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优秀15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如下是勤劳的小编帮家人们找到的15篇七年级历史教案的相关文章

七年级历史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甲骨文、青铜器和金文的历史价值。

2、提炼青铜文明的本质特征,培养学生归纳、概括历史知识的能力。

3、通过指导学生观察图片,总结甲骨文、金文的演变趋势,通过做“想一想”和读“小资料”,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和概括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展示青铜器图片,让学生了解我国青铜时代的辉煌。

2、通过展示甲骨文字,了解甲骨文与汉字的渊源。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本课,学生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人民创造历史的正确人生观

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甲骨文和青铜器成就。

2、了解甲骨文和金文的含义。

(二)教学难点

1、甲骨文和金文的历史价

2、青铜文明。

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法、自学式探究学习法。

教学媒体

(一)教具准备

商、周时期甲骨文、青铜器图片,甲骨文和青铜器的视频。

(二)素材准备

多媒体网络、投影仪。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结构与过程

(课堂导入

问题导入:我国有文字记载可考的历史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我国最早的文字是什么文字吗?

第7课甲骨文和青铜器

(讲授新课)

(板书)一、甲骨文

播放《甲骨文》视频,阅读课文第一部分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是甲骨文?甲骨文最初是用来做什么的。?

2、甲骨文有什么历史意义?

3、甲骨文的内容?

(甲骨文是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最初甲骨文是用来做占卜的,比如,当时的人们生育、筑城和征伐都要先进行占卜,包括生育和疾病这样的事情也要进行占卜。记录占卜的文字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因此称其为甲骨文。甲骨文是我国最早的文字,记载了当时商王朝和贵族活动的重要方面,反映了当时的历史情况,是我们现在研究商朝历史的重要资料。)

教师展示甲骨文的相关图片,使学生了解发现的甲骨文的字数已有约4500个,现在能释读的有近20xx个,并举例几个甲骨文文字,请学生识别甲骨文。对比甲骨文和汉字。

(板书)二、青铜器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本第二部分“青铜器”的内容,找出以下问题的答案,并作答。

1、青铜器是用什么做成的?

2、青铜器有哪些的种类?

3、青铜器有哪些特点?(可以通过和旧石器时代、新时期时代工具进行对比,总结归纳。)

教师展示司母戊鼎、四羊方尊等青铜器图片。

教师介绍“青铜器时代”和“青铜文明”的概念。

(板书)三、金文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第三部分“金文”的内容和“小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是金文

2、迄今发现最长的金文是在什么器物上?

3、金文有什么历史价值?

教师展示刻有文字的青铜器的图片,请同学们观察。比较金文和甲骨文的特点及历史价值。

板书设计

七年级历史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在中华文明起源中我国原始农耕经济的主要情况,包括河姆渡原始居民、半坡原始居民以及大汶口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使学生了解中华文明处于起源阶段时原始农耕经济的发展水平,进而认识其发展对中国远古时代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

通过本课学习,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历史文物图,寻找图中较为明显的、主要的历史信息,结合已有知识,初步分析、解释图中历史信息,做出简单的或主要的历史结论的能力。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同创造出我国原始农耕文化的先民们在自己劳动成果中体现出的智慧与淳朴的情感,以及他们对人类社会物质与精神进步做出的特有贡献;进而促发或增强学生对祖国历史和文化的认同之心,对中华民族祖先的尊敬之情。

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一、重点和难点

本课围绕原始农耕经济时代居民们的生产与生活状况,用三个子目展开叙述。考古发现,距今约一万年前,我国已出现原始农耕的遗存。教材所讲述的河姆渡、半坡、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的原始农耕,是新石器时代中期、晚期原始农耕的不同典型。

教学重点是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在教学中,需要注意以下四点:第一,把握好这两个原始农耕典型的共同特征:原始种植农业普遍、磨制石器的使用、制造陶器、定居村落;第二,注意这两个原始农耕典型反映出不同地域条件对经济发展特点的影响,不同时间里生产力发展水平上的变化。例如,河姆渡原始居民创造了长江流域农耕经济的典型——以水稻种植为主的水田农业,虽使用磨制石器,但主要用骨耜翻地耕种;半坡原始居民创造了黄河流域农耕经济的典型——以粟种植为主的旱地农业,普遍使用磨制石器,特别是广泛用于农业生产中;第三,注意原始农耕生产对家畜饲养业、手工制陶和纺织业的带动作用,对定居生活的影响;第四,注意原始农耕经济发展的同时还存在着渔猎经济。

距今四五千年的大汶口文化是原始社会晚期的典型。当时,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产生了阶级,考虑到这些概念和结论初一学生难于掌握,课文略而不写,只用一段小字介绍大汶口晚期墓葬中随葬品多寡悬殊的状况,教学中可由此联系第1课中“北京人”“山顶洞人”有关共同劳动、共同分配食物的内容,引导学生认识、对比人与人之间关系发生的变化。

二、教法建议

1、教师可利用课本“引言”中伏羲氏教民熟食、结网捕鱼和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的故事,带出从考古发现了解我们的先人如何从食物的“采集”者变为食物的“生产”者的话题。

2、教师可引导学生思考原始社会人们仅靠在野外“采集”食物为生的不便之处(受季节变化和天灾影响大,食物来源不充足,需要不断迁徙,等等),然后引出获得固定的食物来源,开始农耕生活是原始人类改善生存状态的关键的认识。进一步启发学生思考,自然界中的什么现象可能促使原始人类注意到野生的植物可以人工种植,引导学生联系“引言”中神农氏拣坠落地上的谷粒,种在田里的神话传说,进行合理的分析推测:多年从事采集的原始人类,注意到可食的植物种子落地、发芽、生长、成熟,从而开始进行人工种植的尝试,原始农业于是便开始出现了。

3、指导学生阅读教科书上的《白虎通》引文,引出自然条件、特别是地理环境对长江流域河姆渡和黄河流域半坡的农耕作物品种的不同影响;再扩展到对两大流域居民定居生活的影响,从而向学生灌输渗透人们在改造自然、利用自然、顺应自然中要科学合理,协调兼顾的教育观念。可以让学生观察、比较河姆渡的原始居民建造的干栏式住房、半坡原始居民半地穴式房屋复原图,并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分析这两种房屋建筑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有此不同?这两地的原始居民在建造房屋时是怎样考虑的?

4、在学习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成就中,教师要注意把握教科书中涉及到的整个农耕经济中各种因素的内在联系:原始农业中的生产工具与产量的关系,原始农业与渔猎的关系,原始农业与饲养业、手工制陶和纺织的关系,生产、生活与原始艺术和早期文字的关系,原始陶器和纺织与定居生活的关系等。要以农耕生产为基点,揭示各种经济现象之间的联系,不要孤立地罗列经济现象。

5、教师可以利用《我国原始农耕时代主要遗址图》,除指示河姆渡、半坡、大汶口的具体地点外,还可以启发学生观察、分析该时代文化遗址分布的情况,寻找分布特点,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

6、在学习大汶口原始居民农耕生产的内容后,可以让学生阅读课文的最后一段小字,然后讨论大汶口晚期的墓葬里,为什么有了随葬品?应怎样看这一现象?要注意引导学生辩证地分析问题,从人类历史演进的角度分析问题。

7、在教学中注意充分利用历史遗物照片、示意图,观察分析图中的历史信息。例如,让学生观察分析河姆渡出土的骨耜和装有木柄的骨耜复原图,知道它的用途,再结合本课的“活动建议”,让学生分析河姆渡出土的陶器,明了它的用途,进而了解当时的农耕生产和生活状况。

三、学法指导

1、学生通过列表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类,明确农耕经济中的劳动分工。

原始居民时间地区原始农耕原始家畜饲养业原始手工业

河姆渡

原始居民

半坡

原始居民

大汶口

原始居民

2、学生对于历史文物、遗物、示意图的观察、分析,应注意:第一、注意图题中表明的文物所属时间、地点,以便联系已有的知识;第二、注意观察对象的外形、结构和材料,以便对其功能、用途加以分析或推测;第三、注意联系课文的大、小字内容,有的文字是概述文物等,有的是对文物的背景作介绍,有的是文物所反映的客观历史情况。

3、思考“大汶口的墓葬里,为什么有了随葬品?你怎样看这一现象?”的问题时,注意:第一,农耕经济有了更大发展,财富增多,这是社会生产力进步的表现;第二,氏族首领凭借权利拥有较多的财富,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出现;第三,人死后,私有财产随葬,企图继续享受生前的富足生活。

四、问题探究

动脑筋

1、河姆渡原始居民比北京人、山顶洞人在生产生活上有了哪些进步?

河姆渡原始居民已使用磨制石器,用耒耜耕地,种植水稻,他们住着干栏式的房子,过上定居的生活。已挖掘水井,饮水更加方便。还饲养了家畜,会制造陶器,并能制作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

2、想象一下,我国原始农耕时代的居民有怎样的劳动分工。

答:妇女主要从事耕作、纺织,男子主要从事捕鱼打猎以及制造工具、制陶等繁重的手工业生产,老年人从事家务劳动和照顾、教育小孩。

活动与探究

1、看图分析:右边是河姆渡原始居民制作的陶器,你能说出它的用途吗?

答:蒸食物。

2、看图分析:右边是半坡彩陶上的彩绘动物图案,它们是什么动物?你能说出这些动物和当时原始居民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吗?

答:是鱼和鹿的图案。说明半坡的原始居民还捕鱼打猎,以补食用。

3、找一找:从以上课文的叙述,你能找出我国原始农耕时代几项世界性的贡献吗?

答:三项。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粟的国家;我国是世界上很早种植蔬菜的国家。

参考资料

原始农耕时代

原始农耕一词,遵从教育部新发之历史课程标准,其《中华文明的起源》有一节内容为:“以半坡遗址和河姆渡遗址为例,简述中国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根据李根蟠等著《中国原始社会经济研究》一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我国原始社会若按“生活资料生产方式的演进”划分,可分为“原始采猎业”和“原始农业牧业”两大阶段,而“农业的发明是人类历史上一件划时代的大事,是由攫取经济到生产经济的伟大革命性转变。人类第一次通过自己的活动来增殖天然的产品,从而改变了整个社会的经济面貌,对人类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第71页)。据最新考古材料可知,我国黄河流域最早的农业遗址,为黄河中下游的河北武安磁山文化、河南新郑裴李岗文化遗址等,碳14数据表明,这些遗址年代都在公元前60至前5000年,即距今七八千年。

7年级寓言故事 篇3

7年级寓言故事篇三

古代巴士拉城中有一位富有的商人去世后,留下一份遗产。他的两个儿子装殓安葬了父亲以后,各自继承到一份遗产,用来开铺子做生意。哥哥开了间打造铜器的铜器铺,弟弟则以打饰银器为生。城里的人都管弟弟叫巴士拉银匠哈桑。

有一天,一个波斯人来到城里,随人群四处亲逛。刚巧经过银匠哈桑的店铺,顺便走进去瞧瞧。哈桑手艺高超,做的银器非常精巧别致。他一看之下,异常喜欢,不住地点头,说:“向安拉起誓,你真是个了不起的银匠啊!”

这时,哈桑正捧着一本古书仔细钻研制作技术,人们都围着他,夸赞他俊俏标致。到了晌午,人们陆续走开了。趁铺子中只有哈桑一个人,那个波斯人走到他跟前,对他说道:

“哦!孩子!你是个有为的青年。你失去了父亲,我也没有儿子,我会一种举世罕有的手艺,许多人求我教给他们,我都没答应。现在我把你当亲生儿子,打算传授你这种绝技。我可以指给你一条富裕的道路,你就可以丢掉这种旧行当,免得一辈子守在炉边拉风箱、捶银片,做这种低贱而费力的事情。”

“先生,你什么时候来教我呢?”哈桑欣然允诺。

“明天吧。孩子,我要教你怎样炼铜成金。”

哈桑无比兴奋,欣然跟波斯人告别,回到家里,问候了母亲,两人一起吃饭。哈桑心里欢天喜地,毫不隐瞒地把波斯人所说的事告诉了母亲。他母亲说:

“儿啊!你这是怎么了?要当心啊!不要随便听别人吹牛,尤其是要提防波斯人,不可

听信他们的话。他们都是些骗子,说什么炼金术。其实哪来的什么炼金术?他们只是设计害

人,到处招摇撞骗罢了。”

“娘,我们并没有多少钱,他有什么道理来骗我,设计害我呢?那个波斯人忠厚朴实,

看来是位好心的老人。一定是受了安拉的指示,前来帮助我的。”

他母亲很生气,不再搭理他。他却把波斯人的话记在心里,兴奋得一夜没合眼。

第二天一大早,他就带着钥匙来到集市,打开自己的铺门。随后那个波斯人也来了。哈桑起身迎接,要吻他的手。波斯人恭谦地拒绝了,说道:“你准备一口坩锅,马上生火炉吧。”

哈桑照他的吩咐点起火炉。波斯人又问道:“孩子,你这儿有什么铜器吗?”

“有个破铜盘。”

波斯人命哈桑把铜盘捶碎,然后,那个波斯人把碎铜片放在坩埚里,把坩埚放上炉子烤。等铜片熔化后,他从缠头里取出纸包,从中翻拣出半块钱大小的黄色粉团,放进坩埚里。粉团跟铜汁混在一起。他吩咐哈桑把火势加旺。哈桑尽力拉风箱,火势渐旺。只一会儿,坩埚里的黄铜就奇异地变成了金子。哈桑亲眼见到这种情形,欣喜若狂,惊得发愣。他拿金子在手中掂了掂,又拿出一把锉刀锉了锉,左右端详,发现确是质量上乘的纯金。他喜极欲狂,弯腰去吻波斯人的手。波斯人止住他,说:

“你把这块金子拿到金铺去卖了,赶紧把钱拿回来。你要注意,不可多嘴乱说。”

哈桑去到金铺中,把金子交给经纪人代售。

经纪人接过金子,打量一番,认为是十足纯金,开价一万元开始拍卖。商人们竞相加价争购,最后卖了一万五千元。哈桑把钱带回家中,一五一十对母亲讲了,还说:“娘,我很快也要学会这种技艺了。”

他母亲苦笑着叹道:“已经拿你没办法了,只盼伟大的真主保佑你了。”转身不再理他。

哈桑在一股蛮劲的冲动下,抱起一口铜钵,急急忙忙跑到自己店中,把它搁在波斯人的脚下。波斯人见了,问道:

“我的孩子,你把这个铜钵拿来干什么呀?”

“拿它炼成更多的金子呀!”

“你想在一天之内两次上金铺去卖金子吗?你疯了!你知道吗,如果这个秘密被别人识破,我们都会没命的。孩子,我告诉你,一旦我教会你这种技艺,你一定得小心保守秘密,每年即使只炼一次,都足够你享受的了。”

“我的主人,你说得有理。”于是哈桑收捡起铜钵,转身把炉子装满炭,拉动风箱,开始升火。

七年级历史教案 篇4

一、教学思路:

秦始皇是一个能引起学生强烈关注的历史人物,在设计教学时以小组活动的形式开展本课教学,从感性的材料入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改变课堂形式以答记者问的形式介绍中央三位大臣。利用绘制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示意图,培养学生的学习技能。注重在新课理念下的学习方式的转变。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要有自觉、主动、积极参与学习过程的正确态度,有求知的强烈愿望和激情,以及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

二、教学目标设计:

(一)知识目标:

记住秦统一中国的时间;记住秦朝的都城,统治者称号,理解秦统一的意义和秦始皇巩固统一措施的作用,初步认识秦中央集权的基本内容。

(二)能力目标:会识别图片,会制作表格。通过合作学习,开拓视野,在开放的环境中获得知识,在交流的过程中取得进步;引导学生阅读,理解,初步分析相关历史资料。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师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维护国家统一观念的教育,初步认识统一对历史发展的影响。

三、教学内容分析:

课标的内容:了解秦兼并六国和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史实,探讨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本课地位:统一是中国文明史的重要特征之一,是中华民族对于人类文明的贡献。本课重点是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教学难点是对“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概念的理解。从初中生的实际出发,方法的训练比结果的获得还要重要。秦朝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为历代统治者承继和发展,对以后封建王朝产生重要影响。本课内容在本单元中不但起者承上启下的作用,而且占据重要地位。

四、学情分析:

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兴趣较浓,学习的积极性较高,喜欢接触与历史有关的课外知识,喜欢讨论,就所学的观点进行探讨和争论,思考问题时需要历史感性材料的支持。一部分学生受当代影视作品的影响,有明显的不准确表达或偏激的观点,需要在教学中澄清历史事实,并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简单的运用,一部分学生具备通过历史发现规律的可能,这种可能转变为现实多取决于学生对历史问题的探究程度。教师的课题应充分调动这些学生的带动作用。

五、教学方法:

图示法、讨论法、讲解法、读书指导法

六、教具:

地图册、《战国七雄示意图》、秦始皇画像,奖品若干

教学时间:45分钟(1课时)

七、活动评价使用要求:

1、使用理由:教学目标的实施,关键在于课堂的利用效率,以往的教学中教师的设计往往达不到效果,问题就在于监督课堂的手段的缺乏,本堂课教学以小组、个人评价的形式,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扩大教师的调控范围,让组长也负责,实施中应善于利用此表。让师生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2、小组评价使用要求:组长负责组织组员参与活动,选出学生代表发言。相互交流,交他组评议,课后教师综合打分。

3、个人评价使用要求:学生积极参与本课的各项教学要求的个人活动,配合小组内其他组员积极参与讨论,交组内成员进行评议。

八、学习过程:

(学生在社会课上对秦灭六国和秦始皇的史事已有所掌握。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运用启发式,让学生在课堂上有较多的活动。)

师:在第二主题的学习中我们了解了由于秦国的商鞅变法最为彻底,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奴隶制废除了,封建经济和军事力量增强了,逐渐成为七国中实力最为强大的国家。(建议在事先画好的《战国形势》板图上填上七国的名字)。奠定了后来秦灭六国的基础。今天,在资料收集的基础上我们以分小组的形式学习本课。

九、教学流程:

1、导入新课

出示李白在《古风》中的诗句:“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师:同学们,这首诗的描写的主人公是谁?“扫六合”指的是什么事件?

生:师过渡:

对!正是这位雄才大略的秦始皇,演绎了这场“扫六合”的恢宏历史剧,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认识这位“千古一帝”,一起走近他所创建的大一统的帝国——秦朝。揭示课题:第12课——《秦朝的统一》。

2、学习新课:师:(解释课题)什么是统一?就是在中国(一定)的地理范围内,由一个政权把这个国家(范围内)的各个部分联合起来,并对各个部分实施有效的治理。今天我们就围绕“统一”,了解两个大的问题:秦王如何“完成统一”,同时他又是如何“巩固统一”的。(显示课件:“完成统一”、“巩固统一”字样)

师过渡:

首先进入第一幕:秦王是如何“完成统一”的?

一、完成统一——“秦王扫六合”(课件显示)师:“秦王扫六合”是怎么回事?

生:

师:战国七雄指哪些国家?当年的七国都是威震四方,傲视群雄,为什么只有秦国能扫除六国,完成统一?

生:

师总结:从公元前230年—前221年,秦王嬴政以远交近攻的军事策略,用10年的时完成了统一霸业,定都咸阳。

(用多媒体展示秦灭六国的过程,同时教给学生谐音法记忆:韩赵魏亡楚咽气(燕、齐谐咽气)。

师:前221年。大家要把这个时间记住。在这个时间之前,秦国被叫做“秦国”,在此时间之后,秦国应被叫做“秦朝”了。秦的疆域也由一个方圆百里的诸侯国,发展为统治千里的大帝国,我们来看一下秦的疆域,找找它的南北四至。(出示秦朝疆域图,同时要求学生自画简图并记忆)

生看图回答并能自画简图。

师:秦王的统一战争,为中国历史揭开了崭新的一页,请同学们阅读材料讨论:秦朝统一的历史意义?(p45,p65页材料多媒体,可以将此材料展示在多媒体上)

生讨论后发言。

师总结:秦朝的统一,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结束了春秋以来诸侯混战的局面,开创了统一的新局面。自秦统一后,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虽然有的时期出现了割据状态,但统一始终是历史的主流。(交给学生记忆的方法,在重点词语下重点标记:顺应了,结束了,开创了。便于学生记住知识)

师:完成统一阶段我们需要记忆哪些知识呢?哪位同学总结一下?

生回答。

师过渡:俗话说,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秦朝完成统一后,如何巩固统一的问题便成为摆在嬴政面前十分棘手和必须解决的问题。那么,秦王嬴政将采取什么措施来巩固统一呢?师过渡:嬴政可谓卓越的政治家,他分别从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军事等方面来巩固政权,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位千古一帝的具体做法。

二、巩固统一

1、政治措施——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课件显示)

(1)皇帝制度的建立(课件显示)师:秦王嬴政认为他的功绩“功高三皇,德过五帝”,便把前人最尊贵称号“皇”和“帝”合起来,号称“皇帝”。他自称“始皇帝”。后人称其为秦始皇。并且指出秦国与秦王朝,秦王嬴政与秦始皇的区别:秦国是指春秋战国时间的诸侯国之一,秦王朝指的是秦王嬴政灭六国后建立的王朝。灭六国,称皇帝前称为秦王嬴政,称皇帝之后称为秦始皇。

师过渡:秦始皇把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大权集中到自己手里,政事无论大小,最后全由皇帝裁决。(伴随着皇权制度的确立,秦始皇开启了全新的中央和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请大家看书,秦朝的中央机关的设置情况如何?

生看书66页回答。师:经过考虑,秦始皇在中央设置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三个职位,我们简称他们为“三公”。

(2)中央制度的建立(课件展示)

皇帝御史大夫丞相太尉师:“三公”分别管理什么?

生:丞相管理行政,太尉管理军事,御史大夫管理监察。

师:他们都是秦朝中央政府的官员,都由皇帝任命,并绝对服从皇帝的命令,他们构成对全国发号施令的总枢纽。其中,丞相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百官之首。师过渡:有人帮着秦始皇管理中央了,还需要行政机构管理地方啊。秦始皇选择在地方实行什么制度?

生:在地方实行郡县制。

(3)地方行政制度的建立(显示课件)

师:在地方实行郡县制。郡的长官叫郡守,县的长官叫县令,都由皇帝直接任免,不能世袭。他们在地方上直接管理人民,征收赋税等。(请大家回忆我们以前讲过的西周的分封制有什么不足之处?与郡县制形成一种对比讲解,加深学生的印象)从此,西周以来的分封制在全国范围内被郡县制所取代,地方政权的独立性大大削弱了。这是中国地方政区制度上一个划时代的改革,郡县制在我国长期沿用下来,影响十分深远。

中央郡在地方县里师展示(中央集权示意图)课件并解读:至此,秦王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就形成了,这里要明确一个概念: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所谓君主专制是就中央的决策方式而言的,主要体现在皇位终身制和世袭制上,特征是皇帝个人独裁专断,集国家权力于一身,从决策到行使军政财权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中央集权则是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其特点是地方

亭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没有独立性,必须充分执行中央的命令,一切服从于中央。

师:除了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秦始皇巩固统一在经济、文化、思想、军事等方面的措施是怎样的呢?下面,我们分成四个组,由四个组通过讨论合作得出结论。

生分组讨论并回答。经济组问题

情境资料:情景一:秦统一初“市场”上的情况:市场上有许多摊位,包括原齐、楚、燕、韩、赵、魏、秦各国人。其中有拿刀币的,有拿铲币的,有拿铜币的,有拿贝币的……好多摊主在交换中非常不方便,非常混乱。情景二:秦朝统一以后,在咸阳举行了一次“商贸会”,当时各地区的商人都来到咸阳。在“商贸会”上,由于各国度量不统一,在交换中出现许多差错。如买一尺布,到三个摊位就有三个尺度。

请同学们阅读思考:这种局面是否有利于秦的发展?如果你作为秦始皇,你该如何做?再设想一下,这样做秦朝的发展前景如何?(结合课本66页第二自然段和67页第一自然段)师:货币的统一解决了赋税征收和流通的困难,方便了经济交流。度量衡的统一,解决了解决了各地换算之间的困难,便利经济的发展。那么,秦始皇对文化思想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巩固其统治的情况如何?我们来看:

思想文化组问题

史料记载一:秦统一前各诸侯国的文字差异很大。就“马”和“安”字,有七种写法。“马”和“安”字如此,别的字当然也如此。

大家思考:文字不统一,政府下达命令、公布事宜,各地人民都能看得懂吗?它有利于各地人民的交流吗?怎么解决呢?史料记载二:前213年,秦始皇下令烧毁了统一前的列国史记以及百姓私藏的《诗》《书》和百家语;第二年,他发现有人暗中批评他,攻击他施行的新制度,便把有牵连的460多位儒生和方士活埋了。

思考问题:这段材料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你如何看待它?

师:文字的统一解决了原先六国文字异形的状况,便利国家政令的发布和民间文化的交流,并直接影响汉字的演进和发展。焚书坑儒虽然一时巩固了统一,但是秦始皇这种暴虐的手段也激起了人们的普遍反抗,加速了秦朝的灭亡。

那么,秦始皇是用什么样的办法来巩固自己边疆的呢?

军事问题组

师:请大家带着下列问题看书,然后回答:

1、秦是怎样巩固边疆,维护统一的?

2、从地图找到长城的起止点?

3、你怎样看待秦始皇修筑长城这件事?

师:的确,长城的修建凝聚着我们祖先的血汗和智慧,也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和骄傲。它从一个方面反映着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特征、文化和力量。

小结:完成秦始皇巩固中央集权措施简表。

师:本课我们了解了一个重要历史人物(秦始皇),探讨了他为实现和巩固统一所作出的主要贡献及其意义。,主要内容可概括为:

(1)完成统一:公元前221前,秦灭六国,统一全国;

(2)巩固统一:政治上称皇帝,中央设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地方推行郡县制;经济上: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文化上:统一文字,思想上,焚书坑儒;军事上:修筑长城。

师总结:秦始皇完成了中国历第一次也是最伟大的一次统一。这次统一,不仅是地域的统合,而且在政治、思想、文化等褚方面留下了深远的影响,为中华民族朝着统一。

七年级历史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唐朝建立、贞观之治和武则天的统治等基本史实,为进一步学习和掌握唐朝的历史奠定基础。

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贞观之治局面形成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对唐太宗和武则天进行简单的评价,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唐太宗、武则天二帝的开--想及其开明政策,促进了唐朝的繁荣,从中体会到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所起的一定推动作用。

【教材分析】

本课的主题是唐朝第一个盛世——“贞观之治”。

本课的重点是“贞观之治”。唐朝是我国历少有的封建盛世。唐太宗居安思危,以史为鉴的开--想和政治远见,在中国封建帝王中是罕见的。唐太宗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有利于社会的发展,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促成了“贞观之治”的出现。贞观之治为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

本课的难点是:如何帮助学生对唐太宗、武则天等历史人物做出恰当的评价。对于初中学,他们评价一个人物,往往会带有感--彩,从“好”或“坏”出发,而不能客观地分析,这就需要教师加以引导,使学生能够掌握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方法,即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看他对历史发展,尤其是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

【教学过程】

导入:引导学生回忆隋朝的繁盛,然后思考“为什么如此繁盛的隋朝很快就灭亡了”,使学生理解隋炀帝的残暴统治,激化了社会各种矛盾,导致农民起义的爆发。在农民起义过程中,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一、唐朝的建立(略讲)

隋朝太原留守李渊在太原起兵,618年攻占长安,建立唐朝。

时间:618年开国皇帝:唐高祖李渊都城:长安

出示《唐朝疆域图》,强调唐朝长安城的位置。

二、贞观之治

出示材料:

[贞观十八年(644年),太宗]又谓曰:“汝(指太子李治)知舟乎?”对曰:“不知。”曰:“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贞观政要?教戒太子诸王》

学生讨论这段话的含义及从中可以得到的结论:由于唐太宗对君民关系认识较为深刻(认识到人民群众的力量),贞观年间,他的治国政策和措施就是依据这一思想而制定的。

从政治、经济两方面归纳唐太宗采取的主要措施(突出房玄龄、杜如晦、魏征三个人物,也可以让学生讲述有关魏征的小故事,加深印象,增强趣味性。)

1、注重总结历史经验教训,重视人民群众的力量;

2、注重发展生产,减轻人民负担;

3、崇尚节俭;

4、任用贤才、虚心纳谏。

唐太宗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出现繁荣景象,国力逐步强盛。历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三、女皇帝武则天

武则天是中国历的女皇帝。(强调)

展示武则天画像,边引导学生看图,边简介武则天经历。

重点介绍武则天的统治,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重视发展农业生产,二是破格提拔有才能的人。最后,引用郭沫若对其统治评价的话:“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讨论:谈谈对唐太宗和武则天统治的看法。

小结:唐太宗、武则天都推行了比较开明的政治经济措施,促进唐朝的繁荣强盛,对他们的统治应给予肯定。

作业:课后作业

七年级历史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唐朝开元时期政治、经济的发展情况,包括“开元之治”、农业生产的进步、手工业技术的提高以及商业的繁荣等主要史实。

通过思考和概括开元时期农业和手工业的成就,培养学生综合归纳问题的能力;利用实物模型、地图、图片等直观教具辅助教学,培养学生观察、想象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唐玄宗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经济生产水平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朝代,而且居于当时世界先进地位,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通过对这一时期精美的丝织品和陶瓷工艺的教学,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教材分析】

本课以“开元盛世”为主题,从两个方面进行了叙述:首先介绍的是唐玄宗前期的一系列改革措施,使唐朝开元年间出现了“开元之治”。其次,主要介绍了盛世经济的繁荣,包括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三个方面的成就。

“盛世经济的繁荣”一目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本课的难点:曲辕犁、筒车是唐朝先进的农业工具,但是它们的结构原理和先进性,学生不易理解,难以形成准确的概念。而且,现在的学生对于农具的了解又极少,因此农业工具的改进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难点。

【教学过程】

导入:回顾唐太宗和武则天的统治。

一、开元之治

出示材料:

后人评论唐玄宗说:“玄宗少历民间,身经难,故即位之初,知人疾苦,躬勤庶政。”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后来他是怎样做的呢?

这句话的意思是:唐玄宗年少的时候在民间,亲身经历了一些不得志的事和苦难,所以即位之初,深知人民的疾苦,能勤于政事。

唐玄宗励精图治的表现:

(1)任用贤才(由学生讲“唐玄宗走马任姚崇”的故事)

(2)重视吏治

(3)崇尚节俭

二、盛世经济的繁荣

1、农业(通过图片说明唐朝农业生产情况)

(1)农耕技术的发展:育秧移植栽培

(2)茶叶生产的发展

唐朝出现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作者陆羽被后人称为“茶神”。

(3)农业工具的改进:曲辕犁、筒车(重点讲解)

出示“汉代牛耕图”和“唐代曲辕犁图”,提问:比较一下直辕犁和曲辕犁的不同、曲辕犁比直辕犁有了什么改进?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出曲辕犁的特点)

出示筒车图片,分析出筒车比以往灌溉工具先进的地方。(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化解学习上的困难)

2、手工业

(1)丝织业

(2)陶瓷业: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唐三彩

(出示一些当时的丝织品和陶瓷的图片,使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体会劳动创造了美,培养他们的历史情趣)

3、商业

(1)著名的大都市:长安、洛阳、扬州、成都

(2)长安城

出示唐朝长安城的平面图,让学生总结其城市布局特点:

①城市布局:

宫殿、衙署、坊、市分置,宫殿区位于全城北部中央;全城呈东西对称分布;全城街道整齐,树木成行。

②人口:百万人

③边疆各族和各国人士云集,商业繁盛。

唐都长安是各民族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小结:唐玄宗统治前期(开元年间),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七年级历史教案 篇7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够综合分析以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西亚波斯湾沿岸地区为代表的干旱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认识到在干旱地区人们因地制宜,利用能够指出科学合理地利用有限的水资源是干旱地区人民生存与发展的关键。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会运用图表比较、分析、概括一个地区的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以及对人类的影响。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无论生存环境多么恶劣,人们都不会折服,而是用自己的智慧去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来改造生活,发展生产,激发自豪感和热爱生活的情感,同时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新疆的绿洲农业,西亚的石油资源自然环境特征、生活方式以及经济发展状况。

教学难点:两个千旱地区的特点比较。

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收集各类图片、资料,自制课件。

四、教学方法:

教授法、合作探究法、自主学习法

五、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

资源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预期目标

一、课前检测

PPT展示题目5题

(以选择和填空为主,难度为0.9)

布置作业,完成后

与学生一起校对答案,得反馈,表扬鼓励

拿出白纸,做题,完成后举手反馈

唤醒记忆、难度简单,培养自信心,激发学习兴趣(4分钟)

二、设置情景导入新课

PPT展示图片“世界主要干旱地区分布”与“大沙漠”的图片

PPT展示

同时叙述:同学们生活在鱼米之乡的江南,无法体会到到没有水的生活是怎么样的,今天我们要深入到世界上最为干旱的两个地区去了解那里的人们是怎么样运用智慧让自己的生活有滋有味的。

看图片,谈感受

(1分钟)设置情景,激发兴趣

三、师生合作探究“了解两大干旱地区”

PPT出示“世界行政区划图”“气候分布图”“阿拉伯半岛的区域图”和“中国西北部区域图”两大区域的地理知识复习题,地图册

1、操作PPT,出示图片与复习题,阐述自主学习的要求和方法

2、走下讲台,个别交流,等待反馈。

3、学生完成后,师生共同校对完成

4、师生共同小结:两个地区有个共同的特点——干旱缺水

拿出白纸完成复习题,3分钟后可与同桌交流补充,完成后举手反馈。与老师共同校对,完成

(8分钟)系统地回顾两大区域的地理知识,为接下来学习打基础

四、6人为一小组合作探究

“走进干旱宝地”

1、展示绿洲和沙漠并存的新疆景观图与波斯湾地区的国家的现代化城市风貌。

2、展示坎儿井的构造图和波斯湾地区的石油输出路线

3、PPT展示复习题目

1、老师提问:为什么这两个地区那么干旱缺水,在新疆地区能够发展绿洲农业,在波斯湾沿岸地区国家如此富裕,实现了现代化

2、布置小组合作完成复习题,与个别小组交流、辅导

1、思考回答,得出新疆地区发展农业必不可少自然条件:水源;引水的工程是坎儿井;给波斯湾地区创造财富的是它们丰富的石油资源,有了财富才能购买先进的淡化海水的技术设备,发展节水农业等)

2、小组合作完成复习题(举手、反馈)

3、派代表反馈答案

(8分钟)系统地回顾、综合性比较两大干旱地区的不同的生产与生活,了解不同的地区人们利用自己的智慧,因地制宜。

五、同桌讨论得启示“反思干旱的宝地”

PPT展示图片新疆地区丰富的物产和人民幸福生活、波斯湾地区人们富裕的生活。

同时展示材料新疆地区的绿洲面积缩小、坎儿井水量减少、数量减少的现状

提问:通过学习干旱的宝地,你得到什么样的启示?

(提示:正面启示与负面的启示)

思考,举手回答

(3分钟)从对比案例得启示,把浅显的知识层次学习上升为自我的启示,为知识迁移做准备

六、案例迁移

PPT展示案例

“中国干旱地区的农业生产”

“衢州市的农业生产”与思考的题目

可以提示:通过这两个案例的学习,对于中国其他干旱地区的农业生产有何借鉴意义?对于衢州市不缺水的地区的农业生产的启示?

同桌间合作讨论,举手回答

(6分钟)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思维扩散的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七、填写小结的表格,按表格进行小结

PPT展示表格

布置任务,与学生交流,进行个别辅导

填写表格,进行自己小结完成后举手发言反馈、发言

(5分钟)自我小结、消化,培养学生逻辑表达能力,进一步使自己的知识系统化、清晰化,情感、态度价值观自主生成。

八、巩固作业

PPT展示作业

布置作业、巡视、答疑、师生共同完成,得反馈

在白纸上写下答案,完成,举手表示

(5分钟)以练习进行查漏补缺

七年级历史教案 篇8

课标内容:1、了解隋朝科举制度的主要内容。

2、以大运河为例,体会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① 隋朝的建立;②隋朝统一的时间及其意义;③大运河开凿的时间、南北起止及中心点;④大运河的作用;⑤隋文帝开科举制的先河;⑥隋炀帝创设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形成;⑦科举制的作用和影响。

1、结合《隋运河》图讲解大运河的开凿,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和结合图文理解历史知识的能力。

2、联系隋以前中国古代的主要选官制度,说明隋创立科举制的作用和意义,培养学生综合说明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隋炀帝的评价,培养学生全面辩证地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4、通过课后题“比较隋朝和秦朝,看看它们有哪些相似的地方”,培养学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隋朝统一及其历史作用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大趋势。

2、结合课中题,补充历代诗人对隋大运河的咏叹,对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功过进行讨论。结合卡通问答中有关科举制的介绍和课后题,对科举制的作用进行讨论。通过这些活动,引导学生勇于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在共同探讨的过程中,对历史事件做出评价。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本课学习,进一步认识到国家的统一、安定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2、了解隋运河是世界上最古老、最长的运河,至今还在发挥重要作用,它的开凿显示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3、理解科举制的作用,初步认识人事制度建设对国家的重要性。

重点和难点:一、重点: 1、大运河的开凿

2、科举制的创立

二、难点: 1、大运河为什么在隋朝时开凿?

2、进士科的创设标志着科举制正式形成。

3、就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功过和科举制的作用引导学生勇于多角

度提出问题,共同探究,并做出解释。

教学方法:以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为主。

教学时间:2课时

导学程序:

(简要复习上册知识,导入新课)

一、隋朝统一南北:1、隋朝的建立,弄清楚隋建立的时间、建立者及都城所在地。

2、就定都长安,要求学生归纳隋以前还有哪些朝代在此建都。

3、隋统一南北讲清时间及所灭的政权。其意义结合“隋朝出现了

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讲解。

二、大运河的开凿: 1、隋炀帝下令开凿大运河

2、大运河是南北交通的大动脉

3、大运河的作用

三、科举制的创立: 1、隋文帝通过分科考试选拔人才

2、隋炀帝创设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形成

3、科举制的作用和影响

(导学小结)

就隋的建立和统一南北的有关知识提问,指出隋开凿的大运河和创立的科举制对后世影响巨大。请一至二位学生简要归纳这两个历史事件的影响。

课后作业:

1、( )年,( )废北周皇帝,建立隋朝,定都( )。

2、( )年,隋朝灭掉南方的( ),南北统一,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局面。 3、605年,( )下令开凿大运河。

4、大运河以( )为中心,北通( ),南达( ),全长( )多千米。

5、开凿大运河的意义或作用:大运河的开凿,对南北( )和( )起了很大的作用。

6、开凿大运河的目的:隋朝统一后( )。

7、开科举制先河的是( )。( )又创设( ),科举制正式形成。

8、隋文帝创立科举制的目的:改革( )的办法,通过分科考试( )。

9、科举制打破了( )的限制,给一般的知识分子提供了( )的机会;同时,为统治者( )拓宽了道路。隋朝创立的科举制对后世影响深远,以后各朝都相继沿用。

10、隋末农民起义军中( )、( )领导的( )势力最大。

七年级历史教案 篇9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2、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女真族的崛起

1、(多媒体出示问题:金建立的基本情况)教师讲述:女真崛起的基本情况。(11世纪末,完颜部的首领阿骨打进一步完成了女真各部的统一。从此,女真族的力量不断增强。1115年,阿骨打正式建立女真政权,国号大金,他就是金太祖。)

2、(多媒体出示问题:金太祖采取巩固统治的措施)读教材,总结金太祖采取巩固统治的措施金太祖模仿中原王朝制度,改革女真部落军政体制,颁行女真文字,发展生产,女真势力迅速壮大。

目标导学二 金灭辽及北宋

(一)灭辽

1、图片展示(多媒体展示宋金对峙形势图)

2、提出问题:图中金灭辽的基本概况?

教师指出:女真崛起之时,北宋朝廷想借金的势力收复被辽占领的失地,遣使与金相约夹攻辽朝。1125年,辽被金灭亡。

(二)灭北宋

1、(多媒体展示以下材料)史料解读

材料:靖康二年四月,金军攻破东京(今河南开封),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父子及大量赵氏皇族、后宫妃嫔与贵卿、朝臣等三千余人,押解北上,东京城中公私积蓄为之一空。

2、(多媒出示问题:金灭北宋的背景)教师鼓励学生讲述为什么金会在灭辽之后对北宋动手提示:金看到了北宋政治上的腐败和军事上的无能,在灭辽后发动了对宋的战争。 3.(多媒出示问题:金灭北宋的基本情况)引导学生叙述金灭北宋的基本情况?

答案提示:宋徽宗、宋钦宗无心抵抗,只想着妥协求和。1127年,金军攻破开封,北宋灭亡。

目标导学三 南宋的偏安

1、(多媒体出示问题:南宋的建立情况)教师讲述:南宋建立的基本情况。(北宋灭亡后,赵构登上皇位,赵构就是宋高宗,定都临安,史称南宋。)2.(多媒体出示岳飞图像)根据课本知识回答岳飞抗金的成果

答案提示:①收复失地:岳飞等抗金将领率军北伐,从金军手中收复许多失地。 ②郾城大捷:岳飞统率的“岳家军”在郾城大败金军主力,迫使金军后撤。。

教师讲述:工业革命使欧美资本主义国家成为强大的工业国,这些国家加紧对亚、非、拉地区的殖民扩张,掠夺原料,倾销商品,加深了当地的贫穷落后。以印度为例,英国对印度的棉纱输出造成印度棉纱工业衰败。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3、(多媒体出示宋金对峙图和问题:宋金议和的历史背景是什么?和议的内容是什么)分组讨论宋金议和的历史背景是什么?和议的内容是什么?

答案提示:背景:在有望收复中原之时,宋高宗和权臣秦桧害怕抗金力量壮大,危及他们的统治,下令岳飞班师,并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岳飞。

内容: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河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宋金对峙局面形成。

3、 (多媒体出示问题:最终的结果是什么)教师总结:宋金议和的最终结果 (后来,金迁都燕京,改名为中都。南宋统治者满足于现状,偏安江南一隅。)

活动目的

1)了解在中华文明起源过程中我国原始农耕经济的主要情况和发展水平。

2)初步培养观察历史文物图,搜集并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历史信息的能力。

3)在情感上感受远古祖先的勤劳智慧对人类社会物质与精神进步做出的贡献。

活动准备

1)学生预习课文。

2)教师与学生共同搜集河姆渡人、半坡人生产生活的图片及文字资料。并将所搜集的资料在墙报“历史园地”中展示,资源共享。

活动步骤

1)通过复习山顶洞人北京人的有关知识引出人类生存问题。

2)学生自由发言,讨论解决问题的办法。

3)以河姆渡人半坡人为例,模拟远古居民,展示原始人类生产生活风貌。

活动过程

(小游戏)

1)教师指定两名学生手举北京人代表队、山顶洞人代表队的牌子入场。

2)将写有北京人、山顶洞人有关生产和生活内容的卡片分发给14名学生。

3)14名学生根据卡片所给内容,在1分钟内找到自己的队伍并亮出卡片。

4)学生评判正误并找出两个代表队中卡片内容相近的队员。(两队中相近的内容有采集和捕猎)其余队员退场。

(教师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探究-)

师:山顶洞人比北京人有了很多进步。但是这个进步经过了几十万年的演变。远古人类前进的脚步是多么艰难啊,尤其是在生产活动中,从采集到采集,从捕猎还是到捕猎。几十万年无限的采集和捕猎有可能带来什么问题?

学生讨论:(生态破坏、资源短缺、没有食物来源、人们居无定所、引发战争等)

师:如果真的像同学们所想象的那样,那是多么悲惨的情景啊!

师:人类的这种悲剧可以避免吗?

学生讨论:(人类学会自己种植和饲养。)

师:同学们的主意真是太好了,请大家翻开课本第二课,原始的农耕生活。学习了这一课,同学们看一看,远古的先民们和你们的想法是不是英雄所见略同?

课文的导读部分是个美丽的传说。传说中有没有科学的东西?

学生讨论:(人类发现植物的种子落地、发芽、生长、成熟、从而人工种植。)

师:据最新的考古发现,我国早在8000-7000年前,人们就学会了种植,有了原始的农耕。

师:第二课给我们推出了约7000-5000年前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原始农耕的三个典型的代表。黄河流域的代表是半坡遗址和大汶口遗址。长江流域的代表是河姆渡遗址。

下面我们搞一个小活动,活动的主题是──穿越时空隧道,走进远古家园。(板书)我们从三个典型的原始农耕遗址中选出河姆渡遗址和半坡遗址,根据大量的考古发现,想像这些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

现在大家分成三组,一组扮演半坡人,一组扮演河姆渡人。第三组当评委。请大家展开想象的翅膀,并且把你想象中的半坡人,河姆渡人生活的图景用语言,动作,图片等方式展示出来。希望每一组都有精彩的表现。准备15分钟。

(学生分组准备)

师:好,时间到,大家准备好了吗?现在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隧道,走进远古家园。

掌声有请河姆渡居民表演。(掌声)

(河姆渡居民相继发言和表演)

学生A:我们河姆渡村坐落在美丽的东海之滨,气候温和,有充足的水分,很适合种植水稻。我们大量的种植水稻。同世界其他种植水稻的国家相比,早了3000-5000年。

学生B:我们还发明了蒸饭的蒸笼。(展示图片)蒸笼是陶土烧制的。蒸笼有三层,最底下一层烧火,中间一次装水,最上一层是陶盆,盆底有很多小孔,利用蒸汽把饭饭蒸熟。这样做出的饭又香,又软,有营养,好消化。(掌声)

学生C:我们用木头和茅草盖房子,(展示图片)我们的房子有两层楼,楼上住人,楼下养牲畜。干栏式的结构,又通风又防潮,算得上是小洋楼了。(掌声)听说六七千年后,江南有些地方还有类似我们这样的干栏式吊楼呢!(掌声)

学生D:请看我们耕地的工具──耒耜。耜有石头磨制的。也有骨制的,是用动物的肩胛骨装上木柄做成的,骨制的很轻便,再装上脚踏(耒)就更轻便了。(做手握骨耜脚踏耒的动作)用轻便的工具耕地,可以提高效率,增加粮食产量。

学生E:我们会挖掘水井,解决用水问题。我们为水井也盖了一个了遮雨棚,不让雨水落到井里。我为我们自己的聪明感到自豪!(掌声)

学生F:由于有了打井的技术,我们不一定要住在河边。可以搬到离河边更远的地方居住。就算河水泛滥也淹没不了我们的家。(掌声)

……

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赞扬。)

师:现在请半坡居民展示自己的风采。

(半坡居民相继发言和表演)

学生A:我们半坡人比河姆渡人年轻1000多岁。社会是向前发展的。我们过着比河姆渡人更进步的生活。就说我们的食物吧,除了主食粟(小米饭)以外,副食还有鱼,肉,白菜,芥菜等等。有这样的美味大餐,有谁不爱这个可爱的家园呢?(掌声)

学生B:我们普遍用磨光的石器开垦土地和收割庄稼,这种工具更加锋利,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

学生C:我们把野生的狗尾巴草经过人工培植而变成粟。这是我们半坡人的重大发明。遗憾的是当时不可能申请专利。(掌声)

学生D:我们追求生活的美和艺术。(出示图片)请看这些生活用具:陶盆,陶罐,陶瓶,红色的底色上画着人或者各种动物的图案,色彩艳丽,被称做彩陶。

学生E:我们会纺线,织布,制衣裳。我们正在告别蒙昧,走进文明的时代。

学生F:我们的房子很大,全家族的人都在里面生活,可热闹了。房子里还有许多小间,是家族成员的住处。房子一半在地下,一半在地上,里面有灶坑,既可做饭又可取暖,冬暖夏凉。

……

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鼓励)

请评委点评。

学生A:河姆渡人和半坡人虽然所处的地理环境不同,一个在南方,一个在北方。但是他们都能够从采集,捕猎,无限的向大自然索取,走到合理利用自然,学会种植庄稼,饲养家畜,开始了原始的农业,真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学生B:河姆渡人和半坡人都适应环境,建筑自己特色的房屋过着定居的生活。

学生C:河姆渡人种水稻,半坡人种植粟也是根据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来选择的,这既是利用自然也是顺应大自然。做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掌声)

学生D:两地原始居民都普遍的制作和使用磨制的石器,陶器。河姆渡人更是利用南方土壤松软的特点使用更轻便的骨耜。半坡人制作的陶器更具有艺术的魅力。(掌声)

……

师:今天的活动搞得很好,每个小组都做了充分的准备。同学的想象力和表演的能力真的令老师惊叹不已。数千年前的地质地貌和自然环境也许和现在有所不同。当时人们是怎样生活的,没有史书的记载。但是大量的考古发现和研究表明原始的种植给人们带来了定居的生活。磨制的石器提高了生产力。生产力提高了,粮食就生产多了。家畜的饲养丰富了人们的食物来源,动物蛋白质改善了人们的身体素质。贮存粮食需要陶罐,煮食物需要炊具,陶器诞生了。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人们才有条件去追求精神生活。因此,原始的农耕文化也伴随着原始的农业出现了。同学们的想象既合理又丰富。河姆渡遗址和半坡遗址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无论是长江流域还是黄河流域的农耕文明,都是一幅幅美丽的、智慧的画卷。中华文明的摇篮是我们的祖先用他们的智慧和双手编织的。

七年级历史教案 篇10

[知识与能力]

掌握教材中出现的基本人物、事件、时间;认识到开发边疆的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

1、以多种角度来训练学生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方法的。初步运用能力;

2、将阅读、听讲、识记三方面材料综合起来的思维能力及独创、灵敏是思维品质的培养;

3、口头表达能力的锻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国家兴衰、个人成就、个人成败的原因。

[重点]

两汉经营西域

[难点]

历史人物的作用与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相互关系的`史观。

[课时]

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方式与方法]

以讨论为中心的综合启发式教学

[授课过程]

一、复习、提问上节内容

二、导入新课:今天我们一块学习第17课两汉经营西域和丝绸之路

三、讲授新课:

(1)张骞出使西域:

1、西汉时期,人们把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也就是今新疆地区和更西的地方,称为西域。

2、公元前138年,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

3、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管理西域事务,这是西域各国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的开始。

(2)丝绸之路:从长安往西经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运到西亚,再由西亚转运到欧洲。

(3)班超经营西域:

1、公元73年,东汉政府派班超出使西域。

2、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

3、166年,大秦的使臣来到东汉,这是欧洲国家同我国直接友好往来的开始。

四、小结。展示课件知识点汇萃

五、作业

七年级历史教案 篇11

[知识与能力]

掌握教材中出现的基本人物、事件、时间;认识到开发边疆的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

1、以多种角度来训练学生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方法的初步运用能力;

2、将阅读、听讲、识记三方面材料综合起来的思维能力及独创、灵敏是思维品质的培养;

3、口头表达能力的锻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国家兴衰、个人成就、个人成败的原因。

[重点]

两汉经营西域

[难点]

历史人物的作用与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相互关系的史观。

[课时]

1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方式与方法]

以讨论为中心的综合启发式教学

[授课过程]

一、复习、提问上节内容

二、导入新课:今天我们一块学习第17课两汉经营西域和丝绸之路

三、讲授新课:

(1)张骞出使西域:

1、西汉时期,人们把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也就是今新疆地区和更西的地方,称为西域。

2、公元前138年,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

3、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管理西域事务,这是西域各国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的开始。

(2)丝绸之路:从长安往西经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运到西亚,再由西亚转运到欧洲。

(3)班超经营西域:

1、公元73年,东汉政府派班超出使西域。

2、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

3、166年,大秦的使臣来到东汉,这是欧洲国家同我国直接友好往来的开始。

四、小结。展示课件知识点汇萃

五、作业

附:板书设计

一、张骞出使西域:

1、把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称为西域。

2、公元前138年,公元前119年,张骞出使西域。

3、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管理西域事务,这是西域各国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的开始。

二、丝绸之路:

从长安往西经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运到西亚,再由西亚转运到欧洲。

三、班超经营西域:

1、公元73年,东汉政府派班超出使西域。

2、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

3、166年,大秦的使臣来到东汉,这是欧洲国家同我国直接友好往来的开始。

7年级历史教案 篇12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比较全面地掌握明太祖废除行中书省、设立三司,废除丞相和中书省,以六部处理朝政,设置锦衣卫,以八股取士以及明成祖迁都北京、实行削藩、增设东厂等加强君主专制的基本史实,包括政治、文化方面的措施及特点。

通过联系以往封建王朝加强中央集权、维护统治的措施与明朝的相关措施对比,概括明朝加强君权的特点,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综合分析、对比史实的能力;通过对科举制度的评价,提高学生运用辩证的两点论的方法评价历史现象的能力。

要求学生从思想上认识:明朝君权的加强,在一定时间和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但同时它又是中国封建社会逐步走向衰落在政治上的表现。

【教材分析】

本课的重点是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明朝是我国封建社会中央集权制度空前强化的时期。明太祖通一系列措施加强君主集权,奠定了明朝君主专制政治体制的基本格局。这些措施具有不同于前代的明显特点,如特务统治的出现、思想专制的强化等,其作用一方面巩固了明王朝的统治,创造了比较安定的政治局面,另一方面也给明朝的统治埋下了危机。

本课的难点是八股取士。这是明代科举考试的重大变化,是君权加强在思想文化方面的体现。

【教学过程】

一、明朝的建立

时间:1368年

都城:应天

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

1368年秋天,明军攻占大都,结束了元朝在全国的统治。

二、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

1、改革行政机构,加强君主权力

对比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与明朝的中央政权机构示意图,有什么变化?

——少了三省这一环节,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

对比元朝的行省制度与明朝的三司,有什么不同?

——地方三司直属中央。

朱元璋为什么要取消三省,设立三司。

从中央到地方政权组织的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谁的权力增强了?——皇帝

明朝时期,皇帝的权力空前加强。丞相被废除后,全国的重大政务都由皇帝亲自处理。明太祖平均每天要批阅奏章二百多件,处理国事四百多件,忙得不可开交。

2、特务统治

朱元璋设立的机构:锦衣卫。

说明机构的功能在于监视官员、平民的活动及生活。

3、八股取士

朱元璋用什么方法选拔人才。

政府规定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应考的人不能有个人见解。文体要死板地分成八个部分,叫做“八股文”。

想想参加科举考试的人,他读书的目的是什么?——升官发财。读书人为了参加科举考试,埋头攻读经书,钻研八股文,不讲求实际学问。“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出示《举子看榜图》)

可以想象这些人当上官以后会是什么样子。

所以顾炎武说:“八股文的毁灭文化,等于秦始皇的焚书!八股文的败坏人才却比秦始皇在咸阳外郊坑儒还要厉害。”

想想朱元璋为什么要采取这样死板的考试方式。——加强思想控制

评价:明朝规定,科举专取“四书”“五经”命题,并以宋儒朱熹的《四书集注》为依据,不能随意发表自己的见解,所谓“代圣贤立言”。行文格式有严格规定,文章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体用排偶,谓之八股文。这种高压专制、严格控制的奴化训练对中国的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的发展造成严重阻碍,但又是考试向标准化的重要发展。

思考:你认为明太祖朱元璋加强君权对当时的社会有何作用?”

经过学生讨论,教师归纳,得出结论:“其作用一方面巩固了明王朝的统治,创造了比较安定的政治局面,另一方面也给明朝的统治埋下了危机”。

三、靖难之役和迁都北京

1、明太祖的分封藩王

2、建文帝削藩

3、靖难之役

简要介绍靖难之役的经过。

4、明成祖强化君权

(1)14,迁都北京

明成祖迁都北京的目的是什么?”

待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得出“此举意在加强边防,是有利于明朝统治的`举措,也是充满勇气的行为”的结论。

(2)削藩政策;

(3)增设机构——东厂。

5、小结(略)

6、作业:课后作业

七年级历史教案 篇13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隋朝“繁盛”的历史,包括隋朝的建立和统一,社会经济的繁荣,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等基本史实。

通过引导学生思考与探索“隋炀帝为什么要开通纵贯南北的大运河”“隋朝开通运河是好事还是坏事”等问题,培养学生从特定的历史条件观察问题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保障;大运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是与长城齐名的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之一。

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一、重点和难点

本课以“繁盛一时的隋朝”为主题专讲隋朝的历史。隋朝的特点是短暂而繁荣。“繁盛一时”四字高度概括了隋朝历史的特点,但由于课时的限制,本课实际上只讲了隋朝的“繁盛”;而“一时”,即二世而亡,只有留待下一课作为唐朝建立的背景去概述了。

教学重点为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

开凿大运河是当时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首先,隋朝的政治中心在北方,而大部分粮食要依靠江淮地区供应。依靠陆路运输,运量小,速度慢,费用大,无法满足需要。而我国主要河流大多为东西走向,开通南北运河,利用水力运输,已是势在必行。其次,隋灭陈后,需要加强对江南的控制。隋炀帝开通大运河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不可否认,隋炀帝想坐龙舟游江南也是开凿运河的动机之一。而隋文帝统治二十余年使隋朝的经济实力迅速增强,则为隋炀帝开通大运河提供了充分的物质条件。隋朝大运河,与长城一样是古代世界最雄伟的工程之一。大运河的开通,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巩固了国家统一的局面。

本课的难点有二个:一是教材对隋初经济的繁荣写得比较概括,难以使学生感受和理解;二是对开凿大运河的目的和作用,要引导初一的学生辩证地、全面地去分析和评价,有一定难度。

二、教法建议

1、教师可利用“导入框”中讲述的“隋炀帝赏琼花”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由此导入新课。

2、“隋朝的建立”可由教师讲述,但切勿补充过多史料。只要讲清当时北周的小皇帝年仅八岁,被封为隋国公的杨坚手握军政大权,又是小皇帝的外祖父,“隋代周”的发生就不难理解了。

3、讲述“隋朝的统一”,教师可制作一幅揭贴式地图,展现“北周与陈对峙→隋与陈对峙→隋灭陈,南北重归统一”的演变,帮助学生形成应有的空间观念。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隋统一全国的重大意义:结束西晋末年以来二百七十多年的分裂、对峙局面,开创隋唐时期三百七十余年的“大一统”局面,为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4、讲述“隋初经济的繁荣”,可分为两个步骤,先展现“繁荣”的表现,再探究“繁荣”的原因。

封建王朝以农立国,“繁荣”的基础是农业。教师可用两张投影片作具体描述:隋初隋盛时结论

人口三千多万人四千六百多万人人口激增

垦田一千九百多万顷五千五百多万顷垦田扩大

粮仓长安太仓洛阳含嘉仓;洛口仓粮仓丰实

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贞观政要》

后来,唐朝建国20年时,隋朝的库藏还没有用尽。隋朝仓库的丰足在我国历史上是少见的。

再引导学生探究“隋朝经济繁荣出现的原因?”可从课文中找,也可互相议论,大体上可归纳出两点: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②隋文帝励精图治,发展生产。

讲“繁荣景象”重在感受,讲“繁荣原因”重在理解,都不需让学生记忆。

5、“大运河的开通”一目是全课重点,教师应精心设计教法,旨在调动学生去积极思考和探究。教师要善于设问置疑,引导学生从教科书中多渠道(导入框、课文、“动脑筋”、地图、“活动与探究”之二)获取信息,作为思考和探究的素材,组织系列式的议论或讨论,并与教师的讲解相结合。

(1)提问:“隋炀帝专为看琼花开通大运河的说法对不对?”“隋朝开通大运河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引导学生看书、议论、作答,使学生对开通大运河的主要目的有正确的理解和认识(参见重点分析)。这也为下面讨论“开通大运河的作用”做准备。

(2)请一位学生朗读〔动脑筋〕“想想看,隋炀帝时为什么能够开通纵贯南北的大运河?”引导学生找到“隋炀帝利用已有的经济实力”这句话(这是本课书两目之间的内在联系),由“已知”引出“新知”(从新的情境和角度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

(3)利用《隋朝大运河》地图(有条件的学校可用现代化手段做成课件)介绍隋炀帝征发几百万人,利用天然河流和旧有渠道(邗沟是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开凿的人工运河),开凿大运河的概况。使学生认识它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4)利用导入框和〔活动与探究〕中提出的问题制成投影片,组织讨论。

问题一:隋朝开通大运河是好事还是坏事?

问题二:大运河对我国历史发展有什么重要作用?

打出讨论题后,先引导学生做好准备,寻找“论据”:①阅读理解教科书第4页的历史材料;②思考〔动脑筋〕2提出的问题;③阅读《开凿大运河想象图》,想想该图的含义;④听听〔活动与探究〕中两个小朋友的不同意见;⑤在“大运河的开通”一目的正文和阅读文字中找出评价大运河作用的话。

讨论时先让学生畅所欲言,自由议论,再选派小组代表发言和个人发言。教师在引导时可提示学生注意两点:一是提出看法要说明理由;一是看问题要全面,要看主流。

6、最后,教师可利用本课课题“繁盛一时的隋朝”作全课小结,投影图示:

繁盛一时的隋朝{“繁盛”{①国家统一

②经济繁荣

③大运河开通

“一时”──二世而亡,共38年(581—618)

三、学法指导

1、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内容,学会从课本中“以正文为纲,从多渠道获取信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多种信息思考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2、引导学生参加课堂讨论,鼓励独立思考和表达不同见解,逐步培养学生勤于动脑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求异思维能力。

3、指导学生阅读简短的历史材料,培养学生的材料解析能力。

四、问题探究

动脑筋

1、想想看,隋炀帝时为什么能够开通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思路:①隋文帝在位的二十多年里,国家治理得比较好,出现了经济繁荣的景象,这就使隋炀帝开通大运河具备了经济实力。②隋朝国家统一,使隋炀帝有征发几百万人的可能性。③有前代开凿的几段古运河为基础。

2、古人评论大运河说:“天下转漕,仰此一渠。”你能说出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吗?再想一想,水运粮食在中国古代为什么重要?

这句话的意思是,国家水上运输粮食全靠大运河。

中国古代在没有铁路、汽车等交通工具的条件下,陆路运输粮食只能利用车、马,靠人力、畜力进行,运量小,速度慢,费用大。而水运粮食比起陆运,运量大,速度快,费用小。

练一练

隋炀帝为什么要开通运河?

主要是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活动与探究

1、比一比:今天的运河和隋朝大运河有什么区别?

思路:①今天的运河不经过洛阳;②今天运河北段已不通航,现正在逐步修通。

2、思考与判断:隋朝开通大运河是好事还是坏事?他们谁说的对?你怎么看?

①总的来说是好事,但只用一个“好”字或一个“坏”字来评论大运河的作用太简单化了。②他们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说的都有一定道理,但都不够全面。不过,说是“好事”的,还是看到了问题的主要方面。③大运河开通后成为南北交通大动脉,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也有利于国家统一。但当时为开凿大运河,的确是过度役使了民力,给

初一历史教案 篇14

高中历史教案(一)

新航路的开辟和宗教改革

一、对教材的剖析和处理--说教材:

(一)、本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15世纪末---16世纪初西欧人在地理上的重大发现,掌握新航路的开辟的原因、经过和意义;理解宗教改革的原因和作用;掌握德意志宗教改革和农民战争爆发的时间和领导人。

2、德育目标:要求学生从思想上认识以下问题:

(1)、新航路的开辟既需要技术条件,更需要决心和勇气。

(2)、新航路的开辟带来了积极影响,也为欧洲开辟了殖民掠夺的道路。

(3)、德意志宗教改革和农民战争沉重打击了天主教会。

3、能力培养目标:

(1)、在教师帮助下,要求学生结合新航路的开辟的动机和取得的成就,结合开辟新航路的成果和后果进行思考,加以认识,从而培养学生正确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2)、在教师帮助下,使学生认识作为飞机制度精神支柱的天主教会的反动性,德意志宗教改革和农民战争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反封建的性质,从而培养学生看事物本质的能力。

(二)、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及确定其为重点、难点的依据:

1、重点、难点:

(1)、重点:四次重要远航。德意志宗教改革和农民战争。

(2)、难点:对新航路的开辟做出恰当的评价。宗教改革和农民战争在打击天主教会方面的作用。

2、确定其为重点、难点依据:

(1)、确定上述重点的依据:从”新航路的开辟何宗教改革“这一课题来看,它包括两部分内容,:”新航路的开辟“和”宗教改革“,而新航路的开辟主要是指迪亚士、达伽马、哥伦布、麦哲伦的四次远行活动,所以确定”四次重要远航“为本课的一个教学重点。而宗教改革首先是从德意志爆发的,德意志宗教改革期间又爆发了农民战争,而后宗教改革扩展到北欧、西欧其他国家,对欧洲的封建势力,特别是天主教会势力的打击颇大,所以确定”德意志宗教改革“为本课的第二个教学重点。

(2)、确定上述难点的依据:”新航路的开辟“对世界的影响巨大,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对其评价要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有关原理,而这些知识既属于难于理解的知识,又超出了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所以确定”对新航路的开辟作出恰当的评价“为本课的一个教学难点。

3本课在整个教材中的地位以及知识结构和教材内容的前后联系。

(1)、地位:”新航路的开辟和宗教改革“是欧洲中世纪历史结束时期14---16世纪,欧洲巨变的两大标志,对欧洲和整个世界历史影响巨大,特别是对世界近代历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是世界古代历史到世界近代历史的承前启后的两个重要的历史事件。

(2)、知识结构和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

由于长期以来东西方贸易被阿拉伯人、意大利人所垄断,再加上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兴起,对东西方贸易产生了不利的影响,随着西欧商业的发展,贸易的扩大,再加上《马可波罗行纪》的刺激,激发了西欧人探索新航路的欲望,先是迪亚士、达伽马往东的航行,最后达伽马到达印度,后是哥伦布、麦哲伦的往西航行,哥伦布到达美洲,麦哲伦环球航行,也找到了一条通往东方的航路,从而把世界更紧密的联系起来,接踵而至的是欧洲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给亚非拉人民带来深重的劫难,而新航路的开辟进入高潮的时候,德意志社会动荡,天主教会成为众矢之的,1517年马丁路德引发了德意志宗教改革运动,期间爆发的农民战争,给天主教会以沉重打击,并且形成了新的教派,为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奠定了社会基础。

二、教法设想--说教法

关于”新航路的开辟“要讲清新航路的开辟的原因、条件、过程和意义。讲述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指导学生阅读教材,讨论归纳出新航路的开辟的原因和条件,教师可补充说明西班牙、葡萄牙王室的支持也是新航路的开辟的重要条件。对于新航路的开辟的过程教材提供的史料已相当丰富,教师可以先让学生阅读教材,再指导学生通过填表格的方式,让学生掌握四位航海家、航行时间、出发国家、到达地区或取得的成就,归纳出”两个方向四条航线“,并且指出向东航行的迪亚士、达伽马是受葡萄牙国王的支持,向西航行的哥伦布、麦哲伦是受西班牙国王的支持,这样既便于学生记忆,也为以后讲述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扩张埋下伏笔。在讲述新航路的开辟的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阅读地图《新航路的开辟》,利用多媒体,把四条航线设计成动画效果,以增强其直观性、趣味性。通过”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远航的比较表“,使学生从更深的层次来理解新航路的开辟的两大后果。这种教法既体现了本课教材的显著特点--图文并茂,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又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之一--既有较强的求知欲,又有较强的表现欲。学习”德意志宗教改革和农民战争“”一目,采取“导读--讨论--精讲--练习”的方法,先指导学生根据阅读辅导题阅读教材,再小组讨论归纳出宗教改革爆发的原因,教师精讲宗教改革的原因与农民战争爆发的联系及对天主教会的打击,要求学生掌握宗教改革和农民战争的时间和领导人。

三、学法指导--说学法

1、指导学生阅读课前提示和教材子目,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整体感知和把握教材。

2、利用实物投影仪,出示教学目标,让学生明确本课的学习目标,做到心中有数,目标明确。

3、把预先编写好的阅读提纲用实物投影仪投出,让学生有针对性的阅读教材,使之成为学生独立自学的“拐杖”,同时晓知以科学的阅读方法,如划线、加点、打圈、作批注、抠字眼等,以抓住重点,理清知识结构和层次以及记下难点疑点。(本课的阅读提纲如下:)

(1)、西欧人从何时起在努力寻找新航路?为什么要开辟新航路?最先探寻新航路的国家是哪两个?当时具备了那些条件?

(2)、开辟新航路过程中向东航行的两个人是谁?他们分别在何时从什么地方出发到达什么地区?

(3)、开辟新航路过程中向西航行的两个人是谁?他们分别在何时从什么地方出发达到什么地区?

(4)、新航路开辟的历史意义是什么?对世界对西欧产生了什么影响?

(5)、德意志宗教改革的原因是什么?

(6)、德意志宗教改革和农民战争的时间与领导人分别是什么?

4、关于历史地图的使用:历史地图属于“图象性”的教材,它通过简明的地图语言,显示历史现象发生的时空概念。本课有两幅重要的历史地图,对于〈〈14世纪前后欧亚主要商路〉〉,可以用投影仪打出,使学生对东西方的主要交通路线先有一个初步印象,将所学的中外历史有关知识同课文第一段联系起来,讲述西欧人为什么开辟新航路,要求学生掌握交通要道上的黑海、波斯湾和红海等概念。对于〈〈新航路的开辟〉〉地图,是本节课需要学生重点掌握的地图概念,可以利用多媒体计算机设计成动化地图,四条航线设计成四种不同的颜色带箭头的线条表示,并且设计上动化效果,利用幻灯片放映,以增强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活跃课堂气氛。

5、关于课文中插图的使用:

初中学生喜欢课文中的插图,有的学生还超越教学进度去翻看后面的插图,有的还在课余时间用纸蒙在插图上描绘。根据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要充分利用课文中的插图。本课的插图有10幅(不包括历史地图),如,《达伽马在航行中》刻画了达伽马不畏风暴,不顾疲劳,勇往直前的开拓精神。

6、对优秀学生的培养:培养优秀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可以设计一些问题,让其思维点与教学重点、难点正面撞击。如问:“郑和下西洋较西欧人的远洋航行有着时间早,规模大,航程远的特点,但问什么在世界历郑和下西洋反而没有新航路开辟的地位重要呢?”这个问题比较尖锐,可以活跃学生的思维,使优秀学生从更深层次理解新航路开辟的意义。

7、关于课堂提问:课堂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可以运用巧设台阶的办法,使每一个学生都享有成功的快乐。如“西欧人为什么要开辟新航路?”一题,可以用一题多层次的设问的办法,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要求,(如,第一步,问“是什么促使和吸引西欧人到东方探寻财富?长期以来东西方贸易被什么人控制?”第二步,问“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是什么?)总之,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充分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

四、教学构想-------说教学程序

1、导入:(3分钟)投影一张现在世界海上航线图,提出问题:今天海上交通四通八达,当初海上的航线是怎样开辟出来的?由此导入新课,并指出”新航路开辟“、”宗教改革“、”文艺复兴“是14-16世纪欧洲发生巨大变化的三大标志。新航路开辟是指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欧洲人开辟的不经过地中海而是绕过非洲或美洲到达亚洲的航路。

2、出示目标:(2分钟)用投影仪打出,师生共同阅读,教师点明本课的学习重点,让学生心中有数,学有目标。

3、导读:(12分钟)在出示教学目标后,用投影仪打出本课的阅读提纲,并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找出重点、疑惑点及作出相应的记号(加点、划线、打圈、作批注等),以帮助学生理清知识结构。教师巡回指导,对差生个别辅导,以回收教学信息。

4、导议:(6分钟)在学生阅读教材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前后四人一组进行讨论,主要讨论在阅读中存在的疑惑点,并组织各组选派代表到黑板上填出《新航路开辟简表》,教师仍要巡回指导,并控制好课堂气氛。

高中历史教案(二)

《抗战胜利后的人民民主运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识记:重庆谈判;政协会议;国民党的“制宪”;国统区的人民民主运动;民主党派争取民主的斗争;中国民主同盟与蒋介石集团的决裂;国民政府的垮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理解:通过国统区民主运动的开展和民主党派与蒋介石集团的决裂的史实,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归纳、概括,揭示事物本质的能力。

运用:通过国统区民主运动的开展和民主党派与蒋介石集团的决裂的史实,培养学生运用分析方法对历史事件进行综合归纳、概括能力和各事件横向联系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论从史出;问题探究;历史比较;概括阐释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讲述国统区民主运动的开展和民主党派与蒋介石集团的决裂的史实,使学生认识到认识“得民心者得天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

【重难点】

重点:重庆谈判和政协会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难点:第二条战线形成及人民民主运动

【教学过程】

导课:早在1940年_在《新民主主义的宪政》一文中就曾说:“从前有人说过一句话,说是‘有饭大家吃’。我想这可以比喻新民主主义。既然有饭大家吃,就不能由一党一派一阶级来专政。……抗日战争即将胜利前夕,宪政是民所共有?还是少数人所得而私?中国面临光明与黑暗、_与民主两种道路的选择。由此导入新课。

第4课抗战胜利后的人民民主运动

一、重庆谈判和政协会议

1。抗战胜利后的国际国内形势

①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后,国际力量的对比发生深刻变化,以  为首的 阵营日益强大,世界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这都为中国人民的解放斗争创造了极为有利的国际环境。

②“二战”后,德、日、意法西斯战败,英、法受到严重削弱,  成为世界头号经济和军事强国并开始积极向全球扩张,企图称霸世界。 是战后美国对华的基本政策。

3由于国际国内的舆论压力,特别是人民要求和平、反对内战的呼声强烈,而且最关键的是此时国民党尚未完成  的准备,因此蒋介石采取了“ ”的_策略,三次电邀_到重庆商讨和平问题。

蒋介石”电邀“的意图是:如果_不去,就借此宣传共产党没有和平诚意,制造舆论。欺骗中国人民,把发动内战的责任推到共产党身上;如果_去了,就可以利用谈判的机会,一则争取运兵备战的时间,再则诱使共产党交出人民军队和解放区政权,实现他们的”军令统一“、”政令统一“的目的。

2、重庆谈判

为了尽力争取  ,揭露美蒋_ 的阴谋、团结教育广大人民,中共中央提出“ 、 、 ”三大口号,同意到重庆举行谈判。

1945年8月底,_挟”弥天大勇“,毅然赴邀,抵渝谈判。_此行,震动国内外。他在重庆受到各民主党派和各阶层人士的热烈欢迎。《华西晚报》说:”_的到来,是民主中国的曙光。“所有这些都充分表明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反对内战的诚意和极大的努力。

经过几十天的谈判,国民党表示同意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10月10日,双方代表签署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教材列举了它的四项内容。谈判斗争的焦点是人民军队和解放区政权的合法地位问题。对此,共产党方面作了重大让步,例如主动让出一些解放区、缩编人民军队等,尽管这样,国民党始终不肯承认解放区政权和人民军队的合法地位。这两个问题终未能达成协议。

重庆谈判的主要成果是迫使国民政府承认了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这样,再要发动内战者,就在政治上陷于被动了。”“共产党不要和平”的谣言不攻自破,共产党在国统区以及民主党派、社会贤达中的影响扩大了,在国际国内形势发生根本转变的历史紧要关头,中国共产党在谈判桌上赢得了重大的胜利。_同志赴重庆谈判,可以说顺应了民心,得到人民群众最热烈而真诚的拥护,这是_蒋介石_统治,建立新中国最根本的力量源泉。

3、  政协会议

按照“双十协定”的规定,政治协商会议于1946年1月在重庆召开。会议通过了有利于人民的协议(列出教材五项内容),又一次确立了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有利于实施民主政治与和平建国。政协决议在许多方面反映了人民的和民主党派的意愿,冲破了蒋介石的_统治。但不久,国民党_制造了“校场口血案”,又很快撕毁政协决议,挑起内战,和平民主统一、和平建国的努力化为泡影。

二、国民党的“制宪”和人民民主运动

1。  国民党的“制宪”

1946年夏……同年秋蒋军占领了晋察冀边区首府张家口。被“胜利”冲昏头脑的蒋介石,下令非法召开国民党一党包办的“国民大会”,并制定了宪法,即《中华民国宪法》。所以这次大会又称为“制宪国大”。

※根据政治协商会议已达成的协议,国民大会应当在全面停止内战的和平环境中,由改组后的各党派联合政府负责召开。现在国民党违反这些协议而一手包办召开国民大会是非法的,故这次国民大会也被称为伪“国大”,它所制定的“宪法”是伪“宪法”。伪“宪法”以根本_的形式确认了蒋介石__统治的国家制度,是一部封建买办法西斯宪法。中国共产党和一些民主党派坚决反对,拒绝参加会议,不承认伪“宪法”。全国人民也一致谴责和抵制。蒋介石陷入了空前孤立的境地,国共和谈的大门业已关闭。

2。  国统区的人民民主运动

内战爆发前后,人民群众进行了各种形式的反美反蒋斗争,蒋介石对国统区的和平民主运动采取了血腥_的政策,在昆明、重庆、上海等地,制造了一系列血案,其中主要有:“一二·一血案”“下关惨案”“李闻血案”  “五·二○”血案等。面对国民党的_统治,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形成了中国人民反蒋斗争的第二条战线。具体情况略

※注意四点:一是“第二条战线”是指国统区的爱国民主运动,相对于战场上军事反蒋而言,是另一种斗争手段;二是国民党坚持内战和_,_民主运动,制造一系列血案是第二条战线形成的原因;三是爱国学生为中坚力量;四是有力地配合了解放区的斗争。

三、民主党派同国民党_统治的斗争

由于国民党_撕毁政协决议,_民主运动、制造一系列血案,使大多数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认清国民党的反动本质,逐渐放弃了“中间路线”,日益支持人民革命,积极进行反对_统治和内战的斗争。但他们的斗争却遭到蒋介石集团的_和_。

1947年5月,中央社发表文章,诬蔑民主同盟、民建、民进等党派,“均系中共意志而行”,已成为“_工具”。这是打击民主党派的信号。随后便拿“第三大党”民盟开刀。11月,国民政府以所谓“勾结_,参加叛乱”的罪名,宣布民盟为“非法团体”,强令解散。其他民主党派也_转入地下。国民党__统治更加暴露无遗。

在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政策的影响和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胜利鼓舞下,民主党派和民主人士,逐步认识了美蒋的反动面目,又重新结合起来,积极开展反对美蒋_的活动。1948年1月,沈钧儒等人在香港召开民盟三中全会,宣布不接受解散民盟的任何决定,重建民盟总部,恢复活动。总部宣布要“为彻底摧毁南京反动_政府,为实现民主、独立、统一的新中国而奋斗到底!”表示要同中国共产党携手合作,并肩战斗。民盟走上了新的光明大道。从此民主党派同国民党_(即蒋介石集团)决裂了。

四、人民民主革命的胜利

1。国民政府的垮台

1949年4月21日在南京国民政府拒绝签订《国内和平协定》后,_、朱德向全军发布渡江命令。从4月20日晚20时起,人民解放军迎着敌人的炮火,横渡长江。23日,解放军占领南京。南京的解放,标志着国民党22年反动统治的灭亡。渡江战役结束后,人民解放军继续向东南、中南和西北、西南进军,扫荡残敌。

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948年上半年,在人民解放军的战略进攻取得辉煌胜利时,_曾致电李济琛、沈钧儒,认为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时机已经成熟,并提议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决定。在新政协筹备会两次全体会议进行准备的基础上,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开幕。这是一次全国人民大团结的大会,是一次充分发扬人民民主的大会。大会的主要议题是讨论新中国的成立问题。会议制定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共同纲领》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性质,还规定了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外交政策的总原则。它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各族各界人民的代表共同制订的建国纲领,是“中国历一个及其重要的文献”,在新中国成立后一个时期内,起着临时宪法的作用。大会选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并确定了国家的首都、国旗及国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

新中国的诞生,标志着100多年来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同封建统治者勾结起来奴役中国人民的历史和内外战乱频繁、国家四分五裂的历史从此结束。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成为国家的主人。它标志着独立、统一的新中国建立,使中国历史进入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

【本课小结】

蒋介石为实现其_统治发动了全面内战,又违背政协决议召开“制宪国大”,确认了以蒋介石_统治为核心的国家制度。为维护_,蒋介石集团_民主运动,_民主党派。蒋介石集团的倒行逆施,激起了人民强烈义愤,国统区第二条战线的形成,有力地配合了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民主党派与蒋介石集团决裂,赞成中国共产党的主张;民主运动的发展,支持了解放战争。蒋介石集团的腐朽_,说明了蒋介石集团已丧失民心,揭示了它的统治必将退出历史舞台之必然规律。这些都说明了“得民心者得天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

高中历史教案(三)

《百日维新》

【教学目标】

(一)课程标准:“知道‘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认识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二)据学情,本课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公车上书、百日维新、戊戌政变等基础知识。

(2)结合课文、利用图片、历史资料等培养学生分析和理解维新变法运动兴起的背景,归纳总结康、梁的主要活动;通过讨论  “戊戌变法的意义”培养学生利用历史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创设情境播放音乐导入新课;通过历史剧表演对康有为上书了解康有为的爱国热情,激发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完成情感目标;

(2)通过名片介绍、记者采访、共同讨论,师生的互动探究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完成能力目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维新人士的进步立场和为变法图强勇于牺牲的事迹,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振兴中华的高尚情操和历史责任感,树立以天下为已任的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点】

公车上书、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

【教学准备】

教师的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的准备:知识预习、历史短剧、资料收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音乐,创设情境]

教师播放电视剧《英雄刀少年》主题曲:肝胆相照。让学生感受音乐带来的熏陶,营造课堂氛围。

教师:翻开日历;今年是2008年,同时也是改革开放三十周年。而110年前的公元1898年9月29日,谭嗣同等六君子在北京菜市口被斩首示众,秋风凛冽,吹冷一腔热血,举国震惊,大清帝国的逍遥梦,在这一天被彻底击碎。一切是怎么回事?让我们把日历往回翻。假如我们生活在那个年代,我们都是热爱祖国、关心中国前途命运的知识分子、爱国青年,你如何拯救中华民族于水深火热之中?

(学生回答,教师引导出公车上书)

(二)学习新课

1、公车上书

[角色扮演,体验历史]:公车上书课本剧

剧情介绍:(学生课前准备)1895年这一年,一个年仅30岁的青年谭嗣同正在广为搜罗和阅读当时介绍西方科学、史地、政治的书籍,丰富自己的知识,有一天他在街上行走。“号外,号外,京师爆发公车上书,康梁上书失败!”“给我拿一份”。谭嗣同看了报纸,心情沉重。轻声读出:亚洲第一海军大国清政府呕心沥血多年的帝国北洋水师在甲午中日战争威海卫战役中全军覆没,签定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甲午战败,击碎了洋务派的自强梦,却唤醒了更多的有识之士。康有为在北京组织“公车上书”,谭嗣同则叹道,“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梁启超则心忧“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观看短剧,思考历史}: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①公车上书的原因是什么?

②公车上书结果如何,有什么影响?

(引导学生了解公车上书的原因是因为当甲午战后《马关条约》的签定,影响是揭开维新变法的序幕,并补充介绍历史知识公车,回忆公元前356年的商鞅变法,使学生理解公车上书标志着维新思潮发展成为爱国救亡的运动,而唯有变法才能救国图强)

[名片档案,个人风采]:学生模拟变法人物

学生分别出示康有为、梁启超和谭嗣同的个人名片,登上讲台向大家模拟历史人物进行介绍。

(主要介绍代表人物:1、康有为:少年立大志,曾经在香港逗留的经历,使他深受触动,从此萌发在中国实现变革实现资本主义的理想。2、梁启超:少年聪慧,13岁考中秀才,17岁中举。在万木草堂结识了康有为之后,即拜康有为为师,跟随师父为维新变法奔走。3、谭嗣同,号复生,出生官宦人家,却厌恶科举功名,读了万卷之书,走遍神州大地,立志改变中国现状。)

[关注国运,发表见解]:创设情境写“上书”

讨论:假如你是1895年的一位爱国读书人,请你也写一份“上书”,陈述怎样救亡图存!

(三)百日维新

[舌战群儒]

教师:既然有了思想就要大胆行动,公车上书后康有为又三次上书光绪帝,指出形势危机,惟一途径就是变法。但顽固派大臣竭力阻挠,康有为与顽固派进行了论战。

播放《走向共和》视频片段,观看“康有为驳荣禄,荣禄生气中途退场”内容。

通过舌战群儒和上书内容,可以看出康有为维护清朝统治、抵制人民反抗但又有忧国忧民的思想跃然纸上,所以光绪帝被深深地感动了,于是接见康有为,表示不做“亡国之君”,让康有为全面筹划变法。

师生分析总结:光绪帝为什么支持变法?

学生1:巩固封建统治,希望有所作为,不当亡国之君。

学生2:利用变法从慈禧手中夺回统治权。

学生3:也有爱国、保国、抵制外强的思想。

[京师现场采访报道]

学生模拟《中外纪闻》的记者,在_城楼现场报道:旧历戊戌年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皇帝登上_城楼颁发诏书,标志变法开始。那么,变法涉及哪些内容呢?我们来到变法记者招待会,采访光绪皇帝,学生扮演光绪皇帝向大家介绍了变法的有关内容:

出示幻灯片──光绪帝照片和百日维新内容

政治方面: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

经济方面: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文化教育方面: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教师补充介绍京师大学堂的创建)

军事方面:训练新式军队等等。

(教师出示幻灯片──变法的进步性和变法的局限性,师生共同分析:有利于打破封建政治的体制,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有利于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但没有触动封建顽固派的实权地位,没有涉及议院、定宪法等政治主张,没有采取维新派掌管军队的措施。以至于面对后来的政变阴谋束手待毙。)

(四)我以我血荐轩辕

[永远的谭嗣同]

教师:变法的结果如何呢?

学生:失败了。变法触动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利益。9月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囚禁了光绪帝,下令逮捕维新人士。

1898年是旧历戊戌年,因此称这次变法为戊戌变法,又因这次变法从1898年6月11日到9月21日,历时103天,所以又称“百日维新”。

教师出示幻灯片介绍袁世凯告密,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光绪帝被囚禁的故事。

播放视频:戊戌政变后,康有为、梁启超逃往国外(日本)。有人极力劝说谭嗣同逃走,他谢绝劝告者说:“不有行者,谁图将来?不有死者,谁鼓士气”?“我国二百年来,未有为民变法而流血者,如有,请自嗣同始”。不久,谭嗣同等六人被杀害,这就是历的戊戌六君子。

全班一起朗读:谭嗣同的绝命诗:“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教师:维新派要杀的贼指谁?维新派为什么“无力回天”?谭嗣同为什么说自己“死得其所”?

学生:贼指慈禧为首的顽固派;“无力回天”是因变法遭到慈禧为首的顽固派的镇压失败而无法挽回的局面;“死得其所”是因为谭嗣同甘为变法流血牺牲,不愿逃走。

(五)我评谭嗣同

[师生互动,讨论探究]

教师:谭嗣同的死值得吗?

学生1:不值得,是因为逃走后还可保存实力继续斗争,不应该做这样的牺牲。

学生2:值得,是因为谭嗣同用他的献身精神激励后人继续斗争。

教师:一百多年前,谭嗣同为变法血染菜市口,舍生取义,杀身成仁。表现了爱国志士们为了国家进步不惜牺牲生命的英雄气概。沧海浮生,岁月如潮,谭嗣同在时间里轮回,我们会永远铭记。

教师:戊戌变法有何历史意义?

学生讨论后,师生总结:戊戌变法是一场资产阶级领导的爱国救亡的运动和思想解放运动。虽然挫败了,但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对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为后人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教师:戊戌变法是一场什么性质的运动、它为什么会失败?从中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

总结如下:戊戌变法的性质:资产阶级改良运动;失败的原因:领导变法运动的民族资产阶级天生软弱,维新派力量弱小,又没能发动群众,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顽固派势力过于强大。结论:说明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小结]

教师:戊戌变法的失败,使中国丧失了一次摆脱民族危机,走向富强的机会。但是维新志士们满怀爱国热情,为变法奔走呼号,殚精竭虑,他们的行动符合历史潮流,是爱国的、进步的,显示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他们的爱国精神必将激励和指引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为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继续奋斗。

高中历史教案范文参考

七年级历史教案 篇15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知识:记住中华大地上国家产生的大概时间和标志,记住商朝后期的都城。理解夏朝在我国历的地位。了解商朝繁荣的主要表现。

2.能力:通过对夏、商历史特点的概括,培养学生归纳能力。通过对禹、成汤等历史人物的评价,培养评价历史人物的初步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剪辑传说中夏朝嫦娥奔月的故事引入,引起生的兴趣。

2.浏览全文,教给生归纳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

3.精讲课文内容,以学生的讨论、回答、自主、合作式学习贯穿全文,引导生归纳王朝的建立应掌握的基本要素。

4.制表:简单制一个夏、商朝大事年表。

5.师生共同总结,并完成活动与探究。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学习国家形成的相关知识,进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2.通过夏、商历史的学习,更多了解祖国悠久历史,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3.培养是非分明、爱憎分明的情感。

教学重点

1.夏朝的建立

2.商朝后期都城

教学难点

1.夏朝建立的标志

2.国家的含义及形成原因

教法与学法

讲解法、课堂讨论法、提问法、比较法、分析归纳法。

学生课前准备

收集夏桀、商纣暴政的故事收集《封神榜》的故事。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放映剪辑的嫦娥奔月的故事。旁白:据说嫦娥和后羿是夏朝时的人物,夏朝经历了多少年?夏朝后紧接着哪个朝代?下面将学到这些内容。

看影片、听师讲、读课题、步入学习状态

讲授新课:

一、夏朝—我国的第一个王朝

演示课件:奴隶社会包括:夏、商、西周和春秋,使学生对奴隶社会有整体的了解。

(生认真听,对奴隶社会有整体的了解。)

翻书引导生浏览全文,谈谈本课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生阅读教材,回忆老师教的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以下问题:

①夏朝建立的时间

(让生写写,特别注意“约公元前20xx年”的“约”和“前”不能省)。

②建立者(引导生分析禹身份的转变)

③都城(中心区域)

演示课件:《夏朝统治区域示意图》,让生对夏朝都城位置、殿堂的建筑有较直观的认识。

④夏朝建立的标志:(让生讨论什么是“国家”)

⑤夏朝的历史地位

⑥设问:现在,请同学们归纳每个朝代应掌握的基本要素?

⑦设问:尧舜禹时代,实行禅让制,现在禹成了国王,他的王位由谁来继承?还是通过民主选举吗?那现在又实行什么制度呢?你能说说与禅让制的区别吗?

⑧夏朝是我国的第一个王朝,它统治了400多年,由于最后一个王非常残暴导致了灭亡。你能写出他的名字吗?

讨论、整理知识要点并记住老师所归纳的要素、并能把知识延伸到以后的的学习中

生讨论,并讲述启继位的故事,区别比较。

写出桀,并根据小说内容说出他的暴行。

你能说出他的暴行吗?(在生说到引酒作乐时,课件演示:夏朝的'青铜器酒杯)

⑨设问:这样的暴君,人们以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他?灭亡夏朝的战争叫什么战争?

二、成汤灭夏——鸣条之战

请以小组为单位,先在地图上找到鸣条结合地图,发挥自己的想象,精彩地再现鸣条之战,说给同学们听。(注意要素:时间、地点、交战双方、过程、结果。)

生爱憎分明地回答:“-他。”

生踊跃讲述,积极争取机会。

1.商朝的建立与迁都。

让学生根据朝代建立要素归纳:

①商朝建立的时间、建立者、都城。

②商朝的重大事件——盘庚迁殷。在地图册上找出迁都的时间、地方,并说说在今天的什么地方(河南安阳)写写、记记,并说明由于时间较早,所以名列古都之首。

生回忆、归纳,动手写,动口说。

2.商朝的盛衰。

师引导生看目录:商朝的盛衰分别指什么?(强盛、衰亡)分别表现在什么地方?

师生共同学习;师肯定生的回答并引导其完善答案。

①势力范围:让生用坐标将商朝的势力范围画在草稿本上。使生确立商朝的势力范围大。

②经济:以提炼知识的方式让生在书中找出商朝经济比夏朝进步的表现。(提示从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商业等方面进行比较、思考)同时结合图片演示课件:商朝的青铜冶铸、玉器制作等手工业在商朝时已形成了。

3.引导学生分析完后,教给学生归纳、比较的方法。

4.请说出商朝的暴君,你能说说关于他的故事吗?向学生介绍神话传说《封神榜》

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

生在师的引导下动手画。

生按老师要求积极开动脑筋,以小组为单位,以多种方式呈现答案。

生踊跃说。

本课小结:

新课介绍完了,请同学和老师一起看着板书复述一遍课文。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