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初中语文优秀教案(通用7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学习目标:
1、能快速阅读课文,抓住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
2、揣摩语言,领会作者与主人公老王的思想感情。
3、学会观察身边的普通人物,关爱生活中的不幸者,陶冶美的情操。
学习重难点:
1、全面把握课文,领会作者与人物的思想感情。
2、激发学生的同情心和爱心,联系身边的人,学会关注、关爱他人。
资料连接:
走进作者:杨绛,原名杨季康,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员,作家、评论家、翻译家,江苏无锡人。著有散文集《干校六记》《将饮茶》《洗澡》等,剧本有《称心如意》.《弄真成假》、《风絮》;小说有《倒影集》、《洗澡》;论集有《春泥集》、《关于小说》;译作有《小癞子》、《吉尔·布拉斯》、《堂·吉诃德》等。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走近老王
快速阅读文本,学会利用圈点批划法捕捉主要信息,完成以下两题。
1、识记字词
伛()身攥()着惶()恐塌()败愧怍()
取缔()滞()笨眼翳()骷髅()()
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文章的主要内容(不超过50字)。
合作释疑—评说老王
3、分析人物:默读课文,找出能够体现老王形象的语段,谈谈你心目中的老王。建议用“我心目中的老王是一个的人,从看出”的形式表达出来。然后小组讨论交流,交换看法,互相补充。
4、面对老王的境况,作为作家的杨绛是怎么做的?从作者身上你有哪些做人的收获?
思想共鸣—怀念老王
5、善良老实的具有金子般心灵的老王就这么去了,作为他生前的作家朋友的“你”,难道不想从行动上为他做点什么吗?(提示:“你”可以为老王写墓志铭、悼词、纪念文章等,也可以谈谈自己的感触!注意言简意骇!!!)
迁移延伸—关注“老王”
6、我们身边也有许多像“老王”一样生活境况的人,你能谈谈身边最感人的故事吗?你将怎么去对待那些不幸的'人?
品味语言:
7、杨绛的文学语言看似平淡,无阴无晴。然而平淡不是贫乏,阴晴隐于其中,经过漂洗的苦心经营的朴素中,有着本色的绚烂华丽,干净明晰的语言在杨绛笔下变得有巨大的表现力,请体会下列语句蕴含的情感:
(1)、他也许是从小营养不良而瞎了一眼,也许是得了恶病,反正同是不幸,而后者该是更深的不幸。
(2)、“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学习小结:
8、通过本文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一、教材依据: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世说新语二则第一则)《期行》
二、教学目标:
1、顺畅翻译全文,并能用现代汉语复述故事。
2、领悟故事情节所包含的积极意义:诚信是为人处世的重要原则。
3、引导学生学习评价人物。
三、教学重点:
1、个别重点词句的翻译。
2、诚信在社会生活中的现实意义。
四、教学难点:
激励学生创造性地阅读和感悟文本。
五、教学方法:
活动型阅读教学法。
六、课时安排:
1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
1、讲故事:《狼来了》。
2、讨论: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
3、引入:我们探讨一篇关于“诚信”话题的文章——《期行》。
(二)、学法引导:
1、清除障碍,顺畅朗读。
2、理解字句,整体感知。
3、复述故事,推究内涵。
4、审美评价,勇于创新。
(三)、组织探究:
活动1、清除障碍,顺畅朗读。
(1)互动求助,读准字音。
(2)合理停顿,读准节奏。
A、教师范读:(学生划停顿符号“/”)
B、分组朗读:(纠正其读音与停顿的不当之处)
C、全班齐读,教师点评。
活动2、理解字句,整体感知。
(1)生生互动,理解词句。
(2)整体理解:逐句理解,积累文言词语。
(3)梳理情节:
这是一篇文言小说,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各写了什么?
开端:期行不至,太丘舍去。
发展:客问元方,怒骂太丘。
高潮:元方反驳,无信无礼。
结局:客惭下车,元方不顾。
活动3、复述故事,推究内涵。
(1)小组复述:组长复述,其余同学补充。
(2)探究:故事告诉我们什么?
(3)小结:诚信是立世之本,我们都应当讲究诚信。
活动4、审美评价,勇于创新。
(1)人物评价:你喜欢或者不喜欢哪一位?为什么?谈谈你的想法。
(2)情境体验:假如你是太丘,回来知道故事里的情况,你会怎样做?假如你是元方,父亲回来后,你将怎么做呢?假如你是故事中的友人,太丘回来后你又将怎么做呢?
(3)感悟讨论:学习本文,你懂得了什么或你明白了什么?
(四)、结束:
同学们,今天我们的合作很成功,但愿我们明天的合作更精彩。请以“诚信”为话题写一首诗歌或短文。
教材分析
本文记叙了春秋时期晏子出使楚国,凭借自己的机智和辩才维护个人和国家的尊严,不辱使命的故事。课文通过三个小故事:进城门、见楚王、赴酒席,展示了晏子的一身正气和过人智慧,体现了晏子这位出色的政治家、外交家的机智灵活的论辩、反击技巧,和他处处以国家尊严为重的凛然气节。
全文以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为序,先交待了时代背景和事件的起因,中间叙述了晏子与楚王三个回合的斗智过程,最后以一句话交待出斗智的结果。
结构精巧,紧凑完整,故事情节有起有落,矛盾冲突合情合理,且高潮迭起,扣人心弦。既干净利落又风趣幽默,具有极强的故事性。
课文叙述语言简洁生动,通过对话展开情节,刻画人物。
人物语言符合人物身份,描写楚王与晏子的对话,双方辩词的锋芒,都表现得准确而生动,恰当地体现了人物的身份特征。文中楚王的话不多,多为设问口气,但从“楚王见到了晏子,冷笑一声说:‘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这句话中的“冷笑一声”和设问句“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就能体会出楚王的目空一切、傲慢无礼的神情。还有从“既然有这么多人,为什么打发你来呢?”这句话中的“打发”一词,可以看出楚王对晏子的不尊重,又一次让人体会到楚王的傲慢无礼。在安排酒席招待晏子时,当楚王得知堂下的囚犯是齐国人时,他又借故侮辱齐国:笑嘻嘻地对晏子说:“齐国人怎么这样没出息,干这种事情?”再一次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目空一切、傲慢无礼的楚王形象。而全文重点抓住晏子对待楚王时动作、神态的描写,如:严肃、拱了拱手、故意笑了笑、面不改色这些词语和语言的描写,如:“这是个狗洞,不是城门。只有访问‘狗国’,才从狗洞钻进去。我在这儿等一会儿,你们先去问个明白,楚国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家?”等语句,也让我们体会到了晏子的冷静、机智、灵活和能言善辩。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应该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学生是学习的主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要达到上面的要求,教师就必须让学生充分地自己读书,读出声,读出意,读出味、读出情,读出神,读的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
本课我准备通过小声自由朗读全文,使学生初步感知课文;默读全文,画出楚王为什么要侮辱晏子、怎样侮辱晏子?和晏子怎样反驳的相关语句,让学生深入探究课文;分角色朗读楚王与晏子的三次对话,帮助学生准确体会楚王侮辱晏子时蛮横霸气、盛气凌人的神情,领略到晏子反驳时表现出的沉着、睿智的论辩、反击技巧。从而降低学习难度,突破重难点。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并且正确书写本课的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创造性地复述课文,表演课本剧。
3、了解故事内容,理解晏子反驳的话,体会他出使楚国时表现出的沉着睿智、机智灵活,以及维护齐国尊严的凛然气节。
4、初步了解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认识简单的推理。
5、激发学生为维护国家尊严而挺身而出,据理力争的爱国情感和懂得尊重他人的道理。
教学重点
了解故事内容,理解晏子反驳的话,体会他的沉着睿智、机智灵活,以及维护齐国尊严的凛然气节。
教学难点
初步了解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认识简单的推理。
教学过程
一、简介背景,揭题
距今二千多年前,我国历史上曾出现过一个群雄纷争的春秋战国时代,其中齐国和楚国是大国,而齐国的强大离不开一个人,此人虽然身材矮小,但能言善辩,口才极好,被派到其它国家执行外交任务,帮助齐国解决了许多外交上的争端,他就是晏子。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预习向大家介绍一下晏子。揭示课题,理解“使”、“楚”是什么意思?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教师提出初读要求:
⑴根据拼音,读准生字词的读音。
⑵根据课文内容,想想课文讲了几件事,都是什么事?
⑶将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2、交流以上问题:
⑴学生提出自己拿不准的字音,全班交流。
⑵课文讲了三件事,楚王三次想侮辱晏子,晏子每次都反驳了楚王,维护了齐国的尊严。
(学生交流,其他同学可以补充。)
⑶提出不懂的词和句,师生一起讨论交流。
三、深入探究课文,突破重难点
1、默读课文,思考并勾画理解:
⑴楚王为什么要侮辱晏子?
默读课文,画出有关的句子。可启发学生联系课文有关句子与背景,作深入地探讨。楚国国势强盛,有吞并各国的野心。侮辱晏子,就是侮辱齐国,显示国威,就是要吓倒齐国,使齐国臣服。
⑵楚王是怎样侮辱晏子的?
从第三、四、五自然段中画出晏子言行的句子,可引导学生把楚王三次对晏子的侮辱连起来,做比较、分析,梳理出楚王策略和情绪的变化。第一次,就晏子身材矮小发难,这是抓住晏子体形弱点进行侮辱,楚王心中很得意。第二次,楚王以貌取人,加大侮辱的程度,辱骂晏子无能,侮辱点由外而内,由晏子个人延伸到齐国,楚王心中已经恼怒。第三次,在前两次失败后为挽回面子所作的更重的辱骂,采取迂回战术,不再直接对晏子,而是虚拟捉盗贼事件侮辱齐国人的人品,楚王心中既得意又狂傲。
⑶晏子是怎样反驳的?
晏子第一次对楚王侮辱的反驳:不是直白地表示不钻洞,而是用无漏可击的推理判断让对方服输。“这是个狗洞,不是城门。只有访问‘狗国’,才从狗洞进去。我在这儿等一会儿。你们先去问个明白,楚国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家?”先肯定两点:一是“这是狗洞”,二是“访问‘狗国’才从狗洞进去”。进而依两个肯定的判断让楚王去推理,使楚王不得不大开城门迎接晏子。第二、三次反驳可由学生独立地领悟。要鼓励学生有创意地理解,以发展思维的独创性。比如阅读晏子第二次反驳,可能有的学生会领悟到,晏子反驳不仅有力,而且很艺术。楚王说齐国没有人,是指没有人才。晏子以故意没听懂以及夸张和取笑的方法反驳楚王。当楚王更明确侮辱晏子和齐国时,晏子装作为难,提出撒谎和说实话的请求,然后用贬低自己为“最不中用”的人,鞭挞楚国为最下等国家。这中间有装傻、自贬、取笑、卖弄,在嘻笑之间一步一步地把楚王引到尴尬的地步。第三次反驳更为艺术,采取将计就计的办法,不揭露楚王的栽赃,而是以橘生淮南淮北结不同果实为例,说出一个结论:水土不同,结果不同。再用这个事实去评价盗贼这件事,这是守中有攻:楚国是生养盗贼的国家。
2、小组讨论交流,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记下来,待全班交流时共同解决。
3、全班交流:
(指定一个小组回答,其他小组作补充。)
4、楚王听了晏子的话是怎样做的?为什么“只好”这样做?
楚王在才智过人的晏子面前弄巧成拙处于被动尴尬的境地,对晏子毫无办法,不敢不尊敬晏子了。
5、为什么楚王不敢不尊敬晏子了?
楚王领教了晏子的聪明才智,不敢再生侮辱、取笑宴子的念头了。
6、小结:
楚王仗势欺人,想显示一下自己国家的威风,侮辱晏子,实质是侮辱与楚国平等的齐国,晏子每次都能因势利导,逼楚王于被动地位,维护了国家的尊严。
7、进一步理解晏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的这种精神在今天有什么重要意义,给予我们每个人怎样的启迪。
8、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可以边讲课文,边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也可以学完三个小故事后,采用分角色朗读的方式,有感情朗读课文。
四、表演《晏子使楚》的故事
学生分组表演,教师引导学生评价,可从语言、神态、动作等几方面评价。
作业设计
必做题:
1、生字组词。
2、把晏子使楚的故事讲给别人听。
选做题:
1、小组合作表演课本剧。
2、实践创新作业:
收集晏子的故事。
板书设计
晏子使楚
楚王钻狗洞下等人押强盗晏子
(失败)(胜利)
狗国下等国生盗之国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
能够疏通文意,有感情朗读、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文章,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手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莲花高洁的品质,培养“出淤泥而不染”的良好的道德品质。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手法。
难点理解文章的主旨,品味文章语言,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过程
(一)生活导入,激发兴趣
导入语:同学们喜欢花草吗?你最喜欢哪一种花草?请说出理由。
结合学生回答,引出莲花。
过渡语:莲花,也是我国历代文人墨客的钟爱之物。“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水中仙子并红腮,一点芳心两处开”等等,这些诗句可谓写尽了六月莲花盛开之态。而今天,我们要接触的这位宋代文人周敦颐,更是对莲花情有独钟!在夏秋之交,莲花盛开之际,微风吹过,朵朵鲜花颔首,田田荷叶轻摇,阵阵清香悠远,作者触景生情,爱莲之洁白,感宦海之混沌,写下这篇千古佳作——《爱莲说》。今天,我们就来品读这篇文章。
(二)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介绍本文的作者、写作背景及体裁。
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北宋哲学家。任职南康郡时,曾率属下在府署东侧开辟莲池,池中建“赏莲亭”,南北曲桥连岸。夏秋之交,莲花盛开,清香扑鼻。作者触景生情,写下《爱莲说》,借花述志。“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属议论文的范畴,可以直接说明事物或论述道理,也可以借人借事或借物的记载来论述道理。
2、朗读课文
(1)读准字音,根据注解疏通文意;
(2)教师范读;
(3)学生齐读,感情充沛,声音响亮,精神饱满;
(三)研读课文,深入体会
1、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莲花的?作者把莲花比作什么?并赋予了莲花哪些品格?
师总结:从生长环境、体态、香气、风度描写莲花的。他把莲花比做君子,赋予了莲高洁、质朴(洁身自好)、品行端正(正直、通情达理)、美名远扬、端庄令人敬重(仪态庄重)等品格。
2、作者借花喻人,抒情言志。那么他把菊花比作什么?把牡丹比作什么?写菊、写牡丹的目的是什么?
师总结:菊是隐逸者,就像那些不肯与世俗同流合污而离群索居、隐遁山林的逸民高士。牡丹是富贵者,贪图享乐。它雍容华贵,绚丽多姿,就像达官显贵和攀附富贵的庸碌之辈。以“菊、牡丹、莲”喻三种人,以三种爱象征三种生活态度。既婉曲地批判当时趋炎附势、追求富贵的世风。又通过菊的正面衬托和牡丹的反面衬托突出自己在污浊的社会洁身自好,保持正直坚贞节操的生活态度。
3、文章的主旨句是哪一句?说说这篇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莲,花之君子者也”
作者把莲比作花中的君子,他是要赞美君子形象,这句话是全文的核心。借赞花来赞人,这种写法就叫借物喻人或托物言志。
归纳主题:表达了作者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慕名利的高尚品格,批判了当时趋炎附势、追逐富贵的世风。
4、本文运用了哪几种修辞方法?
师总结:对偶,排比,比喻,拟人。
(四)迁移拓展
1、请欣赏几幅莲花的图片。学生再读课文,同学们,我们学完了课文后有哪些收获呢?在写法上,《爱莲说》具有“说”这一文体的共同特点,即托物言志。文章从“出淤泥而不染”起,以浓墨重彩描绘了莲的气度、莲的风节,寄予了作者对理想人格的肯定和追求,也反射出作者鄙弃贪图富贵、追名逐利的世态的心理和其追求洁身自好的美好情操。在写作中可以运用这样的写作手法,通过对客观事物的描写或刻划,间接表现出作者的志向、意愿。采用托物言志,关键是志与物要有某种相同点或相似点,使物能达意而志为物核。
2、积累古诗文中描写莲花的诗句,尝试背诵课文。
(五)作业小结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作业:任选一种自己喜爱植物,采用多种修辞方法,写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
板书设计
菊莲牡丹
隐逸者君子富贵者
清高避世不慕名利追求富贵
修辞手法:托物言志
教学设计意图
本设计力求跳出传统的讲读法这一思维定势,突出朗读技巧功效,将点拨教学、情境教学与朗读教学相结合,强调了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设计了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朗读要求,激发学生在读中思考探求文章之美的情趣,从而训练学生的思维和语感,旨在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素质。
设计提要
本设计以朗读为主线,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分别从不同层次上的要求来由浅入深的感知、理解、欣赏,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理念。
教学目标
1、了解钱塘江潮雄伟壮观的景象,激起积极向上、勇于拼搏的思想情感。
2、品读赏析,感受文章自然美与人文美相结合的特点。
3、研读体会本文精练生动的语言。
教学用具录象机、录音机、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初步感知形象美
导语同学们,大自然奥妙无穷,她可以点悟人的灵性,激发人的活力。同学们想不想与大自然来一次亲密接触啊?人与自然亲近的方式有两种:一是人直接投入其中,身临其境,与之同呼吸共命运,这种方式叫旅游;另一种是通过阅读名人大家的文章间接感受自然美,接受自然的恩惠,如同在高明的导游指点下把江山美景尽收眼底,这种方式叫神游。不知同学们旅游了哪些地方?(生说)神游过什么名胜?可否去过钱塘江看到钱江涌潮?没去过的同学别遗憾,老师把这一奇观录了下来,想不想先睹为快啊?现在就让我们与钱塘江大潮来一次亲密接触,感受一下号称“壮观天下无”钱江涌潮吧!下面请同学们眼观耳听心悟,之后请同学们谈谈你的感受。我可不能白给你们看啊。
{放录象}生看后谈感受,师给以评价
可以将作者及钱塘江大潮的历史讲一下。
说明这一激情导语及钱塘涌潮的录象放映,目的在于创设吸引、感染学生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感情,使其产生对美好境界的向往,激起积极向上、勇于拼搏的思想情感。
二、初读感知大意,扫清障碍
1、点拨同学们,眼见了实际的大潮算是我们去旅游了一次,下面再让我们走进南宋词人周密的《观潮》中去神游这一“天下之伟观也”的钱塘江大潮,感受周密那笔卷惊涛,墨泻江潮的杰作。请同学们先朗读课文,整体感知大意。
2、品读课文,结合注释探究交流,弄懂大意
3、小组合作质疑问难
4、师点拨,考查,出示投影上的内容
教师导学
1、从“既望”看古人对某些日子的特殊称谓。
“望”是古人对阴历十五这一天的称谓,“既”是已经过去的意思,“既望”是指过了阴历十五,因此是十六这一天。类似的称谓还有“晦”(指阴历每月的末一天)、“朔”(阴历每月的初一)
2、同义词释义联读。
略:略不相睹()略不沾湿()
虽:虽席地不容闲也()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皆:皆披发文身()皆出酒食()
3、解释划线的词语。
既而渐近()倏而黄烟四起()
说明作为文言文这一板块的设计目的在于让学生弄懂文言大意,掌握文言知识点,同时通过朗读初步感知文章的语言美,意境美。
三、研读理解构思,欣赏语言美,感悟自然美与人情美的特点。
1、生研读课文,设计问题,质疑答疑,可自主探究可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附可能会探究的问题}
A、《观潮》第一句说:“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探究学习这一句大有横空出世之势,先声夺人揭示了描写对象,点明了题旨,揭示了中心,可以说集全文要义于首句。
B、古人说:“富于万篇,贫于一字。”这说明写文章选词炼字是多么重要。试从课文中找一些精彩恰当的词语,说说它们的妙处。
探究学习“吞天沃日”,动词“吞”“沃”极有气势。“倏尔”一词表现了水军动作神速。“披”“文”“持”“争”“鼓”“迎”“上”“出”“没”“腾”“变”“沾”动词蝉联而下,写出了弄潮儿生龙活虎般的形象特点,表现了动态美。“虽席地不容闲也”的“也”,是用来加强肯定语气的助词,强调观潮人特别多。
C、作者在《观潮》这篇散文中,绘声、绘色、绘形、绘势地描写了这一壮美雄奇的景象。全文的着眼点在“潮”上,立足点在“观”上,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写“观潮”的?
探究学习作者从四个方面写观潮:涨潮之状,水战之威,弄潮之技,观潮之盛。
作者由远而近写“涨潮之状”。“水战之威”是散文精彩的一笔,作者生动地描写了南宋水军演习的情景。“弄潮之技”更让观众大开眼界。“披发文身”写弄潮儿的外形,“溯迎而上”写弄潮儿的猛勇,“出没于鲸波万仞”写弄潮儿的矫健;“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写弄潮儿的绝技超凡。最能表现“观潮之盛”的语句是“江干上下十余里间,珠翠罗绮溢目,车马塞途。”作者以“十余里”的路途之长表现观潮场面之大,盛况空前;以“车马塞途”写看客之多;以“虽席地不容闲也”写观潮人拥挤之极。
D.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
探究学习课文前三段分别描写了钱塘江潮的气势。操练水军的情况及吴中健儿的突出表现,这些都是正面直接描写。最后一段则是从侧面描写,观潮的人越多,越是说明钱塘江潮气势的壮观,越是说明水军操练及吴中健儿的本领高强,人人都想一睹为快。这样,侧面描写与正面描写相结合,对正面描写起了衬托的作用,使文章中心更突出,更具有表现力。
2、班上答疑,品词析句,感悟语言美
3、有感情的朗读,把通过品读、研读感悟的东西,再通过朗读读出美感来。{师要适当指导朗读}
说明本文的重点就在于这一环节的设计上,如何引导学生设计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大胆质疑问难,如何与同学合作交流,就需要教师调控好,把握好。
四、师提问题,生思考,升华情感
1、针对学生提的问题,老师提出学生没有提出的问题,让学生思考、探究、交流
问题为什么要写教阅水军与吴中健儿在潮头弄潮?
明确作者在描写了浙江潮的雄伟壮观的景象之后,又花大量的笔墨来写水军演习的动人情景和吴中健儿高超的弄潮技术,使得两者相得益彰。人借水势,水借人势;人助水势,水助人势。
这样的描写,使雄伟之上更添雄伟,壮观之上更添壮观;使自然美与人文美相互融合,相互映衬,给读者极其美妙的感受,在身临其境中受到美的熏陶。
“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作者如此着意刻画出人是自然的精灵,人是自然的主宰,自然风景因有了人的活动而更加精彩美丽,表现了人敢于和自然搏斗的大无畏精神。
问题据说近几年,有不少人因看钱江涌潮而丧命,是否说明只有古代的人才有如此胆识敢于弄潮争标和大自然搏斗,今人就缺乏这种斗志了?(同学争论)
明确今人用摩托车与大潮赛跑,在大潮中架船张帆,还有更多的挑战极限,征服自然的冒险活动,你能从中举例吗?(生争先恐后的说,象长江漂流、飞跃壶口瀑布以及今年的10月15日的神舟5号飞天都能表明现在的我们更是具有挑战性。)从中激起我们的民族自豪感,更使我们要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
说明这一环节是从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目标上设计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在感悟自然之美的同时别忘了人是万物的主宰者,宇宙的精灵,我们要有饱满的激情和昂扬的斗志,勇于拼搏。这无疑是人格美的一大体现。
五、拓展思维,迁移延伸
湖心亭看雪
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奴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杯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1、你能设计出哪些问题?
2、由“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我们可以联想到柳宗元的哪首诗?
3、这篇文章写于明亡后.而作者仍用明朝纪年,表现了作者的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说明本题的设计在于拓展学生思维。
六、纵观全文,谈收获
生从多方面,多角度谈。可以是知识与能力,也可以是获得了某些学习方法,或者是情感得到哪些升华等。
七、作业:
可找学生布置。老师布置的起参考作用:
1、熟读课文,选择喜欢的背诵。
2、有能力的同学课后搜集有关钱塘江大潮的资料。
板书设计观潮
周密
眼观耳听心悟
涨潮(状)正
水战(威)侧
弄潮(技)结
观潮(盛)合
一切景语皆情语
总评本设计着意贯彻“美文美读”,提高审美素养和文学鉴赏能力的原则,从反复朗读中发现美、感受美、理解美,进而欣赏美;同时在加强语感训练中注重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并在反复朗读中受到情境艺术的感染,在潜移默化中收到陶冶情操、丰富文化涵养的功效。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爱莲说》,引导学生把握的是“莲”的形象,进而领略其内在的气质,最后知晓其象征意义,配合课文,朗读及相应的文字资料,可引导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莲”。
知识目标:
能背诵课文,了解文言字词的意义。
能力目标:
使学生明白托物言志写作手法的特点:抓住特征状物,最后言志。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美好理想的向往,对高尚情操的追求,对正直人格的仰慕。
学习者特征分析:
这个学段的学生一般14至16岁,欠缺社会经验和历史知识,因此对作者生命观、人生观、价值观及写作目的尚难理解,结合现实采取品词评句,畅谈体会的方法,指导学生甄别美丑,使学生在情感上得到升华,思想上受到教育,能力上得到发展。通过朗读他们能很快发现短文的独特之处,进而得到阅读的快感激发学习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生展示关于荷的诗句
二、作者简介
生先谈,然后看大屏幕
三、词句闯关
1.解释加点的字
可爱者甚蕃濯清涟而不妖亭亭净植
不可亵玩焉陶后鲜有闻爱莲说
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②莲,花之君子者也。
③菊之爱,陶后鲜有为。
④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3.读出下面句子正确的停顿
①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四、美点探寻
(一)、聆听课文,享受文章美
1、听读课文。(教师背诵课文,配乐。学生闭目聆听。感受荷之风韵)
2、小组合作,疏通词句
(二)、读通课文,感受语言美。
1、教师介绍“说”这种文体。
2、读文,感受语言形式的美。
(三)、读懂课文,领悟品格美小组讨论完成
1、作者用了三个比喻来形容三种花,分别是什么?(菊——隐逸者;牡丹——富贵者:莲——君子)
2、菊像隐居者一般,隐士的人格特征是什么?
(独善其身,不问世事,接近莲的特质“出淤泥而不染”,也就是洁身自爱)
3、“牡丹,花之富贵者也”,唐朝以来,牡丹被称为富贵花,是财富、高贵的象征,就如人间帝王一样,被称为花中之王。那么牡丹代表一种什么追求呢?
(追求名利富贵)
4、作者是怎样称呼莲的?(花之君子者也)君子和隐士是不一样的,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的特质是有道德理想、兼善天下的。
小结:作者运用三个比喻,将三种花人格化了,带上了自己的喜好。可见,《爱莲说》是一篇借某一事物说明道理的文章,状物抒情,喻哲理于比喻之中,这就是“说”。
(四)、读懂作者,领悟思想美
1、在三种花中,作者很明显最喜爱莲。从哪句话可以直接看出来?(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2、朗读课文第一段,找一找:莲花有哪些特点?
3、作者喜爱莲、赞美莲,实质上是赞美君子的品格。你觉得君子的品格和莲花的特点有什么共同之处吗?(出淤泥而不染——从生长环境来说,庄重。结合作者一生的经历,这也是他的一种自我检讨,生在淤泥般的环境中想要不染是那么困难,生淤泥而不染是君子的最高境界;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体态来说,正直;亭亭净益,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风度来说,清高。
五、难点质疑
菊有什么特点?
结合你的积累陶渊明为什么爱菊?
六、读出自我,提升精神境界
讨论:莲是花中君子。你如何理解君子的品格?今天我们还需要像莲一样的君子精神吗?
七、才华展示
围绕“莲香四溢—莲文化魅力探寻”这一主题,查资料寻找莲与中华民族传统的渊源,可用不同艺术形式来表现:画,文字,多媒体,歌曲,舞蹈,表演等。
八、师小结
教学要求:
1、学习生字新词,结合课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2、了解时间的来去匆匆,一去不复返,体会作者对虚度时光感到无奈和惋惜的思想感情。
3、从阅读的内容想开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教学程序及设计意图:
一、激趣导入,鼓励质疑
1、学生汇报课前收集的有关时间的诗词、名言。
2、板书课题,质疑:看到题目,你想知道什么?这些问题你想怎么解决?
(鼓励学生课前预习收集,初步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和筛选信息的能力。通过汇报交流,激发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热情。质疑导入,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培养学生思维的求异性。)
二、初读感知,读中悟学
自读课文,要求:
(1)把句子读通顺,自学生字词。
(2)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3、检查交流:
(1)指名读课文,正音释词。
(2)交流:通过读课文,你读懂了什么。
(放手让学生自学,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鼓励学生个性化的解读,进行多角度、多层面地交流读书体会。)
三、精读探究,品味感悟
1、默读课文,找出课文里具体描写时间来去匆匆的语句,读一读,把你的感受写在旁边。
2、交流感受:你读懂了什么?从句中你体会到作者的什么思想感情?
3、师生品味重点句子“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于是,洗手的时候……吃饭的时候……掩着面叹息……”
4、师生交流评价
(学生自主朗读,抓住重点词句进行品味,探究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感悟语言文字的魅力,受到情感熏陶。学生自己朗读喜欢或感受深刻的句子,有自己的独特体会,真正体现了学习的自主性。)
5、仿写句子:自己的日子是怎样过的,身边的人的日子是怎样过的?仿照课文的写法写几句话。
(由读引入写,让学生在读懂作者是怎样具体描述日子去来匆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仿照本段的写法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仿写练习,通过仿写,进一步体会时光的匆匆,进行了知识的迁移。)
6、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有感情地朗读,积累背诵。
四、拓展延伸
1、读了这篇文章,你想到了什么?
3、把你最想说的一句话写下来。
4、收集有关惜时的资料办一版专题手抄报。
(鼓励学生从课文的内容不同角度的想开去,积极拓展他们的思维。把课文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有机结合起来,体现语文学习的综合性。让学生真正做到在生活中学语文,在生活中用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