等几个方面来说:
(一)说教材
教材简析:
《我用残损的手掌》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一元第2课。本课是近代诗人戴望舒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1942年被捕入狱后所写的一篇诗歌,学习这篇课文有助于增强学生对现在生活的珍惜和对祖国未来的热爱之情。
教学目标:
1.提高学生诗歌朗读技巧和诗歌欣赏水平。
2.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欣赏凝练的诗歌语言。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能有感情的诵读全诗,并能准确的背诵;
2.体会诗歌感情色彩的变化,把握寄托诗人感情的具体形象;
3.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寄寓诗人的情感;对比手法的运用以及表达效果。
(二)说教法
教学方法: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应该注意加强学生平日诵读的评价,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中增强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所以我决定本课采用诵读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三)说学法
学习方法:
根据本节课的特点教会学生学会品味诗歌,学会有感情地诵读。
能力培养:
通过本课的学习逐步培养学生朗诵诗歌的能力;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四)说教学程序
新课导入:
通过时代背景的介绍让学生了解当时伤痕累累的中国,从而触动学生内心的情感;介绍诗人戴望舒备受摧残,在炮火纷飞的铁窗下仍铁骨铮铮、坚贞不屈,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听录音。
新知学习:
1.分析“我用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 重点分析残损、摸索、广大的土地。
2.分析诗歌的前半部分(以教师提问为总纲,串联学生的思维),在对史实了解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的创作。紧扣文本,通过对具体词语的挖掘,体会作者的情感。分析的过程中始终重视朗读、挖掘学生的情感体验
3.分析诗歌的后半部分。通过学生朗读、评价找出关键的、传达作者情感的词语,句子进行分析。
4.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教师范读。
5.总结巩固
(五)说板书设计(略)
我用残损的手掌
戴望舒
我用残损的手掌
摸索这广大的土地
这一角已变成灰烬,
那一角只是血和泥;
这一片湖该是我的家乡,
(春天,堤上繁花如锦障,
嫩柳枝折断有奇异的芬芳)
我触到荇藻和水的微凉;
这长白山的雪峰冷到彻骨,
这黄河的水夹泥沙在指间滑出;
江南的水田,你当年新生的禾草
是那么细,那么软......现在只有蓬蒿;
岭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尽那边,
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
无形的手掌掠过无限的江山,
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粘了阴暗,
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
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
在那上面,我用残损的手掌轻抚,
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
我把全部的力量运在手掌贴在上面,
寄与爱和一切希望,
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是春,
将驱逐阴暗,带来苏生,
因为只有那里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
蝼蚁一样死......那里,永恒的中国!
一九四二年七月三日
14. 诗中写了自己的家乡,写了家乡春天的哪些景象?是怎样调动多种感觉器官使人如同身临其境的?
答:
参考答案
作者写到了家乡春天的繁花、嫩柳、荇藻、水;调动了视觉、嗅觉、触觉,使人如同身临其境地回到了家乡。
15. 哪几句诗写的是解放区的景象?作者在选取形象和选用词语上有什么特点?
答:
参考答案
写解放区的景象的句子是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婴孩手中乳。作者抚摸到了解放区那辽远的一角,情绪陡然一变。因为那里温暖明朗蓬勃生春 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是一向为人称道的两个比喻,使人们对解放区倍感亲切。在作者对解放区的抒情性描述中,选用了美好、富有生机的景象,选用词语多为积极的、暖色调的,强烈地表达了对解放区的真挚情感。
16. 诗人是怎样将解放区和沦陷区对比着写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
参考答案
从词语的感情色彩上说,写沦陷区的是消极的、冷色调的;写解放区的是积极的、暖色调的。前后形成明显的对比。从选取的形象上说,写沦陷区,如长白山雪峰的冷,黄河的水夹泥沙,江南水田里生长的蓬蒿,岭南憔悴的荔枝花,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等等,一片凄凉景象。写解放区用的是爱希望太阳春等词语,反映出温暖明朗蓬勃生春的景象,前后再次形成对比。对比手法的运用,使作者的感情倾向更加鲜明,更好的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爱和恨。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引导学生朗读时把握诗人先是凄楚忧愤,转而热切盼望的感情变化,体会诗人强烈的爱国情感。
2、理解残损的手掌抚摸广大土地这一想像在全诗中的线索作用及由此产生的丰富的想像。
【教学设想】
1、以诵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在朗读、品读、析读中把握诗歌的内涵。
2、适当介绍戴望舒写作这首诗的背景(被捕狱中)。
3、指导学生找一找诗的线索、找一找冷色调和暖色调的词语。
一、情境导入
二、交流课前探究的作家、作品常识
三、自主、合作的探究课文
1、朗读,整体感知:
学生生成问题预计:
⑴ 将这首诗分成二个部分,并说说各部分的主要意思。
⑵ 两部分是如何构成鲜明的对比?
⑶ 如何理解诗人有残损的手掌抚摸广大土地?
⑷ 举例说明诗人在想像中充分融入多种感觉经验有什么好处?
⑸ 诗人用残损的手牚摸索这广大的土地是按怎样的顺序展开的?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
⑹ 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你最喜欢的诗句的含义。
2、就自己最喜欢的诗句进行质疑探究(重在读)。
3、有感情地朗诵(比赛)
四、拓展阅读
戴望舒《狱中题壁》、闻一多《七子之歌》。
五、综合创新、产生新疑
这首诗中,当诗人表达心中的爱和希望之情时往往用一些语积极的、暖色调的修饰词语,当表达内心深处的恨与愁怅时多用消极的、冷 色调的修饰词语,从而将自己的情感寄寓在具体的形象上,请你学习这种方法,联系自己的生活抒写一种感情(如思念、欢喜等)
点击浏览该文件
一直以来现代诗歌教学是一个难点。比起现代文教学和古诗文教学困难了许多,特别是一些象征意义的诗歌和朦胧诗,更是给教学带来了困难。《我用残损的手掌》是一首现代诗,是“雨巷诗人”戴望舒在日寇铁窗下向苦难的祖国的抒怀之作。诗歌一方面描写沦陷区的阴暗,另一方面抒写解放区的明丽,发出赞美。诗人的情感由凄楚转而热切的期盼。其中诗歌的前半部分奠定了诗歌的情感基调,是学习的重点也是学生理解的难点,因此将重点问题重点分析。而后半部分,情感表达很清晰,学生很容易把握,由情入手,让学生自己体验也就可以明晰。这首诗运用象征手法,意思比较抽象,初中学生理解比较困难,给教学带来了困难。如何让90后去理解战争年代作者选取的意象以及在意象中寄予的深层内涵诗人情感的变化更是难点,于是我采用了以下的教学设计.
1、以读带品。
以读促品是本课的一个重要的学习方法。通过几遍不同方式的朗读,促使学生抓住诗中形象,理解诗歌感情,领悟诗歌内涵,而且在授课的过程中采用不同的诵读方式,比如开头教师配乐朗诵诗让学生初步进入诗歌的情感世界中,然后让学生与文本亲密的接触是为了让学生感知文本和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情感,然后再通过朗读想象画面,让学生在仔细玩味诗歌语言的同时感知诗歌中的意象和情感,在分析的过程中灵活让学生个独,齐读,分句读等,并且落实诵读技巧,推动学生理解文本.
2、重视文本
文本永远应该放在第一位,是课堂的中心。因此在教学中我把关注点应该始终放在文本上,要求学生从关键的词语、句子中理解作者的情感。
(1)由于本诗的意象较多,学生的分析往往比较烦琐。针对这样的问题,我以“这是一片怎样的土地”为问题的纲,将诗歌两个小节不同的内同串联再一起,带动学生对作者情感之所以发生变化的理解,达到以线串点的效果。
譬如在诗歌的上半部分,我问了这样的问题“诗人具体写了哪些事物?这些事物特征是什么?通过这些事物,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这样诗中的7个意象就可以串联在一起,形成一个表意整体。
(2)在学生的分析中用问题推动其思维不断向前,以期理解更深刻。对于重点意象重点分析,诗人简略写的也只做简略的了解,做到重点突出,以点带面。
比如"轻抚"和"抚摸"这两个词的区别,通过联系一二两小节的不同就可以更深沉的分析出诗人情感的改变.再如想象画面也是根据诗歌中对文字的理解联系事实去想象,关于航杭州的西湖、长白山等情景的描绘
(3)以情动人
喜剧带给人欢笑而悲剧往往让人震撼。或许体会到悲怆之后心灵总会留下震撼,那这样的效果应该也不会少过于欢笑留下的。这首诗的动人之处就在于情,因此教师先要动情之后才可以感染学生,师生一同走入诗歌的情境。再如背景切入是感染学生情感的关键。
在紧抓文本的前提下,学生更好的理解诗歌,要了解当时的背景。还是由“残损”一词的分析,我自然的引入了对诗人当时情况的介绍和中国社会大环境的介绍。但是,对于抗日战争这样一个特殊的年代所诞生的文学,学生很难产生共鸣,而文学的解读要求的就是这样一种共鸣的产生。如何解决这样的问题,语言在这时候往往显得苍白,学生从干枯的几句背景介绍里很难抽象出苦难,更难体验到悲痛和作者发自灵魂深处的哀鸣。因此,改变背景的呈现方式对文本的解读将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更好的感染学生才能让其体验出诗歌更深层次的内蕴。这一点,多媒体凸显了它的优势,一组战争中受苦受难后爱国诗人所写的诗歌一句句在音乐的渲染下让学生更能走进诗人的情感世界,同时也拓宽了学生的认识,让一种悲怆的氛围弥漫在课堂,学生在情感上和作者达成共识。更能体验出作者所要表达的东西。
3、拓展于小处之中。
语文素养的不断提高总在点滴之间,在具体的某个点之上,给予学生一两点小的点拨,日积月累也是一种财富。
当然这堂课也有一些缺陷,我个人而言,有一些拘谨,没有完全放开,还应该可以更轻松、自然些。对某些环节的把握还可以更从容、严谨些。最后时间的利用也尚待完善。
我用残损的手掌 /摸索这广大的土地:/这一角已变成灰烬,/那一角只是血和泥;/这一片湖该是我的家乡,/……/江南的水田,你当年新生的禾草/是那么细,那么软……现在只有蓬蒿;/岭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尽那边,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 /无形的手掌掠过无限的江山,/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沾了阴暗,/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在那上面,我用残损的手掌轻抚,/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我把全部的力量运在手掌/贴在上面,寄与爱和一切希望,/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是春,/将驱逐阴暗,带来苏生,/因为只有那里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蝼蚁一样死……那里,永恒的中国!
——《我用残损的手掌》
1.诗人情感随“手掌”活动而变化,试仿照示例填空。
“____”: “________ ”: (示例)“贴”:向往与期待
2.谈谈你对诗中“残损的手掌”这一形象涵义的理解。
3.就本诗运用的一种艺术手法作简要的赏析。
答案:
1. “摸索”:痛苦和仇恨 “轻抚”:热爱与幸福
评分:答对一处得1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答“情感变化”其他答案符合题意即可。
2.①实指诗人被残害的身体。②象征民族遭受的伤痛和屈辱(或象征祖国残缺的版图)。表明诗人坚强不屈的意志和对祖国的炽热的爱。
3.虚拟:诗人虚拟祖国的广大土地就在眼前,随着思维变化转换空间,既可观其形色,又可感其冷暖,嗅其气味,表达了对祖国的深挚情感。
想象:借助“无形手掌”的活动,想象国土的今昔变化和不同区域不同的色彩、情景,形成诗歌的丰富内涵,寄寓深厚情感。
对比:国土沦陷前后对比,突出表现祖国遭受的苦难及作者凄楚忧愤之情;沦陷区和“辽远的一角”对比,表达对祖国光明未来的期待、向往以及坚定的信念。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戴望舒及其诗歌创作。
2.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把握诗歌的感情线索,感情背诵本诗。
能力目标
1.品味诗歌语言,深层体会变幻多姿的抒情风格。
2.理解诗歌对比手法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培养学生解读诗歌意象的能力。
德育目标
体会诗人对苦难祖国的深切关注和真挚爱恋,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1. 感情诵读,把握全诗的感情线索,体会诗人情感的变化。
2.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寄寓的诗人的情感,对比手法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
教学过程
自主预习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提及戴望舒,我们自然想到的是彷徨在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但卢沟桥头的炮火点燃了民族郁愤,以“雨巷诗人”之名行世的戴望舒也收起了彷徨“雨巷”中的“油纸伞”,而在“狱中题壁”,并且“用我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放声歌唱“永恒的中国”。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诗人在侵略者的铁窗下献给祖国的恋歌——《我用残损的手掌》。
二、资料助读 (投影)
戴望舒(1905~1950),原名戴梦鸥。浙江杭县人。1923年秋人上海大学中文系。1925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做宣传工作。1928年在上海与人合办一线书店,出版《无轨列车》半月刊。被查封后改名水沫书店,出版《新文艺》月刊。1931年加入左联。1932年自费赴法国,在里昂中华大学肄业。一年后到巴黎大学听讲,受法国象征派诗人影响。1935年回国。次年创办《新诗》月刊。1938年避居香港,主编《星**报》、副刊《星座》及诗刊《顶点》。还曾主编过《珠江日报》和《大众日报》副刊。同时组织“文协”香港分会并任理事。1941年,日本占领香港后被捕入狱,受伤致残,表现了高尚的民族气节。1949年回到内地在国际新闻局法文组从事翻译。1950年因气喘病去世。诗集有《我的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和《灾难的岁月》。早年诗歌多写个人的孤寂心境,感伤气息较重,因受西方象征派的影响,意象朦胧、含蓄。后期诗歌表现了热爱祖国、憎恨侵略者的强烈感情。
《我用残损的手掌》作于1942年?月3日,是诗人在侵略者的铁窗下献给祖国的歌。
三、掌握下列字词。
锦幛(zhàng) 荇藻(xìng zǎo) 蓬蒿(Péng hāo)
憔悴(qiáo cuì):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
蝼蚁(lóu yī):“蝼蛄和蚂蚁,用来代表微小的生物,比喻力量薄弱或地位低微的人。
诵读指导
提示:这首诗语言口语化,押韵灵活错综,读起来有一种沉郁顿挫的音乐感.很确切地表现了诗人的情怀。诵读中要注意体会停顿和重音。
我/用残损的手掌 尽那边,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
摸索/这广大的土地: 无形的手掌/掠过无限的江山,
这一角/已变成灰烬, 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沾阴暗,
那一角/只是血和泥; 只有那辽无、远的一角/依然完整,
这一片湖/该是我的家乡, 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
(春天,堤上/繁花如锦幛, 在那上面,我/用残损的手掌/轻抚,
嫩柳枝折断/有奇异的芬芳) 像/恋人的柔发,婴孩子手中乳,
我触到/荇藻和水的微凉; 我把全部的力量/运在于手掌
这长白山的雪峰/冷到彻骨, 贴在上面,寄与/爱和一切希望,
这黄河的水夹泥沙/在指间滑出; 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是春,
江南的水田,你当年/新生的生的禾草 将/驱逐阴暗,带来苏生,
是那么细,那么软……现在/只有蓬蒿; 因为只有那里/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
岭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 蝼蚁一样死……那里,永恒的/中国
精彩赏析
(1)诗中两种不同的色调给读者以强烈刺激。请画出文中起标示作用的修饰语,体会其表达效果。
积极的、暖色调的词语如:新生、辽远、温暖、明亮、坚固、蓬勃、永恒……
消极的、冷色调的词语如:残损、冷、彻骨、寂寞、憔悴、阴暗……
诗人之所以这样用这些词语,是为了更好地表达内心深处的爱与恨。
(2)这首诗描写的对象很多,而读起来却不觉芜杂,这是为什么?
全诗在想象中展开内容,在想象中,诗人的手掌抚过了广大的国土。先是沦陷区的家乡,继而从祖国疆域的北部一直到最南端,最终停留在解放区。对祖国大地上每一处特征性景物的概括,作者突出的是“手掌”的触觉作用(同时也有视觉、嗅觉、味觉等感觉器官的作用),如 “微凉”“冷”“滑出”“细”“软”“蘸”等等。这样,就把较广泛的描写对象相对集中起来,使之贯穿在“手掌的感受”这一条线索上,因而读起来不觉芜杂。
另外,灵活的押韵方式,既体现了现代诗形式的自由,又使全诗有着相对协调一致的节奏。
整体感知
(1)诗歌从内容上可分为两部分。每部分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第一部分表现对祖国命运的深切关注:虽然自己的手掌已经“残损”,却仍然要摸索祖国“广大的土地”.触到的只是“血和灰”,从而感觉到祖国笼罩在苦难深重的“阴暗”之中。
第二部分写诗人的手终于摸到了“那辽远的一角”,即“依然完整”,没有为侵略者所蹂躏的解放区,诗人对这块象征着“永恒的中国”的土地,发出了深情赞美。
拓展延伸
(1)诗歌两部分的写法各异,试作简要分析。
描写沦陷区,从实处着笔,用一幅幅富有特征的小画缀连;描写解放区,侧重写意,用挚爱和柔情抚摸,加之一连串亲切温馨气息的比喻,凸现和煦明媚的色彩。
(2)体会诗人用“残损的手掌”“摸索”祖国土地时的种种感觉,说说诗人内心深处情感的变化起伏。
诗人先是凄楚忧愤,转而热切期盼,对解放区寄予了民族复兴的希望。消极的、冷色调的前半部分与积极的、暖色调的后半部分形成明显对比,使作者的感情倾向更加鲜明。
一、师生活动
(课间播放优美的诗歌朗诵录音,使教室里充满文学的韵味,营造一种诗意的学习氛围。)
二、营造氛围,从细节做起
师:前面我们学过了艾青的诗歌《我爱这土地》,现在有哪些同学能够充满感情的为我们背诵这首诗?
(众生举手。指名背诵,两名至三名。)
师:刚才欣赏同学们的背诵,最感动我的一句就是“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今天我们要学习戴望舒的一首诗《我用残损的手掌》,与艾青的《土地》一样,诗人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爱得热烈。我们来听一遍课文录音,注意一些字的读音和朗读的节奏。
(示范性的朗读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也为学生学习提供最佳指导。)
(生听读诗歌,师板书课题和作者。)
师:听过一遍之后,同学们体会到这首诗中包含着什么情感?
生1:诗中包含的是爱国的情感。
三、整体把握是深入探究的基础
师:是总体的把握。是一首爱国诗。具体说呢?
生2:我感到诗人很悲哀。
师:“悲哀”一词似乎不够准确啊。
(有生补充:悲愤。教师肯定。)
生3:其中还含有激动、欣喜的感情。
师:看来,诗中不止含有一种情感。怎样才能更准确地把握诗人抒发的情感呢?我建议大家找到一条诗人抒发感情的线索,顺藤摸瓜。
生4:这首诗写的是诗人“用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那就应该顺着他摸索的顺序去看他抒发了什么情感。
师:很好。我们就按他说的方法做。大家自己把这首诗朗读一遍,注意看诗人用他残损的手掌摸索到了哪些地方,又分别在上面寄托了什么情感。读完在书上做勾画批注。
(生朗读,读后勾画批注。)
生5:诗人手掌摸索到的有“这一片湖”“长白山的雪峰”“黄河的水”“江南的'水田”“岭南的荔枝”“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因为这些地方都已经被毁坏,都沾满了血和灰,所以作者是非常痛苦非常悲愤的。
师:关键词抓得非常好,概括得也很准确。请其他同学补充。
生6:还有“辽远的一角”。可看出诗人这时非常欣喜。因为前面他看到的都是阴暗的,而这里却是“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将驱散阴暗,带来苏生”,所以他是很高兴的。
师:显然,本诗的情感呈现出一种前后的对比:前半部分主要是冷色调的,低沉伤痛;后半部分主要是暖色调的,高昂,憧憬。回顾一下,我们刚才读的时候,有没有读出这种情感啊?
(生杂说:没有。有很多人开始小声试读。学生自读。)
师:我来听听同学们这时候的朗读是不是有进步了。请一位同学为我们表演一下。
(指名让一个学生读。)
师:好多了!总的来说把握住了两种情感,但一些具体的句子处理的还不够准确。下面同学们就要想想办法让自己的朗读更有情感更有节奏感一些。我建议大家分组来读。合作学习的时候,同学们要弄清楚诗人借助那些形象来抒发了什么情感,在语言上哪些句子让我们很喜欢。读一读这些句子,品一品它的韵味,看看是不是读的更有味道一些。可以分工读,也可以轮流读,每个人都要读到。
[4]
四、自主合作探究使学生获得学习的自由空间,把课堂还给学生
(开始分组合作学习。师在小组间巡回解疑。)
师:请各小组读一读我们最欣赏或最有感受的句子。
生7:(读“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永恒的中国!”)这一节是我们很喜欢的。首先,从感情上来说,它很高昂,能够给人以鼓舞,让人读起来就能感到一种力量。
师:打断一下,你认为这种力量是什么?“辽远的一角”具体指什么?
生7:我们查过资料,“辽远的一角”应指延安。有的资料上说的是解放区。(其他同学纷纷点头)这种力量就是一种爱国的力量,诗人相信我们国家虽然现在灾难深重,但还是有希望的。
师:好!同学们课前查阅资料做的不错。
(适时肯定学生并进行学法指导,教师是学习的指导者和促进者。)
生7:其次,从语言上说,这一节用到了很多让人感觉蓬勃向上的词语。比如:温暖、明朗、坚固、蓬勃生春、太阳、苏生等,让我们感觉到诗人欣喜、赞美的感情,也受到鼓舞。
师:这一小组对这一节诗的品读有两点很值得赞扬。一是善于抓住作者选择的形象,体会作者在其中寄予的情感。第二是善于抓一些起修饰作用的关键词,从这些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词语入手,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等会希望其他组的同学能够学着做做品析。
生8:(读“这一片湖该是我的家乡……尽那边,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这一节我们很喜欢。因为他列举了一系列事物,表达出了对祖国的热爱。
生9:这一节中列举了“这一片湖”“长白山的雪峰”“黄河的水”“江南的水田”“岭南的荔枝”“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在这些事物上面表现了作者热爱祖国的情感。其中第一个列举的就是作者的家乡,说明他是非常热爱自己的家乡的。
师:这位同学指出,作者将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寄托在这些形象上面。那么为什么作者单单选择了这些形象呢?西湖是作者的家乡,所以他首先选择了它。其他的呢?
生10:长白山、黄河这些都是我们国家很重要的一些地方。像黄河,她是我们的母亲河。还有南海,这是我们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师:很好!我们还可以从这些形象中看出一个列举的顺序。
生11:是从北到南。
师:这也就是说,诗人用无形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是从北到南涵盖了我们整个的版图的。这样写给我们什么感受啊?
生12:作者并不是真的用手掌在摸索,这是他的想像,很奇特。
生13:我们课前查阅资料知道,戴望舒写这首诗是在牢狱里,他也不可能看到这么广大的土地,全都是想像。
师:的确,这首诗全靠诗人用想像来完成。作者身在牢狱,用心灵的手掌抚摸着祖国大地,抒发深沉的爱国情感,可以说是“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给我们奇妙的感受。应该学习这种大胆的想像。
师:刚才我们说到,要善于抓住诗句中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修饰词语来体会感情。谁来讲讲?
五、学法指导
生14:这一节中有两句给人的感觉还是很明亮的。就是“春天,堤上繁花如锦幛,嫩柳枝折断有奇异的芬芳”。这两句写出了繁花的颜色、芬芳的气味,还有“嫩柳枝”,给人感觉很柔、很脆。
[4]
师:这两句与其他诗句不同之处在于──
生15:这是他在摸索时回想到的过去美好的景象。现在的西湖是这一句“我触到荇藻和水的微凉”,给人感觉还是冷色调的。
师:好,接着找,还有哪些冷色调的修饰词。
生16:“冷到彻骨”。
生17:“寂寞地憔悴”。
生18:“苦水”。
生19:还有黄河“水夹泥沙”,是混浊的。
生20:“蓬蒿”,和前面写西湖一样也有对过去的回忆,过去是:“那么细,那么软”,现在却是杂乱的,荒芜了。
生21:还有“血和灰”“阴暗”。
师:通过这些词语我们可以看到诗人在想像飞扬的时候将祖国的辽阔土地受到侵略践踏和解放区的生机和光明作了鲜明的对比,从而寄托了自己对祖国灾难的哀痛、对祖国未来的憧憬。我们要学习这种表达感情的方法。
六、提示学生抓准知识点
生22:现实的故乡与江南与回忆中的故乡和江南是一个对比。
师:是啊。这样对比更能让我们感受到他对家乡的热爱,对侵略者的仇恨。
师:经过这一番品读,我们再来朗读一遍,看是否比刚才读的有感情有节奏些。各小组可以选择不同的方式,可以每人读一部分,也可以轮流读一遍。
(小组朗读。)
师:我们请几个小组来读一读。
生23:我们小组女生朗读前半部分,男生朗读后半部分。
(小组表演朗读,读出了感情,众生鼓掌。)
七、读中品,品中读,朗读能力提高到一个新层次
生24:我代表我们小组朗读。
(生朗读。众生鼓掌鼓励。)
师:我们读了这么多遍,是不是已经有了比较深的印象?能不能趁热打铁把它背下来?试试看,也可以几个人合作背诵。
(生赶紧准备背诵。随后指名4~5名同学试着背诵,并提出课外加强背诵的要求。)
师:这节课上到这里,所有的同学都该想想,自己在这节课中收获最大的是什么?自己还想在哪方面有所突破或提高?
(生冥想,总结。)
八、培养学生理性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
生25:我在这节课上了解了这首诗中包含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我想课外能把这首诗背的再熟练一些。
生26:我学到了诗人都是把自己的感情寄托在一些具体事物上。
师:你可以把课后练习三做做,学习这种写法。
生27:我又学到了一首爱国诗,我想再积累一些爱国的诗歌。
生28:我学到了对比的写法,我想用对比的手法写一段话。
生29:我朗读的比先前好些了。
师:总结得很好。虽然角度不同,但每位同学都能有一点收获。根据大家的总结,老师提出以下几个作业供大家选择,每位同学可以选择1~2道来做。
九、自主选择作业,尊重学生学习的权利
(生急切地想知道有哪些作业可供选择。师出示作业牌。)
1、积累:爱国诗歌大串联,不少于5首。
2、背诵并默写课文。
3、诗人把自己的情感寄托在具体的形象上,使抽象的心绪具有可感性。借鉴这种写法,联系你的生活体验,写一段富有诗意的话或者几句诗,抒发一种感情(如思念、悲伤、欢欣等)。
4、诗的前后两部分中一些起修饰作用的词语产生了强烈的对比效果,更好地表达诗人内心深处的爱与恨。学习这种写法写一段话或几句诗,表达一种情感。
教材分析
本单元主题是爱国思乡,本文正是在这个大环境下的经典篇目,是诗人在侵略者的铁窗下献给祖国母亲的赞歌。诗人以虚拟和想象的手法,用“残损的手掌”抚过祖国大地,在想象中再现了他的家乡以及他没有亲身体验过的解放区的景象,一“手掌”的感觉展示了他内心情感的变化。作者运用冷暖色调生动的表现出了自己对沦陷区和解放区的的感情,这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最佳题材,同时也是教给学生用意象去解读诗歌典范例文。
学情分析
1、学生对诗歌的赏析还很稚嫩,要不断灌输赏析理论,让学生结合学习世间理解诗歌创作及赏析的方法、策略,让学生会学诗歌,从而克服畏难情绪,产生学习兴趣。
2、作品时代感鲜明,与学生距离较远。要创设好情境,阐述好背景,引领学生进入角色。
3、现阶段学生认知水平、学习能力、习惯、方法、合作意识等都有待提高,将在教学过程设计中精心策划,锻炼学生多方面能力,形成素养,积淀基础。
4、针对现在学生爱国情感淡漠现状,要充分教材作用,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树立正确的“三观”。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学习本课要反复朗读课文,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欣赏凝练的诗歌语言。
2、【过程与方法】 读中品,品中读。用反复诵读的方式引导学生品味富有想象和激情的诗歌语言,体会诗歌的情感和内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诗中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其中对侵略者的仇恨,对祖国大地苦难者的哀痛,对解放区的热情赞颂都溢于言表,深切动人,要引导学生体会并激发其爱国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能有情感、节奏正确的朗读,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欣赏凝练的诗歌语言。
【教学难点】 品味富有想象和激情的诗歌语言,体会诗歌的情感和内涵。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二、吟诵课文,整体感知。
1、大声朗读,处理字词。
2、学生听赏课文朗读,感悟诗歌内容,把握情感。
3、简介作家作品,介绍本文写作背景。
三、研读诗歌,分析内容
1、大家看题目《我用残损的手掌》作为一个句子完整吗?
2、问:他触摸到哪些土地?请大家在诗中标注一下。
3、这些地方都沾染了什么?
4、师:还触到什么地方?那一角又如何呢?
5、对比两种心情,讨论其产生的原因。
6、学生根据自己理解感情朗诵片段,比拼谁更富情感和感染力。
四、品读诗句
1、下面我把大屏幕上的诗句改成这样的诗行:
东北三省沦陷,
华北平原遭摧残,江南、岭南被侵占,
就连南海也有了敌人的战船。
这些诗句就是为了表达这些意思,请大家评价一下,老师改的怎么样,好坏要说出理由,请大家讨论。
2、给予学生诗歌赏析的理论,让学生理解诗歌特点,从而学会去赏析诗歌。
五、小结,布置作业
1、背诵全诗。
2.做课后练习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