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写作(优秀6篇)

《第一单元 写作(优秀6篇)》由精心整编,希望在【邓稼先ppt】的写作上带给您相应的帮助与启发。

单元 写作 1

朱湘前

[训练目标]

1、学会写清楚一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掌握按时间顺序写和按空间顺序写这两种记叙事情过程的基本方法。

[训练题目]

1、以“我们班里的新鲜事”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题目的重点在“新鲜”,要写出事情不一般化的地方;②事情的来龙去脉要写清楚。

2、以“一个关于我的故事”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情节要吸引人。②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要写清楚。

3、订一份个人课外阅读计划。

4、课外练笔:看了精彩的电视节目后可尝试写写观后感

[训练指导]

写一件事要做到清楚明白,就要交代清楚记叙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其中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是构成记叙文的基本要素。要把事情的发展过程记叙得完整、明白、清晰,就得讲究并掌握记叙的顺序,最基本的是时间顺序和空间顺序。

第1题的要求有两点,第一,要写新鲜事。怎样理解这一要求?所谓新鲜,不是要学生去猎奇,去编造离奇的故事。而是要学生去认真观察生活,观察的面广一些,点深入一些,写出那种能给大家带来新鲜感的事,这正如题目要求中所说,要写出事情“不一般化”的地方。写作本题,首先要求学生在选材上多下功夫。第二,事情的来龙去脉要写清楚。这就要求文章把记叙的六要素交代清楚,把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写具体,写清楚。

第2题,写一个故事,故事的主角是“我”。要注意的是,写作本文要把故事的特点体现出来:故事注重情节,要写得曲折引人;故事的语言比较接近口语,要通俗、亲切、自然。

第3题,掌握写“计划”的格式,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制订计划。

第4题,初写观后感可以从小处入手,抓住某一事件、某个人物,甚至某个画面、某句台词,写下自己的感受。

口语交际

当一次主持人

[训练目的]

1、发挥自己的语言个性,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通过担当主持人,培养自信心。

[训练题目]

1、主持一次“十四岁,我们迈开青春第一步”联欢会,设计开场白和结束语。

2、主持一次“教师节”的庆祝会,设计串联词。

[训练指导]

设计这两道题目要让学生在特设的情境中进行语言实践。

第1题是联欢会主持人语言的设计。联欢会的主题已以确实,“十四岁,我们迈开青春第一步”。十四岁是人生的一个转折点,中学生由少年步向青年,开始走向成熟。联欢会的情调是欢乐、愉悦的。联欢会主持人的开场白,应该是精妙的语言艺术小品,或即情即景,借题发挥;或从几句诗文、典故出发,来一段诗朗诵;或来一段幽默的令人开怀大笑的“单口相声”;还可以说一段热情的赞许、顺耳的褒奖的话,提个有趣的问题,猜个有关的谜语等等,这样,就能从一开始把大家带入一种欢乐的气氛中。联欢会的结束阶段,可以安排一个精彩的节目,或者因势利导安排一个多人登场的歌舞节目,然后使台上台下融为一体,将联欢推向高潮。这时主持人可以用洪亮而热情的语调,将精心设计的结束语朗诵出来,必然收到好的效果。

第2题,设计主持教师节庆祝会的串联词。首先确定10个节目的内容,然后根据具体的情况按联欢节目串联词的一般要求设计。串联词的要求:①积极清新,重格调;②营造氛围,重情感;③新颖自然,重交流。串联词要求有散文诗般的清新、淡雅,要能紧扣节目的内容,要力求生动风趣。

作者邮箱:

单元 写作 2

第一单元写作

教学目标:

1 能仔细观察人物,准确捕捉人物形象的外在特点。

2恰当运用多种描写方法,写出人物的特点,显示人物的个性。

3 培养由外部触及人物内心并能把握其性格的能力,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4 能运用规定的符号自改、互改习作,提高作文质量。

写作指导

1 自学“观察人物特点,写出人物个性”。

2 让学生说说《水浒》中最让自己难忘的形象,并谈谈其出色的人物描写。(寒假中已让学生开始阅读《水浒》)

3 推荐《父亲》及《父亲的爱》两篇文章,与学生一起分析两文的写作技巧,前者着重借助环境描写及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的描写来刻画人物,后者着重通过精心选材、对比反衬等描写人物。

4 总结,具体显现本次练笔的意图。

二 学生当堂作文:题目“猜猜他是谁”

三 学生自改、互改作文。

四 作文讲评:

1 榜上有名:表扬作文中在不同方面有亮点的学生。

2 佳作欣赏:让学生朗读自己的作品,谈自己的创作体会。

3 片段欣赏:与学生一起发现佳处,进行点评。

4 出谋划策:选一段文章,共同提出修改。

1        二次修改:让学生课后再度修改作文,锤炼语言,掌握技巧。

单元 写作 3

课题  作文“有感而发”(两课时)

课型

新授

主备内容1、1、教学目标:(1)了解有感而发,是写作的根本原则;

(2)理解关注、体悟、思考生活,是我们心灵感动、真情流露、灵魂净化、创写佳作的源泉。

(3)、掌握“有感而发”的基本写作要求及方法。 2、2、训练题目:以“感受新学校”或“父(母)亲的生日”为话题。4主要教学方法设计讨论,拟写提纲、草稿,修改,誊写预 习任 务与 目标 打印辅导材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课堂学习基本环节一、激趣导入:

快乐的写作时光又在急切的期盼中到来了!上一作,同学们的自我介绍很精彩,老师批改你们的作文一点也不寂寞,同学们一个个都栩栩如生地站在老师眼前。相信这一作我们会写得更好,因为今天和上一作一样,还是写你和你生活中的人与事。写生活中人和事的文章我们读了学了很多,但写什么、怎么写,这就是我们本次作文要和同学们一起探讨的问题。     二、品味经典  自主表达:

写文章,其实就是把我们个体对生活的感悟、思考、本质、情感用准确精炼、生动优美的语言,新颖活泼的形式表达出来,不断提升我们对生活的认识,了解生活的内涵,把握生命的本质,是对生活的一种发展,一种享受。

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来品味冰心的经典作品《往事》

往        事

冰心

那天大雪,郁郁黄昏之中,送一个朋友出山而去。绒绒的雪上,极整齐分明的镌着我们携行的足印。独自归来的路上,偶然低首,看见洁白匀整的雪花,只这一瞬间,已又轻轻的掩盖了我们去时的踪迹。——白茫茫的大地上,还有谁知道这一片雪下,一刹那前,有个同行?有个送别?

我的心因觉悟而沉沉的浸入悲哀!

苏东坡的:

人生到处知何似?

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

鸿飞那复计东西!

……

那几句还未曾说到尽头处,岂但鸿飞不复计东西?;连雪泥上的指爪都是不得而留的……于是人生到处都是渺茫了!

生命何其实在?又何其飘忽?他如迎面吹来的朔风,扑到脸上时,明明觉得砭骨劲寒,他又匆匆吹过,飒飒的散到树林里,到天空中,渺无来因去果,纵骑着快马,也无处追寻。

——摘自《冰心散文选集》

自主探讨:

1、文中写了生活中的一件什么事?是在什么情境下发生的?表达方式是什么?

2、作者在这种情境下发现了一个什么迹象?引发了作者什么样的人生感触?

3、作者在行文上是如何表达自己对往事的感触的?请说说作者的构思。

品评:文章开篇记述某一大雪天送朋友出山时的偶然所见:留在雪上的足迹刹时又被大雪所遮盖,无复追寻。此景骤然触动了作者一颗敏感的诗心,联想到人生过往踪迹难以寻觅。并进一步引申苏东坡的诗句表达的感情、思想,借以发表议论,点明题旨。表达了对生命渺小无痕、短暂易逝的慨叹,期望人们把握今天,只争朝夕。此情此感来得自然天成,毫无半点的虚伪矫饰,可谓是“有感而发”。

单元 写作 4

写作  花儿的话

【教学构想】

童话和寓言是伴随着童年的瑰丽魔幻水晶球,它的光彩照亮了孩子们童年的生活。快乐幸福的王子公主、活泼可爱的小动物,是他们童年时期最要好的朋友;是所有奇妙幻想的发源地,它教给了孩子们充满智慧的人生哲理,使孩子们快乐幸福地长大。编者安排本册书第一单元“幸福的滋味”的写作训练是“花儿的话”,让我们可以又一次重拾儿时的幸福滋味,也给了我们一次训练想象能力的机会,更重要的是,学会创作童话和寓言,给别人带来欢声笑语。怎样写童话和寓言呢?我想,首要的是要引导学生从读过的童话和寓言中总结出它们的特点,从而知道童话和寓言该怎么写。这仅仅只是长征路上迈出的第一步。怎样才能写好呢?重要的一点就是充分地调动学生的想象能力,因此可设计一个想象能力的训练,激发学生想象的兴趣。热身运动结束后,我们就可以进行最关键的一步:让学生构思,设想自己将赋予什么花怎样的情感和思想,通过什么故事来体现,要告诉人们什么人生道理?在这一环节中要引导学生在现实的基础上想象,所赋予的某一种花的情感和思想,甚至语言、心理活动和动作都应该和这种花的习性或者与它在人们心中的形象联系起来。可以给学生找一两篇范文让学生感受一下。

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以丰富优美的想象,曲折离奇的情节,高度的拟人化,去创造童话世界。

2.通过童话或者寓言反映自己对现实世界的独特感受和认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结合曾经学过的课文和学生熟悉的课外作品使学生明确童话和寓言的特点。

难点:以花的话为题,反映自己对现实世界的独特感受和认识。

[教学安排]  一课时

这是第一单元“幸福的滋味”的写作指导课,目标就是引导学生了解寓言或童话故事的写法,了解文题“花儿的话”的含义,激发学生丰富的想像力,选择一种花,描述一个故事,将花和人融为一体,告诉人们应该怎样对待生活,对待学习,对待成功与挫折,对待自己和别人;应该养成怎样的习惯和品质,学会哪些做人的道理。从而使学生不再一拿到作文题目就发愁,变不知如何下笔为知道应该怎么写。

[教学步骤 ]

一、导入

回想过去,许多的回忆都是非常甜蜜的,无论是放烟花、吃杨梅、看白云、听社戏、偷豆子,还是第一次尝试去做一件事,抑或是战胜胆怯的经历,每一次想起都让人回味无穷。除此之外,恐怕没有人能忘记童话或寓言带给我们的美妙滋味。我想,陪伴我们进入梦乡的少不了那一个个充满魔力的童话或寓言故事。大家想一想,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有哪些童话或寓言故事呢?

(学生会答到《白雪公主》《海的女儿》《丑小鸭》《灰姑娘》《睡美人》《卖火柴的小女孩》《皇帝的新装》《农夫和蛇》《狮子和老鼠=》《渔夫和金鱼》《愚公移山》等等。)

二、思考

1.为什么这些童话或寓言令我们难忘呢?

(此环节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从自己的阅读体验中提炼出童话和寓言的特点,从而指导自己的写作。)

(同学们会答到:故事情节曲折有趣,人物形象生动,并且能力过人,丰富奇特的想象和夸张,教给我们一些做人的道理,如《白雪公主》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心灵美才是最重要的。《海的女儿》告诉我们一个人为了自己所爱人的幸福而牺牲自己的幸福是多么的不容易啊!又是多么的伟大呀!《丑小鸭》让我们明白了在最自卑的时候只要不放弃希望,就能创造生命的美丽。《愚公移山》使我们懂得有坚忍不拔的意志才能取得成功的道理。)

总结:童话:①丰富奇特的想象和夸张、拟人、象征手法的运用,超越时空的制约,造成浓烈的幻想氛围;②故事情节曲折离奇;

③人物形象生动有趣,大多具有超能力;

④教给我们一些做人的道理;

⑤语言儿童化,通俗生动。

寓言:①与童话相比,篇幅一般较短;

②借此喻彼,借近喻远,借古喻今,借小喻大,使深奥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得到体现。

2.想象在寓言中的作用。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想象概括了世间的一切,对于一篇童话和寓言来说,想象好比源头活水,有了想象,童话、寓言才有勃勃的生机,如何才能拥有丰富的想像力呢?我想,想象的翅膀需要经常放飞,现在我们就来锻炼锻炼:

小羊被狼抓住了。小羊虽然吓得发抖,但是他镇定地哀求道:

“狼伯伯,求求你,在吃掉我以前,能否吹个笛子给我听呢?”

想象一下,狼答应了没有?故事将会怎样发展,结果如何?

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此环节要实现的目标是调动和激发学生的想像力,学生的想象无论结果怎样都应给予一定的肯定。)

(有的同学说没有,羊成了狼美味的午餐。有的说答应了,狼被自己的笛声陶醉了,羊趁其不备溜走了。有的说,笛声引来了猎人,狼被杀死,羊获救了。告诉我们在与自己强大的敌人对抗时,要有智慧,讲究策略和方法。)

大家通过想象,赋予动物以人的思想情感与智慧,现在以“花儿的话”为题,也就是说我们要把花拟人化,借他(她)的“嘴”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现在有两篇我们同龄学生所写的寓言和童话,大家一起看一看在他们的文章里所写的花有怎样的特点?通过这种花作者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设计此环节是考虑到学生所想象的故事有比较有现实积淀的,但肯定有脱离现实基础的,因此,对于这种情况,通过具体例文的感受和分析来引导学生立足于现实进行想象很有必要。)

例文一:

寓言:蔷薇与鸡冠花

蔷薇和鸡冠花生长在一起。有一天,鸡冠花对蔷薇说:“你是世上最美丽的花朵,神和人们都十分喜爱你,我真羡慕你有漂亮的颜色和芬芳的香味。”蔷薇回答说:“鸡冠花啊,我仅昙花一现,即使人们不去摘,也会凋零,你却是永久开着花,青春常在。”

这是说,事物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不必羡慕别人有你所没有的东西,你也有别人所没有的东西。

(一学生说:“蔷薇花是世上最美丽的花朵,颜色漂亮,香味芬芳;鸡冠花不太漂亮但可以永久开花。”一学生补充说:“蔷薇花很快就会凋谢。通过花儿的对话所要体现的道理已经在寓言的最后一句话中明确指出来了。”教师说:“这就是寓言的特点。”

例文二:

童话:我是一朵小野菊

我的家住在蓝黛湾旁边的嘟嘟橘子园里,花园主叫我矢雏菊,我有大海波涛般黛蓝色的细长花瓣。我常想,如果在嘟嘟橘子园里我有一万个姐妹该多好,那么我们会每天紧紧抱在一起,迎着夏天湿热的南风一起跳舞,黛蓝色花瓣在风中翻飞,忽左忽右,一定和蓝黛湾涨潮的波涛一样漂亮吧!

嘟嘟橘子园里还有粉粉的大波斯菊,橙橙的非洲菊,红红的太阳菊,清晨花儿们在金灿灿的太阳下纷纷睁开眼时,总会叽叽喳喳地议论谁的瓣还皱着,谁身上的露珠最剔透,而我从来没有机会参加这样的讨论,因为花儿们都不喜欢我。

大波斯菊说:“花儿都应该是红红粉粉紫紫的,你怎么是蓝色,真奇怪!”

太阳菊说:“你又瘦又小,到嘟嘟橘子园的人怎么可能喜欢你!”

非洲菊说:“你是一朵野菊花,是花园主在蓝黛湾的岩石缝里找到的。”

我知道,她们说的都是真的,我哭了,在这个美丽的大花园里,我没有姐妹。清晨的太阳照在我的眼泪上,一个长着和我花瓣颜色一样蓝眼睛的小女孩站在我面前,轻轻地说:“妈妈快看呀,这花多漂亮,花瓣上的露珠(其实是我的眼泪)多像水晶呀。妈妈,明年春天叫爸爸多种些这样的花吧!”

“天呀,花园主的女儿居然喜欢她!”太阳菊惊叹。

后来,每天清早,我睁开眼,想晒晒太阳,非洲菊总伸长她细长的腰肢,挡住阳光,夜里我想嗅嗅露珠,大波斯菊总伸开枝叶,接住露珠。

慢慢的,我的蓝色开始变淡,花瓣开始打皱。

“呵呵,她快死了!明年花园里最美的还是我们!”大波斯菊高兴地笑了。我在心里勇敢地告诉自己“我要活下来,明年夏天我还要和一万个姐妹一起跳黛蓝色的舞蹈!”我的根扎进更深的泥土,努力地吸取着养分。

秋天,我在秋风中用劲地摇晃自己,把花蕊里的种子散向四周。冬去春来,我的姐妹们从泥土里伸出脑袋。夏天到了,我的周围终于有好多好多的姐妹,也许真的有一万个吧。湿热的南风吹过,嘟嘟橘子园迎来了夏天的第一批客人,有人喊道:“哇!快看呀,这一片蓝色的小花多漂亮,翻飞的花瓣多像前面蓝黛湾的波涛呀!”

我和姐妹们紧紧地抱在一起,迎着南风跳舞。

(一学生说:“这篇童话故事中的主角矢雏菊是一朵野菊花,又瘦又小,花色奇怪,因此被花色鲜艳、品种纯正的花儿排挤和虐待,但她却十分的勇敢和顽强,最终向其他花儿和人们展示了她独特的美。一学生接着说:“这就告诉我们如果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和挫折,最终迎接我们的是美好和幸福。”教师提问:那作者为什么不安排波斯菊做主人公呢?

一学生答道:“波斯菊是非常名贵的品种,如果安排她就不符合她在菊花这个家族中的身份和地位,读者读来也会觉得不合情理。”

一学生又补充说:“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即使我们非常平凡渺小,我们会经历生活中形形色色的困难和挫折,但我们应该勇敢地面对,只有这样,才能获得幸福和美好的生活。)

教师总结:无论是在寓言《蔷薇与鸡冠花》里,还是在童话《我是一朵小野菊》中,故事里的花儿都拥有类似于人的遭遇、心理、行为和情感,但是作者的想象是立足于现实的,符合花儿的特征、生活习性和它在花家族里的身份和地位,因此作者通过花儿告诉人们的道理也易于被接受。

那么你想选择哪一种花,通过一个什么故事,告诉读者怎样的道理呢?

(这一环节设计的目的是了解学生是否能把握花卉的特点,是否能做到在现实的基础上进行想象,是否能从想象的故事中提炼出与之相符的道理。)

(一学生说:“我想写蒲公英,通过写她不愿意离开母亲到在空中随风飞舞最后找到一处理想的生活处所,寻求到自己的幸福生活来告诉大家一个道理:“我们应该学会独立地生活,靠自己的力量去寻找幸福。”一学生说:“我准备写牡丹,通过写她被花圃里的其他伙伴疏远告诉我们傲慢自大会让我们失去朋友变得孤单这个道理。)

教师总结:童话的主要特点是幻想,它所描述的是虚拟的故事和境界,其中的“人”并非真实,所讲的故事也是不可能发生的。但无论哪一种幻想都植根于现实,都是生活的折光。离开了现实,我们的想象就会过于荒谬。因此,虽然我们赋予“花”人的思想、感情、动作、心理活动和语言,但也应该符合花的生长习性、性格特点或说它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做到了这一点,才有可能写好童话和寓言。

三、结束语

将你想象出的故事用通俗明白、生动有趣的语言写出来,注意记叙描写手法的综合运用,在记叙过程中适当运用描写,或外貌,或心理,或动作等,从而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教学后记】

写作课的教学在新课标的要求下是颇具挑战的。过去的写作课是学生最为畏惧和头疼的。每次写作,都要绞尽脑汁,费尽思量,苦不堪言。如何改变这种状况?我们正在努力摸索,我想,作文的教学也应体现三个维度的整体推进,注重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对学生进行有意识的培养,在本次童话或寓言的写作中,如何落实三个维度呢?童话与寓言的基本知识怎么得来?我们不能包办,得让学生自己从读过的童话或寓言作品中总结出来,我们不能替代学生思考。写作童话与寓言的过程是一个激活和发挥想像力的过程,爱因斯坦说过:“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世界,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创作童话和寓言离不开想象,必须以想象为基础,只有丰富学生的想象,学生的创作能力才能得到较好的发展。本次作文教学要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像力。想象离不开生活,也许我们的想象未必是生活中有过的或将来才会有的,但必须合乎生活的真实。学生想象的花的故事,应是以人们对它的印象或看法为基础的,哪怕是学生的创作一反惯常思维,也应该有真实生活的印记。合理的想象,写出的文章才会形象生动,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创作寓言或童话的过程同样是使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熏陶和塑造的过程。

在写作指导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反映自己对现实世界的独特感受和认识,抒发和体现美好高尚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附:各种花卉的特点,整理收录如下,教师可以依此灵活指导。).

郁金香  忠贞幸福    向日葵  光明活力  爱慕崇拜

水仙花  高雅清逸    菊花    清静高洁  孤芳自赏

芍药花  害羞含蓄    牡丹    高贵大方  傲慢自大

康乃馨  慈祥温馨    桂花    热情大方  固执偏见

腊梅花  意志坚强    月季    尊敬崇高  花中皇后

芙蓉    心灵手巧    天堂鸟  自由吉祥

茉莉花  和蔼可亲    杏花    诚实坦率

桃花    娇气轻率    石榴    随波逐流

荷花    洁身自好    百合    神圣纯洁

玫瑰    热情如火

单元 写作 5

教学目标

1.通过本次习作指导,教会学生“表现人物的精神世界”的方法。

2.体会细节描写对于塑造人物的特殊表达效果。

3.培养学生养成善于观察、善于发现、善于积累的习惯,并鼓励学生将观察到的信息有创意地表达出来。

教学重点

1.教会学生“抓住细节描写人物”的方法。

2.有创意地表达,通过恰当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方式反映人物个性。

教学过程:

导入

大千世界,人海茫茫。走在大街上,人们步履匆匆,擦肩而过,一张张鲜活的面孔如花瓣一般,在我们的面前闪过。那么如何将一张张表情各异的面孔定格,化作永恒的一瞬呢?画家可以用颜料去画,摄影师可以用相机去拍,而我们所能做的,就是用手中的笔去描绘。俗语说:“画龙画虎难画骨。”意思是说,无论画人还是画虎,要画出虎和人的外形是比较容易的,但要画出虎和人的内在精神却不太容易。那么,如何才能将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呢?

以“我的好朋友”为题,写一篇以记人为主的,不少于200字。

写作指导

一、抓住典型细节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

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的描写之中。细节,指人物、景物、事件等表现对象的富有特色的细枝末节。它是记叙文情节的基本构成单位。细节描写中,主要抓住肖像、心理、动作、语言、神态细节进行描述。

1.肖像细节描写。

照片激趣:你觉得照片上的老人的身份是什么?你为

课文范例:(作家笔下人物猜测)

(1)外貌描写

黄里带白的脸,瘦得教人担心;头上直竖着寸把长的头发;牙黄羽纱的长衫;隶体“一”字的胡须;左手捏着一支黄色烟嘴,安烟的一头已经熏黑了。

〔明确〕 鲁迅 身体瘦弱、精神矍铄、意志顽强。

(2)她微笑的时候,那黑得像黑樱桃的眼珠儿睁得圆圆的,闪出一种难以形容的愉快的光芒,在笑容里,快活地露出坚固的雪白的牙齿。虽然黑黑的,两颊有许多皱纹,但整个面孔仍然显得年轻,明朗。

〔明确〕 外祖母 开朗的性格,年轻、明朗的心态。

〔明确〕 成功的肖像描写是理解人物性格的一把钥匙。

2.语言细节描写。

老舍说:“对话就是人物的性格等等的自我介绍。”语言描写是对人物独白和对话的描写,俗话说言如其人,又说言为心声,什么人说什么话。我们也常说,对一个人要听其言观其行,说的就是一个人的语言能够反映一个人的精神世界。

3.行动细节描写。

行动描写是表现人物的重要手段,能够淋漓尽致地展示个性形象,而且引人入胜。年轻人之所以喜欢看武打小说,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动作吸引人。《水浒》中的主要人物性格各异,主要是作者对他们进行了各具特点的行动描写。

4.心理细节描写。

心理活动能够反映人物的性格,能够把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现在读者面前。要设身处地地推测人物的内心所想,把自己当作具有所写人物的个性特征的“他”。只有把人物的心理活动写得细腻而真切、生动而传神,才能突出人物的精神世界。

示例:整个晚上,女孩都在想着向家里要钱的事儿。最终,女孩也没提要买黄纱巾的事,并发誓永远不提这件事。家里不富裕,女孩知道。“孩子,送给你吧,收下,你围上它肯定好看。”女孩一愣,“不能!那样我会很难受,比得不到它还难受。”女孩跑开了。

小组内交流体会感受。

正是惟妙惟肖的心理描写,让我们看到了两颗美丽心灵的跳动,感到了一种人与人之间互相理解、互相抚慰的温馨之情。

二、借助一些写作手法加以突出、强调

常见写作方法、表现手法:

联想、想象、象征(托物言志)、比较、对比、衬托、反衬、烘托、以小见大、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伏笔和铺垫、前后照应(呼应)、正面(侧面)描写、抑扬(欲扬先抑、欲抑先扬)。

1.对比。把两种对应的事物对照比较,使形象更鲜明,感受更强烈。

(1)运用对比手法描写人物,刻画性格。

如契诃夫的《变色龙》,写警官奥楚蔑洛夫在处理一只狗咬伤工匠赫留金的事故中,其态度在顷刻间变了四次,反复再三,前后判若两人。这里通过主人公自己前后不同态度的对比,鲜明地刻画了其“变色龙”的性格。

再如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中,通过菲利浦夫妇对于勒态度前后不同的对比,揭示出他们自私、庸俗、贪婪、冷酷的性格特征;再如《故乡》里中年闰土和少年闰土的对比;再如《范进中举》中胡屠户对范进中举前后态度的对比。

(2)运用对比手法,描摹景物,抒发感情。

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前边描写了百草园景色,这是一片生机盎然的自由天地,少年“我”的欣喜之情跃然纸上,这里的景物描写与充满枯燥乏味气息的“三味书屋”形成了鲜明对比,“我”对“三味书屋”的厌倦之情也自然流露出来。

2.衬托。以一些次要事物为陪衬来突出某一主要事物,常与对比一起运用。人们常说的“万绿丛中一点红”“众星捧月”,就是衬托。

(1)用其他人物衬托主要人物。如《藤野先生》中用日本“爱国青年”的无理挑衅来反衬藤野先生的正直热忱、毫无民族偏见;《花的话》中用月下比美的众花来对比衬托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二月兰;再如《爱莲说》。

(2)用景物描写来衬托人物性格或事件意义。如《故乡》开头描绘了荒凉萧索的村景,十分贴切地衬托了“我”的悲凉心情。

3.铺垫。在主要人物、事件高潮出现之前,对环境、情绪、气氛等所做的描写,借以造成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艺术效果。

如《荔枝蜜》采用了层层铺垫的写法。写荔枝林的茂盛,是为蜜蜂提供一个很好的生活环境;写荔枝蜜的甜香,是为下文赞颂蜜蜂做铺垫;写蜜蜂的辛劳,又是为赞颂劳动人民做铺垫。

再如《麦琪的礼物》中插叙了对德拉的头发、杰姆的金表的叙写,为后文写杰姆夫妇毅然舍弃如此珍贵、心爱的东西做铺垫,以凸现双方深挚的爱情。

4.伏笔、照应。

(1)伏笔,实际上是一种交代,对将要出现的事件作暗示,为情节发展做铺垫。埋下伏笔后,后边一定要有照应。

如《故乡》中,“我”刚回到故乡时,母亲说:“还有闰土,他每到我家来时,总问起你,很想见你一面。我已经将你到家的大约日期通知他,他也许就要来了。”这是一处伏笔,不仅点明了闰土和“我”的关系,而且暗示“我”将要与闰土见面,使后面闰土的出场十分自然。

(2)照应,是前后内容上的关照呼应。方式主要有与伏笔照应、与开头或题目照应、反复照应等。照应得好,可使结构严谨细密,主题更加鲜明强烈。

如《背影》一文中四次写“背影”,三次写“流泪”,反复照应,感情抒发一次比一次强烈,滚滚热泪既表达了儿子的情感,又衬托出背影形象的感人,这篇是情与泪的结晶!

5.象征。把抽象的思想感情用某一特定的具体事物来表现,使之形象化,使所要表达的意思更为含蓄、深刻,即“寓理于物”。

如冰心的《小橘灯》中的小橘灯象征着光明和胜利,象征着小姑娘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

如茅盾的《白杨礼赞》,细致描写了黄土高原上白杨树枝干笔直、叶子片片向上的形象,表现了它的倔强、挺立、不屈不挠,从而象征了华北农民质朴、严肃、坚强不屈、力求上进的精神和意志。

再如高尔基的散文诗《海燕》,用象征手法构思全文,赋予高傲飞翔的海燕以革命先驱者的象征意义,使作品意义更深远。

6.夸张。一种故意“言过其实”的形象化手法,可以突出人物形象,强化感情。

如《三国演义》中写张飞的肖像:“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这种夸张的描写,突出了张飞粗直勇猛的特点。

再如童话《皇帝的新装》中对皇帝形象的塑造,也采用了夸张手法,辛辣地讽刺了统治阶级的愚蠢。

另外,记叙文中常用的表现手法还有悬念手法(《枣核》)、抑扬手法(《荔枝蜜》)等,使情节曲折有致,引人入胜。

三、借助一些抒情议论的句子,对人物的精神品质作点睛式的概括

1.记叙文中的议论

记叙文中的议论,就是作者在记叙文中对所记叙的事物发表的意见、主张或看法。在记叙文中恰当地使用议论,可以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使感性的知识上升到理性,使的主题更加鲜明、深刻。以下从三个方面具体谈一谈它们的作用。

(1)议论在记叙文的开头的作用。

这种议论起着总领全文、点明中心、引出下文的作用。

(2)议论在记叙文的结尾的作用。

这种议论一般是深化的主题思想,点明和加深所叙之事的意义,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如《走一步,再走一步》,如果去掉后一部分的议论,的主题就得不到深化,中心就得不到明确,更表现不出“我”从中悟出的生活哲理。

再如《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结尾说: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这两句议论就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有的议论用在记叙文的结尾,是为了呼应开头,使结构严谨。

有的议论用在记叙文的结尾,既是对全文的总结,发出号召,又是点明或深化中心思想。如《第一次真好》。

(3)议论在记叙文中间的作用。

记叙文以记叙为主,然而若能在记叙中恰当地穿插议论,会使锦上添花。

如《行道树》全文中穿插了不少议论,自然地引发了对生命价值的思考,对奉献精神的礼赞。

在记叙文的段与段中间穿插议论,起着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如《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中“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

这段文字就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2.抒情在记叙文中的作用

(1)抒情用在写人、叙事、写景散文的开头,能使充满抒情色彩。

(2)在记叙、描写中穿插几点抒情,有助于理解、理清作品的思路,增强意蕴。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春》的结尾部分:春天像……春天像……春天像……

情感的表达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直接抒情”即不加掩饰,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往往要化虚为实,不言情而言他,却又处处含情,隐而不发,在字里行间真情流动,往往有动人的艺术效果,这样的感情也往往更为真挚动人。

思路点拨

以“我的好朋友”为例,进行思路点拨。

第一:首先确定好朋友的性格、精神或气质,运用议论的语句加以概括。

第二:抓住人物的典型细节来表现人物的特征。人物肖像必须符合年龄、性格特征,典型事例必须体现精神品质。要选取最能反映人物身份与性格的特征,捕捉最能表现人物内心情感与个性特征的瞬间画面,而不要面面俱到。

第三:精选写作手法,表现人物的思想本质和性格特征。

1.善用修辞。如果能适当运用一些形容词、确切的比喻和适当的夸张来写人物,会使人物更鲜明生动。

2.正、侧面描写相结合。

例如:小菊今年已经十四岁了,但是她的身体长得不高,手臂依然那么细小,颧骨照旧凸出,十个指头像细细的竹枝,仿佛一扭就会断似的;因为她十分消瘦,所以看起来她的身体轻飘飘的。

3.对比(环境背景)。

例如:少年闰土是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我”第一次和他见面,闰土“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二十年后,“我”回到故乡,再见闰土时,他“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缩着”“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这便是少年闺土和中年闰土的对比,有了对比,人物的各种特点便更加鲜明。

4.先抑后扬。

举例:先写朋友是如何令你烦恼,而后通过某件事突然让你明白朋友的热心肠等。

佳作赏析

这样的人让我尊敬

高尚,是支持人生的力量!是坚守承诺的信念!是人性的基石!我觉得我的奶奶就拥有这些美好品质。她助人为乐、与人为善、对人友好!(议论总领全文,点明中心,概括人物的精神品质)

我的奶奶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她有一头花白的头发,乌黑的眉毛下面是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个不高,身体微胖。她总是忙忙碌碌,不是喂鸡就是浇树,一刻也不休息。(外貌描写符合农民的特征,反映人物的朴实。)

奶奶家屋后有几棵杏数,杏子熟时她总是把杏摘下来很热情地送给邻居吃,所以邻里关系很好。(典型的生活细节反映奶奶“与人友善”。)有一年冬天,我到奶奶家去玩,奶奶正织着一件毛衣。我想奶奶的毛衣并不少,为什么还要织毛衣呢?一问我才知道原来奶奶在为邻居织毛衣。奶奶说:“邻居小芳要去读大学啦!亲手织一件毛衣送她!礼轻情意重吗!乖孙女,你也要好好学习,奶奶也给你织一件!”奶奶织完毛衣后又往袖子里塞了三百块钱,说,“邻居家挺困难的,供个孩子上学不容易。这钱希望能帮上一点忙!”这就是我的奶奶,乐于助人的好奶奶。(此段详略得当,反映奶奶助人为乐、与人友善的品质,照应第一自然段。)

奶奶很“小气”,妈妈给她买的新衣服她舍不得穿,买的新助听器她舍不得戴,买的新手机她舍不得用。奶奶还总说:“我一个乡下老太太还用什么新手机?”奶奶的衣服裤子坏了她也舍不得扔。奶奶也很“大方”。四川地震时奶奶把平时省吃俭用攒下的30000块钱全捐啦,这虽然不是一个大数字,但对奶奶来讲,多捐一块钱,都能挽救一个生命!奶奶还经常捐钱给福利院,她说:“孩子就是祖国的花朵,要精心培育这些花朵!”还有一次,乡村修路,村长让能出钱的出钱,能出力的出力。奶奶不仅捐钱,还号召年轻的小伙子为乡村出力,这样大的工程竟然只用一个月就修好啦!大家乐得合不拢嘴!村长给奶奶颁发了“最勤劳村民”的锦旗。奶奶却说:“这是我应该做的,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为家乡做出贡献!”这样朴素的话却包含着深刻的道理!奶奶,我该有多么爱您哪!(此段运用对比的手法,赞扬了奶奶对自己勤俭节约、对社会对他人却慷慨大方的优秀品质,有力地表现了中心。)

奶奶,你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但爱家乡、乐于助人的精神多么感人!我爱我的奶奶!(直接抒情,对奶奶骨子里的优秀品质进行赞美,并表明奶奶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深化了中心。)

【点评】

本文优点之一,入题简洁。第一句话就直奔人物品质,从助人为乐、与人为善、对人友好三个方面高度概括了人物的品质。

优点之二,围绕中心选材,人物特点非常鲜明。小作者围绕奶奶为升学的邻居小芳、为四川地震、为家乡修路所给予的温暖与支持等几件事,反映了人物的优秀品质。

优点之三,运用典型的肖像、语言、动作描写,体现了人物的优秀品质,符合人物的性格特点。

优点之四,运用对比手法描写人物、刻画性格,使形象更鲜明,感受更强烈。

单元 写作 6

【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主题是讲述名人的故事,引导学生感受名人的风采。同时要突出读写结合,把阅读教学与“写出人物的精神”的写作教学结合起来,围绕人物描写,读中有写,写中有读。

【学情分析】

写人记事文章是初一学生学习写作的重点,在七年级上册的第三单元写作中,我们学习了“写人要抓住特点”,本课将在此基础上继续学习,如何深入到写出人物精神。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运用对比、描写、用议论或抒情句点睛等方法来写出人物的外在特点和内在精神。并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

2.读写结合,从课文中学习写出人物精神的方法并运用到作文实践中。

3.引导学生用心了解和理解身边的每一个人,捕捉美好的有趣的、有意义的瞬间,记录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运用对比、描写、用议论或抒情句点睛等方法来写出人物的外在特点和内在精神。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把握人物外在特点和人物内在精神的关系。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1.回顾七年级上学期学习过的内容《写人要抓住特点》:写人有一些常见的方法,如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等,记录下来写在笔记本上,作为自己的知识储备。

2、回忆本单元前几课的内容,尝试自己归纳总结一下写人的方法,比如《邓稼先》一文中将邓稼先与奥本海默作对比的手法。为本单元的写作做好准备。

一、导入

交流学生们的课前准备中的知识储备,说一说大家认为该如何写出一个有特点的人。

——运用各种人物描写的方法,从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各个角度进行详细的描写。除了外在特点,还需要写出人物的内在精神,也就是人的思想、气质、品格、个性等等。

设计意图:和七年级上学期的写作练习衔�

二、读写结合。

(一)在第一单元的语文课上,我们一起领略了几篇经典的写人美文,还体会到了要各种手法把握人物特征,表达人物感情。那么,在写作中,我们可不可以加以借鉴呢?

《邓稼先》——运用对比的手法突出人物特点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借助一些抒情、议论的句子,对人物的精神品质进行点睛式的概括。

《回忆鲁迅先生》——生动传神的细节描写

《孙权劝学》——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

设计意图:通过对课文写人手法的回顾帮助学生快速了解写作方法。

三、尝试表达。

对校园里你最熟悉的一个人进行描写,既要写出外在特征,又要突出内在精神。

1取材:还原情境。你选择的人物有什么鲜明的个性,同时要思考他的这个个性在哪个环境或事件中表现得最突出。

2构思、起草:提炼出写作对象最突出的性格、气质。他有哪些外在表现最能体现其内在气质?

3填写下表:

环境或事件

外在表现(语言、外貌、行为等)

性格或气质

4根据表格进行写作

设计意图:学以致用。指导学生用表格梳理写作的思路和角度,指导作文的选材、构思和起草,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